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5:2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报告

13级物联网1班 第六组

PINGDINGSHANUNIVERSITY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研究

调查报告

所属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13级物联网一班 小序号组: 第六组 指导教师: 王志浩

执笔人 :田益搏、王亚平组员姓名及学号:赵莉娜131360149 王亚平131360122田益搏131360145 夏慧丽131360128马明霞131360132 望娟131360146 张雪 131360117 任洋131360107 

13级物联网1班 第六组

PINGDINGSHANUNIVERSITY................................................................................................................1

一、选题背景...................................................................................................................................3

二、调查形式...................................................................................................................................3

三、调查结果分析...........................................................................................................................3

四、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情况分析...........................................................................................4

五、加大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真正了解的措施和建议...................................................................4

(一)宣传内涵,激发学生在思考中感悟...........................................................................5

(二)渗透文化,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5

(三)注重课堂.......................................................................................................................5

六、总结与思考...............................................................................................................................6 附录一:调查问卷...........................................................................................................................6

附录二:部分问题结果分析...................................................................................................8 

13级物联网1班 第六组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研究

一、选题背景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国家强,民族强,我们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才能更加自豪。中国梦的提出鼓舞了无数的年轻人,也引领着我们大学生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做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二、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的方法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主要通过随机发送调查问卷链接来统计信息。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所派问卷有51份,有效样本为51份,在样本中,大专的学生有11名,本科的学生31名,研究生或以上共9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24人。

大部分学生在谈到实现自己的梦想时,认为教育程度和家庭背景非常重要,这点让我们心情很沉重。

很多人在理解中国梦时,大部分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追求,有少部分人认为是政府的口号,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世世代代形成的观念。

13级物联网1班 第六组

在对于中国梦实现的阻碍方面,观点也是多种多样,有人认为是贪污腐败造成了对中国梦实现的阻碍,有人认为应该改善收税制度,减轻贫富差距的状况,还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法制不够完善,所以对中国梦造成了很大阻碍。

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因素,大部分被调查的学生认为要提高国民素质,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致力改善民生,减轻贫富差距现象,还要规范道德社会。

在中国梦实现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上,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需要20到30年,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需要更长的时间,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中国梦实现这一问题上还是比较客观保守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中国梦,认为中国梦这个题目太大,离他们的生活太远。

四、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中国梦”这一话题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部分同学对于中国梦的真正内涵并不是十分了解,不能很好的将中国梦与自身的现实理想相结合,致使“中国梦”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激励作用没有得到更好的体现。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很多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并没有那么精深,但大部分人都正确地理解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实现途径,对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的责任也非常明晰,即使记不住所谓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实干意识”等专业术语,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定立目标、不断奋进、追逐“青春梦”的步伐。

大部分同学认为作为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中国十几亿人口中的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个体,或许我们不能像中国的伟人那样,做出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依然可以将“中国梦”与我们自身的理想相结合,尽我们所能,去帮助别人,去实现自己。向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积极进取,不懈追求,为社会塑造一个更卓越的自我,一个能作出更多贡献的自我。

五、加大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真正了解的措施和建议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 

13级物联网1班 第六组

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因此对于加大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真正了解,我们总结了以下建议:

(一)宣传内涵,激发学生在思考中感悟

21世纪是新媒体时代,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教育功能,依托学校网站、官方微博等媒介开展网络思想教育,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如建立中国梦教育网站,在网站上展播《复兴之路》、《延安颂》、《长征》等爱国励志教育影片,刊载《中国梦,人民的梦》等理论材料;在学校官方微博上开展微博互动;在QQ群里成立中国梦讨论小组,引导大学生就中国梦开展广泛深刻的学习讨论,为大学生走进中国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认识。此外,高校可以采取图文展览的方式,组织学生对中国梦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在海报、宣传栏中,对中国梦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进行介绍,使大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梦是真实的梦,是人民的梦,是中华民族的梦,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亲切感和信任度。让大学生在理解中国梦的过程中心灵受到启发和震撼,精神得到熏陶和鼓舞,提升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渗透文化,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

校园文化是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是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拓展延伸。高校应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团文化的辐射作用和隐形德育功能。应以中国梦为本阶段社团活动的主题,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与思想境界为核心导向。积极组织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青年文化活动,唱响中国梦文化主旋律,为中国梦的学习宣传教育营造文化氛围。同时,高校要注重培育践行中国梦的先进典型,并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辅导员老师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自觉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梦想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中国梦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三)注重课堂

