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摘要:学校不但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场所。教师的自我更新是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自觉”“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起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学校是一种学习系统,具备自成体系的能够推动学校创新、设计发展“愿景”、诊断教学效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学校;教研组;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学校的成功来自于教师的能力和他们的精神,这种能力与精神并非全部来自职前培养,学校的现实环境才是培植、巩固和不断发展它们的重要场所。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
一、教师是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主体
(一)教师的“自主性”与“个体性”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已成为中小学日常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面。教师个体的研究态度与能力是其创造力的集中显现,也是一个人主体性的能动体现,更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中并不只有学生才是学习者,教师也应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学校中教师的学习关注的不应仅是知识学习,还有倾听、阅读、反思和询问他人等行为学习。通常教师的学习被狭隘地理解为举办在职研讨班或周末的培训,而类似的培训时常停留在字面上或表层,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接受与形成的,其主体精神没能在观念上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知识社会发展的突出特征是通过主体间的理解和主体的创造活动去实现社会的进步。从每个学生的成长出发,教师的工作总是在实现着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充满着研究与创造。教师的创造性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师的研究。这种研究是教师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态度、方式,体现着教育的根本意义。教师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体表明教师的研究意识、主体意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更多的是个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发展计划的一般程序,[1](226)
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的接受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教师个人自愿、自觉的行动,它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教师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
教师的自我更新是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自觉”“自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它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自为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并付诸实施,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可以说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可以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小学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一方面对先进的教育理论(或叫“学术理论”)“如饥似渴”;另一方面又抱怨所学的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指导“乏力”,于是发出了“听起来明明白白,做起来糊里糊涂!”的感慨。这种情况是由于储存于教师头脑中,为个人所享用的关于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教与学、学生、学科、自己的角色与责任的“教师个人理论”(亦称“教师个人关于教育的实践理论”)“阻挡”了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的转化。而对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真正直接对教育实践起作用的正是“个人理论”,它既是接收外界信息的“过滤器”,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尽管它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亦是显而易见的。所谓“个人理论”是教师在日常生活实践、教育教学实践与学习中通过思考、感悟或直觉逐步形成的,具有笼统、模糊、尚未充分细化、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的(有的甚至是缺乏逻辑和严密性的)特征。作为教师个体往往很少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理论”的存在,更难对其进行深入反思和批判。
[2]
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就必须实现“学术理论”—“个人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的顺畅运转,构建科学的、合理的教师“个人理论”,其有效的途径则是教师个体不断“提升自我认识”,加强“反思”,与“同行合作”开展行动研究。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性”“发展性”
教师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它能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内容,对教育理论有一个高度的认识,从而促使其对常规进行批判性的接受。
[1](223)
教师发展与实践教师的发展,无论是其职前培养时期,还是在职培训时期,都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与身边的教学和生动活泼的学生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是教师发展的基本手段,而教育教学实践的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同时,创新是发展的应有之义。但发展所含创新之义是在超越实践中拥有的。我们说教师在实践中发展就是指教师在自身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建构推动实践前进。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不断充实和进一步完善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这个现实土壤中成长的,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在教学情景中,由于有个人化的教育观念和自身的实践经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有其独特性。教师专业发展带有的这种“个性”特点,就要求充分尊重、重视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和现实的专业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把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回置于鲜活的现实之中,使理论研究返回思想的故里。教师在实践中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求,将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使教师对教育、学校乃至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而这种不断加深的理解就是教师工作创新与教师获得发展的首要条件。
二、教研组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一)教研组的改进
教师的研究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永远是一个社会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动态的,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与同事进行共同合作;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要想办法克服课堂上与学校中存在的“隔离”状态。
[1](224)
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起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需要借助于跨学科的、共同关心问题的协作、不同层次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研组都是以学科教学为唯一任务,这与现实所要求的教研活动发生了矛盾,造成不少实践困难。如具体的教学实践很难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目的性不明确,主体性难以发挥;教师的优秀经验难以总结,科研能力难以提高;难以实现跨学科的交流。随着教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教研组需要具备教研、科研、培训等职能。发挥传统教研活动的优势,改进传统教研组的局限性,才能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从教研组对教师的培养来看,传统的方法大多是采取“以老带新”的形式,这种传统指导形式,指导者既可以是老教师个体,也可以是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协作指导小组等教师群体。其指导方式还有组织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交流、互相切磋教育经验,共同研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或是组织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学习教学技能、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然后再进行交流、研讨等来提高教学效果。这些培训对提高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曾经起过良好的作用,取得一定的效果,其中有些方法,迄今都仍有现实价值。不过,在关注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现实情况下,教师既要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的研究要立足于学校(教研组),其主要方式是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教师经过反思、研究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探究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教研组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加强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以“改进实践,合作参与,公开讨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正所谓“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
