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税务教育培训模式 构筑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定稿)
创新税务教育培训模式 构筑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作者 李义成 刘建忠
一、目前税务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计划的短期性
目前的税务教育培训计划大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来安排,教育培训需求更多地放在服从当前业务需求上,培训重点放在个人完成当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行为上,忽视了对整个组织在未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分析。教育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前瞻性和公务员所要达到的知识标准和技能标准,同时培训计划透明度不高,参训者不知道具体时间、地点及培训内容安排。最典型的是层层都有教育培训计划,都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培训,造成人员素质始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打转转,队伍的素质始终滞后于事业的发展,整体素质难以更新,仍处于被工作推动学习的阶段。
(二)教育培训对象的局限性
在税务教育培训对象的选择上,只注重对岗位的选择,如局长、分局(所)长、征管、稽查等岗位,忽视对岗位上具体人有具体需求的分析。造成懂的人对学习无兴趣,不懂的人学习跟不上趟,想学的知识学不上,讲的知识用不着等情况。教育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培训资源浪费较大,尚处于“要我学”的点名式培训学习阶段。
(三)教育培训方法单一
我国的税务教育培训自上而下都以短训班为主,短则一天半天,长则几个月,拘泥于课堂这种单一形式,没有形成多渠道、多模式的教育培训,更缺乏有意识的模拟、替补训练、轮流任职、角色扮演、讨论会等方法。
(四)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税务教育培训机制不尽完善,既缺乏教育培训前科学的需求分析和培训后的效果评价,又缺乏“考试—录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使用”这样一种接受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完善机制。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对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内部、事务性、实际操作性、人事管理的层面,缺乏以人为中心、与税收事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
二、树立全新的税务教育培训理念
早在30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报告《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就曾预言:未来社会“最终将走向学习化社会”。在2001年5月北京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开幕式上,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5点主张,其中的第二条就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江泽民主席还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在全国税务系统全面实施《面向21世纪税务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这对于我们更新观念,建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高税务系统国家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事业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其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人的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个人在工作中的钻研和探索,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训。尤其在当今社会,人成为比物质更重要的资源。“税之兴衰,维系教育。税收教育事业的振兴,关系到21世纪我国税收事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① 高度重视税务系统国家公务员队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加快税务系统国家公务员的教育培训,是税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统一思想、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手段,更是调动税务系统国家公务员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要把智力投资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把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树立继续教育的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成为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组织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税务
系统国家公务员通过有组织的不断的学习活动,掌握了知识,这些知识才能有效地运用到下一步工作中去,而教育培训作为向每一个公务员提供的一种学习机会,使公务员的技艺、能力、知识得以更新和提高,形成工作、学习和知识需求的有效整合。为此,继续教育就成为组织的首要任务。要克服把工作与学习分离开来的旧观念,克服把教育培训作为间断的知识技能培训的短期行为,变过去的应急式教育培训为长期的、系统的、规范的教育培训,帮助税务系统国家公务员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984年派瑞曼(Pemlmm)说过:“到下世纪初,美国将有3/4的工作是创造和处理知识,知识工作者将意识到: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你得到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扎波夫(Zubof)指出,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对工作和学习之间关系的基本看法。她说,“高度信息化的组织是一个学习机构,它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拓展知识——不是学术意义上的知识本身,而是使组织怎样更有效率的核心。学习不再是在教室里或者上岗前的孤立的活动,人们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时间来学习,相反,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学习与效率是同义词。”② 今天,正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税务系统必将成为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组织,我们每个人不仅直接从事税收工作,而且更多的是从事与知识、信息有关的工作。我们的组织和个人要在信息化社会这条高速路上行驶,就必须不断地在大脑的“油箱”里补充知识这种燃料,也就是形成“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的新机制。只有这样,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这也是我们新的生存方式。
三、建立全新的税务教育培训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教育培训,就是根据当前和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提高税务系统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而对其实施的培养和训练。训练的目的是“知其行”,而教育的目的是“知其然”。要构筑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体系,作为组织必须首先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教育培训模式是教育培训的主体,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应按照制定教育培训政策、确定教育培训需求,制定教育培训目标和计划,组织实施教育培训,评估教育培训成效,运用教育培训结果5个方面的要求,逐步建立一套“统一规划、组织指导、分级培训、形式多样、全员参与、评估奖惩”的教育培训新体系。
