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经验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战略
——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做法
重庆地处长江中上游三峡库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道路弯多、坡陡,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较为薄弱。1998-2002年,重庆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30起,年均发生6起,其中仅1998年就发生10起,一度成为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灾区”。重庆市痛定思痛,认真总结,汲取教训,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战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强力推进道路“生命工程”,道路通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下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在全市机动车和驾驶人年均增长超过30%的情况下,客运车辆事故率持续下降,连续58个月未发生客运车辆重特大事故,农村道路连续8 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了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势头,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从最基层、最基础入手,抓住了“人、车、路、场站、运输企业、路检路查、环境条件”这些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要素,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监管体系、防护体系、科技体系”四大管理体系,坚定不移地实施安全发展战略,集中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坚持党政主导、部门配合,构建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
(一)抓机制建设。自2002年起,重庆市政府在全市相继建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等29个部门为成员的市、区县二级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分析形势,部署工作。重庆市委专门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重大安全问题,形成了“党委加强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齐抓共管、城乡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抓制度建设。2010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市、区县政府和部门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责任和“一岗 1 双责”责任;市安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落实乡镇、村居责任,加大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力度。
(三)抓协调配合。重庆市每年均在全市开展一系列大型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动。公安、交通、安全监管等部门大力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建设;联合各区县及乡镇政府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全市已有507个乡镇达到道路交通安全示范乡镇创建标准,所占比例达57%,实现了乡镇对道路交通安全管得住、控得牢、防得稳的基本目标。
(四)抓考核体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权责一致是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考核的纲领。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工作要求,近年来,重庆市先后出台了《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重庆市〈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对党政负责人不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依法进行责任追究。2010年以来,共有45名未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的党政干部被问责。通过这些措施,推动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的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一步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
二、坚持强化“双基”、统筹城乡,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体系
(一)始终把源头监管作为事故预防工作的首要环节。按照《重庆市道路客运企业交通安全信誉等级评定办法》,重庆市对道路客运企业定期进行评估打分,依结果确定A、B、C、D四级,并随时向社会公布企业安全等级。近年来,共组织对2833家道路运输企业整改升级,落实整改资金580余万元,整改隐患和问题3520项。通过整改,全市B级以上企业达到85%。市安委会建立了客运企业安全管理“黑名单”制度,全面落实客运企业交通事故及交通违法抄告制度,督促客运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对事故责任企业实行“三追两检一挂牌”,即对事故发生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驾驶员等依实际情况追究刑事责任、进行行政问责或实施行政处罚;对企业从业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考试检查、对企业营运车辆进行安全技术状况检查;每季度对隐患严重的企业以“交通安全重点隐患单位”为名进行挂牌,对挂牌企业一律在媒体进行曝光,并实施“三停三销”制度,即发生1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运输事故的,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不得新增客运路线;1年内发生2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运输事故的,2 或发生1次死亡10人以上道路运输事故的,3年内不得新增客运班线;1年内发生2次死亡10人以上道路运输事故或发生1次死亡30人以上道路运输事故的,依法取消线路经营权。