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土地整改项目的调查报告
HUNAN UNIVERSITY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题学学专联生生业系姓学班方
目 鲁山县土地整理项目的调查报告
名 刘斯腾 号 2012080600213
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01班 式 ***
2014 年
2月
15日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土地整理项目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对平顶山市鲁山县土地整理项目的调查报告,该项目区域位于鲁山县马楼乡,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四项工程,涉及土地5000多亩。
关键词:鲁山
土地整理
国家保护耕地计划
今年寒假,我来到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马楼乡的土地整理工地,通过实地调查,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家的土地政策有了初步的了解。
什么是土地整理?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整理?在百度百科里这么说: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整农地机构,归并零散地;(2)平整土地,改良土壤;3)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4)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5)复垦废弃土地;(6)划定地界,确定权属;(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整理呢?在温家宝总理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么两句话“今年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也有这么样的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简单来说呢,中国人口众多,粮食问题非常重要,如果粮食短缺,在国际上就会受制于人,在国内必定引起社会动荡,保障粮食供应自给自足的根本来源就是土地。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与之同时,可耕地却逐年减少,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已从1995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人均耕地更是只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增地减”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矛盾。同时,近年来,我国部分耕地质量降低,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粮食单产持续提高难度加大。造成目前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非农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灾害损毁,补充耕地主要是开发、整理和复垦三项因素。但受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经济条件以及环境效应的影响,未来耕地补充的能力有限。从土地开发看,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不到5000万亩。从土地整理和复垦看,受资金、政策等条件的限制,通过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的规模有限。总之,目前我国耕地总量逐年减少,后备补充能力有限,形势非常严峻。因此,我国制定了土地整改的政策,来解决日益减少的耕地问题。通过土地整理,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综合提高嘲,进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可以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保证土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在土地整理的具体实施中,鲁山土地整理项目采用了梯田的模式。鲁山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北三面环山。鲁山县属于山区,在实地调查中,我发现在多山的鲁山,平原耕地很少,此次鲁山的土地整改项目正是位于山区,目标是将几座小山上原有的劣质耕地平整为优良的梯田。关于梯田,可能在南方见的比较多,其实在北方也有,比如最有名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乡,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在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带领下,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鲁山县的土地整理项目,正是模仿大寨的梯田整理。原来的土地,由于地处山上,无法浇灌,只能“望天收”,整理后的土地将修建水利设施,改变原来的局面。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方面对当地的村民有很大的益处。众所周知,我国原来的土地基础设施薄弱,遇到大旱大涝基本预示着绝收,但是在近些年,农业科技不断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遇到大旱大涝绝收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还记得前几年夏天,我们这发生了旱灾,但是在农田,刚刚打好了很多机井,农民们趁着晚上比较凉爽,差不多天天浇地,最后还是获得了粮食丰收。在鲁山县的此次项目中,对农田基础建设更显的重视,在几座山上,首先将土地进行深度整理,清除石块。原来的山上没有水泥路,农业机械很难上山,并且一到雨天,山路就泥泞不堪,如今,县里将为村民修建水泥路,这样就方便了农民使用农机上山耕种。原来一下雨,山上农田就涝,而到了夏天,连续很久不下雨的时候,山上的农田又非常旱,所以农作物产量不高,如今,县里准备修建水渠和水窖,将雨天的雨水通过水渠导入到水窖里,而到旱季,农民们则可以通过水窖里贮存的水为农田浇地,一举而两得。整理后的土地,不但农民们耕种更加方便了,同时因为各项设施齐全,土地产量提高,也无形的增加了农民们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项目完工后,有利于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也缓解了人地紧张问题,通过土地整理,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农田道路、灌溉、电力设施和环境景观工程将全部配套,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呢,这个项目也有很大的生态效益,由于采用节水灌溉,减轻了居民用水的负担,原来的时候,村民连吃水都成问题,现在这个情况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进行的防护林工程,则将原先威胁村民的山洪危险降低了几层。整理的农田,也能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农业机械化、农业规模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通过与农民的交谈,我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些土地原先耕种的困难,更加明白了政府实施此次工程的目的所在。
同时通过调查和翻阅相关资料,我也想提出几点建议:
一、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的土地整理质量标准使土地整理质的提高有章可循。
二、在整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立法、规划及措施等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使土地整理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条可依。
三、应尽可能使公众参与到土地整理项目中来,全民参与,全民管理,避免土地整理后一些设施荒废,以及因无人管理或年久失修而重复治理的情况发生。
在此次调查中,我也有很多心得体会。在田间的调查中,我发现目前农民的主要收入并不仅依赖于耕地,更多的是通过外出打工,农民生活水平由于他们外出打工的辛勤劳动而变得越来越好,由于地处山区,当地种植香菇的也很多,农民的收入中中粮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但是,这也造成一个隐患,原来的精耕细作变得不明显了,当下的农村更适合个人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我认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耕作必定是大势所趋。另外呢,也提高了我动手动脑的能力,在实践调查中,我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也深刻的体味到了国家的土地政策走向,体会到了国家对耕地问题,对粮食问题的重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家宝《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参考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网站
照片资料:
正在施工的工人
正在施工的工人
正在施工的挖掘机
可以耕种的土地
已经完成初期工程的土地
已经完成初期工程的土地
已经完成初期工程的土地
第二篇: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旅游业是前景广阔的 “朝阳产业”、“无烟工厂”,是为消费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平顶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自1993年开发石人山景区到现在,平顶山市旅游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全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平顶山市旅游业辉煌的发展成就
十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地位业已确立
1989年平顶山市旅游业开始起步。1999年,平顶山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提出“正确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0-2002年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新的支柱产业”。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2004年市六次党代会提出“做大作强旅游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
