第一篇:营造书香校园 塑造美好人生
特色学校建设汇报材料:
营造书香校园 塑造美好人生
介休市张兰中心小学
一、经典美文 自成特色
中华经典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神州文明,这是对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更是对古国文明的发扬光大。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是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让学生从小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就是从蒙学书的简易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制定措施 保障特色
制定实施活动方案,用制度和机制来保证“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开展。
1、组织学校全体老师认真学习,讨论分析学生目前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的现状,要使广大老师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反复宣传“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重要意义,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2、建立组织机构。学校成立“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指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共同组成,负责本项活动的指导工作。指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保证措施,把活动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
3、完善考评机制。要认真做好“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检查与评比工作,要把诵读活动与“优秀班集体评比”等考评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争创经典诵读示范校。
三、细化目标,开创特色
为使这一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得到健康发展,我校结合创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使全体学生接受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2008年9月以来,我校从学校到班级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四个结合”开展系列古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一)学校的古诗文诵读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诵读的办法开展。
集中指导是指教师根据学校列出的必备篇目,以课堂教学拓展、课前5分钟、校本课程、思品课整合、教室内黑板列出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字音、韵律及抑扬顿挫的背诵指导,使学生不但准确的掌握本首诗的背诵,而且领略其中的韵味。分散训练是指每周、每天老师都要布置相应的古诗文背诵作业,学生利用专门和课余时间进行背诵,有的在跳皮筋、踢毽子的时候背诵,有的利用拍手游戏背诵,有的课余互相对背。借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生素质受到潜移默化地提升。
(二)重视对经典文化的梳理和归纳,科学的指导学生分类诵读。在诵读经典诗文的基础上,整理如描写“春”、“夏”、“秋”、“冬”,“送别”、“友情”、“边塞”的诗句,引导学生归类诵读。
(三)经典诵读延伸活动。将经典诵读活动延伸到孩子父母、家庭中,通过“小手拉大手,儿童带家长”的方式,鼓励家庭诵读经典。评选“书香家庭”,带动广大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中来。
四、环境育人,彰显特色
我们依托经典,改善校园环境。走进张兰小学校园,首先会被浓浓的文化气息所感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校门对面教学楼中央“读书、明理、做人、成才”的校训,它是教师和学生的行动指南。校园里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校园的墙上,花池中,教学楼的走廊里、楼梯拐角处以古色古香的诗文、字画、名人名言为题材,传递着爱国、立志、勤学、修德的育人理念;走廊里、过道中书香飘逸,身在其中,不由自主地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学校通过升旗仪式、宣传栏、小荷广播等渠道努力创设浓厚的经典诵读氛围,为各班活动开展情况搭建展示的舞台。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每学期伊始,我们便统筹安排,要求各班从文化的角度规划布置教室:各班都有图书角,有美观实用的墙报、黑板报和专栏,十三个班以“悠悠书香伴我行”“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书香飘逸”“书海拾贝”等不同的主题构建了各自的特色文化。
3、各位教师要把学生在背诵、活学活用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记录上报领导小组,以供学校进行宣传树立典型。
五、吟诵经典,打造特色
1、利用晨会,落实经典诵读
我校在推进“经典诵读”过程中,坚持面向全体:每天早上7:30—7:45中午1:50--2:10是我们全体师生的经典记诵时间,各班选定专门的管理员负责,班主任配合。
2、拓展渠道,推进经典诵读
为推进经典诵读,我校领导根据“小学生经典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以及小学生身心特点,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梳理,有层次的选择思想健康、图文并茂,启迪终生的系列书目。对《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国学启蒙》、对课、唐诗宋词、毛主席诗词等经典名著中适合儿童吟诵的精华内容有计划的纳入诵读内容,特意编制校本诵读教材。为有力配合教学,学校还购置有关古诗文诵读的录音带、光盘,并为十三个班班班配置国学经典诵读本,给师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推进经典诵读,落实是关键。以教材为依托,学校增设了“国学诵读”课,每班每周一课时,有配套的教案设计,由语文教师讲解诵读经典的主要内容,并在课堂上给学生部分时间记诵。国学诵读课上,孩子们或吟或唱,或听或诵,凝神专注,兴趣盎然,既提高了朗读和理解能力,又增强了语文素养。
3、“四条途径”,巩固经典诵读
听,即听广播,每天中午1:25,我校开设20分钟的“校园之声小荷广播”,小播音员们会为大家准时播放,内容有古诗文诵读、名家名篇欣赏和趣闻轶事。每天上午9时35分,学校的操场上都会响起古典音乐背景下的经典诵读声,听着广播,同学们便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吟诵着《三字经》《弟子规》等。由于长时间的听读记忆,学生们已对很多经典内容耳熟能详,熟读成诵,每天排路队下学都会吟诵经典。
