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共5篇)

时间:2019-05-14 05:4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第一篇: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让学科教学在美中绽放

--------浅谈学科教学中美育渗透

杨润美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在教学前认真研究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个性特点,努力挖掘学科知识体系中“美”的素材;在教学活动中自觉争当好学生的“美的启迪者”,引导学生去赏析学科知识中的“美”,引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享受知识的探究“美”;在教学评价中展现学科人文美,当好学生鉴赏“美”的“伯乐和导游”,以美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教学、教师、学生、美育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艺术作品能给人以无限“美”的感受,而低劣的艺术作品让人“品之如同嚼蜡”。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美”的创造与赏析的过程。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强调了教学的“科学性”,忽略了教学“艺术性”,填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的“灵动性”;强化了知识“结论的真”,忽略知识“探究的美”;关注了学生学习结果的“绩”,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美”。造成学生误以为学习就是被迫记住一大堆机械定律和呆板的公式,是一种机械的,生硬的、毫无乐趣可言的活动,从而让学生产生惧学心理,厌学的情绪,进而不再学习!这与当前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相违背的。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使“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让教学由“机械”转变成“优美”,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对新知识的探究性。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笔者谈些粗浅看法,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努力挖掘学科中“美”的素材,给学生当好赏析美的“导游”

有些教师认为技校所开设的学科,特别是机电类专业学科根本无“美”可言,有的只是“冰冷的机械”、“深奥的电子”。记得罗丹大师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机电类专业学科也是如此!

例如《金属工艺学》,有些老师认为这是一门抽象、深奥、空洞、枯燥、繁杂、缺少系统性的学科;而在我眼里,《金属工艺学》一是件极优美的艺术品,它聚材料学的神奇美、加工工艺的创造美、机械设备的精妙美于一身,尤如一个被赋予了“灵魂”的“人”,鲜活且灵动,神秘却又真实。如《金属工艺学》中的“铁碳合金相图”(见图1),一个由七八条线条组成的简简单单的图形,却揭示了:(1)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组织随温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同一温度下,铁碳合金的组织随含碳 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铁碳合金的性能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4)铁碳合金的性能随含碳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5)铁碳合金生产、应用的基本规律。这不正是极致的“简洁美”、“灵动美”和“神奇美”吗?在《金属工艺学》中,同样的“美”还有很多,如“应力与应变图”、“C曲线”、“减压器”、“射吸式焊炬”等等,多得难以列举。

图1 铁碳合金相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素材,并引导学生去赏析这些“美”,当好学生鉴赏“美”的“导游”。

二、循循善诱,诱导学生探究知识,当好学生探究“美”的“启迪者”

在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关注知识的“传”,而轻视了知识的“授”,习惯于告知学生知识的“果”,而忽略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因”,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被迫记住一大堆机械定律和呆板的公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了一种机械的,生硬的、毫无乐趣可言的活动,少了主动与创造,也就少了享受“主动的乐趣美”与“创造的成就美”的机会。例如在“弯曲件料长的计算”环节的教学时(图2),一些老师直接把料长的计算公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就事了,而我则是如此进行:

(1)带领学生分析该弯曲件总料长L=L1+L2+L3(L3――弯曲区中性层的弧长),让学生明确白计算的关键在于L3。

(2)提问:谁记得弧长公式?(技校的学生,答案肯定是——不知道!)微笑着再问:谁记得圆的周长公式?(此时,很多学生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3)带领学生由周长公式推导出弧长公式: 圆:圆心角为360度,圆周长L3602r(小学知识)

2rr 360180r α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1801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1(4)结论LL1L2径用ρ表示)

当我带领学生推导完时,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发出会心的微笑,我知道,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学习其实并不难,学习原来也可以如此简单。诱导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简单的知识,推导出还没有掌握的、复杂的知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享受探究奥秘的“美”。当好学生的“启迪者”,让学生在你的启迪下去探索“美”,去享受探索者的乐趣。

图2 弯曲件料长计算

180(中性层的半

三、摆脱老生常谈的“匠气”,多一分灵动活泼的“灵气”

一些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教学跳不出教材,教材上有什么,他就讲什么;教材上怎么写,他就怎么讲,他所做的只不过是把知识由书本上罗列到黑板上,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熟练的“搬运匠”。这样的教学刻板、生硬、乏味,这样的教学,毫无乐趣!而有灵气的教学鲜活、灵动且富有乐趣,常常给人美感的愉悦。如金属材料,人们都觉得金属材料是冰冷的、机械的、生硬的、死板的,没有活性的死的物质,因此在材料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教学时(图3),如果只是把“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等知识一一罗列出来,这样,学生很难理解材料受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与规律。但若用“警察审讯罪犯”为例,带领学生分析警察提供犯罪证据与