(二)接待总量持续增长,创收能力不断提高
平顶山市旅游业起步较晚,2001年,全市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旅游收入69570万元,到2004年底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12.4%,2004年旅游收入86269万元,比2001年增长24.0%。近几年,随着平顶山不断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自然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渐趋丰富多彩。对外开拓客源市场,旅游客源渐趋多元化。从而有效促进了平顶山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08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720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60.0%;2008年旅游收入310052万元,比2004年增长259.4%。
(三)旅游促销手段创新,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平顶山市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网络,加强整体形象宣传,提高促销质量。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会展活动,如举办石人山亚洲摩托车挑战赛、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今年5.1黄金周景区免门票等旅游节庆活动,来聚焦客源市场的目光,集中宣传展示平顶山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提升平顶山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招徕海内外游客。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建立跨市、跨省、跨国的区域合作网络,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境内外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四)旅游接待能力逐步增强
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1家二星级饭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平顶山市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来本市观光游览、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中外游客逐年递增,到2008年底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达72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的迅速扩大,带动了全市住宿业的快速发展。从住宿设施来看,既有消费层次较高的宾馆和酒店,又有消费较低的旅店和招待所,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全市现有旅游星级饭店31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25家,客房2696间(套)。在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三家国内旅行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规模持续壮大。目前我市既有跨地区和跨国经营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集团,也有分散经营、方便顾客、灵活快捷、服务周到的小型旅行社和门市部。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现有旅行社58家,其中,国际社分社5家,旅行社快速发展,旅行接待能力迅速扩张。从购物设施来看,商业网点发展较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贸区。从餐饮设施来看,高中低档酒店餐馆和各具特色的风味餐馆遍布大街小巷。
(五)旅游业带动作用明显,已成为该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交通、商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截止2008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4356人,旅游车队2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4家;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景区14家,其中,国家AAAA级景区1家,AAA级景区6家;全市旅游业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蓬勃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大拉动了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尤其是春节、五一、十一、元旦等“黄金周”给旅游有关的行业提供了一个扩大内需增加商机的极好机会。从今年5.1黄金周来看,三天假日,全市34个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同比增长310%;拉动相关产业实现社会经济效益7.02亿元,同比增长908%。尧山景区和佛泉寺景区均创出单日接待游客超过7万人次的记录,二郎山景区高峰期的游客达到5.96万人次,三苏园景区3天接待游客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
倍还多。经济、舒适、实惠的农家院显示出巨大的魅力,据统计,三天内全市农家院共接待游客31万人次,收入2790万元,平均入住率达到100%。同时,主要景区各大宾馆也出现了紧缺现象,其中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达到76%,创饭店住宿率新高;鲁山县和舞钢市的饭店、宾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场所全部爆满,不少游客纷纷流向周边县(市)如舞阳县、宝丰县等地用餐、住宿。在各个景区附近的旅游商品和土特产销售点,门庭若市,游客竞相购买。
(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平顶山的知名度,促进了城市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带来了全市人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通过强力实施旅游促销战略,特别是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以及“双创”等活动,平顶山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市的现代旅游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来平顶山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大幅度增长。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发展,全市人民不仅对自身旅游资源认识了,而且把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积极踊跃参与开发建设。大大改善了平顶山市的城市环境和面貌,由此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平顶山市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本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科学解决是本市旅游业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管理体制不顺,工作效能不高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对全市旅游开发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旅游开发工作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旅游开发工作涉及到的公路、交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薄弱,对旅游开发工作的监控力度不够,旅游规划、景区项目建设等有关规定得不到有效落实。
(二)旅游业产业关联度不高
旅游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实力的综合反映,旅游业的大发展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协同发展。平顶山旅游业在带动食、住、行、购、游、娱相关产业时,突出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游客逗留时间短,使相关产业链条得不到延伸。每年“五一”和“十一”两个假期,本市旅游温度较高,游客爆满,但时过境迁,就会趋于冷淡,使相关产业不敢扩建。另外,旅游资源开发仍很单一,旅游产业要素不全,链条很短,有些旅游企业仅仅把眼睛盯在景点和门票上,收入环节很少,而没有其它相关的活动,缺乏激起游客的兴趣,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使餐饮住宿等行业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三)旅游商品开发缓慢
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购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选购一些当地的传统工艺品作为纪念,是一种旅游的乐趣。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生产旅游商品是赚取外汇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销售旅游商品已成为旅游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平顶山市旅游纪念品主要还是局限在当地土特产品,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无法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游客在景区购物花费平均只有2元,只占整个旅游业总收入的10%左右,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购物收入已占旅游经济总收入的30%~50%,因而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增强旅游观光的文化氛围,提高旅游业的创汇收入,是目前全市旅游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创新类产品和精品名牌少
