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动学习“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林小桢)
行动学习“变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与八、九十年代不同,我们处在高度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时代,当前的创新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用户创新等。罗国峰教授及其团队对创新创业的研究和实践,是传统的大学教育结合时势的一种务实创新,同时也是新时代创业的过程。特别地,他们还将“行动学习”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创新创业的教育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着实令人兴奋。
一.行动学习教育模式符合创新企业的运作需求
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的概念由英国重量级管理大师雷格.瑞文斯(Reg Revans,1907~2003)率先提出,它可形式化为公式“L=P+Q ”,其中L是代表Learning(学习),P代表Programmed Knowledge(传授结构化知识),而Q代表Questioning insight(具有洞察力的问题)。行动学习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导入相关的结构性知识,并通过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引发参与者的思考和探讨,最终输出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参与者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会更为深刻且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行动学习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提倡的教育需要的知行合一理念如出一辙: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的本质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我们在推动中国企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中,发展了一套易于操作的行动学习方法和流程。它主要由提出问题,导入知识,团队探索,行动计划及执行反思五大步骤,结合了现代企业运作实际过程,突破学习场所与实践场所两张皮现象,建立一体的聚焦复制的循环过程。在学习场所中探讨的是真实的话题,在实践场所可以将学习场所的计划进行落地,它可以作用于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进行创新探索。值得一提的是,新生代的创业,是创新创业,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的创业,需要创业团队进行不断探索实践,务实行动和总结反思,因此,运用行动学习方法用于创新创业的教育中,无疑是一种明智务实的做法。
1、提出话题:以现实为出发点,获取学习的需求,话题既可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如”如何降低采购成本?“,也可以是一个探索的话题如”未来5年,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我们认为有实在的需求才有更多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行动学习领域中,有现实问题则解决现实问题,没有现实问题则创造未来话题。
2、导入知识。根据瑞文斯的观点,程序性知识导入可以是与该话题相关的知识如专业领域的常识,也可以是启发性的知识如案例或故事等,又或者为分析工具和思维方法。这些知识可以运用传授方式导入,也可以采用参与者自学的方式获取。
3、团队探索。探索一词包括分享、质疑、挑战、辩论和共识等环节,是团队基于问题、运用知识和自身的经验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重挖掘团队成员的隐性智慧,在想法碰撞的过程中激发了集体潜能。创新和冲突是深刻的共识基石。这个过程与脑力激荡或头脑风暴的相似,但团队探索的过程是需要进一步聚焦想法。
4、行动计划。基于团队探索之旅,团队对话题的分析理解较为一致,此时可以输出该问题的关键策略,行动步骤,分工协作、行动框架等。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前面的探索过程,这个行动计划是大家一起输出的,并且是自愿承担任务,因此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团队对计划的理解和执行会更加到位,做到自动自发。
5、执行反思。对行动计划的执行,目的是验证行动计划对解决问题的效果。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定期对计划执行进行反思,一则发现优秀经验和做法,二则发现障碍计划达成的问题。团队在践行计划的过程中,聚焦出障碍计划达成的问题,并开始新一轮的行动学习,不断聚焦和复制,持续地推动计划达成和团队的成长。
二.行动学习将持续提升创业团队竞争力
行动学习将会持续提升创业团队竞争力,培养高效务实创新积极的团队文化。在创业过程中,团队力量是影响创业成败关键要素。创业团队的打造,不仅需要有追逐梦想的激情,更需要具备扎扎实实地相关专业能力和领导力。对于初创企业者,个人难以做到完美,但是团队可以做到卓越。其中是团队领袖的领导力是关键,特别是快速扩张的企业,团队领导者的培养影响着企业的扩张速度。研究发现,领导力的培养70%来自于实践中获取,因此传统的学习模式难以打造出优秀的领导者。另一方面,行动学习对于创新创业的团队来说,本质上就是在无边界小组一同挑战任务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已经被许多企业证明有效地推动领导力提升。
其次,我们也发现,高效沟通协作是创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是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加速成长速度的具有明显的正面作用。把行动学习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提高团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在前面我们提及的团队探索、行动计划和执行反思等环节,都是一个团队充分沟通、达成共识以更好地自动自发执行的过程。对于建设网状创团队和星状创业团队来说,通过行动学习训练,能有效地改善团队的沟通效率和提高团队的正能量。
第三,创业团队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与高效的执行文化,保证好点子能被落地。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好点子固然重要,但把好点子落地的能力更重要。在行动学习循环过程中,不以领导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即便没有职权,团队成员也可以成为某个问题的主人,整合相关资源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是被迫去做事,而是自愿执行和协作,执行力体现在自动自发的行动上。就这样子,许多不是管理者的员工也可以成为解决某个问题的主要负责人,展现才华和能力。三.行动学习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持续变革与创新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持续生存发展之道唯一不变就是“变“。企业变革与创新是企业走出其传统生命周期的魔咒,进而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在企业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企业常有的惯性思维和资源的限制,其本质就是再次创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比新建立企业还要困难,新企业创业没有过去的“影子”的影响,这里的影子就是“经验“,有些时候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是企业变革发展的障碍。然而,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变革,都是个别领导人拉着一群人跑。这个变革受到的阻力将会非常大,很多企业也会倒在变革的路上。
