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煤矿山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曲靖市非煤矿山领域风险分级管 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 机制试点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快推进我市非煤矿山领域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全市非煤矿山领域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建设工作部署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应急管理部《遏制非煤矿山领域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消除和减少事故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及时找出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以科学预防和精准监管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分级监管和属地管理制度,针对高风险和存在重大隐患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矿山、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实施差异化、精准化安全监管,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二、基本原则
——试点示范原则。省安监局确定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邱家梁子磷石膏尾矿库等17户非煤矿 山企业为省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企业,结合工作推进的需要,市级又在全市确定了50户市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企业。各县(市、区)要按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创新,抓住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紧盯较大以上风险、各类事故隐患,确定相应的试点企业,指导企业建立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自治的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紧盯单班井下作业人数50人及以上、开采深度800米及以上、“三下开采”的地下矿山和排洪设施严重损坏的尾矿库等重大安全风险,通过科学辨识评估和严格分级管控,筑牢非煤矿山领域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系统防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综合研判,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全面建立覆盖矿山企业和外包施工单位,覆盖矿山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关闭全过程,覆盖重点设备设施、重点岗位、重点工序和重点部位的双重预防防控体系,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
——全员参与原则。要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组织全员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教育培训,开展全员、全天候、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辨识,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持续改进原则。要通过辨识风险、排查隐患,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责任,实现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闭环管理。要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工作有机结合,定期评估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促 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分级管控原则。企业要对辨识的风险和排查的隐患实行分级管控,强化对较大风险的管控和各类隐患的治理,实现风险可控、隐患可防的目标;各县(市、)区安监局要对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严格落实分级分类、差异化动态监管,明确监管重点,落实针对性监管措施,提升科学化、精准化监管水平。
三、目标任务。
至2018年底,市级确定的试点企业要初步建立“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科学分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系统管控体系,形成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自治的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推进全市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县(市、区)安监局在企业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科学评定每家矿山的安全风险等级,绘制本区域非煤矿山“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等级电子分布图,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坚实基础。
四、精准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8年8月25日-9月10日)
1.健全工作机构和制度。要建立包括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员工代表(经验丰富的员工)在内的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责任部门、保障措施、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等,牵头组织各部门分岗位、分工种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体系。企业自身技术力量不足,首次辨识可聘请外部机构或专家帮助开展 相关工作。
2.开展全员教育培训。要组织对全体员工开展关于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技巧与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使全体员工真正树立起风险意识,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知识,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要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辨别工作场所的危害与风险、环境因素与影响;区分固有危害、行为危害和程序危害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并将相关知识和理念传播给全体员工,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3、收集相关信息。要充分挖掘确认相关资源信息,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供必要的外部和内部基础资料。一是外部信息。企业适用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监管要求;企业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矿山企业供应商、承包商以及矿山周边企业、居民等相关方和矿山企业的关系,相关的诉求和安全风险承受度;国内外同类发生过的典型事故情况。二是内部信息。企业管理现状,各阶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普通员工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情况;建设、生产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勘查、设计、评估评价、检测检验、专项研究、实验报告等;企业成立以来的事故情况。
(二)、风险评估阶段(2018年9月11日-9月25)
1.合理划分风险单元。要对现有的生产系统、设备设施等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管理层次(岗位、班组、车间、厂矿、企业五级)或生产系统(地下矿山:开拓、采矿、提升运输、防排水、通风、供配电、充填、压气、通讯、供水消防、工业场地、排土场等;露天矿山:开拓运输、采矿(穿孔爆破)、边坡、供配电、防排水、排土场、工业场地及周边环境等; 尾矿库:放矿筑坝、坝体(包括排渗)、排水、回水、周边环境等)划分风险辨识和评估单元,其中岗位单元是安全风险评估的最基本单元。