对发生1次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道路运输事故的营运驾驶人,依法吊销其从业资格证,3年内不得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对发生1次死亡3人以上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道路运输事故的营运驾驶员,依法吊销其从业资格证,终身不得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因超速50%被吊销驾照的,依法吊销其从业资格证。2011年以来,对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191家客货运企业挂牌整改,并通过媒体曝光,组织专业运输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学习培训4.3万人次,取消客运驾驶资格115人,重新检测客运车辆2.4万台次。
(二)始终把路面监管作为事故预防工作的主要战场。重庆市依托在全市国、省、县道上设立的22个省际检查站、122个固定检查站、228个流动检查站,构建了严密的路检路查管控体系,严把车辆出站、出城、上高速、过境关口,做到管辖道路全覆盖,严重违法不过岗。建立了“六定”(定点设岗、定时路检、定量作为、定责落实、定人实施、定标考核)勤务机制,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围绕“四个重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违法行为),开展“七大专项整治”(客货运车、7座及以上面包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校车、摩托车、旅游客车、拖拉机),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遏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2012年,因“三超一疲劳”违法行为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3.1%,死亡人数同比下降61.2%;因酒驾违法行为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8.1%,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8.6%。
(三)始终把农村道路安全监管作为事故预防的重中之重。一是落实管理责任,着力解决“谁来管”的问题。重庆市共有公路11.85万公里,其中县乡道路占82.7%,加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层基础建设滞后,监管力量薄弱,是影响重庆道路交通安全的“瓶颈”之一。重庆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紧密结合,下发贯彻实施意见,通过市安委会、市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市交通安全办公室进一步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三级”(区县级、乡镇、村居)防控体系,健全了乡镇公安、安全监管、综治、信访、司法、人武“六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模式,全市840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并落实了人员、装备、经费,专兼职监管人员达7088名,平均每万人比为2.16。2009年开始,市级、区县、乡镇投入费用分别以5000万元、200万元、10~20万元为基数,每年递增10%。二是破解安全难 3 题,重点抓好“管什么”的问题。重庆市针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律和特点,围绕摩托车、微型面包车、农村道路“两车一路”管理重点,用足法律法规和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加大“严防、严治、严管”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009年全市集中开展了“有牌证、限二人、戴头盔、靠右行”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得到明显改观。针对农村地区微型面包车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重点加大对7座以上面包车的整治力度,及时查处微型面包车超员载客、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建立完善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对一般道路隐患即查即治,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整改周期较长、整治难度较大的隐患,通过现场值守、临时管控、设立警示标志等措施加强防范。三是创新监管手段,有效解决“怎么管”的问题。2009年起,重庆市设立了“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为全市农村客运1.2万台车辆集中购买交强险和承运人责任险,解决了农村客运事故发生后“赔付难”问题。设立了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救助专项资金,并按照年均2亿元的标准逐年递增。各区县全面完成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增加投入,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增开客运班线。目前,全市已开行农村客运线路2839条,投入营运农村客运车辆1.18万台,全市乡镇、行政村通达率分别达100%和82%。在全市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点)”建设,把住出乡、出村、出镇关,全面发挥“看、查、劝、宣、纠、报、封”的作用。目前,全市有32个区县落实资金、人员、设备,设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点)”3741个。
三、坚持加大投入,实施“生命工程”,构建道路交通安全防护体系
(一)针对道路特点完善安全防护设施。重庆市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其中80%以上是山区,重特大交通事故90%发生在基础防护设施缺乏或不完善的公路弯坡、临水、临崖路段。重庆市痛定思痛,下决心开展危险路段整治工作。从2003年开始,重庆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县道危险路段安全防护工程实施细则》、《重庆市公路安全保障“十一五”规划》等多项规章文件,超前性、高标准地在6米以上落差道路和危险路段安装防撞护栏,探索出一条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被广大群众誉为“生命工程”。
