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阳市环保产业汇报材料
关于沈阳市环保产业有关情况和中法双方合作相关建议的汇报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对尊敬客人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同时,也借此机会,向法方各位代表对中国以及沈阳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我市正按照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两位国家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全力开展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创建工作。按照环境样板城总体工作部署,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市工业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下面我将我市相关情况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沈阳概况及发展优势
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中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沈阳现辖九区一市三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6万人。
(一)区位特点及优势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东北地区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1 技术流的集聚地和扩散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形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大沈阳都市经济圈。
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沈阳,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产业特点及优势
沈阳市的工业、农业、金融、商贸、对外贸易等产业的基础非常雄厚。沈阳素有“共和国装备部”之称,装备制造业规模宏大,基础雄厚,配套能力较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装备制造业体系。目前,在我国有能力生产的24类共219种成套设备中,沈阳占三分之一。沈阳市生产的77种装备制造产品中,有44种在技术水平、市场份额方面居全国首位。
同时,沈阳具有产业发展足够的建设用地、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体制环境。在当今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中,沈阳作为全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对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具有明显优势。随着老工业基地调整改 造步伐的加快,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三)经济发展状况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基地,近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沈阳经济得到长足发展,GDP年平均增长幅度保持在1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连续多年实现30%以上的增幅,均位居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同时,沈阳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也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各银行机构票据交易量占东北三省的2/3,货币回笼量居国内各大城市之首。目前,沈阳已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二、沈阳市环境建设样板城有关工作情况
2009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日本川崎考察时作出了要求我市“全面学习川崎市经验,创建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的重要指示。这一指示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对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是沈阳做大做强环保产业的难得机遇,对于促进我市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辽宁省委、省政府和沈阳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成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邢凯带队的考察团赴川崎市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初步制定了沈阳市创建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辽宁省委、省政府专门向李 长春同志报送了《关于沈阳市全面学习川崎经验创建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情况的报告》,确定了以建设体现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特色的国家生态城市为总目标,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建成国家生态市的基础上,把我市建设成为生态工业示范城、静脉产业示范城、生态环境改善示范城、政府环境管理示范城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示范城等在全国具有五大示范意义的环境建设样板城。李长春同志和李克强总理分别对报告进行了批示。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分别指定了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同志。沈阳市委、市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四位市委常委任组长的环境样板城建设领导小组,由四位常委担任的工作领导小组在我市历史上从未有过,体现了我市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完成的决心。目前,环境样板城建设工作正在顺利开展,已经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规划内容,我市环境样板城建设将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突出“绿色”和“样板”两大主题,将绿色经济作为基础,将环保产业和低碳城市作为支撑,将绿色政府和公众参与作为保障,最终实现环境宜居的目标。同时,我市还确定了以环保产业园区建设为首的十二类重点工程。
三、沈阳市环保产业有关情况
沈阳市环保产业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起步的。1996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环保市 场日趋升温,沈阳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我市先后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命名为“全国环保产业基地”、“全国环保产业示范城市”。1998年,沈阳市统计局将环保产业正式纳入全市国民经济统计分析体系。随着环保产业领域和内涵的扩展,环保产业包括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2004年,国家环保局对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自此,辽宁省环境保护局开展了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工作。至今,已建立省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信息系统。
