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案)
第一篇 总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变迁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和经济体制的理论发展
一、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计划经济的涵义和理论渊源
(1).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2).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
2.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8个要点,见书第三页。
二、关于计划经济可行性的论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关于计划经济可行性的论战
(1).马、恩对未来的勾划与设想阶段
(2).建立计划经济阶段
(3).对计划经济反思与改革阶段
(4).否定与放弃计划经济阶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十四大报告正式把社会主义经济确定为市场经济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发展
1.对市场经济的否定阶段
2.承认市场作用和利用市场调节阶段 3.“主辅论”阶段。
4.重视市场调节和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 5.创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
1.社会分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
2.物质利益差别(由财产关系和劳动差别决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间的分配,具有灵敏的调节作用。
(2).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社会主义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主要表现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1.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
(1).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
(2).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较优的资源配置方式,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
(3).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型的经济。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1).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没有提出二者结合问题。
(2).国内外经济界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国外兰格模式、布鲁斯模式、锡克模式及科尔内的ⅡB模式的研究
·我国的改革实践与理论探索
(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可能性和基础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范畴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走出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制结合的理论误区。
·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财产关系的产权结构和物质利益差别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基础是基本吻合的,二者可以结合。
· 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与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
1.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1).原始市场经济
(2).古典市场经济
(3).现代市场经济
2.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的特点:
除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和特征外,还具有:(1).发展程度较低且很不平衡
(2).非规范性
(3).市场经济所需社会环境尚未培育起来。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一、交换和契约关系是市场的本质 1 狭义与广义的市场概念 市场的本质是交换和契约关系
二、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1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的含义和构成(2).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2市场机制及其功能
(1).市场机制的含义及构成(2).市场机制的特征
(3).市场机制的功能
·市场机制的初始功能是使商品实现,进一步可分解为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两个方面的功能。
·市场机制的利益分配功能,具体表现为价值分配、激励、优化选择等功能。
·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主要表现为信息高效传导、引导资源流动、自动供求平衡等功能。
(4).市场机制的局限性:无法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其作用具有短期性、滞后性、盲目性的特点。
三、市场行为规范和市场经济秩序 1.市场秩序与市场行为规范
2.市场规则的涵义及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的进出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和裁判规则。
四、完善我国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对策 1.当前我国市场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完善我国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的对策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其在实践中的消极后果 1.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1).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2).单一的计划调节
(3).单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4).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于国家手中的国营企业制度
(5).缺乏物质利益的激励机制
2.计划经济体制在实践中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后果
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
1.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特殊背景:两个转型 2.改革攻坚阶段的新特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及现阶段改革的重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六个方面见书第40页
2.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1).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健全市场体系
(3).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体系。
2.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具体涵义:
(1).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
(2).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
(3).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
(4).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即直接的生产活动。3.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之间是辩证的统一。
二、产权及其功能
1.产权的含义: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的归属权利和运用财产的行为权利。这种权利要有法律的保障,他人不得侵权。2.古典产权与现代产权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运用的产权概念及要点 4.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权的特征:
·产权的多元性、排他性、交易性和行为性。5.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权的重要功能
(1).硬化财产约束,以利于资产增值;
(2).有利于维护正当经营权利,抑制外部侵权行为;
(3).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4).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6.产权与所有制的联系与区别:
(1).两者的联系:产权是以所有制为基础并受其制约,产权也影响和制约所有制。
(2).两者的区别是经济关系层次不同,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不同。7.知识产权的规定性与特点
(1).知识产权是脑力劳动者依法维护其创造性活动所形成的智力成果的权利,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智力成果权。
(2).知识产权的特点:
·它是一种无形财产,是一种精神财富 ·大多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的双重属性 ·具有依法授予性和时间性。
三、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1.经营权的含义:是对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统称。2.社会主义条件下两权分离的原因:
(1).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特殊性的要求。第二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涵义与基本特征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涵义
2.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1).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在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形成一种完全新的平等关系。
(2).劳动者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是为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服务的。
二、传统公有制的内在矛盾 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财产所有者与所有者代表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及其矛盾。
2.财产所有者代表与财产的直接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及其矛盾。3.“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所产生的效率低下与矛盾。
三、公有制的多种形式和多样的实现形式
1.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所有制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通常是指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2.选择公有制实现形式要以能否促进生产发展为根本标准。3.全民(国家)所有制
(1).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
(2).当前,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形式,即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归代表全民利益的国家所掌握。但它不应是凝固不变的。
(3).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的方向、国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5).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处理好几方面关系: 4.集体所有制
我国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1).农村集体所有制
·农村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业中的主要所有制形式
·农业集体经济的一般特征
·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城镇集体所有制
·类型和特点
·大力恢复和发展城镇集体经济
5.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与其他公有制实现形式
(1).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2).股份合作制是我国改革中出现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结合。
(3).投资基金、社区所有制、社团所有制均可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探索。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非公有形式
一、所有制多元化的客观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重新塑造多元的市场主体
3.我国的经济改革为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生成与发展准备了条件。
二、个体所有制
1.个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并由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支配和使有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2.个体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1).生产力水平低
(2).现代化经济发展预示,即使生产力发展到很高水平,个体小生产也有保存价值。3.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体经济的一般性质及其特点。
(1).个体经济的一般性质:总是处于从属地位
(2).特殊性:
·植根于个体所有制和公有制的共同基础上
·是商品生产单位
三、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1.私营企业的涵义:按国家现行规定,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2.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性质和特点
(1).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性质,从所有制属性看,仍是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2).具有不同于以往资本主义的特点:
·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它必然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和影响
·内部关系有新特点:工人在政治上是国家的主人,工人的权益受国家保护,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受到了限制。
·私有产权得以发挥的外部环境有自身特点。
四、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
1.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有两种类型,一是对原有的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存在于过渡时期;一种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与外国资本合作形成的,它将存在较长的历史时期。我国目前存在国家资本主义属于后者。2.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作经营、合资经营。
