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物保护技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物保护技术实验》(1)
一、课程名称:文物保护技术实验(1)
二、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三年级
四、计划课时:120课时
五、计划学分:3学分
六、任课教师:王丽琴
七、教学简介:
《文物保护技术实验》是一门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核心课,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加深对文物保护基本理论的理解。学会使用温湿度计、显微镜、色度计等文物分析及保护中常用的小型分析测试仪器,了解文物保护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重点掌握文物的防水封护和加固保护技术;青铜器、铁器的除锈方法、表面缓蚀处理与封护技术。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验一
几种温湿度计的使用及环境温湿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几种常见温湿度计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会对有关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二、实验内容
1.学会几种常见温湿度计的测量方法
2.测量室内、室外的瞬间、一日、一周的温湿度值
三、实验课时
4学时
实验二
纸张酸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纸张酸度测量的重要性
2.学习并掌握酸度计测量纸张酸度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学习制备纸张pH待测液 2.采用酸度计对纸张酸度进行测量
三、实验课时
4学时
实验三
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光辐照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光辐照度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性 2.了解照度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验证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2.测量各种光源在不同距离的照度值 3.测量室内、室外不同位置的光照度
三、实验课时
4学时
实验四
紫外线辐照度计的使用及环境中紫外线辐照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紫外线对文物的破坏
2.了解紫外线辐照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3.对几种光源紫外线指标进行评价
二、实验内容
1.学会使用紫外线辐照度计
2.测量各种光源在固定距离时的紫外线辐照度值 3.测量室内、室外紫外线辐照度
三、实验课时
4学时
实验五
纸张耐折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耐折度仪的原理、结构和使用
2.观察经过不同溶液处理后纸张耐折度的变化,加深酸对纤维素水解催化反应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1.学习耐折度仪的使用方法
2.测量经过不同pH值的酸碱溶液浸泡后纸张耐折度值及空白样的耐折度值
三、实验课时
6学时
实验六 陶器内部可溶性盐的去除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可溶盐溶解-重结晶现象对多孔文物所产生的危害及去除可溶性盐在文物保护中的意义
2.掌握清洗中的深洗技术 3.学会使用电导率仪
二、实验内容
采用深洗技术对陶器内部的可溶性盐进行浸泡去除,一周换1-2次蒸馏水,连续换水数月,通过测量浸泡液的电导率值判断盐清除的程度
三、实验课时
6课时
实验七 多孔器物表面沉积膜的清除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阳离子分解法 2.了解阴离子分解法 3.掌握纸浆贴敷法
二、实验内容
1.采用纸浆贴敷法清除器物表面的沉积膜
2.采用EDTA螯合剂清除陶器、石器等表面的沉积膜
三、实验课时
6课时
实验八 彩绘颜色变化的监测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物质颜色的概念以及颜色变化的数学表征 2.认识光线对彩绘颜色变化的影响 3.学会使用色度计表征物质的颜色
二、实验内容
1.自制彩绘颜色样品并进行紫外老化 2.测量老化前后各彩绘样品的颜色变化
三、实验课时
6课时
实验九
模拟文物样品的防水封护和加固保护
本实验为自行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在学习陶瓷器、石质文物保护基本理论课 程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包括自己寻找、制作模拟文物样品,提出所用试剂、药品,并实施所设计的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2.通过查阅文献及实验室试验了解几种常用文物加固剂、防水剂的理化性能,自行设计加固、防水实验方案
3.掌握定性或定量评估文物加固剂、防水剂性能的方法,学会综合分析评估加固剂、防水剂的加固和防水性能
二、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及试剂
仪器:润湿角测量仪、粘度计、烘箱、天平、强度实验机等
材料及药品:正硅酸乙酯、雷马氏、B72、有机硅若干种、丙酮、氯仿、乙醇、甲苯等溶剂
三、实验课时:12学时
实验十
红外光谱技术在有机文物保护材料鉴定中的应用