学生们还把国学经典诵读很自然地融进传统的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等十几种课间游戏中,把在课间休息时做游戏的童谣都改成了有节奏的国学经典名句:跳皮筋的女孩子将“小皮球,敬个礼,马兰开花二十一„„”的童谣改成了“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做拍手游戏的孩子们则将“你拍一,我拍一”改成了“人之初,性本善”„„
读,黑板报、墙报开辟“悦读栏”。将《三字经》《弟子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导读等国学内容亮于墙上,让教师和学生对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产生兴趣。
抄,鼓励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
我校由教导处牵头设计,每学期开始,学校都要求各班语文教师和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卡,在读书的过程中及时将学到的知识、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每月一汇总。各种名目的读书卡形式多样,而且内容充实,这道风景线既实用又亮丽。
学校规定,各班间周布置一次手抄报制作的作业,要求结合传统节日,查找有关节日文化的资料,期期以年级进行评比,学校每学期进行两次评比展览,三个学期下来,发现学生不仅人人会制作手抄报,而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提升了审美素养。
评,为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真正营造书香氛围,我校每学期都要评出各班的“诵读小明星”“诵读小精英”“诵读标兵”,并以校表彰“书香班级”。
4、家校结合,延伸经典诵读
为了使更多的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读书活动中,我们还采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个别交流等形式,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读书积累的重要性,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要求教师作业布置少而精,鼓励学生完成作业后挤出时间课外阅读,提倡有条件的家庭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与别的同学换书。
六、精彩活动,形成特色
为推进经典诵读活动,我校还组织了一系列比赛,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平台。2008年10月13日建队节,举行以“为祖国、为少先队、为奥运、为神七而骄傲”为主题演讲赛这些小孩子们语调优美,声音动听,为每一位师生上了生动的一课。
2008年12月份,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统一组织,各班利用每周的班队会“国学诵读”课精心组织汇报,低段开展以“诵读传递童趣”为主题的童谣诵读;中段开展以“倾情感受美韵”为主题的经典美文诵读;高段开展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主题的中秋诗词诵读会。活动现场,校领导、各班主任和学生代表都去观摹学习,深深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2008-2009第二学期开学伊始,我们便做了统一布署规划,以班为单位开展经典诵读汇报活动。2009年5月15日上午,我校学生全员参与,13个班进行了经典诵读汇报表演,采用话剧和快板、合唱、配乐诗朗诵、游戏等各种形式。表演现场,同学们精神饱满、语言流畅、舞姿优美,将经典诗文诵读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次活动圆满成功,受到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09年10月13日,我校举行了“庆建队·诵美文”活动。在活动中各班推选出来的30名选手依次上台,给全校师生奉献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2009年12月16日,我校还举行了讲经典小故事比赛,比赛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了知识,丰富了想象力。
2010年4月7日,我校举行第二届经典诵读汇报演出,汇演分三个篇章,不少班级将学生平时学经典的实况搬上了舞台,内容囊括《三字经》《弟子规》《对子歌》《少年中国说》、唐诗、宋词、毛主席诗词等经典。2010年4月8日介休市教育局小学段经典诵读现场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2011年4月30日,张兰镇“庆五
四、唱红歌、诵经典”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介休市团市委、电视台、教育局、人事局,张兰镇党委、政府及张兰村支部、村委等领导光临指导,本次活动分三个篇章:春之韵、红心向党、歌唱祖国。学生铿锵有力的诵读和饱含深情、节奏鲜明的歌唱把会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师生读书蔚然成风,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在2009、2010年六年级升学考试中,我校总得分排名在全市同类校前茅。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开展读书活动是分不开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读书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阔的思维,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如今,我校读书活动正开展得热火朝天。读书已成为全体师生的习惯和乐趣,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我们今天的活动略显稚嫩,但我们已经起步,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我们不求平淡的完美,但求有遗憾的突破。不成熟的做法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第二篇:营造书香校园 共享美好人生
营造书香校园 共享美好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从古到今,凡名人都是爱读书的。
走进中国历史人物的长廊,你会发现一个个闪烁着光辉的名字:从华夏先哲孔子到一代诗仙李白;从民国之父孙中山到东方巨人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追求,但是在他们的身上,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的精神是共有的。
有同学说,我作业太多,没时间读书。真的是这样吗?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下课时,有人在看书,你却在追逐打闹;吃过饭后,有人在看书,你还是在追逐打闹;放学后,有人边走路边看书,你是边骑车边打闹;回到家,有人在书房看书写作业,你却是在看电视、玩游戏;这能叫没时间吗?
