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课程报告

时间:2019-05-14 04:4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信网络课程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信网络课程报告》。

第一篇:通信网络课程报告

通信网络系统课程报告

一、通信网络系统概述:

1.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特征与问题:

①基本功能:传送消息(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②特征:方向性(从信源流向信宿)

③问题:可靠性(传输过程不丢失、不改变信息)

2.通信网络与基本通信系统的区别和扩展:

基本通信系统核心是解决单用户对通信(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对称双工方式、非对称双工方式); 而当点到点通信向多点、多用户间通信的拓展,就产生并发展着通信网络的概念与系统;

通信网络核心问题是解决多点、多用户之间的有效通信。

3.通信网络的系统构成和基本问题:

①通信网络的系统构成:

终端节点

交换节点 业务节点 传输系统

②通信网络的基本问题:

通信的基本功能 多点之间任意通信 可靠性 效率 经济性 拓展性

4.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

①网形:网内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均有链路相连;链路数:N(N-1)/2;特征:稳定性好,冗余度大,经济性差。

②星形:网内所有节点均通过辐射节点相连;链路数:N-1;特征:链路效率高,经济性好,稳定性差。

③复合形:网形结构与星形结构的结合;特征:结构优化依用户分布而定。

④总线形:所有节点通过一条公共信道连接;特征:传输链路较少,为避免传输冲突,效率较低。

⑤环形:自愈环结构;特征:稳定性较好。⑥树形:星形结构的拓展;特征:上下、主从、层次

5.通信网的功能结构:

完整的通信网,通常可划分为若干功能网:

一种划分方法为:业务网、传送网和支撑网; 另一种划分方法将传送网归纳到业务网中。

6.传输链路:

①传输链路的基本要求:

正确性低误码率 实时性信道复用

②物理形态分为:有线和无线

7.多路复用:

①信道复用技术,将多个低速用户在同一宽带介质上进行多路耦合传输,以提高传输能力和传输效率:

频分复用(波分复用)(F/WDM)时分复用(TDM)空分复用(SDM)

②多路复用与多址接入:

二者的工作原理相同,在一个正交空间上区分不同的传输链路。多路复用强调的是传输链路的区分,不关注用户的区分。

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强调的是接入用户的区分,主要在无线通信网络研究领域使用。

-频分多址(FDMA)码分多址(CDMA)

8.通信网的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总体要求:

可访问性

透明性 可靠性

总结:通信系统就是要解决信源和信宿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而信息网络系统目的在于解决多用户之间的任意用户间通信问题。对于通信系统,要涉及到传输链路(物理和逻辑),信源和信道编码、译码,服务质量等;而在通信网络中,则还要涉及到网络拓扑、网络传输协议、网络功能划分,同时为了提高链路利用率还要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接下来就几个重点问题按照课程顺序进行简要总结。

二、链路交换:

1.电路交换网络与分组交换网络

①电路交换:按照需求建立连接并允许专用这些连接直至它们被释放这样一个过程。

电路交换网络包含一条物理路径,并支持网络连接过程中两个终点间的单连接方式。i.基本原理:

专用通路:为通话双方建立专用的连接通路,可以是单独的物理链路,也可以是多 路复用中个的频点或/和时隙。

面向连接:通信过程中,双方始终占有这条通路,直到通话结束释放通路。透明传输:交换系统对通信内容不作任何解析处理与差错控制。

与链路的复用方式、信号形式无关,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均可。典型应用:电话

ii.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交换单元 iii.基本功能:

连接:模拟系统通过开关阵列实现连接;数字系统通过时隙交换实现连接。

信令:监视:呼出、应答与接收;号码:脉冲、音频接收;信号音:拨号音、振铃与回铃音、忙音。

终端接口与控制:

接口:用户侧:模拟接口Z,数字接口V;中继侧:PCM一次群接口A,PCM二次群接口B,模拟接口C;OAM接口:操作、管理和维护。

控制:提供连接与信令控制。

iv.电路交换的特点:

信息传输的时延较小且相对稳定 交换系统的处理少,系统开销小 传输质量(QoS)可控

链路接续时间较长且固定,当传输时间较短时,交换效率较低。

连接建立后,无论是否传输信息,都占用链路资源,链路效率可能较低 如果申请不到资源,则发生呼损

v.电话网:电话网由于其实时性要求较高,所以成为电路交换的一个典型应用;由交换机、中继线、电话线、用户线构成;电话网一般按照3级或5级进行分级,也存在无级网络;电话网的繁忙程度我们用话务量来计算衡量;信息传输则涉及到信息的路由传递;此外,电话网还涉及到编号规则,即电话号码(本地、长途、国际);还有同步、管理以及智能网(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控制功能分开)等。

vi.移动通信网:在无线链路下,支持可移动的,可与固定网络连接与协调的通信网络;为了实现双向同时通话要求双工技术(上行下行/时分频分);为了区分多用户要求多址接入技术(时分、频分、码分);为无线终端提供基本的无线链路和网络连接并为固定网络提供无线接入链路要求网络技术。一个最重要的例子就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在已修的移动通信原理课程已详细讲解过。

