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双优评审指南1
广东省“双优”工地参评指南
(2010.12.30更新)
一、评审前要将以下工作落实好,做好准备迎接评审。
1、受检项目是否有违法建设施工情况:主要查项目立项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许可证;开工报告;总、分包单位施工资质;总、分包施工合同等一系列合法手续的办理情况及资料。
2、查是否按规定要求投入足够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主要查与甲方的施工合同中是否明确工程的安全措施费用金额、支付方法、使用范围等。查项目部制定并经监理和建设单位批准的安全措施费用计划。查安全措施费投入的票据(发票复印件即可)。
3、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及落实情况,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到位情况:查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专职安全员等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到位,以上人员要有职业资格证和安全考核证,评审时以上人员要亲自签到(评审专家将根据现场签到笔迹查验安全管理资料签名的真实性)。
4、查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查审批手续、签名盖章是否齐全,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名、施工单位盖公章、项目总监签名并盖注册章、监理单位盖公章,查方案是否在施工前编制审批,是否能有效指导施工。方案要求专家论证的,手续是否齐全。方案编制人要参加设施、设备的验收并签名。
5、“平安卡”的办理:查项目部是否已建立平安卡系统(有卡机并联网),查看施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是否办理“平安卡”,工作时应佩戴好“平安卡”以备检查。
6、安全管理资料是否齐全、整理是否规范:查安全管理资料是否按照《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来记录、整理、组卷。查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针对性、真实性。请按照《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附录一(第439页)的目录进行组卷,其内包含的内容要齐全。以下几点资料为“双优”检查的重点,请特别注意:
⑴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机构,责任制度,落实情况。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手续,内容合规性,方案执行情况。⑶安全教育:现场所有工人进场都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人和被教育人签名的真实性。(安全教育资料中各工种工人要与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中相对应)
⑷安全技术交底:各分部(分项)工程都要有,交底内容针对性,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参加专项工程(如脚手架搭设、高支模搭设等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的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和被交底人签名的真实性。(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中各工种工人要与安全教育资料中相对应)
⑸特种作业持证上岗:施工现场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需持省建设厅以上部门所发的证件,复印件要加盖公司公章。(所有特种作业人员要与安全资料和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中相对应)
⑹工伤事故档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记录、总结,演练不能只局限于消防演习。工人意外伤害保险。
⑺文明施工资料:文明施工各项管理制度、措施,动火审批手续(项目经理审批),厨房卫生许可证,厨房工作人员健康证,消防台帐。
⑻脚手架:方案,验收表(要量化,有项目经理、安全员、方案编制人签名),安全网和架体材料(钢管、扣件)合格证及CMA检测报告。
⑼模板工程:方案,验收表(要量化,有项目经理、安全员、方案编制人签名),拆模时砼强度报告,拆模审批手续。
⑽“三宝”、“四口”防护:临边洞口防护验收表(要量化,有项目经理、安全员、方案编制人签名),安全防护用具进场登记和合格证。
⑾施工用电:方案,临电设备表,临电验收表(要量化,有项目经理、安全员、方案编制人签名),电工巡视记录,接地电阻测试和电气线路绝缘强度测试记录。
⑿大型施工机械(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塔吊):安装(拆除)方案,安装(拆除)单位资质,机械产品合格证,与安装单位签订的安装协议,施工单位内部验收表(要量化,有项目经理、安全员、方案编制人签名),CMA检验报告或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备案证,检查维修保养记录,日常运行记录等。(祥见最后的《建筑施工起重机械一机一档案资料》)
⒀起重吊装、施工机具:起重吊装安装验收表,施工机具安装验收表。
7、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达标情况:查外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安全警示标志布置,重大危险源警示等,特别是有深基坑、高大支模工程的项目的安全管理、防护措施、施工监控是否到位。
8、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情况:查各级配电箱的设置,电路图标识,电线拉接,用电防护,施工机具用电安全等。
9、查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安全情况:查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备、有效,证件标识,设备运行情况等。
10、查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情况:查现场围挡,场地硬地化,工地绿化、美化环境,材料堆放标识,工完场地清,消防设施配置情况,工人住宿的安全和卫生情况,施工标牌和安全教育宣传栏设置情况,食堂卫生情况,厕所卫生情况,急救保健设施配备情况,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等。(要有创优气氛,体现创优积极性)
