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节选】(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05:2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节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节选】》。

第一篇: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节选】

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节选】 The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rafts

Heritage

摘要:2016年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保护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沿着既有思路稳步发展的同时,又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形势保持了良好的互动。这一年传承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产业在探索中稳步向前推进。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的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与思考,而振兴传统工艺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则激发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快速发展,更加坚定了传承人以非遗为事业的信心。同时,针对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在全国稳步展开,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相关教学展演活动不断举办。以继承、保护为前提,传统手工技艺在这一年中不断与市场结合,探索生产性保护、产业化发展。而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传承人断层,核心技艺面临失传,盲目创新,生产性保护如何有序合理地进行等问题依然存在。总体来说,2016年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有了空前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传统技艺

工匠精神

十三五规划

生产性保护

一 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述

2016年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是在上一年保护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提升的。对传统技艺类非遗来说,这一年发生了一些开创性和节点性的事件,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环境有了大的改善,相关具体保护工作也随之有了变化。总体来说,这一年的保护工作成果显著,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振兴传统工艺列入国家战略,激发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快速发展,更加坚定了传承人从事非遗工作的信心。2016年年初,文化部成立工作小组,着手起草《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唤起了人们对“匠人精神”的深入思考。地方政府在这一年中不断修订、出台地方性的非遗法规,各级非遗主管部门继续开展管辖范围内的传统技艺类非遗的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存档、展示等工作。在相关政策法规指导下,各级部门先后扶持、抢救了一批具有代表性、濒危的、亟需保护的传统技艺,推进非遗名录建设和生产性保护。这些利好政策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来说是一个契机,是其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一年,继续落实《文化部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分步开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同时,对传承人群的“研培计划”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文化部调动国内外高校力量,为非遗传承人群、尤其是年轻一代传承人提供研修和深造机会,意为他们开阔视野,提升传承水平与研创能力。而扩大传承人受惠面的做法,将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徒弟、子女甚至是普通的从业人员都囊括到“研培计划”中,这是我国在非遗保护之路上的又一个创举。此外,专家、学者对非遗的研究工作一直在进行。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遗相关科研论文、学术著作不断增加。一方面是纯粹性的理论性的研究、探讨,一方面是具体个案、具体问题的探析。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度不断增加,广度不断拓宽,特别是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工匠精神的讨论一直是热点。这一年中,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在各地多次举办,不同的社会主体关注的具体领域不同,但都是为推进传统技艺的更健康、持续的发展。

非遗大部分散落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的乡村,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家族性、个体性和封闭性等特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2016年沿线地区非遗展演交流活动频繁。对非遗的宣传推介是人们了解非遗的重要途径。传统技艺类非遗,其制作、展示受场地制约,在很多时候不能展现出其魅力所在。融媒体时代,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不断得到媒体的关注,对传统技艺的报道、宣传不再局限于传统式的报道。人们通过媒体了解非遗,体验传统技艺,带动非遗文化的消费,促进了非遗在现代的发展。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盛,文化自信越来越被重视,传统文化越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特别是传统手工艺这门重经验、重规范的技艺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与记录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保护现状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就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遗来说,在新增的各级非遗名录中传统技艺类项目占较大比重,传统技艺类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有条不紊进行并且数量比重较大。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主题或专项展览、展演活动在各地不断出现,围绕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各类专题学术研讨活动也在各地不断举办。各地市相关部门在传承人的协助下进行保护与记录工作,同时也在协助传承人探索、完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模式。

(一)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建设情况

„„ „„ „„

表1 2015年、2016年新增省级传统技艺类非遗名录项

目数量对比

„„ „„ „„

(二)整体保护情况

„„ „„ „„ 表2 2016年部分省份制定颁布非遗保护条例情况

公布时间 2015年12月30日

2016年5月27日

2016年8月19日

2016年9月2日

2016年11月14日

2016年11月30日

„„

„„ „„ 生效实施时间 2016年5月1日

2016年7月1日

2016年10月1日

2016年9月2日

2016年11月14日

2017年1月1日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条例名称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图3 某省2016年非遗项目与传承人数量

