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库防汛抢险知识1
水库防汛抢险
一、基本知识
1、汛、汛期和防汛
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防汛的含义是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水库、堤坊和水库下游的安全。
防汛主要工作内容是:防汛组织,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的建立,防汛物资和经费的筹积存储,江河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暴雨天气和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
2、险情、抢险和抢险原则
险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时高水位时,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现象。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抢险的主要原则是:(1)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2)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3)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要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4)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
3、小型水库防汛抢险的主要特点(1)小型水库工程数量多。全县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98座,其中中型1座,小一型25座,小二型172座。由于小型水库面广量大,且工程基础较薄弱,必须分工负责,落实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确保工程安全。(2)小型水库多为土、石坝,其挡水建筑物绝大多数采用当地土、沙、石等材料筑成。这些材料在高水位长期的作用下容易渗漏,而且不耐冲刷。因此,土石坝的险情要比其他材料坝多,抢险任务大。
(3)小型水库多处于河流的上游。控制流域面积小,河道坡降较大,一旦遇到暴雨集中,洪水迅速猛涨,对工程威胁性很大,再加上库容小,调蓄能力差;坝内涵管断面小,泄洪能力小,洪水消落慢,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库区洪进库快。以上这些不利因素,加重了小型水库的防汛抢险任务。
(4)小型水库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建设的,为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防洪标准和工程质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汛期就容易暴露出来。成为工程的薄弱环节,给防汛抢险增加了很大的任务。
(5)小型水库由于数量多、规模小,往往难于受到上级的重视。同时,技术管理薄弱,防汛抢险工作条件差,这就增加了防汛工作的难度。
二、查 险
水库防汛抢险中,巡坝查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现综合介绍如下:
1.巡坝查险队的队员,首先必须挑选责任心强,有抢险经验、熟悉坝情的人担任,队员力求固定,全汛期不变。
2.查险工作要做到统一领导,分项负责。具体确定检查内容、路线及检查时间(或次数),把任务落实到人。
3.巡查交接班时,交接班应紧密衔接,以免脱节。接班的巡查队员提前上班,与交班的共同巡查一遍,交代情况。并建立汇报、联络与报警制度。
4.当发生暴雨、台风、库水位骤升骤降及持续高水位时,应增加检查次数必要时应对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的部位实行昼夜连续监视。
查险是一件细致艰苦的工作,天气越恶劣(狂风、暴雨、黑夜),查险工作越要抓得紧。不仅对重点险工坝段要加倍注意,对一般坝段也决不可放松,根据各地经验,巡坝查险必须做到:
“四勤”、“五时”、“三清、三快” 四到:
手勤,主要是用手来探摸和检查,检查坝上绳缆是否有松动拉断,用小锤敲击涵管(洞),听有无异声等情况。
脚勤,用脚察探发现险情。特别是不易发现险情的水淌地区,更要靠赤脚来试探水温及土壤松软情况。如水温很底有侵骨感觉就要仔细检查,可能是由冒水孔或漏洞来的水;如土壤松软,深入内层也软如弹簧,说明不是正常的情况。堤外坡有无跌窝崩塌现象,一般也可用脚在水下探摸发现。
眼勤,用眼看清坝面、坝坡脚有无崩挫、裂缝、散浸、管涌等现象,看清坝外水边有无浪坎、崩塌、近坝水面有无旋涡等现象。
耳勤,用耳探听水声,有无异样的声音。五时:
是指吃饭时、换班时、黄昏时、黎明时、刮风下雨时。在这些时候最容易疏忽忙乱,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遗漏险情。同时对险情和隐患处理后,还要注意观测,必须提高警惕。三清、三快:
巡查前后要三清、三快。三清:即险情查清、信号记清、报告说清:三快:即发现险情快、报告快、处理快。这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小险迅速处理,以免发展扩大;重大险情,上级能及时准确了解,必要时能调集力量支援抢护。
5.巡查时所带工具,一般常用到几种巡查工具如下:记录本——备记载险情用;小红旗——供作险情标志;卷尺——丈量险情对某一显著目标的部位的尺寸;锯木屑——当堤身浸漏时用来抛于坝外坡水面以发现有小旋涡;手电筒、马灯——便于黑夜巡查照明。
三、常见的工程险情和抢护方法
1、水库常见险情
水库塘坝坝顶漫溢,土坝渗漏(散浸、漏洞、管涌),裂缝,跌窝;坝下涵洞(管)断裂,涵洞(管)漏水;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闸墩和堰身混凝土裂缝,陡坡底板掀起,消能设施冲毁;
涵闸与土堤连接处渗漏、闸基渗漏、涵闸洞身渗漏、裂缝、淘刷;闸门事故;启闭机螺杆折断、闸门不能关闭等
2、水库塘坝抢险
坝顶漫溢——抢 高 堤 顶
险情说明 根据预报,洪水上涨的趋势,将有超过坝顶高程的危险。应抢高坝顶,以免大坝漫溃。
抢护原则 为了防止大坝漫溃,而在时间上又来不及把坝身全部加高培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先在坝顶抢筑子堰,拦住洪水,不使漫溢。
抢护方法 子堰应在堤项外侧抢做,至少要离开外坝肩0.5米,以免滑动。堰后留有余地,俾巡汛抢险时,可以往来奔走,无所阻碍。要根据土方数量及就地可能取得的材料,决定施工方法,并适当组织劳力。要全段同时开工,分层填筑。不能等筑完一段再筑另一段,免得洪水从低处漫进而措手不及。1.纯土子堰(图1)
应用范围:用于坝顶宽阔,取土容易,风浪不大之堤段。施工方法:
1.先将坝顶草根败叶等杂物清除干净,然后刨松堤面并沿子堰中线抽槽宽20厘米,深10-20厘米。
2.从坝顶的内侧边开始上土,逐渐向临水面推进,每层土厚30厘米,分层夯实。
3.子堰顶宽约1米,内外坡1:1,高度0.6-1米,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2.土袋子堰(图2)
应用范围:用于坝顶不宽,附近取土困难,或是风浪冲击较大之处。施工方法:
图1
1.用麻袋、草袋、或薄包装土约七成,将袋口缝紧。
2.将麻袋、草袋或薄包土铺砌在坝顶离临水坡肩线约0.5米。袋口向内,互相搭接,用脚踩紧。
3.第一层上面再加二层,二袋要向内缩进一些。袋缝上下必须错开,不可成为直线。逐层铺砌,到规定高度 为止。
图2
4.袋的后面用土浇戗,土戗高度与袋顶平,顶宽0.3-0.6米,后坡1:1。填筑的方法与纯土子堰相同。3.扫枕子堰(图3)
应用范围:用于堤顶不宽,风浪较大,水将漫顶之
处。
图3 施工方法:
1.用秸料扎成0.6-0.8米直径的扫枕,推滚到临水侧坝顶边线内。
2.用长约1.0-1.2米的柳橛,将扫枕钉实在堤顶上,柳橛的间距约1米。
3.扫枕后面用土浇戗、夯实,务使与扫枕紧密结合。4.单层木板子堰(图4)
应用范围:用于堤较窄,风浪较大,水将平堤,情势危急之处。
施工方法:
1.在堤顶靠江一边,签钉长约2米的木桩一排,桩的中心间距约为0.5米,入土约1米。
2.排桩内用木板(紧急时用门板亦可)紧贴,再用铅丝或绳索系住。
3.木板后面浇做土戗,做法与前相同。
图4
5.双层木板子堰(图5)
应用范围:用于堤顶太窄,且有建筑物阻碍之处 施工方法:
1.在堤顶外侧,签钉间距0.5米的木桩两排,前后排相隔1.0米,木桩长1.52米,入土深0.7-1米。
2.木桩内侧附系木板一层。
3.木板之间分层填土,夯实到顶。
4.前后排木桩,应用铅丝拉紧。6.从堤上借土抢做子堰(图6)
图5
应用范围:情况紧急下抢做子堰,如附近无土可取,可以暂借用大坝背水坝肩部分的土料,但只允许挖取浸润线以上部分,挖取宽度以不影响汛期坝上交通为原则。借用后应随即补足,在坝顶狭窄或险工堤段不宜借用。
图6
施工方法:同前。
散 浸
险情说明 水位上涨,坝身泡水,水从坝内坡或内坡脚附近渗出,叫做散浸,一般又叫“堤出汗”(图5)。当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散浸范围就将沿坝内坡上升、扩大,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发生内脱坡、管漏等险情。
原因分析 土坝挡水后,渗水经过堤身向坝内坡方向渗透,是自然规律。但由于以下一些原因:1.坝身单薄,内坡过陡;2.坝身土质砂重,外坡又无透水性小的粘土防渗;3.坝质太差,筑堤时所取土块没有打碎,留有空隙,蛾夯不实;4.大
坝内有隐患(如蚁侗、獾穴、树根、暗沟等),缩短了渗径。使渗径长度不够,浸润线(渗水在堤身内渗透的上界线叫做浸润线)抬高,渗水就将在堤内坡的坡面或坡脚附近渗出,就形成散浸。
抢护原则 以“临河截渗,背河导渗”,降低浸润线,稳定坝身为原则。临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帮,可以减少渗到坝体里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滤,可以使已经渗到坝体里的水流出,而不带走土粒,这样可以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
抢护方法 发现散浸险情后,应查明发生原因和险情程度,如坝内坡出现散浸,但坡面只有轻微的窨潮或渗出少量清水,坝身稳定,险情并无发展,可以严密监视,暂不处理。如坝坡渗水严重或发生浸水集中冲刷现象,说明险情在逐渐发展,则需加以抢护。抢护方法以导渗为主。如外滩较宽,附近有黏土可取,险情又很严重,则需兼用外帮防渗,内坡导渗的方法,切忌在坝内坡用粘性土料做压浸台。
汛前消灭隐患,对防止在汛期中发生散浸、跌窝和漏洞险情,亦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1.导渗沟
应用范围: 水位继续上涨,散浸严重坝段,有继续发展趋势。一般可在坝内坡面开沟导渗,让渗水集中沟内流走,使内坡土壤干燥坚实,以稳定险情。施工方法:
① 从浸润线顶点起至坝脚外止,开若干条与坝身垂直的纵沟或与坝身成45°-60°的斜沟。斜沟比纵沟
好,因为斜沟导渗范围大,收效快。有的地方在浸润线顶开横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排水不畅。斜沟、纵沟都要连通,宽深都是一样,或在纵沟两边再开“人”字形支沟(图2)。开挖的数量与深度适当,否则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② 导渗沟的大小及间距,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隔5-8米开一条沟,沟深约0.5-1.0米,宽0.3-0.8米。
③ 各沟内填粗砂,卵石、碎石,在缺乏砂石地区,也可采用砖渣、岗柴作为导渗材料。为了防止泥土掉入沟内,阻塞渗水通路,可在导渗材料上面盖草袋或稻草,然后填土。2.反滤层 应用范围:散浸严重的堤段,开沟导渗有困难时,也可做砂石反滤层抢护,效果良好。
施工方法:
① 砂石反滤层(图5)——先将散浸部位面层湿土挖除厚约30厘米,再回填粗砂一层,厚15~20厘米,上盖瓜米石一层厚10~
15厘米,再盖2厘米粒径的碎石一层,厚约10~15厘米,最后盖上小片石一层,让渗水从片石隙缝流入堤脚下的滤水沟。如果坝身要培厚的话,应在片石上盖上一层草袋,再在上面填土。
② 芦柴反滤层(图6)——在散浸部位的坡面上,先铺稻草一层,实厚5厘米,上铺芦苇厚10~20厘米,盖草袋一层或铺一层稻草,然后填土夯实。所铺芦柴或稻草,一定要露出堤脚外面,以便排出渗水,保持堤身干燥。4.外帮:
应用范围:在内坡散浸严重的坝段,如有外滩,附近有黏土可取,可在外坡做外帮,效果良好(图7)。施工方法:
① 沿外坡倾倒粘土。最好随倒随用脚踩实,要保证质量。如因急流,散土容易流失,可先在水中分层垒土袋筑一隔堤,然后在土袋与坝外坡之间倾倒散黏土分层填筑,直到要求高度,这样,可起隔渗的作用(图8)。
② 外帮宽度一般4-5米,长度应超出散浸堤段两端至少5米,高出水面0.5米。
漏 洞
险情说明 漏洞出口一般发生在坝内坡下部或坡脚附近。开始时因漏水量小,坝土很少被冲动,所以漏水较清,叫做清水漏洞。由于洞周土体浸泡时松散崩解,或产生局部滑动,或堤身填土含砂重,土体可能被漏水带出,使漏洞变大。这时,漏水转浑,发展成为浑水漏洞。如不及时抢救,则将迅速发展,导致跨坝。
原因分析 一般说来,是由于堤身内部遗留有屋基、阴沟、暗剅、腐朽树根等物,筑坝时未清除;填筑质量不好,龙口(交卡)不密实;或为白蚁、蛇、鼠、獾在坝内打洞。在高水位压力下,将平时的淤塞物冲开;或因渗水沿隐患、松土串连而成漏洞。尤其在高水位坝身浸泡时久,土体结构变松软,更易促成漏洞的发生,故有“久浸成漏”之说。
抢护原则 由于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抢护应以外堵为主,视情况在堤内出口用倒滤井为辅,或两者兼施的原则。
处理漏洞绝对不能采用在漏洞出口打桩,或填土封压的办法。这样做只会促使险情的扩大恶化。抢护方法
1.堤外堵塞(图9)对漏洞的抢护,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但要堵塞洞口,必须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寻找洞口的方法可用轻浮物撒在堤外水面,这样可以发现水面漩涡找到洞口。或潜水摸探。但为了安全,潜水摸洞人员必须用绳索系着,以免被水流吸进洞内。找到洞口后,应即堵塞。洞小的可先用铁锅扣住,或用棉衣、棉絮等将洞口堵住;洞口较大或周围有几个洞的可以用棉被、篷布、土工膜张开顺堤坡拖下盖住 洞口;如漏洞系漏口或阴沟,可以先用布袋装土,任其吸进,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紧洞口,覆以棉絮。按上面方法将洞口堵住后,然后再压土袋,浇土做外帮,高出水面。如坝外坡无明显洞口,也可以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顺坡抛填,这样做可以减少渗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乱抛块石土袋,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难。
