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岳西风电情况汇报
国华(江苏)风电有限公司 关于岳西县风电场开发情况的汇报
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9月与岳西县政府签订风电开发协议,协议约定在岳西县北部黄毛尖一带山梁共规划风电项目15万千瓦,先期启动5万千瓦。我公司在岳西县政府的帮助下,多次实地考察项目情况,积极推进项目进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岳西县城北部温泉镇、石关乡一带山梁,海拔在1100米—1600米之间,山顶多为灌木。拟安装25台单机容量2.0MW的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50MW,新建升压站1座。2012年12月份第一台测风塔开始测风,2015年3月增加一台测风塔,测风范围覆盖整个风电场。2015年10月委托安徽省气候可行性论证中心进行风资源论证,12月10日论证报告完成。测风塔80m、70m、60m、50m、30m高度年平均风速分别为5.51m/s、5.65m/s、5.72m/s、5.63m/s、5.75m/s,对应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为225.5W/m2、229.4 W/m2、236.7W/m2、227W/m2、254.4W/m2。在标准密度下理论年发电量为13085.2万kWh,等效满负荷小时数2100h。所得税后的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9%,二、项目进展情况 1、12月24日已取得岳西县发改委、林业局、国土局、规划局、人武部、文化委等部门出具的支持性文件。2、12月25日将项目申报材料送至安庆市发改委。经了解,安庆市发改委认为单个风电项目开发对现有资源浪费较大,对当地经济、就业等带动不足,2016年不予上报风电项目核准计划。
3、安庆市发改委前期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所属3个市辖区、7个县、1个代管县级市进行风资源评评估。经评估,安庆市可开发资源为300万MV左右(估计真实可开发规模在100-150万MV左右)。安庆市发改委本着资源合理开发最大化的原则,计划进行集中选择有资质开展风电项目的企业2~4家,进行风电打包开发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在安庆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就业市场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江苏公司将按照安庆市发改委相关文件要求,拟定初步打包开发计划,参与安庆市即将开展的风电开发统筹工作。
2、计划与神皖能源公司合作,利用其安庆电厂的优势,争取风电资源。
3、国华投资公司如有相关的人脉关系,请求协助江苏分公司开展后期开发工作。
第二篇:广西风电项目开发现状及展望
广西风电项目开发现状及展望
刘明军 中电投南方电力有限公司 广州 510130 摘要:广西区化石能源匮乏,水电资源较为丰富,但开发时间早、程度高,风资源相对贫乏,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本文就广西风电项目开发现状进行阐述,并对下阶段风点发展提出了作者的展望观点,以期达到一定的效果。关键词:风能;现状;展望
1、广西大力发展风电的必要性
首先,广西化石能源匮乏,煤质不高,国内火电煤源主要是贵煤,贵煤在解决当地火电供煤的前提下,出省煤受限。
其次,广西水电资源较为丰富,但开发时间早、程度高。广西水电开发程度较高,区内主要大中型水电站除大藤峡、老口、洋溪、落久未开发,其余已基本开发完毕。上述四个暂未开发的工程均承担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任务,开发成本相对较高。
再次,核电项目对外部环境有着极高要求,使得规模受限。
风电是资源潜力大、技术较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在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越来越受到推崇,也必将成为广西重点发展的电源形式。
2、广西风能资源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山地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为丘陵谷地,呈周高
【1】中低的盆地状,地学界称为“广西盆地”。广西南临北部湾,沿海有1595km海岸线,海域面积12.93万km2,沿海滩涂面积约为1005km2,沿海500m2以上的岛屿有658个,岛屿岸线531km,岛屿总面积66.9km2【2】。
广西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海拔较高的开阔山地,其中北部湾沿海一带距离海岸2公里以内的近海区域和岛屿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超过200W/m2,年平均风速在5.5m/s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5500h以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3]。此外,桂林地区猫儿山、越城岭和海洋山之间的湘桂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要塞,也是南北气流运行的通道,是冷空气入桂的主要途径,风能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场,加快了技术研发,低风速风机等技术日新月异,设备成本也随之降低。广西作为第四类风资源的低风速风场开发效益逐渐凸显,甚至好于“三北”,包括中电投在内的电力巨头纷纷南下抢占资源。
4.3 分散式接入方式将成为下一阶段系统接入的主流
在欧美一些风电装机占比比较高的国家,分散式接入早已成为风电项目并网的主流。广西区域人口密集,风场较靠近用电负荷中心,风能资源分布不均,适合规模性开发的大型电站较少。采取就地并网、就地消纳的分布式接入条件较好。国家能源局已于2011年7月12日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要求水规总院会同电规总院、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其所属科研、技术单位抓紧研究提出相关技术规范。随着大型风场资源的减少,分散式接入必将成为广西下阶段风场系统接入的主流。
4.4 国家及地方政策逐渐收紧,风电项目降温迹象明显
经过几年的发展,新能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国家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先是风电项目核准需列入国家能源局核准计划,前期阶段又陆续新增了安全预评价、用地预审论证等专题,今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要求项目单位在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时应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分析。今年6月份,黑龙江省颁布《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其中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且探测出来的资源属国家所有,该保护条例出台并非偶然,早在2010年,个别省份就已开始征收风资源税。种种迹象表明,政府正有意控制风电项目开发热度,加之广西人口相对稠密、资源有限,预计十三五内风电开发将逐步降温。