②分组交换:

i.基本原理:

数字通信:信息载体完全数字化,为数字信号

数据分割:传输数据被分割,以包(packet)为单位组合传输 存储转发:交换机对所有到达的数据包进行存储,依据一定规则对数据包重新组合、转发。

ii.构成: PS-分组交换机 PAD-分组拆装设备 PCE-分组集中器 NMC—网络管理中心

iii.分组交换的特点: 基于数据包存储转发的处理思想。

链路效率一般较高,取决于传输内容和相应的传输协议。面向无连接的服务,网络通信所需资源是按需分配。网络服务通常是尽力而为(Best-Effort),分组丢失很难避免,服务优先级的实现需要在路由器上运行较为复杂的调度算法。

相对于同一数据流,不同分组在网络中的转发路径可能不同,接收端会出现错序现象,接收端必须具备重排序功能。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逐个处理,采取“存储”+“转发”的模式。分组在网络中的延时由传输延时和缓存延时构成,通常缓存延时为主。网络通信资源被统计复用(Statistical TDM),分组之间存在竞争,端到端的延时无法保证。分组交换实现成本低,但QoS服务质量无保证。iv.两种重要模式: 数据报传输模式:

交换节点对每一个数据包独立处理,类似于报文交换;每一个数据包都含有完整的终点地址信息,交换节点为每一个数据包独立地寻找路由,同一用户的不同数据包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终点,而终点需要对收到的数据包重新排队,组合还原成发送端的数据信息。虚电路传输模式:

在终端用户间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逻辑上的虚连接;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均沿着这一虚电路传送,本次呼叫结束后,清除该虚电路。用户的通信需要经历建链、传输拆链三个阶段,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虚电路与实电路的区别即不预留、不保证链路资源。一条物理线路上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虚电路,按照统计时分方式竞争复用。

v.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核心设备,对分组进行逐个处理:1)路由器对进入其的分组进行缓存;2)路由器抽取分组中的控制信息,并通过查询自身路由表的方式决定分组 去下一跳的输出端口;3)路由器将分组转移至相应输出端口进行缓存4)当输出端口可用时分组被转发到下一跳。两个关键功能:1)路由:构建路由表,控制层面功能;必须实现的两大功能:网络拓扑发现与拓扑抽象和基于拓扑实现寻路算法。2)转发:依据路由表和分组控制信息将其传送到下一跳;必须实现的两大功能:路由表查询和拥塞控制。vi.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 网络服务的特点:

分组交换:面向无连接的服务,不对网络资源进行提前预留。电路交换:面向连接的服务,对网络资源进行提前预留。网络服务的模式:

分组交换: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终端可以立即发出需要传送的分组,每个分组携带必要的控制信息。

电路交换:有建立连接的过程,终端需要等待连接建立之后才能传送数据,一旦连接建立,终端只传送数据信息不传送控制信息。网络节点对数据的处理:

分组交换:中间节点会对分组进行缓存,然后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将其传送到下一跳。

电路交换:中间节点不会对分组进行缓存,一旦连接建立,数据直接通过中间节点向目的终端传输。

网络的拥塞控制:

分组交换:网络拥塞时,分组会被中间节点丢弃,源节点可以被告知并重传。

电路交换:网络拥塞时,连接无法被建立,源节点会持续收到“忙信号”直到网络空闲。

2.传送网

①传送网的基本功能:将大量信息数据进行远程传送。②传输介质:

i.光纤(玻璃、二氧化硅)由于极低的传输损耗和极宽的带宽成为能够支持传送网的唯一传输介质。

ii.光纤传输窗口:1550 nm附近(因为该波段上有性能良好的光纤放大器,(EDFA);同时该频率损耗也低)

iii.光纤的工作原理:全反射

iv.光纤的模间色散:不同的光纤模式在光纤中传播所经历的路径长度不同∆T=Ln1^2∆/cn2 v.单模光纤: 在单模光纤中模间色散得到有效抑制,大大增长了信号传输的距离和可承载信号的速率;单模光纤中光波长与波导几何尺寸相当,几何光学方法不再适用,用波理论和Maxwell方程分析

③波分复用:在同一根光纤上用多个波长传输多个信号(频分复用)。

波长标准:由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Union(ITU)制定(为了不同厂商生产的WDM系统可以互联互通):规定193.10 THz(1552.52 nm)为中心频率/波长,以该中心频率向频谱两边划定出25, 50, or100 GHz的波长信道。

④主干传送网: i.特点:主干传送网坐落在电信网络的中央,为周边的接入网络提供传输服务;主干传送网通常具有mesh拓扑,以为各接入网提供高效、灵活和可靠的互联互通

ii.主要功能:Traffic aggregation and data switching ⑤光传送网的体系结构:

IP层; SONET/SDH层;(聚合低速率的数据流,并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在波长信道中传输)WDM层;(网络体系的物理层,负责运用波长路由的方式建立高速数据通道)⑥网同步与同步复用: i.异步复用:需要在数据流中填充比特以应付时钟差别;针对任意一个低速数据流的解复用都必须将整个高速流解复用。

ii.同步复用:网络中所有时钟都完全同步(网同步);数据的复用和解复用更加轻松灵活。

⑦光传送网设计:光传送网是波长路由

i.重要设备:OADM、ROADM、OXC ii.光传送网设计的限制条件:波长连续性、容量、流量、单一路径

iii.光传送网设计的基本任务:Lightpath routing or virtual topology design、Wavelength assignment、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iv.路由与波长分配:ILP模型、路由算法(Solve ILP problem)、波长分配(Graph Coloring problem)

v.网络生存性:一个通用要求:光路在99.999%的时间内是正常的

保护: 提供冗余能力(1:1/1:N);重建: 服务在故障中恢复

典型问题:链路失效;光纤断裂;节点失效;停电;自然灾害;部件失效;

例行检修

总结:针对链路交换,按照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以及传送网两大部分;前者为两种主要的信息交换方式,主要分析了两者的基本原理、构成、特点以及二者的比较,相关内容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后者则主要讲述在传送网中,应用光网络进行通信的问题,包括光网络的基本介质光纤、复用方式、体系结构、同步问题以及设计方面要考虑的内容,相关知识已在朱老师的光网络通信基础一课详细学习。

三、接入网

1.接入网概述

①接入网在电信网络中负责连接终端用户,以及他们和他们的网络运营商;接入网络常用的拓扑结构:星形结构、总线结构、环状结构和树形结构;接入网的设计要点:成本

②传输方式(协议):

i.传输前协调:固定分配(能够避免信道和接收端的碰撞,但效率低而且不能动态适配于链路变化),部分固定分配(在资源分配中引入统计复用,没有接收端碰撞但有信道碰撞),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监测(CSMA/CD)

ii.传输前不协调:ALOHA, slotted ALOHA(时隙)

2.HFC接入

①HFC接入网的特点:

i.HFC网络的传输介质是由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组成的。

ii.HFC网络是有线电视网络和数据网络结合的产物。局端把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综合在一起,利用光载波将其传送到靠近用户的光节点上,光节点将信号转换成电调制格式,再利用同轴电缆将其传送到用户处。

iii.HFC网络利用频分复用的方式将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包括在6 MHz或8 MHz的模拟信道中传送;通信分为上行(Upstream,用户到局端)和下行(Downstream,局端到用户)两个方向,两个方向的通信在同轴电缆上占用不同频谱。

②信道绑定:提高接入带宽和用户体验但会带来能量损耗,在两者之间要做平衡

3.铜线接入

①铜线接入又称之为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接入方式,其利用现有电话网络的双绞线(铜线)为用户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

②在DSL网络中,每个用户具有一个DSL Modem,它通过程控电话交换网和运营商Central Office中的DSL AccessMultiplexer(DSLAM)相连。每个DSLAM可以支持很多个DSL Modem。③DSL服务性能和用户距离相关。

④DSL通过不同的频谱为用户提供电话语音和数据服务,在用户端需要通过滤波来防止数据服务干扰语音服务。

⑤当前有两种DSL服务:

i.对称DSL(上下行速率相等):HDSL、SDSL、HDSL

2、SHDSL、IDSL ii.非对称DSL(下行速率>上行速率):ADSL、UDSL、RADSL、VDSL ⑥ADSL有两组设备:

i.运营商的Central Office中:DSLAM,中继器

ii.客户的家中:DSL Modem,以太网卡,分离器和滤波器.光纤接入

①类型: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

②对比:AON:1-to-1 Delivery;PON:Broadcast-and-Select(代价小且可靠)③网络体系结构:

i.PON运用WDM技术使得上行和下行线路复用在单一光纤上

ii.上行(broadcast-and-select):1310nm(单模光纤中此频率损耗最低);下行(request-and-grant):1490nm(高功率发射机易得且便宜)

④PON两点考虑:损耗和功率分配

⑤DBA:Status-Reporting DBA;Non-Status-Reporting DBA ⑥WDM-PON:

每个ONU获取一个波长通道,实现了专用带宽和服务质量保证;逻辑P2P网络基础设施,以确保协议数据速率透明度,和更好的安全性。

5.其他接入:

①以太网作为一种廉价、快速和广受欢迎的LAN技术已经兴盛了几十年 以太网利用CSMA/CD来管理多个用户收发数据

②无线以太网接入:无线技术可作为有线技术的替代品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网络接入。

总结:关于接入网,首先讲述了什么是接入网以及其可能的拓扑结构,然后是计网中几种传输协议,最后分别对HFC、铜线、光纤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简 要概述了其他的接入网

四、软交换与软件定义网络简述

①软交换将传输、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这三个功能之间的接口打开,采用开发的接口和通用的协议,构成一个灵活的系统结构,使业务提供这能够灵活选择最佳和最经济的组合来构建网络,具有高性价比。

