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经验做法及成效5篇

时间:2019-05-14 05:0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经验做法及成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经验做法及成效》。

第一篇:建立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经验做法及成效

建立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经验做法

及成效

**乡地处庆元县南部,和福建省政和县相毗邻,55省道经过该境,是一个交通便利的乡,辖区14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7558人。**乡以建设“和谐**”为目标,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新机制,成立**乡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通过创新“六项机制”,实现“六个到位”。目前,**乡共有15个调委会,其中1个联合调委会,14个村级调委会,除联合调委会外,14个村级调委会又将辖区划分为二个联系片,由7个调解员负责一个联系片,初步形成了联合调委会、基层调委会和联系片三级网络模式。

一、主要做法、创新调解队伍构成机制

成立**乡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在乡司法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乡民间纠纷联调委对各村上交司法所的纠纷案,及时安排人员进行调解,原则上每个月安排7个行政村的调解主任值班,在值班当月对受理的民间纠纷案件协助发案村进行调解直至结案。乡综治委还根据工作需要和地域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排列出乡综治委成员值班表和“村调解委员会主任”进综治调解中心值勤表,值勤人员具体负责 全乡人民调解协作联调工作。

、创新矛盾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矛盾信息反馈机制,对存在的矛盾隐患进行梳理,制定预警方案,确保调解员超前介入,化解矛盾。完善各村人民调解工作信息交流制度以及定期联防、联调、联谊“三联”制度,共商调处、预防民间矛盾纠纷激化。同时,建立**乡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人才长效合作机制和培养交流机制,建立人民调解联调联席会议制度。在**乡司法所,建立全乡人民调解联合委员会,具体负责全乡人民调解协作联调工作,并确定专门人员负责。

建立**乡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书面汇报制度,并制成制式表格,由值班村的调解主任统一填写、上报、存档。依托现有“大调解”网络组织,拓展信息源,在加强村级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广泛构建“大调解”工作信息员,集中排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信息源,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及时消除矛盾隐患,确保矛盾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

、创新综合调处机制

建立人民调解联动机制,有效控制群体性事件,预防矛盾激化、升级。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联合排查机制,共同做好全乡维稳工作,树立法律权威,提高群众守法意识,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乡联调 委和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相互积极协作配合,共同调解,及时化解,依法公正处理民间纠纷。XX年3月18日,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村级调解员签订**乡村级纠纷联调委协议书,明确了乡联调委员会和村级调解委员会的责任和任务分工。

在调解方式上,由过去单纯的权威压服、情理说服,过渡到综合运用“情、理、法”三种手段进行说服、教育和劝导,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5月14日,山头洋村山场承包业主吴某某与村民吴某某因葬墓发生争执冲突斗殴,造成5人受伤的重大民事纠纷案件,在乡司法所主持下,联调委通过“情、理、法”等多种手段,多次说服和劝导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意见,避免了矛盾纠纷升级和激化。

、创新制度规范机制

在县司法局的指导下,该乡结合稳定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指导调解工作的操作规程,包括《**乡农村民间联合调解委员会制度》、《**乡村级纠纷联调委协议书》和“八个规范”即待遇落实到位和调解场所规范、接待受理规范、调查取证规范、调解程序规范、调解文书制作规范、台帐资料规范、工作制度规范的要求有序运作,从操作程序、调解档案、案件回访等各个环节对调解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理顺和规范,进一步加强了调解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创新考核激励机制

依据调解员的德才表现、任职时间、业务水平、工作成绩等方面,定期对调解主任进行工作考核评定,将矛盾隐患排查与化解作为重点内容,每年组织两次考核,根据绩效兑现误工补贴,一年600元,由乡财政支付。考核优秀的,乡政府将予以表彰通报;考核不合格的,降低或取消调解员资格,有效调动了调解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在农村民间联调委值班调解过程中的村级调解主任产生的误工补贴原则上按每天每人50元计,由案件发生的行政村负责支付。

、创新教育培训机制

新形势下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诉求表达意识不断增强,乡村调解员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和水平。按照这样的要求,该乡积极组织乡、村级调解员一起分析案件的法律依据和政策导向,共同研究案件的调处方向与解决方案,在分析和研究中共同进步。乡调解委员会还通过加强日常对村调解协议书的审议、组织村级调解员轮流参与调处重大矛盾纠纷等多种方式,对村级调解员给予经常性的辅导和培训。该乡还组织全乡调解员队伍进行集中教育培训,重点加强法律法规、调解技能、文书制作、调解程序、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努力提高调解员的调解水平。

