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庄乡小傅庄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总体方案
韩庄乡小傅庄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总体方案
近年来,我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吧营造投资环境,提升小傅庄村文明形象放在首位,小傅庄村又在朝着建设省级生态村的目标奋进。我村将对照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坚持吧创建省级生态村作为工作支撑和抓手,严格按照制定的目标规划,做好工作,争取以积极的态度、合理的投资、较高的水平、过硬的环境迎接省市对我村的考核验收,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为突破口,一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宗旨,以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为目标,加强生态村建设。重点实施新农民工程,在抓示范带动上下功夫,在创建生态村上下功夫,在抓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坚持连线成片区域建设,扎实建设生态村,扩大活动覆盖面。着力抓好心农村的巩固提高,发挥优秀示范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之一新型农民,以创建活动的新成效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实施环境整治工程,使整治后的村庄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良整洁、乡村风情浓郁,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确保在2011年底前全面达到省级生态村标准要求,并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三、组织领导
小傅庄村成立以党总支部书记付培森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省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创建办公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室。
四、工作内容
我村创建主要围绕“六清六建”,重点抓好农村垃圾整治、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村庄绿化美化、生态农业建设、农户卫生改厕,村庄沟河整治等重点工作。
(一)加强农村垃圾整治
在全村新建标准卫生垃圾箱,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集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组织保洁队伍,禁止随意倾倒垃圾、随意堆肥,确保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达到100%。
(二)加快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集合本村实际,进一步加快村内主次干道下水道德建设,提高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率。
(三)突出村容村貌整治
强化农民居住点建设管理,清理村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拉乱接,使农户房前屋后整齐干净。配套健身设施、简易路灯、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实施景观改造、建筑出新等项目,优化美化村容村貌。
(四)加强村庄绿化美化
实行经济与花卉苗木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主干道路两侧及农田林网建设,搞好河沟渠边四旁绿化。加强居民休闲健身广场建设,增加公共绿化地面积,到2011年底,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五)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大力发展养殖业、无公害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无公害农产品建设,鼓励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适用技术,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施用量,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到2011年底,全村无公害农产品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
继续推进秸秆幻天。大力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普及,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到2011年底,全村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10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100%。
(六)加快农户卫生改厕进程
全村彻底消除露天粪坑,加快实施卫生户厕改造,到2011年底,全村卫生改厕率达到100%。
五、实施方案保障 1、2011年3月至5月中旬,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
2、定期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每月不少于一次。
3、每月制定工作计划,做到创建工作有条有序,顺利开展。
4、定期进行创建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生态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书记任组长,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为成员,做到村书记负总责,村长具体抓。
2、强化宣传。综合运用广播、标语、墙报等形式,加大对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全里营造全民关心、支持这项工作的良好氛围。
3、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企业参与投资,争取上级奖励补贴,保障建设经费。
小傅庄村村民委员会
二0一0年四月
第二篇: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创建省级生态村 工 作 总 结
为了建设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要求,我村积极开展省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创建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示著,村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将我村创建省级生态范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为创建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保证近几年来,查山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制定了调整产 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工农结合、以工带农,全面推进全乡经济可续发展展的目标。村村、支两委紧紧围绕全乡发展目标,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发展,建成100亩花卉基地、完成200亩小流域治理、建成容纳200户居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为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开展后,村、支两委对创建工作十分重视;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加以实施。村、支两委召开创建工作会议,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证。同时,定期召开创建工作讨论会,及时掌握创建活动进展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确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重点,推动创建工作的健康、协调、有序开展。
二、大力宣传,全民参与,为创建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
础
