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时间:2019-05-14 04:3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第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实施方案(2018-2020)

前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称“研培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该计划旨在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组织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提高传承实践能力,促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自2015年实施以来,研培计划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全国80余所高校举办研修、研习、培训390余期,培训学员1.8万人次,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了本地区研培,全国参与人数达到5.6万人次。研培计划有效地帮助传承人群增强了文化自信和传承实践能力,提升了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丰富了非遗保护的举措,激发了非遗传承的活力,促进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密切了院校与地方社区的联系,促进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增强了高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能力。同时,研培计划在增加城乡居民就业、促进精准扶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在未来3年内共同实施研培计划,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覆盖更多非遗门类,惠及更多传承人群,推动非遗的当代实践,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为保障研培计划有序实施,发挥更好效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实施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丰富参与院校的学术和科研积累,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二)工作原则

1.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原则和要求。

2.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注重弘扬非遗的当代价值,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3.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尊重非遗项目的基本文化 内涵。

4.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尊重传承人群保护、传承、发展和再创造的权利。

5.重视青年人在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

(三)工作任务

2018年至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约100所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单位,每年组织开展约200期研修、研习和培训;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本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的研培计划;年度参与研培人数约2万人次。

二、实施范围、实施重点、研培学员和参与单位

(一)实施范围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的研培计划主要针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的本地区研培计划主要针对国家级及以下非遗代表性项目。

(二)实施重点

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工作要求,配合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继续将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作为研培计划实施重点,同时,积极开展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研培,探索并扩大其他门类非遗项目的研培工作。1.传统工艺领域的研培工作重点面向面广量大、从业人员较多、有助于带动就业增收、培育品牌的项目。鼓励结合精准扶贫,面向国家贫困县开展整建制培训。

2.传统表演艺术领域的研培工作优先面向传统戏剧,优先面向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基层表演团体,鼓励开展整建制培训。

(三)研培学员

研培学员为列入实施范围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从业人员,不包括爱好者和不直接持有技艺、技术的研究者。

其中,传统工艺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从事相关项目的手工艺人,以相关项目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小微企业、老字号企业、作坊、合作社的管理、设计、研发人员。面向国家贫困县的传统工艺培训可包括拟通过从事相关项目增加家庭收入的普通人群。

(四)参与单位

研培计划主要委托本科高校实施,同时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社会组织参与。

1.本科高校和科研机构须具有较强的非遗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基础和能力;具有相应的教学场地、后勤保障能力和专门工作团队。

2.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主要面向贫困地区的普通从业人群开展培训。参与学校须设有相关专业,具有特色项目的教学、实践经验;具有相应的实训场地、后勤保障能力和 专门工作团队。

3.企业和社会组织主要参与传统工艺领域的研培。参与单位须具有相关传统工艺产品研发基础,具有较强的设计和市场开拓能力。

三、工作内容

研培计划以研修、研习、培训为主要形式,同时包括项目研究、学员回访、展览展示、研讨交流等拓展内容。

(一)主要形式 1.研修

主要面向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业者、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旨在帮助传承人群激发创作潜能,丰富作品题材,拓展应用空间,解决发展难题,引导跨界交流与合作,培养非遗保护传承的领军人才。研修班要注意以“研”带“培”,充分发挥院校科研优势的引领作用。

研修班参与人数不超过20人,时长1个月左右。2.研习

主要面向文化程度较高并具有一定研究、设计、创作能力的中青年传承人群。传统工艺领域的研习活动主要配合传统工艺工作站开展,围绕特定项目需求,利用院校和企业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平台,帮助传承人解决作品创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关键工艺和技术难题。

研习的组织形式和时长根据项目特点和具体需求确定。由院校组织的研习可以采取课题研究的形式;由企业、社会组织等实施的研习可以采取短期培训、驻站合作等形式。3.培训

主要面向普通传承人群,帮助其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重要技艺的把握,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学习和传承能力。培训强调“跟项目、整建制、成氛围”,提倡1个班围绕1个或多个有相通之处的项目,集中招收1个地区,如1个县、1个乡或几个企业、作坊、合作社的学员,以利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形成持续性的学习研讨创作氛围和集聚效应。