(二)推进力度大,建设标准高。为确保“生命工程”进度,重庆市加大投入力度,各区县也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思路,筹措资金。巫山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县 4 政府坚持“超前投入、主动预防”,创新防护栏安装投融资模式,县政府与市级部门积极沟通,与重庆市安全监管局、重安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由重安公司投融资,县政府分十年还本付息,在危险路段安装防护栏400公里,为全市解决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范本。截至2012年底,重庆市累计投入22亿元,已经完成 “生命工程”1.4万公里,其中投入资金6.8亿元整治危桥706座,投入资金3.2亿元建设渡改公路桥98座,完成了1030公里国省道大中修任务,提高了公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国省道防护栏安装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大力推进县乡、农村道路“生命工程”。为确保这项工程顺利实施,建立了公安、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三堂会审”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机制,采取路段自查、乡镇普查、区县复查、市级部门抽采、市政府督查、专家协查“六查”并举,及时对全市所有公路、桥梁、隧道全面体检,及时整治。另外,在事故易发和多发路段,重庆市加大投入,提高“生命工程”建设标准,对防撞护栏进行加高、加厚、加密。如在武隆县等地山区道路,危险性较高的路段防撞护栏均加厚加密,一些路段甚至安装了双层波形防撞护栏,防撞性能高于国家标准要求。
(三)“生命工程”效果显著。高标准的“生命工程”明显提高了道路安全防护能力,有效遏制和减少了群死群伤交通事故。实施“生命工程”之前的五年,重庆市年均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6起。“生命工程”实施以来,2003-2007年,全市年平均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降至2起,2008年以来仅发生1起,近5年来未发生翻坠车重大事故,“生命工程”在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生命工程”防撞护栏至少有效拦住2000多起坠车事故,避免了7000多人伤亡。有的群众还在护栏上缠上红丝带,感谢“生命护栏”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四、坚持防治并举、预防为主,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科技体系
自2004年以来,重庆市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设“重庆市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安全管理系统”,对全市3.2万余台客车、500余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加装了GPS动态监控设备,实现了农村区间客运GPS全覆盖,“两客一危”全监控。41个区县运管机构建设了监督平台,完成“运管局、区县处(所)、企业”三级动态监管体系。目前,重庆市对已安装GPS的营运车辆实施GPS上线率、交通违法查处率、安全宣传提示率、5 GPS违法处理率、凌晨2时至5时停车休息率“五个100%”达标管理。通过动态监控系统的应用,车辆超速率控制在5%以下,下一步将重点研发以动态监控防范疲劳驾驶的系统。在推广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监控方面,重庆市投入1.61亿元,规范交通设施标准化建设,主城区路口标线施划率达到96%,信号灯规范设置率达98%,达到“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投入移动执法终端2200多个,建成机动车审验远程监控系统、机动车及驾驶人互联网查询系统和路面移动执法系统。启动了地方公路视频监控平台项目,建立了地方公路电子地图出行服务系统。在全市58个二级以上汽车站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完善高速公路安全设备,安装高速公路固定测速仪150套,投入多功能远程视频执法车48台,实现了全市近2000公里高速公路安全监控全覆盖。
第二篇:道路交通安全
1.为什么说驾驶员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
在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工程里,人(驾驶员)、车、路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三个重要因素。在人车路系统中人的因素占有一大半的比例,而且人是能动的,处于支配地位,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行为,及心理因素等,直接关系到判断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得当、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行车,所以说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首道防线与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度:
P=P1×P2×P
3P1 为人的可靠度;
P2 为车的可靠度,约为1;
P3为路的可靠度,约为1;
2.何谓“动体视力、静止视力、错觉、道路交通事故”?
①动体视力是指人和所看到的目标处于运动(其中一方运动或两方都运动)时所检查的视力。②静止视力是指人和所看的目标都在不动状态下所检查的视力。
③错觉就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映。如速度错觉,距离错觉,下坡错觉等。④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3.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因素一般有哪些?
(1)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外界刺激物空间特性,外界刺激物持续时间与时序变化,刺激物与环境对比,刺激物的数量。
(2)驾驶员个人因素:练习因素,准备状态的适应水平,运动器官种类,年龄和性别,疲劳和单调,情绪,酒精和药物,车速。
4.车辆运行时驾驶员的常见信息一般有哪些?处理信息的特点有哪些?
突显信息:是指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到来的信息。
潜伏信息: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信息。
微弱信息:是指由于刺激量过小,驾驶员不易察觉信息。
先兆信息:指在驾驶员行车过程中,信息到来之前具有某种征兆。
一般信息:除上述几种信息以外,道路环境和车辆运行所提供的按一定规律所呈现的信息。
特点:需要处理的信息多,信息变化大,要长时间的进行快速处理,要随时区分必要信息和不必要信息。
我国现阶段驾驶适宜性检测的项目有哪些?
