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材料题精准押练
中考材料题精准押练
材料1 据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有2500人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全国每人减少粮食0。5千克,每年可节能约24。1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亿吨。根据对36项全民节能减排行为测算,全国每年累计节能可达7700万吨标准煤,可用来创造GDP约6400亿元,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材料2 近几年,奥运会,世博会,世园会三大国际盛会相继我国举办。奥运会场馆周围90%的路灯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供电的,世博会将原江南造船厂旧址改造为中国船舶馆,世园会把废弃的高压铁塔基座改造为磨石乐园。
(1)节能降耗,发展清洁能源,废物利用等符号哪项发展战略?
(2)这项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3)作为青少年,你怎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 1 截至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多。同时,建立了1173个民族乡。
材料 2 2011年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内容是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组织开展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要决策,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目前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3)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意义是什么?
(4)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应怎样做?
材料 1
2010年我国城乡收入之比仍高达3。23:1;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9。31%,西部省区市中人均GDP最低与东部省区市中最低相差10倍多。
材料 2 进入2011年,人们欣喜地看到,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等方面内容,已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写进“十二五”规划建设。以前我们强调“国富”,这次突出追求“民富”,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也是一个最大亮点。
(1)材料一反映目前我们达到的小康水平如何?
(2)材料二中提到的从强调“国富”到追求“民富”有利于加强和谐社会哪些方面的目标建 设?(至少三点)
(3)现阶段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4)青少年怎样担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
2011年8月22日,公安部决定从即日起到2011年年底,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
动。严厉打击整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黑作坊”,制售假劣生产生活资料的“黑工厂”,收赃销赃的“黑市场”和涉黄涉赌涉毒的“黑窝点”
(1)“打四黑除四害”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样的治国方略?
(2)这项治国方略的核心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3)“打四黑除四害”落实了这项治国方略的哪些要求?(4)中学生在这方面应该怎么做?
材料1 2010年9月22日,为期两天的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香港圆满闭幕。全体与会者在闭幕式上一致通过了大会纲领性文件《香港宣言》,呼吁全球华侨华人携手推进两岸双赢新局,共同迎接海峡两岸和平发展。
材料 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两岸协商,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产业合作,加快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2)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党制定了什么方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证明了什么?
(4)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我们应怎样做?
材料 1 在我国,铁,煤炭,石油等8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铁矿石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5%,人均煤炭可采储量为50%,人均原油开采储量为12。5%。
材料 2 有关专家指出,以单位GDP产出能耗利用率来看,如果以日本为1个单位做比较,那么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50,德国为1。50,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0,而我国高达11。50。
材料 3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目前我国的资源现状如何?
(2)面对我国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状况,我国实施了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3)针对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现状,请你至少答出两种在日常生活中有益做法。6 材料 1 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五次座谈 会,就正在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温总理强调,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材料 2 2011年1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师昌绪和王振义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总书记为两位院士颁奖,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速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1)当今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什么竟争?(2)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什么样的战略地位?(3)如何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出国家实施什么发展战略?为此必须加强哪两个创新?
(5)为了成长创新型人才,从现在起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哪些准备?(4)中学生李明家住某厂区家属楼,所在的工厂名气很大,有市人大代表两名,可工厂的排污长期不达标。李明学习了《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后,决定对政府抓环境污染不力提出批评,还想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小方案。
(1)李明有权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吗?李明的做法体现出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2)李明行使该权利的途径有哪些?
(3)我们在行使以上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保障民生。。使全体人民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1)你认为和国家解决民生问题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什么?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构建和谐社会必材料 1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跨;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跨。
材料 2 他们没有出国,没有考研,没有奔向繁华都市,他们的目标是广袤的农村原野,条件艰苦的农村乡镇。他们共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志愿者!“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扎实工作,热情服务,自愿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留给中国大地那些最贫困闭塞,最需要帮助的地方,更有人毅然决定永久留在那里,书写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志愿者代表陈玉说:适合在城市机关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愿意去西部高原山区的人不多,不能在少我一个。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在志愿者身上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
(2)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有哪些具体表现?
(3)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位记者在对大量关于温家宝总理的新闻照片进行比较后发现:我们敬爱的温总理,一件普普通通的羽绒竟然穿了十年!在告别“缝缝补补又三年”,追求时尚和个性的今天,别说堂堂的国家总理,就是普通老百姓,又有多少人一件衣服能够穿十年?总理的做法引发了人们颇多的反思和感叹。
(1)总理的做法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的集中表现是什么?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什么还要发扬这种精神?
