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公司是由事业单位改制为民营股份制性质的企业,刚刚改制时由于业务比较单一,员工心态较差,对企业的前途感到渺茫,针对这种状态,公司经过认真仔细的分析思考,给改制企业的定位是以物业管理市场化为导向,加速角色转变,尽快改变老单位员工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开展多种经营。经过几年的探索追求、业务领域的拓展,物业管理业务范围也从改制初期单纯的住宅小区管理发展到目前的办公楼宇及商业街管理。几年来,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群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适应形势的发展,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稳中求进,着力解决物业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升物业服务水准。下面向大家汇报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工作体会。
一、坚持“两个同步”,共促党建、企业繁荣。
1、坚持党建和企业发展同步。企业改制后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与指导下,及时组建了新的支部班子,调整和完善工作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党建工作,使党支部在推进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并从本单位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确定党建工作目标,两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同时把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由党支部通过各种形式的党建活动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各种矛盾,理顺职工情绪,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确保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顺利进行。
2、坚持党员培养和人才培养同步。实施党员、人才双向培养机制,将党员安排到各个项目、各个层面的岗位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员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型人才。公司与区劳动局挂钩,建立创业者见习基地,从大专院校吸收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员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活力完全嫁接到企业发展上来。
二、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
改制后企业正确自我定位,力求为广大员工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工作中尊重员工,把握和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员工提供展示个人能力和发展空间的平台。公司与所有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金,人力资源部设专人负责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解除、终止等相关事宜。公司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和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在维修中心和物业收 费员中实行工效挂职钩及收费提成制度,形成员工肯干活、抢干活,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良好局面。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面对金融危机,企业不裁员、不减薪,工资逐年增长比例在8%以上。遇有职工或家属得重病住院治疗,发动职工捐款献爱心,激发员工从心灵深处迸发出对企业的热爱。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工,表彰先进,对不良现象开展批评,积极组织开展技能练兵和岗位竞赛,全面推进和谐创建,促进读书学习、钻研业务知识,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唱响“和谐创建”的主旋律。
三、树立品牌意识,提升服务质量。
我们根据管理物业涉及类型的要求,运用国际先进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推行精细化运作,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门岗保安、巡逻保安、保洁工、会务接待、维修工等各岗位均建立岗位操作流程,明确员工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区域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每天由项目经理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由公司总部进行考核评级。
四、承担社会责任,发展多种经营。
居民对物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公司的管理经济效益面临重重困难。但我们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从服务社会、造福于民的高度出发,以创造社会效益为先,解决居民居住困难为重,甘愿承担亏损,不让居民对物业管理失去希望。我们管理的5个小区,由于收费标准低,小区出入口多,再加上近几年最低工资和社会福利的逐年提高,公司每年要亏损二百多万元,但我们坚持不降低服务标准,努力按行业要求提供管理和服务。
为了弥补老城区售后公房小区物业管理的亏损,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公司不断拓展业务范畴,开展经营房地产开发建设、绿化种植养护、工程咨询服务、综合整治项目等业务,确保企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使职工有一个持久稳定的岗位,有一份逐年递升的工资收入。
我们的经营目的是为企业创造财富,为员工谋取福利,为社会尽到责任,达到实现社会影响较大、竞争能力较强、产业发展清晰、管理规范科学、人才结构合理、品牌文化具有特色的发展目标。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我们的管理,拓展我们的思路,创新我们的思维,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取得新的进步,才能获得前进的机会。
第二篇: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如何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
421600 湖南省祁东县第二中学 蒋才智
一、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意义
(一)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在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说,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一理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到包括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那么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呢?我们说,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什么说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呢?在这里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及双方代表组织之间彼此结成的社会关系。从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它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表现的是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关系,而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我们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家知道,当2003年我们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一些经济学家、有知之士就喊出,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因为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进入后1000元时代,实现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跨越,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经济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加快,消费需求差距拉开,发展机会很多;另一方面,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社会结构分化步代加快,社会矛盾和冲突急剧增长,社会风险也相应增加。处理得好,社会就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制高点上,如韩国在1977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进入全速发展时期,1995年超过1万美元。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社会矛盾长期动荡不安,如拉美一些国家。巴西是1975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而到2003年只有约2800美元。这样一个结果是经过了近30年的努力,更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先后有16个国家的人均GDP曾历史性地跃上1000美元门槛,但目前所能成功地保持在1000美元以上的却只有7个。