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的相关理论材料

时间:2019-05-14 05:5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主题学习的相关理论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主题学习的相关理论材料》。

第一篇:语文主题学习的相关理论材料

语文主题学习的相关理论材料

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语文学习时间应该让学生用来阅读、用来背诵最好的母语材料,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语文主题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来自主阅读的一种方法。

一、“语文主题学习”实践的基本理念

1.简简单单教语文。要打破原来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阅读教学课堂常规,合理调整课时,实施单元备课,对于教材,要学会取舍、学会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速课堂教学,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

2.实施课内大量阅读。人教社小语编辑室的张立霞老师说:“现在的阅读教学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认识到了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但把大量阅读放在课外;一方面是在现有教学模式上,着眼于技术层面的改革,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事实上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一条重要的理念是:把课外阅读拿来课内学习,实现大量阅读。

3.《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不要精雕细刻。

二、践行“语文主题学习”的一些实施策略

如何开展“主题学习”,如何把大量的课外阅读搬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在两年的尝试实验中,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对教材,对《丛书》内容要学会取舍、学会放弃,大胆放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但是“大胆放手”绝不是“放纵不管”,必须有方法,有策略。下面谈谈我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的一些主要的实施策略:

1、调整课时安排,营造语文教育的大环境。

以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为例,每单元授课时间大约为两周,14课时。课堂学习时间的分配:

精读课例的学习:1—2课时 略读课例的学习:1课时

教材中的“练习”及习作:2—3课时 其余时间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如第十二册第二组文,课文是《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主题学习材料——《走进民族村》。具体课时安排是: 一组课本内容(第二组文教材)+1本主题阅读材料(《走进民族村》)≈14课时。

第1课时:学习教材《北京的春节》

第2—3课时:阅读《丛书》中——“欢乐节日” 第4课时:学习教材中的3篇略读课文及课本拓展材料

第5—8课时:选读《丛书》中——“多彩云裳”、“风味吃吧”、“特色民居”、“风土人情” 自由阅读《走进民族村》中的剩余内容。(根据总课时,适当增加)

第9课时:学习回顾拓展二,总结本单元学习重点。第10—11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第12—14课时:练习册讲评及单元测试

(其他年段每组文课时均可在18课时左右,主题丛书的阅读可增加3—4课时。)

教师必须沟通课堂内外,创立宽松、自主的大语文环境,让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才能实现厚积薄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

2、调整教学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我们在一学期中,不仅要学完课本知识,还要读完配套的主题学习丛书,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加大课堂容量。实验一开始,既要与以前的语文教学搞好衔接,又要加快学习节奏。在每个单元中,找出一篇课文作为精读课文,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教给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辐射式阅读。

教学现行语文教材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课堂中老师准确把握课文重点,设计最合理的问题,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在课堂上少讲,精讲,充分运用学案,让学生读书与交流并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当前我县开展的课模改革。

3、采取“精读”和“博读”相结合。

“主题学习”的主旨是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在往年开展的“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活动的基础上,主要以课文为中心,向《丛书》或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课堂上围绕单元主题,采取“工笔细描”对范文进行精读和“粗线勾勒”的博读阅读其它课例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里的内容。这也就是对教材、对《丛书》的“取舍”问题了。

4、定期开展阅读交流会,表扬鼓励阅读积极分子。

定期开展阅读交流会:让学生畅谈自己是如何阅读的;交流阅读所得;展示学生的阅读笔记并进行生生或师生间的评价;展示语文主题学习手抄报并择优张贴上墙;量化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成员分工负责登记,如课堂汇报次数,学案完成情况,小组交流互动情况等)„„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授予“读书之星”,给予一定量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三、思考“主题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区别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更是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何为“课外阅读”?顾名思义,是课堂或课本之外的阅读。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课外阅读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阅读面广,目的性却不够强;信息量大,针对性却比较差;自觉的学生收获大,不自觉的学生收获甚微,造成两极分化等等。而“语文主题学习” 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是以教材中的课文为本,学习与本文相关的课外资料,进行有关联的拓展性阅读。即“课内作为课外的依托和凭借,课外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发展”。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弊端。如果把课本比作一棵树的主干,那么主题学习材料则是树枝和树叶。它使课外阅读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它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更为科学和广阔的空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主题学习”。

李希贵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主要观点

把人民教育“语文主题学习”专辑中,北京市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在反思中重建--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考和探索》一文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以学习借鉴。

向规律靠拢――“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 “主题学习”主要是围绕某一主题选择几十篇主题相关、相近、相似,甚至相反、相连续性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读本。选择文章时,兼顾古今中外,兼顾不同的年代、文体等等。每一篇文章后面的阅读提示,也尽可能围绕单元的重点、难点编写,这就是“主题学习”编排的框架、思路。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所以我们老师不要讲得太多,主要让学生自已去学习。方法上提倡百花齐放,提倡用不同的风格把主题学习做好。

为此,需要澄清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语文主题学习”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课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课内就应该学好基本的语文,具备能够为未来的职业奠基的基本素养。

对于文章,老师的指点不需要精雕细刻,不要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否则,学生会觉得语文深不可测。把语文搞成好像一般人学不了的东西,对学生太危险。

衡量实验学校和实验老师的标准,就是一个学期的课内能不能把7本书让学生读完。世界上各国的调查数据也告诉我们:这个阅读量完全也可以通过课堂时间完成。比如上海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4000万字,9年读完400本,平均每人每年要读45本左右。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64本,这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成年人。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苏联,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55本,现在美国已经全面启动了全民族读书计划,每年要达到50本。

第二,改变长期以来用理科学习的方式学习语文的现状。

数学是举一反三,我们做了一个例题,然后就会了10个题目。这是理科学习的方式,语文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反三归一,通过大量的阅读,最后感悟出点什么,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像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书读多了,感受慢慢就深刻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就加深了。

第三,怎么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教师要思考怎样把生活的活水引到课堂里。(于永正老师指导学生作文,题目为“记一次考试”案例)。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条件,把生活精品化,把课堂变成了学生能够产生感受和体验的生活,学生自然就有话可说了。有的教师非常会做事情,一般没有体验就不让学生作文。

从“语文主题学习”这个角度,我们统一以下三个思想: 第一,一个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一个学生课内阅读200万字。第二,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

第三,没有体验先不要写作,特别是小学和初中。“语文主题学习”需要强调的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一定要给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不同的读物,要允许和尊重孩子有自已的爱好。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让他理解不同的事物,一定要基于他的生活,要允许孩子有自已的看法。特写的年龄阶段,认识水平需要从认知身边的事物开始提高。

孩子们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成人的想法和感情来代替他们的想法和感情,那也是愚蠢的。

“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的是你给他的书”。“一定不要把好的东西在不恰当的时间送给孩子”。

第二个观点:“降低阅读起始的期望,不带任何附加条件。”(不要一外出旅游就一定要学生写游记,或者看了什么书后就一定要写读后感)。

第三个观点:“面对教材和包括《丛书》在内的读本,老师和学生一定要有批判思维”。

语文主题学习资料

卷首语

回到常识

施久铭

关于语文,有许多令人看不清的“谜团”: 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却又是最为人“轻视”的学科;对一名语文教师而言,似乎教与不教效果都差不多,你花的工夫通常与最后的效果不成正比;对学生而言,老老实实地把课本读得滚瓜烂熟,考试时未必能得高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语文课可上可不上,因为语文成绩早在许多年前就停滞不前,再多努力也无助„„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发起者李希贵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些“谜团”。他的破解办法十分简单:把学生自主阅读和大量阅读摆在语文课的首位。之所以这样做,我们相信这是一种关于常识的直觉——他本身就是一个受过阅读恩惠,深知阅读力量的人。

从这个直觉出发,他开始拨开环绕语文的“谜雾”:语文教学为何如此举步维艰,那是因为我们一直采取了舍本逐未的态度,甚至习惯了用“反常识”的方式在行走。

因此,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在于:回到常识。

回到常识,首先是回到学习的常识。因为走得太远,我们经常忘记了到底是谁在学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者重申,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自主地进行大量阅读,为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回到学科教学的常识。

这里有一个问题,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什么?多年的应试教育使我们习惯于用理科教学的方式来类比语文教学,忽视了属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

我们在课内对有限篇目多采取支离破碎的条分缕析、反复训练,而把大量、整体阅读的重要任务不负责任地抛给“课外”,事实证明,这条路低效、低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倡导的语文课常识不是举一反三,而是反三归一;不是分析训练,而是质从量出。他们相信,光凭课内几篇课文来培养语文能力是行不通的,没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体验,就没有视野和见识的拓展,也就没有语文能力的提升。

常识是不分课内课外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就是要把反三归

一、质从量出的规律运用到语文课内学习中来。

最大的困难也在于此。

因为,这意味着把课内的大量阅读变为现实。这可能吗? 传统的观念中,语文课内教学的全部就是完成教材内容,适当课外拓展即可,但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这个观念被彻底颠覆。他们把教材内容压缩在三分之一课时内完成,而把其余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原先由课外来完成的阅读内容。在实验者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务正业”。因为语文课上,并非是教师在“教”语文,而是学生在“学”阅读,教师所做的事情是把本应属于学生的自由阅读权重新还给他们。

相应地,这种改变,让教师的“教”也顺理成章地回到了常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与孩子一起阅读,不断用阅读去引领人生、共同发现未知世界的“人师”。

当然,回到常识不仅在于改变一个学科的“尴尬”处境。我们不要忘了,这项实验崇尚的是“行动”。随着行动的展开,他们在不知不觉地靠近另一个常识——精神成长的常识。

人与人之间精神成长的区别在哪里?

在于阅读,更在于有没有大量阅读的可能性。对于一个人而言,人生世界的改变,可能是从一本书开始的,这是一粒“种子”,然而,“种子”要发芽,要持续生长,则需要大量的“灌溉”。缺少“灌溉”,嫩芽可能夭折,人生可能被局限。

所以有没有自由的大量阅读的童年,对于一个人精神发育、成长至关重要。对大多数人来说,语文课决定着阅读自由度的大小,一个人在语文课上的精神质量很可能会决定其一生的精神走向。

所以,由成人提供的阅读材料的广度、宽度、深度、角度等都十分关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找到了一把“金钥匙”,那就是以主题的方式集约阅读的多元性,与教材相呼应,编写阅读“丛书”,将多元的态度融入其中,从而满足不同年龄阶段阅读者不同侧面的需求。这种开放、多元的文化态度,尊重了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努力为少年儿童精神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也正因为这,实验才可能更大范围地走向“三个一般”(一般学校、一般学生、一般师资)。

无论如何,回常识的道路仍然漫长,我们都只是在路上!

第一部分 思想内核

在反思中重建

——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李希贵

导读:

●“语文哪,你可千万别上语文老师的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东西没用。”

●语文学到一定程度后,有些东西是考不出来的,但是阅读的力量却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语文这个学科跟理科不一样,它不是一一对应的,靠一个系列、一个梯级、一个台阶去给学生提高成绩,它必须通过大量的积累,然后才能有一个提升。●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将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作为学生主导的时间。8节语文课,留下2到3节学统编教材,其他时间让学生阅读。

●“先开枪,再瞄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需要完善,但是必须行动——在实验的过程中完善。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从2006年开始启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个年头。6年时间,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响应,在实践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项研究课题,也引起了各方面的兴趣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想了解这个课题和实验,所以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梳理,以利于进一步实践。

其实,这个教改实验并不神秘,从产生想法到付诸行动,都是一件简简单单、自然而然的事情。

从语文考试的几大怪现象说起——“语文主题学习”的来历

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中学的语文老师,遭遇了好多尴尬。其中,有一年我在山东省高密四中,因为高一新扩了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学校没有办法,只好让其他班的语文老师来代课。这个课是没法代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很辛苦,再给别的班代课更困难。所以没有办法,只好老师和学生一块儿制订自学计划,让学生去自修;同学们实在感到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学生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让学生读书。一个学期下来,从学校到语文学科的老师都捏了一把汗,担心这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可是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却让语文老师们很尴尬:这两个班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比别的班低,阅读和写作的成绩比别的班的成绩还略好一点。

这件事情促使我们开始思考: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到底在干什么?课堂上的那些汗水和努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带着这样的思考,1995年我来到了高密一中当校长。在一中又遇到了一件事:一位考上大学的毕业生,写信给他正在一中复读的一位好伙伴,介绍各科的学习方法。当谈到语文时,这个学生告诫他的同伴,说:“语文哪,你可千万别上语文老师的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东西没用。”这封信后来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回到办公室,她当着全办公室的语文老师念了这封信。当时我也在场,我发现老师们听完后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他们真的是被刺疼了,但也确实是被刺中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学生的话有一定道理。我发现语文教改的时机到了。

为了统一老师们的思想,也统一家长的思想,就在那个学期的期末,我让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上初中四年级的内侄女,都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卷子批出来,就更让我们老师尴尬了。当时高三还有两个复读班(高四),他们的平均分是84,5分,但是这两个孩子的分数,却跟高三的平均分不相上下:初一的孩子82分,初四的孩子85分。这两张试卷至今我还保存着。距离高三,两个孩子一个差了6年,一个差了3年。这期间,当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大量地讲解、训练时,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在大量地阅读适合他们的名篇名著,因为我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提供了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阅读书目,并购买了大量图书。当买书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就把我的书也偷偷地拿到了他们的书架上,有些还写上了他们的名字。暑假的时候,我让读初一的儿子写下“你最喜欢的十本书及理由”。他那时读的是这样一些书:《纸牌的秘密》、《显克维奇精选集》、《死水》、《鹅掌女王烤肉店》、《伊豆的舞女》、《唐宋名家词选》、《雍正王朝》、《苏菲的世界》、《契诃夫精选集》、《戴高乐传》。其中《戴高乐传》他买了3本,比照着读,竟然能找出同一场战争,哪本传记写得更好,哪本传记写得有问题。10本书中,有3本是哲学书籍。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认识水平,如果通过阅读有了积累,有了大量的铺垫,其高度会超出他的年龄阶段。也正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阅读涵养、积累和感悟,语文成绩也提高了。我记得他在初三时又参加了一次高三期末考试,当时考了122分,但是3年之后参加高考,也没有突破123分。这就说明,语文学到一定程度后,有些东西是考不出来的,但是阅读的力量却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有了这些经验后,我们就在这一年进行了改革,把常规的语文课由每周6节,改成了2节,由老师在课堂上完成教材;其余4节把学生放到阅览室由学生自主阅读。为此,学校还专门建了“自修楼”,可以同时容纳1600名学生自修。这些孩子非常努力,学习也有成果。他们的语文成绩当时在潍坊遥遥领先,而且不仅仅是语文,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他们的整体素质。由此我们感觉到: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但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还有一件事。有一次,河南省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杜复平女士给我提供了她儿子的一个故事。她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时,用错了语文卷子,拿了下学期的语文卷子。快考完的时候才发现用错了试卷,但是来不及更换,只好将错就错。阅卷出来后,想不到的是,儿子的成绩是98分,差两分就满分。这个学校有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孩子如果认为成绩不理想的话,可以申请参加二次考试,记录最高成绩。这个孩子想:我考下学期的卷子都考了98分,如果考学过的卷子肯定能得满分,于是就申请了二次考试,用了上学期的考卷,结果考完后一阅卷,成绩为93分。这说明,语文这个学科跟理科不一样,它不是一一对应的,靠一个系列、一个梯级、一个台阶去给学生提高成绩,它必须通过大量的积累,然后才能有一个提升。在语文课堂上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事件。2006年的《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了这么一件事:病假条换来的课外阅读。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开始由于偶然的生病请假,结果在家里读书让她感到比学校里上语文课更加快乐,这种愉快的阅读体验带来的是让她以不断请假、旷课的方式来换取课外阅读。结果,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她写了100多张病假条,换来的是400多部名著的阅读,她的成绩也特别突出。在山东潍坊时,我曾经在学生中作过一个调查:在中学语文学习期间,对你帮助最大的事情是什么?41份答卷里,许多学生谈到的是自己登上讲台讲了一节语文课,当学校校刊的编辑,积累了300首宋词,看完了《家》《春》《秋》,坚持看《读者》,收集好文章做剪报,写周记,一次迎奥运征文获奖的鼓舞,利用班级图书角进行读书等等。在所有答卷里,没有一个提到是因为老师讲得好。这个现象特别耐人寻味,特别值得我们研究。许多语文课堂确实是因为大量、繁琐的环节影响了孩子的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之后,孩子就感觉不到生命活力了。我随便找了一个课堂实录,这是一个老师上朱自清的《春》开始的几分钟——