行动学习可以降低企业变革的风险,有效地支持企业实现蜕变和成长。因为,行动学习是激发团队一起实施变革,拉力不仅仅是少数企业领导人了。正如当年杰克韦尔奇在领着GE这头大象跳舞一样,在杰克韦尔奇加入到GE的时,GE是高度官僚机构臃肿的企业,濒临倒闭的边缘。而杰克韦尔奇采用“群策群力”的模式,突破层级框框和资源权力的框框,激发了GE的所有积极力量围绕着公司变革的方向去实施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变革,最终实现GE的起死回生的奇迹。其实,GE所使用的群策群力模式与行动学习的运作机理是高度一致的,无边界小组围绕着实际问题和未来问题进行团队共创输出解决方案,并整合资源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行动学习过程是小组团队针对现实或未来的问题进行探索、学习、质疑、行动和反思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类似”微版“的创业过程。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就是在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没有标准的经验可以遵循,每一次创业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和团队面临许许多多地未知领域及千头万绪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一一解决。在创业过程中,这种探索,务实,创新,分享,协作等精神与行动学习精神本质是一致的。
行动学习是在众多优秀企业中实践后被誉为最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的学习模式之一,在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中引入行动学习法,是从源头上给年轻一代注入一套前沿务实的思维模式,行动学习法将会持续支持他们在未来的创新创业生涯中做好团队建设,高效运营和创新变革,以降低创业风险,实现成功创业。
林小桢
第二篇:互联网时代学习变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培训心得
互联网时代学习变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培训心得
通过12月9日、10号在南京工程学院的为期两天的培训,我思潮澎湃心思万千,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也坚定了我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逐步循序渐进的使用手机授课的决心。
从9号第一场台北大学朱士雄教授的培训开始,我就深深的被这次的培训内容所吸引。朱教授一上来,就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惯例,照着ppt满堂灌;他一开始就要求我们扫码签到,扫码参与互动,回答问题,也不公布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讨论,然后在重新选择;最后在公布整个班级的答题情况。通过几次这样的手机互动,让我直观明晰的认识到用手机上课的优势:快捷、容易营造课堂气氛、增进了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将手机充分用于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很多老师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疑问:如果课堂都让学生是讨论,回答问题了,那么知识如何讲授?难道要学生自学成才?针对这个问题朱教授详细的做了问答,他是通过将课程内容提前录制好把相关的教学资料、ppt和参考资料提前放在网站上,让学生去提前预习,这样就大大的压缩了传统的知识讲授的时间,从而解决了讨论占用时间太长没有时间讲授知识的矛盾。从朱教授的授课中我学到了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授课工具——出题优。这是一个相当的app,操作简单,易用,便于老师课堂出题和统计答案。
第二天的课程是王竹立教授讲授的,通过一整天的学习。我深刻的领会到,手机进入课堂已经是大势所趋,正如王教授所说,要么让手机进入课堂,要么让课堂永远成为填鸭教育的场所。如果要实行信息化教学,手机就必须走进课堂。这一点我这之前是没有想到的,之前对于手机一直采取的态度就是堵住源头,从未想到将手机引入课程。
听了王教授一席话绝对胜读十年书。对于智能手机普遍使用的今天,连中小学生都几乎人手一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只是一味的堵,还不想办法去疏导的话,最终只能使得课堂成为形式,成为毫无效果的形式主义。
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智能手机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网络工具,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一工具为教学服务,利用这一平台更加有效的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兴趣成为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从今 以后我一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利用智能手机去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它成为课堂教学的利器而非祸害。
第三篇: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民办高校的启示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民办高校的启示
摘要:国外创业教育早在1919年就开始了,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对推进中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国内外 启示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校创业教育最早产生于1947年的美国,以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尔斯・梅斯创设以MBA学员为对象,含有职业训练目的的创业课程――新创企业管理为肇始。然而在当时以大企业为主流的经济环境下,“创业”并未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硅谷创业奇迹的出现,高校创业教育开始倍受各国的关注。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明显落后于当代实际需求。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在在校大学生中有效地开展实践类教育,能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兴趣并激发创业的热情,帮助未踏上社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认真研究并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对推进中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其特点
国外创业教育开展于20世纪早期,美国是最早在大学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国家。美国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在整个创业教育中是开展最早和最为完善的。