本实验为自行设计实验,设计出一个利用红外光谱技术鉴定有机材料的实验方案并赋予实施。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常用红外光谱技术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 3.掌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物质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4.鉴定未知有机文物保护材料
二、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工具及药品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压片机、溴化钾、待鉴定的有机文物保护材料、丙酮、氯仿、乙醇、甲苯、玻璃板、毛笔、小刀等。
三、实验课时:8学时实验十一
文保实验常用的摄影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几种不同需要的摄影技术,为正确记录试验前后现象做基本训练。
2、学会微观摄影、静物摄影、近拍、翻拍摄影。
二、实验内容
1、学习照相机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景深控制与光速的结合。
2、练习使用几种常用的照相机及不同焦距镜头的应用,学习数码微观摄影系统的正确使用。
3、对不同文物保护实验需要的现象记录进行摄影练习,通过摄影记录与冲印照片的对比,总结摄影技巧。
三、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二
文物表面形态的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文物表面的微观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学习使用生物、体视、金相显微镜。
2、观察纸张纤维的微观心态。
3、观察几种常见霉菌的微观特征。
4、观察青铜器的锈蚀结构与铜锈矿物形态。
5、观察彩绘陶器、壁画的颜料层构造。
三、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三
大气品质测量仪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几种不同气体实时监控测试仪器的使用。
2、获得实时文博单位库房不同文物存放空间的有害性气体的数据。
二、实验内容
1、对几种大气品质测量仪进行空白校正并对实验室大气进行实际测试操作练习。
2、在就近博物馆库房、交通道路、办公室、空旷草地进行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的实时浓度进行测量,评价环境污染指数。
三、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四
纸质文物耐老化对比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种纤维组成的纸张耐老化性能的差异,对比出最耐老化的纸张种类。
2、掌握纸张耐老化试验中老化条件的设计。并掌握老化程度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选择几种常见的、不同纤维组成的纸张进行老化前的状态测量,如:白度、耐折度、纤维的微观形态。
2、设计高温、高湿、有紫外线、含酸性的老化环境,对纸张进行老化。
3、对老化后的纸张进行状态测量,与老化前进行对比,论证不同纤维组成纸张的耐老化性能。
三、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五
青铜器“粉状锈”锈蚀机理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设计几种不同状态的环境,对青铜样品进行腐蚀观察,找出粉状锈的产生条件。
2、对比不同组成的青铜、黄铜、紫铜在同样腐蚀环境中的腐蚀结果,了解粉状锈的点蚀起因与面蚀原因。
二、实验内容
1、学习制作青铜器的腐蚀环境,组合制作出:高低温、干燥潮湿、酸性碱性、含氯、有氧的几个因素排列对比环境。
2、选择不同时代不同质地的青铜标本,在实验前摄影纪录后放入相同腐蚀环境,对比腐蚀结果。
3、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粉状锈的产生、发展。验证粉状锈的点蚀理论和面蚀理论。
三、实验课时6学时
实验六
古代青铜器表面锈蚀的清理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目前采用的几种青铜器化学除锈的方法,对比它们的优缺点。
2、掌握机械除锈与化学除锈相结合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选择古代锈蚀严重的青铜钱币标本,尝试目前常用的弱酸除锈、络合剂除锈、单一机械法除锈操作。
2、在总结出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一种优化组合的除锈方法。
3、利用摄影纪录对比除锈前后的实际效果。
三、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七
青铜器“粉状锈”的氧化封闭法处理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并了解青铜器“粉状锈”的生长规律和锈蚀特征。
2、学会常用的几种常用的青铜器“粉状锈”处理方法。
3、掌握青铜器“粉状锈”局部氧化封闭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显微镜观察并摄影记录“粉状锈”实验前的状态。
2、采用倍半碳酸钠法、氧化银封闭法、过氧化氢化封闭法进行粉状锈去除处理。
3、采用过氧化氢纸浆糊敷法或针管注射法,对青铜器“粉状锈”进行局部处理。
4、最后作摄影实验记录,进行实验前后对比观察。
5、将处理过的标本放入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长期观察,对比每种方法处理彻底与否的观察。
