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模式,精细管理,不断提高教育干部培训水平分析
创新模式,精细管理,不断提高教育干部培训水平
——扶风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案例
扶风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校长培训、学历提升任务。学校先后荣获省教育厅、市教育局“高师卫电”、“教师培训”、“继续教育”等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教育部授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培养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以打造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和精干、高效、廉洁的管理队伍为落脚点,培训中小学管理干部 284人次。进入十二五以后,我们在2011年4月12日至5月16日进行了为期35天的我县十二五首期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收到了预期效果。
多年来,学校在教育干部的培训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背景与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校长任职要求,有计划地对校长进行培训。
2010年8月中央颁布的《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指出,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面对工业化、城市化、信息技术革命和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以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面临的挑战,当前形势的新发展、外部环境的新变化、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小学校长不同程度的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如果不努力提高个人的能力素质,就难以承担起艰巨的学校发展任务,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进一步的集中培训,切实提高校长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小学校长进一步明确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和现代教育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当前教育培训工作更加重要、更加紧迫,推进学校校长培训改革意义重大。
作为教师培训机构,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校长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更好地为建设学习型国家、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教师队伍服务。
二、措施与方法:
(一)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努力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好的培训必须要有好的管理做保证。
1、加强入学教育。在校长培训的开班典礼上,都要专门对学员进行角色转换教育,并与每一名学员签订学习生活责任书,约束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行为,使学员能够迅速从学校领导角色转变到学习者的角色上来。
2、完善制度建设。完善制定了《干训学员管理制度》、《干训学员学习考核制度》、《干训学员学习生活责任书》等,从制度上保证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
3、细化教学管理。培训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从教师备课、讲课、课后质量反馈等,都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操作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从各个方面促进教师自觉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4、强化过程管理。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安排由两名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坚持实行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值班领导、教务处、班主任三级考勤管理模式,实行严格的考核考勤。对学员实行二十四小时生活管理制度,上课由一名班主任跟班管理,晚上由班主任亲自深入学员宿舍,检查学员生活、宿舍卫生打扫情况,并规定学员在学习期间,不得参与不健康活动。同时,为了使学员能在紧张地学习之余有所放松,我们还努力抓好学员课余文娱活动,进行学员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和中国象棋比赛。在培训结束时,都要对培训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员和文体比赛冠亚军给予表彰奖励。
(二)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吸引力
1、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我校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培训原则:(1)求实求新的灵活性原则
①针对性原则:培训内容符合农村学校实际,切实帮助校长解决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改中的共性问题等,力求培训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程、专题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考察课程五部分,共计150学时。
②生成性原则:培训的理论知识力求具有迁移价值,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少讲理论、多讲方法,以便在学校管理实际中能够灵活运用;如我们开设的校本课程《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礼仪文化常识》等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深受学员欢迎。
③活动性原则:开展互动式培训,即专家与学员、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相互交流探讨,让学员在行动中反思、探究中得到提高。(2)直面问题的聚焦性原则
聚焦实际、直面问题,这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切入口、终结点。这里的“焦”:即“焦点”,就是围绕学校管理各环节进行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员找到管理中的“症结”,能做到学以致用,提高管理技能和综合素养。
(3)资源共享和整合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整合培训策略、培训资源两大方面:一是整合培训策略,主要做法是:力求做到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书本理论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上级培训政策与本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情相结合;优化资源与服务教师相结合。二是整合培训资源,充分体现在:切实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构建“教师进修学校、县教研室以及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优秀校长”组成的层次合理的培训者队伍阵容。并依托省、市专家指导和县教育局正副局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亲自讲课,提升培训者队伍的层次。四是以师为本的服务性原则——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管理的实际,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以校长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校长发展需求,着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际管理水平。
2、加强模式创新,给培训注入活力
