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龄状况报告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是国务院主管全国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于1999年10月。现成员单位有:中组部、中宣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等28个单位。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1、研究、制定老龄事业发展战略及重大政策,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实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2、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做好维护老年人权益的保障工作。
3、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对老龄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推动开展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
4、指导、督促和检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老龄工作。
5、组织、协调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有关老龄事务在国内的重大活动。
全国老龄委领导
回良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
李立国 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尹蔚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沈跃跃 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张 勇 国务院副秘书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告〔2009〕第1号
为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的决定,现将研究课题及课题申报受理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科学分析人口老龄化与发展的关系和规律,客观把握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全面摸清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结合国家其他发展战略,立足我国实际,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为全面解决我国老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课题
1.人口老龄化态势与发展战略研究(70万元)
对全国、分省2010-2050年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其成因、过程、特征、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对劳动力结构、老年人队列、家庭结构变化等进行预测;中国与国外人口老龄化过程比较研究;结合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提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对策。
2.老龄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30万元)
研究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包括人口老龄化态势监测指标、老龄事业发展评估指标、老龄工作考核评估指标;研究建立老龄事业信息支持系统;研究建立老年人生活质量综合监测和评价体系。
3.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30万元)
总结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分析老龄事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2030年前老龄事业发展的规划建议。
4.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50万元)
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储蓄、消费、劳动力供需、养老负担等)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5.人口老龄化与家庭结构及代际关系研究(40万元)
研究家庭结构变化与养老方式问题;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代际关系、家庭道德等的影响;研究社会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6.人口老龄化与文化发展研究(30万元)
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社会道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等)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老年价值观、老年教育、老年体育、老年精神文化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7.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经济供养体系研究(30万元)
研究与人口老龄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改革与发展问题,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经济供养体系的政策建议。
8.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30万元)
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产生的影响,提出老龄化条件下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9.老年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30万元)
研究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和救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0.健康老龄化与老年健康支持体系研究(50万元)
研究健康老龄化的实施途径和方式;测算不同年龄群体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和增长趋势;研究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提出发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的思路和建议。
11.长期照料制度研究(20万元)
对失能老年人状况、增长趋势和照料服务需求进行预测分析,提出建立长期照料制度的对策建议。
12.老龄服务体系研究(50万元)
预测老龄服务需求的增长趋势;研究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问题;研究养老机构的管理、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老年用品市场的开发问题;提出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3.城镇发展与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研究(40万元)
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和建设规划的新要求,研究提出老年宜居城市、宜居社区建设的指标体系和对策建议。
14.农村老龄问题研究(40万元)
研究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研究农村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研究农村老年人的权益维护问题。
15.老龄法制建设研究(20万元)
研究老龄事业发展的法制建设问题,提出构建老龄政策法规体系的目标、原则、领域、框架等建议;研究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6.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政策支持研究(20万元)研究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途径、措施和政策支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7.老龄工作体系研究(40万元)
