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

时间:2019-05-14 05:3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

第一篇: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

中药材发展现状

中药材种植的收益,一直是困扰着当地农民大面积发展的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县东秀庄乡小双碾村是出了名的中药材种植示范村,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其中有3户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当时被誉为中药材种植收入的“万元户”,后期由于盲目大种党参,出现市场供需失调,造成了严重的党参烂市,一度时期无人问津,农民所种的党参不是生虫,就是霉变,不是烧火,就是喂牛。前几年全市发展穿地龙种植,产出后穿地龙又被黄姜替代,价格一落千丈,农民又吃了苦头,药贱伤农,谈种药色变。

近年来,在公司、合作社的保护下,农民中药材种植心情蠢蠢欲动,但仍不敢大面积种植,原因主要是投资过高,想种种不起。

五寨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中药材的发展,2002年做出了《关于加快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的决定》,提出了五寨发展中药材生产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战略措施。2004年又把中药材生产作为全县六大产业之一,专门成立了中药材领导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中药材种植的规划和组织原理;协调投资企业和种植药材乡、村农户的联系;培训中药材种植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2011年,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上任后,特别重视中药材产业的远景发展,把中药材产业列入“十二五”规划,并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五大产业之一,继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中药材种植面积2.4万亩,其中黄芪种植1.6万亩。黄芩、甘草、穿地龙、金银花、板蓝根、红花等种植面积8000余亩。

五寨县委书记张春在2012年2月17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突出五大优势农业产业,建设马铃薯、甜糯玉米、小杂粮、中药材、蔬菜五大种植示范基地。”县长张宇光讲到:“发展蔬菜、中药材、糯玉米、红芸豆等特色种植”、“投资1.5亿元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及新产品开发项目”。绘制了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远景蓝图,催人奋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我县扶贫对接单位,非常注视五寨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在财力、物力、技术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作为我国中医药行业最高的科研机构为我县中药材种植发展提供了科学数据,发展当地道地中药材种植已形成全县人民上下的共识。

五、市场分析

黄芪为我国中药材大宗商品之一,以黄芪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有200多种,随着世界各国医药界、保健业界、餐饮业界等对黄芪的研究开发,黄芪的用量不断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以前,我省外贸把黄芪作为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年创汇800多万美元,上世纪末,国内年需求量为9000吨,出口

芪的销售网络逐步形成。五寨县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扶贫县,2005年6月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山西省扶贫办、忻州市扶贫办、五寨县人民政府与国内二十多家大型中药加工、销售企业在五寨县召开了中药材产业化座谈会,各大中药加工、销售企业对五寨产中药材看好,愿长年订购五寨产中药饮片。广州其星药业,每年要求提供地产各种中药材100吨;哈尔滨制药集团包销我县所产黄芩。但当时的年产量很少,实难凑齐。2011年,经中国中药协会介绍,道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了安徽省十大药商之一亳州市景福中药有限公司,公司每年需提供黄芪150吨,同等价格下,首先选用五寨黄芪;年前,经山西省外贸朋友介绍,道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香港一家公司签订了年生产5-8吨、单价每公斤200多元的出口黄芪饮片协议,年前已开始生产。除此之外,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广州清平等各大药材市场的客商常来五寨订货,但终因货少而谢客。目前五寨道地黄芪可以说不愁卖不了,就愁产不出。

六、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黄芪育苗。以水浇地种植,亩需种子12公斤,单价120元,合计1440元,亩产种苗10万左右,株重平均4克,合计亩产种苗400公斤左右,按现时的市场行情计算,种苗单

三年后,每公斤以8元回收农民半野生黄芪,亩支出5200元,折干率2.5:1,干品出260公斤,按70%修剪出口黄芪条180公斤,下角料74公斤,损耗6公斤,每公斤出口条按40元,下角料8元计算,亩加工增值7790元,扣除收购成本5200元,加工费360元,管理费等200元,加工厂亩增收2030元,上缴国税200元,企业获利1830元。

2、社会效益

如果全县黄芪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每年可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700元,可创税近2亿元,解决1000多人的就业岗位,形成中药材集散市场,提升中药材的品味,掌控中药材的行情,带动其它产业的增收。

