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中畲族乡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专题

时间:2019-05-14 05:2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坂中畲族乡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坂中畲族乡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专题》。

第一篇:坂中畲族乡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专题

坂中畲族乡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防止集体资产资源流失,从源头上预防和遏止腐败现象发生,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农经发[2009]4号)、中共福安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福安市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委办[2010]10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在保持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切实加强监管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建设,有效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要求

通过建立村集体会计代理中心、村集体招投标委托中心、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中心,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立起权责明确、产权明晰、公开透明、监督民主、运作规范、管理科学的长效机制,确保村级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有效预防基层消极腐败现象发生,促进我乡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监管范围

全乡22个村范围内资金、资产、资源,主要有:

1、农村集体所有的现金、存款等货币资金;

2、依法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矿产、荒山、荒地、水面等自然资源;

3、农村集体投资形成或接受捐赠形成的企业、房产、机械设备、办公设备、林木、产役畜、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和文教卫生体育公益设施等资产;

4、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合资企业、股份林场或合作社中农村集体占有的资产份额;

5、与有关单位共同出资形成的公益设施中农村集体占有的资产份额;

6、国家及有关单位和个人无偿资助给农村集体的资产;

7、农村集体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无形资产;

8、农村集体出资购买的债券等有价证券;

9、村级工程建设项目;

10、依法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其他资产资源。

四、实施步骤

根据市委市府安排和我乡实际情况,我乡农村集体“三资” 监管工作从今年9月6日开始启动,确保在10月21日前全面完成市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四个阶段工作: ㈠动员部署阶段(9月6日至9月10日)

1、乡级成立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在业已建立 “坂中畲族乡村集体会计代理中心” 的基础上再设立“坂中畲族乡村集体招投标委托中心”、“ 坂中畲族乡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中心”,形成以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为总协调(领导机构),“三个中心”为依托(工作机构)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⑴村集体会计代理中心。具体负责农村集体会计账务处理、资金管理和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工作。⑵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中心。具体负责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督管理。⑶村集体招投标委托中心。具体负责对农村集体招标投标活动进行服务。

2、村级成立由支部书记负责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清查小组成员由包村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成员组成,并确定-名联络员。开展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情况全面清理,做到账清、财清、物清和债权债务清。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资源进行全面盘点,逐项清查,逐一核实,造册登记,全面摸清资产资源的存量、种类和分布。同时要对历年来的经济合同进行清理登记,查清合同承包期、承包金、合同履行等情况,并建立合同管理档案。㈡清产核资阶段(9月11日至10月5日)

1、清查摸底。根据农业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资产所有权界定暂行办法》和《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9月30日前各村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全面的清理登记,并填报《坂中乡XX村资产清查明细表》、《坂中乡XX村资源清查明细表》、《坂中乡XX村资产(资源)合同情况登记表》三种清查摸底表格,全面摸清底子。

2、登记汇总。乡组织有关人员协助村对各村清查摸底的情况进一步核实,防止漏清漏登漏报,然后分类进行登记汇总。

3、张榜公布。核实汇总后,10月5日前各村要通过公开栏等形式,将清查摸底情况如实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㈢整改完善阶段(10月6日至10月15日)

1、核查分析。对各村汇总上报的“三资”清查摸底情况,逐项进行核查分析,查摆存在问题。对各类资产资源,要依法界定权属,明晰所有权。对已处置的资产资源,重点审核合同是否依法依规、合理合法,要件是否齐全规范,承包金是否及时上缴;对未处置的资产资源,要在核实基础上,查明情况,理清权属。核查后建立电子台账,并按规定调整会计账目。纸质台帐一式三份,由乡经管站、村各保存一份,上报市农业局经管站备案一份。

2、整改完善。对核查分析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合同法》、《物权法》和《福建省农业集体经济承包合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分门别类进行整改完善。

⑴完善规范经济合同。对除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合同外的所有经济合同进行审核。对于不规范的合同要在与承包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补充协议加以完善;对于违反政策法规和显失公正的经济合同,通过法定程序予以变更、撤销或解除。在清理规范合同的基础上,建立合同管理档案,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各类承包金要登记造册建档,已被拖欠的要组织力量依法进行追讨清收。

⑵妥善处理好被擅自占用的集体资产、资源。对未经合法程序,擅自占用集体资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要责令其停止侵权,然后依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3、产权登记。对审核通过的农村集体“三资”合同清查处理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在此基础上,乡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中心以建制村为单位建立农村资产资源明细台账,对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进行登记、归档,最后录入“三资”监管网络。

4、建章立制。一是完善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银行户头、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票据使用和会计档案管理;完善现金管理、财务收支计划、开支审批等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二是加強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围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台账管理、资产评估、资产报告等,建立健全资产资源管理配套制度。三是建立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管理制度。制定招标投标和集中采购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做到有章可依,规范运作。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强化对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行为的责任追究,加大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力度。㈣检查验收(10月16日至10月20日)

各村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完成后,乡对各村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责令其整改后再行验收。在乡验收基础上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对我乡、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情况开展专项检查验收。