创建省级生态村活动的开展需要村民的广泛参与,需要全社会的 共同支持。村村、支两委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全体村民对创建生态村活动和保护环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设立宣传版面,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条幅,广泛发动群众,提高群众对创建生态村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二是组织文艺宣传队深入到群众中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进行宣传。三是定期组织群众代表、企业代表和个体户代表进行座谈,并设立意见箱,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广泛宣传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曝光、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宣传活动,村民的环保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大家纷纷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从自身做起,消除不文明行为,并自觉对违反创建要求的人和事进行监督举报,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人为本、全面提高环境质量 针对村当前的实际情况,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请信阳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为我村编制了生态村建设发展规划,全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村村、支两委认真按照规划的要求,有重点、有步骤的抓好落实。
(一)、加大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升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几年来,我们实施了“三通”工程,修建“村村通”公路20.5公
里,完成了农网改造项目。“三通”工程实施后,村内资源得到合理开发,种、养殖业规模扩大,效益提高,有力的促进了经济发展,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老百姓欢天喜地,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村的干部好。
(二)、大力实施沼气工程,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牲畜粪便污染问题。采取宣传发动与示范带动相结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全村己建成召气池210座,村容村貌显著改善。2010年,信阳市环保局授予我村“市级生态村”称号。
(三)、大力实施集中供水和农户安全饮水工程。一是新立项安全饮水工程1处,总投资达125万元。二是是新打80米深井l口,配套机房水塔1座,水泵电机及出水管1套,铺设DNI00供水管,实现居民新村示范点集中供水。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商业富村的新路。2007年以来,我们先后引进了樊东新村、平西新村、月湖山村创业园、马庄新村等8个项目,已投入资金1.2亿元,初步形成了沿明查公路2公里的工业园区,为全村经济发展备足了后劲。
(五)加大争资跑项力度。2008年至2010年,我们借助国土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共引进资金100万元。
四、建章立约、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确保创建机制持续运行 创建活动开展后,我村围绕创建目标,健全完善组织机构,规范编制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公约,强化政策宣传与执法监督力度,确 保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使创建活动正常开展,持续运行。
五、主要成效
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在查山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村村、支两委和广大村民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创建活动推动了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了村内环境,发展了地方经济。201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5110元,饮用水合格率10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80%,塑料农膜回收律达60%,建成垃圾中转站一座。如今,一个环境优美,道路宽敞,农舍齐整的生态村己呈现在人们面前。
今后,我们将会把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做为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坚持不懈的抓紧抓好,不断巩固创建成果,防止出现反弹。重点加大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进一步完善好管理机制。同时,加大对新建项目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村内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美化、靓化、净化、绿化村庄环境。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对畜禽粪便及污水实行综合利用,引导养殖户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养殖道路。不断丰富创建工作内涵,扩大创建成果,把创建工作推向更高、更深的层次,最终实现村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快速的发展。
平桥区查山乡村 2012年6月1日
第三篇:XX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XX市XX区XX乡XX村 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
“保护生态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
Xx乡是xx市北郊的一个农业乡,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小。为了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积极配合xx市生态环境及北郊水厂建设步伐,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抓住“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努力创建生态乡镇和生态示范村,积极开拓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渠道,建立城郊乡村旅游基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
xx村是xx乡的一个布依族行政村,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是xx村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xx村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战略,而“生态村”的创建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
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xx乡xx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宏伟目标,全村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创建“生态村”。并深刻认识到,为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x乡xx村位于东经XXX°XX′XX″至XXX°XX′XX″,北纬XXX°XX′XX″至XXX°XX′XX″之间,地处xx市北郊,xx区东北部,距市行政中心XX公里,距区行政中心XX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XX公里,全村面积XXXX平方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二、地质地貌与土壤
xx村位于贵州高原黔中丘原区,苗岭山脉中段,地势东西高,北高南低。出露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等,主要岩石有白云岩、石灰岩、残积红色粘土、煤系、夹层状碳酸岩等。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岩溶地貌发育,地貌类型多样;地貌区域差异大;地貌多层性明显。山脉水系展布受地质构造及现代地貌作用的控制,形成以低中山丘陵为主的丘原地貌。
xx村土壤主要为黄壤,pH值中性偏酸,部分为沙壤土和石灰土。土壤肥力较高,富含有机质,其中上等土占32%,中等土占41%,下等土占27%。
三、人口环境资源状况
全村辖x个村民组,XX户,总人口XXX人,全村村民均为布依族,是xx乡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该村林业、大理石和硅石矿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林地XX公顷,耕地面积XXX公顷,其中水田XX公顷,旱地XX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6% 以上,绿化覆盖率达73.8%。林木茂密,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环乡柏油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
四、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教育事业
