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
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的案例
基本材料
姓名:林小莹
年龄:16岁,性别:女,现就读于我校初三级5班。
二、问题行为概述
1、开学初,林小莹分到我班的时候,作为住校生,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拖拉散漫,下晚自习后,吃零食,洗澡洗头等事情未做完就熄灯了,因此经常违反寝室纪律,缺乏责任心,时常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
2、学习上,只对英语感兴趣,其他科基本不学,或纯粹应付,因而各科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其实,如果认真写,他写字的水平不错。),一些科目的作业靠抄别人的。课堂听讲经常搞一些小动作,如照镜子、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或在自习课讲与学习无关的话,影响课堂纪律,虽然教师经常提醒和教育,但转变不大。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很差,所以该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内、课外无论做什么事注意力都不能集中,且好动。期中考试成绩:政治24分,语文80分,数学36分,英语70分,物理40分,化学19分,历史23分,地理33分,总分325分.3、每节课进教室总是最晚的一个。课间休息,我班教室在二楼,但刚下课不久,一楼、三楼总能见到她的身影。遇到术课(美术、音乐、计算机课等)课间总是到商店去买零食带往教室,因而上课经常迟到,多次个别谈话和惩戒,仍时有发生.4、表现欲望强,曾向班主任写纸条要求做室长和英语课代表;好打扮,还瞧不起外省的学生。
三、背景材料
1、家庭及家庭教育情况:其父母都是生意人,2岁多的时候父母离异,后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不管她学习和生活。其父亲现在与另外的人又重建家庭,生有孩子;而对其不负任何责任,任随这个她怎么样都不管,进入初中两个月来从没问过她的情况。其母亲在三年前与人同居,但一直未结婚,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经常打电话了解她的情况,小学毕业曾为孩子请家教补习物理,对她的学习包办安排.2、教育经历:小学成绩不错,并参加过托福英语班,初中开学前两个月成绩基本上说可以,但接下来,其父亲给她买了一个手机,各科学习一直下降,品行表现也存在一些问题,直到初二被学校处分过。3.个性特点:属外向型,反应快、好动,兴趣广泛但不专一,注意不持久,养成习惯差,抗批评力强,经过多次谈心,我了解到,他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如:课堂听讲时,其他的事,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而不能专心听讲。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尽管有时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很快就会忘掉。生活习惯差,正餐不吃,而经常吃零食,食品包装袋随便乱丢,导致时常发生胃病。
四、分析诊断
1、林小莹现状是离异家庭留下问题教育的结果,从小几乎没有完整的家庭环境和缺乏正常的亲情,一方面父亲几乎不管,另一方面其母亲又对她包办安排一切。养成了懒惰贪玩,任性不服从教育,幼时家庭的争吵一定在她的心理留下了阴影,导致了对环境的敏感,做事时不专一,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自控能力较差的性格。畸形的家庭与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使她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在不良的习惯刚刚形成时未能及时纠正,家庭教育方式没有科学性,导致他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近而造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2.家庭优越的条件和一切将就学生娇纵惯了林小莹同学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个性没有受到必要的约束。3.初一就荒废了部分学业,使基础漏洞百出,又没有及时弥补。个性品质使进入初二后没有能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从而导致了目前的现状。
五、教育过程与对策
1、了解情况,对症下药——谈话,说理,导行,惩戒.针对林小莹“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拖拉散漫,下晚自习后,吃零食,洗澡洗头等事情未做完就熄灯了,经常违反寝室纪律.”“ 每节课进教室总是最晚的一个。课间休息,我班教室在二楼,但刚下课不久,一楼、三楼总能见到她的身影.遇到外堂课(美术、音乐、计算机课等)课间总是到商店去买零食带往教室,因而上课经常迟到”的情况,我首先通过访问了解了她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开始了进行了第一次个别谈话,让她重新学习了《学生手册》的相关规定,强调说明纪律的重要性,并特别对她规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指出吃零食的坏处,如既伤胃(吃的多麻辣,有不少不合格,或含过量防腐剂,包装袋含铅),又破坏清洁卫生(你习惯不好,随便乱丢),同时是你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次谈话,使她坚持了两天,又故病重犯,我结合班规,对她违反纪律采取了必要惩戒,让她明白违反纪律是要承担后果的,使其懂得行为、责任、后果的关系。一周后又有违反,我请来家长,与家长一起当面引导和教育,并让她写出认识。