图3 应力应变曲线

OA---弹性变形阶段、BD---屈服阶段 DE---强化阶段、EF---局部塑性变形阶段

罪犯认罪之间“斗智斗勇”过程,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罪犯在被审讯时的心理活动:开始,警察 3 提供一点证据,罪犯承认一点事实,此时,如果警察否定了证据,则罪犯立刻就会翻供(弹性变形阶段);接着,警察会把罪犯搁置不理一段时间,而此时,罪犯的心理活动并不会因警察不审讯而停止,他会考虑很多,他会紧张、恐惧、慌乱,甚至屈服,主动向警察承认一些犯罪事实(屈服阶段);但这一阶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罪犯很快就会恢复理智,想让他承认更多的犯罪行为,就必须提供确实的证据(强化阶段);审讯到最后,证据确凿,罪犯不得不彻底放弃抵赖,承认所有犯罪事实(局部变形阶段)。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来理解材料的受力与变形,把人当成一种特殊的“材料”,进而把材料看成一个特殊的“人”,一个具有灵性的、鲜活的“人”。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心”,又调动了学生的“脑”,还让学生明白——学习,要把学习的对象看作“有灵性的”、“鲜活”的“生命体”来研究,这样,你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才会有“美”的感受。

四、在教学评价中展现学科人文美,做学生学习、长成的“伯乐”

在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只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只用学生学习结果来评价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样的评价,不仅打击了差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漠视了中等生的上进心,还助长了优等生的自大自负心理,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以增进情感体验为导向,加大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作业批改中适当的运用一些激励的评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信心;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注意对学生平时表现适时记录,记录下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轮流给认真学习的同学加分,让学生在民主评议的气氛中激励自己;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的答案不用简单的“对”与“错”判定,对于学得好的学生,在给予他们充分肯定的同时,要中肯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的方法,让他们感到学无止境,而对于差生,则要以肯定为主,哪怕他们的答案离题千里,也要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让他们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培养起他们自强自信的良好心态,使他们驱走内心的自卑,树立创造者的自尊,带着自信走向成功;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急于指出错误,而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尽量让学生自觉纠错于无痕之间,凸现宽容,体现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感受到人文的“美”。

总之,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也是美的发掘、创造和享受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体系中“美”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奥谜;灵性化地处理教材,引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享受知识探究的“美”,使“学科教学”与“美育艺术”有机地结合,让教学由“机械”转变成“优美”;动态、人性化地激励学生美的闪光点,展现学科人文关怀的“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以美的化身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仇春霖.大学美育, 第二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O1O.2.席勒, 徐恒醇.美育书简[M].北京: 中国文联, 1984.3.叶上雄.教育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O09.4.冯忠良, 伍新春, 姚梅林, 王健敏.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5

第二篇:语文学科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

(二)加强朗读,诱发同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像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所谓“涵泳玩索,久之当有自见”,有其合理的内核。40年代,叶圣陶就指出过:“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探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探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探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从阅读理解的角度来看,朗读应该是一种加深理解的有效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语文学科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

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席勒说过:“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对学生进行美的事物、美的榜样的诱导、启迪,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小学语文教材多数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节选。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新、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这些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这就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进行美育,要求教师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以美育人。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启迪美、感受美、体悟美、塑造美,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初步具有对语言、文字、文章乃至文学的审美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渗透呢?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由于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思维不够开阔、艺术鉴赏能力不强、道德修养不足、阅历不丰富等方面的局限,读书时经常见美而不知美,教师必须善于指导学生去充分发现课文中各种美。根据作者的思路,将儿童带进作品所描绘的艺术思想境界中去,同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共鸣,使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美。比如,《桂林山水》中千姿百态的和谐美;《长城》雄伟壮观的气势美等等,所有这些都为儿童树立了美的典范。教师要尽力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源泉,从备课到讲课以及作业批改,都要诱导儿童鉴赏各种美的形态,使儿童产生美感。艺术作品往往是由一个主题思想统帅下的一个个的具体形象构成的统一体,因此要培养儿童具有鉴赏能力,就必须从作家创作的每一个艺术形象入手。

1、在字词教学中渗透美。即通过字词学习感受文字美,如学习“月”字,让学生联想到蓝蓝的夜空中象镰刀或像玉盘的月亮,从而产生不尽的遐想之美;

2、在语言中渗透美。即通过读诗句名篇,感受语言美。如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学生感受到宏伟气势之美。还有《桂林山水》的清、静、奇、秀的美。《月光曲》中的月光若明若暗,朦胧迷离,如梦如幻。感受到仙境般的幽静,仙境般的柔和之美;

3、图片欣赏中渗透美。即通过欣赏课文插图、图片、影视资料等,让学生欣赏中获得美,如教学《北京亮起来了》通过光盘教学,看录象,欣赏到北京夜景之美;

4、人物形象中渗透美。即,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内心美。如教学《视死如归》、《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通过抓住王若飞,五壮士等人物的形象,深入体会美的意蕴,获得独

特的审美理解。

一、认真分析教材中各种美的形象

二、借助教材发挥想象汲取美的营养

小学语文课文中渗透着许多文学美,是作者深入体验生活,广泛搜集生活素材,在社会现实美的基础上,经过锤炼和艺术加工,以巧妙奇特的艺术构思,借助各种艺术形象,采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出来的。这种艺术形象,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缩影。儿童可根据课文中的语言,通过想象进入到作者揭示的内心世界去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少年闰土》一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描绘的闰土形象是完美动人的。但是,如果儿童们在阅读这段文字时不展开联想,是不可能领悟到作品美的;只有跳出圈子,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文章的时空转换,通过感情上的飞跃进入到作品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脑海里才会浮现出深蓝色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可爱少年形象。通过想象,枯燥的文字就有了生命,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跃然纸上,孩子们会感到月美、山美、水美、瓜美、人更美,同作者一样对勤劳、朴实、勇敢、机智、英俊、天真、活泼的少年闰土产生爱慕之情。