黄芪为豆科植物,种植后老百姓公认的好茬子,黄芪为多年生植物,可增加植被,防风固沙,抑制水土流失。

七、存在问题

通过几年的种植,研究探索出了不少经验,通过几年的发展,看出了不少问题。

1、想种种不起

中药材种植投资大,效益高,当地的贫困农民想种实在投资不起。以2011年黄芪育苗计算,春季每公斤种子涨到100元,到秋季涨到120元。我们以每亩地12公斤种子育苗,以每公斤120元计算,只种子投入1440余元,农民种当地农作

地,双重起挖投入,农民、合作社双重受损。

3、缺少龙头企业

近年来,五寨县建成了不少种植、加工企业,但不是停产就是因资金不足而无规模,限制了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发展。

八、建议

任何一个新产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政府的支持,五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建议一:成立产业领导组织机构,争取国家、省、市等各方面的资金,支持五寨中药材基地建设,管理五寨中药材产业发展。

建议二:解决黄芪种植的机械化采收。解决机械化采挖是首要的问题,去年我们专门组织人员到内蒙古黄芪产区考察机械,发现也很简单,只是一部大马力拖拉机与一部改装过的土豆收获机,效率远远超过单犁起挖,收净度达92%以上。

建议三:建议县政府为农民购买黄芪种子,实施育苗3000亩,移栽12000亩,持续支持三年,并为中药材种植户,保证种植补贴,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使农民从育苗、移栽到产出自己的种子,形成中药材种植小产业链,发展自身种植,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建议四:建议政府出资金,在南山区经堂寺、黄土坡两沟的耕地与弃耕地中结合旅游产业种植半野生黄芪、黄芩、玫瑰

第二篇:汉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

汉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为整合资源,充分发掘汉源独特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我县中药材产业,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现将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发展情况(一)林麝养殖

为了做好林麝养殖工作,2013年3月,王朝副县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养殖户赴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实地考察林麝养殖。6月养殖户派人到马尔康养殖场实地学习。2013年10月18日从马尔康引进林麝50头,分别在九襄镇堰沟村,坭美乡横山村,富泉镇伏龙村进行试养。目前保存43头,23头母麝配上16头,配种情况很好。目前已下仔14头,保存10头,预计下仔24头,保存18头,四川省养麝研究所技术人员现场评估,评估结果:汉源县气候、环境适宜,食材丰富,适合林麝养殖。养殖户积极性高。今年3月引进四川三三工程劳务承包公司在汉源县坭美乡火地村发展林麝养殖,计划投资1700万元,一期投资500万元,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计划引种150头。

(二)中药材种植

汉源野生中药资源丰富,人工种植历史悠久。种类达200多个品种。2012年以前,主要以散户种植为主,面积在3000亩左右,重点品种为当归、02号、川牛膝、川续断。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先后引进四川科创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瑞泰药业集团公司、成都维特瑞药业集团公司、四川御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汉源县和盛商贸有限公司并建立15家专业合作社进行中药材种植。2013年全县12个乡镇50个村3690户共发展关防风、半夏、当归、柴胡、苍术、白术、云木香、黄柏、川牛膝、续断、党参等中药材11000亩,总产量为16500吨,总产值达4950万元,户均收入达1.34万元,截止目前为止,全县15个乡镇共发展玛卡、重楼、天麻、半夏、当归、柴胡、苍术、白术、云木香、黄柏、川牛膝、续断、党参等中药材16000亩。建成坭美乡石泉村5000亩玛卡、云木香、续断、党参、种植基地、万里乡3000亩玛卡、重楼、天麻种植基地、晒经乡波络村1000亩玛卡、当归、柴胡、苍术种植基地、双溪乡200亩白术种植基地、(三)中药材加工企业

为延伸汉源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服务当地经济,2011年5月引进四川御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雅

安市首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012年5月12日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现场检查,6月28日取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2012年7月1日正式开始投产。到目前为止,该企业产品已覆盖全市7县1区,远销省外3个省,年销售额2820万元。

(四)信息平台建设:与中药材天地网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适时发布信息和交流市场行情,指导服务生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技术培训:聘请峨眉医药学校专家到我县开展中药材种植的技术培训1次,培训人员20多人次;现场技术指导5次,协助大户规划设计2次。

