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05:4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

第一篇: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

西安市财政局

关于印发《西安市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

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区县(开发区)财政局: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和完善我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我们修订了《西安市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西安市财政局 14 年12月16日

西安市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和完善我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陕西省省级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陕政办发„2014‟29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改革的意见》(市政发„2013‟2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中用于股权投入的部分(以下简称股权投入),包括:市级工业发展、科技发展、服务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都市农业等专项资金。配套中省财政项目资金以及中省转移支付资金等具备股权投资条件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股权投入资金来源为:市财政当年预算安排的各项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中采取股权投入的资金,以前年度股权投入回收的本金和所形成的投资收益及其他资金。第四条

从2015年起,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除特定用途外,均应安排不低于50%的资金用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项目)的股权投入(包括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金融及担保机构注资、参股风险投资公司等),并逐步提高股权投入比例。以后年度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增量部分扣除特定用途外,原则上全部用于股权投入。具体额度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确定。

第五条 股权投入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注重绩效、滚动发展、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用于股权投入的资金仍按原渠道管理,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征集、评审、实地审查和确定项目,所形成的股权委托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西投控股)实施管理。

第二章 支持范围与方式

第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对注册地、纳税地在我市、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和服务外包等产业领域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规模扩张类企业和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等进行扶持。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到我市重点产业,解决企业在成长期和规模扩张期的资金瓶颈问题,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重点骨干财源。采取股权投入扶持的企业和产业项目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注册、纳税及项目实施地在西安市辖区内;

(二)企业管理团队稳定、素质较高;

(三)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资产状况良好,具有成长性、示范性、带动性的企业;

(四)运作规范,企业构架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合法、规范;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信用等级良好;

(六)企业(项目)符合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申报指南的其他具体条件。

第七条 股权投入资金以国有法人股方式投入企业,投入方式主要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由被投入企业自主选择,经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审核后确定。

普通股方式参股,投入额占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原则上不超过其总股本的20%(且不为第一大股东),收益与其他股东享受同股同酬。为体现市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要求,股权投入资金可对所投资的全市重点发展产业、高新技术初创期企业等给予适当让利。具体由各相关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予以明确,西投控股结合企业(项目)情况提出投资方案建议,报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审定实施。优先股方式参股,收益按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确定,投资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八条 股权投入资金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单户企业(项目)的投入额度依照相关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规模、项目投资、预期绩效等情况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审定。对计划投入额度超过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章 申报及立项程序

第九条 股权投入资金的申报及立项程序:

(一)公开征集: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每年会同市财政局在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中确定当年股权投入资金支持重点,明确申报具体要求,面向社会征集项目。利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平台,为股权投入和运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项目申报:申报企业依属地化原则,通过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系统,按程序逐级向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同时提交申报材料;

(三)项目初审: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四)尽职调查:项目初审通过后,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安排西投控股开展项目尽职调查,西投控股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及投入方案建议并报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

(五)项目评审: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企业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和西投控股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及投入方案建议进行评审和审查,提出评审意见。项目评审参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组织。

(六)项目决策: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实地审查意见,确定拟投入企业(项目)的扶持金额及预期发展绩效目标。

(七)项目公示及下达计划:确定拟投资的股权投入项目,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按程序向社会公示后,会同市财政局下达项目计划,市财政局下达资金计划。

(八)项目实施:西投控股根据下达的项目计划、资金计划和投资方案等与被投入企业签订股权投入协议,实施股权管理。

第四章 股权投入管理主体及职责 第十条 市财政局是股权投入资金的监管主体,负责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收益上缴管理和绩效评价,会同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不直接持有财政支持产业资金形成的股权,不直接进行股权管理。

第十一条

市级产业主管部门是股权投入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负责股权投入项目的征集、审核、公式、下达和资金回收等工作,会同市财政局督促西投控股建立市场化运作风险规避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十二条 西投控股是股权投入资金的管理实施机构,实行企业化运作,负责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股权的日常管理、保值增值,并在法定程序内明确所投入财政资金的有限责任,建立市场化运作风险规避机制和退出机制,防范因投资企业经营亏损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第十三条

西投控股应履行的具体职责包括:拟定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股权的具体管理办法;对申请股权投入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实施具体投入方案和对投入形成的股权进行日常管理;负责提出和实施股权退出方案;建立股权投入企业信息库,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增值服务;依据股权投入项目计划,与被投入企业就投入方式、投入期限、股息收取、股权回购、违约责任等内容签订投入协议,在规定时限内将资金拨付至相关企业,实施股权管理;按约定投入协议参与对被投入企业的重大决策,监督其投资方向,定期向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报告;对股权投入资金按部门、来源、投入类型等单独核算。