②传统的电路交换机将传送硬件、呼叫控制和交换以及业务和应用功能结合到单个昂贵的交换机设备中,是一种垂直集成的、封闭的和但厂家专用的系统结构。这种系统结构造成了新业务的开发也是以专有设备和专有软件为载体,导致开发成本高、周期长,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③体系结构如图:

④软件自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⑤SDN的实现方式:

利用传统协议配置(telnet, snmp, etc)设备厂商私有协议

开放的结构化配置协议(NETCONF)新交换架构及协议OpenFlow:是一种标准,是一个控制交换机行为的协议,规定了处理数据包的规则,也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

第二篇:移动通信课程报告

移动通信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GSM网络测试及数据分析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3年11月19日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目 录

一、设计目的.....................................1

二、设计要求和指标...............................2

三、设计内容.....................................3 3.1 GSM网络分析...............................3 3.1.1 GSM网络基本原理.........................3 3.1.2 GSM网络分析.............................3 3.2 优化调整方案..............................6 四、TEMS测试....................................7

五、总结........................................11

六、主要参考文献................................12 附录1:.........................................13 附录2:.........................................14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一、设计目的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本课程设计练习移动通信的一般原理与组网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设计之后,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和领会,应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应能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研究和开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二、设计要求和指标

对正式投入运行的GSM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调整或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取最佳效益,同时也对GSM网络今后的维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对数据进行详细采集、分析和研究后,常常会涉及到天馈系统的调整、基站的调测、频率规划的调整、系统参数的调整、话务均衡以及增加一些微蜂窝等优化方案实施活动。

1、天馈系统调整

2、基站调测

3、频率规划调整

4、参数调整

5、话务均衡

6、利用微蜂窝完善网络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三、设计内容

3.1 GSM网络分析

3.1.1 GSM网络基本原理

在GSM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室内覆盖的主要方法-设计直放站或建立微蜂窝。直放站以其灵活简易的特点成为解决简单问题的重要方式。直放站不需要基站设备和传输设备,安装简便灵活,设备型号也丰富多样,在移动通信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蜂窝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小、传输功率低以及安装方便灵活等,可以作为宏蜂窝的补充和延伸。两种技术各有千秋,具体的实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在最小的投入情况下以期得到最好的覆盖效果。3.1.2 GSM网络分析

路测时应记录出现问题处路段地点名称,观察是否存在阻挡,有没有水面、大玻璃墙等反射物存在并记录天气情况。无线问题主要有设备与参数问题。

一、频率干扰问题

网络的频率干扰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系统的内部干扰;一是外部干扰。

1、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

(1)不合理的频率规划或过覆盖,引入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2)天馈线反射驻波比过大,过强的反射信号引入交调干扰。(3)基站硬件故障引起的交调干扰(比较明显,话音质量持续很差)。(4)未经网络规划统一严格设计的直放站和有源天线引入干扰,直放站容易造成上行干扰。

(5)系统外载波干扰(比较明显,话音质量持续差,IOI大)。(6)联通频点(多见于边缘频点)。

2、解决方案

干扰会造成掉话、切换失败、接入失败、阻塞、话音质量差、回声、单通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等。

(1)对于外部干扰,应该到现场通过扫频工具找出干扰源并进行排除。(2)对于内部干扰,通过GI我们可以找出那些成为干扰源的小区,确定造成干扰的原因。

造成干扰的原因一般有:基站位置不合理、天线不合理(高度、倾角、方位角)、基站功率设置不合理和频率设置不合理等。

二、局部话音质量问题

在日常DT测试中,经常发现有很多微小的区域内,话音质量相当差,信号弱或不稳定以及频繁切换和不断接入。这些地方往往是很多小区的交叠区、高山或湖面附近、许多高楼之间等。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频带资源有限,基站分布相对集中,频点复用度高,覆盖要求严格,必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局部的频率干扰。另一方面是由于在高层建筑林立的市区,手机接收的信号往往是基站发射信号经由不同的反射路径、散射路径、绕射路径的叠加,叠加的结果必然造成无线信号传播中的各种衰落及阴影效应,称之为多径干扰。此外,无线网络参数设置不合理也会造成上述现象。RxQual为1、2是比较良好,3、4为正常、5、6为一般、7为差。如果某个小区域RXQUAL为6和7的采样统计数高而RXLEV大于-85dBm的采样数较高,一般可以认为该区域存在干扰。并在Neighbor_List中可分析出同频、邻频干扰频点。

局部话音质量问题分析:

1、外部干扰或同邻频干扰(可能为过覆盖引起)。

2、上、下行信号电平偏低。

3、天馈线反射驻波比过大,过强的反射信号引入交调干扰。

4、硬件故障(比较明显,话音质量持续很差)。

5、若无线网络参数设置不合理,也会影响通话质量。如在DT测试中常常发现切换前话音质量较差,即RXQUAL较大(如5、6、7),而切换后,话音质量变得很好,RXQUAL很小(如0、1),而反方向行驶通过此区域时话音质量可能很好(RXQUAL为0、1),因为占用的服务小区不同。对于这种情况,是由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于基于话音质量的切换的门限值设置不合理,减小RXQUAL的切换门限值。