乡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在10月20日前将乡制定的“三资”监管相关制度汇编形成《坂中畲族乡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手册》,上报市农业局经管站备案。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村集体“三资”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难度较大。各村委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意义,把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按照本方案要求,圆满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乡“三资”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管站,整合现有人力资源,依托经管站、财政所配备专兼职人员,保证“一办三中心”协调运转。乡经管、财政、村建、林业、国土资源、司法等有关所站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我乡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到位。

2、严肃工作纪律。要切实加强对工作推行过程的跟踪监督,对可能出现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早打招呼,早敲警钟,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乡纪委要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积极参与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村集体资金管理和资产、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和查纠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贪污、侵占挪用集体资金财物、违反规定擅自处置资产资源、卖标、串标等侵害群众利益和监管人员失职、失管、渎职等行为,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xx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产核资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委办发„20xx‟xx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农村集体“三资”属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进行清产核资有利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有利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户服务的功能;有利于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其目的在于使农村集体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这次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村社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核实“三资”底数,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台账,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具体工作目标是:

(一)通过清产核资,全面摸清集体所有的“三资”存量、结构和管理使用状况,达到账款、账实、账账相符。

(二)通过界定所有权,把应归集体所有的“三资”全部纳入管理范围,理顺产权关系。

(三)通过建立台账及网络信息化平台,及时反映“三资”开发利用和处臵状况,实现农村集体“三资”动态化管理。

三、基本原则

(一)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农村集体“三资”的清产核资以原所有者持有管理使用为事实依据,在尊重历史并尊重现实的情况下合理界定产权关系。

(二)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农村集体“三资”应全面进行清查,重要资产可不受年限限制

(三)粗细相结合的原则。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及产权界定中,对产权形成过程复杂、界定难度大的应认真细致,使用价值不大、权属清楚的资产可粗放些,不纠缠使用过程与处臵结果。

(四)集体决定与请示报告相结合的原则。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及产权界定过程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对个别资产存量较多,流动性大的村社,清理登记一定要细致踏实,遇到疑难事项一定要逐级请示报告,集体研究集体决定,严禁个人做主表态,避免造成工作的被动和损失。

四、清产核资工作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对象。各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以及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及其所属企业、单位。

(二)范围。截至20xx年x月xx日以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

1、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投劳兴建购臵的房屋、运输工具、农业机械、机电设备、林木、牲畜、小型农田水利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投资兴办的企业资产;在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与外商合资或合作企业及共同集资建设项目中,按照投资份额所拥有的资产及其相应的增值资产;国家、社会团体及个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偿拨款、捐增、资助、补2

贴等形式的资产;拥有的库存物资、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

3、法律规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林地、荒地、水面、滩涂等自然资源。

(三)内容

1.存量清查。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查,查明实际存量和状况。

2.价值评估。对清查出的以前没有纳入账内核算或无法取得构建成本资料的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对清查出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资产,进行价值重估。

3.产权界定。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确定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权属关系。

4.建立台账。依据清产核资结果,建立健全“三资”登记薄,对“三资”所有权归属、资产价值、经营管理等变动状况进行即时逐笔登记,实施“三资”动态化管理。

五、方法步骤

全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分组织发动、“三资”清理、检查验收三个阶段,预计到明年5月底全面完成。

(一)组织发动阶段(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

1、成立机构。镇上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政府镇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和各相关职能站所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承担组织协调职能,统筹有关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2、宣传发动。各村要及时召开工作动员会,利用广播、墙报、公开栏等媒体、阵地,广泛宣传清理工作的意义、目的、内容、方法、政策等,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清理工作,调动干部群众参与“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3、培训骨干。镇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开展对参加“三资”清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了解政策,明确重点,掌握清理工作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二)实施阶段(20xx年xx月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三资”清理分村社组织自查、镇重点清查、接受上级指导督查三个层面进行,自查工作由村牵头组织实施。

1、清理核实

(1)资金清查

现金清查:以20xx年xx月xx日基准日盘点库存现金(包括存折)。对以借(领)款单等抵库的,要具体分析,区别处理,符合规定且未超过三个月的可视同现金;不符合规定或超过三个月的要及时追缴或办理结算手续,暂时不能收缴和清结的,要办好债权确认手续并予入账;已成坏账的要按规定程序报批核销;实质上属于支出项目的列入支出。

银行存款清查:以基准日银行对账单、银行定期存单为准。若存在未达账项,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加以调整。

(2)资产清查

对外投资的清查:要清查历年投资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确保对外投资权益。包括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和接受投资方确认等。

存货的清查:将各种存货进行实际盘点,将账存数和实存数进行相互核对,确定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存货数量。通过存货清查,确定账实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

应收款项的清查。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以基准日应收未收为准。包括单位或个人名称、清查日账面余额、对方账面余额、与对方核实数和增减数及增减原因。对债务单位撤销,确实无法追还,或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以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按规定程序批准核销后,计入其他支出。

农业资产的清查:农业资产包括牲畜(禽)资产和林木资产。农业资产死亡毁损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按实际成本扣除应由责任人或者保险公司赔偿的金额后的差额,计入其他支出。

固定资产清查:①对应报废的固定资产要先进行清理,账上原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中但有经营性质的要转作经营性固定资产,再进行清查;②所有账上固定资产以账面净值计价(需价值重估的除外);③经营性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造成价值明显虚增的,要补提折旧,调整账面净值;④所有固定资产均需实地盘点察看,盘盈资产需评估作价后方可入账,盘亏资产应追查原因,明确责任,属责任人原因的,应追究责任,无法落实责任的,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报镇审批后予以调账核销。