在小学校长提高培训中,我们通过“五步提高法”培训模式,达到使参加培训的小学校长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教育理念,增强工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第一步是专家引领。如在我县十二五首期小学校长提高培训中,我们聘请了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原西安市83中校长赵仲君、扶风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高君、教育局局长何宗科、教研室副主任李小平等,从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学校管理新理念等方面做专题报告。
第二步是理论提升。主要是通过专题讲座、播放名家专题光碟,解决校长在学校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理论的高度分析认识问题的原由和实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步是同伴互助。在培训中,我们通过邀请优秀校长介绍学校管理经验,组织学员就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两种形式,联系管理实际,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第四步是校际互访。我们在全县小学中选取管理特色突出的学校作为样本学校,组织学员深入实际进行研究交流,借鉴成功经验,拓宽管理视野,从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第五步是自学感悟。我们在培训中倡导学员读几本书,边读边思,边思边悟,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让自己的决策充满智慧。
三、效果与问题:
1、培训效果显著:参加培训学习的学员普遍反映我们的培训形式新颖,培训内容贴近学校教学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培训实践活动灵活,有效地突出了参培教师的主体性,调动和激发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经过培训,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长足进步。(2)经过培训,校长的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3)经过培训,校长的决策能力得到提高。(4)经过培训,校长的法治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
培训期间,参训教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培训管理制度,学习积极性高,优秀率达到98%以上。
2、存在问题:(1)教师配备不尽合理,人员结构严重老化。(2)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制约培训正常开展。(3)培训经费极其缺乏,后续培训难以为继。
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我校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新动向,不断拓宽培训领域,积极创新干训、师训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构建新型的现代化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正向着标准化、现代化教师进修学校迈进。
第二篇:创新干部培训模式
创新干部培训模式
充分发挥开放式办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刘群合
近年来老河口干部培训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结合老河口市党员干部实际,以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为目标,以基层干部实际需求为导向,采取“送教上门、流动授课”的形式,探索形成了培训不离岗的开放式办学新模式。先后对全市26家单位干部职工进行了以思想教育、理论武装与能力提升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一成功做法和经验表明:县级党校开放式办学是一种创新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的有益尝试。
一、开放式办学动因
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始终是老河口市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面对新形势,开展开放式办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的迫切需要。一些干部工作热情和知识水平都很高,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以及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一些基层干部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领会不深,开展工作没有底气;一些干部自身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开展工作缺乏勇气;个别党员干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没有思路和办法,开展工作缺乏新气;少数干部思想禁固,解放程度不够,开展工作缺乏朝气。二是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当前,老河口市正全力以赴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小汉口明星城市,全市上下促发展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但基层干部队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干部热衷应酬、心浮气躁,干工作没有思路,抓落实没有招数,解难题没有办法,不能很好的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少数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岗不尽其责,工作主动性不强,对安排了的工作消极应付,对需要突破的重点工作一推一动,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还有一些干部漠视群众、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化,干群关系紧张。三是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转型的实践需要。按照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基本原则,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问题为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要求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办学体系、培训模式、运行机制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效能,开放式办学正是这一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的具体实践。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开放式办学这种学习培训形式,增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部为群众服务的真感情和真本领问题。
二、主要做法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老河口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小汉口明星城市和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的生动实践,积极宣传老河口市委重大战略部署,把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
策上来,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2、坚持以人为本,按需培训。准确把握不同单位干部的不同特点和差异化需要,精选学习培训内容,开展菜单式培训。围绕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比如,对乡镇干部,主要集中在学习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提高化解矛盾能力,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贴心人等,对市直机关干部,主要集中在增强干事创业积极性,增强学习主动性,强化团队意识,克服职业倦怠,提高办事效率等,形成较为完善的培训内容框架。