(一)沈阳市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2004年以来,沈阳市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从事环保及相关产业企事业单位由2004年254家发展到2008年的355家,其中专业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154家,兼业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企事业单位201家。2008年,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276人。
2008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03.07亿元,比2007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增加了78.87亿元,由2004年至2008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140.07亿元到303.07亿元,占全省环保产业总产值的44%,位居全省第一位,期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大约在13%左右。
2008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总额为 1143.21亿元,比2007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总额增加了709.39亿元,相当于2007年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总额2.64倍;2008年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59.65亿元,是2007年沈阳市环保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8倍;2008年内环保技术开发投资总额36.74亿元,是2007年内环保技术开发投资总额2.56倍;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188.45亿元,是2007年利润总额7.41倍。同时,2008年具有独立开发环保技术项目339项,获环保技术专利102项,197个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33个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
以上数字显示,沈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已形成了信息交流、科技开发、产品生产、资源利用、工程治理、环保服务等较为完善的环保产业体系,为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沈阳市环境污染防治装备制造业有关情况 2008年沈阳市环境污染防治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30多亿元,环保产业领域由过去以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和大气治理技术与设备,向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等多个领域发展,并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作为沈阳市的主导产品,其中一些关键设备,如:污泥处理设备、潜水泵设备、单级高速风机、大型除尘脱硫设施、PM10控制技术、煤的清洁燃烧 技术与设备等均处于全国先进或领先水平。
(三)沈阳市可再生资源(废物)产业有关情况 据初步统计,仅沈阳市每年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达350多万吨,分五大类、200多个品种,居东北第一位。其中包括报废汽车8000多辆,各类废家电135万台(件),废金属139万吨,废纸101万吨,废塑料63万吨,废轮胎及橡胶14.4万吨,其它废旧物资50万吨,总价值约100多亿元,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还将以3%至5%的速度增加。同时,沈阳市经济区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上周边六个城市,辽宁中部城市群总体资源量巨大,为我市静脉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废旧物资回收站2116个;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专业市场6个,市场营业面积50多万平方米,摊位1500多个;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186户,主要利用再生资源品种有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旧橡胶、轮胎等。
虽然我市可再生资源数量巨大,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工艺较为落后,全市目前有效利用的再生资源只有30%左右,具有很大的挖潜提升空间。
四、沈阳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建设情况
(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法环保产业园”规划 该园区规划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道,位于沈西工业走廊、沈西开发大道南侧,东临沈阳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南接沈(阳)—盘(锦)国道,南通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5分钟可视距离,西行100公里可达营口港。
1、环保产业园区定位
以环保产业为龙头,以装备制造业、模具、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产业和一般加工业为辅,打造易于世界先进环保企业投资、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便于环保产业集群的产业区域。
工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8平方公里为产业聚集区,计划引进100家以上世界先进环保企业,投资额达到20亿美元以上;1平方公里配套设施服务区,完善包含物流、物业管理、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实验室等功能设施的配套服务区;1平方公里生活功能服务区,拟建成包含双语小学、医院、康体中心、各类运动场(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齐全的生活服务区域。把园区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最适宜国内外先进环保企业投资发展的、能够为其提供最大便利的投资环境。
2、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法环保产业园”的有利因素
一是开发区土地资源储备充足、规范。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有工业用地资源充足,办理土地使用权的手续合法 规范,能够保证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二是基础设施完善。开发区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并承诺能够及时为环保产业园区项目用地提供“八通一平”的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优良的工业配套条件和雄厚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开发区的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区内拥有法国米其林、比利时贝卡尔特钢丝帘线、三洋空调压缩机、普利斯通钢丝帘线、普利斯通轮胎、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北方重工集团、沈阳东药集团、化工集团聚碳酸酯等一批百亿企业。
四是交通便利。开发区位于沈阳市城区的西南,距市中心18公里。目前开发区内已有新加坡胜宝旺、香港中外运、中铁物流等5家专业物流公司,同时在位于“沈西工业走廊”接点处引进美国著名的物流企业普罗斯物流建设大型物流园区为企业服务。
五是具有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开发区有独立海关和商检机构。海关设立了专门为大企业、知名企业的绿色通道,通关率为0.4,单笔进口货物通关只需4个小时,出口货物通关只需3个小时。
