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扶贫助学 促进教育公1
开展扶贫助学
促进教育公平
——****中学学生资助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促进学校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学生资助政策精神,把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推动华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贫困生助学工作的目标,以优化贫困生资助体系为基础,以落实国家助学金发放为重点,以学校助学为补充,实行国家助学、学校补助相结合,扎实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几年来,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资助政策,不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国家助学政策深入人心,助学工作成绩显著。现将近几年来我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中学是是华县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目前,学校在校学生485人。学校地处**较远的**源区,是一个革命老贫地区也是贫困地区;限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贫困家庭覆盖面大、学生读书难,已成为**塬区农村家庭的普遍特点。据统计,我校贫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5%以上,贫困学生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占8%,留守学生占76%,很多学生面临辍学的境地。
二、国家助学金申报工作情况
根据《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明确资助条件,严格资助标准,严明申报程序。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完成 人次的贫困生国家助学金的申报、评议、认定和资金发放工作,其中2007年秋季
人,2008年春季 人,2008年秋季 人,2009年春季
人,2009年秋人。
1、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把国家职业教育助学资金管好、用好,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给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符合条件的学生及时得到资助,引导更多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来读书、读好书,充分发挥资助政策的最大效益,学校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成立了学校资助贫困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资助工作,明确了工作人员的职责。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学生资助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学生资助工作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了资助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工作人员职责,职责明确,任务落实。与此同时,学校各处室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
2、加大宣传力度,政策深入人心
学校不断加大国家助学金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落实新资助政策良好的宣传氛围。学校在寄发《学生入学通知书》时,一并寄发《学生家庭情况摸底表》,为学校做好准备,并将学校资助这一信息传达给家长。在大力开展助学政策宣传时,我们还特别注重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艰苦创业、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知恩、感恩、报恩教育。
3、严格资助标准,严明申报程序
在国家助学金管理和发放过程中,学校严格按照资助政策,严明申报程序,明确申请、评定、审批、公示、发放和管理办法。在规范认定资助对象的资格方面,做到“应助尽助”,严格控制不应资助者受助。
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申报程序是:一是认真指导学生据实填写《国家助学金申请表》,由当地村委会审核签署意见,并递交户籍证明、家庭经济情况等有关证明或证件;二是各班对申报对象进行班级评议;三是及时受理各班提交的申报材料,由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资格审查;四是细化资助工作步骤,以政策公开、金额公开、资助对象公开为原则,将校内评审结果进行为期三天的公示,严把审核关口;五是学校将拟资助的学生名单及相关材料上报县资助中心审批。学校积极主动地与银行配合,免费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确保助学卡和国家助学金及时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并且热情主动的解决助后出现的问题,详细做好助学档案的领用及查阅记录、记载工作。
4、加强资料管理,规范资助档案
我校十分注重做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工作。配备了责任心强、熟悉数据统计的信息管理人员,配置了专门的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学生助学金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运用工作,各类助学信息管理准确规范。做到了信息数据统计上报任务及时,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数据质量好。
加强资料管理,建立规范学生资助档案,按要求及时上报受助学生异动情况。学校资助办公室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受助学生汇总表、受助学生审核表、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及时收集、分类整理贫困生的相关证明材料,建立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资助情况数据库(电子档案和纸档案),定期深入调查、细致了解学生情况,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让学校、班主任更准确地掌握贫困生状况,为学校制定助学目标,科学设计资助管理方案,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和受助学生助后跟踪管理提供依据。