2.做倒滤井 在坝外堵塞的同时,坝内坡漏洞也要做滤井。特别是漏洞发生在坝脚平地,出现浑水兼带有粉砂、细砂之类,一时难于判明是漏洞还是管涌的情况下,更必须按抢护管涌填做倒滤井的办法来处理。只要倒滤层保住坝身的填土不流失,险情也就能稳定下来了。
3.开巷断截(抽槽翻筑)(图10)开巷断截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只有在万不得已,而且具备充分
图9 和必要的条件(如坝身面宽,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够等)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这个办法。最好是能够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击进行,水位过高时不宜进行。施
图10 工时必须高度集中力量,加倍注意填筑质量。
开巷是在坝顶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宽度以能适合开挖工作的最低宽度为限,尤以开深槽更要谨慎从事(图13)。
管 涌(潜蚀、流土)
险情说明 管涌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上游水流通过坝基的透水层,从下游坝脚或坝脚以外覆盖层的薄弱部位逸出,造成坝后管涌、流土。管涌:管涌为在土体渗透水压力的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孔隙中被渗水推动和带出坝体以外的现象
流土:流土为土体表层所有颗粒同时被渗水顶托而移动流失的现象。流土开始时坝脚下土体隆起,出现泉眼,并进一步发展,土体隆起松动,最后整块土掀翻被抬起
原因分析 一般是双层地基,上面覆盖有弱透水层,下面是砂砾及卵石等强透水层,高水位时渗透坡降变陡,渗透流速加大。当渗透坡降大于地基表层弱透水层允许的渗透坡降时即在坝下游坡脚附近发生渗透破坏,形成管涌、流土,渗水将地层中粉细沙颗粒带出(图11)。
抢护原则 制止涌水带砂,留有渗水出路。这样既可使粉砂、细砂不再被破坏,又可以降低附近渗水压力,使险情得以稳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溃口的极为明显和常见的原因,但对它的危险性仍有认识不足,措施不当,或麻痹蔬忽,贻误时机的。如采取大围井而抢筑不及,或围高井倒塌者都曾造成决堤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历史的惨痛教训必须牢记。
抢护方法 管涌固然是严重险情,我们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对等,及时处理,是可以抢护脱险的。
1.砂石反滤围井 在冒水孔周围,用土袋围成低堰。孔内填反滤料,最好是按级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碎石,最后填块石(图12)。
图11
这样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带出,但由于涌水,粗砂往往填不进去,则可先填碎
图12 石、块石,以杀涌水之势,再按级配填筑,略高于原在地面。如附近无适用石料,可以砖渣代替。如一次末能达到制止带砂。可以清除部分上层粗填料,再按上述级配填筑直到渗水畅流,无砂粒带出为止。反滤料填好后,仍需注意防守,如发现填料下沉,可以继续填块石料,直到稳定为止(图20)。
2.砂石反滤压盖 同上述方法,但不筑围堰,直接填反滤料也可。
3.减压围井 无滤层围井、透水压渗台等。
4.抢护脱险后仍应加强防守,观测周围的变化和渗水流量与库水位的关系,以供汛后处理作参考。
跌 窝
险情说明 汛期坝身或外坡发生局部塌洞叫做跌窝。
原因分析 发生跌窝的原因有:白蚁、蛇、鼠、獾之类在坝内打洞,或筑坝时土块架空末经夯实,遇江水高涨,江水灌入,或雨水泡浸使洞周土体浸软而形成局部陷落,所以跌窝伴随漏洞而发生。跌窝险情的发生主要由坝身隐患引起,所以在平时应注意加强捕獾、灭蚁工作。
抢护原则 跌窝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蚀继续扩大,应及时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随漏洞而发生,故宜配合漏洞险情进行处理。
抢护方法
1.跌窝发生在堤顶附近内坡,跌窝内没有漏洞,将坑内松土清除,用好土填实还原即可(图13)。
图13
2.跌窝发生在坝内坡,坝外坡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窝,应配合抢堵坝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须与外堵漏源同时进行抢救时,可将跌窝内松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砖渣、卵石等做成倒滤井,以制止漏水带出泥土,稳定险情(图14)。
(汛后水落应随即翻筑跌窝,窝内漏洞可追赶翻筑的应予追赶翻筑,再将跌窝内松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实。)
图14
3.跌窝发生在坝外坡上,坝内并发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滩上筑袋土围堰高出水面,抽干围堰内积水,沿跌窝部分进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隐患后,予以回填(图15)。
4.如跌窝发生在坝身单薄、坝顶较窄的坝顶上,挖填前应加做外帮,以保证开挖时的安全。开挖时应
图15 先清除隐患,有漏洞的,要先将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实(图16)。
图16
图17 5.如跌窝发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将跌窝填实,再加做外帮(图17)。
裂
缝 裂缝是大坝常见的一种险情,它有时很可能是其他险情(如滑坡等)的前兆。而且由于它的存在,洪水或雨水易于入侵堤身,常会引起其他险情,尤其是横向裂缝,往往会造成坝身土体的渗透破坏,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一、险情的分类
(1)按裂缝产生的成因可分为不均匀沉陷裂缝、滑坡裂缝、干缩裂缝、冰冻裂缝、振动裂缝。其中,滑坡裂缝是比较危险的。
(2)按裂缝出现的部位可分为表面裂缝、内部裂缝。表面裂缝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可及时处理。而内部裂缝是隐蔽的,不易发现,往往危害更大。
(3)按裂缝走向可分为横向、纵向和龟纹裂缝。其中横向裂缝比较危险,特别是贯穿性横缝,是渗流的通道,属重大险情。即使不是贯穿性横缝,由于它的存在,缩短渗径,易造成渗透破坏,也属较重要险情。
二、裂缝的成因
引起大坝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不均匀沉降。大坝基础土质条件差别大,有局部软土层;或坝身填筑厚度相差悬殊,引起不均匀沉陷,产生裂缝。
2、施工质量差。大坝施工时上坝土料为粘性土且含水量较大,失水后引起干缩或龟裂,这种裂缝多数为表面裂缝或浅层裂缝,;筑坝时,填筑土料夹有淤土块、冻土块、硬土块;碾压不实,以及新老堤结合面未处理好,遇水浸泡饱和时,易出现各种裂缝;大坝与交叉建筑物接合部处理不好,在不均匀沉陷以及渗水作用下,引起裂缝。
3、水流作用。背水坡在高水位渗流作用下由于抗剪强度降低,临水坡水位骤降或坝脚被掏空,常可能引起弧形滑坡裂缝,特别是背水坡坝脚有塘坑、坝脚发软时,容易发生。
三、险情判别
裂缝抢险,首先要进行险情判别,分析其严重程度,判明裂缝的走向,是横缝还是纵缝,是滑坡性裂缝还是沉降性裂缝,此外还应判断是深层裂缝还是浅层裂缝。必要时还应辅以隐患探测仪进行探测。
四、抢护的原则
根据裂缝判别,如果是滑动裂缝,应先按处理滑坡进行抢护。待滑坡稳定后,再处理裂缝,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纵向裂缝如果仅是表面裂缝,可暂不处理,但须注意观察其变化和发展,并封堵缝口,以免雨水侵入,引起裂缝扩展。较宽较深的纵缝,即使不是滑坡性裂缝,也会影响大坝强度,降低其抗洪能力,应及时处理,消除裂缝。横向裂缝是最为危险的裂缝。如果已横贯坝身,在水面以下时水流会冲刷扩宽裂缝,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即使不是贯穿性裂缝,也会因缩短渗径,浸润线抬高,造成坝身土体的渗透破坏。因此,对于横向裂缝,不论是否贯穿堤身,均应迅速处理。窄而浅的龟纹裂缝,一般可不进行处理。较宽较深的龟纹裂缝,可用较干的细土填缝,用水洇实。
五、裂缝险情的抢护方法
裂缝险情的抢护方法,一般有开挖回填、横墙隔断、封堵缝口等。
(一)开挖回填
这种方法适用于经过观察和检查已经稳定,缝宽大于1cm,深度超过1m的非滑坡(或坍塌)性纵向裂缝,施工方法如下。
1.开挖
沿裂缝开挖一条沟槽,挖到裂缝以下0.3~0.5m深,底宽至少0.5m,边坡的坡度应满足稳定及新旧填土能紧密结合的要求,两侧边坡可开挖成阶梯状,每级台阶高宽控制在20cm左右,以利稳定和新旧填土的结合。沟槽两端应超过裂缝1m,如图18所示。
图18 开挖回填处理裂缝示意图(尺寸单位:cm)(a)剖面图;(b)平面图
2.回填
回填土料应和原堤土类相同,含水量相近,并控制含水量在适宜范围内。土料过于时应适当洒水。回填要分层填土夯实,每层厚度约20cm,顶部高出堤面3~5cm,并做成拱弧形,以防雨水入浸。
需要强调的是,已经趋于稳定并不伴随有滑坡等险情的裂缝,才能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当发现伴随有滑坡险情的裂缝,应先抢护滑坡险情,待脱险并裂缝趋于稳定后,再按上述方法处理裂缝本身。
(二)横墙隔断
此法适用于横向裂缝,施工方法如下。
(1)沿裂缝方向,每隔3~5m开挖一条与裂缝垂直的沟槽,并重新回填夯实,形成梯形横墙,截断裂缝。墙体底边长度可按2.5~3.0m掌握,墙体厚度以便利施工为度,但不应小于50cm。开挖和回填的其他要求与上述开挖回填法相同,如图19所示。
图19 横墙隔断处理裂缝示意图
(尺寸单位:m)(a)A-A剖面团;(b)平面图
(2)沿裂缝作宽5~10cm,高3~5cm的小土埂,压住缝口,以防雨水浸入。
未堵或已堵的裂缝,均应注意观察、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灌堵以后,又有裂缝出现,说明裂缝仍在发展中,应仔细判明原因,另选适宜方法进行处理。
(2)如裂缝临水端已与库水相通,或有连通的可能时,开挖沟槽前,应先在大坝临水侧裂缝前筑前战截流。若沿裂缝在堤防背水坡已有水渗出时,还应同时在背水坡修做反滤导渗,以免将坝身土颗粒带出。
(3)当裂缝漏水严重,险情紧急,或者在库水猛涨,来不及全面开挖裂缝时,可先沿裂缝每隔3~5m挖竖井,并回填粘土截堵,待险情缓和后,再伺机采取其他处理措施。
(4)采用横墙隔断是否需要修筑前战、反滤导渗,或者只修筑前戗和反滤导渗而不做隔断横墙,应当根据险情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三)封堵缝口 1.灌堵缝口
裂缝宽度小于1cm,深度小于1m,不甚严重的纵向裂缝及不规则纵横交错的龟纹裂缝,经观察已经稳定时,可用灌堵缝口的方法。具体作法如下。
(1)用于而细的沙壤土由缝口灌人,再用木条或竹片捣塞密实。
(2)沿裂缝作宽5~10cm,高3~5cm的小土埂,压住缝口,以防雨水浸入。
2.裂缝灌浆
缝宽较大、深度较小的裂缝,可以用自流灌浆法处理。即在缝顶开宽、深各0.2m的沟槽,先用清水灌下,再灌水土重量比为1:0.15的稀泥浆,然后再灌水土重量比为1:0.25的稠泥浆,泥浆土料可采用壤土或沙壤土,灌满后封堵沟槽。
如裂缝较深,采用开挖回填困难时,可采用压力灌浆处理。先逐段封堵缝口,然后将灌浆管直接插入缝内灌浆,或封堵全部缝口,由缝侧打眼灌浆,反复灌实。灌浆压力一般控制在50~120kPa(0.5~1.2kg/cm2),具体取值由灌浆试验确定。
压力灌浆的方法适用于已稳定的纵横裂缝,效果也较好。但是对于滑动性裂缝,将促使裂缝发展,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险情。因此,要认真分析,采用时须慎重。
滑 坡
一、滑坡产生的原因
大坝的临水面与背水面坝坡均有发生滑坡的可能,因其所处位置不同,产生滑坡的原因也不同,现分述如下。
1.临水面滑坡的主要原因
(1)坝脚滩地迎流顶冲坍塌,崩岸逼近坝脚,坝脚失稳引起滑坡。
(2)水位消退时,坝身饱水,容重增加,在渗流作用下,使堤坡滑动力加大,抗滑力减小。坝坡失去平衡而滑坡。
(3)汛期风浪冲毁护坡,浸蚀坝身引起的局部滑坡。
2.背水面滑坡的主要原因
(1)坝身渗水饱和而引起的滑坡。通常在设计水位以下,坝身的渗水是稳定的,然而,在汛期洪水位超过设计水位或接近设计
水位时,坝身的抗滑稳定性降低或达到最低值。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最终导致滑坡。
(2)在遭遇暴雨或长期降雨而引起的滑坡。汛期水位较高,坝身的安全系数降低,如遭遇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降雨,坝身饱水程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对于已产生了纵向裂缝(沉降缝)的坝段,雨水沿裂缝很容易地渗透到大坝的深部,裂缝附近的土体因浸水而软化,强度降低,最终导致滑坡。
(3)坝脚失去支撑而引起的滑坡。平时不注意坝脚保护,更有甚者,在坝脚下挖塘,或未将紧靠坝脚的水塘及时回填等,这种地方是大坝的薄弱地段,坝脚下的水塘就是将来滑坡的出口。
二、大坝滑坡的预兆
汛期堤防出现了下列情况时,必须引起注意。
1.坝顶与坝坡出现纵向裂缝
汛期一旦发现坝顶或堤坡出现了与堤轴线平行而较长的纵向裂缝时,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仔细观察,并做必要的测试,如缝长、缝宽、缝深,缝的走向以及缝隙两侧的高差等,必要时要连续数日进行测试并做详细记录。出现下列情况时,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很大。
(1)裂缝左右两侧出现明显的高差,其中位于离堤中心远的一侧低,而靠近坝中心的一侧高。
(2)裂缝开度继续增大。
(3)裂缝的尾部走向出现了明显的向下弯曲的趋势,如图20所示。
(4)从发现第一条裂缝起,在几天之内与该裂缝平行的方向相继出现数道裂缝。
(5)发现裂缝两侧土体明显湿润,甚至发现裂缝中渗水。
2.坝脚处地面变形异常
图20 滑坡前裂缝两端明显向下弯曲
滑坡发生之前,滑动体沿着滑动面已经产生移动,在滑动体的出口处,滑动体与非滑动体相对变形突然增大,使出口处地面变形出现异常。
(1)坝脚下或坝脚下某一范围隆起。可以在坝脚或离坝脚一定距离处打一排或两排木桩,测这些木桩的高程或水平位移来判断坝脚处隆起和水平位移量。
(2)坝脚下某一范围内明显潮湿,变软发泡。
三、临水面滑坡的抢护方法
(一)临水面滑坡抢护的基本原则
