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4 04:0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语史稿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语史稿读书报告》。

第一篇:汉语史稿读书报告

《汉语史稿》读书报告

词汇部分

一、内容概要

《汉语史稿》是王力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汉语史”课期间所写的教材,也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发展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大致分为五部分:绪论,语音的发展,语法的发展,词汇的发展以及第五部分结论。由古至今全面的讲述了汉语的各个方面,是学习汉语的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本文重点就《汉语史稿》一书的词汇部分加以详述。

二、(一)词汇部分的主要内容 汉语基本词汇的形成及其发展

1.基本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里的一部分词和代词、数词、连结词等。它们的出现顺序也大致是按此顺序排列的。

书中主要讨论了名词里的基本词汇,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1)自然现象的名称。几千年沿用下来的有“风”、“雷”、“水”、“山”、“天”等。2)肢体的名称。沿用下来的只有“心”、“手”等很少的词。

3)方位和时令的名称。方位和时令概念的形成应该是人类文化相当发达以后的事。关于方位,甲骨文中“南”、“北”、“上”、“下”俱全;关于时令,甲骨文中只有“年”、“月”、“日”和“春”、“秋”。

4)亲属的名称。

5)关于生产(渔猎、畜牧、农业)的词汇。有的一直是基本词汇,如“猪”、“稻”、“麦”等;有的词义范围缩小,如“谷”、“禾”;有的变成了僻字或不常用的字,如“畋”、“稻”等。6)关于物质文化(宫室、衣服、家居)的词汇。2.结论

1)汉语的基本词汇是富于稳定性的;多数基本词汇有了几千年(或者是数百年)的寿命。在复音词逐渐发展以后,有些基本词转变为词素,如“月亮”的“月”。

2)基本词汇虽然稳定,变化还是可能的。首先是跟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古代需要区别的东西(如“豝”、“縱”),后代不再需要区别了。古代存在的东西(如“冠”),后代不再存在 1

了。其次是转化,如“眼”、“脚”、“屋”、“案”等。最后是方言和外来词的影响,如“頭”、“哥”等。

3)古代没有而后代产生的东西自然需要产生新词。例如:战国时因有了二层楼而产生“楼”字,以及宋代的“桌”字,“椅”字。

4)一般词汇的词可以转变为基本词汇的词,例如“嘴”。反过来说,基本词汇的词也可以转变为一般词汇的词。

5)阶级习惯和行业语也可以转变为基本词汇。如“太阳”本为道家的行业语。反之,基本词汇也可以转变成为阶级词汇和行业语,例如人称代词“朕”,在先秦指代一般人,秦之后变为皇帝所专用的词。

(二)鸦片战争以前汉语的借词和译词

1.借词和译词都是受别的语言的影响而产生的新词;它们所表示的是一些新的概念。借词即音译,是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词。译词即意译,是利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来的词。

汉语的借词和译词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国内各族的;另一种是来自国外的。本书主要讨论的是第二种。

2.汉语中来自国外的借词和译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下面具体介绍:

1)西域的借词和译词。大约是关于植物、动物、事物、用品、乐器等类的名词。由于受政治方面的影响,汉唐两代产生的居多。

a)借词有“葡萄”、“骆驼”、“苜蓿”、“酥”、“胭脂”等。

b)译词一般是在汉语原有的名词前面加上“胡”字,如“胡麻”、“胡瓜”、“胡豆”、“胡琴”、“胡椒”等。

2)佛教借词和译词。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用语自然也输入到汉语词汇中。佛教借词和译词晚于西域的借词和译词约500年,影响却比大得多。具体分为:

a)佛教专门用语。如:“般若:智慧”、“摩尼:寶珠”、“優婆塞:信士”、“剎:佛国,佛寺,塔”、“伽藍:佛寺”等。

b)进入全民的词汇。例如:“佛”、“尼”、“僧”、“罗汉”、“地狱”等。

c)深入到汉语血液的词汇。如:“世界”、“现在”、“因果”、“法宝”、“魔鬼”等。人们已经意识不到这些词的来源。

从佛教用语的具体事例来看,意译比音译更有发展的前途。

3)西洋的借词和译词。明清时随着我国与欧洲国家交通的开展,西洋传教士和商人将西洋文

化带到中国,西洋词汇随之而来。

例如:“鸦片”、“火轮船”、“铁轍”、“公司”、“银馆”等。

(三)鸦片战争以后的新词

1.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资本主义萌芽,社会要求语言用工作上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语来充实它的词类。这一时期西洋词汇大量输入中国,汉语发展的速度超过以前数千年。

