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情报在治安中的作用
公安情报工作对维护治安的意义
导言:所谓公安情报信息是指在公安工作过程中接受和发出的反映公安活动规律及其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数字、报表、图象以及各种与公安工作有关的政治、经济形势,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规章制度、计划、措施等等所包含的内容的总称。公安信息除了一般信息的客观性、可识别性等共同特点外,还具有广泛性、复杂性、随机性、时效性和保密性等显著特征。做好公安信息工作,不仅是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效地打击犯罪,强化治安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意义深远。
正文:现代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告诉我们,信息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人们的各项实践活动,都需要根据工作状况和客观环境、对象的发展变化,对自己的行动不断进行控制调节,以实现既定目标。在此过程中,信息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当前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善于广泛收集掌握各类公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综合和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倾向性问题,为正确决策和有效管理控制提供依据。当前,公安工作特别是人口管理中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诸如外来人口日趋增多,底数不清,动态难以掌握;流窜犯罪跨地区跳跃式作案突出,给破案造成很大困难;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现象十分严重,给重点人口管理带来许多问题,等等,给整个公安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只有搞好公安信息工作,特别是不断地注意掌握分析研究上述人口管理个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正确决策,对工作重心和工作措施不断地进行控制调整,才能增强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提高整个公安工作的主动权和实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乡交流的不断扩大,外来人口不断增多,随之也给社会治安带来许多复杂的因素。我县外来人口平均每年都在递增,与此相伴随,外来人口在各类抓获的违法犯罪人员中的比例也有所增高,我们通过不断地统计分析和跟踪调查,敏锐地觉察了这一作案对象成份变化的信息及发展趋势,及时地把人口管理和防范工作重点从常住人口转移到了外来人口上,并根据外来人员的活动、居住等方面的规律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经过不断努力,有效地减缓了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的势头。在当前外来人口还在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其违法犯罪比例能够稳中有降,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掌握和运用外来人口及违法犯罪信息指导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计算机管理信息具有高速度、大容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它能够准确迅速地提供信息,同时具有极大地存贮信息和极快的分类、汇总信息的能力。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口信息引入计算机管理,给公安工作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各级公安机关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是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户政业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各派出所已对人口信息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省去了大量日常重复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人口统计和居民身份证号码的纠错清理上,以往靠人工操作核对,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差错率高,采取计算机自动统计检索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节省了警力。另外,经常会出现有关方面调查某年龄段或某一村镇人口情况,通过计算机系统几分钟就会统计出结果,但如果手工操作开展调查,得先由派出所民警翻户口底册,再逐级汇总,至少得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才有结果。
二是能方便、快捷地提供有关人口信息,高质量、高效率地为现实斗争服务。比如对有违法犯罪前科劣迹人员的管理一直以来是各基层派出所管理控制的重点,但由于目前人员流动性大、人户分离现象多,现住地派出所对户口不在本辖区人员底细不掌握,以前单靠走访群众排查摸底,收效甚微。自建立起全市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后,各派出所通过网上核对,即可发现所了解对象是否有前科劣迹,从而大大激发了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重点人口管理工作落实,为预防犯罪和侦察破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是有利于进一步规范管理,有效堵塞户口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户口办证实行计算机管理后,便于对各级操作员划定权限,在给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并保留变动轨迹,从而从技术上加强对户政工作的监督,堵塞办假证、办假户口、私自更改户口项目等弄虚作假问题,严密户口管理工作,促进了行风和廉政建设。
公安工作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抓住战机,快速反应,向来是公安工作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公安工作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公安信息的时效性,即必须及时收集、及时传输、及时处理。同时,公安信息还具有覆盖面广、利用价值高、共享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在当前,人口大流动,跨省市、跨地区之间的流窜犯罪活跃,系列性作案增多,各地面临的刑事犯罪有许多共同性,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建立大范围内的公安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跨地区、跨部门、跨警种,从采集到维护、从查询到交换,及时、高效运转和共享利用,对于提高各地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整体作战能力不啻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警力提高的新的和主要的增长点。如1999年公安部启动的全国逃犯信息系统,为解决各地公安机关长期困扰的追逃难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有效手段,同时,还省去了以往追逃天南海北四处奔波,费尽人力、财力而劳而无获之苦。之外,全国公安机关从2000年起实施的人口信息“百城联网”工程,为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公民身份异地查询提供了极大便利,凡联网城市的各级公安机关足不出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中查询到外地有关人员的基本信息,解决了以往在侦察破案、治安管理中为查明有关外来可疑人员身份向当地公安机关发函、去电查询联系但少有反馈的难题,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益
第二篇:公安情报政策与法规
信息时代下我国公安情报政策与法规的建设与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公安信息化的提高,公安情报工作的手段与方法的不断变化,导致工作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这时就需要合适的情报政策与法规来完善工作机制,解决公安情报工作中的问题,保障公安情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公安情报
情报政策
公安情报政策与法规
