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规范(模版)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服务人口。
二、服务内容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规范填写分诊记录、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或由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生成规范的分诊记录、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检测检验和放射登记。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各国传染病报告卡》或通过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自动抽取符合交换文档标准的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埃博拉出血热、人感染禽流感、寨卡病毒病、黄热病、拉沙热、裂谷热、西尼罗病毒等新发输入传染病和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
3.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尤其是要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和感染控制,严防疫情传播。
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
3.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
4.疫点疫区处理。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
6.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协助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
(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
五、考核指标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率=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 100%。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第二篇: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服务人口。
二、服务内容
(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如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三)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染病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2.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
3.订正报告和补报。发现报告错误,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进行补报。
(四)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者进行急救,及时转诊,书写医学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2.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协助开展传染病接触者或其他健康危害暴
露人员的追踪、查找,对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医疗和预防服务。
3.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对本辖区病人、疑似病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和提供病人、密切接触者、其他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相关信息。
4.疫点疫区处理。做好医疗机构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协助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5.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协助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应急药品和防护用品分发等工作,并提供指导。
6.宣传教育。根据辖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开展相关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五)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现从事接触或可能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服务对象,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发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
(六)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七)学校卫生服务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
(八)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定期对辖区内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开展巡访,发现相关信息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年1月10日
第三篇: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组长:贾昌林
成员:贾昌山、杨翠云、李静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人员职责
一认真学习、了解、领会相关内容及精神。
二、负责本乡、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咨询指导、非法行医和采供血信息报告;进行摸底,建立资料档案。
三、协助县卫生监督机构开展本乡镇、社区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领域日常监督检查。
四、负责本乡镇、社区群众举报投诉的登记、报告和协助区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群众举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情况调查。参与卫生监督机构在本乡的卫生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七、学习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服务规范。
八、在上级部门协助指导下排查、收集、和提供疫情、事件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协助流行病学调查。
九、了解传染病的传染病的分类及限制时间,并记录事件信息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十、协助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隔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进行观察并救助事件受伤人员,记录相关信息。
十一、宣传、指导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管理工作。
十一、完成上级下达的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工作。
第四篇: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培训试卷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培训试卷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填空:共70分
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2、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分别是传染性非典、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4、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于2小时内进行报告,其他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进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进行报告。
5、门诊日志必须填写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时间、初诊或复诊等10项基本项目。
6、传染病处臵包括病人的医疗救治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的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疫点疫区的处理、落实预防性控制措施、宣传教育。
7、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丙肝(血吸虫病)、肺结核、艾滋病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不再进行报告。乙肝携带者不进行网络直报。
8、医生填写报告卡的发病日期,应填写本次就诊时 开始出现症状 日期,不明确时应填写 就诊 日期。
9、传染病实时监控的目的是发现 异常信息,有利于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
10、在报告乙、丙肝病例时,病例分类应填写急性或慢性,不得出现未分类。乙肝病例分类不得出现临床诊断病例。
二、简答:共30分
1、何谓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属于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哪些疾病应该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处臵?
包括布病、猩红热、伤寒副伤寒、流脑、乙脑、狂犬病、出血热、疟疾和本辖区各病种的首例病例等。
3、何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请至少举出五种。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比如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预防接种或服药事件、医源性感染事件等。
第五篇:《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测试卷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测试卷
姓名: 程葛霞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2.5分,共计15分)
1、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的时限为:(C)
A、城市2小时内,农村4小时内B、城市4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
C、城市2小时内,农村2小时内D、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
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内、农村在(C)内报告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3、31、疟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其它
4、当发现中毒情况已构成事件时,应当在(B)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hB2hC3hD4h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B)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D、其他
6、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B)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A.1B.2C.6D.2
4二、多选题(每小题2.5分,共计105分)
7、传染病报告的责任报告单位是:(ABCD)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采血机构C、乡村卫生所D、个体医疗诊所E、供血机构
8、属甲类传染病有:(AD)
A、鼠疫B、艾滋病C、黑热病D、霍乱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9、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ACDE)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艾滋病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肺炭疽E、脊髓灰质炎
10、传染病责任报告人:(BCD)
A、公民B、医务人员C、社区及乡村医生D、个体开业医生
11、以下对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描述正确的是(AD)
A.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B.甲类、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属于报告范围;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不属于报告范围。
C.《传染病报告卡》使用钢笔、圆珠笔或铅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D.甲类传染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12、下列哪项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BCD)
A.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事件D.重大职业中毒事件E.慢性肺部疾患
1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目的(ABCD)
A、为规范乡村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B、提高传染病报告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漏报和迟报;
C、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的有效运行;
D、为科学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
14、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服务对象(ABCD)
A、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病人B、疑似病人C、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群
D、辖区内出现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哪些工作?(ABCD)
A、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B、人员的分散隔离