3、坚持贴近工作,分类施教。根据不同单位培训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提高团队意识、提升能力素质为重点,以促进工作效率和调动做群众工作主动性为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围绕老河口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研讨问题与改进工作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干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
4、坚持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对于涉及到老河口市委党校题库中不具备培训的内容,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安排市信访、国土、规划、招商等部门承担相关课题任务,解决了干部对矛盾化解、国土法规、规划设计、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需求。
三、主要经验
1、深入基层、认真调研是搞好培训的前提。为了使开放式
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多次组织干部深入全市各单位、乡镇办和规模以上企业,采取面对面征求意见、召开干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整理归纳,确定了开放式办学培训的三个重点:一是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主要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目的是让干部明确职责,解放思想,为做好本职工作打好思想基础。二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解读老河口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目的是让干部明确任务,掌握方法,为做好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三是能力素质提升。以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为重点,解决干部能力恐慌和本领恐慌。
2、加强组织、周密部署是搞好培训的保证。按照培训协议,参训人员、时间、地点由各部门自行组织、确定。市委组织部总体安排,市委党校负责教学管理,明确一名组织部干部作为培训联络员、党校教务科作为调度员跟踪服务教学全过程。联办期间,党校教师根据教学点要求不定期下基层进行针对性授课,办学运行情况则由双方班子成员定期抽查。这种做法,既能让教师的“沉”沉出效果,解决党校教师对基层社会缺乏了解和授课中“空而不实”的问题,又能拓宽培训的广度、提升培训的深度,体现出开放办学的灵活性。
3、精心备课、认真施教是搞好培训的关键。按照培训任务,组织部对党校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在一周之内写出讲稿,着眼于针对性、实效性和通俗易懂;二是要求授课者在一周之内制
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生动、新颖、丰富多彩;三是不能停留在一次性备课上,对讲稿和课件要在讲授和使用中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党校按照个人试讲、集体点评、评优淘劣、修改补充、升华提高的步骤开展了为期一月的教学“大练兵”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听取各个层次干部对专题的看法和建议,对讲稿进行修改完善,市委组织部干训科长全程参与。市委党校各位授课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奋扎实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思想境界,成为保证开放式办学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
4、形式灵活、“菜单式”教学彰显特色。“菜单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干部缺啥培训啥”的原则,体现“实用、实际、实效”,全县26家合作培训单位从开放式培训题库中选点了48个专题,由各单位根据各自工作实际从教学专题中圈点培训专题,这种自由选择的“菜单式”教学,有利于充分整合培训资源,有效节约培训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培训效率,深受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欢迎。一是“菜单式”教学专题性强。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重要的现实问题分解成一个个专题,讲深说透,避免蜻蜓点水,力求有效解决干部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二是“菜单式”教学形式上灵活多样。课堂上把理论讲解、图片播放、讨论交流、解惑答疑等形式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用图示、画面来演示授课内容,使枯燥、深奥的理论问题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增强了讲课的艺术
性和感染力,创新了培训形式,丰富了培训内容,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培训的实效性。
5、培训质量评估制度是搞好培训的保障。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共同制定了一套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向开放式办学单位学员发放调查问卷、测评表等形式,广泛征求学员对办班形式、教学方法、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授课教师进行反馈,适时改进培训方法和措施,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开放式培训的开办,不仅有效地破解了大规模培训干部所面临的教育资源不足、工学矛盾突出两大难题,而且为县级党校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
1、开放式办学更好地调动了基层干部学习的内生动力和基层党组织抓干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开放式办学采取流动授课、送教上门的教学模式,赋予了基层单位在学习内容上的选择权、教学活动的组织权、培训时间的决定权、教学效果的评判权,使基层单位能够更好地结合单位实际和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机,不少单位干部称听课后眼界大开,耳目一新,工作思路更加开阔,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听到最多的反馈是实用性操作性很强,实现了从要我学为我要学、从干事型干部到学习型干部的转变。
2、开放式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干部化解矛盾推动发展能力。开放式办学按需施教、“菜单式”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基层的实践需要开设理论课程,贴近了基层干部的所思所想,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老河口市袁冲乡干部在学习了《有效提高干部化解矛盾能力》后,深受启发,多次找上访缠访闹访的老上访户做工作,十年积案,一朝化解,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开放式教学正确引导下,当前社会高度关注拆迁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老河口市仙人渡干部在学习了《坚持正确导向 真心服务群众》后多次与讲课教师交流,共同研究如何让群众从心里接受拆迁,在一个月内实现了全村整体拆迁无一人上访的良好效应。
3、开放式教学实现了党校教研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了理论教学水平。开放式培训的开办,不仅为基层送去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也为党校教师深入基层汲取营养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开放式办学实施以来,党校教师加强了下乡调研,在备课过程中通过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再作理性思考,从而开阔了思路,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和灌输;在授课中注重互动交流,使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成了党校老师学习提高的过程。经过实践的磨砺,市委党校的理论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锻炼和涌现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在推动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开放式办学培训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培训内容和干部期待有一定差距:乡镇干部普遍要求的信访维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国土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市直单位干部普遍要求的警示教育、道德讲堂、心理健康、老河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对象更进一步提高培训针对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努力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