二、主要成效

XX年,该乡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明显,在维护个人和集体利益、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应有成绩,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的民间纠纷,信访稳定形势逐步好转。据统计,该乡联调委共妥善调处各类民事纠纷46件,其中山林25件,农田11件,水利7件,劳动争议3件,调解率和调处成功率均达到95%,矛盾纠纷发生率大幅下降,调处成功率大幅跃升,边界地区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矛盾纠纷,推进了边界的和谐,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有:

1、联调组织到位。在全乡14个行政村中选出14名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工作能力强和群众威信高的同志担任所在村矛盾纠纷调解主任,具体负责所在村矛盾纠纷的排查、反馈和调解等工作。这支队伍在乡司法所领导下,形成了乡、村级配套联动的调解网络,有力地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

同时,成立**乡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整合全乡调解资源,充实了乡、村两级的调解力量,极大推进了该乡的民间纠纷调解工作。

2、信息掌控到位。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发现的一些小纠纷主动进行先期调解,做到重心前移,抓早、抓小、抓苗头,实现纠纷不积累、不积怨、不激化。对难度较大的纠纷,逐级向上反映,防止了矛盾激化,使矛盾纠纷真正做到信息灵、反应快、调处及时。

建立乡联调委书面汇报制度,设置调解工作信息员,每 月集中排查3次,有效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信息源,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及时消除矛盾隐患。目前乡联调委共排查了29起案件,消除矛盾隐患20余起

3、调解工作到位。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协作配合,共同调解,依法公正处理民间纠纷,目前乡联调委共处置群体访隐患3起,有效控制了群体性事件。

**乡联调委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有效地控制和调处了各类纠纷,实现了“六无”,即无因跨界纠纷而引起的群体性械斗、无集体上访、无民转刑案件、无非正常死亡、无矛盾上交、无因调处不力而引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不仅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维护了**乡及毗邻地区的社会稳定。

4、规范操作到位。规范人民调解工作“软件”,各村调解委员会统一使用了制式调解文书,建立了民间纠纷受理调解、回访、排查、学习、例会等登记簿。统一制订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档案管理、学习、例会,岗位责任、考评、排查等十项规章制度。

5、考核激励到位。重视对人民调解组织及人民调解员的表彰奖励工作。XX年,乡联调委共奖励先进调解组织2个,优秀人民调解员6名,一批优秀人民调解员和模范调委会脱颖而出,涌现出李永余等一批优秀人民调解员,6、素质培训到位。加强调解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对各村调委会主任开展政治、业务知识的培训,至今已开展培训4次,人均培训时间达2天以上。调解员由乡司法所负责培训考核,做到有教案、有总结、有考核结果,有效地提高了调解员队伍素质。

第二篇:建立农村联合党支部的做法和启示

建立农村联合党支部的做法和启示

近年来,高密市柴沟镇党委为解决个别村干部难选、班子难建、事业难发展的问题,打破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先后在本镇的梁西村和宫家庄村、山庄村和鹿家营村、尚村和朱公村进行了建立联合党支部的探索和实践。从运行情况看,这些村的落后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变。

一、建立农村联合党支部的起因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村级党组织是按村域建立支部的模式设臵的,但随着农村工作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柴沟镇党委一班人深刻地认识到,“一村一支部”的设臵方式已不能有效解决个别村尤其是后进村的发展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受到极大影响,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柴沟镇的实际情况看,全镇共有79个行政村,5万口人,2281名党员。从统计情况分析,人口不足200人的村有18个,占25%;党员不足15名的村有26个,占33%。每村一个党支部,享受职务补贴的干部村均4个。总体上看,大多数村党支部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能够胜任组织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但也有个别村支部班子软弱涣散,致使村级管理混乱,不能解决目前农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有的村未能按照国家政策进行土地延包,土地不均矛盾比较突出;有的村债务沉重,集体和个人之间往来帐目不清不明;随着农村税费的取消,部分村集体收入减少,村干部工资难以兑现,工 1