针对林小莹“缺乏责任心,时常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的情况,首先给她讲清道理,在集体生活中,每个成员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然后让内务做的好的同学给她做出榜样,再让她比对成长手册中我校内务管理条例,逐条操作,使做内务能够达到应有的标准;同时在她“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时当即把她叫出,让她重做内务,直到管理员检查合格为止,并惩戒:要重扫到连续三个内务优为止。2.情感沟通,树立自信心——关心、帮助、辅导、鼓励 针对林小莹学习上的问题,我考虑到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端正学习态度,认为是家长逼学的错误性;二是明白作为学生的责任和作为子女的义务;三是想学但基础太差,弥补无从下手,怎么办?四是学习方法不对路,依然用初一的方法来对待现在的学习没有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怎么办? 根据这些情况,我与家长联系,解决她对学习的一些错误认识,了解到家长的苦心,并计划外学生计算每节课的教育成本,通过多次谈话中使她感到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家长,唤起她的羞愧感,让她在交谈中掉眼泪,认识到自己不学习还影响他人学习的错误。唤起一定的学习欲望.其次,为了弥补一些初中基础和前期学习的不足,让家长在课余时间,联系社会力量给她开一些小灶。并让她制定课余补习的计划,并让家长与老师协助检查督促。再次,为了不断督促林小莹进步,我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多提问(根据其能力,设计相应问题),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教育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歧视林小莹,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帮助他,如:在分座时,把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派做他的同桌,督促其进步。再有,就是抓住她“表现欲望强,曾向班主任写纸条要求做室长和英语课代表”的情况,让她当副室长和副英语课代表,针对她在这些工作中表现的一点点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
六、教育的效果,通过以上教育措施,目前,她纪律方面的毛病虽然还没有完全改正,但反复的周期明显在延长。她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究竟效果如何,故事还在继续中,我不能有太高的奢望,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我们为师者,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力争能对挽救一些问题学生,是我们的愿望。
七、几点反思 1.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离婚越来越容易,离异家庭越来越多,但这些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孩子健康成长与成功教育,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背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政策、当事人的社会责任等都应有相应的思考和关注,减少问题学生产生的第一源泉。2.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在选择学校上应该克服盲目性。不是交费越高条件越好,一切为了学生(的钱),一味迁就学生的,我想是很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什么样基础层次的学生,选择同类层次的学校就读,反而更利于子女的成长,例如,与市直属高中取录线成绩相差太多的学生,选择高价赞助到市直属高中到就读,不论对孩子的学习效果,还是健康成长都是不明智的做法。盲目的择校是产生问题学生的又一原因。3.各级初中应严格控制择校生,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招生(生源)统筹,加强学校管理,避免学生品德教育与学科知识的在学校教育上的脱节,减少问题学生的产生。4.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就能解决问题的,既要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多方力量配合,整体施治,综合治理。说教有时苍白无力,惩戒有时必不可少,但度的把握非常微妙,不同情况,要考虑不同的剂量。同时要考虑各种教育方法应该遵循的原则,例如现代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现代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接受惩戒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在以法治国的今天,让孩子及早懂得责权利的关系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惩戒教育的手段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是以爱为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是家长的未来与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的目标。如果为了成龙成凤,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惩戒,往往会得不偿失。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二是注重情感沟通,把握好尺度与分寸。