总体上看,对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层次较低,产品单一,与巨大的资源赋存不相匹配。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初级层次上,基本仍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最基本、最原始的观光旅游阶段,“看得多,参与少”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休闲娱乐、参与性产品、特种旅游产品和创新类旅游产品少,缺乏名牌和特色精品。一些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如度假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平顶山市旅游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精品不精,特色不够鲜明,趋同性和低水平建设时有发生,没有树立起良好的旅游整体形象。多年来,平顶山市一直提出以尧山为龙头,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以此为基础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但是直到目前旅游线路组合程度依然很低,形成了个别传统景区支撑平顶山旅游的局面,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产品开放上,突出问题是重山轻城,重自然景观,忽视文化景观和经济景观。即重视尧山,轻视平顶山市区景点和当地城镇的发展;没有把尧山景区和叶县县衙、汝州陶瓷等旅游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到本市旅游的人,很少在市区或者县城逗留,大部分甚至不进市区。主要的原因是,全市在发
展旅游业时,偏重于对景区景点的建设,没有意识的城市发展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将其作为旅游城市来建设打造。区域旅游不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其对游客的吸引力将大为下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外出旅游,才可能停留较长的时间,停留时间长短是旅游业能否赚钱的一个前提。如果不增加游客在市区的停留时间,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无法实现。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几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步解决,以推动全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深化认识,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全市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下大气力解决制约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管理体制痼疾。一是借鉴先进地市的做法,成立平顶山市旅游委员会,由旅游委员会行使对全市旅游业的全面领导和协调作用,把规划、土地、投资和融资、公安、旅游和商贸系统有机统一起来,把山与水、城市与乡村、自然与文化、旅游和经济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商贸购物、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各类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与规划指导等。二是推进景区(点)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景区(点)经营机制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化,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对景区(点)的管理体制、结构和方式进行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使景区的经营管理与国际接轨。探索旅游资产管理与运营的有效机制,有利于政府职能部门更好地行使职能,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三是设立市县两级旅游发展资金,旅游发展资金应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且每年按一定的幅度增加,旅游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旅游市场促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发展研究等。
(二)优化布局,打造旅游精品套餐
首先要优化布局,改变过去重自然景观轻社会景观、重山水轻经济的开发布局模式,走山水结合、城乡统一、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发展的旅游模型,把城区打造成全市旅游服务功能中心,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气,充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旅游业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更好地融为一体。应以规划为先导,制定旅游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作用。实现旅游产品开发的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上规模,上档次和上品味,对旅游精品要“精心规划、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管理、精心服务”。其次要着眼全局,统筹协调。把旅游业的发展同城镇体系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功能,加快主要旅游线高等级公路和旅游专用公路建设,尽快形成联结各主要景区的高等级环状旅游公路网络,加强供电、供水、卫生、绿化、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配套建设,改善接待条件,解决旅游者在行、住、游、娱、购等方面的不足,将该市建设成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三是要对全市的旅游形象进行精心设计和强力营销,应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告、服务咨询、网络促销、旅游节庆等方式进行形象宣传,大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加快全市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增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施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形成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所谓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就是指在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使两者双向贯通,互为促进。旅游业是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地方实力的综合反映,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作用,培育大的旅游产业体系,共同将旅游业做大做强。根据平顶山市的实际情况,实现旅游与经济的深度结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调整旅游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使旅游业从单纯追求自身的发展中跳出来,要彻底打破脱离经济,单纯发展旅游业的定式;其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媒介作用,推动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发展。任何时候,旅游业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有较强的社会关联效应,其它要表现的是借助旅游优势和自身吸引力,促进城市开放,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及新观念,新思想,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学习先进地区“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发展思路。今后,全市还需在这方面进行更深度的开发,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使旅游能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篇:土地整理项目权属调整调查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调查报告
一、土地整理项目及权属调整概况
项目名称:展旦召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1172.06公顷。批准预算总投资1909万元。建设工程内容: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
项目于2007年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07第二批土地整理项目支出计划及预算的通知》内财建〔2007〕1248号文件批准,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收购储备整理中心委托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对展旦召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该项目为国家投资重点项目,批准预算总投资1909万元。项目区隶属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位于达拉特旗中部,东至展旦召嘎查与沙湾子村罕台西社交界,南以油路与原苏木政府所在地毗邻,西至展旦召嘎查三社甜苗壕,北至展旦召嘎查三社地道坝。地理坐标为东经109
47—109
00,北纬40
54—40
58,涉及展旦召嘎查与沙湾子村2个行政村6个生产合作社,农牧民283户,总人口1374人。项目建设开工日期为2008年3月,竣工日期为
2009年12月。完成土地整理1172.06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86.26公顷,新增耕地15.9﹪。
表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情况
项目数量(个)
投资规模(万元)
建设规模(公顷)
新增耕地(公顷)
国有土①
集体土②
承包经营权③
农场数(个)
农户数(户)