3.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及性质。
4.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我国实现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
一、混合所有制的形成与性质 1.混合所有制的含义: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资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形式,它是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财产组织结构。2.混合经济的所有制性质由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所决定。
二、混合所有制的主要类型与形式
1.广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社会所有制结构上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狭义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成份联合形成的企业所有制形态。2.混合所有制大体的类型
(1).公有制与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2).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3).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意义
1.打破了所有制形式的板块结构,使不同所有制成分在微观上相互渗透,互相融合,从而发挥各自长处。
2.混合经济是产权流动和重组的产物,它为资产的合理运营提供了条件。
3.混合经济是协调多种利益机制的所有制存在形态,它有利于建立互相制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
4.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如果是国家或集体控股的混合经济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增强公有制主体作用。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和分配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利益关系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主体及其形态
1.物质利益的含义及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利益的主体。
(1).物质利益:是指经济主体为了满足某种经济需要实际占有的经济资源。
(2).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物质利益关系是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三个主体所构成的物质利益关系。2.各主体的物质利益形态及其客观基础
(1).国家物质利益:存在于两个基础之上: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二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履行的公共管理职能。
(2).集体物质利益: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存在的基础是国有资产的产权职能的分解及企业所拥有的国有资产的运营权
·集体所有制企业物质利益存在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和集体耗费的劳动。
(3).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
·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这一基本前提。
·还同社会主义劳动仍然带有谋生手段的性质相联系。
·此外,还存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个人所有这样一种个人利益主体。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1.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根本特点: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同时,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别和矛盾。2.另一个重要特点: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主要是通过市场经济关系来加以调节和实现。
第二节 按劳分配的理论及其实现形式
—、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
1.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按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理论设想。
2.按劳分配没有在实践中真正贯彻的原因:
(1).传统的按劳分配理论中,对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依据的“劳”容易产生不同理解。劳动形态有三种:
·潜在的劳动:指存在于劳动者体内尚未释放出来的劳动能力即劳动力
·流动的劳动:指实际劳动过程中正在发挥作用的劳动,即劳动本身
·凝固的劳动:指已经将劳动转化或凝固于其中的产品和服务(2).现实社会主义不具备传统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分配是由社会中心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分配,并采取劳动券作为付酬和换取消费品的方式。
3.按贡献分配是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是以凝固的劳动作为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计量标准。其内涵的前提是指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以其对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形式所做的实际贡献参与分配,取得相应的报酬份额。
4.按贡献分配与传统理解的按劳分配的区别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的。2.按贡献分配实现的三阶段:
(1)、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2)、企业对劳动者按其贡献进行分配
(3)、劳动者用个人收入购买商品实现自己的消费
第三节 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一、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依据
1.依据:多种所有制并存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非劳动生产要素能创造价值完全不同,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劳动创造价值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各种形式 1.按资分配与财产收益
·按资本分配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投入的资本来分割利润的分配关系。·按个人资产分配,是社会居民以个人财产进行投资或让渡使用权并获取一定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
2.按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分配
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是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们也要求有收益回报。3.风险收入和机遇收入
·风险收入是劳动者和经营者承担风险的报酬。
·机遇收入是对市场应变能力的报酬。
三、非劳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关系
1.按劳分配与按非劳动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是“主体”和“非主体”的关系
(1).在公有制经济单位中,全体劳动者的按劳动贡献分配收入在他们的个人收入总额中占主体地位,构成他们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
(2).整个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构成社会个人收入总额的主要部分。
2.按劳动贡献分配是按非劳动贡献分配在市场价格作用下,还存在着某种替代关系。(1).生产商品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表现为联合性。
(2).不同生产要素之间在联合投入中,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3.不同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间的分布状况极不相同
(1).劳动力是大多数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差别不大的劳动能力在全社会成员间分布较广,集中度非常低。
(2).资本和土地在社会成员间的分布的集中度较高。
(3).劳动力较为均匀的分布和资本与土地的差异分布,会产生贫富差距扩大,政府应采取相应的社会政策加以调节。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观
一、社会主义的公平观与共同富裕 1.公平的内涵
(1).公平是社会公正与平等的统称。(2).经济学的平等: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原则上的同等和均等化。(3).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
2.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观: 主要表现为追求全社会共同富裕和按贡献进行收入分配的 思想和原则。具体内容是: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2).按贡献分配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平等权利。
(3).社会主义承认平等权利基础上的差别,反对平均主义倾向。(4).社会主义的公平观不仅表现在收入分配方面,还强调机会均等。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需要决定的。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二者并不是交叉地相融于一体,而是各自具有自己的作用空间和作用机制,在不同领域、不同分配环节以及不同分配和体制下有不同的侧重点。(1).经济领域应强调效率优先,社会领域应更多考虑公平;(2).初次分配环节应强调效率优先,再分配领域应侧重公平;
(3).在市场分配机制方面应强调效率优先,而政府的分配机制则应更多关注公平问题。3.政府应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要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保护弱势群体。同时要建立健全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差距及其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1.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和表现 2.收入差距过大的影响 3.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笫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第一节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
一、企业的性质和功能 1.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以盈利为目的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2.企业具有两重属性: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3.企业的功能和地位
(1).功能:企业具有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利用和有效配置资源,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2).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在再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1.企业制度及其分类 2.公司制的产生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五方面见书第120页
4.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企业采取公司制组织形式;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并以此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只负有限责任。
5.公司企业的财产关系中形成两个方面的权利:“财产终极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两个对等的法律主体,即“出资者”和“法人”。6.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具体可分为三种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三、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
1.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
(1).市场主体的独立性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之间的矛盾(2).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与国有企业资产占有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3).市场经济要求产权动作的高效率与国有企业产权运作的低效率之间的矛盾 2.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见书126页
第二节 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及其家庭
一、劳动者的权利和就业 1.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和特征
(1).劳动者权利包括: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权利;按所提供劳动获取相应报酬的权利;享有自身发展的权益。
(2).劳动力所有权的特征:劳权主体身份的独立性、劳动(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劳动报酬与贡献的对应性、劳权主体再生产费用的自负性。(3).真正确立劳动者的权益及新型劳动关系,必须在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市场契约关系。包括: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全面推行合同制
·职工与企业在工资确定上的平等协议关系
·分化企业功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企业职工作为劳权主体还有着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甚至最高决策的权利
2.劳动者的市场就业
(1).就业:是社会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活动,也是劳动者个人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的特点:
·就业主体的自主性
·就业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性
·就业渠道和就业方式的多样性
·就业岗位的变动性
二、个人及家庭的收入 1.个人及家庭活动的劳动收入(1).劳动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凭借劳动投入而获得的收入。
(2).劳动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劳动者实际投入或耗费的劳动量、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成果进入市场的交易条件。2.经营收入
(1).经营者劳动的特点:经营劳动是复杂劳动,其成果是以企业的总体效益来体现,是一种风险劳动。
(2).经营者经营能力和经营绩效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评价
·企业与经理在市场上平等协商
·经济收入与企业利润率和资产增长率挂钩 3.非劳动收入
