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双重预防机制遏制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事实方案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遏制重特大交通运输事故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公司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xx市交通运输局文件要求,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二、工作目标
推行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推行事故隐患分类分级、闭环管理,逐步实现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治理,形成交通运输安全风险自辩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科学信息化支撑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事故预防预控能力,科学防范和有效遏制交通运输重特大事故。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一是制定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从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信息化技术、应急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形成安全风险目录清单相对的管控措施目录清单,并明确管控措施落实的责任,真正把管控措施落实到班组、岗位,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二是实施安全风险培训教育,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让不同岗位的人员了解相对的安全风险,掌握风险的管控措施,能把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实际作业过程中。
(二)着力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管控
及时防范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日常监督检查中辨识重大事故隐患,实施即查即改,及时治理整改。确保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做到有记录、有隐患整改通知、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处罚、有整改过程的跟踪督办、有整改到位的确认,确保事故隐患的闭环管理。
(三)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健全涵盖风险辨识评估、风险分类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管控等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并把双重机制融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体系运行、达标考评、年度核查的重点内容,构建体系完备、运行规范、管控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完善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资质考核,严禁无证上岗作业的违法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高度重视。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是我公司的一项重点工作,要高度重视,各负其责、扎实推进,要进一步细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逐级督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统筹协调推进。积极探索经验,加强沟通交流,及时总结工作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有关问题,保证相关成果实用性、有效性、可推广性。
(三)注重宣传引导。加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相关理念的宣传,把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作为转变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得意欧晓抓手,营造工作推动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工作考核。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已纳入本年工作重点,各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对消极应对、推动不力的,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第二篇:构建“双重机制” 遏制重特大事故
构建“双重机制” 遏制重特大事故
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工艺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材料和人员安全素质等因素,与重特大事故是否发生直接相关。抓好“双重预防机制”,是降低和管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最根本、最长远的治本措施。
3月2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徐绍川代表总局,第一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系统阐述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并对当前遏制重特大事故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重点部署。
多因素造成重特大事故
徐绍川说,经过2016年以来的多方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的“牛鼻子”地位初步确立,“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源头管控制度建设、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保护生命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徐绍川介绍,重特大事故损失惨重、令人痛心。2016年,全国发生重特大事故总量同比虽然分别下降15.8%和25.7%,但煤矿、电力、水上交通、餐饮娱乐等重特大事故不降反升;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重特大事故7起、死亡(被困)87人,同比增加1起、13人,影响也十分恶劣。当前,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事故容忍度越来越低。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使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累积叠加,防范重特大事故的难度很大。由于历史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距,使我国传统行业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新业态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同时并存,有的甚至累积叠加,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难度很大。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城乡运行高速度、人才高密度、设备大型化和工艺复杂化等,使事故成因更加复杂,事故放大、耦合、衍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明显增加。部分企业心存侥幸、盲目乐观,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责任意识不强、摆位不高、措施不力。部分安监干部畏难情绪严重,对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决心不够大、认识不够深、工作不够实、办法不够多。
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面对上述困难,要如何解决遏制住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问题?徐绍川提出了几项工作思路。