(一)统一规划就是建立税务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税收工作的大局,为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各项税收政策和依法治税服务;遵循公务员成长和人才培养规律,着眼于全面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服务;加强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制定和落实公务员教育培训规划,探求教育培训规律,健全教育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逐步建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体系,使公务员教育培训形成整体效应。其次是根据人员情况和税务机关的整体工作规划,制定教育培训政策、原则和教育培训工作的长远规划、短期计划,确定税务系统国家公务员所要达到的知识标准和技能标准,以及考核、奖惩、使用等制度。
(二)组织指导就是按照初任教育培训、任职教育培训、专门业务教育培训、更新知识教育培训等层次,建立必须教育培训和选择教育培训制度。根据“职位说明书”,详细确立每个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及应教育培训的内容,制定教育培训指南,使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应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每人每年根据教育培训指南选择3~4项教育培训项目,以便于人教部门安排教育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同时每人每年根据教育培训指南选择1项未列入教育培训计划的自学项目,自学笔记应不少于1~3万字。每4~5年由组织安排分类离职学习半年至1年。最终使初任教育培训、任职教育培训、专门业务教育培训、更新知识教育培训具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三)分级培训1.上级部门按照下级层层上报的全系统教育培训需求、每年亟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未来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分解,从教育培训内容、具体教育培训任务、组织者三方面详细分级下达教育培训计划,形成税务教育培训需求自下而上汇总、培训计划自上而下传达的制度。并将教育培训计划在年初就通知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得到什么教育培训,以便统筹安排好工作和教育培训前的预习,将教育培训任务落到实处。因教育培训的内容是自己想要学的东西和工作需要的东西,这就真正变过去的“要我学”的点名式培训为现在的“我要学”的按需施教的新机制。2.教
育培训对象分级制。由于各类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不同,各有自身的独特性,因而对这些不同岗位类别的人员,按教育培训指南要求,安排不同的教育培训项目。在按行政级别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应层层选拔一批基础好、可塑性强的人员,由上级进行专门教育培训,造就一批“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四)形式多样就是制定税务教育培训教学管理细则,人教部门在组织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前,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以保证教育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1.做到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改变过去短期培训的单一形式,将初任教育培训、任职教育培训、专门业务教育培训与长期教育、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定期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期教育重点放在基础性学历和提高型学历教育上,积极引导、举办、鼓励、支持公务员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学习层次,取得双文凭、多学历,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短期培训重点放在实用方面,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专题讲座重点放在重大政治、宏观经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税收发展、观念更新等方面,提高领导班子的宏观意识、决策能力,解决广大税务公务员就税收论税收、知识单一的问题。定期学习重点放在集体学习辅导和个人自学上,把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学习化,使每个人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2.做到教育培训方法多样化。利用电大、函大、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教学资源进行长期教育;把短期教育培训从课堂教学延伸到摸拟、替补训练、工作轮换、轮流任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研讨会、出国考察培训等方面,不拘泥于形式,多渠道、多模式地进行教育培训。专题讲座利用教育网络资源或聘请讲师、教授、专家等高级人员进行讲授,提高授课的层次。定期学习要改变集体读报纸、个人记笔记的陈旧做法。集体学习应放在辅导个人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上,采取案例研究、讨论会、角色扮演等形式。
(五)全员参与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的各级各类人员全面进行教育培训,这是提高全员素质的必由之路。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公务员,都要参加教育培训。尤其是领导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领导本身要善于学习,做一个好的学习者,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其次要做一名好教练;第三要善于鼓励、督促大家学习;第四要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只有做到领导带头,才能做到全员参与;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培养出团体学习的气氛,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
(六)评估奖惩税务教育培训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严格考核、评估奖惩是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和严格的考核,无法检验教育培训的成效。要建立一套标准的评估奖惩体系,首先要制定教育培训评估细则,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对教育培训成果作出正确的评估。评估应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1)综合评估。教育培训部门每年对全年的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总结经验与教训,修订教育培训指南与计划,制定改进的措施和办法。(2)专项评估。每次教育培训结束后,对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与实际需求及预期目标对照,按照程序进行评估,为今后的教育培训提供依据。(3)个人评估。每年对每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竞争上岗、任职、晋升的依据。(4)回任评估。经专门教育培训的人员回任工作后,在一定的时期(半年或1年)内进行综合评估,判断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否达到。其次要制定教育培训奖惩细则,把教育培训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针对各类教育培训评估的情况进行奖惩。对教育培训工作搞得好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学习成绩优异、学有所成(如取得国家认可的计算机、英语、律师、会计、评估等系列的各种能级、证书、资格)的人员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奖励情况记入档案,与竞争上岗、任职、晋升挂钩。对没有完成教育培训任务和教育培训效果不好的单位给予相应的批评、惩处;对没有达到本岗位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水准的人员,限期要求达到或者待岗、下岗、降级使用,后备干部不提拔使用,使公务员教育培训的约束、激励机制得到充分体现。