要了解公安情报政策与法规的发展方向,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公安情报。公安情报是指公安机关通过侦查手段、秘密力量、日常办案、日常管理、社会调查、公开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的有关违法犯罪活动、治安行政管理、公安机关自身管理及与公安工作相关的其他各类情报信息及其分析研判后的成果;公安情报可以广泛应用于实战、治安环境监视、预警、公安决策、公安管理等各项公安工作。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公安情报概念:第一,在外延上,公安情报就是公安信息,公安机关收集的各种客观性资料,都属于公安情报,公安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存贮、检索等公安信息管理活动,都属于公安情报工作内容;第二,在内涵上,公安情报是对公安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并应用于实战的主观性成果,即公安情报产品,其工作内容是信息、知识的激活,即情报研判工作。公安信息管理是整个公安情报活动的基础,公安情报研判是公安信息管理的高级阶段,是整个公安情报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理解了公安情报的含义,进一步就需要了解什么是情报政策:具有法令性的以保证情报系统优化运行和履行其社会功能的基本准
则。情报政策的总目标是发挥国家情报系统的总体功能。其内容包括:①保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科学等有关方面的知识,以促进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保证有足够的情报以满足政府和各类情报用户进行决策的需要。③促进情报用户有效地利用情报。④提供针对当前需要的和未来的潜在需要的情报服务。⑤促进国际间情报的交流和合作。
国家情报政策的范围:①确定满足社会对情报需求的重点。②提出满足情报需求的措施。③组织国家情报系统提高情报 服务能力。④促进 情报资源的有效利用。⑤提高国家情报基础结构的能力,保证发展情报事业所需要的情报人员、物资和经费。
公安情报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公安情报政策目标、公安情报技术政策、公安情报系统和公安网络政策、公安情报资源政策、公安情报人才政策、警务情报合作政策。公安情报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公安情报基本法、公安情报资源法规、公安情报技术法规、公安情报安全保密法规、公安情报人才法规、国际警务情报交流与合作法规。
公安机关情报政策:公安情报活动相关的有关国家及公安部门制定的政策。
国家情报政策与公安机关情报政策是公安情报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安情报政策:国家与公安机关根据攻难情报工作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公安情报需哦东的决定,决议,命令,规则,一件及通知等,它涉及公安情报的搜集,传递,管理与利用等各个环节,是调整公安
情报活动并借以指导,推动公安情报供桌的方针,准则与行动指南。
既然懂得政策,想深入理解还需理解什么是公安情报法规的概念。法规就是法律规范的简称。法规是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而公安情报法规是调整公安情报活动环境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与警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而言。公安情报法规的调整对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公安情报搜集、存储、检索、传递与利用等环节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与警务关系;二是在公安情报技术与公安情报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警务关系与警务问题。
所谓的公安情报政策法规就是指国家与公安机关根据公安情报工作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公安情报活动的法规、决定、决议、命令、规则、规定、意见及通知等, 它涉及公安情报的搜集、传递、管理与利用等各个环节,它是调整所有公安情报活动并借以引导公安情报工作并借以指导、推动公安情报工作的方针、准则与行动指南。纵观我国公安情报政策与法规建设的历史,尽管在不同时期都取得了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公安情报政策法规在制定、执行及监督机制上不健全;内容存在重复、交叉与冲突;出现诸多空白领域,与情报主导警务潮流不相适应;无独立的公安情报法规,更无体系可言;无法与国际接轨,缺乏兼容性等。针对公安情报政策与法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公安情报及公安情报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公安情报政策法规体系已是当前公安情报工作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实现情报主导警务理念的前提
和基础。了解到这一方面,我们才能真正的懂得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真正意义。那么公安情报政策法规包括哪几个方面便是我们重点了解的地方了。因此,公安情报政策法规包括的国家情报政策法规、公安机关情报政策法规及国际警务情报政策法规等方面都需要我们重点了解。
狭义上将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理解为“小公安情报政策法规”。仅仅解释为与公安情报活动相涉的有关国家及公安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广义上则将公安情报政策法规解释为“大公安情报政策法规”。把所有与公安情报活动相关的宏观政策法规理解为公安情报政策法规。
从广义角度将“法规”等同于“法”。认为法规就是法律规范的简称。它包括了法律、规章、行政法规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法。
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调整对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公安情报搜集、存储、检索、传递与利用等环节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与警务关系;二是在公安情报技术与公安情报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警务关系与警务问题。
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建设历史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初建阶段(大约为1948-1965 年), 这一阶段仅仅局限于人力情报政策。
第二阶段是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探索阶段(大约为1978-1993 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刑事情报政策法规的建设, 公安部出台了关于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加强刑事犯罪信息资料工作 的通知》等。
第三阶段是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兴起阶段(大约为1994-2002 年)。这一阶段公安情报政策法规建设的视野逐渐开阔。随着社会信息化与公安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公安部门也逐渐加大了公安情报应用系统和公安情报资源的建设。
其标志是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犯罪信息中心建设准备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等,2002 年, 公安部、教育部、国家安全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保密局联合发文关于《互联网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最引人瞩目的是公安部在关于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中专门规定了情报收集的范围、方法与手段及报送规定等。
第四阶段是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发展阶段(2003 年至今)公安部于2003 年提出了“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该战略的倡导促进了公安情报政策法的建设, 同时也使公安情报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公安情报已不再是单纯的预防与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公安情报工作已渗透到公安决策与日常事务管2005 年, 公安部决定将公安情报建设列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必须抓紧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 并明确提出了公安情报信息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 从警务战略高度来推动公安情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将情报信息作为公安机关决策的基础, 突出情报信息在警务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理中。
在注重采集各种直接的敌对活动、恐怖活动、违法犯罪活动等情报的同时, 加强对与此相关的社会信息的采集, 规范情报工作流程, 从制度上保证情报的鲜活准确、联通共享、及时应用
2007 年公安部又专门强调了要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 在“金盾工程”一期建设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展、完善、提高, 启动金盾工程二期建设。拓展情报信息系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八大公安信息资源库的数据质量全面达到完整、准确、鲜活, 基本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
