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水共治调查报告》囿山小学603刘昱
五水共治调查报告
囿山小学
603班
刘昱
调查时间:2014年4月10日 调查地点:丽水市
调查方法:(拍照对比)实际调查分析 调查人员:刘 昱 一、五水共治的意义 1.五水共治是什么?
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
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医治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
2.为何要五水共治?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的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江南水乡,为找到能游泳的河流寻寻觅觅;平原水网,不时为饮用水被污染的传闻困扰。一辆苯酚槽罐车在新安江泄漏,150公里外的杭州桶装水被一抢而空;多地市民相继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乍看似笑谈,细思之下,是群众对污水横流的痛心,对清清河水的留恋,对全面治水的期盼。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五水共治”决策:治污
2.洪水
① 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近几年来,属隆林县城的洪水最为严重。
②图片对比
遭遇洪水前的隆林县城:
遭遇到洪水的隆林县城:
3.涝水
① 在陕西户县、周至两县界上,源出秦岭,北流入渭。下游屡经迁改,《水经注》时代西北注入甘水,不入渭。
② 图片对比 遭遇涝水前的余姚:
港头镇区防洪排涝工程;提升110个村饮用水安全,新建和修建农田灌溉渠道340公。
②“保供水”相关建设图片
5.节水
①节水即节约用水。
“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
去了。”这是《最后一片叶子》中的句子,它无形中揭示了一个事实:人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更离不开水!有人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这样的!虽然地球有70.8%的面积被水覆盖,但97.5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灌溉。在余下的淡水中,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水,还不到世界淡水总量的1%!我们不能埋怨上苍对我们的不公,给了我们一个缺水的星球;相反,我们应当感到自责,上苍给了我们一个多么美丽的星球,可我们呢?“一元七角一吨水,太便宜了,有什么省头?”耳边老是清晰地回响着这样一种声音,紧接着脑海里出现一幕幕的镜头:宾馆、食堂、公共宿舍等的漱洗间里,许多水龙头开着,任清冽的水哗哗地流着。这流淌的清水,恰似地球母亲伤心的泪水。眼前还时常浮现出,电视里那个既夸张又现实的公益广告:有人在用天价,拍卖地球上最后一升空气和最后一滴淡水。这不是危言耸听,在我国北方一些缺水的山区,为了生存,人们要到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去汲水。车拉、驴驮、人挑,那是救命的水!水不仅仅是水。它是
2.争当治水的践行者。
积极为“治水”献计献策、出资出力,踊跃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拧紧水龙头,自觉节约用水。积极保护水环境,开展生活垃圾入箱、入池、入屋行动,不侵占各类水域及岸线,不向河道排放污水、倾倒杂物,不损坏各类治水设施。
3.争当治水的监督者。
积极制止和举报各种破坏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利设施等不文明行为,构建全民监督机制,合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四、总结
各位同学、家长朋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五水共治”行动,构建“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
第二篇:关于“五水共治”的调查报告
关于“五水共治”的调查报告
关于“五水共治”的调查报告
高一(5)张郦缘&何雨安
·调查课题背景·
假期中我们进行了“五水共治”的环保社会调查,我们特将调查的水域定为杭州贴沙河和古新河,也在河畔进行了多次调查。
一、关于“五水共治”
1.五水共治简介:
五水共治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
2.实行“五水共治”的成果:
