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培训与人才评价调研书面材料
××××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
教育培训与人才评价调研书面材料
接到××××发电股份公司转发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教育培训与人才评价调研工作的通知后,××××发电厂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明确专人负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我厂成立于1973年,装机1550MW,共8台机组,其中,#
1、#2机单机容量为125MW,#
3、#4机单机容量为250MW,其它6台机单机容量为200MW,员工3189名,人员多,机组老化。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厂适应电力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按照××××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实施了对机组控制系统的DCS改造,到现在已完成了7台机组的改造任务,其余1台125MW机组控制系统DCS改造工作也将在2007年完成。
针对这种现状,我厂拟建一台一机四模的仿真机和特殊工种培训取证基地,用于对内和对外的培训取证用。
为了保证教育培训质量,××××发电厂建立了一支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其中,专职教师7名,兼职教师60名。
为了集团公司和××××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厂近3年向集团和××××输送各类人才近300名,针对近几年人员流动大,岗位变更频繁的特点,对管理人员重点进行了计算机知识培训和有关规章制度培训,生产岗位也加强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未因人员流动大而影响全厂的生产经营局面,2005年全厂发电量完成103.69亿千瓦时,提前24天完成全年发电任务。
随着在设备管理上实施点检定修管理制于2004年10月开始起步,机组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厂领导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集团公 司和××××的要求,适时决策,在运行岗位实施集控全能值班制,我厂的集控全能值班起步较晚,发展较快,从2003年12月5号机组开始第一次实现集控值班,至今已改造的7台机组已全部实现集控全能值班,集控全能值班员来源全部由过去分控培训实现,稳定安全生产,深化集控值班员培训成为培训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如何实现将常规老厂原有的管理制度向新的管理机制成功转换?我厂把积极搞好岗位培训、深化培训要求作为实现新旧机制转换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提高集控运行值班员素质,运行培训从集控全能值班员的应知应会入手,制订了《设备点检员培训班管理办法》和《集控全能值班员培训班管理办法》。
我们在8台机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运行集控人员分期分批地从岗位上抽下来进行第二、三专业技能的轮流脱产培训,35天左右完成一个专业培训。针对集控值班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掌握欠缺、处理设备异常情况能力还不够强的实际情况,从各专业的系统理论、设备原理和操作上,都配有重点院校专业老师讲解并交流互动,培训计划2006年底完成。
为推进点检定修制的实施,针对新到岗位点检员的特点,重点是对点检员进行厂内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培训。为提高设备部点检员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使之尽快适应本岗位职责和深化点检定修制的实际需要,我们从各项规章制度、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和管理方法入手,以DCS、变频器、微机保护等近年我厂新增设备为主,进行专题业务学习,结合设备改造参加在厂家的组装、调试、验收,进行实际培训。
厂里举办了由华北电力大学老师进行定期讲课的培训班,教材选用华北电力大学专业教材,每周组织一次厂内专家讲课,每门课程都 安排华北电力大学老师定时集中讲课,每季度考试一次。全程培训计划11个月完成。
通过培训提高点检理论知识水平,认识、理解设备构造原理,提高对设备分析和诊断的能力,达到点检员岗位规范要求,为我厂点检定修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掌握培训的实施情况,我们对全厂的每名职工都建立了《个人培训档案卡》的电子版,并专门派出全厂的培训员赴北就良乡培训请专家对《个人培训档案卡》的设计格式进行了完善,讲授了个人培训档案卡的填写方法。
我厂积极贯彻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制度的要求,经营副厂长和总工程师负责职工培训工作,建立了从班组基层到厂的三级培训网络,成立了以厂长为主任、经营和生产副厂长为副主任的教育培训委员会,培训经费足额到、及时、到位。
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上我们感到存在以下问题和难点:学历相同、资历相同的人员的比较,论文和工作总结的质量优劣相近有的可能还有抄袭现象;有些申报人员为了渲染自己,将一些与申报专业无关的证书放入评审材料中,如申报工程专业的人员,将工会颁发的摄影获奖证书、最佳大修宣传员、工会会员证等也一并放入了申报材料中,给评委阅览材料增加难度,同时评委对其技术评价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些单位没有按照公司要求进行扫描,因此造成图像模糊发黑看不清楚等情况。
故想对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提以下意见和建议:专业技术资格的评价工具(软件)应有画面旋转功能,应在评审条件中增加论文或技术报告的篇数。
在职工职业资格问题上,我们经常接到一些操作证培训班的通知,五花八门,也不知这些机构咱集团公司是否承认?有些上岗证也没人组织取证,也不知去找哪个部门。集团公司是否公布一下哪些取证机构是咱承认的,哪些工种可以到哪些机构去取证?