老师说:“请打开书的23页,读一下文章的名字。”同学们就读:“春。”老师又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啊?”学生就说:“朱自清。”老师接着追问:“看一看下面的注释,朱自清是哪里人?”学生就看注释。老师随后问道:“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就这样一路问下来,非常零碎。这样的课堂看上去似乎有点极端,但这确实是许多语文课堂的一个现实状况。这样的课堂把学生本来应该有的阅读时间占没了。

基于上述的状况,我们提出了“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路,希望学生通过欣赏、分享、诵读、比较和模仿来打下阅读的基础,并进一步提升能力和素养。

向规律靠拢——“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 “语文主题学习”说来非常简单。因为教材,不论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按照单元编排,每一个单元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教学重点、难点上,基本上都有明确的主题。比如某一单元5篇文章,从内容上看全是写老师,或从写作方法上看都是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形象,这就是主题。围绕单元主题,我们为老师选择了几十篇相关、相近、相似,甚至相反、相连续的文章,组合成一个读本,每个单元主题一本,合起来就是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选择时,我们兼顾古今中外,兼顾不同的年代、文体等等。所以,“主题学习”主要是围绕课本上的单元主题选择材料,每一篇文章后面的阅读提示,也尽可能围绕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编写,这就是“主题学习”编排的框架、思路。

为什么叫“主题学习”,而不叫主题教学呢?因为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引导老师不要讲得太多,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怎么把这套书拿到“主题”中呢?我们不仅仅要探索一种方法,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经验、风格,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传统,方法上我们提倡百花齐放,提倡用不同的风格把主题学习做好。

为此,需要澄清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语文主题学习”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

过去,有过很多教改实验,也有很多阅读资料和阅读系列的书籍,但大都强调课外阅读——课堂就是完成课本,课堂就是要把教材教得死去活来,‘如果要读书,就请利用课外去读吧。如果语文的教学靠课外,英语毫无疑问也要靠课外,数学同样也要靠课外,孩子们还能活下去吗?再试想,我们都提倡了几十年的课外阅读了,又有多少学生、多少家庭实现了课外阅读的目标?所以,不要再去更多地寄希望于课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如果未来不是上大学中文系,他们在课内就应该学好基本的语文,具备能够为未来的职业奠基的基本素养。当然,如果学生爱好语文,要以语文为终生职业,课外就要读大量书籍,我们当然欢迎,但是对于80%的学生来说,我们要让他们在课内就把语文学好。怎么学好?课内一个学期7个单元,我们为每一个单元都配备了十几万字的主题学习的书籍。7个单元7本书,每个学期课内阅读就可以完成100万字,一个学年完全能够完成200万字。实践证明,一本十几万字的《丛书》两三个小时就可以读完。只要老师略加指点,学生读了,质量自然也就有了。不需要精雕细刻,不要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否则,学生会觉得语文深不可测。给学生这样的误解,把语文搞成好像一般人学不了的东西,这样对学生太危险了。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课本如果是在放假之前发到手中,在暑假、寒假里就读完了,甚至两天时间就读完了语文课本,可是老师却还要拿过来再教20个星期,烦不烦!所以衡量实验学校和实验老师的标准,就是一个学期的课内时间能不能让学生把7本书读完。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各国的调查数据也告诉我们:这个阅读量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时间完成。比如上海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4000万字,9年时间学生要读400本书,平均每人每年要读45本书左右。但是这个规定仍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是犹太人,他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64本,这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成年人。世界上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国家是苏联,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55本,现在美国已经全面启动了全民读书计划,每年要达到50本。

第二,改变长期以来用理科学习的方式学习语文的现状。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却常常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表现最突出的是——我们用理科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我们知道,数学是举一反三,我们做了一个例题,然后就会了10个题目,这是理科学习的方式。但是语文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反三归一,通过大量的阅读,最后感悟出点儿什么,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像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书读多了,感受慢慢就深刻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就加深了。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点,改变靠讲一篇文章,就希望学生把好多文章都搞明白,语文素养就会大大提高的认识。我们必须把讲和练的时间压下来,把课时划分给“主题学习”。没有哪一篇课文必须要用超过1课时的时间学习。我在高密一中进行语文教改时,大家也感觉到,像有些课文,如《林黛玉进贾府》,过去讲5课时,现在1课时怎么完成呢?当时老师都感觉很困难,但我们就限定l课时完成,最终老师也都完成了,语文成绩还提高了。老师讲的东西越多,就越不可能进行“主题学习”。所以,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将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作为学生主导的时间。8节语文课,留下2到3节学统编教材,其他时间让学生阅读。

第三,怎么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这句话往往成为语文老师教不好语文的借口:学校就这么狭小的生活圈子,学生没有生活阅历和体验,我们怎么能教好这样“宽阔”的语文呢?我感觉,这句话不应当成为借口,而要理解为责任,语文老师要思考怎样把生活的活水引到课堂里。举一个我非常敬佩的于永正老师的例子。有一次,他指导学生作文,题目是“记一次考试”。按说,学生生活中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体验,但是,学生还是没有感受。于老师怎样上课呢?一上课他就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特殊的考试。他把卷子发下去,并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题目的要求,把全部题目看完之后,再开始答题,5分钟完成。学生一看,题量非常大,有12个大题目,每一个题目里面又有许多小题目,哪来得及看题目,等看完时间不就到了吗?所以他们几乎都没看完题目,就从第一题开始答,答了一两个题目时间就到了。这时,很多学生才看到最后一句话:“看完12个题目只答第1题。”结果班里像炸开了锅。老师便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再以“记一次考试”为题作文,结果学生只用了30多分钟就完成了。所以只要老师给学生创造了条件,把生活精品化,把课堂变成了学生能够产生感受和体验的生活,学生自然就有话可说了。有些老师非常会做事情,一般没有体验就不让学生作文。比如,有的老师让学生扮演10分钟的残疾人,学生有的扮聋哑人,有的扮腿脚不便者,愿意扮什么就扮什么,然后再写一篇文章;有的老师让学生以一种特定方式跟过去结怨的同学和解;还有的让学生去看望一位多年未见的小学老师;或者回母校,为母校做一点事情。把生活的活水引入校园、引入课堂,这就是老师的责任。怎样使生活的外延和语文学习的外延相等,我们需要多思考。

所以,我们要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如果一味埋怨,再埋怨20年也没有人帮我们。从“语文主题学习”这个角度,我们统一以下三个思想:

第一,一个学期课内阅读100万字,一个学年课内阅读200万字。

第二,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

第三,没有体验先不要写作,特别是小学和初中。另外,还有几个问题应该注意: 第一,首先行动起来,然后完善实验。

有些校长或老师可能认为,我们没有基础,等人家搞起来我们看看,明白了再说。请不要这样。必须首先行动起来,你才能够有体验、有收获。我非常佩服美国硅谷惠普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卡莉。我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毕业典礼时,恰好她作为斯坦福大学历史系的校友回去作讲座。她有个著名的逻辑叫“先开枪,再瞄准”。她说,如果等到真的瞄准了,费了老半天,机遇已经错过了。应该先开枪,既然开枪了,马上就会意识到要瞄准。什么意思呢?就是首先要行动起来。正因为如此,惠普公司在她的手上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公司。“主题学习”实验需要完善,但是必须行动——在实验的过程中完善。

第二,实验的学校和实验的班级要特别注重狠抓教学落实。

要狠抓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教材知识点、能力点的教学落实。要采取定期检测的方式校正我们的教学目标。

第三,实验学校的校长要从改革考试方式和教师评价的方式上支持实验。可以预测的是,在实验的第一个学期,特别是前半个学期,如果从知识的角度考查学生,我们可能赶不上平行班或者平行学校。因为学生一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文章就非常兴奋,一兴奋就可能影响到知识的接受。但是不要着急,一个学期过后,语文积淀一旦丰厚了,知识点自然就会不在话下。但是,很多校长和老师往往没有信心,这是一般教改实验失败的原因。这也是一般学校、一般校长、一般教师成不了优秀学校、校长、教师的原因。

“语文主题学习”需要强调的几个观点 为了保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不偏离方向,在这里有几个观点需要特别提出来强调一下,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观点是:一定要给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不同的读物。要允许和尊重孩子有自己的爱好。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让他理解不同的事物,一定要基于他的生活,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看法。现在我们的教材里有一些文章很值得商榷。比如某版教材小学~年级就有一篇文章叫作《春到梅花山》,这个课文就太南京化了。这个梅花山,就只有南京有,能够看到梅花的孩子恐怕也不多。我想我什么时候见过梅花,可能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没见过梅花。至于梅花山,更是遥远了。孩子们没见过,就没法理解。还有《草原的早晨》„„台湾的小学一年级课文有什么呢——《天亮了》、《上课了》、《我的一家》„„就是一些孩子们身边的生活场景。不是说我们只能学身边的东西,而是说特定的年龄阶段,认识水平需要从认知身边的事物开始提高。

孩子们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成人的想法和感情来代替他们的想法和感情,那也是愚蠢的。比如把《匆匆》《春》这些成人特别喜欢的文章编到小学教材里,就是没有从儿童角度出发。你去问一问小学生,他会喜欢《春》,会喜欢《匆匆》吗?我曾经对小学生作过调查,每一次调查都是排在倒数的位置。为什么?因为这个年龄,他喜欢故事。你非要逼着他学这种所谓的名篇范文,他当然没办法学好。所以我们喜欢不等于孩子喜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推荐的好多书目孩子不喜欢的原因。我们“认为”的,并不等于孩子“认为”。好多家长和我说,你们家孩子优秀,喜欢读书,我家孩子不喜欢读书。我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的是你给他的书。家长现在带孩子到书店去,只买提高成绩的书、马上见效的书和家长喜欢孩子读的书。

如今的出版界也有好多误区,所以要慎重选择图书。有一套书把《红楼梦》改编成小学生读的连环画,这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儿。我曾经作过一个调查,选了10位学生,问他“你喜不喜欢《红楼梦》?你是什么时间读的《红楼梦》?”10位学生,有7位说喜欢《红楼梦》,这7位学生是什么时候读的《红楼梦》呢?一个是高一寒假,一个是初中到高二,一个是高一暑假,一个在高二„„还有3位学生不喜欢《红楼梦》。我进一步询问,才发现这3个学生全是在小学和初一读的《红楼梦》,伤了胃口,从此就不喜欢了,你再让他读就很困难。所以一定不要把好的东西在不恰当的时间送给孩子。

再一个,有些名著是有特定内涵的,并不适合孩子读。我始终建议孩子们最好不要读《水浒传》。因为没有一定的见解能力,读《水浒传》会出问题。它里边好多东西是很容易迷惑孩子的,那种江湖义气,那种无法无天的砍砍杀杀,很容易让孩子模仿。所以,名著挺好,但不是儿童的名著。还有呢,有人心肠非常好,觉得孩子们读这么厚的名著累,就把它缩写了。这一缩写可坏了,情节一删减,人物也不丰满了,从此孩子就不喜欢了。缩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只有极个别的作家,那些驾驭能力非常强的作家,才能够缩写出来。所以这些缩写的书我们不建议学生去读。

还有,警惕假的少儿书籍。举一个例子:《科学家爷爷谈科学》,是给小学生读的书。其中一个著名科学家谈地球资源,随便拿出其中一段话来你就读不懂,连我们都读不懂。里面谈到矿石的时候,它说矿石是一种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够从中提取有用成分的自然矿物聚集体。这不坏了吗?让人越搞越糊涂。

所以,就是因为这样一些原因,“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就组织了一个专家团队,专门来给孩子挑选适合他们读的文章和图书。

第二个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观点是:降低阅读起始的期望,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2006年我到太原去,太原的一个语文特级教师告诉我一个让他十分不安的例子,就是他的外甥女不喜欢旅游了。为什么不喜欢旅游呢?因为只要一旅游,她妈妈就让她写游记。所以家里有旅游活动,无论怎样动员,孩子就是不去。这个舅舅去动员,也没有成功。阅读也是这样,有好多家长,一读书就让孩子写读后感,搞得孩子也不要阅读了。所以,不要着急,不要拔苗助长,要有耐心。只要有了一定量的阅读,孩子会主动去写,你不让他写,他也忍不住。

还有一个,搞教改就特别希望快出成绩:我们改了半年了,成绩怎么没有提高,现在还有下降,于是沉不住气了。需要再强调的是,“语文主题学习”是一个长线的改革,这个改革,在第一学期甚至要以牺牲基础成绩为代价。所以改革初期,我们要告诉所有参加改革和旁观改革的人。改革是有风险的,改革的期望值不要高。要学会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不是马上排除风险,而是要告诉大家这个风险是正常的,经过等待,就会排除这个风险。一定时间才会产生一定效果,如果拔苗助长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第三个想分享的观点是,面对教材和包括《丛书》在内的读本,老师和学生一定要有批判思维。