三、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八
古代青铜器表面的缓蚀处理与封护技术
一、实验目的
4、了解目前文物保护技术中常用的苯并三氮唑缓蚀处理技术。掌握缓蚀处理的操作工艺。
5、掌握目前常用的青铜器封闭技术,学会有机硅树脂封闭处理。
6、对比实验前后纪录,总结每个方法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
1、选择已经经过氧化封闭处理的原带有粉状锈的青铜标本。
2、对标本进行负压渗透缓蚀处理或者表面涂刷缓蚀处理,并在一定温度下固化。
3、采用几种常用的封护材料分别对空白标本和缓蚀标本进行封护处理。
4、在酸性、高温、高湿、含氧环境中进行老化实验,对比上述方法的耐腐蚀能力,总结优缺点。
三、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九
铁器表面锈蚀的清理方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目前采用的几种铁器化学除锈的方法,对比它们的优缺点。
2、掌握机械除锈与化学除锈相结合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选择宋代锈蚀严重的铁钱标本,尝试目前常用的磷酸除锈、络合剂除锈、还原法除锈、单一机械法除锈操作。
2、在总结出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一种优化组合的除锈方法。
3、利用摄影纪录对比除锈前后的实际效果。
三、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十
铁器表面的封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目前常用的铁器封护方法。
2、学会有机硅树脂封护技术。
二、实验内容
1、采用微晶石蜡、有机硅树脂等封护材料分别对标本进行封护处理。
2、在酸性、高温、高湿、含氯、有氧环境中进行老化实验,对比上述方法的耐腐蚀能力,总结优缺点。
三、实验学时6学时
第二篇:文物保护材料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物保护材料学》
一、课程名称:有机质文物保护
二、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三、适应对象:文物保护专业、大学二年级
四、计划课时:54学时
五、学分:3学分
六、任课教师:孙丽娟
七、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文物组成材料的结构、性能与损害机理,文物保护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技术。内容主要包括文物的定义分类、文物保护发展史,保存环境对文物材料的作用,文物清洗剂、粘合剂、修补加固材料、防腐剂、防霉剂菌剂、杀虫剂,文物表面保护材料等的制备与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达到掌握文物保护用材料的性能,使用方法,在文物保护实践中发挥作用。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文物清洗材料中介绍文物中污染物特点,根据污染物特点如何筛选清洗材料,目前常用文物清洗材料特点等;高分子材料结构特点,性能特征,在文物保护应用各个环节
中发挥作用机理,老化及防老化;表面涂层材料的要求与应用中介绍材料要求,选择方法及应用实例;加固材料及应用中介绍加固对象及加固剂的要求,加固剂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加固剂的评价与选择等方面内容;表面涂层材料的要求与应用主要介绍胶粘条件及对粘接剂要求,胶粘剂组成与种类,胶粘过程及提高粘接强度的方法等内容;修补类材料主要介绍修补材料种类特点及应用,装饰材料种类及应用等。按照材料属性分别探究材料的应用性能,该部分内容以学生查阅资料汇总介绍形式进行;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授课内容组织同学总结讨论与学生互动;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能够在文物保护实践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绪
论(3学时)
第一节
文物保护科学
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
二、文物保护含盖的两个方面内容
三、文物保护的四个突出特点
四、研究内容自然风化因素
五、保护材料研究工作内容 第二节
文物保护材料运用原则及要求 第三节
文物保护定义与文物保护材料要求
思考题:
1.文物保护特点 2.文物保护材料要求
第二章
文物保护常用溶剂(3学时)
第一节
溶剂及性质
一、定义与分类
二、溶剂性质
三、溶剂纯度和精制 第二节
常用溶剂
一、无机溶剂
二、有机溶剂
三、混合的使用
第三节
文保中常见的酸碱盐(讨论)
思考题:
1.文物保护常用溶剂特点? 2.混合溶剂与微乳液在应用的差异?
第三章
清洗材料及使用(10学时)
第一节
污垢及其分类
一、分类
二、污垢与载体之间的连结形式
三、各种文物上的污垢 第二节
清洗用的辅助材料
一、表面活性剂
二、抗再沉淀剂
三、漂白剂
四、螯合剂
五、酶
六、杀生剂
七、缓蚀剂和纯化剂 第三节
水介质清洗原理及方法
一、去污原理
二、优良清洗剂的要求
三、固体污垢的去除
四、液体污垢的清洗
四、清洗剂的配方原则 第四节
文物的化学清洗
一、原料
二、清洗方法
三、文物清洗的例子 第五节
有机溶剂清洗方法
一、纺织品的溶剂干洗
二、高分子材料的溶剂去除 第六节
膏状物的清洗法
一、方法原理
二、用途
三、膏状物材料与组成
四、举例
第七节
干洗(dry clean)
一、方法
二、材料及使用 第八节
清洗方法
一、化学清洗
二、物理清洗
三、微生物清洗 思考题:
1.如何判断文物污染物?
2.如何判断清洗过程中文物的稳定性是否会受到影响?
3.用于文物清洗使用的辅助材料有哪些,其在清洗过程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4.表面活性剂在文物清洗中发挥哪些作用?