第三篇: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着力提高职工素质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企业文化只有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同样要进行创新。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是培训工作的基础,也是培训工作的关键,要改变以往培训方法的单
一、枯燥乏味,就要对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积极为员工创造条件,提供多渠道、多途径、可选择的方法和内容,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融入现代培训技术和手段,建立员工真正感兴趣的立体感十足的教育培训模式。
高升采油厂热注作业区针对热注运行工开展的门槛题培训已经进行了三个年头,通过作业区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以《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为依据,使员工的基本技能素质培训和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这三年里,即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当然也看到了目前教育培训工作的不足。这种不足集中的体现在了培训方式的粗犷、单一。为了改变以往简单的通过兼职教师进行口头培训的方法,改变 “老师讲,学生听,考试测”的传统学校授课模式,作业区最近组织人员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拍摄了600多张照片,制作完成了24个PPT课件,涵盖了《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的所有内容。接下来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作业区教育办公室协同生产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将制作完成的24个PPT课件全部拍成了视频,前后总共拍摄了500多段视频,最后通过剪辑合成了22个操作视频,完成了《热注运行工基本教程》从PPT课件制作到教学视频拍摄、剪辑的所有工作,并参加了局里的优秀课件评比。从图片、视频的拍摄到视频的后期剪辑、配音配乐,凝结了作业区广大干部员工无数的心血。
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让受教育的对象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岗位员工的教育需求,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业区这次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利用了现代的培训技术和手段,将多媒体融入到员工教育培训中,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枯燥乏味,让教育培训变得鲜活起来,变得立体感十足,变得有血有肉!
第四篇:干部教育培训管理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
3、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正规化要求与实际运行中的随意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干部教育培训宏观管理难。干部教育培训宏观管理乏力,使得有的地区和部门不按规定,不经申报批准,随意抽调干部参加脱产培训,打乱了干部培训整体计划。一些办学单位营利思想较为严重,随意提高收费标准,增加收费项目,甚至拉赞助、搞集资摊派,加重了基层负担;特别是多头抽调学员,重复建设培训基地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是有些人长期没有培训,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多次重复培训,“钉子户”与“专业户”同时并存。
4、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运用的滞后性与干部任用的“超前性”的矛盾导致学用结合难。在实际运作中,干部培训没有与干部管理使用紧密挂钩,培训与使用相脱节,干部不按照有关要求参加一定层次培训的还不如未参加的使用快,致使干部教育培训缺乏驱动力。]
三是硬件与软件的矛盾。近年来,各地党校、行政学院的硬件设施发生了显著改变,但软件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所谓软件首先是指教师好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责任心;其次是指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再次是指良好的氛围和组织文化。“一流的硬件、二流的人员、三流的管理”问题尚未得到彻底改观。
二、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干部教育培训,目的是为了正视不足、破解难题,为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背过去成绩的包袱,不受习惯做法的束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受现有知识局限,不受地域观念限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干部教育培训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性要求,“又好又快”不仅仅适用于国民经济,而且适用于各个领域、各个单位的工作。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得到快速发展,教学类型、结构、层次和培训学员在数量上均有大幅度提高。怎样在今后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充分体现“好”,“好”字当头,提高质量,把数量与质量有机统一起来,应是工作的重点。
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好”主要是指效果好,具体而言,就是学员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工作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改变和提升。领导干部在党校、行政学院接受教育培训后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去,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作出新贡献,广大老-1-
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而要做到这一点,干部教育培训则必须树立巩固的质量意识,在内容、形式和管理等各个方面达到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提出的各种要求,满足学员的共性和个性需求。
要做到“好”字当头,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把握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干部教育培训既不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成人教育,还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机构提供的各种培训。干部教育培训承载有政治使命,要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注意培养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培养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干部教育培训属于后学历教育,要着力提高干部的实际能力。其次,要积极破解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难题,如教学的理论含量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分层分类的实施问题,培训的针对型实效性问题。再次,要适当控制规模。省级党校、行政学院应多办办好高层次班,立足于培养中高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当然,强调“好”字,并非不要“快”;强调质量,并非不要数量。实际上,在数量、规模方面,我们也大有潜力可挖。最近,看到一份材料很受冲击。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没有一分钱拨款,教职工400人,专职教师20人左右,只有一栋六层教学办公楼,但一年培训量达到五万人次,是我们的五倍。更重要的是,人家没有牺牲质量,学院在全国乃至亚洲富有声誉。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怎样做到又好又快的?可以作为一个个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学习借鉴。