这里说的“批判”,不是我们习惯上认为的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是好处说好,不好处说不好,实事求是评价的意思。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包括教参)有一个误导,就是认为上了教材的都是经典、精品,都是完美无缺的,所以从来都没有质疑。其实教材上的东西,名家的东西,并不都是好的,有不少平庸之作,有的甚至比不上我们孩子的习作;即使经典和精品,也不是一切都好,有的甚至有严重的缺陷和毒素。这并不奇怪,因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无瑕的东西。但我们的老师却常常会习惯性地对此一味说好。我经常听一些观摩课和公开课,讲课的老师几乎都是以最高级的誉词评价所讲的作品,而很少听到不同的声音。这对孩子的精神成长很不好,会让孩子头脑简单僵化,失去思考能力,并最终失去独立人格。所以在“主题学习”中一定要避免这一点。《丛书》入选的作品大多数谈不上是所谓“精品”,许多作品只能说是具有某一方面的长处,而在另一方面就可能存在不足。我们不怕存在不足,就怕老师不能引导学生看出不足,如果孩子们能看出其中方方面面的不足,就是我们这个实验最大的成功。另外,《丛书》还选人了一些实验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作品。这样做一是因为这些作品并不比某些名家的作品逊色,值得选;二是为了提高我们老师和学生的自信力。试想,当我们的作品与名人名家的作品并列在一起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什么影响?我想,答案应当是不言而喻的。这样做的目的,固然是在提高孩子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和独立人格。而这,才是一个现代国家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

反三归一 质从量出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论、实践与思考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题组

始于2006年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题,至今已进入了第6年。为配合实验而编写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也已在1800余所实验学校使用了5年。在前期实验基础上,今年已提出申请国家“十二五”课题。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经过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中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性质和目标有了新的阐述。与此同时,启动于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走过了10年历程。值此新旧交接之际,有必要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论与实践作一番深入的思考。

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念

何为“语文主题学习”?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何为“主题”。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释,所谓“主题”,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核心”,其次,“泛指谈话、文件、会议等的主要内容”。在今天,“主题”一词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有主题班会、主题展览、主题公园、主题词等。具体而言,如关于“感恩”“珍惜青春”的主题班会,关于“环保”“教育”“人与自然”等主题展览,以“地质公园”“世界公园”“欢乐谷”等命名的主题公园。由此可见,“主题”的内涵可大可小。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从这个意义上讲,“主题”既是人类为了认识自身及自身之外的世界而概括、归纳出来的某些范畴,也指某些特定的内容。因此,主题本身不是一个狭窄、固化和封闭的概念,而是多义、开放、宽泛的。

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后,中小学语文教材也随之重编。除了选文的更新之外,单元结构也有了变化,即由原来的按文章体例组合,改为按主题组合。人教版、江苏版和北师大版等莫不如此,遂为一时之风气。

语文主题单元的特点是根据儿童认知及成长规律,以某个主题为中心来建构课文单元。大体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是直接标示出单元主题,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为“读书”,分别选了《小小的书橱》《山沟里的孩子》、《珍贵的教科书》《观书有感》《书本里的蚂蚁》5篇不同文体的课文,从不同的时代呈现了“书”与“人”的关系,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领悟“书”对于人的意义。另一类单元主题则隐含在单元课文背后,如人教版小学第一册第一组,一共选了4篇课文,有《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等。单元开头有一段编者导语,这段话相当于该单元主题的阐释与提示。其中的4篇课文选取该年龄段儿童不同生活场景,从校内、校外,城市、农村等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帮助儿童获得对“我们的生活”的较为整体和全面的认识,也易激发儿童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显然,主题式学习的特点是围绕某个相对集中、独立的主题开展学习。学习内容既是经过结构化处理的,同时又是开放、多元的。在主题式学习中。教师是主题内容的组织者,学生是主题的主动学习者。因此,主题单元能强化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整体、全面的知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编写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的实验教材(又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载体的语文学习体系。其中的“主题”依托教材单元主题,或者说,是教材单元主题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延伸。《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则以教材中某一单元主题或其中一篇课文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其“例子”作用,从作者、体裁、内容、情感、写法等角度,做相关、相近、相反、相对的延展链接,构建新的课程资源。

比如教材中有一篇关于“童年”主题的课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即围绕这个主题选择几十篇相关、相近、相似、相连续的甚至相对、相反的文章。这些文章既要照顾到古今中外,还要注意到文言的、白话的搭配;既要兼顾诗歌、小说、散文等文体,又要照顾到不同的年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课文的单元主题进行扩展和延伸,展现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使单元主题更加丰富、多元,同时强化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

夏丐尊先生当年在《精读指导举隅》一文中说:精读文章,每学年至多不过六七十篇。初中三年,所读仅有两百篇光景,再加上高中三年,也只有四百篇罢了。倘若死守着这几百篇文章,不用旁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化不开来,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这里不谈略读书籍,单说所谓相关文章。比如读了某一体文章,而某一体文章很多,手法未必一样,大同之中不能没有小异;必须多多接触,方能普遍领会某一体文章的各方面。或者手法相同,而相同之中不能没有个优劣得失;必须多多比较,方能进一步领会优劣得失的所以然。

语文主题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将课文作为例子与出发点,推广开来,通过对相关文章的阅读、参读,进而在比较、揣摩中领悟其得失优劣及所以然。

实验教材的编选及内在逻辑结构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选文标准大体有四类:1.经典名篇。2.贴近学生生活。3.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和阅读兴趣。4,题材多样、广泛。如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对应的“丛书四”上第2册《万物有灵》,选了季羡林先生的《老猫》、老舍先生的《小麻雀》、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儒勒.列那尔的《母鸡》、布丰的《松鼠》、新美南吉的《小狐狸买手套》、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等经典名篇。这些篇目十分贴近学生的经验世界,符合儿童阅读兴趣和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围绕“万物有灵”这样一个主题,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充满灵性的童话般世界,激发儿童想象力,培养儿童对世间万物的爱,也帮助儿童初步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载体,《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内在逻辑结构上也颇具创意,以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课文有《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等3篇。前两篇以“老师”为主题,《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此为出发点,编写了以“百味老师”为总题的一册书。在单元设置上,根据两篇课文的内涵与写作特点,延伸出“言传身教”“亲亲我的老师”“名家笔下的老师”“润物细无声”“叶的事业”“七彩校园”“永怀师恩”等7个主题单元,每一单元下面又精心选取多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来阐释、拓展单元主题:

百味老师(书名)

言传身教(单元主题):难忘的体罚([美]兰妮·麦克穆林)、老师有双猫眼睛(玄圭)、顽童与绿头蝇([意]吉奥瓦尼)、兼职教师(黄春华)、老师无法拒绝美(李树彬)、“朽木”的春天(蔡成)

亲亲我的老师(单元主题):有种水果叫香蕉(聂翠)、亲亲萧老师(张博庆)、蓝手套(晁秀梅)、我和橘皮的往事(梁晓声)名家笔下的老师(单元主题):我的老师(贾平凹)、老师窗内的灯光(韩少华)、金岳霖先生(汪曾祺)、藤野先生(鲁迅)

润物细无声(单元主题):校长的决定(洋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冯俊杰)、我最好的老师([美]大卫·欧文)、尊重的力量(张丽钧)、教授的桶(樊宇明)、最后一课([法]都德)

叶的事业(单元主题):三朵玫瑰(李忠东)、零分之约([关]保罗·斯蒂文弗)、为“我不能”举行葬礼([美]奇克·牧门)、梨一样的苹果(耿青)、温暖的约定(黎丽敏)

七彩校园(单元主题):毕姆小姐的学校([英]爱德华·凡尔拉尔·卢卡斯)、米老师送一个呼啦圈给肥猫(杨红樱)、爱的教育(节选)([意]亚米契斯)、纯真年代(孔庆东)

永怀师恩(单元主题):怀李叔同先生(丰子恺)、我的老师(魏巍)、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我的老师(冰心)、袁老师(梅子涵)

文章的编排类似多层次的辐辏状结构,即从一个圆心向四周一层层辐射,又如涟漪般向外一层层推开,形成丛书单元的内在逻辑结构。这样的结构,大大拓展了学生对于认知对象——老师的认知宽度和深度,在学生面前展开古今中外的教师群像,并在阅读过程——与这些教师的对话中,得到情感上的熏陶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启迪。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主题学习正是为实现这样的阅读目标创造条件,或者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

“语文主题学习”的实践特点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基本思路是三个“一般”:一般学校、一般学生、一般师资情况下都能够适用的语文教学方式。在具体操作上有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加大阅读量。低年级每学年课内阅读量10万字以上;中年级每学年课内阅读量100万字以上;高年级每学年课内阅读量2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的课内外阅读量1000万字以上。这个主要借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

《丛书》与其他版本的中小学生阅读类书籍不同之处,在于这套书是和中小学语文必修教材配套的。在编写体例上和教材一样,以主题单元作为呈现方式。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配备一册10万~15万字的《丛书》。一本教材就要配备六七本近100万字的《丛书》。凡选入的文章后面均附有相关活动提示。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学期阅读量即达100万字,远远超过了课标要求。二是课内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向课堂要时间,要求用三分之一的课时学习语文课本,剩下三分之二的课时全部用来阅读《丛书》。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尽量少讲,“简简单单学语文”,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在教学策略上也实施了相应改革。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1+X”模式,即以一篇课文为基点,向“面”上辐射,把从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尝试迁移运用到多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文章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形成“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第二种是“X+1”模式:先选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学完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自学必修教材中的某篇文章,即“反三归一”。第三种是“X+Y”模式:学生学完必修教材一单元的文章,再整体补充一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

在实验过程中,许多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小学一年级识字1828个,二年级识字1111个,两年时间便基本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老师引导学生一周学习9篇课文,两周学完一本教材;小学6年,平均每年课堂阅读大约100多万字,6年学生课堂内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000万字„„实验让阅读超越了语文学科,走进数学科、英语科、美术科、音乐科、科学科,等等,学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落实了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

这一切发生在生源一般、师资一般、办学条件一般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已有1800多所学校正在程度不同地发生着类似这样的“奇迹”。

如何进一步深化实验?

正如自然万物有其生命周期一样,“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作为一个课题,经过6年的发展、生长,也到了一个新的节点,需要停下来反思与总结。在课题组与实验学校教师的座谈中,一些参与实验的老师反映,实验到了一个“瓶颈期”。那么,突破点在哪里?也许,还是要从实验的载体——《丛书》来入手。因为它是课题的载体和主要资源,而课题的另外两个目标: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也是依托《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得以完成的。因此,要突破瓶颈,首先要提高《丛书》的编写质量。

要提高质量,意味着要挣脱束缚,打破原有的编选思路。从目前来说,《丛书》基本由不同作者、不同题材、不同体例的文章汇编而成。平均每册40-50篇左右。于读者而言,一如进了百花园,姹紫嫣红、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但这些文章囿于篇幅和体例,对故事的叙述、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都无法充分展开和深入揭示。而普遍的阅读经验表明,真正深刻地影响人类心灵。进而建构其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作品。往往是由连贯故事情节及一系列相关人物构成的整本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个超越于现实的广阔世界,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生活其中的芸芸众生: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歌哭悲笑„„并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从而极大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启迪读者领悟何为假恶丑和真善美。在人生观形成的初期,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人更亲近,更能唤起人向善、向上的力量,引导人去追求生命的意义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并成为其人生楷模。很多人的阅读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丛书》应该承担起这个使命:引导孩子们去阅读整本的书。比如在《丛书》中设置“经典导读单元”,引领学生进入经典文学作品的世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实现阅读之于人的意义。当然,经典作品浩如烟海,如何选择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作品?在这方面,要放开眼光,吸收近年来阅读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比如新教育研究院2011年4月发布的“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小学、中学各100册)”。比如吸收近年“民国老课本”的研究成果。民国老课本在尘封几十年之后,近年又重见天日。众多出版社争相整理出版,家长也纷纷追随,不少人买了给孩子读,也有个别学校拿来做语文实验教材。这些老课本之所以受到青睐,究其缘由,一是老课本真正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以读书做人为旨归,教育孩子立身处世,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二是老课本的课文非常贴近儿童天性,贴近生活,容易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三是作为母语教材,老课本的语言较为纯粹、典范,体现了汉语的凝练、优美、典雅,培育孩子热爱母语,热爱中国文化,以做中国人为自豪。教育的变革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变革。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语文课本,其更新的速度更是滞后于教育本身的变革。近年小学语文教材备受社会诟病,其原因也与此有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作为语文学科的辅助读物,恰恰有此天然优势,即可以及时吸收语文教育方面的新成果,包括吸收民国老课本中的精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上述两者,目的都是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为学生拓展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推动实验的深化,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语文主题学习”的目标。

另外,在实验机制上也将有所改进。教育改革的真正动力来自一线教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广大教师中蕴藏着巨大的改革热情和智慧,是推动实验深化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建立一个上下沟通的实验机制,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实验学校的经验,加以提升和推广,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面临的重要课题。总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走到今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意味着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新的突破。我们有信心在下一个实验阶段里,依靠广大实验学校的教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开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新局面、新气象,为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回归母语教育的原点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写意

毕唐书

听课专家当场命题,学生即席赋诗,仅仅5分钟,全班的孩子们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根根线,丝丝连,千姿百态舞翩跹,铁骨铮铮迎风展,纸鸢精神不知倦。(朱一凡)

细细枝条搭骨干,恍如粉蝶舞翩翩,丝丝线,如梦连,放飞梦想天地间。(贺龙云)

„„

这些孩子都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还有——

小学一年级识字1828个,二年级识字1111个,两年时间便基本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识字量;

老师引导学生一周学习9篇课文,两周学完一本教材;小学6年,平均每年课堂阅读大约 100万字,课内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000万字„„

一切似乎都让人难以置信,但这却是正在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实,它们发生在生源一般、师资一般、办学条件一般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而且不是一两所学校、几十所学校。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已有1800多所学校正在程度不同地发生着类似的奇迹。

奇迹的出现缘于一项语文教改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教育部 “特级教师计划”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课题“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督学、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策划主持,并由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全力推动、实施。这个实验项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简单。用李希贵的话说就是:“我们立足于把这件事情说得简单,做得也要简单。”

简单,意味着不搞精致漂亮的学术框架,不搞繁琐玄虚的理论阐释,不搞哗众取宠的概念堆砌;意味着抓住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一针见血。

其实,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教师教得累——字词句强拉硬拽,段篇章条分缕析,重难点深度剖析,满堂灌照本宣科,教师怎能不累!

学生学得厌——3分钟即可读完的课文要学3节课,3天即可读完的教材要学半年,学生怎能不厌!