高校教师应充分思考如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 

13级物联网1班 第六组

深刻理解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内在契合性,引领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去。中国梦是由每一个人的梦组成的,失去中国梦依托的个人理想必然无处安放。高校教师除了尽心竭力为学生们拨云驱雾,指明方向外,还要努力为他们搭建施展才能、成就梦想的舞台。最终,通过青年大学生们共同的拼搏奋斗以众多青年梦的实现托举起伟大壮丽中国梦的圆满完成。

六、总结与思考

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梦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内涵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高校应当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持久宣传时间、加强执行力度。让学生明白我们中国人共同的奋斗目标,让青年认识到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的密切联系,激发大家为自己梦想拼搏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付出努力,让中国梦成为大家心目中前进的领路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青年人的生活时代不同,其历史责任与使命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当代青年,很少像过去那样,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拥有壮怀激烈、报效国家的机会与责任。但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同样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这是青年作为现代人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着朝气的民族,新时期的中国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时代。年轻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要勇敢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并付诸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新的活力。每一个中国人需要把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去,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行动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大我”之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奋发图强。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去实现个人的梦想、一起传播正能量,就能携手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附录一:调查问卷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

1.你目前的学历 

13级物联网1班 第六组

大专 本科

研究生或以上 2.你的性别 男 女

3.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我国当代大学生 基本都有梦想 部分人有梦想 很少人有梦想

4.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你的个人梦想是 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振兴国家科技事业 考公务员,服务广大人名群众 进入国有、国外大中型企业工作 中小学教师、务农、个人做小买卖 出国发展,或者移民 其他

5.你觉得当今社会,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哪些方面比较重要?(可多选)年龄

教育程度 勤奋程度 身体条件 机会运气 个人天赋 家庭背景

6.你觉得在中国有没有一种人们普遍追求和向往的?它可以是一种信念,精神 有 没有

7.你认为,国家梦想与个人梦想的关系是 紧密联系、高度统一 有一定的联系 没有任何联系

8.您听说过“中国梦”吗?

很清楚,知道中国梦的含义 知道中国梦,但是对中国梦的含义略知一二 听说过,不了解 不知道

9.您认为努力实现“中国梦”是谁的义务? 党和政府 企事业单位

大学生 所有中国人

10.您认为“中国梦”的实现,哪个群体是主力军?

党和政府 成功人士 大学生 

13级物联网1班 第六组

工人和农民

11.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和谐,生活小康 像美国那样称霸世界 其他

12.你对中国梦的实现抱有多大的信心和期望 完全有信心,认为一定能实现

比较有信心,认为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努力来实现 没什么信心,只是很美好的梦想 无所谓,和我无关

13.你认为中国梦何时能够实现? 10年以内 10-20年 20-30年 30年以上

14.为了实现中国梦,你认为我国必须(可多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保持和平、发展大局 致力改善民生

致力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爱国热情

另辟蹊径,探索出更适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道路 15.你认为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可多选)国家能否统一

经济发展与资源不协调 环境破坏严重

人口压力过大与老龄化加剧 社会矛盾凸显

西藏、新疆、台湾问题 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国际社会动荡不安

16.你是否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 会 不会

附录二:部分问题结果分析

8:您听说过“中国梦”吗? 

13级物联网1班 第六组

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国梦”并不陌生,大部分同学都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含义。但仍有部分同学是不知道“中国梦”的,这说明学校在宣传“中国梦”方面是有漏洞的,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国梦”的宣传力度。12:你对中国梦的实现抱有多大的信心和期望

A、完全有信心 B、比较有信心C、没有什么信心,只是美好的愿望 D、不清楚

结果分析: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还是有信心的,从而也折射出大学生对中国发展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11: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

结果分析: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人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标志;少数人认为社会和谐,生活小康是中国梦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极少数人并不理解中国梦。

第二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报告范文

13级物联网1班 组长:赵莉娜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研究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物联网工程

执笔人:王亚平、田益搏 组 长:赵莉娜

成员:王亚平131360122

田益搏131360145 夏慧丽131360128 马明霞131360132 望娟131360146 张雪131360117 任洋131360107

一、选题背景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国家强,民族强,我们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才能更加自豪。中国梦的提出鼓舞了无数的年轻人,也引领着我们大学生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做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中国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二、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的方法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调查方式,主要通过随机发送调查问卷链接来统计信息。

13级物联网1班 组长:赵莉娜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所派问卷有51份,有效样本为51份,在样本中,大专的学生有11名,本科的学生31名,研究生或以上共9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24人。

