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4 05:4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我区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水平,预防和控制重要疾病,解决临床诊疗疑难问题,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推动卫生事业的进步,更好地发挥我区的科技优势,创建一批国内领先的、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医疗卫生重点学科,以带动全区整体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遵循自治区卫生厅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共同建设的原则。具体管理工作由科技教育处会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重点学科的具体建设计划及日常管理工作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三条 根据“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择优遴选、兼顾布局、宁缺勿滥”的原则,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由自治区卫生厅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和确认。

第二章 申报范围和条件

第四条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的申报范围,为地、市以上的医疗卫生单位。已列为其他自治区级以上部门的重点学科不再申报。

第五条 申报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的基本条件为:

1、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学科诊疗技术水平或卫生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或区内领先水平。

2、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

3、近五年内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

4、具有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整体素质较好的专业技术群体。

5、学科带头人具有正高技术职务、年龄在60岁以下(延聘者年龄适当放宽),并在全国专业学会中任有职务,或任国家、自治区级学术刊物编委以上职务,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6、具备开展本学科新技术引进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具有区内较先进的医疗、预防、科研基础设施条件,能独立承担本学科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具有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交流、协同攻关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近3年来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或责任事故。

8、已经列入本单位重点建设计划,并在近3年来作为单位的重点扶持对象。

第三章 申报和评审

第六条 申报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的时间由区卫生厅根据当年情况确定通知。每3年为1个周期。

第七条 各申报单位根据本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业务建设和发展规划、有关专业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力及其主攻方向和建设目标,组织申报并择优确定推荐对象。

第八条 各申报单位应填写“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申报书”一式20份,经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和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并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查后,上报区卫生厅科技教育处。

填写申报书时应重点阐明学科建设的依据、必要性、发展方向、对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建设目标和预期水平、现有的工作基础及本单位的保障措施。对经费的预算应充分考虑必要性、经济性和合理性。自筹匹配经费应统盘纳入使用计划。

第九条 区卫生厅聘请有关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提出申请的学科,从建设的依据和必要性、目标的先进性、科学性,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及对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和评审。必要时请申报单位答辩并进行实地考察。

第十条 区卫生厅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意见及拟建设的数量,按同类型择优的原则并就整体布局、资金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后,确定建设对象。相同的学科,原则上只确认一个为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第四章 经费的管理

第十一条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经费除了自治区财政专项经费外,各有关单位还应多渠道筹措经费。

第十二条 列入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的重点学科,其建设经费由区卫生厅一次核定,分年度拨款。所在单位要以1:2的比例匹配经费。

第十三条 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项核算。资金使用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合理高效”的原则,做到软、硬件兼顾,主要用于增添或改善重点学科实验室及临床研究相关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人才培养及补贴配套的研究项目。其中,用于增添或改善重点学科实验室及临床研究相关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的经费应占重点学科建设总经费的2/3以上。

第十四条 各重点学科应积极创造条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有偿重大科学研究任务,以争取科研资金、增强自身活力、弥补经费不足。

第五章 考核和验收

第十五条 重点学科按周期建设、滚动发展、优胜劣汰的原则开展工作。重点学科确立后,要与区卫生厅签订目标责任书(合同书),区卫生厅将根据各学科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组织有关专家按照重点学科建设内容和考核指标进行检查考核。对未按规定配套经费的单位以及未按规定使用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无特殊原因未履行合同书规定的任务或工作不力、效果不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科,将视具体情况采取限期整改或撤消建设计划立项,追回拨款等措施。

第十六条 每次对重点学科检查评估的结果在全系统内通报,不合格的淘汰,逐渐具备条件的补充,形成相互竞争、优胜劣汰、不断提高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十七条 考核和验收的主要内容:

1、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指标、达到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2、建设过程中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和取得的科技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水平情况,对本学科发展和促进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提高的情况。

3、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形成情况。

4、所在单位经费配套情况及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情况。

5、单位内支持措施的落实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6、学术活动开展和学术地位的变化情况。

7、对促进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提高和技术示范、辐射作用的情况。

8、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办法及发展设想。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对所确定的重点学科,区卫生厅将通过新闻发布、卫生厅网站及各种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推荐。

第十九条 对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显著成绩的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在推动学科发展、确立学术地位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者,所在单位可给予适当的奖励。