在建工程清查:在建工程中,经核实已完工工程有应付未付工程款的,应付未付工程款要挂账,同时相应增加在建工程价值。未完工的在建工程要分成生产经营性和非生产经营性两类。以基准日为准,已完工并已结算但未结转的在建工程或实际已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应先转作固定资产,再进行清查。

(3)资源清查

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要以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调查资料和发放到村的《集体土地所有证》为基础,采取科学简便的方式,查实数量、分布、权属及其管理使用情况,重点清查核实已经开发利用的资源性资产。

①经营性用地包括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是指集体统一经营、租赁、转让和拍卖的生产经营性建筑物所占用及附属的土地,包括厂房、商铺及附属设施占用的土地。经营性用地应进行计量和登记。

②非经营性用地包括非生产经营性建筑物所占用及附属的土地与行政管理、公益公共设施和宅基地用地等。非经营性用地除道路和桥梁等永久性使用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外,其余的应进行

计量和登记。

③农业用地指耕地、林地、园地和养殖水面(含河流、水库、鱼塘)等用地。耕地中划分承包地、机动地等。

④未开发利用地指未实际投入使用的土地,包括已有规划但未实际利用的土地和已出租但未建有厂房、商铺及附属设施与集体闲臵倒闭企业占地等土地。未开发利用地应进行计量和登记。

(4)债务及隐形债务清查

借款清查:借款包括银行借款、单位借款和个人借款。借款应取得债权人的确认。

应付款项清查:应付款指村集体在生产经营活动、兴办公益事业和日常管理运转过程中形成的债务。临时性押金和暂收款不在此次清查范围。

隐形债务的清查:指应由村集体负责偿还,但未入账的债务。隐形债务必须由经办人提供举债时的有效证据,经债权人确认,两委会商议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张榜公布,无异议后方可登记。个人擅自举债款项,本次清查中不予登记。

2、全面登记

清理核实后,要以村为单位,按照统一制定的《临泽县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登记表》,逐表逐项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要全面,事实要清楚,数字要准确,做到不遗不漏。

3、价值评估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依法批准设立的资产评估机构或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依据财政部《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等有关法规政策规定,对清查的没有纳入账内核算或无法取得购建成本的资产、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对清查出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资产、资源进行价值重估。价值重估或评估工作结束后,重估或评估机构应当出具重估或评估报告,明确重估或评估价值,作为资产、资源入账或调账的依据。

4、产权界定

对产权不明晰或有权属争议的资产、资源,由镇清产核资工作组依据《临泽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及农业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所有权界定暂行办法》的规定,按照有利于资产管护、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农村稳定的原则进行界定;对镇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组界定结果有异议的。由县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商解决;对产权争议较大,镇清产核资工作组难以界定的,应填制《临泽县农村集体“三资”产权界定申报表》,逐级上报县及县以上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领导机构协调解决或裁定。具体对“三资”产权界定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①清查核实。在核实权属工作中,坚持农村集体所有的原则,坚持谁投资、谁收益、谁拥有产权的原则,实事求事地进行核实。要求在清产核资中,采取先账内、后账外,先查账、后查物,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确定集体资产的份额。对清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并调整账务,以摸清集体资产的真实家底,确保集体资产不漏报、不重报。具体问题的处理原则:

一是农村学校等公益事业性资产的认定。土地是国家征用的,房屋是国家建设的,视为国有财产,不列入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土地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产权由集体经济组织登记,房屋由国家、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的,产权按出资比例登记;多方出资在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兴建的公用基础设施(道路、水利、农田、卫生室、文化室等),明确移交给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和管理的视为集体资产进行登记,未移交的由镇政府协调产权按出资比例登记。

二是有账无物的资产,按有关核销的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对于清查出来的有物无账的账外资产可以参照同类资产的现价确定,增加资产存量。

三是对不在集体经济组织的账外资产(包括路桥、农业基础设施、原转制企业的集体资产未并入村集体账),要同时清理,能并账的并账,不能并账的要在资产台账中登记、反映。

②审核确认。资产、资源清理登记完毕后。涉及产权界定和重估价值的必须要经过镇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个别复杂,情况特殊的由镇上报县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认。

5、公示确认

对清理核实结果,由村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负责逐项逐笔在村务公开栏或通过发放明白纸等形式进行公示,向农民群众和有关当事人征求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期间,村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要安排工作人员,接受农民群众的质询和意见,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对农民群众有异议的事项,要认真进行核查,及时给予答复。公示期满,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确认。

6、审核备案

清产核资结果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填制《临泽县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登记表》,上报镇清产核资工作组审核,镇政府备案。

7、建立台账

依据确认审核后的清产核资结果,镇“三资”委托代理机构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村为单位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台账及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金管理台账使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管理台账使用《固定资产登记簿》、《农业资产登记簿》、《库存物资明细账》等;资源性资产管理台账使用《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登记簿》,具体版式依据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8、建立“三资”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在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前,镇上按照会计人员职业化,会计管理规范化,会计手段现代8