村(个)
小组(个)
农户数(户)
人数(人)
国家项目
1909
1172.06
186.26
283
1374
竣工项目
1909
1172.06
186.26
283
1374
表2
涉及权属调整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情况
项目数量(个)
投资规模(万元)
建设规模(公顷)
新增耕地(公顷)
所有权调整
承包经营权调整①
其他权利调整②
国有土地(公顷)
集体土(公顷)
面积(公顷)
农户数(户)
人数(人)
面积(公顷)
国家项目
1909
1172.06
186.26
1172.06
210
283
竣工项目
1909
1172.06
186.26
1172.06
210
283
二、权属调整的做法
1、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对象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172.06公顷,整理后的土地因基础设施占用,部分承包经营户的耕地位置和面积发生了变化,依据保持原位置不动,不变不调整,小变小调整,大变大调整的原则,对部分基础设施占用影响位置和面积的田块作部分调整。调整前制定《权属调整方案》和《权属调整实施细则》,经村民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村委会审查后上报镇人民政府,逐级上报
旗人民政府审批后,依照批准的方案和细则,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级成立权属调整小组,组长由村领导担任,涉及的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负责本村的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村民小组也成立同样的小组,由全体村民推荐办事公道,有一定威望的村民参加。项目区土地整理面积1172.06公顷,需土地权属调整的面积3160亩,未调整的面积因基础设施没有占用土地,平整后按原承包面积和大至位置归还农民耕种。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共涉及2个村民委员会,6个村民小组,283户,1374人,依照村规民约规定,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经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结合本村民小组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分配办法,普遍按照承包经营权确定的承包人口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为此,承包人口即作为参与土地分配的对象参与土地面积调整。权属调整范围2个村,原有承包经营人口1374人,现有人口1374人。
2、项目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确定
该项目原则上对所有权不作调整,承包经营权以农户持有的土地承包证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证件,农业部门依照该证确定的四至范围和面积造册,作为面积核实的依据,请专业队伍采用全站仪实地逐户面积测量核实,户主签字认可,并张榜公示7天,最后确定该户面积。土地承包时分配的土地是按照产量差异确定土地质量等级,按土地不同质量搭配调整。土地整理后,除了道路,水利、电力设施的便利条件对耕地质量有一定影响外,耕作条件、土壤结构、光照条件、ph值、土层厚度等不受影响。耕作层达到技术标准,耕地质量短时间内还难以确定等级,因此不把土地内在质量作为土地权属调整的依据,分配时权属调整的土地不划分等级,不考虑道路,水利、电力设施的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全部为水
浇地,道路通达率40﹪以上,灌溉保障率达98﹪,机械化程度90﹪以上。
3、土地权属调整的类型、做法
该项目整理后的土地所有权原则上不做调整,在整理期间,建设单位与镇人民政府已在开工前作了权属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权属界线组织施工,不打乱原所有权,只对承包经营权的位置和面积作部分适当调整。土地整理前作权属调查、由专业队伍采用全站仪测量,统计承包经营户的面积,经测绘人员、调查人员、承包经营户主共同确认后,户主签字认可整理前的面积。而后在测量的基础上平整土地,将整理后的土地重新调整。整理后的土地仍然存在土地质量等级差异,受道路通达、排灌沟渠是否便利,土地质量等级的影响,调整时农户期望值较高,都希望调整在道路、水利条件好的地块,便于耕种管理和排灌。为此,村组在乡镇《实施方案》和《细则》的基础上,依据村规民约和历史习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另外制定土地权属分配具体办法:①土地整理后,不论在何位置,都属于水田,不分等级,所有田块按同等级对待;②依据历史习惯,调整前户主排序编号抽签,从编号1为第一个调整人,按照小动大不变的原则,依此类推进行调整;③采用全仗仪实地测量,现场记录面积,造册登记,由户主签字认可,并发放权属面积和位置调查通知书,作为承包合同变更的依据,办理承包合同变更手续。
4、权属调整原则
该项目区地处阳巴公路北侧,项目实施后,生产道、机耕路配套建设、交通便利,交通条件在原基础上提高了20%,通达度较好,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水利设施以喷灌为主,水利化程度提高了60%,灌溉保证率达98%。因此,在权属调整制定方案时重点考虑“相对集中”和“按原面积分配”的原则。
为了便于机械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调整后的权属面积要相对集中。但是原耕种的田块面积如果等级质量较差,由原耕种的农户继续调整耕种,依照“小动大不变”的原则,将零星分散的田块调整集中在一处,方便农户管理和机械化作业。整理后的土地,因基础设施占用部分农田,部分农户的田块占用后,面积减少,位置移动,局部区域或部分小组的田块面积增加或者减少,项目区内所有受益户共同承担面积增减,按比例调整后,分配土地面积。
5、权属调整程序和方法
该项目土地权属调整共分为:前期权属面积测量调查、整理后调整面积调查,以及权属调整。
①前期土地权属调查。项目实施前期对项目实施进行公告,将土地整理项目的规模、投资、项目区范围、涉及的村组名称、项目工程内容向社会公告。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安排布置土地平整需要做的工作,重点是统一思想,征求意见,争取项目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制定权属调查方案,由村委会组织,村民小组具体实施,农业中心配合,将整理前的面积调查登记造册,并在村组公示七天,对原权属面积有异议的,公示期间可以复核,公示期满后不再作调整,并以此做为土地整理后权属调整的重要依据。
②整理后的田块面积测量调查。土地平整后虽然新增了部分耕地,但基础设施占用了部分农田,原农户的面积有了大的变动,整理后的面积必须准确掌握,与原总面积对照,是否增减,依照增减的比例调整到户。将原面积和平整后的面积对照增减的比例再作公示,使项目区涉及权属调整的农户心中有数。
③权属调整。制定权属调整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以及村民小组依照村规民约和历史习惯再制定权属调整具体办法。
《权属调整实施方案》在征求村组和部分村民代表的基础上,由镇人民政府上报旗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镇人民政府依照旗人民政府批准的《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指导村组搞好权属调整,实施细则经村民一事一议确定,认可后在村组两组进行公示3天,无异议后依此细则组织实施。
权属采取镇政府指导、村级负责、村民小组组织实施的方式进行调整。
调整的方式和程序,由村民小组召开会体村民会议,先按照原田块的大至位置依据平整后的增减面积进行抽签排序,依次在现场分配,按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不以地类等级来划定。
6、项目区农户参与土地权属调整情况
该项目顺利完成全部工程内容,离不开项目区广大农户的参与和支持。权属调整直接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镇政府十分重视权属调整工作,每个阶段都让农民参与。制定《实施方案》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尽可能结合实际,便于操作,群众接受;权属调查结果实行公示,以防将农户的土地面积登记少,或多登记,影响其他农户的面积分配,造成新的矛盾纠纷;制定《实施细则》征求意见,并依照实施细则由村民再制定分配办法,使权属调整更具有可操作性。
7、权属调整工作主体确定时考虑的因素与理由
由于承包土地的经营主体是村民小组,在所有权不调整的情况下,承包经营权进行调整,只在所有权范围内调整,因此,要以村民小组为主体,政府指导、村级负责,有利于权属调整工作的开展。
8、土地权属调整后土地确权落实等情况和具体做法
土地权属调整后,依据调整后的面积及时进行了承包合同变更。权属调整时,农户现场签字认可,签收了《确认调整面积通知书》,在镇政府的指导下,由村民小组具体组织实施,依照《确认调整面积通知书》确定的面积变更承包合同书,四至界线相邻户主有变化的同时变更后上报村委会审定并存档。
三、问题与经验
1、土地权属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平整后的土地4600亩,实际需调整的面积1400亩,没有进行权属调整的土地,因未涉及面积调整,无需进行权属调整和合同变更。需进行调整的土地面积,分配原则是按原面积进行增减比例调整,小动大不变,相对集中,零星归并。但是由于项目区农民应分配的土地面积数量较少,平均每户不到一亩,最少的只有0.3亩,整理后的田块面积每丘田至少一亩,一亩以上的为多数,调整后一户分配不到一丘田,户与户之间要新筑田埂做界址,使较为规范的整丘田显得支离破碎,不完整,对将来发展现代农业不利。
2、影响权属调整因素
一是《土地承包法》。依照《土地承包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土地发包给承包人,土地承包经营权50年不变,农民承包的土地受法律保护,在调整时,直接利益属于农民个人,而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调整的土地承包人不满意,或者不接受,村民小组组长不能理直气壮维护集体利益。
二是土地质量等级。平整后的土地仍然存在等级差,但分配时不能划分土地等级,或者按等级分配。土地等级评价,在调整期间属于新平整的土地,三年内还无准确的数据能够论证一块田的内部质量。道路通达程度、水利设施及其他配套设施对平整土地有一定影响外,最直接影响分配是土地当时的质量。所以在分配时不能确定土地等级或按等级分配。在分配时表面看土地质量很差,农民不愿接受。平整后的土地经一年或更多时间耕种,调整时表面看土地质量很差的地块,经营管理得当,产值产量不低于调整时表面看土地质量很好的土地的收入。土地面积增加或减少对权属调整影响不大,农民有从众思想,只要大多数人同意都会支持和接受。人口的多少参与分配影响不大,按村规民约规定,各村有各村承担义务和利益分配的规章和制度,只要结合实际,作好思想工作,统一了思想,大多数人同意即可。
3、土地权属调整的经验
项目区乡镇人民政府是做好权属调整的主要管理单位,土地开发整理的全过程要加强领导,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成败与否有直接关系。从项目申报开始,乡镇人民政府即进入组织、宣传、发动阶段,将资金组织形式,项目建设内容,土地平整影响权属等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争取项目区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制定实施方案必须考虑周全,在依法依规的前题下,尽量尊重当地的历史习惯,以及村规民约的约定,充分依靠有威望的、办事公正的本地村民。