11、评审前准备工作:①评审前一天项目部准备好“热烈欢迎广东省 “双优”评审专家莅临指导”的欢迎牌(建议制作印刷版,红底黄字)。②布置好项目部评审会议室,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所有资料摆放整齐(资料按《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组卷目录的顺序排列),以备检查。③项目部准备8~10顶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帽,以备评审专家检查工地时使用。④事先通知好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总监、专职安全员、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料员等),按检查时间提前在项目部等候评审小组,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要佩戴相应的安全考核证(B、C证)。⑤项目部准备好创优汇报书面材料(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创双优的安全文明施工具体措施和反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照片,下半年复评的项目还要增加对上半年专家评审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汇报内容)。项目经理做好评审前发言的准备,介绍工程概况、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情况、创优措施、项目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等。项目经理、总监及专业监理工程师、专职安全员做好接受专家组提问的准备。⑥评审组一般有4人(组长、土建专家、机电、设备专家),项目部应提前安排相应专业管理人员陪同评审,以便随行时介绍现场施工情况。⑦安排好人员对评审总结时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做好接下来的整改回复工作。
二、评审检查后的整改回复工作。
项目部在评审会议结束后,应立即就评审专家提出的各项安全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并进行书面回复并附整改照片、资料等证据,不按要求整改回复的将无法通过评审。所以项目部要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1、按照整改情况写出书面整改回复汇报,要求针对专家提出的安全问题逐条对应写出整改措施、整改过程、整改完成情况。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并送给监理单位验证复查,由总监签字盖章。
2、对应书面整改回复汇报中的整改情况,逐条提供整改证据,如资料证据、现场整改的照片证据等,证据编号应与整改回复汇报中条款号一致,以便专家核查。
注:广州市以外的工程参评广东省“双优”工地由当地建筑安全协会或建设局统一组织申报,除参考以上创优指南外,要按照组织单位要求做好评审中的各项工作。
在创优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部取得联系。联系人:杨小红(***)联系电话: 83802249
工程管理部
二O一O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一机一档
科 学 管 理
精 心 施 工
创 建 优 质 工 程 遵 纪 守 法
注 重 环 保
实 现 健 康 安 全 以 人 为 本
持 续 改 进
满 足 顾 客 要 求
广东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特种设备资料总汇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特种设备名称:
施工单位:
塔吊目录
1、广东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登记证
2、设备使用说明书
3、生产厂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4、产品出厂合格证
5、制造监督检验的《监督验证》
6、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履历手册
7、基础施工方案
8、塔吊安装、附着加节顶升施工方案
9、塔吊拆卸方案
10、安装(拆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塔吊安装拆卸合同(协议)和安全协议
12、塔吊租赁合同
13、塔吊维修保养合同(协议)
14、塔吊安装告知书
15、基础隐蔽验收记录及基础验收记录
16、安装单位的安装资质及安装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17、安装人员上岗操作证(必须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国家建设部统一新版证件)及安装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18、塔吊安装验收记录(安装单位自检验收、公司验收)
19、塔吊安全检验报告(有CMA资质的检验单位)20、广东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登记牌
21、塔吊司机、起重信号司索工上岗操作证(必须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国家建设部统一新版证件)、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22、塔吊顶升(降塔)安全技术交底
23、塔吊日常运行记录(另立卷)
24、塔吊保养、维修记录
25、塔吊附着加节顶升验收记录
26、地极阻值摇测记录
27、安全检查、整改记录
注:如果还有其它可存放在最后面。
施工电梯目录
1、广东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登记证
2、设备使用说明书
3、生产厂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4、产品出厂合格证
5、制造监督检验的《监督验证》
6、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履历手册
7、施工电梯基础、安装、附墙顶升加节施工方案
8、施工电梯拆卸方案
9、施工电梯安装(拆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施工电梯安装拆卸合同(协议)和安装安全协议
11、施工电梯租赁合同
12、施工电梯维修保养合同(协议)
13、施工电梯安装告知书
14、基础隐蔽验收记录和基础验收记录
15、安装单位的安装资质及安装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16、安装人员上岗操作证(必须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国家建设部统一新版证件)及安装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17、施工电梯安装验收记录(安装单位自检验收、公司验收)