抢护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增加抗滑力,尽快减小下滑力。具体地说,“上部削坡,下部固坡”,先固脚,后削坡。
(二)临水面滑坡抢护的基本方法
汛期临水面水位较高,采用的抢护方法,必须考虑水下施工问题。
1、增加抗滑力的方法
(1)做土石戗台。在滑坡阻滑体部分做土石戗台,滑坡阻滑体部位一时难以精确划定,最简单的办法是,戗台从坝脚往上做,分二级,第一级厚度1.5~2.0m,第二级厚度1.0~1.5m(见图21)。
土石戗台断面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1 土石戗台断面示意图
图22 土石戗台断面结构示意图
采用本抢护方案的基本条件是:坝脚前未出现坍塌险情,坝脚前滩地是稳定的。
(2)做石撑。当做土石戗台有困难时,比如滑坡段较长,土石料紧缺时,应做石撑临时稳定滑坡。该法适用于滑坡段较长,水位较高。采用此法的基本条件与(1)做土石戗台的基本条件相同。石撑宽度4~6m,坡比1:5,撑顶高度不宜高于滑坡体的中点高度,石撑底脚边线应超出滑坡下口3m以远(见图23)。石撑的间隔不宜大于10m。
(3)坝脚压重,保证滑动体稳定,制止滑动进一步发展。滑坡是由于坍塌而引起的,那么,首先要制止坍塌的继续发展,最简单的办法是堤脚抛石块、石笼、编织袋装土石等抗冲压重材料,在极短的时间内制止崩岸与坍塌进一步发展。
图23 石撑断面示意图
图24 背水坡贴坡补地示意图
2.背水坡贴坡补强
当临水面水位较高,风浪大,做土石戗台、石撑等有困难时,应在背水坡及时贴坡补强。贴坡的厚度应视临水面滑坡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应大于滑坡的厚度,贴坡的坡度应比背水坡的设计坡度略缓—些。贴坡材料应选用透水的材料,如沙、沙壤土等。如没有透水材料,必须做好贴坡与原堤坡间的反滤层,以保证堤身在渗透条件不被破坏。背水坡贴坡补强断面参见图24。背水坡贴坡的长度要超过滑坡两端各3m以上。
四、背水面滑坡的抢护方法
险情说明 当坝背水坡发生严重散浸,没有及时处理,时间拖久,则在散浸坝段的坝顶或内肩、内坡,发生向坝脚下挫的弧形裂
缝,随着土壤结构被破坏,内坡就整块的向下滑动,形成滑动部分下挫,坡脚土壤上鼓的险象。有时仅是读破滑动,有时也会推动坡脚土层一起滑动(如右 图)。原因分析 内脱坡与散浸有联带关系,散浸严重的堤段,堤坡浸水饱和,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坝坡稳定破坏,兼坝脚基础虚软,内临水塘湖沼,阻滑力减弱,当它不能支持堤坡滑动土体时,就产生脱坡。
抢护原则 产生内脱坡的主要原因是渗水降低了坝坡土体的抗剪强度。所以抢护原则是首先消除已滑动的坝坡中的渗水,部分恢复滑动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堤坡稳定。再进行还坡加固。
抢护方法 抢护脱坡的基本方法是开沟导渗,填塘固基,加土还坡,外帮截渗。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别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
在这里应当指出,有些地方采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是不妥当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体所产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发展。现将几种常用效果显著的抢救方法列述如下: 1.透水土撑(图25)
应用范围:若脱坡坝段,范围较大,可沿脱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撑。具体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施工方法:
① 在筑土撑部位,将脱坡松土削成斜坡后挖沟,在沟内放置滤水材料,如砂石、砖渣等。
② 若坝基不好,土撑坡脚要抛石或用袋土固脚,但应注意不要将沟内渗水阻塞。
③ 土撑宽度要看水情、险情与取土难易而定。一般宽度5~8米,坡比1:5,撑顶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米。
④ 填土要打碎,夯实。
图25 2.透水压浸台(图26)应用范围:
大坝断面不足,脱坡严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处。施工方法:
① 做法与透水土撑相同。但在布置上透水压浸台是全面修筑,而透水土撑是分段修筑。
② 同散浸透水压浸台的施工方法。3.外帮
内脱坡严重,范围又较广,在堤内抢筑透水压浸台、开沟导渗等工程,需要时间。如有外滩,在抢护内坡的同时,可在外坡加做黏土外帮,以减少渗水,缓和险情,便于争取时间,完成内坡抢护工作。
图26
防 浪
险情说明 在汛期中,水面较宽风浪较大的堤防,被风浪冲击淘刷,坝外坡土粒易被水流冲走,轻则把堤坡冲刷成浪坎,使坝身发生崩塌险情;重则使坝身完全破坏造成溃口。
抢护原则 为了防止风浪对大坝的破坏,抢护的原则是:削减风浪的力量和加强坝坡的防护。
抢护方法 利用漂浮物破浪,削减波浪的高度和冲击大坝的力量,或在迎浪坝坡面抢做一些防浪工事。
现将临时抢护方法介绍于下: 1.柳枕(图27)
应用范围:柳枕可以就地取材,采用的范围较广,在河面较窄风浪较小的堤段应用颇有效。施工方法:
图27
① 用柳枝、芦苇或其他梢料,扎成直径0.5~0.8米的枕,长30~50米。枕的中心卷人两根5~7厘米的竹缆做心子(俗称龙筋)。在枕的纵向每隔图27 0.6~1.0米用10~14号铅丝扎两道。在坝顶签钉0.8~1.2米长的木撅,间距3~5米。再用麻绳或竹绳的一头把枕栓牢,另一头系在木撅上。麻绳或竹缆的长度,以枕可以随水面涨落为度。最好能使枕可以防御各种水位的风浪。水位高时,可以把绳缆扣在木撅上,使枕离堤坡约2~3米;水位低落时,可以把绳缆松开。
② 连环枕:若风浪较大或河面较宽,可以扎成两个,或更多的枕相连,各枕间每隔3~5米用木杆连牢,这样叫做连环枕。防浪效果较好,可以防御较宽水面七级以下的风浪。
③ 竖枕:把柳苇枕坚立在堤坡上,下端系块石,上端系在坝顶的木桩上。用竖枕时,枕的长度可随水位而定,一般使枕的下端稍低于汛期的低水位,上端可与坝顶相平。2.防浪排(图29)施工方法:
① 用10~20厘米的圆木,扎成木排。纵横圆木间的间距为0.5~1.0米,排的长度为2~4米,宽1.5~2.0米。中间填以柳把或苇把,用绳索或铅丝固定在坝顶的小木桩上。排的下端坠以块石,可以随水位上下移动,防御不同水位的风浪。图29
② 用柳枝等梢料,中间裹以碎石,扎成20~2图29 厘米的小枕。柳与石的比例应试验,使扎成枕后能在水中沉下,不使漂浮在水面。再用绳索或铅丝连结成宽1~2米,长5.0~10米的枕排,栓系在堤顶的木桩上。排的下部同样坠以块石,使紧靠在坝坡上。
3.石袋、砂袋、土袋:用草袋装石、砂或土铺放在堤坡上,也是各地经常使用的方法(图30)。
图30 土(砂、石)袋防护剖面示意图
施工方法:
① 用草袋装河卵石、砂或土,不要装的太满,约装草袋容积的三分之二,然后用绳缝口。
② 根据风浪高低,把石袋或砂士袋放置在风浪影响范围的堤坡面,袋口向里排列,互相叠压。
第二篇:《水库防汛抢险知识》
水库防汛抢险
一、基本知识
1、汛、汛期和防汛
汛的含义是指定期涨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节或周期性的涨水现象。
防汛的含义是为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在汛期进行的防御洪水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水库、堤坊和水库下游的安全。
防汛主要工作内容是:防汛组织,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抢险队伍的建立,防汛物资和经费的筹积存储,江河水库、堤防、水闸等防洪工程的巡查防守,暴雨天气和洪水水情预报,蓄洪、泄洪、分洪、滞洪等防洪设施的调度运用,出现非常情况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发现险情后的紧急抢护和洪灾抢救等
2、险情、抢险和抢险原则
险情是在大汛期或平时高水位时,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有可能因高度、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现象。抢险是指在高水位期间或退水较快时,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渗漏、滑坡、坍塌、裂缝、淘刷等险情时,为避免险情的扩大以至工程失事,所进行的紧急抢护工作。防汛与抢险两项工作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不出现险情,或少出现险情,即使出现了险情,也能主动、有效地进行抢护,化险为夷。抢险的主要原则是:(1)抢护要及时,防止险情扩大,为此,要加强检查观测,及早发现险情,抢早抢小;(2)正确识别险情,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必须了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用等各种情况,结合出现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判断,拟定正确的抢护方案;(3)及时供应料物,抢险需要的料物种类多,数量大,直接影响着抢险工作的进展;(4)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好抢险队伍,必要时还可请部队支援。
3、小型水库防汛抢险的主要特点
(1)小型水库工程数量多。全县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98座,其中中型1座,小一型25座,小二型172座。由于小型水库面广量大,且工程基础较薄弱,必须分工负责,落实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确保工程安全。
(2)小型水库多为土、石坝,其挡水建筑物绝大多数采用当地土、沙、石等材料筑成。这些材料在高水位长期的作用下容易渗漏,而且不耐冲刷。因此,土石坝的险情要比其他材料坝多,抢险任务大。
(3)小型水库多处于河流的上游。控制流域面积小,河道坡降较大,一旦遇到暴雨集中,洪水迅速猛涨,对工程威胁性很大,再加上库容小,调蓄能力差;坝内涵管断面小,泄洪能力小,洪水消落慢,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库区洪进库快。以上这些不利因素,加重了小型水库的防汛抢险任务。
(4)小型水库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建设的,为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防洪标准和工程质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汛期就容易暴露出来。成为工程的薄弱环节,给防汛抢险增加了很大的任务。
(5)小型水库由于数量多、规模小,往往难于受到上级的重视。同时,技术管理薄弱,防汛抢险工作条件差,这就增加了防汛工作的难度。
二、查
险
水库防汛抢险中,巡坝查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现综合介绍如下:
1.巡坝查险队的队员,首先必须挑选责任心强,有抢险经验、熟悉坝情的人担任,队员力求固定,全汛期不变。
2.查险工作要做到统一领导,分项负责。具体确定检查内容、路线及检查时间(或次数),把任务落实到人。
3.巡查交接班时,交接班应紧密衔接,以免脱节。接班的巡查队员提前上班,与交班的共同巡查一遍,交代情况。并建立汇报、联络与报警制度。
4.当发生暴雨、台风、库水位骤升骤降及持续高水位时,应增加检查次数必要时应对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的部位实行昼夜连续监视。
查险是一件细致艰苦的工作,天气越恶劣(狂风、暴雨、黑夜),查险工作越要抓得紧。不仅对重点险工坝段要加倍注意,对一般坝段也决不可放松,根据各地经验,巡坝查险必须做到:
“四勤”、“五时”、“三清、三快”
四到:
手勤,主要是用手来探摸和检查,检查坝上绳缆是否有松动拉断,用小锤敲击涵管(洞),听有无异声等情况。
脚勤,用脚察探发现险情。特别是不易发现险情的水淌地区,更要靠赤脚来试探水温及土壤松软情况。如水温很底有侵骨感觉就要仔细检查,可能是由冒水孔或漏洞来的水;如土壤松软,深入内层也软如弹簧,说明不是正常的情况。堤外坡有无跌窝崩塌现象,一般也可用脚在水下探摸发现。
眼勤,用眼看清坝面、坝坡脚有无崩挫、裂缝、散浸、管涌等现象,看清坝外水边有无浪坎、崩塌、近坝水面有无旋涡等现象。
耳勤,用耳探听水声,有无异样的声音。
五时:
是指吃饭时、换班时、黄昏时、黎明时、刮风下雨时。在这些时候最容易疏忽忙乱,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遗漏险情。同时对险情和隐患处理后,还要注意观测,必须提高警惕。
三清、三快:
巡查前后要三清、三快。三清:即险情查清、信号记清、报告说清:三快:即发现险情快、报告快、处理快。这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小险迅速处理,以免发展扩大;重大险情,上级能及时准确了解,必要时能调集力量支援抢护。
5.巡查时所带工具,一般常用到几种巡查工具如下:记录本——备记载险情用;小红旗——供作险情标志;卷尺——丈量险情对某一显著目标的部位的尺寸;锯木屑——当堤身浸漏时用来抛于坝外坡水面以发现有小旋涡;手电筒、马灯——便于黑夜巡查照明。
三、常见的工程险情和抢护方法
1、水库常见险情
水库塘坝坝顶漫溢,土坝渗漏(散浸、漏洞、管涌),裂缝,跌窝;坝下涵洞(管)断裂,涵洞(管)漏水;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闸墩和堰身混凝土裂缝,陡坡底板掀起,消能设施冲毁;
涵闸与土堤连接处渗漏、闸基渗漏、涵闸洞身渗漏、裂缝、淘刷;闸门事故;启闭机螺杆折断、闸门不能关闭等
2、水库塘坝抢险
坝顶漫溢——抢
高
堤
顶
险情说明 根据预报,洪水上涨的趋势,将有超过坝顶高程的危险。应抢高坝顶,以免大坝漫溃。
抢护原则 为了防止大坝漫溃,而在时间上又来不及把坝身全部加高培厚,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先在坝顶抢筑子堰,拦住洪水,不使漫溢。
抢护方法 子堰应在堤项外侧抢做,至少要离开外坝肩0.5米,以免滑动。堰后留有余地,俾巡汛抢险时,可以往来奔走,无所阻碍。要根据土方数量及就地可能取得的材料,决定施工方法,并适当组织劳力。要全段同时开工,分层填筑。不能等筑完一段再筑另一段,免得洪水从低处漫进而措手不及。
1.纯土子堰
(图1)
应用范围:用于坝顶宽阔,取土容易,风浪不大之堤段。
施工方法:
图1
1.先将坝顶草根败叶等杂物清除干净,然后刨松堤面并沿子堰中线抽槽宽20厘米,深10-20厘米。
2.从坝顶的内侧边开始上土,逐渐向临水面推进,每层土厚30厘米,分层夯实。
3.子堰顶宽约1米,内外坡1:1,高度0.6-1米,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土袋子堰(图2)