2.现代汉语新词的产生有两个特点:

1)尽量利用意译。意译是汉语的优良传统,因为它简单易懂,容易记忆,使受众易接受。2)尽量利用日本的译名。现代汉语吸收的西洋词语大都是通过日本语来吸收的。因为日本人先接触了西洋文化,而其翻译的西洋新名词又都是用汉字翻译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另起炉灶。由日本传到中国来的译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a)利用古代汉语原有的词语,而给以新的含义。例如:“革命”、“教育”、“文学”、“文明”、“经济”、“封建”、“专制”、“劳动”、“保险”等等。

b)利用两个汉字构成按照汉字原意讲得通的新词。此类词语最多。一些是和汉字本来意义比较接近的。如:“历史”、“政策”、“政党”等。另一些是和汉字本意相差较远的。如:“前提”、“企业”、“绝对”、“抽象”等。

3.解放后,由于社会主义的影响,汉语中所增加的新词。

1)哲学上和思想作风上的词汇。例如:“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形式主义”、等。2)某些阶级和某些派别的名称。例如:“工人阶级”、“地主”、“召回派”等。3)某些新事物的名称。例如:“拖拉机”、“集体农庄”、“少先队员”等。

(四)同类词和同源词

1.同类词。同部首的字就语源而论为同类字;不同部首,但部首意义相通的也可以认为是同类字。如:“本、末”,“货、帛”,“猫、貓”等。

2.同源字。一种语言系统中的词汇之间是紧密联系着的,同源词便是这种联系的表现之一。例如:“不、弗、否、非、匪”,“左、右”,“暮、墓、幕、霾、盲”,“阳、光、明、朗、亮”等。

(五)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的,所以古今词义是有变化的。本节着重谈古今词义变化小的词语。作者举了“信”、“幸”、“祥、“臭”、“饥”、“涕”、“文章”、“风流”、“恶、“完”、“往”、“来”、“去”、“留”、“回”、“够”、“爱”、“怜”、“勤”、“劝”、“稍”、“暂”、“仅”、“消息”、“时候”和“处分”二十六个词语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向我们指明了词义的发展变化是及其复杂的,从侧面提醒我们一定要注意古

今词义的异同。(六)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

1.词义的扩大,即概念外延的扩大。文中举“江”、“河”、“脸”等为例进行说明。2.词义的缩写,即概念外延的缩小。文中举“瓦”、“谷”、“生”等为例进行说明。

3.词义的转移。凡引申意义既不属于扩大,又不属于缩小的,都可以认为是转移。文中举“玄”、“穷”、“道理”等为例进行说明。

(七)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

1.一个词不再表示原来的概念,但世界上还存在这这个事物,我们就必然要找到另一个词来表示它。文中举“腿”、“走”、“跑”等为例进行说明。

2.词语概念外延的扩大缩小,也会引起名称的变化。文中举“吠”、“嘶”等为例进行说明。3.概念的一般化。概念的一般化与社会的发展及时代和风俗习惯有关。一般化使一些概念统一起来,造成词语概念的变化。文中举猪不同时期的名称及“胡子”这一概念进行说明。4.避讳和禁忌,避亵和委婉语也是造成词语概念名称变化的原因。文中举“代”、“世”、“尿”、“老”、“病”、“死”为例进行说明。但是这三种情况往往只能产生一些同义词,很少能完全取代本词,有的甚至没有沿用下来。

(八)成语和典故

成语和典故是语言的重要材料,差不多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的成语和典故。

1.文中所说的成语是历史上巩固下来的固定词语。例如:“垄断”、“千篇一律”、“兼容并包”等。

1)成语的运用可以丰富口语的词汇; 2)成语的运用可以使语言精练; 3)成语可以加强语言的稳固性。

2.典故是把一段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缩写成为一个句子或词组。例如:“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有些典故也是从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来的,但不易被人发现,例如:“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还有的是提出一个有出处的词,常见的是人名或地名,例如:“文园”暗指司马相如等。1)典故可以使语言精练; 2)典故可以使语言形象化; 3)创造新词也可以利用典故。

