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经验做法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追求平等、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已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共识。另一方面,家庭矛盾增多、离婚率上升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对如何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提出对策。
一、近年来婚姻家庭存在的突出矛盾纠纷
道德观念的变化造成的矛盾纠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因婚外恋导致的家庭纠纷日益增多。非法同居、包二奶、找情人等现象已屡见不鲜。从我街妇女组织接到的来信来访中,婚外恋导致的家庭纠纷在逐年上升。
家庭暴力问题造成的矛盾纠纷。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大男子主义、重男轻女等思想仍存在,他们认为殴打、虐待妻子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有的受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对家庭不负责任,至使赌博、酗酒、吸毒、第三者插足和“情人现象”日益增多,这些原因使家庭暴力越过以住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扩展到社会各阶层中,而且带有强烈的敌对性和攻击性。
婚姻家庭关系个性化造成的矛盾纠纷。目前“个性不合”是离婚居首位的理由。这是现代社会尊重人的个体价值,人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反映。然而在家庭生活中过分强调个性,必须影响家庭关系的协调。夫妻关系的维系主要靠双方彼此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就要求夫妻双方在心理、情感和文化素养上应同步发展,否则婚姻就存在潜在的危机。但许多家庭对此缺乏认识,结婚后,仍过分强调个性,经常抱怨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很少考虑如何去适应对方和彼此适应,忽略了夫妻感情的培养和交流,致使双方出现观念和情感的落差,最终导致感情的破裂。
二、造成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原因
市场经济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不少家庭成员面临着分流、下岗以及快节奏、高效能、高风险职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复苏,致使两性关系的矛盾越来越难调适。不少夫妻本来怀着美好的向往进入婚姻,但由于不善于化解社会压力和家庭矛盾,致使本该有希望挽救的婚姻一步一步走向死胡同。市场经济对当代婚姻家庭关系的冲击还表现在利益驱动迫使现代人的婚恋观、价值观受到影响。以能否赚到大钱作为择偶标准、以赚钱多少决定夫妻在家中的地位、为了金钱不惜作为第三者破坏他人家庭、有了钱就寻找刺激等现象屡见不鲜。
女性综合素质偏低使她们很难走出弱势群体的阴影。传统的“女子天生不如男”、“读书好不如嫁得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命中注定”、“逆来顺受”等封建思想仍然存在。不少女性在外与男性一样在职场上拼杀,但回到家里却生活在传统封建思想的阴影下而不自知。有的女性在家庭矛盾冲突中往往走极端,要么逆来顺受,委屈求全;要么穷追猛打,大吵大闹;要么偏激狭隘,走上绝路;有的女性法制观念淡薄,明知法律已取消事实婚姻,但仍愿意与男方以夫妻名义同居;有的明知做第三者不合法,仍与有妇之夫同居;有的女性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社会对家庭矛盾的综合整治缺乏系统健全的监控。家庭矛盾的深化,往往有其产生——积累——爆发的过程,如果能在矛盾出现之初给予必要的疏导,可能杜绝不必要的后果发生。但在现实社会中,有些调解部门对家庭纠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麻痹大意,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我国的《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在现实中,由于条款操作有一定难度或执行有一定的弹性,有些钻法律空子。如重婚罪的界定、家庭暴力程度的鉴定等,往往很难一一落到实处,形成了“法律上的条款不等于实际执行”这样一种尴尬局面。
三、如何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提高对婚姻家庭调解的认识。家庭矛盾的隐私性使“清官难断家务事”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信条,在调解家庭矛盾纠纷时,往往采取不作褒贬,息事宁人的中立态度,而婚姻家庭纠纷,都有种种感情纠葛,“剪不断,理还乱”,有的甚至经年累月,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解,一朝发泄,往往使得夫妻反目成仇,做出非理智的选择,影响社会的稳定。
注重调解方法。调解人员在调解婚姻家庭纠纷时,对每一案件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产生矛盾的原因及家庭生活的现状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同时要注重调解方法,提高调解质量。如对一些因家庭债务引起的纠纷,采取褒奖激励法,通过对当事人夸奖、表扬、鼓励,激发当事人情绪,有利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对因过分强调个性引起的纠纷,采取分析过错法,指明各自的过错,让当事人对纠纷的处理进行自我估量;对曾经夫妻感情基础深厚的家庭,采取唤起旧情法,寻找矛盾调和点,选准感化点,用他们之间尚存的真情,唤醒双方的良知和理智,化解矛盾;
对因一方不仅具有明显的违法性,同时在道德上也具有强烈的可谴责性引起的纠纷,采取批评教育法,这样不仅可促进当事人反省,也发挥了调解人员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中的作用;对因家庭小事日积月累引起的纠纷,采取耐心倾听法,让当事人先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出来,当事人在充分发表意见后,气就消了大半,这时候,再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剖析,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都会反省自身,另一方见对方认识到不对,也会顺着台阶往下走,这样,调解工作就好做了。
