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建设市特色学校工作汇报参考
关于建设市特色学校工作汇报参考
实验高中成立于11年前的XX年4月,由原江苏省镇江师范和镇江市第三中学高中部合并组建而成.原镇江师范与普通高中的教育性质和培养目标截然不同,而原镇江三中在当时市区高中群体的位置也相对一般.组建后的实验高中在生源质量、教师力量、政策倾向、舆论评价等诸多方面均相对弱势,如果单纯地把她与一中、镇中这些已经获得充分发展并具有品牌地位的老牌名校较量文化成绩、比拼升学率,最终必然会处于明显下风,并将导致整个师生团队丧失进一步发展的自信心和驱动力,这种结局恐怕绝不是当时决策者们所希望的.因此,在残酷的客观现实面前,实验高中人必须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积极思考学校的前进方向,扬长补短,挖掘增长点,寻找突破口,开辟具有实高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建校之初,我校确立了“为成功而教育”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成功”应以维护人的权利、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幸福为前提,它既包括学生的健康成才,也包括教师的事业成就,还包括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从学生层面看,“成功”的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研究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协调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关系,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从教师层面看,“成功”的教育应让教师的职业个性得到尊重,专业才能得
到施展,做到人尽其职、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从学校层面看,“成功”的教育应针对不同的基础和特点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师生获得持续性的发展,使校园成为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和谐共进的人文生态环境.XX年,学校成功跻身全省200所四星级高中行列之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诠释“成功”办学理念,提出了“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主张.我们认为尽管“最好”是相对的,但应努力让每个人发现亮点,发挥优点,彰显特点,能够行进在不断追求“最好”的过程中,做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使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内外兼修、不断进取的“最好”的学生,使教师成为胸怀大爱、教书育人、不断发展的“最好”的教师,使学校成为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勇于超越的“最好”的学校.近两年,我们又进一步理清学校的发展思路,把“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省四星级普通高中”作为学校上下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在战略上坚持“错位发展,特色竞争”的方向,在战术上走“文化发展和特色成才并举”的道路,在品牌上围绕“一大看点”,打造“四张名片”,通过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管,在学生多元发展上求突破、创特色,搭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以此来不断积蓄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校虽然于XX年跻身省四星级学校之列,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所招收的生源只能算是中游甚至还要靠后.数据显示,近几年在市区初中毕业生的“总盘子”中,我校每年招收的最优秀学生的中考成绩也要排在1300—1500名之后,录取的最高分要低于上游两所学校统招的最低分.假定把市区普高学生的前1000名界定为暂时领先的一个群体,实验高中入学时没有1名学生能位居其中.但令人惊叹的是,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能让这种局面发生变化,从当初的纯文化“零人数”逐步到几十人到近百人再到一二百人,呈现出一种跃升式的增长趋势.在近三年的高考中连续实现突破,弱势基础上的强势提升率在全市20多所普高中引人关注,连续四年应邀在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上作重点发言,相关经验和做法赢得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以及兄弟学校的肯定和推崇,被镇江基础教育界赞誉为“实高现象”.特别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现在孩子的固有智力水平其实相差无几,差距往往表现在学习兴趣、动力、习惯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方面,而教育者的关键就在于通过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我校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起就狠抓日常习惯的养成,针对不同的教育时机开展震撼性的群体教育和温馨化的个别疏导,通过平等对话机制构建师生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架设展示学生才艺的平台……以此来引导学生凝
神、静心、聚气.特别注重教学规划的全局观.现在的高考目标已经不是从前那种靠“死揪”和“突击”所能达到的了,高考的成效需要三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不断积累才能显现,需要科学和系统的研究和应对.我校在实践中率先提出“一年高考三年抓”的观点,制定了《学科教学三年规划及其基本要求》,克服“就高考而抓高考”的倾向,把高考目标纳入到三年的教学体系当中,不仅靠高三的重锤敲击,更依赖高
一、高二和高三各个教学阶段点、线、面的纵横协调与统筹配合,.特别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效性.我校努力使学科教学立足于学情和班情,不求高、不贪多,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被所谓的“进度”拖着跑.为此,坚持“宽底面、多台阶、严过程、勤反馈”的教学策略,在高一阶段坚决“慢”,重在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在高二阶段坚持“稳”,着眼树立信心,分步推进;在高三阶段务求“效”,加强思维训练,提升意志品质.事实证明,在市内20多所普高的多次横向比较中,我校成绩进步幅度一直稳居前列.例如,XX届学生钟声,当年中考成绩排在市区千名之外,三年后却以378分位列市区高考第80名.XX届学生刘俊,中考成绩离上游高中择校最低分数线还差5分,三年后以361分超过本一线6分的优异成绩进入重点大学深造.XX届学生马妍,初中成绩也不出众,但在高三阶段全市统测中从近两
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跃居第14名.XX届高三班,32人达本二,6人超本一线.XX届高三班,21人达本二,7人超本一线.XX届高三班,22人达本二,4人超本一线.XX届高三班,21人达本二;高三班有5人超本一线;在刚刚揭晓的XX年“小高考”中,高二年级800多名学生的一次合格率为%,获得a等级加分的同学达517人次……