惩戒与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它的目的、手段、方式和后果都与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实施惩戒教育时,应以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为宗旨,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三是在惩戒与批评中,要心情平和,切莫大声喝斥。心理学家波普南罗一项专门的研究表明,低声调可使人更理智,取得共识的机会会更多些。因为你用低声调和孩子谈话,孩子心情不紧张,他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也少些,更容易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同时,也赶走了自己的愤怒。5.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学校、家长和老师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妄想一剂灵丹妙药就立即见效或是永远根除毛病,教育往往是需要时间的,同时是有反复的,这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不是简单的几个量化指标就希望班主任能把班上的一切事情摆平,把问题学生立即搞定。学校有的评价是对教育者工作的误解,甚至对教育者的伤害,进而迫使教育者急功近利又去伤害到受教育者。因此,当学校举起评价的大刀时,多考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际,一刀血淋淋的切下来,将来的社会一定会多出一些问题的。
第二篇: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一、基本材料
(一)姓名:霍俊龙,年龄:15岁,性别:男,现就读于我校初三(9)班。
(二)问题行为:
1、开学初,霍俊龙分到我班的时候,作为住校生,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拖拉散漫,下晚自习后,吃零食,洗澡洗头等事情未做完就熄灯了,因此经常违反寝室纪律。缺乏责任心,时常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
2、学习上,只对体育感兴趣,其他科基本不学,或纯粹应付,因而各科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一些科目的作业靠抄别人的。课堂听讲经常搞一些小动作,如照镜子、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或在自习课讲与学习无关的话,影响课堂纪律,虽然教师经常提醒和教育,但转变不大。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很差,所以该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内、课外无论做什么事注意力都不能集中,且好动。半期考试成绩:政治24分,语文35分,数学10分,英语41分,物理37分,历史40分,化学33分,总分220分。
3、每节课进教室总是最晚的一个。课间休息,我班教室在二楼,但刚下课不久,一楼、三楼总能见到他的身影。遇到外堂课(体育、音乐、微机课等)课间总是到商店去买零食带往教室,因而上课经常迟到,多次个别谈话和惩戒,仍时有发生。
二、他的个人背景与分析
(一)个人背景:
1、家庭及家庭教育情况:其父母都是打厂工的,2岁多的时候父母离异,后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母亲不管他学习和生活。其母亲现在与另外的人又重建家庭,生有孩子;而对霍俊龙不负任何责任,任随这个他怎么样都不管,进入初中两个月来从没问过他的情况。
2、教育经历:小学以来成绩还不错。初中在其他班,前两个月成绩基本上说可以,但接下来,其父亲给他买了一个手机,各科学习一直下降,品行表现也存在一些问题,直到初三转到另一个班,但表现还是不好,在宿舍里抽烟,记了一次大过。
3、个性特点:霍俊龙属外向型,反应快、好动,兴趣广泛但不专一,注意不持久。养成习惯差,抗批评力强,经过多次谈心,我了解到,他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如:课堂听讲时,其他的事,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而不能专心听讲。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尽管有时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很快就会忘掉。生活习惯差,正餐不吃,而经常吃零食,食品包装袋随便乱丢。
(二)背景分析:
1、霍俊龙同学的现状是离异家庭留下问题教育的结果,从小几乎没有完整的家庭环境和缺乏正常的亲情,父亲几乎不管。养成了懒惰贪玩,任性不服从教育,幼时家庭的争吵一定在他的心理留下了阴影,导致了对环境的敏感,做事时不专一,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自控能力较差的性格。畸形的家庭与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在不良的习惯刚刚形成时未能及时纠正,家庭教育方式没有科学性,导致他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近而造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2、在睦洲中学住校后,更没人管,更娇纵惯了霍俊龙同学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个性没有受到必要的约束。
3、初中一开始就荒废了部分学业,使基础漏洞百出,又没有及时弥补。个性品质使进入初三后没有能很快适应转去的班级的学习生活,从而导致了目前的现状。
三、教育过程与对策
1、了解情况,对症下药——谈话,说理,导行,惩戒。