1.速度估计检测
2.复杂反应检测
3.处置判断检测
4.动体视力检测
5.暗适应检测(夜间视力检测)
6.深度视觉和视野检测。
5.你认为在汽车的基本性能中,哪些性能对安全运行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稳性,通过性,平顺性。
汽车的操稳性和制动性对汽车的安全运行影响最大,操稳性包括操作性和稳定性,操作性是指驾驶员在不紧张不疲劳状态下,汽车能正确遵循驾驶员通过操纵机构所给的方向正确运行,稳定性是指能够抗外力改变行驶方向的外界干扰使汽车保持稳定行驶。操稳性差就不能准确响应驾驶员的“转向指令”,当汽车受到外界干扰后难以迅速恢复原来的状态,所以行驶安全性降低。
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止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长时间下坡时能够维持一定的速度,重大交通事故通常与制动距离太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及前轮失去转向能力等情况。制动跑偏,侧滑及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是造成交通事故重要原因。
6.在平路上汽车抗侧向翻倾倒极限速度如何获得?在一定横向坡度的路面又如何?
7.有人说汽车的前方视野越大,对安全驾驶越有利,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8.简述安全气囊的基本组成及机理,为什么有些碰撞很严重的车辆,安全气囊而没有起爆,原因是什么?
9.依据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谈谈减轻行人、乘员在碰撞中受伤害的车辆措施。
行人:
①使保险杠及发动机罩具有一定弹性,材料选用氨基甲酸乙酯。
②在发动机罩上部及前挡风玻璃周围布置弹性材料
③在车前部设置防行人跌下路面的救护网的装置。
乘员:
①提高驾驶室的结构强度
②加强车身前和后部吸收冲击的能力
③安全带
④安全气囊
⑤设置其他措施如安全转向柱、安全玻璃、座椅头枕。
10.我国现行汽车安全检测的项目一般有哪些?各自对汽车安全运行有什么作用?
11.什么是“平面线形、纵断线形、视距、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道路交通标线、道路交通标志”?
平面线形:道路中心线的平面形状(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纵断线形:道路纵向坡度设计的标高线(直线、竖曲线)。
视距:是从车道中心线上1.2米的高度,到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10厘米物体顶点的距离(指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
停车视距: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看到同一车道上的障碍物时从开始制动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
会车视距:两辆汽车在同一条行车道上相对行驶发现时来不及或无法错车,只能双方采取制动措施,使车辆在相撞之前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
超车视距:驾驶员开车离开原车道到相邻车道超车时,能看到对向来车并在该车到来之前能超越前车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它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用图案、符号、文字传递交通管理信息,用以管制及引导交通的一种安全管理设施。
12.道路交通标志的有效性取决于哪些因素?什么是交通标志三要素?
1.目标显示度:能在要求的视读距离以外吸引驾驶员的注意,能在标志所处背景中清楚的显示出来。
2.易读性:能在瞬间理解其含义。
3.公认性:容易被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背景的人所理解,既要符合本国人文化,又要照顾国际习惯。
交通标志三要素:颜色、形状、图案符号。
13.如何计算交通标志合理的设置位置?试计算一起十字交叉口指示标志前置设置距离。
14.简述道路安全评价的作用及意义,并阐述在安全评价中一般采取的改进方式和方法。作用意义:
1.能有针对性的消除安全隐患。
2.能更全面地分析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3.能有效地扩展道路安全空间和宽容度。
方式:
1.排除更改方案中带有倾向性的元素。
2.通过设置相应的预防与加强性设施,化解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15.简述进行道路交通事故技术分析的意义?