„„ „„ „„

(三)保护与传承模式

传承与传播

非遗的传承大多是老艺人向年轻艺人口传心授式的传授经验、分享心得。非遗需要年轻艺人的一代代传承,目前更需要社会的广泛传播。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及非遗走出去,都是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上的有力尝试和有效实践。这一年中传统技艺类非遗在传承与传播上有了新的亮点。展示展演水平逐步提升,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一)非遗进校园

„„ „„ „„

(二)非遗进社区

„„ „„ „„

(三)非遗走出去

„„

„„ „„

四 学术研究

随着人们对非遗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传统技艺的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极具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传承有序具有一定影响力且能代表一定时期科技发展水平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一)科研成果

„„ „„ „„

(二)研讨会

„„ „„ „„

研培计划

根据《文化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办非遗函〔2015〕581号),经文化部与教育部协商,最终确定2016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名单,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各地市共57所院校参与其中„„

„„ „„ „„

结 语 2016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第十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的第六年„„

„„ „„ „„

作者:孟俊峰,男,硕士,河南郑州人。

此文作者原创,交流互动长按二维码与作者联系

第二篇: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模式研究

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模式研究

摘 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重要文化名牌,是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终极体现。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调研,发现全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着分散且规模小、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无法适应现代化工业化生产等问题。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转型的原因主要是自身经济效益低、社会认同感不足、政府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因此,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需要传承人组建联盟,加强新媒体宣传,同时政府应设立专项扶持基金为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关键词: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4-10-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4.002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arts and crafts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brand of a place,and the ultimate manifestation of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a country and nation.Through field research 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in Henan Province,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in the province faced problems,such as decentralized and small scale,serious shortage of development funds,and inability to adapt to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The main reason why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in Henan cannot be transformed is mainly due to factors such as low self-economic benefits,lack of social identity,and inadequate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Therefore,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in Henan Province requires the inheritors to form a coalition,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new media,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t up a special support fund to guarantee the money for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以来跟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现代化与工业化的推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日益消亡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也出台了各种政策文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它更多地是以散沙式的各自独立的传承人发展形态,其社会认可度高,但是产业化能力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1-2]。河南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格外丰富,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实现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是当今河南省文化发展的一大课题。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版图辽阔,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而且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且分布广泛[3]。河南省现有省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第一批17项,第二批34项,第三批22项,第四批21项。具体明细如下:

第一批:杜康酿酒工艺、镇平玉雕工艺、钧瓷烧制技艺、棠溪宝剑铸造工艺、汝瓷烧制技艺、唐三彩、汴绣工艺、太平车制作技艺、五里源松花蛋技艺、武陟油茶制作技艺、宝丰酒酿造工艺、茂家红酒酿制技艺、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北宋官瓷烧制技艺、长垣烹饪技艺、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

第二批:柿树栽培柿饼制作技艺、麻纸制作技艺、葛记焖饼制作技艺、义兴牌匾制作技艺、秋油腐乳制作技艺、洧川豆腐制作技艺、朱仙镇五香豆腐干制作技艺、制鼓技艺、小街锅贴制作技艺、银条种植栽培及烹饪技艺、万古文盛馆羊肉卤制作技艺、郑家老粉坊粉皮制作技艺、柏山缸制作技艺、清化竹器制作技艺、当阳峪绞胎瓷制作技艺、清化传统竹扇制作技艺、上庄姜种植与加工、黑陶制作技艺、怀府闹汤驴肉技艺、浑浆凉粉制作技艺、王五辈壮馍制作工艺、鄢陵古桩蜡梅盆景制作技艺、董村木杆秤制作技艺、长葛绒制作技艺、传统棚口扎制技艺、桐蛋制作技艺、宋河酒传统酿制技艺、毛笔制作技艺、芝麻种植及传统小磨香油制作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邓城叶氏猪蹄制作技艺、道口烧鸡制作技艺。