二、发展模式: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大户”的模式,由公司提供种子、种苗;提供技术,保护价回收。最大限度的保护药农利益。

三、采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工办、发改、财政、科技、林业、农业、药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设在林业局,具体负责全县中药材产业的规划落实、政策制定、奖惩考核、招商引资及协调解决生产中重大疑难问题。

(二)加强技术保障

采取县校(所)合作模式,聘请专家到我县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开展中药材种植的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进行规范化种植,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三)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1、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坚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按照GAP标准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态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模化发展原则,在上半县重点发展党参、白术、云木香、牛蒡子、等品种,在下半县重点发展川牛膝、川续断、苍术、白芨等品种。在皇木镇、坭美、晒经、片马、后域乡、西溪乡各建成200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基一个。引导龙头企业在中药材产区建设稳定、可控的原料种植基地,促进优质、特色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适宜区域集中,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

2、野生药材基地。建立道地药材的驯化和人工栽培基地,科技、农业等部门要结合自身优势,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重楼”、“白芨”、“半夏”等野生道地药材苗种复壮,培育出优良品种,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目前“重楼”、“半夏”正在试种。

3、林下观赏药用花卉育苗基地。结合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及新县城绿化,准备在新县城建立200亩林下观赏药用花卉繁殖育苗基地,大力发展牡丹、芍药、玫瑰、金银花等主要品种的林下观赏药用花卉药材种植。目前正在试种。

三、下一步计划

(一)中药材种植 1、2013—2014年为试点起步阶段

发展油用牡丹3000亩、当归2000亩、柴胡2000亩、玛卡1200亩、川续断1000亩、川牛膝700亩、白术200亩、云木香200亩、关防风80亩、重楼50亩、半夏40亩、金银花30亩。2、2015—2016年为推广种植阶段

在试点种植的基础上,对试种药材的生长环境,生产技术进行总结。因地制宜地扩大种植面积。同时,加大营销力度,确保产品销路,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3、2016年后为打造提升阶段

依托已有基地,提升打造油用牡丹30000亩、玛卡20000亩、川牛膝10000亩、关防风5000亩、川续断5000亩、白术2000亩、半夏1000亩、重楼500亩的基地,形成产业规模。

(二)中药材加工企业方面

继续加大对四川御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帮扶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中药材深加工企业2家,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范化种植水平低,品质有待提升。2011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000余亩,主要为散户粗放型种植,栽培管理水平低下,缺乏严格的药材生产操作规范和改良技术,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难以保证。大部分以原料销售和一家一户的粗加工方式为主,属典型的“原料产业”,缺乏现代的加工设备和质量控制措施,生产技术含量低,药材保存的仓储条件差,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二)缺乏龙头企业,资金投入不足。县内仅有一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四川御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没有其它药品生产企业、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和医院制剂室,中药材、饮片的加工及制药生产等应用还很落后,缺乏精深加工能力,产业附加值低,产业互动不足。同时,缺少政府、银行和民间资本投入机制,用于中药材种植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较少,制约了汉源县的药材产业发展。

(三)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体系不全。目前全县尚未建立健全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配套服务体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产学研结合相对薄弱,对发展中药材的现行政策了解不足,药材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力量薄

弱,药农组织化程度低,指导中药材生产乏力,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五、政府支持事项

目前政府已出台政策:《汉源县中药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实施办法(试行)》

汉源县中药材产业办

2014年8月18日

第三篇: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康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康乐县中药材种植历史久远,面积大,品质佳,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是世界中药材中的上品,而康乐县的膜侧中药材以其品质优、产量大、品质好,深受更欢迎。2006年该县申请注册了中药材无公害认证。2009年,全县种植中药材3.62万亩;总产量达5453吨,值产达12609万元;3000吨,产值达1.77亿元。“陇宝”牌莲花山中药材醋、“奥妮雅”中药材系列化妆品、中药材酒、中药材鸡、中药材鸡蛋地方优势品牌初步形成,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膜侧中药材”已成为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其系列产品已成为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新亮点。