六是投资前期服务周到。为了做好“中法环保产业园”的投资服务工作,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了工业园专门服务机构,配有4名专门负责人员,并将设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工 业园管理公司,可为进入工业园投资的法国企业提供如下服务:1)协助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前期市场策划和调研,投资方案的策划和论证;2)协助企业办理从项目立项到建成投产期间的各类审批手续;3)协助企业办理银行、保险、人员招聘等与设立企业相关的各项事务;4)提供与投资相关的各类咨询服务。
七是人力资源雄厚。开发区拥有沈阳工业大学和沈阳化工学院两所专门培养各类工科类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储备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余万人,拥有30多万名具有制造业专业技能的各类产业工人。
(二)辽中近海经济区“中法环保产业园”规划 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的总体发展构想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导,紧紧围绕沈阳市创建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市总体目标,按照静脉产业与生态工业“双示范产业园区”定位,充分发挥沈阳近海经济区要素资源优势,建设全国一流循环经济和静脉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打造全国最大“城市矿山”,构筑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体系,服务沈阳乃至辽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沈阳近海经济区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1、沈阳环保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布局
在产业布局上,基地重点规划两大功能区、四个产业组团、九个产业园区。1)两大功能区:
一是配套服务功能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科技孵化、会展交易、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现代商务、国际信息、现代物流中心。
二是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循环经济和资源再生综合利用产业。
2)四个产业组团:
一是拆解产业组团。按照国内和国外两个分区进行建设。进口拆解产业分区,规划面积7590亩,主要依托国家环保部批准的辽宁沈阳进口可利用废旧物再生示范园区A园和B园进行建设。国内拆解产业分区,规划建设面积4500亩,重点消化沈阳、辽宁产生的可利用废旧资源。把中钢北方金属资源加工及配送基地作为拆解产业龙头,形成“一个龙头”带“双区”的格局。
二是再制造产业组团。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重点规划建设废旧有色金属、废旧橡胶和塑料、废旧溶剂及废旧纸精深加工以及新型再生材料产业园区。形成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支柱。
三是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组团。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重点打造生态园区和生态沈阳。
四是不可利用和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组团。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重点服务沈阳创建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市。3)九个产业园区:
一是国内可利用废旧物拆解加工产业园区。以投资84亿元的中钢北方金属资源基地为龙头,建设占地4500亩的国内可利用废旧物拆解加工园区。
二是进口可利用废旧物拆解加工产业园区。分A、B两园建设,重点从事进口第七类废旧物资拆解加工(主要是废电机、废电线电缆、废五金、废汽车压件)。
三是再生纸业园区。以投资20亿元、占地400亩、年产量100万吨的大连金洋再生纸业为龙头,全面启动沈阳市22家、年具有38.84万吨生产能力的再生纸业企业入园建设。
四是化工废料再生产业园区。以东药集团投资2亿元、占地100亩、年产值1.5亿元、年具有13.6万吨废甲乙醇、氧化铝酸、古龙酸母液等7种废溶剂和8000吨釜残自行回收综合利用项目为龙头,并吸引同类和相关企业入园。
五是环保设备制造产业园区。通过政策引导沈阳市现有30家重点环保企业入园建设。
六是危险固废无害化处置和利用产业园区。着力推进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沈阳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发电处置项目建设,启动年处理能力1000吨的阳极泥综合利用项目、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及其它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项目入区建设。
七是新能源产业园区。以沈阳润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投资3亿元、占地150亩、产值4亿元的光伏电池生产项目为龙头,并引进同类和相关产业入园建设。
八是再生橡胶和塑料产业园区。通过政策引导沈阳市近60家塑料和橡胶再生利用和深加工企业入园建设。
九是再生新型材料产业园区。以现有年需废铜30万吨沈阳九星铜业集团为龙头,并引进同类和相关企业。
2、总体发展目标
我们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最具条件产业率先突破的发展战略,远期目标到2020年,实现基地产值1000亿元;近期目标分三步走,一年起好步,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
第一步,2010年,入区各类利废企业达到50家,包括循环经济链条产业形成年产值50亿元的能力,使沈阳资源循环利用率、可利用废旧物处理率等循环经济主要指标达到50%以上。
第二步,2012年,入区各类利废企业达到200家,包括循环经济链条产业形成年产值200亿元的能力,使沈阳资源循环利用率、可利用废旧物处理率等循环经济主要指标达到70%以上,基本形成静脉产业与生态工业双示范区的框架。
第三步,2015年,入区各类利废企业达到300家,形成拆解加工和产品再制造年产值“双五百亿元”的能力,使沈阳资源循环利用率、可利用废旧物处理率等循环经济主要 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国发展循环式和低碳型经济的样板区。
五、沈阳市发展环保产业具有的优势
(一)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为我市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外在动力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正是通过视察日本静脉产业时,做出了“沈阳市要全面学习川崎经验,创建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的指示。由此可以看出,中央领导对我市环境样板城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要沈阳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静脉产业)。中央领导的关注将为我市环保产业在今后发展中,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等支持方面占得了先机。
(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体制机遇
今年4月,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城市,区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59万人,城市化率65%,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9年,沈阳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万亿元。