XX年,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对全省所有四星级普通高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中,实高以出色的表现成为市区唯一荣膺优秀等级的学校.我校把学生“明天的幸福”和“今天的健康成长”统一起来,确立了“三为”培养目标.高一年级“为生”,以养成教育为支点,强化“高中生意识”教育;高二年级“为人”,以人格教育为基点,强化求学和做人态度的教育;高三年级“为才”,以成年成器为重点,强化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他们认为,对学生不能仅局限于去“管”、去要求,还要积极地加以“理”、去引导,更应致力于“感”、去关注和激发.构建多层面的常规管理网络.形成了“两轨并行”、“三方参与”的格局,“两轨并行”指的是“政教处—班主任—学生—家长”的管理链和“党总支—团委—校外德育基地”的教育链的有机配合;“三方参与”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突出加强“两支队伍”——班主任队伍与学生干部队伍.每周有班主任例会,每月有“教育沙龙”,每学期有“班主任管理论坛”,围绕专题讲困惑、传经验、谈方法,班主任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提高.同时,以各班团支部为“点”,以校学生会为“面”,形成“点面结合”的学生自主管理组织网络,学生干部“持证上岗”,对学生礼仪、卫生、纪律、“两操”、迟到早退现象、车辆排放、就餐秩序等进行常规督查,并及时汇总通报整改,实现学生之间的自治自理、以群教群和良性影响.加强常规工作的制度化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从不同的角度有侧重地对学生、对班主任老师、对学校相关人员提出了具体的常规要求,明确管理环节、规范管理模式.如我们将学生的一日常规分解为“学习常规、集合常规、锻炼常规、寝室常规、食堂常规”等五项内容,每一项内容又进一步细化四至五条具体细则.再如,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处着手,以“卫生”和“物品”两项内容为载体,以“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三个基地为重点,强化了内务管理:卫生方面,要求全天候保洁,做到室外无杂物、室内地面无纸屑、墙壁无污渍;物品方面,桌凳要求横向排平竖向排直,课本要求整齐排放于课桌的左、右上角,保洁工具要求统一置于指定的卫生角,车辆排放要求每班成一条直线并且自行车与电瓶车不得穿插.这种细致的管理工作
天天有人做,天天有人管,天天有通报,体现了“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管理思想.充分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我校从细节入手,从个体入手,着眼全盘,关注细微,加强对特殊时间段和特殊对象群的管理,填补管理的“真空地带”.如从时间上讲,活动课以及双休日、节假日等特殊的时段不容忽视和放任,因为纪律上的松懈出格现象往往会在此时发生.从对象上讲,学习后进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生活困难学生等群体的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把特别的爱心献给特别的他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逐步固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意识渗透到各个层面,形成了一种渐渐为师生所接受和传承的规范、精致、务实的学校文化.XX年,我校在市内率先创办了“艺术实验班”,确定了“以艺术实验班为起点,渗透美育”的教育方向,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的平台.XX年我校作为龙头学校于与市内4所小学、3个少年宫、2所初中建立了“4321”直通车式的艺术特长生培养模式,进一步实现对学生艺术爱好和特长培养的系统化和专业化.XX年又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其优秀生源培养基地.中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卞祖善、南师大美术学院院长胡中节、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丁兆成等国内知名艺术家亲临调研指导.在进行专业性的艺术特长培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群众性的艺术常规教育.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艺术鉴赏》《音乐漫步》《书法》《美术色彩》等多种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学校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健美操队、摄影社等众多学生艺术团体,组建了全市高中学校首家“校园民乐队”、“花山艺术团”,每年定期举办“花山秋韵”文体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信心得到了增强,心灵得到了陶冶.通过坚持不懈的艺术教育和熏陶,不仅浓厚了学校的艺术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审美素养,而且还进一步拉动了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和共同发展.已经毕业的七届“艺术实验班”共有500名艺术特长生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有一批优秀毕业生被中国美院、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名校录取,有20多名学生在省艺术高考中跻身全省专业成绩百强行列,其中,张敏、陶冶同学分获高考艺术类专业成绩和艺术加文化综合成绩镇江市第1名,刘洋、谢玄、景怡琳同学分别取得全省第2、第4和第19名的佳绩,包雪菲同学在XX年重点院校艺术单招中以明显的优势夺得江南大学艺术专业全国第1名.同时,学校所参加的各类艺术竞赛、评比活动更是硕果累累,连续多年包揽市中学生文艺会演团体项目一等奖,市艺术特长生比赛的获奖率一直稳居榜首,其中吴晨同学参
加“新亚欧大陆桥艺术偶像”推选活动荣获金奖,吴雪垠同学参加全国中学生舞蹈大赛夺得金奖,邱厚峰、朱克同学参加第一和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作品展演活动分获全国和省级特等奖,李玉洁同学作为镇江唯一的中学生代表应邀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文艺演出,有20多件学生美术作品被赛珍珠友好国际基金会选中专程赴美国参加巡展并珍藏.学校先后被评为镇江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书法实验学校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在艺术教育连年丰收的同时,作为“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镇江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我校,也积极为具有一定体育发展潜质的学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将竞技性体育和群众性体育相结合,校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多支运动队苦练春夏秋冬,学生阳光体育健身活动坚持长效规范,被确定为省级学生体能检测点学校;独家承办了镇江市首届高中生运动会,一举囊括男女团体和综合得分三项冠军,学生年度体育竞赛综合评分一直稳居市区高中组前三名;每年均有一批学生获得国家i级、ii级运动员和国家运动健将等称号,并以体育特长优势升入大学,接受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其中,李栋骏同学以优异的文化成绩和突出的体育专长被北京大学法语系录取,在市内引起轰动.如何在相对较弱的生源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我校全力谋划和力行的一篇“大文章”.在实