1).交通事故过程分析可为交通事故的处理提供真实的依据
2).交通事故过程分析可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6.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一般分哪几类?现场勘查的任务一般有哪些?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车辆、人、畜及与事故有关的痕迹、物证等所占有的空间位置。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两大类:
原始现场是指现场的车辆、伤亡人员和事故有关的物品、痕迹没有受到破坏和变动,仍保持事故发生、发展过程的原有状况。
变动现场是指事故发生后,由于种种原因改变了现场原有状况的一部分、大部分或全部面貌。这里所说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1.抢救伤者,变动了现场上的车辆和有关物体的排放位置;2.保护不善,现场上的痕迹被过往车辆、行人碾压而失去原貌;3.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刮风下雨;4.肇事车辆是特种车辆,因任务需要驶离了现场;5.道路临时有特殊通行的需要不宜保留现场的;6.肇事车辆由于声响等情况不知发生了事故而离开了现场的;7.肇事人员企图逃避责任或嫁祸于人而有意部分改变现场状况的,即伪造现场的。
现场勘查的任务:
1.查清事实,认定事故的性质。1).过失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2).与交通工具
有关的刑事犯罪事件3).意外事故4).骗保骗赔事故5).非道路交通性质的事故6).伪装交通事故7).其他
2.查清交通事故损害的后果
3.发现和提取现场痕迹、物证,为准备鉴定事故奠定基础
4.再现事故发生过程,查明原因。
17.绘制交通事故现场的定位方法一般有哪些?基准点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1).a.直角坐标法 b.三角定位法 c.极坐标法
2).不动的,标志性的,长久性,树木等不行。
18.如何利用汽车制动拖印和相关痕迹进行肇事车辆车速计算?当前后、左右路面附着系数不同时如何处理?
19.简述汽车事故(碰撞)发生的几个过程,肇事前后汽车轮胎痕迹在不同情况下有哪些区别?
20.汽车追尾碰撞的特点一般有哪些?计算一起典型的汽车追尾事故并进行分析。
21.何谓恢复系数?典型的弹性碰撞和塑性碰撞的特点是什么?
两物体碰撞后的分离速度与碰撞前的接近速度成正比,这个比值叫做恢复系数。如果碰撞为弹性碰撞,则恢复系数为1,满足机械能守恒。
22.计算一例典型的汽车正面碰撞事故。
23.何谓汽车的二维碰撞?一般分几类?试分析一起无旋转和有旋转的二维碰撞事故。
24.道路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
25.车辆高速行驶中的几个安全问题?
第三篇: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责任领导:黄祖贵。责任单位:派出所、交通城建环保服务中心。责任人:吴号忠、向刚山。在安监办监管下,派出所加强道路交通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整治,加大“三无”车辆的排查、报废,全面落实“四方一责”,确保交通安全,不出责任事故。交通城建环保服务中心在危险路段设立醒目警示标志,及时抢修危险路段,清理路障,安保工程投资建设,加强不安全道路隐患的改善,确保路面通行质量。
非煤矿山安全。责任领导:吴进。责任单位:国土资源所、供电所。责任人:陈祥博、梅兵。在安监办监管下,国土资源所加强非煤矿山的生产经营管理,清理以打屋场为名卖砂石料的采石场,严禁非法采煤采石,严格规范管理,凭证经营。供电所在不符合生产经营条件下,凭安监办下发的停工整改通知书停止供电。安监办停止审批供应三材。
民爆危化物品安全。责任领导:吴进。责任单位:安监办、派出所、民爆站。责任人:易勤平、吴号忠。涵盖范围:民爆三材物资、烟花爆竹、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在安监办监管下,派出所加强三材物资的审批管理,限量审批,跟踪服务,加大涉爆物资,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的收缴和案件查处力度。安监办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商的规范管理和检查督办,严格按行业要求专室经营,限量储存,要求防(电)火,同时对集镇非指定烟花爆竹经销点的店铺擅自销售的严肃查处。民爆站加强值班,坚守岗位,严格三材物资的进出库和跟踪服务。
第四篇: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汇
强化宣传培训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公安、交通、宣传、文化、广电、教育、司法等部门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交通安全宣传计划,明确目标和要求,协调新闻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联合交通局、交警队、运管站、农机监理等十个相关部门,利用群众相对集中的文化广场、线标等地,组织宣传小队采取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警示教育片的方式,对我县群众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同时,在社会各界组织交通安全志愿者前往十字街,在民警的指导下,对行人横过斑马线机动车不停车让行、闯红灯、车辆逆行、行人不走人行道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并向过往车辆、行人发放宣传资料,向广大驾驶员宣传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和拖拉机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同时定期组织驾驶员学习培训,通过近两年发生在身边的重大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对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超员超载、黑送子车、农用车辆载人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所承担的后果、处罚依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广泛开展“交通安全乡”、“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社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常识应知率。充分运用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对驾驶员等
进行警示教育。将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纳入中小学校课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规范。公安机关建立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定期发布制度,提醒群众关注交通安全。强化专项整治
为切实加大道路交通违章查纠力度,我县公安、交警、路政、运管、教育等部门密切合作,开展联合执法严肃查纠带病车辆上路、无证经营、农用车非法载客、客货混装以及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酒后驾车、逆向行驶等违规违章行为,加大事故多发路段重大隐患的治理整顿力度。近日,我县按照“政府牵头,相关部门负责,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原则,联合相关单位以及县安监局开展了多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引导驾驶员和群众遵守交通规则,树立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检查中对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事故多发的交通运输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停运整顿;对不符合安全要求,隐患较大的交通运输行业、个体运输户,要求立即停业停运;经整改仍然不合格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和运输工具牌照;对县内所有学校运送学生车辆进行专项检测,确保车况良好,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篇:道路交通安全