(二)开展校本教学研究
教研组可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所谓的校本教学研究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究”或汲取同伴的经验解决问题;其目的不在于让教师去验证某个教学理论或假设,而是让教师去改进与解决自己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它强调的是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改进实践,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
[3]
校本教学研究是在“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日常教学的“问题”并非都能构成研究的“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并“有心设计”了问题解决的思路之后,教师日常教学的“问题”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也意味着教师的“问题意识”上升成为“课题意识”。校本教学研究设计是教师在发现某个值得追究的教学问题后,在随后的相关联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即备课中思考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教师在提出或解决问题时,个人经验是有限的,往往需要与其他教师合作,当教师在集体备课、说课中借鉴同伴经验或智慧以解决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问题时,这种教研组的备课或教学设计活动就是校本教学研究所倡导的以“研究”的意识来强化教学设计活动。在问题解决之后,需要将问题提出和解决的整个过程进行“叙述”。无论是“笔述(写作)”或“口述(说课)”,都要叙述出来,以便于公开讨论。教研组则是教师“叙事”并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合理性辩护的主要场所之一。
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建立学习型(或称为研究型)的教研组是非常必要的,应在保留原有教研组格局的基础上对教研组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由教研组长负责建立教研组的课题,合并有相近研究方向的个人小课题,形成合作课题或子课题群,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根据教学能力、兴趣、爱好等建立学习、研究小组,对共同关心的理论与热点问题组织学习、讨论;促使教研组向研究型、学习型转化。同时,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还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要做到经常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各种学习讨论与课题研究;随时进行信息交换;建立一定的考核制度,以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教学与研究是“共生互补”的,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循环。注意将科研成果迅速地转化为教育效益,用科研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有了研究的参与,教学的品质、水平与境界会不断提升。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面向未来的过程,也是保证学校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学校与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一)构建学习型学校
建设学习型学校需要在管理与学校文化建设上给学校提供足够的发展与变动空间,从过去过于精密的控制走向不确定性,而从不确定性走向创造性则需要学校具有一个知识生产与分享的系统。即学校的发展不再局限在对现有结构与功能的维持上,学校应学会追求个性化与动态化发展,学校发展关注的不再是简单的输入与输出,而是一种综合的、自我组织的系统。对学校中的个体学习而言都是持续不断的个体学习;对学校中的每个学习小组而言都被视为集体的、合作的社会的学习;对学校而言其本身被看作是一种学习系统,具备自成体系的能够推动学校创新、设计发展“愿景”、诊断教学效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学习,并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学校内部发展方面,学习型学校要能够合理制定、实施、调整学校发展规划,并能设计有关教学组织的方案。根据自身发展的状况与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校本培训计划。从根本上看,校本培训计划乃是学校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各个学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资源与方式,要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应在满足共同需求的基础上,重视教师个性特点的张扬,促进不同教师自身教学风格与特色的形成。每位教师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活动的始终,应当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闪烁创造的火花和人性的光辉,显现出独特的风貌。同时,学校领导不但要善于选择与使用教师,而且要善于和教师对话、沟通。在与校外合作方面,学校要善于和校外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交流,尤其注意与所在社区形成学习网络。
(二)形成以校为本的“校本评价”
教师发展与教师评价的发展是在制度文化中进行的,这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像任何事物一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显现出阶段性,教师发展的中心是专业成长。这种发展的阶段与成长的水平,都需要由制度来保障。“以校为本”的评价就是一种重要的制度。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目的是分等与激励,这两方面都应以促进教师教育质量提高为宗旨。建立标准是实施教师发展评价的基础,而建立有权威的实施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
教师应成为校本评价的主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自主”,即教师能为自己的行为作“合理的辩护”,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依靠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实践智慧是隐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中,与个体的思想、行为保持着一种“共生”的关系,但同时具有“情境性的”“个体化的”,只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展与完善,而不能以形式化或通过别人的“讲授”而直接获得,因而学校应转变对教师“成果”的理解。
[4]
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个不断学习的学习者;教师间相互学习,形成双赢的教学共同体;学校领导者这种理解一方面应是对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给予认可,另一方面要对以校为本所产生的“教研成果”进行多元化理解:校本教学研究不应只是关注研究的成果,而是要重视整个研究的过程。因此,评价的形式也应由终结性的量化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改变人们对教师角色和教师形象的传统理解,将反思与研究作为评价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让教师“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诸如问题的提出,如何想办法去解决的,在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审视问题是否真的解决了?有没有又采取了新策略?或又碰到了什么新的问题?在教师正是通过“口头”或“笔头”叙述的过程,由“经验性教学”转化为“反思性教学”。教师所叙述的内容构成了研究报告即成为类似于“记叙文”的、或“散文式”的、或“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教师在叙述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际上是研究、反思,由此叙述让教师进入“研究性教学”的状态。教师逐渐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经常“打量”自己的教学,发现问题,从小问题中提升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研究主题,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改进实践。强调教师的成果,必须“真实”地反映学校实际问题,问题的思考与改进,对问题的“追究”。可以说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师有成就感,促进教师乐于不断地改造生活,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学工作。动态的人性化的评价才能促进教师参与研究,使教师在追求“新生活”中去自主发展,去积极探索,让教师有一个专业化的“状态”,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学校的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不断成长发展,进而不断推动学校的变革。参考文献:
[1]〔美〕Lynda Fielstein,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王建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郝芳.教师个人理论:沟通与阻塞[J].中国教师,2003,(5):20—21.[3]徐斌艳.迈向学习型社会的教育行动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3,(10):25—28.[4]〔美〕Donald R Cruickshank.教学行为指导.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第二篇: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强调教师在其专业工作中应扮演“对话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这种观点属于西方教育理论流派中的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