三、注意激发儿童美好的情感

艺术家没有情感,其作品就不称其为艺术作品,欣赏作品不能打动你的情感,就很难使你的欣赏成为审美欣赏。儿童们对人对物的好恶态度往往是受情感制约的。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炽烈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图画、幻灯片创设情境,通过有感情的教学渲染气氛,通过提问设疑诱发儿童的激情等等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教师也只有设法使儿童进入到审美情感状态中去,才能获得美育的成功。

四、培养儿童表达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教材中入选作品虽然风格不尽相同,然而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华,都饱含着美的营养,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儿童学习这些优美的语言,提高他们表达美的能力。作品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华丽,有的明快、有的含蓄,有的粗糙、有的细腻,有的幽默、有的风趣,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含蓄哲理,只要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都是美的。教师要指导儿童品尝各种风格的美,认真学习、模仿和借鉴,以净化儿童们幼小的心灵。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摘要:语文教材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审美素质教育内容,这就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进行美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美、展示美、理解美、塑造美、表达美。

关键词:感受美;展示美;塑造美;理解美;表达美

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

一、引导学生感受美

学生美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所以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即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以此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带着兴奋之情进入文本。法国画家安格尔说过:“要拜倒在美的面前去研究美!”只有让学生置身于美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记得有位教师在教学一首我们熟知的儿歌《小小的船》时作了精心设计,先后三次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波澜:第一次是上课开始时,在黑板上用蓝色画纸布置成“蓝天”,把金黄画纸剪成的“新月”贴在“蓝天”上,并以富有感情的语调诱导孩子们回想在晴朗的夜晚抬头赏明月的情景,使他们的情感掀起波澜。第二次是引发孩子们从弯弯的月儿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他们导入蓝天似海、新月如船的神奇境界,使他们的情感再掀波澜。第三次是让孩子们一边看图画,一边听富有幻想色彩的乐曲,并且可以随着音乐眯上眼睛,轻轻摇摆身体在幻想中慢悠悠地飞上蓝天,坐上新月之船,陶醉在诗的意境里,这时孩子们的情感波澜就推向一个更高的波峰。由于孩子们深深地动了情,他们就获得了难忘的审美体验,感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从而在心灵深处对美和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展示美

小学语文文本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浅显易懂,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表象等独立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去感受文本的美。如《桂林山水》中有关漓江水这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这一部分,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根据文本,借助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再造想象,学生读完课文后,有的说:“我仿佛见到漓江水在草丛中流淌,声音十分轻柔。”有的说:我仿佛听见小鱼儿在窃窃私语„„此时,漓江水之美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也在形态美的呈现中自然形成。成功的范读是诱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如《趵突泉》中有关泉水那段文字的描写,音调优美,想象奇特,妩媚多姿。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节奏鲜明,如诗歌一般。“纯洁”、“活泼”、“鲜明”等词的赞美之情倾泻而出,仿佛美妙的抒情曲。教师运用绘声绘色的美读,向学生传达语言丰富的美感和内在的神韵,展示生动的画面、美妙的旋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获得朗读艺术美的享受。事实证明,语言规范、音质优美、吐字清晰、技巧娴熟、感情真挚、自然流畅的教师范读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三、引导学生理解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丰富起来,完满起来,进而理解、体悟文本中蕴涵的美。

(一)想象中体悟意境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教师可引

导学生展开想象体悟景色美。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文本所蕴涵的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感染,起到灵魂净化和升华的功能作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品读中理解词句美。

在语文中实施美育,主要是在词语、句子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可以说,如今我们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好词佳句。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推敲文本中的语言。美的因素在推敲语言中让学生自然获得,学生对美的追求进入一种欲罢不能、自强不息的完美境界。

四、引导学生塑造美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创”,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进而认识社会、感悟人生。

(一)动手操作创造美。

小学语文文本浅显易懂,语言极为简练。如果仅仅通过语言来学习语文,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所以我经常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形象的再现文本,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创造美。如教学完《荷花》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来描绘一幅千姿百态的《荷花图》,学生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感受到荷花的意境美,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填补空白创造美。

教材中有未确定因素的空白,教学中抓好空白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完成对作品空白的填补,使他们与文本中的主人

公接近,与文本接近,与作者接近,以此达到主、客体的协调。如《白杨》一课结尾写出“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有的教师就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的情景发挥了想象:爸爸在沉思,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边疆的生活,能否也扎根边疆,成为建设边疆的建设者。学生在想象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了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文本中的人格美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其从文本中汲取营养,升发美感。

五、引导学生表达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还是复述,其语言都应当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都应当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的艺术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有独特的风格。或善于条分缕析,准确严密地阐明事理;或善于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述事物;或善于简明扼要、冷静客观地叙述;或诙谐幽默、富有情趣,善于诱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等等。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语言表达颇富特色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在语言修养方面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使某些学生终生难忘,终身受用。所以,欲实现阅读教学艺术性,教师必须着意学习和训练教学语言,讲究口语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小说般的形象,戏剧般的冲突,相声般的幽默,诗一般的激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炼出的语言本身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焕发出学生急切的表达欲望与优美的表达过程。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能力的最佳方式。这就要

求我们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美、理解美,塑造美,展示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念。

