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旅游发展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
项目背景: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而在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欧美国家己经成熟发展为规模巨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向发展家推广。目前,乡村旅游己成为现代世界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对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具体来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项目必要性:
1.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多年实践的积累为乡村旅游夯实了产业基础。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要求。很多地区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同时将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年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纳入五大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方式的转变为乡村旅游拓展市场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推进,传统乡土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城镇居民到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已成为重要选择。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成本的短途旅行,旅游消费方向的转变将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最为深厚、最为广阔的根基。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动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脱离、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农民科技教育文化素质得到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2.项目建设是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3.项目建设对社会经济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经济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结构性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协调等不可持续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市场分析:
1.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在各地大量涌现。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
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旅游者比较,国内旅游者的需求层次表现出初始阶段的普遍特征。而供给方面也多是开发层次较低,较浅的初级乡村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着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不足,乡土特色不明显。忽视了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盲目引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旅游产品形式。第二,多数地区缺少对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经济和设施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第三,产品形式单一,参与性不强,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第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些乡村地区的交通状况和周围环境状况较差等。第五,在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2.乡村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首先,乡村旅游将继续享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由国家对农村问题日益重视的宏观政策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决定的,即工业化带来了更多的有逃离工业环境需求的城市人口。
其次,乡村旅游将沿着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相对于欧洲国家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绿色内涵的重视、日本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在现阶段则侧重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供需主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和文化内涵必然得到进一步发掘。这也是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相符的。
最后,本土化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旅游对乡土民俗文化、乡土地域特征强烈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纯朴的民风来创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的氛围环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保障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3.项目市场分析;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其市场前景看好。
1、市场规模快速发展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园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图表1:2008-2012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变化(单位:万家,亿人)
2、经营效益良好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2008-2012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以年均43%的速度递增。仅2009年,乡村旅游行业就带来了800亿元的经营收入,带动近200万城乡人口就业,其中安排农民就业159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亿元。
到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2400亿元,同比增速为11%。
图表2:2008-2012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3、发展潜力较大
(1)低端劳动力收入水平快速上升
低收入劳动群体劳动报酬快速上升,创造了较大的低收入阶层旅游消费需求。从国家统计局新近公布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月收入”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以后不到两年时间内,农民工外出务工月收入已经从1340元上升至1991元,涨幅高达48.6%。
收入增长是居民消费升级的基础。东部沿海城市居民旅游消费的历史经验表明,超过2000元的月收入水平已经足以启动居民首次旅游消费。结合行业近年增长持续超预期的现象,前瞻金融事业部推测,中低收入群体旅游消费过去两三年间悄然启动,中国旅游业迈入大众消费阶段,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需求动力。
图表3:农民工外出务工月收入(单位:元/月)
(2)主要节假日旅游人数增长趋势明显 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0.9%、44.4%,按可比口径就算,分别同比增长23.3%、26.3%。
过去十年间,“十一”黄金周主要景区游客人数呈稳定增长趋势,而增速保持波动上升。由此可见,国内旅游需求依然旺盛,而且在未来几年还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里的新闪光点,在水涨船高的同时还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潜力。
图表4:“十一”黄金周主要景区游客人数同比变动(单位:%)