首要问题是:健全调解机制。
一是要健全协调机制。婚姻家庭纠纷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有是单靠一个部门,往往孤掌难鸣,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家庭暴力、婚外情等现象。要建立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对疑难和重点纠纷进行联合调解,不断提高调解的效果。
二是完善处罚制度。由于目前的法律在现实执行中有一定的难度,使婚外情、家庭暴力等不仅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反而愈来愈严重,要认真贯彻“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原则,严厉谴责第三者插足、姘居和家庭暴力等不道德行为。对破坏婚姻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高额罚款、行政拘留等处分。要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取缔色情服务场所,净化社会空气,确保家庭和谐、健康、稳定。以上,就是本期大律师网的小编为您所带来的内容,欢迎阅读。如有疑惑可以联系大律师网,大律师网为您提供法律服务。
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然而我国婚姻家庭的现状却不稳定,且离婚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全社会加以关注、解决,从而形成合力把家庭矛盾纠纷带来的社会问题多角度、全方位的加以妥善处置。
一、家事矛盾纠纷的现状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国法院每年审结的一审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均在150万件以上,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去年已超过170多万件,约占全国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左右。以蒲城法院为例,2015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8575件,其中家事纠纷案件4659件,占民商事纠纷案件的25.08%,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高离婚率导致家庭很不稳定、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恶化、逃学厌学甚至违法犯罪等问题不断出现,同时,老年人赡养、未成年人抚养、遗产继承和析产、收养关系等方面也出现了问题。这些家庭矛盾纠纷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的方法、途径。
二、家事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一是年轻夫妻家庭观念、自我意识强,责任感相对偏弱,双方持家能力下降,很多小夫妻在没有坚实的感情基础,甚至在没有完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草率结婚,夫妻感情不深,在婚姻关系中为自己着想比较多,婚姻出现问题时不愿作出更多付出和牺牲,从而产生低龄婚姻矛盾纠纷中特有的“闪婚”、“闪离”现象。
二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人为了增加拆迁补偿款仓促结婚,甚至假结婚、假离婚。随后面对突如其来大笔拆迁补偿款,不少家庭因分割问题产生分歧而产生矛盾纠纷。
三是家庭道德观念的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夫妻长期分居、沟通交流时间较少,极易导致感情变淡,引发猜疑心态与婚外恋。另外夫妻一方随着经济收入增多,在家庭中逐渐享有绝对权威,容易给另一方造成较大的身心压力甚至伤害。
四是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面的原因,家庭暴力是引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在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的努力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家事纠纷案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积极稳妥地做好家事审判工作,有效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当前法院的重点工作之一。笔者以所在的蒲城法院为例,谈谈该院在三、在化解家事矛盾纠纷方面探索和努力。
一是建立了专业化审判团队。为了更好的做好家事案件审判工作,该院根据工作实际,与县编制委员会沟通协调,增设内设机构家事审判庭,抽调具有丰富家事审判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女法官组成家事审判团队,秉承以“家”促“和”理念,促进家事矛盾纠纷化解。
二是精心打造家事审判中心。设置了以“孝道、和睦、和气”为主题的家风文化墙,将中国优秀的家事文化传统与家事审判有机融合,传递和谐和睦的理念;设置温情调解室、心理咨询室、亲子室等,给当事人营造了一个和睦、宽容、温和、有助于化解矛盾的环境,引导当事人以积极、有担当的态度,看待和解决家庭矛盾。
三是创新了家事纠纷调处制度。结合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实际,形成了具有蒲城法院特色的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并制定了区别与其他民事案件的各类材料及相关宣传资料。同时,加大对家事案件法律宣传,改变传统审判方式,对于还可能修复的婚姻,实施“离婚冷静期”制度,坚持柔性化心理咨询引导等,形成了具有蒲城法院特色的调解优先家事审判方式。
四、对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的建议