第三篇: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曾利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担负着美育任务,在教学中渗透美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理解和欣赏数学美,既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又能得到情感和美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用心挖掘小学数学中美育的因素,还要善于探寻美育的途径。下面就粗浅地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的教育。

一、利用教材中彩色插图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特别是低年级教材,插图版面,数量较多,且彩版印刷的图画清晰,色彩鲜艳,画面形象可爱,这些插图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美联社的教育。特别是刚入学校时,打开数学课本,一幅色泽鲜艳,形象生动的新年入学图跃入眼帘,小学生们顿时感到“好美啊!”这首先就让他们感到兴奋和激动,直接感受到图画中呈现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周围事物的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兴趣。其它如认识10以内各数的主题图、例题、应用

题背影插图的设计都很美,教师利用这些插图进行辅助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数学产生热爱,并转化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从而在教学中渗透美育。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其美育因素不象艺术那样外显和鲜明,因此,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小学数学中的美育因素,是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原前提和关键。例如可让学生在对图形的认识中,感受到不同图形的形式的美,在几何图形中,长方形具有对称、稳重之美,正方形具有刚劲、宏伟之美,圆具有柔和、流畅之美,等腰三角形具有平衡、庄重之美,而所有的对称图形则具有匀称、平衡、稳重之美。学生在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中,不仅了解到这些图形的特征,还产生了欣赏美的一种愉悦的感受。又如,数学的数字和符号,它们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十个记数符号0、1、2、3、4、5、6、7、8、9,它们在不同数位上就代表不同的数值,用这十个数字与位置结合,就能写出一切自然数,而“+”、“-”、“×”、“÷”、“=”、“<”、“>”这些数学符号更是形式简单、内涵丰富,能清楚精确地表示计算方法和数量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数学和符号的认识,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与精致的美。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渗透美育,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中,教师善用教材内容中的美的因素,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更好、更牢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使

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就可在课前设计观察引趣和课后设计运用提高两个小环节。课前教师出示美丽的蝴蝶标本、红艳艳的枫叶,问学生:这些昆虫、树叶好看吗?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征?学生被这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图案吸引住了,都说:很美,它们的形状都是对称的。接着出示“天平”、“剪纸图案”,问: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美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类对称图形,研究它的特征和运用,学会画美丽的对称图案,并进行评选,学生积极性很高,发挥了各自的创造性,在运用中继续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陶冶了美的情操。

正如罗素所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只要我们用心地挖掘,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培养的途径还有许多。

第四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挖掘与渗透

单位:宣威市务德镇第一中学

姓名:胡粉清

内容提要:美育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实现美育,中学教师肩负着很重的责任。那么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潜心研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努力创设审美环境,多方面、多渠道地把美育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之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审美因素,审美情景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艺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完善人格。

美的事物往往能引人奋进、催人奋发。对美的感受力如何,往往关系到一个人的情感和人品。随着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审美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的功能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把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发挥本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便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握美感特

征,把美育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发挥审美作用,那么语文教学中美育如何挖掘与渗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审美因素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目大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如教材中散文、小说的生活美、语言美、人物形象美、诗歌中的模糊美等,这些审美内容都需要教师广泛深入地研究,才能挖掘出来,并把它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生活美

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联系生活”。而联系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既符合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又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教材中美的内容,从生活到情思,从时代到人生,从劳作到搏斗,从愿望到意志„„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一部语文教材,就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美的宝库。

古人云:“文如其人”。朱自清是重情的,其作品也特别强调感情因素。作品“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作者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常将他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背影》就是朱自清“捧出”的忠实于生活,忠实于自己的视听以及忠实于自己内心情感的“真诚的灵魂”。《背影》无疑是一曲催人泪下的人情美的颂歌。散文《回忆我的母亲》就像朱德的为人,平易而亲切,朴实而又俊美,自然通俗而又蕴含深情。回忆母亲就是对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质朴,真挚的人性美的

肯定和赞美。“情动于中而形言。”《陋室铭》、《爱莲说》是作者人格情操的折射,传达给人的启示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淤泥而不染”的珍贵朴素的哲理。鲁迅、魏巍“夕拾”的两束“朝花”——《藤野先生》、《我的老师》依然温馨,正是源于作者对先生的执着、真挚、深沉的热爱。《岳阳楼记》就是范仲淹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凡脱俗的博大胸襟的袒露。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变低回清婉传统离歌为慷慨豪壮的强音。郭小川《青纱帐和甘蔗林》在镜头变幻中展开思路:峥嵘岁月炮火的严峻,和平年代生活的温馨,礼赞革命精神的永恒,给予我们的审美感受便是高扬的格调,亢奋的情绪。

人类实践活动在一定社会的不同历史条件下都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关照,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或优美,或壮美。师法自然,返朴归真是中华民族的审美观。置身“苏州园林”就像“在图画中”。亭台轩榭的布局,意境优美而天然成趣,假山池沼的配合绝无人工斧凿之痕,体现自然朴素之美,花草树木的映衬,曲径通幽,恬静典雅的意趣,引人入胜。引起人们的怡悦欢喜,这是优美。黄土高坡上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白杨礼赞》)以它倔强的性格,挺拔的气势,激发人们团结向上,不屈不挠,这是壮美。我们感受“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春草的优美,(《春》)又领略北国大川“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壮美。(《敕勒歌》)培根说:“美的精华在于优美的动作。”社会生活中的优美集中体现在人身上。优美是人的完整性,人性的和谐性的象征。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战士英姿,与“当