(1)、非劳动收入:是根据土地、资金和其他非劳动资源对社会财富生产所起的作用或所做出的贡献而给予这些要素所有者或提供者的报酬。(2)、资本收入和租金现阶段的非劳动收入主要包括:资本收入、租金。
三、个人及其家庭的消费、储蓄与投资 1.消费
(1).个人及其家庭消费行为的变化
①由依附型消费向自主型消费转换
②由自给型消费向商品型消费的转换
③由供给型、福利型消费向处理型、市场型消费转换
④由雷同型、划一型消费向多样型、层次型消费转换(2).消费结构
把我国目前的家庭消费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低消费层,中等消费层,次高消费层,高消费层。2.储蓄
储蓄目的一是调节消费,二是家庭自我保险,此外还有没有特殊目的储蓄和消费目标不能实现的被迫储蓄。3.投资
(1)、家庭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资本收益。可分为两类:用自己资金购买生产要素,直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买各种有价证券及其他资产(2)、影响投资形式选择决策的因素:一是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二是投资风险;三是资产流动性。(3)、资产组合的选择
第三节 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
一、农村产权制度变迁和农户经营承包制 1.农村产权制度变迁
2.农户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是坚持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济体制
二、农户的经营行为
1.农户的经营自主权及经营目标
2.农户要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经营,要做到:对有限的生产要素的投放要适度;注意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及时调整生产要素的用量和组合比例;合理使用劳动力和劳动时间。3.农户的积累与投资行为
三、农业产业化
1.农业产业化涵义:用现代产业的组织者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
2.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探索有利于专业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2).是依靠某一企业为“龙头”,将大量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市场联结(3).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五章 现代企业的组织和行为
第一节 现代企业的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
一、企业家和委托——代理关系 1企业家:(1).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2).只有那些有创新思想并有创新业绩的企业经理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家(3).企业家的产生依赖于经营的职业化及与此相适应的经理市场 2.委托代理关系
(1).委托代理关系既包括企业层级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又包括资本所有者与它的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2).代理问题的根源:委托人与代理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以及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代理问题的解决:靠相应的制度安排加以解决
·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指对经理阶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外的市场制度安排,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
二、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的涵义:是有关公司的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问题,这种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合理与否决定公司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法人治理的主体:是以股东为中心的利害相关者,包括直接利害相关者与间接利害相关者。3.法人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正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或权力制衡,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保护利害相关者的利益。(2).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
(3).公司治理结构的类型
三、转型期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 1.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点 2.“内部人控制”问题
(1).“内部人控制”的涵义:是指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企业失去了外部所有者(主要是国家)的监督和约束,致使“内部人”(企业经理和职工)利用职权所掌握的经营权和部分产权,为谋取私利而控制企业,以致严重侵害外部所有者利益的现象。(2).我国“内部人控制”的形式与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机制
一、企业经营的内涵和经营目标 1.企业经营的内涵
(1).企业经营: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通过生产、交换及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并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2).经营与管理的区别:
·管理指对企业各种活动的组织、调度和指挥
·经营必须面对市场,市场是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2.企业的经营目标
(1).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关系下,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在其全部经营活动中所追求的、并在客观上制约着企业行为的目的。具有整体性、终极性和客观性。
(2).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获取尽可能多的盈利。
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 1.生产经营:
(1).涵义:指企业在既定的经济制度下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市场需求,运用并配置企业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通过生产、交换以及各种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2).特点: ·经营对象主要是物质产品和服务
·在结构优化方面更注重产品、成本和利润结构
·在发挥生产要素的潜能方面更注重的是企业内部的自身要素。2.资本经营:
(1).涵义:是指通过对资本交易和对资本价值的利用,使资本能够形成新的价值和增值,实现资本盈利最大化。(2).特点:
·重心是对价值形态资本的经营
·特别关注投资结构及可能遇到的风险
·更加注重利用社会资本为企业发展服务 3.资本经营的意义:
(1).从企业发展看,它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重新分配和整合来实 资本集中,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并有助于提高存量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加速资本技术的变革。
(2).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看,企业经营机制越健全,资源的配置越高。(3).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来看,资本运营是发展包括产权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
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1.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前提下,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的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2.企业的决策机制
(1).决策机制:是指企业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生产、经营的经济活动作出分析和决断的机制。
(2).包括决策主体的确立、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决策主体的确立是企业决策的中心环节。
(3).企业完善的决策系统,包括决策的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等。3.企业的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励者和被激励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激励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刺激被激励者采取某种行为和不采取某种行为的机制。(2).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有激励的主体、对象、目标、内容及手段等。
·中心问题是激励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达到激励目标。
·激励机制的本质是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4.企业的约束机制
(1).企业的约束机制:是企业在追求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到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牵制或制约的机制。(2).种类:
·包括风险约束、产权约束、预算约束、法律约束、道德约束等多方面
·风险约束是企业的外部约束,实际上是市场约束。
·产权约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本所有者以对企业决策者的约束;二是企业最高决策者对其下属各层决策者(包括普通劳动者)的约束。
·预算约束是的基本内容是实行自负盈亏的约束。
·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是外生的,只要进一步明确财产关系,利益结构进一步透明,同时各方面的利益在企业内形成不同的人格化代表,就可以实现一种制约关系,从而可以有效地制约企业的短期行为。5.企业的创新机制
(1).企业的创新机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新组合的机制。(2).类别:
①体制创新: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发展,而在企业制度层面发生的重大变迁以及与此相应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产生过程。
②技术创新:指企业从投入品到产出品的生产过程中在技术层次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③市场创新:指企业从微观角度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对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从而满足市场新需求的行为。
④管理创新:指通过引入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众多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推动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从而在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在用较少要素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同样高的产出水平。
第五章 现代企业的组织和行为
第一节 现代企业的组织和法人治理结构
一、企业家和委托——代理关系 1企业家:(1).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2).只有那些有创新思想并有创新业绩的企业经理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家(3).企业家的产生依赖于经营的职业化及与此相适应的经理市场 2.委托代理关系
(1).委托代理关系既包括企业层级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又包括资本所有者与它的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2).代理问题的根源:委托人与代理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以及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代理问题的解决:靠相应的制度安排加以解决
·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指对经理阶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外的市场制度安排,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
二、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1.法人治理的涵义:是有关公司的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问题,这种权力安排和利益分配合理与否决定公司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法人治理的主体:是以股东为中心的利害相关者,包括直接利害相关者与间接利害相关者。3.法人治理结构(1).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是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正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或权力制衡,保证公司目标的实现,保护利害相关者的利益。(2).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或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
(3).公司治理结构的类型
三、转型期国有企业的体制创新 1.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点 2.“内部人控制”问题
(1).“内部人控制”的涵义:是指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企业失去了外部所有者(主要是国家)的监督和约束,致使“内部人”(企业经理和职工)利用职权所掌握的经营权和部分产权,为谋取私利而控制企业,以致严重侵害外部所有者利益的现象。(2).我国“内部人控制”的形式与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机制
一、企业经营的内涵和经营目标 1.企业经营的内涵
(1).企业经营: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运用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通过生产、交换及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并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2).经营与管理的区别:
·管理指对企业各种活动的组织、调度和指挥
·经营必须面对市场,市场是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2.企业的经营目标
(1).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指在既定的所有制关系下,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在其全部经营活动中所追求的、并在客观上制约着企业行为的目的。具有整体性、终极性和客观性。
(2).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获取尽可能多的盈利。
二、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 1.生产经营:
(1).涵义:指企业在既定的经济制度下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市场需求,运用并配置企业所能获得的各种资源,通过生产、交换以及各种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2).特点:
·经营对象主要是物质产品和服务