三、学校校本奖助学金的设立和发放
我们在资助贫困生的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设立和发放校本级奖、助学金。提取款主要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优秀学生 以及特殊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等; 学校紧紧围绕贫困生助学工作的目标,构建了国家助学、学校补助相结合的贫困生助学模式,各类资助规定明确,扶助对象落实,扶贫助学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工作中,学校做到了“两个确定”,——做到“两个确定”:一是确定校本助学资金总额。每年学校从学校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设立和发放校本级奖、助学金。资金总额 元,奖励、资助标准为每年每生200---400元;二是确定资助对象。对中考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学生减免高中三年学费住宿费(400元),对中考成绩380分以上的考生减免三年学费(200元),对期中期末成绩居于年级前五名学生发放奖学金50----100元,此外,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一定的费用,使得家庭困难的学生不因为贫困而辍学。
四、主要工作成效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2007年彩票公益金23000元,2008年中央彩票公益金 元,2008年
以上各类助学资金的发放,使广大寒门学子“学有所教”,学校贫困学生没有一人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在学生和学生家长心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社会反响强烈。
扩大 贫困生资助面,是推进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扶贫助学,如降甘露,促进了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在良好的助学管理机制引领下,学校广大学生有了自己新的人生奋斗目标,行为习惯不断改善,学习实践刻苦认真,校风、学风、班风不断好转。
扶贫助学,促进社会公平,扶贫助学,学校感恩,学生感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国家学生资助管理的政策法规,继续不遗余力地进一步做好贫特困生的资助工作,为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华县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扶贫助学倡议书_1
扶贫助学倡议书
XX扶贫助学倡议书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一美德对一代又一代人产生了积极而巨大的影响。今天,许多企业家奉献爱心、扶贫助学,正是对这一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也是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行动。
“奉献爱心、扶贫助学”活动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和组织的一项长期的社会公益事业,旨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扶助更多的贫困地区学校,救助更多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这是一项凝聚千万人爱心的“民心工程”,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捐赠社会公益事业,还可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注儿童就是关注未来,关注发展。在贫困偏远地区还有一双双渴望上学而忧郁无奈的眼睛在等待着您的帮助,这些因家庭拮据可能失学的孩子,他们有的父母下岗,有的家人长期患病,有的父母双亡,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有的家庭收入微薄无力支付上学费用……尽管他们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希望自己能与同龄人一样,每天背上书包,踏着晨曦上学读书。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命运的根本动力。用我们的一份关爱,为他们注入成长的力量,用我们的一次善举,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都能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我们倡议富有爱心的企业家们和仁人志士行动起来,踊跃参与“奉献爱心,扶贫助学”的活动。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热诚期待您的参与!
XX献爱心扶贫助学倡议书
市各委、办、局,驻城中小学、中专校,有关企业单位: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友爱互助、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一群学生,他们渴求知识,热爱学习,品学兼优,却因家庭贫困或遭遇不幸等原因而面临失学或放弃继续升学的机会。据统计,目前我市有贫困学生10万余名,他们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了使每一个贫困学生能有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确保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确保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逐步建立扶贫助学长效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我们谨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发出“扶贫助学献爱心”的捐款倡议:伸出您的援助之手,捧出一颗心,献上一点爱,让学子们再次点燃对学习、生活的希望。
1.捐款本着自愿的原则,捐款数量不限,由各单位统一组织,于9月20日前将捐款汇到市教育系统红十字会
帐号:
开户银行:
2.捐款要严格执行捐款登记手续,并将有关情况张榜公布。
3.全市捐款情况将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广大干部、职工、同志们,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我们热切希望您响应倡议,奉献爱心,您的善行义举,慷慨付出,将是学子们奋力进取、勇于争先的源源之泉,将是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最后,我们谨代表贫困学生及家长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捐赠热线电话:
相关推荐:
奉献爱心扶贫助学捐款倡议书
扶贫助学倡议书
“扶贫助学献爱心”倡议书
乡镇扶贫助学倡议书
第三篇: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方案
大青咀镇中心小学
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方案
2010年3月
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对扶贫助学工作的要求,切实落实德惠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爱民工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弘扬“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每个学生创造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有效控制小学生的辍学,不断提高我镇“普九”水平,在巩固去年的成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开展有主题的系列扶贫助学活动,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有学上、有书读,使每个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特困生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全镇小学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主要任务
1、继续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按照新制定的《扶贫助学活动方案》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扶持农村贫困学生,不使一个贫困生掉队。
2、继续抓好同长春市21个市县部门对口支教活动,同时鼓励全镇小学与德惠市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主动攀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3、切实落实德惠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爱民工程”的实施意见》制定捐资助学资助贫困生活动的实施方案。
4、开展校际间教师培训、送课下乡、教学交流活动。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主题
在互助中均衡发展,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二)内容和形式
1、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爱民工程”的实施意见》,在全镇小学开展“爱心献春蕾,捐资共助学”为主题的“代理家长”活动,以校领导、全体教师为主体,对接资助200名贫困生,确保他们完成学业,健康成才。
2、开展中心校与村小校际间捐资助学对接活动,力求扩大对接范围,增加对接数量。
3、开展广泛救助特困生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一帮一“助学工程”,手接手“希望工程”,献爱心“温暖工程”等扶贫助特困生活动,把节省下来的零钱、书本、文具以及生活用品,捐献给特困生,帮助特困生改善经济难的状况,摆脱影响学习的困扰,确保每一名特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三)时间与步骤
系列化扶贫助学活动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到十二月份结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宣传启动阶段(3月份)
这一阶段主要是宣传开展扶贫助学活动的目的、意义,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动员广大教师共同支持,参与扶贫助学活动。
第一、以学校为单位利用主题班队会,板报等媒体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动员和激发师生参与对接活动中来,并呼吁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第二、校际沟通,结成对子。本镇七中与中心校及各村小结成资助对子。
第三、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各学校要搞好贫困生的摸底与排查工作,严格按照条件予以调查认定,填写贫困生登记表、特困生登记表。
2、具体实施阶段(4月——10月)
一是扶贫助学大行动。
4、5月份中心校举行“手接手、献爱心”扶贫助学对接捐助活动,把捐助的钱物送到贫困生、特困生手中,并落实包保责任制。
二是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中心校选择本校学科骨干教师到对接的村小开展送优秀课、示范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送课活动让优秀教师把新课程理念及新的教学模式、方法送到受授的村小,在实施课程改革实验中发挥助推作用。
3、总结阶段(9——10月份)
全面总结扶贫助学工作的完成情况,宣传表彰一批在扶贫助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推动扶贫助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大青咀镇中心小学 2010年3月
第四篇:扶贫助学
苍南支行开展“扶困助学结对”活动
2月9日,苍南支行开展第九轮“扶困助学结对”活动,行领导亲自到山区慰问困难学生。苍南县支行2004年10月开展“助优助学助困”工作以来,紧紧围绕科教兴区战略和扶贫帮困、服务群众的工作重点,立足民本性、传统性、实效性,着力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利用机关党的组织工作优势,积极整合机关部门和社会资源,推进帮困、助学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7年来,对结对的学生捐学习用品、慰问品和“助困、助学”款,不仅帮助孩子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而且还进一步攻读高中和大学。主要做法是:
1、指定专人负责教育帮助。按照工作分工,支部都有专人负责对资助学生进帮助和教育,工作再忙都要坚持把教育帮助学生成长工作做到位。