5.如何认识清洗方法与清洗试剂在文物清洗中的作用?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基础(10学时)
第一节
文物保护与高分子材料
一、材料研制
二、高分子合成
三、特殊功能材料的开发 第二节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 第三节
文物保护与高分子材料
一、文物创造过程中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现代保护材料与高分子化合物 第四节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形态特点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第五节
高分子成膜材料的使用状态——液态
一、液态种类
二、表面现象及润湿
三、液态的稳定性
四、液态的流动性 第六节
高分子成膜——固态
一、物理变化成膜
二、化学反应成膜 思考题:
1.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2.高分子化合物保护文物的作用方式有哪些,简要描述。3.简述高分子化合物微观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4.溶剂挥发成膜有哪些缺陷,如何产生的。5.试述高分子化合物的成膜方式及其作用机理。
6.高分子成膜材料的使用状态-液态种类有哪些,并简述其特点?
第五章
高分子材料膜性能(6学时)
第一节
膜的光学性质
一光泽
二不透光性——掩蔽性 第二节
膜的机械性能
一透气性——孔隙度 二韧性(度)三柔性
第三节
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反应的特征及分类 第四节
聚合物的降解反应
一、热降解
二、氧化降解
三、机械降解
第五节
聚合物的老化和防老化
一、光氧老化及稳定
二、热氧老化及稳定 思考题:
1.聚合物的降解形势有哪些,并简要描述? 2.阐述高分子化学反应有哪些?
3.防止或延缓聚合物光氧老化的常用方法?
第六章
表 面涂层材料的要求与应用(6学时)
第一节
保护涂层的要求 一、一般要求
二、特殊要求 第二节
保护材料的选择
一、光学方面
二、保护性能
三、与文物的相容性 第三节
保护材料的应用
一、应用方法
二、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思考题:
1.保护涂层的要求?
2.进行表面涂层表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表面涂层保护给文物带来哪些危害?
第七章
加固材料及应用(第一节
加固对象及加固剂的要求
一、加固与加固对象
二、加固剂的要求
第二节
加固剂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
一、加固剂的使用方法 二.加固剂的加固过程 三.影响加固效果的因素 四.促进渗透的方法 五.常用加固剂体系及应用 第三节
加固剂的评价与选择
一、加固液的评价
二、加固膜的评价 第四节
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
6学时)
一、样品制备
二、室内效果检验
三、现场实验检验 思考题:
1.用于文物渗透加固的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2.加固材料保护文物中对文物本身有哪些危害? 3.加固剂作用机理?
第八章
粘接材料的应用方法文物粘接(4学时)
第一节
粘接基础
一、断裂与修复
二、粘接力的产生
三、粘接理论
第二节
胶粘条件及对粘接剂要求
一、胶粘剂的条件
二、胶粘剂的要求 第三节
胶粘剂组成与种类
一、胶粘剂的组成
二、粘接剂的种类
第四节
胶粘过程及提高粘接强度的方法
一、粘接过程
二、提高胶接强度的方法
三、胶接接头应力的减小
四、胶接时机的选择 思考题:
1.用于粘接破损文物的胶粘剂有哪些要求? 2.粘结材料在粘接过程中对文物有哪些危害?
第九章
修补类材料(6学时)
第一节
补全材料的要求 第二节
模型材料
一、粘土
二、蜡
三、石膏
四、热熔取形材料
五、天然胶乳
六、合成橡胶
七、硅橡胶 第三节
支撑材料 第四节
填补材料
一、石膏
二、内部用Interior polyfilla:
三、树脂基填料 第五节
修饰材料
一、磨料和抛光剂
二、涂饰材料 第六节
装饰材料
一、遮盖力及相关
二、颜料和染料
三、分散介质
四、颜料的分散和修饰材料的制备
五、应用工艺
第七节
补全和修饰的几种方法 第八节
文物的包装
一、文物的内包装保护
二、文物的外包装保护 思考题:
1.补全材料的要求? 2.文物常用补全有哪些?