·在结构优化方面更注重产品、成本和利润结构
·在发挥生产要素的潜能方面更注重的是企业内部的自身要素。2.资本经营:
(1).涵义:是指通过对资本交易和对资本价值的利用,使资本能够形成新的价值和增值,实现资本盈利最大化。(2).特点:
·重心是对价值形态资本的经营
·特别关注投资结构及可能遇到的风险
·更加注重利用社会资本为企业发展服务 3.资本经营的意义:
(1).从企业发展看,它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重新分配和整合来实 资本集中,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并有助于提高存量资本的利用效率和加速资本技术的变革。
(2).从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看,企业经营机制越健全,资源的配置越高。(3).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来看,资本运营是发展包括产权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
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1.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前提下,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的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运行规则。2.企业的决策机制
(1).决策机制:是指企业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生产、经营的经济活动作出分析和决断的机制。
(2).包括决策主体的确立、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决策主体的确立是企业决策的中心环节。
(3).企业完善的决策系统,包括决策的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等。3.企业的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励者和被激励者之间的一种关系。它是激励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刺激被激励者采取某种行为和不采取某种行为的机制。(2).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有激励的主体、对象、目标、内容及手段等。
·中心问题是激励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达到激励目标。
·激励机制的本质是要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4.企业的约束机制
(1).企业的约束机制:是企业在追求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到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牵制或制约的机制。(2).种类:
·包括风险约束、产权约束、预算约束、法律约束、道德约束等多方面
·风险约束是企业的外部约束,实际上是市场约束。
·产权约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本所有者以对企业决策者的约束;二是企业最高决策者对其下属各层决策者(包括普通劳动者)的约束。
·预算约束是的基本内容是实行自负盈亏的约束。
·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是外生的,只要进一步明确财产关系,利益结构进一步透明,同时各方面的利益在企业内形成不同的人格化代表,就可以实现一种制约关系,从而可以有效地制约企业的短期行为。5.企业的创新机制
(1).企业的创新机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新组合的机制。(2).类别:
①体制创新: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发展,而在企业制度层面发生的重大变迁以及与此相应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产生过程。
②技术创新:指企业从投入品到产出品的生产过程中在技术层次所发生的“革命性”的变化。
③市场创新:指企业从微观角度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伴随新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对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从而满足市场新需求的行为。
④管理创新:指通过引入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众多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推动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从而在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在用较少要素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同样高的产出水平。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行为
一、企业的投入和产出 1.投入与产出的涵义
投入:企业用于生产产品的生产要素及其价值,即成本c+v 产出:产品及其价值,即收益:c+v+m 盈利:即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差额,即企业新创造出来的m 机会成本:企业把一定资本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收益。2.企业投入选择原则:把资金投入机会成本最小而能使所获利润超过正常利润的产品生产。3成本
(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生产成本与完全成本(2).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二、企业的盈利及其分配 1.企业收益 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2.企业盈利
(1).企业盈利的构成(2).企业盈利的分配
企业盈利的分配,是在国家和企业投资者、企业经营者之间进行的。(3).企业盈利分配的程序:
①缴纳企业所得税
②扣除滞纳金、罚款
③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④提取盈余公积 ⑤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⑥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分配
三、企业资金的筹集和运用
1.企业投资行为:是指企业投入资金、发展生产的一系列活动。
2.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有:企业自有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社会集资、股份制改造、国际租赁业务、海外股权融资和国家财政投资。3.企业提高投资效益的途经
(1).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手段。(2).正确处理 “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的关系。(3).正确处理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的关系。(4).正确处理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5).正确处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四、企业发展战略、企业重组和企业集团
1.企业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企业生存发展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策略。其基本特征是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及适应性。2.企业重组:是指企业间通过要素的流动转移和资产重新组合,以求实现内部资源配置最优和效益最大。企业重组的最有效的形式是企业并购。
3.企业集团:主要是指以母子公司体制为主,以资产为主要纽带,以生产经营协作和契约合同等多种形式,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主要特征是:多法人联合体,拥有多层次结构;集团核心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并在集团中起主导作用。
·企业集团完全是一种开放性的准企业组织。
·它在管理上具有不同于单个企业的特殊性。
第六章 商品市场和货币流通
第一节 商品市场
一、商品市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构成
1.商品流通的涵义:指商品以货币为媒介,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2.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①沟通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联系纽带
②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能以顺利进行的条件
③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必要环节
④为国提供积累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⑤可以推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3.商品市场的构成
二、商品流通体制和现代物流体系 1.商品流通体制及其改革
①多种经济成分从事商品流通
②政企分开
③建立大宗批发市场 ④努力搞好少数商品期货市场的试点
⑤建立开放型的商品流通网络
⑥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宏观调节 2.现代物流体系的涵义构成及作用
三、商品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 1.期货市场的涵义及作用
2.期货交易的特点、作用及国家对期货交易的管理
第二节 货币流通
一、货币流通的形式
1.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引起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运动。
2.货币流通的形式:现金与非现金流通。
3.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分为三个层次:M0、M1、M2。M0=现金
M1=M0+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城乡居民的活期存款 M2=M1+城乡居民的定期存款
二、货币市场: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1.货币需求:人们以货币形式保存其财富的那种需要。(1).构成:
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为了使经济生活中的商品交易顺利进行而保持货币
②对货币的储备需求——为了应付不时之需而保持货币
③对货币的投资需求——为了寻求有利的投资机会而保持货币(2).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国民经济的活动水平或收入水平,利率水平。2.货币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货币数量,由除银行外的所有个人、企业事业单位所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三、利息和利息率 1.利息的概念、来源 2.利息率与影响利息率的因素
第三节 商品的供求与价格
一、商品价格的形成、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商品价格的形成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货币价值和货币流通量,经济政策
2.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弹性系数、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及需求弹性的作用 3.供给弹性的概念、供给弹性系数、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及供给弹性的作用
二、价格形式和价格体系 1.价格形成机制
·包括价格形成主体和价格形成的原则和方式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与市场调节机制和计划调节机制相适应价格形式也有两种: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
2.目前我国的价格形式:
(1).市场调节价:即由企业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2).政府指导价: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中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3).政府定价:即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3.价格体系
(1).商品比价关系: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上不同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2).商品差价关系:同一种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价格之间的差额关系。
(3).各种商品价格之间存在有机联系:表现在各种商品价格在前后系列上具有衔接性,在变动上具有连续性,在水平高低上具有相关性。第七章 要素市场和资源配置
第一节 要素市场
一、要素市场的内涵及其功能
1.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要素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二、我国现阶段要素市场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1.我国市场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 2.目前我国要素市场发育还存在的问题:(1).市场质量偏低,结构不合理(2).市场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封锁较严重(3).市场主体独立性差(4).价格机制不健全(5).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完善
(6).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尚不到位等。3.完善要素市场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作用
1.资本市场:是一种投入品市场,它体现资本供求双方的经济关系,这里是指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投资的交易市场即证券市场。2.资本市场的特点:收益性和流通性。3.资本市场的作用:(1).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2).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3).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分散金融风险,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4).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渠道。
二、资本市场的构成
1.资本市场的行为主体:证券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和证券市场管理机构。
2.资本市场的客体:即交易对象。
三、证券价格
1.有价证券:是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的合法凭证。2.证券价格:与证券带来的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
3.现实的证券流通中证券的实际价格还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1.劳动力流动的涵义及其形式
(1).涵义:劳动力流动是指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所引起的劳动力的转移、包括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之间和工作地点的转移。
(2).主要形式:企业内部流动、水平流动、垂直流动和全面流动。2.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是:
(1).社会经济发展引起人们物质利益的变化(2).生产力发展和布局的变化(3).企业竞争和变动
(4).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5).劳动者自身条件的变化 3.我国原体制对劳动力管理是实行统包统配的行政配置劳动力的制度。由此形成劳动力基本不流动的特点。
二、劳动力市场的构成
1.劳动力市场的行为主体:包括劳动力的供给者、需求者、中介机构及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机构。