作积极性受到挫伤,村里的公益事业如五保老人供养、自来水安装、街路修铺、水利建设等无力顾及,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相径庭。

柴沟镇党委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村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选不出干部,建不起班子。鉴于此,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采取“强弱村联姻,大小村挂靠,好差村互补”的办法,建立联合党支部,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平衡发展。

二、主要做法和效果

一是强弱村联姻。梁西村和宫家庄村是两个毗邻的行政村。梁西村党支部一班人思想解放,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带领群众修道路,兴水利,发展黄烟生产,三个文明建设一齐抓,在丘陵薄地上闯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村支部书记任怀斌治村有方,深得干部群众拥护。宫家庄村宗族派性严重,各自轮流“选人”坐庄,频繁更换支部书记,群众意见大,干群关系僵。两村联合建立支部后,梁西村支部书记任怀斌兼任宫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带领联合支部一班人,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土地延包问题,理顺了财务关系,清理了农业税尾欠,使宫家庄村的各项工作很快步入了正规。

二是大小村挂靠。尚村仅有105户、300多口人,集体积累少,经济基础差,“两委”班子成员却一个不缺。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村集体收入锐减,道路铺垫、水渠整修、干部工资、办公等经费都没有着落,村级财务入不敷出,举步维艰。“两委”班子成员知难而退,相继辞职,村里工作无人管,没人问。紧邻的朱公村264户、800多口人,支部一班人年富力强,富有战斗力。近年来,他们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桑蚕生产,加强民主管理,村风正,民心稳,干群关系融洽。由于历史上两村原为一个生产大队,村民彼此熟悉,尚村的党员群众愿意得到朱公村的帮助扶持,两村联合建立支部一拍即合,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三是好差村互补。山庄村和鹿家营村仅一地之隔,两村发展差距较大。山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杰立足本村实际,带领群众发展养殖业,仅靠养猪、养牛两项,全村平均每户每年增收三至五千元。鹿家营村共有7名党员,先后有4人次干过支部书记,村里的土地未按国家政策延包。每任支部书记上任后,都无计划地乱借钱,不足百人的村欠下10万元的外债,3个村干部10年来未领到一分钱工资,连村里仅有的一个五保户都供养不起。村里矛盾成堆,上访不断,乱扯不少。党委安排孙杰担任两村的联合支部书记后,首先解决了鹿家营村8口人没有土地的问题,赢得了村民的初步信任,然后着手理顺村级财务,明确了债权、债务主体,解开了村民一直关注和疑虑的问题,有效地化解了村内矛盾,使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规。

三、几点启示

1、建立联合党支部,有利于强村带动。通过建立联合党支部,实行强村、大村、好村支部书记兼任弱村、小村、差村支部书记的办法,可以有效化解弱小村无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问题。弱小村干部在联合支部中任职,能够得到培养和锻炼,学到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在强村的帮助带动下,弱小村的各

项工作能够很快步入正轨。

2、建立联合党支部,有利于资源共享。建立联合党支部,可以实现智力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共同谋划村庄发展大计。同时,可以实现物质资源共享,通盘考虑村庄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避免重复投资,减少浪费。像自来水安装,单凭一个村的财力,尤其是像尚村、鹿家营等弱小村,将不堪负担。若两个村或几个村联合投资建设,共用一套供水系统,既能节省投入,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3、建立联合党支部,有利于行政村兼并。建立联合党支部,相关村之间、村干部之间、村民之间,在生产生活及日常交往中相互磨合、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可以逐步达到思想、行为上的趋同。若加以正确引导,就可以在党员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实现行政村的兼并。

4、建立联合党支部,有利于减轻负担。建立联合党支部,两村只设一套班子,较以前减少了“两委”干部职数,减少了人头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村集体开支和农民负担。以尚村和朱公村为例,以前两村拿工资的干部共有6人,建立联合支部后减少到3人,村干部工资支出大幅度减少。

第三篇:百善镇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

百善镇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

一是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做到信息互通,上报及时,强化“三大调解”有机结合,确保“小纠纷不出庄、大纠纷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镇镇”、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民转刑”案件明显下降;

二是注重源头预防,切实把矛盾“处早、处小、处了”、大调解中心人员注重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找准矛盾苗头,主动出击,及时调解化解;