培训班参与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时长1个月左右。由技工院校实施的面向国家贫困县的传统工艺技能培训,可根据需要调整参与人数和培训时长。

(二)拓展内容 1.项目研究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对准备实施研培的非遗项目开展深入调研和理论研究,了解项目发展现状和传承人群的现实需求,深化对相关项目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的认识,建立更加系统的学术支撑。

鼓励各参与院校和单位申报专项课题,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学术研究;鼓励设立传统工艺创意设计中心或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建立实验室、大师工作室,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非遗相关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水平。

2.学员回访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在集中学习结束后,对各期研培班学员开展不少于一次回访,进一步了解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现状 和实际需求,评估教学效果,改进课程设置,总结研培经验,加强与学员及所在社区的交流互动。

3.成果展示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在每期研培班结束后,举办研培成果展示。传统工艺的研培成果可采用学员作品展等方式,传统表演艺术的研培成果可采用汇报演出等方式。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各参与院校和单位参与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和相关会演、博览会、交易会等。鼓励各参与院校和单位结合其他工作,拓展展示方式,传播研培成果。

4.跨界交流

鼓励参与院校或单位在研培期间,组织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设计师、技术人员、企业负责人等开展跨界交流与合作;鼓励利用自身平台优势,组织优秀学员与其他国家的专家和遗产持有者开展国际交流。

鼓励参与院校或单位之间开展互访交流,优化课程设置,互补优势资源,合作编写教材,通过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分享经验。

5.定向合作

鼓励参与院校或单位在研培基础上,到学员所在地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或非遗研究基地、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培训基地等,建立与社区的长期合作。

鼓励参与院校或单位赴贫困地区参与扶贫工坊相关的讲习、培训、交流等活动,建立定向定点的帮扶合作。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体系

研培计划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板块。课程设置以“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目标。

1.基础课程

着重帮助传承人群加深对非遗政策、传统文化和所持项目相关知识与技艺、技术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相关非遗政策文件解读;项目的文化内涵;项目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原理;传统工艺重要技艺和表演艺术重要技巧的剖析等。原理讲解和分析,要作为教学重点。重要技艺、技巧剖析可采取代表性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专业演示、传授、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原则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资深从业者的授课时长不少于总课时的20%。

2.拓展课程

着重帮助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修养,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增加对行业动态、社会需求的了解,促进解决关键技艺和创作难题。拓展课程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包括与项目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企业管理、市场拓展、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案例研讨、实地考察以及行业间或地区间的互动交流。

3.实践课程

着重帮助传承人群将学习的新知识应用于实践创作,帮助其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传统工艺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传统工艺重要技艺和技能的研究和练习,以及在指导教师指导 下、与设计师或工程师合作进行的作品创作。传统表演艺术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演员的表演实训、剧目排练、剧本创作和演出现场管理等。

(二)教学要求

在传统工艺的研培中,参与的本科高校要深入研究,找准相关项目保护传承的难点所在。要强化“用”的观念,注重帮助手工艺人获得和增强发现当地之美的眼光、看世界的眼光、捕捉需求变化的眼光,获得材料处理、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要安排较多课时,有针对性地开设包括素描在内的造型艺术和色彩原理等方面课程,强化专业训练,帮助传承人群了解和掌握实现创意的多种工具和方法,掌握进一步学习提高的路径。开设上述课程,有助于帮助传承人群激发并实现创意,提升研培成效。

各类研修、研习和培训班,均应根据项目和学员特点,分设若干小组。各小组均应有相关指导教师,以随时了解研培进展和学员需求,开展互动交流,促进实现研培目的。

五、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依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结合非遗项目需求,明确研培方向,并按年度制定工作计划,报经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同意后实施。每期研培班都应指定专人安排授课内容,设置教学目标。授课教师以本单位师资为主,鼓励邀请相关领域国内外专家和相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深从业者授课。鼓励编制特色研培教材,鼓励形成本校或本单 位特色研培项目。

