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行双联双管 构建区域大党建新格局
推行双联双管 构建区域大党建新格局
中共府谷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2011年9月)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东与山西保德、河曲两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县毗邻。全县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总人口24.5万;是陕西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陕西省规划建设的火电载能工业园区。近年来,府谷积极推进资源转化,着力打造产业集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县GDP和财政收入以年均30%和80%的速度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全省第35位跃居第3位,先后跻身“陕西十强”、“西部百强”、“全国百强县”行列,成为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一极。
府谷县直工委下辖4个党委,31个党总支,209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345名。近年来,我们在市直工委的精心指导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促进府谷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今年,我们针对党建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全县机关单位党员实行“双联双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适应城市化进程,把党建工作重心放到社区中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我县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比如:城中村现象,居民与村民同城,农村管理与城市管理交叉,部分经济发达村“尾大不掉”难以管理等问题。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难度和压力加大。社区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社区党建承载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县城居住人口已迫近30万人,县城人口14万人。全县12000多名党员,县城党员已占近40%,其中流动党员占8%。由于流动党员数目的增大,这些党员的流动性强、工作单位变动快,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的党员大多只在工作单位发挥作用,一旦回到社区就往往呈现出一种“无形化”的状态,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将社区内所有党组织和党员都聚集到社区建设上来,因此如何立足于社区党建创新,带动各类社区组织发展建设,扎扎实实帮助居民群众化解矛盾、做好服务,方能从源头上筑牢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为此县委决定对全县机关单位党员实行“双联双管”,即对机关单位党员实行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双向登记、双向联系、双向管理,使党员在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参加双重学习教育,接受双重管理服务。这样,党建社区化、党建工作区域化,党建重心下沉,形成了城乡统筹、镇、机关、社区一体化党建工作全覆盖的新格局。党组织可以把几个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整合起来,连结起来,使之互联、互动、互补、形成服务群众的网络和体系,进而为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障。区域大党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县委为核心,以机关工委、镇党委为实施主体、以区域范围内党组织(包括居民社区党组织、各类单位党组织、基层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内全体党员(包括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为主体,形成农村到城镇,机关到社区,党政群组织齐抓共管更具有开放性、整合性的区域党建新格局。
二、推行双联双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探索
今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和谐社区建设,积极开展“做社区建设的主人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基层”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县在职党员中推行了以单位党组织和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双向联系、双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双联双管”活动,有效地延伸了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链条,提高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
1、全面推行“双联双管”模式。我们通过建立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党员填写《府谷县机关单位党员双联双管报到函》和《府谷县机关单位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督促检查、反馈意见等工作程序,使全县党员既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主体管理,同时在“八小时以外”能够接受本人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协助管理,积极参加所居住社区党组织安排的活动,完成社区党组织分配的 工作和公益活动,全力服务机关建设和社区建设。我们还要求社区党组织要切实发挥好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凝聚人心等重要作用,做到“三建三定”(即社区建党总支、小区建党支部、楼层建党小组,党员定时、定点、定内容过组织生活),不断完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我们统一印制的《府谷县机关单位党员双联双管报到函》,对在职党员所从事的职业、技术特长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制定台账,集中半个月时间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目前全县3400多名在职党员已全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社区党组织每年召开两次由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的联席会,建立沟通联系平台,对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以《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卡》的形式每半年向单位党组织反馈一次,针对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双方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
2、强化一个“管”字。县委把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与党建目标考核、评优评先、党员干部选拔任用实行“三挂钩”,强化单位和在职党员落实“双联双管”制度的责任意识。在优化党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我县科学建立党员年度考核评议制度。以党支部为单位,按照党员互评、群众评议、支部评议三个层次,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考核评议,评定结果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并对各党总支、支部最终考核评议结果进行认真审议。同时,县上按照“双联双管”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入党考察、评优评先和领导干部考核考察“三进”社区工作。有关部门对机关单位党员“双联双管”工作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暗访,社区党组织也把机关单位党员服务社区的表现情况及时反馈给单位党组织,作为年终目标考核和评优树模的重要内容。我们投资20万余元在全县10个社区设置了“在职党员监督台”,在职党员全部在监督台予以标注,让在职党员置于社区居民的监督之下。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的特点、专业技术特长和社区建设的需要,设置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治安稳定五大类,17个社区服务岗位,引导在职党员“建言献策在社区”、“发挥特长在社区”、“树立形象在社区”充分发挥在社区服务中的带头作用。