实施细则一定要细,而且要结合各村民小组的具体实际,可操作性要强,由政府拟出草案,向村组征求意见,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将群众的广泛意见梳理集中,形成比较完善的、可操纵性强的实施细则,指导村民小组进行土地权属调整。
平整后的土地在调整前不作土地质量评价,评价后的土地有等级质量之分,出现土地等级调整时必须按不同等级搭配分配,造成了新的土地位置分散,管理凌乱,达不到土地整理集中归并的目的。而且,整理后的土地短期内进行评价,所采集的数据不能代表某一片区的土地质量等级。平整后的土地按水田、梯田、旱地等不同地内分别进行调整即可,否则调整时矛盾较多,一时难以解决,不利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开展。所以,权属调整时要尊重各村民小组的意见,由村民自行确定调整的具体办法,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4、土地权属调整异议的类型、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和程序、主体
产生异议的类型主要有,调整后的土地不在路边、离排灌沟渠较远、调整在田块的几个横头不方便管理、邻里关系不好不想靠近等等。在权属调整时,已考虑到矛盾纠纷较多,镇政府成立了群众工作组,配合村组做解释协调工作,由村民小组按村规民约调处,个别农户即使有意见,大多数人能够接受,调整的土地权属四至界线即能认可。
四、措施与建议
成立领导小组在村级和村民小组一级,具体负责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权属调整工作。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方案、细则和调整办法,指导村民小组完成权属调整工作。
明确主体,乡镇指导、村级负责、村民小组具体实施。
土地整理应以配套和完善基础设施为主,适当做土地平整。土地承包后,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农民认为耕种的土地是自己的,村民小组无权过问,权属调整中小组长不能理直气壮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人口相对集中的坝区,承包面积较少,平整后的土地相对规整和面积较大,调整时分配的面积较少,户与户之间需重新筑埂分界,破坏了较为完整的田块,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最终达不到土地平整的目的。
土地权属不调整到承包户,只调整到村民小组,确认到户面积,由村民小组或者引进种植专业户进行规模化经营,
第四篇:河南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豫国土资发【2009】85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明将增减挂钩项目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整合,对田、水、路、林、村统筹规划,综合整治的项目。
第三条 项目管理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
(一)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制定项目管理政策、计划下达、项目规划及设计审查论证以及省级重大项目审查、验收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二)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省级重大项目的组织及申报工作,负责省级重大项目以外所有土地综合整治(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立项批准、规划设计批复与概算审查,指导项目实施,负责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
(三)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开展工作。对项目管理和实施的合法性、真实性、合规性负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项目选址,组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及概算的编制审查、监督管理项目实施、组织实施权属调整,组织项目初验等工作;
(四)县级国土资源土地整理机构为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建设履行法人责任,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等工作;
(五)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项目法人可委托项目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项目实施。
第二章 项目库管理
第四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和国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政策,制定本地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阶段性整治方案。
第五条 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项目库制度。指导项目申报单位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编制项目建议书。
第六条 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上报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可进入项目库。入库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充实。
箱七条 项目申报条件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综合整治规划)以及当地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相关规划;
(二)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片块一般不超过2片,具备基本的农业生产条件;
(三)项目区无土地权属纠纷,经项目涉及地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第三章 项目立项审批
第八条 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根据《河南省土地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及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任务下达项目资金额度。
第九条 项目立项程序
(一)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本地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综合整治规划)等情况,从项目库中选定项目;
(二)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选定的项目,组织土地整理中心按有关规定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单位按照有关技术规程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县(市、区)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广泛征求项目所在地乡(镇)、村委和群众意见,报请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发展改革、农业、林业、水利、环保、交通、建设等部门和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通过论证的项目,上报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四)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对上报项目进行技术性审查,并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通过审查的项目批复立项;
(五)规划建设期1年,特殊情况下不超过2年;省级重大项目根据批复文件确定建设期限;
(六)投资额度依据当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建设实际情况进行投资测算,不得超过规定的预算定额标准。
第四章 项目设计和概算编制及审查
第十条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据立项批复委托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项目区现状进行测绘。测绘成果应满足项目施工设计的需要。
第十一条 项目区测绘工作完成后,依据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由具备省以上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认可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单位应配备有关专业人员组成设计项目部。
(一)设计单位应深入到项目现场,了解掌握项目区实际情况。规划设计方案形成后,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在项目区进行公告,征求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民的意见;
(二)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单位应当依据项目规划设计,按照预算定额标准和有关规定编制项目概算;
第十二条 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有关规范对项目设计和概算进行审查批复,通过批复的项目报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上报资料:
(一)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财政局呈报文件;
(二)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立项文件;
(三)项目规划设计和概算文本、图册;
(四)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征求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组、群众意见和情况说明;
(五)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意见;
(六)电子文档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相关专家对规划设计进行审查论证。省财政厅负责概算的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下达项目预算。
第五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四条 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