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少女秀美完美统一,显示了人情美的真谛,唱出了人的价值的颂歌。德谟克利特说:“身体的美若不和人的聪明才智相结合,就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矫揉造作或故弄风雅,其结果必然会是东施效颦。”所以,《陌上桑》在采用较多的铺陈,侧面烘托秦罗敷外表美的同时,更以其盛赞夫婿斗败使君的聪明才智打动人。其他如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小橘灯》),哈尼小姑娘助人为乐的品质(《驿路梨花》)„„无一不是人性美的体现。难怪席勒说:“优美只是动作才有,因为灵魂的变化,只有作为动作能表现在感性世界里。”所以《记一辆纺车》、《荔枝蜜》是劳动的赞歌,《驿路梨花》是社会风尚美的颂歌。不论是《愚公移山》还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边塞风光;不论是《老山界》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不论是在大海与乌云之间“高傲地,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小巧的海燕还是无名战士用鲜血和生命保留下来的小小的“七根火柴”,让我们感受的是雄奇壮阔的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崇高美。《卖炭翁》《白毛女》、《孔乙己》、《范进中举》这一出出动人心脾的悲剧;《最后一课》、《梅岭三章》、《“友邦惊诧”论》、《有的人》„„这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乐章,都同样让我们产生一种痛快淋漓之感,喜悦兴奋之情,从而产生壮美的审美感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共同展示了人民军队战斗的英雄群像。前者向世界宣告东方的一件大事,是喜悦;后者向世界证明中国军人的“最可爱”,是悲壮。如果说《活板》、《口技》、《核舟记》、《中国石拱桥》„„让我们感受的是古代文明的灿烂,焕发我们民族的自尊和自豪,那么《北京

立交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就让我们感受的是现代文明的璀璨,更增添我们民族的自强与自信。而这一切的一切会使我们对人生、前途、命运,未来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探索要求,引起一种高山仰止,奋发向上的崇高感受。

我们徜徉在语文课本之中,在欣赏作家对生活美的发掘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更惊叹他们对生活中的“丑”的揭示和审“丑”能力。语言艺术讲究“文如看山不喜平”的曲折多变,其实人的情感变化也呈现一种曲折美。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倨后恭,奥楚蔑洛夫对“狗”的反复无常的裁判,贾雨村徇情枉法的断案,活画出一条条“变色龙”卑鄙丑恶的灵魂。从而“使人们对于那些极端卑劣的东西引起明朗的高贵的反感。”丑的形象成了美的肯定与赞颂,具有否定性的审美价值,产生特有的审美能力。范进是中国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孔乙己是中国二十世纪中叶封建教育的畸形人,前者表现为人格美的堕落,后者显示人性美的毁灭。《竞选州长》变形地映照出弥漫在美利坚合众国国土的污秽和丑恶,极富幽默,所表现的喜剧色彩和悲剧内核,带给我们的是轻松的笑和沉重的叹息。《我的叔叔于勒》揭示出法兰西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展示了炎凉的势态,冷漠的人情,堕落的道德。《皇帝的新装》给我们的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启示,以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喜剧价值。

2、语言美

中国书籍浩如烟海。教材遵循要培养学生的“鉴赏力不是观察中

等作品,而是要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原则,更多地汇聚古今中外语言大师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名篇佳作。诗人闻一多提出了诗歌语言应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语言学家王力曾专门写了《略论语言形式美》一文论述了语言的音乐美,包括了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又在其《语言真、善、美》中增添了“生动美”。不论是闻一多的“三美”还是王力的“四美”,都说明了艺术技巧的理论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鲁迅的“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就是要使语言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突出的是“形美”。即运用绘画艺术上的色彩学,构图学的原理,来描绘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情意,给人以“耳”、“目”“心”的感染和震撼。《故乡》中的“神异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边是海边的沙地,都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就以色彩鲜明的词语,以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感动,让人浮想联翩,并思考:原来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英雄何以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木偶人?而这又恰是“我”悲凉心境的反映。“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人的一种心境。” 欧阳修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旷达胸襟中沉思冥想,我们感悟的便是自然形态显示的美学意义,临溪而鱼的悠闲,人影散乱,树林阴翳的清静,在绝对的运动中呈现相对的静,带来了审美欣赏的无限意味。《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一家上船时海上是:“一片平静的好似大理石桌面”,回船时“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希望、欢乐与失望、沮丧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难怪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朱自清的《春》,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老

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的是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此外,以乐景写哀情的。如《挖荠菜》中的“暮归图”:琥珀色的晚霞从天边退去,薄暮中传来清脆的钟声,咩咩叫的羊儿回圏,呱呱鸣的乌鸦回巢,赤脚破衫的小姑娘在田野孤独游荡,听到母亲的呼唤却不敢答应。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悲伤啊!正如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再如《海滨仲夏夜》就用十分优美的语言画出了美景三图:海滨夜景图、海滨休息图、海滩月色图。晚霞“像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启明星“一盏活像悬挂在高空中的灯”,月亮“像圆盘似的”。峻青笔下的海滩,多么温柔和顺,多么美妙可爱,多么绚丽迷人!如此美的语言,如此美的情景,甚至无需老师多讲,只要带领学生有表情地朗读、随课文意境,或舒缓、或高昂,反复咀嚼回味,适当点拨提示,课文中那片萦回流溢于海滩的温情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得到审美愉悦。其实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只有教师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才能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3、人物形象美