2.劳动力市场的客体:即劳动力流动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有不同的构成。
三、劳动力的价格与工资率
1.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延续和发展劳动力所需要的生存、发展、享受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2.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市场上的标准工资,它代表着一般工资水平。它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劳动力价值共同决定。
四、就业、失业与失业保险
1.就业:劳动者在普遍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在劳动力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商品,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事有工资收入的社会劳动。2.失业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1).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受阻,处于相分离状态。(2).失业可分为:
①摩擦性失业:指在劳动力的正常流动过程中,劳动者正处于寻找工作的这段时间。
②结构性失业:指失业与劳动岗位空缺同时并存的状况
③季节性失业:由于生产过程在季节间存在很大变动而引起的失业。
④需求不足的失业:由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劳动人口增长的速度造成的。3.失业保险: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缓解由于失业引起的经济困难。
第四节 土地市场
一、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1.土地作为经济资源的自然特征是它的不动性,持久性及丰度位置优劣的差异性。在经济上它的显著特征是稀缺性。2.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
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除了农村和城郊土地属于劳动者集体所有以外,其余土地均属于国家所有。
二、土地市场
1.城市土地市场包括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2.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也将有较大的发展。
三、地租和土地价格 1.土地使用费用与地租
(1).土地使用费:在土地有偿使用的条件下,土地使用者为获得一定时间内一定人员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所用权而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全部费用。(2).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存在的原因
①没有消除不同土地的级差收益和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②没有消除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3).社会主义中的地租,自对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扣除,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社会主义地租,不仅是社会主义土地公有权在经济上借故以实现的形式,而且是调节土地供求,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手段。
(4).地价:土地的价格,是由预期的土地收益即地租的资本化价值决定。
2.土地的价格与地租量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其实际价格受土地的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五节 产权市场
一、产权交易和交易费用
1.产权市场:是单个生产要素、生产要素集合以及附着在生产要素上的各种权利进行交易或转让的市场。2.产权交易:(1).涵义: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单个生产要素、企业以及附着在生产要素上的各种权利的有偿转让行为。
(2).意义:是高层次的资源配置方式,从宏观角度对于调整存量资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层面上看,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3).产权交易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产权明晰,二是有产权市场。3.交易费用:
(1).涵义:包括搜寻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费用、谈判费用、签约、监督和惩罚的费用等。广义的交易费用包括经济体系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运动时耗费的一切费用。(2).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
·市场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对象的数量,人的理性的有限性与机会主义倾向。
·交易费用与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有直接关系。
·判断交易费用高低的原则:资产专用性原则及外部性的原则。
二、产权市场的构成 1.产权市场的主体 2.产权市场的客体
三、我国产权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1.我国产权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改革的必然产物,还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2.推进产权市场发展的措施:(1).实现产权交易主体多元化(2).产权交易方式多样化(3).交易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4).交易行为的法制化。
第六节 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
一、技术商品和技术市场 1.技术市场的概念 2.技术市场商品的特点
(1).使用价值在于提高生产和服务的经济效益
(2).使用价值范围越广,使用时间越长,它的使用价值也越大(3).只转让使用权,不转让所有权
(4).使用价值的实现,要具备足够的技术、经济、资源、人才等条件,才能吸收、消化和发挥技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作用(5).技术使用价值必须具有创新性
(6).技术商品的价值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的产物,而是创造性知识劳动的结晶。3.技术市场的特点
①技术商品一般是无形商品;②卖方是技术商品的生产者,买方既是消费者,又是物质商品的生产者;③技术商品的流向取决于卖方和买方的技术能力,总由能力较强的一方流向能力较弱的一方;④交易持续时间长,伴有培训、指导;⑤付款时间上的延续性。4.技术市场的作用:
(1).可以发挥科研机构同生产单位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2).有利于促进竞争和促使科研机构进行改革,使它面向技术市场的需要。(3).扩大科技人员活动的天地,形成大量的智力流动。(4).可以不断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
(5).可以不断扩大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
二、信息商品与信息市场 1.信息市场的概念: 2.信息的涵义及分类: 3.信息市场的特点:
(1).交易商品的单一性和内容的多样性;(2).交易形式的多样化;(3).发展趋势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4.信息市场的作用:
(1).有助于调动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2).有助于信息生产、处理的专门化
(3).有助于提高信息质量,缩短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4).有利于减少信息生产的盲目性。
第三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八章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及其平衡关系
第一节 社会总产出与总供给
一、社会总产出与经济总量的衡量 1.社会总产出的构成
(1)、社会总生产: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态,将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2)、社会总产出:是社会生产的总成果
(3)、社会总产值:指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全部产品价值的总和。(4)、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5)、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本国常住居民在国内或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6)、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全部价值。
二、社会总产出的结构 1.社会总产出的部门构成:
(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
(2).产业结构通常划分为:两大部类结构、农轻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等。
2.社会总产出的地区分布取决于生产诸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因而必然受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
三、社会总供给的形成
1.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2.决定社会总供给水平的因素:
3.社会总供给可以分为广义的总供给和狭义的总供给
第二节 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一、社会总需求的涵义
1.社会总需求:指在现实的生产发展水平和分配制度下,人们在其收限度内所能支付,并且相对于一定的价格水平也愿意支付的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
2.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内容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社会总需求就其是否包括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而区分为广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狭义的社会总需求。
二、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1.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投资资金和投资需求。2.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消费资金和消费需求。3.来自再生产过程之外的资金和需求
三、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和结构 1.投资规模和结构
(1).决定投资规模的因素:
经济增长率、消费率与积累率、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投资效益、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等。
(2).投资结构:主要包括投资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再生产结构、规模结构、主体结构等方面。
决定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科学教育水平、社会总生产的地区分布、技术进步和投资体制等。2.消费水平和结构
(1).社会消费水平及其决定:根本制约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一定时期居民个人消费水平首先取决于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2).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转化为消费或储蓄的主要因素有: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消费品价格水平的变动及价格预期、市场上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消费品的供给状况、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或资产收益率、货币幻觉等。
(3).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价格因素、商品因素、消费者个人因素、社会对消费行为的引导等。
四、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产出增长的决定作用
1.在既定的生产能力没得到充分利用之前,社会总产出的实际水平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 强度。
2.投资需求增长对社会总产出增长能产生乘数效应。
第三节 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与波动
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
1.封闭条件下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的一般公式
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2.改写后的平衡公式:
由(C2+V +M)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由其他资金来源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3.引人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后的平衡公式:
(C2+V +M)+净财政支出+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二、广义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条件
广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公式为:
投资支出 +消费支出+中间投入=社会总产出。
三、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
1.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社会总供求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而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对总量平衡有着重要影响。
2.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主要是价值平衡,并侧重于对国民经济的短期运行的调节。
四、社会总供求出现不平衡的可能性和形式 1.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及失衡
2.市场经济条件下总供求不平衡及失衡的可能性及类型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制约条件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1.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即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总产出的增长,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出即物质产品和服务生产总量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2).经济增长的一般模式:
2.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率应当满足的要求:总供求基本平衡、劳动力充分就业、人均收入和消费的水平提高、能为生产建设积蓄力量、外贸收支平衡、技术进步等。
3.适度的经济增长的实现条件:确定合理的积累率和投资率;选择适当的资本——劳动比率;注重劳动生产力的不断增长;保持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经济增长的制约条件
1.作为决定经济增长率的直接因素的劳动就业增长率,要受劳动力供给状况的制约。
2.在现代经济下,经济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技术进步程度的制约。3.决定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积累率要受到必要的消费增长的制约。4.经济增长率要受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的制约。5.受企业素质的制约。