加强公安情报政策法规重点内容的建设
公安部门应根据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战略目标, 制定出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实施计划。重点加强公安情报收集与利用政策法规建设、公安情报技术政策法规建设、公安情报安全政策法规建设、公安情报预警与评估政策法规建设、公安情报交流与合作政策法规建设、公安情报内外部共享政策法规建设、公安情报人才政策法规建设、公安情报标准化政策法规建设、公安情报系统与网络政策法规建设等。
在我国公安情报政策法规建设是进入新世纪后才受到重视, 公安情报政策法规被真正纳入研究视野只是近一两年的事。然而, 公安情报政策法规在公安情报工作中的重要性已日渐显要。这个过程采用的是政策先行, 法规跟进的模式。
2009 年2 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新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于实践中频繁出现的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进行刑法规制。但一年多来,实践中因侵犯个人信息被追究刑责的人并不多见,而公民信息被泄露、相关权益被侵犯的事件依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司法解释没有及时出台,司法机关在适用中难以操作。由此,在加快相关立法的同时,敦促最高司法机关尽快制定司法解释,弥补刑法条文的漏洞和可操作性的不足,公安情报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两个罪名的犯罪对象并不相同:(1)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保存、管理的公民个人信息: 首先,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者是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具有合法获取个人信息权力的单位;其次,获取的个人信息必须是这些单位利用公权力所获。(2)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对象可以包括任何符合前述主客 观条件的个人信息。实际上,《刑法修正案(七)》对于该条款中作为本罪对象的“上述信息”可以有不同理解。从刑法第253 条之一第1 款可以看到,在“信息”之前有两个修饰语: 一是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二是“公民个人”。对于“上述信息”既可以理解为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也可以理解为任何符合条件的“公民个人信息”。这种理解的分歧在于立法的模糊不清,两种理解都可以说得通。但是,立法目的在于保护个人权益。如果对于实践中大量的非利用公权力获取他人信息的行为不加以规制,将难以保护有效公民权益。所以,我
们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即本罪的对象是一切符合条件的个人信息。而且,实践中司法机关也是这样把握的,如上海周娟等特大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中,被告人所获取的信息就没有受特定单位所获信息的限制。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判断常常影响司法机关对于行为人是否能够提起指控。如2009 年合肥市蜀山区检察院仅以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对骗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吴伟依法批准逮捕,原因就在于对吴伟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难以把握。如何理解“情节严重”,有多种观点: 有人认为应从信息的数量、性质、违法所得的数额、财产损失情况、个人生活或人身安全。
受影响的程度、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细化。有人认为应当考虑信息的数量、重要程度、影响力以及行为的次数等方面的因素。也有人认为应当参考与本罪具有等值性法益的犯罪,考虑将多次侵害个人信息、滥用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重大财产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致使某一领域的社会秩序混乱以及其他给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重大利益损失的行为认定为情节严重。
上述观点所提出标准基本反映了两罪实践中的状况,但是对于各情节在量刑中的地位和意义,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我们认为,确定“情节严重”的标准应当从以下方面把握:(1)公民权益的受害程度。本罪的立法宗旨在于保护公民权益,所以“情节严重”的判断标
准应当首先以公民权益的受害程度作为判断标准。即使只出卖一条信息,只要其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就应当构成犯罪。(2)信息的用途。行为人出卖、非法提供、非法获取的信息的如果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将直接对他人权益造成损害。如在北京通讯员工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案中,行为人出售的公民信息就被他人用于犯罪活动,最终导致被害人被杀害于家门口。所以,信息的用途也应是一个判断“情节严重”的标准。在没有证据证明上述两个情节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信息的数量、性质、意义、重要性、行为人获利数额、非法获取信息的手段等来进行判断。
对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来说,具有以下情节的,可以判断为“情节严重”:(1)导致被害人人身伤害或死亡的;(2)严重干扰被害人的正常生活或严重影响被害人名誉(包括致使受害者精神失常或自杀)的;(3)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5 万元以上,或者给个人造成1 万元以上损失的;(4)明知出售、非法提供的信息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而出售或者提供的;(5)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30 条以上,或者出售或者非法提供10 人以上公民个人信息的;(6)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5 次以上的;(7)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单位获利5 万元以上,个人获利1 万元
以上的;(8)导致50 条以上公民个人信息流向境外的;(9)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来说,具有以下情节的,可以判断为“情节严重”:(1)导致被害人人身伤害或死亡的;(2)严重干扰被害人的正常生活或严重影响被害人名誉(包括致使受害者精神失常或自杀)的;(3)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5 万元以上,给个人造成1 万元以上损失的;(4)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5)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30 条以上,或者非法获取10 人以上公民个人信息的;(6)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5 次以上的;(7)单位利用所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获利5 万元以上,个人获利1 万元以上的;(8)导致50 条以上公民个人信息流向境外的;(9)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手段恶劣的;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国内国际环境下,在不法分子日益猖狂的形势下,我国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加强对公安情报政策法规的建设发展,将对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兴衰起到关键的作用。
第三篇:公安大情报建设专升本论文
大情报
“大情报”系统建设是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公安机关改革传统运作模式、提高效率、增强公安机关驾驭控制能力、实现精确制导目标的必由之路,是信息社会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近年来,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提速,我市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持续不断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模式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运用情报信息开展工作的主动性显著增强,“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日渐深入,应用成效逐步显现。
情报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情报”信息平台、情报信息中心建设的主体目标是为了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大情报”工作体系,建立主动型警务机制,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破解现实公安工作中各级公安机关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首要解决对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类重点人员实现动态管控和对重大事件实现预警防范。,“大情报”系统需要完成的四项建设任务为:
1、设计开发一个公安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2、培养建设一支专业化情报分析研判队伍;
3、建立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的情报信息工作机制;
4、探索积累一系列情报信息分析研判的模型方法。
从我市情报信息工作情况看,情报信息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处于初级阶段,离“大情报”系统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报意识较差,思想观念落后,影响了情报信息工作建设发展
在情报信息工作发达的浙江、江苏、上海、香港、纽约,已经在全体警察队伍中树立了这样一种理念: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第一件工作是采集信息,将此人的基本信息采集下来,送交情报部门进行查询比对,查未破案件、查前科、查嫌疑人报的个人信息是否属实,然后再依照程序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一旦发案的时候也是如此。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态度是主动型的,是以建设促应用,以应用进一步带动各类情报信息建设,情报信息工作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我市虽经去年一年的努力,彻底扭转了被动开展情报信息建设及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去开展情报信息建设的不利局面,但与情报信息建设先进地区相比,除了在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差距,依然存在情报意识较差,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一些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缺乏战略思路和创新精神,没有充分认识到情报信息建设对于推动警务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警务工作效能、破解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瓶颈”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片面地认为情报信息建设就是“花钱工程”,忽视投入产出比,舍不得投入,存在畏难心理和“等”、“靠”思想,影响了情报信息建设发展。同时,广大基层公安机关并非主动的在情报信息建设的过程中去寻找破案抓手、去发现有碍治安防范的潜在因素。即使对于已经建立的各类情报信息,也缺乏专门的人员开展清理、分析、研究判断工作,没有对原始信息进行深入甚至是初步的加工工作,往往导致一些花费了大量力气建立的情报信息躺在那里睡大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网络支撑力不强,难以维系日益增长的公安业务发展需要
我市公安信息网络基本依托电信等商业营运商,以树型拓朴结构单路建设,没有形成环型结构,一旦出现故障,易导致系统中断。目前,从基层派出所到县市公安局的公安信息网大部分只有100兆,传输能力有限。随着情报信息工作的推进,公安信息网络除信息数据传输外,图像、音视频的传输不断增多,不久的将来,现有网络将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安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基础工作薄弱,限制了情报信息的实战应用
情报信息工作的特点是厚积薄发,依靠信息的不断积累和情报的深度应用,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基层民警对基础工作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加之日益繁重的警务活动,影响了基础工作持续深入的开展。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情报信息工作规范和保障机制,直接导致建立在传统情报信息收集基础上的信息采集不全面、质量不高,采集不及时,录入工作滞后,大量鲜活的信息变成了“口袋信息”、“纸袋信息”、“脑袋信息”,甚至出现流失,派出所作为基础信息“活水源头”的支撑作用尚不明显,限制了情报信息的实战应用。
(四)信息整合滞后,资源共享度不高,严重制约了情报信息的整体应用
我们在工作中,公安内部各类信息的整合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但并没有进行到位,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下,各警种从自身需求出发,相继开发了业务系统,由于各系统数据结构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给数据共享带来困难,处于相对封闭的运行状态,缺乏统一、规范的信息流转制度,信息流通不畅,信息数据关联度、共享性不强,“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依然存在。有的即使允许进行对接,往往也不能完全整合,有的一项数据要在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系统中进行重复录入,重复劳动较多。各警种之间掌握的情报信息不交流,各自为战,甚至对于自己掌握的情报信息出于部门利益,采取保密,不愿意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样的做法,只能使自身情报信息工作走向绝路,对我们整体的“大情报”系统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来讲也必将成为拦路虎,制约了情报信息化手段在重点人员管控、重大案事件预警防范、侦查破案和综合研判等方面的应用,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影响了打击的精确度,严重阻碍了我市“大情报”系统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力度。
同时,公安机关打击防范工作不但需要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采集的信息,而且需要大量的社会信息作支撑。对于社会信息的整合,往往由于畏难情绪,认为是别家单位的信息,是保密的,难以沟通、协调,不能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将其拿下,大量的社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利用,比如劳务中介、工商注册、医疗卫生、社会(机动车、驾驶员)保险等信息资源还没有能够整合进来,使得公安机关的驾驭控制、侦查破案工作难以在更深的层次上拓展,也就不能利用社会信息为公安工作服务。
(五)情报信息应用效率不高,深度应用没有开展起来,影响了情报信息工作整体效能
我市警务信息平台建成以来,目前已经汇集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除了在进系统时进行过必要比对外,再次开发利用较少,情报信息的深度应用工作并没有有效开展起来,有的已成为“死数据”占用存储资源,增加了存储器的压力,缺少情报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导
致系统数据盘活率不高,发挥作用不充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情报信息主导警务。
检索发达地区在情报信息工作中,各类宣传材料中出现最多的词:数据碰撞、自动比对。其意义在于各类公安应用系统、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各类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世界里进行数据的交流,自动地开展比对工作,为公安部门寻找打击犯罪、缉捕犯罪嫌疑人及破获案件的抓手和有碍社会治安稳定的潜在因素,并实现自动报警。就我市目前情报信息工作而言,情报信息的应用更多地停留在存储管理、网上办公和浏览查询,依托现有系统和资源开展网上作战的意识不强、成效不明显,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同时,由于我市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较短,部分领导和民警对已有信息系统和应用功能缺乏了解,在指挥实战、侦查破案和基础工作中,不会应用、不善应用,甚至想不到应用情报信息手段。
(六)情报研判队伍建设滞后,信息化人才缺乏
虽然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均注重人才的培养,但由于经费、编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大多局限于在现有人员中培养以情报信息应用为主体的应用型人才,从“大情报”系统发展的需要来看,仍然缺少大量的情报专业人才。除市局已于2009年12月建立了情报中心以外,我市各县区局、各警种乃至公安部要求的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尚未建立专门的情报信息研判队伍,为推进信息化建设而组建的各级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部分警种的情报信息部门,承担大量的文字材料和事务性工作,导致分析研判仅停留在简单的数字罗列和情况汇总上,研判成果缺乏深度和广度,情报信息的深度应用更是难以开展。
积极培养建设一支专业化情报分析研判队伍,探索情报信息建设中专业人才机制建设,构筑情报信息扁平化工作体系