C、实用主义D、批判理论
2.专业的核心特质是指其必须具备 专业知识、专业自主权和()。
A、专业规范B、专业规划
C、专业团体D、服务理想
3.台湾学者蔡培村认为,影响教师发展的外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行政管理和()。
A、工作时间B、学校气氛
C、工资制度D、办公条件
4.教师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主体性原则、交往性原则和()。
A、自由性原则B、功利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D、渐进性原则
5.在以下关于反思内涵的说法中,属于错误理解的是______。
A、对思维的思维B、对认知的认知
C、与自我的对话D、对于理论的学习
6.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同事合作中,教师同事间的关系应该是()。
A、批判性互动关系B、表面的礼貌和亲密关系
C、一团和气D、相互恭维和谦让
7.初任教师与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对比,主要的不同是()
A、初任教师的知识结构以案例知识为主,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
B、初任教师的知识结构以默会知识居多,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以明确知识居多
C、初任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包含更多的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
D、初任教师的知识结构以策略知识为主,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知识为主
8.按照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理性情绪疗法的观点,教师的不良情绪是由()引起的。
A、诱发事件B、教师自己对事件的认知
C、教师压力D、角色冲突
9.作为一种专业,必须具备三项核心特质:一是具备一套“专业知识”;二是具备一种“专业自主权”;三是具备一个()
A.专业协会B.专业规则C.专业地位D.服务理想
10.休伯曼等人论述了教师发展领域里“补缺”模式与“成长”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对立。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成长”模式的特征()
A.教师被看作是发展的主体
B.教师通过对其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持续性探究”而获得专业发展
C.无外部专家和外部指导;即使有外部专家和外部指导,其所起作用也是次要的D.教师通过参加正规化的教育和培训来实现发展
11.正如游泳者也许不知为何能在水中浮起,骑车人不知为何车子不倒一样,教师实践知识大多是不可言说的,尽管教师可能已经习惯了某种教学技能,但他们未必能将这些技能表述得很清楚,这说明教师实践知识具有()特征
A.经验性B.个体性C.缄默性D.情境性
12.教师的()能力是教师设身处地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学生精神世界的能力,亦即“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能力”。
A.移情能力B.判断能力C.反思能力D.交往能力
13.“教师的工作是没有结局的故事”,这一论断说明教师工作具有()的特征。
A.评价标准多元B.目标模糊C.反馈滞后D.无边界性 14“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说法意味着教师扮演着()角色。
A.认知促进者B.知识灌输者C.行为训练者D.学习引领者
15.教师专业化的直接动因是()
A.教师职业仍然是一个“边缘专业”或“半专业”的事实
B.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C.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与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
D.教师职业与医生、律师等职业相比待遇非常低
16.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
A.教师成长=经验+反思B.教师成长=实践+对话
C.教师成长=经验+合作D.教师成长=情境+反思
17.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是发展的主体。
A.学校B.引领人员C.教师D.学生
18.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的事。
A.职初教师B.中老年教师C.骨干教师D.全体教师
19.()是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等。
A.文化素养B.理论素养C.专业素养D.教学素养
20.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三个要素。
A.教师发表 B.教师教学C.教师行为D.教师参与
21.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A.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B.职业道德、专业思想|C.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D.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22.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对学生施加有目的的影响的主体“行动”能力就是()。
A.教师专业能力B.教师专业精神C.师德D.教师专业知识
23.对老教师提供(),消除由职业危机感带来的心理压力。
A.专业知识B.发展平台C.专业支持D.发展空间
24.要关注专家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机会,以提高工作自信心。
A.表现B.展示C.发展D.充电
判断题
1、教师应该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能力,成为研究者。对
2、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
3、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最终形成的规划文本。错
4、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要尽量与学校规划相一致。对
5、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对
6、教师的学科素养包括学科态度、学科追求、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研究。对
7、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化的本质规定,教师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必然指向实践性教学。对
8、教师可以通过拜师、阅读和研修等方式获得专业支持。其中阅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是最好的知识旅游,是最好的精神出差。对
9、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间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对
10、教学的勇气在于教师有勇气保持自我心灵的开放,实在力不从心就放弃。错
11、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师职业生命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对
12、科研信息的加工是科学研究的起始环节,也是关键的一环。错
13、教师的成长经历、生活阅历、经验、人生教训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是一本活教材,关键看教师怎样利用。对
16、科研是我们每位教师份内的事,是每位教师心灵深处的需要。对
17、参与度高的就一定是高效的课堂。错
18、有的教师认为,搞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家、教育家及科研部门的事情与中小学教师无关。错
19、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对
20、从校门到师门,从学生到教师,这是新教师人生旅程的一个根本转折。对
简答题
1.“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有何不合理之处?
2.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发展关注的重点有何不同?
3.休伯曼的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是怎样划分教师发展阶段的?
4.如何理解教师反思?
5.教师同事合作有哪些基本路径?
6.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7.初任教师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上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1.请结合下述材料分析初任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教案怎么没有用了
再过三天,我就要登上讲台,正式开始给学生上课了!这个暑假,我把新学期要上的课备了一大半了。这三天,应该对第一天要上的课好好再磨一磨。我认真研读了“教师参考书”,并且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资料,觉得可用的资料太多了,怎么办呢?网上这类课的教案太多了,选哪一份仔细看呢?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应该在多媒体教学上多下功夫:找图片、听录音、看影像„„要准备一些故事,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要设计一些活动,以备时间过于充足后让学生有事情做„„更要把课堂中每部分时间好好安排一下„„唉!备好一堂课,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六年级二班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孩子们的吵闹声,心情一下子烦躁起来。走上讲台,环视了全班,我大声说:“上课!”孩子们一会儿就安静了。“我叫张××,这学期给大家上语文课。在讲新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学生也很听话,真好!突然,有个学生举手,我让她站起来,她说:“张老师,您刚才说错了,应该是这样的„„”我一下子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了,怎么会这样,然后,下面的教学有点乱套:后面要讲的内容提前讲了;漏掉了一个教学环节;学生不按照我的设想来回答问题、完成活动;本来就是个简单问题,学生一直在讨论;教学时间恐怕不够了,后面还有很多内容要讲„„一边上课,一边想着怎么让学生回到我的计划轨道上来„„总算,下课铃声响起,内容刚好讲完,真险!