第十五条 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应报请县(市、区)人民政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第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施工图。《实施方案》、施工图由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有关技术咨询机构审查;省级安排的重大项目《实施方案》、施工图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有关咨询机构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项目的工程监理、施工单位应通过招投标确定。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
第十八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合同的约定,做好项目实施各项工作,成立专门项目部(办公室),负责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第十九条 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项目施工图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出现质量问题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负责返工或返修,直至达到合格要求。对因不按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违反施工合同延误农时或造成其他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关责任。第二十条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项目设计、有关技术标准和相关合同进行工作监理,对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进行控制,做好合同、信息管理,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承担监理责任。
第二十一条 项目设计单位应当参与设计交底,负责项目实施中有关设计的咨询、指导等技术性服务工作。项目设计确需变更的,负责按有关规定进行修改。
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下达的项目规划设计和项目投资预算,不得随意变更。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变更的,报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批。撤消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逐级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同意后,由省财政厅收回资金重新安排。
第二十三条 项目区应设立醒目的标志。桥涵、井房等单体工程上要镌刻国家统一标识。
第六章 土地权属管理
第二十四条 整理复垦开发后的土地,其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第二十五条 项目立项和设计阶段,应明确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现状,有权属争议且一时无法调处的土地不能纳入项目范围。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编制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第二十六条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应充分征求有关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和村民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批准后,应按规定在项目所在地进行公告。第二十七条 项目批准立项后,应冻结土地权属变更,一般不作权属调整和土地利用现状变更。
因项目设计变更造成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变更的,应编制土地权属调整补充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公告、报批。
第二十八条 因项目实施确需调整土地所有权界线的,由双方土地所有权人签订土地调整协议,并由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九条 因项目实施致使农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化的,应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十条 项目竣工后,应按经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及时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变更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
第七章 项目验收
第三十一条 项目竣工验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依据国家、省有关验收规定,实行分级负责制。第三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规定做好项目工程结算和财务决算工作,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初验,省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竣工验收。
第三十三条 验收合格的项目,应当出具验收意见,报省厅备案。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由负责竣工验收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后对整改内容进行复验收,仍不合格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三十四条 项目验收合格后,新增耕地要及时进入储备库严格加以保护。
第八章 工程管护
第三十五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要明确管护主体,及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
第三十六条 工程管护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保证工程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
第三十七条 工程管护应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推行建立自主管理机制,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对形成的资产实行有效管理。亦可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工程管护者的积极性。
第九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三十九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经常性地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每半年将项目实施情况以书面形式向省国土资源、省财政厅汇报。项目承担单位应当主动接受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所需资料。
第四十条 对弄虚作假或不按进度和质量要求施工、违规违纪使用资金的项目单位和个人将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不再按排下项目。
第四十一条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应建立对项目测绘、设计、监理、施工、招标代理等专业机构的业绩考核、诚信考评等制度,切实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各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制定项目管理办法。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河南省荥阳市土地整理项目监理总结
河南省荥阳市豫龙镇土地整理项目
工程监理总结
河南省天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08年8月30日
受荥阳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的委托,依据监理合同和监理规范,河南省天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从2008年1月开始对河南省荥阳市豫龙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理。对施工质量、进度、投资进行了有效控制,对施工安全进行了监管,对工程施工资料、合同进行管理,对工程参与各方配合进行积极地协调。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位于荥阳市的豫龙镇境内,共涉及豫龙镇的兴国寺、郝寨、南张寨、楚寨、赵家垌、京襄城等6个行政村的土地。项目区东、南至豫龙镇乡界,北至兴国寺村界,西到赵家垌村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6´23“—113°28´26”,北纬34°42´49“—34°44´36”.2、工程任务及规模(1)工程任务
项目区内任务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工程、道路工程、农田生态防护林工程等。(2)工程规模
项目区工程建设规模525.41公顷,新增耕地面积65.53公顷,总投资1353万元。
· 土地平整工程:在项目区内因地制宜按规划设计进行土地平整,土方量120.81万立方米。·农田水利工程:
1机井49眼(井深120米的22眼,井深140以上的包括140米的27○ 2 眼),配备250QJ50-60/3型潜水泵17台,配备250QJ50-80/4型潜水泵27台,配备250QJ50-100/5型潜水泵5台,配套井房49间,地埋管道 110UPVC 42.80千米,给水栓892个。
2排水沟工程: ○斗沟3条,2766.5米、农沟2条,1680米、跌水11座、管涵5座、生产桥2座。
3输电线路工程: ○配用10KV变压器23台套,其中S9-30/10型1台、S9-50/10型16台、S9-80/10型6台。高压线4.30千米,低压线14.703千米; ·道路工程:
生产路26条,9775米;田间路20条,11.31千米。其中水泥路11条,7740米。泥结碎石路9条,3570米。·防护林工程:共植树14057株。
二、监理人员基本情况
根据本项目所涉及到的工程专业特点,公司选派具有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的监理人员组成 “荥阳市豫龙镇土地整理项目监理部”,监理部针对工程的内容、特点和监理规范的要求,编制了《荥阳市豫龙镇土地整理项目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和《旁站监理方案》,制定了“监理人员职责”、“监理人员守则”。坚持了监理例会制度、监理月报制度。监理人员吃住在工地,坚守岗位。公司领导定期到工地检查监理工作落实情况,始终坚持对国家负责,对业主负责,对工程负责的态度,为业主提供服务,为施工企业提供服务。