应用范围:用于坝顶不宽,附近取土困难,或是风浪冲击较大之处。
施工方法:
图2
1.用麻袋、草袋、或薄包装土约七成,将袋口缝紧。
2.将麻袋、草袋或薄包土铺砌在坝顶离临水坡肩线约0.5米。袋口向内,互相搭接,用脚踩紧。
3.第一层上面再加二层,二袋要向内缩进一些。袋缝上下必须错开,不可成为直线。逐层铺砌,到规定高度
为止。
图3
4.袋的后面用土浇戗,土戗高度与袋顶平,顶宽0.3-0.6米,后坡1:1。填筑的方法与纯土子堰相同。
3.扫枕子堰(图3)
应用范围:用于堤顶不宽,风浪较大,水将漫顶之处。
施工方法:
1.用秸料扎成0.6-0.8米直径的扫枕,推滚到临水侧坝顶边线内。
2.用长约1.0-1.2米的柳橛,将扫枕钉实在堤顶上,柳橛的间距约1米。
3.扫枕后面用土浇戗、夯实,务使与扫枕紧密结合。
4.单层木板子堰(图4)
应用范围:用于堤较窄,风浪较大,水将平堤,情势危急之处。
图4
施工方法:
1.在堤顶靠江一边,签钉长约2米的木桩一排,桩的中心间距约为0.5米,入土约1米。
2.排桩内用木板(紧急时用门板亦可)紧贴,再用铅丝或绳索系住。
3.木板后面浇做土戗,做法与前相同。
5.双层木板子堰
(图5)
应用范围:用于堤顶太窄,且有建筑物阻碍之处
图5
施工方法:
1.在堤顶外侧,签钉间距0.5米的木桩两排,前后排相隔1.0米,木桩长1.52米,入土深0.7-1米。
2.木桩内侧附系木板一层。
3.木板之间分层填土,夯实到顶。
4.前后排木桩,应用铅丝拉紧。
6.从堤上借土抢做子堰(图6)
图6
应用范围:情况紧急下抢做子堰,如附近无土可取,可以暂借用大坝背水坝肩部分的土料,但只允许挖取浸润线以上部分,挖取宽度以不影响汛期坝上交通为原则。借用后应随即补足,在坝顶狭窄或险工堤段不宜借用。
施工方法:同前。
散 浸
险情说明 水位上涨,坝身泡水,水从坝内坡或内坡脚附近渗出,叫做散浸,一般又叫“堤出汗”(图5)。当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散浸范围就将沿坝内坡上升、扩大,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发生内脱坡、管漏等险情。
原因分析 土坝挡水后,渗水经过堤身向坝内坡方向渗透,是自然规律。但由于以下一些原因:1.坝身单薄,内坡过陡;2.坝身土质砂重,外坡又无透水性小的粘土防渗;3.坝质太差,筑堤时所取土块没有打碎,留有空隙,蛾夯不实;4.大坝内有隐患(如蚁侗、獾穴、树根、暗沟等),缩短了渗径。使渗径长度不够,浸润线(渗水在堤身内渗透的上界线叫做浸润线)抬高,渗水就将在堤内坡的坡面或坡脚附近渗出,就形成散浸。
抢护原则 以“临河截渗,背河导渗”,降低浸润线,稳定坝身为原则。临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帮,可以减少渗到坝体里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滤,可以使已经渗到坝体里的水流出,而不带走土粒,这样可以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
抢护方法 发现散浸险情后,应查明发生原因和险情程度,如坝内坡出现散浸,但坡面只有轻微的窨潮或渗出少量清水,坝身稳定,险情并无发展,可以严密监视,暂不处理。如坝坡渗水严重或发生浸水集中冲刷现象,说明险情在逐渐发展,则需加以抢护。抢护方法以导渗为主。如外滩较宽,附近有黏土可取,险情又很严重,则需兼用外帮防渗,内坡导渗的方法,切忌在坝内坡用粘性土料做压浸台。
汛前消灭隐患,对防止在汛期中发生散浸、跌窝和漏洞险情,亦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
1.导渗沟
应用范围:
水位继续上涨,散浸严重坝段,有继续发展趋势。一般可在坝内坡面开沟导渗,让渗水集中沟内流走,使内坡土壤干燥坚实,以稳定险情。
施工方法:
①
从浸润线顶点起至坝脚外止,开若干条与坝身垂直的纵沟或与坝身成45°-60°的斜沟。斜沟比纵沟
好,因为斜沟导渗范围大,收效快。有的地方在浸润线顶开横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排水不畅。斜沟、纵沟都要连通,宽深都是一样,或在纵沟两边再开“人”字形支沟(图2)。开挖的数量与深度适当,否则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②
导渗沟的大小及间距,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隔5-8米开一条沟,沟深约0.5-1.0米,宽0.3-0.8米。
③
各沟内填粗砂,卵石、碎石,在缺乏砂石地区,也可采用砖渣、岗柴作为导渗材料。为了防止泥土掉入沟内,阻塞渗水通路,可在导渗材料上面盖草袋或稻草,然后填土。
2.反滤层
应用范围:散浸严重的堤段,开沟导渗有困难时,也可做砂石反滤层抢护,效果良好。
施工方法:
①
砂石反滤层(图5)——先将散浸部位面层湿土挖除厚约30厘米,再回填粗砂一层,厚15~20厘米,上盖瓜米石一层厚10~15厘米,再盖2厘米粒径的碎石一层,厚约10~15厘米,最后盖上小片石一层,让渗水从片石隙缝流入堤脚下的滤水沟。如果坝身要培厚的话,应在片石上盖上一层草袋,再在上面填土。
②
芦柴反滤层(图6)——在散浸部位的坡面上,先铺稻草一层,实厚5厘米,上铺芦苇厚10~20厘米,盖草袋一层或铺一层稻草,然后填土夯实。所铺芦柴或稻草,一定要露出堤脚外面,以便排出渗水,保持堤身干燥。
4.外帮:
应用范围:在内坡散浸严重的坝段,如有外滩,附近有黏土可取,可在外坡做外帮,效果良好(图7)。
施工方法:
①
沿外坡倾倒粘土。最好随倒随用脚踩实,要保证质量。如因急流,散土容易流失,可先在水中分层垒土袋筑一隔堤,然后在土袋与坝外坡之间倾倒散黏土分层填筑,直到要求高度,这样,可起隔渗的作用(图8)。
②
外帮宽度一般4-5米,长度应超出散浸堤段两端至少5米,高出水面0.5米。
漏 洞
险情说明 漏洞出口一般发生在坝内坡下部或坡脚附近。开始时因漏水量小,坝土很少被冲动,所以漏水较清,叫做清水漏洞。由于洞周土体浸泡时松散崩解,或产生局部滑动,或堤身填土含砂重,土体可能被漏水带出,使漏洞变大。这时,漏水转浑,发展成为浑水漏洞。如不及时抢救,则将迅速发展,导致跨坝。
原因分析 一般说来,是由于堤身内部遗留有屋基、阴沟、暗剅、腐朽树根等物,筑坝时未清除;填筑质量不好,龙口(交卡)不密实;或为白蚁、蛇、鼠、獾在坝内打洞。在高水位压力下,将平时的淤塞物冲开;或因渗水沿隐患、松土串连而成漏洞。尤其在高水位坝身浸泡时久,土体结构变松软,更易促成漏洞的发生,故有“久浸成漏”之说。
抢护原则 由于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抢护应以外堵为主,视情况在堤内出口用倒滤井为辅,或两者兼施的原则。
处理漏洞绝对不能采用在漏洞出口打桩,或填土封压的办法。这样做只会促使险情的扩大恶化。
抢护方法
1.堤外堵塞(图9)
对漏洞的抢护,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但要堵塞洞口,必须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寻找洞口的方法可用轻浮物撒在堤外水面,这样可以发现水面漩涡找到洞口。或潜水摸探。但为了安全,潜水摸洞人员必须用绳索系着,以免被水流吸进洞内。找到洞口后,应即堵塞。洞小的可先用铁锅扣住,或用棉衣、棉絮等将洞口堵住;洞口较大或周围有几个洞的可以用棉被、篷布、土工膜张开顺堤坡拖下盖住
图9
洞口;如漏洞系漏口或阴沟,可以先用布袋装土,任其吸进,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紧洞口,覆以棉絮。按上面方法将洞口堵住后,然后再压土袋,浇土做外帮,高出水面。
如坝外坡无明显洞口,也可以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顺坡抛填,这样做可以减少渗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乱抛块石土袋,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难。
2.做倒滤井
在坝外堵塞的同时,坝内坡漏洞也要做滤井。特别是漏洞发生在坝脚平地,出现浑水兼带有粉砂、细砂之类,一时难于判明是漏洞还是管涌的情况下,更必须按抢护管涌填做倒滤井的办法来处理。只要倒滤层保住坝身的填土不流失,险情也就能稳定下来了。
3.开巷断截(抽槽翻筑)(图10)
开巷断截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只有在万不得已,而且具备充分
图10
和必要的条件(如坝身面宽,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够等)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这个办法。最好是能够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击进行,水位过高时不宜进行。施工时必须高度集中力量,加倍注意填筑质量。
开巷是在坝顶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宽度以能适合开挖工作的最低宽度为限,尤以开深槽更要谨慎从事(图13)。
管 涌(潜蚀、流土)
险情说明 管涌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上游水流通过坝基的透水层,从下游坝脚或坝脚以外覆盖层的薄弱部位逸出,造成坝后管涌、流土。
管涌:管涌为在土体渗透水压力的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孔隙中被渗水推动和带出坝体以外的现象
流土:流土为土体表层所有颗粒同时被渗水顶托而移动流失的现象。流土开始时坝脚下土体隆起,出现泉眼,并进一步发展,土体隆起松动,最后整块土掀翻被抬起
图11
原因分析
一般是双层地基,上面覆盖有弱透水层,下面是砂砾及卵石等强透水层,高水位时渗透坡降变陡,渗透流速加大。当渗透坡降大于地基表层弱透水层允许的渗透坡降时即在坝下游坡脚附近发生渗透破坏,形成管涌、流土,渗水将地层中粉细沙颗粒带出(图11)。
抢护原则 制止涌水带砂,留有渗水出路。这样既可使粉砂、细砂不再被破坏,又可以降低附近渗水压力,使险情得以稳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溃口的极为明显和常见的原因,但对它的危险性仍有认识不足,措施不当,或麻痹蔬忽,贻误时机的。如采取大围井而抢筑不及,或围高井倒塌者都曾造成决堤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历史的惨痛教训必须牢记。
抢护方法
管涌固然是严重险情,我们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对等,及时处理,是可以抢护脱险的。
1.砂石反滤围井
在冒水孔周围,用土袋围成低堰。孔内填反滤料,最好是按级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碎石,最后填块石(图12)。
图12
这样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带出,但由于涌水,粗砂往往填不进去,则可先填碎石、块石,以杀涌水之势,再按级配填筑,略高于原在地面。如附近无适用石料,可以砖渣代替。如一次末能达到制止带砂。可以清除部分上层粗填料,再按上述级配填筑直到渗水畅流,无砂粒带出为止。反滤料填好后,仍需注意防守,如发现填料下沉,可以继续填块石料,直到稳定为止(图20)。
2.砂石反滤压盖
同上述方法,但不筑围堰,直接填反滤料也可。
3.减压围井
无滤层围井、透水压渗台等。
4.抢护脱险后仍应加强防守,观测周围的变化和渗水流量与库水位的关系,以供汛后处理作参考。
跌 窝
险情说明 汛期坝身或外坡发生局部塌洞叫做跌窝。
原因分析 发生跌窝的原因有:白蚁、蛇、鼠、獾之类在坝内打洞,或筑坝时土块架空末经夯实,遇江水高涨,江水灌入,或雨水泡浸使洞周土体浸软而形成局部陷落,所以跌窝伴随漏洞而发生。跌窝险情的发生主要由坝身隐患引起,所以在平时应注意加强捕獾、灭蚁工作。
抢护原则 跌窝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蚀继续扩大,应及时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随漏洞而发生,故宜配合漏洞险情进行处理。
图13
抢护方法
1.跌窝发生在堤顶附近内坡,跌窝内没有漏洞,将坑内松土清除,用好土填实还原即可(图13)。
图14
2.跌窝发生在坝内坡,坝外坡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窝,应配合抢堵坝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须与外堵漏源同时进行抢救时,可将跌窝内松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砖渣、卵石等做成倒滤井,以制止漏水带出泥土,稳定险情(图14)。
(汛后水落应随即翻筑跌窝,窝内漏洞可追赶翻筑的应予追赶翻筑,再将跌窝内松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实。)
图15
3.跌窝发生在坝外坡上,坝内并发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滩上筑袋土围堰高出水面,抽干围堰内积水,沿跌窝部分进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隐患后,予以回填(图15)。
图16
图17
4.如跌窝发生在坝身单薄、坝顶较窄的坝顶上,挖填前应加做外帮,以保证开挖时的安全。开挖时应先清除隐患,有漏洞的,要先将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实(图16)。
5.如跌窝发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将跌窝填实,再加做外帮(图17)。
裂
缝
裂缝是大坝常见的一种险情,它有时很可能是其他险情(如滑坡等)的前兆。而且由于它的存在,洪水或雨水易于入侵堤身,常会引起其他险情,尤其是横向裂缝,往往会造成坝身土体的渗透破坏,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一、险情的分类
(1)
按裂缝产生的成因可分为不均匀沉陷裂缝、滑坡裂缝、干缩裂缝、冰冻裂缝、振动裂缝。其中,滑坡裂缝是比较危险的。
(2)
按裂缝出现的部位可分为表面裂缝、内部裂缝。表面裂缝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可及时处理。而内部裂缝是隐蔽的,不易发现,往往危害更大。
(3)
按裂缝走向可分为横向、纵向和龟纹裂缝。其中横向裂缝比较危险,特别是贯穿性横缝,是渗流的通道,属重大险情。即使不是贯穿性横缝,由于它的存在,缩短渗径,易造成渗透破坏,也属较重要险情。
二、裂缝的成因
引起大坝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不均匀沉降。大坝基础土质条件差别大,有局部软土层;或坝身填筑厚度相差悬殊,引起不均匀沉陷,产生裂缝。