书读得少——课内时间被满堂灌挤占,课外时间被各门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哪有时间读书!

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量不到别国人均阅读量的九分之一,着实让人惊愕。除了人均阅读量低之外,我国国民另一个倾向是读书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中,教参教辅类的书籍也占了很大比重。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比较,美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3万字,中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4900字,少于美国儿童的六分之一。

这个调查结果似乎和中小学语文教育无涉,但其实关联极大。

针对语文教学长期积重难返的现状,李希贵于2006年在山东省潍坊市启动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对于这项实验,李希贵的初衷很明确:第一,阅读;第二,课堂阅读;第三,课堂自主、自由阅读;第四,课堂足量海量自由阅读——这个框架很简单,说得很白。对于这项实验,一位深得其中真谛的实验老师是这样理解的:“‘语文主题学习’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的过程。在这一行程中,学生的眼睛可以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心灵可以经历诸多情感的体验,于是,他们就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说得简单,做法也简单,所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从2006年启动,首先在山东潍坊全市,然后逐渐走向全国。迄今为止,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到文化古都太原,从长白山下的抚松,到江苏的太湖、金坛,从北疆黑龙江,到南疆海南„„从小学到中学,全国已有 1800多所学校参与了这项实验。

于是,在很多学校,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生—— 根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每两周就要学完一个教材单元和一本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四课时内能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吗?很多优秀教师都难以相信,但我这个“又笨又懒啥也不会”的村小五年级老师做到了。在第一课时我是个“笨老师”。学生有不认识的字问我,我就和学生一起查字典,每次总是有查得快的同学先读出来;学生有不理解的词问我,我还是和学生一起查词典,又总是有查得快的同学抢了先。慢慢的,学生就很少问我这个笨老师了。我也乐得清闲,干脆把学生分成8个识字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合作学习。我笨得只会在小组内找识字小明星,发放组长任命书,或者是在小组竞赛时做做裁判„„

第三课时我是个“啥也不会”的老师。我让同学们把自己读书的收获或者疑问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全班内交流。疑难点在小组内能解决的,就不再在全班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就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共同攻克难关。说实话,我还真没帮学生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难怪他们笑我是一个啥也不会的老师。

这是发生在一所农村小学的事情。这样的课堂上,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一所村小的师资能够做到这样,那么 “一般学校,一般师资,一般条件,一般生源”自然也能做到。

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作文也变了样子:阅读与生活结合,学生多了体验和积累,真正实现了“本色写作”——

参加实验后,我更多地去强化作文的交流功能,提倡学生用文字与人交流和倾诉。把快乐写下来,与同学分享,快乐就会成倍增长;把忧愁写下来,与朋友分担,忧愁就会烟消云散;把怨恨写下来,老师与你分解,怨恨也会慢慢平息„„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把作文当作交给老师的作业,而是像吃饭、说话一样自然的事情。现在,我们班的学生虽不能“指物作诗立就”,但40分钟内诵读一二篇文章,写三四百字读后感的能力是有的。写身边事,说心里话,思维活跃,激情充溢,想象力丰富,文笔也自然就越来越流畅。叶圣陶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成功。”现在,我终于可以骄傲地说:我做到了。

孩子们的世界变大了,心胸变宽了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主体工程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早在山东省高密一中担任校长期间,语文教师出身的李希贵便启动了一个改革力度很大的高中语文改革项目——“语文实验室计划”,三分之一课时学习统编必修教材,三分之二课时让学生在“语文实验室”自由阅读,两年时间便见实效,并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他进一步发现,由于师资水平及阅读材料等条件限制,这样的语文教改实验很难区域性推进。于是,《丛书》应运而生。《丛书》为“使课堂变得轻松,使语文变得简单,使教学变得高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一思想的落实提供了物质保障。

老师和孩子们拿到《丛书》后,不再为读什么而犯愁。

《丛书》是和中小学语文必修教材配套的。必修教材的每一单元都配备有一本大约10万~15万字的《丛书》。这样,一本必修教材就要配备六七本近100万字的《丛书》。在时间安排上,要求用三分之一的课时学习必修教材,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课时全部用来阅读《丛书》。这就要求变革教学和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少讲,“简简单单教语文”,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但“简单”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可以放任不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狠抓《丛书》课堂阅读的落实上,体现在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和点拨上。其中的重点在于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学生的读书热度,使学生的自主阅读不被老师的“好心”和“认真”异化为“被”阅读;着力点放在让三维目标在课堂阅读中的自然实现上。这方面,参与实验的韩兴娥老师的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没有一个人爱吃剩饭,也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用一学期的时间读一本课本。如果一年级的学生因为乏味的识字过程造成“读书没有任何乐趣”的印象,他们也许永远也不乐意读李白、杜甫、普希金„„于是我为孩子们选择了一本又一本读本,把那些幽默有趣的、引人入胜的、贴近孩子生活的、有益于增长知识和情趣的读本提供给孩子们,把那些简单的、文字和图画混合排印的儿歌摆在孩子们面前,把识字的过程纳入更加广泛的、内容丰富的、生动有趣的认知活动中来。对于书中内容的强烈渴望会促使孩子们主动地克服拼音和识字的困难。

正是采取了这种方法,韩老师仅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小学阶段3000字的识字目标;这还不是主要收获——主要收获是孩子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进入了自由阅读的广阔天地。

“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用一学期的时间读一本课本”,而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却依然在做着这种让学生讨厌的事。这种状况不改变,语文教学要想有所改观,无异于痴人说梦!

孩子们喜欢读书了,世界变大了,心胸也变宽了。这是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老师们的共同感觉。

“我们终于从字斟句酌的讲解和永无休止的片断训练中走了出来,把阅读带进了课堂。当把语文课堂真正交给孩子们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原先的顾虑是多余的。其实,语文就应该简简单单地教,而我们的‘懒惰’却给了孩子一根魔棒,一根引领他们进入语言艺术殿堂的魔棒。当我们发现阅读兴趣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由快餐书籍过渡到大师作品的盛筵,孩子们的能力就在我们的‘放’中得到了锻炼,审美素养和能力也由此得到了提升。孩子们读书的胃口被调动起来了,语文课终于变得丰盈。”参与实验的张媛老师发自肺腑地说。

当然,老师们的收获也很多。“静读——使我们收获,思考——使我们成熟,交流——使我们睿智,积累——使我们厚博。”这是马采青老师的体会。现在,她班级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潜心阅读的好习惯。在阅读的同时,马老师更侧重让学生积累。她的课上,“40分钟,我一般拿出25分钟进行‘鲸吞式’阅读,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看书;其余15分钟则让学生进行‘牛嚼式’的积累,把自己认为经典的文字背诵下来„„当内心的阅读情感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孩子们心底创作的灵感之泉就会自然而然地汩汩流出”。

孩子们开始有想法有梦想了,并且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张国华是一所村办小学教师,参与实验以来,他见证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

学生的阅读面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打开了,语言积累丰富了,作文表达五花八门,有个性了„„在交流时,张彩霞同学指出《丛书》封底介绍的《骑鹅旅行记》错了,应该是《企鹅旅行记》,支持者与反对者在课堂上针锋相对。过了几天,张鹏同学在上学路上告诉我,他到网上查过,《骑鹅旅行记》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写的。他还告诉我,年近50岁的拉格洛夫为了写这本书,她忍受着腿疾带来的巨大痛苦跋山涉水,在全国进行实地考察,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童话小说《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并获得了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拉格洛夫也因此得到了与安徒生齐名的荣誉„„

实验不但改变了学生和老师,而且走进了家庭。一位家长对此体会极深:“我也和孩子一起走进书中,一起交流读书体会。受我们的影响,我的先生也和麻将、扑克渐行渐远。我们被评为‘最喜欢读书的家庭’,登上了孩子所在班级的‘班吉尼斯’。”在参与实验的许多学校,你还会看到很多学生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编选并“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每年一本,自行装帧设计,父母动笔为孩子撰写序言„„

一项教改实验只有得到一线老师和学生的认同,特别是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才是有生命力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一开始就立足于此,并最终成功于此。

让语文回归“国语”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颠覆了过去的语文教学,必然涉及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涉及教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没有这两方面的改革,实验就缺乏了机制上的保障。但这个问题牵涉太多,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解决。“虽然,实验一开始,我们就提出‘实验学校的校长要从改革考试方式和评价老师的方式上支持实验’,但总体来说,这方面的改革力度还不大,因为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我们也不着急,因为几年下来,从实验结果看,即使按照过去的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进行考试,教学成绩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李希贵说,“其实,语文学科的考试本来并不复杂,也可以说很简单,无非是考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出一百个填空题,每个题只需填一个或几个字,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层次基本上就看出来了;拿出一首旧体诗词或一篇文言文,让学生译成白话,意思基本对,语言基本通顺,60分(满分100分);意思对,语言流畅,80分;情意把握到位,语言漂亮,100分。这样考的不仅是阅读能力,写作素养和能力也全考出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下一步想在这方面做些探索,希望以此把语文教学引导到一个符合母语学习规律的方向上来。”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当然也有自己的终极目标。

“‘语文主题学习’的‘主题’固然是指选文的组合形式,其实,实验的真正‘主题’指向是母语教育的原点——让语文回归‘国语’,成为民族文化的寻根教育、扎根教育,成为汉语才艺,成为‘中国灵魂’。”李希贵说。这很自然地让我们想到了语文学科的演变。1949年以前,语文本来叫国语——小学为国语,中学为国文。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成立了由叶圣陶先生主持的教材编审委员会。在新中国早期的语文教材编写中,叶圣陶是关键人物之一,也正是他,正式提出将此前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统一定名为“语文”。他的解释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在这里,我们无意评论改名的是是非非,但有一点是否认不了的:“语文”一名,看起来考虑周全,有“语”又有“文”,但却独独把“国”丢了。“国”字一丢,这一学科就大大地被矮化了,魂也就没了。“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的最重要的文化标志,也可以说是第一文化标志。汉语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更承担着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任。1994年王蒙先生访美期间在纽约华美协进社演讲,一位当地听众问:‘为什么华人都那么热爱中国?’王蒙先生说,他的回答是:第一,我们都喜欢吃中国饭菜;第二,我们都喜欢汉字书写的唐诗宋词。王蒙说的其实也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所以,我们不应当矮化汉语教育,工具化汉语教育,让语文回到‘国语’,是实至名归、天经地义的事。”李希贵说。

“前些日子中国青年报社搞了一次民意调查,对3000多人进行的这次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主要表现是,从网络到各种传媒,到日常用语,汉语日益粗鄙化。这说明我们中国人在文化认同上出了问题,反映出中国人与自身文明之间的断裂。这次调查还显示,将近50%的人将汉语危机的原因归咎于‘当前汉语教育存在问题,让许多人不愿意花力气学汉语’。” “我们搞‘语文实验室计划’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事先也做了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孩子也并不喜欢语文,用他们的说法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语文教学生生地把博大隽永、优美风雅的中国语文教成了无用之学,教成了让学生讨厌痛恨的课,确实够可悲的了。汉语本来是一种具有独特美感的语言。我们喜欢唐诗宋词,首先感受到的恐怕就是语言的美感。所以说,语言文字不仅是‘交际工具’,也不仅是‘文化载体’,它本身就有价值意义,特别是中国语言文字。言为心声。要有雅兴、雅趣,先得有雅才;要文明、美化其人,先要文明、美化其语言;反之,要野蛮其人,先要野蛮其语言。所以,要让语文回到‘国语’,经典的内容当然要理解,但同时要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感、魅力,让母语成为才艺,成为中国人一生的精神依恋„„”

“《丛书》的选文特别强调选文语言的美感,强调让孩子去阅读更多的汉语经典,自然而然地受到心灵的熏陶,习得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就是想在这方面接续上母语文化的根基。另外,实验中我们也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对对子,学习写点旧体诗词、练习毛笔字,等等,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在学习方式上,也要回到‘国语’。汉语的魅力在视觉和听觉的美感,所以‘主题学习’实验特别强调多读——诵读,多看——博览;强调感悟——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强调积累——语言积累,思想情感积累,篇章样式积累等;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批注,写读书笔记,养成习惯„„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的母语学习方法,其核心在‘自修’。所以,‘语文主题学习’其实应当叫‘新国语自修课堂’。”

李希贵的话让我想起实验学校课堂上“经典诗文诵读展示”的情景——“一个个舞动的诗魂”,那些如数家珍地背诵《笠翁对韵》的孩子,那些已经能够写作诗词的自命“当代诗人”的孩子,那些春节期间为家庭挥毫书写春联的小书法家,那些为消防大队撰写《消防三字经》的小学五年级孩子们„„

这一切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走下去,这项实验完全能够让当代母语教育出现重大转机。

包容与自主:“语文主题学习”的核心理念

——一所小学的实践案例

姚晓英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对于人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引导孩子走进真正的阅读世界,教给他们有效的阅读策略,让阅读像呼吸一样成为一种需要,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使命。“语文主题学习”,正是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海量的阅读实践、开放的语文课堂、多元的阅读评价等组合成一个整体,创造语文学习的情境,在一个又一个主题单元教学过程中,实现小学语文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文化之基、思维发展之基、学会学习之基的总体目标。

这里结合我们学校“语文主题学习”的实践,谈一下“语文主题学习”的相关问题。

一、主题学习的核心理念。

1.包容。

“语文主题学习”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学习,它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单元的主题是包容的,既有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人文素养的主题,也有明确的、整合的语文训练重点即工具性的主题。

教学材料是包容的。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魅力童话”为例,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补充了5篇动人的童话;在晨诵环节安排了童话小诗《永远住在童话里》和《雨中的树林》的背诵;将《木偶奇遇记》作为本单元的整本书推荐给孩子;还安排了以读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

教师的教学理念更要是包容的。教师的教学需集众家之长,兼容并包,跳出一篇课文的“单打独斗”,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吃透教材,融会贯通,对所有的教学资源整体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自主。

这里所说的“自主”就是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把课堂还给孩子”不再成为空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教与学方式转变过程中形成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开展“语文主题学习”的基础和保障,如果还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都是戴着镣铐在跳舞,根本无法完成海量阅读。

二、主题学习具体步骤。我们主题学习的流程大致是:单元导读——以文带文——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综合性实践活动。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先学是前提。老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导学案,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完成相关要求,并能主动质疑问难,个性化地习得知识,并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先学需要有时间保证。为保证学生的先学、预读时间,我校改革了语文作业制度,为先学、预读提供足够的时间,不使阅读成为额外负担。

合作是基础。在自学的基础上,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互助,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探索,然后各组可以派代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到讲台上与全班同学交流,汇报学案中问题的解决策略,促成教学目标的落实。老师同时给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以点拨。学生或问答,或表演,或诵读,或绘画,或讲解,或辩论,或测试,演绎、创生新的知识和能力。