三、微蜂窝技术

微蜂窝技术是在宏蜂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是目前解决高话务量地区容量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微蜂窝的覆盖半径大约为30m-300m;发射功率较小,一般在1W以下;基站天线置于相对低的地方(一般高于地面5m-10m),传播主要沿着的视线进行,信号在楼顶的泄露小。因此,蜂窝可以被用来加大无线电覆盖,消除宏蜂窝中的“盲点”。同时由于低发射功率的微蜂窝基站允许较小的频率复用距离,每个单元区域的信道数量较多,因此业务密度得到了巨大的增长,且RF干扰很低,将它安置在宏蜂窝的“热点”上,可满足该微小区域质量与容量两方面的要求。

微蜂窝在初期一般是提高网络覆盖,应用在零散的“热点”地区,即话务量比较集中,且面积较小的地区,此时对容量的提高很有限。随着容量需求增大,高话务量地区已由点逐渐变成片时,宏蜂窝已无法满足时,微蜂窝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连续覆盖,此时效果就很明显了。

在实际设计中,微蜂窝作为无线覆盖的补充,一般用于宏蜂窝覆盖不到又有较大话务量的地点如地下会议室、娱乐室、地铁、遂道等。作为热点应用的场合一般是话务量比较集中的地区,如购物中心、娱乐中收、会议中心、商务楼、停车场等地。

随着微蜂窝和微微蜂窝的发展,分层小区技术迅速提出来。它提供更多的“内含”蜂窝,形成分层小区结构,主要解决网络内的“盲点”和“热点”问题,提高网络容量。在一个分层小区结构中,不同大小的小区相互重叠,不同发射功率的基站紧密相邻并同时存在,整个通信网络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每一层分配不同的频率段,以保证各层之间独立运作,不会相互干扰。相邻微蜂窝的切换都回到所在的宏蜂窝上,宏蜂窝的广域大功率覆盖可看成宏蜂窝上层网络,并作为移动用户在两个微蜂窝区间移动时的“安全网”,而大量的微蜂窝则构成微蜂窝下层网络。当有用户接入时,系统根据所测得的信号强度和各蜂窝的容量为某一呼叫选择恰当的蜂窝(宏蜂窝、微蜂窝或微微蜂窝),层间切换与普通的蜂窝切换一样,切换点由系统决定,由GSM移动台自动辅助切换测量来完成,切换过程还取决于当时各级的容量,如果微蜂窝和微微蜂窝已饱和,业务将切换至更高一级的蜂窝。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一个分层小区网络,往往是由一个上层宏蜂窝网络和数个下层微蜂窝网络组成的多元蜂窝系统。它包括宏蜂窝、微蜂窝和微微蜂窝。每种蜂窝执行早已定义好的不同功能。一般来说,宏蜂窝用于处理快速移动车辆的业务,微蜂窝处理慢速移动,集中于步行或交通阻塞车辆的业务,微微蜂窝用于覆盖商场和办公区等室内区域。将负载按这种方式分层的原因与切换功能有关,因为车载电话在微蜂窝间快速移动会产生频繁切换,加重网络的负担,从网络管理出发,将产生频繁切换的业务转移到较小切换的宏蜂窝,将提高网络效率;慢速移动的车辆,由于它穿过蜂窝边界需花较长的时间,产生切换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由微蜂窝来处理这类业务。

微蜂窝组网简单,可直接加入到现有系统中,而不需改变现有网络结构。其设备体积小,容易安装,因此应用灵活,可直接在需要的地方进行建设,从而快速解决覆盖盲点、热点地区通信问题。它对容量的提高是明显的,但需要较大的投资。

3.2 优化调整方案

在对数据进行详细采集、分析和研究后,常常会涉及到天馈系统的调整、基站的调测、频率规划的调整、系统参数的调整、话务均衡以及增加一些微蜂窝等优化方案实施活动。(1)天馈系统调整(2)基站调测(3)频率规划调整(4)参数调整(5)话务均衡

(6)利用微蜂窝完善网络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四、TEMS测试

一、测试系统连接

1.将K790测试手机、电脑连接线、GPS设备连接到笔记本电脑后,运行TEMS Investigation9.0.3软件。

2.通过主菜单的Configuration选择Equipment Configuration窗口,以进行设备连接。

3.单击在工具栏上的Connect all equipment选择框,或者分别选择需要连接设的对象,单击连接选择对象框,也可以进行有选择行的设备连接;连接好后,整个TEMS Investigation GSM系统已经进入测试了。

二、测试数据收集

测试手机和GPS设备连接好以后,TEMS Investigation 8.0.3系统已经进入可测试阶段,收集记录当前无线环境数据。

1.开始记录:通过主菜单的Logfile选择Start recording,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Start recording圆点选择框。