导致两种结果的原因,固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归纳,但无人能够否认,没有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导致一些国家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劳动关系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社会动荡,而社会动荡又反过来强化劳动关系的不稳定,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这对我们国家来说,无疑是殷鉴不远,不可不察的前车之辙。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胡锦涛同志2004年年初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就这个问题专门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衡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学界通常所说的“拉美现象”、“拉美陷阱”,就是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教训。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就一定不会重蹈拉美一些国家的覆辙,顺利渡过“矛盾凸显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可见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对如何解决好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和问题非常的关注。那么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其中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劳动关系方面的矛盾。那么为什么说,劳动关系矛盾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接下来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二、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引起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使劳动关系呈现新的状况和特点。
1、劳动关系矛盾运动的主体对象发生了变化,劳资格局已成趋势。我们知道,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产权制度比较单一,主要是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而企业受政府委托管理企业,实质上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是政府与职工的关系。那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独资或非公资本合资,组成非公司制企业。政府转变职能,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委托资本运营,原来企业(政府)与职工的关系,转变为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大量外资、港澳台资的引进和个私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有中小企业实行“国退民进”产权制度改革,劳资结构在劳动关系中的比重日益扩大。就局部而言,一些地方职工的主体已经相对集在非公企业。这些情况表明,劳资化格局已成趁势。
2、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发生了变化,投资者主导劳动关系,劳动者被支配地位趋重。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既是国家的,也是职工的,企业经营者与职工只是分工的不同,都是企业的主人。劳资格局的形成,单从资产占有的角度上讲,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已不复存在。相反,投资者在劳动关系矛盾运动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劳动者被支配地位趋重。首先企业资产归投资者所有,企业的经营活动由投资者说了算,职工在企业的劳动工作受投资者支配。其二,企业选择用工和分配形式自主,劳动者选择职业和报酬自由,事实上,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选择用工和分配形式空间较大,而劳动者选择就业和报酬的余地相对狭小,特别是大龄职工一旦丢掉“饭碗”,重新就业十分困难,因此多数劳动者只能依附于企业。其三,劳动关系调处机制还不够完善,企业违规行为还不能
调控。同时,在调处劳动关系时,考虑到投资环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等多种因素,牺牲职工利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劳动关系主体利益发生了变化,劳动关系双方成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劳动关系的变革说到底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没有自己的利益,所有利润全部上交,所有亏损全部报销。职工就业由国家计划分配,其利益由国家通过计划级别工资和再分配实现。企业与职工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都不承担经济运行的风险。劳资格局的形成,使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产权归投资者所有,企业经营自主,盈亏自负。劳动者则通过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没有其他利益。企业利益关系的调整,使投资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更加明确,利益矛盾也更加突出。然而,投资者也好,劳动者也好,双方利益的实现都信赖于企业的发展与效益。因此,投资者与劳动者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必须相互依存,共担风险。
三、当前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从大的层面讲,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伟大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从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力度加大、层次加深、社会转型加快、法制还不够完备、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等诸多原因,在一些地方,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因素客观存在,不容我们忽视。2004年全国人大对社会劳动保障检查中披露的一些问题就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那么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据全总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71.7%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46.3%的劳动合同条款是双方商定的,25.4%的劳动合同条款基本上是老板定的,或者完全是老板定的。存在相当的“霸王条款”,甚至还有15.1%的没有持有劳动合同。
2、劳动时间、加班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据市总调查,我市有50%以上的生产型非公企业劳动时间超过8小时。一般都是实行两班倒,工作长达12小时。按劳动法规定,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确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与工会进行协商可以延长,一般每天不超一小时,特殊情况不得超过3小时。按规定,一般时间延长按150%支付报酬,休息日不低于200%,法定节假日不低于300%,但目前情况是,绝大多数非公企业都未按《劳动法》规定的标准执行。
3、收入分配上的悬殊造成员工心里失衡。收入分配是民心所系。和谐社会不该是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合理的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最大特点,就是职工群众对经济利益的更高要求,同时追求在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相对公平。现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众一些正当利益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目前分配领域出现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众之间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的问题,在职工的心里上造成很大的不平衡。创造财富的人所分享的成果微不足道。比如从国有企业这个层面上讲,一些企业改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企业实行年薪制,主要管理人员年薪是工人的40倍。从私营企业这个层面上讲,一些私营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在产品和原材料售价一样的情况下,只有想方设法降低人工工资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征集专门资金用于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主要内容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但从市总调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非公企业没有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其他保险更无从谈起,其原因是,企业主认识不到位,加之部分职工缺乏参保热情。
四、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的着力点