1、中药材种植发展现状与优势

(1)现状 康乐县中中药材主要分布于在西南部的莲麓、景古、五户、草滩、胭脂、上湾、鸣鹿、八松几个乡(镇),该区平均海拔2000 — 2400 m,水、肥、光、热及土壤条件均属全县最佳,有耕地面积18.61万亩,是该县中药材生产的最佳地带。近年来,康乐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作为中药材产业作为优化种植结构、实现富民富县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种植面积,着力建设国家级中药材药源基地,2007年,全县种植中药材3.48万亩;总产量达5453吨,产值达1.77亿元。

(2)优势 康乐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有:资源优势,我县地处中纬度、中海拔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农区向牧区、冷暖向干湿过渡地带,植被良好,生物群落多样,是中药材、党参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境内分布着中药材、党参等300多种野生中药材,年采集量达1000吨;种植中药材具备天时条件;地缘优势,我县在气候、水系、温差等方面优于其他种植区,是公认的“中药材”最佳栽培区之一,所产的莲花山中药材称为岷归精品中的精品;有近20万亩耕地非常适宜中药材种植;种植优势,农民在长期的采药、驯化和人工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发展中药材产业兼具人和优势;技术优势,栽培经验和技术逐步完善,探索出了良种选育、野生药材驯化、膜侧种植、中药材直播栽培、专用肥料开发等关键技术,为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加工优势。“义顺”获得甘肃著名商标,中药材系列产品生产GMP认证即将通过,1500吨中药材醋生产线引进使中药材就近收购、精深加工成为可能;市场优势,当前,中医药国际化正在加速,世界中草药市场需求的两位数递增和消费者对中药材系列产品的认可和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产业化生产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2、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植规模发展不够,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该

脱节,使得加工企业原药材收购困难,购销合同往往不能按约兑现,严重影响了农户、基地、公司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的健康运行。

(4)龙头不强,品牌不响,已经成为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加速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县莲花山药业公司已累积资本3000多万元,建成300平方米的中药材提取浓缩、580平方米的中药饮片加工、500平方米的中药材醋、500平方米的中药材酒、380平方米的中药材洗涤化妆品生产和600平方米的药材专用肥、2000平方米的周转库房、110立方米的中药材专用冷藏库,形成年加工中药材醋500吨、中药材1000吨,收购销售中药材10000吨的能力。但由于生产车间狭小,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周边环境欠佳等因素制约,严重影响企业全天候生产。同时,由于品牌培育仅仅停留在地方品牌的水平上,品牌效应较弱,缺乏大市场知名度,市场份额低,造成外地收购商抢断本地原药材,本地企业靠外地市场再供应,原材料进购环节增多,产业效益大打折扣,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3、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规模化生产。统筹整合资金,对良种选育、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等环节进行重点扶持。借鉴该县畜牧产业发展中成功的扶持政策,对集中连片新建基地,按亩补助苗价补贴、化肥补贴,由企业实行交售奖励,通过优惠政策调动企业与农户的积极性,引导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扩大基地规模,实现规模生产。

(2)加强技术支撑,提高产业化水平。利用科技特派员体制和党员帮扶机制,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乡(镇)政府、企业选派20—30名科技特派员,带动建设示范基地,进行技术与信息、生产与市场全程化服务。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GAP规范化种植,特别是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环节面制定出强制性标准,提高原药材品质。

(3)培育龙头和品牌,促进产业升级。建议下大气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营造“康乐”地理标志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理念,积极引进知名加工企业和营销公司,走开放式发展的路子,扩大生产规模。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协调解决莲花山药业公司1500吨中药材醋生产线建设用地10亩,原药材晾晒场地20亩。依托义顺“名酒联销网”建立中药材增值产品市场营销联合舰队,争取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占领西北市场,抢占国内市场。积极推进中药材、党参原产地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对接,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稳定利益共同体,加粗和延长产业链条,加速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打造“康乐”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生产效益,带动优势转移、产业扩张和效益升级。(4)遵循市场规律,繁荣中药材流通。建议采取社会融资、招商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中药材市场建设,建立中药材交

第四篇:独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独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独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陈志勇