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民族繁荣的重要基石。为妥善、及时、高效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立家事联席会议制度。家事纠纷化解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与综治、公安、检察、司法、民政、教育以及妇联、工会、团委等各方力量的协作配合,明确职责任务分工,力促在全县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综治牵头、法院推动、多方参与、合力促调”的家事纠纷化解工作大格局,建立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推进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婚姻登记机关要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室建设,围绕群众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婚前教育,宣传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培育良好婚姻家庭关系。引导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人才队伍的积极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免费提供心理干预、矛盾调和、政策咨询、儿童保护等方面的服务,预防和化解因离婚等问题引发婚姻家庭纠纷。
三是引导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妇联组织要积极发挥在家庭和社区的工作优势,组织开展 “三八”维权服务活动,畅通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建好信访接待室,加强反家庭暴力法治宣传,拓展网络等投诉受理渠道,推动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公安机关要积极贯彻反家庭暴力法,接收人民法院送达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协助人民法院做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工作;加强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有效干预,根据反家庭暴力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探索建立婚姻家庭咨询、心理服务等行业协会,将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委托给专业社会力量承担,并进行绩效评价,向社会公布。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化解的婚姻家庭纠纷,引导当事人自愿通过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妥善调处。法院作为审理家事矛盾纠纷的主力军,要在家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基础上,要及时总结经验,从审判组织、队伍建设、证明标准、制止家庭暴力、家庭财产申报等多方面进行家事审判专业化探索。
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有关单位和家庭律师、志愿者队伍等作用,加强家庭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倡导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敬老爱幼,互助友爱,维护平等、和谐、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改革高额彩礼等陋习,形成文明新风。积极推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网上信访 ”,做好婚姻家庭纠纷在线受理、统计、督办、反馈等工作,开展在线咨询、在线调解、在线立案,逐步推动相关单位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使婚姻家庭纠纷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情况下,都有相应力量及时介入开展工作,提高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效力。
一、基本情况
近五年来真武镇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数据: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19件,其中调解婚姻家庭纠纷103件(离婚诉讼的88件,抚育费纠纷11件,赡养纠纷4件),占24.5%。
二、婚姻家庭纠纷呈现新特点
1、夫妻因感情、经济发生纠纷的居多。主要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流动造成夫妻两地分居时间过长,感情疏远,一旦在一起时就出现话不投机,或者对双方感情不信任,经济收入不明晰而出现争执。近年来,在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通过调解和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件数占法院整体受理离婚案件数的半数以上。家事案件中以离婚案件居多,且近年来一直呈现出居高不下的趋势。
2、分家析产纠纷在城镇或城郊区域多。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镇规划区内大面积房屋征收,涉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引发家庭矛盾纠纷较多,包括赡养的负担、债务的承担、财产继承等,案情比较复杂。
3、抚养费纠纷受理数据逐年增长。涉及抚养费纠纷的案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离婚时不要求对方承担抚养费的一方现起拆要求对方承担抚养费;另一种是要求增加抚养费。分析原因,一部分是因为生活变故、生产经营不佳,导致经济失衡,不能按原协议履行。一方面主要是因为有部分当事人企图通过不要求对方承担抚养费的方式快速达到离婚目的,进而再利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
4、赡养老人纠纷呈现略升趋势。因老人生病费用承担和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陪护时,子女发生纠纷。农村高龄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医疗保障水平低、无积蓄,如因重大疾病需要一定医药费或陪护,经常出现儿女之间尽义务的不平衡性。家庭之间发生纠纷。有的女儿认为,赡养老人是儿子的事,自己出嫁未分到家产,就不应尽义务;有的是,儿子不问的,以各种理由推给女儿赡养。
5、独居老人再找伴侣,引发家庭纠纷。有些丧偶老人不愿与儿女居住,有的老人对财产没有妥善安排好,还有的老人本身没有生活保障,遇到合适对象时想再成家,往往遭到双方子女反对,有些甚至冷落老人,不尽赡养义务。
三、分析原因