根据《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休闲农业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步增长,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点增长20%,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总的来看,国内旅游需求稳步增长,而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无论市场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均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发展前景向好。
第二篇:渔业种业项目背景、必要性、市场分析
项目背景:
当前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来看,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发达的现代农业都离不开强大的现代种业,种业创新已经成为农业创新的前沿和关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做大做强现代种业”。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更加确定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将种业摆上了突出位置。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中央和国务院对种业的地位、作用给予了明确定位,给现代种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水产种业是现代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现代水产种业,提高良种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养殖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渔业,提高渔业效益,促进渔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要牢牢把握国家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机遇,借鉴农业中其他产业部门种业创新成果和建设经验,发挥后发优势,争取从高起点上跨跃式发展。
我国水产种业的持续发展有力保障了水产养殖生产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渔业的增产增效和渔农民的持续增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水产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相比,有专家估计至少有二十年的差距,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水产种业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这与我国水产养殖大国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与我国加快发展现代渔业要求不相适应。水产种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种业生产理念落后。从传统种业到现代种业,其生产理念大致经过了苗种生产、良种生产和现代种业3个发展阶段。苗种生产关注的是量的增加;良种生产关注的是质的提高;现代种业的理念是数量、质量和产业化、商业化的统一。良种生产突出要求把握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优质亲本的选择和培育,好种才能出好苗;二是防止近亲繁殖,避免近交衰退。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虽然生产的产品依然是苗种,但苗种的内涵已有质的飞跃,此苗种非彼苗种。我国水产种业企业生产理念整体上还停留在最初的苗种生产阶段,生产的唯一目标就是繁殖出苗种,不考虑苗种的质量。换句话说就是重数量、轻质量,没有良种意识。
二是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种业生产准入门槛低,各地在核发苗种生产许可证时掌握的标准不统一,种业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原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装备落后,综合生产能力低,经济实力差。苗种场基础设施和装备更加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缺乏良种生产的保障能力和抵御自然、市场风险能力,市场竞争不是靠提高质量而是靠低价倾销。
三是遗传育种基础工作薄弱深度不够。我国虽然在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涉及面也面比较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上看基础工作仍然薄弱,深度远远不够。对多数养殖生物种群遗传结构与变异、特异性遗传标记等方面的研究欠缺。一些主要养殖种类的遗传背景不清楚,缺乏核心养殖种类的原产地、原始种群、种群分化和现有基因库的统计数据。水产育种材料的收集、研究和整理、筛选等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科学性。这对于水产良种培育的持续开展十分不利。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现有科研育种与生产结合不够紧密,遗传育种主要靠科研和教学单位,商业化的水产种业科研机制尚未建立,种业企业还没有成为品种创新的主体,育种进展缓慢,尤其是生殖周期长的主养种类的遗传育种没有突破性进展,致使对产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重大育种成果不多。四是种业监管有待加强。种业监管法律框架虽然形成,但相关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还很薄弱。核发苗种生产许可证时对发证条件控制不严,尤其是对亲本来源、质量标准的审核流于形式。部分苗种场假借自育自用逃避许可监管。发证后的监管工作没有形成制度。种业企业应当建立的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非常薄弱,生产、用药和销售“三项纪录”普遍不健全,滥用药物、甚至使用禁用药物的现象依然存在。水产种苗产地检疫还未全面启动。市场监管和手段落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种业发展新形势需要,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现象较为普遍。
项目在此背景下提出。
项目必要性:
1.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水产苗种是渔业养殖生产的源头和基本生产资料。加快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发展,对加快现代水产种业建设与提高水产原良种覆盖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正处于“十二五”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现代水产种业体系逐渐形成的时期。随着国家原良种体系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成,特别是水产遗传育种中心逐步正常运转,我国现代水产种业的基础条件已初具规模;传统选育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日趋完善,以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为代表的现代育种技术也逐步推广应用,现代种业发展的技术条件已具备。
加强现代水产种业培养是推动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保证;是保护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适应国际竞争和开拓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项目建设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
“发展养殖,种业先行”是种养殖业一条亘古不变的法则。我国的海、淡水养殖经历了天然采苗——人工育苗——全人工育种——现代化水产种业的逐步形成,才使鱼类养殖业得以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重要地位,指明了现代种业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育繁推——科工贸一体化的种业发展新思路,无疑这也是水产种业一次非常难得的转型提升良机,需要产学研共同把握、加速推动发展。
鄂政发【2014】13号文“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中推进措施
(四):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种业。
3.项目建设是解决社会部分就业的需要
本项目建成后,新增劳动定员主要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管理人员可在武汉市人才市场上招聘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解决目前社会存在的就业问题,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缓和富余人员安置的矛盾,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
市场分析:
1.我国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水产原良种工程的建设,我国水产原良种普及和推广程度不断提高,养殖能力明显提升,推进了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
(1)水产原良种体系初步建立