我们讲和谐劳动关系的标准应该是: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唇齿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利益相容、矛盾协调的共生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共同创造、共享成果的发展关系。按照上述要求,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与劳动人们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不仅担负着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职责,而且还发挥着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而在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那么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在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中通常采取的手段或者工作机制有两个:一是在企业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二是建立的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其着力点是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维护机制。在宏观上,通过建立和发展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和加大人大政协提案递交及督办力度等途径,形成职工群众利益表达和维护的有效渠道和工作载体。在微观上,就是在企业要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要突出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是平等协商问题;第二是合同条款规范问题;第三是合同条款的履约问题。
2、构建标准认证监督体系。第一要做好最低劳动标准的制定和认证。要形成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最低保障线三道维权手段,促使企业在竞争中不能牺牲劳动者的基本保障为代价来降低成本。第二要做好ISO9000厂务公开标准的制订和认证,促进企业分配的公正公平。
3、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在注重搭建好“四个平台”。第一要认真搭建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平台;第二要认真搭建和谐双向沟通平台,企业主要善待员工;第三要认真搭建人文制度激励平台。要建立起劳动者学习化学技术的素质培训制度,建立起鼓励劳动者岗位成才的奖励晋报制度,建立起民主决策民主参与制度等特别要注重开展“双爱双评”活动;第四要认真搭建企业发展目标实现平台。要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企业发展目标,坚定职工信念,为实现职工利益创造各种条件。
4、坚持维权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统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这一点上职工与企业所有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我们要看到,非公有制企业所有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与工人阶级在整体利益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利益上存在差异。因此,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主要是采取沟通协商、调节和说服教育的办法,从而更好地引导职工热爱企业,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建功立业,最终实现“劳资双赢”,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结论:⑴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是否和谐的睛雨表、风向标;⑵劳动关系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⑶建立和谐、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着力加强社会劳动保障事业建设,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只有工会组建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工会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才能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三篇:构件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发展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能否繁荣稳定。自我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以来,满洲里联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始终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坚持开拓创新,着力推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一、企业发展坚持“以职工为本”
随着合作区工业园区木材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联众木业也抓住这一有利机遇,不断做大做强,公司始终坚持以机制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让职工与企业同命运、共发展,构建了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
根据企业农民工、季节工较多,员工队伍不稳定这一特点,如何稳定职工队伍,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稳定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发展必须依靠的根本力量,必须想方设法激发企业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的内生动力。公司依据《劳动法》同时又结合木材企业用工特点,对劳动用工合同条款进行修改,使劳动合同内容更加合理,规范,使员工归属感得到增强,每年出资8万元为每一位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为员工安全提供保障,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劳动关系更加长期化、稳定化,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坚实基础。严格落实劳动用工合同
制度,和每个员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签约率达到100%。另一方面对内完善机制,通过一手抓企业效益、一手抓职工生活,把企业发展与完善的内部机制相结合,增强了企业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广大职工学习专研,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企业发展潜力得到提升。
联众木业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及时回应职工的诉求和建议每位职工都能感受到人格上的尊重和人生价值的体现,同时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的关怀。自联众商务大厦2007年落成以来,公司的宗旨就是“改善住宿环境,给员工一个温馨的家”。公司提供公寓型宿舍180间,让员工无偿居住,仅住宿一项每年公司补贴达108万元。为方便满扎两地通勤人员出行,公司提供免费通勤车,每年提供车补费用达36万元。还开办了员工食堂,不仅方便了员工就餐,还提供午餐3元补助,使员工能吃上一顿卫生、可口的午餐,每年的餐补费用达45万元。
二、让广大职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成果
企业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积累财富,而是同时要增加职工的福祉,让职工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公司每一项制度的制定,都围绕着如何保证快速发展的用时,确保职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始终坚持“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
1、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职工工资待遇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一是年年为职工增加收入,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扔出台奖励政策,继续全员增资,其中员工增资幅度达到20%,年均收入达到3万元。二是坚持“一心为民,造福职工”时刻把职工冷暖放在心上。每逢年末,公司都会在满洲里大型酒店租用场地,举办新年联欢会,夏季7、8月份组织员工去**湖举办趣味野游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陶冶了员工情操,还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2、在企业发展中搭建职工提升自身素质的平台。“只要肯干肯学,人人都可成长”。公司不断完善公开选拔、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为职工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一是逐步改善办公环境,随着近几年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人员的不断增加,我们从2008年2台电脑,发展到今天的56台电脑,增加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数十种办公设备,使企业运行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二是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每年开班10期培训班,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考试合格者可享受技能津贴。利用联众木业是满洲里大学生实习基地这一优势,近几年共培训大学生近60人,公司还招聘了30名大学生做为企业骨干培养,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动力。
