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城市排名厦门居第四
幸福城市排名厦门居第四 2012-09-20 07:56
本报讯 据人民网报道,9月19日,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在人民网联合进行了“中国幸福城市评价体系课题”和中国幸福城市排名的发布。在中国幸福城市排名中,合肥、太原和广州名列前三,厦门排名第四,超过北京、上海。
计算幸福指数的三项指标分别是,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通过三个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指数来比较分析城市发展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状况。最后,对全国33个大中城市进行中国幸福城市排名。这一排名是根据2010年数据衡量的结果。排名结果颠覆了人们的一贯认知,传统认为的幸福城市成都、青岛都跌出了前十,昆明甚至跌出前二十。
课题组将中国城市居民分为三个主要收入人群。一是低收入人群,包括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两个阶层,人数比例约为40%,他们的需求称为基本需求;二是中等收入人群,包括中等收入和中高收入两个阶层,数量比例也约为40%,他们的需求称为发展需求;三是高收入人群,数量比例为20%。他们的需求称为享受需求。在基本需求分值的单项中,太原分数最高;享受需求分值单项中,沈阳名列第一。
课题主持人、经济学家韩康教授指出,“为大多数人幸福”是此排名的核心理念,这个排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同许多人的习惯认知大相径庭,甚至是颠覆性的。但是,课题组坚持自己的发展理念和评价方法,同时也期待更加深入的研讨。
这次调查没有采用主观统计数据,所用数据全部来自当地统计局,且采取全封闭式调查,不与任何当地政府接触。此次新闻发布会是这一排名的首次露面。
评选方式
由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联合进行,对全国33个大中城市进行排名。所用数据全部来自当地统计局,采取全封闭式调查,不与任何当地政府接触。
十强榜单
1.合肥 2.太原 3.广州 4.厦门 5.北京
6.上海 7.济南 8.沈阳 9.银川 10.南京
三项指标
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
第二篇:原创厦门城市标语
后面是@的是我自己写的,#是改的。长的标语都有参考厦门本地的媒体新闻,许多都
是从官方发表总结中归纳的。不当之处,还望谅解。
广揽两岸才俊,力促产业发展 共鉴海西腾飞。@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海西经济驱动力,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东南门户,海西平台,经济龙头@
一谏一言给经济大厦添砖,一举一动促厦门和谐发展。#
手牵手共襄伟业,心连心同庆繁华。@
共创共建共分享,更稳更快更健康。#
经济发展重在创新,走向世界贵在品牌。@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美满生活,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社会。#
继承闽南神韵,开创海西时代。@
加快两岸产业融合 实现两岸产业双赢 共创海西经济繁荣@ 投资环境靠你他靠你靠我,经济建设为你为我为他。#
全面提升城市融资能力和周边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
共创鹭岛新跨越,诚招各地投资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把厦门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繁荣的国际都市而努力奋斗!#
乘唐风励精图治创伟业,展汉韵高瞻远瞩求发展。#
社会和谐齐建经济强市,两岸同胞共望海西前景。#
改善投资环境 服务经济建设 促进社会发展 共创繁荣海西@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把厦门建设成为海西经济龙
头而努力奋斗@
今天你为厦门的发展洒下汗水明天厦门为你的人生照亮前程@
30年开拓,30年发展,30年辉煌!#
重塑特区意识,弘扬厦门精神,共创海西辉煌!@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厦门新特区又好又快发展!#
弘扬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的“嘉庚精神”,愚公移山、矢志不渝的“海堤精
神”,奋勇当先、争创一流的“马拉松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开创海西/厦门建设新局面!@
坚持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努力将厦门建设成为引领海西
经济潮流的龙头@
两岸力促经济特区,同胞共享发展成果。
热烈庆祝厦门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增创经济特区新优势,积极改善投资
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厦门建设成绿色之岛、开放之岛、繁荣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五个着力”上
取得新突破,做到“五提升五拓展”,抓住经济特区扩大的机遇,全力推进厦门经济特区跨越发展。@
积极推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努力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新形象。@ 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努力开发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对
厦门经济的巨大推动潜力 @
第三篇: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大青岛”呼之欲出
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3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712.63亿美元,外商投资项目达
2.3万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5.5亿美元;
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老家,中国首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在这里投产,首根国产大型船用曲轴从这里诞生,中国首艘深水铺管起重船从这里驶向深蓝;
企业已向着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对外投资年均增长41%,对外承包工程年均增长31.6%„„
10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对外开放成果显著,10条千亿级产业链快速崛起,企业走出国门步伐加快。
今年前7个月,青岛完成进出口401.9亿美元;实现到账外资30.8亿美元、增长30.6%,总量占全省比重达43.5%,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中从第六位跃居第二。全市批准境外投资项目35个,境外投资8亿美元、增长164.9%;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8.7亿美元、增长165.8%,总量跃升至全省首位。
今年年初,在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明确提出“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已全面铺开,一个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正徐徐走来。大青岛——