(二)做好学员组织与遴选

省级文化行政部门会同参与院校和单位开展学员组织和遴选,有条件的参与院校和单位可提前赴项目所在地开展学员摸底和推荐。学员应优先选择非遗项目的主要流布区域,优先选择有较长从业经历、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的人员。对整建制研培班或有特别需要的研培班,学员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可派专人跟班,协助管理。

(三)加强学员管理和后勤保障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指定专人担任班主任,统筹负责研培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应为学员使用图书馆、实验室、排练室等教学设施提供便利;应严肃教学纪律,加强安全管理。对严重违反教学纪律的学员,应及时将情况反馈学员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并终止其参加研培。学业完成后,由参与院校和单位对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六、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是研培计划的组织单位,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按年度确定参与院校和单位,部署工作任务和重点,开展绩效考核,实施动态管理。探索性的研培试点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

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是研培计划的管理单位,负责会同本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推荐参与院校和单位,审核年度工作计划和研培班方案,协调招生组织,做好 经费管理等。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在完成国家层面研培工作以外,应积极制定实施本地区的研培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组织开展研培计划。

各参与院校和单位是研培计划的执行单位,负责组建研培项目组,制定教学计划,做好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开展研究、回访、展示和宣传,逐步形成规范的研培工作体系。各院校应将研培任务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为本单位人员开展研培提供必要保障。

(二)落实经费保障

国家层面研培计划所需经费由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承担。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经费使用指标,做好资金拨付和使用管理。各参与院校和单位须建立研培经费的专项账户,按照规定做好经费使用。

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应争取将本级研培计划所需经费纳入省级非遗保护工作经费。鼓励地方政府为本地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提供资金支持。

(三)实施考核评估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年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考核评估不合格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仍不合格的,将不再安排新的研培任务;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开展宣传表扬,推广优秀经验。

文化和旅游部适时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遴选工作扎实、效果突出的院校或单位,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称号。

(四)加强业务指导

文化和旅游部建立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库、优秀课程库和学员数据库,为各参与院校和单位更好地利用校外资源提供便利;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和官方网络平台,形成信息报送制度,促进各地区、院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共享;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推动建立懂传统文化、懂非遗保护理论、善于教学实践的研培计划教师团队,为建立高质量的非遗保护工作队伍提供人才储备。

第二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实施方案(2018-2020)

前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称“研培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该计划旨在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组织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提高传承实践能力,促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自2015年实施以来,研培计划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全国80余所高校举办研修、研习、培训390余期,培训学员1.8万人次,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了本地区研培,全国参与人数达到5.6万人次。研培计划有效地帮助传承人群增强了文化自信和传承实践能力,提升了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丰富了非遗保护的举措,激发了非遗传承的活力,促进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密切了院校与地方社区的联系,促进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增强了高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能力。同时,研培计划在增加城乡居民就业、促进精准扶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在未来3年内共同实施研培计划,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覆盖更多非遗门类,惠及更多传承人群,推动非遗的当代实践,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为保障研培计划有序实施,发挥更好效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实施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丰富参与院校的学术和科研积累,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二)工作原则

1.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原则和要求。

2.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注重弘扬非遗的当代价值,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3.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尊重非遗项目的基本文化 内涵。

4.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尊重传承人群保护、传承、发展和再创造的权利。

5.重视青年人在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

(三)工作任务

2018年至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约100所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单位,每年组织开展约200期研修、研习和培训;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本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的研培计划;参与研培人数约2万人次。

二、实施范围、实施重点、研培学员和参与单位

(一)实施范围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的研培计划主要针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的本地区研培计划主要针对国家级及以下非遗代表性项目。