国外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典型模式主要有:聚集模式(哈佛大学商学院);磁铁模式(麻省理工学院);辐射模式(康奈尔大学),他们各有千秋,但都又自成体系,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1)聚集模式
“聚集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是以创业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路径,教学活动在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进行,培养专业化的创业人才。哈佛大学商学院是采取“聚集模式”创业教育的典型代表。学生经过严格筛选,并限定在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课程内容高度系统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经费、课程等都由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负责。这种创业教育能够系统地进行创业方面的教学,其毕业生真正进行创业的可能性及比例非常高。该模式的创业教育也促使创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获得发展。
(2)磁铁模式
“磁铁模式”的创业教育并不仅仅针对来自商学院学生,非商学院的学生也能从创业教育中获益。麻省理工学院主要采取这种模式,其创业中心的使命就是:“激发、训练以及指导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所有不同部门的新一代创业者。”这种模式的创业教育往往先在商学院和管理学院成立创业教育中心,通过整合所有资源和技术吸引来自全校范围内的、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大部分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计划”、“新创企业”等适应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既可以修习创业课程,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辅修创业。“磁铁模式”在保证其开放性的同时,也保证了运行的便利性。所有创业教育和活动由统一的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协调和规划,师资和经费也由创业教育中心统一调配管理。这样的运行模式整合了有限的资源,有利于打造优质的创业教育项目,有利于吸引新教师的参与,也有利于校友募捐的顺利进行。
(3)辐射模式
“辐射模式”也是一种全校性的创业教育模式,是以提升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本位的发展路径,教学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学生从事各种职业打下基础,它不仅要创设良好的氛围为非商学专业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还应该鼓励不同学院的教师积极参与创业教育过程。它的实施涉及了管理体制上、师资、经费筹集等各方面的改革。在管理体制上,学校层面成立了创业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指导全校范围创业教育的开展;所有参与学院负责实质性的创业教育和活动,根据专业特征筹备资金、师资、课程等。这种模式与“磁铁模式”的本质区别是突出了不同学院教师的参与。他们需要根据本专业的特征设置课程,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结合专业背景进行创业。不同学院之前的学生可以互选创业课程,从而打破学科边界,实现资源共享。康奈尔大学是采取“辐射模式”创业教育的典型代表。
二、国内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其特点
我国大学生创业兴起于20世纪末,至今只有十几年的历史。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开始了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及推广工作。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正如火如荼展开,各大高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教育手段相互包容的,并使得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利益得到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随着大学生创业的作用和意义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同,国家和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各高校也开始逐渐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到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三种经典的模式。
(1)能力素质模式
“能力素质模式”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素质为侧重点,中国人民大学是典型代表。其特点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第一课堂方面,调整教学方案,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改革教学方法,倡导参与式教学;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改革考试方法等;在第二课堂方面,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培养和知识构建,以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2)创业技能模式
(3)综合模式
清华大学是“综合模式”的典型代表。其的特点是: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确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清华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多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另一方面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比如清华大学实施“创业计划大赛”,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还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中心,对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咨询和评价。此类模式提倡学生在实战环节中,学习并培养创新创业基本素质。
三、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对民办高校的启示