下面还是以“魅力童话”为例谈谈实施单元主题学习的具体策略。第一环节——单元导读。进行单元整组导读,目的在于使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的知识形成联结,初步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明确单元主题,了解单元学习目标,激发深度阅读期待,从而为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打下基础。教师根据这一目标设计的导学案包含这么几个问题:①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是谁?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人物特点,让同学猜猜它是谁。②你所了解的童话语言有什么特点?摘录一个小片段有感情地读读。③自学本单元的生字新词。④熟读课文中的4篇童话,说说每篇童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学生根据这一导学案自主预习。

在单元导读课上,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再让各小组派代表走上讲台,和全班同学交流。有的小组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回顾经典的童话人物;有的小组叙述“自己眼中的童话”的共同特点;有的小组用图片、文字等介绍初读4篇童话的感受„„

在这一环节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元整组生字词的学习。这是学生顺利进行整篇阅读的基础,也是积累词句的好机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分正音、识记、理解、运用、拓展这五个环节进行展示。学生交流的方法有教读、考查、表演、游戏、说话比赛等,方法不拘一格,鼓励创新。第二环节——以文带文。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进入精品阅读、以文带文、举一反三的环节。这一环节中,如何把精读课文教得更“精”、略读课文教得更“简”、补充课文教得更“活”,这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理念和教学智慧都是重大挑战。

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有2~3篇精读课文,就是我们进行精品阅读的文章。“魅力童话”单元中,《巨人的花园》是精读的第一篇文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有趣,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指导学生进行童话阅读的好文章。教学该文时,首先让学生根据学案自学,其次在小组交流汇报自学收获,并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①有感情地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和心理上有什么变化?②你最喜欢的地方是什么?童话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③童话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接着是让学生上台交流。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每个小组带着自己的任务上来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小组诵读感悟最深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有的小组分角色表演,表达自己对巨人前后变化的理解;有的小组向别的小组挑战,看谁从童话中悟出的道理最深刻„„学生的认知不同,在交流展示环节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五花八门。教师在课堂实施中,开放地融入弹性灵活的成分,灵动地融入教学机智,不断去点拨引导,让学生通过精品文章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精品童话的阅读,可以带出一篇或两篇略读童话,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在学习完《巨人的花园》后我们可以进行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的学习,让学生快速回顾《巨人的花园》的学法,运用学法自主阅读,然后小组交流展示,其后教师点评。同样的,在精品阅读完《去年的树》之后带入《小木偶的故事》的略读。正如老一辈教育家霍懋征所实践的:用以一带

二、举一反三的办法进行教学,不仅大大加快了教学进度,而且让学生读得多,扩大了眼界,掌握知识也就更加丰富、更加牢固,能力的提高也就更快了。

第三环节——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主要借用《丛书》中与教材配套的阅读材料。

“魅力童话”单元,《丛书》补充了《小狐狸买手套》、《灰姑娘》、《小海鸥的第一次起飞》、《木偶奇遇记(节选)》、《宝葫芦的秘密(节选)》5篇童话。让学生在课前先自主阅读,同时老师提出主干问题:你发现多篇童话的相似之处了吗?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利用这些问题把学生带入到阅读中,将“群文”横向联系起来读,通过比较、猜测、推论、反思,引导孩子与文本和作者进行阅读对话。接着以“读书汇报会”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在交流展示环节最为重要的是分享、质疑,让单元主题一次一次重复地出现、深化。

群文阅读之后,联系前面所学的4篇童话,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各自阅读的感悟和收获,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深化收获,并相机向课外拓展。

第四环节——阅读整本书。

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短篇的快速阅读永远替代不了整本书的阅读给人的感受,深刻的、有质量的阅读是整本书的阅读。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们在学生已阅读了《木偶奇遇记》片段的基础上继续阅读整本书。

围绕整本书,我们按照以下流程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兴趣,提出要求——交给方法,培养习惯——小组交流,相互协作——课堂展示,成果激励。在课堂展示交流环节中,话题可以从学生的阅读反应中获得,也可以随着阅读的深入不断生成。比如交流近期阅读《木偶奇遇记》的感受;通过对序言、目录等内容的了解,让学生学会系统地读书的方法;通过交流匹诺曹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们明白一些故事中的道理;进一步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第五环节——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围绕“魅力童话”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整个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为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并制订汇报展示方案。每一个组员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分工搜集资料,深入童话世界,在探究活动中获得对童话的直接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讨论,自主选择、确定如下学习内容:(1)为童话配音或者配插图。(2)讲一讲我们喜欢的童话故事。(3)演一演我们喜欢的童话故事。(4)写一写童话故事。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还展示了办的墙报,编的童话故事集,经典童话绘图本„„这些成果的展现,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融聚了学生的智慧和心血。

总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天地,也给教师提供了创新教学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本着“包容”、“自主”的核心理念,和我们的孩子一起走进语文。

“主题学习”之意义解读

1.主题学习是一种生活。

既然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价值取向是提升学生综合的人文素养,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就要重塑学生的精神生活。自杜威从实用哲学主义的角度提出儿童为本位以后,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阅读教学的生活化就成为了国际语文教育的主流。我们现行的教材,不论苏教版也好,人教版也好,都是以“生活单元”编排课文,把编选的范文当作了视为扩展儿童经验的材料,批判过去传统的语文教育只注意“讲得精深”,而不求“读得广泛”。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们如果仅仅依靠教材是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实际需求的,于是我们开展“主题学习”试验,就是想要通过主题学习丰富学生的阅读量,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在大量的阅读中使学生接触他们没有经历过的生活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间接获取生活经验,从而获得对生活的丰富的认识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生活的学习,是一种生命的成长。因此我们提倡要与文本,要与作者进行对话。为什么要进行对话呢?因为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对文学的一种解读,在解读中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人物,这样才能体会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教育本身并不仅仅等同于生活,就语文教育而论,语言和文学教育毋庸置疑地居于核心地位。于是,在我们编写的“主题学习”丛书里面就有了一些古典的经典篇目。这也是我们在现代和传统、生活和经典之间寻求均衡发展,重塑语文教育精神之所在。

2.主题学习是一种积累。

一说“积累”大家都明白,语文学习的确是一种积累,但是积累什么?反思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由于过于注重知识性积累而在其它方面造成偏失,不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过程方法的积累,从而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为僵死不化的东西,知识掌握得多,但整体语文素养却不高。语文是什么?语文是语言,语文课得干什么?叶老早已精辟地回答了:“语文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毫无疑问,语言积累是语文积累的核心。因为文化也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

李老师曾经对此做过解释:在大量的阅读中我们积累的是语言,语言积累多了可以形成一种积淀,从而可以为学生所用,可以形成一种共鸣。这就是我们以前强调的语文学习首先是一种语言的学习,那么语言学习学习什么呢?我们小学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落脚在识字和解词的层面,但是一个孤立的字和词是没有生命的,没有色彩的,它必须放在句子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才有生命力,我们必须通过阅读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命,所以阅读成为了学生接受语言,积累语言的必经的一个阶段,没有阅读积累根本就无从谈起。我们都说要学生学会表达,但是没有学生充分的阅读做基础,那么这种表达只能说是一种形同虚设的东西。因为他没有生命。阅读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共鸣中得到一种提高,就是说人在整个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再到全面的过程,这个认识的全面必须是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有这样的感觉,我对这件事情或事物有这样的认识,但是又无从以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认识,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发生某种碰撞,会感觉这恰恰是我想要表达的一种意思。实际上这正是一种语言学习的过程,那么这样对语言的认识对你来讲可能也是刻骨铭心的。

3.主题学习是一种探究活动。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探究活动。所谓的探究活动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或者集体探究一个虚拟的或者真实的现象并得出结论,它是一种需要学生设计研究、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构建证据,然后围绕从证据中得出的结论进行争论的一种学习方法。”从中我们可以找出如下三个要素:1.提出问题。2.搜集资料。3.学习资料,分析、综合材料,得到结论。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前主题学习的内涵界定:围绕某一个主题(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问题的提出),主题学习丛书或者课外搜集的相关文章可以看作是资料的搜集,学生的广泛阅读可以看作是学习资料,“多个文本间的交互体悟解读”可以看作分析综合资料,那么最终学生对主题认识的丰厚、感悟的明晰就可以看作是得到的结论。

比如说我们认识一个人,如果只从一件事上进行辨别是很片面的,但是我们通过对这个人一生的观察,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事物或者某一个观点都是如此。所以说大量的阅读可以让我们获得大量的与这个人、事、物的信息,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个人、事和物。在大量的阅读中我们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反复的撞击,互相的印证,才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助于推动我们去深入探究一些我们需要探究的内容。所以说主题学习是一些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丰富的、互相去验证的材料。你比如说在每一个年级,特定的学年段都有特定的要求,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和积淀以及大量的阅读做基础,那么我们去完成大学里面的文学研究都是未尝不可的。你像有很多文学院的教授他们对文章的解读都不是自己谈个人的认识,它必须要依托于文本,要找根据,找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很多理由都是从很多其他的文学作品中,其他的文字中、文章中去寻找规律,去验证自己的观点。这就变成了我用其他的文学作品,其他的文章来帮助我解读文本,就是成了一个文本互证,文章与文章之间互相验证,互相解读。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解读更有深度,更加有层次。

4.主题学习是一种审美、鉴赏活动。

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种接受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使其心灵受到熏陶的一个过程。美的东西总会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印记,使我们的心灵受到震颤,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进而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染,感悟丰厚了,他们的鉴赏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同时鉴赏能力提升了,他们就能够从读书中得到一种享受,得到一种乐趣,从而才能做到如苏轼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我们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把这种审美鉴赏活动的所得及时地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让他们得到最大的享受。

第二部分 经验分享

语文的“病”与“变”

——“语文主题学习”十大课型诞生记

赵桂霞

2007年6月,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一年一度的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投票结果揭晓:对语文老师的平均满意度9.73,是所有学科中最低的;而且,对初三语文老师的平均满意度只有9.44,远低于初

一、初二语文老师。这个结果,深深地刺痛了语文老师。要知道,80%的语文老师担任着班主任,学生与他们之间有一份天然的感情,看在面子上,也不能让老师如此难堪哪!

语文“病”了

那么,究其原因,是语文老师的整体素质低下,还是另有原因?2007年11月,广文中学首次到高中学校回访毕业生。“你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各科的喜欢程度分别是多少”一项的调研结果显示,语文学科竟然排为倒数第三。显然,学生不喜欢老师的理由是:他们不喜欢语文学科的教学!

“症”对了,“药”就好下了。于是,研究当下语文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成了改进语文教学的首选:“你认为语文教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你喜欢怎样的语文课堂?请分别列出相关要素,从最重要的开始排列,不少于10条。”

反馈的结果令人震惊!学生对语文课堂已经到了厌倦的程度:语文课枯燥、乏味;需要理解、背诵的太多;老师支离破碎地讲,没有意思;课太死板,不生动;老师过于严厉,无新鲜感、幽默感;训练太多;惧怕,不愿意上语文课;很无聊,厌倦语文课„„而一个高中生的短文《语文死了》,在表达对语文教学无奈的同时,也令老师们相视无语。

“语文已经死了。”文章开篇就这样写道,“一处写景,五六个作用;一句记叙写实的话,却暗合全篇,铺垫、暗示„„仿佛每一个作家都成了柯南道尔。一处小小的细节,都在教师的解剖下,成了作者精心策划用以指出凶手的佐证。”“一篇美文被生生肢解,成了一个个技巧,那些文学大师,也在某些人有意无意的诠释下,成了技巧大师。语文,若是只剩下了技巧,无异于人被掠去了灵魂,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无独有偶。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也撰文尖锐地指出:“今天的语文是‘细嚼慢咽’,是‘精读细解’,是‘吹毛求疵’,是‘回字的四种写法’。事实上,在一篇课文中对于某个词汇的哪怕是最精辟的讲解,都不如学生在许多篇目中、不同语境下多次触及同一词汇而理解得深刻。”

虽然不能断定语文是否已经“死”了,但语文确实是“病”了。“病因”在哪里?40多位教师在学科主任的带领下展开“头脑风暴”,从自身寻找原因,解剖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诸如:语文课程——薄薄的课本、成沓的练习题和测试卷。语文学科混同于一般的学科;课堂教学——就课本讲课本,条分缕析,生硬灌输,急功近利做题多,素质与本领训练少,口头与书写能力训练少;阅读课——孩子喜欢,但阅读无序,不是照本宣科讲析灌输就是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地放羊,而且时间难以保证;写作课——无内涵,教师跟着感觉指导,学生没体验,写作内容空洞乏味„„

是时候回归本真意义的、活泼有味的语文了!

再一次重温课标,再一次学习名家观点,再一次倾听学生关于“理想语文课堂”的声音,语文组确定:大量阅读,才是走出当下语文教学困境的必由之路。

而实际情况是,初中三年,语文课堂的阅读量只有课本的区区90万字!

“变”在课堂

如何进行大量阅读?绝大部分老师力主课外进行,理由是“课堂上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光教材就忙活不过来”。少数老师认为,就是要通过课内阅读,改革当下的教学,否则还是老路走到底。

作何选择?语文学科又拿起了调研的武器,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课外阅读现状。各种数据反馈回来,虽然“喜欢和非常喜欢阅读”的比例达到86.67%,虽然82.4%的初一学生、62.2%的初二学生每天都有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是随机的,“有空随时读”占到了一半以上,而且62%的学生阅读的书籍是作文选类、故事会类、影视娱乐类,而教师推荐的名著、家长购买的经典,阅读量只有10%左右。由此我们认定:大量阅读不能依赖于课外,只能在课堂里实现。

于是我们引进了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开发的系列《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教材一个单元,即配上一本15万字的语文主题学习材料。这样一本教材,6个单元,就配上了6本阅读材料。一个学期课内阅读量增加90万字,三年下来,增加阅读量540万字!