几年来,xx村借国家在巩固“两基”、“普实”达标成果验收的同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力量得到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很大提高。2011年,xx村小学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初中阶段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
(二)医疗卫生
近年来,xx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加强,村里建有卫生室一个并配有相应技术人员,能满足村民就近看病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达到521人,占全村人口的98%。2010年被评为区级文明卫生村寨。
(三)文化建设
近年来,xx村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村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村;村农家书屋现有藏书1000余册;村内共有计算机5台,建成了电子查阅平台并投入使用;建有4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个,全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
人口和计划生育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基本建立,群众计划生育观念明显转变。
(五)社会其他事业
通讯网络覆盖全村,家家户户用上了电话,全村乡村公 路全面贯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84人,享受养老待遇59人。
(六)经济发展状况
xx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抓好种植养殖业。一是着重抓了400亩核桃和100亩的秋锦梨种植,形成了100亩香葱和100亩辣椒种植基地。二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种养畜的小额贷款,加大对二元、三元杂交猪养殖以及特色养殖的扶持力度,指导和帮助村民进行生产经营。同时,xx村充分利用大理石资源,进行加工业,2011年,xx村农业总产值达XXX万元,工业总产值XX万元,其他产值X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年。
第二章 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实施污染治理工程,营造优质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工业
进一步完善生态网络,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以延伸产业链和壮大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原始农业向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转变。以公司加农户运作模式着力打造生态品牌,建生产、观光、销售一体的经济大循环。
(二)实施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构建生态资源体系。实施退耕还林、天保林和绿化工程,不断丰富森林物种。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综台治理工程和土地整理工程,确保全村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平衡。积极引导农业节水设施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推广种、养、看、买结合的循环模式,加快发展集循环经济、生态种养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立体农业。不断巩固生态村创建成果,积极打造国家级生态村,提升乡村生态环境。
(三)加快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进一步加强村内及通村道路和农村进户路硬化;新增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加大沼气池建设和改圈改厕力度,将村庄污水收集率、处理率提高到80%以上;综台整治大气环境,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以沼气,石油气,柴草桔杆气化炉替代煤,减少烟尘排放;以清垃圾、清污泥、清障碍、清沟渠和改路、改水、改厨、改圈、改厕、改院、改房屋立面、为主要内容进行村容村貌整治,搞好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和生活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完善乡村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收运处理,按照“分散收集、集中清运、统一处理”思路,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0%。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和传统服务业向生态服务业转型。充分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以“六月六”布依风情为主的综合生态旅游景区群,把xx村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大村。
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建设,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大 力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文化,引导群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提高村民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鼓励民间组织参与生态村建设,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生态村建设公众参与机制。把xx村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大村、生态农业高产示范村。
二、工程方案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按照xx村加快经济的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着力推进xx村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一是以晚番茄、辣椒、秋锦梨基地为载体,抓好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带建设,示范种植基地以高效、优质新品种、特色品种、稀有品种的示范推广为主,采取平衡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同时将瓦窑晚番茄、辣椒基地做强做大,树立瓦窑香葱、辣椒品牌。二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建立特色养殖示范基地。三是大力发展原材料生产基地,走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一体化经营道路。
(二)以新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新村建设中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把瓦窑组、大寨组、小寨组一带建设成为具有布依风情的特色新村,凸显新村风貌,建设人文新村、新区新村、旅游新村和产业新村。二是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力度,大力推广柴草桔秆气化炉及沼气池的使用,使更多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使清洁能源普及率达95%以上。三是认真实施好农村人饮工程项目,不断改善农民饮 水条件,户户用上安全卫生饮用水。
(三)以打造乡村旅游休闲新区为目标,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按照 “逐步培植和构建品位高、地方特色浓郁、规模大”的发展思路,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区域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一是着力培植乡村旅游精品:将xx村打造成农业观光、休闲农场为一体特色旅游胜地,增强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三产的逐步增长。二是逐步提升游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重点抓好旅游公路、景区配套设施、餐饮企业及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完善瓦窑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标识标牌。三是加大旅游推介力度,提升xx村旅游的档次和知名度,拓宽推介宣传渠道,积极对接省、市、县旅游宣传推介系列活动,不断提升xx村旅游知名度和档次,加快推进“旅游兴村”步伐。努力搞好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申报工作,确保获得国家级验收。
(四)加强环境保护,统筹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瓦窑。