创新创业教育符合我国改革的大方向,是未来培养人才的新趋势,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我国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科教兴国。本文作者结合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经验和民办高校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完成民办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型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只有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几种,整个社会和家庭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因此,民办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是改革教育理念,完成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型,树立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2)发挥民办高校优势,构建特色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每个民办高校的发展都有其自身不平凡的创业故事,其发展本身就是创新创业的成功典范,创办者也具备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这些都是可以供学生学习、借鉴和模仿的创业榜样。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结合民办高校自身资源和特色,在专业教育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内容,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的聘任与管理,可以吸引、聘请以及培养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技能经验的教师。由这样一批具备创业经历与人生感悟的专兼职教师执教,就使教学更具有示范性。民办高校的师资优势也是民办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
(3)民办高校应科学设置教学环节,为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目前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大多数还局限于课堂式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环节设置上偏重于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国外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则采用讲座、模拟、论坛、实习、合作等形式,从创业理论的系统学习到具体案例的分析,从学习创业到模拟创业再到实践创业,通过不同的渠道让学生全方位接触创业,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增强教学效果。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提供各种保障条件,扶持、帮助大学生创业。在外部有利条件的利用与争取上,民办高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创业学生与企业的接触提供联系条件,为学生创业获得外界资金支持;帮助学生了解并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等等。在学校自身的管理上可以为创业学生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比如为有项目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对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必要的实践指导;与当地的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联系,积极引进专业的创业培训课程等。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实行弹性管理,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允许学生中途休学创业等。当学生在创业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知识与能力上的欠缺再回到学校有针对性地学习时,学校应对其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并针对这一类学生给予特殊的指导与帮助。
(4)加强民办高校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是推进民办高校全校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落实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特性,要求教师拥有“学者+企业家”的素质。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之中;二是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三是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四是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
(5)民办高校要注重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是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与才干、积累经验的最重要途径。而现在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实践锻炼,因此教育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最好方法。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实践主要通过由上级组织的类似“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或学生处组织的一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创业教育。我民办高校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开展不同的创业实践。如对低年级大学生开展创业启蒙教育活动,工厂企业参观,举办创业者系列讲座;对中高年级大学生注重创业实践教育,如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参加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研究等;对研究生则给其直接参与真实创业实践的机会,如进驻创业基地和孵化器,参与社会创业等;也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或研究课题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
21世纪是“创业时代”,是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聚焦在创新与创业水平上。在中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创业与创新存在互动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创新的创业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没有创业精神也不可能有重大的创新。创业活动是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民办高校也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应认真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完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突破重重障碍,深入开展适合我国特色、符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5).[3]呼艳芳.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对策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0,(2).[4]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5]葛广昊.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4,(12).