(九)小结

1.外语对汉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

2.汉语词汇接受过两次外语大的影响,分别是:佛教传入和西洋文化的传入。后者影响大于前者。3.1919年后的二三十年是汉语词汇的大转变时期。4.意译法在汉语接受外语的影响上起了很大的作用。5.当今,汉语规范化是迫切任务。

三、词语的模糊性现象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词语的意义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如“四海之内”并不是指四片海之内,而是指世界。“历史较长,典故较多”无法确定的表示出有多长,有多多。

类似这样的情况文中还有很多,这些都体先出了汉语词汇的模糊性。所谓词义的模糊性,归根到底就是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在语言中的反映,它是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的产物。(一)性状词的模糊性。

如:胖—瘦;多—少;大—小;深—浅,等等。这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均会随着具体现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譬如:同样身高的人,体重150斤相比于120斤算胖,但相比于200斤则就算瘦了。6岁的小孩子对于2岁的来讲是大孩子,但是对于9岁的来说,她又算是小孩子了。这里所说的大小胖瘦,都只是相对的意义。(二)颜色词的模糊性。

简单来说,红色,随着其色调、深浅、明暗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红色,但是我们却很难说出她具体是那种红色。(三)生理阶段词的模糊性。

如: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正如四季交替一样,在人的生理变化过程中,由儿童到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这个变化过程是渐进的,没有明确界限的。(四)时间词的模糊性。

例如:“春、夏、秋、冬”,“过去、现在、将来”,“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等,由于起止时间和延续时间的不确定,使它们具有了模糊性。(五)部分数词的模糊性。

数词既可以表示确数,也可以表示概数,表示概数的方式有很多,像我们常见的词有三番五次、七上八下、万水千山等等。我们熟悉的“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此句中的“六七座”和“八九十枝”并不是确指有六七座亭台,而是对当时作者所处环境的一种模糊描写,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模糊的意境,从而给读者以更多的想象的空间。

总之,词义的模糊性是汉语词汇的特点之一。无论是性状词、颜色词、还是时间词、数词(部分数词)等等,它们之中都存在着模糊性词语。从古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不难寻找到词义的模糊性的身影。词义的模糊性在人际交流、新闻报道、文学艺术创作、外交、广告等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心得体会

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民族的精华在它的语言中都得以体现。作为中国人,尤其是作为还在进行汉语学习,将来准备进行汉语传播的我们,一定要学习好这门博大的学科,用它丰富的内涵充实自己,从而不但可以提升自身实力,而且为之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第二篇:汉语口语语法 读书报告

《汉语口语语法》

读书报告

赵元任(1892-1982),号宣重,又号重远(后均弃置不用),祖籍江苏常州,举世公认的语言学大师,被誉为“汉语语言学之父”。他不仅在语言学和汉语研究方面贡献卓著,还是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人。对外汉语教学是赵元任在美国的主要事业之一。他为此贡献了整个后半生的精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词汇和语法教学在他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赵元任对外汉语词汇和语法教学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分析其编写的汉语教材及相关学术作品,分析了其具体的教学方法,剖析了其教学实践背后的原则思想,并指出他的词汇和语法教学思想对现代的对外汉语教学仍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在长达44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他在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和古代汉语教学诸多方面都有深刻的见解和完善的教学方法。他以汉语语言本体研究的成果和自身的语言学习经验为基础,运用并改良当时盛行的教学法,从教学实践出发,编写大量教材,为语言教学另辟了一条成功的蹊径,得到中外语言教学界的认可与尊敬,为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界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在近半个世纪的汉语教学中,赵元任培养了一大批汉语人才,他的教学模式至今仍在北美的汉语教学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正如Timothy Light所说:‘我们绝不能忘记:赵元任是我们今天一直使用着的教学模式的创始人’(Let us not forget that Y.R.Chao was the pioneer in what is now the accepted mode of teaching Chinese.)”[1]。

词汇和语法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贯穿始终,是语言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赵元任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对词汇和语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理论原则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成就对我们当今的对外汉语词汇和语法教学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赵元任词汇和语法教学主要方法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教学的三大主要部分。语音教学是赵元任初级汉语教学的起步,是进行专门教授和训练的内容。而对于词汇和语法的教授,赵元任是把它们放在课文的学习中同时进行的。