践中,我们在通过严格细致的日常管理养成学生优良习惯和通过震撼性的主题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十分注重通过及时温馨的心灵沟通和疏导帮助学生树立直面差异、勇对困惑、积极展现的心态和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修身以严”的常规管理和“治心以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效应,竭力为学生将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相对于90后的中学生,作为大多是60后、70后的教师与他们之间客观地存在着较大的生理和心理距离.在与高中学生长期的交往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同学们在其成长道路上存在着诸多疑惑、烦恼、苦闷和挫折,面对这些问题,社会阅历尚浅的他们往往不能正确驾驭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导致焦虑、烦躁、偏执、不健康甚至有疾患的不良心理状态,给教育的效果和自身的健康成长造成较大的麻烦.由于较早地意识到以上的问题,我校于XX年在市内率先开设了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通过自编校本教材,开发《趣味心理学》《同伴咨询员》《心灵成长》等辅助读本,使学生初步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问题;通过开展团体辅导和全天候的心理咨询,使学生对心理疏导和心理调适有一定的认识,学会了以热线、信箱、会谈等形式求助解惑;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亲子互助”小组等形式加强对家庭心理常识的普及指导;同时,紧紧围绕省级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进行深度研究,取得了多项深受专家好评的阶
段性成果.我校拥有两名专职和多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这几年,我校一直在进一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和阵地,先后成立了教师“心灵阳光工作坊”志愿队、学生“同伴咨询员”小分队和家长“亲子互助”小组,积极开展“心的乐园”工程,用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健康的心态和适当的方法来指导和帮助身边的人,让学生在充满阳光的校园生态中学习知识,强健体魄,塑造自我人格.同时,学校斥资建设了心理教育专用场所——“心乐园”,包括心理访谈室、团体辅导室、心灵互动坊、沙盘游戏室、心理研究室,配套设备设施处于省内一流.此外,我校还长期承担市属中学心理中心组的组织联络工作.市心理援助及教育辅导机构、市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团市委、驻镇部队、社区、媒体等多次邀请相关老师授课、讲座和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次被省市媒体宣传报道,被镇江市人民广播电台确定为“心灵相约”节目活动基地,被评为“江苏省心理教育优秀实验学校”,心理教研组荣获镇江市“五一巾帼标兵岗”、抗震救灾专项工作“优秀心理志愿者”等称号.目前,我校对内正建立并逐步完善学校“师生心灵对话”机制,以进一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外正积极与省市内学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协作机制,以进一步扩大对外辐射面和影响力.去年年底,我校成功承办
了XX年江苏省心理学会年会分会场活动,国内心理教育界的权威——班华教授亲临指导,并对我校普及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的需要是多样的,学生的发展渠道也应是多元的,培养具备国际化发展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已显得越来越迫切.数据显示,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拥有全球第二多的跨国公司,仅在华东地区的规模以上日资企业就达万家,包括镇江在内的苏南各市与日本各界的联系也日益密切,那些能够精通中日文化、懂得两国语言、具有高等学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备受青睐,必然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用武之地.在此背景下,我校“日语课程班”应运而生.XX年,因为在教育管理、有效教学和特色成才等方面令人瞩目的成绩,由江苏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基金会引荐的日语课程实验项目“花落”我校,成为全省首批开办“日语课程班”的五所普通高中之一.该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日语教育资源,开辟安全、便利、经济的日本留学通道和国内小语种升学新渠道.与此同时,经国内最大的日语培训机构——江苏卓越日语专修学院的牵头,我校与诸如早稻田大学、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大阪产业大学等日本40多所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本一类大学建立了生源合作机制,开辟了订单式的留学绿色
通道.这从个人发展还是就业选择等方面来看,均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价值.短短两年,我校在日语课程实验项目上已经快速成长为省内规模最大、办学效果最明显的学校.XX年首届“1+4”日语班的29名学生如愿被日本高校录取,并获得30%至80%比例不等的学费奖免.其中,金驰同学经过一年强化训练即获得日语ⅰ级证书并顺利进入日本吉备国际大学就读,她以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不少同学经过3至5个月的适应,通过申请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等合法形式完全可以自食其力,不再需要家庭提供的经费资助,能够充满信心地应对海外留学生活,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我校高
一、高二“3+4”日语班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相应年级内班集体建设最有特色的班级之一,在数次由江苏卓越日语专修学院统一组织的日语课程检测中成绩优秀率保持省内领先,获得卓越基金会所颁发的奖学金份额占五所学校的50%以上;XX届高三“1+4”日语班的75名同学已经充满信心地投入到选择志愿、办理留学手续的准备中.“以日语班为基础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正在成为我校又一个办学特色和教育品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