第四篇:基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创业教育模式创新
基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创业教育模式创新
中山大学 李新春 任荣伟 符正平方志远 朱仁宏
围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国际化、综合性大学战略目标,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长期创业教育改革和实践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Learning Model,简称SELM),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一、“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SELM)的核心内容
(一)“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突破性地解决了当前创业教学中的若干难题
SELM模式主要解决的教学难题有:
1、全球化背景下商学院学生国际视野普遍狭窄。针对国际创业教育模式向全球竞争、动态模拟竞争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理念,SELM模式通过引入IEE、SYB等国际创业系列课程及国际交流项目,培养了学生国际化创业视野。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针对普遍反映枯燥的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SELM模式通过系统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在激烈复杂国际商业竞争情景下的角色扮演与互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团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开拓创新性,与时俱进的商业竞赛机制培养出了学生在复杂环境下的开拓能力并培养了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与创新精神。
3、过分强调分职能模块化教育,无法培养具有整合性知识和综合性管理能力的创业人才。SELM模式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以及管理学院创业教育师资雄厚的优势,通过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以及综合性的创业知识集成式教学体系,使知识转化为异质性能力的效率大大提高。
4、被动的以个体为单元的学习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对团队式创业模式的强大需求。通过SELM模式平台的搭建,实现了从过去的以“教”为主导的个人学习模式,向以“学”为主导的团队学习模式的顺利转变;通过全校范围内各类模拟、竞赛学习团队的组建,也培养了创业者的团队合作精神。
5、创业实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SELM模式通过系统性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以及创业导师引领的情景实习,极大地改善了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提升了学生在创业实操方面中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矛盾,满足了部分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与创新实现的需求。
(二)“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特点
中山大学SELM模式主要内容可以用“S-t-r-a-t-e-g-i-c”一词表征:
Simulation Learning----商战模拟学习。SELM模式主要学习形式是要促进学生参与全球创业实战模拟、全球创业计划大赛、案例大赛以及各类科技作品大赛; Team-based Learning----团队协作学习。即学生是创业教学活动的主体,SELM强调学生要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学习者之间是协商、合作的;
Role-play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角色扮演和互换学习。SELM模式强调创业教学过程的角色扮演和互换性,以及学生积极参与创业问题的解决过程;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Integrated----知识整合应用学习。SELM强调创业教学导向是以引导学生整合运用所学综合管理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为前导;
Target-oriented Learning----目标导向型学习;SELM教学的目标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强烈的目标导向性;
Entrepreneurship Chain Learning----创业学习链;SELM教学程序是基于“创业活动 + 双导师制+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引导基金” 创业学习链进行的;
Global Environment Learning----全球化商业环境学习;SELM模式教学背景是通过国际创业论坛,国际创业交流平台,国际创业培训师的培训项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全球化商业学习环境;
Innovation driving Learning----创新驱动学习;SELM模式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结果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和持续培养创业师资队伍,这也是创业教学效果最终评价的依据。
Competition Learning----商业竞争学习。创业竞赛、模拟实验室和创业平台是SELM模式主要教学工具,它们为学生的商业竞争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SELM)的过程内容、方法与教育思想体系
SELM的教育过程内容主要是基于图1所示的教育科学基本过程考量。
图1 “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设计的教学过程内容体系图
从此过程来看,SELM模式需要从创业教学主题出发,围绕SELM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以及教学评估来设计和准备。基于Lumpkin(1999,2004)的“基于创造力的创业学习模型”,以及Ireland(2003)等人的“战略创业模式建构体”理论,同时从教育学的多维度教学理论角度出发,SELM 创业教育模式同时体现了图2所示的多维学习方法路径:
图2 “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的多维方法路径图
上述教学模式所体现的重要维度可以细分为:模拟维、竞赛维、实践维、评价维、教师维、学生维和平台维。通过对“维”的认知,SELM更自然、清晰地解释了当前创业教育应该解决的突出问题及创业学习的主体、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工具等;SELM的每一维度均可按三层核式结构分为几个层次部分,即核心层(模拟维)、架构层(竞赛维)、基础层(实践维),环路层包括有渗透层(评价维、教师维、学生维、平台维),这是一种完全符合当今创业理论及教育规律的核式结构。相邻层间为模糊边界,即教与学、理论和实践、模拟虚拟与实际、本土化教育和全球化商业环境是相互渗透的,每一维的横向部分也是相互渗透的,以此搭建教与学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每一维均有方向性,均明确创业教学指向核心,由核心发散到外层,因此也称之为“内核式的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据此,可以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的创业教育多层目标体系。
图3 基于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创业学习模型”创业教育的多层目标体系图
三、“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SELM)的重要创新点
中山大学SELM 创业学习模式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创新
一、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创业教育一体化学习的平台(Global Entrepreneurship Learning Platform)。通过构造一个从国际创业理论研究到国际案例教学,进而到全球竞争模拟实验再到创业实践的一体化学习的平台模式,使得学生的国际化创业实践具有连续性、动态性和系统性。
创新
二、首创性地打造了一条基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创业教育链(Global Entrepreneurship Learning Chain)。通过打造一条“国际创业活动 + 双导师制+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引导基金”的创业教育链,SELM使学生们在努力完成国际创业学习的基础上,加快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将知识成果化的能力。
创新
三、科学性地设计了一种基于全球商业竞争的学习机制(Global Competition-Based Learning Mechanisms)。通过科学设计的“创业案例大赛+创业模拟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创新项目大赛”的创业竞赛学习机制,促进学生间团队式学习与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全球竞争意识与国际创业精神。