1、强化科技文化建设。一是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抓手,让村民熟练掌握1--2门实用科学技术,有条不紊地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计划。二是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2、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力度。实施“天保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制止乱砍滥伐林木违法行为,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3、全力打造平安瓦窑。一是进一步完善环境安全应急处理和日常监管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各类环境安全事故的发 生。二是全面落实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健全“一队两会”(村治安联防巡逻队,村治安保卫委员会,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群众组织,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生命财产得到保护,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三是及时处理环境民事纠纷,化解群众矛盾,做到预防摸排在先,依法及时处理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纠纷和污染事故。
4、全面做好社会保障事业等工作。认真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社会保障长效运行机制,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加强乡村医保、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关心贫困低收入群众生产生活,保护好群众应得利益。不断改善村卫生室服务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确保疫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妇幼保健达到规定要求,加大乡村危房改造力度,使低收入者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五)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
xx村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较多、自然风光优美、民族特色浓郁。xx村的发展定位是生态村、旅游村、经济强村。因此,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实施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xx村的一项重要任务,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将为xx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绿化、美化工程
xx村绿化覆盖率超过66%,按xx村规划要求,继续加强天保林,荒山造林工程、开展乡村道路两旁和“四房植树”、加快景区绿化建设,使全村的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2、生物多样性保护
因xx村森林覆盖率高,在总体生态建设中对绿化树种、景点建设、新村布局应尽量满足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对全村 古树、珍稀名木实施挂牌保护。
3、生态果、蔬菜园建设
生态果园建设与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是今后建设的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争取近年内将xx村核桃、秋锦梨种植基地和香葱、辣椒等经济作物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
(六)xx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环境优美是生态文明村必备条件。xx村的社会、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不论是总体生态环境、绿化水平、还是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由于xx村正处在一个大发展的建设阶段,很多基础设施正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不可能不产生影响。而且,一些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民的生活活动对xx村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产生影响,同时也给管理带来困难。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不具备应有的公共设施,例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消纳的硬件设施,公共厕所,家禽家畜的圈舍建设等与环保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对xx村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村,进一步改善全村的整体环境,xx村支两委根据全村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不同的现状,将继续实施和采取以下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措施和对策。
第三章 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 加强领导
成立了以村支书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xx村创建全国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对村容村貌整治、农家乐 等景点管理等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设专门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体办公,负责整个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指导,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提高认识 明确思路
1、组织重视。为推动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村支部制定了详细的创建工作计划,责任落实到人,层层抓落实,保证创建任务顺利完成。
2、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等多种形式,以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带头模范作用,广泛宣传创建生态村的意义、目的和创建内容。
3、建立监督机制。村里成立了以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创建工作进度进行监督。
4、组织实施。村支部书记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按照制定的每一项创建工程,抓好落实,保证各项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三、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创建全国生态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努力。为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完成,xx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明确创建工作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及建设重点,建立一整套创建工作的保障体系和推进机制,并将创建工作中建设的重点工程、任务和规划指标逐一分解,分别落实到各 10 个创建工作成员单位,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头上,从而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创建工作的良好局面,保证了牛场xx村全国生态村创建工作各项指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实行政策和制度保障
(一)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
清洁生产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战略政策。《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了要推行清洁生产,为我村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逐步过渡到全面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大宣传,做好培训,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利用电视、报刊、宣传册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清洁生产,提高社会各界对清洁生产的认识。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户、企业领导人和管理人员进行清洁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二)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的政策