2、施工质量差。大坝施工时上坝土料为粘性土且含水量较大,失水后引起干缩或龟裂,这种裂缝多数为表面裂缝或浅层裂缝,;筑坝时,填筑土料夹有淤土块、冻土块、硬土块;碾压不实,以及新老堤结合面未处理好,遇水浸泡饱和时,易出现各种裂缝;大坝与交叉建筑物接合部处理不好,在不均匀沉陷以及渗水作用下,引起裂缝。
3、水流作用。背水坡在高水位渗流作用下由于抗剪强度降低,临水坡水位骤降或坝脚被掏空,常可能引起弧形滑坡裂缝,特别是背水坡坝脚有塘坑、坝脚发软时,容易发生。
三、险情判别
裂缝抢险,首先要进行险情判别,分析其严重程度,判明裂缝的走向,是横缝还是纵缝,是滑坡性裂缝还是沉降性裂缝,此外还应判断是深层裂缝还是浅层裂缝。必要时还应辅以隐患探测仪进行探测。
四、抢护的原则
根据裂缝判别,如果是滑动裂缝,应先按处理滑坡进行抢护。待滑坡稳定后,再处理裂缝,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纵向裂缝如果仅是表面裂缝,可暂不处理,但须注意观察其变化和发展,并封堵缝口,以免雨水侵入,引起裂缝扩展。较宽较深的纵缝,即使不是滑坡性裂缝,也会影响大坝强度,降低其抗洪能力,应及时处理,消除裂缝。横向裂缝是最为危险的裂缝。如果已横贯坝身,在水面以下时水流会冲刷扩宽裂缝,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即使不是贯穿性裂缝,也会因缩短渗径,浸润线抬高,造成坝身土体的渗透破坏。因此,对于横向裂缝,不论是否贯穿堤身,均应迅速处理。窄而浅的龟纹裂缝,一般可不进行处理。较宽较深的龟纹裂缝,可用较干的细土填缝,用水洇实。
五、裂缝险情的抢护方法
裂缝险情的抢护方法,一般有开挖回填、横墙隔断、封堵缝口等。
(一)开挖回填
这种方法适用于经过观察和检查已经稳定,缝宽大于1cm,深度超过1m的非滑坡(或坍塌)性纵向裂缝,施工方法如下。
1.开挖
沿裂缝开挖一条沟槽,挖到裂缝以下0.3~0.5m深,底宽至少0.5m,边坡的坡度应满足稳定及新旧填土能紧密结合的要求,两侧边坡可开挖成阶梯状,每级台阶高宽控制在20cm左右,以利稳定和新旧填土的结合。沟槽两端应超过裂缝1m,如图18所示。
图18
开挖回填处理裂缝示意图
(尺寸单位:cm)
(a)剖面图;(b)平面图
2.回填
回填土料应和原堤土类相同,含水量相近,并控制含水量在适宜范围内。土料过于时应适当洒水。回填要分层填土夯实,每层厚度约20cm,顶部高出堤面3~5cm,并做成拱弧形,以防雨水入浸。
需要强调的是,已经趋于稳定并不伴随有滑坡等险情的裂缝,才能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当发现伴随有滑坡险情的裂缝,应先抢护滑坡险情,待脱险并裂缝趋于稳定后,再按上述方法处理裂缝本身。
(二)横墙隔断
此法适用于横向裂缝,施工方法如下。
(1)
沿裂缝方向,每隔3~5m开挖一条与裂缝垂直的沟槽,并重新回填夯实,形成梯形横墙,截断裂缝。墙体底边长度可按2.5~3.0m掌握,墙体厚度以便利施工为度,但不应小于50cm。开挖和回填的其他要求与上述开挖回填法相同,如图19所示。
图19
横墙隔断处理裂缝示意图
(尺寸单位:m)
(a)A-A剖面团;(b)平面图
(2)
沿裂缝作宽5~10cm,高3~5cm的小土埂,压住缝口,以防雨水浸入。
未堵或已堵的裂缝,均应注意观察、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灌堵以后,又有裂缝出现,说明裂缝仍在发展中,应仔细判明原因,另选适宜方法进行处理。
(2)
如裂缝临水端已与库水相通,或有连通的可能时,开挖沟槽前,应先在大坝临水侧裂缝前筑前战截流。若沿裂缝在堤防背水坡已有水渗出时,还应同时在背水坡修做反滤导渗,以免将坝身土颗粒带出。
(3)
当裂缝漏水严重,险情紧急,或者在库水猛涨,来不及全面开挖裂缝时,可先沿裂缝每隔3~5m挖竖井,并回填粘土截堵,待险情缓和后,再伺机采取其他处理措施。
(4)
采用横墙隔断是否需要修筑前战、反滤导渗,或者只修筑前戗和反滤导渗而不做隔断横墙,应当根据险情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三)封堵缝口
1.灌堵缝口
裂缝宽度小于1cm,深度小于1m,不甚严重的纵向裂缝及不规则纵横交错的龟纹裂缝,经观察已经稳定时,可用灌堵缝口的方法。具体作法如下。
(1)
用于而细的沙壤土由缝口灌人,再用木条或竹片捣塞密实。
(2)
沿裂缝作宽5~10cm,高3~5cm的小土埂,压住缝口,以防雨水浸入。
2.裂缝灌浆
缝宽较大、深度较小的裂缝,可以用自流灌浆法处理。即在缝顶开宽、深各0.2m的沟槽,先用清水灌下,再灌水土重量比为1:0.15的稀泥浆,然后再灌水土重量比为1:0.25的稠泥浆,泥浆土料可采用壤土或沙壤土,灌满后封堵沟槽。
如裂缝较深,采用开挖回填困难时,可采用压力灌浆处理。先逐段封堵缝口,然后将灌浆管直接插入缝内灌浆,或封堵全部缝口,由缝侧打眼灌浆,反复灌实。灌浆压力一般控制在50~120kPa(0.5~1.2kg/cm2),具体取值由灌浆试验确定。
压力灌浆的方法适用于已稳定的纵横裂缝,效果也较好。但是对于滑动性裂缝,将促使裂缝发展,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险情。因此,要认真分析,采用时须慎重。
滑
坡
一、滑坡产生的原因
大坝的临水面与背水面坝坡均有发生滑坡的可能,因其所处位置不同,产生滑坡的原因也不同,现分述如下。
1.临水面滑坡的主要原因
(1)
坝脚滩地迎流顶冲坍塌,崩岸逼近坝脚,坝脚失稳引起滑坡。
(2)
水位消退时,坝身饱水,容重增加,在渗流作用下,使堤坡滑动力加大,抗滑力减小。坝坡失去平衡而滑坡。
(3)
汛期风浪冲毁护坡,浸蚀坝身引起的局部滑坡。
2.背水面滑坡的主要原因
(1)
坝身渗水饱和而引起的滑坡。通常在设计水位以下,坝身的渗水是稳定的,然而,在汛期洪水位超过设计水位或接近设计
水位时,坝身的抗滑稳定性降低或达到最低值。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最终导致滑坡。
(2)
在遭遇暴雨或长期降雨而引起的滑坡。汛期水位较高,坝身的安全系数降低,如遭遇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降雨,坝身饱水程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对于已产生了纵向裂缝(沉降缝)的坝段,雨水沿裂缝很容易地渗透到大坝的深部,裂缝附近的土体因浸水而软化,强度降低,最终导致滑坡。
(3)
坝脚失去支撑而引起的滑坡。平时不注意坝脚保护,更有甚者,在坝脚下挖塘,或未将紧靠坝脚的水塘及时回填等,这种地方是大坝的薄弱地段,坝脚下的水塘就是将来滑坡的出口。
二、大坝滑坡的预兆
汛期堤防出现了下列情况时,必须引起注意。
1.坝顶与坝坡出现纵向裂缝
汛期一旦发现坝顶或堤坡出现了与堤轴线平行而较长的纵向裂缝时,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仔细观察,并做必要的测试,如缝长、缝宽、缝深,缝的走向以及缝隙两侧的高差等,必要时要连续数日进行测试并做详细记录。出现下列情况时,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很大。
图20
滑坡前裂缝两端明显向下弯曲
(1)
裂缝左右两侧出现明显的高差,其中位于离堤中心远的一侧低,而靠近坝中心的一侧高。
(2)
裂缝开度继续增大。
(3)
裂缝的尾部走向出现了明显的向下弯曲的趋势,如图20所示。
(4)
从发现第一条裂缝起,在几天之内与该裂缝平行的方向相继出现数道裂缝。
(5)
发现裂缝两侧土体明显湿润,甚至发现裂缝中渗水。
2.坝脚处地面变形异常
滑坡发生之前,滑动体沿着滑动面已经产生移动,在滑动体的出口处,滑动体与非滑动体相对变形突然增大,使出口处地面变形出现异常。
(1)
坝脚下或坝脚下某一范围隆起。可以在坝脚或离坝脚一定距离处打一排或两排木桩,测这些木桩的高程或水平位移来判断坝脚处隆起和水平位移量。
(2)
坝脚下某一范围内明显潮湿,变软发泡。
三、临水面滑坡的抢护方法
(一)临水面滑坡抢护的基本原则
抢护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增加抗滑力,尽快减小下滑力。具体地说,“上部削坡,下部固坡”,先固脚,后削坡。
(二)临水面滑坡抢护的基本方法
汛期临水面水位较高,采用的抢护方法,必须考虑水下施工问题。
1、增加抗滑力的方法
(1)做土石戗台。在滑坡阻滑体部分做土石戗台,滑坡阻滑体部位一时难以精确划定,最简单的办法是,戗台从坝脚往上做,分二级,第一级厚度1.5~2.0m,第二级厚度1.0~1.5m(见图21)。
土石戗台断面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1
土石戗台断面示意图
图22
土石戗台断面结构示意图
采用本抢护方案的基本条件是:坝脚前未出现坍塌险情,坝脚前滩地是稳定的。
(2)
做石撑。当做土石戗台有困难时,比如滑坡段较长,土石料紧缺时,应做石撑临时稳定滑坡。该法适用于滑坡段较长,水位较高。采用此法的基本条件与(1)做土石戗台的基本条件相同。石撑宽度4~6m,坡比1:5,撑顶高度不宜高于滑坡体的中点高度,石撑底脚边线应超出滑坡下口3m以远(见图23)。石撑的间隔不宜大于10m。
(3)
坝脚压重,保证滑动体稳定,制止滑动进一步发展。滑坡是由于坍塌而引起的,那么,首先要制止坍塌的继续发展,最简单的办法是堤脚抛石块、石笼、编织袋装土石等抗冲压重材料,在极短的时间内制止崩岸与坍塌进一步发展。
图23
石撑断面示意图
图24
背水坡贴坡补地示意图
2.背水坡贴坡补强
当临水面水位较高,风浪大,做土石戗台、石撑等有困难时,应在背水坡及时贴坡补强。贴坡的厚度应视临水面滑坡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应大于滑坡的厚度,贴坡的坡度应比背水坡的设计坡度略缓—些。贴坡材料应选用透水的材料,如沙、沙壤土等。如没有透水材料,必须做好贴坡与原堤坡间的反滤层,以保证堤身在渗透条件不被破坏。背水坡贴坡补强断面参见图24。背水坡贴坡的长度要超过滑坡两端各3m以上。
四、背水面滑坡的抢护方法
险情说明 当坝背水坡发生严重散浸,没有及时处理,时间拖久,则在散浸坝段的坝顶或内肩、内坡,发生向坝脚下挫的弧形裂
缝,随着土壤结构被破坏,内坡就整块的向下滑动,形成滑动部分下挫,坡脚土壤上鼓的险象。有时仅是读破滑动,有时也会推动坡脚土层一起滑动(如右图)。
原因分析 内脱坡与散浸有联带关系,散浸严重的堤段,堤坡浸水饱和,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坝坡稳定破坏,兼坝脚基础虚软,内临水塘湖沼,阻滑力减弱,当它不能支持堤坡滑动土体时,就产生脱坡。
抢护原则 产生内脱坡的主要原因是渗水降低了坝坡土体的抗剪强度。所以抢护原则是首先消除已滑动的坝坡中的渗水,部分恢复滑动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堤坡稳定。再进行还坡加固。
抢护方法 抢护脱坡的基本方法是开沟导渗,填塘固基,加土还坡,外帮截渗。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别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
在这里应当指出,有些地方采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是不妥当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体所产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发展。现将几种常用效果显著的抢救方法列述如下:
1.透水土撑(图25)
应用范围:若脱坡坝段,范围较大,可沿脱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撑。具体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施工方法:
图25
①
在筑土撑部位,将脱坡松土削成斜坡后挖沟,在沟内放置滤水材料,如砂石、砖渣等。
② 若坝基不好,土撑坡脚要抛石或用袋土固脚,但应注意不要将沟内渗水阻塞。
③
土撑宽度要看水情、险情与取土难易而定。一般宽度5~8米,坡比1:5,撑顶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米。
④
填土要打碎,夯实。
2.透水压浸台(图26)
图26
应用范围:
大坝断面不足,脱坡严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处。
施工方法:
①
做法与透水土撑相同。但在布置上透水压浸台是全面修筑,而透水土撑是分段修筑。
②
同散浸透水压浸台的施工方法。
3.外帮
内脱坡严重,范围又较广,在堤内抢筑透水压浸台、开沟导渗等工程,需要时间。如有外滩,在抢护内坡的同时,可在外坡加做黏土外帮,以减少渗水,缓和险情,便于争取时间,完成内坡抢护工作。
防 浪
险情说明 在汛期中,水面较宽风浪较大的堤防,被风浪冲击淘刷,坝外坡土粒易被水流冲走,轻则把堤坡冲刷成浪坎,使坝身发生崩塌险情;重则使坝身完全破坏造成溃口。
抢护原则 为了防止风浪对大坝的破坏,抢护的原则是:削减风浪的力量和加强坝坡的防护。
抢护方法 利用漂浮物破浪,削减波浪的高度和冲击大坝的力量,或在迎浪坝坡面抢做一些防浪工事。
现将临时抢护方法介绍于下:
图27
1.柳枕(图27)
应用范围:柳枕可以就地取材,采用的范围较广,在河面较窄风浪较小的堤段应用颇有效。
施工方法:
①
用柳枝、芦苇或其他梢料,扎成直径0.5~0.8米的枕,长30~50米。枕的中心卷人两根5~7厘米的竹缆做心子(俗称龙筋)。在枕的纵向每隔图27
0.6~1.0米用10~14号铅丝扎两道。在坝顶签钉0.8~1.2米长的木撅,间距3~5米。再用麻绳或竹绳的一头把枕栓牢,另一头系在木撅上。麻绳或竹缆的长度,以枕可以随水面涨落为度。最好能使枕可以防御各种水位的风浪。水位高时,可以把绳缆扣在木撅上,使枕离堤坡约2~3米;水位低落时,可以把绳缆松开。
②
连环枕:若风浪较大或河面较宽,可以扎成两个,或更多的枕相连,各枕间每隔3~5米用木杆连牢,这样叫做连环枕。防浪效果较好,可以防御较宽水面七级以下的风浪。
③
竖枕:把柳苇枕坚立在堤坡上,下端系块石,上端系在坝顶的木桩上。用竖枕时,枕的长度可随水位而定,一般使枕的下端稍低于汛期的低水位,上端可与坝顶相平。
2.防浪排(图29)
施工方法:
图29
①
用10~20厘米的圆木,扎成木排。纵横圆木间的间距为0.5~1.0米,排的长度为2~4米,宽1.5~2.0米。中间填以柳把或苇把,用绳索或铅丝固定在坝顶的小木桩上。排的下端坠以块石,可以随水位上下移动,防御不同水位的风浪。图29
②
用柳枝等梢料,中间裹以碎石,扎成20~25厘米的小枕。柳与石的比例应试验,使扎成枕后能在水中沉下,不使漂浮在水面。再用绳索或铅丝连结成宽1~2米,长5.0~10米的枕排,栓系在堤顶的木桩上。排的下部同样坠以块石,使紧靠在坝坡上。
3.石袋、砂袋、土袋:用草袋装石、砂或土铺放在堤坡上,也是各地经常使用的方法(图30)。
图30 土(砂、石)袋防护剖面示意图
施工方法:
①
用草袋装河卵石、砂或土,不要装的太满,约装草袋容积的三分之二,然后用绳缝口。
②
根据风浪高低,把石袋或砂士袋放置在风浪影响范围的堤坡面,袋口向里排列,互相叠压。
—
END
—
第三篇:新华水库防汛抢险预案
新华水库防汛抢险预案
一、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组 长:陈斌 副组长:陈家森