2.全面辨识各类风险。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动全体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作业人员从作业活动、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岗位人员、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要突出关键岗位或危险场所,尤其是采掘、提升、爆破、通风、排水等关键岗位和大面积采空区、乘载人数30人以上的提升罐笼、露天矿山高陡边坡、排洪设施不畅的尾矿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下矿山采掘工作面、深部矿井岩爆区域等危险场所的安全风险辨识,将风险影响因素、成因、可能的影响范围和事故类型查明,将其作为管控风险、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重点。
3.开展风险评估分级。在全面辨识安全风险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风险导致事故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在确定每一项安全风险等级的基础上,还要按照短板原理(选择评估单元中安全风险的最高等级作为该评估单元的安全风险等级)或综合加权的方法确定各岗位、各生产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
4.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针对辨识出的每一项安全风险,要从管理、制度、技术和应急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消除、终止、替代、隔离等措施消减风险或采用管理和监控手段监控风险,确保每一项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要重点抓好高风险工艺技术、高风险设备设施、高风险材料和高风险岗位的防控,抓好中毒窒息、火灾爆炸、透水、坠罐跑车、大面积冒顶、尾矿库溃坝、硫化氢中毒等风险防控,抓好外 包队伍施工、井下动火作业等环节的风险防控。要注重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加强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严格执行设备定期更新,及时淘汰落后工艺装备。
(三)风险分级管控(2018年9月26日-12月5日)1.实施风险分级管控。要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明确各等级安全风险相对应的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人员分级管控的范围和责任,将责任分解到与生产过程相关的领导、部门、车间、班组的每个人。要重点关注和管控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对于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应实施多级联合管控,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遏制较大事故。要加强岗位风险管控,员工进入作业岗位时,必须对岗位的安全风险状况和各项管控措施进行安全确认,并进行班组危险预知、设备检查等活动,消除不规范行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管控到位。企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风险预知预控的复核检查,确保管控措施有效落实。对岗位出现的异常情况或临时生产活动应立即进行现场风险分析,制定相应对策措施,在管控措施落实后方可进行后续相关活动。
2.强化检查督促落实。要根据工作实际要求和职责分工,从矿级领导、车间(部门)领导直至班组长,层层带头示范,级级传导压力,逐月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在日常管理中对相关单位、责任人通过查阅相关记录、抽样检查、现场考试等方式,对其安全风险管控认知、岗位风险识别、管控措施落实等方面进行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应真实、准确、可追溯,确保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
3.加强变更风险管控。结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重大变更范围》,凡是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设施发生变更,一律要重新开展全 面的风险辨识,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凡是企业组织机构发生变化,一律要评估、改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措施,落实责任主体,确保风险可控、隐患可查;凡是企业发生伤亡事故,一律要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情况进行重新评估,针对事故全链条修正完善双重预防机制各个环节;对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采掘工作面、生产巷道、运输道路、边坡、尾矿坝等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作业场所,应随变动情况适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及时调整管控措施。
4.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之后,要建立风险清单,风险清单应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主体、管控措施等内容。企业要对辨识的重大安全风险登记造册,对重大风险存在的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工艺技术条件、技术保障措施、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部门及工作职责等进行详细说明,并及时上报各县级安监局。
5.建立风险公告制度。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矿山入井(坑)口、交接班室等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见示例)。将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后果、影响范围、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理方式、措施落实责任人、有效期、报告电话等信息标识清楚,公告内容应及时更新和建档。要结合已推行的重点岗位安全操作责任清单,制作重点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岗位安全操作要点、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管控措施及应急措施等内容,便于员工随时进行安全风险确认,指导员工安全规范操作。要将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作为岗位人员安全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基础资料之一,并在应用中不断补充完善。
6.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要根据风险评估分级的结果,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生产区域,在矿区总平面布置图、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尾矿库周边环境图等图纸上绘制全矿“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用信息化手段将矿山内部各生产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展示出来。对于重要单元或区域,可根据风险管控的需要绘制单独的风险分级分布图,如对大型复杂系统,可按生产中段平面分层绘制。
7.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隐患整改不落实追责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主动排查治理隐患的自觉性。要开展全过程、全天候的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防范中毒窒息、火灾、透水、坠罐跑车、冒顶片帮等重点事故,突出井下采掘、提升、运输、通风、防排水、供配电、防灭火等重点系统,对排查出的隐患做到资金、责任、时限、措施、预案“五落实”。要强化重大安全隐患督办核销,对照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共48条)等规定的非煤矿山重大安全隐患标准,及时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排查的重大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
8.完善闭环管理制度。要结合1+3+5长效机制建设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及时填报自查和自改事故隐患信息,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账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要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制、事故隐患整改公示制、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制等工作制度,使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完毕都处在监督管理下,使排查治理工作成为一个“闭合线路”。