首先,徐绍川在介绍“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这一防范原则之时,再次强调了风险与隐患的区别。他说,安全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组合,隐患是风险管控失效后形成的缺陷和漏洞,隐患不及时治理将导致事故发生。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切实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从“人、机、环、管”4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和防控系统,并坚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强化法人单位主体责任和企业员工主体地位,建立和执行好全员负责、全过程控制、自我修复、持续改进加强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其次,各类单位都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这是徐绍川着重指出的。他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强调,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必须在城乡所有范围内,必须在参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中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把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结合起来,避免“两张皮”,不搞“另起炉灶”。要推动建立自我完善持续运行机制,确保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常态化、动态化。
最后,徐绍川提出,要推动地方安委会构建“双重预防”监管机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地方安委会的作用。要科学评估区域安全风险,绘制区域安全风险和区域重大隐患分布图,并动态管理、持续更新。要严格落实区域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监管责任制,建立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监管执法制度,按照分级属地监管原则,明确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监管执法的责任主体。
源头管控是根本举措
徐绍川说,源头管控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治本之策、根本举措。
220起重特大事故原因分析(见图1)和大量事故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设计、工艺设备设施、生产经营材料和人员安全素质与重特大事故直接相关,抓好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是降低和管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最根本、最长远的治本措施。因此,他提出了2项源头管控的重要举措。
第一,全面构建“五位一体”源头管控制度体系。一是要建立招商引资上项目和城乡规划设计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又无力有效管控的坚决实施“一票否决”。二是要完善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嗜胫贫龋?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推动建立高危项目联合审批制度。三是要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安全准入标准,落实重要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仪器仪表检测检验制度,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淘汰、限制名录管理制度。四是要建立特殊场所安全管控制度,建立大型群体性活动备案审批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预警制度,严格控制人流密度。推动实施劳动密集型作业场所空间物理隔离制度,严格限制单位空间人数。五是要完善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制度,建立更加严格的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条件和准入要求,健全重大事故责任人员职业和行业禁入制度。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入职安全培训、警示教育、继续教育和安全素质考核制度,大力提升从业人员职业安全技能。各地要协调推动把“五位一体”源头管控制度建设,纳入《改革意见实施方案》,纳入法规建设计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切实把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精准开展源头治理工作。一是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整顿关闭,有效引导安全保障能力偏低的小矿小厂关闭退出或升级改造,着力开展城乡结合部安全综合整治,大力拆除违法违规的“三合一”场所。二是要强制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要对淘汰目录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淘汰到位。三是要大力研发和推广安全生产适用技术材料,推动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大危险源实行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处理技术;大力整治和杜绝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易燃高毒材料。四是要加快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抓紧组织辨识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排查重大隐患,制定以奖代补资金投入方案。五是要对重点岗位人员加大培训、考核和执法检查力度,严防带“病”上岗。六是要推动实施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仓储场所安全搬迁工程,推进行业相近、业态相似的高危行业企业进区入园。
核心任务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徐绍川说,各地要把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核心任务来抓。第一,督促指导企业严格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帮助企业制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定期报告、定期考核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深入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要为每一家企业明确一个安全生产执法主体,明确执法内容、步骤、方法和尺度;树立“下达执法文书只是执法工作起点、整改落实才是执法到位”的意识,确保执法内容全面规范、执法文书落实到位;加大执法信息公开力度,建立联合执法和执法曝光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第三,不断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源头性、根本性措施。要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严把高危行业企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关。定期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安全培训,并确保劳务派遣工与本企业职工接受同等安全培训。要坚持按需施训原则,建立安全培训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5个热点问题解答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就工作中遇到的5个问题提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王浩水在总结发言时分别进行了解答。
第一,有与会代表针对这次会议提交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基本方法》”)建议,是否可以制定《基本方法》的中小企?I版本。王浩水建议,一方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司局根据行业情况,细化《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各省市要积极主动制定“本土化”的《基本方法》简化、提炼版,试点城市尤其要先行。