化的发展需求,统一安装使用农业部规定的“三资”管理软件,将清理核实的“三资”管理数据全部录入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县、镇、村三级连网监管,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规范运行。

9、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镇、村集体经济组织要针对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和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以规范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10、汇总上报

各村清查结束后,应向镇清产核资工作组汇报自查工作书面总结;镇清产核资工作组组织验收后,要汇总各村“三资”清理工作情况并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书面总结。

(三)检查验收阶段(20xx年x月 x 日-x月 xx日)

1、检查验收。村社清查结束后,村级向镇统一申报,由镇集体“三资”清理领导小组检查验收;镇再统一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验收。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在镇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组织核查,对重点村进行抽查。对自查不彻底、清理工作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整改。

2、工作总结。各村级自查结束后,应向镇清产核资工作组报告自查工作书面总结;镇清产核资工作组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并将总结报告上报县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是我镇今年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举措。各村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把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和深入推

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工作,列入“三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各村党支部书记要负总责,分管同志要具体抓。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镇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并从各成员单位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村要抽调专人办公,抓好此项工作落实。

(二)明确工作责任。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安排,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镇经管站要切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镇财政所要充分发挥财务会计主管部门的作用,积极参与,安排清产核资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工作经费,确保培训、清查、检查、验收及“三资”管理日常业务工作顺利进行;县国土资源、民政、林业、教育、水利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清产核资工作的配合和指导;县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

(三)加强检查督促。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协调机构要经常组织人员深入村社,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督促,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难点村”,要进行重点督查。要把督查指导工作贯穿整个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到位,推动工作落实。

第三篇: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和安排,决定对全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农村集体“三资”及经营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核实,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妥善处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本着“先清后理再完善”的工作思路,摸清农村集体“三资”现状,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巩固农村综合改革成果,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任务和目标

(一)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全面清理从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2011年5月村、组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核实“三资”底数,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登记台账,健全管理制度,促进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目标:

1、通过清理,全面摸清村、组集体所有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行效益情况,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通过依法界定所有权,核实集体所有的“三资”总额,理顺产权关系,维护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

3、通过建立登记台账,把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及时反映开发利用和处置情况。

4、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委托代理服务,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和监督。

三、工作程序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严格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的程序进行。

(一)清理。以村自查为主,全面进行清理。每个村成立由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报账员、村监会、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群众推荐的村民代表组成的清理小组,对集体“三资”进行逐笔逐项清理。资金、资产的清理,要以村会计账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以物对账,以账查物,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对资源的清理,要采取实地勘测丈量的方式,查明实际数量及其权属。在清理过程中,各乡镇(管委会)应抽调干部和懂财务的人员驻村指导督查。

(二)登记。在“三资”清理过程中,按照统一制定的清理核实情况登记表,清理一项登记一项。资产资源的登记要按类别详细登记其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登记的内容要全面,事实要清楚,数字要准确,做到不遗不漏。

(三)核实。对已清理登记的集体“三资”,由村监会、村民主理财小组、各村民小组组长和村民代表进一步逐项逐笔进行核实。重点对“三资”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进行核实。经过核实后的“三资”,要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

(四)公示。对初步核实后的集体“三资”,由清理核实小组负责逐项逐笔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或通过发放明白书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和有关当事人征求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期间,村里要安排清理核实人员,接待农民群众的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凡在公示期间,农民群众对“三资”情况有异议的,都要认真进行核查,直至农民群众认可。对核查不清或有权属争议的“三资”,不得进入确认程序,列为“待处理问题”,上报乡镇(管委会)及县三资办协调处理。

(五)确认。公示期满,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并当会进行司法见证。

(六)上报。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通过并经司法部门见证的“三资”清理结果,由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报账员、村监会、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分别签字后上报乡镇(管委会)集体“三资”清理机构审核,再经乡镇(管委会)人民政府核定同意后,逐级汇总上报。

四、主要内容

(一)资产清理。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其他资产。

1、流动资产清查。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和存货等。

(1)现金。清理现金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是否相符。

(2)存款。清查各种存款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3)短期投资。清查各种短期投资的投资额、投资时间、投资到期时间。

(4)应收及预付款。清查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种应收票据、应收款项和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和待摊费用等。主要包括:

①清查应收票据。要按其种类逐笔与购货单位或银行核对查实。

②清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贷款。要逐一与对方单位核对,以双方记账金额一致为准。

对有争议的债权要查证、核实,明确债权关系;对长期拖欠的,要查明原因,积极催收;对经确认无法收回的款项,要明确责任,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核销。

③对个人借款要认真清理,并限期收回。

2、存货。清查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具、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外购商品、协作件以及代保管、在途、外存、外借、委托加工的物资(商品)等。主要包括:

(1)对于清查中发现的积压、已毁损或需报废的存货,在查明原因,组织相应的技术鉴定,并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2)对长期借出未收回的存货,要查明原因,积极收回或按规定作价出售。

(3)清查代保管物资由代保管单位负责,并将清查结果报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核对后,列入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值中。

3、长期投资清查。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各类资产形态、各种形式的长期投资。

在清查长期投资时。集体经济组织凡按股份或资本额拥有实际控制权的,采用权益法进行清查;没有实际控制权的,按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对外投资核算方式进行清查。

4、固定资产清查。包括清查房屋及构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产蓄和农业基本建设设施等。