第五章 股权投入资金的退出与风险控制

第十四条 股权投入资金项目必须具备明确的退出条件和方式,达到一定的投入年限或约定投入条件(如一定的增值率、企业上市、未能实现预期盈利目标等),应适时进行股权转让、股票减持、其他股东回购以及清算等,实现财政资金退出。西投控股结合股权投入项目运行情况,向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提出退出建议,经批复后实施。

第十五条

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的普通股股权可采取股权转让、其他股东回购及项目公司清算等方式退出,具体由西投控股根据有关规定提出退出方案,报经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及市财政局批复后实施。第十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的优先股股权依据投入协议由被投入企业回购。西投控股签订投入协议时,应对企业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优先股股权投入资金的回购方式、期限及违约责任等予以明确。回购的方式包括:到期一次性回购、投资期限内分期回购、可转换优先股等。第十七条

建立股权投入资金信用奖惩机制。对能够按期支付股息、回购且信誉良好,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发展较快的企业,在以后年度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予以优先(重点)支持;对于不按期支付股息、主观故意、拒不履行股权回购责任的企业,列入市级各部门不良信用企业名单,企业今后申报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不再予以扶持。同时,由西投控股依法启动投入回收追偿程序,按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100%收取违约金。

第十八条 对因经营不善、市场风险等客观原因,无法在投入协议约定期限内进行股权回购的企业,由西投控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股权回购处理方案,报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审定后执行。同时,对企业在未完成股权回购期限内申报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不予扶持。

第十九条 股权投入资金退出时,除按投入协议约定价格退出的以外,西投控股应聘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等专业机构对所持股权进行评估,作为确定退出价格的重要参考。

第二十条 股权投入资金退出后,收回的本金仍按原投入资金渠道滚动使用,用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项目)的股权投入,必要时按程序报批后可统筹使用。股权投入资金的股息、分红等收益按年度缴回财政。市财政每年按照西投控股托管股权投入资金年均余额的1%核拨项目管理费。第二十一条 支持重点企业(项目)持续发展。对于股权投入到期后完成经济效益指标(资产、收入、利润、纳税)超过投入协议(立项合同)预期指标年均20%以上且有新的投资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项目),可在项目执行期结束前提出延长股权投入期限申请,西投控股根据项目情况提出建议方案,报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审定后,可延长投资期限2-3年。

第六章 股权投入监管及配套措施

第二十二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相关产业部门对股权投入资金、股权管理机构和项目企业实施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三条 西投控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和企业章程等行使权力,在所参股企业违法、违规及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股权投入资金不得用于股票、期货、房地产、基金、企业债券、金融衍生品等投资及赞助、捐赠等支出。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拨付需要的前提下,西投控股可通过购买国债及保本短期理财产品的方式盘活存量股权投入资金,形成的收益按年度缴回财政,市财政按照收缴收益的20%核拨西投控股管理费。

第二十四条 西投控股应当每半年(每年1月15日、7 月15日前)向市财政局和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入项目的股权管理和项目实施企业经营情况,对于股权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时报告。

第二十五条 被投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股权投入协议约定的有关内容,接受股权投入监管,配合西投控股开展股权管理工作,定期汇报项目进展及企业经营情况,对于公司发生的重大及变更事项应及时向西投控股报告。

第二十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纳入公共财政资金考核评价体系。由专项资金主管部门配合市财政局建立有效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股权投入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被投入企业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第二十七条 建立资金动态考核调整机制。将股权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为下一年度产业主管部门申请财政资金的考量因素之一。对股权投入资金使用绩效好的产业主管部门(专项资金),可增加下年度股权投入资金安排额度,对未完成年度股权投入资金比例或资金使用绩效较差的产业主管部门(专项资金),酌情减少下年度资金安排金额。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市财政局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按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改革工作的有关要求,修订和完善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企业的指导和监管。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原《西安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暂行办法》(市财发„2010‟477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西安市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2014版)

西安市市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优化和完善我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陕西省省级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陕政办发〔2014〕29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改革的意见》(市政发〔2013〕2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中用于股权投入的部分(以下简称股权投入),包括:市级工业发展、科技发展、服务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都市农业等专项资金。配套中省财政项目资金以及中省转移支付资金等具备股权投资条件的均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股权投入资金来源为:市财政当年预算安排的各项支持产业发展资金中采取股权投入的资金,以前股权投入回收的本金和所形成的投资收益及其他资金。