(3)总理的做法使你有怎样的反思和感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把“蛋糕”分好,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贫困人口显著减少。(1)做大社会财富“蛋糕”,需要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分好社会财富“蛋糕”,需要我们坚持和完善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怎样健全这项制度?
(3)“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4)怎么实现这个根本原则?
2011年4月28日,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数达13。397亿人,增长5。84%,年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0。5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县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1)我国在人口方面的主要国情是什么?
(2)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说明了什么?这是我们坚持哪项基本国策的结果?
(3)我们坚持这项基本国策的目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4)目前我国人口基本特点是什么?
(5)为了宣传国家对人口的政策,请你写两条公益广告词。
第二篇:08《醉翁亭记》中考题专练
《醉翁亭记》08年中考题
一、2008大连市古诗文阅读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二、2008年河北省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环滁皆山也环:(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3)野芳发而幽香发:
三、2008年临沂市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①云归而岩穴暝暝: ②临溪而渔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陈: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
(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D.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2分)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五、【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
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
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余至扶风之明年()(3)既而弥月不雨()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译文: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有共通之处。(4分)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
答:
一、2008大连市古诗文阅读
答案:8.(1)到、靠近(2)的(2分。每小题1分)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2分。每小题1分)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二、2008年河北
省
答案:6.(1)围绕(环绕)(2)情趣(意趣、兴趣)(3)开放(开)
7.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8.琅琊(山)酿泉
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三、2008年临沂市
答案:6.(A)山间之朝暮也(B)山间之四时也(C)酿泉为酒(D)泉香而酒冽(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7.①昏暗 ②捕鱼(钓鱼)③摆开(陈列)④以„„为快乐
8.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②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9. ①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②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
10.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四、答案:6.B、E
7.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9.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
10.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
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五、答案:17.(3分)(1)跟从,随从(2)第二年(3)下雨(各1分)
18.(4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分)
19.(4分)关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对即可。答“喜雨”给1分)与民同乐(2分,意思对即可)20.(4分)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第三篇:中考题:岳阳楼记专练(有答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岳阳楼记》中考题专练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习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现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胜状:胜景,好景色。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4.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15.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答案;12—15.CADA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2分)
A.而或长烟一空(或许)B.或异二者之为(的)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的)D.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选文第(2)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B、选文第(2)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3)、(4)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1、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2 分)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人持汤抚灌(《 送东阳马生序》)
B .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C .前人之述备矣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B.)
A .选文第二、三两个自然段采用对比的手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B.作者描写岳阳楼大观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现洞庭湖浩瀚的气势和美丽的景色,令人产生遐思,流连忘返。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D .选文既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又有精辟深刻的议论,还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将写景、议论、抒情自然地结合起来。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9.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 .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C .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 .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方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一阴一晴景象作伏笔。
B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C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把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的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D.本文把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9.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作者认为古代“迁客骚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B .选文炼字精妙。“衔远山,吞长江”句中的“衔”、“吞”二字,拟人化的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活灵活现,动感十足。
C .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情景交融。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说明滕子京治政有方,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然奋发有为地治理政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博大的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B .选文第二段开头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C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所引发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的心境。
D .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9.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第(3)(4)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 .第(5)段是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C .“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 .选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四篇:精选2013中考题133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不断改革和优化学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细化学校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规范,确保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优质化;全面落实德育首位原则,健全队伍、优化机制、全员参加、全程管理;要特别关注学业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家庭有变故的学生的进步;要研究制定关于教学、实验、综合实践、学习管理的过程规范和评价方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6.完善教研、科研机制,提高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农村中小学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科研机制。一是各中小学校要突出校本教研,因校制宜制定严格的教研制度,充分发挥学校教研室、教研组、年级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二是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全力支持教师进行课程研究和教育创新行为,引导教师为教学而“研”,为提高而“究”。三是各级教研部门要做好组织、指导、管理、培训教师的工作,增强教研人员的服务意识,健全规章制度,确保教研人员能够经常深入农村教学第一线,开展专题研究。
7.强化教师队伍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继续开展全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开展“一所村小一名大学生计划”、“万名乡镇初中骨干教师本科学历提升计划”、“农村贫困地区中学教师专科接本科对接培训计划”,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继续实施“1123”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及开展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培养,并开展专业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8.加强督导评估,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进步各地要建立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的跟踪督导机制,强化对学校工作过程管理,及时解决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29、卤素的无氧酸一定都是强酸?不一定,氢氟酸却为弱酸?