赵元任认为,词汇是学语言最容易也是最难的部分。容易,是因为一个词不像语音跟语法影响得那么广;难,是因为词汇数量庞大。所以,赵元任建议“得在句子里头学词的用法……记的句子越多越好”[2](P128)。语言学习的材料不是一个个的词,而是课文或者连贯的言语。学习者应该把词汇放置到其出现的短语、句子或场景中理解、学习、记忆。如果只是把词语与本国语言对应,一个个地翻译背记,是学不好词汇,学不好这门语言的。关于语法,他认为“语法也是影响全体的,因为它是概括的东西”[2](P127)。语法一定要真正学“会”而不是学“懂”。“会和懂是完全两回事儿”[2](P127)。不论学生多么了解汉语的语法知识,即使他能将各种语法规则背得滚瓜烂熟,他也只是“懂”汉语,是否“会”汉语还需打个问号。为了使学生学会语法,赵元任建议编写课本时最好开始时把词汇加得很慢,用很少的词来反复练习基本的语法,这样才可以学到“会”的程度[2](P127)。

赵元任在教授课文中的词汇和语法项目时使用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教学步骤。

首先,讲解课文。在学习课文伊始,赵元任建议教师要先分析课文语法项目的结构、讲解课文语句的意义、生词的意义和用法、纠正学生的发音,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重点和课文内容是什么,为随后的学习和操练打下基础。这一阶段赵元任把它叫作“准备阶段”(preliminary step)。准备阶段完成后,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至少15至20遍,以达到对课文一定的熟悉度。

第二,学生重复法(echo method)。这是赵元任在许多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文章中都推荐的学习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学生朗读一个句子或短语,然后不看书本重复一遍,重复完之后对照课本看看自己有没有词语使用、多词少词或者语序上的错误,如果有错误就对着书再看一遍,再重复一次,直到完全正确为止。赵元任认为:

The greatest virtue of this echo method is that it automatically strengthens any point on which the student is weak,while the parts already learned will be echoed correctly and so passed by comparatively unnoticed.(重复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可以自动地加强学习者的弱点,而那些已经学会的部分被正确重复,因而相对来说不太会引起注意。)[3](P74)

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使学习者体会到整个句子的结构,特别推荐学生在课外自修的时候使用。

第三,通过词汇出现的短语、句子和场景引导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对于一些意义单一的词语,如:鼻子、原子、计划经济等词语,可以使用直接对译教授的方法。除了这些,赵元任不提倡“get into the habit of equating every Chinese word with one or two English words in a mechanical way.That would be a sure way to talking pidgin Chinese(机械地将汉语词语与英语词语对译的方法教授和学习汉语词汇,因为这样很容易产生‘洋泾浜’现象)”[3](P117)。尽管在Mandarin Primer(《国语入门》)的课后注释中有对文中出现生词的英语解释,但是他仍要求教师在学习的开始就告诉学生汉语的一个词语可能有很多意思,不能使用简单对译来学习,要求学生“The meaning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Chinese words have to be remembered in terms of their place in Chinese phrases,comparison with their opposites and correlatives in Chinese,etc(通过记忆词语在汉语短语中出现的位置、比较它们在汉语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学习词汇的意义)”[3](P117)。

第四,使用范例和练习操练学生学习语法项目。赵元任建议教师在课堂上,特别是在操练课上对每一个语法项目都要给学生提供大量、足够的练习,包括:朗读、复述、问答、句式变换、同型替换、英译汉等形式。完成一项练习后,应该像课文一样,对练习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其意义,并做朗读、复述训练。“在练习的时候,学生说了过后,先生要把正的对的再说一遍”[4](P526),加深印象。

第五,教师要严格但不刻意纠错。关于改正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的方式,赵元任也有着独到的看法。纠错,固然是要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接触汉语的时间有限,所以当学生说错了,教师不能再重复学生的错误,给学生加深错误的印象,一定要以平常的、自然的语音、语调将正确的答案说出来,再让学生模仿复述。要用间接的方法使学生注意到正确的语言使用形式,不能改变原来的内容。赵元任认为“对语言的教法要用烘云托月的方法,无形中使他注意,不要把它特别加重。”[4](P527)

二、赵元任词汇和语法教学的理论原则

通过赵元任词汇和语法教学实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教学实践的背后有着成熟的理论原则为指导。