三是成立大调解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公安、司法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大调解”机制,配齐配强调解队伍,做到有人调解,有劲调解,有能力调解矛盾;

四是充分发挥调解队伍主观能动作用,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做到排查一起,调处一起,注重调节效果,确保无积案;

五是完善大调解档案资料管理,做到事事有记录,有依据可查,同时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和政策法规宣传,不断提高调解人员的调解水平,提高调处成功率。

第四篇:学生管理的成效、做法和经验

学生管理的成效、做法和经验

----博白县实验中学初07级2010年中考工作总结

江锋

2010年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体教师通过三年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学校下达的中考指标。508名学生参加中考,有87人上博高线以上,其中语文85人、数学39人、英语50人、物理33人、化学43人、政史62人、总分53人取得等级为A+的好成绩,比2009年中考成绩有了重大突破。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明确目标

毕业班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进入初三我校就成立了以李昌勇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落级领导江锋副校长具体负责毕业班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确定上博高线80人以上的目标,并且第一次把目标下到各个班级,这样压力共担,大大提高了各个班级教师的积极性。

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上升。

1.课堂中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做题规律与方法,练习中掌握解题的技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注重学情反馈,加强对学情的调查了解,注重学生学习难点的突破,比如,遇到学生有疑问、难点,反复讲、具体讲,直到学生理解掌握为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课堂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江锋、周翠秀、杨圣飞、邓海芳、黎莉、朱逢春、庞智英、刘小英等老师。

2.抓好备课管理。各基组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教案,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所教班级的学情、教情进行二次备课,保证了教案的实用性、灵活性,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比如物理科,开学初基组长安排好各老师的备课任务(包括每周的滚动测试题),基组的老师就按要求备课,然后再根据各班学生情况去上课、测试、评讲试卷。

3.抓好单元测试。每次测试后,及时评改试卷,以便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各方面的缺陷,总结经验教训。准确把握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学生的发展点和优秀学生的增长点,加大对优等生和有潜力学生的辅导力度。特别是复习的最后阶段,每次模拟试后,都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看优秀学生有否短腿科目、中等生在哪一科有发展潜力、差生的基础是否有所提高?然后召开全体老师,群策群力,让各类学生每次都有明显的进步。同时,我们又分批召开学生会,针对不同学生情况给他们提出不同要求、指明努力方向,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中考考出好成绩打下基础。

4.每位教师上一节复习研究课,基组都对研究课进行严格的听课、评课,找出复习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这样,老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确保教学质量上升。

5.全面及时掌握中考信息,更好的把握命题趋向。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参照2009年的中考信息,搜集课改后的复习、考试信息,分析考情、考向;每次考试后及时召开老师会,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二者结合,明确方向,及时制定措施,提高教学效率。这一点上,我们各基组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还对去年的考试题型以及考试的导向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去年的考题进行加工、整理,做到了有的放矢。

三、加强辅导,正确处理好四个“和谐关系”

初三阶段,教师压力大,家长也着急,学生自身也承受着很大压力。所以,要求老师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与学习状态的调节,帮助学生树立中考在平时的正确观点。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和稳定学生的心理,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这点上我们充分利用了模拟考质量分析会暨中考誓师大会从各方面对师生的自信心的提高作了有效的尝试!当然师生的和谐相处是我们开展着一系列工作的前提。所有正确处理好四个“和谐关系”便成了我们年级工作的重点: 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爱护、热情、倾注更多关爱,以爱去影响自己的教学,忌激化矛盾,严中有爱,严而有度。通过这样的工作,我们的老师大部分都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例如,江锋副校长、何友珍级主任及各班的班主任和刘小英、邓海芳、朱逢春、冯丽梅、罗幻等。也正是因此,从而使他们教学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六学期召开了中考誓师大会,会上不仅各班的学生代表发言,我们的老师代表、何友珍级主任、江锋副校长也表了决心,李昌勇校长也到会并发言,让学生感受到激烈的中考竞争有老师的真心相伴、鼎力相助。教师与教法的和谐关系——回归教材,关注信息。忌用题海战术盲目做题。这样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达到了减负、增效的最终的目的。我们初三年级的老师在江锋副校长的带领下,加强学习,努力在教学中体现“回归课本,关注信息”的理念,坚决避免了丢开课本、大搞题海战术的做法。事实证明,这个理念让我们中考受益匪浅。