2014年9月9日

一、独山中药材资源概况

独山生态环境优越,十分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据资料记载共有药用植物资源1054种,分属151科、562种,药品369科,其中:植物药324种,动物药16种,矿物药19种。其分布广,蕴藏量多,年产量大的中药材有41种之多,大宗品种有夜交藤、金樱子、枇杷叶、果上叶、桔梗、金银花、山枝子、杜仲、鱼腥草、石斛、夏桔草、板蓝根、龙胆草、何首乌、南沙参、百部、栀子、红豆杉、白芨、石斛、杜仲、五倍子、枸杞、云香草、魔芋、黄姜等是我县地道珍稀名贵中药材,为制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地产资源。迷迭香、葛根、黄莲曾在我县大面积种植成功,近年通过招商引进的野葫芦、铁皮石斛、无患籽等正在蓬勃发展。

二、独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1年调查资料,目前我县种植的中药材种类涉及10多种,主要有海花草、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杜仲、龙胆草、山药、蓝莓、黄桅籽、银杏、红豆杉、野葫芦等,总种植面积2万多亩。特色品种有:板蓝根为甲里镇传统种植药材,现辐射到周边乡镇,种植面积已达万亩,产值3032万元,产品流向福建、广东、云南等地,现已吸引福建老板来该镇投资办厂;海花草为我县冷凉湿润气候条件下的高寒乡—甲定乡所独有,野生面积达5000亩,现人工种植面积已达1600余亩,产值500万元,产品流向福建等;鱼腥草全县各地都有栽种,面积略1000亩,产值870多万元;金银花1250亩,产值625多万元;杜仲有1050亩,产值420万元;黄栀子人工种植1600亩,产值50万元;野葫芦人工种植500亩,产值250万元;龙胆草人工栽培300亩,产值90万元;灵芝人工栽培10亩,产值40万元;山药种植面积500亩,产值300万元;银杏300余亩,为县林业局订单种植;迷迭香尚有250余亩,为上世纪末我县招商引资项目,现仅在尧梭乡存在;红豆杉、野葫芦、铁皮石斛、无患籽为近年发展较快的订单种植品种。其它品种种植面积较小,均为本地药材市场收购。

2、中药材加工业发展状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独山建起了一个中药材加工厂,据调查,独山县1994年中药材种植加工开发产值达一千二百余万元,部份县农民局部分散种植中药材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黔南州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可行性分析,《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6年03期),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营状况逐年下降。2008年独山县引进福建德龙制约有限责任公司进驻甲里镇建立板蓝根加工厂,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板蓝根种植产业。2010年药企德龙加工厂收购板蓝根鲜枝叶2100吨,实现加工产值500万元,解决就业30余人,发展势头良好。总之,我县中药材加工企业少,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后续发展缺乏动力;产品规模小,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产品加工与基地产业链条尚未真正形成。

(二)中药材产业存在问题

1、重视不够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县在种植基础、新药品、新剂型、新工艺等的研究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导致:一缺乏必要的引导性投入,二缺乏引导性企业的支撑,药农生产的药材缺乏固定的销售渠道,以致无序销售,税收流失,三缺乏科技人才,对指导中药材生产显得仓白无力,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四规模小,标准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滞后,五对发展中药材的现行政策了解不足,把握不好,以致发展中药材的良好机遇失之交臂。

2、没有中药材产业主抓机构,人才匮乏,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建设薄弱

2008年前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药品购销分别由县科技局、乡企和和中西医药公司中药负责。2008年后从开始省农委(原省农业厅)、州农委(原州农业局)才明确主抓中药材种植业务,上级安排的相关业务相应地落到各县农工局(原农业局)。总之,我县长期以来没有专门从事中药材资源开发和种植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导致了:一是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由于缺乏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人才,致使中药材种植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到种植农户,使中药材基地建设规范性差,质量和效益不高;二是中药生产企业在新药品、新剂型、新工艺研发中,由于自身研究开发力量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新药的研发进程。