9.强化实施绩效考核。要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绩效考核办法和经济责任制考核细则,依据检查结 果,重点从风险评估与实施职责落实、风险管控流程覆盖的深度和广度、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企业实际安全绩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必要的奖惩激励,确保按进度计划完成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任务,实现双重预防工作绩效。
(四)、总结提升阶段(2018年12月6日-12月31日)1.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要结合非煤矿山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信息化平台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信息平台,将信息平台与相关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与政府及各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逐步实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实时监控,以及对企业安全风险的实时感知,实现事故后治理向事故前风险管控的转变。
2.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针对日常和定期检查中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要认真分析原因,剖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缺陷,对发现的偏差及时逐项纠正,确保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要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标准化建设有机融合,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降低事故发生风险;通过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推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循环改进,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
五、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
(一)科学评定风险等级。
要结合已经实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在企业全面辨识安全风险、完成评估分级、落实分级管控措施 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安全业绩、安全标准化、固有风险、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等因素,重新评定矿山安全风险等级,及时调整、转换原风险等级(A、B、C、D四级分别对应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高风险,即:蓝、黄、橙、红四种颜色标示),并按要求进行公告。
(二)重点关注固有风险。各县(市、区)安监局在评定矿山安全风险等级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固有风险:
1.地下矿山:单班井下作业人数50人及以上、开采深度超过800米、“三下开采”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或者周边环境复杂。
2.露天矿山:边坡高度超高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或者周边环境复杂。
3.尾矿库:坝体稳定性验算结果不符合设计规定、干滩面积太小、侵润线太高、排洪设施严重损坏或堵塞以及库址地质条件或者周边环境复杂。
(三)落实区域风险管控职责。各县(市、区)安监局在对辖区内企业安全风险评级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安全生产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绘制本地区企业安全风险分布图。要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自的安全风险管控重点。通过风险管控技术、制度和管理等措施的运行,把较大以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四)实行差异动态监管。各县(市、区)安监局要结合自身监管力量,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计划,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区域、企业确定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监督检查重点内容,实施差异化监管。要定期对辖区内各区域、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动态确定风险等级,并相应调整管控措施。紧盯较大以上安全风险,落实重点安全监管措施,确保较大以上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要采取“双随机”、突击暗查、联合执法、专家会诊、等方式,指导督促企业有效防 控各类安全风险,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推动企业加快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五)着力加强源头管控。要严格安全准入条件,对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位于自然保护区等的非煤矿山一律不予许可审批;严格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新改扩建非煤矿山建设项目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将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与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审批、安全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强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
(六)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要大力推动大理祥云县非煤矿山信息化平台建设经验,加快推进非煤矿山信息化建设,促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生产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高速传递、互联互通和广泛性、准确性等优势,通过网络通信、数据管理、视频监控、语音接入等对企业作业现场和生产区进行动态视频实时采集和远程监控管理,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安全生产在线监管,有效解决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队伍力量不足,破解人少任务重、效率低等短板和难题,让“四不两直”督查成为常态,行业监管更加有效,企业主体责任更加落实。实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及社会服务组织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针对高风险和存在较大以上隐患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远程监测、自动化控制、自动预警和紧急避险等设备设施的使用,提升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安监局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业务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业务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采取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骨干专门抓的工作模式,将非煤矿山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建 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要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落实责任,加强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紧紧围绕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抓住辨识管控重大风险、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两个关键,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示范带动。各县(市、区)安监局要督促企业加强对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掌握企业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办法、风险管控措施,以及隐患类别、隐患排查方法与治理措施、应急救援与处置措施等,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要大力推进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积极探索总结有效做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强化示范带动。