学校与家长的和谐关系——家长和学校目标思想一致,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意愿和老师的愿望一样,在家里和学校里一样轻松,从而能专心学习,没有任何顾虑。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年级曾先后11次召开主题家长会,其中在第六学期就召开家长会三次,尤其是一摸后及时召开了主题为“携手共创中考佳绩”家长会,把学生的学习情况、中考有关信息、我们的工作措施通报给家长,争取了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并且和家长商讨如何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让学生在备考时期感受到学校老师和家庭的温暖,学习上既有压力又干劲十足,为中考的胜利营造良好的氛围。

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年级在这个方面一开始就达成了共识,没有一个和谐的环境,是不可能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的。排除一切不利于学习的干扰,创设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我们年级大部分班级都形成良性的竞争态势,这也为我们整个年级的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六学期一开学,各班就在教室挂上中考倒计时牌,贴上迎中考的标语,然后召开年级举行中考誓师大会,各班在大会上宣誓,全体老师也在学生面前宣誓,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对中考充满了信心,为中考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

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全面提高的前提下,又对每个层次采取不同的措施、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优生,在抓好基础的前提下,增加知识的容量、广度、难度,增加辅导时间;教师分析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对每个学生有的放矢。对于中间层次,侧重于基础,略有提高,集中培养几个尖子生。对于学困生,侧重于培养学习兴趣,抓基础。为了做好以上的工作,各班班主任及很多的科任老师都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对所教班级的学生尽心的辅导,使我们年级的差生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考总分B等以上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三。获得成功的经验、体会

1.初三毕业班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新老毕业班教师座谈会,让我们吸取了09年的经验与教训,在备考中少走弯路;每次大考后校长等领导都参加年级质量分析会,并为我们老师加油鼓劲。

2.初三老师团体意识强,我们注重发挥“团体作战”优势,形成合力,如集体备课、成立中考备考组,互相听课、评课、设计复习课型、互相出模拟题等,为中考同舟共济。3.坚持开好“四会”。一是及时召开初三复习研讨会,了解学情,交流复习方法与经验。本学年共开了6次复习研讨会。二是期中、期末一摸和二模等考试的质量分析会,重点分析班与班之间、各科之间的差距、同一班不同科目的差距,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三是分班召开科任教师会,落实各班各科的培养目标,尽量避免短腿生。分层召开初三学生家长座谈会,齐抓共管,培优转困,拓智育才。

4.坚持和完善毕业班的单元测试和模拟考试制度,加强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中考中学生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关键是抓好平时的复习和中考复习时的答题训练外,就是在模拟考中重视训练。我们除了参加县统一的模拟考试之外,又引进外市高质量试题及练习,进行模拟考试和专题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5.老师们兢兢业业,舍小家顾大家。初三时,年纪主任何有珍的母亲、班主任庞玲的父亲、班主任赖惠兰的父亲、班主任陈永红的父亲都相继病逝,在亲人患重病住院治疗期间,最需要她们的时候,这些老师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没向学校提过减轻工作量要求,而是利用课余时间、周末去照顾亲人,她们默默承担着亲人生病和离去的痛苦!班主任庞玲老师工作量大(班主任、二个班的英语),咽喉长期发炎并长了息肉,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她坚持着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到广西医科大学做了手术。第五学期班主任陈燕秀老师的丈夫因病到南宁去做手术,她只是匆匆地去照顾几天,就赶回工作岗位了。还有杨圣飞老师、朱逢春老师、刘小英老师、覃秋波老师、庞采惠老师,她们都是长期带病工作。

第五篇:农村纠纷的人民调解机制完善策略

农村纠纷的人民调解机制完善策略

作者:陈敏

【摘要】针对新时期的农村纠纷,该文重点探讨了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人民调解制度,具体分析了新时期农村纠纷的特点和人民调解在解决农村纠纷中的优越性,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析了当前人民调解机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社会背景提出了完善人民调解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纠纷 人民调解 机制 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城市化。在此背景下,“乡土社会”的纠纷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面对新情况,传统的调解机制显得有些失灵。因此,在利益多元、矛盾多发的新形势下,研究如何让人民调解制度发挥其功能,并焕发新的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民调解—农村纠纷解决机制