对固定资产要清查其管理现状,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已提折旧额,清理出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待报废的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额等。

承包、出租的各项固定资产由发包、租出方负责清查,对没有登记入账的要将清查结果与承包、租入方进行核对后,登记入账。

对借出和未按规定办理手续转让出去的资产,要清理收回或补办手续。

对清查出的各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程序申报。

经过清查后的各项固定资产,要按规定并区别固定资产的用途(指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和使用情况(指在用、未使用或不需要等)进行重新登记,建立健全实物帐卡。

对清查出的各项未使用、不需要的固定资产,要查明购建日期、使用时间、技术状况和主要参数等,按转生产用、出售、待报废等提出处理意见。

5、在建工程清查。包括在建或停缓建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含完工未交付使用、交付使用未验收入账等工程项目,对这些在建工程,要查清项目、投资总额和管理状况等。

6、其他资产清理。包括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

(1)无形资产清查,包括各项专利权、商标权、特许权、版权、商誉权等。

(2)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清查,包括企业、单位的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及特种储备物资等。对这类资产清查时要逐一清理,认真核查摊销余额。

(二)村办企业的清理

1、首先要查清企业的性质及现状。

2、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债权债务进行清理。

3、承包及运营情况。历年来承包合同的兑现情况。

(三)集体资源的清理

1、查清集体机动地及家庭经营承包的面积。

2、对历年承包合同及兑现情况进行清理。目前,有哪些人承包,承包面积及年限。

3、查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总面积及农户宅基地用地情况。

五、清理工作的步骤

本次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由各乡镇(管委会)党委、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从2011年5月开始,到2011年8月底前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1年5月10日前完成)

本阶段主要任务: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及精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印制清产核资相关登记表;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对各类清理表格的填写做好讲解。

(二)实施阶段(2011年5月11日至7月31日)

主要任务是:

1、对农村集体“三资”,按照“六个程序”全面清理。清理以村自查为主,村组集体“三资”,由村统一组织清理。各乡镇(管委会)要认真组织,加强督促。对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的村组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乡镇(管委会)要组织人员帮助清理。

2、在清理的基础上,核实“三资”所有权,全面建立管理台账,做到家底清楚、台账健全、手续完备、产权明晰。

3、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自我纠正,自我规范。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4、对“三资”清理结果层层汇总上报,各乡镇(管委会)应于7月底前将清理结果分别上报县纪委办公室、县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自查和制度建设阶段(2011年8月1日至8月20日)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自查,并撰写自查总结报告,录入、汇总、处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制定“三资”管理相关制度和办法。依法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实行委托代理服务,构建循规有序、经营高效、监督到位的“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六、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次清产核资工作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文件规定进行,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政策、统一报表格式。

(二)认真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各乡镇(管委会)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目的意义,把政策和方法交给群众,统一思想,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县三资办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和“三资”清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准确把握“三资”清理的程序要求和政策规定,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对集体所有的“三资”,包括账内外、库内外、村内外进行全面清理,做到不留死角,不重不漏。

(三)加强工作督查和指导。“三资”清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县“三资”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乡村,加强调研指导,定期开展检查。对清理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提出对策和措施,帮助基层解决。对工作不到位,清理不彻底的,要严明责任,限期整改,补差补缺,确保“三资”清理工作落到实处。高陵县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代)2011年5月6日

第四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精选)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监管工作,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理顺农村集体“三资” 监管体系,建立起农村“三资”规范运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制度

村集体资金主要包括:上级补助收入; 村级“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水面、林果、滩涂、四荒地以及村集体企业进行发包及上交的收入;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资产统一经营的收入;村集体土地、水面、林果、滩涂、四荒地及资产因国家或其他组织个人需要,征用租赁、拍卖使用权等而获得的补偿费等收入;因灾害由国家下拨及社会团体组织救助捐赠村级组织集体的救济扶贫款;因建设等需要国家及省、市、县、乡镇(办事处)和其它部门对村级组织集体的拨款;其他属于村级集体所有的收入(含各种返还款、利息、奖金等)。

(一)银行帐户管理制度

各村在银行原则上只准开设两个账户,一个是基本户,用于村级财务管理,属于村集体的收入全部存入此账户;一个是共管帐户,由办事处和村共同管理,凡是不属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涉及到暂存款或村民的款项等,必须全部存入共管帐户中。各村如因工作需要需开设其他账户的,必须报办事处批准后方可开设。

(二)现金及备用金管理制度

村集体的所有现金收入,必须由村出纳统一收取并在3-5日内及时上缴专户管理,不得坐收坐支现金。对不按规定使用备用金,收入不入账、公款私存、设立小金库、坐收坐支的支出单据不予核销;各村收款必须使用办事处统一加盖票据监管章的收据。

(三)财务开支审批制度

1、村集体的财务支出坚持村主任“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未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的均不得入账。所有开支的原始凭证内容必须真实、完整、合法,不得以白条和不规范凭证入账。原始凭证六大要素:日期、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经济业务内容,并有经办人、证明人、审核人、批准人、理财小组签字。

2、支出在500元以内的由村委会主任审批;支出在500—5000元的由村委会主任审批后,报村支部书记签字同意;支出在5000—10000元由村两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支出在10000—30000元由村两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30000元以上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等人员工资及其它经常性、长期性的刚性支出,按原有规定执行。