四、“战略性创业教育模式”(“SELM)的应用性成果
(一)纳入到了国际商业管理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规划中。首先,通过引入国际创业系列课程及国际交流项目,SELM已经将创业课程纳入到了管理学院的国际商业管理教育体系中。2004年成立的中山大学创业中心之后,创业的教学改革有了具体的承接主体。2008年7月,由美国花旗银行和创业中心联合开办的TOT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持续3年,每年有50名国际创业培训师候选人接受SELM课程培训。其次,把SELM纳入中山大学大学生素质教育总体规划中,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更新。创业中心与就业指导中心共同申报的教育部国家人才培养模式中大创业教育实验区项目已经获批,所设计的“3+2”创业管理双学位培养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最后,SELM倡导课外创新学分制,从2001 年起,SELM规定学生从事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活动均计学分,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作为必修环节,与学位挂钩,与奖学金评定、推优挂钩,使之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学生课外研究课题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课题或某门相关专业课课程设计。
(二)创建“创业案例大赛+创业模拟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创新项目大赛”的教育培训机制,并在各类全球创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SELM体系所形成的校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四级”互动创业计划竞赛培训机制,使得竞赛穿插在日常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形成“创业案例大赛+创业模拟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创新项目大赛”的创业竞赛机制。创业中心持续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国内外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个学历层次,每年参赛人数都在1500人以上。
在全球竞争模拟教学方面,自2002年开始,接受SELM教育的中山大学队连续获得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lobal Management Challenge,简称GMC)好成绩。2003年获得中国区亚军、2004年获得中国区冠军,随后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在葡萄牙举行的世界总决赛,并一举获得世界冠军,谱写了自中国参赛以来最辉煌的篇章。2009年1月,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会计专业以及人力资源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MBA学生共同组成的代表队,在第24届国际GMC中国区比赛中一举摘获全国单项和团体总冠军。
另外,国际ACCA大赛冠军(2003);北京大学“光华杯”全国高校企业竞争模拟挑战赛总决赛冠军(2005);团中央“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精于心 简于形”全国季军(2006); “合生创展杯”华南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冠军(2008); “哈佛商业案例大赛”总冠军(2008)、香港“国际创业计划”银奖(2006)、等骄人的成绩都说明了SELM的巨大成效。
(三)国际创业教学成果推广
以李新春教授为核心的创业研究团队共计在《中国社会科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与创业相关的论文30余篇,著作10多部。中大欧阳洁教授和任荣伟副教授曾根据“暴风雪队”参加GMC总决赛的夺冠过程,在总结教学以及比赛经验的基础上,写作了《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赛前必读》、《决策管理----理论、方法、技巧与应用》和《市场预测与决策分析方法》等3本书,已经被认定为GMC中国赛区指定培训教程和GMC亚洲赛区指定培训教程。还有方志远博士主编的《电子商务师》,已经被国家劳动人事部确定为国家劳动就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用书。
另外,在各大院校传授创业教育模式的经验,并帮助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等兄弟学校获得创业大赛优异成绩。
(四)学生创业和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SELM已成为中山大学的品牌。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推广,SELM已经成为中山大学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品牌项目。据统计,参与全球国际、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创业计划案例大赛、科技作品大赛等竞赛的获奖大学生就业率100%,参与学校创业教育培训课程的学生,就业率较高,自2004年以来,经过SELM教育的学生中已经有超过300人走向了自主创业之路并获得初创成功,这些学生还带动了1000多名大学生一起创业,部分缓解了学校的就业压力
典型的如,在2004年GMC获得总决赛冠军队的CEO李国鑫毕业后进入国内著名咨询公司——新华信,他结合在国际比赛中的经验改造了人力资源咨询中的招聘流程,取得了公司高层领导的高度好评,并在公司内推广。目前,李国鑫已经开始了自主创业。
许多学生在接受了该SELM模式教育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在实习期间,为不同类型企业编制《创业计划书》、制订《内部管理制度》、《员工培训计划》和《创新产品推广计划》等,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五)组织举办各类国际创业交流活动,扩大SELM的国际影响和推广。SELM体系下的“花旗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华南地区的创业论坛和理论实践的研究基地,目前已成功举办5届,参赛对象也扩展至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凤凰卫视阮次山、著名学者余秋雨、珠海格力电器总经理董明珠和中国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先生都在论坛上与广大师生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2006年7月,创业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港美中心成功主办了“中美创业与伦理:珠三角地区学生领导力国际论坛”。来自美国、香港、澳门以及中国地区的21所著名大学共约100名师生共同就中美创业的社会伦理性比较问题以及中国珠三角地区的创业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六)全球化创业教育模式成功,引起社会和企业家重视、投入和支持 许多企业在SELM项目的影响下,积极响应并加入到创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中去。例如,广东省粤科风险投资集团公司与中大产业园于2008年各出资1000万人民币共同组成2000万元的学生创业种子基金,持续对接受了创业教育的学生项目进行种子基金培育;广州百事高运动公司贯彻党中央“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与中山大学创业中心战略合作,于2009年3月出资1000万赞助100名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
五、结论
中山大学多年创业教育改革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创新特色的SELM创业教育模式,已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已成为中山大学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SELM也将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引领下,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继续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教育示范作用。
第五篇: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摘要:
我国高校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扩招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和机会。但高校教育模式造成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创新能力,因此加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结合南京工程学院建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对如何构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办法。