18、施工电梯安全检验报告(有CMA资质的检验单位)
19、广东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牌
20、施工电梯上岗操作证(必须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国家建设部统一新版证件)、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21、施工电梯顶升(降节)附墙安全技术交底
22、施工电梯日常运行记录(另立卷)
23、施工电梯保养、维修记录
24、施工电梯附着加节顶升验收记录
25、地极阻值摇测记录
26、安全检查、整改记录
注:如果还有其它可存放在最后面。
钢井架目录
1、广东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登记证
2、设备使用说明书
3、生产厂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4、产品出厂合格证
5、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履历手册
6、钢井架物料提升机基础、安装、加节附墙施工方案、拆卸方案
7、钢井架物料提升机安装(拆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钢井架物料提升机安装拆卸合同(协议)和安装(拆卸)安全协议
9、钢井架物料提升机租赁合同
10、维修保养合同(协议)
11、钢井架物料提升机安装告知书
12、基础隐蔽验收记录及基础验收记录
13、安装单位的安装资质及安装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14、安装人员上岗操作证(必须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国家建设部统一新版证件)及安装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15、钢井架物料提升机安装验收记录(安装单位自检验收、公司验收)
16、钢井架物料提升机加节附墙安全技术交底
17、钢井架物料提升机加节附墙验收记录
18、钢井架物料提升机检验报告(有CMA资质的检验单位)
19、广东省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牌
20、钢井架物料提升机上岗操作证(必须由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国家建设部统一新版证件)、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21、钢井架物料提升机日常运行记录(另立卷)
22、钢井架物料提升机机械保养、维修记录
23、地极阻值摇测记录
24、安全检查、整改记录
注:如果还有其它可存放在最后面。
第二篇:评审指南
注:特种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企业还应提供以下资料:
现场鉴定评审时,申请单位应当向鉴定评审组提供以下资料:(1)申请单位的基本概况;
(2)依法在当地政府注册或者登记的文件(原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
(3)换证申请单位所持有的特种设备许可证(原件)及持证期间特种设备制造产品(安装、改造、维修设备)的清单;
(4)特种设备质量保证手册及其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工艺)文件;(5)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明细表及任命书、聘用合同、工资表、相关保险凭证、身份证、职称证明、学历证明;
(6)工程技术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焊接、无损检测)明细表及其聘用合同、工资表、相关保险凭证、身份证、职称证明、学历证明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原件);
(7)设备、工装、仪器、器具、检验与试验装置等台账;(8)检验与试验装置检定校准台账和检定校准记录;
(9)受理的许可项目试制产品(试安装、改造、维修设备)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设计计算书、安装使用说明书等),作业(工艺)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工艺评定报告、工艺规程、工艺卡、检验工艺规程等),质量计划(过程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检验与试验、验收记录与报告(分项验收报告、验收报告、验收报告、竣工报告),监督检验报告(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时),质量证明资料等;
(10)申请单位的合格分供(包)方名录、分供(包)方评价报告;(11)受理的许可产品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型式试验报告(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有规定时);
(12)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清单;
(13)管理评审、不合格品(项)控制、质量改进与服务等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有关记录;
(14)鉴定评审过程中需要的其它资料。
附件:4
现场鉴定评审工作基本程序 预备会议(视据具体情况决定召开与否)
鉴定评审组到达申请单位鉴定评审现场后,召开由鉴定评审组全体人员和申请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的预备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1)根据申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许可项目特性,鉴定评审组同申请单位协商鉴定评审工作日程和具体的鉴定评审工作安排;
(2)协商首次会议参加人员的范围和会议程序;(3)向申请单位通报鉴定评审组人员的分工情况。2 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由鉴定评审组组长主持,参加人员包括鉴定评审组全体成员、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代表(是否参加由该部门决定)、申请单位负责人、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首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1)鉴定评审组和申请单位双方介绍有关人员;
(2)鉴定评审组组长说明鉴定评审工作依据、日程安排、内容和要求以及鉴定评审工作纪律;