成 员:陈友先、韩茂春、孙家文、韩德友、陈国先、韩茂清、张发文、陈家学、刘海先、韩德明、范家英、刘润先、陈秀先、韩德术、孙家法、刘斌、韩茂孝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 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二、防汛抢险队伍 指 挥 长:陈斌 副指挥长:陈家森
成 员:陈友先、韩茂春、孙家文、韩德友、陈国先、韩茂清、张发文、陈家学、刘海先、韩德明、范家英、刘润先、陈秀先、韩德术、孙家法、刘斌、韩茂孝
三、防汛抢险工具及物资
1.凡防汛抢险人员必须预备编织袋或麻袋。2.背土、挖土、抬杠、铁扣等工具每人预备一套。3.该水库确定在 田头,共 亩土地作为防汛抢险土料场。
4.凡参加防汛抢险成员必须预备照明马灯、电瓶灯各一
套。
5.各村必须事先开通广播喇叭。
四、险情报告
管水员在汛期应检查水库三大件的运行情况,若发现险情,必须立即给乡防汛抢险指挥部或县防汛办报告。
五、防汛措施
1.水库溢洪道畅通,放水闸阀运行灵活。
2.当水库水位不断上涨至正常水位时,管理人员应随时观察大坝渗漏及运行情况,一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抢险队伍到位,准备一切抢险物质,随时迎接抗洪。
3.当水库水位上涨超过正常水位时,所有参加抢险人员必须服从指挥,搬运物质,保护大坝,防止洪水漫坝。
预案制定单位:
预案执行单位:
2016年3月
第四篇: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讲解
#水库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前 言
1.1预案编制目的
为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做好#水库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编制《
#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1.2预案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
1.3预案适用范围
《
#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适用于
#水库影响范围内洪水调度所涉及的部门、单位、机构、设施等。
本方案适用于2016汛期。
1.4预案编制原则
⑴ 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⑵ 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⑶ 强调“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⑷ 突出“可操作性”。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⑸ 力求“协调一致”原则。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它相关预案相协调。
⑹ 实行“动态管理”原则。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5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
(1)自然灾害类: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按生命损失、社会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按生命损失分级标准,Ⅰ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50人、Ⅱ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10人、Ⅲ级生命损失大于等于3人、Ⅳ级生命损失小于3人。
按社会环境影响分级标准,Ⅰ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100
万人;重要设施为国家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和军事设施;河道形态为河道改道;人文景观为世界级人文景观遭破坏;工业污染为剧毒化工厂、核电站、核储库;Ⅱ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1~100万人;城镇是地、县级市或城区;重要设施为省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改道;工业污染为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Ⅲ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大于0.01~1万人;城镇是乡镇政府所在地;重要设施为市级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省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遭受严重破坏、大江大河遭受一般性破坏;人文景观为省级人文景观遭破坏;工业污染为较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Ⅳ级是指社会环境风险人口小于0.01万人;城镇是乡村和散户;重要设施为一般性;文物古迹艺术珍品为县级重点文物古迹、艺术珍品;河道形态为一般河流遭受一定破坏;人文景观为自然景观遭轻微破坏;工业污染为一般性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水库大坝概况
2.1流域和社会经济概况
2.1.1自然地理概况
#水库位于河南省#市高集镇李岗村与王庄村结合部的#,在内,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引水充库。水库自南水北调陶岔渠首开始,经8km的###总干渠、24km的刁河总干渠、1.9km的姜湾分干渠及充库闸入水库,引水渠长33.9km,充库流量6m3/s,上述渠道已建成。水库流域面积5.02km2。
2.1.2水文气象概况
水库流域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15.2℃,历年最高极端气温为41.3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6.5℃。
受亚热带季风环流影响,降雨年际变化大;最小年降水量为411.7mm,最大年降雨量1207.2mm。降水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枯季少雨,汛期降水集中,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7.4%左右,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降雨集中,汇流历时短,洪量大。
#水库为反调节水库,水库来水主要靠丹江口水库通过渠道引水;水库流域面积仅5.02平方公里,汇流面积小。2.1.3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水库于1976年兴建,1980年因故停建,流域内无水利设施。
2.2工程和水文概况
2.2.1水库水文基本情况
水库流域暴雨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由气旋形成。每年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汛期(6~9月)降雨高度集中,约占全年降水的57.4%,尤以7~8月更为明显,期间暴雨频繁、强度大、雨量多,易形成大暴雨洪水。2.2.2水库大坝基本情况 2.2.2.1水库工程概况
该水库规模为中型,水库总库容1244万m,其中兴利库容1160.14万m,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0年一遇。工程等别为三等,主要建筑物为三级,水库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Ⅵ度。水库正在实施续建加固工程。
33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大坝、引水枢纽、充库枢纽、泄洪输水涵洞、泄洪输水枢纽、泄洪渠几部分组成。
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全长3200m,最大坝高19.5m,坝顶高程为134.9m~142.5m。
引水枢纽:#水库蓄水方式是从丹江口水库充库引水,自南水北调陶岔渠首进水闸经8km的###总干渠、24km的刁河总干渠、1.9km的姜湾分干渠及充库闸入水库,引水渠总长33.9km。充库设计引流量6m3/s。
充库枢纽: 位于右坝头西约150m的姜湾分干渠桩号1+850处,由节制闸、充库闸、充库渠和邓彭公路交通桥组成。
泄洪输水涵洞、泄洪输水枢纽及泄洪干渠工程不再详细介绍。2.2.2.3大坝施工质量
由于大坝目前正在续建加固,尚未能经相关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测。
2.3水情和工情监测系统概况
2.3.1水库水情监测系统
水库设有量雨器1台。
报汛方式:自动加人工辅助报汛。2.3.2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观测方式:人工观测 突发事件分析
3.1重大工程险情分析
3.1.1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 3.1.1.1超标准洪水
⑴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规范(SL44-93)》规定,超过1000年一遇的洪水为超标准洪水。
⑵ 超标准洪水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的险情
① 水库溢洪道超设计流量时,洪水漫溢溢洪道边墙,严重冲刷大坝下游坡脚,危及大坝安全。
② 入库流量远大于出库流量,洪水不能及时下泄,库水位急剧升高,最终导致洪水漫溢坝顶造成溃坝。
③ 由于高水位作用,大坝出现滑坡、渗透破坏、淘刷等重大险情。
④、输、泄水建筑物荷载超过设计安全值,导致输、泄水建筑物出现失稳、裂缝等,危及工程安全。3.1.1.2 工程隐患
可能存在隐患:一是大坝坝体发生渗流异常、渗漏、裂缝、滑坡等;二是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变形、倒塌等;三是输水洞出现漏水、地基渗透破坏和冲刷破坏等等各种隐患; 3.1.1.3、地震灾害
查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知,水库坝区地震动力加速度为0.05。当水库所在区域地震动力加速度超过设防值0.05时,水库枢纽工程可能发生的险情为:一是大坝发生裂缝、滑坡、液化等险情,二是溢洪闸闸墩发生位移、失稳、倒塌等险情,三是溢洪闸闸门或起闭机发生变形,导致泄洪闸启闭不灵等险情。3.1.1.4 战争及恐怖事件
若发生战争及恐怖袭击,水库枢纽工程及交通、通讯、供电等设施遭到破坏,可能导致溃坝,或造成交通、通讯、电力中断,使水库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有效地组织抗洪抢险。3.1.1.5 其它
水库处于多雷区,建筑物、电源、通讯等设施易遭受雷击破坏,直接或间接危及工程安全。
3.1.2 重大险情对水库工程安全的危害程度
⑴ 渗漏: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漏洞、滑坡及塌坑等,最终引发溃坝。
⑵ 漏洞: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塌坑等险情,造成溃坝。⑶ 塌坑:此种险情既破坏坝的完整性,又可能缩短渗径,同时伴有渗漏、漏洞等险情发生,有溃坝的危险。
⑷ 裂缝:纵向裂缝有可能发展为滑坡,危及大坝安全;横向裂缝易形成渗水通道,有溃坝危险。
⑸ 滑坡:根据滑坡的范围,可分为坝身与基础一起滑动和坝身局部滑动,不及时抢护,危及坝身安全。
⑹ 风浪淘刷:轻者将坝前护坡冲毁,造成大坝坍塌;重者使坝身遭受严重破坏,有溃坝的危险。
⑺ 输、泄水建筑物与坝体结合部位渗漏,产生接触渗透破坏,不及时抢护,危及建筑物与大坝安全。
⑻ 溢洪闸和放水洞的闸墩、闸门、启闭设施等遭到破坏造成闸门不能启闭,洪水不能及时下泄,危及大坝安全。
3.2大坝溃决分析
3.2.1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
根据3.1.1的分析,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有:超标准洪水、工程隐患、地震灾害、战争及恐怖事件和其它等因素。3.2.2 水库溃坝的可能性分析
#水库目前为在建续建大坝,为创造施工干地条件,水库早已排空。#水库流域面积小,仅5.02平方公里,在暴雨强度小于等于50年一遇的设计工况下,均能通过泄流流走;即使在1000年一遇暴雨情况下,水库现有库容能容蓄连续2周的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洪量。故#水库理论上溃坝的可能性很小。
4险情监测与报告
4.1险情监测和巡查
4.1.1 水库工程险情监测、巡查的部位、内容、方式、频次等 4.1.1.1 险情监测、巡查的部位、内容及方式
⑴、巡查大坝前坡时,一是沿坝前坡水面至坝顶之间的坡段走,注意观察干砌石护坡有无裂缝增大、塌陷、滑坡等险情;二是持探水杆沿水边走,沿水边走的人要不断用探水杆探摸,借波浪起伏的间隙查看护坡石有无松动或冲坑等险情。
⑵、巡查大坝后坡和坝顶时,一是沿坝顶走,主要查看坝顶路面有无塌陷现象,查看坝顶防浪墙有无裂缝;二是先沿坝后坡马道至坝顶之间的坡段行走,再沿坡脚至坝后坡马道之间的坡段行走,注意观察坝坡及坝脚有无渗漏、裂缝、滑坡等险情。三是沿排水体坡段走,注意观察干砌石护坡有无裂缝增大、塌陷、滑坡等险情。
⑶、对坝下游坡脚外50-260m范围内的地面及鱼池进行巡查,检查有无渗漏等现象。
⑷、闸门和启闭设备、电源等,由电工负责检查是否有雷击、有无故障等情况发生。
⑸、检查输、泄水建筑物有无裂缝、渗漏等现象。
⑹、检查溢洪道、输水洞下游冲刷情况,溢洪道有无堵塞,两岸护坡有无松动、坍塌、滑坡迹象。4.1.1.2 险情巡查频次
⑴、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时,大坝表面巡查、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为每三天一次,巡查必须安排专人负责。
⑵、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大坝表面巡查、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为每日2次,必要时,安排专人根据险情程度加密观测次数。
⑶、库水位超过50年一遇设计洪水或发生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的因素时,大坝表面巡查每小时观测一次,输、泄水建筑物、闸门和启闭设备以及电源的检查频次为每日4次,重大险情由专人轮流24小时不间断监测。4.1.1.3 报警方式