第四条 从2015年起,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除特定用途外,均应安排不低于50%的资金用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项目)的股权投入(包括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金融及担保机构注资、参股风险投资公司等),并逐步提高股权投入比例。以后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增量部分扣除特定用途外,原则上全部用于股权投入。具体额度由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确定。

第五条 股权投入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注重绩效、滚动发展、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用于股权投入的资金仍按原渠道管理,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征集、评审、实地审查和确定项目,所形成的股权委托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西投控股)实施管理。

第二章 支持范围与方式 第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对注册地、纳税地在我市、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产业化和服务外包等产业领域的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规模扩张类企业和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等进行扶持。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到我市重点产业,解决企业在成长期和规模扩张期的资金瓶颈问题,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重点骨干财源。采取股权投入扶持的企业和产业项目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注册、纳税及项目实施地在西安市辖区内;

(二)企业管理团队稳定、素质较高;

(三)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资产状况良好,具有成长性、示范性、带动性的企业;

(四)运作规范,企业构架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合法、规范;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信用等级良好;

(六)企业(项目)符合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申报指南的其他具体条件。

第七条 股权投入资金以国有法人股方式投入企业,投入方式主要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由被投入企业自主选择,经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审核后确定。

普通股方式参股,投入额占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原则上不超过其总股本的20%(且不为第一大股东),收益与其他股东享受同股同酬。为体现市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要求,股权投入资金可对所投资的全市重点发展产业、高新技术初创期企业等给予适当让利。具体由各相关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予以明确,西投控股结合企业(项目)情况提出投资方案建议,报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审定实施。

优先股方式参股,收益按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确定,投资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八条 股权投入资金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单户企业(项目)的投入额度依照相关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规模、项目投资、预期绩效等情况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审定。对计划投入额度超过2000万元以上(含2000万元)的重大产业项目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章 申报及立项程序

第九条 股权投入资金的申报及立项程序:

(一)公开征集: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每年会同市财政局在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中确定当年股权投入资金支持重点,明确申报具体要求,面向社会征集项目。利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平台,为股权投入和运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项目申报:申报企业依属地化原则,通过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系统,按程序逐级向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同时提交申报材料;

(三)项目初审: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四)尽职调查:项目初审通过后,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安排西投控股开展项目尽职调查,西投控股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及投入方案建议并报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

(五)项目评审: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企业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和西投控股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及投入方案建议进行评审和审查,提出评审意见。项目评审参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组织。

(六)项目决策: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实地审查意见,确定拟投入企业(项目)的扶持金额及预期发展绩效目标。

(七)项目公示及下达计划:确定拟投资的股权投入项目,由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按程序向社会公示后,会同市财政局下达项目计划,市财政局下达资金计划。

(八)项目实施:西投控股根据下达的项目计划、资金计划和投资方案等与被投入企业签订股权投入协议,实施股权管理。

第四章 股权投入管理主体及职责 第十条 市财政局是股权投入资金的监管主体,负责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收益上缴管理和绩效评价,会同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不直接持有财政支持产业资金形成的股权,不直接进行股权管理。第十一条 市级产业主管部门是股权投入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负责股权投入项目的征集、审核、公式、下达和资金回收等工作,会同市财政局督促西投控股建立市场化运作风险规避机制和退出机制,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第十二条 西投控股是股权投入资金的管理实施机构,实行企业化运作,负责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股权的日常管理、保值增值,并在法定程序内明确所投入财政资金的有限责任,建立市场化运作风险规避机制和退出机制,防范因投资企业经营亏损而产生的投资风险。

第十三条 西投控股应履行的具体职责包括:拟定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股权的具体管理办法;对申请股权投入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尽职调查报告;实施具体投入方案和对投入形成的股权进行日常管理;负责提出和实施股权退出方案;建立股权投入企业信息库,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增值服务;依据股权投入项目计划,与被投入企业就投入方式、投入期限、股息收取、股权回购、违约责任等内容签订投入协议,在规定时限内将资金拨付至相关企业,实施股权管理;按约定投入协议参与对被投入企业的重大决策,监督其投资方向,定期向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报告;对股权投入资金按部门、来源、投入类型等单独核算。