3、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为了加强对“双联双管”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党员教育管理领导小组,通过举办培训班、上党课、召开座谈会、自学、实践锻炼等教育管理途径,让广大党员接受教育。建立健全机关单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引导和组织机关单位党员积极转变作风、不断创先争优、努力服务基层。我们对全县党员队伍进行调查摸底,将党员信息资料建档入库,通过建立和完善党员管理信息库,让党员按照要求接转其组织关系和参加组织生活,同时我们按照干部档案管理有关规定,严格党员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包括会议记录、重要建议卡、大事记、学习成绩登记、文书材料收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记录等在内的党员写实档案。
4、科学规范组织关系管理。我县本着立足实际、灵活掌握、发挥特长的原则,大胆创新党员组织关系管理,让全县流动性较 大的特殊类型党员及时过上组织生活:农村流动党员,原则上由所在村党支部管理,若离开原组织关系所在地,在新单位连续工作时间超过一年并签订劳动合同的,经本人申请可将组织关系转到新单位党组织。改制企业职工中的党员,可将组织关系转到户口所在地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或新单位党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党员组织关系原则上仍保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可转入离退休干部党委。复转军人中的党员如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在单位党组织;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入户口所在地党组织。辞职、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原则上由人事关系所在地党组织管理。留职停薪、待岗、下岗、出国离境的党员,除特殊情况下,一般应由原所在单位党组织管理。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和各类社会职业群体中的党员,应由所属行业党组织管理。
5、夯实教育管理经费保障。我县把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和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正式列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依据党员人数,按每名党员每年100元标准预算122.16万元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按每名党员每年30元标准预算36.648万元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为县直工委、各镇党委、园区党工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预算140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并随着财力和党员人数的增减变动进行调整。科学规定经费的使用办法和范围,确保经费专款专用。2010年,府谷县还筹集资金130余万元,设立“府谷县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基金”,着眼于党员队伍中的“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来帮助贫困党员的生活。
三、几点启示:
1、党建重心向社区转移,是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如何立足于社区党建创新,带动各类社区组织发展建设,扎扎实实帮助居民群众化解矛盾、做好服务,方能从源头上筑牢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2、如何避免群众对党建工作描述的“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搞形式”的现象,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是困扰各级党组织的新课题。选择只有一个:就是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听民声、传民意、解民忧。
3、党建工作必须从建强组织、关怀党员、服务群众入手,直接切入基层,直接深入到社区群众家中,直接面对社区群众最现实最渴望解决的现实问题。
第二篇:双联双管规章制度1
“双联双管”制度汇编
一、两个组织机构
1、××镇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委员会、××镇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2、××社区党建联席会
二、两个职责
1、协调议事机构工作职责
2、党建联席会工作职责 三、十一个工作制度
(一)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一、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在街道党委组织协调下开展工作,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由社区党支部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组成。
二、联席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社区党支部主持。会前要发放会议通知和会议议题,遇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
1、研究协商本社区开展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及实施措施。
2、协调指导辖区单位与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3、协调指导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动员组织社区党员积极参加社区建设各项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协调整合本社区各项资源,实现社区单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5、研究分析社情民意和党员思想动态,确定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和重点。
6、通报社区建设各项工作情况,交流各单位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做法、经验。
三、社区党建工作联席委员会成员要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带头参加联席会组织的各项社区党建活动,努力完成联席会安排的各项任务。
四、根据社区的实际和社区党建工作进展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活动,可召开工作例会、经验交流会、研讨会,也可以组织有关社区建设、社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的参观学习活动。
(二)认领社区公益岗位职责
按照有序组织与自愿参与的原则,组织在职党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社区,认领公益岗位,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区建设。
党建联络岗。协助社区对在职党员按爱好特长进行编组,制定党建主题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准确了解社区党建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为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倾智尽力。
政策宣传岗。协助社区抓好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办板报、刷写标语、开通广播、印发资料、召开培训会等形式宣传党 2 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为社区群众做好政策咨询、答疑解惑工作。
建言献策岗。主动为社区各项工作出谋划策,大胆为社区“出点子”,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广泛倾听居民群众的意见,及时向社区反映。
文明示范岗。协助社区做好“文明社区、和谐家园”创建工作,带头倡导社会公德,守规矩、讲秩序,互爱互助,积极创建文明家庭,主动参与各项公益活动。