专业队伍建设是“大情报”系统建设的根本。按照公安部的有关要求,“大情报”系统建设的特点是参与层级多,上下一体化,部、省、市、县区、科所队、社区警务室都要具有情报信息人员。在建设专业化情报队伍的同时,不断探析情报信息建设中专业人才机制,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完善“大情报”系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实施“人才兴警”战略,努力形成以高素质民警为基础、骨干能手为中坚、行家专家为龙头的专业人才队伍新格局。在要建立合理的选人机制的情况下,不断引进外来的专业人才。不断加大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完备的育人机制、舒心的留人机制。还可以争取政策支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标准,从外单位聘用专业技术人才定期交流。通过选、用、育、留、聘多个环节整合现有信息化建设队伍人力资源,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之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形成人力资源作用的良性循环体系,实现精简、专业、高效的专业人才队伍发展目标,从而为“大情报”系统的科学化管理、健康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技术保障。
第四篇:浅论治安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作用
浅论治安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作用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情节较轻的案件,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劝说、教育并促使双方互相谅解并达成协议,以解决治安纠纷的活动。治安调解作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我县公安机关执法实践活动中,应用治安调解手段处理治安案件的比例越来越较大,治安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就如何发挥治安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健全治安调解网络是充分发挥治安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保证
治安调解是公安工作的一部分,调解好每起治安案件,及时化解纠纷、消除矛盾、排除隐患,既是当前正在开展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更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各种利益调整中社会矛盾凸显,作为人民警察要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充分认清当前社会治安的复杂性,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针对因生产经营、邻里、土地、债务、赡养等民间矛盾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很容易升级为刑事案件或上访事件的状况,为堵源截留,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县公安机关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结合社区和农村警务、“一村一干一警”、“万警进社区”等活动,大力开展案件“大调解”、“大回访”及“警民座谈”活动,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全县治安、刑事、“民转刑”案件分别比去年减少了36.8%、27.6%、51.7%,涉法涉诉实现了越级“零上访”和“零投诉”,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注重调解,构建和谐。我县推行了“案件调解”制度,从村级治保组织到公安局长,严把“六关”,即控制源头关、治保调解关、社区民警关、派出所长关、说理执法关、公安局长关,通过层层过滤把关,有效预防了各类矛盾升级和案事件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因涉法涉诉引发的上访问题。另外,我县公安机关规定对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伤害案件,不计入严打考评成绩,防止民警为严打成绩而忽视社会效果。我们对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伤害案件,也要在执行逮捕、起诉、审判等环节进行调解,减少当事人的对立、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今年以来,我县公安机关共调解各类案件和纠纷216起,无一起因对处理结果不满而引发当事人上访。
案件回访,促进和谐。以往办案民警对当事人简单的就事论事的答复,往往造成一些当事人思想疙瘩难以及时解开,造成执法工作中当事人回避或者不配合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执法工作的公信力,我们实行对已结案件进行回访制度。案件回访主要是征求和听取当事人对办案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案件性质确定不同的回访重点:对案件有疑虑的当事人,开展上门释案答疑活动,通过讲法、释法,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对因个别原因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的案件,回访中要做好当事人的解释工作,求得当事人的理解与支持,以进一步融洽警民关系。在今年回访的74起案件中,局领导、有关执法监督部门、执法单位紧紧围绕执法过程中是否存在偏差,分别与被处罚人员和其他涉案对象进行了深入交谈,收集反馈意见22条,执法意见13条,为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提升执法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警民座谈,增进和谐。社区民警主动向辖区群众汇报工作,与群众真心交流,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治安问题;倾听群众呼声,获取深层次信息,掌握影响社会治安的第一手资料,对反映的有关困难和问题,能够较快解决的,明确责任人,限期解决;对于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制定计划,尽快解决,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满意。今年以来,我县公安机关共召开“和谐警民关系座谈会”126场次,征求意见和建议1000余条,进一步加强了与群众的联系、沟通,增进了了解、得到了理解、求得了支持、取得了配合。
二、正确运用治安调解工作的基本方法,有效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调解好每一起治安纠纷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由于受不科学绩效机制的影响,导致部分民警将调解治安纠纷与公安工作的位置没有摆正,调解治安纠纷的基本能力不强或者不愿参与治安纠纷调解。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县公安机关要求民警必须做到“四个转变”:即破大案是政绩到破小案同样也是政绩的工作理念转变;破案是工作能力到不发案也是工作能力的工作思想转变;深挖犯罪破积案到巡逻防控抓现行的工作思路转变;单纯的绩效考评工作到群众满意的工作机制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认为治安调解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一要深入调查,掌握纠纷实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解之前,一定要对纠纷的全过程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切实掌握纠纷的前因、过程和损害程度。对当事人受伤害的案件,民警应提醒就医,并及时到医院了解伤势,制作笔录,让伤者感觉到民警负责的态度,对以后的调解工作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保证在调解中言而有据、言而有理、结论公正、双方满意。二要耐心倾听,摸清对方底线。调解中,要耐心倾听当事双方的陈述,听取他们的意见。纠纷的实质就是双方的利益冲突,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双方的利益底线,在双方陈述中摸清对方底线,为成功调解打牢基础。三要分别劝解,消除调解障碍。在摸清双方的利益底线以后,若双方的分歧过大,就应该把双方当事人分开, 分别找双方当事人沟通对案件的认识,共同分析当事人存在的问题和错责,但不能过多指责对方的不足和错责。同时,了解双方各自的要求,掌握双方要求上的差距,如果差距不大,可以进入下一程序;如果差距较大,应再根据案件事实对双方当事人做好说服工作,尽量缩小双方的期望值。同时,在双方分歧较大容易发生争论时,分开做工作,尽量避免双方矛盾再次激化,为完成调解工作打好基础。四要公开公正,确保调解实效。调解中一是要宣布调解纪律和基本程序。二是双方陈述、检讨本人存在的问题和错责。三是我县公安机关民警根据掌握的有关证据,指出每一方在陈述中存在自我矛盾或相互矛盾的地方,适当予以批评、指正。四是调解民警作总结性陈述、分析,直到双方当事人基本无异议。五是确定双方各自的错误和应承担的责任。民警在确定双方责任后,要向双方当事人征求意见,如有意见提出,则要求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民警应根据事实,对当事人提出的正当理由和意见予以采纳,对无理要求应严肃批评,直到双方无异议。五要制作笔录,保证执行到位。双方达成协议后,一定要制作调解协议。一旦矛盾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最关心的就是协议的执行情况,若执行不到位,矛盾纠纷很可能出现反复。因此,调解协议达成后,应趁热打铁,采取措施督促双方当事人履行协议内容,以巩固调解成果。六要德法并举,确保调解成功。调解原则上只限于双方当事人或当事人的监护人参加,讲法律规定又讲道德规范和良好风俗,但根据情况,从有利于调解成功角度出发,可适当让社区干部、单位领导、治保组织、有威信的群众、亲戚朋友代表等参加。他们的参加一方面对调解过程给予监督,另一方面还可对双方的分歧进行调解。