2.开始记录:接着会出现下面“另存”的窗口,即保存的logfile文件可以存放到任意目录,单击保存后,就开始记录测试数据。

3.停止记录时,可以在主菜单的Logfile选择Stop recording,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Stop recording方点选择框。

4.通过在主菜单里Logfile选择Recording Properties对话框,可以设置默认的保存目录,自动记录以及记录的每个文件的大小。

三、测试数据回放

测试数据可以回放分析,步骤如下:

1.通过主菜单的Logfile选择Open Lofile选项,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Open Lofile选择框。

2.接着会出现下面“Open Lofile”的窗口,打开选择具体的文件。3.然后选择工具栏上的Play选择框,文件开始回放。

四、语音业务测试

语音业务测试,收集相关的无线环境数据,包括主服务小区的接收信号强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和话音质量、邻区信号强度、C/I和C/A性能、服务小区TA值、当前信道状态和无线参数、事件与第3层信息等。具体步骤如下:

1.进入Overview[MS1]界面,当然界面的内容是可以修改的,但是Overview[MS1]界面一般是提供给语音测试的无线环境状态显示,打开测试记录文件。

2.在这个功能界面,可以通过Presentation选择GSM选项,GSM选项可以提供各种无线环境窗口:

Serving + Neighbors:主小区和邻小区的BCCH、BSIC及信号强度,空闲状态还有C1和C2值。

Radio Parameters:主小区的Full Rxlev及Sub Rxlev、Full Rxqual及Sub Rxqual,FER、SQI、C/I、MS Power Control Lever、DTX、下行链路掉失Counter等。Current Channel:主小区的CGI、BCCH、TCH、BSIC、信道组、跳频组和跳频序列等。

C/I和C/A:同频与邻频干扰比。

Line Chart:显示各无线参数,可以任意编辑组合。3.可以同时打开地图、事件及第三层信息等窗口。语音测试业务的模板设置

4.主叫Dial模板的设置,被叫Answer模板的设置,设置呼叫次数和两个呼叫的间隔时间。设置如图4-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图4-1 ctrl&config界面设置

五、地图数据导入

TEMS Investigation GSM提供一定格式的地图数据,结合地图数据来对问题进行定为分析,具体地图数据导入。

配置小区数据库文件:导入TEMS Investigation系统的小区数据库需要按照一定格式,该件为格式化制表符分隔文本文件,可以通过任何文本编辑器生成小区文件。其缺省扩展名为“.cel”。

1.将建好的小区数据库文件存放在相应的目录,然后通过主菜单的Configuration选择General窗口。

2.双击General窗口中的Cellfile Load标识,就出现Properties窗口。3.点击add,出现打开小区数据库的窗口,然后到相应目录打开小区数据库文件,小区数据库就导入系统中。

4.显示地图数据:在Map界面或者在Presentation选择Positioning选项中的Map,进入地图管理窗口,然后通过Layer Control(图层管理)增加TAB文件格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的地图文件。

六、生成报告

1.路测记录文件转换成文本格式:选择菜单Logfile中的Export Logfile,再选择 Export Logfile 的增加输出序列。选择输出文件格式为tab格式,选择输入记录文件,输出目录和输出文件后,执行转换输出。其实可以使用另一个软件MCOM来对TEMS Investigation转换出来的tab文件进行分析。

2.生成统计报告:选择菜单Logfile 中的 Report Generator,选择需要统计的记录文件,输出至html 格式。这里统计是TEMS Investigation自带的,在输出统计数据过程中不要改变默认的输出路径。可以在Properties中设置需要输出的参数统计图。3.输出的电平值分布图

图4-2电压值分布图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五、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老师耐心的讲解,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移动通信的知识。我们小组通过良好的合作精神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设计。首先,我要感谢此次课程设计指导我们的老师,他们都非常认真负责,我们有不懂的问题都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另外,也要感谢我们的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相互帮助,互相传递知识,保证了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实践的机会,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本次课设对我的帮助非常的大,是对移动通信的一次总结,实验中发现了了很多的问题,最后通过老师耐心的指导,组员们的团结协作,还有同学们的互相帮助,解决了这次课设遇到的所有问题,从而能很快的,很有质量的完成。

另外老师想的非常周到,还把过程录成了录像,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看录像,对我帮助非常大。本次实验我受益匪浅。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六、主要参考文献

[1]、《移动通信》,郭梯云、邬国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吴伟陵,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3] 彭利标.移动通信设备(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 啜钢.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5] 孙孺石.GSM数字移动通信工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附录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附录2: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第三篇:通信课程

课程号 6040630500 6040630210 6040630150 6040630490 6040630510 6040630110 6040630080 6040630140 6040630170 6040630350 6040630460 6040630480 6040730130 6040630390 6040630330 6040630160 6040630070 6040630180 6040630090 6040630440 6040730160 6040630100 6040630450 6040630010 6040630130 6040630030 6040630020 6040630040 6040630050 6040630420 6040630430 6040630360 6040630060 6040630120 6040730030 6040730021 6040630410 6040730480 6040630400 6040730010