扶贫帮困岗。主动关注弱势群体,全面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协助社区做好扶贫救助工作,积极地与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尽力帮其解决难题。
民事调解岗。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依法调解居民邻里及家庭纠纷,科学、妥善地做好疏导和化解矛盾工作。
文化传播岗。协助社区组织党员自觉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治安防范岗。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小区治安管理工作。配合民警依法管理外来暂住人员,全力防范违法犯罪案件发生。
环境维护岗。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广泛宣传创卫基本知识,配合保洁员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协助有关部门整治社区环境,及时举报违法建筑和扰民问题。
妇女维权岗。协助社区认真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妇女排忧解难,维护妇女社会地位,防止家庭暴力,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家庭和谐、社区稳定。
(三)党小组长职责
在同类岗位20-30个党员中设立一个党小组,推选出1名威望高、责任心强的党员担任党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并随时向社区党组织反馈在职党员的意见建议和有关情况。
一、努力学习和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支持社区工作。
二、经常协助社区组织本组在职党员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定期向社区党组织汇报工作。
三、及时向居委会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按时参加社区相关会议。
四、带头做到“五个好”,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真正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四)监督反馈制度
为把在职党员置于党组织和广大居民的监督之下,促使他们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采取“一台三卡”(“一台”即“在职共产党员监督台”、“三卡”即《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记录卡》和《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卡》)形式,抓好在职党员管理。
一、在各个居民小区或楼栋显著位置设置印有在职党员照片、工作单位的在职党员监督台,亮明党员身份,公开承诺事项,使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意识,自觉接受广大居民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二、社区党组织根据单位党组织填写的《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详细掌握本社区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把每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记入《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记录卡》,作为评议在职党员表现的重要依据。
三、每年底,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在社区参与活动、遵纪守法、邻里关系、服从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并填写《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卡》,直接反馈到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同时反馈到县委组织部和所在党委。
四、凡涉及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民主评议等,必须听取社区党组织的意见,详细了解党员干部8小时以外的表现,并以此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党员评优评先和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及时收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中的先进事迹,表扬好人好事,发挥社区党员参与文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制度
一、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在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教育、监督、管理的同时,八小时以外自觉服从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带头参加社区党组织各类活动。
二、社区党组织负责社区在职党员的登记工作,要在深入调查、了解在职党员的个人资料和居住地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名册及档案。
三、社区党组织要本着简便、业余、实效、适度的原则,在不过多增加在职党员负担的前提下,根据在职党员的年龄、身体、家庭和职业特点等情况,因人而宜,及时、合理地确定其在社区建设中的服务岗位,明确职责、任务和要求,充分利用在职党员社区活动日,通过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设岗定责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在职党员因病因事等原因半年以上不能履行社区建设服务岗位职责或不能参加居住地社区建设活动的,应主动向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居住地社区党组织要根据在职党员的申请,及时调整岗位,办好交接岗手续。对半年以上未参加居住地社区建设活动的在职党员,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应及时与其所在单位党组织联系。
五、在职党员因工作、居住地发生变化离开社区党组织的,应及时向社区党组织报告,社区党组织应对其去向进行详细登记,并督促其到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重新履行登记报到手续。
(六)社区志愿服务队活动制度
一、社区志愿服务队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负责组织和实施以党员、团员、老年人为主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二、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政策法律咨询、健身器材维护、家电维修、卫生保健、创业信息、治安维护、环境卫生治理、民事调解等。
三、志愿者服务活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方式,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做奉献等公益活动。平时服务活动采取“小、散、灵”的活动形式,由需要服务的群众向社区
提出服务申请,社区根据居民群众生活、居住特点和志愿者的特长及实际情况,协调志愿者服务活动。
四、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时,应时时处处注意树立党员、团员的良好形象和志愿者社会形象。
五、参加志愿者服务队的党员、团员、老年人等志愿者要维护集体荣誉,顾全大局,遵守工作纪律。
六、社区应重视志愿者队伍服务活动和工作内容的记载及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建立档案。
七、对志愿者队伍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要及时进行表彰或奖励。
(七)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
一、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是社区中以党员为主体,以志愿者为基本形式的群众自我服务组织。
二、党员志愿者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以社区为载体,通过各种组织和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推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党员志愿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上为党和政府分优,下为居民群众解难”为准则,以志愿服务精神为动力,以创建“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为目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四、凡在社区内居住的党员,均可加入党员志愿者服务