对公司组织的技能竞赛,建议在竞赛结束后将竞赛结果给企业发一个文件(不管取得名次如何),因为企业为了鼓励职工参加竞赛往往有一些奖励措施,而这些奖励是以上级发文为依据的。
在人才与专家的管理上,除C级外,所有“112”人才,他们所完成的课题往往是跨企业的,企业人才评价中心对他们的考核难度很大,另外,这些专家的课题完成的好坏企业人才评价中心也很难评价。
××××××××发电厂劳动人事部
××××年七月十三日
第二篇:书面评价材料
对XXX同志的书面评价材料
XXX,男,汉族,XXXX年XX月出生,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人,XXXX年X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XXXX年X月选派到XXXX工作,任XXXX。在XX工作期间该同志的主要表现是:
一、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该同志能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工作中自觉践行“三项制度”。他时刻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自己的侵蚀。坚持自身的党性修养,自觉维护党的形象。该同志始终立场坚定,思想和行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认真钻研业务,工作能力强
该同志能够坚持学习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加以应用。该同志先后参与了XXX、XXX和XXXX等多个XX工作,每接到一个新的工作任务,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和钻劲,学习该项工作任务的业务知识,适应新的工作,他热爱学习,勤于思考,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三、严于律已,工作勤恳
该同志办事沉稳,工作勤奋,勤勉敬业,作风正派,善于团结同志,具有正确的地位观、利益观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从严要求自己,能严格遵守XXX各项管理制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摆正自己同组织、同事业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相结合。在工作和事业面前,该同志历来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参与XXXX各项工作。
四、工作扎实,现实表现良好
该同志到XXX工作以来,严格按照XXXX工作要求,始终紧紧围绕XXXX工作,服从组织安排,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助XXX,配合XXXX,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该同志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勤奋努力、任劳任怨、扎实工作,受到了XXXX的好评。
第三篇:人才与教育
人才与教育: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
要全面实现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各种条件的有力支撑。其中,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一
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表明,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有了人才就能创造人间奇迹。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依靠于国民素质的提升、知识经济日益成为提高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靠人才;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也需要大批掌握核心技术、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懂得现代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有关部门研究认为,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70%左右,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0%之间,而且多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要改变我们的这种经济结构,需要大力扶持和发展以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为此,需要有大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大批掌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懂得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储备并不断培养出这些人才,我们才能把经济发展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资源消耗上来。
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也要靠人才。有关研究认为,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至少应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培养和汇聚大批创新型人才,并且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四是创新产出高。这四个条件汇聚起来,就是要有掌握发明创造的高科技创新人才。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已占世界总数的99%。这些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当今世界,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一些国家和知名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培养和引进创新型的尖端人才,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可以带出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可以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吸引、凝聚和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要求。
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要靠人才。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面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凸显。无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推动文化繁荣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都迫切需要人才。据初步测算,目前我国35岁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亿人,并以每年1300万人的速度递增,但其中接受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不足10%。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缺的是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其他目标,也急需大批各类的高素质人才。
二
人才培养,基础在教育。在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创新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决定着国民素质的高低,无论是科学技术进步还是实现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以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储备为前提。教育兴、人才兴,也才有经济兴和国力兴。正是由于教育在各国的发展中承担着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所以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使教育成为各国实现赶超的强大推进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使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2.4年。目前,我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达8200万,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益于这些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向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优秀专门人才。
强国需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和建设起一流的国家。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需要稳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需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而这些,都需要依靠优先发展教育来进行。
三
落实“十二五”规划,就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才能为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就要按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即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确保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教育公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强调这五个“必须”,就是要着力解决上学难、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和创新型人才紧缺等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就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2020年培养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和进入世界人才强国目标打下基础。同时,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实行人才投资优先、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人才结构调整、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加快人才工作的法制建设和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等。
建设人才强国,目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第二,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特别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善人才发展的宏观调控,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及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第三,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投入的观念。健全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第四,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坚持高端引领,培养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一批管理水平高和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世界级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及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等。(编辑:南方网林湄)
第四篇:教育与人才
教育与人才
从古至今,名仕辈出。何谓人才?可以说,符合时代特点之人皆为人才:远古时期,会打猎、会种地就是人才;战国时期,能带兵打仗就是人才;唐宋时期,善舞文弄墨的就是人才;民国时期,有理想有抱负的就是人才;解放初期,吃苦耐劳的就是人才。当今这个时代,又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呢?