(三)、强化舆论引导。各县区安监局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推广一批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先进典型,曝光一批隐患突出、事故多发的企业,为推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四)、强化督促检查。各县(市、区)安监局要结合汛期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非煤矿山信息化平台建设和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情况的督促检查,积极协调和组织专家力量,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于每季度20日前将本季度阶段性推进情况上报市安监局监管科。要把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作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对消极应付、工作落后的企业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第二篇:双重预防体(非煤矿山)
安全生产“学规、懂规、践规”(最新发布)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非煤矿山)
一、单选题(67题)
1.()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A.事故控制 B.风险管控
C.隐患排查 D.安全培训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级,其中()级最危险。A.5、1 B.4、1 C.5、5 D.4、4 3.风险级别中()级别最高? A.红色 B.橙色 C.黄色 D.蓝色
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 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
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A.精神损害 B.健康损害 C.身心损害 D.心理损害
6.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A.个体行为 B.人为因素 C.环境因素 D.光线因素
7.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的组合。A.严重性 B.适应性 C.必要性 D.有限性
8.()是风险管控的基础。A.风险分析 B.风险评价
C.排查风险点
D.风险分级
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 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10.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A.应统一 B.同行业应统一
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
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11.()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A.企业
B.中介机构
C.安监部门 D.主要负责人
12.企业应建立以()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A.主要负责人 B.分管安全负责人 C.安全机构负责人
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基层单位、责任人 B.所在单位、责任人 C.责任单位、责任人 D.各级单位、责任人
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A.效果验证
B.效果验证与更新 C.效果评价
D.效果验证与评价
15.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划分等级。A.风险评价 B.评价结论 C.评价结果 D.风险评估
16.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
A.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B.风险越小,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C.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低;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D.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下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上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7.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等内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A.应急预案 B.应急电话 C.联系方式
18.企业应对()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A.一级风险点 B.二级风险点 C.三级风险点
19.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A.较高级 B.相匹配 C.同级别
2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的学习义务。
A.本岗位风险点及危险源
B.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 C.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级别
2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部署实施阶段包括宣传发动、法律法规学习、()、落实分工四个步骤。A.考试 B.培训 C.教育
22.危险源分级,遵循()的原则,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分级。A.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B.定量计算 C.定性分析
23.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落实分工阶段,企业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的职责,按照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的任务。A.制定风险管控责任制 B.编制风险管控清单 C.编制风险点管控计划
24.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运行制度、相关概念、()等。A.风险点排查方法 B.危险源排查方法 C.风险排查辨识方法
25.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专业组负责本专业风险点划分、()、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A.危险源分级 B.危险源排查 C.危险源辨识
26.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等4个步骤。A.隐患辨识、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B.隐患排查、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C.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27.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组织一次;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组织一次。A.每月、每周B.每月、每日 C.每季度、每月 D.每季度、每周
28.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制度包括()。