(二)实施重点

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工作要求,配合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继续将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作为研培计划实施重点,同时,积极开展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研培,探索并扩大其他门类非遗项目的研培工作。1.传统工艺领域的研培工作重点面向面广量大、从业人员较多、有助于带动就业增收、培育品牌的项目。鼓励结合精准扶贫,面向国家贫困县开展整建制培训。

2.传统表演艺术领域的研培工作优先面向传统戏剧,优先面向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基层表演团体,鼓励开展整建制培训。

(三)研培学员

研培学员为列入实施范围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从业人员,不包括爱好者和不直接持有技艺、技术的研究者。

其中,传统工艺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从事相关项目的手工艺人,以相关项目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小微企业、老字号企业、作坊、合作社的管理、设计、研发人员。面向国家贫困县的传统工艺培训可包括拟通过从事相关项目增加家庭收入的普通人群。

(四)参与单位

研培计划主要委托本科高校实施,同时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社会组织参与。

1.本科高校和科研机构须具有较强的非遗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基础和能力;具有相应的教学场地、后勤保障能力和专门工作团队。

2.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主要面向贫困地区的普通从业人群开展培训。参与学校须设有相关专业,具有特色项目的教学、实践经验;具有相应的实训场地、后勤保障能力和 专门工作团队。

3.企业和社会组织主要参与传统工艺领域的研培。参与单位须具有相关传统工艺产品研发基础,具有较强的设计和市场开拓能力。

三、工作内容

研培计划以研修、研习、培训为主要形式,同时包括项目研究、学员回访、展览展示、研讨交流等拓展内容。

(一)主要形式 1.研修

主要面向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业者、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旨在帮助传承人群激发创作潜能,丰富作品题材,拓展应用空间,解决发展难题,引导跨界交流与合作,培养非遗保护传承的领军人才。研修班要注意以“研”带“培”,充分发挥院校科研优势的引领作用。

研修班参与人数不超过20人,时长1个月左右。2.研习

主要面向文化程度较高并具有一定研究、设计、创作能力的中青年传承人群。传统工艺领域的研习活动主要配合传统工艺工作站开展,围绕特定项目需求,利用院校和企业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平台,帮助传承人解决作品创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关键工艺和技术难题。

研习的组织形式和时长根据项目特点和具体需求确定。由院校组织的研习可以采取课题研究的形式;由企业、社会 组织等实施的研习可以采取短期培训、驻站合作等形式。

3.培训

主要面向普通传承人群,帮助其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重要技艺的把握,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提高学习和传承能力。培训强调“跟项目、整建制、成氛围”,提倡1个班围绕1个或多个有相通之处的项目,集中招收1个地区,如1个县、1个乡或几个企业、作坊、合作社的学员,以利在培训结束后学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形成持续性的学习研讨创作氛围和集聚效应。

培训班参与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时长1个月左右。由技工院校实施的面向国家贫困县的传统工艺技能培训,可根据需要调整参与人数和培训时长。

(二)拓展内容 1.项目研究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对准备实施研培的非遗项目开展深入调研和理论研究,了解项目发展现状和传承人群的现实需求,深化对相关项目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的认识,建立更加系统的学术支撑。

鼓励各参与院校和单位申报专项课题,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学术研究;鼓励设立传统工艺创意设计中心或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建立实验室、大师工作室,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非遗相关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水平。

2.学员回访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在集中学习结束后,对各期研培班学 员开展不少于一次回访,进一步了解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现状和实际需求,评估教学效果,改进课程设置,总结研培经验,加强与学员及所在社区的交流互动。

3.成果展示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在每期研培班结束后,举办研培成果展示。传统工艺的研培成果可采用学员作品展等方式,传统表演艺术的研培成果可采用汇报演出等方式。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各参与院校和单位参与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和相关会演、博览会、交易会等。鼓励各参与院校和单位结合其他工作,拓展展示方式,传播研培成果。