6.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7.对外贸易状况的制约。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1.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2.可分为:
(1)粗放型增长方式: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从产出的增长与投入增长之比来看,是效益相对低下的一种增长方式。
(2)集约型增长方式: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从产出的增长与投入增长之比看,是效益相对高的一种增长方式。
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及其转变 1.全面理解转变的涵义
2.在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上坚持三条原则: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社会福利改善,使环境得到保护。3.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注意的问题:
(1).努力提高要素生产率,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2).积极推进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同时,在中国需继续开辟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便更多地吸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3).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4).协调要素在部门、地区间的配置,以便取得优化产业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宏观效益。
(5).防止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式的波动,使投入产出效益逐步稳定提高。
(6).以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体制改革步伐。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波动
1.经济波动: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是不相等的,总会有高低差异,即经济波动。经济增长率大起大落的经济波动可称为失衡性波动。
2.失衡性经济波动表现形式,先是需求过旺,经济过速增长,物资短缺,物价猛涨;继而增长率大幅下降,失业增加,市场疲软。
3.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投资率、产业结构、经济体制、技术进步、人口、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变动。
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1.通货膨胀及其治理(1).通货膨胀及类型
·经济过速增长与通货膨胀存在密切联系。
·具体分为三种类型: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价格结构调整引起的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严重后果:
①破坏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环境,大大降低了社会经济效益
②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③扰乱了收入分配秩序,从而引发了经济、社会的不稳定
④造成贸易收支恶化,影响出口产品竞争能力 2.通货紧缩及其治理(1).我国近年来通货紧缩的原因(2).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抑制经济增长,甚至会导致经济衰退;增加企业债务负担,降低企业偿债能力;持续的通货膨胀易形成需求不足——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等。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涵义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换
1.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现代部门与农村传统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2.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三、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内容:
2.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着重做好的工作:
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涵义 2.发展战略目标
3.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遵循的原则
4.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
第十章 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运行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与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二、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及其作用
1.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我国的对外开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贸易 1.影响出口水平及结构的因素 2.影响进口水平及结构的因素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资本运动 1.国际资本运动:包括资本流入与流出
2.国际资本运动的影响因素:资本收益率差异、汇率、风险等。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的涵义及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
2.社会主义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因素:国际贸易的状况;资本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货币价值的变动;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等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汇率 1.汇率的涵义及标价方法 2.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3.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
一、国际贸易对社会总供求的影响
1.出口贸易对总需求从而对总产出(总供给)的影响 2.进口贸易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及其对总供给的影响 3.在同时发生出口和进口之后,社会总供求平衡公式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社会总供求的影响 1.国际资本流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 2.国际资本流动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
3.把资本流入与流出结合起来考察它们对总供求的影响
三、国际收支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由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性决定。
2.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二、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社会总供求之间出现不平衡是经常的。2..市场调节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构成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复杂有机整体。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1.宏观调控的目标: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是采用经济手段。
第二节 适应市场运行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1.政府职能转变:即是实现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分离;国家所有者职能与经济管理者职能的分离。
2.建立和完善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效实现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二、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调控 1.财政政策
(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在再生产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2).财政政策:是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支总量关系政策。(3).财政政策的类型 2.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和货币流通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2).货币政策的类型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可能有四种不同组合效应:
“双松”政策或扩张性政策,“双紧”政策或紧缩性政策,“松紧搭配政策”,“紧松搭配政策”
三、国家对经济结构的调控 1.调控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1).产业结构合理化:(2).产业结构高层化 2.长期规划与产业政策的运用
(1).制定并实现长期规划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措施和重要措施。
(2).产业政策的特点:(3).产业部门政策的运用(4).产业地区政策的运用
四、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调控
1.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控作用的主要表现:一是调节国际贸易;二是调节国际收支。
2.外贸政策、利用外资政策、汇率政策对对外经济关系的调控
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1).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
(2).是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3).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努力做好的工作:(1).统一社会保障制度(2).实现保障资金来源的多元化(3).社会保障管理法制化
(4).社会保障水平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资本主义教案
导 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经济思想
(1).最早的经济思想出现在古希腊思想家的著作中。代表人物是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经济”一词的产生:色诺芬的代表著作《经济论》,书名中的“经济”原意是“家庭管理”。(2).欧洲封建社会中,宗教势力占据重要的统治地位。
2.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经济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逐渐形成。
(2).重商主义:是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的理论探讨,但其研究范围仅局限于在流通领域。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的代表著作《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表明其研究范围是社会或国家的财富增值问题。
(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早出现在法国(重农学派),但其产生的典型地点是英国。是由威廉·配弟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它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缺陷,直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联系,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问题。
(4).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因素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作斗争中创立的。
(2).只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结合实践不断创新,提出符合实际发展、变化的新的原理,才能使政治经济学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过程由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
(2).生产力的概念: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3).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决定着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性质。3.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1).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组成的有机联系的体系。(2).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3).分配的涵义、与生产的关系。(4).交换的涵义、与生产的关系。(5).消费的涵义、与生产的关系。
总之,生产关系各环节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反作用于生产。
(6).经济体制,即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4.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的方法论。
1.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认为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存在的任何物,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人格化和物化。2.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3.矛盾分析法。4.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
1.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2.其他分支学科对政治经济学的反作用。
第一篇 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1)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2)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形态。2.使用价值
(1)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物品的使用价值。(2)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即对购买者有用的使用价值。(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交换价值:
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2 .价值:
(1)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2)价值具有历史的特征。(3)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内在的,交换价值是外在的。
3.小结: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
(1)所谓对立,就是有矛盾,不可兼得。具体地讲,你要占有使用价值,就不能占有价值,反之亦然。