第五章 股权投入资金的退出与风险控制

第十四条 股权投入资金项目必须具备明确的退出条件和方式,达到一定的投入年限或约定投入条件(如一定的增值率、企业上市、未能实现预期盈利目标等),应适时进行股权转让、股票减持、其他股东回购以及清算等,实现财政资金退出。西投控股结合股权投入项目运行情况,向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市财政局提出退出建议,经批复后实施。

第十五条 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的普通股股权可采取股权转让、其他股东回购及项目公司清算等方式退出,具体由西投控股根据有关规定提出退出方案,报经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及市财政局批复后实施。第十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所形成的优先股股权依据投入协议由被投入企业回购。西投控股签订投入协议时,应对企业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优先股股权投入资金的回购方式、期限及违约责任等予以明确。回购的方式包括:到期一次性回购、投资期限内分期回购、可转换优先股等。

第十七条 建立股权投入资金信用奖惩机制。对能够按期支付股息、回购且信誉良好,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发展较快的企业,在以后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予以优先(重点)支持;对于不按期支付股息、主观故意、拒不履行股权回购责任的企业,列入市级各部门不良信用企业名单,企业今后申报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不再予以扶持。同时,由西投控股依法启动投入回收追偿程序,按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100%收取违约金。

第十八条 对因经营不善、市场风险等客观原因,无法在投入协议约定期限内进行股权回购的企业,由西投控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股权回购处理方案,报相关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审定后执行。同时,对企业在未完成股权回购期限内申报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不予扶持。第十九条 股权投入资金退出时,除按投入协议约定价格退出的以外,西投控股应聘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等专业机构对所持股权进行评估,作为确定退出价格的重要参考。

第二十条 股权投入资金退出后,收回的本金仍按原投入资金渠道滚动使用,用于相关产业领域企业(项目)的股权投入,必要时按程序报批后可统筹使用。股权投入资金的股息、分红等收益按缴回财政。市财政每年按照西投控股托管股权投入资金年均余额的1%核拨项目管理费。

第二十一条 支持重点企业(项目)持续发展。对于股权投入到期后完成经济效益指标(资产、收入、利润、纳税)超过投入协议(立项合同)预期指标年均20%以上且有新的投资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项目),可在项目执行期结束前提出延长股权投入期限申请,西投控股根据项目情况提出建议方案,报市级产业主管部门和市财政局审定后,可延长投资期限2-3年。

第六章 股权投入监管及配套措施 第二十二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相关产业部门对股权投入资金、股权管理机构和项目企业实施监督和指导。第二十三条 西投控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和企业章程等行使权力,在所参股企业违法、违规及风险不可控的情况下,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股权投入资金不得用于股票、期货、房地产、基金、企业债券、金融衍生品等投资及赞助、捐赠等支出。在确保资金安全和拨付需要的前提下,西投控股可通过购买国债及保本短期理财产品的方式盘活存量股权投入资金,形成的收益按缴回财政,市财政按照收缴收益的20%核拨西投控股管理费。

第二十四条 西投控股应当每半年(每年1月15日、7 月15日前)向市财政局和市级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入项目的股权管理和项目实施企业经营情况,对于股权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时报告。

第二十五条 被投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股权投入协议约定的有关内容,接受股权投入监管,配合西投控股开展股权管理工作,定期汇报项目进展及企业经营情况,对于公司发生的重大及变更事项应及时向西投控股报告。

第二十六条 股权投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纳入公共财政资金考核评价体系。由专项资金主管部门配合市财政局建立有效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股权投入项目实际投资规模、被投入企业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

第二十七条 建立资金动态考核调整机制。将股权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为下一产业主管部门申请财政资金的考量因素之一。对股权投入资金使用绩效好的产业主管部门(专项资金),可增加下股权投入资金安排额度,对未完成股权投入资金比例或资金使用绩效较差的产业主管部门(专项资金),酌情减少下资金安排金额。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市财政局会同相关主管部门按照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改革工作的有关要求,修订和完善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企业的指导和监管。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原《西安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暂行办法》(市财发〔2010〕477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安徽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安徽省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6〕3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是由中央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补助我省、用于奖补支持各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开展幼儿资助的资金。

第三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由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管理。省财政厅负责会同省教育厅将中央财政下达资金分配下达到市县,对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省教育厅负责指导县区编制学前教育专项计划,审核市县申报材料,形成全省学前教育专项计划,报教育部审批,并在资金下达后推动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会同省财政厅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共同做好项目管理。市县财政和教育部门是项目实施主体,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工作。

第四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分配使用管理遵循“总量控制,-1-突出重点;省级统筹,县区实施;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 资金使用范围

