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河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
河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督导评估工作。
第三条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在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规定的基本标准后进行。
第四条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由教育督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有关职能部门参与,依照《河北省各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度规划》,分年度进行。
第五条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程序进行。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自评和市级的复核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评估内容和标准
第六条 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情况
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应达到《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规定的办学基本标准。
第七条 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
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状况的评估,依据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和初中的差异系数。小学和初中各自的差异系数的平均值(即综合差异系数),要求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
第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状况。重点评估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等四个方面,总分为100分,评估得分应达到85分以上。
第九条 公众对本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 由评估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对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公众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的重要参考。
调查的对象: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群众。
调查的主要内容: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的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以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
附件2)。(须用全省统一的格式,独立装订)
4、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相关政策文件汇编。
5、县(市、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年龄人口情况表。
6、公众满意度调查的推荐方案,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
所有呈报材料采用A4纸,以上材料3、4一式四份、其他一式二份,盖章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同时报送电子版一份(发送邮件至ddjhzy@126.com)。
第十三条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评估检查组,对申报的县(市、区)进行评估。评估前向社会公告,评估采取听取县(市、区)政府工作汇报、核查评估资料、实地检查学校、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每个县域随机抽样查看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不少于本县域的三分之一。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的县(市、区),由省将有关材料报送国家教育督导团,申请审核认定。教育部将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的材料审核和实地检查结果,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进行认定,每年予以公布并授牌。评估结束后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 对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对已公布名单的县(市、区)进行定期复查。
第四章 表彰与处罚
第二篇:山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
鲁政办发〔2013〕8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领导,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足额安排经费,保障督导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到2015年年底全省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协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3月27日
山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我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根据《教育督导条例》(国务院令第624号)、《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教督〔2012〕3号)等规定,制订本办法。
—1—
第二条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评估标准和工作程序,严禁弄虚作假;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在广泛收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作出基本判断;要坚持指导性原则,既要找准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又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第三条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必须在县(市、区)所辖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并经市级复评通过后进行。督导评估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组织实施。评估对象为县级人民政府。
第二章 评估内容
第四条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主要包括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和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两个方面。
第五条 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内容:
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均衡配臵教育资源情况。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评估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
第六条 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内容:
(一)入学机会
1.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
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3.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统算不低于95%;
4.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初中的比例不低于60%,并逐步提高。
(二)保障机制
1.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2.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3年做到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
—2—
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3.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
4.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规定要求,并保持稳定增长;
5.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做到足额征收,足额及时拨付用于教育;
6.从国有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教育资金,从地方分成的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育。
(三)教师队伍
1.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岗位津贴;
2.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合理,按省定编制标准和编制管理办法配备和管理教师队伍;
3.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4.城乡学校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基本一致;
5.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强教师培训。
(四)质量与管理
1.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
2.小学、初中年巩固率分别达99%、98%以上;
3.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90%以上;
4.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5.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第七条 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总分为100分)、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的县(市、区),方可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同时参考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
第三章 实 施
第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按要求进行自评,撰写自评报告,并填写《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自评达到要求的,由设区市人民政府复评后,形成复评报告,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验收。
—3—
第九条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前向社会发布公告,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 公众满意度调查,可通过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的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以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其中,学生家长的比例不低于50%,其他各类调查对象数量大体相当。