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普通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增强普通高中自主发展能力,鼓励形成具有独特文化和教学特色的普通高中”.从国家以及我省今后十年的发展规划来看,普通高中在经过20多年的数量化和规模化发展之后,已历史性地全面步入质量化、特色化的发展轨道.学校的发展只有因地制宜、科学定位,才能有方向、显个性,才会有魅力和活力,才会把握主动、率先发展、形成优势、确立品牌,才能由“特”而“优”,由“优”到“强”.因此,我省“普通高中特色建设工程”的启动以及我市“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实施,正是为广大普通高中创造了“二次发展”的转型期和机遇期,也为那些历史相对短暂、基础相对薄弱的新兴学校重新反思定位、实施错位发展并实现有效超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时间和空间.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发现不同学生的亮点,开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最优发展区”,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因材施管,为学生搭建最适合的成才“立交桥”,使之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已经成为“实高人”最核心的教育价值观.我们将进一步集中多方智慧,深入研究校情、生情和师情,在特色化发展的道路上积极谋划、勇敢探索、主动作为,倾力打造一所“特色鲜明的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第二篇:双语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双语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我们以“读得准,写得好”作为标尺,推出了以重视英语言为特征的双语教学模式。在这三年多的探索和沉淀过程中,我们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思路清晰再到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经验。而今又要面对英语的重要性重新被定位的局面。
我们的理念是否依然坚定?今后的路还要怎么走?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课题。
一、拿大把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值得吗?
一个“傻”问题,英语到底是什么?高考的新格局是语文学科的分数增加到了180分,而英语却减到了100分甚至要取消统一高考。这说明祖国文化在国力增强后又重新得到了重视,是好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英语的学习。在我看来,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它更是一对向西方世界延伸的触角。只有主动地去了解世界的人,才会成为世界的主人。
1000多年前的东京汴梁,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成为世界政治、科技、文化、艺术的中心。满清王朝创造了的康雍乾盛世。他们都认为无须向外国学习任何东西,从而造成了国运的衰败。固步自封的态度差点让整个中华民族亡国灭种。所以人或国家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地去了解和学习其他的民族。长处为我所用,短处亦为我所鉴。
后来,世界的中心随着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而迁移到英国又到美国。而现在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就像中国的古代人一样不屑于知道外界的任何信息。这或是导致现在衰退的局面一个原因。国家要想继续长盛不衰,教育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出更具有开阔视野的人才。
二、双语教学已经走出了三步。其实只走出和正在走出这三步。从一开始的用英语组织课堂,学习英语知识和对话能力,又过渡到向知识点定向渗透,这两步叫语言渗透。现在开始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营造多元素的文化氛围,比如异国的文化和风俗等。向西方文化的借鉴和对比的更深处延伸。这一步叫做观念渗透。教学依然是从“浅”字入手,依然是照顾学生的差异,依然是将教学的范围定在了小学范围内的 “读得准,写得好”。这样做既增加了教学模式的可操作和可复制性,又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难度。
在教学模式确定方面,我们确立课堂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的基础,确定课堂“三多”和“三问”的教学方法。
“三多”即多演示多操作多表述。
多演示——建立表象。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呈现教学内容,使内容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接受。
多操作——丰富表象。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
多表述——让思路更清晰。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离不开表象。学生操作并口述的过程,既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又是深化表象和优化思维的过程。
“三问”即引领性的问题要问优等生,锻炼性的问题要问中等生,鼓励性的问题要问学困生。根据梯度不同,让学生都有可发挥的舞台。
中国有个梦,是国家富强的梦,是民族复兴的梦,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梦,这需要国民的共同努力。而我们的梦,是依托国力和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能将视野更开阔的孩子输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的每一天都能从容地生活,充实而快乐。
第三篇:市内涵建设特色学校创建汇报
响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内涵建设示范校创建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今天,市评估验收组领导、专家一行莅临我校,验收、指导学校内涵建设工作,我们深感荣幸。受校长委托,将学校概况与创建工作开展的做法和取得的丁点成绩,向各位汇报如下。
我校又名响水县红十字博爱小学,是江苏省第一所博爱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现有2060名小学生,89名教师。全县孤特困儿童、残疾人子女160多名聚集在我校,享受食宿学全免的义务教育。可以说,区位、生源、教师都无优势可言。但是因为博爱的特色,国内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使得社会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虽是小学校,却承载了太多闪光的荣誉,我们没有退路。群策群力,攻坚克难,走内涵发展之路,让学校内涵体现在增进爱生如亲的感情中、反映在增厚敬业乐教的底蕴里、表现在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中和增长教书育人的才干上。
重创建,统一思想定位早