第三篇:古代史专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古代史专题》
一、课程名称:古代史专题
二、课程类型:专业核心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学时,2学时/周,共36教学周
五、学分:2学分
六、任课教师:胡坤
七、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大问题;掌握学习中国历史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界重要的学术论著及学者;培养专业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文物保护专业所必须的课程打下基础。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每年秋季学期,每周2学时。课程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课程作业,占总成绩20%;课堂讨论或随堂测验,占总成绩20%;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60%。学习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八、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分为十一讲,讲授内容的时间范围起于史前时代,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主要以专题讲
授为主,会适当照顾但并不着意于课程内容的连贯。其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如下:
绪论(1学时,讲授)
要点:介绍课程的内容及性质;介绍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重大问题及学界的动态。
重点: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大问题。第一讲
史前时代(2学时,讲授)
1.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 2.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 3.文献与传说中的古史
要点: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分布;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及特点;文献与传说 中的史前史。
重点:夏娃理论;苏秉琦区系类型说;顾颉刚与古史辩派。第二讲
三代历史(2学时,讲授)
1.从氏族到国家 2.夏商周社会文明 3.夏商周历史发展
要点: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明与历史发展。重点:“治水社会论”与“东方专制主义”;封建制与宗法制。第三讲
春秋战国(2学时,讲授)
1.争霸与并吞 2.社会的转型
3.战国士人与百家争鸣
要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线索;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战国士人的崛起与百家争鸣。
重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士阶层的崛起 第四讲
秦与西汉(3学时,讲授)
1.秦帝国的兴亡 2.休养生息与削抑制藩国 3.汉武帝时期的全盛与转向
要点:秦的发展历程;汉初休养生息与削藩;汉武帝时期的统治 重点:秦朝统一的意义;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七国之乱;轮台罪己诏。第五讲
新莽东汉(2学时,讲授)
1.王莽改制
2.东汉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3.东汉时期的边疆与民族
要点:王莽改制;东汉外戚与宦官专权;东汉时期的民族与边疆问题。重点:王莽改制;党锢之祸;东汉羌人大起义。第六讲
三国两晋(2学时,讲授)
1.魏晋嬗代
2.魏晋风度与门阀士族 3.民族冲突中的十六国
要点:魏晋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魏晋风度与门阀士族的形成;民族冲突中的十六国。
重点: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魏晋门阀的形成与发展;魏晋时期的民族冲突。
第七讲
南朝北朝(2学时,讲授)
1.南朝皇权复兴与政治僵局 2.北魏的统一与分裂 3.北齐与北周:胡化与汉化 要点: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重点:南朝的皇权复兴;北魏孝文帝改革;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形成 第八讲
隋唐五代(3学时,讲授)
1.大运河与统一帝国的重建 2.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3.唐五代时的藩镇
要点: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
重点:运河与隋唐帝国;玄武门之变与贞观之治;武周革命与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朋党之争与宦官专政。
第九讲
辽宋夏金(4学时,讲授)
1.斡鲁朵与四时捺钵 2.两宋的基本历史线索 3.西夏的兴衰
4.勃极烈与猛安谋克制 5.10-12世纪少数民族政权
要点: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脉络与主要制度。
重点:辽代斡鲁朵与四时捺钵;宋代的祖宗之法;金代勃极烈与猛安谋克制。第十讲
蒙元帝国(3学时,讲授)
1.成吉思汗与蒙古西征 2.黄金家族与四大汗国 3.元代的政治军事制度 要点: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元代的政治军事制度
重点:蒙古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形成;忽里勒台制;行省制;怯薛制。第十一讲
明清时期(4学时,讲授)
1.明清的内阁制度
2.明代的特务机构与宦官之祸 3.明清的督抚制度 4.清代的八旗制度 5.康乾盛世与嘉道中衰
要点:明清时期的重要制度;中国走向近代的历程。重点:明清的内阁制度;清代的八旗制度。
以上讲授内容共计30学时,另外6学时安排讨论(2-4课时,讨论的主题根据授课情况随机安排),或者随堂测试(2课时)。如有因节假日或学校安排之活动导致停课,亦从此6课时中进行协调。
九、教材及参考书目 本课程教材
杨希义、陈峰主编:《中国通史教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教辅书目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1年。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2.古籍部分
《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1959年版。《汉书》,班固,中华书局,1962年版。《三国志》,陈寿,中华书局,1959年版。《后汉书》,范晔,中华书局,1965年版。《资治通鉴》,司马光,中华书局,1956年版。3.研究论著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杨若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邓广铭治史丛稿》,邓广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邓小南,三联书店2006年。《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余英时,三联书店2004年版。《西夏史稿》,吴天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法)谢和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行省制度研究》,李治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朱元璋传》,吴晗,三联书店1965年版。