4.跨界交流

鼓励参与院校或单位在研培期间,组织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设计师、技术人员、企业负责人等开展跨界交流与合作;鼓励利用自身平台优势,组织优秀学员与其他国家的专家和遗产持有者开展国际交流。

鼓励参与院校或单位之间开展互访交流,优化课程设置,互补优势资源,合作编写教材,通过学术研讨会、交流会等方式分享经验。5.定向合作

鼓励参与院校或单位在研培基础上,到学员所在地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或非遗研究基地、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培训基地等,建立与社区的长期合作。

鼓励参与院校或单位赴贫困地区参与扶贫工坊相关的讲习、培训、交流等活动,建立定向定点的帮扶合作。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体系

研培计划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板块。课程设置以“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目标。

1.基础课程

着重帮助传承人群加深对非遗政策、传统文化和所持项目相关知识与技艺、技术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相关非遗政策文件解读;项目的文化内涵;项目的基础知识和重要原理;传统工艺重要技艺和表演艺术重要技巧的剖析等。原理讲解和分析,要作为教学重点。重要技艺、技巧剖析可采取代表性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专业演示、传授、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原则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资深从业者的授课时长不少于总课时的20%。2.拓展课程

着重帮助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修养,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增加对行业动态、社会需求的了解,促进解决关键技艺和创作难题。拓展课程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包括与项目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企业管理、市场拓展、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案例研讨、实地考察以及行业间或地区间的互动交流。

3.实践课程

着重帮助传承人群将学习的新知识应用于实践创作,帮助其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传统工艺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传 统工艺重要技艺和技能的研究和练习,以及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与设计师或工程师合作进行的作品创作。传统表演艺术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演员的表演实训、剧目排练、剧本创作和演出现场管理等。

(二)教学要求

在传统工艺的研培中,参与的本科高校要深入研究,找准相关项目保护传承的难点所在。要强化“用”的观念,注重帮助手工艺人获得和增强发现当地之美的眼光、看世界的眼光、捕捉需求变化的眼光,获得材料处理、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要安排较多课时,有针对性地开设包括素描在内的造型艺术和色彩原理等方面课程,强化专业训练,帮助传承人群了解和掌握实现创意的多种工具和方法,掌握进一步学习提高的路径。开设上述课程,有助于帮助传承人群激发并实现创意,提升研培成效。

各类研修、研习和培训班,均应根据项目和学员特点,分设若干小组。各小组均应有相关指导教师,以随时了解研培进展和学员需求,开展互动交流,促进实现研培目的。

五、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依据自身特色和优势,结合非遗项目需求,明确研培方向,并按制定工作计划,报经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同意后实施。每期研培班都应指定专人安排授课内容,设置教学目标。授课教师以本单位师资为主,鼓励邀请相关领域国内外专家和相关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深 从业者授课。鼓励编制特色研培教材,鼓励形成本校或本单位特色研培项目。

(二)做好学员组织与遴选

省级文化行政部门会同参与院校和单位开展学员组织和遴选,有条件的参与院校和单位可提前赴项目所在地开展学员摸底和推荐。学员应优先选择非遗项目的主要流布区域,优先选择有较长从业经历、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的人员。对整建制研培班或有特别需要的研培班,学员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可派专人跟班,协助管理。

(三)加强学员管理和后勤保障

参与院校和单位应指定专人担任班主任,统筹负责研培班的教学管理工作;应为学员使用图书馆、实验室、排练室等教学设施提供便利;应严肃教学纪律,加强安全管理。对严重违反教学纪律的学员,应及时将情况反馈学员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并终止其参加研培。学业完成后,由参与院校和单位对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六、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分工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是研培计划的组织单位,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按确定参与院校和单位,部署工作任务和重点,开展绩效考核,实施动态管理。探索性的研培试点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

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是研培计划的管理单位,负责会同本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推荐参与院校和单 位,审核工作计划和研培班方案,协调招生组织,做好经费管理等。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在完成国家层面研培工作以外,应积极制定实施本地区的研培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组织开展研培计划。