研究老年群体和老年群众组织的社会管理问题;研究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问题并提出建议。
18.中国城乡老年人基本状况、问题及对策研究(30万元)
研究老年人收入、健康、居住、精神、文化生活等状况,预测其发展趋势,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19.老年妇女问题研究(20万元)
从社会性别角度研究老年妇女问题的原因、表现形式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0.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综合研究(20万元)
对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综合性战略对策措施进行国别比较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分析汲取教训,梳理相关理念,从保障、健康、参与等方面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受理范围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及所属高校、科研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高校、科研机构;其他符合条件的研究机构。
(二)申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学术资源。
3、设有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
4、能够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
(三)课题组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
1、课题组负责人是课题研究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学风优良,责任心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副局级以上(含)领导职务。
2、课题组负责人应当具有较丰富的、与申报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
3、课题组负责人应具备主持省部级相关科研课题的经历。
4、课题组负责人没有不良信誉记录。
(四)课题组主要成员应具备的条件
课题组主要成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一定的学术造诣、相应的实践经验及与申报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
四、申报注意事项
(一)申报要以单位名义进行。
(二)每个申报单位最多可以申报三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组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课题的申报。
(三)申报单位或课题组负责人应自觉遵守国家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凡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一经查实,即取消申报资格,并通报相关部门。
(四)所有课题以课题组形式申报,实行课题组负责人制。
(五)课题组负责人安排课题组成员时,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每位课题组成员不得同时兼任本次战略研究其他课题组的成员。
(六)课题研究经费预算由课题组负责人参照课题的经费资助额度,结合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制订详细的预算方案。
五、申报办法
(一)课题组负责人可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网站”下载《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申请书》,并按要求认真填写。
(二)课题申报单位应对课题组负责人资格及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按规定签署审核意见。
(三)申报材料需同时上报纸质和电子两个版本。纸质材料统一使用A4纸打印,一式5份(其中1份原件,4份复印件),邮寄至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信封注明“课题申报”字样。电子版材料发至 zlyj@cncaprc.gov.cn。所有申报材料一律不予退还。
六、时间安排
(一)申报时间从公告日开始,到2009年12月20日截止(电子版材料以电子邮件发送时间为准,纸质版材料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择优确定中选课题,并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网站上公布,未中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七、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甲57号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联 系 人: 陶红 孙娟娟
联系电话: 58122050 58122055
第二篇:老龄调研报告
加强我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社会事务管理科张金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步解决了穿衣、饥饿、住房、看病、出行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人口比例逐步提高,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解决老年人高质量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急需解决问题之一。
一、社会老龄人口比例不断攀升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改变。2033年超过4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由于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孩政策,老龄化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我国老龄化速度日益严峻,应加强老龄工作宣传力度,维护健全老龄工作基础平台,积极维护老年人权利,着力提升老龄工作水平。
二、全国老龄人口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之快,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将越发突出。
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原有的高储蓄发展模式会受到挑战,尤其是原有的传统银行体系会受到一种挑战,以前我们国家一直是存钱的人多,原有不合理的银行管理带来的坏帐就会被新的储蓄消化掉。而一旦老龄化加速,这个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老龄化加速问题不仅仅是潜在的养老、医疗等一系列问题,其实对于整个经济发展都会带来很大挑战。
我们国家的老龄化又与区域性的城镇化水平关联在一起,表现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老龄化问题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加快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稳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把更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我们与其成为一个老龄化的农业大国,还不如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老龄化城镇化国家,应该在生产效率更高的城市系统内,而不是在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村系统内,消耗国家目前面临的老龄化加速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要把老龄化危机转化为经济发展机遇,可以大力培育老年地产、老年公寓等,这不仅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手段,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面临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亿万老年人福祉的双重压力,在老龄化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问题更复杂,应对老龄化的困难更大。