课后,我一直在琢磨:课备得这么详细,上课怎么还这样如履薄冰,到底还有哪些没有准备到呢?学生真的不好应付,太活跃了,怎么去引导呢?这堂课,成功吗?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不知道怎样做才好。
2.下面的材料节选自某大学一些师范专业的学生撰写的教育自传,请运用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一:记得有一次我们学一篇课文,里面有一个成语“婀娜多姿”,当时老师教我们读a na duo zi,就这样我一直就这么读着,直到有一天爸爸检查我背诵课文时,跟我说:“你怎么连字都读错了,背会了又怎么样?”我也很吃惊,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啊!最后经字典证明爸爸是正确的,当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对老师这个神圣的称谓产生了怀疑。
材料二:从初一到初三的历史课都是李老师教。只要一上他的课,教室就变得像菜市场一样,同学们有睡觉的、吃东西的、聊天看杂志的、下棋打扑克的,更有甚者在他的课上还有吵嘴打架的。李老师也管不了这个班级,他管纪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去理会他,所以李老师一般都是站在讲台上望着窗户或天花板讲课,任由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大喊大叫。
材料三:当时我们每周一早上要由值周老师带队检查个人卫生。包括指甲呀,红领巾呀,校服呀,还要看脖子洗得干不干净。我因为小时候总在海边玩所以晒得比较黑。有一次检查时带队的女老师说我脖子没洗干净,要扣分,我跟她反复解释我周末才洗的澡,但她根本不听,最后她跟我班主任商量了一下用班级里拖地时装水用的那个铁桶打来一桶凉水让我当着她的面洗,结果我搓了半天什么也没搓下来,最后那位老师什么也没说悻悻地走了,而我气得哭了一节课。
论述题
1.试述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
2.教师需要专业发展,并且只有教师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才能使教学内涵提升,使各项教育改革真正落实,然而,长期以来教育界推行的各种专业发展工作成效却比较有限,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3.试述师生交往、对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
第三篇: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
今天,就学校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做个交流。我从1994年开始做校长,将近二十年了。做过初中校长、高中校长、重点高中校长。已经过了六十岁了,组织部同意不做校长,在学校继续工作,扶助新的校长,还没退休。当了那么多年校长,退下来思考:作为校长,什么是最重要的。大家肯定思考过。校长在学校的管理上,是思想的管理,其次是行为的管理,行政的管理。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不是靠校长的权威和行政命令去解决,是靠校长与教师、家长、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解决的。所以,校长首先要关注人,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观念与你的办学思路是否一致。校长的管理是思想的管理,新的课程改革,关注学校的管理是什么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管理是教育思想的管理。为什么这样说?中国教育的改革,为什么追求这样的核心?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我们当校长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教学相长。促进孩子的发展,本身就是促进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回归培养的本质,这是一种回归。目前,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恰恰在这里。是培养分数,还是培养孩子,这是校长要解决的问题。我今天要加一节课,很多老师就有意见,这就是矛盾。我们要更深层次地认识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借助的教育载体,都是过时的,是前人已经证明过的,我们恰恰要把过时的滞后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劳动,教会给学生,而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我们带领教师的工作是伟大的工作。我们面临的对象不是大学生,不是成年人,是未成年人,是中小学生,我们怎样培养他们基本的能力,让他们在社会上生存下来。我们追求升学率,就是一种失误,这就是教学观念的问题。为什么强调管理是核心问题?我们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管理,不是靠行政和权力,靠校长的风格,靠你的影响。在这种影响过程中,不依靠权力,就能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学校管得好,和校长的魅力有关。强调以教师发展为本,作为校长工作的触发点,也要作为校长最终的使命。一个好校长,要带出一批好的老师。站在第一线的校长们,怎样做,才能体现核心呢?怎样做,才能真正贯彻以教师为本。根据我的管理体会,我把它归纳为六件事。哪六件事呢?我具体来说说。