这样的改革,必然面临着诸多阻力。克服阻力,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领导语文教学改革的管理团队,对“语文教学改革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头脑风暴式的排查,超前预期,前置管理。如针对“短期质量下降、学生不习惯、完不成教学进度、命题难度增加;班主任老师抱怨、部分语文老师改变难;部分家长有意见、与其他学校不能保持平衡、丛书丢失或损坏、图书管理员反对”等10个问题,组成10个项目组,分别研究相应的控制措施。一系列改革的保障机制由此建立:

改变教师评价内容和方式——将过去的一个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对教师进行评价,改为一个学年一次,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关注改革的全过程,并发挥期中、期末考试的反思总结功能。

改变学生评价内容和方式——从过去单纯考查知识技能,转变为考查学科素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阅读量、背诵量、日常的随笔及写作,均进入评价范围;扩展语文考试的命题内容,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纳入命题范围。发挥评价促使改进、促进发展的功能。

研究“语文主题学习”的具体路径,确定什么主题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解决新式教学无从下手的问题;将语文改革与考前训练结合起来,语文学科大力推动“语文主题学习”,学年结束的期末考试前,进行半个月左右的复习训练;并召开语文老师、学生、班主任、家长参与的语文教学改革动员会,举行专家报告会,通报调研情况,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引导对学校课改的态度。

改变对图书管理员的评价办法,将语文老师、学生的满意度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调整图书管理的年耗费量,每个教室配备书橱一个,主要用于存放《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减轻主题丛书管理的压力,并设立学生图书管理员,负责借书、存书、还书,减轻班主任负担。制定学生使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具体流程。定期开展“读书之星”和每年一次的“好书漂流”活动,营造读书的浓郁氛围。

之前很“受伤”的语文老师倍加珍惜机会,积极地参与到这场改革中来。调动孩子全身的细胞参与学习过程。

调动孩子全身的细胞参与学习过程

广文中学“语文主题学习”改革,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一主两翼,三线并推”阶段。这一阶段重在探索“语文主题学习”的基本结构。“一主”,即明确课堂仍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课堂内要实现“1+1”,即“一个单元十一本主题学习材料”。“两翼”是辅助“一主”的两个翅膀,一个是“双百课外阅读”,即100本名著(三年内)和100篇美文阅读(一个学期两期),名著中34部必读,纳入语文考试范围,每期百篇《广文美文》要定期开发;另外一个是“语文实践”,以增加孩子们的阅读体验、实践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课内主题、课外阅读、语文实践,三线并行推动,“语文主题学习”大力开展起来。为了能在课内完成大容量阅读,语文教师通过研究、实践,形成了“语文主题学习”八大课型,力争让语文教学变得简单起来,让语文学习变得快乐起来。第二阶段:“语文素质教学”阶段。实践探索中,语文教师越来越感觉到“语文主题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质教学”便是这种认识的产物。这也意味着语文教师对“语文主题学习”的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语文素质教学”目标更加明晰:给学生“一手好字、一个好口才,一篇好文章”。具体包括五个维度:课本学习、主题拓展、扩展背诵、名著阅读、写作教学。

“扩展背诵”是这一阶段超越前一阶段的区分点,它也扩充了广文中学“语文主题学习”的内涵。广积文、深阅读、强背诵,是“语文素质教学”的三要素,它紧紧抓住学生的记忆黄金时期,强调让学生在这一时段广泛而又有深度地阅读、积累。刘湘玉老师带领语文学科老师开发《广文背诵400篇》,200首古诗、100篇文言文和100篇现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入口留香的美文。每篇文章都有精心设计的导读,帮助孩子理解。从入校到离校,背诵档案陪伴每个学生走过三年,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将400篇烂熟于心,张口成诵。

第三阶段:“主题整合,单元推进”阶段。这一阶段,阅读、背诵、实践均进行主题设计,就连写作,也是“读透一类文章,把握一种方法,写会一种文体”的主题写作法。而逐步丰富完善的“语文主题学习”十大课型,更是成为主题学习在全校开花结果的一个重要推手。

十大课型具体包括:主题交互型、主题探究型、主题烘托型、主题注读型、主题写作型、主题展示型、主题研读型、主题速读型、主题积累型、主题综合型。至于如何应用,则要视单元主题、内容及体裁的需要而定。

比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桥”的教学,韩文联老师运用“主题探究型”课型,在备课时确定了6篇关于写桥的文章。其中,语文教材2篇,主题丛书2篇,课外拓展2篇。学习目标为:赏析体裁各异的写桥的文章的美点;学会写以“桥”为话题的作文。

课前,要求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6篇文章,找出各自的美点。课堂上,韩老师导入“桥”这一主题后,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观点、看法。围绕每篇文章中各自的“美点”,小组逐渐达成了共识。全班展示阶段最为精彩。第一小组认为,《中国石拱桥》美在结构:层次分明,构段严谨,并例举总体结构为总、分、总结构形式。话音刚落,第七小组便补充道:不仅总体结构总、分、总,而且段内层次也是如此。他们以第5段为例:先“总说”长宽、设计巧妙,再“分说”四个特点,最后“总说”其艺术价值。

两个小组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其他文章也在各小组的发言、质疑、补充中,形成了一致共识:《桥》美在语言;《家乡的桥》美在线索;《成长的桥》美在喻意;《我爱桥的精神》美在联想;《通向故乡的桥》美在情节。到这儿,课并没有结束。另一个学习目标还要落实,那就是总结话题作文的写法。又一次小组讨论,又一次展示、质疑,很快,结论形成了:以“桥”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写成平实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可以写成生动说明文,如《桥》;可以以“桥”为线索,如《家乡的桥》;还可以赋予“桥”喻意,如《成长的桥》;又可以由“桥”生发联想,由物及人,如《我爱桥的精神》;更可以围绕“桥”构思波澜起伏、动人心弦的情节,如《通向故乡的桥》。

要下课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兴致盎然。老师随即布置了课后作业: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上。这样的“语文主题学习”,调动了孩子们全身的细胞参与学习过程,大大拓宽了孩子们关于“桥”的认识,形成了一种整体的自我认知。

采用什么样的主题课型,还取决于主题的学习目标。如,在学习“动物”主题时,崔丽梅老师将学习目标确定为:学会多元表达方式;多元了解动物,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于是,选取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旅鼠之谜》,又选取主题学习材料中的5篇,6篇文章在一个课时里完成。

这个主题,崔老师采用了“主题交互型”的课堂设计。要求学生对每篇文章阅读后,思考“通过写什么,表现了动物的什么”。课堂上,同样精彩迭出:《旅鼠之谜》,通过写三大谜团,表现动物的智慧;《泪的重量》,通过写眼泪,表现动物有情感;《祖父与马》,通过人与动物的相处,表现动物的忠诚;《哭泣的草原》,通过写动物的灾难,呼吁不要人为地制造生态不平衡;《猩猩的悲剧》,通过写猩猩的报复,警示人类虐待动物必然遭到报应,要保护动物,保护每一个生命。

如今,广文中学的学生的阅读量、背诵量增加了,认为“大大增加”的有33%,家庭藏书增加10~50本的占50%以上,每天亲子共读的占42%。学生的学习资源大大丰富,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2009年第三次回访毕业生,语文学科的喜爱程度由倒数第三上升为正数第三,且与第一、二位已相差无几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

以“语文主题学习”推动学校语文课改

陈耀方

2007年,我校借鉴山东潍坊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的课改经验,开始筹划语文课程改革。这项基于大量阅读的改革,朝着“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方向,确立了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对现行的语文教学方略提出了挑战。在新的语文教学方略中,从教学方法到教学管理制度,语文教学领域的许多项目都有待新建。这些年,我们在“新建”方面做了些尝试,这里梳理出来,与大家交流。学生靠什么来提升语文素养?

改革之初,我们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总体来讲,分成两类: 一是语文教师对新的语文教学方略的理解:很多语文教师从自身的学生时代开始,耳濡目染的是“讲读式”的语文教学模式,对“讲深讲透”情有独钟,恋恋不舍。从教育的理念到具体的教学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讲读式”的巨大惯性。而新的语文教学方略,是要将现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说”,转化成学生积极自主的“读”,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浸泡,在活跃的精神反应中,积累语汇,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由于对大量阅读、大量语汇积累背景下的课堂面貌和效益缺乏直接的体验和认识,许多教师心里就犯嘀咕:“我不讲,学生怎么会懂?”“要是考试考到了,怎么办?”„„即使观念上认同了“语文主题学习”,但观念转化成具体的行为,本身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促使全体语文教师抛弃原有的驾轻就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头开始,重新摸索,建立以“读”为主的教学方略呢?

二是教师对改革语文教学的态度:如何才能使全校处于不同职业追求状态的语文教师同心同德、矢志不渝地投身这样“脱胎换骨”式的改革,这一问题同样值得思考。

我们相信人心总是向善的,总是见贤思齐的。在改革的道路上,当教师对课程产生了深层的理解和价值认同,课程改革必将生发巨大动力。我校紧盯潍坊语文课改经验,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派教师赴潍坊学习取经。在潍坊我们看到,往昔熟悉的语文课堂结构和风格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简约、明快、容量大,节奏快、学生兴趣浓。潍坊的老师有的一节课教一篇课文,有的一节课教一个单元的课文,有的一课时处理了一本课外读物。他们平时的语文教学,就这么大胆,就这么“放肆”,质朴实在,毫不矫揉造作。更令人敬服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令人羡慕的语文素养。面对潍坊语文课堂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校语文教师心潮激荡,跃跃欲试。

针对潍坊语文课改的经验,我校多次举办沙龙。我们看到,潍坊的一批先行者们,以自己大胆的探索,揭示了现今“一学期主要学一本语文书”这样一种语文教学格局的弊端,开创了“语文主题学习”的崭新之路。在一次次碰撞交流中,我们剖析了驾驭文本的两种方式:一是精读型,即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按照文本细读的思路,带领学生深耕深翻,追求文本理解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二是泛读型,教师创设氛围,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大量阅读,不求眼前的“甚解”,而是着眼长远,在广泛的涉猎中,通过大量语汇的过滤,把握汉语言的丰富语义,体验汉语言表达的丰富和灵动,实现“其义自见”、“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无师自通式顿悟。在语文教学中,两种课型有机组合,可相得益彰。泛读是积累,是奠基,广泛涉猎,可以蓄成厚积薄发之势;精读,如果是在学生大量阅读,积累了丰富语汇和阅读经历的基础上展开,易于产生一呼百应、点石成金、教学相长的奇妙。相反,如果没有泛读作为基础,学生面对教师在精读课中的讲解和引导,由于共鸣少,互动难,难免产生“对牛弹琴”、“隔靴搔痒”、“煮夹生饭”、“见树木不见森林”等遗憾。说到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是靠语文老师的“讲”,而主要是靠学生的“读”。

我们还将北京新学校研究院的陈勇院长、潍坊市小学界知名的王丽老师请到学校来,传经送宝,解答疑难,我们研读韩兴娥老师的《我的语文实验故事》、《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以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专著。在不断的听课、研读、讨论中,把老师们推入热烈的课改氛围之中。

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

多次研讨之后,我校提出了“将书香变成语文课程”的构想,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评价标准的改变等诸多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地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重新审视,“课外阅读”课内实施,课堂上实现大量阅读,建立语文教学新的体系和秩序。

“将书香变成语文课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书香即教材,二是教师即课程。

书香即教材: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书籍,只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语文教材。学生要接触多样的题材,认识多样的体裁,领略多样的语言表达风格。他们如牛羊一般,来到有草的山坡,慢慢走,慢慢啃,慢慢欣赏,待到时机成熟,再作细细反刍。这样,他们开阔了眼界,放飞了心情,体验着学习,经历着成长。

首先,变革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努力以三分之一的时间教语文课本,以三分之二的时间从事大量阅读。对于课本,在着力于熟读的基础上,抓一两个“关键问题”的讨论来理解课文。至于“关键问题”的确定,我们持这样的选择: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也不讲;“跳一跳,够得着”的才是课堂讨论的“关键问题”。以此删繁就简,确保课堂思维的力度和课文理解的深度。对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百科书籍等原本课外阅读的材料,我们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什么样的年龄读什么样的书”;二是“以儿童的视角读书”;三是“立足于学生各自的基础读书”。课外阅读材料介入语文课堂后,语文学习形式丰富多彩:趣味识字、诗文诵读、对联赏析、走进《弟子规》、名作导读、读书交流会„„在这样的课上,孩子们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其次,实施图书漂流计划。学生在校时间,一学年大约是10个月。在课余,一个月读一本课外书,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我们按照“多样的题材、多样的体裁、多样的语言表达风格”这“三个多样”的原则,从百科读物中遴选了60种图书,每个年级配置10种书,每种书配置60本复本,每个月读一本。同一种书,1班读完,给2班;2班读完,给3班„„如此循环漂流。图书漂流计划让各种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同学,聚到一起读书。在全班同学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形成浓浓的班级读书氛围,借助集体舆论,促使每一个学生读书。同时,倡导阅读过程中的共同交流,促使每一个学生会读书。当然,做这些都需要一个物质基础——图书。根据书香变课程的构想,我们将原先图书室的结构和功能重新定位,并将图书室一分为三:藏书室、班级书柜和主题学习馆。通过整合、优化图书资源的配置,努力提高图书的阅读使用率,为教师、学生的阅读成长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我校还利用各种渠道发动家长为孩子建立家庭书柜,并从图书选购、亲子阅读等方面引导家长买好书,读好书,鼓励家长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教师即课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教师的思想风范、人格魅力、敬业精神、文化底蕴、学术修养、实践能力、教育艺术等个体特征都会有机地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成为课程内容活力非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深度及其效益,即教师是否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也都取决于教师这些个体特征孕育出的职业素养。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此效应尤为突出。我校花大力气,拓展教师的文化底蕴。我们鼓励教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教师参加函授、进修;有计划地在教师中开展“推荐好书活动”,再以此拟定图书采购目录,向教师赠书;我校极力鼓励教师外出培训,为他们外出学习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在拓展文化底蕴的同时,我们还着力组织教师在新的教学方略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促使教师将理念转化成具体的教学行为,转化成令人满意的教学效益。因新的教学方略仅是一种构想,前无古人,没有一套现成的完善的教材、教法可供参照,所以我们按照“先开枪,再瞄准”的思路,鼓励语文教师在“大量阅读”的道路上放开手脚,大胆摸索,在新旧观念的不断碰撞、较量中寻求突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想,在老师们积累了大量的课改事件、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量”的积累一定会促使“质”的突破。在前两年“先开枪”的教学摸索中,老师们左冲右突,各种问题纷至沓来。面对近乎“乱象纷呈”的局面,我们对新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梳理,理出新的教学流程众多环节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以三分之一的时间教教材,如何备课”、“主题丛书有那么多篇目,如何备课”、“班级书会如何展开”、“大量阅读背景下的语文有哪些课型”、“低年级大量识字如何过关”、“班级书柜如何管理、使用”、“小学生阅读书目的确定”、“家长观念的同步更新”,等等。在各种问题浮出水面之后,我们引导教师将“问题”变成课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着力于“问题”的解决,讲究“短、平、快”。每位教师都领一个“问题”回去,着重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方面设计研究思路,以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为研究期限。研究的成果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一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就将研究的成果引入全校各班的语文教学,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直至形成明确、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些“问题”,面广、量大,我们就发动全体语文教师参与研究,如图书漂流计划的实施。图书漂流计划,是将整本的、整套的课外书引入语文课程。这些书,让老师们先读,再设计班级书会方案,轮流公开执教,全体语文老师听课、评课,争取“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老师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尝到了甜头,逐步树立起信心,鼓足勇气向前迈步。几个学期下来,对提前大量识字、简约处理教材、课内实施课外阅读等教学工作的操作,渐渐熟练起来。