第一,结构主义思想。赵元任在美国生活的前期,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并蓬勃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语言学背景的影响下,赵元任在很多著作和论文中都运用了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众所周知,赵元任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家,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他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语法结构是赵元任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依照的标准。同时,他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法结构的操练,也体现了他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思想。分析他的著名汉语教材Mandarin Primer(《国语入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语法教学表现出浓重的结构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汉语语法知识的传授,不仅在该教材第一部分“Introduction”中对汉语语法的各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而且在每一篇课文后的注释中对新出现的具体语法点做出了细致的讲解。

2.教学内容依据语法项目或语言点的难易程度安排,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循序渐进,语法项目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3.语法练习总体上采用的是结构主义“变换”的方法。例如:对于一个语法项目采用陈述句、疑问句之间变换的方式练习或者使用该结构造句、做替换练习等方法。

第二,“直接法”原则。在对词汇和语法进行的操练中,赵元任主要运用的是听、说等口头练习而不是阅读、翻译等书面练习的方式,并注意让学习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与使用正确的目的语多接触,体现了第二语言教学直接法对他的影响。

在Mandarin Primer(《国语入门》)中写到,当进入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时,学生会认为必须要记住许多词语的英语意义以及懂得汉语语法的整个规则。这些固然很有用、很重要,但倘若学生把这些作为学习汉语的主要内容,那么他将根本学不会汉语。语法的学习目标是真正地“会”说而不是“懂”语法规则。对于一个语法规则,应该在讲解的基础上,用大量的练习来训练学生该规则使用的能力,已形成自动化:

By doing a sufficient number of exercises on similar patterns,you will be able to form new sentences which you have never heard before(当在相似的语法结构上做了充足的练习后,学生便能够构建从未听说过的新句子)[5](P117)。

关于词汇,赵元任特别反对将汉语词与英语词的意思一一对应,机械记忆,认为记住词义并不是评价是否掌握词汇的标准。他认为,真正掌握词义是通过记住词语在语言片段或语境中的用法,能够正确地使用词汇。

The degree of your advancement is solely measured by…the amount of hearing or making of typical utterance of the kind that people in China make when they talk(衡量学生的进步程度的唯一标准是,听懂或者说出类似于中国人交谈时所说的典型话语的数量)[5](P116)。

第三,汉语特殊性原则。虽然赵元任的词汇和语法教学中始终贯彻了“直接法”的原则,但如果把赵元任的教学法看作是“直接法”的照搬,便是极为不恰当的。在实际教学中他的教学方法虽然体现了直接法的某些思想,但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拘泥于直接法的教条理论,而是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改良教学方法。例如:传统的“直接法”严格排斥母语,然而赵元任却指出在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应当用学生本国语言来解释。

(所以)开头教,应当用学生本国语言来解释一切,暂时不练习,讲给学生听怎么是怎么回事儿……解释不光是解释音,还要解释语法,解释怎么用词。[4](P523)

三、赵元任词汇和语法教学思想之启示

赵元任之所以能在汉语教学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究其原因,源于他对汉语的本质、汉语的特异性等方面的深度认识。因此他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便更能适应汉语本身的特殊性要求,符合汉语教学的规律。

词汇和语法研究是赵元任汉语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取得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成就。《语言问题》(1959)是赵元任的一部有关普通语言学各方面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十六讲,系统地阐述了语言学与跟语言学有关的各项基本问题。在第四讲“词汇跟语法”中,赵元任讲到了词汇、词、词素的定义,讲到了词汇的特点。他认为语言里词汇的任意性最大。同时,他还指出了组成语法基本结构的四种方法:1.词素跟词素次序的先后;2.用音调的不同来表示语法上的不同;3.用音变来代表语法上的关系;4.类别。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国话的文法》)(1968)是赵元任最重要代表作之一。这部著作有两大特点:第一,把研究的对象定位于汉语口语,注重自然语言实际面貌的研究;第二,采用了结构主义分析方法,把语言形式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这两个特点在赵元任的汉语教科书Mandarin Primer(《国语入门》)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在这本汉语教材中,赵元任摒弃了当时普遍采用的以古代汉语典籍,如:《孟子》《论语》为主的教学内容,采用日常的口语为教学内容,确定了汉语口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之根本的地位。教材编写主要以结构为纲,课后练习围绕课文中出现的结构,注重形式的变换与操练。由于当时的教学需要,这本汉语教材带有一定的“速成”色彩。这样的编写特点使汉语教学极具效率,既保证了学生“学到的就是实际可用的”,又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汉语语法结构展现给学生,以备学生在日常的汉语实际使用中可以生成无数的、可用的句子进行交流。