第一件事:建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我们都能理解,是学校的共同目标。共同愿景的建立,对于学校很重要。没有共同愿景,学校很难做出成绩。很多学校,不是缺共同愿景,学校都有,把它浓缩成响亮的几句话,挂在醒目的地方。我们缺的不是这个,我们缺的是怎么去建。怎么变成教职员工理解的一种任务,成为教师教育价值的追求。这项工作在当前来说,确实是需要做的。一个校长能不能把一个共同的目标化成教师可以理解的,并把它化成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的,这是校长高水平的体现。能不能建立共同愿景,实际上是检验校长的办学能力。我2005年7月份,区委组织部找我谈话,去了以后,才知道,决定要我去担任校长,升半级。57岁了,还有什么好升的。区委书记指出,我去了以后,要把这个学校高考止滑。这个学校的本科率只有80·1%,老百姓不满意,政府不满意。我是带着这个任务去当校长的。因为在一个区,我很了解这个学校。是示范性实验高中。江泽民还去视察过,发表了著名的讲演《教育的昨天、今天、明天》。我很欣赏学校的办学目标:为了学生的发展,人生预备的教育。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国家的骨干,有的是栋梁。在高中阶段,打好基础,当然需要。我去了以后,想:有这么好的教育目标,为什么教育质量会下降。去了以后,跟教师交谈,吓了一跳。老师们怎么讲?老师们说,这个目标跟我们不搭界。是他们提出来的,跟我们没关系。我心里凉了,老师们为什么不理解这个目标。老师们跟我反映的是生源素质不行,领导与领导之间的矛盾,资金低。我想: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教学质量上不去。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听了86节课,给全校所有的员工做了一次讲话,讲了三个小时。讲什么呢?从86课看新中中学的质量下滑在哪里?我举了很多例子,其中有一个数学骨干,我听了他的课后,给他四个字:效果极差。难道是教师把知识讲座?老师上课,学生喜欢转笔。转得快的人,思想是集中的。老师上课前几分钟,全班的学生笔转得快,说明学生在思考。十几分钟后,有十几个学生明显的转得低了,个别学生关于转一次,表情不对了,皱纹出来了,练习本上的问号出来了,学生理解不了,但是老师仍然在讲。特别是讲到后半部分,老师的青筋都出来了,但是老师讲得越起劲,学生越不来神了,嘴巴是张的。但是老师指导最高潮的部分仍在讲,绝大部分的理科课都是这样的。我说:老师们这样下去,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认识。他们听不懂,老师不关注,他们就会放弃,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的学生。这跟老师上课,跟人生预备教育有没有关系。老师去学习,去听报告,如果来了一个教授,跟大家讲了一大堆理论,听得云里雾里的,大家感觉会怎样?不中用。我又举了两节课:班会。一堂课是高三,班主任很好。班会主题:理想。而且邀请部分家长参加了。他本人讲自己在高三时,怀着什么理想走上了现在的岗位,家长讲自己怀着什么样的理想走上今天的岗位,接着让学生说,怀着什么样的理想投入到学校中。48个学生只有2个讲了,希望考上重点大学,其它的都说考上一所大学,谋到一份好的职业。大家想:一个学生到了重点高中,是这样的价值观念,单一的价值观念,好不好。我们说价值是多元的,为什么没有用这价值影响学生?为什么学生只知道赚大钱?另一堂班会,高
(二)的班主任组织班会主题:暑假生活。他主动跟希望工程办公室联系,说这个班级的学生希望到一所希望小学去当班主任。在组委会的组织下,到安徽省一所学校去担班主任,一个班分两批去。去了以后,家长很不放心,去做饭。到了第二批的时候,那里不要去了。那里的孩子教他们做饭。他们谈体会。一个孩子的发言引起我的思考:我去担了老师,理解政治老师说的社会主义农村,大别山比我们解放早,出了那么多将军,为什么教育落后几十年。我开始不理解,我突然看到政治老师的笔记,这才知道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我问政治老师:这个观念对不对?政治老师说:从概念上,他理解得不对,但是他写得不真实。这两节课都说明教师的教育跟学生人生的预备教育有关系。这样,老师的观念被推翻了,讲矛盾与问题的少了。很多的老师自愿组织起来,搞一个课题:高中学生理科学科价值的追求。文科老师组织起来,建立一个课题:重点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方法的研究。这样的研究与交流以,就渗透到老师的每一个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去了。我去了以后,2006年的高考,你们学校的本科率96·8%。局长说:老校长,在今年的校长书记培训会上,介绍经验。我说:我没有经验。他说:没有经验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的措施你可能不认可。第一,不许补课。补什么东西?明明在课堂上解决的,变成六节课、七节课,大量的训练。老师很反对,还有一个副校长也反对:万一下滑,怎么办。老师反对:钱少了。被一天课,几百元钱。最支持的是学生,很开心。我做这件事情,局长喜欢么?第二,我取消了坐班制,上班与下班要考勤。我觉得重点中学的老师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我有个体会,一样的老师,一样的学生,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我就讲观念。老师们都在总结,都在研究。原因是教育教学目标与活动挂上钩。教育教学活动不是智力活动,不是技能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品质活动。现在很多老师把这隔离开来。很多老师以为把题目讲好就可以了。在升学压力的情况下,老师就追求这个东西。高考题目下来,老师就骂:怎么出这样的题,我们怎么教?老师怎么教学生举一反三,举三反一?你怎么可以揣测教授的命题?大学命题三分之一是大学教授,三分之一是高中老师,高中老师是做陪衬。教授出题,问高中老师符不符合要求。在座的校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对任何事情,思考什么方式解决。一个校长你能不能建全校教师理解的最终办学目标,教师能够理解,老师工作的潜能,不能你去命令,就会释放出来,创造奇迹。我刚去的第一年,真不习惯,4:30,老师下班了。后来,建立共同愿景后,老师反倒不下班。不实习坐班制,老师把家里事情安排好了,就用剩下的时间来辅导差生。这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对学校共同愿景的建立。你管得太紧,太死,老师们怨声载道。