十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先后投入16亿元实现水产良种工程,到2010年底,共建设17个水产遗传育种中心,65个水产原种场,301个水产良种场,15个苗种繁育场,27个引种保种中心,3个水产种质检测中心。基本形成了由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原种场、良种场等组成的全国水产原良种繁育体系框架。
(2)良种供应能力明显增强
现代化的良种保种、选育和繁育基础设施,为养殖业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工作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养殖业良种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良种供应能力明显增强。截止目前,全国共有63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400多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水产原种和良种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原良种覆盖率达到了55%。
(3)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通过水产原良种工程的建设,大幅度改善了水产原良种保存、繁育和选育基础设施,17个国家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和63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和逐步运行,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现及遗传育种、苗种扩繁等提供了科研平台。在现代水产种业体系的带动下,自主培育了一批生产性能优良、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育种理论和技术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水产育种水平,到2011年底,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产新品种共109个,许多品种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
(4)重要种质资源得到保护
通过水产种业体系的建设,特别是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使“四大家鱼”、中华鳖、中华绒螯蟹、中国对虾、牙鲆、梭子蟹等许多重要水产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国家设立的282个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和丰富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材料,为水产种质创新和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5)初步建立了水产种苗生产保障体系
国家和地方从水产原良种场的建设和管理着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制度,开展了苗种质量检验检疫,确保水产苗种生产的合法性和科学性。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国水产原良种生产秩序的建立与完善,提高了水产苗种质量。
2.水产种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1、政府应将出台发展水产(鱼类)养殖种业的相关政策,包括种业规划、提高组织化程度、品牌上市和奖励制度等;
2、种业是相对独立的机构,重点优化和扩大原、良种场建设,建成基础性、公益性强的产业体制;
3、走工业化育苗——育种——扩繁一体化道路是大势所趋;
4、建立区域性可控性强的专业化、工厂化苗种生产中心和产业平台是今后发展种业的必然选择;
5、全国南、北、中沿岸带将建设约千个种质保护和繁育示范平台;内陆水域江、河、湖泊、高原冷水域及热带暖水域也应分别建设种质库和繁育示范平台。
3.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产品总量就位居世界第一,2002年中国的水产品出口创汇总额又超过泰国,处于世界领先。水产生产的快速发展,总量的大幅增加,使中国的水产品市场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内市场基本达到供求平衡,某些品种已供大于求,水产品销售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呈现出“饱和型市场”和“买方市场”;而水产品出口又遭遇绿色壁垒的制约,再加上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出口困难重重。而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消费市场的持续低速发展将会使水产品销售市场雪上加霜。但是,在一些局部领域,如发达国家出口市场,小品种市场,深加工市场中水产品还有显著的增长。中国的水产品生产是出口和内销同时并举,而且国内市场的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近几年,中国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发展迅速,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也较快。除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外,大多数大中城市也都相继建立起了适合本地特点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此外,水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也较快,如中国水产商情网络、沿海国有海洋捕捞信息网络、长江流域主要城市水产品信息网络、14个大中城市水产品信息网络、中国水产品信息网络等,对水产品市场信息交流、扩大产品销售等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另外,生鲜超市的出现,为水产品零售业添加了新的渠道,而且,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鲜超市购买水产品,因此,目前,生鲜超市在水产品零售中的作用不断上升。
目前,中国重要的水产市场多集中于主产区和主销区,而辐射范围较小的区域性水产品市场则尚在发育中,这使得中国水产品流通领域中出现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布局,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水产品的流通。
因区域资源、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问题,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农村的水产品市场很不发达,人均水产品的占有量和消费量都很有限。目前中国农村人均鱼虾消费量只有4公斤左右,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随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农村的水产品市场会得到进一步发育,9亿多的农民,若达到年人均10公斤水产品的消费量,将有500多万吨的消费空间。
随着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快速发展,小品种本身所独有的个性化特征,它口味的刺激性、产品强烈的差异性、食品与生俱来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消费者对水产小产品的追捧程度,超过对一般水产品的追求,形成热卖态势。水产小品种与大众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形成:楚河汉界,两军对垒,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对水产小产品给予了正确的定位。
总体来讲,中国国内的水产品市场在传统中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在高端市场还出现了外资抢占高端市场的新动向,使竞争趋势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各水产品生产企业在成本化、差异化方面作了很多创新性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大规模生产(大面积养殖),在水产品安全、小品种水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上的个性化发展,这大大增强了中国国内水产品流通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国内的水产品市场已经开始步入了差异化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年产值已超过5600多亿元,尽管规模庞大,但是还称不上水产养殖强国,育种水平总体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良种生产主体规模小、实力弱,难以与国外同类企业竞争,引进品种核心依赖进口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扭转,种业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做大做强民族种业刻不容缓。加快推进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壮大良种生产主体,加大保种育种经费投入,培育自主育种和创新能力、逐步降低对国外品种的依赖,是提高养殖业良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公司简介:
武汉市溢通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梁子湖畔,于2012年注册成立,是江夏区集农业养殖,旅游休闲观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知名的民营企业。