沈阳经济区是我国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的一家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容的试验区。成都和重庆虽 然也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他们是以城乡统筹为主要内容的试验区。由于战略定位不同,因此国家在政策等支持方面也会不同。我们沈阳市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容的试验区,而新型工业化目的就是要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模式,其中“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特征就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可以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我市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一条必由之路,因此我市已经决定要将环保产业作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大力培育。同时,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市在发展环保产业等新型工业化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权利,这对全国其他城市来讲是独一无二的优势,也为我市与法方合作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机制体制和政策空间。
(三)沈阳市再生资源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正如前面介绍,我市目前每年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达350多万吨,总价值约100多亿元,居东北第一位。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还将以3%至5%的速度增加。但目前全市有效利用的再生资源只有30%左右,具有很大的挖潜提升空间。同时,随着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部署的进一步实施,我市环保产业基地也将提升为国家级环保产 业基地,届时我市将成为东北乃至全国再生资源利用的重要区域,环保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六、关于合作建设“中法环保工业园”的建议
(一)重点合作领域
一是核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当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碳减排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对于核能的开发利用将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而法国在核能利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建议加强此领域合作;生物质能和风能在沈阳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每年我市都产生大量的秸秆等农业废物,同时,我市法库县和康平县都具有很好的风力资源,2009年法库县在我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排名第九。二是废旧物资拆解、加工、再利用和再制造产业。据前面介绍,我市每年产生大量的报废交通工具、废家电和废金属等废旧物资,由于受再生利用工艺水平等因素所限,该部分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危险和不可再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2008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为480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为8.1万吨,由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对环境具有较大的潜在威胁,建议加大此领域合作,引进安全可靠的处置利用技术。四是环境治理设备及治理技术的合作。“十 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污染减排控制因子将由“十一五”期间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拓展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四项指标,同时国家将出台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这将对我国以及我市现行的环境治理设备和治理技术提出严峻挑战。五是以再生资源为材料的制造产业。目前我市有效利用的再生资源只有30%左右,利用水平较低,因此建议此部分也作为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
(二)合作方式
我们初步提出以下两种方式以供探讨。一是参照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模式,由中法双方共同出资成立中法环保产业园区开发股份公司,负责环保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等工作,双方共同招商、共同受益。二是由法方独资经营,中方负责出土地和优惠政策,由法方规划投资建设环保产业园,并负责项目的引进、摆布和管理。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产业汇报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1、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加快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工作平台。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培育产业集群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过程。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抓实抓好。
2、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扩大开放、服务全局”的发展态势,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创造良好环境,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化产业布局,使我省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的集聚力明显增强,产业的核心技术、品牌效应与营销网络优势更加明显,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更加有力,临海工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3、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是: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域和产业集群。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2000年翻两番;形成6—8个能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0个能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并处领先地位、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一大批能参与国内竞争、对中心城市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起带动作用的地方性产业集群。初步形能较为完善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产业综合配套功能,建立若干个国际性、全国性的专业市场及一批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标准中心和信息中心。
二、积极拓展加快产业集聚的有效途径