大部分学生在谈到实现自己的梦想时,认为教育程度和家庭背景非常重要,这点让我们心情很沉重。

很多人在理解中国梦时,大部分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追求,有少部分人认为是政府的口号,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是世世代代形成的观念。

在对于中国梦实现的阻碍方面,观点也是多种多样,有人认为是贪污腐败造成了对中国梦实现的阻碍,有人认为应该改善收税制度,减轻贫富差距的状况,还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法制不够完善,所以对中国梦造成了很大阻碍。

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因素,大部分被调查的学生认为要提高国民素质,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致力改善民生,减轻贫富差距现象,还要规范道德社会。

在中国梦实现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上,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需要20到30年,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需要更长的时间,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中国梦实现这一问题上还是比较客观保守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中国梦,认为中国梦这个题目太大,离他们的生活太远。

四、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情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中国梦”这一话题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部分同学对于中国梦的真正内涵并不是十分了解,不能很好的将中国梦与自身的现实理想相结合,致使“中国梦”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激励作用没有得到更好的体现。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很多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并没有那么精深,但大部分人都正确地理解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实现途径,对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的责任也非常明晰,即使记不住所谓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实干意识”等专业术语,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定立目标、不断奋进、追逐“青春梦”的步伐。

大部分同学认为作为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中国十几亿人口中的一个普通而平

13级物联网1班 组长:赵莉娜

凡的个体,或许我们不能像中国的伟人那样,做出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依然可以将“中国梦”与我们自身的理想相结合,尽我们所能,去帮助别人,去实现自己。向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积极进取,不懈追求,为社会塑造一个更卓越的自我,一个能作出更多贡献的自我。

五、加大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真正了解的措施和建议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因此对于加大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真正了解,我们总结了以下建议:

(一)宣传内涵,激发学生在思考中感悟

21世纪是新媒体时代,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教育功能,依托学校网站、官方微博等媒介开展网络思想教育,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如建立中国梦教育网站,在网站上展播《复兴之路》、《延安颂》、《长征》等爱国励志教育影片,刊载《中国梦,人民的梦》等理论材料;在学校官方微博上开展微博互动;在QQ群里成立中国梦讨论小组,引导大学生就中国梦开展广泛深刻的学习讨论,为大学生走进中国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认识。此外,高校可以采取图文展览的方式,组织学生对中国梦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在海报、宣传栏中,对中国梦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进行介绍,使大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梦是真实的梦,是人民的梦,是中华民族的梦,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亲切感和信任度。让大学生在理解中国梦的过程中心灵受到启发和震撼,精神得到熏陶和鼓舞,提升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渗透文化,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升 

13级物联网1班 组长:赵莉娜

校园文化是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是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拓展延伸。高校应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团文化的辐射作用和隐形德育功能。应以中国梦为本阶段社团活动的主题,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与思想境界为核心导向。积极组织举办以中国梦为主题的青年文化活动,唱响中国梦文化主旋律,为中国梦的学习宣传教育营造文化氛围。同时,高校要注重培育践行中国梦的先进典型,并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辅导员老师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自觉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梦想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中国梦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三)注重课堂

高校教师应充分思考如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内在契合性,引领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去。中国梦是由每一个人的梦组成的,失去中国梦依托的个人理想必然无处安放。高校教师除了尽心竭力为学生们拨云驱雾,指明方向外,还要努力为他们搭建施展才能、成就梦想的舞台。最终,通过青年大学生们共同的拼搏奋斗以众多青年梦的实现托举起伟大壮丽中国梦的圆满完成。

六、总结与思考

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梦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学生对于中国梦的内涵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高校应当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持久宣传时间、加强执行力度。让学生明白我们中国人共同的奋斗目标,让青年认识到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的密切联系,激发大家为自己梦想拼搏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付出努力,让中国梦成为大家心目中前进的领路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青年人的生活时代不同,其历史责任与使命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当代青年,很少像过去那样,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拥有壮怀激烈、报效国家的机会与责任。但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同样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这是青年作为现代人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13级物联网1班 组长:赵莉娜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着朝气的民族,新时期的中国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时代。年轻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要勇敢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并付诸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新的活力。每一个中国人需要把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去,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行动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大我”之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奋发图强。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去实现个人的梦想、一起传播正能量,就能携手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附录一:调查问卷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

1.你目前的学历 大专 本科

研究生或以上 2.你的性别 男 女

3.根据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我国当代大学生 基本都有梦想 部分人有梦想 很少人有梦想