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也是不一样的,你挤的多,时间就给你给的多。同学们,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来读书,如果你把玩的时间的50%用来读书,把看电视的80%用来读书,把追逐打闹的90%用来读书,把空闲时间的100%用来读书,那么你就有时间读书了。不在意每天读多少,要坚持每天读一点书,不在意每次读懂了多少,要坚持读后写一些读后感,不在意每次吸收了多少,要想信日积月累,定会成才。
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明智,读书能使凡人变伟人,相反,不读书你将寸步难行,更会被社会淘汰。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成长和祖国的繁荣,请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吧!我们学校开展了第二课堂“诗海泛舟”读书活动,学校也正在推广《弟子规》的经典诵读。在语文阅读课期间,我们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博览群书,增进知识,开阔视野,去了解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去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1、制订一份个人读书计划,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选择健康有益的书籍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平时写好读书笔记或心得,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位;
4、积极参加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主动为班级图书角捐献好书,让大家都有好书可读; 同学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爱上读书,爱上校园。营造书香校园,创建美好人生,要看你我的努力。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第三篇:营造书香校园 塑造孩子幸福人生
营造书香校园 塑造孩子幸福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金茵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到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几年来,我校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学校的大力帮助下,坚持 “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 的办学宗旨,以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为办学方向。以书香校园建设为立足点、突破点和发展点,致力于打造以“书文化” 为核心、具有“ 童心悦读” 特色的金茵文化,用文化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学校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教育部学习型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全国艺术教育活动特色单位、教育部重点课题团队成果一等奖。学校先后为全国基础教育工作研讨会、全国新教育儿童阶梯性阅读研讨会、山东省中小学办学理念现场研讨会、山东省素质教育研讨会提供了高标准的现场。2007 年11 月 6 日,在中央教科所、陕西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教育科学发展论坛上,我校作了《开展童心阅读,塑造幸福人生》的专题报告。我的个人专著《童心悦读的研究与实践》于08 年7 月正式出版下面就谈一下我校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的做法。
一、树立共同的读书理念
梅子涵说: 如果每位老师读了 100 本童书,就有了一张走向童年的邮票。所以,我们提出,阅读优秀的童书,就是在和孩子对话,在和童年对话。小学教育是与儿童打交道,不理解儿童,不理解儿童的世界,就不可能有优秀的小学教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需要理解。由此,我校全体师生及家长经反复研究,形成共识并确立了我们的读书理念:
1.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2.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
3.带着童心上路,让阅读变得轻松愉悦; 4.阅读经典童书,享受幸福人生;
5.学生、老师、家长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6.幸福人生读书始;
7.让不同年龄的儿童读到他此时此刻最适宜的书。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师生在书香四溢的高雅环境里接受人类文化精品的熏陶与感染,对唤醒师生的阅读激情有重要作用。
(一)建设开放的墙壁文化。
我们努力将校园的每面墙壁都设计成开放阅读的“书页”,力求使每面墙壁成为意蕴深厚、文化浓厚的亮丽景观。办公楼北墙上方是“与圣贤为伍,与经典相伴,与高尚同行” 的主题文化,它告诉师生: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儿语)北墙下方是学校围绕“童心悦读” 为师生精心设计的阅读推荐书目。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为低年级50 部、中年级50 部、高年级60 部,教师阅读推荐书目为基础篇30 部、拓展篇50 部、实践篇20 部。记录书目的造型是由三部打开的“天书” 组成的,形状如同由粉红到天蓝的“阶梯”。教学楼门厅上方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教学楼两侧墙壁上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理念让我们把师生引领到“悦读” 这条幸福的道路上,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获得智慧的幸福,享受与历史对话、与智者对话、与心灵对话的幸福。报告厅门前的立柱上是明代顾宪成的名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它提示着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国家,成为未来社会的小主人。午休楼的正面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俗的语言却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哲理。
围绕广场地面的中心圆,学校精心设计了古齐文化与书香文化融合的五组大理石雕刻图案: 中心圆是四个篆体“齐” 字下儿童读书的场景,寓意为做有民族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并暗含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行为教育之意; 南边是“问礼论道”,北边是“稷下学宫”,东边是“百家争鸣”,西边是“孔子出行”。
(二)丰富的楼道文化
在教学楼楼道内悬挂这我校每学期在童心悦读活动中评选出的经典诵读明星,孩子们的 “名言” 都是自己最喜爱的读书锦言。比如三年级一班王雅琦的“一本好书,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东西。” 五年级五班刘潇涵的“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这一句句稚嫩、质朴的“名言”,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世界。别具特色的名人名言,体现了对孩子的高度尊重,体现了对孩子的深情期待。
