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房建设标准

时间:2019-05-14 05:5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房建设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房建设标准》。

第一篇:计算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

机房环境、电源及防雷接地应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的要求。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备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计算机主机,网络连接设备等。

★设备间的地面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

★设备间至少提供离地板255C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10CM,门宽应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载应大于5kN/m2。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

★设备间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0%。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机房内的尘埃要求低于0.5um;对于开机时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时应小于70dB。

★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0dB。机房内磁场干扰场不大于800A/m。

★计算机房内的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离地面0.8m处不低于1lx。

★设备间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讯中断。UPS电源应提供不低于2小时后备供电能力。UPS功率大小应根据网络设备功率进行计算,并具有20-30%的余量。设备间电源设备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已防止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和冲击。

★防雷接地可单独接地或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接地要求每个配线柜都应单独引线至接地体,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2欧姆;采用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欧姆。

机房建设所涉及系统

★机房装修系统

★机房布线系统(网络布线、电话布线、DDN、卫星线路等布线)★机房屏蔽、防静电系统(屏蔽网、防静电地板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保安系统(防盗报警、监控、门禁)★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机房专业空调通风系统

★机房网络设备放置色设备(机柜、机架等)★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

★机房UPS配电系统

机房环境 1.空调

机房环境温湿度:

温度: 冬季:20±2℃ 夏季:23±2℃

温度变化率≤5℃/h 相对湿度: 50%±5% 洁 净 度: 符合标准ASHRAE52-76,粒度≥0.5mm,个数≤10000粒/dm 噪 声: 关闭主设备的条件下,在工作人员正常办公位置处测量不高于68dB(A).(GB)机房单位面积的冷负荷为:257w/m2h 系统控制室单位时间换气数:≥23次/h 数据中心机房单位时间换气数:≥22次/h 2.防火

防火系统基于以下原则建设:火灾发生时,自动声光报警,警示相应区域人员撤离。防火动作原理:

当防护区火灾发生,感烟探测器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闪灯、警铃动作,提示工作人员撤离火灾发生区域;当感烟探测器报警和感温探测器同时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防护区外闪灯、蜂鸣器动作,控制联动系统切除非消防电源、关闭相应区域防火阀等联动设备,同时启动红外探测系统;当红外探测系统确认相应保护区无人员存在时,启动气体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防火系统建设的标准和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3.门禁

系统选用系列感应卡式门禁设备,并具有联机管理功能 4.防雷

满足执行10/350us坡形,可防护雷电流150kA对建筑物的破坏。建筑物内部的计算机机房用电器可承受 10/350us 75kA的雷电流的冲击[IEC1312的标准]。雷击建设可满足如下相关标准。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B3482-3483-83《电子设备雷击试验》 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避雷器》

邮电部《通讯产品入网检定认证细则》 IEC1024-1∶1990《建筑防雷》

IE1312-1∶19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

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5.地板抬升系统 阻燃性: 60REI 抗静电性: 105-109 隔 音: 大于32DB 集中承受力 2000-7000N 地板抬升高度 ≥350mm

分散承受力 15000-35000N/ m2 施工标准为: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

6.漏水检测系统

漏水检测系统可提供24 X 7X365的实时检测。7.布线

布线系统在每个机架上提供结构化布线槽,为每个机架提供局域接入服务。机架布线槽有两种规格:16端口或8端口。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下走线方式布线。

伟伯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建设采用的标准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CECS 7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本(CECS 89:9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总配线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694-9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设计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YD200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44-89)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电话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50-88)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试行)(YDJ38-85)

ISO/IEC 11801国际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 EIA/TIA 568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 569电信通路和空间商用建筑标准 EIA/TIA 570住宅和轻工业建筑布线标准 IEEE 802.3、IEEE 802.4、IEEE 802.5、IEEE 802.12 欧洲标准 EN 50167、EN 50168、EN 50169 8.机房接地系统

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要求,提供的接地包括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及防雷保护地,计算机专用直流工作地,其接地电阻<1。机房的静电电压<1KV。镀锌钢管、金属软管、金属接线盒外壳等均进行了可靠接地。机柜外壳、金属管道及支架等均接地,中性线则只在变压器处。9.机架系统

采用19英寸标准网络机柜,机柜高度为42U,机柜深度为800mm,机柜采用全钢材料,承重为600KG。

机柜提供可选的风扇单元,可支持冗余的六个风扇。可选走线槽,托隔板,线管理器。10.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可对整个数据中心的工作空间进行监视。人员主要出入口及设备较为集中的房间(空调室,机房)设置固定式彩色CCD摄像,在走道等设置旋转式彩色CCD摄像机。

存储系统支持对图像进行五个小时的记录、存储。11.装修

具体施工指标遵循如下相关国家标准: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 《处理保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 《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电力供应 1.强电系统

采用双路强电引入,每个机架都通过配电柜引出单独的供电线路到机架,每个机架可用电源功率≥5KVA。

2.UPS系统

机房UPS系统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共同提供IDC冗余电源。UPS 系统的建设容量为断电后满足以下系统用电15-30分钟。

机房设备用电;应急照明;门禁系统用电;空调用电;消防系统用电。

3.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

柴油发电机系统设计为N+1冗余备份系统,额定功率N≥IDC 各系统功率之和。设计储油满足油机系统运行时间≥8小时。

设计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一9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一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 110一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一98)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3一9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一9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一94)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一93)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一9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一90)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一87)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98)