课程名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 DSP实用技术 移动通信原理 DSP课程综合实验 通信工程实践训练 数据结构与算法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

现代交换原理 Web应用程序设计 多媒体通信技术 数据通信网课程设计 光纤通信综合实验 EDA技术及应用近代信息论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光纤通信原理 通信电路 通信网络设备 通信原理 通信电路课程实习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原理综合实验

微机原理 数据通信与网络 模拟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彷真综合实验

电子课程设计(含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卫星通信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电路分析基础(上)

电工实习金工实习通信认识实习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图形学 总成绩 中等 83 76 中等 良好 良好 66 67 69 71 中等 中等 69 67 61 81 83 72 81 良好 62 71 及格 74 63 60 68 良好 61 中等 中等 良好 良好 79 72 73 优秀 良好 良好 83

第四篇:网络课程心得报告[定稿]

作为一名初登三尺讲台的高校英语教师,我很荣幸在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参与和自己研究方向一致的网络课程建设。从去年十一月份参加学校组织的网络课程培训到现在参与并如期顺利完成英美文学网络课程建设的任务,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让我对网络课程建设和自己的专业学习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收获不少,感慨颇多。

首先,我想谈谈,在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作为一名学习者、建设者,传统课堂的教学者的感受。教师在网络课程中的主要作用:

1.筛选知识。知识信息爆炸,除传统的图书资料之外,网络上的信息多、繁、杂,重复性高,正误难辨。因此,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料需通过精心的筛选,剔除重复的、错误的信息,提取、发布具有教育指导性的信息。

2.组织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实际上是将一次性的课堂教学文字化、空间化、多样化,使其能重复利用,不断更改、更新、提高。因此,网络课程的设计者仍旧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规律去设计和建设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建设初期需要教师传统课堂教学的经验去支撑。教师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首先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总体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又要从微观上把握每一个知识点,教学的策略,教学的重点、难点,甚至包括每个问题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在网络课程建设之初,这些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因此,个人认为,在网络课程建设之初,网络课程教学需要传统课堂教学的支持,而不应该从中脱离出来。

3.引导、协助学生学习。网络教学是一种共享性、交互性的活动。根据教学主题,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由浅入深,不断进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解答问题,并适时作出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作为一名学习者、建设者,我深刻感觉到我们也需要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改革自己的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

在教学理念上,从传统的三寸不烂之舌和苦口婆心转换到学生的中心位置。文学课程的教学终极目标不在于知识的接受,而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包括问题意识、社会态度、批判意识等等。这些都依赖于学生的内省和顿悟。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的顿悟来自于与文字、声频和视频材料的阅读,来自于与其他学习者、教师甚至是社会环境中的人的沟通交流,更来自于在独立空间中的沉思。因此,教师的角色在于与学生分享学习的材料,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协助学生解决在任务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教师从主演的角色转换为配角,配合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知识体系上,从传统课堂教学中一本教科书,几本参考书的尴尬境遇中走出来,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并接纳新的教学形式,而不能固步自封。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加阅读量,提高自己对知识的辨别和批判能力,才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材料。

在教育技术上,从固守三尺讲台黑板粉笔擦或者是荧光笔加投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拓展到多维空间,将一次性的技术以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素材为一体的全新表现形式呈现出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因此,教师必须坚持学习基本的电脑网络教学技术。

通过初步的网络课程建设,我们小组建设的课程,课程结构层次清晰,点线结合,具有良好的导航结构,课程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可以根据教学情况以及知识的更新情况进行增减;内容丰富多样,以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和视频的方式呈现,以基础性的知识开始,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讨论问题的设计,逐步深入到研究型和任务型的学习,体现了时代性、专业性、创新性的要求。

目前,本课题组存在的问题:题库建设,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进行诊断评价的设计。

第五篇: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 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分析

一、实验目的1、2、3、4、了解无线网络中的载波检测机制;

熟悉节点的传输范围、冲突干扰范围、载波检测范围和噪声干扰范围的概念; 了解载波检测接入体制中存在的隐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问题; 结合仿真实验分析载波检测无线网络中的隐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问题。

二、实验结果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 2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Client address: 1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7438001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9922073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739902205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4975616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718 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398078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 4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Client address: 3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3058001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3058001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003119031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200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100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12

三、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节点2无法收到数据。由于节点3是节点1的一个隐终端,节点1无法通过物理载波检测侦听到节点3的发送,且节点3在节点2的传输范围外,节点3无法通过虚拟载波检测延迟发送,所以在节点1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节点3完成退避发送时将引起冲突。