⑴、警号规定
凡发现险情,吹哨、移动电话、报警器、人工传递。⑵、出险标志
在出险、抢险地点,白天插红旗,夜间挂红灯(应能防风雨),作为出险标志。
4.1.2 工程险情监测、巡查人员组成及监测、巡查结果处理程序
4.1.2.1 水库工程的险情监测、巡查工作由熟悉工程情况、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人员进行。
4.1.2.2、工程监测、巡查结果处理程序
⑴工程监测、巡查人员把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发现险情,立即报告水库防汛责任人。
⑵经防汛责任人复核后,写出险情情况及处理意见,上报上级防指,并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险情发展;
⑶经市防指复核后,上报市政府、市包库责任人,经市抢险专家组现场察看后,确定险情等级、提出抢护措施,有溃坝危险时,市防指通知有部门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⑷组织调度有关成员单位抢险。
4.2 险情上报与通报
4.2.1 向水库主管部门和上级防指报告险情的方式
工程险情巡回检查工作人员在发现险情后,立即向水库负责人当面报告,由水库负责人及时向市防指汇报,由市防指向上级防指报告。
4.2.2 成员单位及其它相关部门通报险情的方式
水库负责人向市防指报告险情,由市防汛指向成员单位及其它相关部门通报险情。
5险情抢护
5.1抢险调度
5.1.1抢险调度方案 5.1.1.1 险情等级的确定
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由市防汛抢险专家组根据险情,参照
3.1.2的险情等级分析确定险情等级。5.1.1.2 不同等级险情抢险调度方案
Ⅲ级险情
水库负责人向市防指报告,由市防汛抢险专家组核实,确定险情等级为Ⅲ级险情时,防指指挥包库干部主持召开防汛抢险工作会议,成立以市包库干部任指挥长,市防指成员单位为成员的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作出相应工作部署,经批准后启动Ⅲ级响应行动。
Ⅲ级响应行动如下:
⑴ 市防指立即派防汛抢险专家组赴抢险现场进行技术指导。⑵ 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⑶ 水库负责人汇报水库水情、工情及险情。
⑷ 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会商后,进行洪水调度。⑸ 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调用防汛抢险队或预备队到达出险现场进行抢险。
⑹ 应急抢险过程中,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抢险进展情况。
⑺ 当险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排除时,市防汛抢险专家组现场核实后,经批准后,结束Ⅲ级响应行动。
⑻ 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消。Ⅱ级险情
水库负责人向市防指报告,由市防汛抢险专家组核实,确定险情等级为Ⅱ级险情时,市防指副指挥主持召开防汛抢险工作会议,成立以市防指副指挥任指挥长,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作出相应工作部署,经批准后启动Ⅱ级响应
行动,同时将情况上报河南省防指。
Ⅱ级响应行动除采取Ⅲ级响应行动中的有关措施外,增加以下措施:
⑴ 市政府派工作组指导抢险工作;情况严重时,提请市长办公会听取汇报并作出部署,由市防指将部署情况下达给各有关单位,并立即派督导组、专家组赴抢险现场加强技术指导。
⑵ 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会商后,进行洪水调度。⑶ 市防指副指挥带领市防指有关人员亲临现场,指挥抢险,通知可能淹没范围内各单位做好群众转移工作。
⑷ 淹没范围内的有关单位负责人、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要按照防汛责任制分工要求,亲临一线指挥。
⑸ 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命令抢险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水库指定位置抢险。
⑹ 物资、交通部门接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指令后,要立即组织,紧急调运抢险物资,满足抢护重大险情的需要;交通部门还要做好群众安全转移的运输工作。
⑺ 电力、通讯部门要千方百计确保供电和通讯联络畅通,按预定应急保障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为防汛抢险服务。
⑻ 卫生防疫部门接指令后,要立即组织医疗队和防疫队赶赴灾区巡回医疗,现场做好抢险人员、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防疫工作。
⑼ 公安部门要组织力量做好抢险第一线及群众转移、安置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持治安秩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实行紧急交通管制,开设应急“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⑽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派记者深入抢险一线进行采访报
道,并经批准发布险情信息。
⑾ 民政部门要组织确保转移群众的生活供应,发动社会力量对灾区群众实施捐助救济活动。
⑿ 抢险期间征用或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⒀ 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消。Ⅰ级险情
水库负责人向市防指报告,由市防汛抢险专家组核实,确定险情等级为Ⅰ级险情时,市防指指挥主持召开防汛抢险工作会议,成立以市防指指挥任指挥长,市防指及水利局成员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启动Ⅰ级响应行动,同时将情况上报省防指、省政府。
Ⅰ级响应行动除采取Ⅱ级响应行动中的有关措施外,增加以下措施:
⑴ 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将工作部署下达给有关单位,并立即派出市督导组、专家组赴抢险现场加强技术指导并请求市防指派出抢险专家组进行技术指导。
⑵ 淹没范围内各单位负责人、防指成员要按照防汛责任制分工要求,亲临一线指挥抢险及人员财产转移工作。
⑶ 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命令水库管理单位所有抢险队、预备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水库指定位置。
⑷ 应急抢险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消。5.1.2 水库应急调度权限、执行部门
水库的应急抢险调度方案,由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由市防汛办负责执行,水库应急抢险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做好各自工作。
5.2 抢险措施
5.2.1 做好天气及洪水预报
气象部门要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水库管理单位要及时收集掌握气象信息,对洪水发生和变化过程作出科学预测,提高防汛调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5.2.2 增大水库蓄洪能力
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所有抢险队上坝,从土场用编织袋装土运到坝顶,在坝顶抢筑子埝,利用大坝超高蓄洪。5.2.3 千方百计降低库水位。
5.2.4 根据不同险情制定相应的抢护措施
⑴、渗漏
①抢护方法:临水截渗防漏、背水导渗减压。
②抢险物料:土工布、编织袋、草袋、麻袋、砂石、钢管等物资。
⑵、漏洞
①抢护方法: 软帘盖堵、软楔堵塞、抛填粘土前戗。②抢险物料:棉被、土工膜、草捆、麻袋、泥土、砂石等物资。⑶、塌坑
①抢护方法:翻压夯实、填塞封堵、填筑滤料。
②抢险物料:土工布、土工膜、棉被、草捆、麻袋、泥土、砂石等物资。
⑷、非滑坡裂缝
①抢护方法:塑料膜覆盖、开挖回填。②抢险物料:塑料膜、石灰、沙壤土等。⑸、滑坡
①抢护方法:塑料膜覆盖、抛石固脚阻滑、临水截渗、背水导渗、上部减载。
②抢险物料:土工膜、土工布、编织袋、砂、石、土等。⑹、风浪淘刷
①抢护方法:砂袋压盖、抛石抢护、石笼抢护。②抢险物料:编织袋、铁笼、砂、石等。⑺、输、泄水建筑物与土坝结合部位渗漏 ①抢护方法:临水截渗、背水导渗。
②抢险物料:土工膜、土工布、编织袋、草袋、麻袋、砂石、钢管等物资。
⑻、输、泄水建筑物裂缝
①抢护方法:环氧砂浆堵漏、防水快砂浆堵漏。
②抢险物料:环氧树脂、二丁脂、乙二胺、水泥、沥青麻丝、沙子等。
⑼、溢洪闸或放水洞闸门破坏
①抢护方法:钢筋网堵口、钢筋混凝土管封堵 ②抢险物料:蓬布、灰渣、钢筋、麻袋、草袋等。
5.3应急转移
5.3.1人员及财产转移安置任务
受威胁区域内的人员及财产转移任务由市人民政府负总责,成
立由民政、农业、交通、公安、卫生、物资、商业、粮食等部门参加的市应急转移指挥部,并根据制定的转移应急预案,全面负责群众转移、安置、救灾、抚恤等工作,有关单位分别负责辖区内的群众安全转移与安置工作。5.3.2转移方案 5.3.2.1 转移方案制定
由市防指负责组织制定。
5.3.2.2 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及交通工具
⑴转移路线按照“就近、就快”的原则;
⑵各村各单位按照制定的转移方案,明确在特殊情况下的联络方法和警报信号,包括转移的路线、地点、安置措施、交通工具等,要逐步传达到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5.3.3 转移警报发布条件、形式、权限及送达方式 5.3.3.1 转移警报发布条件
⑴遭遇超标准洪水,确认将发生洪水漫顶时;
⑵遭遇超设防标准地震或战争恐怖袭击等造成坝体发生结构性破坏,无法抢护,或对渗漏等险情抢护失败、无能力遏止漏水扩大时;
⑶依据已发生的洪水量级,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水库泄量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对下游造成严重危害时。5.3.3.2 转移警报发布形式
撤离警报利用有线、无线、视传、声传、送达等多种方法。5.3.3.3 转移警报发布权限
由水库防汛应急抢险指挥部统一发布。
5.3.3.4 转移警报送达方式
采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报警器或鸣笛等手段进行预警,撤离预见期较短时,水库防汛应急抢险指挥部可采用分阶段分区域发布方法,实施部分提前撤离。
6应急保障
6.1组织保障
6.1.1 水库应急抢险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6.1.1.1当发生Ⅲ级险情时
⑴、指挥机构 指挥长:#市副市长
副指挥长:高集镇镇长、公安局政委、气象局局长、水利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负责人:派出所、粮所、武装部、农办、电管所、财政所、供销社、通信局、交管站、卫生院、#水库等主要负责人。
⑵、职责分工
市防汛办公室:全面负责水库的防汛抢险工作。
交通、供电、电信、公安、物资、商业等有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组织抢险工作。
下游乡镇及各有关村委单位负责组织群众转移工作。⑶、工作方式
指挥长、副指挥长及成员单位负责人现场工作。6.1.1.2当发生Ⅱ级险情时
⑴、指挥机构 指挥长:市防指副指挥
副指挥长:高集镇镇长、公安局政委、财政局、气象局及水利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负责人:派出所、民政所、财政所、农办、、粮食所、供销社、交通管理站、通讯局、供电站、卫生院及水库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
⑵、职责分工
公安局:担负抢险、营救群众、转移物资、救灾等任务。水利局:及时提供雨情、水情和洪水预报,负责抗洪抢险技术和工程措施指导和管理。
农办:组织农业生产救灾,恢复生产。
公安局:负责维护防汛抢险秩序,防汛紧急期间协助防汛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保障抢险救灾队伍、车辆优先通行。
交通管理局:负责组织所辖公路交通设施、工程、装备的防洪抢险;负责抢险救灾车辆的组织调度。
公路局:负责组织所辖公路交通设施、工程、装备的防洪抢险。民政所:负责洪涝灾害地区灾民的生活安置和救灾工作,及时掌握并向主管部门和市防指提供洪涝灾害情况。
教委:负责组织中小学校防洪抢险工作。
供销社、粮食所:负责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所需的麻袋、编织袋、木材、铁丝、塑料布等物资的调拨、供应。
供电局:负责防汛抢险救灾的电力供应。水库管理单位职责和Ⅲ级险情时相同。
⑶、工作方式
指挥长、副指挥长及成员单位负责人现场工作。
6.1.1.3当发生Ⅰ级险情时
⑴、指挥机构 指挥长:市防指指挥
副指挥长:武装部政委、市防指副指挥、水利局副局长、气象局局长
成员单位负责人:派出所、民政所、财政所、农办、土地所、粮食所、交通管理站、公路局、气象局、广播电视局、供电局及水库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
⑵、职责分工
成员单位职责同Ⅱ级险情。⑶、工作方式
指挥长、副指挥长及成员单位负责人现场工作。6.1.2 水库应急抢险专家组组成
Ⅲ级险情,市防办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Ⅱ级险情,市防汛抢险专家组。
Ⅰ级险情,市水利局抢险专家组派员到现场指导,市防汛抢险专家组配合。
6.2 队伍保障
6.2.1 抢险队伍组成、人员数量和联系方式
#水库抢险队伍由抢险常备队、抢险队、预备队组成,必要时请求市防指支援。
⑴抢险队由民兵、预备役和公安干警等组成。⑵常备队
负责人为高集水库管理单位负责人,附近村委组织防汛常备队,抢险工具自备。
⑶ 抢险队
由高集镇乡长负责,车辆、抢险工具自备。⑷预备队
高集镇政府预备队:由高集镇乡长负责,车辆、抢险工具自备。6.2.2 抢险任务
⑴、当Ⅲ级险情时
水库常备队到达抢险现场,根据险情需要调用抢险队、预备队。⑵、当Ⅱ级险情时