人物形象美即是文学作品中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充分概括社会生活的某些反面的本质,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戏剧等都有比较成功的、美的人物形象。如茹志娟的《百合花》,就成功地塑造了“新媳妇”、“小战士”这两个美的形象,特别是“新媳妇”更是美的化身,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来塑造他们的形象,在塑造小通讯员这个形象时,作者通过他送“我”

到包扎所的举止:摘野花、树枝插在枪筒里到借被子,再到牺牲的整个过程,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大孩子,一个不畏牺牲的战士的光辉形象。同时,作者还通过“借被子”、“补破洞”、“用新被子葬通讯员”等细节描写,展现了“新媳妇”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品质,引导学生对“新媳妇”产生敬意,使学生认识到“人美在于心灵”,“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又如彭荆风在《驿路梨花》中塑造的也是一系列美好的形象。小说中老于的热情、开朗,哈尼小姑娘的美丽活泼是读者看得到、看得见的气质美、外在美,而不被人见到的解放军、梨花姑娘的美并不逊于他们,原因是他们一心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排忧解难,像梨花一样纯洁美丽的内在精神是共同的。人物美,美在心灵,美在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教师应把这些审美因素挖掘出来,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从而净化、美化学生的心灵。

4、模糊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传递艺术信息的。由于许多事物的概念是清晰的,然而许多事物明晰中又有模糊的一面,这就决定了文艺作品塑造的形象,传递的感情既有明晰性,又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对于那些表达模糊的形象、感情的作品,人们要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捉摸它,去感知它,去丰富和补充它,并在鉴赏过程中产生引人入胜、豁然开朗、心悦诚服的美感,这就形成了文学作品的模糊美。这就给读者提供了沟通联想的、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让读者在鉴赏时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填进自己的主观感受,并结合自己 的生活积累去感知这种艺术美,进而激发情感的共鸣。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成为吟诵西湖的绝唱,这除了诗人十分精当、传神描绘了西湖晴日的潋滟湖光和雨中的空濛山色外,还由于诗人运用的比喻十分独特新奇,出神入化,将西湖的美景比拟得既十分真实贴切,使人向往,又那么神奇变幻,令人遐想。这淡妆到什么程度,浓抹到何种地步,怎样“总相宜”,诗中并未说尽,也无法说尽,这“未说尽”,造成了主观和客观之间在心理、空间上的距离,留下了模糊的空间,这“距离”、“空间”所形成的艺术模糊,给读者阅读鉴赏这首诗带来了巨大的魅力。无论是去过西湖,还是未去过西湖的人都会结合自己的心境、感悟、理解,通过联想和想象,来逐渐缩短这个“距离”,续补这个“空间”,以至各人对西湖的美感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妙境界。

正如恩格斯所主张的“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愈好。”既然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模糊美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把它挖掘出来,积极引导学生鉴赏这种模糊美。通过鉴赏,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

总之,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很多、很多,远远不止以上所述这些,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只为了应试而教育,不能把一篇篇的美文肢解成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应潜心地研究、深入挖掘、耐心地引导,学生才会感受到美,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作用。

二、创设审美环境,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

语文学科的审美,不仅存在于作品的内容中,且存在于教态教法中,语文课的审美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语文教师对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创造审美的环境和气氛,把学生引入到美的环境中。

1、用好准语言,创造审美情景

准语言是指伴随有声语言进行交际的眼神,身体动作,以及语速、声音等。准语言在人们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它在语文教学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为教师的形象和行为都参与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审美教育的作用。语文教师如果风度大方,体态语言文明,必然会为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美感。课堂上表情举止应是自然流露,不忸怩作态,也不装腔作势,更不能冷漠刻板。

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服饰上下功夫,如在教学朱自清优美的散文《春》的时候,就可选择淡绿、粉红等充满春的气息的服饰。而在教学比较凝重、严肃的课文时,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类课文时,可故意身着黑色等庄重,严肃的服装,这样会给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有一种或清新、明快,或悲壮严肃之美。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情、姿势、衣着、举手投足方面的气质、风格等这些具有审美作用的准语言表达,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他们引入到美的情景中去。

2、音乐渲染情景,理解美的实质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和文学相结合,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增强的作用。只要所选取的音乐与教材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可在让学生读读、背背、感知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其内容提出“你怎样看待愚公”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确了愚公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未必可取,但他认准目标、坚定不移的精神是感人的,也是任何时代都不能丢弃的。最后可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中巧妙地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的MTV片段,当教室里出现那优美、铿锵的旋律“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当屏幕上出现一位古代老人“望望头上天外天”“面对王屋与太行,凭的是一身肝胆”那神情坚毅的特写画面时,学生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真切感受到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心,课堂气氛会达到高潮。特别是最后一句“无路难,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为讨论做出最好的诠释。又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燕子》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春光、盎然的生机,可选择乐曲《苗家岭的早晨》。在教师朗读课文的同时让学生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去想象、去领悟作者的真切感受。丝竹悠扬,意味无穷,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学生会仿佛进入天空如洗,草色青翠、百花争艳的春天,感受着燕语呢喃、花香浸润。听着清新舒缓、明丽欢快的乐曲学生定会悄然动容,遐思无限。

3朗读再现情景,表达美的感受

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形成一种特定的旋律,能把作品潜在的情愫和教师的理解及感受融为一体,转化为动人心弦的声音造型,形成绝佳的教学气势。一遍好的朗读所产生的效力要超过平淡的讲解许多。如在教学《赵州桥》时,随着教师激昂的朗读,文中的壮阔画面和雄伟的气势就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某些课文如采用角色朗读,效果会更好。

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审美教育,叩响学生心中美的音符,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才能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摘 要】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有回味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美,在语言教学中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特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把握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做到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以美育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审美教学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再单纯是智育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美育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良好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的情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会学生审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加强美育工作,让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情操,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化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的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呢?