三、施工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设计文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工程建设监理规范和监理规划、细则规定的验收程序采取巡回检查,平行检查和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1)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有关材料管理的内容——材料管理制度、材料和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2)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三监控——即“准购”、“准入”、“准用”控制。
2、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 2.1 原材料“准购”的控制
(1)承包单位选定的或施工合同规定由业主选定的原材料生产厂家必须持有国家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明;
(2)选定的原材料生产厂家的产品其规格、型号、性能必须符合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的有关要求,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原材料不准选购;
2.2 原材料的“准入”的控制
(1)符合“准购”条件的原材料在进场时必须通知监理部人员进行检查,具有三证(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试验报告)齐全的材料才准进入工地。
(2)对准予进入工地的原材料要集中存放、要有标示,待取样 复试。
2.3 原材料“准用”的控制
(1)对“准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在使用前进行质量检验,包括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无损检验。
(2)经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限期清退出场。
施工质量事前控制措施和方法: 3.2.1施工质量事前控制的内容
(1)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计划》中的“项目质量责任制”、“质量计划”和“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等内容。
(2)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的“施工方案”;检查施工工艺是否齐全。
(3)审验承包单位的测量结果。
(4)签认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验。(5)检查进场的主要施工设备是否符合“施工计划”的要求。(6)核查开工条件。
3.2.2 施工质量事前控制的方法
(1)在第一次工地例会上,总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理工作交底。介绍监理规划内容、主要是监理部人员组成,监理工作依据,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措施、方法及监理工作目标。
(2)审查承包单位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岗位职责是否符合《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的规定;检查管理人员的上岗证、职业资格证;检 查主要专业工种、特殊工种操作上岗证。
(3)监理人员熟读设计图纸、查找问题,将发现的错、漏、碰、缺等问题编写成会审记录,报送规划设计单位
(4)审查承包单位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检查“项目质量责任制”是否健全,“质量计划”和“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施工方案”是否经济合理。
(5)对承包单位工程测量成果——基准点、基准线、标高、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核。
(6)对承包单位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进行检查签认。(7)检查进场主要的施工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和性能是否符合《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的规定。
(8)检查开工条件。
(9)针对本项目工程特点编制了“监理规划”、“监理细则”、“旁站监理方案”。
施工质量的事中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施工质量事中控制的方法
(1)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技术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和施工合同中有关工程质量的要求。
(2)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的巡视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实施了旁站监理。
(4)对施工工序进行平行检验,不合格的工程要求整改,只有达到合格的工程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5)对预检工程、隐蔽工程、单元工程经复检不合格的,不准转入下道工序。
(6)单元工程完工后,由总监主持、承建单位负责人参加,进行现场验收并核查与施工有关的资料。
2、施工质量事中控制所采取的措施 严格实行报验制度
·未经监理人员签字认可,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
·预检工程、隐蔽工程、分项工程未经监理部复检合格的,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根据项目区情况,对每个标段进行施工过程全方位、全过程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一)1.农田平整工程: 检查主要内容:
1复查施工单位农田平整放线成果,验线内容:土地平整项目区○的四周的边线位置、连片程度、通达性、布局的合理性、灌溉的保障性。
2土地平整工程的单元工程平整度、耕作层厚度、松土层厚度等○设计指标进行检查、检测。
3田埂的位置、走向和质量是否达到顺、平、直; ○2.农田水利工程: 检查主要内容:
①复查施工单位申报斗沟、农沟放线成果进行验线,验线内容:位置、长度、宽度;施工当中检查质量内容:深度、宽度、坡度。
2机井工程:对井位放线成果进行验线; ○施工当中检查质量的内容:
机井深度、孔径偏差、滤料质量和填充、潜水泵的规格型号、检测出水量、含沙量、动静水位和连续洗井、连续抽水时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井管安装连接质量、厚度的偏差、井管连接封正接直、封闭严密,接头处强度满足;潜水泵安装是否达到出水量要求。
3跌水工程:对跌水放线成果进行验线和施工质量进行验收。○4地埋管工程:对地埋管放线成果进行验线和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主要内容:地埋管的埋设深度、是否顺直、闭水试验、连接处是否漏水、镇墩的质量等。
5管涵工程:对管涵放线成果进行验线,验线内容:位置、尺寸○及施工质量进行验收。3.道路工程: 检查主要内容:
①复查施工单位道路放线成果,复核内容:道路在项目区的位置、起点、终点、宽度、长度;
②路基成型后,对施工单位质量结果进行检验,压实度、纵坡、中线偏差、宽度、横坡; ③在进行混凝土道路铺设时,根据实验室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施工,施工当中注意混凝土搅拌塌落度、厚度、振捣是否密实、现场取样;
4路面铺设后对其纵坡、宽度、厚度、横坡、密实度、平整度进○行检验;
5对混凝土路面是否进行养护; ○6路肩的宽度、高度、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高低压线路: 检查主要内容:
1复查施工单位高低压线路放线成果,复核内容:高低压线路的○走向;
2检查线路架设高度、地埋线埋设深度;复查电线型号、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复查变压器型号、容积和安装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电器启动柜 ○5.防护林工程: 检查主要内容:
1树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树坑的大小、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林网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 ○4成活率。
○
(二)在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施工时进行了旁站监理。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监督施工单位对成品进行保护,减少成品的损坏。
2、监理工程师对检查出的工程质量问题,下发监理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认真整改,对整改后的工程进行质量复查,达到合格标准。
3、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1)接到承包单位的“分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后,监理部会同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对各单项工程主控项目技术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对检查出的问题,通知施工承包单位进行了整改,施工承包单位自检整改合格后,监理部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填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2)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验收规程(试行)》对竣工归档资料的要求,对各标段的竣工资料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各标段都及时进行了补充完善。
(3)各标段所有单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竣工归档资料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验收规程(试行)》要求后,将承包单位的竣工验收报告,及时报给荥阳市土地整理中心进行复验。
(4)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竣工验收。(5)竣工验收完成之后,要及时签署《竣工移交证书》。(6)明确王海彬工程师与各标段施工单位联系沟通做好保修期内的服务工作。