(2)所谓统一,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商品,缺少其中一个,就不是商品。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 具体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是指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的劳动。包括生产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五个要素。2.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3.不以社会形式的变化为转移,具有永恒性。但具体劳动的种类和规模却随社会形态变化而变化。其多样性,形成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具体劳动不是生产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二、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3 .小结:
(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种劳动。(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是不需经过特殊培养、正常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必须经过特殊培养,具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劳动者的劳动。
(2)商品价值量最终由简单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复杂劳动自乘的或者多倍的简单劳动。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力变化而变化(1)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表示方法及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2)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二、市场价值的确定 1.个别价值平均化为市场价值是同一部门内部竞争实现的。2.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市场价值。
第四节价值形式
一、简单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及公式,简单价值形式就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公式: 1 只羊 =2 把斧子
2.简单价值形式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二者既统一,又相互排斥。
3.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扩大价值形式
1.扩大价值形式及公式。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形式。公式:
2.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3.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商品价值表现无止境,价值表现未统一。三、一般价值形式
1.一般价值形式及公式。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公式:
2.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及局限。一般价值形式的价值表现是简单的,又是统一的,因而是一般的。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中的一般等价物还未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交换仍然存在困难。
四、货币形式 1.货币形式及公式。货币形式是指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用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贵金属来表现的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阶段。
2.货币的本质
(1).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2).金银等贵金属之所以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材料,因为它们具有商品属性和独特的自然属性。
第五节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 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由他私人决定,生产的产品也由私人支配。这是由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基础的。
2.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必须转变为社会劳动,否则私人劳动就会成为无效劳动。
3.社会劳动 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又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生产商品的,因此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决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1.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第二篇: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考研大纲
题号:980
《政治经济学》
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根据我校教学及该试题涵盖专业的特点,对考试范围做以下要求: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来源及学习方法
2.价值的本质、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机制
3.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
4.利润平均化理论、剩余价值分割形式
5.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6.垄断理论、国家资本主义论、7.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理论与模式
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9.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与运行
10.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二、参考书目
1.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最新版
2.古书堂,《政治经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3.吴易风,《英国古典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82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教案
《政治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代码 4010501
二、课程名称
(1)中文名 政治经济学(Ⅰ)
(2)英文名 Political Economics(Ⅰ)
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层次
全校经济学类各专业以及管理学类各专业,本科层次
2、学时与学分数
周学时6,17周共102学时;3学分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是学科基础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政治经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对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指导意义,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本质,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提高学生应用经济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先行、后续课程
无先行课程。后续课程为《政治经济学》(Ⅱ)、《西方经济学》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试方式为全校统一闭卷考试(校级教考分离),卷面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五、纲目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习意义;难点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基本含义和内容,理解和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基本经济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所有制与产权、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难点是所有制与产权。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学生自学,不作考试要求)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二、分工与协作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品、价值的基本概念,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内在矛盾、劳动价值理论、价值规律;难点是劳动价值理论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经济
二、使用价值和价值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四、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第二节 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
二、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
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第三节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市场经济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货币流通规律有初步的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教学重点是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难点是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规律。[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学生自学,不作考试要求)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
一、货币的层次(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
二、货币乘数(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
三、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四章 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及其价值增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资本集聚、资本集中、资本经营和资本循环周转规律有初步的认识和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资本价值增值、资本集聚、资本集中和资本循环周转;难点是资本循环。[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第一节 资本及其价值增值
一、资本的含义
二、资本的形态和构成
三、资本价值增值和利润 第二节 资本经营
一、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
二、资本经营(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第三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的循环
二、资本的周转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基本理论。
教学要求: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社会总产品的含义、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以及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简单再生产及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等市场态势的变化;培养同学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我国的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是两大部类的划分理论、社会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教学难点: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 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第二节 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实现条件
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基本实现条件 第三节 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二、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四节 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学生自学,不作考试要求)
一、供求平衡与不平衡
二、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基 础 训 练
一、名词解释
社会资本
单个资本 两大部类 三次产业 扩大再生产
买方市场 卖方市场
二、思考题
1、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试解释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 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4、结合实际,分析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特点。
三、社会调查
调查太原目前市场水果供求和竞争的情况。要求写一篇调查报告。
第六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信用和信用制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虚拟资本和股份制的知识有初步的掌握。
教学要求:准确理解虚拟资本的本质,运动的特点,实际资本的关系,以及虚拟资本发展与信用的关系等;培养运用学得的知识正确认识虚拟资本及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重点是信用及其功能、银行资本、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教学难点:难点是资本与虚拟经济。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和信用制度
一、信用的产生及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二、银行和银行资本
三、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 第二节 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一、虚拟资本的产生
二、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第七章 竞争与垄断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竞争的特征与功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市场类型的相关情况有初步的掌握。
教学要求: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垄断与竞争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无论是过度竞争,还是垄断,都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保护有效竞争,同时又要反对垄断。