4.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你的个人梦想是 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振兴国家科技事业 考公务员,服务广大人名群众 进入国有、国外大中型企业工作 中小学教师、务农、个人做小买卖 出国发展,或者移民 其他

5.你觉得当今社会,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哪些方面比较重要?(可多选)年龄

教育程度 勤奋程度 身体条件 机会运气 个人天赋 家庭背景 

13级物联网1班 组长:赵莉娜

6.你觉得在中国有没有一种人们普遍追求和向往的?它可以是一种信念,精神 有 没有

7.你认为,国家梦想与个人梦想的关系是 紧密联系、高度统一 有一定的联系 没有任何联系

8.您听说过“中国梦”吗?

很清楚,知道中国梦的含义 知道中国梦,但是对中国梦的含义略知一二 听说过,不了解 不知道

9.您认为努力实现“中国梦”是谁的义务? 党和政府 企事业单位

大学生 所有中国人

10.您认为“中国梦”的实现,哪个群体是主力军?

党和政府 成功人士 大学生

工人和农民

11.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和谐,生活小康 像美国那样称霸世界 其他

12.你对中国梦的实现抱有多大的信心和期望 完全有信心,认为一定能实现

比较有信心,认为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努力来实现 没什么信心,只是很美好的梦想 无所谓,和我无关

13.你认为中国梦何时能够实现? 10年以内 10-20年 20-30年 30年以上

14.为了实现中国梦,你认为我国必须(可多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保持和平、发展大局 致力改善民生

致力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爱国热情

另辟蹊径,探索出更适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道路 15.你认为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可多选)国家能否统一 

13级物联网1班 组长:赵莉娜

经济发展与资源不协调 环境破坏严重

人口压力过大与老龄化加剧 社会矛盾凸显

西藏、新疆、台湾问题 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国际社会动荡不安

16.你是否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 会 不会

附录二:部分问题结果分析

8:您听说过“中国梦”吗?

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国梦”并不陌生,大部分同学都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含义。但仍有部分同学是不知道“中国梦”的,这说明学校在宣传“中国梦”方面是有漏洞的,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国梦”的宣传力度。

12:你对中国梦的实现抱有多大的信心和期望

A、完全有信心 B、比较有信心C、没有什么信心,只是美好的愿望 D、不清楚

结果分析: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还是有信心的,从而也折射出大学生对中国发展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

13级物联网1班 组长:赵莉娜

11: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梦的

结果分析: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人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标志;少数人认为社会和谐,生活小康是中国梦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极少数人并不理解中国梦。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对书法认识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书法认识的调查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书法学习现状的调查,并从当代大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内在意识、学习书法的外部环境以及如何看待今后书法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需要加强对书法的宣传和书法氛围的营造,需要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点来培养其书法兴趣,加强书法网站建设和宣传、QQ群的设立等等,并需要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时间特征合理安排书法学习任务。

1.选题缘由

书法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亲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书法教育改革已成了时代的呐喊和教育的主旋律。要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就必须重视书法教育。

作为一名热爱书法的大学生,在对现代书法教育现状的深入了解之后,不禁思索着这样三个问题:书法这颗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辉的明星是否能在素质教育的天宇中璀璨依然呢?如何才能改变当前中国不容乐观的书法现状呢?书法对大学生的素质建构具有怎样的影响呢?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书法教育。自古三尺蒙童读书,塾师除了教“三字经”之外,还必须规定习字课。“日课三千”摹、临之法不可缺。直到近代教育改革,不管是光绪、宣统朝的办学条令还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都设有专门的习字课,概莫能外。然而,我国目前书法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经过经纬两向的比较,得知中国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情况如下:在部分大学里,书法已不在必修科目之列,而成为任意选修课,加之书法教师水平普遍较低,指导不了学生提高书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浇灭了大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从而导致大学生淡化了提高书法之理念;设立了大学生书画协会的大学很多,但能真正帮助提高会员的书法水平,指导其参加正式书法大赛的却屈指可数;很多大学都在创办各式各样的刊物,如:《生物学报》、《诗刊》、《散文选刊》等等,而书法专刊却很少,书法在他们所谓的刊物中充其量不过是一幅插图、一个背景而已;不少学校每都会举行书画展,而在作品展示会上,绘画作品前,参观者蜂拥不已,而在书法作品前,参观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生淡化了书法理念,缺乏书法欣赏水平,加之抵御不了绘画作品对他们的视觉冲击,于是在类似的书画展中,这种“一家欢乐一家忧”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目前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并非杞人忧天。我国本是书法发祥 1 地,然而,书法教学却落后于外国,尤其是日本,虽然其由于文字障碍,书法的风格、书法的层次、书体的种类等尚不如中国,但书法教育的普及面远在中国之上,大有争夺书法霸主之势。在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明文规定中小学生必修书法,对大学生更是降低了要求,因此,不少大学生便认为只要懂英文、会电脑、有口才就可以驰骋天下,而书法这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艺术并不在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之列。长期下去,确实令人担忧。