1、造成离婚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本地区子女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多,加之独生子女多,双方家长过多干涉小夫妻生活,形成风不让雨、雨不让风,矛盾上升为两家矛盾。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多,一方带孩子在留守上学,交往复杂,夫妻分居,容易造成感情破裂。三是信息时代,诱惑大,人机交流多于人与人的交流。四是农村婚姻出现低龄化和高龄化的分割。低龄化表现为农村中父母认为孩子考不上高中,不如早点走上社会,成个家,往往职高一毕业就结婚,许多孩子还没有真正有担当,造成婚姻基础不牢靠。高龄化表现为有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女孩,适龄期眼光高、高不成,最后由于年龄大了低就,婚姻基础也不牢。
2、赡养老人纠纷分析:一是因为社会保障水平不高,重大疾病医疗费高,农村老人基本无积蓄。二是存在“只顾小不顾老”的思想。为了下一代不惜一切代价,买房买车,老人生病不愿拿钱,即使出钱也有上限,更谈不上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三是子女家庭间意见不统一,有的子女家庭成员中对赡养老人的观点不统一,特别是儿媳、女婿不太情愿承担过多义务。
四、对策建议
近年来,真武镇妇联始终把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理念贯穿于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之中,以“四结合”为工作切入点,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参与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工作方法和途径。
一是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与家庭创建相结合,坚持平安家庭的创建,实现家庭“六无”目标(即无毒、无赌、无邪教、无传销、无暴力),通过法在家庭、学在家庭、情在家庭,形成家家创平安、平安进万家的良好局面。坚持“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系列创建,丰富活动载体。在家庭家风建设中抓住婚姻家庭、尊老敬老、家庭教育等方在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家庭家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的抓手,深入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同时将家庭家风与各类特色家庭创建、主题道德教育相结合,与精神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相整合,组织家庭交流文明家风,展示和谐风貌,传育家训家规,激发广大妇女和家庭的参与积极性,扩大家庭家风建设的吸引力和覆盖面,用好家风,带动好民风。
二是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与“大调解网络”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的优势,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纳入到镇大调解工作流程。我镇为了改变村级调委会调处婚姻家庭矛盾力量不足,调处能力不强的现状,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威望的老同志在调处矛盾纠纷中的特殊作用,充实基层一线调处力量,在各村建立由3至5名老同志组成的“夕阳红”婚姻家庭矛盾调处工作室,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促进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与扶贫济困慈善活动相结合,常言道:贫困夫妻百事哀。据调查近40%的婚姻家庭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困难造成的。因此将对贫困家庭的帮扶和困难女童的助学作为从根本上减少家庭矛盾纠纷产生的基础工作来做,长期坚持扶贫助困活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村人员加强宣传,在年轻时有条件的尽量参保,保障年老体衰时有更高的保障水平,不要过多依赖子女。
四是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与妇联妇女法律援助相结合,充分发挥信访窗口和法律服务所妇女维权岗的作用,筑好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
本溪:石桥子派出所“四项措施”做好矛盾纠纷化解
工作
[日期:2017-09-05] 来源:高新分局
作者:谢林
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提升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巩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确保辖区治安稳定。本溪市高新区公安分局石桥子派出所紧紧抓住矛盾纠纷的排查研判、调处化解、机制建设等环节,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采取四项措施,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是立足防范,及时排查超前掌握。石桥子派出所组织责任区民警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及时获取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准确把握矛盾纠纷动态和重点人员动向,超前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根据矛盾纠纷动态发展规律,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和社情动向,切实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教育引导,真情服务消除隐患。石桥子派出所立足于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在警务室、社区、村委会、市场、学校等地方开展法律宣传,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出现的矛盾纠纷,用合法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设置宣传栏、发放传单,深入学校、企业看展法律讲座等形式,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拓宽维权渠道,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进一步增进警民关系建设。突出走群众路线,夯实群众工作基础,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着想,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切实把预防和处置矛盾纠纷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过程。切实做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屏障,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办好群众的事,维护好群众的利益。