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为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提供资金保障。因此,xx村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坚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的政策,努力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相关的制度。落实村支两委人员相关职责,为国家级生态村的创建提供制度保障。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扩大垃圾收集、清运、清扫和卫生填埋的垃圾消纳成果,消灭村内的卫生死角。
(二)在村庄实施建设修建沼气池、修建系列村寨污水 排放系统以改善xx村的水环境,提升总体环境质量。
(三)改善村内道路,设立了公厕、垃圾池等公共卫生设施,全村XXX户实施了改厕改圈改灶,大部分村民用上了沼气等清洁能源。
(四)抓好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浆砌排水沟、配置垃圾箱、清除乱搭乱建
六、实施清洁工程
着力实施镇村清洁工程,是实现村容整洁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村容村貌良好形象,更好地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的客观需要。
(一)扎实抓好村庄的环境整治,努力发挥示范带作用。
(二)积极抓好村组卫生竞赛,力促工作有效推进。组与组之间、寨与寨之间,比整体规划,比工作作风,比长效管理,比清洁文明活动。
(三)完善激励机制,保障资金有效投入。在清洁工程实施过程中,村组自主申报,向上级财政申请一定的配套扶持。
(四)结合“四在农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按照“重点突破、面上跟进”的理念,体现地方特色,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四有五通三改三建”为切入点,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工程,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生态的和谐。
七、实施农民素质工程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只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的目 标才得以实现。
(一)开展绿色证书培训,确保全镇农村劳动力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不断增加。
(二)全面推进 “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引导农民在家门口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探索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使每个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项务工本领,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八、拓宽渠道,资金投入到位
开展全国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大投入是关键。在开展创建工作过程中,乡、村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把创建工作资金纳入财政计划,保证创建工作的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缺口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但单靠政府的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不能满足创建工作的需要,为此,还本着“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不断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建设资金以地方筹集为主,国家与地方投资相结合,村外与村内资金相结合,个人与集体、政府三结合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同时,通过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公益事业,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企业,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绿色食品加工等项目,使创建工作形成社会化、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九、人人参与,创建宣传工作到位
创建活动涉及家家户户,单凭村两委班成员的力量是达不到目标的,因此,xx村全力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大力提高 农民群众的认识水平,让他们全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一)在村各主要路口设立固定的生态村创建宣传牌,定期悬挂有关生态村的内容横幅,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泛宣传生态村创建活动精神,宣传各类生态常识。
(二)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制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让群众了解生态村创建内容和做法。
(三)重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宣传生态村的概念和作用,在创建过程中,使党员和村民代表走在前列。通过精心设计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和平台,让群众不但了解了生态村的知识,提高了村民的认识,还激发了村民共同参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创建活动进程,在全村上下形成了全村总动员,家家齐行动,人人都参与,共同树形象的良好创建工作氛围
十、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一)通过强化宣传,依照法律、法规及村民卫生公约和强有力的工作制度,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实施综合整治有效改善环境的脏乱差现象。
(二)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建立各项环境整治和改善的村规民约。例如:垃圾的消纳处理,村庄的保洁制度,改建扩建房屋的申报制度等等。使乡村的环境综合整治有章可循。
(三)不断制定和完善各种了垃圾收集清运、环境卫生保护、绿化等一系列的乡村环境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监督队伍。
(四)加强农家乐等景点管理,做到“布局合理、管理有序、整洁卫生、环境优美”。
第四章 工作成效
长期以来,xx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省、市、县镇各级党代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创建生态文明村寨为契机,负重奋进、开拓拼搏、努力奋斗,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得到加强,全村呈现出一派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的良好局面。
多年来xx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通过生态村创建工作,使xx村全体村民的思想观念更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群众所接受,树立起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村风。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环境的改善,xx村的环境资源优势更为明显,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各项经济发展已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xx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良好的休闲旅游胜地。
一、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xx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抓好种植养殖业。一是着重抓了500亩杨梅种植 和200亩的茶叶种植,形成了400亩辣椒基地。二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种养畜的小额贷款,加大对二元、三元杂交猪养殖色养殖的扶持力度,指导和帮助村民进行生产经营。
二、农民收入得到增加