针对霍俊龙 “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拖拉散漫,下晚自习后,吃零食,洗澡洗头等事情未做完就熄灯了,经常违反寝室纪律。”“ 每节课进教室总是最晚的一个。课间休息,我班教室在二楼,但刚下课不久,一楼、三楼总能见到他的身影。遇到外堂课(体育、音乐、计算机课等)课间总是到商店去买零食带往教室,因而上课经常迟到”的情况,我首先通过访问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开始了进行了第一次个别谈话,让他重新学习了《学生手册》的相关规定,强调说明纪律的重要性,并特别对他规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指出吃零食的坏处,如既伤胃(吃的多麻辣,有不少不合格,或含过量防腐剂,包装袋含铅),又破坏清洁卫生(你习惯不好,随便乱丢),同时是你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次谈话,使他坚持了两天,又故病重犯,我结合班规,对他违反纪律采取了必要惩戒,让他明白违反纪律是要承担后果的,使其懂得行为、责任、后果的关系。一周后又有违反,我请来家长,与家长一起当面引导和教育,并让他写出认识。针对霍俊龙 “缺乏责任心,时常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的情况,首先给他讲清道理,在集体生活中,每个成员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然后让内务做的好的同学给他做出榜样,再让他比对成长手册中我校内务管理条例,逐条操作,使做内务能够达到应有的标准;同时在他“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时当即把他叫出,让他重做内务,直到管理员检查合格为止,并惩戒:要重扫到连续三个内务优为止。
2、情感沟通,树立自信心——关心、帮助、辅导、鼓励
针对霍俊龙学习上的问题,我考虑到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端正学习态度;二是明白作为学生的责任和作为子女的义务;三是想学但基础太差,弥补无从下手,怎么办?四是学习方法不对路,依然用小学的方法来对待初中的学习没有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怎么办?根据这些情况,我与家长联系,解决他对学习的一些错误认识,了解到家长的苦心,并计划外学生计算每节课的教育成本,通过多次谈话中使他感到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家长,唤起他的羞愧感,让他在交谈中掉眼泪,认识到自己不学习还影响他人学习的错误。唤起一定的学习欲望。
其次,为了弥补一些初中基础和前期学习的不足,让家长在课余时间,联系社会力量给他开一些小灶。并让他制定课余补习的计划,并让家长与老师协助检查督促。
再次,为了不断督促霍俊龙进步,我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多提问(根据其能力,设计相应问题),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教育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歧视霍俊龙,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帮助他,如:在分座时,把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派做他的同桌,督促其进步。
再有,就是抓住他“表现欲望强,曾向班主任写纸条要求做室长和外语课代表”的情况,让他当副室长和副英语课代表,针对他在这些工作中表现的一点点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
四、教育的效果与反思
(一)教育效果:
通过以上教育措施,目前,他纪律方面的毛病虽然还没有完全改正,但反复的周期明显在延长。他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究竟效果如何,故事还在继续中,我不能有太高的奢望,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我们为师者,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力争能对挽救一些问题学生,是我们的愿望。
(二)几点反思:
1、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离婚越来越容易,离异家庭越来越多,但这些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孩子健康成长与成功教育,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背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政策、当事人的社会责任等都应有相应的思考和关注,减少问题学生产生的第一源泉。
2、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就能解决问题的,既要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多方力量配合,整体施治,综合治理。说教有时苍白无力,惩戒有时必不可少,但度的把握非常微妙,不同情况,要考虑不同的剂量。同时要考虑各种教育方法应该遵循的原则,例如现代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现代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接受惩戒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在以法治国的今天,让孩子及早懂得责权利的关系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惩戒教育的手段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是以爱为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是家长的未来与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的目标。如果为了成龙成凤,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惩戒,往往会得不偿失。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二是注重情感沟通,把握好尺度与分寸。惩戒与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它的目的、手段、方式和后果都与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实施惩戒教育时,应以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为宗旨,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三是在惩戒与批评中,要心情平和,切莫大声喝斥。心理学家波普南罗一项专门的研究表明,低声调可使人更理智,取得共识的机会会更多些。因为你用低声调和孩子谈话,孩子心情不紧张,他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也少些,更容易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同时,也赶走了自己的愤怒。