(二)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好学员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话。对于干部教育来说,“人”就是学员,就是教师。长期以来,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教师和学生、是颠倒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在师生关系上,以教师为中心,讲什么、怎么讲主要由教师决定,学员处于被动状态。为了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我们的教室布局也煞费苦心。讲台往往高出学员的位置,以显示老师的中心、权威地位。教师在学员之上或学员之外,而不是学员之中。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改变这种不对称状态,即教学要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教学过程要让学员参与进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近年来,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培训方式的引入,就是为了提高教学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员的主体作用,还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摆正教师和学员关系。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责任,但教师不能有高人一等的心态,更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以教训口吻实施教学。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无论学历层次、理论水平,还是掌握的信息、工作经验都不比教师差,因此更应发扬学术民主,与学员平等地探讨理论问题,以理服人,同时虚心地接受学员批评和意见建议。第二,做好学员需求调研和分析。在干
部教育培训中同样应遵循“需求决定供给”原则,教师以及教学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采取各种形式收集、分析学员需求,在进行必要的政治理论教学的同时,尽量针对干部队伍存在的不足和学员共性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即使是政治理论教学,也应敢于直面和回答学员需要了解和解答的疑难问题,真正做到澄清认识、解疑释惑。第三,加大教学方式改革力度。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能力训练、现场教学都要让学员由配角转变为主角,既成为教育培训的客体,又成为教育培训的主体。
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教师变得可有可无,而是说教师的角色和功能要转变。今后教师要花更多的力气去调查研究,接触实际,要花更多的力气去了解干部、了解学员,要花更多的力气去把握理论前沿,通过科研提高教学的理论含量。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引导学员自学、思考和讨论,引导学员参与到新的教育培训活动中来,引导学员跳出具体经验,从大局、大势、政治高度、理论高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管理者(部门)和教师的关系,存在着和师生关系类似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二者关系中,是以管理者为中心,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又由管理部门说了算,“管”的色彩浓厚,而服务色彩薄弱。如果说,整个干部教育培训有一个进一步体现学员主体作用的问题,那么在教学管理者(部门)和教师的关系上,也有一个教学管理者(部门)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的问题,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为管理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要求,统筹兼顾干部教育培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要素角度看,涉及到班次类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后勤服务等众多方面。单教务处一个处的工作又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开发教学专题、安排授课教师、配发教材、教学研究等众多内容。从流程角度看,则包括定“盘子”、招生、定大纲、开班、实施教学计划、教学效果评价、结业、发证书等许多环节。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任何一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教学的有序运行和最终的教学质量。所以,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这些方面和环节统一起来,作整体谋划,协同推进。
如前所述,这些年来中央和地方、学员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为落实这些要求党校、行政学院推出了各种新举措。由于要求是分期分批提出的,因此党校、行政学院的改革措施也是分期分批推出的。大多是今年一两个,明年一两个,不系统不完备。这也符合中国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实际,因为中国的干部教育培训既不能沿袭旧有做法,也不能照搬企业培训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的官员培训模式,改革只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策略,在探索中渐进推进。不过,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现在需要实现“质变”,把已有举措整合起来,作通盘考量,在体制、机制、流程上设计出新模式,使干部教育培训展示出崭新的面貌,使干部教育培训能级有整体性提升。
在全面、协调推进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突出若干重点,注意克服目前存在的一些薄弱之处。一是加强教学前期的调查研究,使教学更契合学员要求。二是加强对不同教学方式的统筹,使各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的特点结合起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型培训方法结合起来,使案例分析、拓展训练、现场体验式教学等各类培训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加强教学效果评估。评估的标准和过程要科学,不仅要在学习结束时评估,而且要进行长时段跟踪评估。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专职教师队伍,同时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承担党校、行政学院教学任务的比重,要加强师资梯队建设,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
党校、行政学院曾经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新一轮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过程中,党校、行政学院更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要让领导干部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提高改革创新的能力,党校、行政学院在教学、管理、研究中也要体现出解放思想的勇气,改革创新的魄力。让学员通过党校、行政学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性、规律性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管理体制切实感受到改革创新的氛围。唯如此,党校、行政学院才能更好完成所承载的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第五篇: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论文