以机制保证语文课改的持续推进

在探索具体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课改机制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以便促进全体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地投入课改,不断创新,不断生成新的视角、新的方案、新的方法。机制建立了,我们才有希望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少到多,逐步积累课改经验,达到丰富、完善、科学的境界,生成我校语文课改的整体方案,并扎根于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建立机制,我们抓住四个关键元素:《丛书》、家长、制度、考核。

1.使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投入到教学中,鼓励、引导教师压缩教材教学时间,尝试课内实施课外阅读的途径、方法。2.广泛发动家长参与:有计划地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我校语文课改的积极意义。这样,在家长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给予语文教师的课改行为以正面的、积极的评价。

3.更新教学管理制度:语文课改产生了新的生产力,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同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冲破原来的生产关系。顺应课改的要求,我们将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等方面的制度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比如备课,我们倡导集体备课,允许沿用他人的往年教案,但必须依据本班实际再作修改才能执教。对于语文作业,坚决摒弃“语文练习册”之类的机械重复、针对性不强的题海之战。

4.纳入绩效考核:我们注重对课改工作的常规考核,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使课改工作与待遇挂钩,与职务聘任等挂钩,实行优绩优酬。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初步实现了“将书香变成语文课程”的构想,建立了语文教学的新体系。师生爱书读书,校园书香浓郁。随之而来的,是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大幅度的提升。近三届的二年级学生,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识字量超过2500的学生比例在95%以上;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语汇丰富,思想活跃,学习主动;在近年的多次质量检测中,我校学生的各科成绩均在全市名列前茅。

集中力量,在内容和方式上实现突破

——山东省潍坊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经验谈

李宏绯 薛炳群

在过去的几年里,山东省潍坊市在初中学段进行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些语文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如学生不喜欢读书,认为学语文无大用,不如英语、数学实实在在;语文教师教学乏力,认为教也无用;语文阅读资源缺乏整合等。回顾实验推进的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要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取得较大的突破,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努力。这里总结几年来我们的实验经验,与诸位同行分享、交流。

一、“1+3”教学模式:保证阅读的有效性。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特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规律。但是,长期以来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用学习理科的方式学习语文。很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举一反三的规律,期望通过剖析一篇文章,就使学生明白好多文章,语文素养就能大大提高。实际上,语文学习应该像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通过大量的阅读,最后感悟点儿什么,在阅读中随着积累的丰富,实现认识的逐步提升。所以,我们认为必须改变这一点,必须把讲、练的时间压下来,把课时划分给阅读,划分给主题学习。讲的东西太多,就不可能进行主题学习。因此,我们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要将三分之二的时间作为学生主导的时间,每周至少要保证留出一到两节让学生阅读。

为保证学生有效阅读,在改革最初的几年,我们在全市提出了“1+3”教学模式,其重点就是突出学生的阅读。即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与之相关、相近、相似或相对的多篇文章(一般3~5篇),进行群文阅读。师生也可以推荐相关的名家名篇供大家参考阅读。课堂一般分为阅读课和展示课两种课型。阅读大部分时间要在课堂或者阅览室进行,主要是鼓励学生为学习课文而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对人、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思想的碰撞。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从而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

这实际上就是在引导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意识到多样的文本关系,从众多的关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和阅读体认。例如,我们经常用守财奴形容那些吝啬、不舍得花钱的人,那么如果文章中涉及这一词语,我们马上想到了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和“伸出两个指头”的严监生;学习《藤野先生》时,许多同学无法理解“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何尝不酒醉似地喝彩”,有的同学就以小说《药》中华老栓为例,说明当时国人思想的麻木不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我们会思考,为什么春天到了朱自清的眼中,就具有了分外美丽的画面,春风、春雨、春草,点点滴滴都惹人怜爱,而在林斤澜的《春风》中春天又有着别样的色彩;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了解了鲁迅童年生活中的点点乐趣,有些同学就能由文章想到鲁迅关于童年生活的其他描述,在《故乡》、《社戏》、《风筝》中所展示的其他的童年生活图景,还有同学会想到其他作家描绘童年生活的文章。有了这样的阅读,上课时,便不再是从前那种照着课本深挖细究的枯燥的学习方法,而是阅读课上自由阅读,展示课上畅所欲言,不再受到那么多拘泥限制。这样的课堂往往成了辩论会、鉴赏课甚至是演讲比赛,读过作品的同学对该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没有读过该作品的同学开阔了眼界。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同学们都会从中受益。

二、提炼课堂教学结构。深入主题学习本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不断细化研究,逐渐构建起了“三步四环节五课型”的课堂教学流程。

“三步”是指“自主阅读——深入探究——拓展延伸”三个步骤。“自主阅读”主要解决什么时间阅读、阅读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怎样设计阅读学案、如何使学生达到阅读目标等问题。“深入探究”的“主题”主要根据“主题学习”中单元或文章的重点来确定。此时的“主题”应该是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中选择出来的,可以是语言的品味揣摩、情感意蕴的探究、表现手法的鉴赏、主题写作的指导、专题活动的展示等。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主题”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氛围,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以达到丰富积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延伸”主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阅读,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理性地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四环节”是指课堂上“阅读感知——主题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提升”四个环节。“阅读感知”是包括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自主积累、个性体验等在内的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引领、目标引领和预习提纲引领。“主题探究”是在文本品读和主题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大量语言材料的诵读品味中,逐渐发现某一学习主题的规律,进而触类旁通,丰富个性体验的过程。主题探究过程中不排除合作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结对学习、小组合作或组间合作进行反馈矫正和巩固。“展示交流”是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方式,其有效性对课堂教学效益的影响较其他方式更加重要。学生在自主阅读、文本品读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将精读感悟的收获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以加深体会,解决困惑。“总结提升”是以主题为起点,以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基础,以提升为目的,激发灵感、激发质疑、激励互动的过程。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精讲点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学习主题,并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总结出某种主题的共性规律。实验越深入我们就越发现,语文不仅包括文字,更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语文主题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交际和文化传承的过程。

“五课型”则是指根据语文教学重点所确立的五种主要课型,包括语言品味揣摩、情感意蕴探究、表现手法鉴赏、主题写作指导、专题活动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目标和重难点采用不同的课型引导阅读。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学习的重点是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难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所以采用“表现手法鉴赏”课型。学习时,教师先对象征手法做了基本的介绍,然后让学生去读同样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袁鹰的《井冈翠竹》、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老舍的《月牙儿》。通过分组阅读、小组交流,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并能理解:《井冈翠竹》中“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象征的是顽强的革命精神;《爱尔克的灯光》中古居大门里的微弱的灯光,象征着旧家庭和旧礼教的败落与瓦解,爱尔克生前点燃的照路的灯光,象征着希望破灭的人生悲剧,“我的心灵的灯”则象征着主人公对新的生活理想的追求;《月牙儿》中的月牙儿是残损而不是饱满的,象征她的命运,月牙儿的周围是暗夜,随时会被吞没,象征她的处境,月牙儿又永远是洁白的,象征她的心灵。同学们读了这些文章,就会对象征这种手法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能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要有所选择,要找准两种事物间的共同点”这一象征手法的关键。又如学习文言文《狼》,师生讨论后确定文中“之”、“以”、“其”、“而”是学习难点,词类活用、通假字是学习重点。于是要求学生准备好初中阶段已学过的所有文言文,然后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归纳总结以上重难点在相关课文中的体现。由于阅读量增大,有的同学甚至用到了课外文言文总结“之”、“以”、“其”、“而”的用法。这是采用“专题活动展示”课型。

可以说,学生通过对文本资源的挖掘,注意到了文本内容的内在关系,把它们贯通起来加以思考,便能悟得文本的真谛和奥妙。这样的阅读促进了课内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三、加强学科专业指导,保障“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每一项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在这么大的区域范围内,这就更需要统筹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发力来推动实验的进行和落实。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首先就要解决“粮草”问题——量大质优、便于利用的阅读材料。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尤其要向学生展现一个文化的世界、美的世界和诗的世界。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在文学殿堂中感悟生活、体验生活,完善自我,构建他们的意义世界和精神世界,使精神获得陶冶和滋养。没有大量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主题学习就失去了操作的载体,推进实验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在潍坊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汇集全市优秀语文教师及教研员,参与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实施的实验课题,编成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作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阅读材料。在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市教育局还为实验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保证了主题学习实验阅读材料的到位。实验开始后,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潍坊市教育局建立了以“致力问题解决,促进共享创新”为价值目标的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机制,针对每年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鼓励教师进行行动研究。为此,我们要求各县市区结合各自语文教学实际,提出各自认为制约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最主要的问题。我们汇总县市区问题后,形成了全市语文教学研究的重大问题研究项目,通过对各项目的深入研究,形成语文教研的“真问题”。我们鼓励县市区认领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建立研究团队,通过解剖名师课堂、“推门听课”、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教师论坛等校本教研活动,查找课堂中的“假问题”,努力用真问题组织教学。通过学校团队的实践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思维的深化、文本解读与文章主题的把握、“主题学习”备课模式等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破解,有力地助推了主题学习的深入开展。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编印了《主题学习实验通讯》,注意及时地将实验开展的情况以及实验教师遇到的问题、收获的经验与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分享、交流,有效促进了实验的深入开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结合自身实验进展,主动进行反思、研究和总结,并不断交流实验经验。潍坊市教科院每年举行一次“主题学习”方案设计和实验经验交流会议,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组织特级教师和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定期召开研讨会议,邀请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举办讲座和举行观摩课;定期举行“个性化教学展示”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鼓励实验教师在实验中不断成长。同时,我们鼓励学校发挥校本研究的优势,定期组织实验交流活动,共同探索实验开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经过几年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我们的语文课堂和师生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语文学习资源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变得有滋有味了。马晓青老师在自己的教学随笔中写道:“我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而恰好管理图书的学生原是各科成绩都不甚理想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该生的作文和口头表达都有了质的变化。问其原因,她说是因为自己把所有的书都读了。这无疑是最好的教育典型,也拥有最充足的说服力。”石金彦老师也曾写道:“该上阅读课了,同学们早早地等在阅览室外,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那积极性绝不亚于上音体美课。被老师们公认为不学习的小龙同学,简直变了一个人,读起书来聚精会神;校园小老大阿明一脸的凝重,放荡不羁的野性荡然无存,安静得像一泓水。老师都静悄悄的,舍不得打断他们。”

十万人家尽读书 ——山东省诸城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报告

李砚祥 孙志刚 山东诸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圣贤辈出:中国第一个贤君虞舜、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的公冶长、金石学家赵明诚、明代诗文大家窦光鼐以及现当代文坛脱颖而出的王统照、臧克家、王愿坚等。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诸城大地给予了他们不竭的创作源泉。倡导读书,营造书香校园,建设充盈着书香气息的学校,这不仅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文化内涵的需要,更是传承地域文化、着力塑造诸城教育精神、提升城市建设品位的必然。近几年来,诸城市教育局教研室借助“语义主题学习”实验这个平台,以抓师生共同读写、共同成长为基点,以“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为杠杆,取得了很大成效。

一、营造书香校园,为书香人生奠基。

一所学校如果书香浓浓,文化建设就有了重要载体。读书只有融入师生的生活中,才能唤醒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一)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阅读根植于课堂,不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充分自主发展,走“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教学之路,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我们的做法是以课堂多形式阅读为主,以课余阅读为辅。

为了让大量阅读走进每一堂课,我们规定,每节语文课必须拿出5~10分钟进行拓展阅读,每周拿出1~2节课进行集中阅读,阅读的内容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主(教师也可以从其他途径选用文章),教研组全体语文教师在开学初,经过集体备课精心挑选文本,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进行课内阅读,剩余三分之一为课外阅读完成。另外,我们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通过《书香润年华》(自主开发的经典诵读丛书)向学生推荐了中外古今名著,供学生自由选读。以课堂为主阵地,阅读量是很可观的,以小学为例,小学毕业时就能阅读至少400多万字内容。这就势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以教师专业提升工程、青年教师助力工程、名师锻造工程为核心的教师分层发展计划,充分保证了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诸城市教研室还向中小学生各推荐了200多首古诗词(文),按单元的编排形式编写成经典诵读丛书《书香润年华》,将古诗文背诵当作“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古诗词吟咏背诵中受到国学的浸润。两个“200首诗词(文)垫底”,这是对诸城市中小学生背诵量的最低要求。学生诵读经典不仅要熟记、背诵,还要富有感情,形式活泼有趣,特别是全市中小学生的晨诵经典活动,已经成为诸城书香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旨在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每年一届的“风华少年”评选活动已举办6届,其中评选“古诗背诵大王”成为了检阅经典诵读成果的重要舞台。

(二)到“农家书屋”去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但目前,广大农村学校仍然普遍存在买书贵、看书难的问题,达不到基本的课外阅读标准。针对这种情况,诸城市财政投入300万元,在全市233处农村及城市社区建起了“农家书屋”。“农家书屋”高标准配置书架、书橱、借阅桌椅,购买了大量丰富的学生适读书籍,安排专门人员管理,实行全天免费开放阅读。遍布城乡的“农家书屋”为农村学生开展“海量阅读”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我们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借鸡下蛋”,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有声有色的社区“农家书屋”阅读活动。每逢节假日,语文教师就组织学生到“农家书屋”读书,师生遨游书海,成为诸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农村孩子人人有书可读的理想,借助社区乡村“农家书屋”的资源实现了!另外,城区学校积极建设自己的电子图书室,并和市图书馆进行网上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借阅图书,通过电子查阅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读。这些做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图书的使用率,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互助阅读,书籍与爱心同行。

“同学们,今天我向大家捐读的是我最喜欢的曹文轩的《草房子》,它主要讲了„„”这是诸城市府前街小学“好书捐读会”上的一段学生发言。据统计,诸城各中小学的“好书捐读活动”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全市师生每人每年贡献1-3本好书。书非借不能读也,学校通过这种形式加强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捐一本,读百本”,广开书源,成效显著。在捐读前,学生可以在书的扉页上写一段推荐的话,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并签上自己的名字。班级图书角由专人管理,负责登记造册、日常维护等工作。学期末,图书还可在班级之间交换流动。图书所有权归学生个人,毕业时可以领回,也可以捐赠给学校。这种互助式阅读,大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资源。