语言本体研究是语言教学的根本,只有深刻了解了一门语言的本质规律,才能教好这门语言。正是赵元任在汉语本体方面透彻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为他的对外汉语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他的对外汉语教学思想植根于深厚的汉语本体研究,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又为赵元任提供了发现一些中国人“习焉不察”而又十分有价值的语言问题的途径和新的研究视角,使得他的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相得益彰。

赵元任的词汇和语法教学思想虽形成发展于对外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初期,但实践证明它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研究赵元任对外汉语词汇和语法教学思想,有助于现今对外汉语词汇和语法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助于汉语词汇和语法本体理论的研究,对现代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本体研究都仍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

注 释:

[1]冯胜利.海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新课题

[2]赵元任.语言问题[A].赵元任全集(第一卷)[C].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2.

第三篇:中国共青团史稿

中国共青团史稿—读书笔记

年轻的中华民族有着不年轻的命运,遭遇了无数灾难挫折,在绝望的压迫中终于觉醒。那时的青年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荣辱感,他们拥有着更为先进的思想和更加聪明的头脑。有了他们的存在,时代才能进步,我们的中国才能崛起。《中国共青团史稿》讲述的是青年团的兴衰起落,也有青年们的努力奋斗和他们经历的艰辛,还有他们用血用生命换来的解放,还有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贡献出的力量。

近代是中国饱受欺凌的时代,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被强加在中华人民的身上,随着中国社会制度的变迁和中国青年追求民族复兴的探索,各种以救国为目的的青年组织建立了起来,他们活跃在各种各样的场合维护着中国的尊严和并传递着作为一个中国青年应该具有的爱国意志,他们唤醒的不仅仅是懦弱的国民,还有那颗沉睡雄狮的心。那些曾经的青年前辈们所彰显出的爱国意志是我们这一代最欠缺的,他们的浴血奋战和我们的安逸享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曾经冲锋在战场上的战士们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场出色的战役,给予我们的还有他们不断拼搏的意志和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读史稿不仅能够丰富自己,史稿所传达的精神更能影响自己的人生。

1922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下,中国共青团成立了。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共青团协助中国共产党掀起了革命高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忠实助手。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脚步,共青团积极的参与到土地革命中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艰难与挫折中不断的成长。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共青团的存在让中国共产党有了坚实的后盾,共青团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革命人才。共青团在各种斗争活动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还是为反帝反封建的事业奋斗,他们都无所畏惧,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贡献着自己的生命。

在革命胜利之后,青年团紧跟着共产党的步伐,积极配合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型。在各种现实矛盾中,共青团积极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服从大局,成功帮助共产党度过了社会转型期间的不安定时期。但好景不长,在文革期间,共青团的工作在大**中停止。在不断升级的**中,共青团饱受摧残,各种整团建团的工作在各种势力的干预下被迫停止。但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在最混乱的十年里,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很快混乱的十年过去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共青团恢复了工作并继续跟随着共产党走向了改革开放之路,焕发了新的生机,继续为中国的蓬勃发展而不懈奋斗。在新的时代,共青团没有止步不前,在新的历史浪潮的推动下,共青团的发展走向了一条与时代的进步相同的路。在崭新的社会形态下,共青团也以新的形态向世人奏响了青春之歌。

历史能昭示未来,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在共青团走过的80余年的历史中,中国已经实现了民族复兴的征程。但是新的征程仍然艰巨,面对历史和时代赋予新一代的使命,我们应该懂得作为一个共青团团员和社会新青年应该做的事。无数的期待附加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不应该辜负那些青年前辈们的努力,他们为我们的安定生活奉献了一生甚至生命,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挥霍自己的青春,辜负他们的期望!

摘抄:

2008年6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会中特别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广大青年听从党的号召、响应时代的召唤,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改革开放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创优争先、开拓奋进,奏响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实践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他同时强调,在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需要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充满期待、寄予厚望。胡锦涛同志还向青年们提出“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勤奋刻苦学习”、“要勇于艰苦创业”、“要培养高尚情操”4点希望,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认清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用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持续的奋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贡献更大力量、赢得更大光荣。在现阶段,党需要共青团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汉语语法问题分析》读书报告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读书报告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著,1979年第一次出版。这本书篇幅不大,不到七万字,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全书以语法分析为纲,结合我国语法学创建八十年来的历史和现状对语法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问题,特别是涉及语法体系的问题,作了一个总的检讨。