关键词: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Abstrac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has led to the college education,the enrollment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spee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students and provide a broad market and opportunities.But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lack the current mode innovation ability, thus strengthening business college education reform of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Aiming at the present universities education innovation, combining the Nan Jing institute of building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novation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how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 in-depth stud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ivil engineering The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Pattern exploration
引言
近年来,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找工作难与公司招人难的并存的“两难”怪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繁多,其中教育体制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大学生创业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土木工程专业是有着悠久历史并注重实践的工程学科,对土木工程专业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研究,并以此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发展所需求人才,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意义重大。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早在20世纪初国外高校就已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1919年,美国在高校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正式开设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在德国,政府明确地提出,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1]发展至今欧美发
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成熟阶段,并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学术教育体系。我国创业创新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序幕。1999年团中央组织的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对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02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校创新创业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确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院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期间九所院校都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及创新,切实展开创业教育实践。最终探索建立了可以代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经典模式:
1、以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提高为侧重点,将第一二课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第一课堂即学科教学课堂,调整教学方案,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在第二课堂即课外实践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竞赛活动等活动,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
2、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把创业教育贯通到创业现实环境中。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教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
3、以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为侧重点,把第二课堂纳入教学必修课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创新创业计划为依托,通过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系统,纳入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4、以创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侧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重在实践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实体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5、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确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另一方面以社会活动为依托,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2]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制度模式的创新及改革。根据国家教委建筑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说明,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并能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3]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在达到基本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更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学生既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又具备工程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的能力。并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以促学的理念,鼓励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自主创新创业,最终实现“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我校土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始建于2003年,目前本专业设有包括建筑工程管理和监理、交通土建、建筑学等五个专业方向。自2003年该专业成立以来,学院不断规范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但近年来各企业对本专业的毕业生的高期望,无疑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缺乏的问题随之显现。其中主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度认识,实践性不够,未能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缺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的结合。
2)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师资配置优化不足、师资体系不够合理。
3)课程设置有待改善,实践缺乏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活动开展的结合。部分与实际结合较紧的课程计划课时少,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因为实际工程感性知识少而很难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工程中的有关构造和工艺作法相结合并对应。