(四)让书香扮靓节日。

诸城市实验中学早在2001年就开始举办读书节和图书超市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形成了“读书——让生活更和谐”等十大读书新理念。实验中学的书香校园活动辐射和带动了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读书节”中,我们大力开展了评选读书之星、藏书之家、一次购买图书之最等活动,“读书节”俨然成为学校的重大节日。学校的文化建设与读书活动直接促成了2009年全市全面启动“全民读书活动”。

二、同步写作促进共同成长。

阅读与写作要两翼齐飞。为提高语文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近几年我们大力推行师生共同写作活动:

(一)共写教学(学习)随笔。每周一次,教师随笔以教育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主,适当兼顾对日常生活、社会、人生、自然的观察与评论;学生随笔可以写读书收获、成长经历、学习心得、生活观察等,以学习生活为主。

(二)共写日记。

教师和学生一起天天写日记,记下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记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各校均建立正规的日记本,师生定期进行日记交流,教师总结讲评,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日记本上留下自己的感言。这个方式很好地增进了师生感情,使“教”与“学”更加和谐。市教研室把学校日记纳入教学常规,各校每学期都根据季节时令、节日、学校工作或社会活动、家庭事务、心情心理变化等组织专题日记写作,引导师生观察社会和自然,感悟现实,体味人生,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目的。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随笔、日记、读书笔记“评、展、刊、奖”系列活

(三)共记“阅读卡”、共写“周读书小练笔”。我们强调阅读的实效性。在全市初中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要求,推行使用“阅读卡”。内容包括:内容梗概(300字)、摘录(不少于5段,每段不少于100字)、一句话书评(30字左右)、人物形象(场景、精美句段)赏评(不少于300字)、迁移写作训练等栏目。这样,每次阅读活动,仅读书笔记就至少在1800字以上,阅读效果非常好。在全市小学坚持“少动笔墨多读书精练笔”,让学生从过分重视摘记的做法中解脱出来,将大量时间用于阅读。每周“两练笔”,即每周一次主题日记、每周一次读后感,辅之少量精彩内容的摘抄积累,教师每周一评,以表扬鼓励为主,学生的读书兴趣非常浓厚,效果也显而易见。

三、让读书成为生活方式。

(一)精心设计读写活动。1.唱响“四季歌”。

春之韵、夏之歌、秋之颂、冬之情四季歌系列活动是诸城市教研室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的一项重要的特色系列活动,通过唱(搜集不同季节歌曲进行学唱展示)、画(画出自己喜欢的不同季节的景物)、诵(搜集不同季节的精美诗文、童谣、春联、谚语等编成相声或小品进行表演)、写(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设计主题手抄报)的形式,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各种素质。

2.“共读一本书”。

家长、教师、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写一份稿(读后感)、同讲一个主题。该项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了知识,而且增进了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在这项活动中可以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经典诗文诵、唱、演。集背诵、演唱、表演于一体,让学生在诵、唱、演中体味经典诗文的魅力,内容以各年级背诵的经典内容为主。活动按照班级、级部(教研组)、学校三个层次进行,每学期举行一次。不少学校的做法很有特色,如明诚学校的弟子规、千字文操,府前街小学每年一度的“六一古诗文朗诵大赛”等。

我们还根据时令、节气或时事来组织、设计适合师生读写的活动。如,“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组织评选教师参与全国语文教师阅读大赛、全国教师写作大赛等活动。每年都定期举行全市语文教师阅读写作征文比赛等。

(二)鼓励学校探索个性化读写活动。

为了推动师生读写,我们提倡学校根据自身特点优势,探索有个性的读写活动。各个学校都在读写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实验初中每年一届的“图书超市”,学生可以将富余的图书自由交易,大大刺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百尺河初中的“日记节”,已连续举行了7届,多种形式交流分享日记成果。实验小学利用文学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写实践活动;石桥子小学把古诗词学习引入到该镇小学书法特色教育中,每天练字就写古诗词,书法教育和经典学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林家村中心校、西郊学校成立小记者站,小记者们用自己天真童趣的笔触描绘出社会百态、学校生活,成为学校与媒体沟通的桥梁;文化路小学的“儿童诗”创作走进课堂,也开展得风生水起,每周一节儿童诗创作课,每天一次的优秀儿童诗朗诵„„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读写活动,使诸城的学校处处充满书香,时时张扬个性。

四、在探索中收获成效。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深入开展,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不论城区还是乡村,学生热爱阅读的风气越来越浓厚,影响所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首先是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教师垄断课堂的弊病得到彻底改观,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教师讲课时间得到有效控制。课堂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学生之间沟通顺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保护和张扬,“海量阅读”得以保证,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大量阅读也推动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全市小学以三级课程整合、构建语文课程新体系的研究初见成效,孕育出本土名师、名法,如孟疃初中白玉红老师和她的“动态诗化,五维度”教学法,林家村初中臧芳虹老师和她的“三秀一评”教学法,枳沟镇枳沟小学的吕映红老师和她的“赏评”习作教学法,密州路学校李洪芹老师和她的“读思议说”四步习作教学法,实验小学纪永梅课改团队和他们的“自主互动、读写互补”单元主题系列化教学法,府前街小学李海梅老师和她的“诗意语文”研究,等等。其次,通过几年的读写活动,师生共同成长,人人磨炼出一支“烂笔头”。我市一大批青年教师建立了质量较高的个人博客,教学随笔丰富充实,每个语文老师能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得失,反思成败,写出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收获,写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情实感。龙源学校于海波老师将自己的教学反思、随笔结集出版了《水的心事》,孟疃初中的白玉红老师将教学随笔、诗歌创作等结集出版了《璞玉心语》,枳沟初中孟祥霞老师结集了《山那边是海》,枳沟小学吕映红老师出版了《为你修得生花妙笔》„„教师们每年都有大量的教学论文发表于各类报刊。

各类活动的开展,为更多师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各类读写赛事中,每年都有很多师生获奖。林家村初中刘焕东老师的《悠悠楹联情》、繁华初中八年级学生娄明的《女孩的天空》等多篇作品将被《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收入。特别是《女孩的天空》一文,形象地反映了诸城少年学子在读书中成长的精神高度。

苏轼知密州时,苏辙造访时曾盛赞诸城“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开展,不仅影响了学校,而且正在惠及全市百姓。在诸城,以阅读为鲜明标志的爱书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已蔚成大观,“十万人家尽读书”已经成为当代诸城人的自觉追求。

从此爱上语文

——山东省青州市“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扫描

平原 郝永

语言是美的。语文是美的。

自2006年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这一理念全新的改革以其独特的魅力,使山东省青州市的语文教学内涵更加拓展,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唤醒了广大师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享受语文的内在热情,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瑰丽多彩。

青州教育,乃至青州这座城市也因之变得更美。创新改变一切 一切改革,都离不开完善的机制保障。青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建立完善了上下联动的层级管理机制、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服务机制、成果展示共享经验的交流机制以及语文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市、镇、校三级联动,教研员、教师、学生、家长四维推进,使“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得以层层落实,顺利开展。

在推进实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育局、教研室鼓励学校、教师不局限于模式,创新思路,多元推进,主题学习的新理念、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以深入落实。

首先是主张教学模式百花齐放。

第二篇:学习理论

且行且吟,且说且忆

教育技术系1117500034石静

时光荏苒的感觉,居然在大学都能体现出来,我想,是否是因为平时过得太充实了呢?这个想法还没来得及成型,就夭折了。而对于《信息处理》这门课,我收获最多的,当算是在仅仅6次课的时间,就遇见了4位不同的老师。

有一点点幸运哦,在下午最后四个名额的时候,我选择了这门课。原因正如所有讲述这门课的老师们想的那样:好过,又没有考试!!仅仅是只用上六次课,就足以让我心动了。可是起初因为选课时感觉上学期的学分已经够了,于是就没选。当下定决心补选这门课时,立刻选课成功了,确实让我兴奋了一下。后来赶到教室一看,天哪!怎么会满满一屋子人啊。从没想过《信息处理》这门课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可不是因为老师的原因啊,当时想的是,一般在小教室里上课的,最多就三、四十个学生)。

都说先入为主,这一点仿佛在我对老师的印象中有些许分量。赵老师,是我们这门课最先登场的老师。她总是微笑着,给人宠辱不惊的感觉。在第一次课上,我坐在第三排,属于离老师比较近的位置了吧。也正是这样,我在这次课上学到了一些知识。同时我感慨,真是选对了啊!和《光电世界》联系密切啊,还能互相贯通,互相复习。然后在这样说的想象中,3节课的时间悄悄溜走了。在课上,赵老师说:“我知道很多同学选这门课不是因为喜欢这门课,而是因为它的课时短,并且不用考试。”在那一瞬间,我就感觉真是说到了大多数人的心坎了。终于明白,老师对学生有多么的了解了。

后来的几次课,我都坐到了教室的后面几排。原因老师也非常清楚。因为想给自己放松的机会,不想在老师眼皮底下搞小动作。于是,课上偶尔玩玩手机,再偶尔看看远处的屏幕,一晃,时间就到了下课铃响了。

而第三次课,是我上大学以来最忐忑的一段时间。因为我请假没去上,要准备英语四级考试。在《信息处理》课的那段时间,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总是在想:老师会不会认为我在逃课?我不去上课怎么行呢?大学期间第一次没按时上课的经历让我忐忑了几天。在第4次课的时候,老师并没有责备我,我的内心才算是踏实了。

第四次课,也并没有完整地听完,因为18:00有一个英语讲座。不过呢,听完后,还有时间,就回教室去听了《信息处理》课。说实话,老师讲的真的很生动,PPT也恰到好处。或许是因为听课的女生比较多一点,很多人都说比较能接受女老师讲的内容。也许,是因为女老师看起来比较温柔,而且,总是带着笑容吧!

后来在和老师的短暂交谈中,才明白,原来老师在看待学生不愿意听他们的课时,并不是数落学生的不是,而是反思自己的问题。他们在想,为什么学生不愿听我的课?是不是因为课程太无聊了?还是仅仅因为自己讲得不是很好?

第五次课,仿佛已经让我们大多数人看到了希望。因为还有一周,就停这门课了。光是心里想想,就够乐一阵的了。并且,老师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了:“论文不用写得太深奥,尽量写写上了这门课的感受,不用纠结要写得专业,写得精辟才能拿高分。”当时我就听到了很多人感慨:“真是选对了啊!”我其实,也带着这份侥幸,毕竟,我对信息这方面,再没听课之前,只能算是一无所知吧。

第六次课,老师讲了怎么写论文,论文的格式和要求。当时,应该算是听课人数中认真听课比例最大的时候吧。毕竟,这关系这这门课的那个珍贵的1学分啊。

在这门课上,老师一般不管上课纪律,完全靠同学们的自觉性。偶尔,下方同学的旁若无人的高谈,也确实影响上课老师的心情。这一点,可能需要我们的个人修养的提高,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授课。不过呢,让我有些许成就感的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至少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是什么了。至少对于这一块的知识,也不能说是一张白纸了。希望在以后的选修课时,能再选到与这门课相联系的课程,这样,我也算是学以致用了吧。至少是在良乡校区学到的,用在了本部的课堂之上。

最后,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教授我们这门课的老师们,您们辛苦了!

第三篇:学习理论

开展“平安清明 文明扫墓”活动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和学校师生来到烈士陵园,开展“平安清明 文明扫墓”活动,共同缅怀先烈。

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共和县清明节祭扫活动拉开了序幕。广大官兵、干部、学生向革命烈士默哀、寄托哀思,深切悼念为的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

通过开展“平安清明 文明扫墓”活动,党政军及广大群众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他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凝聚力量积极投身到和谐建设热潮中去。小学生赵雅雯说,“作为学生,我认为我们是幸福的。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追求,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表示: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繁荣、和谐的环境中,这是与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努力奋斗分不开的。我们要努力学习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勇于奉献,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添砖加瓦。

悼念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列队向革命烈士献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以表达崇高敬意。党政军及广大群众在烈士事迹展板前驻足观看,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随后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和学校师生共同铲除杂草、打扫卫生,美化烈士陵园环境,并在陵园内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第四篇:学习理论

常见的学习理论

常见的学习理论有: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始的一个心理学派。其基本观点是: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目标塑造人的行为;学习是经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主要观点有:教育是“塑造人的行为”。学习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强化是增强这个反应概率的一种手段。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通过强调外在客观刺激的原理来实现的。它把教师的“教”当作客观刺激物,学习者被放在接受刺激和被动反应的地位。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非直接地、机械地联结,而是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为中介来实现的。其主要观点有:学习是改变行为。学习是否发生可以通过行为表现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目标可以用精确的行为术语来描述。学习离不开内、外部条件。人的学习固然与外界刺激分不开,但人是有认知机能的,在学习时,他总是利用这一机能,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主动地去寻求外部刺激,进入内部认知过程。因此,学习既要重视外部事物的刺激作用,又要重视学习者内部机制的中介作用。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由结构主义发展来的一种哲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事物是否有结构,结构是从哪里来的,结构怎样建构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结构主义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导致了一场教育心理学的革命,使认知主义学派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当前,建构主义学习观更强调具体情景对意义建构的作用。其主要观点有: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外界客观事物对学习者的强化刺激,不是教师对学习者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学习者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主动者,主动与所处情景(社会文化背景)发生交互作用,主动取得教师与协作伙伴的指导和帮助,主动选取学习资源、学习方法,主动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第二种学习理论比较适合我的学习特点

因为认知学习理论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主张人学习的创造性。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验,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发现学习来使学生开发智慧潜力,调节和强化学习动机,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创新的本领。

第五篇:高质量学习理论

高质量学习理论,是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原创性的学习理论,并形成系统的教师培训课程,致力于解决学生不愿学习和不善学习的问题。为了将这一理论转化为教育生产力,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以深圳市龙岗区兴泰实验学校为基地,成立了高质量学习理论研究中心,现诚聘各地精英加盟。

下载语文主题学习的相关理论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主题学习的相关理论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察学习理论

    队员:柴旺 陈忠生宋楠 孙玉洁 2011年3月23日班杜拉-观察学习1 观察学习概述 1.1观察学习概念 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班杜拉的定义是"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类; 社会互赖论。认为群体是成员之间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各成员之间的互赖有其差异性。 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

    学习理论 坚定信念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有个形象的比喻:‚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反复强调,‚信念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什么?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

    合作学习理论

    (二)发展理论 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构理论是从动机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合作目标对学生从事学业任务的诱因影响,而发展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出发,重视合作学习对完成任务效果的影响(在达到......

    混合学习理论

    混合学习理论的定义、内涵及特点 一、“混合学习”的由来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提出源于网络学习(E-learning,也可以称为在线学习或者远程学习)的兴起以及关于“有围墙......

    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 一、自主学习概念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简称SRL)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监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