1、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缺乏创新意识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也推动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对信息获取速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资源以及信息的重要场所,就要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图书馆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但是在目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图书馆领导的管理创新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图书馆管理所面临的严峻环境,也没有意识到创新对于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依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忽视管理的重要性,严重制约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
1.2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图书馆管理依旧使用传统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采用集中式的管理管理进行图书资源的管理,在图书馆的内部,依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按资排辈的现象,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在图书馆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管理不集中,信息资源重复和浪费的现象严重。而且在建立图书馆数据库时,管理和建设标准不统一,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划分不合理、不科学,导致图书馆的信息共享难度比较大,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网络化管理举步维艰。
1.3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待加强
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要求图书管理人员掌握扎实的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然而在实际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并不高,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很多是半路出家,他们对管理工作了解不够,图书馆管理创新意识不高,不利于图书馆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1.4规章制度不完善
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的,目前的图书馆中,虽然也有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图书管理人员的行为,但是由于这些规章制度不完善,在实际的应用管理中经常会因人为因素导致规章制度失去效力,导致图书管理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作保障,图书馆的资源开发与共享也很难得到有效地开展。
2、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
2.1实现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网路来获取信息,利用纸质书籍获取知识的人越来越少,在这种环境下,图书馆要实现良好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读者,就必须要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创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实现图书馆的良好发展。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读者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提高图书馆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要树立创新管理意识,更新创新管理理念,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竞争力意识,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管理图书馆,促进图书馆实现良好的发展。
2.2创新图书馆的管理体制
图书馆要实现良好的管理,不仅要创新管理理念,还需要制定全新的图书馆管理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促进图书馆工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使图书馆管理工作朝着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资源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也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管理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减少管理人员,降低人力资源的支出,提高人员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率的图书管理工作。任何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所以必须努力创新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打破旧体制的束缚和制约,以全新的管理思路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以往的图书馆管理中,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造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且由于图书馆的建设经费比较缺乏,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严重制约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利用全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有助于图书馆成本支出的减少,将资金用到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为图书馆建设良好的硬件环境以及服务环境。此外,还需要建立数字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在数字化环境下,要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体制,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
2.4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服务
在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也应发生,创新服务方式,从手工服务转变为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图书馆应为读者创造一个安静、轻松的阅读环境,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采纳读者的意见,应有计划地进行服务模式的改变,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和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应注意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读者科学的解答问题,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实现图书馆的良好发展。
3、结束语
数字化环境下,要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果,就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完善图书馆管理的理念、模式和信息服务等环节的创新,积极主动地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图书馆树立良好的形象,满足更多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图书馆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