为改变当今书法教育现状,大力宣传书法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对书法的认识势在必行。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从历史上讲,书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通过书法教学,让大学生领会理解汉字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崇高和深广的哲思情理,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中国书法数千年的历史,在给予我们不胜枚举的佳作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王羲之第五子——王微之曾说过“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象羲之;怀秦无钱买纸,便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成冢。”这昭示着书法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使大学生的意识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从根本上讲,书法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随着书法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创造力就会越强,对书法的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等的鉴赏能力也会发生质的飞跃。在了解了中国书法对大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陶冶情操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之后,对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书法教育已经尤为重要。

书法,历有“实用”和“审美”两种相对应的狭义界说。立足教育角度,书法首先是从“蒙童识字习字”开始。凡有文字,既有书写,必有美恶。书写的美恶,既是实用的需求,也是审美的嬗变。

现今的大学生大多是名符其实的书法初学者。如何入门?入门后可有发展之前途?不少爱好书法的大学生都为之焦心。自古以来,不少书法家都提倡从楷书入门,因为楷书是所有字体中最规范的字体,其笔画、结构都是其它字体的基础。那是否就非得按千百年来的说法:从楷书入门呢?回答是:对于古人是肯定的,而对当代的大学生是不一定的。古代“蒙童识字习字”,即 “文化学习”也是“艺术教育”同步进行,相辅相成。他们首先要识字,而楷书是首选,楷书没有明显的审美提示,符合儿童的生理发育特征。

现今的大学生——天之骄子,言其不识字颇欠妥帖;

十八、九岁,已是成年,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已成熟,因此不存在手不受控制的生理问题;至于心理,“完全成熟”是无法界定的;但就审美追求而言,大学生已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那大学生书法还应“从楷书入门”吗?回答是可以从楷书入门,也可以从非楷书入门,如从篆书入门、从隶书入门、从行书入门等都可以。只要学习方法得当,都不是难题,加之其创新意识创新,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往往会创造出自己的风格,这对提高他们对书法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伴随着社会“书法热潮”的兴起,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化,书法教育以一个重要的角色立足于 2 大学讲堂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求。书法作为民族文化的精萃,在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大力开展书法教育,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书法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是普及推广、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做为跨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注重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各方面的才能,构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中国书法教育的发展添枝加叶。

2.现有关资料

《大学生书法教育研究》史春霖, 鲍丙刚, 周友泉

对高校学生进行普及性书法教育始于80 年代中期。由于自建国至70 年代末只有极个别院校培养过书法专业学生, 高等书法教育其实有名无实。在网络时代的今天, 高等书法教育问题凸显, 现状着实令人堪忧。第一是重视不够。从汉字到书法的转变对于今天来说, 纯艺术性取代了实用性, 书法变成了阳春白雪。书法教育属审美教育范畴,它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既与德育、智育、体育有密切关系, 又有着自己的独特功能。我国高校现行的书法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受的重视和普及程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滞后状态, 在高校中开设书法课的院校不多, 且授课课时较少,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收效甚微, 这与广大学生爱好书法的迫切心理需求相去甚远。第二是师资力量缺乏, 教学水平不高。大学