队伍。
五、凡参加党员志愿者服务的党员,须填写《党员志愿者申请表》,表明自己参与社区服务的意向。社区党组织根据党员的意向、特长及工作需要,将其编入社区中的一个志愿者服务队伍。党员志愿者必须按时完成党组织交付的工作任务,并将活动情况进行登记。
六、党员志愿者应积极向居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和增强社区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社区互助意识、社区服务意识。
七、党员志愿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特长,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八、党员志愿者服务形式:
1、分散活动。主要以家庭和楼院为单位,包括平房区。主要任务是为居民群众排优解难;设点为群众提供专业性服务;维护治安、绿化养护和环境卫生等。
2、集中活动。围绕搞好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科普、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等社区工作,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党员集体为民服务活动。
九、党员志愿者要发扬奉献精神,满腔热情地为社区鳏寡孤独、体弱多病及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帮助,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十、党员志愿者要主动接受社区党组织的指导和居民的监督。
十一、社区党组织要对党员志愿者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鼓励、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十二、社区党组织每半年总结一次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制定工作计划,了解居民需求,研究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抓先进、树典型,不断拓宽志愿者服务领域,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扩大志愿者服务影响。
(八)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情况反馈制度
为广泛动员广大在职党员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加强对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的管理,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通过社区党组织及时向在职党员反馈在职党员参与建设的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在职党员每季度至少要持证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一次,完成居住地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
二、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及时登记并每半年向在职党员本人及所在单位反馈意见,并确保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和质量。
三、社区党组织积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取得经常性联系,反馈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每半年通过《反馈意见卡》的形式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情况,为其
单位党组织对党员进行评议,评先及晋职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九)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承诺制度
一、凡是居住在社区范围内的在职党员,都要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
二、社区党组织要对在职党员进行社区意识教育,引导在职党员树立“热爱社区、关心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思想,积极为社区建设做贡献。
三、建立在职党员资料库,对在职党员登记造册,掌握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和个人专长。
四、根据每个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在职党员每年至少为社区办1-2件实事。
五、定期向在职党员单位党组织反馈党员在社区的表现情况,做为单位评议党员和评选先进的依据,促进在职党员的双重管理。
六、年底召开一次在职党员大会,总结在职党员管理工作,对在社区建设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在职党员进行表彰,提出下在职党员管理的目标任务。
(十)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一、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均属流动党员,要安排他们参加党组织生
活和其他党内活动,收缴党费,并分配他们做适当的工作。
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社区党支部要结合流动人口管理、常住人口登记、走访居民等工作,每年对外地流动党员进行一次摸底,弄清人员数量,思想状况,组织关系转入情况,本着对党员负责的态度,适时进行教育,认真做好管理教育工作,动员和吸收他们参加社区活动。
四、对从本社区流出的流动党员要做到:党支部要对外出党员进行登记,掌握外出情况,对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外出地点比较固定的党员,应动员其转出正式组织关系;时间不足6个月的,按规定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并通过适当方式与党员继续保持联系,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内记载的有关内容,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对外出不报告,或外出期间不与党组织联系的党员,要查明原因,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按自行脱党处理,支部大会通过决定后,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外出后不按规定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外出所在地党组织,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按党章有关规定处理。
五、对流入到本社区的流动党员要做到: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党员,验证后及时接收并将其编入党支部,同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不得借各种理由拒绝接受;安排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他党内活动,收缴党费,并分配他们做适当的工作;认真填写《流动党员活动证》内的有关内容。
六、流动党员应做到:因务工、经商、探亲等原因外出,须事先向党支部说明外出事由、时间和去向,外出后变更地点时,应向社区党支部报告;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外出所在地党组织,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外出期间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社区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十一)社区党支部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在职党员接受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模式,继续实施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做好在职党员到社区登记工作。
1、以开展在职党员做“单位合格职工、社区合格居民、家庭合格成员”的活动。
2、健全和完善在职党员“联系卡、活动卡、反馈卡”制度,通过深入调查和走访,了解党员的职业、特长、愿意
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对社区服务需求。
3、坚持自愿参加和力所能及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在职提出参与社区建设的要求。
4、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队伍、建立在职党员责任区,组织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并定期向所在单位反馈党员“八小时”以外参加社区活动情况。