第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迟缓。王浩水说,信息化是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的必由之路,不能因为建立之初的不完善而停滞脚步。下一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在信息化顶层设计上,加大工作力度。
第三,遏制重大事故工作的培训、指导不够。王浩水回答,下一步,总局将通过视频培训、深入地方,开展相关指导工作;也将组织试点城市间交流学习。各省市也要通过培训、树标杆等方式,把这项工作做起来,坚决不能“等靠”。
第四,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文件全部批转到安全监管局的问题。凡是需要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必须以安委会文件形式下发。这样的文件不能直接批转到地方安全监管局。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的同志要与分管领导充分沟通,讲清楚安全生产委员会文件的不同之处。
第五,有参会人员建议出台“双重预防机制”的标准。王浩水认为,工作机制的标准是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的,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创新、完善“双重预防机制”。
编辑 包冬冬
第三篇:学校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学校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一个工作指南”、“两个指导意见”,强化校园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县教体局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要求,在我校积极推进构建学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保障线,以《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准确把握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教体局关于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我校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平安校园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治理能力。
二、组织领导
我校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岳宝仁任组长,副校长杨生贵任副组长,校委会其他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我校贯彻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推进和实施。
三、工作任务
(一)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领导小组要按照有关法规、制度和规范,以校园安全保卫、校舍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学生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校园周边安全等为重点,对可能影响师生安全的风险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排查和辨识。要将所有安全风险点逐一登记,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台账,详细记录风险点名称、位置、类别、危险程度和管控措施,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领导小组要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认真分析评估,区分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划分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定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危险源、大型活动、高风险作业、极端天气灾害以及易发多发事故。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I级)、较大风险(II级)、一般风险(III级)和低风险(IV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学校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学校“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领导小组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全体教职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标明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4.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领导小组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分工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向教体局安全管理办公室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报的闭环管理。
(二)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监管体系
1.健全完善标准规范。领导小组要根据安全标准规范,尽快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明确安全风险类别、评估分级的方法和依据,明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依据。
2.实施分级安全监管。领导小组要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结合学校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组织对安全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整体安全风险等级,并根据安全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领导小组要组织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结合报告的重大安全风险情况,汇总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区域“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等级区域,要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
(三)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1.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强化督查检查,根据学校危化品使用安全风险特点,分类进行安全监管。完善“一图一卡一册”,开展岗位安全风险分析,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开展消防火灾安全专项整治。开展火灾隐患集中排查和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台账,切实提升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3.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开展校车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加强对校车动态监管。
(四)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完善制度机制、强化保障措施。结合实际制定防自然灾害、防恐怖袭击、防突发事故等应急预案。
四、方法步骤
(一)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工作推进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细化责任分工,抓好组织推进,力争取得实效。
(二)研究制定安全风险清单表,以及安全风险点分级管控标准规范和相关制度,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建立管控台账。
第四篇:某某集团遏制重特大事故建立双重预防机制交流材料
某某集团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
预防机制交流材料
尊敬的某某以及各位领导:
十分荣幸有机会参加今天的交流座谈会!下面,我就公司多年来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一些经验与各位领导和在座的朋友们进行分享,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又地处特殊的区位环境,公司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目标定为杜绝人身伤害事故。要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就必须管理关口前移,扭住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牛鼻子。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核心要素,其应用在我公司起步较早。“安全风险管理”充分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多年来,公司秉持风险管控思路,不断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形成了以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各专业分管负责、各车间自查自改、全员参与的动态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体系;逐渐建立起以属地管理为原则,装置固有风险与作业过程风险相结合,层级明确、责任清晰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在风险管控方面,我公司的主要做法有: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中确定了4种符合公司实际的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方法及控制程序,明确了各级安全风险的管控责任及考核办法。通过不断识别公司范围内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形成了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危险源清单、不可接受风险清单、风险控制措施清单和公司级风险评价报告等系列风险管理档案资料。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对正常的工艺操作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通过多种风险评价方法相互补充,覆盖了全公司的所有的生产、经营过程。
公司除了分析装置固有风险、作业过程存在的风险以外,还针对爆炸、危化品泄漏等可能造成的社会风险,按装置布置和工艺特点将公司现有所有装置分片进行社会可接受风险评估,按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每一条风险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有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其中重大风险由公司领导负责,较大风险由所在单位中层领导负责,一般和低风险由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负责。为了让每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公司对每个岗位公布了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设置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表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等内容。公司结合生产实际,对日常作业中的“受限空间作业”、“涉动火作业”、“动设备检维修作业”和“涉有毒有害介质作业”等风险较大的危险作业,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辨识与控制活动,形成“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涉有毒有害介质作业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等,并编制成册发放到相关岗位进行学习,把安全风险控制教育融入到班组的班前班后会等安全活动中。在装置检修中,公司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在进入检修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风险交底。在工艺、设备等变更管理中,公司组织对变更前、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提前采取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防止事故发生。
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我公司的主要做法是:密切结合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把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融入公司的生产管理相融合,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车间、班组的日常工作相融合。通俗的讲就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各专业、各车间、班组开展的各类检查、检验、巡检、检修、特护等活动都是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形成一种自主的、动态的、高效的、不断完善的PDCA循环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发现、不留死角的原则,明确了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车间部门第一责任人、班组及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要求,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纳入公司目标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隐患排查治理模式。
公司确定了综合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共6种安全检查形式开展安全检,并明确了每一种安全检查的频次和要求,编制了6类111种安全检查表。
公司高度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周安排一位公司领导带班,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每月对包联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目前公司综合性安全检查共3种;专业性安全检查共12种;日常安全检查分为车间(部门)领导日常检查、技术管理人员日常检查、操作人员日常检查、安全管理人员日常检查。
公司按照事故隐患整改的难易程度和可能造成事故后果大小将事故隐患分为安全问题、一般隐患、重大隐患三级。对安全问题和一般事故隐患,由车间(部门)负责人组织立即进行整改。对于公司及各安全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一般隐患,检查单位以“安全检查问题清单及整改要求”的形式通过自动化办公系统发整改责任单位进行整改,车间以“问题整改回复”的形式将整改情况报检查单位,由检查单位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实现闭环管理。公司自主研发和不断完善安全信息化管理模块,其中隐患排查与治理信息化管理模块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运行。该模块包含了安全检查计划编制与审批、安全检查表管理、隐患治理与验证管理、隐患整改到期预警、隐患整改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从计划到检查,从检查到整改,从整改到验证的闭环动态管理,较好地解决了隐患排查监督管理难、治理监督考核难、统计评比难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第五篇:遏制重特大事故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遏制重特大事故 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专题调研汇报材料
林盛煤矿(2017年5月17日)
根据《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遏制重特大事故 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调研的通知》(辽媒安一函字[2017]34号)要求,现将我矿安全工作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概况
林盛煤矿隶属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沈阳市苏家屯区林盛堡镇。矿井公告生产能力120万吨/年,2016年去产能调整为101万吨/年。