4、培育要素市场,加快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不利于市场培育完善的各种障碍,大力培育要素市场。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增强要素活力,激活要素潜力,促进生产要素有效地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城镇基础设施加快生产要素集聚。积极引导、合理土地投入方向,使土地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项目集中,鼓励企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调动人员和人员的积极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5、创新项目机制,增强产业集聚。加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研究,高度重视大型产业项目的储备,积极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的大型产业项目落地,引导企业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带动一批配套项目,拓展产业集聚的空间。结合我省实际,建立科学的行业准入制度,规范行业的环保、、技术、质量标准,建立投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加强投资运行的监测分析,及时向社会发布投资调控政策、投资信息和产业发展趋势,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投资浪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规范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着眼于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把招商引资政策和促进产业集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集聚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业性投入资金,集中扶持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广泛利用民间资本,形成民间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加快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充分利用上市的融资功能,促进产业集聚。
6、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推动龙头企业建立产品标准、质量检测、结算等中心,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与龙头企业相衔接的质量、标准、管理等工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省内配套率。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7、创造区域品牌,引导产业集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企业建立综合品牌,引导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积极培育国家名牌产品,对评选为“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各地应根据财力给予奖励。鼓励名牌产品企业迅速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推介力度,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提升企业、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一批产业名市、名镇,共创区域品牌。以政府引导、中介促进、企业自主结盟为原则,推动企业建立营销联盟,共享营销资源。整合和利用各类会展资源,创立会展品牌,鼓励行业协会统一有序地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积极推行现代营销管理,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闽货的市场占有率。推动跨国公司采购本地化,鼓励国内外大公司在闽设立商品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分销中心。
8、提升工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坚持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整合、优化、提升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做好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按照功能区分,根据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园区的定位,完善工业园区的道路、通讯、水、电、气、污染控制等基础设施,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经营实体,推动园区建设投融资的市场化。进一步完善“飞地政策”或采取“保存量、分增量”的分配办法,鼓励关联企业或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所在工业园区集中,鼓励县乡到市县工业园区开发项目。建立项目投资密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地面积)和用地控制指标、土地出让价挂钩制度,按照产业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用地控制指标和土地最低出让价。
9、努力扩大开放,拓展产业集聚。进一步打破所有制限制,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大力推行以股份制为主的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改进对民营经济的管理和服务。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推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区域协调,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开展产业链招商,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著名企业,更多地把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省。继续办好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一批重大经贸活动,引导采用股权并购方式加大招商力度。
第三篇:什么是环保产业
什么是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狭义的环保产业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终端治理而言,其范畴包括污水得理、废弃物处理、大气质量控制以及其他诸如噪声控制、土地改善等方面的内容。广义 的环保产业是针对产品的生命全过程而言,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涉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洁净技术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洁净产品,节能技术与工艺以及绿色设计,即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回收利用,使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符合生态标识标准。例如,无氟冰箱的生产是由于使用了洁净技术替代了氟氯烷烃,从而减少了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从环保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狭义的环保产业将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投入的加大、环保技术及工艺的成熟、环境质量的提高、生态平衡的维持而逐渐趋于稳定的发展态势,而广义的环保产业则永无止境,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具体包括: 环保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废弃物管理与再循环设备,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消除噪声设备,监测设施,科研与实验室设备,用于自然保护与提高城市环境舒适性的设施。环保服务:从事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控制、消除噪声等方面的操作,提供有关分析、监测与保护方面的服务,技术与工程服务,环境研究与开发,环境培训与教育,核算与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等其他环境事务服务。