一、品味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言和文字源自生活,反映着生活,语文教学即生活教育,它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审美和向善。所以,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语言分析中体味美

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学生与课本的关系,其中间有教师的参与,而且教师起着某种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讲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我们通常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美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有序的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还应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当中,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娱乐其耳目,激动其心灵,一词一句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趣。通过适当的文学性语言渲染课堂的整体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熏陶,投身于美的文学氛围中。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于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只有深刻体会,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真正内涵,便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比如教材中往往涉及到许多题材不一的篇章。如情调高雅的散文,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小说,短小精悍的诗歌,严谨论证某观点的议论文等。在分析讲解每一篇课文的同时,教师则需要把自己的教学情感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语言要求精炼、简洁、生动。教材的精髓与精炼、优美的语言的完美统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了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的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们的情感也就明白无疑了。自然的培养了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二)在作品朗读中品读美

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鲁迅先生说过“音美以感耳”。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朗读作为有声语言艺术,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要读。”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觉。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

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朱自清写的散文《春》一文中“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是对学生在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仿佛感受到春风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因此,朗读是激发学生美的情感,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课文的朗读。朗读要掌握语调、重音、停顿、速度,充分传达作品所蕴涵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必须带着学生设身处地的进入到文章中去,细细品读语言文字的奥秘,“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应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的美好祝愿,这种感觉是愉悦的。但词中为何流露出惆怅的、无奈的情绪?接着向学生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经历——他因朝廷内部纷争被贬到密州任太守。此年中秋,他想到自己落得如此结局,又不能与亲人相见;想到朝廷的气氛令人不寒而栗,令他不想再回到那个伤心之地。故不免对月感伤。然后再请学生反复朗读词的上阕,读出词中淡淡的惆怅和忧郁。接下来在进行引导,令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心态„„渴望手足相逢的愿望既然不能成为现实,何不将这美好的祝愿遍洒人间?继而再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整首词,并熟读成诵,从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心境,体会他的旷达胸怀。

又如,在朗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豪迈的基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化的波澜。文章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朗读的语调应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朗读的语气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的气势。朗读过程中这些细微处的情感的把握,语调的处理,教师都应适时的加以点拨。如果不对朗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审美也就无从谈起。

二、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

(一)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美的因素

我们应该选择能够作为审美体裁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明确新编语文大纲对培养学生品质情趣及审美教育能力的要求,以此为标准来推行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实现语文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空洞的讲解不如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水到渠成的自然。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从而引导学生爱惜美,美趣指领学生变得高雅,至理让学生更加聪明。由此,我们应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如在诗歌中,有《诗经》的反压迫追求自由,有《离骚》的忧国家爱人民;在散文里,有《白杨礼赞》对民族脊梁的讴歌;在戏剧中,有

莎士比亚对友谊和爱情的称赞„„这些材料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题材。总之,我们要从教材内容中挖掘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生活在美育中,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习审美和创美。

(二)分析作品,增强美的鉴赏能力

审美的初期阶段是审美感知。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被作品中的美所感染,并不需要通过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的反复作用,而仅仅是一种直觉在刹那间就让我们感觉到了美。但是,审美活动若仅仅停留在感知阶段,那么审美体验也将是浮光掠影,稍纵即逝。因此,直觉性审美之后,还需要向理智境界提升,在审美对象的分辨和评价过程中,深层次的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趣和悠悠情韵。鉴赏美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涵的意义,是在发现美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防止学生的审美活动浮于表面。高原上昂然挺立的白杨美在哪里?同是岳阳楼,同为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搏风击浪的海燕美具有怎样的象征意蕴„„应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发觉其深层意味和文章主旨,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把握审美对象的真谛和本质。

这个层面上的审美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和宏观观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品评。让学生学会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从审美的高度鉴赏各类文体,应根据文体特征来把握,具体有以下几个审美角度:

首先,体会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人格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或乐于助人、或勤劳、或机智、或勇敢„„如机智善辩的晏子,巾帼不让须眉的木兰,善良厚道的老瓦匠等。要引导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领悟道德的意蕴,使学生深深的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力量,受到美的震撼。

其次,体会散文、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散文诗歌以其所具有的节奏、音韵与深刻的形象与意境打动着人们,带给人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就散文而言,写景类散文的境界美值得我们关注与感悟。这类散文的美往往是意境优美诗情浓郁。如老舍的《五月的青岛》,意境优美、壮阔,所写的景物均为鸟瞰式的大视野镜头。写花,便是百花怒放;写绿,便是“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鱼帆的外边去”。写景状物铺张扬厉,形神兼备,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内化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与作者同享那诗意般的境界所给予的壮阔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体会说理类文章中蕴涵的深刻的哲理之美。