书法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当程度的书写技能, 而且要具有必备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方法, 具有全面的文化素养。而当前, 我国高校教授书法的教师多为徒有爱好而并未接受系统的培训人员兼任, 大多不从事专业性书法教育, 不少是自学成才, 具有一些书法实践经验, 但与书法相关的知识相对匮乏, 法乎上, 得乎中;有的仅仅停留在把字写好的层面, 而与书法艺术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教学手段单一, 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展示书法作为视觉艺术的强烈特征。“字无百日功”, 对于缺乏书法基础的大学生来说, 有限的几十个课时的课堂教学仅仅是常识教育和入门, 根本谈不上深入和提高, 只能浅尝辄止。第三是学生书法基础薄弱, 或知行、楷而不知何谓、篆隶, 或知篆、隶而不知其成于何时者不在少数。李政道先生认为, 科学与艺术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5]。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学生挤闯高考独木桥, 因此, 我国中、小、学系统规范的书法教育很是薄弱, 有的地方几近空白。当前, 素质教育日益被社会关注并予认同和重视, 写字课也在部分学校被列为学生的学习科目, 而实际上, 繁重的学业和考试, 致使大多学生或选择放弃而束“笔”高阁, 或寄希望于跨入象牙塔之后。由此, 大学生的书法基础也可想而知, 高校书法教育带有“补课”伤痕的说法也就见怪不怪了。第四是书法教学或重实践、轻理论, 或重理论、轻实践, 理论实践脱节倾向较为突出。重简单、机械地模仿外形, 追求形似、轻从用笔原理、结构章法、渊源流派特征等方面把握书法本质。从而违背了“书必有神、气、骨、肉、血, 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苏东坡)、“可喜可愕, 一寓于书”(张旭)和“艺术就是感情”(〈罗丹艺术论〉)的审美取向和要求。康德说, 艺术也只有使人知其为艺术, 而又貌似自然时才显得其美(《判断力批判》第四、五节)。别林斯基说: 理念渗透到形式里面而形式表现出理念, 消灭了理念也就消灭了形式, 消灭了形式也就消灭了理念[6]。可见在书法教学中, 加强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艺境[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2] 陈振濂.书法美学[M ].西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3] 孙星衍.周易集解[M ].成都: 成都古籍书店, 1988.[4] 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 [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4.[5] 王岳川.全球化趋势下的书法意义[J].中国书法, 2001, [6] 周来祥.中国美学主潮[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2.[7] 李岚清.在国家教委“ 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全体成员座谈会上的讲话[M ].中国美术教育,1998.[8] 韩延明.大学教育现代化[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陕西高师大学生书法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1]近些年来,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网络教学环境的逐步形成,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突出强调“无纸化办公”的教育理念,正在淡化曾经长期积淀形成的书法教育氛围,因而使得在校师范生书写表达能力、书法审美能力以及师范专业不可或缺的教育实习环节之效果等都受到一定的影响。许多教育学者已经意识到了高师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为零碎,系统的研究尚未见著。汉字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遗产之一,它既有实用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性,内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具有美育、德育等多种特殊的教育功能。[2]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书法更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而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极好途径。书法与师范教育密不可分。陕西是教育大省,高师院校众多,书法艺术资源丰富,书法艺术人才济济,有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具备开展书法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02期 作者:王智杰

《普通高校书法教育的定位》霍如涛,刘美玲

一、素质教育功能 ,兼具有“补课”功能普通高校书法教育既应有独立的教学目标体系 ,又具有辅助的教育功能。1.书法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特征的一致性普通高校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教育的目标与素质特征具有一致性 ,具体包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个性。(1)面向全体。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写好字 ,这是学生在校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素质。(2)全面发展。书法教育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把字练好 ,但教学实践证明 ,书法决不是只重“技” ,它的内容和功能是多方面的 ,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特征。(3)培养个性。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 ,但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全面发展 ,又重视学生的个性特征。古人的研究证明 ,一个人书法风格是与个人的学识、修养、性格、气质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所谓“会于心 ,发乎己 ,率真天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3期

3.调查创新之处

因为在这个班没有其他认识的人,原先定好的队友也找不到了,所以只好一个人来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我个人的创新之处是通过随机采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更好地达到对同学们关于中国书法的了解、认识情况的调查、统计。并且此次调查是在校园公共场所进行的,可以说调查范围广、样本容量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参照性。

4.调查选题具体内容

鉴于当今时代电脑飞速发展,电脑代替了手写,我个人对身边同学对于书法的认识程度的了解以及他们个人的书法状况,我选择了有关“大学生对书法了解程度”这样一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书法的了解程度、是否喜欢中国书法、电脑时代,汉字书法还要不要、中国书法是否有普及的必要以及联系自己个人写字姿势、握笔习惯、写字是否偏亮等等实际。

5.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的书法水平(自我评价)不容乐观,虽然大学生中大多数人对书法艺术抱喜欢的态度,但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自己的书法水平(硬笔或毛笔)持肯定态度的并不多,满意率仅仅只有14. 8%,这是很奇怪的现象。

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营造更好的书法氛围学校要增强书法氛围,其关键在于:(1). 学生在书法学习途径建议中表明更需要教师的讲授,这就需要学校对书法课程量的提升;学生普遍有上网浏览信息的爱好,学校可以建设书法类网站或论坛以利于学生进行书法学习和交流。