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过亿的国家,也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峰值高、老龄化程度不均衡的特点。“人口老龄化在给我们带来健康长寿和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总体看,中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伴随,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变革相交织,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我国政府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做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决策。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将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作为根本立足点;坚持围绕主题和主线,把推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把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作为重要支撑;坚持可持续发展,把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的顶层设计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统筹兼顾,把妥善处理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大关系作为科学方法。全面实施“发展为根本、保障为基础、健康为支撑、参与为动力、和谐为要求”的积极老龄化战略,主动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和体制机制做出战略性调整,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全同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我镇老年事业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39个村委会、39个老年协会、老年活动室39个。我镇总人口数33675人,60岁以上老年人5937人、65岁以上 老年人3053人、80岁以上老年人690人、90岁以上老年人51人、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8.5%。有1所敬老院,床位52张,现入住12位五保老人,入住6位社会老人;1所民办养老院,床位206张,入住140人;一所村级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床位8张。家庭结构向小型化发展,子女结婚后与老人分开生活的越来越多,空巢老人也就越老越多,高龄老人的照料工作日益成为突出问题。
今年我镇完善了60岁以上老年人信息,录入养老服务平台系统,开展老年优待活动共办理老年人优待证52人,累计发放老年人优待卡345张,居家养老服务682人次,养老卷20.46万元,9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高龄津贴10个,申请办理小帮手服务器6部。为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5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镇级评选北京市“孝星”命名暨“孝亲敬老楷模”工作,各村委会积极响应,在村委会设站宣传“孝星”评选活动,利用村内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此项活动的宣传共收到自荐和推荐孝星材料45份,镇级组织力量进行审核评议,优中选优,推选出辖区正式候选人36份,进行村级公示7天,无异议后已报区老龄委评审,区级和市级已通过审核。通过此次活动,树立了我们身边的典型,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在村内也形成了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优良传统。
四、老龄事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加大,大部分老年 人是在“未富先老”的状况下进入老年期,一般都没有足够的积蓄。客观上需要通过再就业取得劳动报酬,用来弥补生活费用的不足,这样无疑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
2、人口老龄化会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护理负担加重,老年人因为健康水平和自理能力下降所造成的生活不便,即影响生活自身生活质量,也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使医疗保障、保健康复、生活照料成为老年人的最大需求。
3、对老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老龄事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的人尊老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老年人应有的尊重和关爱,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着力加强我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老龄宣传工作,打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和谐氛围
一方面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老龄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老龄工作的进展和成就,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教育,使全社会以尊老、敬老、养老为荣。从点滴做起,从儿童抓起,表彰尊老、敬老先进人物,宣扬尊老、敬老先进事迹,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和舆论引导氛围。另一方面。帮助广大老年人树立终身学习、发展理念,始终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为家庭生活、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发一份光、奉献余热,赢得社会的尊敬。
(二)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重点推进养老服务社区化,依托和利用各类社区服务资源,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网点,提倡多种形式的社区志愿活动和老年人互助服务,使老年人不远离家门就享受到很好的社会照料服务,也节约社会成本、资源。
2、发展和规范机构养老服务。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敬老院、镇养老指导中心建设,使其具有为当地老年人提供综合服务的功能。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兴建养老服务设施,经营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机构自主经营,解决日益增多的群众养老服务需求。
3、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养老服务职业培训,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养老护理人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打造夕阳服务产业链条,使老人有条件获得最好的服务。同时,加强我镇基层老年协会建设,鼓励支持老年协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争取、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4、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老龄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加强各部门的协调统筹工作,形成合力,促进老年事业的大发展。从方方面面为老年人着想,为老年人文化、物质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5、结合我镇2016年洲际月季大会在我镇召开和拆迁村改造工程,前瞻性设计好我镇养老服务规划并有效实施。同事大力强化社会养老保障,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投 入,切实解决农村老人的看病难、收入低、生活照料等方面实际问题。