目录
1.人的因素...........................................................................................4 2.车辆因素...........................................................................................4 3.道路因素...........................................................................................4 4.管理因素...........................................................................................5 5.环境因素...........................................................................................5 6.交通法规因素...................................................................................5 2.交通安全管理需综合治理...............................................................5 3.依靠科技进步................................................................................6 4.严格执法........................................................................................6 5.提高汽车安全性能........................................................................6 6.改善道路条件................................................................................6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机动车辆的数量与日俱增,然而交通事故也随之而来,这么多的交通事故不仅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更给不少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灾难。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以及解决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因素;对策
Factors influencing on road traffic safet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a motor vehicle traffic accident, but also pose, so much traffic accident is not only to bring huge economic loss for many families more at the same time bring irreparable disaster.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road traffic safety, and solve the our country road traffic safety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traffic accident;Road traffic safety;Factors;countermeasures
绪
论
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动态的开放系统,其安全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又受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与人、车辆及道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一章
影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第一节
人的因素
交通是人类生存的四大根本需求之一,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人、行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活动的频繁,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机会增加,同时,人们的传统交通观念、出行习惯的沉积虽有所改变,但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转变,人们群体文化素质不高及其提高速度与快速发展的交通事业之间不协调,交通意识转变速度与道路交通的发展、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管理的要求不协调,与交通管理的新技术、新手段不协调,这些也成为困扰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最为突出的就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二.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我国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安全性能低,管理难度大。在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增长迅速,机动车拥有量增加速度已大大超过了道路的增长速度,使得本来不宽裕的路面更是雪上加霜,使交通事故绝对数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加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比较快,而车辆性能更新速度还未能跟上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车辆高速行驶可靠性差、安全性差,导致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3.道路因素
道路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建设逐步加大,路里程增加,高等级公路增加幅度明显,交通客货用量增加,道路结构和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为道路交通安全改善打下了基础。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构成不合理,交通流中车型复杂,人车混行、机非混行问题严重;部分地方公共交通不发达,服务水平低,安全性差;自行车交通比率大,骑车者水平不一,个性不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抢行无效交通如空驶出租车较多、私人车辆增加,这些无疑恶化着我国城市的交通安全状况。许多城市道路结构不合理,直线路段过长,道路景观过于单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致使反应迟缓而肇事。另外,路面状况对交通安全影响也较大。道路等级搭配不科学,路网密度不足,交通流不均衡,个别道路交通负荷度过大,交通安全性差;道路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交通影响分析,缺乏足量配套的措施、交通管理措施、停车设施等,容易形成交通安全隐患。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低于交通需求的发展速度,有的道路的设计要求与实际运行状况不协调;各地区道路线形、道路结构、道路设施不一,客观上给过境车辆的驾驶员适应交通环境带来难度;道路标志标线设置不科学、数量不足、设置不连续;道路周边的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没有与交通安全混为一体,设计标准和实际不协调,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4.管理因素