公司主要经营水产开发。在梁子湖畔的仙人湖拥有乌龙泉街5500亩的水面。其中封闭式大湖水面4300亩,此水面东临梁子湖青山村,南临沿湖村,西临晒咀湖,北临建设村,与乌龙泉街四个行政村接壤;自建方格式精养鱼池1200亩。两水面虽隔开,又可融为一体,距纸坊城区26公里,离纸贺公路土地堂镇仅2公里。
此水域水质优良,区环保局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类水质,现在,每年为市场提供鳜鱼,青鱼,红尾鱼等名贵水产品450吨。
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水产专家,江夏区著名水产专家张才干,区水产局技术推广站站长戈光华等技术人员20余名,公司现有职工87人。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省水产研究所长期合作,他们为公司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公司正在流转400亩面积,力争在二年内建成10亿尾(武汉第一)名贵鱼种的孵化池,走自孵自养,自供市场的种养销一体化道路,除自用外,并可将余下的5亿尾鱼苗投向全国养殖基地。
公司注重向旅游观光,园林绿化方面发展;近年已投入资金1100万元,用于水产开发,待自孵自养,自供市场的产业链正式形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可解决附近村民500人的就业问题。
第三篇: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社会环境背景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也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自然经济和社会关系,发展经济成为整个中国的主旋律。沿海地区和大的都市的工业发展带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也应运而生,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区域分布
当前,我国的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都市圈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但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以城市郊区休闲游为主,市场也主要是面向都市经济圈的城镇居民。西部的乡村旅游除了集中在都市圈周围的城郊型乡村旅游地如成都“农家乐”还有独具特色的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形成的旅游文化目的地型的乡村旅游。中国西部由于少数民族较多,形成的自然村寨富有民族特色,保留了原风味的民风民俗,形成了旅游文化目的地型的乡村旅游地较多也最有特色。乡村旅游的产品特点
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现阶段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以观光为主要形式的产品上,虽然近些年也逐渐有体验型的产品的不断开发进入,但产品的形式和产品的组合都过于简单,游客的乡村旅游活动大都是吃农家饭、住农家房,还有简单的棋牌娱乐,户外活动只是简单的观赏和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基本上很少有直接参与农户的生产劳动去体验农村生活的活动。政府政策方面
在乡村旅游的政策方面,政府作出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拉动地方经济,解决农民的脱贫问题,例如减免税收、服务的培训等。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晚,基础薄弱,设施不全,政府的财力投入很大部分用于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入就相对不够。政府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扶持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想拉动地方经济,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而有所不同,东部省份如浙江的乡村旅游多是在企业参与下,完全市场化的运行,国内很多的乡村旅游地都还是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以农户为单位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也还有以村集体为单位各农户以“工分制”形式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
国内的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的产品形式,满足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的引导。旅游文化目的地型的乡村旅游地对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都增强了。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
在我国特殊的旅游扶贫的政策下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如何寻找有效的产业切入点,实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关键点。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资源消耗低、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高等独特优点。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分析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指出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从深度促进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改善和提高乡村旅游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引言
十八大后,国务院领导层明确提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2013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了产业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旅游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这一进程中,尤其是乡村旅游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李克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华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10/c_116470367.htm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向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的特点也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焦点主要集中于促进市民化、城乡统筹、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因地制宜实行就地城镇化等问题。
1.以人为本是核心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但在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群体中,仍有2.5 亿农民工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待遇,此外还有 7000 万城镇间流动人口也面临着公共服务差距2。不公正的待遇表明传统城镇化单纯追求的是居民数量规模的变化,而并没有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受益群体不仅仅是现有居民,更主要的是广大的农民。
2.城乡一体化是重点
传统城镇化盲目追求城镇化进程,在快速城镇化中的过程中造成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城乡两极分化导致社会问题面临井喷。推动农村发展跟随城镇化的脚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是新城镇化面临的重大课题。新型城镇化要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
3.生态文明是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业化为依托的传统城镇化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情况。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4.就地城镇化是出路
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更多的农村人口住在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也能享受到优质公共资源,圆“城镇化梦”,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 2 李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的公共服务,拥有同样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致力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大型城市、中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等整个城镇体系的合理化,着力于解决好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三农问题”3。