第二件事情,养高尚人格。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格,要靠教师自身的人格。校长在学校实施培养目标中,一定要做好导向。导什么?重视人格的解决,重视干部老师在学生群体中人格的影响,这是实施管理的核心问题。校长一定要扬人格。我刚到新中,区委书记讲,干群关系很紧张。春节以后,就研究谁去当校长。他们先后考察了三位,两位是本校的,一位是外校的。考察的时候,情况很奇怪,一部分老师把他说成劳动模范,另一部分人把他说成一钱不值。给组织部的信号:班派。组织部就把我派去了。我去了以后,连听三天课,前面三天,老师们只给我点点头。第四天,老师们说,校长,你来得很早,你那个层面的来了几个?我说:我倒没主意。校长说:你要知道,学校是考勤的,老师一次不来,扣一百元,他们不来,谁来扣?我兜了一圈,发现我们那个层面的都没来。开行政会,我说到坐班制,行政们说,不实行坐班制不行,老师一团散沙。我说:老师们问我,你们有没有坐班制,你们不坐班,谁来管?我不是要逼大家,我是说:在我们学校,有没有必要实行坐班制。讲了很久,终于通过了。我跟老师们讲:你们要明确,你们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我跟老师们一年一签,你可以走,我也可以不签。我跟老师们签合同,有九件任务。新中签的合同任务两条。老师不明确。一个老师除了上两个班的课,教研活动、备课活动、制卷、评课,需不需要完成任务?高级教师要命题,这是他的任务。后来,把合同改了。我跟老师们宣布取消坐班制,但是在签合同时,要看清楚任务。老师们一看,任务很多。原来4:30走人,现在6:30走人。我规定:哪些干部可以早点下班,哪些干部晚点下班,进行公示。老师们高兴了,新来的校长把他们管住了。我一去了,是分高三。在高三里面,没有一个中层干部。我推行循环制,从高一到高三。我看任课表,没有一个中层干部。他们说:工作任务多了,不上高三,怕耽误了课。我到新中去,决定不上课,但是我可以带训练。据我知道,你们都是上课的好手,为什么不上?我一说,三个人都上了。工会主席不愿意,工会忙,上起来吃力。我说:工会主席要了解教师,不深入教师之中,怎么知道教师的想法。凡是上高三的老师,在奖励系数上加0·1。工会主席说:不要搞特殊化。后来,他上高三了。老师们一看课表:干部回来了。这下可以不要找学校了,直接找他们。四个人在高三干了一年,考得很好。但是这四个干部所教班级在年级里都名列前茅。但是,他们很辛苦,他们利用六点半至九点半时间,把学习困难的学生叫到办公室指导。这样一来,他们的威信就增强了。两年后,要调两位老师走。我把一位英语教师叫来,让他去。他哭了,问我什么地方表现不好。我做了很多工作。老师们为什么不愿意?他们觉得在新中工作很安全。有话可说。这得益于干部的人格影响。校长一定要抓,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中挑担子一定要抓。我担教导主任的时候,在门口挂一个牌子:本人4:30在排球场。我们在抓干部人格的时候,要抓教师的人格。干部讲下级服从上级。对老师不行。从层次上来说,老师接触的都是老百姓。在学校里,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2007年,我们的德育主任跟我商量工作: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想抓一抓学生的礼仪、配戴,怎么样?我发现很多孩子头发都变了,想抓一抓。我说,行为习惯要反复抓。他说,我去开班主任会。我说:要开全体教师会。班主任讲,某某同学你的头发剪掉。科任老师讲,你的头发很漂亮。班主任讲不好,科任老师讲好,这样学生就有想法。过了两周,学生发短信:校长,你抓的礼仪行为很有成效,但是你要注意你身边的人的行为。我们那个校门,一些老师开着摩托车突突突地出门,我制止老师们这种行为。我拿出短信到校园里去兜,有几个女老师,戴着几个小耳环,还戴着大耳环。头发往后面一弄,穿的衣服是吊带伞。外面还披着披风。穿着花裤子,好像歌星在台上表演。你说,老师在课堂上那么时尚,学生心里能平衡么?我把老师的名字一个一个记下,大部分老师是英语老师。怎么办呢?我想:怎么跟他们谈呢?这些老师可以做我的女儿。我想把这个问题交给书记。发现书记穿着一条大裤子,身材修长。书记看名单,说都是女的,那开个会。我说,不能开,那会变成交流会。你跟老师们讲,你配合学校工作,这一阵子不要穿。第二天,我在门口看,老师们的面目变了。书记也没再穿那条裤子了。这件事情过了一个星期,我的办公室又来了一封信:尊敬的校长,你是一个民主的校长,你要感谢你的同事的理解。老师点滴的变化会引发学生的认识。告诫校长是民主的,要理解老师。所以,老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我没去之前,那个学校跳楼跳了一个,全校第三名,一个1·83米的男孩,这个孩子全面发展,像山洪爆发一样,看东西看得多,老师见他敬而远之。老师讲教育怎么好,他跑上台来讲很多的例子,说教育怎么腐败,老师说不过他。跟他同来的学生侮辱他,向校长汇报。学校处理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学生变本加厉,变成人格侮辱。当着大家的面,说他不像个男人。结果他跑回去了,生气,拿着钢笔刀,想杀掉那三个学生。但是想着可能杀不掉,想了半天,想不通,就跳楼。我去了以后,他正好复学。校长抓人格教育,千万要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昨天,温州的一位老师把孩子的耳朵拎起来,还让他拍照。这样的人格侮辱,能行么?