三、切实提高治安调解民警的素质,增强治安调解工作的公信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随时代的进步,传统治安调解已渐显“乏力”,究其原因,除因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心理上更信赖于司法裁判外,更有治安调解工作自身的主观原因,即民警的整体素质难以达到新时期调解工作的需求,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作为公安民警应从思想、知识、能力、心理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增强治安调解工作的公信度。基层民警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调解治安纠纷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自身治安纠纷调解能力的提高,才能得心应手地调解治安纠纷。一是知识要渊博。针对当前治安纠纷类型增多、难度加大的趋势,基层民警必须有渊博的知识。一方面,要认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另一方面,还要多关注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多关注一些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判决或者调解的事例以及剪贴公众媒体刊登的报道,从中汲取营养。必要时,可将书本随身带,一些报刊剪贴案例随身带,直接向当事人展示,增加说服力。二是经验要丰富。丰富的经验来源于实践。基层民警在空闲时,要主动、积极争取与老民警、老调解员一起参加治安纠纷调解的机会,虚心请教,汲取他们的优良传统和好的工作方法;要主动加强自身治安调解能力的锻炼,有敏锐地辨别是非的能力,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先主后次、先重后轻。三是耐力要持久。治安调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解决的,有时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要远远大于侦破一起大案。因此,对遇到的比较棘手的治安纠纷,基层民警必须在心理上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要有一股不成功调解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四是条件要创造。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治安纠纷,不是单纯依照法律法规所能调解结束的,必须用新思维、新举措实现治安纠纷调解工作的新跨越。当前,弱势群体是治安纠纷调解工作中比较难做的对象之一,基层民警在开展治安纠纷调解工作时,要特别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想方设法为弱势群体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通过自身形象、人格魅力等,产生亲和力,消除当事人对抗性和模糊认识。五是能力要提高。要结合宣讲法律,运用法律针对纠纷当事人的心理特征,抓住时机有效化解矛盾;针对矛盾纠纷的特点,找出症结,抓住重点,提出方案,以理服人,促成矛盾的尽快解决。六是说功要流畅。“说得过”是基层民警的一项基本功。一句话能将人说得笑起来,一句话能将人说得跳起来,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基层民警的说功,显得十分重要。平时,基层民警在不同的场合,要多与熟人甚至陌生人进行口头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说话技巧,确保随时能说、会说,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出口成章、能说会道、具有幽默感的人民警察。
[摘要]本文针对基层派出所日常业务工作之一的治安调解工作,着重从其对融洽群众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公安队伍形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当前治安调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法律规定、规范程序、严格期限等方面阐述相应对策,并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实践,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治安调解方法。
治安调解作为基层派出所的一项日常工作,是融洽群众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公安队伍形象,预防、减少刑事案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治安调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平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当中,基层派出所在治安调解工作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不仅影响执法规范化建设进程,而且影响警民关系和谐。为此,就当前治安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见解。
一、当前治安调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办案民警调解意识不强、态度不端正
有些民警在办理治安调解案件时,只要当事人不急、不催,工作便不积极、不主动,往往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直到拖得当事人失去耐心,心力憔悴,最终草草处理了结。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有些案件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解决,最终形成上访案件。
(二)不遵守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公安机关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应当始终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使当事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参加调解,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有的公安机关或公安民警违反调解自愿原则,在没有充分做好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或双方当事人没有自愿调解的前提下,强行进行调解。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有的办案单位为节约办案成本而想简单了事,有的办案民警觉得按治安案件程序办理麻烦繁琐而想强行“息事”等等。这样不仅无益于纠纷的及时解决,而且容易引发当事人的误解与猜疑,认为公安机关或办案民警与对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不正当的交易,无形中为案件的最终处理增加了阻力。
(三)不遵照调解范围
个别民警人为扩大调解的范围,使案件降格处理,以调解代替治安处罚,造成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打击不力。如对结伙斗殴、寻衅滋事、雇凶伤害他人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的民警也进行调解,超越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的可以调解的范围,导致群众曲解为“只要赔钱,就可不受法律追究”。
(四)不注重程序
多数民警在处理治安调解的案件时往往急于求成,不注重程序。不少民警对“纠纷”类案件存在思维定势,认为此类案件最终必是调解,不注重调查取证工作,也就没有形成充分的证据材料。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时,便无法用事实和证据来说服当事人,造成调解成功率较低。一旦调解失败,要对违法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相应治安处罚时,由于案件事实没有调查清楚、证据材料没有收集到位,公安机关无法有效裁决,工作非常被动。
(五)不规范卷宗
基层派出所普遍存在着调解案件虽多,但形成的规范调解卷宗却很少,常常是几张纸便是一本调解卷宗。即使形成了正式的调解卷宗,卷宗也不规范,不符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在法律法规的应用上要做到“三个准确把握”
1、准确把握治安调解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的规定:对于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调解处理。必须是当事人双方自愿接受调解,自愿达成调解处理协议并自觉履行调解协议;必须是已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且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必须是情节较轻的行为,对手段恶劣,动机狠毒,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不适用调解。不适用调解的范围有:1.雇凶伤害他人的;2.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的;3.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4.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5.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