A.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B.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C.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2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组职责:一是负责本工作组范围内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编制;二是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具体工作,确保能够将所属范围的风险点全覆盖辨识,及时向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三是()。
A.制订所有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B.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C.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表,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3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使企业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B.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C.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得到提升。D.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实现零风险、零事故。31.地下开采矿山提升系统风险点包括()、液压制动、润滑、电控、操作、信号、保护装置、罐笼、井架、井筒、配电、停电检修、电焊作业、机房作业、环境因素、斜井提升、竖井装卸载系统等风险点。A.提升机主机 B.提升机 C.提示机滚筒
32.地下开采矿山运输系统风险点包括()、井口地面运输、平巷人车、斜井人车(猴车)等风险点。A.平巷运输 B.大巷运输 C.斜井运输
33.地下开采矿山爆破系统风险点包括()、炸药库等风险点。A.爆破起爆 B.爆破布线 C.爆破作业
34.地下开采矿山通风系统风险点包括主扇、()及防尘、风门、风路、操作等风险点。A.局扇 B.风筒 C.风管
35.地下开采矿山供电系统风险点包括供电线路、()、停电检修、应急处置等风险点。A.变电站 B.变压器 C.电气接地
36.地下开采矿山供水系统风险点包括供水作业、()等风险点。A.供水阀门 B.供水管路 C.供水水源
37.地下开采矿山排水系统风险点包括泵体、电机、管路、保护装置、()、泵房配电、水仓清淤、检修等风险点。A.排水记录 B.排水操作 C.排水工艺
38.地下开采矿山压风系统风险点包括()、用电作业等风险点。A.空压机操作 B.空压机启动 C.空压机值守
39.地下开采矿山采掘系统风险点包括采矿工作面凿岩作业、掘进工作面凿岩作业、()、采场耙矿、掘进出渣、锚网支护、喷砼支护等风险点。A.采场支护作业 B.采场浮石处理 C.采场支柱
40.地下开采矿山辅助系统风险点包括一般仓库、()等风险点。A.危化品库 B.炸药库 C.氧气乙炔库
41.企业应将防治水系统存在的水害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进行管控。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42.企业应将采空区、采掘作业存在的顶板大面积垮塌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进行管控。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43.企业应将通风系统存在的中毒和窒息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进行管控。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44.企业应将矿山生产中用于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存在的坠罐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进行管控。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45.井下炸药库为1级风险点,其中:“爆破器材超量存放”危险源的管控措施是()。
A.炸药量不得超过三昼夜
B.雷管及其它器材量不得超过10昼夜 C.以上都是
46.“采矿工作面凿岩作业”风险点,其中:“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超标”危险源的管控措施是()。A.作业前通风至少15min B.配备有害气体检测仪,作业前班组长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合格后职工才能进入工作面
C.以上都是
47.“采场耙矿”风险点中,危险源“顶板淋水出现淋水等异常情况”属于()级危险源。A.1 B.2 C.3 48.风险点“供电线路检修”的危险源“检修时未设警戒”的管控措施为()。A.拉线警戒 B.设人站岗
C.拉线警戒,设人站岗,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49.风险点“井筒”的危险源“钢丝绳直径缩小超标,断丝超标”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机械伤害 50.风险点“井筒”的危险源“防坠器或松绳保护装置失效”的管控措施包括()。A.每天检查并空罐试验一次,及时修复
B.每半年一次防坠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以上都包括
51.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风机未检验检测”风险分级为()。A.红 B.橙 C.黄
52.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风机未检验检测”管控措施包括()。A.发现问题后停止生产并汇报车间 B.发现问题后立即处理 C.发现问题后立即停风
53.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湿手操作主扇风机按钮”管控措施是()。A.擦干手后操作 B.戴绝缘手套操作 C.以上都可
54.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湿手操作主扇风机按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是()。A.触电 B.火灾
C.其它伤害
55.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噪声大”的管控措施是()。A.远离设备
B.安装噪声检测仪 C.佩戴耳塞
56.对风险点“主扇”,检查主风机操作的标准是“主扇风机正常运行”,风险分级为()。A.红 B.橙 C.黄
57.对风险点“主扇”,检查主风机操作的标准是“主扇风机正常运行”,不符合标准的后果是()。A.中毒和窒息 B.触电 C.火灾
58.对风险点“主扇”,检查接地的标准是“主扇电机接地符合要求”,不符合标准的后果是(B)。A.中毒和窒息 B.触电 C.火灾
59.对风险点“主扇”,检查接地的标准是“主扇电机接地符合要求”,管控措施是()。
A.检查接地情况
B.发现不良及时汇报处理 C.以上都是
60.对风险点“主扇”,检查环境的标准是()。A.主扇风机周围无杂物或者易燃物 B.主扇风机周围无人员作业 C.主扇风机周围无明火 61.对风险点“局扇”,检查标准为“局扇停放位置合理”,管控措施之一是抽出式通风局扇距迎头不超过()m,风筒无漏风。A.5 B.8 C.10 62.对风险点“风门”,检查标准为“风门关启及时”,管控措施是()检查,及时关启”。A.每班 B.每天 C.每周 63.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操作”的危险源“紧急停车按钮失效”风险分级为()。A.红 B.黄 C.蓝 64.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操作”的危险源“紧急停车按钮失效”风险分级为()。A.红 B.黄 C.蓝
65.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操作”的危险源“听不清信号盲目开车”的管控措施包括()。
A.看视频自己判断 B.信号不明不得开车 C.询问副司机
66.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操作”的危险源“过卷开关动作不灵敏”的管控措施包括()。
A.每班提升前做一次实验 B.发现问题汇报车间 C.以上都是
67.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机房作业”的危险源“设备运行时,调试或擦洗设备”易发事故类型是()。A.触电
B.机械伤害 C.物体打击
二、多选题(32题)
1.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或它们的组合。A.根源 B.状态 C.行为 D.环境
2.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ABCD)。A.物的危险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管理上的缺陷 D.环境缺陷
3.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和环境因素四类。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管理因素 D.社会因素
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危险源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管控
D.风险培训
5.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A.会出现什么事故