主要参考资料:(1)陈佳贵主编《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2)张 德编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吴贵生编著《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邱昭良《学习型组织:即将到来的组织革命》(载《决策借鉴》1998年第3期)。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地区国家税务局① 参见国家税务总局《面向21世纪税务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国税发(1999)143号文件。② 参见邱昭良《学习型组织:即将到来的组织革命》(载《决策借鉴》1998年第3期)。
第二篇: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着力提高职工素质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企业文化只有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同样要进行创新。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是培训工作的基础,也是培训工作的关键,要改变以往培训方法的单
一、枯燥乏味,就要对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积极为员工创造条件,提供多渠道、多途径、可选择的方法和内容,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融入现代培训技术和手段,建立员工真正感兴趣的立体感十足的教育培训模式。
高升采油厂热注作业区针对热注运行工开展的门槛题培训已经进行了三个年头,通过作业区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以《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为依据,使员工的基本技能素质培训和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这三年里,即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当然也看到了目前教育培训工作的不足。这种不足集中的体现在了培训方式的粗犷、单一。为了改变以往简单的通过兼职教师进行口头培训的方法,改变 “老师讲,学生听,考试测”的传统学校授课模式,作业区最近组织人员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拍摄了600多张照片,制作完成了24个PPT课件,涵盖了《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的所有内容。接下来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作业区教育办公室协同生产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将制作完成的24个PPT课件全部拍成了视频,前后总共拍摄了500多段视频,最后通过剪辑合成了22个操作视频,完成了《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从PPT课件制作到教学视频拍摄、剪辑的所有工作,并参加了局里的优秀课件评比。从图片、视频的拍摄到视频的后期剪辑、配音配乐,凝结了作业区广大干部员工无数的心血。
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让受教育的对象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岗位员工的教育需求,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区这次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利用了现代的培训技术和手段,将多媒体融入到员工教育培训中,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枯燥乏味,让教育培训变得鲜活起来,变得立体感十足,变得有血有肉!
第三篇:对进一步创新税务教育培训工作的探讨
对进一步创新税务教育培训工作的探讨
国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近年来,全省国税系统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更新教育培训理念,强化教育培训措施,改进教育培训手段,逐步构建了符合实际的教育培训新机制,大幅度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试联系基层国税部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就
进一步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积极探讨。
一、基层税务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基层国税部门在严格落实上级教育培训规划的基础上,普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
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统一规划。首先是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际,确定基层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税收工作的大局,为贯彻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及推进依法治税服务;遵循公务员成长和人才的培养规律,着眼于全面提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服务。其次是根据人员情况和整体工作规划,制定了教育培训的长远规划、中期设计和短期目标,确定公务员所要达到的知识标准和技能标准,并明确考核、奖惩、使用等相关制度,为建立教育培训新机制奠定了基础。
(二)严格目标要求。依据初任教育培训、任职教育培训、专门业务教育培训、更新知识教育培训等层次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实施教育培训。根据新的岗位设置,具
体确立每个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及教育培训的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指南,使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应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每人每年根据自己的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培训项目,人事教育科根据每个单位和个人确定的项目,有计划的组织实施教育培训。同时每人每年根据实际选择未列入教育培训计划的自学项目,明确应达到的标准。最终使初任教育培训、任职教育培训、专门业务教育培训、更新知识教育培训具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三)强化分级培训。一方面,按照教育培训对象实行分级制,由于各岗位工作性质、工作要求的不同,各有各自的独特性,因而对不同岗位、不同要求的人员,按照需求,安排不同的教育培训项目。另外,还注重选拔一批基础好、可塑性强的人员,参与上级进行的专门教育培训,造就一批“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按照教育内容实行分级制,根据教育培训需求,把亟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未来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分
类,从教育培训内容、任务、目标和组织者等方面入手,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四)强化全员参与。将领导干部的教育学习作为重点,领导者积极参与学习,做学习中的带头人,既作学员,又做教练员,引导全员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鼓励、督促全员学习,并为形成全员学习的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领导带头,做到全员参与、上下联
动,培养出团队学习的浓厚氛围和良性循环机制。
(五)强化考核。教育培训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没有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严格的考核,就无法保障教育培训的效果。因此,基层部门根据教育培训计划,都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制定教育培训评估细则,通过量化、细化考核的方式,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一是把教育培训列入工作目标进行考核。人事教育科对全年的教育培训提出规划设计,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实施,落实情况按月、按季、按年进行综合考核,严格落实奖罚。二是严格对个人教育培训进行考核。按照一定的时间层次,对每个人学习、受训情况建立档案,依据教育培训的内容、项目、标准和具体要求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作为个人竞争上岗、任职、晋升的依据。三是激励学有所成。对取得国家认可的计算机、英语、会计等系列的各种能级、证书、资格的人员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奖励情况记入档案,与个人竞争上岗、任职、晋升等相挂钩,充分体现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四是搞好教育培训的评估。加强对教育培训的跟踪问效和绩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培训组织者和施教机构,以便在以后的培训中加以改进,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