3、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学校、家长和老师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妄想一剂灵丹妙药就立即见效或是永远根除毛病,教育往往是需要时间的,同时是有反复的,这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不是简单的几个量化指标就希望班主任能把班上的一切事情摆平,把问题学生立即搞定。学校有的评价是对教育者工作的误解,甚至对教育者的伤害,进而迫使教育者急功近利又去伤害到受教育者。因此,当学校举起评价的大刀时,多考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际,一刀血淋淋的切下来,将来的社会一定会多出一些问题的。
第三篇: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教育案例
做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刘锦玲是我们五年(4)班的一个活泼聪明的小女孩,我还清楚地记得刚认识她时,她甜甜的微笑,和每天早晨见到我开心的问好。她非常懂事还很善于和别人交流,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让她领队,可是去年,我渐渐发现她上课不够专心,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偶尔动作也会很慢,头发经常乱蓬蓬的,衣服也穿的不够整洁,脸上灿烂的笑容也逐渐在减少。对她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她依然如此,所以我让一个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去做领队。虽然我把杨晗玉给换了下来,但是我觉得这个小姑娘是很有灵气的,我要帮助她,我想让自信甜美的笑容重新回到她的脸上。
有一次,我意外地发现她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她,告诉她这是破坏公物现象,要爱惜我们身边的物品。可是过几天又发现她这样做了,我想我前几天刚刚批评她,怎么又这样了?再结合她那段时间的表现,例如上课走神,偶尔有迟到现象,很少和同学一起出去玩„„我通知她的家长来学校一趟,本以为她的父母会出现在我的面前,结果却是她奶奶来的。听了我所反应的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奶奶听着听着眼圈就有些红了。然后和我讲起最近家里的一些变故。这才让我有所了解,原来由于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和,刚刚离婚。这孩子打小就很懂事,面对着父母日渐升级的争吵,更亲眼目睹妈妈抛下她离开了家,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重创,所以她也有些无心学习,经常坐在那里发呆,或者自己乱涂乱画,每次问她画的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听了奶奶的反馈,我才知道可能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不但在学校这样,在家里她也是这样的,写字桌上第一天刚擦干净,第二天又被她画好了,她家长一直提醒她,可她还是改不了。我想,这是她由于思想上出现了问题,才导致行为习惯上出现了问题。要想帮助她改掉这些习惯,让她重新自信、快乐起来,还要从根本的思想入手,走入她的内心,才能真正的帮助她。
针对孩子的种种表现,首先我决定用爱心来弥补她受损的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最好调节剂。因此,我常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她。哪天看她头发没梳好,我第一件事就是为她梳头;哪天看她衣服穿少了,我会拿出我自备的衣服给她穿。一件件的小事,让她慢慢接纳了我这个班主任,对我也有了一种亲近感,心里有什么话也慢慢愿意和我讲了。走进了孩子的心理,是我跨出的第一步。我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谈心!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而谈心就是一种好办法,教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每天,我留意小姑娘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时找她谈话,表扬好的一面,指出不足之处,让她明确努力的方向。针对父母离异给她带来的伤害,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间对她说,父母分开不是你的错,他们的离婚,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的苦衷,你现在还无法理解。但是现在,你应该坦然面对你周围的人,对于父母的分手,你不应该耿耿与怀,毕竟,你的生命是他们给的,你应该心怀感恩,学会包容,学会原谅父母。尽最大的努力去孝敬他们。而通过和小丫头谈话,我也知道她不愿意喊一声“妈妈”,很大程度是来自爸爸的阻拦,从内心上讲,她还是很想妈妈的。于是我决定先做她爸爸的工作,我几次找她爸爸谈话,告诉了他孩子的真实想法,希望他不要阻拦孩子找自己的妈妈,毕竟母女连心,她们是母女的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经过了我的几次努力,她爸爸也松口了,表示不再阻拦。