2014年8月9日,第九届横渡钱塘江游泳比赛成功举办。钱塘江畔江风习习,随着人群中一阵阵呼喊,2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泳爱好者纷纷跃入江中。江水涌动,劈波斩浪,这个清晨,属于这些“泳者”。
“要通过治水,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我们自信、自觉、自强的精气神,以抓治水促转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浙江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说,要通过“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自从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来,省内多条河道经过系统治理,变得愈发清澈,臭河、垃圾河在慢慢消失,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群众跃入江河中戏水游泳,共享治水后带来的各种欢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五水共治”的成果正在浙江这片土地上慢慢显现。
二、关于贴沙河
贴沙河作为杭州城内的千年古河、护城河,开凿于公元861年,主要用以宣泄钱塘江潮水,护卫杭城。古时候因泥沙聚集于河滩上,曾与相邻几条河流统称沙河,俗称“贴沙河”。
1907年沪杭铁路贴沙河东面贯城而入,人们设立火车站在清泰门内,同时拆了城门及城墙一段,所以贴沙河河道现在位于市区。经过千余年的变迁,今天其河道南起侯潮门板桥,北至艮山闸,全长6257米。
自1931年清泰门自来水厂建成后,贴沙河成为水源保护区,但只能供应1天。近年来,人民政府对贴沙河实施了全面整治,投资人民币数亿元,采取截污分流、驳坎河岸、疏浚淤泥,引水荡腐、绿化两岸、强化管理等措举。现在的贴沙河河水清澈、驳坎整齐、堤柳成行、树影婆娑。同时由于贴沙河西岸的城东公园的建成,两岸更是呈现一片绿地如茵,自营红实,花坛藤架,兀石雕塑的美景,是杭州市民又一游乐休闲的好地方。
三、关于古新河
古新河是杭州唯一一条源自西湖的河,起于少年宫广场东侧的圣塘闸,向北穿越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后,至左家桥折向东去注入运河,全长3800米,河宽20米。旧时也有把圣塘闸至环城北路混堂桥段称桃花港或桃花河的。
历史上的古新河主要有两大功用:泄水、护城。每当汛期遇到大雨,西湖水位高涨,此时圣塘闸开启,高出古新河水位五六米的西湖水穿涵洞,奔涌而出,发出隆隆声响,一时间,古新河水位猛涨,浪击岸壁,犹如钱江大潮,颇为壮观,古人把这一景观称为“陡门春涨”,为旧时“湖墅八景”之一。现在的古新河仍然担当着调控西湖水位的作用。
每次走在古新河边,总是对它的名称很好奇,怎么又是“古”又是“新”的?经查资料,发现这个名称可能与张士诚有关。
元朝末年,张士诚筑杭州城,西城墙至钱塘门后,继续向北,延伸到长板巷(今潮王路北面)。又在城墙外修护城河。从查到的资料看,当时圣塘闸至武林门段的河道(桃花河)已经有了,而武林门以北的河道则是张士诚命人新挖的。为了区别于已有的桃花河,当时的老百姓把这条新挖的护城河取名新河。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桃花河和新河其实属同一条河,遂重新命名为“古新河”,取的是古代开挖的“新河”之意。
·调查目的·
近两年来“五水共治”这四个字出现的频率可谓越来越高,不仅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甚至我们试卷上的题目也逃不过这个热点。那我们这次研究调查目的如下:
1、了解“五水共治”在杭城内几条河流的实行情况;
2、调查人们对“五水共治的”了解程度;
3、找出并了解导致前几年浙江河水污染的原因;
4、为有关部门提出整治方法。
·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加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五水共治”进行调查,具体实施方式及人员如下:
1、问卷调查
实施人员: 设计调查问卷:张郦缘 何雨安
分发问卷:何雨安 张郦缘
具体实施方式:①设计调查问卷
②班级内和市民间发放问卷,积极回收已完成的调查问卷。(具体调查问卷见附录)
2、实地调查
实施人员:何雨安 张郦缘
具体实施方式:在杭城内选择了多个个地点进行实地的调查,记录河内河岸环境以及市民对河水的保护意识,并用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
·调查问卷·
1、您知道浙江近年来开始实行的“五水共治”吗?
a.知道
b.不知道
c.知道一点儿,但不清楚
2、您知道“五水共治”是哪五项吗?
a.清楚地知道
b.知道一点儿,但不清楚
c.不知道
3、您在近段时间有感觉到周边河道环境的改善吗?
a.有
b.没有
c.没注意
4、您参与过一些倡导“五水共治”的活动或类似保护水源环境的活动吗?
a.有
b.没有
5、您在近段时间可曾看到有人频繁在一些保护河源上游泳或钓鱼?