正如吕先生在序中所说,写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何以成为问题,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借以活泼思想,减少执着。同时也可以安抚一下要求有一个说一不二的语法体系的同志们的不耐烦情绪,让他们了解,体系问题的未能甚至不可能定于一,不能完全归咎于语法学者的固执或无能。”全书重点在于提出问题,认为提出正确的问题比正确地解决问题更加不易更加重要。全书由四部分构成,即“一引言”、“二单位”、“三分类”、“四结构”,下面,我将对书的主要内容进行阅读时的记录和自身观点的陈述。

一.单位

在这一章中,作者按照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单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我们在课堂中学过,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短语构成句子。

1.语素和词

作者在分析有关于语素的问题时,从语素的大小,异同,语素和汉字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这里要注意的是,汉字和语素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也有很多种特殊情况要注意,比如异体字,多音字,多义字,同义字,多音多义字,同音字,同义字等。这些情况下,语素和汉字就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了。一多义字为例,一个同音的多义字在不同的短语中可能表示的不一样的意思,我以“关门和闯关”为例,两个关分别表示使合上与关卡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认识到这两个关其实是一个语素,两个词.作者在谈到一个语素能不能成词时提出了两条判断方法:第一,要看它能不鞥单独作为一句话来说,可以单独回答问题的就一定是词。第二,一句话里,把能够单说的都提开,剩下的不能单说,但也不是一个词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语素也是词。

2.词和短语

这一小节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语素组合是次还是短语“的问题。并列出了五个影响因素。作者推翻了“用有没有不单用的成分来决定一个组合是词还是短语”,“整个组合能够单用就是词或短语,不能单用就不是”还有“一个组合的意义等于它的成分意义的总和,那么它是一个短语,否则就是词”的方法论。根据作者的主张,我们应该从词的“语法”和“词汇”两个方面的意义进行相结合的分析判断。

我们有时候在判断一个形名组合时会加“的”来判断,但是这种方法不是完全正确的,比如“大树”如果加“的”成为“大的树”,那么“大的”什么树就不明确,而我们通常是单独用“大树”这个词的。所以不能用“的”进行所有词的判断。这是形名的组合,当然,形动或副动的组合也不能单用加“地”的方法 1

来判断,动形组合也不能用加“得”来判断。

3.小句和句子

这个小节作者提出并分析了三个问题。

第一:叫小句好还是分句好。我们在初中和高中甚至大学的一些课程中通常把组成一个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分句,但是作者认为叫分句的前提是先有句子,然后从句子里划出分句,但假如句子是只有一部分的单句,我们就不能称这个部分为分句,所以叫小句更加适合。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第二,第三个问题放在一起讲,要特别注意的是,句子虽然是比词和短语高的单位,但是句子并不一定比词和短长,有时候一个词或短语都可以充当一个句子,这是因为句子是语言的动态单位,使用单位,所以长短方面的灵活性可以多种多样。

二:分类

1.词的分类

作者认为汉语由于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以划分词类就不能不依靠句法功能,因为它具有单一标准和多重标准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方法,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也可以分为体词,谓词,小词。当然,我们通常把词具体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如果再往下分,还可以分成更多小类,比如动词还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分为趋向动词,助动词,判断词。5

2.语素的分类

这里讲的语素是指不独立的语素,因为独立的语素是词。不独立的语素是构词成分,可以分为词根和语缀。词根又可以分为名词性词根,动词性词根以及其他。词根的分类主要还是要看它在古汉语里的用法。语缀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关于语缀还有能产与不能产的分别,即活与死的分别,比如“:性”可以造新词“女性”,但是“初”就不能讲“初十一”。

3.短语分类

短语的分类可以按结构也可以按功能。按结构可以分为:并列式,主从式,主谓式和其他。按功能分为三种: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其他。名词性短语又可以分为:基本名词短语,方位短语,动名词短语,D1短语,扩展了的名词短语。

短语还有几种特殊的情况,如“的字短语”,“主谓短语”,“四字语”。

4.句子的分类

一般人都认为语法单位,所以句子只有结构分类,没有功能分类。但是吕叔湘先生则认为,按照句子在段落里的功能来分类不是没有可能的。要是按照一个句子在一串句子里的作用和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始发句和后续句。

三,结构

1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在讲结构层次时,作者向们提供的方法是“直接成分分析法”。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四大类,即联合关系,主从关系,表述关系,附属关系。