第二十条 申报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的单位需交纳一定的评审费。

第二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由自治区卫生厅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实施。(二○○一年三月十五日发文)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二篇: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doc

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华航校发〔2010〕74号,2010年7月29日印发)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是高校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体现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学校学科建设计划的完成和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河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以学科方向为基础,以学科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载体,以平台建设为依托,紧密结合航天、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要发展方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有计划、分层次、分步骤地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一定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创造出显示性成果,整体提升学校的学科水平和社会声誉,并为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含省级重点发展学科,下同)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人文社科基地)以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专业硕士点,下同)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条

学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学术成就,包括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高水平研究成果、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二是学科建设水平,包括制定并实施学科发展规划、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汇聚学科队伍、争取科研项目、构筑学科基地。

第二章 学科建设体系与建设目标

第四条

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的建设体系按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执行。校级学科建设体系由重点学科、重点发展学科(二者为校级重点学科序列,简称校级重点学科,下同)和一般学科组成。

第五条

省级重点发展学科通过建设,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和知名度,取得较高水平的显示性科研成果,逐步具备申报省级重点学科的实力,争创硕士点并为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准备。

第六条

校级重点学科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航天工业需要,突出行业与航天特色,以学科梯队建设、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为主要建设重点,重点突出1-2个学科方向,取得较高水平的显示性科研成果,逐步具备申报省级重点学科的实力,争取达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的硕士点基本条件,积极争创硕士点并为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准备。

第七条

重点学科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报与评审、项目实施、项目中期检查、项目验收与评估等),按照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两个层次,进行项目申报与立项建设。

第三章 组织与管理

第八条

学科建设实行学校、系部和学科三级管理。形成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纵向行政流畅通、横向学术流活跃的学科建设组织构架。

第九条

学校学科建设与管理工作暂由校学术委员会负责。主要职责为:审议与协调学科建设中学科布局、设置、建设及调整等重要问题;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审议阶段性和学科建设计划;审议与学科建设有关的政策、制度,为实现学科建设总体目标提供制度保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学科建设的超前性问题进行讨论,为学校提供决策支持;组织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检查、评估及验收等工作。

学校科技处负责全校学科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

各系部行政负责任人应将学科建设列入本单位重点工作计划,为本单位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学科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为:组织学科带头人(学科负责人,下同)、学术骨干制定本单位各级重点学科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组织本单位各级学科建设项目的申报;统筹和协调单位内各种资源,对学科建设中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协调、考核;对学科带头人进行提名,督促、检查本单位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负责本单位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审核与监督。

第十一条

各级重点学科的具体建设工作实行学科带头人责任制。学科带头人全面负责本学科建设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与协调。制定本学科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组建本学科学科队伍、科研团队;负责实施和完成本学科建设项目中各项内容,达到建设目标要求;组织安排本学科建设项目接受考核与评估等工作。

第四章 申报与评审

第十二条

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与评审,由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的规定进行推荐。学校优先考虑从校级重点学科中推荐申报省级重点学科。

第十三条

校级重点学科一般设在二级学科,名称按照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确定。

第十四条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申报与评审程序:

(一)由学科带头人填写《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重点(发展)学科建设项目申报书》,经系部学术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向科技处提出申请,同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原件备查);

(二)科技处对申报材料进行规范性审查,主要就学科建设目标、内容及建设经费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查。视需要与否,可将审查意见反馈到学科所在系部,由学科带头人根据预审意见做出必要的修改;

(三)校学术委员会在听取学科带头人答辩的基础上,对通过预审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有:申请项目的学科现有水平、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是否合理、建设内容能否实现、建设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等,并据此做出是否同意立项的意见;

(四)通过校学术委员会评审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校长办公会审定通过后,由学校发文确认并正式立项建设。

第十五条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申报条件:

(一)有2个及以上稳定、具有一定优势及特色的研究方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紧密结合,符合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

(二)具有德才兼备、学术造诣较深、治学严谨,有较强承接科研项目能力和学术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好的学术成果积累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一般应在57岁以下,受聘教授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受聘副教授职务;

(三)学科队伍应至少有10名以上教师,有一批研究能力较强的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术梯队的职称、学历、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

(四)基本具备学科发展需要的实验室和科研工作条件,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基础,在稳定的研究方向上,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省级科研项目、成果和高水平学术论文;