a.有 b.没有
·调查过程·
——古新河
在调查完了杭州著名的贴沙河后,我们把目光转到了比较不为人知的古新河。我们调查的古新河处于桃花河弄一段,环境也算可以,可供环西小区很多居民休闲,前几个月在河岸还看见有工作人员把一些植被放进网格中再放进河水里,同时环西小区的社区中心也设在河岸。
古新河并不比贴沙河宽,但可能是处于居民区旁,河畔钓鱼的人很多,这与贴沙河对钓鱼的明令禁止不同。同时古新河相对于贴沙河没有那么清澈,河水的清澈程度相差很多,在网上搜索关于杭州古新河的资料时,可以发现很多古新河河水遭污染的新闻,而且这些新闻都在2014年左右集中出现。可见,“五水共治”在近几年的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这次我们并没有看见什么好心的人捞死鱼这种事,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条河左右我们却看见了很多有关“五水共治”的介绍与宣传。可以深切的感觉到“五水共治”在市民中的影响。
——贴沙河
我们调查的贴沙河位于体育场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口附近,河岸两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走在九曲桥上,还可以享受到习习凉风,为人们吹散酷暑的炎热与工作一天的疲惫。贴沙河作为杭州的水源保护区,河水清澈,微风拂过,碧波荡漾,是难得的美景,为旁边的居民提供了天然的休闲场所。比起古新河来,这里的环境更宜人。
同时贴沙河的沿河处竖起了许多“禁止游泳”“禁止垂钓”“保护水源”的标牌,但在沿河的绿柳下仍有附近居民在垂钓,甚至还有人在河内游泳。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管理。
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好的现象,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条很大的死鱼,正想抱怨没有人处理这种事,过会儿就看到了有人在打捞鱼,我们本以为他们是专门捞死鱼维护河水环境的,但他们捞鱼的工具太不专业让我们产生了怀疑,后来才了解到他们是桥梁工作人员,捞鱼完全出于好心。让我们感觉到了无限的“正能量”啊,也不乏有爱护水源,保护环境的人存在.但与古新河不同的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关于“五水共治”的宣传,可同样“保护水源”等标语也不少见。总体来说,两相比较之下,贴沙河的环境比较好,但对“五水共治”的宣传较少,希望能做出改变。
本次的调查总体来讲进行得很顺利,在调查的过程中也让我们自己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五水共治”的知识,同样我们也发现了市民及有关部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下一一列出:
1、加强在有关河域禁止钓鱼与游泳的宣传,并指出其危害性,进行严格管理。在贴沙河畔明确写着禁止钓鱼、游泳,但仍有人在做,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有关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加强管理。
2、明确有关河域是否能钓鱼的行为。我们在古新河畔看到了有很多人在钓鱼,但河畔并没有任何标志允许或禁止钓鱼,古新河近年来的环境并不是很好,若作为保护水源,市民应禁止在古新河钓鱼,有关部门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处理。
3、“五水共治”的意识并没有在广大市民心中扎根。我们随机调查了25个市民,他们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或不清楚“五水共治”的存在,反而一些中高考生为了考试对“五水共治”相当的熟悉,有关部门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宣传。
4、环保活动(保护水源环境)不够多。很多人表示自己没有参加过一些环保宣传活动,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倡市民应自发举行这些活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第三篇:五水共治调查报告1
“五水共治”之水资源调查报告
丽水市莲都区囿山小学604班张蕊屹
一、调查目的:
1.让我们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2.让我们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大家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3.培养同学们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4.提高我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调查地点:瓯江
三、调查人员:张蕊屹
四、调查方法:了解询问、实地取样
五、调查工具:两个杯子、放大镜、捞网、石头、线、鱼竿
六、调查经过:
先用捞网捞一点水上来倒在杯子里,再取一杯干净自来水,放在阳台上仔细观察。我们用放大镜发现瓯江的水和自来水有些不同。瓯江的水里面有一些不知名的小的脏东西。自来水却没有一点脏东西。我们用石头、线、鱼竿又做了一个跟钓竿差不多的东西,并在线上标好了刻度。我们把鱼竿伸长往河中心一扔,就开始往外伸线,直到感觉石头已经到河底了,然后又把线收回来,看看石头,上面有一些污泥。
七、调查结果:
十年前:水的颜色:无色;
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
河道大小:一般大小;
水上漂浮物:水草等水生植物。
现在:水的颜色:部分呈现黑色;
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
河道大小:河道变窄,河床升高;
水上漂浮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等。
八、主要原因分析
1.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不少居民随意将生活垃圾抛入河道中。
2.由于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质越来越坏。
3.某些水晶加工厂的废水不经过污水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导致水质变坏,水生植物消亡。
九、对策方法
针对家乡水资源已经受到污染的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加强水资源保护意义的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2.提倡居民节约用水,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使用化学用品,不随意乱扔垃圾。