施工验收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一9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9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1993年2月17日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1993年9月1日实施)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

第2.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 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

第2.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

第2.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在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S(2.2.2-1)

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 K--系数,取值为5~7;

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2.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N(2.2.2-1)

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m2v/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三、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m2~4m2计算。

第三节 设备布置

第2.3.1条 计算机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制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

第2.3.2条 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

第2.3.3条 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

第2.3.4条 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二、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

三、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第三章 环境条件

第一节 温、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第3.1.1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第3.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

表3.1.2-1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

级 别

项 目

A 级

B 级

夏 季

冬 季 全 年

温 度±2 ℃

20±2 18-28℃

相对湿度

45%-65% 40%-70% 温度变化率

<5℃h 并不得结露

<10℃/h 并不得结露

二、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2的规定

表3.1.2-2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

项 目 A 级

B 级

温 度

5-35℃ 5-35℃

相对湿度

40%-70% 20%-80% 温度变化率

<5℃/h并不得结露

<10℃/h并不得结露

第3.1.3条 开机时主机房的温、湿度应执行A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第3.1.4条 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常用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与主机房相同;

二、其它记录介质库的要求应按表3.1.4采用。

表3.1.4 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

品 种

卡片

纸带

磁 带

磁 盘

长期保存

已记录的

未记录的

已记录的

未记录的

温 度

5-40℃

18-28℃

0-40℃

18-28℃

0-40℃

相对湿度

30%-70% 40%-70% 20%-80% 20%-80% 磁场强度

<3,200A/m <4,000A/m <3,200A/m <4,000A/m

第3.1.5条 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第二节 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

第3.2.1条 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

第3.2.2条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

第3.2.3条 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第3.2.4条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第3.2.5条 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3.2.6条 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第四章 建筑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4.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主机房的主体结构宜采用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内隔墙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第4.1.2条 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2.4~3.0m。

第4.1.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楼板荷载可按5.0~7.5kN m2设计。

第4.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第4.1.5条 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计技术竖井。

第4.1.6条 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及喷嘴等应协调布置, 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第4.1.7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第4.1.8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各门的尺寸均应保证设备运输方面。

第二节 人流及出入口

第4.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设单独出入口,当与其它部门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第4.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

第4.2.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设门厅、休息室和值班室。人员出入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应更衣换鞋。

第4.2.4条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更衣换鞋间使用面积应按最大班人数的每人1~3m2计算。

当无条件单独设更衣换鞋间时,可将换鞋、更衣柜设于机房入口处。

第三节 防火和疏散

第4.3.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

第4.3.2条 当电子计算机机房与其它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

第4.3.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第4.3.4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及第一类辅助房间的装饰材料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第四节 室内装饰

第4.4.1条 主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并应避免眩光。如为抹灰时应符合高级抹灰的要求。

二、应铺设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200~350mm。

三、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当活动地板下的空间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应选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饰面材料。

四、吊顶宜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如吊顶以上及作为敷设管线用时,其四壁应抹灰,楼板底面应清理干净;当吊顶以上空间为静压箱时,则顶部和四壁均应抹灰,并刷不易脱落的涂料,其管道的饰面,亦应选用不起尘的材料。

第4.4.2条 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室装饰应选用不起尘、易清洁的材料。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装饰材料可根据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易除尘。第4.4.3条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内门、观察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

第4.4.4第 电子计算机机房室内色调应淡雅柔和。

第4.4.5条 当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

第4.4.6条 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排水漫溢和渗漏的措施。

第五节 噪声及振动控制

第4.5.1条 主机房应远离噪声源。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消声和隔声措施。

第4.5.2条 主机房内不宜设置高噪声的空调设备。当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第4.5.3条 当第二类辅助房间内有强烈振动的设备时,设备及其通往主机房的管道,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五章 空气调节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5.1.1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第5.1.2条 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第二节 热湿负荷计算

第5.2.1条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第5.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

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三、太阳辐射热;

四、人体散热、散湿;

五、照明装置散热;

六、新风负荷。

第三节 气流组织

第5.3.1条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第5.3.2条 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 表5.3.2 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

气流组织

下送上回

上送上回(或侧回)

侧送侧回

送风口

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

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

3.孔板

1.散流器 2.带扩散板风口 3.孔板 4.百叶风口 5.格栅风口

1.百叶风口 2.格栅风口

回风口

1.格栅风口 2.百叶风口 3.网板风口 4.其它风口

送风温差

4-6℃

送风温度应高于

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4-6℃

6-8℃

5.3.2选用。对设备布置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上回方式。第5.3.3条 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口风速不应大于3m/s,送风气流不应直对工作人员。

第四节 系统设计

第5.4.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5.4.2条 主机房不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

第5.4.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

第5.4.4条 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阈;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阈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

第5.4.5条 空调系统应设消声装置。

第5.4.6条 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

第5.4.7条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三种中的最大值:

一、室内总送风量的5%;

二、按工作人员每人40m3/h;

三、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

第5.4.8条 主机房的空调送风系统,应设初效、中效两级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计数效率应大于80%,未级过滤装置宜设在正压端或送风口。

第5.4.9条 主机房在冬季需送冷风时,可取室外新风作冷源。

第5.4.10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应满足电子计算机系统对温度、湿度以及尘对正压的要求。

第五节 设备选择

第5.5.1条 空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的原则。

第5.5.2条 空调系统和设备选择应根据计算机类型、机房面积、发热量及对温、湿度和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综合考虑。