首先,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有内涵、有深度、有品质的人。而恰恰不是“金于其外,败絮其中”的表面人物,应该正如贾平凹先生的《丑石》里的那块丑石一样,不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同化,而注重于彰显自己的内在品德和个人修养,有着“众人皆躁我独静”思想境界的高尚人士。
其次,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型人才——这也是我国人才欠缺的关键。学习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全部。一个只会读书写字的人在当今这个高度现代化的世界上是站不住脚的。没有博闻、没有动手能力、没有特长,这样的“三无”产品又怎么能够“销售”?跨领域的合作重要性正在愈渐趋于成熟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一定的课外知识储备,是无以应对的。
我们再来论一论如何培养人才?
当今社会中的“伯乐”不是领导、不是老师,而是教育体制与方法。举个例子来说,美国的中小学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独立意识,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中去体味人生,发掘自己的潜能。而到了大学,则是“宽进严出”,这正与中国的某些大学中的“严进宽出”相悖。无疑,中国的许多学生就是在这一环上远远落后于欧美诸国的。只有做到优势互补,提倡个性化理念教学,才能真正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从理论联系实际做起。我想,有了这种对教育不断探索发现,终会筑就出像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伟人,从而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实验中学八年五班戴致鹏
第五篇:季度安全书面评价
2014年第2季度
安全宣传总结
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本季度我公司按照集团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自己实际,采取了多种形式,扎实的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施工技术知识,组织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成绩显著,极大的促进了我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现就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根据集团安监局的要求结合鸿源的工作实际,建立了鸿源安全宣传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出了符合鸿源发展实际的安全宣传工作标准及考核办法,完善了安全宣传工作责任制,配备了专职人员,为中心安全宣传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二、以各分公司为单位,组织全员认真学习贯彻了集团及中心安全工作相关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及时了解和掌握了集团和中心安全工作的最新动态和要求。
三、完成了三期安全宣传专题,重点对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用电技术相关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进行深入的专题宣传,大力提升了公司员工安全作业的意识。
四、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相关知识学习,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责任的认识。结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项措施及各种规定,对员工进行了培训。
存在的问题:由于加入集团非煤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检查行列不久,对上级部门的要求还很远,存在的不足很多,尤其是对各项制定的执行和落实还存在差距,导致鸿源全员安全宣传的氛围和力度不够,安全宣传工作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宣传方式单一,使命意识不强。
整改方向:积极与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取经,结合鸿源公司的实际,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鸿源的各项制度,不断优化安全宣传的标准和考核办法,使安全宣传工作深入人心,成为鸿源公司全员自愿参与,自觉遵守的一道工作标杆,不断促进鸿源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发展。
强化使命意识,创造性地做好工作,为部门的发展增光添色。宣传工作的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除了组织安全学习外,还可采用其他的宣传方式,如寓言、佛家道理、辩证法、典型事迹介绍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