3.提倡农民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4.要求加工厂污水排放时,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5.希望政府强化环境保护管理,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制定一系列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对废水排放等各方面,作出严格的限制和规定,为建设绿色家园保驾护航。
十、倡议:每一位瓯江的居民们都能保护瓯江的环境,保护瓯江,人人有责
第四篇: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今天是xx学院“清水希望”暑期社会实践第四日,下午三时,我们来到了xx市xx区的百货。
下午的任务不重,却非常的有意义。我们准备了300余份的调查问卷,准备收集一些市民对于“五水共治”的想法和认识。我们分成了许多小队分别行动,于是我抱着问卷走进了小巷。
这次发问卷的经历让我非常震撼,原以为大家会不配合的冷漠相待,后来却得到了意外的反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爷爷,他对xx的水污染现象非常有见解,在填写完问卷之后还和我反映了许多xx市现在存在的问题。老爷爷说,虽然政府的政策对水环境的保护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在做表面上的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我们人民群众的身上。“化粪池排污的路径不对,希望政府人员能够重视,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政府的工作情况”,老爷爷这样说道。
在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本我们认为最容易推广的“通过电视宣传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方案很少被群众所认可,反而是政府工作被许多人寄予了希望。一个服装店的阿姨告诉我,“其实电视宣传很少会有人在看,我还是愿意相信政府,相信大家的力量。”
虽然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我只完成了12份问卷,但是对于民意我却已经有了很大的了解,也明白了xx市水污染的现状。现在人们对水环境的重视度已经大大提高,节水的意识相比之前也好了许多,很多受调查者都表示——“节水什么的那是当然”。同时,调查者们也寄予了政府很大的希望,也希望政府的工作人员能对此作出回应,切实的为人民服务。
节约已经是人们意识中的事情,水环境的保护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现在xx市的水现状不容乐观,希望今天我们的调查能够给大家一些有意义的反馈,更希望群众们能够时刻将保护水的意识挂在心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五水共治”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0xx年的“五水共治、治污为先”已经如火如荼开展,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况,收集群众身边还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较严重的黑臭河,并寻找存在的各种污染源等,征求受访者对五水共治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在温州市统计局指导下,20xx年7月-8月,xx市统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民意调查。
一、调查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对“五水共治”的各项工作及成效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使调查的结果更具说服力。根据各镇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个村,每个村计划完成15份样本,计划共完成调查问卷300份。调查采用入户调查和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知晓程度和满意程度仅有40.9%和62.8%。
二、沿河居民生活方式反映
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在对“您家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72%的被调查者选择“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调查者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还有7.3%的被调查者选择“直接排入河流”。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都为城区沿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在对“你们当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9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村统一收集处理”,仅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随意堆放,自行处理”。
三、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工作知晓和满意情况
“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要正确对待整治状况。
1、仅半数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况。在对“您知道我市各地正在开展的“五水共治”吗?”问题的调查中,有17.5%的被调查者选择“知道,比较清楚”,有39.3%的被调查者选择“听说过,但具体不太清楚”,有43.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知道,没听说”,计算知晓率仅为40.9%。沿河居民主要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和网络了解“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有57.1%的人通过电视新闻了解,有25.9%的人通过报纸了解,有31.2%的人通过网络、微博、微信了解。