2、准确把握治安调解的原则。调解的原则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有明确规定,主要有:1.查明案件事实,收集证据;2.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的原则;3.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
理;4.调解当事人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调解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监护人到场。在这些原则中最主要把握第二条即调解必须是合法公正,并且是双方自愿的。再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轻微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而不是“应当”或者“必须”调解处理。因此,不是公安机关想调解就调解,不想调解就不调解,在执法实践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能够达到教育双方,消除矛盾,制止引发新的违反、犯罪行为为目的,杜绝不该调解而调解、超范围调解现象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准确把握治安调解的方法。在办理治安调解案件时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从接报案件进行现场处理到调查案情、组织调解,每个环节都必须正确运用方法,疏导教育,化解矛盾,达到促进双方和好团结的目的。我们常说的“三宜三不宜”法,即宜解不宜结、宜和不宜激、宜宽不宜严,是对长期治安调解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我们在调解中应主动控制局面,维护和睦共商的调解气氛,避免和及时制止双方互相指责的现象。为此,要注意根据当事人各方的意见、态度等变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和变更方法策略。要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既能达到调解目的,又能确保调解依法进行。经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协议不履行的,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之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调解程序规范化
要按照治安案件办理的程序进行受理案件、调查取证、治安调解,切不可因适用治安调解而在程序上有所随意。首先要及时、全面地收集证据,调查案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双方各自的要求,缩小双方的差距;其次要明确调解的参加人员、明确调解纪律和基本程序。最后要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合理确定双方当事人的过错和应承担的责任,直至双方无异议。同时要制作调解笔录。无论调解是否成功,双方都应签署意见并签名确认,以此表明调解工作的完结,防止当事人不断的纠缠办案民警。
(三)严格执行调解期限
《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治安调解一般为一次,必要时可以增加一次。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对不需要进行相关鉴定的应当在案件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对需要进行相关鉴定的案件应当在鉴定结论出具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调解。对一次调解不成,有必要再次调解的,应当在第一次调解后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我们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办结调解案件。治安调解案件的办案期限从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不履行之日起开始计算。
三、治安调解的几种方法
(一)快查快办,一气呵成。即快刀斩乱麻。基层派出所日常受理的治安案件中,相当一部分因纠纷引起的案件起因简单,发生突然,且情节后果不严重。有些案件民警在接处警过程中就能一目了然的查清案件事实,分清责任。对于这类案件,能当场调解的要尽可能在现场调解,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指出当事人双方的各自错误,让有过错或过错大的一方向对方赔礼道歉或赔偿一定数额的损失,并将调解情况依法记录在《现场调解书》上,作为公安机关处理案件的证据。“快刀斩乱麻”调解法的有效使用,可以避免案件当事人亲属朋友的“乱参谋”现象,避免本来简单的案件复杂化。
(二)依法依理,真诚感化。说理式调解法是建立在民警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基础上的。民警要有渊博的知识,不仅要懂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还要懂民情风俗,懂当事人言行举止与心理活动间的联系,才能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帮助双方找到各自的错处,进而检讨自己,从而达到双方隔阂逐渐缩小、缓和直至化解矛盾的目的。在实践中,调解民警必须保持公心,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不畏权势,不徇私情,针对当事人纷争的焦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事实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适用的法律条款,才能让当事人信服,从而最终促成调解协议的达成。
(三)讲究策略,灵活应变。调解工作中民警讲究技巧与艺术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消除当事人的对抗情绪和戒备心理,还能增强当事人对民警的信任感和亲切感。具体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定心丸,让当事人觉得民警是可以信任和托付的对象,这是纠纷调解成功的前奏曲;二是打圆场,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协调搓和,这是纠纷调解成功的润滑剂;三是活气氛,在僵持的气氛下适当说些风趣话,寓哲理于谈笑中,这是纠纷调解成功的兴奋点。
(四)理性冷静,耐心劝导。在调解治安案件时,有的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说话没有分寸,甚至会把无名怒火撒到警察头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调处民警必须保持理性冷静,推行低调风格,避免产生对立情绪,等当事人情绪平静、理智清醒后,再充分发挥“说得过”的本领,耐心细致做好劝导教育工作。有时候群众虽口头上已接受,但过不久心里又后悔而不去履行,这时民警应切忌心情急躁而出语不逊,要耐心地向当事人阐明不履行协议的利害关系,努力协助其履行。同时向当事人说明如果不按照约定履行协议,公安机关将根据法律规定,依法作出相应治安处罚决定,防止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后,一方当事人要求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时,另一方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依法处罚产生新的矛盾,避免由此引发新的上访案件。
第五篇:浅谈公安法制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公安法制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公安法制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时期,研究公安法制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对进一步明晰公安工作的职能和权限,全面加强国家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公安法制工作的法律特性,立法、司法、执法上的监督和规范,以及服务内外,教育培训等方面,探讨了公安法制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力求更加注重公安法制建设,使公安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公安;法制工作;作用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而公安法制工作是则是贯穿所有警务工作的一条主线、一条生命线。随着1990年公安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公安法制工作会议,确定了公安法制工作的基本方针、任务和目标,明确提出:“要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近些年来,公安法制工作随着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公安工作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因此,本文现就公安法制工作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执法依据和保障作用
法制的意义不同于法治,一般说来,法制是静态意义上的,主要是指法律和制度,法制建设主要是指制定各种法律规范,健全各种法律制度,动态意义上的法制则指的是法律作用于社会的一系列过程。我们认为,公安法制工作,既包括动态意义上的法制,也包括静态意义上的法制。法制工作贯彻于公安工作的始终,是公安工作的核心,也是公安机关执法的依据,对公安工作起保障作用。