3、原则上村集体不得借款给私人,确有特殊情况的,1000元以下的由村委会主任审批:1000—5000元由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5000元以上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四)财务公开制度

1、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如下:(1)财务计划。包括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购建计划、农业基本建设计划、兴办企业及资源开发投资计划和收益分配计划。(2)各项收入。包括“一事一议”筹资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收入、集资入股款、征地补偿费、救济扶贫款、上级部门拨款和其他收入。(3)各项支出。包括生产性建设支出(包括购建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公益福利咸业支出、村组干部工资报酬、村级管理费用、集体统一经营支出、救济扶贫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4)各项财产。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产品物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财产。(5)债权债务。内部来往、应收款、应付款、生长行(信用社)及个人投资和其他财产。(6)收益分配。包括提取公积公益实数额、提取应付福利费数额、外来投资分红数额、农户分配和其他分配。(7)农民承担的各项费用等。(8)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发放。

2、村委会在村民便于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公开栏,财务公开的内容要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3、财务公开的事项公布后,村委会、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报帐员,要安排专门的时间接受群众查询,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在财务公开中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4、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在年初公布计划,每月或每季公布一次各项收支情况,年末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农户承担各项的费用等。对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使用情况、重大基建项目以及涉及农民利益和重大财务收支等事项应及时单独逐项逐笔公开。(五)集体财产管理制度

集体财产由报账员和保管员保管,要逐一建账登记,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人为造成丢失损失的要照价赔偿。属于正常损耗的集体资产,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按规定处理。大额固定资产报损和拍卖,要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办事处财政所审核,经分管领导同意,方可实施。

(六)零招待及差旅费报销制度

原则上村组实行零招待及差旅费报销制度。村级除确因招商引资、集体经营等特殊需要接待的工作外,村组干部在参加村级议事和工作时,不得从村集体招待费列支。对违反规定开支招待费,不得在村集体报支,否则谁招待,谁付款。严格执行差旅费报销制度,实行差旅费包干,凭发票,有经手人、审批人签字后方能报销,误工费按规定补贴。

(七)财务手续交接及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财务人员变动离岗时,必须结清账目,盘点现金、实物、档案,核对往来及债权债务,编制移交清册一式三份,并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由办事处纪工委、财政所监交。各村要建立财务档案柜,将资料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制目录清单,以便查阅。

(八)票据管理制度

各村使用票据时,必须到财政所进行备案登记,并加盖票据监管章,不得私自使用未登记备案、加盖票据监管章的收据。如发现违规使用收据收费,所有资金没收,并严格追究责任。

二、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建筑物、道路、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经济林木、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村集体兴办的企业或者兼并的企业资产;村集体向企业投资入股,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股权和增值的资产权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个人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村集体所有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其它资产。

1、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报办事处财政所审核备案。

2、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要有专人管理,严格履行固定资产、产品物资的增加、减少、使用、出租、外借、报废等出入库手续。要及时登记实物保管账,对无故出现的实物亏损,由保管人员负责赔偿。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严禁私自外借和私自占有。未经村民会议决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动用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和产品物资为个人或外单位抵押、担保。

3、村集体在建工程项目,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外单位或个人施工的,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办事处纪工委负责监督。招投标方案在招投标前7天进行公告,招投标结果要及时向村民公布,并签订施工合同,严禁暗箱操作.在建工程项目要有专人监管,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工作要有工程主管、监管人、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参加,依照合同严格进行施工质量验收。验收通过后将有关资料交村财会人员进行结转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4、村集体固定资产实行租赁、非统一承包经营或者出售的,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采取招投标、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用权并签订合同,确定村集体与资产承包经营者或使用者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禁利用职权压价发包和低价出租、出售集体资产。

5、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承包、租赁、拍卖、出售转让、兼并、股份经营时,必须通知办事处纪工委、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派人到场监督指导。

三、农村集体资源的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源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不包括经济林木)、荒山、荒滩、水面和矿产等。

1、村集体所有的林木、荒山、荒滩、水面和矿产资源等经营方式的确定,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采取招投标、拍卖等形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用权的,要提前7天公布方案。严禁任何人利用职权压价发包村集体资源,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垄断承包或者依仗权势压低承包标的。

2、村集体发包资源时,必须通知办事处纪工委、包村领导、包村干部、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场进行监督指导,对承包期限较长,一次性收取承包费的,要按计划逐列支,不得寅吃卯粮。

3、村集体资源经营方式确定后,要及时与经营者签订资源承包合同,报办事处备案。

第五篇: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称“三资”)管理情况,按照市纪委要求,我们深入到全县8个乡镇和县农业局、农经总站等部门,就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甸县农村集体“三资”基本情况

林甸县共有86个行政村,521个自然屯,5.6万个农户,农业人口19.9万人。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543元。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17398.7万元.其中,流动负债9235.3万元,长期负债8463.4万元;总资产26981.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3656万元,农业资产12.7万元,长期资产13312.9万元;总农用地面积287.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9.8万亩(承包地面积151.2万亩、机动地面积18.6万亩),草原面积89万亩,林地面积16.5万亩,水面3.1万亩,其它土地面积9.5万亩。