量。
(六)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等优势,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积极探索符合新形势下教育培训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趣味性和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干部职工积极关心并参与
培训,打牢教育培训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尽管近年来国税系统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但从基层来看,教育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干部年龄结构偏大,第一学历层次较低;二是“复合型”人才和“高精尖”人才匮乏;三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够强,偏重于税收业务基础知识,缺乏拓展和高层次的培训;四是忽视培训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存在为考试而培训的现象,考试前紧锣密鼓,考试后偃旗息鼓;五是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参加培训是负担,导致想参加培训的业务骨干没机会培训,不想参加培训的非业务骨干反而成为“培训专业户”,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必须教育广大国税干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查找不足,增强大家参与培训、自我学习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切实在教育培训形式、内容、方式、手段等各方面加以创新,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效。
三、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内容、方式、手段的建议
(一)教育培训内容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区分不同岗
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安排不同内容,因材施教。对领导干部需要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领会党的会议精神,深层次地研读《领导科学》、《管理科学》等管理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学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前沿税收知识等,用以指导税收工作的实践,推动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层干部因岗位职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应在执行层面上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抓落实及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对于业务骨干人员,要就其岗位业务知识有重点的深入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使他们更加注重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税收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应该是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针对每一个税收管理员的岗位要求,广泛进行深入详细地培训。在业务培训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虚、实”结合的文章。“虚”就是以理论灌输为主,授课人员通过多媒体、黑板等,讲解相关税收业务知识,让干部职工能够迅速、及时掌握新的税收政策、财税原理;“实”就是以实务操作为主,注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另外,还要广泛举办礼仪、书法、摄影、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培训,切实实现以文化人,全面提高广大国税干部的素质。
(二)在教育方式上,提倡互动式学习,以提高详细效果。在集中授课培训中,要从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入手,改变一人讲众人听的学习旧模式,实行全员学习互动,科室轮流授课,分局派员参加,形成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以活泼多样的学习形式提高培训效果;要举办企业财会人员培训班,开辟企业培训基地,实现内外互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日常学习的信息化管理,结合工作需求不定期导入学习任务,限期反馈学习结果,系统自动考核学习情况;要建立网上交流平台,使全体学员随时刊发文章,交流体会和学习心得,达到全员的即时互动。
(三)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载体,丰富培训手段。要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开设“网上课堂”,依托网络资源,在局域网上建立“学习园地”,利用“网络课堂”,对干部进行培训和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选拔“高精尖”人才担任“网上老师”,进行“网上授课”,定期在网上发布自己编写的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料,并通过“教育论坛”搜集和解答
同志们提出的问题,实行教学互动,同时要定期对学习内容进行网上考试,检验效果。要成立学习“沙龙”,加强团队交流,比如成立财会沙龙、计算机沙龙、业务学习俱乐部等学习小组织,选举业务熟练、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负责人,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及时辅导业务较差的同志,使每个同志都能通过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针对有的干部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要由兼职教师担任指导,设制模拟税收征管流程、模拟查帐系统、模拟计算机应用软件等多个教学模块,使干部职工熟悉操作程序,遇到
困难,马上得到解答。
(四)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保障机制。要健全制度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计划制度、考核制度、档案证书管理制度、工作汇报制度、考评制度等基本制度,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要不断完善培训管理机制,依照需求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根据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提出申请,按照岗位知识类别和个人专业素质的高低,分类别、分层次,合理确定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科学制定培训计划。要制定和完善培训学习奖惩措施和规章制度,采取考试、随堂抽查、培训质量评议等各种形式,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遵章守纪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要加强培训工作的跟踪问效,每期培训结束后,及时到参训学员单位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了解,以调查结果作为对培训班整体培训质量认证和对学员培训效果考核的依据。要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将每期培训相关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填写培训登记卡,对所属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进行登记与管理。要加强培训工作的物质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在人、财、物力各方面予以倾斜,确保及时到位。
(五)要进一步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国税干部职工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能级管理在促进干部职工学习中的激励作用,将业务技能考试成绩作为个人能级评定和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干部参加培训做为一种奖励,将参加培训的情况作为