四、施工进度控制
土地整理项目的施工对工期要求是严格的,如果不能按计划组织 施工和竣工验收,把整理好的土地及时交给农民使用,将直接影响农民利益;监理部按照荥阳市土地整理中心对项目总工期的要求,制定了该项目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从对施工单位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批到对进度计划实施的监督、调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总工期控制在了工期目标之内(调整工期),对各标段施工进度实行动态控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
(一)对施工进度采用动态控制,跟踪监督:
项目监理部积极配合荥阳市土地整理中心工作,加强对该项目施工进度控制和工期的合理调整工作。
1、对各承包单位上报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对承包单位施工进度进行采用动态控制、跟踪监督;
3、当实际进度严重偏离计划时,如实向市土地整理中心汇报,进行进度计划调整;
4、对各标段交叉施工,互相干扰而可能延误施工的,及时进行了协调;
5、每次工地例会都要检查施工进度、分析不能按计划施工原因,协调解决进度上存在问题,研究办法,提出具体要求;
6、认真做好各标段施工进度记录。
五、投资控制
土地地整理项目的施工费用,一旦确定定下来,工程费用是不能超支的,所以投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投资 控制:
制定了该项目工程投资控制细则,细则涉及到投资控制内容,投资控制原则、投资控制的依据、投资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1、对各施工单位的工程总量和工程合同价款总量进行总量控制,按施工合同约定,工程进度款拨付不得超过已完成工程总量的百分之60%-80%;
2、工程计量原则上一个月计量一次,对特殊的分项分部工程的计量我们会同业主及施工方及时计量和审核,计量过程严防以小充大,以少充多和重复计量。
3、严格按照施工合同所确定的总价、单价和工程款支付办法按程序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付款申请,坚持在报验资料不全、与施工合同文件约定不符,分部工程、隐蔽工程未经质量签认合格的不予审核签认;对审核后的付款申请,及时签发《工程款支付证书》报业主审核。
六、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管理是监理部工作的一项重要监管内容,按照施工合同和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主要作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签发工程开工令,对各标段上报的开工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开工条件的标段及时下达开工令。
2、对工程延期审批,审批原则是实事求是,工期进度服从工程质量,主动与业主沟通。
3、工程变更管理。
我们在审查工程变更时严格按照豫国土资发【2006】146号文件《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原则、办法、程序、权限进行管理。
该工程变更内容有:
1、道路工程:道路升级,由原设计的泥结碎石道路、生产路部分升级为混凝土路,共长7740米。
2、农田水利工程:新增高寨村头排水管涵162米,板涵变管涵。
3、土地平整工程:局部调整。
对规划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我们正面的向市土地整理中心提出了变更建议。如:板涵变管涵。
对市土地整理中心提出的工程变更,监理工程师认真而积极进行配合,及时完善变更手续。
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监理工程师进行认真审查和实地勘察,提出审查意见,报市土地整理中心。
在工程变更未经批准前,我们要求施工单位不得实施工程变更施工,未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而实施的工程变更,我们不予计量。
在工程变更批准后,监督施工单位按工程变更后的技术要求组织施工,监理人员按变更后的技术要求进行工程质量标准检查验收。
4、对水毁工程核查上报,核查的原则是实事求是,方法、现场勘查测量。
七、安全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1、认真审查了承包单位编制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2、检查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3、对施工现场安全环境,对施工设备、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状态进行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4、对各标段的安全施工情况在监理例会进行讲评,在月报中进行通报。
5、督促承包单位落实《安全、文明生产责任制》,把安全、文明施工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督促承包单位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了工程中无安全事故。
八、资料信息管理
工程资料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要求各施工单位工程资料制作要规范、统一、真实、完整、有序,为达到上述要求,我公司依照监理规程结合土地整理项目所涉及到专业设计制作了56种施工质量评定表和23种施工日常用表,规范和统一了我们所监理的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用表,为项目施工,竣工验收提供了资料服务。
在监理过程中注意收集来自各方信息,使这些信息能为工程建设服务。
·收集业主提供的信息。如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业主对工程质量、进度、付款的意见和下达的指令,业主变更等。
·收集承包单位提供的信息。如收集承包单位报送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人、材、物设备、施工方案和措施、施工进度、工程款月支付申请表、质量自检报告、材料等资料。·收集各种监理资料。如收集监理工程师平行检验记录、巡视记录、旁站记录、监理通知、监理日记、监理月报、签认报验的资料和申报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签证、隐检记录等资料,工地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工地碰头会记录等信息。
·收集项目区乡村干部和群众方面反映出的建议、要求等信息。·收集国家、省、市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法令、规范、规程、规定,收集当地当季的主要施工材料拦头价的信息、为业主管理提供方便。
九、关系协调
协调各施工单位在交叉施工中问题是监理工程师日常工作遇到比较难以处理的一项工作。对出现的问题,监理人员都非常认真,耐心、细致进行协调。
1、协调的问题多集中在参建各单位的交叉施工和结合部位上,在这些结合部位上做好调和、联合和联结的工作,我们要求各施工单位各让一步,主动配合,使各标段的施工能比较顺利开展。
2、在协调工作关系中,要帮助承包单位破解技术难题,帮助业主沟通外部工作关系,营造参建单位之间融洽相处、共同实现总目标的环境。
3、跟踪施工进度,对发生的偏差及时采取对策加以纠偏。
十、监理工作体会和建议 存在问题:
1、该项目从立项到施工,中间时间跨度较长,项目区现状发生了 变化,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变更较大、较多。
2、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缓慢,影响了整个施工进度。
3、施工单位对该项目的管理水平不够规范,有待提高。
4、防护林人为破坏严重,成活率比较低,需要补栽。建议:
在新的工程招标过程当中,应该组织投标单位对照施工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考察,对工程量清单认真核对,把问题解决在开工之前,以避免对工程造成影响。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是一项包括道路、水利、农林、房建、电气、土建等多个工程类别的综合性工程。相对于其他工程类别工程,没有自己工程的设计规范,验收规范、监理规范,每项工程的所在地域位置差别比较大,承担施工企业的资质普遍较低,多数标段现场没有专职的资料管理人员,从而增加了监理管理的难度。省厅在规范施工管理工作上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基础建设。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施工设计规范、验收规范、监理规范,进一步规范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统一管理。
十一、监理工作成效
荥阳市豫龙镇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郑州市国土资源局部门的指导下,在荥阳市国土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配合下,荥阳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副主任、科长领导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具体指导施工工作,参加工地例会,对施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亲自协调、做工作,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目 前荥阳市豫龙镇国投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已具备了竣工验收条件,工程总体质量达到了设计技术指标要求,工程施工投资控制在项目投资之内,施工工期控制在工期目标之内(调整工期),工程资料及工程所使用的表格做到了统一、规范、完整、有序,工程变更、费用索赔等施工合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规定的程序、权限进行报批,施工单位之间、施工单位与当地群众之间关系协调及时、得当。
监理人员进场后,在荥阳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支持和帮助下、在各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顺利的开展监理工作。监理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深入到施工现场,脚踏实地、办事认真,各专业之间配合密切,人员关系融洽团结。召开工程例会26次,专题会议3次,监理月报8期,审核施工方案12次,签发监理通知书33份,监理联系单8份。及时组织单元、分部工程验收,验收程序符合监理规范的要求,本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在完成正常的监理工作的同时,尽力为建设单位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业务咨询服务。
河南省天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08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