第5.5.3条 空调冷冻设备宜采用带风冷冷凝器的空调机。当采用水冷机组时,对冷却水系统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

第5.5.4条 空调和制冷设备宜选用高效、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

第5.5.5条 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20%的余量。第5.5.6条 当计算机系统需长期连续运行时,空调系统应有备用装置。

第六章 电气技术

第一节 供配电

第6.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庆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6.1.2条 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质量根据电子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况,可划分为A、B、C三级(见表6.1.2)。

表6.1.2 供电电源质量分级

项目

A B C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2 ±5 +7-13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0.2 ±0.5 ±1

电压波形畸变率

(%)

3-5 5-8 8-10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0-4 4-200 200-1,500

第6.1.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散、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第6.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由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

第6.1.5条 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主机房内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箱。

第6.1.6条 当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或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启动方式等仍不能满足要求时: 二、一般稳压稳频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

三、需要保证顺序断电安全停机时;

四、电子计算机系统实时控制时;

五、电子计算机系统联网运行时。

第6.1.7条 当采用表态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和现行有关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采取限制谐波分量措施。

第6.1.8条 当城市电网电源质量不能满足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电源质量改善措施和隔离防护措施。

第6.1.9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TN-S或TN-C-S系统。电子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应按设备的要求确定。

第6.1.10条 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应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20%。

第6.1.11条 电子计算机电源设备应靠近主机房设备。

第6.1.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应采用地下电缆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进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

第6.1.13条 主机房内应分别设置维修和测试用电源插座,两者应有明显区别标志。测试用电源插座应由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供电。其它房间内应适当设置维修用电源插座。

第6.1.14条 主机房内活动地板下部的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铜芯屏蔽导线或铜芯屏蔽电缆。

第6.1.15条 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

第二节 照明

第6.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机房的平均照度可按200、300、500lx取值;

二、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可按100、150、200lx取值。

三、第二、三类辅助房间应按现行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取值。

第6.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度标准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间歇运行的机房取低值;

二、持续运行的机房取中值;

三、连续运行的机房取高值;

四、无窗建筑的机房取中值或高值。

第6.2.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眩光限制标准可按表6.2.3分为三级。

表6.2.3 眩光限制等级

眩光限制等级

眩光程度

适用场所

无眩光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 Ⅱ

有轻微眩光

第一类辅助房间

有眩光感觉

第二、三类辅助房间

第6.2.4条 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表6.2.4的规定。

表6.2.4 直接型灯具最小遮光角

光源种类

光源平均亮度 ι(x103cd/m2)

眩光限制等级

遮光角

管状荧光灯 ι<20 Ⅰ

20° Ⅱ、Ⅲ

10°

透明玻璃白炽灯

ι>500 Ⅱ、Ⅲ

20°

第6.2.5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宜采用下列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作业面上的光幕反射。

一、使视觉作业不处在照明光源与眼睛形成的镜面反射角上;

二、采用发光表面积大、亮度低、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

三、视觉作业处家具和工作房间内应采用无光泽表面。第6.2.6条 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1/5。

第6.2.7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明的1/10。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

第6.2.8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置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标志灯,其照度不应低于0.51X。

第6.2.9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线路宜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

第6.2.10条 大面积照明场所的灯具宜分区、分段设置开关。

第6.2.11条 技术夹层内应设照明,采用单独支路或专用配电箱(盘)供电。

第三节 静电防护

第6.3.1条 基本工作间不用活动地板时,可铺设导静电地面,导静电地面可采用导电胶与建筑地面粘牢,导静电地面的体积电阻率均应为1.0×107 ~1.0×1010Ω·cm,其导电性能应长期稳定,且不易发尘。第6.3.2条 主机房内采用的活动地板可由钢、铝或其它阻燃性材料制成。活动地板表面应是导静电的,严禁暴露金属部分。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第6.3.3条 主机房内的工作台面及坐椅垫套材料应是导静电的,其体积电阻率应为1.0×107 ~1.0×1010Ω·cm。

第6.3.4条 主机房内的导体必须与大地作可靠的联接,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

第6.3.5条 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坐椅垫套必须进行静电接地。

第6.3.6条 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导静电地面和台面采用导电胶与接地导体粘接时,其接触面积不宜小于10cm2。

第6.3.7条 静电接地可以经限流电阻及自己的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限流电阻的阻值宜为1MΩ。

第四节 接地

第6.4.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6.4.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

一、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二、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四、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第6.4.3条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

第6.4.4条 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它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定的要求确定。

第6.4.5条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

第6.4.6条 当多个电子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将各电子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

第七章 给水排水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7.1.1条 与主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过主机房。

第7.1.2条 主机房内的设备需要用水时,其给排水干管应暗敷,引入支管宜暗装。管道穿过主机房墙壁和楼板处,应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第7.1.3条 主机房内如设有地漏,地漏下应加设水封装置,并有防止水封破坏的措施。

第7.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应采用难燃烧材料保温。

第二节 系统和管材

第7.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根据设备、空调、生活、消防等对水质、水温、水压和水量的不同要求分别设置循环和直流给水系统。

第7.2.2条 循环冷却水系统应按有关规范进行水质稳定计算,并采取有效的防蚀、防腐、防垢及杀菌措施。

第7.2.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必须有可靠的防渗漏措施,暗敷的给水管道宜用无缝钢管,管道连接宜用焊接。