教学重点: 重点是市场竞争类型;
教学难点:难点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竞争引起垄断
一、竞争的特征与功能
二、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和垄断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
二、垄断利润
第三节 有效竞争与反垄断▲
一、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二、有效竞争与反垄断政策
第八章 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生产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教学要求:准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基本方法,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教学重点:重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资本总公式、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
教学难点:难点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三、剩余价值率
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分配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资、利润、地租的本质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同学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
教学重点:重点是工资的本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地租。教学难点:难点是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三、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 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三节 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三、资本主义地租
第十章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知识拓展,不作考试要求)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现代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同学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
教学重点:重点是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
教学难点:难点是企业组织和治理结构。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
一、企业的含义
二、企业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第二节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企业▲
二、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
三、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变化
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又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了解和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把握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的特征。
教学重点:重点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教学难点:难点是垄断的具体形式及其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国家干预的目标
二、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
三、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后果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表现、影响、矛盾以及二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实质及其后果;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发展趋势及其内在矛盾的认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教学难点:难点是经济全球化的矛盾。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表现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矛盾▲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的矛盾
第三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十三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有初步的认识。教学要求:理解资本积累、经济周期的含义;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经济危机的认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基本矛盾。教学难点:难点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传统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一、资本积累
二、资本积累的两个社会经济后果
三、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 第四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章士嵘.《〈资本论〉的逻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3、毛蓉芳:《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
4、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5、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3年各期中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
第四篇:西北大学2013
回馈大家网,在我备考期间,大家网提供了许多好资料,供下载。
1月5日下午英语基础[选择题] 感觉比较简单,把GRE红宝书单词背下,都能搞定。
[阅读理解]文章难懂,但题比较容易做(个人感觉)。第一篇 讲一个科学家对Gambling 的研究。第二篇 讲chemical weapons 的种类第三篇一个新出现的心理学方面的一个职业,那个单词我不认识,大约相当于therapist, 以及人们对它的争议第四篇讲sleep 与 conscious 的关系,以及大脑的活动,里面提到了弗洛伊德。
1月6日上午翻译词汇英译汉都是缩略词,很偏,有一半没见过,把我会的一些不会有印象的写下CPPCCUNESCOUNDPWHOFAOCCPIT(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呼叫中心关键绩效指标)ADB(亚洲开发银行)汉译英的有两类一类是国外报纸有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泰晤士报T(he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每日镜报(Daily Mirror)另一类像是建筑方面的术语 人字屋顶 环形圈 吸气泵 八面体 异体组织【段落汉译英】讲的是俄罗斯部长在1993年与中国在投资和其他方面的协议的介绍,关键词有最惠国待遇 易货交易 独联体国家 成衣 【段落英译汉】石油对国家的影响 关键词有 APECcitibank(花旗银行)currencies split away eclipse
1月6日下午 汉语百科 【名词解释】共25个 希腊悲剧 三大悲剧诗人 自然主义 《美国的悲剧》《延安文艺座谈会》“四书五经” 儒家 文化遗产 《联合国宪章》 安理会 三山五岳 盆地 达尔文 进化论理论 恩格斯 资本主义 北约 核武器 马歇尔计划 国家质检总局 网站 五四运动 菜系 八大菜系 【 第二部分 】写一篇杂文 【 第三部分 】命题作文 《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五篇: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教案
中国思想文化教案
课程性质: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课程意义: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巨大。思想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而“先进文化”同样包含着传统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因此,在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研究生进行传统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不仅是提高高校学生本身素质的需要,而且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需要。
课程现状: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现有的文化史著作虽然不少,如柳诒澂著《中国文化史》、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胡世庆等著《中国文化史》、刘蕙孙著《中国文化史述》等,由于这些著作所涉及的文化范围过于宽泛,如社会政治、典章制度、学术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经济、民族、语言、婚姻习俗、医药卫生等等,导致内容分散,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学校教学的需要。
课程目标:本课程抓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内容“思想文化”,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精神有明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把“思想”与“文化”进一步结合起来,借鉴当前最新研究成果,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基本内容: 本课程重点为“思想文化”,并不面面俱到。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观念文化三个层面,思想文化属于文化构成中的最深层面─—观念文化。主要叙述文、史、哲及宗教与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而“思想”是贯穿整个教材的主线。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40课时。实际授课时间36课时,按18周安排,每周2课时,其中课堂教学16次,32课时,课堂讨论2次,4课时,如条件许可,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一次实习参观。
考试考核: 本课程计2学分,成绩由课堂讨论与课程论文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讨论占30%,课程论文占70%,课堂讨论要求选修学生准备3~5 分钟发言,并提供发言提纲,课程论文可以在选修完本课程2周内提交。
绪论: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史(2课时)
一、什么是思想史
二、历史与思想史的关系
三、中国思想史的特点 第一章 先秦儒、道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儒家学派
一、殷周宗教思想与诸子学的产生
二、孔子的思想
三、孔门后学的思想
四、孟子的思想
五、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道家学派
一、老子其人、其书
二、《庄子》对道家思想的发展
三、道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儒、道互补与战国的思想融合一、《周易》和《易传》
二、《荀子》的思想
三、《吕氏春秋》的思想
第二章 儒学的兴盛与汉代文化的特点(4第一节 两汉的儒道交融
一、黄老之学
二、贾谊与晁错
三、司马迁的学术思想
四、王充、杨雄的思想 第二节 西汉经学的发展
课时)
一、“焚书坑儒”
二、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三、刘歆与古文经学
第三节 汉代文化的特点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
二、“大一统”政治信念
三、“唯圣唯书”的经学思维
第三章 魏晋思想变革与宗教意识的兴起(4课时)
第一节 玄学思潮
一、汉末请议与党锢
二、世族制与九品中正制
三、清谈之风与“三玄”兴起
四、王弼的本体论哲学
五、郭象的“独化”思想 第二节 宗教思想的生长
一、经学神学体系的崩溃
二、民间信仰与士族信仰:巫术与服食炼丹
第四章 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思想(4课时)
第一节 道教的兴起
一、道教的渊源
二、黄巾道与天师道
三、道教南、北改革 第二节 佛教的广泛传播
一、佛图澄时代:依托方术
二、释道安时代:译经
三、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主要宗教理论
一、慧远:沙门不敬王者
二、范缜:神灭论
三、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
四、竺道生:一阐提人皆得成佛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思想与宗教的多元发展(6课时)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佛教 一、三论宗:双遣双非的思路玹
二、天台宗:止观并重、定慧双修
三、法相宗:万法唯识与阿赖耶识
四、华严宗:法界缘起与判教学说(五教十宗)
五、禅宗:衣灯传授与顿渐之争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道教
一、重玄学的主要特点
二、老学兴盛:从元始天尊到太上老君
三、李唐王室对道教的推重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儒学
一、王通:王道政治与三教统一
二、《经典释文》与《五经正义》
三、韩愈与李翱的道学萌芽 第四节 隋唐文化的特点
一、文化多元化:多民族、多宗教文化并存
二、文化包容性:中国文化广泛汲取异质文化的营养
三、佛学影响很大
第六章 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6课时)
第一节 宋初政治与人生信念的转变: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宋初中央集权措施
二、宋与西夏、辽、金的对峙
三、理学的学术思想渊源和特点 第二节 周、张的气本论
一、气学的渊源
二、周敦颐的太极学说
三、张载的气论 第三节 程、朱的天理论
一、程颢的天理论中的心学成份
二、程颐的天理论
三、朱熹集大成之理气论
第四节 王守仁的良知论
一、陆、王心学背景
二、王阳明“致良知”说
第五节 陈亮、叶适的“事功”思想 第七章 中国新思想的发展(4课时)
第一节 对理学的批判和总结
一、汉学与宋学:经典解释不同
二、颜李学派
三、王夫之哲学
四、戴震哲学
第二节 朴学的实证精神与真理意识
一、顾炎武、黄宗羲的开拓
二、阎若璩经学思想与万斯同的史学思想
三、乾嘉朴学的特点:科学实证
第三节近代思想变革的前奏
一、基督教的传入:算术天文
二、启蒙思想家对专制的批判
三、晚清今文经学的变革意识
公开课视频目录 第一讲 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二讲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与思想 第三讲 孔子思想及其价值 第四讲 老子思想的文化意义 第五讲 孟子对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
第六讲 庄子与道家思想文化的转折 第七讲 荀子与战国晚期学术综合思潮 第八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变迁与文化特点 第九讲 玄学思想与魏晋风度 第十讲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思潮 第十一讲 隋唐时期佛教思想与文化 第十二讲 禅宗及其理论创新
第十三讲 唐宋文化转折与宋明理学思潮 第十四讲 二程与朱熹的天理论 第十五讲 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 第十六讲 明清实学思潮
第十七讲 戴震与乾嘉学术的文化理想 第十八讲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思想文化 附录 侯外庐与中国思想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