第三件事情,借他山之石。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英雄主义很难做成大事。善于合作,善于从合作中获得帮助,是一个管理者应有的态度与能力。一位校长要广开渠渠道、广开良言,从广大教师、学生中获得改进工作的灵感和思路,这也是尊重师生的一个具体体现。学生实行走班制。怎样加强教学管理?那年高考考得很好。老师研究:学生考重点大学,是语文差,还是数学差。老师们商议:这段时间给学生补习语文。为什么我们的高考考得好,因为明确了重点。老师全面分析,校长交给我们三十几个本科,哪个学生数学不行,哪个学生英语不行,解他山之石。校长不要以为自己的方法都是正确的,要听听别人的意见。九十年代,学校没钱,我把我们学校面临马路的平房拆掉,到区政府分管城建的区长联系,建了围墙,一栋四层的楼房。一个通信公司的老总,说二百万租给他用。他说要签个合同,我说要开个行政会。这么大的活动,要通过班子行政会。一开会,没有人支持,都反对。老师们都在商量用这一栋楼。学校有戏剧社,乐团有两个,民乐一个,管弦乐一个。老师一听,租出去,老师们心就凉了。我说欠了钱,怎么还啊!老师们说,我们来还。我说要签合同了,老师们说不行。那个老总来了,我说不能签。老总说,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嘲弄我。
第四件事情,制度要规范。学校不缺制度,问题是现有的制度中,有多少对学校改革健康成长起作用。我在新中听课,学校关于听课有规定的,15节课或18节课,我看有的老师忙得不得了。检查听课笔记,老师还缺几节课。老师听什么课?体育课,劳技课。听课的时候,在批改作业。还有的老师抄听课笔记。我取消了这个制度。我说把听课变成教研组的备课活动。哪个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通过听课、开课的。老师大量开课,才能成为优秀教师。因为没有好的制度引领,学校缺这个。改了以后,听课的人越来越多,开课的人越来越多。老师都希望我去听。以前听课,要跟老师打招呼。我说,听课怎么要打招呼,教师的劳动是公益劳动,是开放的。老师的知识产权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的经验,他们编撰的文章和专著。上课、开课、听课,要通过大家的同意,受小农经济影响太厉害。制度会引起不同的导向,学校不缺制度,就缺制度怎么引导学校发展。我到新中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2006年,财政局下了一个文件,暑假不允许学校发放旅游费。我们学校以前发放旅游费,有时1000,有时2000。我拿文件跟工会主席商量,工会主席说不行,想个办法发。我们组织老师到海南去,老师们说,那是人间天堂。工会主席去的第二天,打电话告诉我说:还有800元钱的自费项目,老师们想去,不想自己花钱。开学几天,老师们很开心。第二天,老师们拿着会议、培训的通知找我,说怎么办?我们因公没去,得给个说法。我说这件事情让我想一想。这一拨走了,又来了一拨,体育老师、卫生工作人员。暑假里管理游泳池,他们说为学校赚了五十万。最多的时候,学校游泳池七八十人。我提了要求,叫现来现游,不要有时间限制,对管理要求很高。他们问:那4300怎么办?我把钱发下去了,很多老师有意见,说下次我也不去了,把钱拿回来好。后来,到宁夏去,老师们都不去了。所以你说条例啊,没有经验,会把自己弄得难过。制度要考虑新的建立,新的制度要充分考虑实际。
第五件事情要搭建展示舞台。我们的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发展的要求。怎么满足教师的发展要求。校长要构建教师发展的平台。校长的资源是很丰富的,人脉资源。要把资源当作条件,加以利用,为老师和学生的发展搭好台。当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出名了,同样,学校也出名了。我这次到河南去考察,看到“刘洋,河南人的骄傲。”在河南还发现一个信息:曹操墓。什么原因,借助名人打造特色。我们学校一位王老师,语文教学还不错,一到市里去讲课,他不愿意。河南找我去讲一堂课,我说行。让我对每位老师讲,还希望带三个老师来,我上午讲座,下午带三个老师讲课,怎么贯穿你的理念。我想:是个好主意,让老师们来锻炼锻炼。但是,老师们没有一个想去的。他们说我中了圈套,那个局长想看看你说的是不是吹的。他们提议要对方的教师来我们学校听课。连说带骗,把他们带上火车。三人一晚上,在咕噜明天的课怎么上。一下车,就让局长把教材送过来。他们在备课。下午一点半,他们开始上课。英语老师要求我坐在后面听课。淮南的老师和孩子听了课,恍然大悟:原来课是这样上的。回来以后,大家很兴奋。以后,这三个老师叫他们上课,他们都说行。那个王老师,我叫他去香港讲国语教学。他出名了,学校就出名了。学校要让老师发展。校长怎么把老师的平台搭好?孩子一出名,学校享受的声誉,是永远抹不掉的。我在泗北初中,有一个孩子,呆头呆脑,但是他学数学,在初一,在座的老师不一定能顶不上他。我在初一搞研究性学习,他写了一个报告,叫我看,提意见。我看了两三页,后面的看不懂。我把数学老师叫来看,数学老师看不懂。我把教研员叫过来看,他们也看不懂。我把它拿给华东师大的奥数教练看,他看了,晚上十点多钟给我打电话,说:这个老师水平高得不得了,你一定把他留下。我说,这是我们学校一个初一学生写的。他问:真的初一?我明天上午来。他把自己的导师也叫过来。他问给我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个学生跟两位教授交流了两个小时。两位教授说要收他为弟子,到高
一、高三,参加世界数学大赛,连获金牌,后来上了北京大学。今年来看我,门卫说一个美国学生来看我。到了我的办公室,告诉我怎么去美国。他研究微工方程,北大教授不知道,他把材料寄给麻省理工学院的导师,美国教授马上要他过去。学校同意他去了美国。我叫来数学老师来看。他一看到数学老师,就讲数学问题,讲得几位老师一愣一愣的。跟老师研究微积方程,已经在世界权威杂志上发表三篇文章。他说,没有校长的改革,就没有他的表现。初中的成绩优秀,还要把高中自学完。这个班改革的学生,有七八十个孩子进入北大、清华,得益于孩子发展的平台。培养一大批学习类子,体育类子,思想尖子。家里失火了,就有他和爷爷俩人,别人都烧死了,他和爷爷出来了。记者采访,他说是体育老师告诉他用床单打结滑下来的。你看,学校影响很大,能培养这种孩子。艺术的、美术的、体育的,得益于校长给孩子搭建的平台。宁夏的光明中学,我很看法。人才是多元的,学生是多元的。最笨的校长只看成绩。我曾经在〈〈上海教育〉〉写过一篇文章:1978年到现在,凡是在上海有影响的人,都是泗北中学前三十名的。这说明搭建的平台适合孩子发展,成绩不是唯一的。
第六件事情提倡激励评价。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但是评价要做好。要把评价的结果能够作为激励老师、激励学生发展的一种评价机制。因为年龄关系,我从2010年开始,不做校长了。我很喜欢老师的自我评价,但是现在的校长不用,他觉得麻烦。老师实实在在的评价自己做得怎么样,我把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作为自己评价的依据,目的是促进教师认识自己。如果评价成为教师的自我意识的话,就能激励教师。新中原来的评价,把好几个教师气走了。金庸的亲侄子在我们学校教书,这个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很多同学对他很反感。很多孩子把他的分数打得最低。这位老师要申辩。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样的老师走了好几个,很可惜。什么原因?就是评价。校长要面向大多数,怎么把评价的结果及时告诉老师。我经常听到老教师讲,教书教得一蹋糊涂,但是钱还得领。怎样让评价促进教师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
今天讲了六件事情,如果去做了,就是真正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人文发展。
第四篇:2016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_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2016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_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最新的教学趋势来反思个人目前的教学方法,开展科研活动,下面是第一公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从事教师职业十多年就会产生教师职业的倦怠,怎样走出职业倦怠,突破高原期,实现第二次成长呢?聆听了专家名师的讲座,让我茅塞顿开,对未来又充满了期待和向往。现将几点收获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读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