教学楼中间楼梯,是每个年级的读书墙,每一层一个年级,两侧各有六块,每学年要读完这十二本书。五层五个年级,每本书都符合各年龄段的特点,从低年级孩子读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到高年级学生读的科学故事、名人传记等,每本书都是师生共同挑选出来的,60 块推荐阅读书目的内容简介展板成了中间楼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富有特色的阅览室文化
学校用最大的房间建设了间隔式教师阅览室,我们在阅览室摆放上茶叶和咖啡,让读书的人在感官和心灵上都能得到满足,老师们亲切地称它“书香茶香吧”。
我们学校订阅了 150 多种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并规定校级领导每人订阅至少3 份杂志报刊,中层干部每人至少订阅 2 份,每位教师至少订阅 1 份。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来推动老师们的阅读: 第一,全天候开放教师阅览室,要求年轻教师每周一、三晚上7 点——9 点必须到阅览室阅读,倡导在学校附近住的老师也到阅览室阅读。第二,我们开辟了好文推荐专栏。老师们把在杂志报刊上读到的好文章推荐给科研室主任,由科研室主任通过网络好文推荐、复印、《虹桥报》刊登等形式实现好文章的共读和共享。第三,就是要求老师们进行批注式的阅 读,每月批注一本杂志。不动笔墨不开卷,只有从文章中读出自我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第四,就是做剪报集,把读到的好文章剪下来,分类整理,很多老师都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我自己的剪报集每年就有5 大本,这些剪报集为写作积累了丰厚的材料。我们投资十万元,利用教学楼西侧的几个房建设了五个“童心悦读苑”、每个阅览室选取了不同的墙面颜色确立自己的主色调,为孩子们提供优雅、舒心的阅读环境。每个班级都有班级书架,每个楼层都有楼层书架。这里的书有些是教师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更多的是孩子们自己带来的,每到阅读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同学们都聚集在这里,尽情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学校的书籍从哪里来呢? 我们通过三个渠道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学校每年拨出专项基金10 万元用于购买书籍,充实到学校图书馆和童心悦读苑。第二是学校鼓励学生自己购书,每个班级都有家长委员会,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为班级购买每年12 本共读书,由老师提供书目,由家长负责收钱、买书,这样不仅保证了共读书的统一,也避免了乱收费的嫌疑。第三是班级图书架由学生把自己家中的藏书带到学校来,实施图书漂流活动,让班级中学生的图书流动起来,实现好书共享。这样,学校图书馆、级部图书馆、班级图书架、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四条渠道为孩子们的阅读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教育是唤醒,每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唤醒这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唤醒着教师,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不断地唤醒着学生,让读书融进学生的精神生命; 不断地唤醒着家长,让家长成为我们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因为这样的唤醒,使我校焕发出了无穷的生命活力。
(一)唤醒教师,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1.绘制教师专业阅读地图
我们一直认为阅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摆脱平庸。通过阅读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余秋雨先生说: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造,阅读是锻造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根据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为老师们精心绘制了教师专业阅读地图。我们的目标是: 五年内,让每位老师阅读80 本和自己学科有关的童书类、学科类、教育类和综合类书籍。
2.领导读书行政化。校长不读书,建设书香校园就成为一句空话。我是一个比较喜欢读书的人,寒暑假、周末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的书桌上度过的。寒假中我读到了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感觉是本难得的好书,就买了 200 本,送给每位老师1 本。有到学校来的领导,校长也赠送一本。每周五的行政办公会,开会前有一个固定的话题,就是聊聊这周大家在读什么书,读到好书要共享,我们学校老师们共读的《蒙牛内幕》、《思路决定出路》、《给教师 的100 条新建议》都是在这样的交流中成为学校的共读书目的。正是酷爱读书的缘故,我的个人专著《童心悦读的研究与实践》于08 年7 月正式出版,更有10 多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现代 校长》 《山东教育》等报纸刊物发表。
3.成立童心悦读研究院。为让老师们拥有合理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开阔的人文视野,61 名热爱阅读的教师自发成立了童心悦读研究院。院长常丽华,校长为副院长,会员教师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比如给老师们推荐阅读书目,学校每个月给会员老师买两本书,读后都要写读书笔记; 老师们共同学习、读书、交流、写作。现在,研究院的很多老师已经因此走上了一条专业化发展之路。
4.举办暑期读书会。阅读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撑,而这种底蕴的获得离不开专家引领和自己努力。每年暑假我校都设计组织金茵小学读书会。2008 年暑假为例,本次读书会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市崇文区教研室副主任王文丽,山东教育社主编陈为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业务校长钱守旺三位专家。他们精彩的课堂和动人的报告,直抵我们的心灵,洗礼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每位老师无论是从课堂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写作,还是做人做事方面得到很大的启发,让人犹如沐浴清风之感。
5.成立名师工作室。教师的专业阅读需要名师带动,而身边的名师最能够给教师以成长的动力。我校的常丽华老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读书、反思、实践、写作,已经成为她的生活方式,她被评为 2008 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这几年来,她在《小学语文教师》、《山东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十多万字。她带的学生,一年级就开始在杂志上发表习作。常老师在全国诗文素养研讨会上执教的观摩课,也受到了普遍好评。2008年,她先后去上海、江苏、新疆、浙江等地做指导学生阅读的报告十余次。于是,我校专门成立了常丽华个人工作室。同时成立的还有全国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三名的获得者齐冲老师的个人工作室,设立了名师工作室网站。对这样的教师,学校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人拨 5000元科研经费,让他们从事教育科研和学习进修提高。