第五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的范围覆盖全省,并向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不在以上范围的皖北地区等贫困地区倾斜。

第六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分为两类,即“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和“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前者用于奖补支持地方多种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后者用于奖补支持地方健全幼儿资助制度。

第七条 “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由市县财政和教育部门统筹用于以下几方面支出:

(一)支持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等;

(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三)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农村集体举办的幼儿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

(四)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学前教育;

(五)支持在偏远农村地区实施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第八条 “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用于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在-2-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第九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严禁用于偿还债务;严禁用于平衡预算。

第三章 资金分配与拨付

第十条 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根据中央财政核定下达我省的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额度,分“扩大资源”和“幼儿资助”两类项目资金,按照因素法分配到市县。市县财政和教育部门结合本级财政投入,统筹安排,合理使用。

第十一条 “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中,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奖补资金根据每年志愿者人数和新增支教点数据实核算,其余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其中,巡回支教奖补标准为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对新设立的巡回支教点给予一次性补助1.5万元。

其他“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分配因素包括区域因素、基础与绩效因素、投入与努力因素、改革与管理因素。其中:

基础与绩效因素(60%),指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及其实现情况。主要包括在园幼儿数、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人均可用财力、贫困发生率等子因素。各子因素数据根据相关事业发展统计资料获得。

投入与努力因素(30%),指学前教育投入情况。主要包括上午度市县学前教育生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社会力量投入

-3-(主要是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等)总量等子因素。各子因素数据通过相关教育经费统计数据获得。

改革与管理因素(10%),指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加强资金管理等情况。主要根据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建设、工作总结材料等情况综合核定,由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考核获得计量数据。

计算公式为:

某市县扩大资源类资金

第十二条 “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因素包括:区域因素、基础因素、投入因素、管理因素。其中:

基础因素(60%),主要是在园幼儿数,数据根据事业发展

-4-统计资料获得;投入因素(30%),主要是市县财政幼儿资助投入,数据通过相关教育经费统计获得;管理因素(10%),主要是资助政策评分,由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考核获得计量数据。

计算公式为:

某市县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

第十三条 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含提前下达预算指标)下达我省后,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在30日内按照预算级次将预算合理分配、及时下达到市县,并就资金使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抄送财政部驻安徽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四条 市县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在收到上级预算文件后的30日内,将资金分配落实到具体项目或者幼儿园,资金分配结果应当同时录入学前教育相关管理信息系统。

-5-第十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学前教育发展资金,要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完成后,若有结余资金,由市县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另有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资金申报

第十七条 县级财政会同教育部门应当在每年2月20前,向市财政和教育部门报送当年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申报材料;市财政和教育部门审核汇总后,于每年2月底前,向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报送当年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申报材料。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对各市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及时上报财政部和教育部,并抄送财政部驻安徽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八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申报材料主要内容包括:

(一)上学前教育“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工作总结及当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上午度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基础,综合改革及相关制度建立情况,为扩大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市县财政学前教育投入及增长情况(不含幼儿资助资金投入)等;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资金安排计划等。

(二)上“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工作总结及

-6-当年工作计划,包括幼儿资助制度建立健全和落实、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市县级财政幼儿资助投入、工作成效等情况,以及当年完善制度、工作措施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计划。

(三)上市县财政对学前教育各项投入的预算文件。第十九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申报材料是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逾期不提交申报材料的市,在分配当年资金时,“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中的“改革与管理”因素作零分处理。

第五章 资金监督检查和问责

第二十条 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对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分类实施目标管理,根据各地工作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市县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各幼儿园实际,统筹确定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方式和资金比例,采取适宜的资金管理方式,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项目库建设和管理。属于基本建设的项目,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项目完成后要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资产移交等手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应该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

“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市县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合理确定资助范围和资助标准,建立幼儿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减免保育教育费、补助伙食费等方式,确保家庭经济困

-7-难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第二十一条 各级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明确职责,分级管理,加强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级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资金管理办法、相关支出补助标准、多渠道扩大资源和幼儿资助等管理制度,安排资金预算并按时拨付、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规定实施政府采购,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对本地资金管理中的重大事项组织调研、核查和处理。

各级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指导本地和幼儿园编制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出资金预算建议,参与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相关支出补助标准、多渠道扩大资源和幼儿资助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学前教育基础数据,负责指导项目实施和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幼儿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二条 市县教育和财政部门应定期沟通交流项目实施成效,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质量。