通过不懈的努力,加强我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镇老年人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建设和谐和美魏善庄。
第三篇:老龄办养老状况调研
××市老龄办
关于养老状况调研情况报告
根据×老办发(2003)7号文《关于开展养老状况调研的通知》精神要求,我办研究制定了开展调研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并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作了具体汇报,成立了由老龄办、民政局、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成的调研协调领导小组,对全市老年人养老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的们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一、基本情况
××市现有人口68.3万人,辖13处乡镇,2处街道办事处,818个行政村,有60岁以上老年人10.1万人,占总人口的14.7%,已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县市区行列。从分布情况看,农村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高于城镇。近几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老龄工作和老年事业的发展。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我市老年人的养老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衣、食、住基本得到解决,基本解决了养老问题。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自己有收的3.5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35%,这部分人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城镇部分来源于离退休金,农村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生产经营,其他大多数的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依靠子女供给。由于1
老年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生活上比较节简,生活水平要求比较低,他们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说比其他居民生活水平偏低。特困老人在农村还占有一定比例。目前我市老年人的养老现状主要是依靠居家养老,并且90%以上的老年人与子女分居,自己起灶吃饭,家庭规模走向小型化,家庭矛盾相对减少,但老年人的精神慰籍缺少。
从医疗保障方面看,城镇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好于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好于企业离退休人员。农村老年人虽然参加了合作医疗,但由于受资金限制,医疗费用基本依靠子女解决,这也是农村老年人的一大经济负担。由于老年人是纯消费群体,虽然政府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对特困老人进行救助,但与目前的需求相差还很远。目前农村集体经济还很薄弱,用于顾及老年人的资金还比较少,农村集体所办敬老院有萎缩现象。
从面上看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落实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各乡镇、街办都能够按照政策落实各项规定,去年全市对70岁以上老年人及70岁以下的特困老年人免收农业税及附加28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研发现老年人的养老状况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1、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当地居民其他人员的生活
2水平。这主要是大部分老年人经济不能自给,依靠子女供养,同时,老年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生活上都比较节俭,对生活水准要求不高。
2、村级所办敬老院有萎缩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经济来源不足,缺乏经济保障。
3、目前我市老年人的养老主要是居家养老,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长辈与子女之间形成的“哺育”于“反哺”的关系,即长辈抚养子女,子女赡养长辈,这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以及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主导性的家庭模式,这种家庭模式无论亲情多么浓厚,客观上都难以承受家庭养老的负担,削弱了家庭养老的能力和功能。
4、养老机构的建设还不能满足目前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因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他们的要求不同,现有敬老院所供养的老人基本上是“五保”老人,所有费用由村集体和政府承担,管理经费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
5、老年人的医疗保障还远远不够,农村老年人虽然加入了合作医疗,但由于受资金限制,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支出,主要依靠子女,这也是老年人的一大经济负担。
6、老年人的经济保障比较薄弱,老年人为了其子女的成人都付出了很多,但到了晚年,自己用来养老的资金积蓄却很
3少,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积蓄。
三、下步加强养老工作的设想
1、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宣传社会老龄化的形势,使全社会的人关心老龄事业,充分认识到:社会老龄化,供养系数的上升,对劳动成本加大的影响;老年人保障支出的加大,对扩大再生产的影响;劳动力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等。
2、积极推动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兴办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要。根据扶持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的具体优惠政策和办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老年事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积极兴办不同形式、不同档次的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托老中心、托老所等,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人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老年人服务设施的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益,积极探索以社区为依托,多种形式老年照料服务路子。
3、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老年党群组织,发挥各级老年大学的作用,使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环境。
二00三年五月十五日
第四篇: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来源: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日期:2012-10-23 【字号
大
中
小】
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区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配合下,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完成《北京市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经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审批同意,现向社会发布。本报告中的数据均截至2011年底。