4.5 风电项目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觑
风能具有地域分布比较均衡且资源量巨大、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拉动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点,但其能量密度低、资源分散等问题,难以在短时期内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对其开发利用需要在技术、成本、管理等诸多方面做更大努力。同时,风电项目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小觑。首先是并网问题,风能分布较分散,能量密度小,电站装机一般较小,难以作为电源支撑点,大多数风电出力不稳定,电能质量不高,被电网称为“垃圾电”;其次是环境问题,风机设备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占地较多导致的水土恢复难度大等等;再
第三篇:西风的话
《西风的话》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西风的话》 教材分析:
歌曲《西风的话》 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的镜头,颂扬少年儿童的美好心灵。全曲共八乐句,歌曲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这首歌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 X X
X X
X X| X|,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加之粒度记号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唱起来倍感亲切。这首歌曲的情绪比较平和,没有强烈的感情起伏,因而尽管标记有>、<和f等力度记号,但对比应该适中。本课通过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代表作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2、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战台风》要珍惜大好时光,热爱大自然的景象、热爱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运用好力度记号、连音线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运用力度的变化有表情地歌唱。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进入风的世界,去感受风的美 ①你们听!(课件播放风的声音)特点
②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模仿风?用动作模仿风,再按照节奏x-xx来模仿风的声音。
二、歌曲教学
1、练声:用“呜”来模仿风声。要求声音饱满,嘴巴圆着唱,力度记号
师:自然界的声音是没有经过音乐家雕琢的,处理的声源,而我们音乐课中的音乐是经过了作曲家提炼过的,接下来老师想跟你们一起,把自然界的风声带入音乐的殿堂,好吗? 师: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教师用钢琴带音高,融入渐强减弱记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时,秋天又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诗人眼里到处是“落雁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般的美景。在这秋高气爽的时刻,让我们借助描绘秋天的音乐,去感受秋的热烈与喜庆,去领略秋的诗情与画意。当夏天南风飘然离去,阵阵西风带来了秋天的信息,西风对我们说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聆听西风的话。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自然界中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西风的话》。
2、听录音范唱.(展示秋天风景课件)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秋天、平缓级进、较慢)
教师简单分析歌曲:这首歌为4/4拍,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3、同学们细心的听老师唱,想想: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西风告诉我们,它见证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要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来
4、朗读歌词(1)由教师朗诵第一遍,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2)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
5、演唱歌曲
(1)学生尝试小声的演唱歌曲(要求:词曲结合准确无误。)(纠错)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要求学生用“点”表示出来。结合歌词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讲解歌曲中力度、连音线、rit.渐强渐弱记号(3)按照老师的手势进行有强弱变化的方式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秋天、平缓级进、较慢)
3、同学们细心的听老师唱,想想: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西风告诉我们,它见证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要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来
4、朗读歌词(1)由教师朗诵第一遍,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2)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
5、演唱歌曲
(1)学生尝试小声的演唱歌曲(要求:词曲结合准确无误。)(纠错)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要求学生用“点”表示出来。结合歌词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讲解歌曲中力度、连音线、rit.渐强渐弱记号(3)按照老师的手势进行有强弱变化的方式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这是什么样的风?(急促的、猛烈地、后半部分舒展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呢?不过同学们要继续在歌曲旋律上、歌词连贯上下功夫。但是老师这节课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积极的表现、听到了同学们优美的歌声,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要去珍惜美好的时光,要去发现、热爱生活中的自然景象的美。就让我们在同学们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吧!