第7.2.4条 循环冷却水管可采用工程塑料管或镀锌钢管。

第八章 消防与安全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8.1.1条 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并应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执行。

第8.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第8.1.3条 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设置无风断电保护。

第8.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设计,除执行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

第8.1.5条 电子计算机用于非常重要的场所或发生灾害后造成非常严重损失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工程设计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第二节 消防设施

第8.2.1条 凡设置二氧化碳或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和喷嘴。

第8.2.2条 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

第8.2.3条 当主机房内设置空调设备时,应受主机房内电源切断开关的控制。机房内的电源切断开关应靠近工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或主要出入口。

第三节 安全措施

第8.3.1条 主机房出口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的门。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第8.3.2条 凡设有卤代烷灭火装置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配置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第8.3.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存放废弃物应采用有防火盖的金属容器。

第8.3.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存放记录介质应采用金属柜或其它能防火的容器。

第8.3.5条 根据主机房的重要性,可设警卫室或保安设施。

第8.3.6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有防鼠、防虫措施。

附录一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附表1.1 本规范用名词

解 释

电子计算机机房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及第三类辅助房间的总称

主机房 计算机主机、操作控制台和主要外部设备(磁盘机、磁带机、软盘输入机、激光打印机、宽行打印机、绘图机、通信控制器、监视器等)的安装场地

基本工作间

用于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处所。其中包括:终端室、数据录入室、通信机室、已记录磁介质库、已记录纸介质库等

第一类辅助房间

直接为计算机硬件维修、软件研究服务的处所。其中包括:硬件维修室、软件分析修改室、仪器仪表室、备件库、随机资料室、未记录磁介质库、示记录纸介质库、硬件人员办公室、软件人员办公室、上机准备室和外来用户工作室等

第二类辅助房间

为保证电子计算机机房达到各项工艺环境要求所必需的各公用专业技术用房。其中包括: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室、不间断电源室、蓄电池室、发电机室、空调器室、灭火器材室和安全保卫控制室等

第三类辅助房间

用于生活、卫生等目的的辅助部分。包括:更衣室、休息室、缓冲间和盥洗室等。表态条件

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电子计算机系统已安装,室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

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

主机房内空调系统和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均在正常运行,而计算机系统不工作的状态

附录二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么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要求(或规定)执行”。

第二篇:计算机房的标准

计算机房的标准

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所以计算机房应符合一定的标准。

一、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

计算机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制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二、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

三、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二、环境条件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通常,计算机系统工作时温度要求是20°C——30°C,且温度变化每小时小于5°C,并不得结露。不工作时温度要求是5°C——35°C,温度变化每小时小于10°C,不结露。

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三、建筑

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2.4~3.0m。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楼板荷载可按5.0~7.5kN m2设计。电子计算机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计技术竖井。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及喷嘴等应协调布置, 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电子计算机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设单独出入口,当与其它部门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电子计算机机房宜设门厅、休息室和值班室。人员出入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应更衣换鞋。当电子计算机机房与其它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排水漫溢和渗漏的措施。当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主机房应远离噪声源。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消声和隔声措施。主机房内不宜设置高噪声的空调设备。当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空气调节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主机房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主机房不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电子计算机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主机房在冬季需送冷风时,可取室外新风作冷源。

五、电气技术

电子计算机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庆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散、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主机房内应分别设置维修和测试用电源插座,两者应有明显区别标志。测试用电源插座应由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供电。其它房间内应适当设置维修用电源插座。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主机房内采用的活动地板可由钢、铝或其它阻燃性材料制成。活动地板表面应是导静电的,严禁暴露金属部分。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

六、消防与安全 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并应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执行。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设置无风断电保护。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设计,除执行本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计算机机房应有防鼠、防虫措施。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2.安全文化网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4.《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第三篇:计算机房装修标准

一、机房装修

1、一般规定

 计算机房的室内装修工程施工验收主要包括吊顶、隔断墙、门、窗、墙壁装修、地面、活动地板的施工验收及其他室内作业。

 室内装修作业应符合《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面及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在施工时应保证现场、材料和设备的清洁。隐蔽工程(如地板下、吊顶上、假墙、夹层内)在封口前必须先除尘、清洁处理,暗处表层应能保持长期不起尘、不起皮和不龟裂。机房所有管线穿墙处的裁口必须做防尘处理,然后对缝隙必须用密封材料填堵。在裱糊、粘接贴面及进行其他涂复施工时,其环境条件应符合材料说明书的规定。

装修材料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刺激性的材料,尽量选择难燃、阻燃材料,否则应尽可能涂防火涂料。

2、吊顶

 计算机机房吊顶板表面应平整,不得起尘、变色和腐蚀;其边缘应整齐、无翘曲,封边处理后不得脱胶;填充顶棚的保温、隔音材料应平整、干燥,并做包缝处理。

按设计及安装位置严格放线。吊顶及马道应坚固、平直,并有可靠的防锈涂复。金属连接件、铆固件除锈后,应涂两遍防锈漆。

 吊顶上的灯具、各种风口、火灾探测器底座及灭火喷嘴等应定准位置,整齐划一,并与龙骨和吊顶紧密配合安装。从表面看应布局合理、美观、不显凌乱。

 吊顶内空调作为静压箱时,其内表面应按设计要求做防尘处理,不得起皮和龟裂。 固定式吊顶的顶板应与龙骨垂直安装。双层顶板的接缝不得落在同一根龙骨上。 用自攻螺钉固定吊顶板,不得损坏板面。当设计未作明确规定时应符合五类要求。 螺钉间距:沿板周边间距150-200mm,中间间距为200-3000mm,均匀布置。