汤校长到任以来,一直十分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今年年初,申报创建市级内涵建设示范校后,随即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挂帅任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制定创建方案,细化任务,做到季有重点,月有活动,周有督查,把内涵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并通过全体教职工会议、国旗下讲话,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增强全校教职工做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内涵建设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年来,全校上下“思想共识,行为共约”,以“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教好一名学生,振兴一个家庭”为宗旨,以“规范有序,温馨和谐,科学发展,彰显特色”为办学理念,全校上下全员参与学校内涵建设,多着并举,多管齐下,利用县创建“教育均衡县、教育现代化”契机,加强学校软实力建设,着力打造基础教育品牌学校。
厚底蕴,教学研究作先导
学校的魅力在于它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研究之风直接关乎学校内涵的厚重,我校下大力气转变“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的传统观念,大兴教学研究之风,增厚敬业乐教的底蕴。
博爱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舛的家庭背景造成他们自卑、孤独、任性、不合群,有的甚至品行不端、桀骜不驯。还有众多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成绩欠佳。“蹲下身子看学生,满怀希望待成长”, 汤校长带领团队扑下身子、深入课堂搞调研,天天随机听课,亲自编印随堂检测题,当堂检测,亲自批阅,发现问题,蹲点解决。对重点难点问题,分学科组召开分析会,一起找原因,寻对策。形成了平心静气抓质量、实实在在搞调研的良好氛围。由于一把手校长身体力行,主持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待进生有效转化的策略研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老师们真正领略到问题即课题,自觉主动地研究学生、研究课堂,课题研究蔚然成风。在她的引领下,全校60多名教师参与了各级课题研究,3个市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正申请结题。一年来,有近20篇论文发表。
真备课,高效课堂仿课少
我校在全县率先装配了电子白板教学设备,为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要求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加以改变。
为解决电子备课常见的几十秒下载一学期教案,上课与备课两张皮现象,真正利用好现有设备——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根据县局提供的表格式样,创新电子备课形式,采用让老师们根据选改的幻灯片确定教学思路,落实教学程序,拟定每张幻灯片出现前后师生做什么,形成教学简案,并将形成的文字与幻灯片对应匹配打印好。这样,不仅便于检查核对时一目了然,也断了老师依赖网络教案的思想,逼着每个老师备课时必须钻研教材,选择对心路的幻灯片,自觉磨练自己的备课与上课能力,增强了集体备课时研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模仿别人的课、和网上一模一样的课越来越少,青年老师独立备课的能力明显增强。我们的这种“幻灯片+注解式”的备课方式已成为县教育教学工作特色,得到县局领导的多次表扬。
增修养,书香校园传经宝
为引领师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除县局规定的师生必读书目外,学校还为每位老师订阅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发动学生自主订一份报刊杂志。同时引导广大师生从读校本教材《成语多棱镜》到诵读国学经典名句,继而编演古诗韵律操形成学校特色,现在发展到诵读《弟子规》。晨诵午读将县局的师生必读篇目落到了实处。
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到。我校紧紧围绕“三个一”“四个有”展开工作。“三个一”即每学期每名教师最少熟读一部文学或教育名著,至少撰写一篇高水平读后感,至少讲一个读书感悟故事。“四个有”即教室布置有经典。筛选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诗句张贴在教室内外、办公室等墙壁上,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师生言谈有经典。在师生中开展“经典名著伴我行”活动,鼓励师生到图书室借阅经典名著,利用课余、业余时间阅读,在课余交谈中有意无意交流名著内容。三是课堂教学有经典。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上好阅读指导课,推荐阅读书目。学校每学期安排阅读指导公开课,推荐好书,介绍读书方法和经验,交流读书心得。四是课间活动有经典。除积极引导学生晨诵午读外,学校将优美的古诗创编成节奏明快的韵律操,大课间师生边吟边舞,让经典滋润心田。学校还花数万元,给每个学生配一本《弟子规》,并借助双创契机,配足图书,确保生均拥有可读书的数量。确保每天午后一节课师生同读时间,用阅读点亮人生;自编自演校园心理剧(《争做文明响水人》获县二等奖),娱乐自我,感动他人。在成功面前,孩子们挺直自信的腰杆越走越远。
提内涵,专业发展引领好
“打铁还须自身硬”,提升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上,一把手校长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上班、听课、科研,样样做好表率。中层以上领导的教学“五认真”随时随地接受她的调、查。因此,校领导干部的教学工作都比普通教师更认真;在提升素养方面比普通老师更积极;在读书活动中,读书心得带头写;在学校调研考试中,成绩是年级靠前的;在论文发表上,篇数要比别人多。我校的校园不大,但想找个人不太容易,往往将对方的手机打爆了也没人接听。由于近年来班级生数猛涨,班额数也增加,校园用房吃紧,教师没有办公室,只能坐在教室后面办公,为了不影响学生听课,分管教学的两校长一上班手机都调整到静音,老师们纷纷仿效,这个已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但是在校外,我校的校信通短信平台名声却异常响亮,因为学生监护人每天都会收到学校发出的学生课外作业详单。而对评优晋级等教师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学校更善于创新,由参评教师自己做评委,丢筐数桃,自测自评,相互监督、相互打分,教师在评比中看到差距,在互信中增进团结,在竞争中激发动力。
我校现有市县骨干教师多为中层以上干部。其中,市名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市教学能手3名。本学期,我校又有3名教师申报市学科带头人、2人申报市教学能手、2人申报教坛新秀。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组织师徒结对活动,公开签约,让每个青年教师与市县骨干教师结成对子,在业务上互帮互学。在青年教师的帮助下,老教师们个个能熟练操作电子白板上课,告别了上课一支粉笔一张嘴、提块小黑板上台讲的历史。在老教师的引领、督导与鼓励下,青年教师信心倍增,在各级培训、教学展示活动中,成长提速。一年来有3人次在县优课评比中获奖;在市基本功统一考核中,今年和去年两年中有13人获得优秀等级。
“风物长宜放眼量”,目前,投资300多万元的教学楼已经进场施工,我校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正有序推进,教育均衡创建正待国家级验收。随着硬件的改善,内涵的提升,我们坚信:明天一定更美好!