三、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1.旅游业是实现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特点,现代旅游业已经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形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群。旅游企业围绕着核心吸引物集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外围还围绕着对这些企业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不同层次的旅游产业的集聚形成结构完整的产业集聚,包括产品供应商、客户、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并拓展到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等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因此,旅游业能为城镇集聚产业、集聚资金、集聚人口,是新型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2.旅游业引导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发展旅游业一般以当地的自然和历史资源为依托,或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建新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业是以地域文化挖掘为核心的,能够在某种意义上维持和强化地方性,引领城市特色化发展,激活城市文化、彰显城市个性,促进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由于大量旅游产品的区域整合集中,可以迅速扩大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区域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够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推动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3.旅游业促进城镇经济的生态化、集约化发展
提高城镇化质量,遏制高扩张,高耗能城市化病,成为当前最强的声音。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旅游就是选择绿色城镇化,旅游产业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基础及 3 朱英君.渝东南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配套设施建设,引领游客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宜居、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另外,旅游发展大多依托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其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4.发展旅游业能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层次多,领域广,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托本地的条件和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的产业、劳力、设施、生活等就地城镇化,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城镇化深层次发展的矛盾。与驱农进城相比,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的城镇化,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核心的特征。没有老中幼三代的骨肉分离,没有留守儿童和老人,没有进城务工后寄人篱下的卑微,人民家庭幸福,社会关系的和谐,农民能从城镇化过程中真正受益,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新型城镇化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如果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以城镇化的发展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旅游业发展就更迅速。旅游活动一般总是以城镇为集散地和连结点,城镇构成整个旅游过程的核心空间和活动中心。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成为旅游迅速发展的有利平台。同时,城镇化能够使城镇的系统功能日臻完善,产业门类不断增加,特别是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服务产业、休闲产业能够获得广泛发展,进而能够加快旅游产业链条广泛延伸。
2.新型城镇化助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科学开发及利用,以免因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从建设生态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科学利用地区资源对城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旅游景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层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看重城市品牌和城市特色文化,利于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这会对我国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化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目前,不少旅游目的地的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的力度还不够,旅游业没有得到最优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发展,社会法律法规会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健全。城镇化拉近了政府与居民的距离,毕竟在旅游城镇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也是利益主体之一,居民的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对自己利益的保障机制的申请建议都能更便捷的提交给政府部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政府支持及政策保障。
四、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接待设施的供求错位
乡村旅游接待主要分布在旅游景区周边、都市郊区和老、少、边、贫地区,这些地区的接待设施呈现出两种倾向: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卫生设施设备缺乏,卫生观念落后,严重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和游后评价;另一些乡村旅游地过分追求接待设施的城市化,农家旅馆外观设计及内部装修均向星级宾馆看齐,与乡村整体景观不一致,同时也难以满足来自城市的旅游者追求乡情野趣的愿望,这种倾向在城市郊区乡村旅游接待中比较典型。
(二)旅游产品单一且文化含量不高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总体上有以下三类:一是农家乐模式,旅游者参与农村耕作劳动,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风味;二是地域风情文化模式,将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与当地风俗民情相整合,形成特色鲜明"文化与生态色彩浓郁的乡村旅游地区;三是旅游农业开发模式,以现代农业为特色,农村聚落景观等为特点,或者是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或者把观赏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提供给游客,包括观光农园、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苗圃等,或者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向游客提供回归自然体验的旅游项目4。但这三类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式却比较单一,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得以开发和利用。
(三)营销观念及手段落后
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大多是当地村民,他们无论在文化素质上还是经营理 4 徐琪.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218-221.念上都难以与城市里的大企业相比拟,在宣传促销手段上或者出于资金不足或者出于方法不当,总体上还停留在投入资金少、专业水准差的状态,依赖朋友介绍和口碑宣传,发传单和名片是最常见的手段。这些宣传促销手段对于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起不到太大的影响作用,有限的信息渠道及信息量也让旅游者难以作出长久的旅游计划。