6.举办金茵论坛。它类似于稷下学宫,教师们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用思想碰撞思想,用智慧砥砺智慧。大家就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使其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提升。我校现已成功组织了现场论坛43 场。2009 年教师到校的第一天,我们就举行了《我的三年人生规划》 的论坛交流活动。
7.创新教师周前会。在教师周前会上除了领导传达简短的下周工作指南外,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读书交流。读书交流采取年级组轮流承办的方式,让年级组各显其能。这样既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又使学校领导从繁杂的准备会议中解脱了出来。比如我们在读了《把整个心灵先给孩子》一本书,就以《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为题,全面交流了每位老童书类约占20% 学科类约占50% 教育类约占20% 综合类约占10% 师的读书体会,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给其每位教师很大地震动。
8.建立教师博客。我校倡导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为童心悦读提供一个研究交流的空间。在临淄金茵德研网站上,我校有91 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每人都有的一个分类便是“读书心得”。每天读书的收获都能及时上传,留下记录。依托这些博客,学校组建了教师博客群,便于教师们读书心得的智慧共享。
9.评选书香办公室。每学期结束我们都要评选书香办公室,上学期经过严格的评选,二年级组和五年级组被评为书香办公室。学校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当年级组长接过校长颁发的奖牌和奖品时,年级组的老师欢呼雀跃,因为这个奖项的得来确实不易。书香办公室的评价标准有以下几条:
①制订读书计划。根据办公室的实际及所教年级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办公室内所有教师要做到统一认识,目的明确。建议每位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计划详实、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得5 分,计划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的得 3 分。每位教师都制订了比较符合个体情况的阅读计划的每人次加 0、2 分。
②完成学校规定的共读书目。学校每学期会根据教师的读书情况购置下发必读书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等,老师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毕,并 对重要内容进行摘抄形成读书笔记,要在办公室内进行交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必读书目并写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并在办公室内进行交流,组织效果较好得5 分。
③建立办公室图书架。每间办公室必须配备图书架,配备高质量的图书,藏书量不得少于500 册。有高质量的图书才能保证有高质量的阅读,采用集中借阅或私有图书共享的方式。达到规定得5 分。
④教育随笔。每一位教师必须每周完成千字以上的读书感悟,并及时发到《金茵论坛》 上或自己的博客上。能按要求完成,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得5 分。
⑤教师文章的发表。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一篇文章。凡在市、省、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按每人次1 分、2 分、5 分加入办公室考核中, 本项可累计加分。
⑥童心悦读院的参与。为了推动师生的阅读学校成立了“童心悦读院”,鼓励老师的积极参与,级部办公室老师的参与率将纳入书香办公室的评选。办公室内老师积极参加童心悦读院达60%以上的得5 分。
⑦大型活动的承办。各办公室要积极承办学校举行的读书沙龙。学校经常结合工作开展开放式的、互动式的读书沙龙活动,读书演讲、学习体会交流、我为自己设计明天等等,办公室要积极向学校提出申请,力争在活动中提高办公室每一位教师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读书素养。积极申请并在组织的过程中体现形式多样、实效性强、有本办公室特色、效果好的可加5 分。
⑧个人读书平均分。除了完成共读书目,办公室内所有老师每学期必须进行2-3 本自选书目的阅读。每位老师能根据自身实际和所教学科特点进行个性阅读的每本书加 1 分,学期结束把办公室所有老师的个性阅读量得分相加除以总人数即为办公室本项得分。
(二)唤醒学生,让读书融进孩子的精神生命。
书香校园的营造离不开校本课程开发,我们立足学校特色,结合上级要求开发了童心悦读校本课程。晨诵、午读、暮省是这一儿童课程的主要内容。
1. 晨诵——与黎明共舞(1)晨诵的内容与形式。
每天早晨8: 20 至8: 35 是全校晨诵的时间。我们的晨诵内容分必诵和选诵两个部分。必诵内容包括 《金茵小学经典古诗词诵读》、儿童诗集《神奇的窗子》和《用绳子牵着的月亮》。选诵内容包括《三字经》 《365 夜儿歌》 《弟子规》 《飞鸟集》 和《论语》。
每个班级根据晨诵的内容和学生特点形成了不同晨诵风格。闫美玲老师的晨诵课堂就以表演为主要形式,学生们在诵《将进酒》时,把自己创编各种动作融入到诗歌中,不仅加深了对诗的理解,也体验到了吟诗的乐趣。而低年级段的齐诵,自由诵,开展竞赛诵读也是各有特色。
(2)晨诵的评价与落实
任何一项美好事物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完善的评价体系做保障。科学的评价是不断提高和有效开展童心悦读的动力之一。对于晨诵的评价,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每周一诗的落实。我们自己编写了《金茵小学经典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最低的标准是每周一诗,学生每背诵一首,在书上相应的古诗题目处将印一颗星。通过组内互相随机检测等形式保证人人过关。二是延伸评价。在保证每周一诗的底线下,我们上不封顶。针对这一情况,每个班级都有各自的个性评价方式,比如有的班级每月评选一次背诗大王,并给获奖的同学颁发证书; 有的班级以“班级吉尼斯” 为主题,设立了古诗词考级制度,制作了个性的考级证书,以此为手段来激发学生背诗的热情,从而让背诗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自觉行为,像《将进酒》《木兰诗》 等名篇,很多中高年级的孩子都能熟练背诵。比如五年级五班的徐政通同学,能流利地背诵古诗词近四百首。
学期末,学校将组织全校性的古诗词检测,并以 8 分的分值纳入教师的期末综合考评和班级的综合考评。
学期末,学校设立专项奖,参加学校组织的期末隆重的颁奖仪式。
2、午读——塑造一个美好的童年,(1)午读的内容与形式。
每天下午2: 10 至2: 30 是午读时间。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适合他们自己的经典童书。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为每个阶段的儿童推荐了阅读书目,以从粉红到天蓝的阶梯状呈现于教学楼后读书墙上。共读是班级阅读的主要方式。我们的共读分亲子共读和班级共读两种。午读的时间我们是这样安排的: 周一到周四是全校的午读时间,周五午读和下午第一节是连开的阅读课,在20分钟的午读时间里,全校师生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周五的大阅读课上,我们进行班级共读,指导学生对本周的阅读进行总结,完成“书海拾贝”。