我们的工作虽然很努力,但由于水平与能力有限,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诸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汇报
传承科技启迪未来
泰兴市宣堡小学
学校特色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彰显,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自全市特色学校建设动员会召开以来,我校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依托优势资源,逐步走出了一条以科技教育为主体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现将近一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树立一个基本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我校根据学生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确立了用科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激发科学兴趣、树立科学意识、培养科学精神、训练科学思维,锻炼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品格,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明确两个奋斗目标
我们把创办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学校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全校上下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以校园科技活动月为契机,不断开展巩固深化科技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推动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落实六项具体措施
㈠强化思想认识
我们充分认识到在青少年中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把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掌握科学技术的教育,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并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最终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坚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工作体系,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我们也明确提出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从而进一步确立科技教育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㈡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由教科室主管此项工作,并成立由一把手校长任组长、多个中层科室负责人任组员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计划安排和协调工作。同时,我们还依靠科技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开展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引导他们进行集体研讨、互相交流、保证科技教育有质量的开展。
㈢科学系统安排
为了保证科技教育工作的运行质态,我们在课程设臵、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统筹规划,确保各班每周自主安排一节科技活动课,每周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科技兴趣课,每学期开展一次集中性的科普教育活动。自2009年至今,我校已成功举行了三次“少儿科技节”,并针对性地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每人做一件科技小制作,画一张科幻画,写一篇科普征文,做一次科普调查,讲一个科幻故事,读一本科普书刊。
㈣建立制度管理
学校把对科技活动的管理归纳为“三定”、“两总结”、“一挂钩”。三定是:一定活动时间,二定地点,三定活动内容;“两总结”是:一是做好各项小组活动总结;二是进行学期专题总结;“一挂钩”是:将各班科技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中队辅导员”评选的重要依据。
㈤狠抓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科技辅导员水平,帮助科技活动多出成果,我们每年都为科技辅导员报销一定数量的资料费,同时尽可能优先安排他们外出学习培训。近年来,我们先后两次组织校级科技辅导员赴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扬中市长旺中小参观学习,组织一名老师赴香港参加“青少年科技教育”实验课题研究研讨活动。去年“科技节”期间,我们邀请了中科院院士、原南京大学副校长王德滋教授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板块、地震与火山》的科普讲座,今年上学期又特地邀请常州恐龙园高级讲师盛泉教授来校讲学。由于措施到位,我校的科技辅导员队伍不断充实,不断成长。在尚德电力杯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梅红祥、周忠平两位校长先后荣获“百佳创新型校长奖”,季霞、高婷、金荣、金冬建等四位老师获“百佳创新型名师奖”。
㈥丰富活动载体
学校先后组建了科技制作、七巧板、三阶魔方还原、太阳能赛车竞速、纸飞机等科技兴趣小组,并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给每个小组设定了相应的不同级别的要求,如七巧板小组:我们成立了初级组和高级组,要求初级组别的同学用一两副七巧板摆出各种图形,而高级组别的同学用多副七巧板根据提供的诗句摆出相应的意境;再如魔方小组,我们也分别设臵了三阶魔方还原和四阶魔方还原两个组别。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目前我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在40秒内将一个完全打乱的魔方迅速还原。
四、坚持两个有机结合㈠坚持科技教育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紧抓科技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找准科技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努力将科技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渗透、融合。我们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教材本身的科学因素,选择好含有科技内容的常识性课文,进行科学常识的普及;数学老师结合教材中“你知道吗”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使学生从他们身上汲取爱科学、学科学的力量,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目前,我校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挖掘任教学科的科学素材,并据此撰写出教学随笔、经验文章。今年,我校在省级科学论文评比中获奖的近三十人次;同时我校的课