3、积极构建具有联众木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以和谐文化引领职工,整体提升公司形象。公司生产、办公场所增设了大
量的人性化、亲情化的安全警句和祝福寄语,通过黑板报、宣传片等工具,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为全体员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公司从精神面貌、言谈举止、服装仪表等方面规范员工日常行为,为职工统一订做了工服,印制了员工工作证,公司行政部按照5S管理体系的要求,每天对公司生产办公区域进行检查,使公司秩序井然有序,让公司呈现出“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的浓厚氛围,整体提升了公司形象。
三、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
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在肯定资本地位和权利的同时,明确和保障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利。
1、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切实加强职代会和集体合同两个制度建设,在协商处理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时,坚持企业改制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积极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
2、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真正从宏观上对劳动关系进行协调,发挥政策参与调节矛盾、沟通信息、指导服务的作用。
3、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工会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和协调,使劳资双方彼此间相互尊重、协商、协调、合作,营造了和谐的劳动关系,使企业劳动关系通过平等协商,达到改善,企业从关心职工生活入手,为职工多办好事、实事,而达到“劳资两利”和“双赢”的目的。
四、对今后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工作安排
1、切实加强对此次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是党的群众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实践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公司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分析研究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基本做到了纵向联动、横向配合,扎实有效的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就是建立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利益关系。一是充分发挥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让职工充分参与企业管理。二是让职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职工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还应是企业发展成果的受益者。企业要维护好职工的利益,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才能使企业和职工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3、构建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联众木业要完善一系列的制度机制,在公司运行中严格执行,要体现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在实现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的同时,要不断创新和落实企业人才培养制度,使企业赢在人才竞争上;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及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为形成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坚实保障。
在今后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中,联众木业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将人作为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注重员工权益保障,构建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联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施工企业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施工企业如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摘要:施工企业要正确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艺术,将员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用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规范员工关系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关键词:施工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建立
一个健康的企业,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必须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方面国家基本建设大幅度跃升,造就了建筑行业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在自身发展完善的进程中,市场供求失衡,冷热不均的市场现象,致使建筑企业存在和谐劳动关系的缺失。这一现实越来越多受到社会的关注,在不同程度上侵蚀着社会的稳定。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营造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规范行业行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大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筑施工企业劳动者与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状况成为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只有劳动关系的关系和谐,才有职工队伍的稳定,才有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是划浆与掌舵、同舟共济的关系。劳动者既是劳动关系主体之一,也是企业的基本细胞和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劳动者的成长和发展体现着企业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也给劳动者创造了更多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体现在按照《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重要的是要共建以诚信为基础的心理契约。构建一个和谐的劳动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源动力来源于人,而不是来源于物。
试想一下如果劳动者在一个极不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工作,在一个连自己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的单位中工作,怎么可能会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呢?相反很大程度上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现实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有一些企业因为劳动关系比较紧张,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如因企业拖欠工资、克扣工资、强迫加班、粗暴管理等原因引发的职工罢工、上访,甚至与企业管理人员产生暴力冲突的行为,因此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时员工权益是企业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说我们不应该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截然分成两块。
首先不能只顾企业利益,不顾员工的利益;其次也不能说有了企业的利益才能有员工的利益,或者说有了员工的利益才能有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种动态的偶合关系,企业在追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偏重企业的利益,有时又会偏重员工的利益。在关心员工的利益中要关心员工的精神利益,特别是要让员工通过充分行使法定的权利,使其感受到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样,员工也许会因为可以获取长远的利益,而暂时放弃眼前的一些物质利益,也许会主动或者自觉地协调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使之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
因此,现代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当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员工的权益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正确运用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管理的艺术,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将员工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而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呢?我想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探讨。