管理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健全和统一高效的道路安全管理体制是减少事故,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条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目前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的侧重点不同。其中,公安部门担负道路安全立法、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及安全宣传教育等职责;交通部门担负道路发展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养护、路政及制定相应标准法规等职责,负责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监督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宏观安全监管工作;城建管理部门则参与城区道路发展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养护、城市公共交通及定制相应标准法规等工作。
5.环境因素
道路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主要运输方式之一,现代交通运输所追求的快速、高效、安全、准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气象因素制约。交通运输属于对气象具高度敏感的行业。伴随道路运输的繁忙而来的就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增加,其中很大一部分的交通事故与恶劣天气有关。不利的气象条件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居高不下,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6.交通法规因素
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是秩序化交通,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前提。道路交通规则的意义就在于秩序化交通,减少因无序交通而产生的交通堵塞、交通碰撞及因碰撞现象给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维护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利益,让每一个交通者都能平安、顺利地实现交通目的。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刚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还没有被广大老百姓完全的了解,有的地方老百姓甚至都不知道《道路交通安全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致使各种交通隐患得以上路,从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而路上尽管有一定的秩序规范,但它不仅缺少对隐患的制约能力,而且对路面秩序控制能力也明显不足。
三.解决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对策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管理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通过深入、持久的舆论宣传,增加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才能使预防事故的工作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我国驾驶员素质不高,法纪观念不强,有规不依,有章不循。因此,只有通过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才能提高驾驶员的交通意识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教育,将交通安全作为生活常识列入中小学校的教学计划这中,所以说,深入持久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据国外经验可知,不少国家都把交通安全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从而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了重大的进展,交通事故得到遏制。个人财产得到零损失。
2.交通安全管理需综合治理
交通安全是交通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人、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又是社会问题,必须综合治理。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全社会通力合 作,使全社会共同承担维护交通秩序、履行交通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这样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当前各地实行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责任制是保障交通安全的一项很有效的措施,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3.依靠科技进步
现代交通管理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管理,要从我国的国情和混合交通的特点出发,大力开发应用交通事故的预防、交通事故控制技术,事故快速勘察和紧急救援系统,通讯网和信息网的建设,以及驾驶员心理和生理素质的研究等课题。
4.严格执法
交通安全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必须用科学的、统一的交通管理法规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交通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才能维护交通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目前,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交通违章不被认为是违法行为,方方面面干扰较多,以致于交通管理法规难以贯彻。
5.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道路交通事故大多数是汽车事故,汽车安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尽可能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事故一旦发生能否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
6.改善道路条件
我国现有108余万km道路中,其中80%的技术等级在四级以下,路况差,普遍缺乏安全设施,多数地方连必要的交通标志都没有。因此,改善道路条件,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孟宏伟.道路交通管理,群众出版社,2000.2、韦怀乾陶清廉道路交通管理调研论文集,1999.3、郑高峰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社会化的探讨公安部交管局信息网,2003年10月21日 4.过秀成道路交通安全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王俊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