2、按时送达助学金。每学期开学前各支部按时把助学金送到学校或者孩子手中,并教育要好好学习,珍惜社会的关爱,争取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3、定期和学校家长取得联系。支部和支部联系人经常和学校及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学习以及在家的生活情况,以配合学校、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4、定期和孩子谈心。每学期放假期间,支部都把“助学”孩子请到单位或者进行家访,了解考试成绩,在校表现,家里困难,及时和他们谈心,帮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和家庭困难,并送给他们一些笔,本子,书,等学习用品,鼓励他们更好学习、生活和做人。还送给他们节日慰问的衣服和学习用品。通过支部的资助与帮助教育,孩子们都很珍惜社会的这份关爱,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顺利完成学业。
苍南县支行党支部 王道源
教育系领导王贵林、吴华钿等一行7人前往对口扶贫单位潮安县磷溪镇窑美村开展扶贫助学慰问
1月21日上午,教育系领导王贵林、吴华钿等一行7人前往对口扶贫单位潮安县磷溪镇窑美村开展扶贫助学慰问,送去慰问金和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共计2000多元。教育系领导还就教育系大学生开展义教助学情况进行了调研。
在窑美村支部书记苏瑞明等村干部的陪同下,慰问团慰问了村里的4户贫困户,并走访了解贫困家庭的实际困难,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其中,有一特困户的小女孩因先天性心脏病刚做了手术,年过半百的奶奶又因患急性青光眼,也急需手术治疗,这对一直东拼西凑地忙于筹集手术费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患青光眼的老人老泪纵横地述说道小孙女还在住院,自己却突然患病,家中再无钱医治。大家纷纷劝慰、鼓励,希望克服困难,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教育系领导还与窑美村支部书记苏瑞明、教育系义教点窑美学校校长陈楚祥座谈,了解二年来教育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窑美村开展“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义务劳动献爱心”等活动的实施情况,并就教育系大学生在窑美学校开展“一助一”义务家教、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及效果征求意见。陈楚祥校长说,窑美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很差,仅有教师8人,没有英语教师,一直无法正常开设英语课,影响学生的发展。他非常感谢教育系的大力支持,这学期教育系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周给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共144节课,深受窑美村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他对教育系大学生的义教辅导等实践活动给予高度的赞扬并表示感谢。自2008年5月以来,教育系落实并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的精神,在韩山师范学院党委的部署下,与窑美村结为基层组织共建单位,开展了扶贫、助学、学雷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义教等系列活动,促进了支部的和谐共建和共同发展,也为韩山师范学院师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上一篇:今年月饼包装“大变脸”
下一篇:景德镇陶瓷韩山师范学院副院长蔡付斌一行来韩山师范学院访问
第五篇:扶贫助学2017
扶贫助学2017/2/18
一、加强对助学金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对应的财务和审计制度,确保助学专款专用。
(1)及时成立学生资助专门机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2)规范贫困生申报认定工作,确保资助工作公正、公平、公开。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确保资助工作透明度。每项资助项目开展前,我们都召开班主任会议告之资助政策及资助项目,公布资助对象、条件。
2、个人申报:由学生本人根据有关条件提出申请,汇报家庭基本情况,造成贫困的原因等。
3、班主任审核:班主任根据申请理由、申报人日常生活学习表现,及家庭基本情况进行初次审核。
4、负责领导复核、研究。将得到材料后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学校贫困生总体情况,把全校贫困学生按困难类型区分为:特别困难、相对贫困、临时贫困、不贫困四种,分类分级统筹考虑。
5、把确认为贫困生的给予建立档案,建档后的学生还要进行一次建档资料的确认,并签字。
(3)不断完善贫困生档案创建工作。
1、学校为每一位贫困生建立一份个人档案,这份档案伴随学生一直到初中毕业。我们将每次的资助情况(如捐助时间、捐助人、捐助原因、捐助金额)填入档案,明确做到对每位学生的资助情况了如指掌。
2、加强对资助材料保管。纸质材料分类归档,电子材料备份保管。(4)提高工作责任心,确保资助工作和谐。
二、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学生行动
一是在全校开展了留守儿童、贫困学生摸底统计工作,据统计,我校共有留守儿童57名,贫困学生42名。2016年,教育局资助每名留守儿童200元,共计11400元,由教育局、市妇联、市红十字会、市关工委、小红帽爱心人士团体、大明眼镜、乡政府爱心人士组织等向我校42名贫困生进行资助达50多人次,达1.8万余元。二是开展“六一”儿童节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六一节期间,小红帽爱心团体及政府机关及学校教师中的爱心人士先后来到我校,对我校贫困留守儿童进行慰问活动。慰问团为他们带来了书包、文具、篮球、羽毛球、慰问金等,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三是合理利用春蕾计划助学金,帮助贫困女童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2015年开始,市妇联共对我校5名女童发放助学金,这些女童中部分属于留守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她们的父母许多外出务工。为了解决她们的生活困难,每人每年发放助学金400元,以帮助她们完成学业,连续发放三年。四是大明眼镜免费为我校学生免费验光,交资助我校两名困难学生,并免费为我校十五名学生免费配镜,解决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和加大宣传,号召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奉献爱心,为广大留守儿童、贫困母亲共享蓝天而努力。五是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广大留守儿童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留守儿童工作,营造关爱关心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