三是注重细节,抓住实质妥善化解。在处置邻里之间因占用公共空间、道路通行等长期积怨问题,劳资争议、婚姻家庭等复杂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石桥子派出所通过深入调查情况,周密分析问题,不重此轻彼,从根源入手,对症下药,在化解纠纷的同时,设法解决双方积怨,防止矛盾纠纷越积越深,产生不良后果。
四是因情施策,规范执法务求实效。石桥子派出所在处置各类矛盾纠纷时,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需,做到“敬之以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立之以信”,以真情实意感化当事人,并要求全体民警树立“纠纷不化解不收兵,矛盾不解决不收兵”的理念。采取“耐心加恒心”的方式,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坚持不懈化解好每一起矛盾纠纷,以诚心取得群众的信任。在处置矛盾纠纷时,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严格落实各项执法工作规定,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对个别无理取闹,借机滋事的违法人员,落实证据后,坚决予以打击,毫不姑息,杜绝当前盛行的“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怪现象。
第二篇:浅议矛盾纠纷化解
浅议矛盾纠纷化解的“诊”字功
有效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与平安是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尤如医生查病、确诊、用药、复查、确愈的过程,而其中“诊断”是关键。调解工作者练好“诊”字功,就能“对症下药”,最
终取得调解成效。根据实践体会,化解矛盾纠纷的“诊”功包括:
“听诊”:访民情 查隐患
听诊(auscultation)原意是指医生根据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声音,用听觉来判断是否正常的诊断方法。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听诊”,目的在于发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普遍的问题、最特别的问题和最需解决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哪里“易病”、哪里“将病”、哪里“已病”,从而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工作奠定基础。为有效为了确保“听诊”听得“真”、听得“实”,可以从三个途径入手:①通过聘用“土生土长”的调解员和矛盾纠纷信息员,掌握“一线”的民情民意,及时收集可能发生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与群众对此的基本意向,通过归纳总结掌握社情民意的基本类型,“清晰”工作的“主攻”方向及基本方式和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②合理划分管理网格,确定管理“责任田”。“责任田”负责人除了要入户普查外,还要对重点人员、重点群体进行“特别走访”,排查异常情况,做到“有病无病”心中了然,并落实应相应的“预警”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③对已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苗头”,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分析,确定可能是诱发“大病”或系“小疾”,是“急症”还是“慢性病”,从源头入手作出科学的处置决策,将可能造成的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发芽”之前,不打“不划算之仗”。
“会诊”:大调处 解难题
会诊(consultation)原意是指由2个以上的医生共同诊断疑难杂症,现也常用来比喻几个方面共同研究解决生产、工作上出现的疑难问题。现代社会矛盾纠纷纷繁陈杂,诸如拆迁纠纷、历史遗留纠纷等,涉及人数多,弥留时间久,仅靠某个部门调处显然难有作为。对矛盾纠纷实行“会诊”,实际就是发挥“大调解”的作用,推进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无缝对接,做到资源互补、工作互动。“会诊”的方式很多,主要有:①“个案会诊”,即对相对复杂、事涉个体的纠纷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的联合调解。如化解“村民待遇”纠纷,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民政、综治、司法、公安和村组织、村民代表共同参加,使化解矛盾内容上合法,程序上无误,结果上合情合理。②“现场会诊”,即在纠纷发生“标的”地实地调解。如“山林权属”纠纷调解,因其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更不能“纸上谈兵”,必须现场勘查做到“图实相符”,决定了调解此类纠纷必须是“现场调”,才能“一箭中的”。③“专业会诊”,即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就专业性强的纠纷集中力量专办,以期更快、更彻底解决之。如“医疗事故类”纠纷,专业性强“非常人能办”,只有在相关职能部门、专家、法律服务者及医患双方进行充分沟通,才能拿出大家都信服的方案。④“跨界会诊”,即针对跨行业、跨区域矛盾纠纷进行会诊。如针对边界地区发生的各种纠纷,组织“两边”相关部门和专家深入矛盾发生地进行现场指导,商讨制定处置方案,落实工作对接等。
“急诊”:快介入 化危机