2、近三分之二沿河居民满意“五水共治”整治效果。在对“您对我市前一阶段“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的效果满意吗?”问题的调查中,选择“满意、较满意、一般”的被调查者占66%,选择“不太满意、不满意”的被调查者占16.3%,选择“不知道”的被调查者占17.7%。针对66%的满意居民,当问到“若满意,您认为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有哪些?”的问题时,有7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面漂浮物的打捞和保洁”有明显成效,2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道清障、河岸驳坎”、“沿河垃圾箱配备”、“治理乱倒、乱抛垃圾垃圾”、“清运、填埋工作”等工作有明显成效。针对16.3%的不满意居民,当问到“若不满意,则主要是哪些方面不满意”的问题时,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还有很多污染的河水没有治理”;超过三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治理力度不大,存在应付或造假”、“边治理边污染,出现反弹和回潮”、“只治理大的河流,小的黑臭河都没有动”;超过一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工作不细,治理成效不明显”、“治理后续工作没有跟上,造成浪费”、“宣传工作没跟上”。
四、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治理难度情况评价
1、“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是沿河居民心目中水污染的主要形式。调查数据显示,42.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现象,42.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现象,3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现象,13.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餐饮业污染”现象,10.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等)”现象,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畜禽养殖污染较多”现象,6.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船舶油水污染”现象。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污染源查找工作,加强防范。
2、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调查数据显示,52.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染”,45.7%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39%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工业、商业和农业主要污染难以根治”。提高居民素质,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3、与上年相比,沿河居民感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明显好转。调查数据显示,在访问的7个项目中(表1),只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两个项目,达到半数以上的居民同比感觉好转,分别有71.33%和64%。而“重污染行业整治”和“养殖行业整治仅27.33%和18.33%”。
表1: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与上年同比反映情况
略
五、小结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调查显示,有30%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开设电视专栏,直接曝光污染水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有19.7%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群众配合支持和参与”。要把“五水共治”作为促转型、优生态、惠民生的重中之重。抓紧在全市进行更深、更广、更细地宣传发动,提高居民的素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五水共治”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浩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2、完善政策制度,强化治水保障。要加强治水政策研究,尽快形成有利于治水的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和廉政监督机制。要狠抓监督考核,把治水作为各部门各镇街重要的实绩考核内容。要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建立各级各部门联动的执法监管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从严从重处罚偷排漏排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调查显示,48%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加强对工业污染和养殖污染的监管和执法力度”,47.3%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强对乱扔、乱倒行为的处罚”。21.7%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落实治水责任制,谁污染谁治理”。
3、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加强截污纳管工程建设,要及早开展农村生活污水三级管网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和提升农村污水治理。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落实河长制,要建设引水配水工程,加大水体置换,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提高水质。调查显示,46%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40.3%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定时清理河道垃圾”。
第五篇:五水共治社会调查报告XX