(3)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代表对鉴定评审工作提出要求(由该部门人员决定);
(4)申请单位介绍单位基本概况,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的情况,产品(设备)试生产情况。
B 现场巡视
现场巡视与许可项目有关的部门、场地、设施。其重点是材料库、配件库、设备库、焊材库、加工设备(预制设备)、起重与必备的工装设施、组焊(施工、组装)现场、热处理设备、焊接试验室、理化试验室、无损探伤室、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及特殊试验场地和设备、各个工序的生产情况等。
在进行现场巡视时,鉴定评审人员可通过记录试生产成品(设备)、在制品(试安装、改造维修设备)的编号、使用的材料、部件标记、特种作业人员标识和现场质量体系实施、执行工艺等情况,以便作为追踪鉴定评审的依据。
B 分组审查
各鉴定评审小组成员按分工和所规定的鉴定评审内容进行以下审查:
(1)对照申请单位有关资源条件的资料(包括工程技术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原材料储存场地、生产场地、生产设备、检验试验场地、检验试验设备等),进行资源条件的核实;
(2)按照相关规定和申请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以及抽取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记录、见证资料,结合生产产品(设备)质量档案、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对申请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鉴定评审;
(3)在申请单位许可项目制造现场抽取分别对生产成品(设备)、在制品(设备),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抽查;
(4)对需进行设计鉴定和型式试验的产品,对产品设计鉴定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进行审核。鉴定评审人员应当如实记录鉴定评审情况,鉴定评审工作完成后,鉴定评审人员应当在记录上签字。
在鉴定评审中,鉴定评审人员与申请单位人员应当及时交换意见,发现重要问题及时向鉴定评审组组长汇报和沟通,发现疑问应当扩展鉴定评审范围以便查清问题。
B 鉴定评审情况汇总
各鉴定评审小组鉴定评审工作结束后,鉴定评审组组长应当与各鉴定评审人员交流所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必要时,鉴定评审组长应当再次确认鉴定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对所有问题和情况均予以确认后,鉴定评审组组长将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形成《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工作备忘录》。
B 交换鉴定评审意见
必要时,鉴定评审组与申请单位的领导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责任人员就鉴定评审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鉴定评审组应当向申请单位说明鉴定评审的意见和建议,并征询申请单位有关人员的意见。双方在交流意见后,应当在《特种设备鉴定评审工作备忘录》上签字确认。
B 鉴定评审总结会议
由鉴定评审组组长主持,鉴定评审组全体成员、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代表(是否参加由该部门决定)、申请单位有关负责人、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责任人员参加。
总结工作会议内容如下:
(1)鉴定评审组组长代表鉴定评审组介绍鉴定评审工作情况和发现的问题;(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代表讲话(由该部门人员决定);(3)申请单位领导发言。
第三篇:双优工地评审资料总结
双优工地评审资料总结
本次双优工地复查过程中,安全管理资料暴露出许多问题,这里做一个简单的问题总结及新项目对此类问题针对性的避免措施和方法。
1、高支模专项方案论证人员需要业主单位签字确认。
2、安全专项方案依据的规范有的已经作废,需要在制定方案的时候,明确依据的规范是否有更新。
3、方案交底缺乏针对性。需要在进行方案交底时,插入关键节点的大样图,明确预防安全的措施。
4、临电验收未量化。在做资料过程中,对验收方面涉及数字的要注明验收的实际数据,不能仅仅用“合格”“符合要求”。
5、现场通病问题应当有预防措施。专家组提出的为临电方面检查,多次为同一问题(现场电线乱),但无预防措施。面对此问题,在资料方面可以不多次重复出现同一问题,否则,必须有通病的预防措施。
6、塔吊四方验收数据未量化,依据规范不全。验收过程注明实际数据,引用规范要齐全且有效。
7、小型施工机具无验收资料。比如氧气乙炔瓶、手持电动工具。这类资料应在新项目中补齐完善,不能缺项。
8、安全管理资料应细化、美观。不同类资料要分类归档,同类资料要按月、季度归档,且都要有附有工程效果图的封面,同时需要有目录。
9、监理签署的资料,未明确监理意见。项目资料在月检评分、施工方案等资料方面,监理意见不明确,具体为“基本优良”、“基本同意”、“基本合格”、“原则上同意”等,在此类问题上,应在监理签署意见时,要求监理签署明确的意见。
10、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欠缺。专家组要求安全技术交底对关键的节点要有明确的大样图,特别是涉及危险性较大的部位和需要专家论证的部位时,交底要有针对性,实际可操作性。改进方法:在交底时除我们常规交底内容外,要更多的引用专项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交底,有图有内容。
11、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人只能由项目总工签字。专家组提出交底人需有工程师职称的人员签署,且应负责技术方面,但交底过程可由安全员、施工员实施,签字必须由项目总工。非重要交底(如杂工),可由劳务公司交底,但签字人必须是劳务公司现场技术负责人,且有工程师证件。
12、资金保障制度中,依据有出入。资金保障制度中的依据要明确,取费标准如房建项目只写2.5%即可,不列举市政、机电安全的取费标准。安全保证金管理方面,应直接写明保证金的具体数额,不笼统的写百分率。
13、安全费用投入计划表及月度登记表应细化。如“通道口防护”、“电梯井口防护”等应注明材料费用及人工费用,“现场办公生活设施”中要区分办公设施的费用和生活设施的费用等。
14、管理人员定期考核中,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评分表应细化。管理人员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应与岗位责任制的内容一样,应区分考核内容的保证项目和一般项目,并注明每项的分值。同时应写明具体理由,如项目经理考核中,项目经理未定期参加安全检查,应注明是什么原因没有参加安全检查。