第二十三条 市县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预算公开的总体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市县教育部门应当通过当地媒体、部门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体规划、资金安排

-8-等情况。

获得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的幼儿园,应当将支持项目名称、立项时间、实施进展、经费使用和验收等信息通过园内公告栏予以全程公开,有条件的还可通过幼儿园门户网站公开。

第二十四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要建立“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机制。严禁将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对外投资等支出,不得从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或管理经费。对于挤占、挪用、虚列、套取专项资金等行为,按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五条 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复核过程中,违反规定分配资金或者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或项目)分配资金以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按照《预算法》、《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各地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具体使用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印发的《安徽省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

-9-教〔2016〕63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以下简称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是由中央财政设立、通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奖补支持各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开展幼儿资助的资金。

第三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由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管理。财政部负责组织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中期财政规划和预算编制,会同教育部分配及下达资金,对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教育部负责制定学前教育专项计划,为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提供基础数据,会同财政部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共同做好项目管理。

第四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分配使用管理遵循“总量控制,突出重点,省级统筹,规范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 资金使用范围

第五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的范围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份),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部困难省份,并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

第六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分为两类,即“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和“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前者用于奖补支持地方多种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后者用于奖补支持地方健全幼儿资助制度。

第七条 “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由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统筹用于以下几方面支出:

(一)支持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等;

(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三)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农村集体举办的的幼儿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

(四)支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学前教育;

(五)支持在偏远农村地区实施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

第八条 “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用于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第九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严禁用于偿还债务;严禁用于平衡预算。

第三章 资金分配与拨付

第十条 财政部和教育部根据资金总量和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需要,分别确定“扩大资源”和“幼儿资助”两类项目资金的规模。

第十一条 “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根据学前教育基本情况和财力状况分别确定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资金规模后,按因素法分配到各省份,由各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分配因素包括基础与绩效因素、投入与努力因素和改革与管理因素三类。其中:

基础与绩效因素,指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及其实现情况。主要包括在园幼儿数、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人均可用财力等子因素。各子因素数据根据相关事业发展统计资料获得。

投入与努力因素,指学前教育投入情况。主要包括上地方学前教育生均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社会力量投入(主要是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等)总量等子因素。各子因素数据通过相关教育经费统计数据获得。

改革与管理因素,指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加强资金管理等情况。主要根据推进学前教育综合改革、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建设、工作总结材料上报等情况综合核定,由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组织考核获得计量数据。

第十二条 “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按因素法进行分配。具体分配时,先按中西部省份和东部省份分别确定分配资金规模,再分别按在园幼儿规模、资助制度建立健全、地方财政幼儿资助投入及实施效果等因素进行分配。

第十三条 财政部和教育部每年9月底前提前下达各省份下一部分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指标;每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90日内,正式核定全年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并下达剩余部分,同时抄送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接到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预算(含提前通知预算指标)后,应当在30日内按预算级次分解下达,提出明确的资金管理和使用要求,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五条 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在收到上级预算文件后的30日内,将资金分配落实到具体项目或者幼儿园,资金分配结果应当同时录入学前教育相关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学前教育发展资金,要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确保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完成后,若有结余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另有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资金申报

第十八条 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在每年3月15日前,向财政部和教育部报送当年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申报材料,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九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申报材料主要内容包括:

(一)上学前教育“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工作总结及当年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基础,综合改革及相关制度建立情况,为扩大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省级及省级以下财政学前教育投入及增长情况(不含幼儿资助资金投入)等;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资金安排计划等。

(二)上“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工作总结及当年工作计划,包括幼儿资助制度建立健全和落实、中央财政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地方财政幼儿资助投入、工作成效等情况,以及当年完善制度、工作措施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计划。

(三)上省级财政对学前教育各项投入的预算文件。

第二十条 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申报材料是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逾期不提交申报材料的省份,在分配当年资金时,“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中的“改革与管理”因素作零分处理。

第五章 资金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和教育部对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分类实施目标管理,根据各省工作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扩大资源”类项目资金,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各地实际,统筹确定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方式和资金比例,采取适宜的资金管理方式,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项目库建设和管理。属于基本建设的项目,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项目完成后要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资产移交等手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应该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

“幼儿资助”类项目资金,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合理确定资助范围和资助标准,建立幼儿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减免保育教育费、补助伙食费等方式,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第二十二条 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明确职责,分级管理,加强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地方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支出补助标准、多渠道扩大资源和幼儿资助等管理制度,安排专项资金预算并按时拨付、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规定实施政府采购,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对本地资金管理中的重大事项组织调研、核查和处理。