 螺钉距板边10-15mm,钉眼、接缝和阴阳角处必须根据顶板材质用相应的材料嵌平、磨光。

 保温吊顶的检修盖板应用与保温吊顶相同的材料制作。

 活动式顶板的安装必须牢固、下表面平整、接缝紧密平直、靠墙、柱处按实际尺寸裁板镶补。根据顶板材质作相应的封边处理。

 安装过程中随时擦拭顶板表面,并及时清楚顶板内的余料和杂物,做到上不留余物,下不留污迹。

3、隔断墙

 无框玻璃隔断,应采用槽钢、全钢结构框架。墙面玻璃厚度不小于10mm,门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表面不锈钢厚度应保证压延成型后平如镜面,不不平的视觉效果。石膏板、吸音板等隔断墙的沿地、沿顶及沿墙龙骨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应衬垫弹性密封材料后固定。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800mm。

竖龙骨准确定位并校正垂直后与沿地、沿顶龙骨可靠固定。

 有耐火极限要求的隔断墙竖龙骨的长度应比隔断墙的实际高度短30mm,上、下分别形成15mm膨胀缝,其间用难燃弹性材料填实。全钢防火大玻璃隔断,钢管架刷防火漆,玻璃厚度不小于12mm,无气泡。

安装隔断墙板时,板边与建筑墙面间隙应用嵌缝材料可靠密封。

 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用自攻螺钉固定墙板宜符合:螺钉间距沿板周边间距不大于200mm,板中部间距不大于300mm,均匀布置,其他要求同2。

 有耐火极限要求的隔断墙板应与竖龙骨平等铺设,不得与沿地、沿顶龙骨固定。 隔断墙两面墙板接缝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每面的双层墙板接缝亦不得在同一根龙

骨上。

 安装在隔断墙上的设备和电气装置固定在龙骨上。墙板不得受力。

 隔断墙上需安装门窗时,门框、窗框应固定在龙骨上,并按设计要求对其缝隙进行密封。

4、铝合金门窗和隔断

 铝合金门框、窗框、隔断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平整,其间隙用非腐蚀性材料密封。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隔断墙沿墙立柱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800mm。门扇、窗扇应平整、接缝严密、安装牢固、开闭自如、推拉灵活。

 施工过程中对铝合金门窗及隔断墙的装饰面应采取保护措施。

 安装玻璃的槽口应清洁,下槽口应补垫软性材料。玻璃与扣条之间按设计要求填塞弹性密封材料,应牢固严密。

5、活动地板

 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应符合国标GB6650-86《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活动地板的理想高度在18-24英寸(46-61cm)之间。

 活动地板的铺设应在机房内各类装修施工及固定设施安装完成并对地面清洁处理后进行。

 建筑地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清洁、干燥,活动地板空间作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就作防尘处理,不得起皮和龟裂。

 现场切割的地板,周边应光滑、无毛刺,并按原产品的技术要求作相应处理。 活动地板铺设前应按标高及地板布置严格放线将支撑部件调整至设计高度,平整、牢固。

 活动地板铺设过程中应随时调整水平。遇到障碍或不规则地面,应按实际尺寸镶补并附加支撑部件。

 在活动地板上搬运、安装设备时应对地板表面采取防护措施。铺设完成后,做好防静电接地。

二、电气系统

1、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应为380V/200V、50HZ,计算机供电质量达到A级。

2、供配电方式为双路供电系统加UPS电源及柴油发电机设备,并对空调系统和其他用电设备单独供电,以避免了空调系统启停对重要用电设备的干扰。供电系统的负荷包含如下方面:服务器功率

单台服务器功率 ╳ 服务器台数 = 总功率

 UPS总功率

一般采用n+1备份方案,亦即并联UPS台数多加壹台,以防止某一台机组出现故障。目前UPS效率均在90%以上,故按照服务器总功率可以计算出UPS的总KVA数。工作区恒温恒湿精密空调负荷

工作区面积╳200~250 kcal/hr /m2 = 总的空调所需制冷量

按上述数据即可确定精密空调的数量,同时亦可确定空调所耗费电功率。

办公区空调、照明等负荷

其它用负荷

由上可以计算出一个数据中心机房所需的用电负荷总功率。

3、电源分类

 一类电源为UPS供电电源,由电源互投柜引至墙面配电箱,分路送到活动地板下插座,再经插座分接计算机电源处,电缆用阻燃电缆,穿金属线槽钢管敷设。

二类电源为市电供电电源,由电源互投柜分别送至空调、照明配电箱和插座配电箱,再分路送至灯具及墙面插座。电缆用阻燃电缆,照明支路用塑铜线,穿金属线槽及钢管敷设。三类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是作为特别重要负荷的应急电源,应满足的运行方式为:正常情况下,柴油发电机组应始终处于准备发动状态,当两路市电均终断时,机组应立即启动,并具备带100%负荷的能力。任一市电恢复时,机组应能自动退出运行并延时停机,恢复市电供电。机组与电力系统间应有防止并列运行的连锁装置。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应按照用电负荷的分类来确定,因为有的负荷需要很大的启动功率,如空调电动机,这就需要合理选择发电机组容量,以避免过大的启动电压降,一般根据上述用电负荷总功率的2.5倍来计算。