15、安全防护用品检测报告,应一批次送检一次,不同批次要分别送检。
16、安全检查不仅要写明存在隐患,还得明确整改措施。复查人员签字栏应与检查人员相同,不能多人检查,一人复查,如六人检查,至少得有三人签署复查意见。同时应有目录,每月分开归档,且有封面。
17、分包管理中人员资格证收集不齐全。分包各单位不仅要收集安全员证件,还需施工员、质检员、工程师等证件。
18、文明施工要有单独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组织设计)及策划书。
19、四口、五临边及移动式操作平台应有完整的验收记录。新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做到每做一处,验收一处,并留有量化的验收资料。
20、方案的审批过程中,应盖符合要求的章,需公司审批的盖公司章,需局审批的盖局公章,不得随意盖项目章。
21、持证上岗中,特种作业人员证书需要是住建厅颁发的,安监局颁发的特种作业证书不予承认。这需要在以后审查证件的时候,予以区分。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凉都体育中心项目安全部
第四篇:报告(汇报材料、评审指南)
申请
厂领导:
因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需要,我厂的《达标现场评审指南》、《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现场评审汇报材料》、需外送进行印刷。妥否,请批示!
安全生产技术部
2013-07-09
附录:
1、新庄孜电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现场评审指南共18页,25本,双面印刷,左边装订
2、新庄孜电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现场评审汇报材料共6页,25本,单面印刷,左边装订
第五篇: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为了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编制本指南。
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组织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一)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1。
(二)要素评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为细化评审,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的要素进行评审。评审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评审表中所列要素的内容进行对照,判断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应急预案要素分为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应急预案要素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见附件
2、附件
3、附件
4、附件5。
关键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和应急响应程序与处置技术等要素。关键要素必须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和有关规定要求。
一般要素是指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可简写或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不涉及生产经营单位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具体包括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要素。
评审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一)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落实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将应急预案及有关资料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二)组织评审。评审工作应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主持,参加应急预案评审人员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生产经营规模小、人员少的单位,可以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必要时应邀请相关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三)修订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应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评审意见要求重新组织评审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重新进行评审。
(四)批准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
评审要点
应急预案评审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工作实际,按照《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审。
(一)合法性。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部门和上级单位规范性文件要求。
(二)完整性。具备《导则》所规定的各项要素。
(三)针对性。紧密结合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四)实用性。切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相适应。
(五)科学性。组织体系、信息报送和处置方案等内容科学合理。
(六)操作性。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
(七)衔接性。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体系,并与相关部门或单位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可参照本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