全域统筹 三城联动
9月的青岛,海风涤荡,碧浪扬帆。
从胶州湾出发,向东,“蓝色硅谷”的建设大幕已经开启,正着力打造以海洋为主要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和产业聚集区,成为国家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向西,“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新引进内资过亿元、外资过千万美元的项目已达38个,董家口港区40万吨矿石码头、20万吨矿石转水码头已经建成,为城市迈向西部岸线启动了新的引擎;向北,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为主体的科技型、生态型新城区“北部科技新城”正在加快建设。
青岛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构建“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框架,在胶州湾的东岸、西岸和北岸规划建设三大主城区,形成中心区域,并沿大沽河轴带辐射,规划建设周边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五个次中心城区。伴随着城市的“东进、西拓、北上”,一个更为开放的环湾型“大青岛”已跃然纸上。蓝色青岛——
科学发展,蓝色跨越
作为山东半岛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提出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奋斗目标。因海而生的青岛正因蓝而兴,走向深蓝,实现跨越。
2011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达660亿元。今年上半年,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457.2亿元,增长20.6%。“实施蓝色跨越行动计划,蓝色经济发展的能级不断提升,已成为青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表示。
青岛积极落实国家海洋战略。一年多来,青岛正如海湾里驶出的巨轮一样,谋划着在蓝色海洋经济中驶向更辽阔的未来。
开放青岛——
世界眼光 国际标准
开放优势在青岛继续扩大。8月21日,中日韩自贸区启动谈判第二次工作磋商会议在青
岛举办。选择青岛,日韩两国看中的正是其在中日韩区域发展版图上“前沿开放”的战略角色。
在西海岸经济新区,各占地10平方公里的中日、中韩创新产业园已经启动建设。与此同时,在五市范围内各5平方公里的日韩工业园也已着手展开建设。
2011年底,位于青岛的中德生态园奠基,目前园区已签约德国中心等重点项目28个,年内将实现10个项目审批落地,5个项目开工建设。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出口加工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以及电子信息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型经济试点先后获批建设。一个个对外开放的载体和平台,已经成为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政策最优的产业高地,为青岛新一轮深度对外开放提供了充足动力。
新青岛——
宜居幸福 文明和谐
城市幸福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时代新追求。8月28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揭晓,青岛以95.08的高分位列“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首位,居“2012中国十佳宜游城市”排行榜第二位和“2011中国最具竞争力100强城市”第14位。
“我们要建设的这座城市,不仅是物质富足、经济发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而且是一个和谐的、环境优美的城市。青岛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应当率先发展,在民生方面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提出了‘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李群为宜居幸福的新青岛勾勒了宏伟的目标。
宜居幸福新青岛的建设号角已经吹响,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这个徐徐走来的“新青岛”步履坚实而铿锵。
第四篇:我心中的宜居幸福城市征文
“我心中的宜居幸福城市”主题征文
科学文明执法宜居幸福创建
辛彩霞水政监察支队
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要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短短几个字,内涵却相当丰富。宜居,是一种高标准的民生追求;幸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执政考量。宜居,不仅关涉民生,更彰显着城市的品位和软硬实力。从本质上说,宜居的实质就是一种幸福感的建设,一种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充分享有城市归属感的满足。实现宜居幸福城市的目标有很多重要环节,其中包括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的授权之下,依据政府职能分工不同,管理某一方面具体社会事务的活动。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关系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一角度讲,宜居城市建设就是考验行政执法部门的管理职能,考量一个地方的各级行政职能部门的综合素质。因此,宜居城市建设,能够反映一个地方行政执法部门管理的理念和素质。行政执法作为宜居幸福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实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如何,直接反应人们的法治意识,从另一角度体现出依法行政的水平,能够间接或者直接性的衡量出公民权利的保障水平。宜居城市首先应当是一个法治的城市,行政执法承担的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正等诸多职能,对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实现,宜居城市建设有着最广泛、最直接的保障。应该说,宜居幸福城市的概念极为丰富,从根本上是依靠完善的法律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全面、有效的规范调整,实现依法行政,进而推动与保障宜居幸福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作为青岛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宜居幸福”直观其内涵是投资环境和居住条件的适宜性,而更深刻的意义是“个人的物质自由与精神自由的深度融合”,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注重起点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促进收入分配等结果的相对公平,更加注重百姓内心的幸福感受。其中隐含着廉洁公正的政务环境、务实高效的工作环境、舒适怡人的生活环境……无数个有形与无形的良好环境交融互动,才能真正呈现生活最美好的形态与意义,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那么,在宜居幸福城市创建下对行政执法有哪些新的要求呢?