第一要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赢得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在我们评价一个人和一个企业,常说金碑银碑不如口碑。因此企业首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的劳动关系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第二是作为施工企业来讲,规范用工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基础。用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任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该订立劳动合同,如果没有合同,调整劳动关系就找不到合法的尺度。企业中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内部职工,用工要依法订立履行劳动合同,企业用工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就为会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带来事端。
第三是企业要依法订立内部的规章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规范企业用工管理,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履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要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减少或避免影响劳动关系的不良因素,从而共同维持劳动关系的和谐。
第四是企业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是否及时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涉及到职工的后顾之忧,也影响到企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许多农民工认为参加社会保险看不到预期,不愿意参保,这对日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留下了隐患,对此企业一方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以免引起劳动纠纷。
第五要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现代企业应当是开放的民主管理,在工资待遇上实行暗箱发放,实行片面的物质奖励等,都有损于职工合法权利的行为,都会为日后的劳动纠纷埋下不良的事端。因此要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依法保障职工享有咨询权、参与权、表达权的权益,同时建立集体协商制度,通过集体协商,有利于劳动双方消除、化解矛盾,促进劳动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第六要规范员工关系管理。从广义的概念来看,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涉及到企业的整个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从企业愿景和价值观确立,到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和应用,组织的设计和调整,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等等,所有涉及到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面,都是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内容。从管理职责来看,员工关系管理主要有九个方面:一是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员工上岗、离岗面谈及手续办理,处理员工申诉、人事纠纷和意外事件。二是员工纪律管理。引导员工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提高员工的组织纪律性,在某种程度上对员工行为规范起约束作用。三是员工人际关系管理。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创建利于员工建立正式人际关系的环境。四是沟通管理。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引导公司上下及时的双向沟通,完善员工建议制度。五是员工绩效管理。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体系,执行合理的考评程序,考评工作既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成绩,有能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六是员工情况管理。组织员工心态、满意度调查,谣言、怠工的预防、检测及处理,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七是企业文化建设。建设积极有效、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价值观,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八是服务与支持。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九是员工关系管理培训。组织员工进行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
最后要着重说明的是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在运用人力资源的管理手段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常看到有的报导说,某企业为了某一个重点工程的形象,提出了“战高温、斗酷暑”的口号,其实这是有悖于《劳动法》的。所以说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要忘了法律的规定。社会流行一句话:这个世道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行的;套用一下我们也可以说,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是脱离法律也是万万不行的。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就很难得到发展。而要和谐,双方就应该付出最真诚的爱,这种爱不是抽象的,它具体到任何一个细枝末节。企业为员工考虑得越细致、越周全,员工才会越忠诚、越快乐,而员工快乐了,企业的未来也就会快乐起来,同样的,企业发展了,员工的快乐生活才有了支点。
第五篇: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法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法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社会信息的网络化,员工的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广,相 互参照或对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不同企业的运作模式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员工与企业之 间的对话越来越多,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基础,需要通过以下几个 方面方可实现。
一、建立和完善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体系
首先,建立和完善企业工会组织。重点建设好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和大力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其次,构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的企业管理标 准监督管理平台。特别是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管理法》等制度的实施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内部检查。再次,建立员工参与企业制度形成过程的研讨制度,充分发挥 员工的参与权与知情权;四是建立内部申诉渠道,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五是建立以预防为 主定期沟通制度,如内部客户满意度调查、员工座谈会等。
二、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企业建立不同的企业文化引导机制
企业文化建立分物质层、制度层和价值观层三个层次,其中最核心的是价值观层。企业 文化的不同层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企业和员工发展的不同时期的需求定位。依据企业发展的 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的、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引导模式,有利于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更和谐。如: 企业发展初始阶段一般建立以物质层为主导的企业文化; 成长期的企业一般以制度层为 主导,物质层为支撑;成熟的企业会以价值观层次为主导,物质层和制度层作为保障。
三、以共赢的价值理念建立企业分配体系
建立员工企业价值评价体系。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劳资 双方对企业和员工价值的来源给予明确; 二是根据双方价值来源确定分配模式; 三是对分配 模式的市场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估; 四是员工参与分配体系实现的过程管理。五是兑现分配 体系中的承诺。当然,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还受国家、地方大环境的制约,同事也受到不同地域风俗民 情的影响,在建立体系时也要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