4、配电柜

配电箱、柜应有短路、过流保护,其紧急断电按钮与火灾报警联锁。

 配电箱、柜安装完毕后,进行编号,并标明箱、柜内各开关的用途以便于操作和检修。

 配电箱、柜内留有备用电路,作机房设备扩充时用电。

5、插座

 机房内用电插座分为两大类,即UPS插座和市电插座。机房各工作间均留有备用插座安装在墙壁下方供设备维修时用。

6、电缆(电线)

 电缆(电线)在铺设时应该平直,电缆(电线)要与地面、墙壁、天花板保持一定的间隙。

 不同规格的电缆(电线)在铺设时要有不同的固定距离间隔。

电缆(电线)在铺设施工中弯曲半径按厂家和当地供电部门的标准施工。铺设电缆时要有留有适当的余度。

地板下的电缆穿钢管或在金属线槽里铺设。

7、照明

 机房照明按“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规定。

 照明灯具采用嵌入式安装。事故照明用备用电源自投自复配电箱,市电与UPS电源自动切换。

 灯具内部配线采用多股铜芯导线,灯具的软线两端接入灯口之前均应压扁并搪锡,使软线与固定螺丝接触良好。灯具的接地线或接零线,必须用灯具专用接地螺丝并加垫圈和弹簧垫圈压紧。

在机房内安装嵌装灯具固定在吊顶板预留洞孔内专设的框架上。灯上边框外缘紧贴在吊顶板上,并与吊顶金属明龙骨平行。

 在机房内所有照明线都必须穿钢管或者金属软管并留有余量。电源线应通过绝缘垫圈进入灯具,不应贴近灯具外壳。

8、接地系统

 依据国标GB50169-92电气安装,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计算机直流地与机房抗静电接地及保护地严格分开以免相互干扰,采用T50x0.35铜网,所有接点采用锡焊或铜焊使其接触良好,以保证各计算机设备的稳定运行并要求其接地电阻1Ω。机房抗静电接地与保护地采用软扁平编织铜线直接敷设到每个房间让地板就近接地,能使地板产生的静电电荷迅速入地。

9、防雷

为防止机房设备的损坏和数据的丢失,机房防雷尤其重要。按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本设计对机房电气电子设备的外壳、金属件等实行等电位连接,并在低压配电电源电缆进线输入端加装电源防雷器。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

三、空调系统

根据GB2887-82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按A级设计,温度T=23℃±2℃,相对湿度=55%±5%,夏季取上限,冬季取下限。

气流组织采用下送风、上回风,即抗静电活动地板静压箱送风,吊顶天花微孔板回风。新风量设计取总风量的10%,中低度过滤,新风与回风混合后,进入空调设备处理,提高控制精度,节省投资,方便管理。

四、门禁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重要区域设备和资料的安全,便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对进入这些重要区域的人员实行各种方式的门禁管理,以便限制人员随意进出。

卡片最好采用现在流行的感应式卡片加密码验证功能。

 卡出入系统首先应具有权限设置的功能,即每张卡可进出的时间、可进出哪道门,不同的卡片持有者应有不同的权限。

 每次有效的进入都应存档或统计。

应有完善的密码系统,即对系统的更改,不同的操作者应有不同的权限。 电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产品,有电闭锁或无电闭锁根据用户要求可调。

紧急情况下或电锁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应有应急钥匙可将门打开。

门禁系统最好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

 全套系统最好有备用电源。

五、监控系统

1、机房中有大量的服务器及机柜、机架。由于这些机柜及机架一般比较高,所以监控的死角比较多,因此在电视监控布点时主要考虑各个出入口,每一排机柜之间安装摄象机。如果在各出入口的空间比较大,可考虑采用带变焦的摄象机,在每一排的机柜之间,根据监视距离,配定焦摄象机即可。如果机房有多个房间的话,可考虑在UPS房和控制机房内安装摄象机。

2、产品选型及技术要求:

电视监控系统图像信号应满足图像信号技术指标表中的要求

项目指标值

复合视频信号幅度(1±0.3)V(峰-峰)

黑白电视水平清晰度>=350TVL

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270TVL

黑白电视灰度等级>=8

信噪比>=38

一般情况下,定焦摄象机在光照度变化大的场所应选用自动光圈镜头并配置防护罩,在光照稳定光源充足的地方,用固定光圈镜头可降低成本。

图像信号应保持24小时录像,录像方式可采用硬盘录像,也可采用传统的录像系统。闭路电视控制系统最好有视频动态报警功能。同时如果具有视频远程传输功能,即通过Internet、ISDN、局域网或电话线将监视信号传输到远程客户指定的地方,在使用时将会更加方便。在安装闭路电视的同时,也可考虑在重要的机房档案库安装防盗报警系统以加强防范手段。

六、消防系统

1、方案依据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45-82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2、消防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的组成 消防控制中心包括智能火灾报警控制主机,用于集中报警及控制。

 消防控制中心外围报警及控制包括光电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组合控制器和气瓶等。上述设备位于各楼层现场和端子箱内。

七、综合布线系统

现代的建筑物,其楼内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通信网络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本身又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在传统布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其线缆的传输能力百倍于旧的传输线缆,接口模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并把旧的各种标准兼容在内。因此用户无需担心目前和日后的系统应用和升级能力。它采取了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设备搬迁、扩容都非常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状况。