急诊(Emergency treatment)原意为紧急情况下的治疗。社会生活中充满“变量”,突发性矛盾纠纷不可避免的存在,需要“紧急治疗”,以防止进一步酿成悲剧。突发性矛盾纠纷是指那些因突发事件或政策性变革等导致的,如调处不及时,很可能快速升级、激化的矛盾纠纷。如近年来多地因交通事故引发群体性堵路事件,原下放垦民因政策变化形成的集体上访事件等都属于此类。“急诊”的要求是“快、稳、准”,但能否实现要求,主要取决于:①未雨绸缪,建立完备的突发性矛盾纠纷的应急调解预案,包括应急调解领导机构,应急调解工作机构,处置、调查突发性事件和善后处理的工作程序等,做到“战必有备”。②快速稳控,建立针对重点关注的矛盾纠纷,如医患纠纷、拆迁纠纷、集体性劳动争议、边界纠纷、涉诉信访案件等有可行的应急调解协调机制,使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各调委会、专职调解室、法律服务单位等司法行政资源有条不紊、及时介入,做到“战必能上”。③强力调解,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人才库”,包括职能部门的调解“能手”,专业调解的“高手”,民间调解的“土专家”等,凡有“一面之长”的均纳入其中,随时能按调解需要组建一支应急调解小组投入“急诊”之中,做到“战必能胜”。
“复诊”:勤回访 促履行
复诊(further consultation)原意是对已就诊的病人进行再次诊断,以确定是否继续治疗或已痊愈。矛盾纠纷的调解终
第三篇: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经验材料
(2018年6月 日)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跨地域利益冲突日渐凸显,单一纠纷解决方式已不能及时高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县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和中央、省、市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系列要求,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积极整合调解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探索成立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心,进一步丰富了人民调解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并完善了多元调解机制,收到较好成效。
一、准确定性定位,建立健全机构
**县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心由县综治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指导,依法在县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落实了专门办公场地和办公经费,与县医调委合署办公。中心设立调解、接待及候调大厅、调解员办公室,在接待及候调大厅配备触摸屏、墙面显示屏,在调解大厅安装视频监控,对调解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同时实行派驻制,在县法院、县交警大队、攀莲派出所、北部乡镇、南部乡镇成立调解工作室,结合各部门、片区
2人权利的原则;五是坚持免费调解的原则;六是坚持接受综治、司法行政、法院等部门监督指导的原则。
(三)规范“八步程序”。一是受理矛盾纠纷:中心工作人员对当事人口头申请、书面申请、网上申请的纠纷进行受理登记。二是确定调解人员:当事人可以从大调解网站专家库里了解调解员的基本情况、业绩、专长等,自由选择调解员,也可以由中心工作人员指定调解员。三是调查核实:中心受理纠纷后,向双方当事人了解纠纷事实和双方的诉求,向双方当事人和相关单位收集资料。对重大疑难纠纷,由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讨论,最后确定调解方案。四是告知相关事宜:调解员调解前向纠纷双方宣传有关法规政策,及时告知双方的权利、义务。需要技术鉴定的,告知当事人申请各种技术鉴定。五是开展调解:调解一般在中心或中心派驻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员也可主动上门开展调解。六是制作调解协议:对调解成功的纠纷,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应注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双方责任、达成的共识、履行方式和期限等。对有履行期限的调解协议,建议双方申请司法确认。七是回访纠纷:了解当事人对调解员、调解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对有履行期限的纠纷进行回访,了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八是整理卷宗:中心对每件受理的纠纷建立统一规范的档案台账。
四、完善工作机制,保障高效运行
将机制建设作为保障工作正常运行的“火车头”,建立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调解工作效率和水平。一是建立前端引导机制。中心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网站及手机APP。当事人可以通过中心大屏或手机APP从调解员专家库里选择调解员;可以通过阅读调解员之前调解的成功案例,提前衡量需调解事件的可能性结果;可以通过阅读登载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快地查询到自己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相关法律条款;可以通过中心QQ群、微信群等与中心专职调解员进行互动交流,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答疑,并开展对当事人心理疏导及调解的前端引导。二是建立联动调解机制。一方面,针对疑难纠纷,中心可以第一时间整合专职调解员进行调解,也可以发函邀请相关调解组织调解员参与调解,相关调解组织也可以发函邀请中心调解员参与调解。另一方面,中心采取进驻部门、进驻乡镇的方式与相关调解组织联动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县大调解办为第三方调解中心的主管部门,县司法局、县法院为中心的业务指导部门,定期对中心调解工作进行指导,确保每一件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均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相关要求进行,做到公正公平中立。
**县建立运行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心的实践,是新形势下
第四篇:矛盾化解经验材料
海口:矛盾“减压阀”是怎么样炼成的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琼山区甲子镇加朝村是海口市最偏远的村庄之一,和旧州镇美本村闹纠纷争斗了30多年。原因是双方对一块权属不清晰的坡地长期存在较大争议,历史上两村曾发生过两场有数百人参加的械斗。