(一)执法的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案件要以事实为根据,依法律为准绳,法制工作就将这个法律细致化,利于操作,使其具有可行性。在执法过程中,要明确公权力与私权力的区分,对于公权力,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而对于私权利,法无明文规定即自由。公安机关作为执法机关一定要严格依法办事,即使某种行为存在社会危害性,但如果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决不可擅自处理,避免侵犯公民的私权利。因此,法制部门通过将法律条文分解、细化,使民警融会贯通,在对案件进行操作时,明确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合法,什么是当罚,什么是不当罚,这样,执行依据清晰明了,执行起来也可以有的放矢,不至于错抓、误罚。同时,法制将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应当严格限定在法律规定的应有框架之中,对执法质量标准的判断也以是否正确执行法律为前提。民警执法中应该牢牢把握法律的原则界限,严格、忠实地履行法律,把法制作为执法的依据。
(二)执法的保障 某些时候,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尴尬,比如说:“严格依法办事,便有可能引发所谓的民愤:考虑民愤,便往往可能偏离了法律”。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民愤的产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原因,不仅仅是一个“法”与“情”的关系,更包含了我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普遍遗留的旧观念与法治社会对社会调整的新范围、新手段的冲突问题。①乡规民约、陈规陋习往往与公法的调整范围相冲突,朴素的报复要求常常与法律不符。如果法制工作实行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这个尴尬,对公安民警执法有了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法制工作坚决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和确定力,使民警执法时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偏离法律,尊崇法律无需“迎合”民意。其次,法制工作规范公安机关执法行为,文明执法,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增强执法的透明度,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法律的权威,为民警执法提供坚强后盾,只要是严格依法办事,就没有后顾之忧,保障了民警的人身安全,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民警的工作的积极性,力求把工作做实做好。
二、监督和规范作用
现阶段,公安机关的法制工作不仅局限于公安立法、法律政策研究咨询,更承担着监督执法和规范执法的作用。从当前的公安法制建设和执法实际来看,公安法制工作对公安机关的监督和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程序的监督和规范
众所周知,没有程序上的公正就没有实体上的公正,而程序上的公正往往是公安机关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点,因此,许多程序上的公正就需要法制部门来把关,在具体的工作分工上,公安机关需要有一些人脱离具体的办案,对民警办的案件进行审核。经审核后把它作为一个成品案件移送到检察院或者由公安机关自己做出处罚决定。公安机关凭借法制部门与法院、检察院在工作上进行沟通,法制机关相当于公安机关内部的法律支撑机构。程序上的监督,具体来说包括:对公安刑事、行政执法监督和司法工作审核、检查、复议、指导和纠正等。
在对实体公正进行监督和规范时,法制部门严把案件审核关,全方位的审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处罚是否得当,特别是对于刑事案件,审查强制措施的使用是否合法和恰当等等,通过审核,监督公安机关依法办案,提高办案的质量。在机构设置上,公安机关设置有法制科,同时刑侦大队、禁毒大队、甚至包括每个派出所都设专职或兼职法制人员,确定案件的性质或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其目的也是根据办案情况,可以随时了解案件存在哪些问题,提高办案质量,在执法上更好的为公安工作提供监督和规范作用。
(二)对本级和下级公安机关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进行监督和规范
法制工作的另一个作用就就是对规章和文件的合法性、规范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核,看其是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与公安部制定规章、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审核其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一旦发现审核的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与国家或上级的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相抵触,提出修改或废除意见。这是一种立法和司法上的监督和规范,(三)对公安干警守法的监督和规范主要表现为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党纪、政纪和法纪上的监督和规范。相比人大、检察和监察机关的监督,这种监督方式更加直接也更有利于整改。一支专业化、正规化的公安队伍,不仅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也要充分展示公安机关严格公正规范和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避免民警在执法活动中出现审查犯罪嫌疑人时滥用强制措施、违反办案程序、办人情案、关系案等情况,监督民警坚守其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在办理案件和日常执法时忠于法律和制度,忠于事实和真相,忠于人民群众的观点,自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宣传和服务作用 宣传和服务是指公安法制部门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自觉的履行自觉的职责,充分发挥的综合智能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公安机关外部进行法制宣传、调研
公安工作是一项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信息来源,人民群众在对付各种犯罪及治安问题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是公安工作取之不尽的社会资源。公安机关进行法制调研一方面是为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征求意见,力求达到人民群众的满意,这也是新时期公安法制工作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加强对违法青少年法制教育,创建法制教育基地,确保青少年法制教育取得实效;加强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警务运作机制,深化社区警务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强流动人口的法律培训,提高暂住和流动人口的法制观念;在看守所等监管场所开展法制教育,鼓励各类犯罪嫌疑人悔过自新,瓦解犯罪势力,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法制部门是公安机关进行法制宣传、调研最直接的力量和最强有力的保障。
(二)在公安机关内部进行法制教育、培训
公安法制部门通过职能作用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水平,提高干警的法制观念和执法水平,提高队伍的素质,其目的,从法制工作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还减轻了公安机关用于法制部门的人员数量,可以抽出警力来配合其他工作。法制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服务于公安机关,对干警进行教育、培训。
1.召开由各业务部门、各警种参加的法制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法制工作情况和经验,同时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对策和整改措施。
2.组织开展民警执法资格考试、认证、升级工作。开展法制调研和有关法律应用的研究工作,及时分析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和措施。
3.采取下派基层执法质量服务队,举办讲座、案例点评,以岗代训等,及时为基层执法单位和民警提供法律服务。
4.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加强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有关部门联系,建立法律专家咨询组、部门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协调处理重大、疑难案件。
5.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和《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法律学习培训规定》,组织开展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的法律学习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