水库预备队负责枢纽工程险情的探查;
高集镇抢险队负责大坝的险情抢护以及水库溢洪道输水洞的险情抢护;
根据险情需要,请求市防指按调动程序调用市防指抢险队。⑶、当Ⅰ级险情时
水库防汛抢险常备队负责枢纽工程险情的探查; 高集镇抢险队负责大坝的险情抢护;
高集镇预备队负责水库溢洪道输水洞的险情抢护。
根据抢险需要,必要时请求市防指按调动程序调用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部队和公安干警支援。
6.3物资保障
6.3.1抢险物资种类
根据险情类型,所需抢险物资主要有:土工布、土工膜、编织袋、麻袋、木桩、砂石等。6.3.2、抢险物资储备及运达时间
水库自备料物为编织袋,其余所需抢险物资的储备由#市政府负责。发生险情时,按照就近调用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将抢险物资运达指定地点。当储备物资消耗过多或储存品种有限,不能满足抗洪抢险需要时,应及时启动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联系有资质的厂家紧急调运、生产所需物资,必要时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
6.4通讯保障
6.4.1 水情、险情的应急传送方式
有线电话、无线电话、传真或其它专用通讯网络等。6.4.2 抢险指挥通信方式
采用固定电话、手机等指挥抢险工作。
6.5其他保障措施
6.5.1 交通运输
交通管理站负责解决抢险所需的交通运输车辆;组织维修、养护抢险队伍所通过的道路。6.5.2 资金保障
财政部门根据灾害程度、水毁工程情况,安排资金,用于遭受严重灾害的防汛设施修复补助。6.5.3 卫生防疫
卫生部门负责灾区群众的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并负责医疗器械、药品和设施的储备及使用,同时做好灾区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病措施。对水源水质进行检验和饮水消毒,检查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搞好环境卫生及防疫工作。
6.5.4 生活救助
民政所负责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作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负责受灾群众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6.5.5 安全保卫
派出所负责维护抢险工地及区域的治安保卫工作,保障抢险队伍的交通畅通无阻。6.5.6 宣传报导
宣传部门负责。
7《应急预案》启动与结束
7.1启动与结束条件
7.1.1启动条件
⑴、水库遭遇超超标准洪水
⑵、水库因超标准洪水、工程隐患、地震灾害、上游水库溃坝、大体积漂浮物撞击、战争、恐怖事件及其它突发事件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并危机水库大坝安全且有可能引发大坝溃决时。
⑶、水库大坝突然溃决时。7.1.2结束条件
水库险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排除时。
7.2决策机构与程序
7.2.1启动和结束《应急预案》的决策机构
决策机构为#市人民政府。
7.2.2启动和结束《应急预案》程序
⑴ 启动《应急预案》的程序
水库遭遇突发事件,导致水库将发生或已经发生险情时,水库负责人立即向#市防指报告,市防指派出防汛抢险专家组进行核实,并确定险情等级,提出核实报告。市防指根据核实报告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启动《应急预案》请示报告,市人民政府市长批准启动《应急预案》。
⑵ 结束《应急预案》的程序
当水库的重大险情或危险区内的险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或排除时,由市防汛抢险专家组现场核实后报市防指,市防指根据核实报告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结束《应急预案》请示报告,经市人民政府市长批准后结束《应急预案》。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水库河道防汛抢险技术方案
水库河道防汛抢险技术方案
(1)渗水抢护原则:“临水截渗,背河导渗”。切忌背河使用粘土压渗,因为渗水在堤身内不能逸出,势必导致浸润线抬高和浸润范围的扩大,使险情变化。
抢护方法:
临河帮戗:临河帮戗的作用在于增加阻水层,减少渗水量使浸润线降低,防止背河出险。凡临河水深不大,附近有粘性土壤,且取土较易的渗水堤段可采用这种措施。前戗顶宽一般3-5m,长度超出渗水段两端各5m,戗顶高出水面约1m,其断面见图6—2所示。
柴土后戗:背河用柴土修筑后戗的作用是既能排出渗水,又能稳定堤坡,加大堤身断面增强抗洪能力。一般适应于堤身单薄、断面小、背河堤坡较陡的渗水堤段。其断面见图6—3所示。
在沙土丰富的地段,也可用沙土代替柴土修做后戗,称为沙土后戗,也称为透水压渗台。其作用同柴土后戗,其断面见图6—4所示。
开沟导渗法:当临河水位继续上涨,背河大面积严重渗透,且继续发展有形成脱坡之势时,可在背河堤坡采用此法。开沟的目的在于降低浸润线,使土壤干燥,稳定堤坡。此法简便易行且效果显著,但若导渗时间过长,效果有所降低,且汛后必须拆除。
沟的分布方式有纵横沟和Y形沟,根据导渗材料又可分为沙石导渗沟、梢料导渗沟或其它材料的导渗沟。开沟导渗的构造见图6—5所示。
背河顺坡反滤层法:当局部渗水严重,有管涌和脱坡的可能,且渗水破坏严重无法开沟导渗时可采用此法。其作用与前述导渗沟法相同,修作方法是直接用反滤材料沙石或梢料在渗水堤坡上修筑反滤层,其断面及构造见图6—6所示。
(2)漏洞抢护原则:“前截后导,临背并举”。即在抢护时,应首先在临水侧找到漏洞进水口,及时堵塞,截断漏水来源。同时,在背水侧漏洞出水口,采用反滤和围井,制止土料流失,防止险情扩大。切忌在背水侧用不透水料强塞硬堵,以免造成更大险情。
抢护方法:)群众常用铁锅扣堵洞口或棉被、麻袋草捆堵塞洞口,然后抛土袋,粘性土加戗,同时在洞出口作围井倒滤。围井是为抬高水位,以降低水位差。
软帘堵塞法:用土工膜布或同类材料盖堵。沿迎水堤坡从上到下顺坡铺盖,同时观察洞出口出水量变化,出水量突然减小,说明洞口堵塞,立即抛土袋,粘性土加戗。洞出口作倒滤。(见图6—8所示)
开槽断截法:此法只有在漏洞进口较宽的条件下方可采用。即在堤顶开槽,深至洞道,再用粘性土填实,截断通道。
临水筑月堤:如临水水深较浅,流速较小,在洞口范围内用土袋修成月形围埝,再填筑粘土进行封闭。
在洞口四周抢筑围堤,中间铺填沙石反滤。如漏水量大,涌水位高,先抛小块和大石子,再抛中小石子。使涌水水势分散,再铺砂、石子、块石反滤。
(3)堤身滑坡(脱坡)抢护的原则:“上部削坡减小滑动力,下部固脚压重,增加抗滑力”。对因渗流作用引起的滑动,必须采取“前截后导”的措施。
抢护的方法:
开沟导渗,滤水还坡:开沟导渗的作用及作法和抢护渗水险情中的开沟导渗相同,导渗沟修成后要及时地用透水性较好的沙土还坡,并用土袋或块石固基。其断面布置如图6—9所示。此法适用于滑坡段堤脚基础较好且取土方便处。
透水土撑(亦名滤水土撑):在背河滑坡范围内全面修筑导渗沟,以减小渗水压力并降低浸润线,消除产生滑坡的条件。对于因滑坡而引起的断面削弱则以间隔修土撑的办法予以加固。导渗沟的修筑方法同渗水抢险中的导渗沟,土撑则是在完成导渗沟后抓紧抢筑,其尺寸应视险情、水情、堤情而定。一般土撑顺堤长10m左右,间隔8~10m,顶宽5~8m,边坡1:3~1:5,土撑顶应高于浸润线出逸点0.5~2m。其断面布置如图6—10所示。此法适用于背水堤坡排渗不畅,滑坡严重且范围较大,取土又困难的堤段。
(4)管涌(名泡泉、翻沙鼓水)抢护原则:反滤导渗,控制细砂流失。抬高内水位,减小水头差。
抢护方法:
减压围井:减压围井又称养水盆。它是靠逐步雍高围井内水位,减小临背水头差的原理,逐步降低渗压、制止渗透破坏来稳定管涌险情。此法适用于当地缺乏反滤材料、临背水位差较小且地表坚实渗透系数小的情况下。围井的修筑方法可视管涌的范围、当地的材料而定。用土袋筑成的围井称土袋围井,用铁筒直接做成围井称为铁筒围井,也可用土料、土袋筑成月堤的形式。减压围井的布置如图6—11所示。
反滤铺盖:在出现管涌较多且连成一片的严重情况下可修筑反滤铺盖。采用此法可以降低渗压,制止泥沙流失。其修筑因使用的反滤材料不同又可分为沙石反滤和稍料反滤。具体修筑形式见图6—12所示。
(5)坍塌抢护原则:“护岸固基,缓流落淤”。
抢护方法:
护脚防冲:当堤防受水流冲刷,堤脚或堤坡已被冲成陡坎时,在该部位抛投块石、铅丝笼或柳石枕等防冲物体,对堤脚或堤坡进行保护即是护脚防冲的抢护方法。此法适用于堤防临水坡水急溜猛淘刷范围较大的险情。其施工方法如图6—13所示。
沉柳护脚:当堤防临水坡被淘刷范围较大,但溜势不急的情况下可使用此法。此法是用船载枝叶茂密的柳树头并缚以大块石,从下游向上游依次抛沉,并使树头之间密切相连,以达到减缓流速,加速堤前淤积的目的。其制作方法如图6—14所示。
(6)堤坡软化的抢险方法
开沟导渗:堤坡软化,指堤坡表面渗水,人在堤坡上走陷脚,主要是堤身质量差,浸润线位置偏高后致。堤身灌粘土浆可有效地降低浸润线,但高水位不能灌浆。可采用临时开沟导渗,降低浸润线出逸点,达到堤表固结的目的。施工方法:先备好导渗材料,然后分批开沟。第一批沟间距10~16米挖好后要立即填筑沙、碎石导渗并回填平。第二批沟在第一批沟中间开挖。不允许沟挖好后较长时间不筑导渗。开沟要求:顺堤坡开挖排渗沟,间距5~8米,深0.8~1.2米,底宽0.3米左右。对渗水严重处,可在浸润线以下0.6左右两顺沟之间增挖人字排渗沟。导渗材料:(1)砂、石导滤;(2)用土工布包碎石,碎砖或芦柴等作导渗,上面填土整平;(3)若当地无以上材料,也可用芦柴外包稻草一层,扎成40厘米左右草捆。将草捆大头向上,小头向下,由沟下部往上搭接铺放,然后回填土整平。不论用哪种导渗材料,由堤身排出的水要开沟排走,不得影响堤脚安全。对堤坡软化并在坡面产生裂缝,或堤后有深塘的堤段,除临时开排渗沟外,同时还要大堤脚加戗台,以免产生滑坡。戗台顶宽不小于5.0米,高度为堤身高的1/3~1/4。排渗沟要延伸至戗台以外。
反滤铺盖:当堤身透水性较强,背水坡土体过于稀软,经挖沟实验,采用导渗沟,确有困难,可在渗水边坡上满铺反滤层,使渗水排出。背水坡脚压块石保护,以防滑坡。根据使用反滤材料不同,可采用沙石反滤层、土工织物反滤层、梢料反滤层(即柴草反滤层)。
(7)堤身裂缝抢险措施
堤身常见裂缝有三类:第一类是垂直堤身向的横缝;第二类是顺堤走向的纵缝;第三类是龟裂缝。各类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抢险方法简介如下:
第一类横缝抢险方法:凡在洪水位线以上的裂缝,均要开挖后重新分层夯实回填。为截断主裂缝两侧可能产生的次生裂缝两侧要挖槽,键槽宽度要据裂缝错动土体的范围确定。回填之前应先将开挖底面夯实。若洪水位以下仍有裂缝并漏水。除尽可能加深开挖深度外,还应在迎水侧打椿筑外障,填土封死。同时在堤内筑反滤层或养水盆。对漏水较大的裂缝,也可先在迎水坡,洪水位以上,裂缝两边各打一根直径较大的短椿,挤压土体,以达到闭合裂缝封死漏水的目的。
第二类纵缝抢险措施: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纵缝,发现后立即用塑料膜覆盖。保护缝口,防止雨水漏入裂缝。注意观察,最好设观测断面,观测缝宽及高差变化。对稳定缝要及时开挖重新分层夯实回填,新填土要高于老堤面。对滑坡、脱坡引起的纵缝要综合治理,见滑坡脱坡处理。(见图6—15所示)
第三类龟裂缝,筑堤土质粘性较高,长期干旱后,常发生龟缝,对较宽的缝,可在缝内填细碎的壤土,对细缝可在表面夯实后覆盖一层壤土保护。
(8)闸门漏水处理方法
闸门有开关条件,可先将门反复开关几次,看漏水量是否减小,以排除启闭不到位漏水。漏水缝较宽,漏水量大,可用直径大于缝宽,长度小于缝长的直管(棒)外均匀包棉絮,在高水位侧沿门下滑或侧靠以达到减小漏水的目的。潜水员堵漏,潜水员用棉絮将漏水段堵死,堵漏效果较好。潜水之前,要将涵闸水下情况详细向潜水员介绍,特别是漏水量大时,缝附近吸力很大,要有保安措施,确保安全。若潜水员无法靠近,也可先用方法堵漏,然后再潜水封堵。如闸门漏水严重无法在门体封堵处理时,可在上游或下游筑月堤封闭。
堵漏注意事项:在薄壳闸门前、后不可抛土袋,填土或硬物撞击门体,以免改变薄壳闸门受力条件,或损伤门体,影响门体安全。对螺杆启闭机,不可盲目下压,以免危及工作桥及启闭机安全。
(9)闸门震动处理
.闸门开启过程中或局部开启时震动,要及时改变开启高度,避开易震区段。操作人员要详细观测并记录产生震动时的上下游水位,开启高度,下游水面流态等,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修改开启程序,使闸门不在易震区段停留,以减小发生震动的机遇。.闸门在关闭状态下发生震动,主要是止水漏水引起震动,也发生过因风浪冲击使闸门震动。消除震动的措施:闸门有开关条件时,先反复开关闸门,破坏止水橡皮与闸门产生共震的条件,震动立即消失。
(10)穿堤涵闸洞身止水破坏处理
与涵闸边墙接合的垂直分缝止水破坏。如闸墙与翼墙接合缝,闸墙与垂直墙接合缝及翼墙分缝止水破坏等。常见的险情表现有闸墙后堤坡随浸润线上升软化、渗水、背水侧水面以上分缝漏水,严重的会发生堤身塌窝等。临时抢险措施:在渗水的堤坡筑贴反滤层,并重视堤脚保护,避免因堤身软化产生滑坡。对闸墙后发生塌窝的要尽快处理。若塌窝渗水小,有条件开挖,应尽可能挖深,塌窝渗水大,无条件开挖,首先将塌窝松土尽可能消除,底面铺土工布或棉絮,用砂、碎石填筑。处理塌窝的同时,要调潜水员检查水下漏水部位,并临时用土工布或棉絮等堵塞,要达到漏水不漏土的目的。潜水员每天要对堵缝检查一次,有问题再堵。要备足材料,防塌窝发展时抢险。若塌窝发展较快,除对塌窝进行处理外,要考虑堤内打月堤抬高内水位以防万一。
穿堤涵闸、洞身分缝止水破坏。此类止水均在水下,破坏初期险情很难发现。特别是细沙地基险情发展是很快的。随着险情的发展,对应分缝破坏处的堤坡会发生塌窝,塌窝若在迎水坡,则水面可能有漩涡发生。基土流失、洞身变形,涵洞进口水面开始可能有小股清水涌出,逐步变为浑水涌出。以上险情的出现,预示险情已十分严重,要立即动员大批民工上堤抢险,首先按(1)方法处理塌窝。若大堤有沉陷,要加高大堤,确保洪水不漫顶破堤。同时要抢筑月堤保防洪安全。要调潜水员水下检查,若底板有吸水感,则先用不透水材料如尼龙布覆盖封堵,以减小漏水量。有出水感的缝用土工布、棉絮等堵塞。潜水员进洞检查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11)穿堤涵站进水池或堤后塘发生管涌抢护方法
首先要减少排涝流量或停机,水塘四周筑养水盆,抬高水位以免管涌发展。用大桶(或类似物)除去底部,罩住管涌口在桶内填沙,厚度不小于50厘米,沙面铺瓜子片30厘米,桶四周也要铺一定范围沙,以免基沙沿桶底外溢。用较大面积土工布覆盖,土工布上压沙,不小于20厘米,沙上压石子厚30-50厘米。做沙石反滤。水下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建议反滤做二层,每层要加厚,沙厚不小于50厘米,沙面铺瓜子片厚不小于30厘米,反滤面积要适应放大,在反滤四周用麻袋装沙围筑。若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控制管涌险情,应考虑在引河打二道坝,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