反思:通过这节公开课的试讲,离上好了一节课还有一段的距离。胡老师的课后讲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音乐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也就是说,音乐课要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充分认识到“音乐审美”的重要性,以感受西风带来的秋景的美为核心来听唱歌曲,并将它贯穿始终,达到熟悉乐曲的目的。在分析音乐作品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音乐要素来讲解,使整堂课将审美性与音乐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细微问题,我先讲解歌曲的强弱处理,再去探讨旋律走向,这样顺序颠倒,没有了实质的目的性。以后在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内容时,应思考其目的是什么,结合整体分析,局部解决。
第四篇:西风的话
《西风的话》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教具准备:钢琴 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
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冬麦、田野„„)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喜悦的 热闹的)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
二、赏“风
1、听录音范唱 提问: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
师:根据歌曲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等的明显对比来划分歌曲乐段,有的是一段体,有的是二段体,还有的是三段体,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西风的话》,感觉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3、划分乐句 师:师演唱歌曲,生感觉一下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三、唱“风” 美“风”
1、按节奏唱旋律
(1)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2)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苛达伊手势唱唱。(3)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4)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唱歌词
(1)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2)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3)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
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二遍提示换气。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
(4)情感教育: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了孩子们的
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最后这渐慢渐弱的处理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们什么?(时光过得真快,请大家要珍惜时间)
3、声音对比
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唱试试引导学生去体会速度 力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歌曲情绪全变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歌曲唱的有声有色,就得注意歌曲的什么?(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四、作者介绍
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五、拓展
黄自老师通过歌曲来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还有很多艺术家也在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绎着秋天。你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 小结
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在贪婪品位秋天收获喜悦,多情醉人的同时,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的作品,好吗?同学们,再见!
第五篇:西风的话
《西风的话》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沙平路41号(邮编:518114)
沙湾小学 熊老女(电话:***)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音乐
3、课时:第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网上搜索关于“黄自”的相关资料(2)网上搜索并听唱歌曲《西风的话》
二、教学课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不仅是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更具有培养艺术气质和审美能力的使命。为更好地实现音乐培养人的功能,本节课我从欣赏教学视频入手,让同学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时间的流逝。然后让同学们在歌曲学习中感受乡村的美景及孩童纯洁的心灵。最后让同学们在思考中感受时间的流逝,培养同学们爱护大自然与珍惜时间的良好情操和文化意识。
三、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是黄自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歌曲。歌曲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同时作者明快地描绘了乡村儿童简单、纯洁的美好心灵,并以此鼓励青少年珍惜时光,憧憬未来!歌曲的曲式为四乐句组成的方正性单乐段,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教学目标1、2、了解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黄自,并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
能通过探索、编创、唱游、背唱歌曲充分体验《西风的话》独特的音乐风格,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了解歌曲的产生背景,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鼓励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能够完整熟练的演唱歌曲,并通过表演、伴奏等形式演绎歌曲,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教学难点