第一部分 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
一、全市户籍老年人口
全市户籍总人口1277.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47.9万人,比上年增加12.9万人,占总人口的19.4%;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8.6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占总人口的3%。男性老年人口119万人,占48%,女性老年人口128.9万人,占52%;性别比为92.5。非农业老年人口194.1万人,占78.3%;农业老年人口53.8万人,占21.7%。
图 2007年-2011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变化 万人,%
二、分区县户籍老年人口
全市16个区县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分别为42.8万人、38.1万人和30.3万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该区县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朝阳区和西城区,分别为22.6%、22.2%和22.2%。
三、分功能区户籍老年人口
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51.4万人、113.2万人、55万人和28.3万人,占本功能区总人口的比例(即老龄化程度)分别为22.1%、20.1%、17.2%和17.4%。
四、户籍人口老年抚养系数
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北京市总抚养系数为40.9%,其中老年抚养系数为27.6%,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
五、百岁老年人
百岁老年人共计479人,比上年增加了45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339人。
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
纯老年人家庭是指家庭全部人口的年龄都在60岁及以上的家庭,包括独居老年人家庭;夫妇都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家庭;与父母或其他老年亲属同住的老年人家庭。户籍人口中纯老年人家庭人口45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2%,比上年增加0.7万人。
第二部分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状况
养老保障
(一)社会养老保障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91.9万,参保率97%;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数203.69万,月人均养老金2284元,比上年增加219元。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73.4万,参保率93%;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人数22.7万,月人均养老金约413元。
3.城乡居民福利养老保障
全市58.3万名55岁及以上无社会保障城乡居民享受福利养老金待遇,其中农村居民43.3万,待遇水平每人每月250元。
4.征地超转人员保障
全市共有征地超转人员58062人,比上年增加6008人。人均月享受生活补助1142元,比上年增加104元。一般征地超转人员、超转病残人员医疗费用按规定比例报销;超转孤老医疗费用实报实销。
(二)老年社会救助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全市共有38134名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占全市低保对象总数的19.9%。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家庭月人均5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各区县自行制定,最高标准是家庭年人均6000元,最低标准是家庭年人均4080元。城乡低保老年人按有关规定享受分类救助待遇。
2.农村五保供养
全市共有60岁及以上五保老年人2914名,占五保供养总数的70.4%。平均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0191元;标准最高的为朝阳区,年人均15224元;最低为延庆县,年人均6754元。
3.低收入老年人救助
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为家庭月人均731元;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最低标准为家庭月人均442元。符合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可根据家庭困难情况申请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和一次性临时救助待遇。
4.贫困老年人医疗救助
城乡低保和低收入老年人可享受由政府资助参加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医保或新农合报销后的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按照60%的比例给予医疗救助,其中门诊全年累计救助总额为2000元,住院全年累计救助总额为3万元。罹患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I型糖尿病等九类重大疾病的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全年累计救助总额由3万元提高到8万元。
5.贫困老年人的住房保障
家庭成员中有老年人的农村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符合规定要求的,可以申请危房翻建或者旧房维修。翻建维修房屋以每户3间、按平米标准给予补助。翻建房屋按每间15平米、每平米1000元给予补助,每户补助4.5万元;维修房屋每平米补助300元,每户补助1.35万元。
6.燃煤自采暖救助
享受城乡低保和生活困难补助的老年人,依靠燃煤自采暖过冬的,每个采暖季可享受400元救助。
7.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待遇的老年人数为17347人,扶助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享受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待遇的老年人数为17820人,其中独生子女伤残的10858人,扶助金标准每人每月160元;独生子女死亡的6962人,扶助金标准每人每月200元。
(三)老年社会福利
全年向2.6万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3091.5万元。将百岁老年人补助医疗制度享受人群扩展到95岁及以上老年人,覆盖人群5112人,全年发放医疗补助金888人次,补助金额315.3万元。向500位高龄特困老年人发放30万元救助金。
医疗保健
(一)医疗保障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88.01万人,参保率96.6%,其中退休人员232.82万人。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在社区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报销90%;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费用70岁及以上的报销90%,70岁以下的报销85%。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住院费用报销95%以上。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全市城镇居民参保人数159.84万人,参保率92%。其中无医疗保障城镇老年人参保人数19.05万人。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待遇的城镇老年人门诊费用650元以上报销50%,一个报销额封顶线2000元;住院费用1300元以上报销60%,一个报销额封顶线15万元。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76.8万人,参合率97.65%;其中老年人数为64.5万人。全市平均住院报销比例为60%,门诊报销为40%,人均筹资标准为520元/年/人。提高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肾透析)等9类重大疾病人员,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不低于70%。