(2). 学生对书法活动参与不多或练习不经常,学校可以多重视学校书法团体的建设、多组织书法类比赛活动并对活动加以宣传,营造良好的书法氛围。学生的课余兴趣中阅读占很大比重,学校可引进更多的有关书法知识的书籍。

6.学习本课程的收获、感想、建议

(1).学习中国文化英语,首先,增加了自己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知识,也增加了自己对英语的兴趣,更利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从不同的角度,以后有机会与外国人交流时,我们可以谈更多关于中国的文化,有利于我们之间的交流。不光这样,在杨老师身上也学到了许多东西,虽然这是一门选修课,可老师还是如此认真地对待,其上课一点也不亚于英语综合或视听说课,在这样的氛围下我想再怎么不想听课,即使就是想来混两个学分的人多少也能学进去一点吧,另外,老师这种乐观、积极、向上、阳光的人生态度也深深吸引着我,中国文化英语,我选择,我喜欢!

(2).虽然老师要求要三个人一组来完成这个作业,可是因为在这个班上我没有一个认识的同学,一开始临时组队的那两个同学也找不到了,所以没办法就自己一个人一组了。这样一来,所有的事就得我一个人来做,这无疑给自己找了不少的麻烦。我知道老师的用意,就是想通过这样一个大作业来增强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可是,不善交际的我却没能利用好这个机会,这是我要反思和及时改正的地方,我深知,现在在校园里都把自己的人际关系搞得这样遭,那以后步入社会还能有什么生存的余地„„所以,我要改,我要立志尝试走进别人的心,同时,也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心。

(3).事实上老师讲的已经够好了。在这里就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建议老师以后讲课把语速放慢一点,多数时候有些东西还没反应过来就讲下一个内容了,这样就达不到效果了。还有就是建议讲课的时候可以多一点中西文化的比较,不要总是在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怎样怎样„„毕竟,有比较,同学们才会对所讲的内容有更深的记忆。

第四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领会状况,以及对马

克思注意的看法和态度,为马克思的发展与传播提供参考

二.调查形式:问卷式。本次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三.调查对象:曲师大的部分大学生

四.调查时间:2014年3月

五.调查结果探究及分析

1.。.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危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淡漠的倾向。据调查报告,只有3.2%的人看过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而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学生接受马列处于很被动的阶段

2.。100%的人都是通过教师的授课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但也有通过过半的人通过各项途径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或是受朋友同学的影响,或是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

六.出现马克思信仰危机以及意识不够高的原因

1.。从主观方面说,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如调研中发现,现在许多学生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什么用处。诸如此类的认识,极大阻碍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和理论思维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易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这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已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记忆。

2.从客观方面说,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A.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负面影响。如发展市场经济中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腐败现象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使一些青年学生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发生动摇,信仰迷失。

B.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师资力量和理论水平与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适应;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相对来说受到的重视不够。民间舆论往往把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看作“万金油”,甚至认为是专业能力不行的才去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给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在评职称、晋级晋职,对外交流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受“歧视”的现象,机会往往不如其他专业课教师。

七.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建议

认真抓好基础理论教材建设工作。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一些教材过于重视自身内容的全面和形式上的完美,难免导致求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倾向;其二,有的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党据以制定的种种现行政策混同,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政策内容讲得偏多;其三,有的教材中,理论内容本身和编写者对理论内容的理解、阐释的区别不明显。互联网作为人们相互交流与交往的一个新兴平台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平台,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实现自主的技术品牌,开发新的远程教育方式,适当地保持远程教育的公益性,扩大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传统宣传途径的现代化。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不能松懈,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以它作为我们行为处事的准则,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好的未来。任何社会,任何人都需要一种精神支柱。一个没有精神支柱,仅为一己私利的人,不可能有持久不竭的创造动力。处在变革时期的大学生,将是创造新时代的主力军,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更是社会安宁与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调查报告

组员:曾冬红,李小婷

09级中文二班

一.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领会状况,以及对马

克思注意的看法和态度,为马克思的发展与传播提供参考

二.调查形式:问卷式。本次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三.调查对象:广州大学所有的在校本科生

四.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1月

五.调查结果探究及分析

1.。.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危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淡漠的倾向。据调查报告,只有3.2%的人看过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而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学生接受马列处于很被动的阶段