公众满意度调查方案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
第十一条 通过督导评估验收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审核认定。认定合格的,由教育部公布并授牌,省政府给予奖励。
第十二条 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区域内发生违反教育法律法规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不予督导评估,并在全省范围内通报。
第十三条 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复查制度,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对已经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进行复查。对主要指标不能达到本办法标准的,责成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报请教育部撤销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2013年5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至2018年4月30日。
—4—
第三篇: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工作实施方案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根据《宜宾市南溪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府办函[2013]46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2013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局职能职责,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学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教育、药监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全面提高各中小学校食品安全质量,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组
长:周元玲
局长
副组长:易遵凤
副局长
杨
刚
副局长
陈忠彬
纪检组长
成员:范德军、李洪林、周仕华、周永贵、林希、张兰、刘言、陈浩、陈英、吴伟、陈润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食品保化品股,办公室主任范德军。
三、实施步骤
根据区上迎评工作方案要求,我局主要职能为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协助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等工作。为保证我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督导顺利通过,我局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一)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阶段(2013年3月)安排全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开展均衡发展情况食品安全自查,并根据自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并将自查表及自查总结以书面形式报我局。
(二)开展全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阶段(2013年3月至5月)
1.开展开学前学校食品安全培训及对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2.对开学前食品安全检查存在问题要求整治改的学校进行复查。
3.开展中高考学校及周边食堂食品安全大检查。4.开展夏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
(三)完善迎检档案资料阶段(2013年6月至迎检)
全面准备迎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档案资料,重新整理相关数据、修改自评报告;做好各类文件、计划、方案、总结、图片资料等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根据区上安排,本次我区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在全省形象。本次评估时间紧、任务大、担子重、要求严。各股室负责人、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高标准完成迎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精心实施自评工作。开展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评工作,向区委、区政府上报自评结果;并按照领导要求整改存在的问题,弥补存在的差距,确保达到“规定的要求”。
(三)建立健全评估资料。按照“准确、统一、齐全、规范”的要求,建好迎检评估材料。材料包括:区上各类文件、局计划、方案、总结、图片资料等。
第四篇:河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
河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
评估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督导评估工作。
第三条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在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规定的基本标准后进行。
第四条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由教育督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有关职能部门参与,依照《河北省各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分进行。
第五条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程序进行。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自评和市级的复核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评估内容和标准
第六条 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情况 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应达到《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规定的办学基本标准。第七条 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 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状况的评估,依据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和初中的差异系数。小学和初中各自的差异系数的平均值(即综合差异系数),要求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
第八条 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状况 重点评估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等四个方面,总分为100分,评估得分应达到85分以上。
第九条 公众对本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 由评估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集体座谈、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对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公众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的重要参考。
调查的对象: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群众。
调查的主要内容: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的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以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
问卷调查的数量,常住人口在40万人以上的被评估县(市、区)按1.5‰确定;常住人口在40万以下的,问卷调查数量均为6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中,学生家长所占的比例不低于60%,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约占10%,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各约占10%,其他群众占10%。
第十条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应全部达到上述第六、第七、第八条要求,且群众基本满意。
第三章 评估认定程序
第十一条 申请评估认定的县(市、区)首先由县级人民政府对照本办法进行自查自评。
第十二条 自评达到要求的县(市、区),将自查情况报所属市级人民政府,市政府复核确认后,向省提出评估申请。于评估一周之前,呈报以下申报材料:
(一)市政府的申请报告内容包括:市级对被评估县(市、区)的总体评估结论,对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基本办学标准、政府工作、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状况三个方面的评估结论以及评估申请。
(二)县级人民政府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自评报告。
(三)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见附件1,全省统一格式,独立装订)。
(四)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相关政策文件汇编。
(五)县(市、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年龄人口情况表。(六)《县域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指标计算表》(七)公众满意度调查的推荐方案。
第十三条 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评估检查组,对申报的县(市、区)进行评估。评估前向社会公告,评估采取听取县(市、区)政府工作汇报、核查评估资料、实地检查学校、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每个县域随机抽样查看义务教育学校数原则上不少于本县域的三分之一,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的县(市、区),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审核认定。教育部每年将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予以公布并授牌。
第十四条 对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对已公布名单的县(市、区)进行定期复查。
第四章 表彰与处罚
第十五条 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结果,要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
第十六条 对先进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每两年一次,由省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 督导检查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在全省予以通报。
认定后连续三年不能达到本办法规定标准的县(市、区),撤销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档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档案
学
生
考
试
成绩
A4—B11—C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