五水共治社会调查报告范文XX
随着近年来浙江省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整体用水量超负荷、河流污染、河道淤积现象日益加剧,发展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浙江省发展的必由之路。“五水共治”作为XX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号工程,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的大政方针和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省内民众的云集响应。
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调研服务,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向人民大众传递治水信息,不仅对学生个人,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浙江理工大学“绿色传承,美丽浙江”暑期社会实践团兵行三路,为期半个月,分赴 浙江八大水系中的前三大河流 —— 钱塘江、瓯江、曹娥江(浙江八大水系中的前三大河流)流域进行宣传调查实践,切实深入基层,宣传服务。本次活动以“绿色传承,美丽浙江”为主旨,成员近30名,从源头到入海口,行程3000余公里,走访河流沿岸村庄、企业、政府部门30多个,以调查、宣传的形式采访市民500多人,通过各地共青团组织召集小朋友200多名共绘母亲河。并 截止目前,在杭城社区已经开展了为期2天的展示和宣传,借 团队之所能为浙江五水共治铺砖填瓦,为构建美丽浙江贡献力量。
小手拉大手,共绘母亲河——实践团志愿者与“三江”沿岸小朋友携手宣传“五水共治”
七月一日 七月伊始,实践团成员分赴各流域源头,以共绘母亲河活动拉开了治水宣传序幕。
在钱塘江流域的杭州高沙社区,不少小朋友及家长被实践队的宣传海报和横幅所吸引,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趣味游戏和有奖问答等环节为小朋友们立体地介绍了钱塘江的治理现况。在“我眼中的钱塘江”手绘长卷的环节,小朋友们用彩笔在长卷上画出他们眼中的钱塘江。
在小朋友作画的时候,有的家长在一旁指导,有的则和队员们亲切交谈。
在瓯江流域,实践团成员在丽水和温州的社区、广场及温州大学校园,开展了治水宣传。在长卷上,原本只有一条标注了沿岸地名,简简单单、川流而下的 只有 一条 标注几个简单 地名的 瓯江,而 各地的小朋友,都 依据自己对生活 环境 的所见所感,填补了画卷上的空缺。在长卷上,有的地方河岸旁林立高楼,有的地方清澈的河里游鱼嬉戏,当然也看到了有的地方过多的工厂使得河水染上浑浊色。这份画卷由源头丽水的小朋友们起笔,中域鹿城的小朋友们描绘中段,然后由入海口乐清小朋友们续篇结尾。一幅跨越地域,同一初心的画作,体现了下一代对保护瓯江,构建生态文明的 高涨 热情。
在曹娥江发源地的磐安青少年宫,实践队与小朋友合作开展了手绘母亲河活动,原本单调的画卷在孩子们的笔下变得丰富多彩。而在磐安县市中心的盘龙广场,实践团向休闲散步的市民宣传“饮水思源,共治吾水”的主题实践活动,耐心介绍宣传五水共治的思想,在广场展示小朋友们手绘母亲河的画卷,分发关于“五水共治”调查问卷,得到了 广场上的居民积极参与,反响十分良好。
三流域200多名 小朋友通过 稚嫩的小手表达了对美丽水乡的诠释,对美丽浙江的憧憬 充满想象力的画作表现了少年儿童对 美丽浙江的 憧憬,同时也体现了 下一代 祖国花朵 的无限生机。三 幅 长卷 风格各异,气势恢宏,但都同时表现了对 五水共治 的美好祝愿,希望我们的 浙江美丽富饶。实践团以 独特的方式为 我省“五水共治”的成功 送上真挚的祝福。
聆听老故事,喜看新变化——实践团眼中的母亲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为了全面展示母亲河的魅力,实践团成员寻访了老河工、源头居民、当地档案馆等,也寻访到了一些美丽的故事:在 杭州从 老杭州那里了解了钱王治水的传奇故事,让我们的母亲河钱塘江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在瓯江聆听着 丽水 摄影爱好者王先生 向实践团讲述了 摄影 丽水摄影文化 与瓯江 美丽风光 不解 的渊源。;丽水摄影文化的源泉就是瓯江的美丽风光,因为有了瓯江,有一批不知疲倦的年轻人,还有政府的大力倡导,使丽水的摄影从小到大,迅速崛起,丽水市已成了国际摄影名城,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现在全市有110多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有300多名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有上万名摄影爱好者,获中国摄影界的最高奖——金像奖就有3人4次。在 曹娥江源头 的 大王村,纯净的源头水养育了淳朴的民风。小分队成员走进他们之中,了解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在这青山绿水中的生活。关于源头,老人们和我们说起了村口的那口老井,甘甜的井水是母亲河最好的馈赠,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居民世世辈辈生活在这个小村落里,世世代代守护着母亲河的源头。
不仅如此,在走进母亲河时,实践小分队也着重探寻它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故事,其中,为了纪念孝女曹娥投江救父,曹娥江以她的名字命名,并与清朝立碑缅怀,代代传颂中华孝德文化。队员们仔细阅读碑上文字,并认真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进行一次孝义美德的洗礼。
另外,上虞段的曹娥江畔,祝英台故里也在幽静的绿水青山伫立着,诉说着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瓯江,作为浙江第二大河,它的身上积淀了浓厚的温州精神——那“敢为人先”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更加值得称赞的是,出身在人瓯江大地的温州人难忘哺育之恩,在衣锦还乡之时,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为家乡的旅游资源开发,尽心尽力,开发旅游资源,目前已有 省级风景名胜区 石门洞 以及陈诚故居、石郭坑底、温溪榕 秀水旅游线 等,成功带动了温州“软经济”的蓬勃向上。走进温州精神,带给队员们的是深深的震撼与亲切的鼓励。
我们小分队的脚步,也踏遍了钱塘江两岸。静静流淌过历史长河的钱塘江,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在 前期准备于 实地走访中,着实 让队员着迷。其中精美的玉器,陶器,以及具有历史沧桑的石器,无不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璀璨。同时,我们更以身为“华夏子孙”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