30、卤素单质和铁反应的生成物一定都是FeX3?不一定:I2与铁反应只生成FeI2?
31、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不一定:NaHS、NaHCO3是酸式盐,但它的水溶液显碱性,NaH2PO4、NaHSO4溶液显酸性?
32、一般地说,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面的金属一定能从酸中置换出氢?不一定:这是指稀酸和非氧化性的酸,否则不能置换出氢,如Mg与HNO3或浓H2SO4反应都不放出氢气,因为氢很快被氧化成水?另外,冷的浓硫酸或浓HNO3能使铁?铝钝化?
33、酸与酸一定不发生反应?不一定:强氧化性的酸(如浓H2SO4)与强还原性的酸(如氢硫酸)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H2S+H2SO4(浓)=SO2↑+S↓+2H2O
34、碱与碱一定不发生反应?不一定:具有两性的Al(OH)3与NaOH溶液可以发生反应?
35、H++OH-=H2O能表示强酸强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一定:氢氧化钡和硫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酸式盐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可以写成以上离子反应方程式,例NaHSO4+NaOH=Na2SO4+H2O的反应。
36、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一定:如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钠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
37、阴离子一定只具有还原性?不一定:Na2O2中的过氧根离子、Cl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O3-,MnO4-,ClO4-等阴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具有氧化性?
38、阳离子不一定只具有氧化性?Fe2+就具有还原性。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较稀的H2SO4。
39、盐与碱一般发生复分解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不一定:酸式盐与碱反应一般生成正盐和水?如:NaHCO3+NaOH=Na2CO3↓+H2O 40、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分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分子?Ne与HF符合上述要求,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分子?
41、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一定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不一定:铁跟三氯化铁溶液,铜跟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为: 2FeCl3+Fe=3FeCl2 Cu+2FeCl3=CuCl2+2FeCl2
42、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都一定要写成离子的形式?不一定:CaCO3,BaSO3为难溶强电解质,但在离子方程式中仍写成分子的形式
4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不一定:要看离子浓度大小?
44、N2(气)+3H2(气)=2NH3(气)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此气体不参加反应),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必然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一定:体积不变时,平衡不移动,体积可变时,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大的方向(逆)移动?
45、单质气体一定都是由双原子组成的分子?不一定: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
46、醇类经缓慢氧化一定生成醛?不一定:醛还可以继续被氧化成酸?
47、醇一定能氧化成醛?不一定:羟基不在碳链端点的醇,则不能氧化成醛,更不能氧化成酸?
48、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乙烯?乙炔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但不是同系物?
49、凡是叫“酸”的都一定是酸类物质?不一定:石炭酸叫“酸”,但它不属于有机酸类,而属于酚类?
50、一般弱酸盐,除它们的钾?钠?铵盐外都一定不溶于水?不一定:有机物醋酸盐一般都溶于水?
51、如果烃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一定是同一种烃?不一定:乙炔和苯不是同一种烃?
52、凡是具有固定组成的有机物都一定是分子晶体?非电解质?不一定:比如乙酸钠是离子晶体?
53、电离时只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指示剂变色?不一定:水?苯酚都符合上述要求,但它们都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54、离子的核外都一定有电子?不一定:H+的核外没有电子?