第三批:阮制作技艺、笙制作技艺、中原棉纺织技艺、中原棉布印染技艺、中原养蚕织绸技艺、装裱修复技艺、金属捶锻工艺、合伯宝剑锻造技艺、青铜器制作技艺、金镶玉制作技艺、登封窑陶瓷烧制、布鞋手工制作技艺、浚县木旋玩具制作技艺、卢仝煎茶技艺、大周黄蜡制作技艺、醋酿造技艺、酱菜腌制技艺、酒酿造技艺、牛羊肉烹制技艺、荥阳霜糖制作技艺、大槽油制作技艺、中原烹饪技艺。

第四批:蔡记蒸饺、荥阳河阴石榴栽培技艺、古琴斫制技艺、坠胡制作技艺、板胡制作技艺、高浮雕传拓技艺、传统香制作技艺、风筝制作技艺、花生糕制作技艺、金银器制作技艺、鲁山花瓷制作技艺、腐竹制作技艺、鹤壁窑古瓷烧制技艺、淀粉食品制作技艺、耗辣椒制作技艺、禽蛋加工技艺、档发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沈丘青三彩烧制技艺、巩县窑陶瓷烧制技艺、大刀面(齐氏大刀面)、古代青铜器传统修复技艺。

基于上述明细,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都没有延伸出相应的产业链,而产业链是提升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同的关键。从社会效益的意义来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产业链,更看重的是其带来的文化价值,丰富国人的文化生活,提升文化视野,而不是获取丰厚的资本利润。因此,让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产业链,不仅获得了生存发展的资本,更多的是获得了发展的社会基础,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文化认同的氛围。但是受制于各种条件,目前的发展距离理想中的情况还有较大的差距。

1.1 分散且规模小

河南省?魍臣家绽喾俏镏饰幕?遗产散布于河南省的各个省市,分散经营,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战线,这就导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社会分工细化链条无法形成。另外,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规模小,这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地依赖于师徒传递的方式,单线化进行流传[4]。

1.2 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河南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质性措施不多,特别是资金扶持力度不足,这样就使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发展缺乏启动资金。在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都藏在保险箱且规模小的先天不足的情形之下,若没有发展资金的先行扶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几乎难以实现,特别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排斥社会资本注入来进行市场化运作。

1.3 传统技艺工序复杂,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传承于农业社会,适用于小农家庭,但是在工业化的今天,这样的生产工序与方式难以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现代化转型就必须能够实现产业化、工业化生产,从而进行批量化、复制化生产。复杂的工序背后可能蕴含了极深的传统文化底蕴,但是这种低效率的生产方式不利于其现代化转型与发展[5]。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困境的原因

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困境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其自身的先天不足,也有后天的发展乏力,这些都导致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发展缓慢。

2.1 自身原因:经济效益低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基础基本上已被摧毁,一大批传统技艺类基本上被机器工业化生产所取代。如何保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同时又顺应工业化时代发展潮流,实现现代化转型是当今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重大课题。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工序都比较复杂,极其耗费人力资本,且经济效益转化率不高。经济效益转化率低就意味着市场竞争力不足,传统技艺的传承人需要承担亏损的成本,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进行产业化生产,这样就导致一个恶性循环,使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小规模家族式工坊的生产模式,无法适应工业化的发展,极可能在未来的一个时间段消亡。

2.2 社会原因:社会认同度低

对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经济效益、政策保护外,社会大众对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公众的参与是保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的关键。然而笔者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发现,90%的公众不了解河南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更不清楚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境地。这一现象反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宣传的缺失,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与现代化的科技产品相比,公众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领域基本不感兴趣。由此可见,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还是处于封闭状态,社会认同度低,缺乏市场基础,长此以往就会面临消失的风险。

2.3 政府原因:政府政策扶持不足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但是对于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看,不管是国家文化部门还是地方文化部门,更多的是以“口号”保护为主,具体落地的实际措施不多且比较零散,难以形成政策合力,推动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6]。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不管是对于国家或者地方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有很大的正向作用,但是政府如何落地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是关键,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政策法规的保护,又给其发展提供政策动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特别对于河南省这种文化大省来说,如何保护与开发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重中之重。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化转型面临着三大困境,内外结合既是解决这三大困境也是其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关键。