1、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乐曲旋律中力度的渐弱渐强的变化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对曲作者的喜爱。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歌曲伴奏音乐为背景,教师播放秋天的视频,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是哪一个季节?并说说喜欢这个季节吗?为什么?(教师出示视频)
【百度搜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5NzMwMjg4.html
学生甲:是秋天。
教 师:说的对。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相信每个同学对秋天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心目中对秋天的印象。
学生乙:是秋天,我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我觉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火红的季节。(说的非常有诗意)
学生丙:是秋天,我也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我觉得秋天有一种萧瑟的感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概况秋天)
学生丁:是秋天,我不太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我觉得秋天是个鲜花凋零,植物枯萎的季节,太萧条了,我不喜欢。(同样的感觉,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大家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秋天,并说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同学们,老师也喜欢这个季节,也和你们一样喜欢秋天的成熟、收获、萧瑟、火红等等。同学们刚才用了很多词语和诗句描述秋天的,其实描述秋天的歌曲也不少?今天就有一位音乐教育家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请大家听听他在秋天借“西风”的嘴给我们捎来了什么悄悄话? 播放音乐视频和没有歌词的歌曲范唱。
(设计意图:结合秋天画面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秋天的美景,为后面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做准备。)
【百度搜索】:http://video.baomihua.com/hbzhangxing/16011201_s0p01
二、循序渐进,学唱歌曲(15分钟)
1、听完播放隐藏歌词的范唱音乐后,同学们说说作者借“西风”的嘴捎来的悄悄话。学生甲:穿上新棉袍 学生乙:变胖又变高 学生丙:时间飞快流逝
教 师:是呀,时间过得太快了,一晃你们就上四年级了。老师还记得你们刚进学校一年级时的情景呢?现在老师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可以用相同的节奏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试试好吗?生答:好!(师一边拍节奏一边读以下童谣:同时出示以下歌词)师问: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你 们 准备好了 吗? 生答: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我 们 已经准备 好。师问: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你 们 身体变化 了? 生答: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我 们 变胖又变 高。师问: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池 里 荷花怎样 了? 生答: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池 里 荷花变莲 蓬。
设计意图:首先设计规整的童谣来熟悉歌曲的节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从时间的流逝上引入歌曲歌词节奏的准确朗读,并增添了朗读歌词的趣味性和为理解歌词含义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做准备。
2、从上面的童谣中自然的过度到师生接龙朗诵歌词:
师问:今 年 我 回 去 生答:我 们 刚穿新棉 袄 师问:今 天 我 来看 你 们 生答:你 们 变胖又变 高 师问:你 们 可 记 得 生答:池 里 荷花变莲 蓬 师问:花 少 不愁 没 颜 色 生答:我 把 树叶都染 红
设计意图:由于本首歌曲的歌词比较难理解,此举能让学生尽快的了解歌词,了解时间悄悄流逝,让学生感受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和有一个初步的节奏概念,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
3、同学们读得真好,从歌曲的节奏中可以看出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答:是四拍子的。
师说:对,那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呀? 生答:是: 强 弱 次强 弱
4/4 ● ○ ⊙ ○
强(拍手)弱(摊开)次强(拍身体两侧)弱(摊开)教师:说的真好!那同学们喜欢这首歌曲吗? 生答:喜欢。
教师:好的,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好吗?请大家用“呼呼的风声”轻声的模唱歌曲的旋律(播放显示歌词的歌曲范唱)
4、同学们模唱的很准,下面请大家轻声、高位置的填唱第一段歌词,师用钢琴带。
5、师生接龙为第二段歌词填唱做准备。师唱前半句歌谱唱名,生唱后半句第一段歌词。第二遍生唱前半句第一段歌词,师唱后半句第二段歌谱唱名。
6、请同学们填唱第二段歌谱的唱名。
7、好,现在同学们对第一、第二段的歌词都能唱好,那老师想听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地演唱一遍可以吗?最好在演唱时能用轻声、高位置、连贯的声音演唱。学生:可以
生唱一遍,如果还不够理想,可以再次强调要求多唱一遍。并要求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出秋天的美景。
设计意图:在歌曲的教唱中,我运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尽量在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下学习。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为后面的歌曲处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斟字酌谱 歌曲处理(15分钟)
1、同学们唱得真不错,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用了比较连贯的声音来表达圆滑线,大家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这首歌曲的歌谱中除了圆滑线记号,还有什么别的记号吗?如果有分别是什么记号呢?请自己用歌声唱有这个记号的那一句。(教师弹奏音乐让同学们变换座位队形后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讨论,后自选一位组长代表本组谈谈有什么记号?自己觉得应该怎样唱?)