2.句子的结构和分析方法

句子的结构分析,即句法,是现代语法学的中心。我们要进行句子的结构分析首先要了解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有:主谓宾定状补六个成分。作者提出在我国比较通行的方法是先把句子分成主语和谓语,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一种特别适用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即分阶层分析法,就是把短语定为词(或语素)和句子的中间站再进行分析。不联系结构关系来研究,光划分句子成分还是比较简单的。在分别讨论各种句子成分之前,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句子成分和词类分别的对应问题,一个是如何看待某些句法变化手段问题。比如说省略,判断句子是否有省略应该将句子放在大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就很容易判断出有没有用了。关于这个方法论,我联想到了我们在碰到句子的歧义问题时,同样可以结合整个语言环境。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有歧义的句子“来了十多个学校的老师”,假如语言的大环境是明了的话,其实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会造成歧义。

4.句子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最后讲到了单句和复句的问题,作者给出了区分单句和复句三个因素:一,是否只有一个主谓结构;二,中间有没有关联词;三,中间有没有停顿。但是问题又不是这样的简单,在判断一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是不能拿一个句子去和另一个句子去比较,所以问题比较麻烦。

接着,作者分析了一个简单的句子变复杂的三个途径:局部发达,添枝加叶,前后衔接。我们了解了句子有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有助于我们分析句子,简化句子。最后,作者给出了几种句子格式变化后的例子。并指出了汉语语法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怎样用有限的格式去说明繁简多方,变化无尽的语句。以上便是我看这本书的主要摘要。由于该书第一次出版是在1979年,所以有些在当时看来是错误的语法表达在随着社会的变化的过程中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变得合理了,比如:在该书P20页说到,我们可以说“脏衣服“但是不可以说“脏鞋”,而“脏鞋”一词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一个常用词语了。

总的来说,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对于我们学习汉语语法是具有很大的帮助的。

第五篇:2014汉语组读书计划1[模版]

2014年汉语教研组读书计划

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必须与书结缘,以书为友,走进书本,终生与书为伴。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们:“读书,读书,再读书!”,阅读应成为教师们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为了响应学校“激发全校广大教师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的号召,汉语组教师制定以下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学习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课改新形势下,我校深入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推出“教师读书学习计划”。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营造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校园氛围,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千方百计增强教师爱书,博览群书的自觉性,使读书学习成为教师的第一生存状态。为学生树立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榜样。

2、具体目标:

(1)、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培养高尚的师德。

(2)、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业务能力,开阔自身的视野,积累理论与教学方面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积极进行教育创新。

(3)、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人文涵养,提升自身修养,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成为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活动做到读书与反思相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读书与教育经验相结合,切实化解实践中的难题;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读书与课改相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读书与不断解放思想相结合,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四、读书安排:

三月份——四月份

阅读《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

五月份——六月份

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下载汉语史稿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语史稿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共青团史稿之十、共青团走进新世纪

    第十集 共青团走进新世纪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国际风云急剧变幻的影响,国内的改革发展也在党内和社会上引起一些疑虑。在这关键时刻,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发表了重......

    汉语文化节读书知识竞赛题(精选五篇)

    汉语文化节读书知识竞赛题 深圳 如兰 1、为什么从前酒店门口往往写有“太白遗风”? 2、下面的对联看起来很平常,但仔细研究有它的特点,请你把它的特点指出来: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

    汉语文化节读书知识竞赛题答案

    汉语文化节 读书知识竞赛题答案 1(一则显示店堂高雅;二则表示店主好客,有美酒佳肴招待;三则更主要的是店主奉承前去饮酒的客人都像李太白一样有才气并能豪饮的人。) 2(顺读、倒读......

    汉语老师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为期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过头来想想,研究生三年最大的收获便是作为兼职教师站上讲台,为留学生讲授汉语课程。这份兼职经历,使我得到了很多历练,让我成长了很多......

    汉语教学实习报告[大全]

    汉语教学实习报告实习是大学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去独......

    汉语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汉语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汉语期末测试,从整体看凸显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就内容看,主要测试本册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出......

    汉语

    2014年秋季学期《职业汉语》大作业 《职业汉语》大作业 注意事项: 1、登录个人工作室,网上提交大作业;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短文缩写(30分) 要求:仔细阅读下......

    汉语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教案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14 更新时间:2009-3-23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