第四篇: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1、节能设备:
—一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低温低压余热发电、焦炉煤气提氢、节能低压合成氨、大中型硫酸生产低温位热能回收、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中低浓度瓦斯(煤层气)富集、低温余热能量转换器等技术和装备的自主研发。节能关键技术装备铸造;锻压、热处理等共性基础工艺和设备的研发。重点冲天炉、中频炉的双联熔化技术,冷温锻工艺,热处理渗碳和碳氢共渗催渗等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汽车用大功率高效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
—一高效节能装备应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冶炼烟气余热回收一余热发电装置、玻璃熔窑余热发电装置等。中小型煤粉工业锅炉和低热值煤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高效锅炉;稀土永磁电机等高效节能电机,以及高效风机、水泵、空压机等高效节能设备。在炼油、钢铁、化工、建材行业高效燃烧器、换热器、蓄能器、冷凝器、干法炼焦等设备。水源地源空气源热泵高效应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技术装备。高炉炉顶压差发电(TRT)、干熄焦等成套技术与装备。电气化铁路和节能型机车车辆的更新换代。外热式、长炉龄铸造用冲天炉;粘土湿型砂旧砂再生设备,锻造用电液锤,高能螺旋压力机;节能固态感应加热电源设备,清洁型热处理油烟集排系统等设备应用。燃煤火电机组对外供热、制冷,采用背压式汽轮机对外供汽及电厂循环冷却水供暖。
—一节能监测监管网络建设。各市级节能监察机构可覆盖全社会的节能监测仪器设备,配备节能监察专用车、装备便携式车载仪器设备、配备适用的现场监察取证设备。各地方公益性节能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更新监测检测设备。
2、节能产品
—一高效节能家电产品。高效环保节能空调压缩机、高效节能节材小型化冰箱压缩机、高效电机、C02制冷技术、直流变频压缩机、直流变频控制器和软件算法以及压缩机驱动控制器、空讯器微管传热技术、燃气热水器强化传热技术、太阳热水器、太阳能冰箱、各类家电产品节能节水技术、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和待机能耗技术。重点攻克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微波炉等小家电变频电源模块技术。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电磁灶、平板电视、微波炉、机顶盒、饮水机、家用燃气灶具、商用燃气灶具、抽油烟机、电取暖器等产品。
—一高效节能办公产品。研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核心技术以及低能耗主板、内存核心技术。计算机显示器LED背光技术、计算机高效电源等技术。高效节能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服务器产品。
—一高效节能商用产品。微细尺度高效换热器技术、高效相变储能装置。铜管对流散热器技术、冷藏冷冻系统节能运行关键技术、离心叶轮流动与增压技术。单元式空调、多联式空调、冷水机组、外部电源适配器、制冷展示柜等产品。
—一高效节能照明产品。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高纯金属有税源(MO源)、氯化嫁材料、OLED材料与器件等半导体照明关键设备和核心材料;大功率芯片和器件、驱动控制及标准化模组系统集成等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三基色双端直管荧光灯(TS、TS型)和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等光源产品,以及必要的配套镇流器。
—一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示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车辆动力蓄电池和新型混合动力汽车机电耦合动力系统、车用动力系统和发电设备等技术装备。示范纯电动汽车,引导混合动力汽车。
—一节能建材产品。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新型自保温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烧结非粘土薄壁空心砌块、复合保温砌块和轻质复合保温板材。高性能节能墙体材料。高强粉煤灰砖、内热煤歼石烧结砖、高强承重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门窗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
3、节能服务产业
—一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加强技术开发、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综合实力。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联合重组、增强竞争力,成为产业龙头。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提供节能服务。
—一发展为工矿企业、商业机构、党政机关等提供专业能源审计、节能项目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信息咨询等服务的节能服务产业。鼓励企业做精、做专、做强。
(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
1、资源循环利用装备
—一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矿物分离、富集与综合利用新技术及设备。脱硫石膏、氧化铝赤泥、重点有色金属冶炼废渣、钢铁厂尘泥、煤矿煤歼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自主研发;水泥、钢铁等工业窑炉和煤歼石综合利用电厂处理生活垃圾及危险废弃物技术装备研发;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零部件再制造关 键设备的研发;废旧机电产品高效、清洁、无损拆解技术,再制造产品性能评价及检测设备的研发;废塑料裂解脱氯、温和解聚技术的研发;废旧电器电子、废电池、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分拣、分选、拆解、分离、无害化处理、高附加值利用的技术与装备;引进消化城市生活垃圾干化资源化预处理技术与装备。发酵行业烟气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研究。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和装备。
—一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应用。废杂铜熔炼、粉煤灰提铝、电石渣制水泥、造纸黑液碱回收和综合利用、废塑料制复合木塑产品等技术与装备。废钢铁破碎、分拣、打包,特种轮胎翻新,无污染再生铅,酸碱蚀刻液循环再利用,废PET瓶再生利用技术装备的应用。发酵制饲料、沼气、EM高效有机叶面肥等技术系统集成应用。
—一扩大急需设备生产规模。在电子废弃物、废旧电池、废塑料、餐厨垃圾、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领域,形成具备成套处理装备研发、设计、制造能力,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装备制造企业。扩大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废旧轮胎翻新设备、废印制电路板资源回收利用设备、废旧电池循环利用装备、废塑料再生装备、废旧玻璃资源化成套装备、中水循环利用成套装备、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塑术型材的成套生产装备、再生纸生产设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备的生产规模。