二、林甸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林甸县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监督为保障,不断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监督力度,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动态化、规范化和监督立体化,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建立机制促长效,实现“三资”管理制度化

从建立机制入手、强化保障做起,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设,做到“三资”管理制度化。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三资”管理办公室,下设综合、指导、督查等3个工作组,全面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工作的指导检查。同时,各乡镇场也成立了相应组织,采取分片包村、责任到人等形式,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二是改革监管模式。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试点的基础上,按照“村财民理乡代管”要求,全县86个村全面推行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村级财务统一实行专户管理,村级会计业务统一由乡经管站代理,村里不设会计、出纳,只设报账员。同时,各村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监督。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林甸县实际,先后制订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清查实施细则》、《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三资”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明确要求、严格程序、统一标准,促进了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设立台账建载体,实现“三资”管理动态化

以清理核查为基础,以“三资”台账为平台,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核查,不断夯实“三资”管理工作基础。一是开展“三资”清查。近年来,由县纪检委牵头,农工委、农业局、各乡镇等部门配合,先后两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核查工作,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17项内容进行逐一细致核查,基本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情况,做到账账、账实相符。二是建立“三资”台账。根据“三资”清查结果,乡镇农经管理中心为各村统一建立“三资”台账,详细登记每一项资金、资产、资源的存量、种类、分布和当前的管理、使用情况,并实行微机化管理。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各单位对“三资”变更情况做到随时记账销账,定期审核清查。对村级支出用于新购置资产的,乡镇农经管理中心支付资金的同时,及时将新购置资产记入台账,防止各村少报或瞒报资产情况。对国家扶贫、项目投入及其他组织或个人赠予增加的村级资产,村组织向上述单位或个人出具相关手续,并及时上报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记入台账。

(三)严格程序抓关键,实现“三资”管理规范化

通过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不断加快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进程。一是把好资金管理关。全县转移支付、扶贫、专项和自有资金等村级资金统一在乡镇财政所设立专户进行管理,资金统一由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进行支付。各项村级收入资金一律使用专用票据,村记账员收取各项资金在1000元以上的,三天内必须存入“村集体收入专户”集中管理。超过规定时限未入账的,按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处罚。同时,加大“小金库”清理力度,对设立“小金库”的严查严处,防止出现私设“小金库”和坐收坐支问题。二是把好资金审批(核)关。村级支出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民主理财。村级小额资金(3000元及以下)支出全部由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查,报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核准,并办理相关支付手续。对大额资金(3000元及以上)支出,村民委员会在征求村民理财小组意见后,召开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研究讨论,并报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核准。各种票据必须经过经办人签字、村主任(村书记)审批、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代理服务中心把关四道关口方可入账。三是把好资产资源处置关。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和资源出售、转让、承包、租赁等,由村“两委”制定方案,向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提出申请。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接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5个工作日内,对需要评估的资产,组织专家和村民代表评估作价,并对村级申请做出批复,交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及时公示。公示期满,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竞价方式进行公开招标。标的额50000元以上的,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报县经管部门“三资”代理服务监管组织复核,县经管部门“三资”代理服务监管组织到招标现场指导、监督;标的额50000元以下的,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到招标现场指导、监督。四是把好合同签订关。资源发包合同由村委会拟定,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审核把关,并报县农经管理总站和派驻乡镇纪检监察室备案。

(四)形成合力重监管,实现“三资”监管立体化

一是加强专业监管。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力度,每年对各村“三资”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一次清查核实,对照账目逐笔逐项进行资金、资产、资源盘点校对,保证账、物(钱)相符。同时,县农经管理总站每年对“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一次集中审计。二是加强民主监管。村委会定期将农村集体“三资”情况向全体村民公示,并向村民监督小组、党风廉政监督员通报“三资”管理情况,征求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作为村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强纪检监管。派驻乡镇纪检监察室建立与乡镇代理服务中心相应的农村集体“三资”台账,随时掌握各村“三资”情况,并对资金使用、资产变卖和资源发包等重点事项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加大查办力度,对“三资”审批、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几年来,共参加各种监督活动40多次,查处“三资”管理案件28件,处理乡村干部28人。

三、林甸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足和问题:

(一)农村集体“三资”情况底数不够清。一是“三资”登记的台帐管理不完善、不全面。对资金、资产还好些,对资源,尤其是林遮地、取土坑、废弃地等登记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从而造成资源底子不清、管理混乱。二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集体土地、林木、水面、草原等资源性资产权属界定不清。

(二)农村集体“三资”代理落实不到位。乡镇 “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是行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职能的最主要部门,但由于乡镇经管站人员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少,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加之经费和办公场所紧张,办公设施陈旧,难以保证工作的正常有序和规范性。此外,有些乡镇领导对此项工作不重视,使一些经管人员常年围绕中心工作奔忙,顾不上本身的工作业务,往往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委托代理服务作用发挥的不明显。

(三)农村集体“三资”监督力度不够大。一是部门监督乏力。由于职能限制、违规金额小等种种因素,司法机关不能、不愿介入村干部的经济问题;村干部是党员的,纪检部门还可以查处,对不是党员的,纪检部门不便查处。二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其对集体的事不了解、不关心、不过问。加上部分村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给了某些不廉洁的干部可乘之机。三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乏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对其无法监督。四是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是民选的,不为群众说话;有的一干多少年不调整;有的不懂财务知识,没有理财能力;还有的原则性不强,对村干部做小动作听之任之。