(四)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遭遇瓶颈
在乡村旅游业实际运营过程中,当地居民的参与通常只是以旅游服务业廉价劳动力的形式,在旅游开发、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局外人角色,成为乡村旅游业开发的客体而不是主体。如西藏吉沙村的村寨旅游开发,纯粹从经济利益和保护物质环境角度制订旅游规划,忽视了当地居民的要求,当旅游者大量涌入时,给村民造成了诸多不便,最终遭到当地居民和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5。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虽然引起了学界、政府的重视,但是具体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五)重乡村旅游经济收益,轻乡村旅游文化及环境消极影响
首先,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所具有的强势文化对来自乡村的居民所具有的弱势文化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其次,乡村旅游的开展毕竟是商业活动,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考虑,开发商和旅游经营者为迎合城市旅游者的喜好,必然会对乡村文化加以切割、包装,进行商业化运作,使乡村文化失去了原生态的韵味,沦为文化快餐;最后,乡村旅游的开展让乡村居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钱的“重要”,原有和谐的邻里关系因为商业竞争而不复存在。
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深度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
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农业劳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场所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传统的农业劳动中,其主体参与者主要为农民,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后,随着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城市居民向乡村旅游所在地流动,劳动主体由一般农民扩展到农民和参与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从业人员的劳动内容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只从事农事活动,转变为既从事农事活动又从事服务活动,有些农民完全从原来的农事活动中摆脱出来,专门从事农业旅游的接待服务工作。5 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26-430.农业在与旅游业融合的过程中,劳动所在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原来的只是农民生活的乡村扩展到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因此,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中要消除排斥力,完成硬件、软件和内容三个方面的大提升。首先在硬件方面,乡村旅游的游客基本上是来自城市,他们参加乡村旅游活动,希望体验农事劳动、乡村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吃苦,生活条件决不能过分偏离他们的习惯生活,尤其是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因此,硬件设施更要提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城乡一体化”,但是绝不是“一样化”,在保证游客在享受舒适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一定要让其感受到“乡土化”。其次在软件方面,在硬件完善的同时,促进当地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农业旅游体验经历的评价。最后在内容方面,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品位较高,所以在旅游产品内容的发掘上,必须以目标市场的喜好为导向,以自身资源条件为基础,注重产品内容的体验性,实现在内容方面的提升。
(二)密切关注农民利益分配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最本质的是要实现农民身份性质的改变,所以在此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一定要兼顾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公平问题,使农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在最大受益者。在这个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民参与的积极引导,包括对农村旅游从业者和经营者的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途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学会如何参与、怎样参与、参与什么,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会改善自身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中的被动地位,最终实现从个别参与向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及全面参与的转变。
(三)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制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前提,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基础之上。乡村与城市在自然环境和文化上的差异是吸引城市旅游者的根本因素,如果这种差异因旅游业的发展而消失,必然会使乡村旅游走向“自取灭亡”的道路。做好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工作,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一切旅游开发都要做好环境评价,对于旅游区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严格做好乡村旅游地区废水、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做好环境监测,对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坚决制止。
(四)强化营销和品牌建设
在竞争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必须改变以往保守的营销观念,加大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营销力度。加强旅游、宣传、文化、新闻等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本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积极发展中远程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积极举办品牌节庆活动、参与旅游推介会,发展旅游微博、旅游网站等在线宣传营销平台,推进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调动旅游社等旅游企业积极性,利用“美丽乡村旅游专项基金”实施相应奖励。
参考文献:
[1]戴帅.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措施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115.[2]龚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人民论坛,2014,08:90-92.[3]葛敬炳.城镇化背景下湖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284.[4]林峰.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5]石洁,桂橙林.旅游业导向型“新型城镇化”发展初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7:71-72.[6]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周诚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2013,07:59-76.[7]张红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研究[J].城市,2013,06:16-18.[8]周继霞.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探索[J].农业经济,2014,08:39-40.[9]周兰芳,贺江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及政策建议[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0:61-62.