55、在电化腐蚀时,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定先遭受到腐蚀?不一定:也有例外,如铝铁合金,往往是铁先遭受腐蚀,这是因为铝表面有Al2O3簿膜起了保护作用的结果。
56、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与一般酸溶液(SiO2能溶于氢氟酸),但能与碱反应。
57、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或足量盐酸反应,均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58、与氢气加成的:苯环结构(1:3)、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酸、酯中的碳氧双键不与氢气加成。
59、能与NaOH反应的:—COOH、、、-X。60、能与NaHCO3反应的:—COOH 61、能与Na反应的:—COOH、、-OH 62、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63、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64、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一)有机
①.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②.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③.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④.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⑤.含醛基的化合物
(二)无机
①.-2价硫(H2S及硫化物);
②.+4价硫(SO2、H2SO3及亚硫酸盐); ③.+2价铁:
6FeSO4+3Br2=2Fe2(SO4)3+2FeBr3 6FeCl2+3Br2=4FeCl3+2FeBr3 变色 2FeI2+3Br2=2FeBr3+2I2 ④.Zn、Mg等单质 如Mg+Br2H2O===MgBr2(此外,其中亦有Mg与H+、Mg与HBrO的反应)⑤.-1价的碘(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⑥.NaOH等强碱:Br2+2OH?==Br?+BrO?+H2O ⑦.AgNO3 6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①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②苯的同系物;
③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④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⑤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⑥煤产品(煤焦油);
⑦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①-2价硫的化合物(H2S、氢硫酸、硫化物);②+4价硫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亚硫酸盐);
③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1价)66、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①.CH:C2H2和C6H6 ②.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67、n+1个碳原子的一元醇与n个碳原子的一元酸相对分子量相同。
68、有机推断题中常用的反应条件:①光照,烷烃卤代,产物可能有多种;②浓硝酸浓硫酸加热,芳烃硝化;③NaOH水溶液加热,卤代烃或酯水解;④NaOH醇溶液,卤代烃消去成烯;⑤NaHCO3有气体,一定含羧基;⑥新制Cu(OH)2或银氨溶液,醛氧化成酸;⑦铜或银/O2加热,一定是醇氧化;⑧浓硫酸加热,可能是醇消去成烯或酸醇酯化反应;⑨稀硫酸,可能是强酸制弱酸或酯水解反应;⑩浓溴水,可能含有酚羟基。
69、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 70、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
71、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 72、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5种 73、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74、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75、裂化汽油、裂解气、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炉气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76、有机物不一定易燃烧。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77、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78、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新戊烷是例外,沸点 9.5℃,气体。
79、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80、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81、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82、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误认为醇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甲醇和邻碳无氢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83、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苯酚是酚类。
84、误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85、误认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酚类也能形成对应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对于醇而言,酚成酯较困难,通常是与羧酸酐或酰氯反应生成酯。86、误认为饱和一元醇被氧化一定生成醛。当羟基与叔碳连接时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87、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乙烷与甲醛、丙醇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结构不同,却不是同分异构体。
88、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也相同,分子结构不同,这样的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乙醇和甲酸。
89、误认为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定是同系物。乙烯与环丙烷。
六、化学实验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第五篇:中考题
《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
《陋室铭中对陋室环境描写的语句是:“__________”
《陋室铭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同,莲花以“_____________”的特点,被人们看做是“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象征。
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杜甫的“___________”都是表达了他们的雄心壮志,常被今人用来激励自己。
“__________”在官吏凶恶与老妪悲苦的鲜明对比中,流露出作者对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的同情。(《石壕吏》)《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在战争年代里,人们往往企盼着一封来自远方亲人的书信,借以得知亲人平安的信息。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呀!(《春望》)郦道元概括三峡春冬之景,抒发喜爱之情的句子是:
古诗之中精彩的比喻句很多,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是如何描写月下之景的?
“_______”表达了刘禹锡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陋室铭》)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大同社会中提倡的“”都是博爱精神的体现,可谓异曲同工。
《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奇观的名句。
《渡荆门送别》中表现游子对故乡思念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要按照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表明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三峡》中引用渔人的民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中揭示老妇人内心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中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在《春望》中因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而忧愁并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传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美好资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中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至塞上》中用以比喻表现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中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景色的句子是:“。”
《记承天寺夜游》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哲理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渡荆门送别》中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即:
“________________”
《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仪态端正令人敬重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陶渊明是这样描写桃花源的自然风光的:“。”
《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句子是:“______”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高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诗人陈与义登上岳阳楼,美景并未给他带来喜悦,反而惹恨添仇,勾起来了他满腹的家国之恨,诗中最能表现这一情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在《大道之行也》中具体陈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
《三峡》中直接写山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三峡》侧面(间接)写上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峡》中用夸张的手法间接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__”
《大道之行也》中最能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中古代最高的政治理想就是:“___________”
《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________.”
《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的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中郦道元概括三峡春冬之景,抒发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中语意双关,表现诗人无限悲恨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