许多说理类文章具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理趣”之美,在思辩的过程中闪烁着人文精神和智慧之光,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经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朝更深刻的方向发展。因此,鉴赏这类文章,重在品评其中的美。

鉴赏美的阶段是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略朝晖夕阴、风霜高洁、春燕飞舞、万花怒放等风格迥异的美,并赏析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激发情感,培养审美感情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确,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能力。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的景物,由于各自所处环境不同产生的美感也不同。年轻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也迥然有异。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从而得到审美体验,使得作品的意蕴融于胸中。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唤起想象,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天地,才能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建造意象,教师必须饱含着感情,把文中的精华艺术展现出来,让学生自觉的汲取精神养料,受到美的感染。如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成为人们生活中座右铭的语言,原因在于它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所以,教师应重视情感的引导,善于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识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认知对象的审美体验上。

如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文字很优美、浅近、动人。作者仅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们像老舍说的那样“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会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呢”?即使是没有见过雪的南方人,这时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手中仿佛触摸到了那冰凉的雪花,让学生随着文章提供的意象展开联想,具体地感知情境。这样的情感诱导,易于将学生带入文体创设的意境之中,较自然地获得审美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审美感情。

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一)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文章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对自然风光的描述上,它不同于工艺美,也不同于音乐美,而是各种美的综合。并且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展示出不同的风姿。对于这样的篇章和段落要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体会自然美的形象。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纵观全篇,总体把握作者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

绘图的“特写”,从直观上欣赏到绚丽多彩的春天,从感情上领略到春天生机勃勃,催人向上的活力。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把春风写活了,且透过这一个字,仿佛看到了绿草如席的江南美景,抒发了赞美之情。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那些优美片段背诵下来,加深对自然美的理解。这样可以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

(二)体会作品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又称社会生活美(现实美),它包含两种基本方式:扬美和抑丑,即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歌颂、扶持和对假、丑、恶的揭露和抨击。语文教学中,社会美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鉴别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正确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分析这样的人物艺术形象时,如果只停留在笑声之余对他遭遇的惋惜与同情,那就太肤浅了,没有充分发挥这篇小说所应有的悲剧的审美作用。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探讨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真正原因,这样使学生不但在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认识到封建教育的毒害,并进而痛恨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教会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素材来陶冶学生情感。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我与地坛》中所体现出来的母子情深,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

(三)欣赏作品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最高形式的美。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是上述自然美与社会美在作品中的“立体化”反映。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有血有肉,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的意境创设,完整有序、主题明确的结构安排,个性鲜明、准确精妙的语言运用等等多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艺术美,可以使学生在熏陶中有序提高对美的鉴赏、分析、判断、思维等综合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表达美育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主要通过语言上的遣词造句和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来表现。并通过这些,再现美术、音乐、戏剧式的美。如《天上的街市》诗中的第一节,“远远”二字写出了诗人与街灯之间的距离,用词准确,具有音律美。在欣赏作品时,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四、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作文就是这一能力的最好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需要,择词选句,借景抒情,真实、生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都会感觉到学生的生活积累少,而且平时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对生活没有审视的能力,思考的角度不够深广,不能发掘出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显得肤浅而又程式化,感觉是千篇一律,没有创意。因此,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掘美的事物、美的对象,从而受到直观熏陶感染。教师同时强调,观察决不能单纯停留在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还须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它带着鲜明的审美特征。

在具体的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引导学生获取具有审美的生活素材,为语文美的创造作准备。

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发现生活,丰富心灵,就是从当下的生活中去认识世界,认识青春和生命,去获取生存的智慧。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

2、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为引发学生创造美的动机,教师命题和审题必须十分切合学生的生活感受,把学生写作文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渴望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冲动。另外,在主题、结构方面不要有硬性规定,而要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天地。

3、在评价创造成果时,要坚持审美的标准,重视作文在和谐性、感染力等方面的得失成败,尊重和保护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如有些学生喜欢写一些童话类的作文,有时会出现前后衔接不当的问题,文笔也稍嫌稚嫩。对这类学生的作品不应全盘否定。教师可以肯定学生构思有新意,想象力丰富,并鼓励学生将这种丰富的想像力拓展到其他类型的作文之中,全面提高写作水平。总之,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予以积极的引导。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应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使他们摆脱一切低级趣味的东西,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真正受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只有将美育教育的外延扩大,内涵细化,才能真正地进行好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透。在语文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用手中的写谱写歌颂祖国篇章。参考文献:

[1]贺清贞.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M].大连: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2.[2]朱自清.论诵读[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2.[3]王向锋.文艺美学辞典[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8.[4]李吉鸿.语文教学渗透的尝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6.[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师大出版社,2002.

下载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刘丽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课。 案例背景 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

    浅谈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浅谈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在他们的......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庞义 四川省简阳中学 邮编:641400 电话:*** 摘 要:美育是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的......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模版)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能力。美育在培养新一代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

    劳动课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沙头中心小学(225000) 王昌培 [摘 要]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课教学也应该渗透美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欣赏美好事物,追求美;引导劳动实践,创造美;评比劳......

    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律知识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律知识反思 2012年春季学期 赵艳 在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今天,加强公民法律道德意识建设势在必行,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各科教学......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起导向和促进作用。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

    在美育中渗透德育[模版]

    在美育中渗透德育 美育和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加强学校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中美育得到全面的阐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