3.1 促进民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救

打铁还需自身硬。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需要传承人认识到政府扶持以及大众认可只是外因,唯有自身发挥聪明才智,摸索转型之路方可更好实现自救。

3.1.1 组建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盟。目前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状态。这种小作坊式的状态极其不利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转型,而通过河南省内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愿组建联盟,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盟的构建,一方面实现传统技艺内部的交流与碰撞,文化的发展需要交流与碰撞;另一方面使得传统技艺的发展有一个中介桥梁,通过联盟实现专业市场化的操作,为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做铺垫,同时也可以给这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定的法律援助与保护。

3.1.2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权”的解冻。目前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更多的是基于师徒传递的形式。这些“专利权”不利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对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权”的解冻,一方面科技促进发展与弘扬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可以引入多方智力实现再创新再突破。当然,对于传承人,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3.2 提升公众对于传统技艺的社会认同感

社会公众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较强的认同感是其现代化转型的关键。目前社会公众对于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宣传,增强社会认同。

3.2.1 鼓励开展互联网新媒体宣传。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脱离现代化,使得社会公众缺乏渠道去深入了解。这就需要我们新时代的传承人拓宽网络化传播范围,通过应用现代传播工具和手段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工具,实现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与现代、古老与科技的结合,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3.2.2 社会文化组织积极开展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各地的社会文化组织在政府的指导下组织各种社会活动,使得公众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使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走进中小学,培养和激发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从而增强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认同感。

3.3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历史。政府应当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3.3.1 设立专门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日本《文化财保护法》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对其制定保护方案,同时国家财政给予其强力的支持。日本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P值得我国借鉴,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

3.3.2 加强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目前,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是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发展的,缺乏法律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应该对这一领域进行考察研究,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后期的法律保障服务。结语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化转型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只有实现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保护与发展。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才能最终实现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 李任.贵州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2):34-42.[3] 朱淑珍,李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模式研究:以旅游商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1):57-61.[4] 徐辉鸿,郭富青.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法保护模式的构建[J].法学,2007(9):94-101.[5] 刘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路径风险与优化对策[J].纳税,2017(19):189.[6] 洪雅雯,蔡舒婷,韩孟琪.民间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传统技艺产业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与社会,2018(10):147-149.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

—固镇篇

我的家乡固镇,地处皖北平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4300—46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填补了安徽省无史前城址的空白。在秦朝时固镇县属泗水郡(治今淮北市相山)所辖。秦汉以后,多次设国、郡、州、县、镇;汉高祖刘邦在此设立谷阳县,北魏太和年间改设谷阳镇。后来,于1964年10月31日,国务院决定以宿县、灵璧、五河和怀远4个县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立固镇县。固镇县因此成立。公元前202年,著名的“垓下之战”即发生在固镇县境内,开启了汉王朝400年基业,也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动人故事,旅游及考古价值极高,“垓下遗址”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曾在固镇垓下为官,著有《说文解字》,开启了中国字典之先河,固镇县根据史实,在近几年中,在城西公园的对面,建造了许慎公园。固镇县还是天津方言的发源地,就像老师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天津的记者还曾今来此寻根寻缘,跑到了固镇的一些地方进行了寻根之旅。

曾记得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通过课堂上的理解,在课余时查找了资料,才发现固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也不少,看来我们身边从不缺少非遗文化,缺少的只是我们发现非遗文化的眼睛,就像没有上过老师的课,我竟然从不知道蚌埠的雪园小吃竟然也属于非遗的一部分。通过对资料的理解和整理,现发现出以下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我所在的城关镇而言,最有名的怕是谷阳跑驴。跑驴是一种固镇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文艺,它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跑驴为二人表演一男一女,男为赶驴者,女为骑驴者。两人为夫妻关系。表现的情节是小两口骑驴回娘家,在路上发生了一些趣事,两人通过活泼欢快的表情动作表达了丰富的内心情感,展现了夫妻的真挚爱情和亲昵关系。同时通过上坡过河上桥等过程和驴的走跑进退纵跃弹踢等动作将驴的倔强刻画的维妙维肖,令人忍俊不禁。跑驴受地域习俗的影响情节不尽一致。淮北地区主要有小媳妇回娘家和老大娘赶集两种表现形式。而固镇跑驴则采用前者。固镇跑驴深受群众欢迎。在社火、灯节、庙会中是一项重要表演节目。旧时交通运输极不发达,毛驴曾是农村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之一。也是农民饲养的主要家畜品种之一。因此采用毛驴这一道具进行表演极富生活气息。演出时伴以欢快明亮的锣鼓根据剧情的需要,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张弛有致。而观众也随着剧情的发展和表演者的表情动作情绪热烈,不时伴以笑声掌声欢呼声充满了欢庆喜乐气氛。固镇跑驴的主要特点是:

一、形象逼真,表演的道具主要是毛驴用篾扎制,头部灵活便于操纵远望,如真人骑驴。

二、表演灵活形式多样,除双人表演外也可单人表演,还可多人表演。

三、艺术性强,富于感染力舞蹈动作幅度大动感强,通过上坡下坡过河等情节采用走跑跳纵卧踢等步法身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另外,固镇跑驴的重要价值在于:

1、是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具有典型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民间舞蹈文艺。

2、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诙谐幽默多年来深受群众的喜爱。

3、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对于地方的风土人情习俗进行了较好的载录和表述。

4、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除了跑驴,较为著名的非遗活动还有“独赶桥”,固镇县的濠城古名垓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和四月十五举办庙会,举行多种民间技艺表演,独杆轿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所谓“独杆轿”,顾名思义,以独杆作轿,既无轿围,亦无两根轿杆,而是在独杆之前端,设一简易圈椅,用以乘坐。表演时,乘坐者以袍服将圈椅覆盖,使观众以为其是直接坐在独杆尖梢的,给人以惊险之感。且此轿并不刻意保持平衡,而是在另一端由人操纵,一起一落,起落有致,顷刻升至半空,顷刻落至平埃,是在行走间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班子一般由十余人组成。其中一名坐轿者,名“四老爷”,县令打扮,丑角形象。另有三名衙役,四名抬轿轿夫,2-4名操纵轿杆者。独杆轿通过诙谐滑稽的表演和程序化的舞蹈动作,揭露了封建社会贪官污吏鱼肉人民、作威作福的丑恶形象。

除了这些有趣的活动,下面我们就要开始介绍有关吃的方面,而一说到吃的,就不得不提有名的湖沟烧饼。说起湖沟烧饼,还有两个有趣的传说呢,第一个就是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占领大泽乡,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送来烧饼的大婶,因为紧张,烧饼未完全送到骑马将士的手中,掉落在地上,摔成好几块.于是这烧饼还有另一名字'马蹄酥'.虽然是乡野间的普通的饼子,但做法却很考究.用当地雨水充沛收下来的小麦,头磨出来最精细的面粉,为得是做出来的面有弹性,色好.将面粉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涂上油放置一钟头待用.选用上好的驴油,加葱花,盐花,拌成辅料.驴油可增加饼子的酥性.猪油和驴油近似,后来因稀少驴油被猪油代替,将小面团擀成椭圆形,卷上猪油膏后,擀成椭圆,撒上当地产的白芝麻,贴在特制的本地特地烧制的烤炉,2分钟就可以新鲜出炉了.这饼子外酥内软,层数很多,技术好的师傅能做出30多层.对着阳光看都是透亮的.这样看,饼子完全是件艺术品了.好看味道也好.咬一口,满口留香,配上当地的大碗湖沟油茶,才算真正到了湖沟.第二个传说则是,据说很久以前,有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生了一种怪病,突然有一天厌起食来,吃什么都没有胃口,而且一见到饭菜就感到恶心。看到日渐憔悴的女儿,财主心急如焚,于是就贴出告示,说谁要能治好他女儿的病,他愿意给20两银子。结果来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于是他只好再四处张贴告示,并把酬金从20两增加到50两、100两,最后一直到一半家产,还是没能治好。后来来了一个放牛的穷小伙,愿意一试,条件是他要娶这个大小姐为妻,因为他对小姐仰慕以久,而且还没有妻子。开始的时候财主自然不会答应,直到几天后女儿一次又一次晕倒,他才狠下心来,答应了这一的要求。于是这个青年就做了很多这样的烧饼,治好了小姐的病,并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手艺获得了小姐的芳心。后来财主反悔了,这个青年就和小姐私奔出来,逃到了湖沟,世世代代做起烧饼的生意来。而且随着生意的不断做大,过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在做烧饼的闲暇,顺便做些其他的汤面来接济穷人,这就是以后闻名遐迩的湖沟烧饼和湖沟油茶了。其实,蚌埠离固镇的距离很近,老师有时间可以去尝试一下。