3、中药材基础研究薄弱,基地建设规范性差 我县在中药材资源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中药材特征特性、品种选育、种子种苗规范化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分散,规模小,种植方式简单,管理粗放,难以满足国家中药材基地规范化种植标准和市场对中药材的要求,中药材种植的质量不稳定,效益不高。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历史机遇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中药材产业是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相结合,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包括中药材种植业、中药加工业、流通业和中药使用单位(中医医疗机构)等。近年来,世界上使用中药材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药出口量逐年增加,中药材开发的国际市场前景看好、潜力巨大;国内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2009年底以来,国内市场中药价格一路上扬,部分药材甚至出现暴涨局面,例如常用中药材太子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身价上涨了8倍,并一直保持上涨趋势。

2009年国家启动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参保率要达到90%以上,我国医药市场需求随之扩容;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把102种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纳入其中,使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中成药品种数量明显增加,达到987个,较2004年版目录品种数量增加20%等,为中药材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和新版GMP颁布实施,以及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全面提升等,对中药材生产、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等在技术、工艺、质量控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县本来就十分弱小的中药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中药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我省苗药被批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为开发生物资源,加快中药材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医理论和中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海内外华人中广泛传播,而且得到世界愈来愈广泛的重视。目前,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各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世界天然药物贸易额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中药材的年需求量约90万吨,并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长,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全球中药及制成品贸易额近2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长,中药的国内、国际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加入WTO,使中医药在21世纪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成为可能。为推动中药现代化,国家相继出台了《中药现代化产业行动计划》和《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贵州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贵州省“十二五”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贵州省《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化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意见》,黔南州出台了《关于开展中药现代化种植产业发展考核的实施方案》、州农委《关于成立黔南州中药材产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等。新一轮的中药产业发展热潮正在全面兴起,一些中药资源大省大县纷纷加快中药产业化步伐。独山县作为中药材资源丰富的盛产区,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其它地区难以比拟的先天优势,只要抓住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的良好机遇,独山必将能够逐渐发展成为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

四、独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 在人类新的生存理念、新的生活方式推动下,以天然药材为原料的药物在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中愈来愈受到重视,集绿色、安全、预防、保健、治疗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正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积极推进中药材现代化和产业化,中药材产业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既利用了我县丰富的中药资源优势,又符合国家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2、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途经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抓好新阶段扶贫工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就要求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三农”建设和发展上要突破产业瓶颈。我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产业具有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将其培育成我县的后续经济支柱产业,对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重要的一条途径。从近年来,中药材种植业投入产出分析,中药材种植的每亩纯收益一般是粮食种植的两倍以上。中药材种植投资小、周期短、效益高,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强县的战略产业,同时,发展中药材产业,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素质和繁荣农村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抓好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创造良好人居环境重要条件。中药材兼有经济植物和生态植物两种特性,可在产区形成乔、灌、藤、草多重植被,有花卉型药材,野菜型药材,不但可以用于岩溶山区的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利用,而且可以绿化乡村和开发药膳食品,促进旅游环境建设,是很好的环境保护型产业。可以说在我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还可以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五、独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把中药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 的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开发为目标,充分利用我县自然气候、土地、生态环境、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推进中药民族药产业快速发展和延伸产业链为核心,面向国内外市场,整合中药材资源,加快构建中药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及中药民族药新药研发和制造,培育规模企业、做大品牌,着力培育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中成药及经皮给药相关产品,使独山县中药产业成为独山经济的后续支柱产业,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原则

要根据我县自然环境、生物资源条件、中草药地域适应特点,合理布局,推进基地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选择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区域特色,重点建设几个主导方向明确、专业化水平高的中药材种植区或种植带;与现有的中药加工企业条件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加工业布局,分地区、分品种构建中药材初加工、深加工产业链。

(2)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

要立足于我县的资源、环境优势,力求在一个区域内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坚持突出特色原则

要实现由重复型向高质量、特色型转变,要注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根据我县药物资源条件和道地药材的特点,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乃至“一县一业”的特色品牌体系,在特色中取胜。要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在市场竞争中树立具有独山县特色的中药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

(4)坚持高标准发展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种植、生产经营规范化标准要求,加快GAP认证步伐,建立中药材从种植到产品都能进入市场的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

(5)坚持科技创新原则

要贯彻科技兴药的方针,建设科技创新及服务体系,加大科研力度;在积极推广利用中药材科研成果的同时,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林、医药、生物等科研新技术;要坚决执行国家GAP标准,提高中药材生产的整体水平,要重点从药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药源种植GAP基地,积极发展“绿色药材”生产;提高中药材生产的集约化程度,确保产品质量,构建地方品牌。