—一鼓励出口优势技术与装备。鼓励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再制造表面处理技术、废旧电池失效镍钻材料原生化技术、PCB废弃线路板的干法回收利用自动生产线、电子废弃物中热固性塑料的再生利用、可调周长环状胎面预硫化设备、制冷剂回收处理技术及设备的出口,加强具有一定优势的再生纸生产成套设备、废旧玻璃资源化成套装备的出口服务。鼓励新型建筑材料生产装备的出口。
2、资源循环利用产品
—一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利用固体废弃物如脱硫石膏、粉煤灰、煤歼石、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等,生产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等建筑材料。
—一再生资源制品。再生金属、再生橡胶、再生塑料、再生玻璃、再生皮革,铜、铝、锌、铅、锡、镍等有色金属高纯度循环利用产品。研发常温超微粉碎和低温粉碎废旧橡胶(废轮胎)制品,低硫再生橡胶制品、预硫化法轮胎翻新、废热固性再生塑料、废PVC塑料裂解脱氯清洁回收燃油产品、废印刷线路板非金属粉等产品。
—一再制造产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交通运输设备、钻采设备和军用装备等再制造产品。
—一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产品。食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制品,利用餐厨垃圾、沼渣、沼液生产高效有机肥。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 肥、沼气等。
3、资源循环利用服务产业
—一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以回收企业和集散市场为载体,立足现有回收体系,整合、改造、规范和提升,形成社区回收站点、规范化回收队伍和集散市场紧密结合的回收体系。
—一建立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将餐饮企业、单位食堂集中产生的餐厨垃圾定时、定点,单独回收和集中处理,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一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服务平台。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信息交换网络;再制造工程技术研发、再生产品安全性检测、再制造产品的质量鉴定等服务平合建设;支持和培育从事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应用的服务机构。
(三)环保产业重点领域
1、环保装备
—一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示范。反渗透膜技术装备,渗滤液处理技术装备,污泥干化和污泥焚烧技术装备,污水处理高效节能曝气设备,耐高温大容量布袋除尘器,烟气脱硫大型氧化风机、除雾器、循环泵,烟气脱硝催化剂,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与装备,电袋复合除尘技术装备,便携式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仪器等的自主研发。土壤污染修复、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泥脱水与资源化、铬渣等重金属废渣无害化、环境污染在线快速监测等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与示范应用。
—一环保重点装备应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活垃圾分选和预处理、城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城镇生活垃圾炉排炉焚烧、渗滤液处理、烟气脱硫和脱硝工艺技术和装备。在化工、石油、制药、发酵、造纸、食品行业示范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示范装置。污染物燃烧过程中二恶英和呋喃类污染控制技术等。城镇污水处理、矿井水和一般性工业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城镇垃圾循环流化床焚烧、电除尘器、烟气脱硫脱销通用设备等装备生产。电除尘、一般性工业废水治理和回用、噪声控制等成套技术与装备。
2、环保产品
—一环保材料。膜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耐高温防腐防磨材料等的研发,布袋除尘器耐高温纤维、垃圾填埋防渗材料、烟气脱硫防腐防磨材料、二恶英催化分解滤料等产业化应用的示范试点。各种活性填料、生物滤料及填料,离子交换树脂、水处理用活性炭、吸声材料、隔声材料、阻尼减震材料等。
—一环保药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高温过程烟气净化用选择性催化剂、生物农药等研发示范,微生物絮凝剂、脱硝催化剂、高性能脱硫剂、表面覆盖剂等产业化应用的示范试点,复合型絮凝剂、循环冷却水理药剂、杀菌灭藻剂、消毒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生物农药等生产。
—一可降解产品。可生物降解产品,特别是利用秸秆、稻壳生产的快餐盒、包装材料等的研究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可降解地膜、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产品等。
—一低排放产品。国V以上排放标准汽车等的研究开发,分散式活性染料、水性涂料、无石棉建筑制品、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国IV以上排放标准汽车等。
—一替代产品。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的研究开发,氢氟烃类(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等产业化应用的示范试点,正丙丁澳、蛋白泡沫等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
3、环保服务产业
—一发展环保工程服务。推进污染治理推行烟气脱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特许经营。新建烟气脱硫设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由专业化的环保公司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行。
—一加强环保咨询服务。发展生态效率评价服务、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等。建立以资金融通和投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
(四)重点工程
—一节能改造重点工程。实施燃煤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工程。
—一资源综合利用工程。一是共伴生矿产资源利用,包括提高能源矿产回收利用率,煤层气和油页岩综合利用应用;中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尾矿综合利用,重黄金和有色金属的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利用尾矿生产新型建材产品。二是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工业副产石膏的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掺量煤歼石、粉煤灰、钢铁渣双渗粉等技术的产业化。三是农林废弃物利用,秸秆和林木三剩物产业化。
—一“城市矿产”工程。“城市矿产”是指蕴藏在废旧机电设备、汽车、家电等产品和废料中可回收的钢铁、有色金属、塑料等资源,并折算为原生矿产资源的当量。
—一城市典型废弃物资源化工程。餐厨垃圾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包装废弃物加工利用示范。
—一重点流域及工业污染治理工程。
第五篇:绿色环保产业
组内成员
陈晋雪:摄影、Word制作
韩思齐:问卷调查、文字编辑
程颖:文字编辑、资料搜集
刘蕊涵:PPT制作
指导教师:王怡我们小组这次的研究课题是动漫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同时也会将中国、日本两国的动漫产业发展情况作出一个比较,从而分析我国目前在动漫产业方面的不足与需改进之处。课题相关 ○
调查报告 ○
1.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