2、学生分组演唱不同音乐记号的歌曲的那一句,并在各处理的地方注上音乐记号。教师分别简单讲解一下各音乐记号的意义。(如圆滑线、力度记号、MP、F、渐慢)。教师:请问把两个不相同的音连起来的线叫做? 学生:圆滑线
教师:那有圆滑线的地方要怎样唱呢? 学生:要唱得连贯、自如。
(教师弹奏相同的音乐让同学们变换回原来的笑脸座位队形)
3、带上同学们刚提到的音乐记号请同学们再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可以加上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手打节奏一起演唱。(播放歌曲伴奏音乐,学生在唱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用脚步来配合同学们的节奏。)
4、刚听到同学们对歌曲的演绎非常精彩。节奏把握的也很准。那么这种节奏我们除了可以用手表示以外,想想还可不可以用其他的身体语言表示?(教师先示范着走走)生答:可以。用脚来表示。
教师:先坐着踏脚歌唱,后面起立走节奏。
5、好,请大家站起来,指定一名同学做领头羊双手叉腰,其余同学的手搭在前一位同学的肩上跟着节奏边走圆形边唱歌曲。同时注意歌曲的意境,那是秋天的美景。
设计意图:整首歌曲的学习我都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进行,当学生学会了歌唱以后,我再一次强调歌曲的音乐记号来进一步美化歌曲,美化声音,达到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秋天的美景的意境。并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孩子们和谐共处,快乐合作的学习过程。特别在节奏的学习上,我先让学生用手感受节奏,后逐步深化为整个身体语言来表现歌曲的美和四拍子的感觉。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感受秋天的美景。
三、知识拓展,课堂小结(5分钟)
1、同学们一首《西风的话》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童年般色彩的秋天。这都要感谢我国著名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叔叔。(介绍作曲家黄自)
【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108671.htm?1331642445
2、同学们,黄自叔叔秋天回家在探望亲人的过程中,见到他的侄子侄女在一年来发生的变化,进如感叹时间流逝的飞快而写下的这首歌曲。黄自叔叔不仅写了关于秋天的歌曲,还写了关于冬天的歌曲,同学们想欣赏欣赏吗? 生答:想 教师:好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我们五年级即将要学到的关于冬天的歌曲《踏雪寻梅》(播放《踏雪寻梅》的视频)
【百度搜索】http://video.baomihua.com/mrgfang/2286661
3、同学们,秋天是美好的,冬天也是让人向往的。但是一年四季美景的变化也蕴含着我们同学们的渐渐长大。从今天开始,希望同学们都能更加热爱自己身边的美景和美好生活,珍惜时间,珍惜与自己亲人的相聚,在时间上做个真正的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黄自叔叔的作品,让学生初步的了解他,并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美的小享受。并从《西风的话》的学习过渡到《踏雪寻梅》的欣赏进一步让同学们感受季节变化的美景的特点和时间流逝的匆匆,达到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目的。教学反思
《西风的话》是一首我国早期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的作品。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兴趣。歌曲为一段体,节奏平稳对称,旋律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课后我对本课的成功和不足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从学生的地理常识入手,了解今天所学的地方民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结合其他学科,拓宽学生知识面,并借助图片对凤阳的名胜、文化、风俗、音乐加以介绍,帮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学唱新歌环节,我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让学生自由评价歌曲,找出难点,进而因势利导,从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出发,捕捉他们的兴趣爱好,融于课堂,在游戏和模仿比赛中,逐步解决歌曲难点,并强调这就是浓郁地方音乐特色的最好体现,帮助学生充分体验和演绎歌曲风格。
歌曲的学唱过程我打破了传统的逐句教唱和先旋律后歌词的模式,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实践总结,逐遍用听唱法自学,达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歌曲的目的。
在处理歌曲的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得出结论,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并通过成语接龙的举例形象比喻歌曲中“鱼咬尾”式的承递发展法,通过学生自主发现民间小调典型的五声调式来拓宽学生对民族歌曲的创作思路和风格树立的思维和视野。采用学生自己建议的演唱形式的反复练唱中巩固和演绎歌曲,教学效果良好。在知识的拓展环节,通过视听结合的手段,讲述并播放凤阳花鼓的来历,新旧《凤阳花鼓》的反差在感官上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冲击,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有鲜明的了解,从而上升到人文教育的程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以生为主,灵活教学
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欣赏歌曲、评价歌曲、发现难点、歌曲处理、唱游歌曲、演绎歌曲的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民主参与、共同探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想象起来,律动起来,合作起来,快乐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觉、主动、大胆、自信的能动性。
通过让学生身体、情感、思维等等多方面的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之中。比如学生的设想,建议,我都通过敏锐的回应与反馈,把它们转换成有深层价值意义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去努力达到。所以,整节课下来,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爱学乐学,气氛热烈。
三、情感升华,以德育人
新课标提倡音乐学科的人文性,重视音乐文化的渗透。本节课在音乐文化的选择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做到了有的放矢,起到了很好的丰富课堂,促进学生了解地方音乐文化的作用。通过新旧《凤阳花鼓》的图片和唱腔形成的鲜明对比,引导学生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不忘过去,同时,也从中明白了音乐来自生活,它反映出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是一方人情感表达的方式,这些地方民歌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需要我们世代保护、继承并发扬它。这些文化视野的开拓,认识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都给学生留下了对《凤阳花鼓》的无尽回味。
不足之处,本课教学内容容量较大,在倾听和征求学生意见的时间上花时较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活泼好动、知识面不够广的情况下,老师如果能主动把握好课堂的进度和时间的控制,就能让课堂更松弛有度,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