(6)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由资源依托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要把赢得市场份额作为产业、产品发展的目标定位,致力开拓市场,以销定产,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

(7)坚持开放式开发原则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基地”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把各自为战的无序竞争整合起来,促进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在充分引导农户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到我县中药材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按照政府建平台、平台引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全方位促进我县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有效招商引资,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与交流,拓展投融资渠道,建设开放型示范种植园区,借助外力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8)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注重道地中药材的保护、培育和繁育,做到中药材资源的永续利用。在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维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特别要注意对濒危和紧缺中药材资源的修复和再生,防止流失、退化和灭绝,保证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把中药材产业建设与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结合起来,与扶贫开发、科技兴农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乡镇企业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起来,实现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有机协调。

第五篇:中药材产业发展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中药材产业发展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010-06-29 18:45:2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中药材产业发展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中药材产业发展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摘要】**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利于发展**的医药产业,因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调研,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意见。【关键词】 **县 中药材种植 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政策背景。国家2002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养殖)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植保技术研究,发

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二)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

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一)中药材野生资源 我县地处**大峡谷腹地,西侧有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峰峦叠障,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以独特的垂直自然气候而闻名,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能满足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素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经调查,我县野生的中药材有云南红豆杉、厚朴、杜仲、天南星、云黄连、川滇小檗、粉叶小檗、山乌龟、苦良姜、雪胆、秦艽、重楼、竹红菌、松茸、岩白菜、岩陀、青羊参、三分

三、胡黄连、茯苓、猪苓、木香、黄精、石斛(黄草)、香附等上百个品种。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经多年的掠夺性采挖,资源急剧减少,生

态告急,有些甚至趋于濒危,使我县野生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二)中药材种植情况

由于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要求比较高,我县中药材种植起步较晚,原来的中药材产业均为以采集野生资源为主。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发展集体“副业”的形式,种植了一些木香、贝母、黄连、砂仁、草果、红花等。但受市场信息不灵通,中药材种植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价格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小,上不了规模。目前,我县的中药材多属农民自发种植、自产自销。主要品种及分布情况如下:

1、草果 植种面积较大,全县有5000余亩,生产有序且逐渐形成规模,产量较高,年产量20多万公斤,经济收入200多万元。主要分布在上江、大兴地、老窝、鲁掌四个乡镇。

2、砂仁 仅在上江乡有零星种植,种植面积小,产量较小。

3、萝芙木 为引进品种。由**方正植物生化有限责任公司、**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从2003年开始引种,截止,共种植850亩。上江乡境内种植有590亩,其余的260余亩分布在老窝乡、鲁掌镇、大兴地乡等地。经云南省科技情报所进行查新和有关专家评审,列为**州科技成果,2007年获**州科技成果奖。

4、黄连 为**县原生品种。云南福维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曾在福贡县驯化种植。在**县鲁掌镇三河村种植有150亩,秆杆乡堵堵洛村种植有10多亩。

5、薏仁 为引进品种,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种植面积1060亩,目前长势良好。主要分布在老窝。

6、

下载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X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推动“XXX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X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XXX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调查报告

    充分开发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既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强县富民的目的。尽管我县中药材产业开发起步慢、基础差,但也拥有许多......

    靖宇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

    靖宇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立足“建设富裕的长白山区特产县和构建生态效益型特色农......

    巫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巫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巫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市“五大功能区”规划,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要任务,大......

    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简介

    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简介 该项目由贵州德江异箴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与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签订。项目签约总投资1400万元,项目选址在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占地面积为20......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靖州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张克达 蒋细春为掌握我县中药材生产、经营、加工、销售情况,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增加林农群众收入,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部分中药材发展情......

    火红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会泽县火红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准确掌握我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我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认真按照会农发【2012】7号文件精神,在全乡认真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

    万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报告11.30

    万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一、地理概况 万源市地处四川东北部,位于川、陕、渝结合部,大巴山腹心地带,界于北纬30°39′—32°20′,东径107°28′—108°31′之间。东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