5、建立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方便在职党员与社区党员组织联系,参加社区活动。
第三篇:探索区域党建新机制 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探索区域党建新机制 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台州市路桥区区域化党建的实践与思考 □ 蔡伟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形态转型不断加快。如何适时转变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在政治领域的“软着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为此,路桥区从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入手,探索开展区域化党建,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区域化党建的提出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基层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处于单位人与社会人、经济人与政治人的不断变化之中;基层党建工作也逐渐从农村、国有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三大传统领域,衍生拓展出既相对独立、又互为关系的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三大新兴领域。
以路桥区为例,目前全区共有登记在册的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近4万家,新社会组织684家,非公经济已占全区工业产值的98%以上。伴随着“两新”组织的蓬勃发展,外来人口大量集聚,出现了组建党组织难,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落实难、参加正常组织活动难等问题。而社区也面临着大量“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压力,在居民自治等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党员的数量与质量不平衡、党建资源的投入与需求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把这些分布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处于不断流动之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开展活动,让其时时在组织视线之内,人人在组织管理教育之中,处处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表率,单纯的“单位建党”模式下的传统教育管理手段已越来越难以胜任,急需一种新的组织设置模式和教育管理手段来补充和加强。
作为一个新的理念,区域化党建从区域的视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成片推进。在层级上,对基层党建工作实行中观管理,克服了宏观管理的不便和微观管理的缺失,较好实现与上级党组织和一线工作的对接;在范围上,打破地域限制,变点状推进为块状规划;在功能上,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变内循环为内外一体化循环;在机制上,以组织设置形式的创新为基础,推进党建工作的内容创新和机制创新,强调互动共商,倡导自主管理。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而区域化党建正是贯彻落实了这一要求,它将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理论引入党建领域,对基层党组织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对党建阵地建设、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统筹,使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更为科学,组织体系构架更加完善。同时,通过黏合协调沟通区域内的各类社会基础单元,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力;通过充当基层社会的组织主体和领导力量,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和有序运作水平。因此,区域化党建体现了党建工作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自觉转型。
二、路桥区区域化党建的具体实践
去年年底,路桥区系统总结了园区党建、村企联建、行业组建和产业链组建等模式,提出了区域化党建的构想。今年5月,选择了5个镇(街道)的不同领域开展试点。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在组织设置、运行方式和作用发挥等方面形成了有较强操作性的措施。
1、优化组织设置模式,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组织架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在镇(街道)行政范围内,把性质、特点相近的地域、人群划分为一个区域,设置区域党组织、党员服务中心党组织,构筑以区域党组织为核心、单位党组织为基础、区域内党员为主体、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动态开放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如在商务区、工业集聚区,按照“1+N+1”模式设置区域党建组织架构,前一个“1”即区域党组织,负责区域内党建工作规划的制定实施和区域内党组织组建,组织区域共建活动;“N”即原隶属于镇(街道)党(工)委的党组织,除行政事业单位党组织外,全部划入区域党组织管理;后一个“1”即党员服务中心党组织,负责未建党组织单位的培养发展党员工作,接纳并教育管理区域内的流动党员。同时,建立与区域党的组织架构相匹配的群团组织架构。如路北街道成立了中央商务区联合党委,将区域内原有基层组织划入联合党委管理,建立了中央商务区党员服务中心党支部,并同步成立了中央商务区团委等组织。
2、完善资源配置模式,构建集约共享的服务平台。按照“区域统筹、集中配备、集约共享”的方式,建立区、镇(街道)和区域三级党员服务中心(站)83个,作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本平台。同时,把现代远教网等区域内已有的各类场所和设施作为扩展平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向社会化和服务型的转变。一是规范软硬件设施。明确了党员服务中心(站)的建筑面积和人员配备标准,以及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来源。二是明确功能定位。党员服务中心(站)向全社会开放,为党员群众提供党务政策咨询,办理党内有关业务等8项基础服务和其他便民服务。三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来访接待、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并公示上墙,确保党员服务中心(站)的有效运转。
3、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构建区域一体、动态管理的体系。区域党组织以实施“服务单位+服务社会”为切入点,规定不管党员所在单位是否建立党组织,均应到区域党组织登记报到,并参加相关活动,形成了“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实现了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如中央商务区内127名党员全部进行了登记,40位经营户党员“亮牌”营业,并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店”评选活动,发挥了商区党员的示范作用。
4、畅通日常运作模式,构建上下互动、左右贯通的工作机制。纵向上,建立了区、镇(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区域党组织的领导机构,做好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并进行督查指导。横向上,建立区社会工作党建联席会议、镇(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区域共建共享理事会的沟通协调机构,定期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协商区域社会公共事务,动员开展区域和谐共建活动。同时,赋予区域党组织对驻区行政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权,对区域内社区和“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领导权,对区域内党员的教育管理权,变过去“以条为主”为现在的“条块结合”,形成区域各方广泛参与的格局。
三、开展区域化党建的初步成效