在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无公害农业产品的同时,xx村还充分利用大理石资源,进行加工业,2011年,xx村农业总产值达509万元,工业总产值62万元,其他产值2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77元/年。
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
几年以来,在各级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完成了xx村中低产田改造,串户路硬化,改善村内道路,设立了公厕、垃圾池等公共卫生设施,全村101户实施了改厕改圈改灶,大部分村民用上了沼气等清洁能源。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环境的改善,xx村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各项经济发展已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
四、生态旅游、文化村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瓦窑地热资源的发现、特色家庭农场开办,结合现有的布依民族风情、生态观光等休闲文化娱乐的开展,xx村集民族风情和生态旅游的格局基本形成。
五、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成效。
xx村村支两委历来高度重视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大力进行改厕改灶、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坚持绿化与美化同步,带动了全村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环境,转变了农民生活习惯,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六、绿色生态产业不断壮大。xx村充分发挥地理和生态优势,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施了全国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走生态农业道路,主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生态资源深度开发,拉长循环经济产业链。
七、宜居环境逐步形成。近几年,xx村环境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村内环境和面貌明显改善。随着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的加大,xx村的总体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全村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66%,大气环境质量、噪声环境均达到国家标准。全村的布依风情村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生活垃圾得到了及时的清扫、清运和处理。清洁优美的乡村环境与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相互辉映,互为衬托,使xx村更显示出优美乡村的本色,xx村正向着“国家级生态文明村”的目标阔步迈进。
第五章 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xx村的创建工作虽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依然成长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逐渐解决和弥补
一、水资源的保护和水体污染防治做得还不够。目前,村集体经济缺乏仍是制约全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活污水还不能完全无害化处理。
二、农村污染治理不尽人意,特别是农药农膜的使用,还不能完全达到环保要求。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给xx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带来较大压力。三、一些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农户居住 的环境存在脏乱差状况,日常的环境卫生管理、清扫工作有待加强。
四、村两委由原来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变不够,管理行政事务的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
五、是全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空间有限,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三产发展受到区域和资金的制约,经济指标增长困难。
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七、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还相对薄弱,农业附加产值不高,由于财力困难,对今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带来一定困难,难以改变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八、村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与活力不够,对组织尚有一定依赖思想。
第六章 下一步工作打算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使xx村面临着众多新的机遇:一是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新的发展期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投资倾斜政策。三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创了发展的新优势;四是乡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金阳新区建设xx市行政中心北移、贵阳高新区的建设;六是村两委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建设xx村发展xx村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xx村今后的工作,重点在下面几点:
一、遏制人为破坏生态,强化资源开发生态监管
切实加强对xx村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力度,对村辖区资源开发、旅游开发、交通等建设项目严格进行生态监管,制定严格的“村规民约”,从严查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和违法行为。
二、突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遏制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源
(一)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各方面的污染源进入农业保护区。
(二)强化管理,防治其它污染源进入村辖区;
(三)加强污染物管理,确保水源水质;
(四)加大宣传,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
(五)加大对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大生态农业建设,普及生态能源
xx村目前的生态农业已有一定的规模,为今后生态农业建设打下了基础。今后的重点,一是抓好种植业的结构调整,继续着力抓好特色种植农业;二是抓好生态型的特色养殖业;三是抓好沼气建设,在全村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力争在五年内普及率达到95%以上;四是抓好生态型农产品加工,带动种养殖业的发展;五是加大对生态农业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增加森林绿化覆盖率
巩固国家生态村创建成果,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增加森林绿化覆盖率是很重要的,在现有的基础上,全村到五年后,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为此,主要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作好规划布局,培育森林资源;二是扩大封山育林面积,加强植树造林和管护工作,从严查处和打击毁林开垦和滥伐林木的行为;三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查缺补漏,对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的荒山加大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力度。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美环境
继续以“一气五清八改”为创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栽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美环境。
(一)继续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公路建设,并提高路面质量,使全村各居民点都通硬化公路,以乡村旅游公路网串联起各乡村旅游景点;
(二)加大对全村人畜饮水和村集中供水的设施投入,确保村组饮用自来水的卫生合格率达到100%;