谈到了非遗,那么就不得不说非遗的保护措施。首先,开展普查,收集整理资料,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其次,科学的管理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在充分认识到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要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价值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深远的战略眼光,在经济活动与文化开发中,要树立“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理念,不能用牺牲民族文化资源的做法来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更不能竭泽而渔对文化资源进行无度的开发。要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政策,加大管理的力度;还要缜密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才能有步骤地进行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然后,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民间文化的教育,以增进学生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观念与知识。最后,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要成功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离不开精通专业理论且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们的指导,他们能从理论上对这项文化工程进行全面论析,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较完整的理论学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咨询,帮助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务求实效的工作方案。

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只有坚持实施科学正确的方法与措施,才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中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文化利益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之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方面,只有修好中华文化这座“无形的长城”,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才能绵延不绝。以上这些,就是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

14英本一班黄雅婷

学号:51407011029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

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兰香艺校)关于要求建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昆曲)传承基地的报告

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为深入贯彻执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做好非遗----“武义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鼓励、支持教育机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内容,建立传承教学基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规定,我们要求批准本校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昆曲)传承基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立领导机构,加强传承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建立“武义职业技术学校(兰香艺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潘苍红(副校长)

副组长张穗萍(兰香艺校负责人)

何苏生(武义昆曲代表性传人)

组员徐为(戏曲专业班主任)

胡发亮、郑雅如、胡飞平

二、强化“非遗”传承的意识,加强戏曲专业建设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是昆曲兴起后最先广为传播的地区之一,金华形成通俗的“金昆”,通称“草昆”,而武义是草昆的主要生长地。1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武义岭下汤村最早创办了“太和会昆曲坐唱班”。1909年,原宣平县桃溪镇陶村的一些昆曲爱好者,在陶村建立了“儒琴堂昆曲坐唱班”,1934年成立了“昆曲民生乐社”(演出班社)。解放后,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武义县昆剧团。随着社会的变迁,在武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昆曲慢慢走向尽头。因此,传承和发展武义昆曲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更好地做好武义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投入更大的精力、财力和物力,做好武义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首先是在艺校招收中,加大招生力度,拓展低龄学生入学,以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的适应性;其次是继续将昆曲表演纳入基本功训练课程,以提高戏曲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再次是将加大戏曲专业的投资力度,充实更新戏曲专业教学设备,加强戏曲专业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引进的工作,大力培养戏曲专业人才,繁荣戏曲事业,抢救和保护武义昆曲,将昆曲表演艺术传承下去。

三、建章立制,加强考核

学校非常重视非遗传承工作,专门建立了各项戏曲专业的管理和规章制度,并把非遗传承教育、非遗进校园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把非遗创建工作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把非遗传承考评工作纳入班级、教师的考核。

四、编制教材,加强教改

根据本专业的一系列课程安排,非遗项目——“武义昆曲”已作为重点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开设武义昆曲史专修课程,以专著《武义草昆》作为武义昆曲史的历史教材。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编著昆曲专业教材,定期为学生教授武义昆曲表演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开展卓有成效的传承活动。

五、办学条件优越,专项经费保障

本校戏曲专业各项条件均有一定规模,各项设施、设备、场地齐全。校内的“艺术楼”为戏曲专业与传承基地共用,现有专业办公室二处,资料室一处(内设非遗专柜);练功房四处,其中设有专科琴房,集体练乐兼教室一处;排练演出小剧场一幢;还有文化课教室、舞台灯光及服装仓库数间。