B.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C.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D.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6.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要把握“危害较大”和“整改难度较大”两个要点。企业的现场有()情形之一的,可按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A.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
B.物料管道跑、冒、滴、漏
C.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电机、灯具、开关等)不防爆 D.在生产区域饮水
7.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类生产现场隐患,包括:()。A.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B.未遵守劳动纪律
C.未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 D.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8.隐患排查方式主要有()。A.综合检查 B.专业检查 C.节假日检查 D.四季检查 E.日常检查
9.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A.综合性隐患排查 B.专业性隐患排查 C.风险点排查
D.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10.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A.场所 B.环境 C.人员 D.设备设施 E.活动
11.风险点排查应按()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A.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 B.场所、部位 C.装置、设施 D.作业活动
12.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包括()。A.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
B.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C.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D.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E.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13.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14.隐患排查依据主要有()。A.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B.技术标准
C.事故教训经验总结 D.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
15.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A.岗位纠正 B.班组治理
C.车间、部门治理 D.公司治理
16.企业通过“两体系”建设应完成以下()成果。A.编制两体系实施指南
B.制定“两体系”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C.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汇总表 D.危险源辨识清单
17.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可包括以下方面()。A.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有效性。
B.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
C.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D.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
1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安全风险等级判定,风险值为162分,则该危险源()。
A.属于高度危险 B.应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C.需立即或近期整改
D.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19.以下情形()可判定为重大风险。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20.企业应根据以下()情况,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A.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
B.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C.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 D.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21.风险点掘进出渣中危险源装岩机电缆放置不当的管控措施有()。A.班长与兼职安全员检查
B.装岩作业时,专人负责托电缆 C.装岩机运行范围内清理干净杂物 D.电缆放置在轨道外侧
22.在喷砼支护中喷头对着人容易造成物体打击,以下()措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A.专人监护
B.安排专人操作喷头 C.人员情况不明禁止作业 D.降低混凝土的硬度
23.爆破工未在规定时间内爆破的管控措施包括()。A.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放炮。B.起爆送电须两人共同确认。C.爆破员统一指挥,监督。
D.班前班长检测气体浓度并确认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24.在运输巷道作业架空线未停电的管控措施包括()。A.架空线停电并确认 B.喷头不得对准架空线
C.班长与兼职安全员复查确认 D.佩戴防尘口罩
25.下列岗位常见隐患的排查方法属于随时观察的是(BCD)。A.架线高度不够
B.在狭窄巷道处躲车 C.机车未停稳摘挂钩 D.肩扛金属物碰电机车线
26.下列危险源的易发事故类型属于机械伤害的是()。A.架线高度不够
B.在狭窄巷道处躲车 C.噪音大 D.机车未停稳摘挂钩
27.竖井提升机操作的危险源有()。A.紧急停车按钮或制动器失效 B.过卷开关等动作不灵敏 C.听不清信号盲目开车 D.提升机单人操作
28.下列危险源不易发生事故类型中其他伤害的是()。A.紧急停车按钮或制动器失效 B.过卷开关等动作不灵敏 C.听不清信号盲目开车 D.提升机单人操作
29.下列岗位常见隐患属于班中检查的有()。A.吸水井格栅有缺失
B.防水门转动不灵活、关闭不严 C.安全通道不通畅 D.备用泵不完好
30.下列对冷却水供应不足,供气温度高产生毒气的管控措施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安全距离 B.每班排放冷凝水 C.冷却水充足洁净 D.加强通风
31.电缆有破损时易发事故类型为()。A.触电
B.中毒和窒息 C.机械伤害 D.火灾
32.水泵房线缆短路、有易燃物的管控措施有()。A.配备灭火器2支、消防沙0.2立方以上。B.灭火器每年检验一次。
C.班前检查发现缺失,立即汇报车间配齐。D.使用安全电压
三、判断题(110题)
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2.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x)
3.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
4.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5.风险度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6.风险不可以避免,但是风险有大小。(√)
7.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9.一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或者频率很高,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很大。(x)
10.一件事件可能的后果造成多人伤亡,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这个事件的风险就很大。(x)
11.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12.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的过程。(x)
13.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x)
14.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5.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x)16.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x)