对于报刊杂志的征订,我们规定各班必须集体订阅一份供学生阅读,老师向学生推荐至少5 份供他们选择,自愿征订,并把订阅的报刊杂志在班内做到资源共享。在这样的举措保证之下,学生每月至少可以读到2—3 种刊物。
(2)午读的评价与落实。
对于学生的午读,我们采取“星级+晋级卡” 的评价方式。每周五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其中学生自评占40%、小组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30%,90 分以上得5 颗星,80 分以上得3 颗星,学生通过评价确定自己本周获得了几颗星,每月汇总一次,5 颗小星换取1 颗大星,5 颗大星就可以获得小书虫的头衔,并得到“小书虫” 书签一枚; 10 颗大星就成为“小书迷 ”,15 颗大星就是“小博士” 了。
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六项:
●能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感受阅读的乐趣(20 分)
●共读书完成情况(20 分)
●自读书(报刊)完成情况(20 分)
●参加班级以上的读书、讲故事、暮省等活动情况(10 分)
●读写结合情况(20 分)
●每周给家长讲一个故事或绘本(10 分)(3)对教师的评价。
我们把对班级开展晨诵、午读的情况纳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考评,占20 分。包括: ●每周一诗。学期末抽测学生古诗背诵得分。(3 分);
●诵读检测。举行以课本内容为主的经典诵读检测。(3 分)。
●晨诵成功案例评选(2 分)
●星级评价(2分)
●学生午读记录。2-5 年级午读记录,一年级读写绘,以上内容与作业检查同步,(5 分)
●根据共读书阅读情况,举行读后感、仿写、续写等比赛等记分(5 分)
3、暮省——一个美妙的仪式
每周五的下午两节课后,是学校集体暮省的时间。全校性暮省仪式大致分为三大板块:首先是根据学校的每周的养成教育要点,让孩子们在一周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时,反省自己做得如何。每个主讲老师在暮省开始的时候,都会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孩子进行反思。
比如,可以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思考当你走在校园中看到垃圾时,有没有随手将它捡起来?在这一周中你有没有读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等等。在这顷刻间,带给孩子们的是内心的反思和心灵的启迪。接下来的故事,是整个暮省仪式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比起老师说教式的教育更能打动孩子的心灵。故事之后是师生互致感谢。这一隆重、庄严的场面,也是整个暮省仪式的高潮。孩子们向老师深深鞠躬,真诚地感谢老师们一周来辛勤的工作,老师鼓掌表示感谢;同时老师也感谢孩子们一周来的努力,并鞠躬还礼。在集体暮省时,有老师的主讲,孩子们的聆听参与,但更多的是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如: 小品、表演唱、快板、小实验等等,这些多样的形式,让这样一个仪式变得充满吸引力。
开学后的几次暮省,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3 月 6 日,结合暮省故事《一杯牛奶》,我们启动了“六爱三雅” 主题教育,3 月 13 日下午,我们的“金茵小学众爱基金会” 在暮省仪式中成立,并为双语学校一名患白血病的孩子进行了捐款。
4、阅读课的开设。
为了保证班级共读,我们每周五下午全校统一,连排两节阅读课。低年级以读写绘为主要形式,中高年级以导读课、推进课和主题探讨课为主要形式。导读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读这本书的兴趣。推进课是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老师引领学生通过人物交流、分章节探讨、做读书调查表等进行深层次的阅读。主题探讨课是领着学生对整个故事进行回顾,总结,提升,并与他们当下的生命体验相结合。导读课、推进课、主题课也是遵循了阶梯性的原则,引导孩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渐渐地走进书中。
5.举行“最是书香能致远” 读书节。
我校每年都要举办“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节。读书节期间,学校举办诗文诵读比赛、齐国故事我来讲表演、学生诗文诵读手抄报、剪贴画展示、师生家长读书艺术作品展、师生读书文艺节目展演、图书超市进校园、学生自编书拍卖等,组织开展书香班级、书香级部、书香办公室、书香家庭、诵读小明星、故事大王的评选。我校每年还举办两次“自编书大赛”。每年的寒暑假开学后的第一周周末,都是我们固定的自编书评比时间。评选出来的获奖者,在第二周的升旗仪式上由校长亲自发奖,这对于孩子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他们自编的《水果大世界》、《春 联大全》、《百年奥运》、《天涯故事》 等一本本书,有封面,有目录,有精美的插图,还有像模 像样的“编辑后记”。而低年级的老师不仅带领孩子读绘本,还鼓励孩子创编绘本,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一本本构思独特、设计巧妙的绘本在孩子的手中诞生,另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听风听雨过清明”,“迎风赏月过中秋” „„丰富了童心悦读的内涵。读书,真正指向了孩子生命成长。
(三)唤醒家长,不断深化新父母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也离此不远了。“新父母教育 ” 遵循新教育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履行了社会所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新父母教育” 的直接目标是家长素质的提高,间接目标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整合,最后归宿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把唤醒家长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
1、举行读书家长会,唤醒新父母读书意识。
以“请跟我来” 唤醒新父母的读书意识。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一年级的老师在家长会上就做了《晨诵、午读、暮省》的小讲座,以直观生动的课件,美轮美奂的绘本,向家长们介绍阅读和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并下发第一封《给家长的信》,倡议家长“先做读书人,再谈教育 ”,赢得了家长的无限信任。然后以“请跟我来” 为题,先后根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每周给所有家长撰写并下发家长信,再根据家长的回信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建立起互信互助关系,为童心悦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班级家长读书会之后,年级组组织了“阅读从这里开始” 家长会,让我校的名师常丽华作了关于阅读的专题报告,从更高层面引领家长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感。
2、成立新父母家委会,构建和谐的教育共同体。