地方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指导本地和幼儿园编制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专项资金预算建议,参与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支出补助标准、多渠道扩大资源和幼儿资助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学前教育基础数据,负责指导项目实施和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幼儿园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第二十三条 地方教育和财政部门应定期沟通交流项目实施成效,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质量。

第二十四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财政预算公开的总体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地方特别是县级教育部门应当通过当地媒体、部门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总体规划、资金安排等情况。

获得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支持的幼儿园,应当将支持项目名称、立项时间、实施进展、经费使用和验收等信息通过园内公告栏予以全程公开,有条件的还可通过幼儿园门户网站公开。

第二十五条 对于滞留、截留、挤占、挪用、虚列、套取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以及疏于管理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省级财政和教育部门应当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具体使用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八条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支持中西部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实施方案的通知》(财教〔2011〕406号)、《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支持中西部地区利用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实施方案的通知》(财教〔2011〕407号)、《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支持中央财政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1〕408号)、《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支持中央财政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11〕409号)等4个文件同时废止。

第五篇: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财农字[2000]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计委(以工代赈办):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一、《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二、《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管理办法》(试行)

三、制定《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说明

附件一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设立的用于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的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适用本办法的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

第二章 资金来源

第四条 财政扶贫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

第五条 地方政府应按不低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额度30%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包括财政和部门的配套资金。

第六条 地方财政应落实的配套资金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共同负担,负担比例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对市、县财政部门确实无力配套的,省级财政必须全部负担。地方各级财政应负担的部分,必须在年初预算中足额安排。

第七条 配套资金不能虚列预算,不能多头配套。对中央财政第四季度追加的资金,地方各级政府可视财力情况安排配套。第三章 资金使用

第八条 以工代赈资金和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用于国定贫困县。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国定贫困县,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非国定贫困县。

第九条 中央财政从中央预算安排的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县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第十条 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范围:

(一)以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重点修建县、乡、村道路(含桥、涵),建设基本农田,兴建小型、微型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及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含造林、种果、畜牧草场建设)等;适当用于异地扶贫开发中的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科技扶贫(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培训等);适当用于修建乡村道路、桥梁,建设基本农田(含畜牧草场、果林地),兴建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

第十一条 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不得用于下列各项支出:

(一)行政事业机构开支和人员经费;

(二)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

(三)弥补企业亏损;

(四)修建楼、堂、馆、所及住宅;

(五)各部门的经济实体;

(六)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

(七)大中型基建项目;

(八)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汽车、手机、传呼机等);

(九)小额信贷及其他形式的有偿使用;

(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

(十一)其他与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范围不相符的支出。

第四章 资金分配与管理

第十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应依据:

(一)国家扶贫方针政策;

(二)贫困人口数;

(三)贫困县数;

(四)自然条件;

(五)基础设施状况;

(六)地方财力;

(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八)资金使用效益;

(九)其他。

第十三条 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分配程序为:

(一)以工代赈资金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步分配方案;

(二)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步分配方案;

(三)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平衡提出统一分配方案,上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并于年初一次通知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时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计委、扶贫办;

(四)以工代赈计划由国家计委及时下达,财政部拨付资金。

第十四条 中央财政在全国人大批准通过预算后1个月内将资金下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地方各级财政在收到上一级财政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后,应尽快与扶贫办、计委(以工代赈办)衔接项目计划,分批下达资金。首批下达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比例不得低于80%。

第十五条 中央财政每年从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中分别提取1.5%,用于项目管理费,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费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项目管理费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下达各地。地方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再提取项目管理费和其他费用。

项目管理费使用管理,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省以下(含省本级)各级财政部门要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项管理,封闭运行。当年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专户存储所得利息,全额转作扶贫资金,继续用于扶贫。

第十七条 财政扶贫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实行省级管理制度,省以下不能层层切块分配,要严格实施项目管理,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按项目建设进度核拨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第十八条 扶贫项目在地方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明确责任,各司其责,严格把关。提前落实项目计划,组织协调、指导项目实施,并对项目实施进行审核、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汇审财务决算,监督资金使用。计划部门会同财政、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对以工代赈项目进行竣工验收,财政部门会同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对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根据竣工验收结果,财政部门建立资产登记档案。

第十九条 财政扶贫资金推行报账制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对扶贫开发项目发生的数额较大的购买性支出实行政府采购,具体额度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条 同一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多头申请资金。