海口市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后,抽调区司法、国土、林业和两个镇的干部分别深入两村调研,查找证据,经过细致深入的调解,双方最终签订了和解协议书。为告诫后人,两村专门沿着权属界线挖了一条沟,并立上石碑,命名为“和解沟”,以示永久和好。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这是我们推动这项工作的根本目的。”海口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军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0年以来,各乡镇(街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隐患3849宗,统一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451宗,调处成功率94.4%,基层大量矛盾隐患被化解在萌芽状态。
整合资源,多方参与
海口市综治办主任冯少雄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的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受理、统一排查、统一分流、统一调处”的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司法、公安、国土、民政、心立即组织当地党员干部深入各个村庄,经过4天周密细致的工作,最终感动了参与事件的群众。之后,中心还积极寻求各种支持,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传为一段佳话。
“我们现在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甲子镇镇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主任王式福介绍,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排查受理矛盾900多宗,成功调解了850宗。两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民事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也没有发生过群体事件和越级上访,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海口市政法委副书记田丽霞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在工作上还建立了“五个到位”工作法,即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群众的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对确有生活困难的群众帮扶到位、对参与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群众教育到位、对无理取闹的依法处理到位。
陈军表示,海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在两年多的实践中真正做到了为了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成为社会管理中的“减压阀”。这项创新实践已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在党、政府、社会与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
摘自:《半月谈》2011年第6期
第五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
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易激化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XXX立足本职,落实市委、市政府三调联动机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调处机制,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预防社会矛盾的更要手段之一,近年来XXX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XXX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以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落脚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国资系统内形成并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改制措施、重大项目建设、环境影响等方面都要先评估再执行,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保障和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工作里也发现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跨度长,有些问题由于缺乏政策依据,协调难度大,实质上的突破很难,容易引发个人和群体的重复上访。二是矛盾纠纷容易被激化和群体化,矛盾在突显出来后,一旦没有及时妥善处理,容易激化矛盾,从而向群体化转化,造成工作被动。三是调解工作经费不足,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调解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在单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调解人员的培训、调查经费的落实,以及宣传工作开展难度大,且多数基层调解员都是身兼多职,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
在今后的工作中,XXX将进一步落实三调联动机制,并结合工作实际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本着预防为主原则,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协调,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是加强调解人员队伍建设,创新调解手段,将情、理、法相互结合,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完善多元化解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