近几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地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教师的专业化更加注重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学行为内涵和品质上的表现,教师个体内在的专业性的加强也更需要教师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更新,以求胜任研究型或专家型的教师角色。如果没有教师个体自觉主动地通过读书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经验反思,以及自身素质完善,就无法真正达到教师教育和培训的预期目的,也很难实现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二、要反思。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校本培训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家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一种有关教育教学的个人的思考内省,它是教师自我更新发展意识的体现,也是教师自主改革的体现。教师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过程。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的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既可以在备课时思考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能否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现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即课前反思;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是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利用课上的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即课中反思;也可以在上课之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即课后反思。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要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是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好概括。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以获取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可以这样讲,没有教育科研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
课题是开展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开展科研的方向。课题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有心人,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纷繁芜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的现实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去开展课题研究。即“发现问题—学习理论(论证)—建立课题—开展研究—反思总结(理论)”,这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本进程。这一进程是一个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辨交织的探究过程:科研取得了成绩固然需要我们去思考,从而发掘规律;而研究失败了,或者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更需要我们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另外,“教育叙事”研究也是当前备受专家推崇和教师认可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所谓教育叙事就是记叙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故事。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事实性、情境性、过程性的研究,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生活,能追忆、提升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
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就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实践;不同的学生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育,这也需要教师具备较浓的科研意识;还有,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所以,教育科研是教师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孵化器。通过研究,我们才能转变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
一个人,不是有了知识就能做好一名教师。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到那时就会发现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相关推荐: 新教师成长心得
第五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本站推荐)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双基堡小学 毛建怀
学校是耕耘希望的园地,是孕育明天的摇篮,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教师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资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发展,必须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何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应抓以下几个方的工作
1.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通过开展校本研究,可以促进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可以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示搭建平台。
2.读书学习
读书学习是教师自由成长的加油站。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滋养,优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课堂灵动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与本领来应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才能适应新课程方案下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3.上公开课
执教公开课、参加评优课、开展听评课等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锤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不断改进的提炼与升华的过程,它带给教师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堂所无法比拟的。各级各类的观摩课或评优课,常常承载着代表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的重任,往往是一节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经过公开课的历练,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掌控调动学生、如何设计和实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步骤就会变得十分清晰而娴熟。当教师不辞辛劳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
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正仪。任何一个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有助于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进而提高自己的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5.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校本培训的突出特点就是学校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立足于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针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针对青年教师的导师指导式培训;设计并开展“教坛新秀”、“青年骨干教师”、“学校名师”、“教学能手”评选系列活动等。校本培训也是一种自组织建设,通过校本培训,可以达到学校文化的认同,价值观念的引领和发展目标的统一,让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提高同频共振;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