17.安全检查表(SCL)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18.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19.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x)
20.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21.一级风险点属于重大隐患,应立即停产整顿。(√)
22.一般隐患,因其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可暂时不予整改排除。(x)
23.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24.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25.重大隐患一定是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不一定是重大隐患。(√)26.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7.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工作的目的是,实现零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8.企业应当根据隐患级别,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应当以确保隐患得到完全消除为工作目标。(√)
29.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隐患排查治理。(√)30.公司级隐患排查由公司安全主要负责人负责,安全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x)
31.企业应在通则、细则的基础上,另外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体系,是双体系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x)32.隐患排查主要是指中介机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x)
33.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34.持续有效地做好风险管控工作,排查风险点是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然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是风险管控的核心。(√)
35.可接受风险是指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6.企业应依据所排查出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
37.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x)
38.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包括报警、联锁、安全阀及液位、温度、压力等测量仪表和控制设施及消防、检查、检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39.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制度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40.工程技术措施包括紧急切断装置、密闭采样系统、制定标准作业程序、监控、联锁、报警等。(√)
41.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2.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监控、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43.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整改,一般事故隐患可延缓整改。(x)
44.隐患整改建议措施应采取“管理优先、工程其次、防护为辅”原则。(x)45.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属于生产现场类隐患。(x)
46.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需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47.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48.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49.企业应将风险管控相关信息录入山东省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信息平台,并保障正常运行。(√)
50.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51.地下开采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程序包括成立机构、制定制度、部署实施、划分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管控主体、编制风险管控清单、风险告知9个步骤。()
52.地下开采矿山企业排查出的风险点或危险源数目越多,说明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越低。()
53.地下开采矿山企业根据风险辨识、管控的需求,工作组设立采矿、机运等工作组,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54.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包括: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组织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55.培训教育制度应规定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培训教育职责,明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落实培训投入等职责,明确各基层单位落实培训计划、组织职工学习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内容的职责,明确岗位员工熟知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的学习义务。(对)56.持续改进管理制度应明确更新标准、评审程序、沟通机制和考评内容,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析,并更新完善风险信息。()57.地下开采矿山辨识危险源,辨识内容应涵盖风险点内所有的设施设备及常规作业活动。()
58.企业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岗位职工,制定确实能够防控风险点的管控措施。()
59.重大风险内容包括一级风险点存在的风险和根据矿山实际直接定性出的重大风险。()
60.以下情形应判定为重大风险:消防系统不完善,存在火灾危险的区域。()61.企业应将通风系统存在的中毒窒息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重大风险进行管控。()
62.企业应将矿山生产中用于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存在的坠罐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重大风险进行管控。()
63.企业应将采空区、采掘作业存在的顶板大面积垮塌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重大风险进行管控。()
64.地下开采矿山采掘系统风险点包括采矿工作面凿岩作业、掘进工作面凿岩作业、采场支护作业、采场耙矿、掘进出渣、锚网支护、喷砼支护等风险点。()65.地下开采矿山提升系统风险点包括:包括提升机主机、液压制动、润滑、电控、操作、信号、保护装置、罐笼、井架、井筒、配电、停电检修、电焊作业、机房作业、环境因素、斜井提升、竖井装卸载系统等风险点。()
66.地下开采矿山爆破系统风险点包括:包括凿岩作业、爆破作业、炸药库等风险点。()
67.地下开采矿山通风系统风险点包括:包括主扇、局扇及防尘、风门、风路、操作等风险点。()
68.地下开采矿山排水系统风险点包括:包括泵体、电机、管路、保护装置、排水操作、泵房配电、水仓清淤、检修等风险点。()69.车间级别风险点每月排查一次。()
70.采掘现场盲残炮处理程序是距盲残炮50cm外打平行眼,装药引爆。()71.凿岩作业时,人员站在不靠帮气腿一侧、不得骑跨在气腿上、不能站在风钻、钎杆下部。()
72.竖井提升机维修电焊作业存在电焊火花飞溅危险源。()
73.电机车在弯道、道岔处行驶时,应采取的措施是:拐弯处减速、鸣笛、道岔口安装警示器并挂牌。()
74.井下爆破作业人员可以携带矿灯进入井下爆炸材料库房内领取爆破器材。()75.采场装药作业需两人配合,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76.地下开采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包括成立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编制隐患排查清单、实施全员培训等4个步骤。()