4)专业毕业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普遍不足。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比如土木工程制图和识图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最终导致毕业生普遍反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到工作中不能马上投入使用,工作上手慢适应的时间长。[4]
三、土木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1、正确认识创业教育、深刻理解创业教育内涵,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高校应该尽快转变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确立以培养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观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努力营造并形成有利于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创业文化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重视创业、推崇创业、创业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实施。高校应该制定各种创业政策与创业制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同时要设立专门管理创业管理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支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营造一个创新开拓进取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营造一种推崇创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宽松自由的环境。要创业就意味着冒险,冒险就可能失败,要培养学生不甘失败、不惧失败、不畏挫折、勇于创业的精神。
3、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形成合理师资体系。
开展创业必定要形成在教学管理与研究方面的合理机制,这就需要我们的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置,强化教师技能与培训,改进教学教育方法,实现各类教学形式的互通,同时通过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实现科学教育模式。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配置应要面向社会敞开大门,采取聘用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与创业专业相关的专家与有经验的实践者作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或鼓励教师创业,形成具有实际经验的专职教师,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或采取创业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到创业一线去兼职,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经验,使教师在创业教育教学中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惑;高校可以采取聘任制,面向社会吸收有实践经验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担任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理念,指导创业实践,提供创业服务,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建立大学生创业促进的长效机制。
4、构建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体系。要改变专业对口的静态就业观,确立不断创业的动态过程的人才观,在教学实践中教育学生创业本身不只是自身就业,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1)根据创业教育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按照个体分类和创业目标的不同增加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业技能的创业教育课程 ,在专业课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业教育的思想,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创业课“三课”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2)要实施相对开放的弹性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和实践,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加大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指标,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使学生理性的认识创业内涵、创业目标、创业品质、创业素质和创业文化,促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
3)根据各专业不同特点,整合校内的相关资源,为自己提供创业实践式体验的模拟或现实的创业操作平台。创新创业工作室平台,下设建筑设计工作室、装饰设计工作室、建筑模型制作工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室、景观环境设计工作室等小的工作组团,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场地和硬件设施,让具有创业意图的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工作组团,在学校老师和聘请的企业公司指导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公司运营模式进行运作,以进行创业实战练习。通过创业实践,使学生实现从理性到感性,从理性到实践的锻炼和体验,为他们毕业时直接创业或未来创业打下基础。
4)充分利用校外的相关资源,与相应的就业、创业方向的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建设单位、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等,特别是自主创业开设的公司进行横向联合成为我校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公司进行实践。这样可以尽快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也为将来自主创业开设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咨询公司等积累经验。
5、结合专业特色建立大学生实训模拟基地,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和科技产业公司,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生实训模拟基地,通过产、学、研的相互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组织学生考察企业创业的经历和经营状况,可引导他们创立一些有新意、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现身讲座,为学生提供借鉴;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强化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有效手段。通过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实现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四、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实现土木工程的培养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懂专业,能创新,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体现,也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方向。因此,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新形势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志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堪忧 [N].科技日报2010.04.02日
[2]杨妤,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呈现新局面 [EB/OL].人民政协网2009.08.26
[3]方从严,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探 [N].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第1期
[4] 黄越南,浅谈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教学方法的转变 [N].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NO.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