题《提高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已获得江苏省科学教育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批准。
㈡科技活动的新颖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我校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强调立意新颖、形式多样。今年上半年,我校在承办的城黄北区教研中心“一日开放”活动中,成功地向兄弟学校展示了我校丰富多彩的科技特色活动,如学生们的太阳能汽车竞速比赛、智力七巧板、纸飞机滞空比赛、放风筝比赛、三阶魔方还原、现场绘制科学幻想画等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极大地激发了我校师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在组织参加的江苏省第三届“科学在我身边”优秀美术作品征集活动中我校有五十多名学生获奖,学校也荣获“集体一等奖”。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以上向大家汇报的是我校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面的点滴尝试和做法。回顾过去,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建设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我们在这样的道路上才刚刚迈出第一步,所做的工作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明确思想,加强研究,注重实践,通过不懈的努力,力争使我校的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刘圩中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课程、活动文化并举 特色和谐校园飘香
——刘圩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性格是否鲜明,文化生命力是否旺盛,成为打造校园文化优质品牌的关键性因素。我们刘圩中学致力于把校园文化转化为校园精神,通过培育“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自由成功的创造精神;天人合一的理性精神;博大坚毅的人格力量;高尚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学校精神。努力打造品牌校园。把校园文化与育人活动相结合,设计主题鲜明,独具文化特色,人文气息浓厚,校园处处恬静优雅,怡心怡情,环境育人,精神育德。
一、美化校园环境,以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陶冶人
步入刘圩中学,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花香,浓浓的文化气息。笔直整齐的梧桐大道,带我们进入宽敞美丽的校园,错落有致的花园,把校园分为活动区、教学区和生活区。
(一)营造靓丽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
1.构建人性化的建筑环境
富有特色的建筑形象可以塑造校园的良好意象,加强学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生气勃勃的建筑形象令人振奋,有助于稳定学生心态,激励学生求学奋进。刘圩中学校园建筑文化根植于学校办学传统,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特色,充分融合了建筑特色与人文关怀。学校占地总面积为5万4千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校园建筑大致呈长方形,环境优美。学校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学校不但注重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等宏观校园建筑文化的建设,营造视觉建筑艺术文化氛围,而且注重校园建筑内部细节的完善和优化,坚持从安全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出发,处处显示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关怀。顺着校园南北中轴线上的银杏树南望:400米的标准跑道环绕在10000平方米的绿茵场周围,一排排笔挺的水杉树,俯视着四个标准化水泥球场。竹林里面、香樟树下、花草丛中,正是孩子们快乐活动的天堂。循着琅琅的读书声向北望去,两栋漂亮的教学楼矗立在百花之中。各种各样的教学空间、展示空间、休闲空间、体育锻炼空间、阅读和实验空间中,在看似不经意中体现各种环境教育的设计,同时利用楼梯间、长廊、墙角、宣传栏等开放空间,学校在校园文化设计理念中创设各种教育内容,从知识性内容、提醒语、宣传牌到学生成果和活动的互动展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德育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行为意识,让每个学生成为“举止落落大方、谈吐斯文儒雅、品质善良、行为彬彬有礼自信快乐的人”。
2.创建花园式的绿化环境
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不能没有绿色;一个充满健康活力的校园环境不能没有绿色。奋斗重视校园绿化建设,全面落实“三化”工程(即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绿化面积达60%以上,各种绿化带、花圃、草坪星罗棋布般分布在校园内,从校门口到校园每一个角落,处处绿树环绕,鲜花娇艳,碧草如茵,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为使校园的绿化种植更加科学,配搭更加美观,分布更加和谐,学校还专门聘请了园艺师对校园的绿化工程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增种、补种了部分树木花卉。后勤人员定期对校园绿化进行喷药、施肥和修剪,把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三化”工作落实到位,做到时时有人护,处处有人管,精心打造花园式的校园环境。
(二)打造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环境
如果说富有艺术特色的校园建筑塑造了校园的文化形象,绿意盎然的校园绿化增添了校园的文化情调,那么,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善的教学设施则为校园的文化内涵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很难想象,一个缺少现代气息的校园环境孕育出来的校园文化能有多少生机和活力,能承载起校园文化多深重的分量!因此,刘圩中学重视校园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完善和优化校园的教学环境,努力打造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构建一流的校园网络环境。
1.构建完善的网络系统——资源库
创建一个有利于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助探究、合作交流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是现代化学校的一个基本条件。刘圩中学按照外部信息资源建设、内部信息资源建设、资源的使用与管理等思路进行了软件建设。学校的资源库整合了科大讯飞、农远的资源和校本资源,内容包括:课程资源、教学案例、教师培训、学习指导、电子图书、专题报告六块内容。以课程资源这块内容为例,包括了各个学科1——12册教科书中所有的内容,每一课的资源又包括多个教案示例、习题精选、拓展资料、探究活动、媒体资源(其中包括视频、动画、生字、声音、成品课件等)。为教师上网学习、接受培训、备课、制作课件、辅导学生、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节省了教师大量查找资料的时间,满足了教师的教学需求。校本资源是资源库的主要部分,它共有九个栏目:课堂实录、写字资源、校本培训、专题研讨、精品课堂、照片图库、活动实录、报道集锦、教师博客。首页上设有校园信息交流平台开辟了教育教学工作通知栏,校务政务公开信息栏。