77.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78.地下开采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治理验收等4个步骤。()
79.装岩机电缆有接头时,处理好接线后,可以继续使用。()80.斜井提升作业,除安全员外一律禁止搭乘矿车。()81.巷道运输作业,除了值班领导外,电机车禁止搭乘人员。()82.架空线下禁止肩扛金属物。(对)
83.巷道内架空线高度,调车场及人行道交叉点不低于2.0m。()
84.乘座猴车的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重量不得超过20kg,长度不得超过1.2m。()
85.乘座猴车的人员,在人员少的情况下,可以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乘车。()
86.两工作面相距15m时,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对)87.巷道即将贯通时双面作业,爆破前应在双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点设置警戒,待双方作业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后,方可起爆。()88.主通风机检测检验周期为3年。()89.检修作业,氧气乙炔瓶摆放距离规定:瓶间距大于5m,与作业点间距大于10m。()
90.采用氧气乙炔从事气割作业,割炬必须安装防回火装置。()91.竖井提升,安全门须联锁、闭锁有效。()
92.竖井内使用电气焊检修作业时,应在作业点下方设置容器收集高温焊渣或熄灭火星。()
93.井筒作业时,井口应设专人监护。()
94.地下开采矿山山,应每两年组织一次反风演习。()95.井下炸药库属于重大危险源。()96、班组长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爆破工必须在警戒线以外安全地点起爆。()97.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配件、金属外皮等,均应接地,巷道中接近电缆线路的金属构筑物等也应接地。()98.有一级负荷的矿山应由双重电源供电。()99.采场耙矿作业,电耙双滑子应加安全绳。()
100.耙矿作业,指挥人员确认耙道内无人后方可发出信号。()101.凿岩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容易造成其他伤害。()102.顶板出现淋水等异常情况,情况不明时停产撤人。()103.竖井提升物料时,可单人操作提升机。()104.斜井提升,一坡三挡未到位,应停止提升作业。()105.作业中顶板有浮石,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106.供电线路检查,登杆作业时,只要挂好安全带,可以无人监护。()107.下井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
108.电动装岩机无接地保护造成的事故类型为冒顶片帮。()
109.在风险点锚网支护中危险源作业中顶板有浮石中,浮石捡撬不掉时,可以先进行作业后处理。()
110.运送爆破器材在人多处停留容易造成火药爆炸。()
第三篇:非煤矿山班组建设意见
一、合理划分班组单元。
为有效推进班组建设,方便开展班组活动,各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根据生产工序、台班生产组织形式等,合理划分班组,明确各班组的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
二、明确班组建设任务目标,健全班组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
1、各企业要制定班组建设任务目标,明确并落实班组长、安全员及班组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加强对班组长的管理,培养选拔优秀员工担任班组长,把班组长纳入企业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注重从优秀班组长中选拔人才。
2、建立健全班前会、交接班、作业程序规范标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报告和处理、安全检查与奖惩、班组学习培训、安全绩效考核等各项制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班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加强班组日常管理。制定符合企业生产状况的各项检查表格和记录,督促、指导班组做好班前班后安全信息和生产、施工等作业记录;认真填写班前会、交接班、隐患排查治理、培训等记录,逐步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及素质。
三、完善班组活动开展,培养企业安全文化。
要结合企业、班组和岗位的特点,大力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要组织员工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规程,增强员工安全技能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开展切合实际、形式多样,体现班组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逐步使班组活动常规化,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培养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效益观和安全发展观,树立先进的安全理念,实现“我要安全”。定期开展员工合理化建议、提谏活动,查找差距和不足,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安全本质条件。
四、健全班组建设考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班组建设考评、激励机制,加强考核工作,考核结果要与班组长及班组成员的待遇、津贴、收入挂钩。要建立企业班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奖惩制度,把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完善安全控制指标在结构工资制中的构成比重,将控制指标落实情况作为班组、班组长、员工推优评先的“一票否决”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班组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活动,学习先进,鼓励后进,全面推进非煤矿山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我局将以企业开展班组建设情况作为日常监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进行督查,同时将于年终对班组建设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并在全县评选出十大优秀班组。
第四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考试题
汶河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考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风险点和风险的的概念是什么?
二、风险管控措施有哪些?
三、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概述?
四、风险评估方法的方法有哪些?
五、风险级别如何划分?
第五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为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精神和节点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根据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要求,成立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和分工具体如下:
1、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张广彬(副总经理)
副组长:赵玉昌(副总经理)、张奉东 成员:孙中奎、李建、贾广秋、朱现节、张腾
2、成员分工
组长张广彬(副总经理)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统筹、领导和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协调及调度工作进度。
副组长赵玉昌(副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调度工作;张奉东同志负责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关报表、数据的草拟、准备和基层车间的指导工作。
成员孙中奎、李建负责组织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有关数据建档及统计上报工作;贾广秋、朱现节、张腾负责生产车间的风险筛选和隐患排查的基础数据统计、组织领导工作。
3、时间安排
16月30日前完成组织机构的建立、宣传发动、风险点普查和初步档案建○立工作。
27月15日前完成风险点评估及相应管控措施的确定工作。○37月25日前完成电子表格档案建立及上报工作。○
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2016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