(五)承担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能开出本科生的主要课程,能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六)有完整的本单位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第十六条

根据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动态,结合我校实际所组建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项目,并在省内有竞争力、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将予以重点扶持。

第十七条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申报与评选工作一般三年进行一次。

第五章 项目实施与配套措施

第十八条

各立项建设重点学科应在正式下文确认的1个月内,依据申报书中内容,制定详尽的学科建设项目规划(规划时间与项目周期相同)和建设计划(填写北华工业学院学科建设项目任务书),由所在系部审核同意后,报科技处审批。建设规划与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术队伍、科研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建设目标、内容、拟采取措施、预期显示性成果以及经费使用计划。

第十九条

立项建设重点学科的项目规划和建设计划获得学校批准后,作为项目实施依据,其内容一般不得变更。因实施过程中遇到未预见情况而确需变更的,须由学科带头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同意后,报科技处审批。

第二十条

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学术团队为基础。学科带头人应带领本学科创建1—2个相对稳定且具有明显特色的科研团队,学校鼓励跨学科、跨系部组建学科梯队、联合共建公共研究平台,充分整合符合学科研究方向的专业技术人员等资源。

第二十一条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科技成果,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鉴定,并进行成果登记。成果所有权、使用权、专利权归学校,成果可按规定申报各级成果奖励。

第二十二条

学校及有关职能部门在人才引进、职称评聘、进修培训、科研立项、学术交流、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购置等方面,对重点学科应采取倾斜和优先政策。

第二十三条

学校安排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学科梯队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引进。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为9万元(人文社科类学科减半,下同);校级重点发展学科建设经费为6万元;各重点学科应积极争取各种渠道(纵向、横向课题等)的经费支持。

第二十四条

对于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学校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支持。

第六章 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

学校投入的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一般在项目周期内分投入,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可以增减项目投资。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的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按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六条

经学校审核下拨的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不提取管理费,只能由本学科内人员使用,用于本学科建设开支。

第二十七条

学科建设经费的支付,须由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在支付凭证和原始单据上签字,系部行政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按财务制度规定办理,其中劳务费支出须由科技处负责人审核签字。

第二十八条

学科建设经费支出包括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课题研究设备购置费、劳务费(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超工作量加班、专家讲学、专家咨询等费用)、业务费(学科建设所需的差旅、合作与学术交流、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培训等费用)、其他费用(在学科建设运作中所发生的预审、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及验收等费用,不可预见费等)。

第二十九条

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必须符合学科建设任务书规定的范围,不得截留、挪用。专项经费的使用接受学校科技处、财务处的监督和审计部门的审计。如不按规定使用,将追究项目相关负责人的责任,追回违规使用的经费。

第七章 考核与验收

第三十条

省级以上重点学科的考核与验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学校依据《学科建设项目申请书》和《学科建设项目任务书》对各级学科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中期检查和终期项目验收评估。重点考核其显示性成果,各阶段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建设成效。

第三十二条

各级重点学科按时向学校提交、中期和项目验收等阶段工作总结及评估材料,其内容包括: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成果获奖与转化、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学术合作与交流、实验室建设、经费使用等情况,以及主要经验、发展趋向、存在问题和为解决问题拟采取的措施等。考核验收工作由科技处组织进行,科技处在汇总重点学科上报材料、相关专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向学校汇报,由校学学术委员会评定检查结果,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第三十三条

考核验收结果向全校公布,接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

学科建设项目实行动态管理,促进学科竞争。对发展方向正确,学科特色明显,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适当加大经费资助力度并对学科所在单位及学科负责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未完成各阶段建设项目计划与任务且差距较大的学科,暂停经费资助,经整改后,方可重新申报立项。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由科技处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上海市市级医疗卫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关于下发《上海市市级医疗卫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文日期】 【是否有效】 2013-04-12 有效

【文 号】 【发文机构】

沪卫科教[2013]013号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

各有关单位:

为保持和发展上海卫生系统的学科人才优势,提升上海医疗卫生事业的综合竞争力,规范和加强上海医疗卫生的学科建设工作,现将《上海市市级医疗卫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下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上海市财政局