2.创建精致的宣传系统——校园网
校园网是一个容量庞大、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网络平台,对外作为学校在互联网上开展形象宣传与校园文化宣传的窗口,对内作为系统基础平台,提供校内所有软件接口进行资源整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主要通道,也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学校已建成的校园网,设有:校园新闻、教改动态、学校概况、行政管理、“德育之窗”、教学天地、科研平台、教师风采、学生园地、家校互动、党建在线、书香校园等主要栏目,已接入互联网对外发布。通过校园网,宣传了我们刘圩中学的办学理念,展示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为学生、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对话的窗口,树立了良好的学校形象,获得了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三)塑造高尚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 学校以“润物细无声”、“此处无声胜有声”去影响和熏陶全体师生,形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系列。五星红旗下,闪耀着夺目的校徽;校歌声中,师生们正谨记校训、班训;明亮的教室内,多媒体电子白板蓝光闪闪;淳淳教诲中,师生们正秉承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
走廊里,是古今中外诗歌的海洋;过道中,是同学们挥毫泼墨的书画作品;窗户内,弥漫着同学们手工制作的芳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充满着歌声、笑声、读书声;钢木桌椅上,释放着求知、上进、拼搏的能量。
走出教室,是花园掩映下师生们的大食堂,1200个座位,排列有序,柱子上悬挂着名人格言、警句、诗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餐厅的北面,一栋四层的宿舍楼拔地而起,那是温馨小屋,那是浪漫之居,那是优雅之室,那是幽兰之阁。
雪白的墙壁,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闪烁的霓虹灯,演绎着幸福的乐章。
实验室内试管的气泡,诠释着世界的奥秘;六万册图书,诉说着人类的文明;绿色网吧带着师生们遨游世界;音体美教室人头攒动,留守儿童不再孤独,贫困学生露出幸福的笑容。包括地面文化、墙壁文化、园区文化、楼道文化、教室文化、提示语文化、宣传文化、板报文化、橱窗文化等系列。校园中一步一景观,一景一主题,寓意深刻,特色分明,达到赏心悦目、育人育心的建设目的。
二、搭建活动平台,以丰富的校园活动文化塑造人
(一)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我们坚持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开展相应的德育活动。
1.认真落实每周校园升旗仪式
参考天安门升旗仪式,努力完善和规范校园升旗仪式的各个程序,学校国旗队精心选拔和培训旗手,坚持用鼓乐队现场奏乐,抓好唱国歌的环节,落实好每次的国旗下讲话,讲话内容做到有主题、有针对性。
2.精心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
(1)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方面:开展了 “扶贫助困献爱心”活动;走进村组“向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
(2)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方面:组织了跨校际、跨部门的手拉手活动:与泗县三中手拉手弘扬民族精神;与江上青小学手拉手走进江上青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与刘圩小学手拉手感受家乡新气象,激发爱家乡的情怀;与交警互动,走进交警队,参观图展,请交警进校园做安全宣讲;请消防员进校园宣传消防知识,组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进行“自救、自护”教育。同时结合重大传统节日开展共青团活动,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孕育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3)在培养学生行为养成、知礼懂礼方面:开展“校园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签名仪式;开展“学习礼仪读本”竞赛活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竞赛活动;征集并展示文明礼仪儿歌、文明礼仪用语;写文明礼仪日记;办文明礼仪小报;画文明礼仪漫画;开展“我和爸妈比文明”活动;评比校园“文明礼仪小标兵”;开展“刘圩中学是我家”主题教育等。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确实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使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成才。
(二)全面铺开校园主题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1.精心组织每学期的主题教育
学校每学年都围绕一个教育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活动。本学年,我们主要针对学生的感恩意识较为薄弱,开展了以“感恩,从身边做起”的校园主题励志教育活动,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活、制作感恩卡、评选校园之星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学会自强,自立。
2.全面落实校园文化创建活动
紧密结合平安校园、绿色校园、和谐阳光校园等系列校园创建活动,通过多种活动组织形式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创建热潮。如,学校每学期开学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三)努力打造校园节日活动
在全面铺开校园主题活动的同时,我们还不忘给学生创设一些校园节日,给同学们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创造大显身手的机会,并以此带动全校的文化活动气氛。学校连续三年开展“手工制作”活动。
(四)不断活跃校园文化活动
刘圩中学共设有泗州戏、舞蹈、硬笔、软笔、绘画、小作家、、小导游、播音员、国旗护卫队、电脑画制作、手工制作等十余个团队。每个团队都有固定的指导教师、固定的活动场地和活动时间,全部免费辅导。学校培养的精品团队学生现已成为学校亮点展示的主要力量:泗州戏表演学生合唱《拾棉花》的在各级各类的现场展示活动中、特长竞赛活动中精彩亮相,为学校获得殊荣;小作家、小记者、播音员成为校报和校园电视台的骨干力量并以精品团队为单位,开展乒乓球、棋艺、绘画、小作家、英语口语、书法、舞蹈、小导游、播音员等系列培训和比赛活动。
乐曲又想起,虹乡文化泗州戏,又在校园上演啦。国家级优秀教师、市县级优秀班主任、模范人物又徜徉在花海之中。特色学校,在荣誉中前进!示范学校,在拼搏中诞生!让我们乘党的十八大春风,继续开发课程文化,切实搞好活动文化,走特色办学之路,同侪携手,共创美好刘中!
刘圩中学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