在电话、数据、图像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智能子系统中,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作为传输的基础媒介,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子系统完成对各个应用系统的连接和组网,进行系统的调整和分配。

八、计算机网络系统

目前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已从初期的单机、单网的小规模单一应用向大型化、集成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其体系结构也经历了集中式、集散式和分布式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随着管理、业务系统的大型化和覆盖范围的扩大,人们不可能只是不断地更换性能更强的主机,分布式处理已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九、话音通信系统

主要功能是想所有用户提供电话服务以及对外的通信线路,话音通信系统由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PABX)通过综合布线系统连接用户分机构成,并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子系统把话路向所有用户灵活分配。系统主要包括电话语音传输(包括智能数字电话)、计费系统、内线广播等应用。根据各使用单位的情况,话音通信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PABX一般设置安装在主机房内,由PABX主机至用户桌面使用综合布线系统。电话机与综合布线系统的连接一般采用通讯总机房集中管理的方式,每条话路通过2或4对干线对(包括数字电话)传输到各楼层,而每条水平线路均按国际标准4对六类UTP线缆配置,可应用带宽为200MHz。在数字程控交换机(PABX)连接综合布线时,直拨电话可不PABX直接把外线连接到主配线架的话音区,而中继线PABX与内线相连,内线再连接上主配线架,构成分机电话线路。

十、图像通信系统

图像通信系统主要为模拟图像通信、数字图像通信和会议电视等。它为所有用户提供对内及对外的图像通信通道,适应ATM、B-ISDN等业务发展的需要。会议电视系统能够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包括楼内网络及电信广域网络),把相隔两地或几个地点的人员联结在一起,互相传递各种图像、数据资料信息和伴音信号,以现场会议的形式实现计算机化的局域或远程信息沟通。会议电视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支持到图像传输公用网或专用网,再经公用网或专用网传输到远端会议中心。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预留一定数量的端口,供图像通信系统使用。因而使用综合布线系统以后,图像信息点的数量可以随意增减和改动,与计算机、电话端口互换。另外根据应用情况设置对外图像信息点接口,各图像信息点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与对外的图像信息点相连,并配合图像传输设备与外界进行通信。

第四篇: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机房管理制度

一、本室设备均由本室工作人员管理,未经本室工作人员允许不得擅自入室,更不能随意动用本室设备。

二、学生教学计划内用计算机,由系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验项目统计表,统一安排、确定时间,并每次上机实验时要进行登记。

三、教师因教学或科研需要用计算机时,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系领导批准,由本室管理人员安排时间方可用机,同时要进行登记。

四、除本室工作人员外,未经系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使用本实验室的计算机设备。

五、未经允许,本室计算机严禁拆机、装机。擅自拆机、装机造成零部件损坏要查明原因,由当事人负责赔偿80%,本室实践课负责人承担管理责任赔偿20%。

六、对因未按规定要求造成计算机及设备损坏的,要查明原因,追究管理人员责任,照价赔偿。

七、严格考勤,并记录学生上机情况及设备使用情况。

八、实验完毕后,打扫室内卫生,检查计算机外部部件的数量并作记录。要关好门窗,检查设备电源、电灯、窗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九、所有随机文档、驱动程序光(软)盘原盘由实验室资料员统一编号、归档保存;实验现场一律使用复制盘,随机文档只供短期借阅(半月内),继续借用须办理续借手续。

信息工程系2005年9月

上机人员守则

一、上机人员凭胸卡入室后,听从管理人员指挥,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学生不得随意乱动室内一切设备,不得私自带工具进实验室,实验过程中严禁打开机箱盖,擅自拆机,一经发现,按盗窃实验室财物论处,取消本学期上机资格,并严肃处理。

二、严禁室内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为保持室内清洁,上机人员应带好脚套。严禁上机时做与课程无关的事;不得高声喧哗,随意走动;不得带零食进入实验室;如有违反,取消本次上机资格;考勤按旷课处理。不得在机上玩游戏或进行与教学无关的操作。

三、上机人员根据学号对号入座,上机学生须佩带胸卡,按时上机,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换机号或开关机器,无胸卡的同学取消上机资格;无上机课的同学不得混入机房,一经发现,即严肃处理。

四、每次上机要按机房管理制度进行登记(学生由各组长登记)。如发现机器有故障,应及时向本室管理人员反映。

五、学生操作时严格遵照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时做好实验记录,课后认真完成好实验报告。

六、爱护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晃动或搬运机箱及设备,不得插接或拔下各种联结线和接口卡。不准频繁关启电源,关开机间隔在一分钟以上。出现机器故障应报告指导老师。

七、严禁恶意的破坏活动(包括损坏公共财产,更改和删除系统文件及应用程序,设置CMOS密码,设置系统密码,私自修改IP地址和计算机名,格式化硬盘等);如发现机器损坏或被设置密码,应在上课后5分钟内向实验老师报告。经老师同意,方可更换机器,凡私自换机的同学取消其上机资格。破坏机器由上节课造成破坏的同学照价赔偿,并视情节予以处分。

八、为保证机房光驱等其他设备的有效使用,严禁学生私自带光盘进入机房,如有违反,一经发现将取消本次上机资格;实验过程中,所有同学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设备、爱护设备,如有人为损坏将根据机器编号由当组同学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照价赔偿。