(三)推进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力争互联网联通农户;
(四)加速全村新能源建设步伐,使全村新能源使用比例逐步提高;
(五)继续增建垃圾桶(箱),在适当地点建立垃圾转运站,以确保生活垃圾能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处置;
(六)建设好其他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创建国家生态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成功后如何巩固、坚持下去,这又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通过二年多的创 20 建工作,全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协调发展,成效明显。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各顶要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级生态村。
XXXX
xx市xx区XX乡xx村民委员会
年XX月XX日
第四篇: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三塘村创建省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三塘村地处古桑乡东部,坐落于县经济开发区和凹土科技园内,现有人口628户,2624人,7个村民联组,目前有3个党支部,党员64人,耕地面积4400亩,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1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60元。近年来,我村在古桑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总支一班人,团结战斗,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文明一起抓,积极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艰苦创业,引导农民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调整种植,养殖业结构,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家庭活动,加强科学知识,法规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综合配套,合理布局,遵循高标准,高效率的战略要求,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及生活环境品质,提出了各项创建计划,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和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三塘村党总支一班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态建设工作,发展经济创业致富,将我村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村和文明示范村。三塘村先后获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农家书屋法制示范点、淮安市卫生村、盱眙县综合实力十强村等荣誉。
通过开展生态村创建工作,积极实施“六清六建”、“三清一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我村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村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促进了环境、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相统一,从而推动了全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措施制度落实到位
为了进一步做好生态村创建工作,村党总支、村委会首先成立了创建省生态村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主任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形成强有力的创建组织机构,具体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格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建立创建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了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村干部进行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其次是制定了创建生态村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根据本村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状况,制定了《三塘村生态建设规划》、《三塘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三塘村2010—2011年省级生态村工作计划》,按照村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创建工作。
二、加强宣传,提高全村农民精神文明与生态环保意识 三塘村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规定,通过定期开动员会、现场会、报告会等“三会”,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宣传报道,积极向村民宣传科学种植、环境保护及创建生态村的意义,使村民的环保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积极投入到生态村创建中。聘请县农业、养殖、蔬菜农艺师给村民定期讲课,通过宣传培训,村民都能掌握1-2门科学致富技术,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了,全部实施科学种植、养殖,村庄生态良好,环境整洁优美。
三、发挥优势,提升创建内涵 我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抢抓机遇加快经济发展,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使得我村五保户、特困户的生活更加有了保障,民政救济物品、资金的发放公开化、透明度高、深受村民信赖。同时,村两委还从村集体经济中给他们酌情补助,让他们享受集体的温暖,为全村村民每人支付100元参加新农保,为全村村民交齐合作医疗,从村集体经济中支出2万元补助病灾户、特困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三塘村立足区位优势,科学发展,多渠道引资开发,大力发展工业项目,在乡工业集中区投资520万元新建8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可增加村集体年租金40万元。
四、生态村创建实施工程
(一)积极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街道、厕所、垃圾、生活污水管理。我村积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投入400多万元,按照“五室两超市一广场”的要求,新建起一栋五层楼的村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包括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篮球场、健身房、党员活动室、广播宣传等,并购置了电脑、电视机、DVD等电教设备和一大批农村实用致富书籍及健身器材。
为切合环境保护理念我村投入资金14万元购置安装了32盏完全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为发电方式的环保路灯,此举不仅美化、亮化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能有效降低能耗节省开支,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惠民工程。
今年,全村新修建水泥路4000米,改造自来水管道4600米,结合“一池三改”建设卫生厕所4座,配套化粪池建设卫生厕所4座,投入25万元在村综合服务中心旁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建立街道、厕所、垃圾、生活污水长效管理机制。
2、村庄绿化成绩显著。村庄总面积为560亩,村庄绿化面积为201.6平方公里,其中,街道绿化面积为74.6亩,绿化广场面积为50亩,庭院绿化面积为77亩,村庄绿化率达36%。
3、建设洁净水源工程。为使村民喝上洁净健康的饮用水,村委会投资75万元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入户。目前,全村628户,安装自来水户数为628户,自来水入户率为100%。
4、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工程。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广太阳能、电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工作。目前,三塘村总户数为628户,其中以使用太阳能为主用户为628户,使用电能为主的用户为628户,以使用液化气为主的用户为628户,合计使用清洁能源用户为628户,清洁能源使用普及率为100%。
5、投资15万元,清理了三塘村的河道,共计清淤25440立方米,使水体保持流动、清洁。