做通了爸爸的工作,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小姑娘毕竟是小姑娘,在她心里,妈妈还是很重要的,虽然她还是有些不能理解,妈妈怎么舍得抛下她一个人,心里也许还有一丝丝的恨,所以,和妈妈联系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于是在母亲节那天,我特别布置全班同学一定要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对于杨晗玉,我特别鼓励、嘱咐她虽然不能当面和妈妈说,但一定要打一个电话给妈妈。虽然还是有点顾虑,但最后她还是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而我也知道,我的第二个目标也顺利达到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是我做的第三件事情。面对离婚的现实,爸爸觉得有愧于她,因此,无论小姑娘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其父都会答应。针对这种现状,我和他的爸爸又进行了沟通,达成共识,对孩子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对于她在学校的各种表现,我都打电话告诉她的爸爸,并且询问她在家里的表现,并且和她的母亲沟通,嘱咐她要常和孩子联系,关心孩子。家校紧密配合,做到了有的放矢。这样,在学校有老师的关怀,家里有亲人的照顾,让她时刻体会到浓浓的爱,来化解心中积聚的不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小姑娘心中的怨恨渐渐消失了,独自发呆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曾经那个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刘锦玲,课间和体育课上又能看到她带着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情景了。前不久,她爸爸还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小姑娘现在又像以前一样活泼开朗了,很少坐在桌子前涂涂画画了,也愿意和家人分享在学校的喜怒哀乐了。在这个学期伊始的班干部换选中,她又被学生们推荐为中队委员,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她的进步。
刘锦玲的事例,让我感受到,离异不是孩子的错,所以不能让孩子来承担后果,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寻找到适合的教育策略,引导孩子,让他忘却曾经的伤痛,也为了帮助孩子,让他找回童年的天真,让她们也能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无忧、阳光的童年。所以,我觉得以下方法对教育离异家庭的孩子也许有一定帮助。
一、与家人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告之孩子的近况。并且委婉提出三条建议:
其一,为了孩子,父母双方的家庭应该文明相处,宽宏大量。父母虽然离婚了,但与孩子的关系永远不会变。希望爷爷奶奶不要在孩子面前提爸爸的不好,不要阻止父女相见,尽量提供能与父亲继续相处的宽松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分开了,但对她的爱并没有改变。
其二,由于离婚对双方都是不小的打击,对孩子更是心灵的创伤。希望有抚养权的一方坚强些,不要把伤感的情绪传染给孩子,也不能因此而喜怒无常,免得让孩子变得焦虑、忧郁,甚至自暴自弃。其三,希望家人永远不要冷落孩子,继续给孩子温暖和关爱,甚至比以前更多的爱。特别是负责抚养孩子的一方,不要因为工作忙、因为赚钱养家而让孩子感到亲情的流失。要多陪孩子说说话。
二、关心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从心理学书上得知:父母离异,一般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孩子会变得敏感,心眼多,不轻易说心理话,但家庭发生变故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却渴望向人倾诉,被人理解,只是由于种种担忧、自卑而本能地自我封闭。我知道越是这样的孩子,就越需要耐心的开导和细微的关怀。所以无论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教师都要主动帮学生解决。逐步打开孩子的心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满足孩子必要的要求,包括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
父母离婚,让孩子在思想上总觉得比别人少了什么。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或生活上需要什么,即使经济条件较差,也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使他觉得除了父母离异之外其他方面我同父母双全家庭的儿童相差不是太大。如果稍微差些,也应该尽量向孩子说明道理,消除其自卑心理。精神上,我尽量多与他聊天,了解他的心理需求。这样,孩子有自信了,别人也更愿接近她了。
四、引导孩子学会交往,融入班级群体
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教育班干部、小组长主动关心、帮助这样的孩子,让同学下课多陪孩子,尽量让这样的孩子变得开朗起来。让她感到集体的温暖,和伙伴的力量。
时间老人的脚步匆匆而去,孩子心中的乌云也逐渐散去,我多么希望这曾经的阴影永远远离孩子,多么希望每个离异家庭孩子的头顶永远是一片灿烂的天空呀。为孩子祈祷的同时,我更深深地体会到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发挥教育者的无限力量,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使他们顺利走向生活的彼岸,成为生活的强者吧!