四、思考题

1、RTS/CTS能完全解决隐终端问题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从理论分析上看,RTS/CTS协议似乎可以完全解决数据链隐藏终端问题,然而在实际网络中并非如此,尤其是在AdHoc 网络中。以节点为中心,存在发送区域和干扰区域。在发送区域内,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数据包可正常收发;该区域的大小由站点的功率等参数确定,可视为定值。干扰区域是相对于接受节点而言的,在该区域内,节点可以受到来自非相关节点发送的数据的干扰,造成冲突、丢包。RTS/CTS对隐藏终端问题的屏蔽实际上是建立在两区域相等的基础上的,即所有的隐藏终端都位于接受节点发送范围内。此中假设并不成立,干扰区域与收发节点间距有关。

实验二 无线局域网DCF协议饱和吞吐量验证

一、实验目的

1、了解IEEE 802.11 DCF 协议的基本原理。

2、理解网络饱和吞吐量的概念。

3、通过仿真对DCF协议饱和吞吐量的二维马尔可夫链模型进行验证。

二、实验结果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Server address: 55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4)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Server address: 54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3)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Server address: 53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2)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Server address: 52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1)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 51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First packet sent at [s]: 0.00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Last packet sent at [s]: 99.99000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Client address: 1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3056858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5493030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351972641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02592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966 Node: 51, 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8219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Client address: 1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06449537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8965709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355584451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02592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966 Node: 52, Layer: AppCbrServer,(1)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408233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Client address: 1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10001809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99.992000125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358534977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3926016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7668 Node: 53, Layer: AppCbrServer,(2)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314112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Client address: 1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13774900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773715844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184107930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22016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43 Node: 54, Layer: AppCbrServer,(3)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1761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Client address: 1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017127686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 0.777148630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Average end-to-end delay [s]: 0.187729553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22016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43 Node: 55, Layer: AppCbrServer,(4)Throughput(bits per second): 1761

三、实验结果分析

各发送节点发包间隔较大,当网络中发送节点较少时,网络还未饱和。逐渐往网络中增加负载,网络总吞吐量逐渐增大,之后,网络吞吐量逐渐趋向于平稳,此时,网络即达到了饱和状态。

四、思考题

1、总结IEEE 802.11DCF协议饱和吞吐量和哪些因素有关。

任选一个时隙,网络中有节点在发送数据的概率 当有节点在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发送成功的概率 数据包发送成功和发送失败所需的时间

2、为什么在数据包长度较长时,采用RTS/CTS模式更合理?

“隐藏终端”多发生在大型单元中(一般在室外环境),这将带来效率损失,并且需要错误恢复机制。当需要传送大容量文件时,尤其需要杜绝“隐藏终端”现象的发生。

实验三 动态源路由协议路由选择验证

一、实验目的1、2、了解DSR路由协议的优缺点。

理解DSR路由协议中路由发现过程和路由维护过程。

3、掌握DSR路由协议性能的仿真分析方法。

二、实验结果 Time(s): 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1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2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4-2 Time(s): 3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3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4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5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5-4-2 Time(s): 6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6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7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8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0.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1.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2.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3-2 Time(s): 93.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4.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5.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6.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7.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8.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Time(s): 99.000001000, Node: 1, Route path: 2

三、实验结果分析

仿真过程中路由表变化:2,4-2,5-4-2,3-2,2。当节点[1]在节点[2]的传输范围内时,节点[1]和[2]之间直接通信,不需要中间节点。随着节点[1]的移动,节点[1]离开节点[2]的传输范围并渐渐远离,最后又逐渐靠近。在节点[1]离开节点[2]的传输范围,节点[1]和[2]需要通过中间节点来通信,而且节点[1]离节点[2]越远,需要的中间节点越多。

下载通信网络课程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信网络课程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通信网络实训报告[合集五篇]

    编号:通信网络实训 实训 (论文)说明书 题 目: 通信网络实训 院 (系): 电子工程系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09 年10 月 30 日 摘 要 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

    通信网络期末考试总结[最终定稿]

    1、 通信网分为公用网(指由通信运营商建设和管理,为公众提供通信服务的网络)、专用网(是为某一特定团体服务的网络)和虚拟专用网(利用公用网络的设施,建设为本单位服务的专用网......

    军事通信课程论文

    军事现代化中的军事通信 ——数据链 摘要:数据链也称数据链路,是指采用无线或有线通讯设备和数据通信规程建立的数据通信网络,并直接为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提供支持、服务,是数......

    通信导论课程总结

    通信导论总结 通过几节导论课的学习,我们可谓是第一次对我们所学的通信专业有了虽初步却全面的了解,我们的老师——或说是导师,用不同的方式,在各自专长的通信专业领域,给我们上......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Principle of Communication) 总学时数:64学时 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等 教材:《通信原理》,国防工......

    通信原理课程总结

    通信原理课程总结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我们后续专业课的基础。这门课程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可靠地传输信息。本课程特点是系统性强、概念抽象、数......

    通信原理课程总结

    通信原理课程综述 08通信2班王树伟0805070109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信息及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系统性强、概念抽象、数学含量大。通信原理这门课,一开......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参考学时:60 实验学时:18 先修课及后续课: 先修课: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后续课:现代DSP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