学校的办学思想要得到家长的认可才能可持续发展。比如童心悦读的图书如何跟进,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都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此我校筹建了三级新父母家委会,包括班级、年级组和校级新父母家委会。首先是每个班挑选了实实在在的想为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做贡献的家长,成立班级家委会。有的班级还把家长分组管理,细化分工,有家委会主任,有财务部长等,负责筹划一个集体的大型活动,图书购置等。家长在教育管理中与孩子共同成长,体验生活的乐趣和成功。每学期,在新父母家委会的组织下,我们会一起春游踏青,一起走进蔬菜大棚,一起去放风筝„„例如,有的年级组家委会结合学校“走遍临淄,熟知齐文化” 主题活动,主动联系并组织孩子们去齐文化景点参观,聆听齐国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的故事,领悟其中的伟大智慧,并从中激发孩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有的家长对这一活动进行全程录像,制成碟片供孩子们永久保存。再如二年级组“放飞梦想” 活动。开学初,二年级组开展的“丢掉缺点,放飞梦想” 主题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分析,总结出自己存在的缺点,并制定新学期的奋斗目标,然后把缺点卡和梦想卡分别粘贴在氢气球上。我们在家长的见证下宣誓,松开手中的气球,把缺点统统丢掉。还有的班级在暖意融融的春天与家长“相约春天”。各班首先在班内通过课件照片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过去的教育活动,感谢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然后老师、家长、学生拿着风筝到人民广场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由新父母家委会的家长负责组织,既安全,又省心,育人意义更不必说。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和家长的交流沟通越来越融洽,不再是单纯的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更上升到了朋友式的合作伙伴关系。
3、亲子共读,引领新父母成长。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从亲子共读开始的。怎样让家长有计划更有效地和孩子一起共读?一是举办“亲子故事会”。为了指导家长搞好亲子共读,学会如何给孩子讲故事,我们“童心悦读研究院” 的教师利用周末时间,轮流举办“亲子故事会”,邀请家长带着孩子来听故事。一个个美妙的故事,不仅孩子喜欢听,家长们也陶醉其中。二是书信引领。有的老师用“ 请跟我来” 为题为家长每周一封信,一步步指导家长与孩子共读。比如一位老师在给家长的信里写到: “如果您要出去旅游,建议您给自己和孩子带上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书的美丽也能融合在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中。如果您喜欢享受在家的安静生活,您更要拿起书来,和孩子一起读书。我是多么希望,我们都能够成为读书人„„”。三是便条引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然而,经典的文字永远是经典,它是最能震撼人的心灵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文字提炼出来问题化,以便条的形式发给孩子带回家,让孩子和家长边读边议,启迪心灵,丰富思想。有了这样的引导,家长和孩子便有了共同交流的话题,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四是“飞信” 传情。飞信是我校最主要的家校沟通交流的方式。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建立了自己的飞信群,使家校交流变得日常化。孩子的在校表现、作业布置、各种的活动通知等等都是通过飞信来传达实现的。
4、写亲子日记,使新父母学会与孩子对话。
亲子共写日记,每天晚上有一名同学和家长写一次,可以是家长与孩子书信形式的心里话,可以是生活的事例,也可以是家长写给老师的话„„总之,表达形式和内容不限,不需要高屋建瓴的大话空文,只求微雨涓流般的细言温语,目的是在碰撞思想、砥砺智慧的同时,能浸润孩子们的心田。路文静老师班的学生家长有27人建立了自己的亲子博客,不仅相互交流育子经验,更拉近了与孩子间的距离。
5、故事妈妈进课堂,让新父母体验教育的快乐。
为使家长更好地参与阅读活动,我们给家长发放《招聘故事妈妈的通知》,举行了故事妈妈培训,并请优秀的家长走进孩子所在班级课堂讲故事。就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带动了另一个故事妈妈;两个故事妈妈,带动了一批的故事妈妈。故事走出了书本,走出了一个个家庭,走进了一间间教室„„伟大的故事静静地滋润孩子的心灵,愉悦在家庭和学校之间传递。因为故事,家庭和学校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童心悦读,家长们成了学校志同道合的教育伙伴。
6、建立家庭图书馆,亲子的精神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出生后,越早建一个家庭图书馆,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如果我们能更早让孩子们习惯地看到书的封面、装帧、书页,他们也就会越早形成一个概念: 原来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们的图书馆,装下的已不仅仅是那些美妙的童书,还有那一颗颗被童书熏染的日渐高尚的童心。这样,我们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家庭,营造起亲情阅读的氛围,让家庭飘溢书香。理想的家庭教育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7、评选书香家庭。每年的读书节上我们都要评选60 个书香家庭,一家人到台上领奖,奖品虽然只有3 本书,但这一殊荣的得来,却不容易,因为我们有严格的评选标准。
(1)家庭成员均热爱读书活动,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定期购买一定数量的图书,长期订阅报刊杂志。家庭藏书600 本以上10 分; 500 本以上8 分,400 本以上5 分。
(2)家长和孩子拟定共同的读书计划,计划详实有实效,并按计划读书,按10、8、6 来记分。
(3)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亲子共读活动,并主动参与,在共读体会征文或共读手抄报比赛中,一等奖10 分,二等奖8 分,三等奖7 分。
(4)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读书活动,如写亲子日记、学生图书超市、建立班级图书角等,每次都参与得10 分,每缺一次扣 1 分。
(5)家长积极阅读童书,主动研究童书,宣传童书,在同班学生家庭中有较高威信,能引领家长们或影响周围的人走进读书潮流,得10 分。
(6)加分项: 故事妈妈进课堂,每次加 5 分;读书节闭幕式上家庭出节目,每次5 分;在家庭教育案例评选中被选中的得3 分; 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国家级5 分,省级3 分,市级2 分,区级1分。
四、书香校园建设的展望。
新的学期,我校将乘本次会议的东风,在前段营造书香校园的基础上,重点搞好以下四项工程。
第一、图书更新工程。今年我们将继续投入10 万元,购进12000 册图书,达到生均30 册图书的要求。
第二、英语读物阅读工程。通过家长委员会购买英语读物,三至五年级晨诵与午读将安排每周一次的英语读物诵读和阅读。
第三,农历古诗词推广工程。把常丽华开展的农历古诗词游记在全校推广,并编写校本教材,开发利用好这一校本资源。
第四,童心悦读深化工程。我们将以童心悦读实验作为我校营造书香校园的立足点和发展点,让我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突出,让金茵的校园溢满书香,让金茵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谢谢大家!