第二十一条 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项目建设单位,执行终了,要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按时编报会计报表和决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上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要根据财政部关于财政总决算的编报要求,按时向财政部报送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表,并抄报有关部门。第五章 资金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计委(以工代赈办)、扶贫办要依法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配合审计等有关部门做好审计、检查、稽查工作。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如数调减下分配指标,并视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

(一)挥霍、浪费、截留、克扣、挤占财政扶贫资金的;

(二)配套资金不足的;

(三)同一项目多头申报、多头申请资金的。

第二十四条 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的行为,要如数抵减下拨款,并依法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用于边境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三北”防护林的财政扶贫资金,执行本办法。

第二十六条 “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财政部财农字[1995]10号文件规定,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的管理办法执行财政部财农字[2000]1号文件规定。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财政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备案。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二

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推进财政扶贫项目管理工作,提高财政扶贫项目管理水平,根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资金来源

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每年由中央分别从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中提取1.5%。地方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再提取扶贫项目管理费及其他费用。

二、资金使用范围

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以及县级以下扶贫会议经费、资料费、印刷费等开支。

该经费不得用于《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限支项目。

三、资金管理

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费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项目管理费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下达各省(区、市),由各省(区、市)统筹安排。

各省(区、市)在安排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时,必须考虑全省扶贫资金分配和扶贫工作情况,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地支持贫困人口相对集中、扶贫任务较重的贫困县。

各省(区、市)每年安排给县级的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不得低于全省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总额的80%。

四、监督检查

各级安排财政扶贫项目管理费时,要同时抄报同级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中央财政及财政监察部门将不定期地组织检查,发现违规者,视情况予以处置。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三

制定《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说明

一、为什么要制定统一规范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资金投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财政扶贫资金种类较多,资金使用混乱、分散,管理多头,政策界限模糊,导致挤占、挪用转移甚至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根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精神,结合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统一、规范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二、制定《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实际工作需要但现行管理制度又没有规定,或者不够明确的,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2.本着规范统一的原则,将同属于财政性质的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统一纳入一个管理制度进行规范。

三、与现行制度规定不一致的有关内容

1.为保证现行有关政策的连续性,在现行政策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各自的使用范围。

2.明确项目管理费的提取和使用。对项目的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以及必要的扶贫业务费开支等,允许在财政扶贫资金中列支,但必须从严掌握,不得铺张浪费。项目管理费由中央财政分别从以工代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中提取1.5%,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费由国家计委商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项目管理费由财政部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下达各地。地方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再提取项目管理费和其他费用。

3.要求省以下(含省本级)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专项管理,封闭运行,并积极推行报账制管理;对扶贫开发项目发生的数额较大的购买性支出实行政府采购。

4.地方配套资金问题:规定省以下(含省本级)各级政府配套安排的扶贫资金,不得低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额度的30%,配套比例只规定了下限,没有规定上限;地方政府配套的资金包括财政配套资金和有关部门安排的配套资金;地方财政应落实的配套资金,由地方各级财政共同负担,负担比例由省确定;对一些市县财政确实无力配套的,市县财政可以不予配套,但省级财政必须配齐。

5.培训经费问题:不再执行财政部财农字[1999]83号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对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培训经费可根据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具体扶贫项目进行安排。但要从严掌握,严禁扩大范围。

四、本办法有关条款的说明

1.第九条中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资金,仍由财政部门和民委部门共同管理。

2.第十九条“购买性支出”,指对扶贫项目所需物资、材料、设备集中、批量购买所发生的支出。

3.第二十条“同一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多头申请资金”,是指同一扶贫开发项目,不得既申请以工代赈资金,又申请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发展资金。

下载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支持产业发展资金股权投入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江市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2011-8-21

    内江市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内府发[2011]24号 2011年8月31日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产业整合与结构升级,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建立......

    《深圳市财政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办法(试行)》20150906

    深圳市财政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深圳市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的管理,创新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落实市产业专项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

    深圳市财政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办法(5篇范例)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 财政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 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深圳市财政产业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

    建立旅游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旅游产业资金支持体系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涵盖了一个人高品位的自然需求,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其关联度之大、带动力之强。拉长做强旅游产......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办法[合集]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预算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

    财政专户资金网上支付管理办法

    财政专户资金网上支付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金拨付中间环节,经局领导研究决定,从2011年10月份起,对所有财政专户资金拨付实行网上支付,具体......

    财政林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财农[2012]505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林业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自治区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改进加强自治区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