从路桥区的实践来看,区域化党建较好解决了新形势下党组织组建难、流动党员管理难和作用发挥难等一系列问题,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1、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更广。区域化党建以其开放动态的组织架构,使区域内的党员及时纳入区域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范围,有效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单位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特别是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区域化党建模式既保留了“单位党建”组织体系严密、调控力强的优点,又克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认知上、阵地上、经费上对业主的相对依赖,使企业党组织更独立、更自主地协调企业各方利益关系,满足了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同时,还避免了党员的流动变化对党员教育管理带来的影响和制约,有利于形成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如路南街道方林汽车4S党员服务中心的建立,使50多家汽车专卖店的30多名流动党员有了新“家”。
2、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细。一方面,区域化党建有效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如丰城市焦坑乡驻台州流动党支部,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在招商引资、帮助就业、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协助维持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作用。2007年以来,支部共为家乡吸引投资6100多万元,协助处置各类事故12例,帮助解决劳资劳保等纠纷46起。另一方面,区域的划分使得不同类型的党员相对集中,通过开展分类教育,以及组织开展更广层面的教育活动,使得教育效果大为提高。
3、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好。区域化党建克服了单纯的农村党建、社区党建和单位党建的局限,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空间更大。各区域党组织把服务党员群众作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加以落实,积极为党员群众提供就业推介、助学帮困等各种服务。如路桥街道古街区域联合党委,在商西路夜市推出标底仅为50元的摊位,目前已落实103个,帮助170多名外来人员和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在非公经济领域,由于区域党组织具有超然独特的政治优势,能较好协调企业、职工、社会三方面的利益关系。此外,区域化党建充分整合了区域内各类资源,构建了维护稳定的缓冲层,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4、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更活。坚持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开展区域化党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商务区联合党委通过无候选人直选,产生了1名书记和5位党委委员,并通过了党委工作章程,这是全省首次通过直选产生的区域党组织班子。新桥镇在区域化党建中,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的方式,在每月15日举行区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帮助区域内党员群众解决各种问题。
5、区域和谐共建的运行机制更实。各区域党组织把促进区域和谐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加以推进,着力构建党组织与区域各方及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路南街道在方林汽车城建立区域共建理事会,实行轮值主席制度,由每个理事单位自行申报区域共建项目,轮流牵头、协作开展、共同参与,并定期召开理事会进行绩效考核,淘汰更换积极性不高的理事单位和轮值主席。中央商务区联合党委推选了“和谐商区共建理事会”,促进企业间沟通,协调村企停车等纠纷,共同推进了商区清洁卫生等公共事务。
四、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几点思考
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路桥区的探索只是一个开端,取得的成效也是初步的。继续推进这项工作,还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
思考一:要正确认识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党建关系,调整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无论从含义还是实践来看,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党建都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单位党建是区域化党建的基础和着力强化的目标,而区域化党建本身就包含着单位党建的内容,是单位党建的一种拓展和完善。比如我们把区域化党建与农村、城市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建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整体合力。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建区域党组织的地位如何界定,如何通过区域的合理划分来提高区域党组织的初始凝聚力,这些势必将影响现有基层党建的领导体系。因此,正确认识区域化党建与单位党建的关系,进而调整完善现有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体系,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有的还需要修订相关党内规章来加以规范。
思考二:要准确把握党员服务中心(站)的定位和功能。党员服务中心(站)是一个综合性工作平台,其性质定位是具有基层党建社会化属性的载体,中心(站)之间是一种协调整合的关系。因此,工作平台建设要处理好区域党组织的“源”、工作平台的“流”、区域内其他组织的“汇”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树立和发挥区域党组织指导、协调、整合的非权力性权威,又要尊重区域内其他组织的意愿,避免区域党组织的缺位、越位或错位。在服务功能上,要着力抓好主体建设(党员志愿者队伍)和客体要求(服务项目设计实施)两个关键环节,提高融合党建、行政和社会资源的综合运作效率,以社会化、制度化、品牌化的运作方式,为基层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思考三:要切实强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支撑和保障。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解决好区域党组织所需的场地、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我们主要采取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发挥区域内各类组织已有场所、设施的作用,定期轮流组织活动;通过下派兼职、公开招聘等形式,拓宽党务工作者的选拔渠道,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按照区、镇(街道)财政分级统筹和区域内单位自愿筹集相结合的办法解决经费问题,并与财税部门商定企业党建有关费用实行税前列支等方式加以解决。但在实际操作中,比如在区域党组织书记的人选等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思考四:要积极探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有效方法。当前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主客观问题还很多,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并将此作为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的前提;要坚持舆论先行,及时宣传推广各地开展区域化党建的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以典型的示范效应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执政意识和协同意识;要大力营造党组织、党员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区域化党建的氛围,使各类组织都能在区域化党建的工作平台上找到切入点,有效凝聚区域内的党组织、党员和社会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整体联动。