矿井为立井分水平、分东西翼、上下山分采区开拓。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矿井主入风量为8278m/min,总排风量为8407m/min。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建有两套瓦斯抽放系统,分别为北树地面永久抽放系统和井下东翼固定抽放系统。矿井采用KJ333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矿井使用KJ405T-JH人员监测系统,所有入井人员均携带识别卡,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矿井现有5个生产采区,两个开拓准备采区。生产采区:西一区、西二区、下西二区、-675下延区和下东六区;开拓准备采区为西六区和东四区。全矿现有4个采煤工作面,分
33别为-675下延区502工作面、下东六区1219工作面、西二区复采1203工作面、西一区1209工作面,1个备用面为:下西二区1203备用面。共9个掘进组。分别为东四区1个组,下东六区2个组,下西二区1个组,西一区1个组,西六区2个组,-675下延区2个组。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开展情况
为确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落实到位,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同时,对安全风险辨识的范围、评估分级、管控措施、管控流程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①风险辨识,发动全体职工对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逐一排查、登记,找出各类不安全因素,明确管理对象。
②风险评估,对找出的风险点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明确管控重点。
③风险等级,按照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警示,并及时关注风险源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变更警示等级。
④管控措施,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制定措施,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等办法,对风险源进行有效管控,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
⑤风险公告,对存在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等,在井口大屏幕滚动公示,标明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的类别、事故后果和管控措施等。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完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作业人员,覆盖各部门、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①采取作业现场逐级排查、职能科室日常检查、矿领导动态抽查、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无死角的排查隐患问题。
②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按等级分类,现场能落实整改的,要求立即落实整改。现场不能立即整改的按照《安全隐患问题排查整改“三卡”(升级)管理办法》下发“隐患问题整改卡”,明确责任人,确定整改期限、整改措施,按期进行复查。
③加强事故隐患信息化管理,建立事故隐患电子档案。对排查出的隐患全部录入电子档案,履行隐患自查自纠自报主体责任。矿安监处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管理、分析、处置,每一个环节做到痕迹化,实时监控隐患排查与整改情况,对没有按期整改的重大隐患,根据工作痕迹倒查责任,问责到位。
3、下一步工作计划
①加强岗前培训,让每个岗位的人员都知道自己岗位的风险因素,懂得如何辨识安全风险,知道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到应知尽知、应会尽会,发现不能保证安全的情况时,有权立即停止工作并撤出危险区域,能够保护好自身的安全,把好岗位安全风险的第一道安全关。
②加强安监人员的业务培训,熟知自己所负责区域的安全风险因素,懂得如何辨识安全风险,发现问题后及时报告相关人员,有可能立即影响作业人员的安全时,有权立即下达撤人命令,安监人员的跟班监督检查是把好岗位安全风险的第二道安全关。
③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重点岗位、重要节点、重要事项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要及时上报,限期整改,隐患不消除不能生产,决不能带着隐患安排生产。
三、重大灾害防治情况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通知》,按照辽宁省《关于印发全省煤矿进一步加强重大灾害防治有效防范 重特大事故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通过制定方案,认真安排部署瓦斯、煤尘、火灾、顶板、水灾等重大灾害排查防治工作。
①确定目标。通过重大灾害治理工作,杜绝瓦斯、水害、火灾、提升运输等重大以上事故,有效控制其他事故,保证我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②认真吸取全国煤矿各类重、特大事故教训,对照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排查瓦斯、煤尘、火灾、顶板、水害、机电运输等各生产系统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登记管理台帐,强化灾害分级管理制度,对检查出的灾害问题认真彻底进行整改。
③制定专项措施,杜绝灾害发生。林盛煤矿主要灾害包括:瓦斯、火灾、煤尘、顶板、水灾、提升运输灾害事故。并将危险程度按级别划分为4个级别:Ⅰ级为安全的、可接受的。Ⅱ级为临界的,处于事故状态边缘,暂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但应制定措施予以排除。Ⅲ级为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必须立即制定措施予以排除。IV级为会照成灾难性事故的,不可接受的危险,必须立即制定措施予以排除。
④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高度重视重大灾害患排查治理的宣传工作,组织动员职工积极参与,达齐抓共管。
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
1、学习贯彻情况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下发以来,沈焦公司共计配发180本(包括执行说明),及时发放到各部门、单位,并在局域网内转发电子版,要求各部门、单位组织全员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公司组织的专题培训。另外,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会、矿早会等会议时间,对新标准新增内容进行集中学习,确保确保全员学习,人人皆知。
2、落实情况
严格对照新标准开展旬检月验,重点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等新增内容的建设完善工作,确保在7月份以前全面落实新标准。
3、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由于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人力资源的紧张,造成标准化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
②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及运行涉及所有部门、人员,容易出现各环节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单位和部门认识不足,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停留在安监部门,不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五、信息化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支撑情况 我矿信息化建设主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AQ1029-2007、AQ1048-2007要求布置KI333综合监控系统、KJ405T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管理系统、有线调度通信系统。对全矿地面及井下进行实时监控。微机室设置在矿调度室内,各系统配置齐全。监控系统与集团公司调度互联,实时传输矿各个地点监控数据。并具有将瓦斯超限等较大风险、重大风险自动发送到相关人员的移动终端功能,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为防控安全风险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有效的预防瓦斯、火灾、煤尘、顶板、水灾、提升运输等重大灾害事故。
六、推动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建议
建议制定统一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