纠纷的解决有很多方式,从现有的制度来看,主要有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主要通过法院的审判解决纠纷,通常它也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机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有仲裁、信访和调解。其中,最具有群众自治性质的调解则是人民调解。

通俗来讲,人民调解就是通过人民内部的劝说来化解矛盾。随着人民调解制度的规范和完善,人民调解在法律上也有了统一定义。根据新出台的《人民调解法》第二条,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可以看出,人民调解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民间纠纷。人民调解是在我国传统的民间调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1980年1月公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到2011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民调解制度。最新的《人民调解法》在以往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人民调解的性质、基本原则、组织形式、运行程序、调解效力及各项权利义务等作了更详细的规定。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一项民主化和专门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在解决农村纠纷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一是方便快捷。人民调解的运行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一般设在基层的村委会,相对诉讼而言,这更方便村民及时快捷地提出请求化解矛盾。二是成本低廉。《人民调解法》第四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正是这一规定,让村民会优先选择成本低的人民调解制度解决纠纷。三是处理灵活。由于人民调解没有过多硬性程序类规定,因此,调解员可以相对灵活地处理纠纷,在考虑法律法规时还可以考虑乡理民情,在对纠纷双方进行法律教育时还可以进行道德引导或人情沟通。四是群众自治。人民调解制度是人民群众化解内部矛盾的一种方式,调解工作是在纠纷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调解员一般也为当地村民所熟悉,整个调解过程都体现出了自治性。正是人民调解制度的这些优势使得它在农村备受青睐。

人民调解机制的发展困境

认识困境。对于人民调解制度,大家在认识上还存有一些困惑。一是人民调解制度的司法化与民间化的争议。对人民调解的定位,现在有不同认识。有观点认为人民调解制定具有准司法性质,认为“人民调解是一种司法辅助制度,属于国家司法制度体系的范畴,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①。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建议人民法院应加强对人民调解活动的指导,在调解过程中加入一些类似诉讼程序规定,以强化其规范运行。另外,地方政府也应给予人民调解更多的行政性倾斜。但也有观点认为人民调解制度不具有准司法性,而是具有民间性和自治性,并且认为人民调解制度不应该有过多的行政色彩,也不能将这种民间性的活动加入过多的职权主义。尤其在农村,更应该以民主自治为重,在解决村民纠纷过程中不能加入过多司法色彩或程序性规定。

二是国家法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在具体的纠纷解决过程中,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困惑,即解决纠纷是选择法律依据还是选择地方习俗惯例。比如,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就存在这样的难题。按照法律规定,子女都享有继承权,且继承权男女平等。但是,在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他们还是遵循传统思维,认定女子不享有继承权,尤其是外嫁女。这样的难题还延伸到家族纠纷、邻里矛盾和土地临界等方面。在广大农村,村民沿袭着数千年流传下来的经验性知识,他们对于生活规则都有着一套固有的认识,这种认识成为他们断定是非的内在信念。另外,村民对于部分法律还存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法不是为民制定的,这些认识也严重影响了人民调解制度的推行。

实践困境。在实际运行人民调解制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难题。一是调解的受案范围不明确。《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是调解民间纠纷,何为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中第二十条、二十二条作了有关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同时规定不得受理的纠纷的两种类型:专属管辖型纠纷和已经通过司法行政程序解决了的纠纷。显然仅有这两方面的规定,还是很难把握受案范围。民间纠纷这词源于已有的习惯用语,在作为法律名词使用后又没有给予确切的法律释义,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人民调解的受案界限。哪些案件应该受理,哪些案件不应该受理,多是根据已有的理解和曾经的实践经验来处理。

二是调解人员配备不足。我国《人民调解法》第十四条规定了担任人民调解员的条件,但实际上广大农村的人民调解员并没有也很难按照规定的条件配备。有些村落的人民调解员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担任,他们熟知乡土民情,但可能并没有多少文化,也可能不懂法律。而有些地方,配备的调解员又过于年轻化,他们有很好的法律知识,但缺少农村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处理纠纷时更多以法律为依据,欠缺了对乡里民情的考虑,调解结果难以服众。