首先,要倡导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古语云“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行政执法的最佳状态应是,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的和谐,执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的和谐,行政执法的本质是维护城市的社会和谐,让居于此的人“居得稳,住得下”,只有严格执法的同时做到文明执法、和谐执法,才能真正营造一种和谐幸福的局面。
第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科学执法。“行政法的主要问题是发展良好的行政程序,防止专横、任性的行政决定的产生,同时保障行政机关办事公平而有效率”。科学、严密的执法程序,才能杜绝行政执法中的随意性,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达到执法的社会效果。
第三,应慎用联合行政执法,坚决防止滥用联合执法。“联合执法”能给执法对象以威慑力,可以规避法律规定的复杂程序,高效率地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因而,广泛运用在旧城改造、违章建筑、违法占地等方面。然而,联合执法往往是一哄而上,容易形成执法部门间的责任不清;同时,容易混淆各自的职能,造成行政机关的管理权限不清,淡化了相关机关的责任心,也让当事人在权益受到侵犯时得不到法律的应有保护。
第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本该是管理城市形象的,然而,屡屡出现暴力执法、无理执法的新闻事件,使执法部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实在不敢恭维。努力建设一支热情服务、作风严明、素质过硬、严格执法的行政执法队伍,大力推进阳光执法,强化法律服务,是建设宜居幸福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最后,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我国现行监督机制的乏力,使得行政执法人员有条件进行权钱交易以及利用权力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将权力放在阳光下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有助于实现行政执法的公正性,促进公平正义,不断增强公众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宜居幸福城市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其中协调发展是基础,和谐法治是关键,和谐稳定的大环境有助于宜居城市的建设,有助于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最终实现宜居幸福城市健康发展。打造宜居幸福城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标准来谋划青岛的未来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我们相信,在全市870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青岛将更有魅力,更具活力和创造力,真正达到宜居的效果。
第五篇:厦门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空气最差城市排名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 申论热点:空气最差城市排名
背景链接
2015年2月初,环保部发布了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习近平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
——李克强
[积极意义: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成效]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主要城市和其他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和空气质量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空气质量的总体水平。这次环保部发布的数据表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初显成效,主要表现为空气达标城市比例和达标天数增加,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重污染天气发生频次和强度有所降低。客观地说,在近年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中,2014年取得的治理成效是比较突出的,其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运用。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原因分析] 一是从地理位置看。就总体状况而言,珠三角区域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好,长三角区域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次之,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再次之。造成这种空气质量“阶梯”分布局面,一方面与各区域、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有关。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位于我国南方,有的城市濒临海滨,空气质量基础条件较好,不少城市的地形和气候利于污染物扩散;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北方,滨海城市不多,冬天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大幅减少,多数城市供暖以燃煤为主,地形和气候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二是从发展模式看。空气质量“阶梯”分布,也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有关。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和加工贸易业比较发达,制造业和重工业比重逐渐降低;京津冀区域特别是河北省一些城市,水泥、钢铁、化工污染较重的企业,在产业结构中仍占不小的比例,而且这些企业就业密度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和产业升级换代难度很大,大气污染治理的任务和压力十分沉重。
[启示:辩证看待空气污染] 在分析研究不同区域、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时,我们既要有历史的视角,也要有发展的眼光,既要看到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因素,也要看到一些区域、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实际成效,即便这些区域、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目前看来并不光鲜,空气质量状况仍远不尽如人意。大气污染治理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些空气质量基础条件好的城市,如果在大气治污上工作不力、松弛懈怠,空气质量很可能急转直下;而那些空气质量基础条件不好,治污欠账较多的城市,只要认清严峻的形势,以大无畏的气概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推进大气治污,就可能换来空气质量的持续、稳步向好,假以时日,定将取得不俗的治理成效。
[对策建议] 大气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只有发动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才能打赢这场漫长而艰苦的呼吸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因而,除了让政府这个火车头发挥驱动牵引作用,还要激发市场、企业、公众等
厦门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方面的动力,进而形成强大合力,共呼吸,共奋斗,一起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本文摘自:http://xiamen.offcn.com/?wt.mc_id=bk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