九、上机实验完后,要正常关机,保持机房整洁,下课前由生活班委按照学号安

排同学打扫机房卫生,违反安排不打扫卫生的同学取消下次上机资格,并做深刻反省交书面检讨一份。

十、对违反上机人员守则或违章操作者,管理体人员有权向其进行警告,甚至令其退出机房取消其上机资格。

机房安全制度

一、计算机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一切上机人员,都必须自觉、牢固地树立防火、防盗、防水、防事故的“四防”意识,搞好安全工作。

二、计算机实验室禁止用电炉和一切加热用具。在设备检修时必须用电加热电器时,工作人员下班时必须切断电源、冷却后方可离开。

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工作制度,下班时要关好门窗、水、电闸门确保机房安全。离室时锁门必须三保险。

四、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设备的电路,上机人员未经工作人员允许,不得自行接线和改变电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五、发现隐患及异常、异味,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或有关部门,及时处理,确保机房设备安全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确保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系、信息中心主任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进行定期检查。

一、每学期定期检查两次,期中和期末各一次。期中的检查重点是:在运行期间的安全保障和设备维护情况。期末的检查重点是:设备数量和完好率,放假期间的安全保障措施。

二、平时由系、信息中心主任组织不定期地检查安全制度。

三、参加检查的人员为系领导及计算机实验室的有关人员。

四、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系领导及时处理。有重大问题本系不能处理的,由系领导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尽快处理。

工作文件档案制度

为了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每天都要作好工作记录,记载每天所作的主要工作,记载当天工作的运行情况(如上机实验登记、设备维修记录、机房安全情况、机房设备变动情况等)。

二、计算机实验室的工作档案,由信息中心主任负责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档案要标记清楚,便于查阅。

三、计算机实验室的基本信息,由实验室主任统计入档。有较大变动的情况,及时向系领导汇报。计算机实验室的基本信息,按学校设备科的要求及时向设备科报告和登记。

四、由学校和系下发的有关计算机实验室的文件,由实验室主任随时入档,不得有漏。对于实验室的工作记录和实验室的基本信息,一般情况下每学期入档两次(期中与期末)

五、计算机实验室的工作档案,由系每学期检查两次(期中与期末),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与其他工作一起评比。

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尽早处理。

第五篇: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1.计算机房严禁吸烟、吐痰、乱扔废弃物,注意保持整洁卫生, 坚持经常清扫室内卫生。

2.每周定期检查机房设备运行状况,定期查杀病毒,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3.室内不准存放易燃物品,使用电热设备等须注意安全,按章使用,严禁无人操作。

4.仪器设备就位存放。借用仪器必须经仪器管理人员同意,仪器借出时值班老师做好仪器借出纪录;归还时应检查仪器是否工作正常,仪器的附件是否齐全.5.用各种经费购买的仪器设备必须建卡登记。损坏丢失仪器者,照价赔偿并追究责任。

6.爱护仪器设备,严禁对仪器拆卸、改装,违者罚款。

7.值班教师应提前上岗,做好开放前的准备工作。在值班期间不能擅离工作岗位,认真负责。

8.值班老师应做好值班记录,有问题及时登记查找原因。

9.下班时要关闭所有计算机,关闭空调,关闭电灯,关好窗户,锁好大门,保证安全。

10.机房各门的钥匙应准备齐全,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备随时使用。

11.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摆放于安全、方便之处。

发现火警应立即关闭所有电闸,拨打电话119 疏散学生,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若火势不大,用小型灭火器进行扑救。

元竹小学

教师机房管理制度、教师机房为教师进行网上教学所用,其他人员未经管理员同意,不许进入教师机房,禁止利用电脑从事非教学活动。2、教师机房钥匙由专人负责管理。、教师不得自带软盘,不得随意操作,保证系统运行安全。4、教师机房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利用,不得闲置。、教师机房应保持整洁、干净,严禁吸烟,不许大声喧哗。6、教师机房开放时间周三、五下午 3:00~6:00。

元竹小学

下载计算机房建设标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房建设标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计算机房属机密重地,计算机房管理制度。为做到严格管理,保证安全,特制订如下制度:一、机房指定专人负责。负责安全、卫生及总体管理工作。二、加强机房硬件和软件管理,维护好计算......

    计算机房管理制度(5篇)

    重庆中意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2006年3月制订)为充分发挥计算机设备效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顺利完成上机实训教学任务,提高上机实训教学质量,上机实训指导教师必须认真......

    中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中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中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1 为确保学校计算机房的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保障计算机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常规管理1.计算机房专人负责管理,教......

    计算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计算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计算机房使用守则,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纠正。 二、用机前先检查机器和电源是否良好,提前接通电源,做好用机前各种准备工作。......

    计算机房安全技术措施(本站推荐)

    计算机房安全技术措施 1.场地选择 应避开有害气体来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 应避开低洼、潮湿的地方。 应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 应避开电磁干扰、电磁辐......

    计算机房防火预案

    计算机房防火预案 为了确保计算机房内网络设备、服务器、材料等安全,使火灾得到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救,把可能发生的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特制定本预案,如下: 一、 基本原则 本......

    计算机房安全管理制度5篇

    计算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微机管理小组、微机室由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2、建立微机管理档案。对微机进行登记,要明确数量、型号、分布及联网、维修、使用情况。 3、加......

    计算机房管理使用制度

    计算机房管理使用制度 1、微机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专用账册。 2、进入微机室的人员均要带脚套,保护室内整洁、安静,严禁在室内吸烟、吃食物。微机室内严禁携入易然、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