第四篇:营造书香校园 共享美好人生
营造书香校园 共享美好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五(1)班的张驰,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营造书香校园、共享美好人生》。
从古到今,凡名人都是爱读书的。
走进中国历史人物的长廊,你会发现一个个闪烁着光辉的名字:从华夏先哲孔子到一代诗仙李白;从医药至圣李时珍到民族乐魂聂耳;从民国之父孙中山到东方巨人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追求,但是在他们的身上,热爱读书,发奋学习的精神是共有的。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像书籍那样,开阔你的眼界,愉悦你的身心,陶冶你的性情,丰富你的知识,升华你的精神。
有些同学可能会抱怨,我们的课程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那我们听一听雷锋怎么说的吧:墙上并没有缝,钉子却能挤进去,因为钉子有一种“钻劲”。我们都应该向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挤出时间去读书。
现在我们学校正在举行第十届“书海扬帆”读书节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快乐阅读,与经典同行;传承文明,为人生奠基。”努力营造“书满园,香满园,书香满校园;你书香,他书香,师生皆书香!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读书氛围。学校希望全体师生借着这股强大的东风,掀起读书的高潮,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1、制订一份个人读书计划,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选择健康有益的书籍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平时写好读书笔记或心得,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位;
4、积极参加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主动为班级图书角捐献好书,让大家都有好书可读;
5、积极参加一些比赛活动,如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等等,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窗口学校,我想,她的美应该不仅仅是洁净、通透、气派,更应该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有了书香的薰染,我们老师和学生的人生就充满了诗意,有了书香的飘溢,我们的学校就会美得深刻,美得大气而庄重。
书是你的、我的,大家的,书是全人类永恒的朋友!所以,让我们热爱读书吧,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勤读书,让我们期待,乐安校园,书声永琅琅,书香飘满园;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共享美好人生。
最后,让我们记住高尔基的一句名言: "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五(1)中队,2012年4月9日
第五篇:塑造美好人生
摘要: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自主学习
(一)激发自我教育的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二、在生活中体会,活动中深化认识
(一)情景体验,用情感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关键字:
品德、课堂、教学、小学、兴趣、自主学习
塑造美好人生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人生发展和亿万家庭幸福,也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青少年处在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正值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不仅要面临奠基人生的重要任务,也面临着青春期生理、心里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青少年的内心往往充满起伏激荡,心理学把它喻为“疾风怒涛”的时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青少年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自我教育的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就要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使他们明确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从而产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每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并通过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学生中,人际交往都成为有些人的困惑和难题,如缺少知心朋友,与个别人难以交往,与他人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交往恐惧,抵制交往等。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正面临着自我认同角色混淆的社会心理危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每个人都有在自己心中喜爱或厌恶的人,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更受他人欢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判定标准,并对受人欢迎的人是有了行为特质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设计活动“拯救海神号”“紧急支援前线”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压力的情况下认识到人际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尝试进行沟通,并建立规则,进行人际合作,并体验良好的人际合作带来的成就感。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尤其是实施教育的我们要时时保留一颗童心,让孩子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乐在其中。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二、在生活中体会,活动中深化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青少年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不应该理性化、教条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尽量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受到教育。因此从青少年生活的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情景体验,用情感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人的情感活动受到情景的制约,这是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情景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情感产生往往有综合作用。在品德教学中借助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对比、体悟、心理换位和行动实践等途径,实现道德的共鸣和升华。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
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 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教学《我爱我家》时,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面对学生成功与失败时,不同的学生可能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学生倾向于把成功都归咎于是否努力,并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调整努力程度,有些学生倾向于把成败归结于自己是否足够聪明,这些学生容易把失败看成是“愚笨”的证据,这样会直接影响他的情绪和付出努力动机,并最终影响到他的以后的学习行为。因此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归因锻炼,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努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学生长远学习动机培养。让学生参与“天使与恶魔”的游戏活动,实施培养学生积极归因模式,改变消极归因方式。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如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 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组织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让他们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又如:在教学《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时,我给学生放映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引导学生分析马加爵为什么会从一个“好孩子”变为国家A级通缉的重大杀人犯。通过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护法意识,让法律时刻伴随自己健康成长。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