原因
① 认为适当的高质量动漫可以减轻压力,放松心情,活跃大脑。② 觉得动漫很有趣,或是认为里面的人物很漂亮,而更多的是回答不知道。学生看过的动漫举不胜举,大多数的人都看过十部以上动漫的作品,而且许多学生谈到这个话题时可谓津津乐道。
时间41.73%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动漫,3.15%利用上课时间(看漫画书为主),46.36%的同学表示不确定。
影响37.93%的人认为动漫对我们的影响利大于弊。15.52%的认为弊大于利,其原因是认为动漫看得救过多会令人心思不胜举放在学习上,对生活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40.52%的人认为利弊相等。但更多的认为适当的漫画书对我们是有益的。
态度问卷主要针对当代青少年对动漫、电脑游戏的态度而设计,我们经整理后得出以下结论:
1.表示热爱漫画、电脑游戏者85%
2.表示由此而影响学业者有时72%不会23%总是 5%3.表示不管怎样将继续热爱支持“电、漫”者82%4.能列举出电脑、游戏、动漫杂志2本以上者93%5.表示由于学习压力或父母反对而曾经动摇过者48%6.认为“电、漫”对自己有一定好处者53.5%
7.自己喜爱上“电、漫”的原因:朋友介绍60% 自己发现 26% 其他 14%
我们还对13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有6.19%表示反对,46.90%的表示适可而止,另外有27.43%表示不清楚。中、日、美近年来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目前中国集数最长的动画片之一。迄今已推出玩偶、图书、舞台剧、手机游戏等相关产品,其中“喜羊羊”系列图书销量过百万,首度推出的剧场版《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2009年1月16日首映以来,首映日800万、周末三天票房3000万。
成就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
该片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风靡一时。
荣获由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动画片最高奖——“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 第6届金龙奖。
2009年世界动画排名挤进第4。
收益
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票房勇夺8000万《虎虎生威》票房过亿周边喜羊羊周边产品热卖,文具店充斥着它们的身影。
不足《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制作方称市面上喜羊羊相关产品八成都是盗版。
中国第一部3D武侠动漫剧。根据已故作家温世仁同名小说改编。计划共六部,现已推出两部。
成就 曾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还曾经在日本东京展出。
获2009第二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最佳影视动画电视系列片”金奖。
2008年上海炫动卡通卫视2008“收视贡献奖”在14-34岁组国产动画片收视排行
第一
2008年新浪网主办“中国动漫风云榜”大型票选活动第一位
2008年央视国际网“2008动画大盘点”票选活动“最受瞩目的国产动漫”第一位。
不足①背景音乐单一
②周边产品未能形成产业链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达到八成以上。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大产业,漫画、动画、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周边产品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推动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借鉴日本外务省拨款24亿日元从动漫制作
商手中购买动画片播放版权,将这些动画片免费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这样做既向海外推广了日本的动漫产业,又增大了日本在外国青少年中的影响,可谓一举多得。
迪士尼当今的迪士尼已经远远不止于从事动画电影这一个行业了,迪士尼手表、迪士尼饰品、迪士尼少女装、迪士尼箱包、迪士尼家居用品、迪士尼毛绒玩
具、迪士尼电子产品等多个产业。由于许多人都是从小看着迪士尼的动画片长大了,所以迪士尼所涉及的各大产业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至好评,取得了丰硕的商业价值。
香港迪士尼修建乐园时美方所谓出资23亿港币实际是香港出资。美方在香港迪斯尼一个36亿港币的单项建设合同中,收取的设计费为5.5亿港币,另需支付美国管理团队的高额费用,还有定向采购昂贵娱乐施设的中约50%的利润等。
上海迪士尼
中方只占着57%股权,美方的出资以品牌和软件形式来体现,占43%的股权。而迪斯尼根本的赢利点在其衍生产品,即在影视音像,媒体网络,文化、生活服装和玩具图书电子产品等以万计数产品的扩张上,乐园仅仅约占迪斯尼公司收入的四分之一。→上海迪斯尼如果从投资中回收2元钱,美国迪斯尼已经从扩张和衍生产业链上收到了6元,由于中方只能从乐园中分到 1元,这样美方实际赚7元!借鉴
与其花费大量资金引进迪斯尼乐园,不如将资金投入我国本土动漫发展,打击盗版商贩,早日形成我国的迪斯尼乐园,形成产业链。
由上述材料可知,动漫产业在取得可喜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颇有争议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向大家对此进行分析与总结。
论文 ○
现状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因此中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严重紧缺状态。
原因其一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模式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然而动漫的创作离不开丰富超凡的想象能力。原创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
其二 从动漫人才的教育角度看,毕业生往往良莠不齐。
其三,从观念角度分析,中国学生对动漫的认识比较单一,许多人对动漫的理解
还是很狭隘,以为就是供人们欣赏的动画片,过多地强调了动漫的艺术性,而忽略了动漫的商业化和市场价值。
其四 我国动漫前景长期并不乐观,盗版过多,动漫画手往往走上其他工作岗位。
优秀的动漫作品诞生后,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然离不开专业的运营操作,在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影视播出的版权收益最多只占到制作成本的20%.动漫产业最大的赢利点,不在销售影视版权,而在衍生产品的开放和生产。
“只有在专业运营的基础上,才能掘到源源不断生产财富的‘金矿’。” 这是国内外动漫界人士一致的观点。中国动漫的周边产品仍未进入专业运营阶段,未能形成产业链。
盗版让中国动漫产业成长不起来,它不仅仅害了国外的厂商和作家,更加害了本国的厂商和作家.作者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制作出来的作品,却没有办法去获得自己应该有的合法权益。
我国的动漫工作者在毕业后大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转而做起设计、装横、广告等工作。导致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
致广大社会群众:
动漫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就目前国产动漫情形来说,与日美两国仍有不小的差距,同时在产业进步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支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在此作出以下几点倡议:
1.广大消费者购买动漫产品时应选择正版,不助长盗版盛行之风,适时举报,维护动漫的版权所有。
2.有关部门应相应优化对漫画家的政策,从侧面推动动漫产业发展。
3.漫画家应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品,完善动漫的画风及内涵,让动漫真正融入人心。4.青少年应正确对待动漫,在娱乐与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点。
倡 议 书 ○
材料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