(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程序不规范。一是资金管理不规范。有的资金违规滞留帐外,规避财务监管;一些村存在资产出售款或其他收入不及时入账现象。二是资金账户管理不规范。有少数村为避债,用村干部名字在信用社开户,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造成公款私款难分。如某村干部因急病去世后,造成其代管的村集体资金3万多元无法全部追回。三是财务公开不规范。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淡薄,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符合要求,有的对于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有时甚至是走过场。四是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义务不平等或其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五是资产资源处置不规范。有的在资产租赁、资源处置、机动地发包等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整、上交承包费不及时等现象。有的为缓解一时资金所缺,将资源发包期限延长,降低价格,一次性收取资金,出现寅吃卯粮现象。

(五)强农惠农资金管理方式不明晰。一是项目资金管理。惠农项目资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不到村级支出账户,在乡财政所直接核销,资产在村级资产账上无法体现。二是粮补资金管理。作为村机动地原农业税纳税人的村集体理应是集体机动地粮食补贴对象,由于乡镇财政所不给村集体设户头,村集体机动地粮食补贴无法直接进入村级账户,以个人名义代替村里领取补贴,容易造成违纪违法案件发生。三是村干部工资管理。乡镇财政所直接发放村干部工资,村集体无法下账,造成村集体账目不完整,无法科学体现村级全部财务活动。

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点。一是农村“三资”的清理工作。“三资”清理是搞好农村“三资”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何摸清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家底,如实填写调查表格、登记入账,把问题搞清搞实是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重点。二是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构。依托乡镇经管站组建乡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心,设立服务大厅,配备业务人员及设备,组建现代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构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关键。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内部控制。要建立资金支出,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民主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定期清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保障。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难点。一是村级债务界定认定问题。有的村债务时间长、成因较为复杂,账目不清,特别是有些债务只有极个别村干部清楚,其真实性难以认定,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干群之间的矛盾,造成农村的不稳定, 影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村集体资源权属问题。村集体资源有的被部分村干部、村民低价承包或无偿占有使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也是农村的热点问题,矛盾较为集中。三是逃避监管问题。集体收入较大的村干部对实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存在抵触情绪,存在不愿意如实申报村级收入和资产、资源,不愿意乡镇统一委托管理。

五、关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几点建议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核心问题,直接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农村基层建设,改善党群关系,发展农村经济的推进器,必须认真加以完善,逐步提高,要从源头上强化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

(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思想认识更深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看起来是业务工作,实质上涉及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一项政治工作、稳定工作。在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的同时,要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把“三资”管理作为党委、政府谋发展、抓稳定的重要内容,克服少数乡镇不够重视“三资”管理的倾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消除各级干部的畏难情绪及部分群众不愿参与、不想参与的思想,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

(二)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清理核查更彻底。开展“三资”清理,是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基础工作。要按照先易后难、先规范当前、后梳理历史的原则,凡是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及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无论帐内、帐外一律作为清查的对象。主要采取看、查、记、核、认、议、报等方法,核对债权债务,落实集体资产产权登记制度,核实村集体所有资产资源的数量、面积、价值、分布、界限等,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权属,由村民代表会议审定并对外公布。同时,结合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台账,实现网络化管理,规范资产资源增减变动、经营处置等行为。

(三)要进一步健全机制,长效管理更规范。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重点,建立健全相应的资金、资产、资源经营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防止随意性和不作为。同时,要逐步建立“村组管理、民主监督、县镇审核、共同把关”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机制。一是建立资产资源经营制度。建立适应当地民情的规章制度,明确村集体资源管理、资产运营、资金运用等环节的监管责任和工作权限。二是建立资产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建立一套层层监督、公正透明的收益分配制度,防止暗箱操作,通过有为的运作,还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收益分配制度落实到位,让村民共享集体资产资源经营效益。三是建立资产资源处置管理制度。建立资产资源公开招投标、拍卖及集体资产出租出让管理制度。制定出台有关文件,以刚性条文加强对农村集体建设工程招投标及集体资产出租出让管理的规范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程序,重大决策更民主。民主决策是权力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规范农村民主决策过程,对农村土地租赁承包、集体资产资源处置以及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建设承包等重大事项,坚持按照“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公告、结果公示”的“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集体决策。形成以制度治村、按程序办事的民主决策模式,使农村两委的决策更加科学,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五)要进一步强化监督,违纪查处更严厉。由纪检、监察部门制定出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健全监督体系,推进权力公开,严肃查处农村“三资”违纪案件。重点是查处以权谋私、私分、挪用、侵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及在处置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纪案件。坚决杜绝资金体外循环、资产随意变卖、人为造成资源流失浪费等行为。加强后续监管力度,及时查纠问题,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的,责令赔偿损失、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要进一步加强培训,业务技能更熟练。制定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乡村“三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加强对代理会计职业道德、政策法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将会计、招投标、集体资产资源监管等制度、操作规程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同时,把“三资”管理纳入乡村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之一,从机制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下载坂中畲族乡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坂中畲族乡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