(二)老年医疗服务
全市共有各级老年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23个,床位3409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241.2万份,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910.6万人次,优先出诊22.7万人次,新建家庭病床964张,免费查床4009人次,为26.8万符合优待政策的老年人免费体检;157万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服务。
养老服务
(一)居家养老服务
继续落实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政策。评选出市级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示范单位。向37.7万名80岁及以上老年人、3.6万名60至79岁重度残疾人和6.4万名16至59岁无工作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助残)券,全年发放5.12亿元。完成500个养老(助残)餐桌和500个托老(残)所规范化试点建设任务。为城六区符合条件的空巢老年人安装5000余个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一按灵”)。开通“北京市养老(助残)96156精神关怀服务热线”,推进“心灵家园”活动,为老年人提供身心关爱服务。
全市已建立养老(助残)餐桌3837个,托老(残)所4397个;签约35家市级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定点单位;发展1.5万家养老(助残)服务单位,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老年教育、其他服务等六大类110项服务;招聘4400名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为约4万户有需求的老年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为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累计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近20万台。
(二)机构养老服务
全市养老服务机构401所,其中政府办215所,社会办186所。投入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69746张。在全国率先出台低保家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办法,按照每人每月1100元标准给予补助,全年对102名低保家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下发补助金34.65万元。
(三)社会化管理服务
扩大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将非公有制用人单位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在3566个社区(村)建立1.6万个不同形式的企业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
(四)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
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655件,接待老年人来访咨询14967人次。开设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快速受理、审查、指派。
敬老优待
(一)公共交通优待
65岁及以上老年人持优待卡免费乘坐市域内公交车,日均约166万人次老年人享受到公共交通票价优待。全部公交车设置不少于座位总数1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在235个有专人服务的首末站增加老年人专用候车区,开辟老年人优先上车的“绿色通道”,28处站台实行坐立席分开;投入4402部无障碍(低地板)公交车,方便老年人的乘车出行。
(二)公园景区优待
全市176家A级旅游景区全年免票接待老年人3072.7万人次,优惠接待老年人1283.9万人次。全市46家收费公园(包括11家市属公园)免费接待65岁及以上老年人2592万人次。全市共发售市属公园60岁至64岁老年人优惠年票26.78万张,比上年增长0.66万张;65岁及以上老年人持优待卡免费游览市属11家公园146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87万人次。
(三)文体活动优待
全市共有老年文化活动团队约1094个,定期举行各类公益演出或交流展示活动。首都博物馆等49家博物馆、纪念馆对社会免费开放,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等其他10家文物局直属博物馆对60岁及以上持老年证的老年人免费开放。65岁及以上老年人持优待卡在政府投资建设的14个国家级和73个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中参与个人项目的健身活动时,享受免费优待服务。29家公共体育场馆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五折收费优惠措施。
老年人文教体活动
(一)文化教育活动
全市共有各级老年活动站(中心、室)6587个,全年参加活动人数85.9万人次;各类老年学校(包括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等)3052个,全年参加学习人数累计29.9万人。市公共图书馆全年开展面向老年人的阅读活动累计540场次,近5万老年人参加了活动。
(二)体育活动
全市共配建全民健身工程6069个,总面积419万平方米,所有街道、乡镇、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以及所有行政村实现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命名创建15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创建首个健身气功俱乐部。晨晚练辅导站稳步发展,已创建体育生活化社区189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02个。全市共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万余人,注册人数2.75万人,其中60%以上为中老年人。
(三)宣传出版
中央各大媒体、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等媒体及区县媒体对惠老政策等热点问题进行宣传报道,全年播发稿件2200余篇。北京电视台继续办好《晚晴》、《咱爸咱妈的美好时代》等老年电视专题栏目,每月9日在北京卫视频道和生活频道制作播出百岁老人贺寿宣传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各主要频率加大对本市老龄工作、政策、资讯的报道力度,开发符合老年听众需求的节目。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出版物500余种,占选题总数的8.5%。
(四)社团组织
全市共有各级老年人协会6192个,参加人数44万人,其中,社区(村)级老年人协会6159个,街道(乡镇)级老年人协会31个,区(县)级老年人协会2个。各类老年社团组织(不包括老年人协会)5321个,参加人数43万人。
第五篇:老龄工作述职报告
内容预览:我于2001年6月调到老龄办工作,负责全县老龄工作以来,在****的指导下,按照岗位职责做了自己应该作的工作,老龄工作述职报告。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大力推进“星光计划”的全面落实。我市一向较重视老龄工作,近几年我带领一班人,着重抓了市、镇级敬老院和村(居委)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每年都有较大的进展,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述职报告《老龄工作述职报告》。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老人活动中心或敬老院、老人大学共218个(间、所),其中包括市敬老院1间、老人大学1所、镇及街道敬老院12间、村和居委老年人活动中心或敬老院175间、老干部活动中心8个、退休职工之家21个。今年,根据民政部文件民发[2001]145号《关于印发〈“……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用户才能阅读!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 点此注册 吧!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 点此登录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