2013年4月12日

上海市市级医疗卫生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委发〔2011〕10号)、《关于加强本市卫生系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卫科教〔2012〕6号)以及《关于成立上海市卫生系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沪卫科教〔2012〕32号)等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上海市市级医疗卫生学科建设(以下简称“市级学科建设”)旨在于通过一系列分层分类的学科建设,进一步保持和发展上海卫生系统的学科人才优势,提升临床医学技术水平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有效降低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廉价、有效的适宜技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第三条 市级学科建设按照“重在临床、强化预防、突出社区、加强与扶持并举”的原则,以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为重点,在本市医疗卫生系统内(含社会医疗机构)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程序,开展临床医学中心、临床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以及公共卫生等市级学科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市级学科建设实行上海市卫生系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详见“沪卫科教〔2012〕32号文件”)、主管部门与建设单位三级管理。

第五条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市级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和管理,制定学科建设目标规划、配套政策措施,审定学科建设项目。

领导小组下设市级学科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具体负责市级学科建设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学科建设相关管理制度、经费需求计划、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二)发布学科建设项目招标指南、组织项目评审、建立学科建设项目库。

(三)开展学科建设指导、组织中期考核和验收考评等。

(四)协调各相关部门,共同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六条 市财政局负责市级学科建设经费预算审核、财政补助资金拨付、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等工作,对学科建设评审工作进行指导,并组织开展重点评审。

第七条 市区县卫生局、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各相关大学作为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的市级学科建设工作统筹和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本办法规定,制订本系统学科建设与管理细则,加强对本系统学科建设督导、考核、评估等日常管理工作。

(二)根据申报要求审核推荐本系统市级学科建设项目,配合管理办公室和市财政局做好项目评审工作。

(三)将被评定的市级学科建设项目纳入本系统学科建设规划管理,督促建设单位落实自筹配套资金,配合管理办公室和市财政局做好考核评估、绩效评价等工作。

第八条 建设单位负责本单位学科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本单位学科的建设规划、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建设学科的评估、考核和检查工作,按要求及时报告建设工作的有关情况。

(三)落实本单位学科建设自筹配套资金,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资源和制度保障。

第九条 管理办公室根据《上海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组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市级学科建设评审工作,对申报学科在国内外的临床技术优势地位、发展潜力,整体建设目标的合理性、可及性,重点发展的诊疗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经费预算进行评审。市财政局负责指导评审工作,并选择部分项目进行重点评审。评审程序分为初审、评审和审定三个步骤。

(一)初审

管理办公室根据本办法及招标指南的有关要求对申请书(如项目建议书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者进入正式评审。

(二)评审

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报学科进行竞争性评审,依据申报材料(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现场答辩等综合论证。

(三)审定

管理办公室综合评审意见,报领导小组审定学科建设项目后,由市卫生局和市财政局批复建设单位,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十条 临床医学中心类学科建设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一)学科管理现代、服务精良、技术领先、设备完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强,并在主攻方向上具有国际、国内首创或领先的诊治技术,能够解决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诊治问题。

(二)学科带头人及骨干在国际、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理想的学科队伍,学科群体有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相关的学科群对该学科具有强劲的技术支撑。

第十一条 临床重点学科类学科建设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一)学科管理现代、服务精良、技术先进、设备完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较强,并在主攻方向上具有国内领先的诊治技术,能够解决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诊治问题。

(二)学科带头人及骨干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队伍,学科群体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相关的学科群对该学科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

第十二条 重点专科类学科建设项目申报基本条件:

(一)与区域卫生发展相适应,已被列入区县重点建设项目。

(二)建设目标必须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专科总体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同级医疗卫生机构先进水平,社会反映情况良好。

第十三条 公共卫生类学科建设项申报基本条件:

(一)申报单位为全市各级各类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专业的单位。

(二)学科带头人应具有长期从事相应的公共卫生实践、研究和教学的基础和经验,学术思路清晰,学术作风严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同行中具有较高威望。

(三)学科骨干人员应从事相应的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某一研究领域具有专长。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十四条 市级学科建设项目正式确定后,由市卫生局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学科建设项目按预定的建设目标实施。

第十五条 管理办公室会同主管部门采取同行专家评议、实地检查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等方式,对照合同与计划任务书,定期对学科建设的任务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进行督导和考核评审,并将考核结果向领导小组报告。

未通过考核的学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根据评审意见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整改后未通过管理办公室复评的终止学科建设项目。

第十六条 项目执行期满后,管理办公室会同主管部门根据合同规定,采取同行专家评议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科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考评。