C、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D、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16、属乙类传染病的是:(ACD)
A、狂犬病B、麻风病C、梅毒D、肺结核
17、关于乡镇卫生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履行的职责是(ABC)
A、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
B、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
C、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D、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措施;
18.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理包括(ABCD)
A、病人处置B、消毒处理C、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D、密切接触者管理 E、查找传染源
19、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按照哪些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工作(AB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20、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工作相关服务记录,对什么应至少保留3年(BC)
A、传染病患者的资料B、传染病报告卡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D、传染病患者的病历
21、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工作的考核指标有哪些(ABC)
A、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B、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先关信息数×100%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先关信息数/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100%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包括下列哪些(ABCD)
A、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B、突然发生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D、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哪些特征(ABC)
A、突发性B、公共属性C、危害的严重D、难处理性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可分为哪几级(ABCD)
A、特别重大(Ⅰ)B、重大(Ⅱ)C、较大(Ⅲ)D、一般(Ⅳ)
25、下列哪些情形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BCD)
A、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C、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D、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
E、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26、下列哪些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BCE)
A、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C、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五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D、发生烈性病菌珠、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E、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27、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ADE)
A、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B、预防接种或全体预防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C、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D、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或出现死亡病例
E、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
28、下列哪些是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BCDE)
A、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B、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C、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周内发病9例以下
D、一次食物中毒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E、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29、下列哪些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程序中的内容(ABCD)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启动预案
B、应急协调中心(卫生行政部门)C、疾病控制中心,医疗救助机构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人员疏散、医学防护、隔离观察
E、上报国际组织
30、下列不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紧急救援分级的项(ACD)
.A.较大B.一般较大C重大D 特别重大E特大
31、下列哪些是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紧急救援分级Ⅱ级的项(ABD)
A 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B一次伤亡事件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
共事件。
C 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D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E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的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2、下列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现形式分类的是(ABCD)
A传染病B生物 化学核辐射事件C职业中毒D新发传染疾病E预防接种反应
33、下列是卫生应急工作特点的是(ABCDE)
A卫生应急工作的首要目标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尽可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初期。
B必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能及时调动卫生资源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动员全社会参与及时有效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
C卫生应急机制和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D依法开张卫生应急工作。
E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34、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自然灾害等事件中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事件中的那些(ACD)
A医疗救援 B心理辅导 C事件对健康影响的评价D卫生处理E行政讨论决议
35、下列对卫生应急的基本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BCD)
A只在突发公共卫生发生前或出现后B采取相应的监测预警,储备等应急准备。
C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
D对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卫生救援,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
E实施疾病预防措施,出现免疫接种放映的人群
36、卫生应急处理的原则(ABCDE)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B全面响应,保障健康C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D统一领导,分级负责E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37、卫生应急制定预案的原则(BD)
A现场处理B分类指导C专业队伍D快速反应E快速有效
38、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B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知制度
C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方案
D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等的储备要求
E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3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应遵循的原则(ABCDE
A统一规范B依法报告C属地管理D准确及时E分级分类
40、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的时限(BD)
A突发事件监测机构,有关单位应当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突发事件监测机构,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C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机构,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应当在4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D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机构,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1、传染病报告处理中,对于散发传染病疫情处理,下列正确的是:(ABCD)A:抵达现场不超过24小时,甲类传染病不超过2小时;
B:核实诊断,查明疫情,追溯传染源;
C:确定和登记接触者,采取控制措施;
D:采样送检,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报告;
E:疫点内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后,连续观察一周无新病例发生,可解除疫点;
42、划定疫区疫点范围后,采取针对性的卫生措施,下列正确的是:(ABCD)
A:墙、地面,家具生活用品等用3%漂白粉上清液或200稀释的84消毒液喷雾或擦拭湿润,作用30后清水擦洗;
B:一份呕吐、排泄物加1/5份漂白粉搅匀,作用2小时;
C:食具餐具煮沸消毒10-20分钟;
D:病家周围灭蝇蚊用0.3%的敌敌畏喷洒;
E:生活污水,5%漂白粉作用2小时;
43、暴发和重大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阶段可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ABCDE)A:初步调查;B:采取控制措施;C:系统调查;D:验证假设;E:总结;
44、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ABCDE)
A: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多名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患者; B:呈现一定的聚集性;C:病例不断增加;D:范围不断扩大:E:暂时不能确诊的疾病;
45、以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分级中正确的是:(ABCE)
A:特别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涉及多个省份,并有扩散趋势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B: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C: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内发现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D:小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发生在乡(镇)行政区范围内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46、下列属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基本技能范畴的是:(ABCDE)
A:凡接到事件报告后,应详细做好登记,并向本单位领导、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2小时内派出应急队伍。
B:对事件的真实性进一步核实,全面了解事件情况,确定统一疾病诊断标准、核实诊断,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案调查;
C:按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确定采样范围和检测项目以进行标本采集与送检; D:根据初步假设,提出控制对策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实施;
E: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应用推理方法形成初步的病因假设;
47、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基本技能的是:(ABCD)
A:填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B:事件管理的信息报告;
C:向政府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D:报告内容核心强调及时,不求全面;
E:以上全是;
4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步报告的内容是:(ABCD)
A:事件名称、初步断定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时间、地点;
B: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临床症状、可能原因;
C:已采取的措施;
D:报告单位、报告人员的联系方式;
E:立即将可疑人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