现有经历年搜集整理的“武义昆曲”折子戏剧本、曲谱和有关非遗的各种音像、图书等资料和电教器材。备有全堂古装传统“行头”包括服装、盔帽、导具和灯光、幕布、软硬布景及音响字幕等演出设备。

学校设有专项经费,作为该专业和非遗保护传承活动保障,且成效显著。

六、师资队伍精良,教学效果显著

我校现有一支良好的“非遗”传承教育师资队伍,在职戏曲专业教师有国家二级演员(中学高级)二名,三级演员(演奏员)三名,四级演员一名,其中武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一名。外聘原武义昆曲著名老艺人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其中有乐队专科教师胡奇之(国家二级作曲)、傅鸿飞(昆曲正吹、副研究馆员)、谢正平(昆曲鼓板,二级演奏员)、演员专科教师陶远升(工“净”,国家二级演员)、周竹芳

(工“生”国家二级演员),以及小生、花旦等多名昆曲艺人进校授课。

几年来,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训练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了“非遗”的保护工作,加大非遗传承工作力度。科研与保护成果多次在省、市级相关竞赛中获奖。按教学计划,不断地由武义昆曲传人为在职的全体老师开展“非遗”培训,参训率达百分之百。通过折子戏的排练(培训)、演出(实践)和相互间的观摩,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在每个学期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研究,排练昆曲精品唱段、选段及折子戏,结合本专业演出实践,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非遗”活动和教学活动,成果显著。

七、广泛参与“非遗”传承活动,取得较好成绩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活动中,戏曲专业的学生,百分之百地参加“非遗”保护传承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我们还广泛开展课外、校外“非遗”传承演出与纪念活动,以扩大“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影响力。除专业课外,我们还面对全校师生,开办了由戏曲专业老师主讲的“婺(昆)戏剧社”,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我校师生还经常走出校外,面向社会和各中小学开展演出、授课等非遗传承活动。为“非遗”进校园、授课、演出的具体单位有:东干中学、壶山小学、实验小学、熟溪小学和乡镇“非遗”基地——“桃溪镇陶村昆曲延艺社”。学校每年举办的文化艺术周活动和运动会等重大活动,都会将非遗成果向全体师生展演。

与此同时,还积极参加由上级或教育、文化行政部门组织的各

项比赛和展演活动。在戏剧进校园活动中,由我们辅导的昆曲《山门》,于2012年10月18日参加金华市戏曲进校园表演比赛中获表演一等奖;与县文化艺术团合作,专门排练了《狮舞》,于10月21日参加县温泉节演出;由我校教师参加演出的昆曲现代小戏《情系破田坑》在县内展演数十场,并获“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现代戏汇演”银奖,金华市现代小戏(曲艺小品)调演一等奖;11月21日,由全体学生参加演出的《梨园荟萃》节目,参加金华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才艺展示获一等奖,舞台、布景、服装、道具、脸谱展示二等奖;2013年1月8日,参加茭道乡沈家门“百花会”演出;1月9日参加熟溪街道“百花会”演出;1月30日,参加武义县壶山之春文艺晚会(团拜会)演出;6月7日,昆曲《牡丹亭——游园》参加武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启动仪式演出。省“非遗”保护项目《花灯花轿》于6月15日参加在岱山举办的,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交流演出。

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

武义兰香艺术学校

2013年6月26日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下载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节选】(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节选】(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期末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期末报告之-皮影 皮影,俗称“皮影灯”、“皮影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用驴皮或牛皮手工雕制的型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由说、唱和音乐相结合、由......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合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 姓名:常凯峰 班级:06051202 学号:2012301532 2015年4月3日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基本特点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1国考申论范文点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华图 2010-11-24 18:26:09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本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

    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扶贫开发与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略论 罗燕 (贵州省黔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古籍办) 论文摘要:水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民族,有着独具的特色。文章着重论述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