第五篇: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背景
1.1 双康时代下休闲旅游需求提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国民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工薪阶层全年享受的节假
日已有114天,这意味着中国公民出游机会的增加。与此同
时,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中国进入“双康”旅游时代的概念,即“小康”+“健康”,在小康时代,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旅游问
题,健康已成为现代人旅游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1]。休闲与
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已不再停留在身
体机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层面上,还包括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思想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等多方面的健康指标,人们
能够在休闲的过程中达到“心闲体静”、“心宽体健”的目的。
这种健康意识的提升具体就表现在旅游者期望通过参与旅游
活动得到身心的愉悦,对旅游环境、旅游活动、旅游服务也提
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休闲旅游的一种
重要形式能够满足旅游者利用短期假日得到愉悦身心,休闲
娱乐以及康体健身等多种功能需求,也正是广大旅游者的休
闲需求刺激了中国乡村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
1.2 和谐社会中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6年10月,国家领导人又做出了关
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提
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
乡和谐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够起
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多的政府领导者认识到发展乡村
旅游的重大意义,国家旅游局将2007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
“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
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浙江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在2006中国乡村休闲旅
游高峰论坛上表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消除社会不和谐因
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纽带,能够凸显好山好水好资源,有利于营造农村旅游大环境,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
发展。
1.3 新农村建设为旅游业提供发展机遇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着重提出了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区
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桎梏,此次党中央部署了八个方面的主要
工作以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由此可见国家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与此同时,国家
旅游局适时提出了2006年的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使
旅游产业的发展参与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发
展乡村旅游是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表
现,是利用国家政策导向,抓住机遇,促进城乡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农民增收、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
新体验、树立新风尚、创新解决湖北三农相关问题的有效途
径。一时间“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成为城镇居民节
假日主要的休闲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
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从乡村旅游经济中得到切实的好处,旅游者的休闲旅游活动也得到了丰富。结语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将一个典型区域的各种乡村旅
游发展现象进行全面的规律性的总结,以期对国内其他区域
乡村旅游发展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
处,首先对于乡村旅游模式的总结仅停留在国内研究文献,其
次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区域上的局限性,对于全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具有普适性,第三对各种模式的提出
还没有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如各种模式的管理机制、经营策
略、盈利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关于中国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的研究并没有因为本文的结束而终止,它是一个在时间轴线上不断发展的研究议题,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提升,中国乡村环境的改变,以及各个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实际中的特殊性,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23.[3] 马勇,李玺,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81-283.[4] 江林茜,张霞.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成都农家乐为
例[J].求实,2006,(1):244-245.[5] 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人文地理,2005,(3):84-87.[6] 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4):33-37.[7] 罗明义.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J].旅游学刊,2005,(5):9.[8] 万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4):10-11.[9] 王瑞花,张兵,尹弘.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3):73-76.[10] 叶林红.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以南阳市卧龙区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6,(10):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