6、村庄实行统一规划,编排发展计划目标,让村民达到上学有学校、做工有工厂、居住有楼房、看病有保险、锻炼、有场所为一体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村民对所有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共改造土地100多亩。投资100万元,建灌溉渠1000米,改造灌溉渠1300米,建桥2座;村庄及周边道路新上土10000多方;重修或改造下水道3200米;村庄建设花坛103个,营造花园式人居环境。通过街道硬化、安装路灯、绿化美化工程、改水改厕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使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被群众所接受,树立起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向上的村风。通过近年来的环境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规范。
在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中,干群之间的关系融洽了,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善了,全体村民的道德观念和文明风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我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氛围,为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桑乡三塘村党总支委员会 古桑乡三塘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第五篇:双城村申报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曲子镇双城村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总结
根据《2011年环县国家级及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计划》(环政办发[2011]42号文件)要求,我镇双城村实施了生态村创建。镇村高度重视,多方筹资,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农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为主线,把农村环境保护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狠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双城村地处国道211沿线,是曲子镇政府所在地,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800户3461人,总土地面积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00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豆类、油料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
二、创建情况
(一)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生态村创建工作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村上成立以党支部书记黄卫军任组长,包村干部袁龙、村委会主任郑志鑫任副组长,村委会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和村文书为成员的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制定了《曲子镇双城村省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责任制。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优化城镇人居环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多方筹资2098.5万元,实施“五大工程”:第一,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投资2000万元,新建农户住宅小区1处,共80户;第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投资16.5万元新建集流场55处、水泥窖55处;第三,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投资20万元新建总面积为3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一处;第四,实施道路建设工程,投资60万元新修道路1650米,压设排污管线1000米,拓宽经三路南段街道440米;第五,实施环境绿化工程,投资2万元,完成荒山植树造林4000亩,种植经济林木500亩,并在主街道、文体广场、住宅小区栽植常青树。同时,实现户户通电,组组通路,电话入户和有线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72.5%。
(三)狠抓环境污染治理,营造优美人居环境。在环境污染治理上,共投资623.63万元:其中,投资264.5万元,新建农户沼气池250座,新建太阳能配套工程60处,实施“三清三改”工程250户,新建大连沟垃圾填埋场1处,购买垃圾拉运车2辆,增设垃圾收集箱20个,新建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厂一座,新建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100处。投资359.13万元利用辖区内三江养猪场畜禽粪便建成600立方米沼气池1处,为80户居民及周边农户提供沼气。同时,村上组织人员将211国道沿线村组道路两侧有碍观瞻的残墙断壁、简易棚、旱厕全部拆除。对居民区垃圾通过统一拉运,集中进行填埋。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率达到了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3.3%,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了100%,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了9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1.5%,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4%,厕改率达到了75%。
(四)注重环保宣传,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产品种植。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创建省级生态村的积极性,双城村把宣传发动作为推动创建工作首要任务来抓,并贯穿创建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广播、明白纸、宣传牌和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讲创建省级生态村的意义、目标任务、群众的责任和义务,对少数有思想顾虑的“重点户”,村干部坚持利用晚上时间逐户走访,反复做工作,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创建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农民自己是创建的主体,是最大的受益者,形成“人人知创建,人人助创建”的良好氛围。并以此为契机,聘请农技人员给农民培训,引导农民种植绿色蔬菜,使绿色食品等于高收益的概念深入人心。通过宣传培训,农民在蔬菜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只使用少量低毒低残留农药,肥料也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用农家肥和增施少量生物肥料。
(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群众收入。充分发挥交通便捷、信息灵通的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取得积极成果。种植业按照粮、经、饲三元结构模式,压粮扩经,压夏增秋,积极发展蔬菜基地500亩。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引导群众发展多种经营,拓宽致富渠道。积极兴办第三产业,扶持群众开商店、办饭馆、跑运输、搞服务,大胆进行劳务输出,全村创办个体私营企业、零售、饮食、医疗、修理、贩运、粮油加工及其它服务门店48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年收入280多万元。村办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村有砖瓦厂、水泥预制厂、加油站等10个骨干企业,年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
总之,通过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倡导了文明乡风和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保障了群众身心健康,改善了村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创造了一个适于劳动、宜于人居的家园,为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村创建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