各参与院校和单位是研培计划的执行单位,负责组建研培项目组,制定教学计划,做好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开展研究、回访、展示和宣传,逐步形成规范的研培工作体系。各院校应将研培任务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为本单位人员开展研培提供必要保障。

(二)落实经费保障

国家层面研培计划所需经费由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承担。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经费使用指标,做好资金拨付和使用管理。各参与院校和单位须建立研培经费的专项账户,按照规定做好经费使用。

各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应争取将本级研培计划所需经费纳入省级非遗保护工作经费。鼓励地方政府为本地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提供资金支持。

(三)实施考核评估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考核评估不合格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仍不合格的,将不再安排新的研培任务;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开展宣传表扬,推广优秀经验。

文化和旅游部适时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遴 选工作扎实、效果突出的院校或单位,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称号。

(四)加强业务指导

文化和旅游部建立研培计划咨询专家库、优秀课程库和学员数据库,为各参与院校和单位更好地利用校外资源提供便利;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和官方网络平台,形成信息报送制度,促进各地区、院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共享;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推动建立懂传统文化、懂非遗保护理论、善于教学实践的研培计划教师团队,为建立高质量的非遗保护工作队伍提供人才储备。

第三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作者:乳源县文体旅游局

2013-04-1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推动文化认同、文化记忆和活态文化传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乳源是集石灰岩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成效显著。

一是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该县积极转变思维,解放思想,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深化传承与保护的对接,将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带动经济产出结合起来,突出资源优势,打破资金瓶颈,使申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拜盘王》、《瑶族刺绣》列入国家级名录,《乳源瑶歌》、《乳源瑶族传统医药》、《乳源过山瑶服饰》列入省、市级名录。

二是建立健全传承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非遗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瑶绣研究所、瑶绣协会等,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使非遗传承有机构、有组织、有保障。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与人们生活无缝联接起来,关爱项目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实现瑶绣、瑶歌校园教学常规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扩展到最大,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关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民族文化交流和研究。邀请苏绣工艺大师顾金珍在乳源设立工作室,开设瑶绣培训班;组织瑶族绣娘赴广州学习粤绣技法,加快刺绣技艺提升;举办瑶绣艺术节,邀请省内外绣娘进行技艺比拼,交流、学习刺绣技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瑶绣》、《拜盘王》、《乳源瑶族山歌选编》、《过山瑶的乡源》等30多册书籍,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字材料。

四是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基地。突出瑶绣、瑶歌、瑶舞的品牌引领作用,着力张扬传统节庆文化,延伸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出的经济产出,使其反馈并促进新的传承与保护,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积极的示范引领和交流展示,引进广州番禺壹雅工艺、中山博爱名城、深圳福德公司等企业,从事瑶族节庆文化、瑶绣工艺、瑶族服饰等产品开发经营,积极打造集瑶绣文化研究、人才培训、工艺营销等于一体的瑶绣产业基地,带动3000多瑶族群众从事瑶绣生产经营。

五是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目前,瑶绣、瑶歌、瑶舞成为提升瑶族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瑶族“盘王节”、“十月朝”特色文化节庆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整合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纽带。瑶文化特质更加突出,“瑶绣”参展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瑶歌”走入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该县民族艺术团成为广东省民族艺术团分团,并与乳源东阳光公司联合打造东阳光民族艺术团。2010年底,乳源荣获“中国瑶绣之都”称号。

第四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健康中国人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健康中国人”工程推广第二期试题

姓名:学员编号:班级:地区:成绩:

1.判断题:

(1)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2)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

(2)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2.简答题:

(1).《非遗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目标是什么?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这样有利于什么?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下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描述: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但由于法规的不完善及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 不容缓。因此必须通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梳理

    浅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保护摘要:随着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非遗研究中,学界对于非遗传承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将从传承人认定、传承......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字号:小大 2013-01-09 16:58 来源:南报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推荐阅读)

    1、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文又译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