第十七条 项目执行期间,发现建设单位有相关违反科学道德、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立即终止学科建设项目,五年内不得申请国家和市级学科建设项目。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建设单位,三年内不得申请国家和市级学科建设项目:

(一)未按合同规定完成学科建设任务、且无正当理由的。

(二)提供的数据资料不完整、不准确,造成验收考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

(三)严重违反本办法资金管理规定的。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发表、出版与学科建设资助的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鉴定、上报成果等,均应注明“上海市市级医疗卫生学科建设资助”。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市级学科建设经费由财政补助资金(含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建设单位自筹配套资金共同构成,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学科建设,财政补助资金原则上不超过建设经费的70%。市财政局按照总量控制、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分类补助的原则,统筹安排市级学科建设经费预算。

第二十条 每年第四季度,建设单位根据合同规定和项目执行进度,提出下一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申请,经主管部门初审后,由管理办公室汇总审核提出下一市级学科建设经费需求。市财政局结合财力可能,统筹平衡资金需求,编制下一市级学科建设经费预算,按程序报批后下达经费预算。

第二十一条 财政补助资金主要采用直接补助方式,原则上项目立项后拨付50%,中期考核合格后拨付40%,总体验收合格并通过审计后拨付10%。财政补助资金将逐步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

学科建设项目被终止的,未使用财政补助资金归还市财政局。经查实建设单位存在违规行为的,追回全部财政补助资金,并按照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学科建设经费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要求,专款专用,实行专帐核算。

第二十三条 市财政局会同管理办公室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学科建设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论作为财政补助资金清算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学科建设项目总体验收完成后,市财政局会同管理办公室、主管部门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学科建设项目申报的重要评审因素。

第二十五条 市级学科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学科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以及必需的设备购置等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劳务费、材料费、测试加工费、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等内容。市级学科建设经费财务管理规定另行制订。

第二十六条 学科建设考核、评估、审计、绩效评价、管理人员培训等管理费用列入市卫生局部门预算。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有关部门(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市卫生局2001年5月21日颁布的《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建设暂行实施办法》(沪卫科教〔2001〕15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推荐]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重点学科建设是加强医院建设,促进医、教、研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更好地形成专科优势,促进重点学科更快、更好的发展,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建设内容:

1、围绕专科发展方向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提高专科科研及临床医疗水平。

2、专科梯队建设,专科后备人员培养及专科相关人才培养,专科相关专业设备购置。

3、加强学术建设,扩大知名度,提高专科在本专业的学术影响力。重点学科的管理:

1、分管院长负责,医院科教科协调指导重点专科建设有关的问题。

2、各重点专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制定专科三年、五年发展规划,3、确定专科建设目标;科主任负责重点专科的经费使用及科研活动。

3、各级重点专科确定后,在建设周期内应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规划、有计划的实施专科建设,年终进行考核。

4、确保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发表在国内各级期刊上,鼓励向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积极举办全国性及省级学术会议,鼓励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与国内外的交流,促进科学的发展。

5、医院专门设立重点专科建设经费和科研启动经费,每建设周期5-10万,用于重点专科建设和科研课题的启动。

医院科研管理制度及奖励办法

一、开展科学研究

1、科研课题的申请立项、成果鉴定及申请奖励规定

按照国家、省、市科技计划、成果鉴定及奖励的有关管理规定以及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鉴定、请奖工作。

⑴、申请科研课题立项:

按照医院安排的时间,课题组必须有相关的课题检索资料,并写出开题报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列出详细的实施计划及经费概算,报科教信息科,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核后决定报省或市科技计划,按要求填写科技计划申请表,由医院统一上报科技主管部门。

⑵、课题的实施

根据省、市科技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项目文件,由列入计划立项负责人与医院签订科研合同书,科教信息科负责监督、检查项目的计划实施情况,并及时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项目负责人定期向学术委员会及科教信息科汇报课题进展情况,以保证研究的正常进行。

⑶、科技成果的鉴定及申请奖励

按课题计划进度要求,课题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鉴定。按成果鉴定要求,由课题组将本项目的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整理成完整的技术材料交科教信息科,由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查后,向有关部门申请