干部考核与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做终身学习型干部—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条例》有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条例》,是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通过学习《干部教育条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我对如何成为一个终身学习型干部有这样一些体会:
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剧增,知识的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的更新急剧加速。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有了迅速增长。__世纪前__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了__世纪。__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____年的总和还要多。在美国,电话的普及用了__年,电视机用了__年,而计算机仅用了__年。由于知识老化加速,在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能获得需用知识的__%左右,而其余的__%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从没有像今天变化得这样快。过去需要几代人完成的变化,现在不需要一代人,甚至每几年就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在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观念、习惯、思维方式等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现实强迫人们要不断地做出新的认识和判断,尽快获得认识和解释时代的能力,坚持学习,保持与时代的平衡。
终身学习是面对知识爆炸性增长的必然选择。伴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知识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据估计,人类的全部知识每五年就要翻一翻。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把学习贯穿自己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
二是要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有句俗话叫“人无完人”,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刚生下来时就像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不断学习一点一滴积累来的。这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
让我们来看一下当今社会改变的速度。这个时代被专家称作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改变速度被称为“十倍速的变革时代”。要适应十倍速变革的时代,那么你所完善自身的速度必须大于十倍速。
学习是完善自身的基础和原动力,今天的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
正像这样一个公式:
l≧c
l就是learning(学习)的意思,c就是change(改变)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的学习速度大于或等于社会改变的速度时,他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改变。否则的话,你在某一天也许又会变成一个“傻瓜”。因为你所学过的知识有一部分会很快成为“垃圾”。
三是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干部教育条例》中提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为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标准――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学以致用,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前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法宝,如果我们耗费了大量和时间和精力而学到的只是些空乏的理论,不能指导我们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因此,在自己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范围,有针对性的参加各种培训或自学,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习的过程也是个“锤炼”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我们又怎能去承担为人民服务的重任呢?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做一个终身学习型的干部,才能不断得到知识的补充、更新、拓展和提高,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第五篇:互联网时代学习变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培训心得
互联网时代学习变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培训心得
通过12月9日、10号在南京工程学院的为期两天的培训,我思潮澎湃心思万千,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也坚定了我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逐步循序渐进的使用手机授课的决心。
从9号第一场台北大学朱士雄教授的培训开始,我就深深的被这次的培训内容所吸引。朱教授一上来,就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惯例,照着ppt满堂灌;他一开始就要求我们扫码签到,扫码参与互动,回答问题,也不公布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讨论,然后在重新选择;最后在公布整个班级的答题情况。通过几次这样的手机互动,让我直观明晰的认识到用手机上课的优势:快捷、容易营造课堂气氛、增进了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将手机充分用于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很多老师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疑问:如果课堂都让学生是讨论,回答问题了,那么知识如何讲授?难道要学生自学成才?针对这个问题朱教授详细的做了问答,他是通过将课程内容提前录制好把相关的教学资料、ppt和参考资料提前放在网站上,让学生去提前预习,这样就大大的压缩了传统的知识讲授的时间,从而解决了讨论占用时间太长没有时间讲授知识的矛盾。从朱教授的授课中我学到了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授课工具——出题优。这是一个相当的app,操作简单,易用,便于老师课堂出题和统计答案。
第二天的课程是王竹立教授讲授的,通过一整天的学习。我深刻的领会到,手机进入课堂已经是大势所趋,正如王教授所说,要么让手机进入课堂,要么让课堂永远成为填鸭教育的场所。如果要实行信息化教学,手机就必须走进课堂。这一点我这之前是没有想到的,之前对于手机一直采取的态度就是堵住源头,从未想到将手机引入课程。
听了王教授一席话绝对胜读十年书。对于智能手机普遍使用的今天,连中小学生都几乎人手一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只是一味的堵,还不想办法去疏导的话,最终只能使得课堂成为形式,成为毫无效果的形式主义。
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智能手机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网络工具,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一工具为教学服务,利用这一平台更加有效的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兴趣成为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从今 以后我一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利用智能手机去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它成为课堂教学的利器而非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