《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中华书局1982年版。《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乾隆帝及其时代》,戴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三联书店1999年版。
第四篇:教学大纲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壁画保护修复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壁画保护修复概论
二、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课时
五、授予学分:2
学分
六、主讲教师:惠任
七、课程简介:
古代壁画不仅是一种精美的建筑装饰艺术品,而且还对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美术、建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物参考价值,因而它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壁画保护概论》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面向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学科方向课,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们掌握中国古代壁画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使他们面对古代壁画实物能够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实施有效的保护方法。
八、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4课时,讲授)
第一节
壁画概述
一、壁画的概念
二、壁画的分类
第二节
古代壁画的价值
第三节
壁画保护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原则
一、壁画保护的意义及紧迫性
二、壁画保护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第二章
壁画保存环境(4课时,讲授)
第一节
地质环境
一、壁画的地质环境简介
二、地质环境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关系
三、地质环境对壁画的影响
第二节
气象环境
一、温度
二、湿度
三、环境温湿度突变对墓葬壁画的破坏
四、观众因素引起温湿度变化对壁画的影响
第三节
光辐射
一、光褪色和变色
二、光老化
第四节
空气污染与风沙对壁画的影响
一、有害气体对壁画颜料的影响
二、粉尘对壁画的影响
三、风沙对石窟壁画的影响
第五节
壁画的生物环境
一、微生物对壁画的影响
二、昆虫对壁画的影响
第三章
壁画彩塑制作材料及工艺(2课时,讲授)第一节
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
一、壁画的制作结构
二、壁画的支撑体
三、壁画的地仗层
四、颜料层
五、壁画的绘制工艺
第二节
彩塑的制作材料及工艺
一、影塑(浮雕)
二、石胎泥塑
三、木构泥塑
四、圆雕
第四章
壁画颜料及胶结材料(2课时,讲授)
第一节
古代壁画颜料种类
一、红色颜料
二、黄色颜料
三、蓝色颜料
四、绿色颜料
五、黑色颜料
六、白色颜料
七、紫色颜料
第二节
古代壁画矿物颜料制造工艺
一、粗制
二、精制
第三节
古代壁画颜料的分析方法
一、颜料分析的意义
二、古代壁画颜料的分析现状
三、古代壁画颜料分析方法
第四节
壁画中的胶结材料
一、胶结材料与壁画保护的关系
二、胶结材料的分析方法
第五章
壁画病害及保护修复(8课时,讲授)
第一节
石窟崖体裂隙及加固
一、工程构筑附加建筑
二、灌浆技术
三、锚固技术
四、加固实例
第二节
地仗层空鼓、大面积脱落病害及保护修复
一、空鼓、大面积脱落
二、产生原因
三、修复工艺
第三节
起甲、粉化病害及保护修复
一、原因
二、起甲壁画的修复
三、颜料层粉化及其原因
四、修复
第四节
酥碱病害及保护修复
一、酥碱及表现形式
二、酥碱的产生因素
三、酥碱的修复
四、今后工作的重点
第五节
壁画画面的病害与治理
一、尘斑
二、壁画画面霉斑、虫斑
三、烟熏壁画
第六节
彩塑的病害及保护其修复
一、彩塑的病害种类
二、彩塑修复技术
三、倾倒的修复
第七节
风沙的治理
一、工程治沙
二、化学固沙
三、生物固沙
第八节
壁画的揭取保护
一、壁画揭取的原因
二、壁画的揭取技术
第六章
壁画保护修复实例(4课时,讲授/参观)
一、敦煌莫高窟壁画保护修复与预防监测
二、西安韩森寨元代壁画墓保护修复
三、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保护修复
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唐壁画规范化保护修复
五、济南华阳宫建筑壁画保护修复工程
六、西藏布达拉宫建筑壁画保护修复工程
七、陕西紫阳北五省会馆建筑壁画保护修复工程
八、国外古代壁画保护修复综合案例分析
第七章
壁画保护修复实践(12课时,实验)
一、壁画的制作
二、壁画的揭取
三、壁画的复原
四、病害记录
五、影像记录
主要参考资料:
1.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文集.石窟保护篇,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 2.梁尉英,李最雄石窟保护论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3.周天游,唐墓壁画研究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 4.李最雄,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郭宏、马清林,馆藏壁画保护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王旭东等,《中国古代壁画保护规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7.[意] 切萨雷.布兰迪著,陆地译,修复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8.敦煌研究,期刊
9.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
该课程期末采用闭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总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
第五篇: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立的文物保护本科专业。该专业教育的特点是文、理科交叉与理、工科渗透,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既掌握数理化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又掌握文物保护材料应用、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修复等实际操作技能。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文物考古、博物馆、文物管理机构从事文物保护与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中国考古学通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科技考古学(陕西省精品课程)无机质文物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学、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古建保护与维修、文物分析技术、文物与环境等。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专业就业状况
可到文化、文物、博物、环保、建设、公安、海关、旅游及科研、高校等部门,从事教育、科研、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
院校分布(部分)
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