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完成一项鉴定一项。

计划外课题,医院一般不组织鉴定,如有特殊需要,由医院研究决定是否申请鉴定。

申请奖励的程序与成果鉴定相同,必须由医院组织考评及上报。

2、科研经费的管理

医院每年拨出上一业务收入的1%作为科研基金,省市指令性计划所拨经费与医院配套基金列入医院科研基金统一管理。经费的使用范围:

列入计划的科研课题及四新项目,主要用于购置设备、试剂、资料检索、资料印刷、鉴定验收及与本课题有关的差旅费及学术交流费用。经费实行专款专用。

经费的申请与审批:

由课题负责人写出书面申请报科教信息科,科教信息科根据计划经费概算审查后,报主管院长、院长批准,凭发票到财务科专项基金处报销。原则上课题所需资金应保持在基金内,若出现超支,由课题组垫付,成果获奖后,从奖金中扣除。

经费的申请必须依据计划内容,要真实可行。与本课题无关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科教科及课题组均应建立经费使用记录,课题结束后医院对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并写出总结报告。

3、科研奖励措施

获国家、省、市科研成果奖的项目,国家有关部门配套的奖金按规定

提取管理费用外由医院发给课题组,另医院将给予奖励,具体实施细则如下:

国家级成果:一等奖100000元,二等奖50000元,三等奖30000元;

省级成果:一等奖50000元,二等奖30000元,三等奖10000元; 市级成果:一等奖30000元,二等奖10000元,三等奖5000元。所有奖金由课题负责人领取,课题组内部由负责人按有关规定比例进行分配。

经医院批准并备案与外院合作进行的获奖课题,以我院为主的按本院课题对待,其余的不予奖励。

第五篇: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重点学科建设是增强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规范重点学科管理,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优化资源配置,巩固和发展学科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第三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形成梯队合理的学术队伍,具备一定优势和配套合理的实验室条件,具有承担、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并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逐步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开放型医疗、教学和科研基地。

第四条 重点学科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院级重点学科。

医院根据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合理地培养一批院级重点学科,争取通过3~6年的规范建设,建成更多的校级、省级重点学科,并力争使部分省级重点学科达到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标准。

第二章 申报和评审

第五条 重点学科申报和评审每3年开展1次,以二级或三级学科为申报单位,原则上从硕士生培养点或联合培养点中择优选择。

医院鼓励相关学科(科室)交叉联合,共同申报。第六条 院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一)有2个以上稳定的科研方向,有较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二)学科带头人在该学科领域中有一定声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生导师资格,年龄一般在52岁以下;

(三)学术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一般要求有2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3~5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高学历的学术骨干比例较高;

(四)长期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已培养过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得到社会好评;

(五)目前至少承担2项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科研经费5万元以上;近3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0篇,曾经出版专著,或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第七条 校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第八条 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条件:

(一)已被确认为院级或校级重点学科且经过至少3年以上 重点建设;

(二)有3个以上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形成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三)学科带头人在该学科领域中有较高声望,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资格,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

(四)学术队伍的学历、年龄和技术职务结构合理,一般要求有3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中至少1名在50岁以下)和6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中至少1名在45岁以下),高学历学术骨干比例较高。

(五)长期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已培养2届以上硕士生或博士生,毕业生得到社会好评,近3年来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教材)成果奖;

(六)目前承担至少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科研经费10万元以上;近3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5篇,曾经出版主编专著和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第九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的学科,均可向医院提出申报院级重点学科,医院组织专家评审后予以确认;凡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的学科,均可向医院提出申报省级重点学科。校级和省级重点学科的推荐工作,由医院根据重点发展方向、学科水平与贡献进行初审后择优向上级部门推荐。

第三章 管理组织

第十条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是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组织。

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和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计划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各重点学科的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一条 各重点学科须成立由学科带头人任组长的学科建设小组,负责本学科建设的日常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

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生导师资格,德才兼备,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学术造诣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

第四章 运行管理

第十二条 重点学科建设实行目标管理,鼓励竞争,优胜劣汰,滚动建设。

各重点学科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科学制定每阶段目标和周期建设总体目标,并根据评价体系进行自我考评。

第十三条 被确认重点学科的,须填写《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书》,明确学科总体学术水平发展目标,列出逐年建设目标和量化指标。

第十四条 重点学科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学科带头人拥有学科内部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确定 主攻目标,带领全体成员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力争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标志性成果;注意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第五章 目标管理 第十五条 医院根据重点学科等级和医院发展要求,分别向各重点学科提出周期目标和目标。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形成特色诊疗项目和特色专科。