2.。100%的人都是通过教师的授课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但也有通过过半的人通过各项途径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或是受朋友同学的影响,或是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不适应。在问到“对于中学所上的政治课的总体印象”这个问题时,觉得一般的占快一半了,比例为45.2%。这足以说明中学所上的政治课所学的内容都是片面的,都是为了应付教育,应付考试。还有32.3%的人认为学校的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偏差大,大道理太多,一般不能接受。只有19.4%的人认为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大。所以学校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4.在回答“你自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主要途径”这个问题时,竟然没有人选择“ 发组织“这个选项,这可以说明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不高,还没有真正了解到马克思对于中国化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5.64.5%的人愿意将马克思思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虽然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够,但是还是能够意识到它的好处。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从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五性”即民族性、实践性、时代性、互动性和价值取向性的基本特征。

1.民族性。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首先把马克思主义用民族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融会贯通的民族化理论形态。

2.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掌握群众,内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停留在本本之上,而是要走近群众,走近生活,指导实践。要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使理论具有真正的意义,就必须通过宣传、交流等方式,书报、网络、会议等载体来实现。这即是实践的过程,体现着实践的特色。另一方面,马克思

主义要外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必须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内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

3.互动性。互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是人民大众实践活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不断的提升、丰富、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被宣传传播到人民大众之中,指导着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

4.时代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显著特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的需要,具有时代特色。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重大时代、现实问题,深入探索、勇于回答,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丰富与发展,在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其次,人民大众内涵与时俱进。人民大众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人民大众的内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六.出现马克思信仰危机以及意识不够高的原因

1.。从主观方面说,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如调研中发现,现在许多学生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什么用处。诸如此类的认识,极大阻碍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和理论思维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易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这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已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记忆。

2.从客观方面说,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A.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负面影响。如发展市场经济中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腐败现象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使一些青年学生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发生动摇,信仰迷失。

B.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师资力量和理论水平与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适应;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相对来说受到的重视不够。民间舆论往往把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看作“万金油”,甚至认为是专业能力不行的才去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给从事理

论教学的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在评职称、晋级晋职,对外交流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受“歧视”的现象,机会往往不如其他专业课教师。

C..相关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到位。多年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各大专院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近年来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学习都作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除了明确规定的课程考试之外,其他形式的理论学习得不到落实。教学、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相关的教学和学习工作计划虽有提及,但是具体任务、工作目标、考核标准等都相对模糊。由于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教育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为祖国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他们有难不帮,见死不救,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本谈不上什么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理想,这种世俗化倾向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

七.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建议

1.本次调查也显示,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重要途径。应进一步发挥第一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用好这一阵地。还必须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搞好第二课堂教学,可以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

2.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调查显示,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就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个人成长、艺术创作、论文写作等方面的作用有显著的区别;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知晓度及花费的学习时间均高于本科生和大专生。显然,要搞好文艺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教学,按不同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编写出专用教材是艺术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育的必要手段。

3.认真抓好基础理论教材建设工作。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一些教材过于重视自身内容的全面和形式上的完美,难免导致求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倾向;其二,有的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党据以制定的种种现行政策混同,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政策内容讲得偏多;其三,有的教材中,理论内容本身和编写者对理论内容的理解、阐释的区别不明显。互联网作为人们相互交流与交往的一个新兴平台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平台,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实现自主的技术品牌,开发新的远程教育方式,适当地保持远程教育的公益性,扩大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传统宣传途径的现代化。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不能松懈,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健康地发展,与当代中国大学生能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以它作为我们行为处事的准则,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好的未来。任何社会,任何人都需要一种精神支柱。一个没有精神支柱,仅为一己私利的人,不可能有持久不竭的创造动力。处在变革时期的大学生,将是创造新时代的主力军,重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更是社会安宁与发展的需要。.

下载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识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作者:李小东 指导教师:张明国教授 性别:男 学院:文法学院 出生日期:19970727 身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学校:北京化工大学 摘要: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但......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 经过这个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让我颇受感触。虽然只是简短的几节课程,但是老师生动精彩的讲授让我印象深刻。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 如今,中国正在强势缓缓崛起。中国正处于一个可有大作为的机遇时期。它赋予了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沉重担子,同时也也给予了无数机遇。......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

    大学生认识中国梦

    中国梦中国梦,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而又令中国人向往的词语,如今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里。到底这个词语有如何的魅力使得中国人如此为之着迷?中国,一个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

    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调查报告范文合集

    当代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认识调查报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统一的纽带。因此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调查报告(成都大学2011级通信专业)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状况内容摘要:本调查就我校的200名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状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100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情感上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