三是调解技巧不高。“作为实现调解功能和价值的手段或者途径,调解技巧在调解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②要促使纠纷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作出让步,相互谅解,化解矛盾,调解员就要做到灵活应对不同的纠纷当事人。但是,在实践中有部分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没有注重调解策略,也没有灵活地运用调解技巧,导致调解失败甚至有时候还激化矛盾。

人民调解机制的完善

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人民调解机制可从以下几点逐步完善:

明确人民调解的定位。从最新的《人民调解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人民调解定位问题上,经过司法化与民间化两种观点的博弈,最后还是坚持了人民调解的自治性,将人民调解认定为是以村(居)委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体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笔者认为,这种定位是合理的。人民调解本身是从传统的民间调解发展而来,保持其传统特色,有利于发挥它在定纷止争、维稳和宣传法制等方面的作用。人民调解法第四条、第五条的立法本意更多的是想强调政府对人民调解的责任,强调法院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的沟通衔接。政府应对人民调解工作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法院在这方面也应加大对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衔接。

加强法律宣传,为调解工作铺垫法治氛围。很多传统观念与现今的法律规定存在部分偏差,这种现象在偏远的农村尤其普遍。面对这种情况,当前必须加大农村地区的法律宣传,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努力为调解工作铺垫好法治氛围。在民事法律法规方面,引导村民树立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观念,引导他们对一般民事纠纷形成正确认识。在刑事、行政法律法规方面,注重宣传法的强制性、惩罚性等特点,树立司法权威,凸显国家法律的震慑力。

吸收新型纠纷,扩大调解受案范围。现今的农村纠纷类型多样且复杂,一些新型纠纷不断出现,如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集体经济模式产生的村民内部纠纷,新医改下的农村医疗纠纷等。面对这种情况,可以进一步明确调解受案的具体类型,将农村地区的新型纠纷纳入人民调解的适用范围。农村地区的法人纠纷、商事纠纷、劳资劳务纠纷和轻微的刑事自诉案件都可以尝试纳入调解受案范围。从司法实践来看,司法机关也是希望这类纠纷能够先行调解。

合理配置人民调解员,提高调解队伍整体素质。人民调解员必须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进行合理配备。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员首先就要获得群众信任,要达到这一要求,人民调解员队伍中就要配备德高望重的当地人。另外,人民调解工作也离不开对法律法规的大量运用,因此,人民调解员还必须要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并能实际运用。考虑到这两点,在配备人民调解员时,就要注意合理搭配,从整体上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水平。

注重调解技巧,真正化解矛盾。面对纠纷当事人,人民调解员应注意与当事人的情感沟通,把握不同的当事人所持的不同态度和情绪,运用语言技巧,灌注情感色彩,打消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在谈事说理上,要注意说理充分,用语恰当,说理的同时注意情理法结合。总之,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一定要根据不同案件,采用不同的调解策略,灵活运用调解技巧,真正化解矛盾,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注释

①熊先觉:《中国司法制度新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214页。

②李刚主编:《人民调解概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295页。

下载建立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经验做法及成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农村民间纠纷联合调解机制经验做法及成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0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情况汇报经验做法成效亮点

    19122020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情况汇报经验做法成效亮点去年,x市x村395名村民每人从村集体领取了1万余元分红,比往年提高了30多倍。这一切都归功于该村完成了农村集......

    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

    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 以真情解心结以实招促和谐 XX是江苏的“北大门”,因其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部丘陵山区的地形地貌,就像一幅“微缩版的中国版图”。丰富的......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范文模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我单位在内控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实现了权力制衡,使单位领导从源头上规避了经济责任风险......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为了有效防控廉政风险,进一步提高我校的内部管理水平,我校高度重视, 积极行动, 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 我校现整理本校......

    创新建设星级文明社区经验做法及成效

    创新建设星级文明社区经验做法及成效 XX年初,我区率先在全市启动了“星级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将文明社区创建与构建和谐社区有效结合,并不断深入推进。通过三年来的创建,......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我单位在内控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实现了权力制衡,使单位领导从源头上规避了经济责任风险。主......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一) 日前,就《行政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重点课题的组织和研究工作、课题内容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我单位在内控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效实现了权力制衡,使单位领导从源头上规避了经济责任风险。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