第十六条 院级重点学科除完成医疗、教学任务外,还应完成以下具体目标:

(一)每2年至少申报并获批厅级以上课题1项,或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奖1项;

(二)每年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篇以上;

(三)每2年至少举办省级以上学术活动1次;

(四)每2年至少获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1项。第十七条 校级重点学科除完成医疗、教学任务外,还应完成以下具体目标:

(一)每2年至少申报并获批厅级以上课题1项,或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奖1项;

(二)每年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3篇以上;

(三)每年至少举办省级以上学术活动1次;

(四)每2年至少获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1项。第十八条 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除完成医疗、教学任务外,还应完成以下具体目标:

(一)每年至少申报并获批厅级以上课题1项,或获得厅局级以上科技奖1项;

(二)每年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5篇以上;

(三)每年至少举办省级以上学术活动1次;

(四)每年至少获得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1项。第十九条 各级重点学科经过3年建设,应达到该级重点学科建设要求的预期目标,并取得较明显的标志性成果。

院级或校级重点学科经过3年的建设,应达到省级重点学科申报条件指标。

省级重点学科经过3年的建设,应达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评估验收,创造申报上一级重点学科的条件。

第六章 经费及管理

第二十条 重点学科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医院匹配经费、横向学科建设经费及学科自筹经费等。

对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医院按上级拨款1:1~2的比例给予配套经费;院级重点学科由医院拨款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标准为:每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培养周期投入不少于200万元;每个校级重点学科、医院重点学科1个培养周期投入不少于100万元。

科研业务经费标准为:省级重点学科每年10万元,校级重点学科每年5万元;院级重点学每年3万元。

医院建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管理账户,经费按下拨。第二十一条 学科建设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

(一)仪器设备费,是指用于重点学科建设所需仪器设备的购置、安装、运输以及相应配套软件费用等。

(二)实验室修缮费,是指用于改善实验室条件的修缮费用。

(三)科研业务费,是指以申请省部级以上课题为目标的前期预研经费,以及从事本学科有前景的重大科研课题的补充费用等。

(四)图书资料费,是指购置本学科所需的有关图书、杂志、资料检索等费用。

(五)人才培养费,是指用于学科业务骨干在科研项目上所需的进修和培训费等。

(六)学术交流费用,是指用于承办学术会议、邀请本学科知名专家讲学及参加学术会议的费用等。

(七)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必需的其他费用。

第二十二条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应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避免重复,注重实效”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由学科带头人按计划支配使用,同时须接受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重点学科的经费报销按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第七章 检查评估与奖惩

第二十三条 重点学科建设以3年为1个周期。每年进行1次年终总结检查及考评,每3年进行1次验收评估。

对完成学科建设任务,达到评估标准的重点学科,滚动进入下一期建设;对管理不善,达不到学科建设规划及计划要求者要予以警告;检查不合格者,限期整改;验收评估不合格者,暂缓进入下一期建设,且在1年内仍未达到预期建设目标者,取消其重点学科资格。第二十四条 医院对完成学科建设任务,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二十五条 重点学科在年终时应提交书面总结报告,内容包括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成果获奖与转化、研究生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学术协作与交流、实验室建设、经费使用等情况,以及主要经验、存在差距和为缩小差距拟采取的措施等。

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在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的基础上,向医院汇报,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医院科技处。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往有关制度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二○○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下载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精选五篇)

    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是推进医疗、科研、教学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医院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为进一......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附件1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市医学重点学科的管理,促进具有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的重点学科健康快速发展,加快我市医疗卫......

    浙江财经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浙江财经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浙财院[2004]183号文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加快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步伐,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推进学校的新......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学重点学科整体水平和学科经费使用效能,带动全市医学进一步发展和医......

    苏州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苏州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重点学科建设,规范和加强我校各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点学科是培养高层次专门......

    医院院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医院院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指导思想重点学科建设是我院为适应医院各项工作发展的需要,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社......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湖南省重点学科(以下简称省重点学科)的管理,推进全省学科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重点学科是根据富民强省......

    关于印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5篇]

    关于印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卫发[2011] 166号 各市、县(市、区)卫生局,省级医疗卫生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管理水平,根据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