做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阿城区永红小学
张丽娜
第四篇: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案例
对离异家庭学生教育个案指导
一、个案基本情况
从教10以来,发现每个班都有父母离异的现象,少则四对多则近十对,而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他们的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杨浩就是其中一个。
我班男生杨浩,13岁,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在他小学四年级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终于在他小学毕业时,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离婚。杨浩就在家庭矛盾激烈争斗中成长。父母离异后,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由于离婚,又忙于生计,天天上夜班,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其母平时也无力管教他,只是偶尔在周末会和他一起吃顿饭,这样使他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他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的心理,沉迷于游戏,上课易开小差,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时,就不愿意听,作业应付了事,错误率高。对作业做不做,考试成绩高低都抱无所谓态度,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缺乏学习信心,似乎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什么事都干不好;认为“反正我是坏学生”,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我不行,我不可能干好”,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了半截,又没有勇气赶上去;神态消沉、自暴自弃;小学毕业时语数英三门功课都是刚刚及格。不管老师怎样耐心教育,他都麻木不仁的样子,教育效果不佳。
二、个案指导情况:
在暑假家访的基础上,认真翻阅分析杨浩家庭情况,又通过与他的谈心和周围同学的了解,对其的家庭比较了解。在全面掌握了杨浩个性品质,兴趣爱好,家庭生活教育情况后,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杨浩脾气性格以及目前的表现,与目前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开展对他家庭教育的指导系列工作。
1、指导创设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
针对杨浩离异的特殊家庭,我认为杨浩家庭的问题关键在于他无法接受父母离婚的现实,他希望父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他渴望有完整的家庭氛围。于是我多次与他的父母亲进行交流,指出他们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离异家庭造成家庭的缺损,家长的情感,情绪以及感情上失落,会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离异家庭的缺损还导致孩子心灵上的失落和创伤。作为离异的家庭,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通过交流沟通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家庭的生存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观点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并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
首先其母亲经常打电话关心杨浩的生活、学习情况,周末总是接到自己家里生活,以一个母亲的爱去关心杨浩,真诚地与杨浩交心。母亲之爱给了杨浩温暖,他和他母亲的关系靠近了。杨浩的父亲尽量抽出时间来与孩子交流,检查作业,指导孩子做作业,复习功课,营造共同学习的家庭学习氛围。与杨浩一起制定了学习目标: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新的父母关系。
作为班主任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同时,我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沟通师生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我与杨浩的交谈中,我以倾听的方法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再对杨浩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我既是班主任,又是数学任课老师,我发现他非常聪明,特别对记忆力强、写的一手工整的好字和对几何学习的兴趣。我以他的聪明来鼓励他一定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树立自信心。此外,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谈心,告诉他自己是聪明的大男孩了,要用智慧去生活,给父母惊喜,用他的最佳表现去改变父母关系。在我的指导帮助下,杨浩既懂得了如何对待父母,同时也尝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个案指导成果:
半年来,通过我对甲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对甲正确教育引导,使杨浩本人和家庭状况产生了系列的变化。
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父亲无论工作再忙多累,都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小孩,进行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上的指导,母亲虽不在身边,心却时刻牵挂,电话谈心,周末小聚,让他感受到母亲还是很爱他的。
杨浩的脾气性格有了明显的改变,性格开朗,与同学之间争吵少了,上课专心听讲,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第五篇:一个问题学生的教育案例
一个问题学生的教育案例(仅供参考)
小Y,五年级学生,本学期转到我班。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但他脾气大,纪律散漫,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故成绩平平。
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造成小Y“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
[归因分析] 首先从家庭情况来看。小Y的父亲是领导干部,所以平常与他接触的大人都对他说恭维话,总是千方百计地去迎合他的口味,满足他的要求。由于父亲工作忙,平日里小Y一直由外公外婆照管、教育。外公外婆对外孙总是过于宠爱、于是小Y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小Y来到学校后,同学不卖他的帐,老师也不会无原则地去迎合他的口味,所以他心理很不平衡。
其次是小Y的前任老师操之过急的教育使小Y造成了错觉:老师是仇视他的,对他有成见。倔强的小Y天真地认为:只有自己不断反抗,才有机会“胜利”。于是他常常故意惹老师生气,他觉得老师越生气他越开心。
[干预策略] 多管齐下以诚感化
对小Y这样的学生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位强化管理。于是一开学我先同其家长商量,希望小Y暂时离开“宠境”,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小Y的父亲很支持我的观点。
耐心激励换位认知
自小Y转入我班的第一天,我就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见他作文写得不错我就在班上读一读。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而是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量才而用建立威信
小Y很乐意当小干部,我有意让他当值周班长,负责一周的纪律、卫生。在我的协作下,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小Y的才能得到了施展,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收获与启示] 现在小Y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面对小Y的转变,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要认识到转变“问题学生”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