(作者系中共台州市路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第四篇:中共府谷县双联双管办法
中共府谷县委
关于推进“双联双管”的安排意见
为全面推进“双联双管”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对机关单位党员“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管理,现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充分认识对全县机关单位党员实行“双联双管”的重要意义
对机关单位党员实行“双联双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密切党群关系、建立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实行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社区双向管理,有利于组织机关单位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有利于增强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力,有利于党的政策、方针在群众中全面贯彻落实,能充分发挥机关单位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府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全县各机关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单位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实行机关单位党员“双联双管”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着力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广大机关党员要自觉增强党员意识、自律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密切联系社区群众,努力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在本职岗位上争先锋、在社会上做模范,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实现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构建和谐府谷做出新贡献。
二、方法步骤
对机关单位党员实行“双联双管”是今后加强机关党员教育管理,促进社区和谐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具体分五个步骤进行。
(一)动员部署。主要任务是:县直各党委、总支、直属支部和府谷镇党委各社区党组织务必于2011年8月20日前,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工作方案,层层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二)双向联系。主要任务是:县直各党委、总支、直属支部和府谷镇党委各社区党组织务必于2011年9月10日前,摸清机关党员的详细住址及基本情况,及时做好派遣、报到、接收、分划等链接工作。单位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填写《机关党员报到登记卡》(此卡一式两份,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各留一份)。机关党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到所居住的社区党组织报到,并及时将社区党组织盖章的《机关党员报到登记卡》第一联交回单位党组织备案;社区党组织要对到社区报到的机关党员建立专门档案,并将《机关党员报到登记卡》第二联统一存档备案。府谷镇党委要整体谋划、统筹安排,按照布局合理、对接方便、双向服务的原则,划片设点、挂牌定岗,认真做好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开展活动等各项工作。
(三)开展活动。主要任务是:社区党组织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机关党员要在社区服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社区文化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同时通过知识讲座、发放资料、入区到户走访等形式宣传贯彻党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不断提高县委政府工作群众知晓、参与、监督程度,努力创设资源共享、社区共建、党群和谐的良好人居氛围和工作风貌。
(四)反馈测评。主要任务是:社区党组织要详细掌握机关党员的基本情况,同时要把每名机关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情况记入《机关党员参与社区活动记录卡》,作为评议在职党员表现的重要依据。每年底,社区党组织要对机关党员在社区参与活动、遵纪守法、邻里关系、服从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议,并填写《机关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卡》,直接反馈到府谷县“双联双管”办公室(副科级以上干部)或机关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一般党员干部)。
(五)总结深化。主要任务是:每年年底要对“双联双管”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总结,把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对“双联双管”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委成立“双联双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县直工委,具体负责全县“双联双管”的组织实施。各有关单位党组织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党组织书记(专职)和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同时要明确一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专门负责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保证本单位的在职党员按时全部到社区报到。各社区党组织要积极做好在职党员的报到接收工作,要以小区为单位设牌标点,以支部为单位将党员进行合理分划,各点上要安排专人负责,特别是八小时之外必须有人值班接应。
(二)加大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各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都要抓点搞示范,用典型、榜样引路指航。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媒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建信息网、党员电化教育、手机短信平台作用,采取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双联双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做法,引导机关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建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亲和力,努力创设社区共建、党群和谐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县委统一领导,县“双联双管”办全面负责,各机关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具体组织实施的领导工作机制。要结合全县年终综合考核和党员教育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机关党员服务社区考核评价制度,社区群众监督、反馈、测评机关党员制度,确保“双联双管”工作真正起到资源共享、社区共建、党群和谐的实效。
(四)加强督查,确保工作实效。县委将抽调专门人员组成三个督查组,负责对各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落实“双联双管”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同时将检查结果报县委“双联双管”办公室予以通报,并作为各单位年终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各机关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要将“双联双管”工作实施方案、工作动态、有关数据统计及时报县委“双联双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府谷县“双联双管”各工作组职责
为明确分工,强化职责,促进“双联双管”工作深入开展,经县“双联双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宣传组、材料组、督查组,其职责如下:
一、宣传组工作职责
主要负责“双联双管”工作的宣传、报道,包括在报刊、网站、电视台等公众媒体上的宣传,也可深入基层进行采访先进典型、了解工作动态、进行经验交流等。
二、材料组工作职责
主要负责起草领导讲话材料、工作汇报、阶段总结、有关文件,编印简报等。
三、督查组工作职责
1、加强指导。按照县委的要求,结合实际向各单位党组织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指导帮助各单位开展好“双联双管”各阶段工作。
2、督促检查。检查“双联双管”《安排意见》的执行情况;了解各单位“双联双管”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推介典型,发现问题,督促解决。
3、联系沟通。加强上下联系,沟通信息,及时向县委“双联双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情况,向各单位传达县委关于“双联双管”的有关精神和工作要求,推动“双联双管”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支持指导检查组的工作,确保“双联双管”工作目标的实现。“双联双管”各工作组组划名单 府谷县“双联双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011年8月12日
附:
附:
“双联双管”各工作组组划名单
一、宣传组:
组 长:刘 丽 府谷报副总编 组 员:李 焕 县直工委干部
刘海花 县直工委干部
二、材料组:
组 长:杨林平县委考核办副主任 组 员:张晓明 县直工委干部
单 宇 县委研究室干部
苗永欢 县委史志办干部
三、督查组: 第一督查组
组 长:康文慧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史志办主任 组 员:常函富 县自来水公司支部书记
郝丙继 县委基层办副主任 刘慧杰 县委组织部干部
检查单位:东路社区服务中心 第二督查组
组 长:王振斌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长 组 员:闫军晓 县畜牧局党总支书记
谭成刚 县委党建办副主任 岳鹏程 县考核办副主任科员
检查单位:中路社区服务中心 第三督查组
组 长:王瑞明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考核办副主任 组 员:孙 浩 县广电局支部书记
张文彬 县委副科组织员 齐宝军 县委组织部干部
检查单位:西路社区服务中心
府谷县“双联双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惠荣 县委书记 副组长:王爱清 县人大主任
辛耀峰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段裕田 县政协主席
王乃延 县委副书记
白雪梅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贺 强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贺文元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温子斌 县委常委、副县长 焦延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许世详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刘 健 县委常委、武装部长
成 员:李文江 县委办主任
张立新 县人大办主任
刘玉宝 县政府办主任 白亮红 县政协办主任
孙云林 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
康文慧 县委组织部长、史志办主任
石璐晓 县委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 赵锋华 县直工委书记 余文清 县财政局长 刘彦卿 府谷镇党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直工委,赵锋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五篇: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发展中彰显先锋模范作用
回龙观地区工委书记贺军
今天,区委召开创先争优暨党员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这是区委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全区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的重要载体,对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回龙观镇党委围绕“抓基层,打基础,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基层党组织、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回龙观建设“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现代文化居住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是建立职责任务体系,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针对全地区“安全、稳定、环境、发展、创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政齐动、上下联动和部门互动,建立四级党建工作网络,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推进。二是建立规章制度体系,规范基层两委班子的工作。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关于农村“两
委”班子建设、管理、考核、农村集体财务“收支两条线”、社区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进一步提升了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三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我们采取“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干部抓紧培训”的方法,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党员的不同需求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能力,使党员干部逐步向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强化服务上转变。四是建立典型激励机制,激发党建工作的活力。通过开展“一支一特色”、“支部互动,党员互助”、“党员承诺之星”等一系列党建创新活动,总结先进经验,宣传典型做法,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进行奖励,将优秀的党支部书记推荐为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镇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五是建立活动保障机制,为基层党组织工作奠定物质基础。在区委按照党员每人每年100元标准下拨党组织活动经费的基础上,镇财政按照1:1配比每人每年追加100元;同时镇财政拿出30万元建立基层党建专项经费,大力支持村(社区)党组织改善办公条件、开展活动等。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镇充分发挥“五位一体”党建优势,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地区科学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36件,群众对镇机关和基层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测评满意度分别达到了100%和99.3%。镇党委先后获得市级“五个好”镇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区委要求,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
开展党员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区委“一三四七”的发展思路,立足“五个好”的基层党组织创建目标,进一步完善“五位一体”党建工作格局,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和谐稳定、整治地区环境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手段,增强创建活动的实效性和整体合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创新能力和党员干部服务能力,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地区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为打造“商务花园城市、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区”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