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石泉县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石泉县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镇建设和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快速推进,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此,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5月组成调研组,以城乡安全饮水为重点对全县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工作开展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县自来水公司、县城库区饮用水保护区、湘子河第二水源地、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及后柳、熨斗、喜河、曾溪、池河、饶峰等镇,对水源保护、饮用水质检测、农村安全饮水情况进行了现场查勘和了解,听取了部分人大代表和群众对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看了有关资料,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了座谈评议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现状我县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年降水量800-1200mm,水资源总量20.056亿M3。自产水每平方公里43.08万M3,人均3569 M3,水质良好、水温适宜,属丰水县,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一)水源保护的现状。近年来,全县围绕推进省级生态示范县创建工作,建立了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积极进行汉江源头保护区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明确了各镇和部门的职责,严格实行企业污染防治措施,实施了退耕还林、“丹治”二期、天然林保护、汉江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项工程,对县城水源一级保护区进行了专项治理,网箱养鱼、厕所直排污水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多方筹资2亿多元,建成了县城第二水厂、县城污水处理厂、县级垃圾处理场和11个镇级垃圾填埋场并投入正常运营。县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县境内主要河流的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二)城乡饮水安全现状。
1、供水情况。至2013年底,全县共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60个,其中百吨以上规模供水点10个,分散式供水264处,有完整的过滤、消毒、检测设备13处,10个集镇都实现集中供水且配套有净化消毒设备,初步解决了12.4万人的饮用水问题,但仍有2.8万人口水源缺乏、饮水困难。这次调查中群众认为已经解决和基本解决饮水问题的占调查总数的87%,认为仍然缺乏饮用水的占13%,主要集中在边远山区。县自来水公司第一水厂利用石泉库区水作为城区水源,设计能力为日供水1万吨,实际日供水为0.8万砘;经过积极努力,2013年完成第二水源地及水厂建设,设计能力为日供水1万砘,实际日供水为0.5-0.8万砘。第二水源地及水厂建成后,城区供水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将能满足城区居民的基本需求。
2、检测情况。根据国家标准,城区饮用水的送检要求是:每月县级至少1次,每季度市级至少1次,每年省级至少1次;农村饮用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至少各送县检1次。实际检测情况是:城区饮用水县级送检率为100%;市级规定4次、实际送检2次;省级规定1次,实际2013年以来至今未送省检。
3、水质检测情况:城区饮用水质2013年县级检测基本合格,市级36项指标检测也基本合格。但在调查中,城区仍有部分住户反映末稍水有异味、水质混浊;农村自来水2012年、2013年县级分别抽检60份水样,检测合格率为30%左右。
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快速推进,水源保护和饮水安全工作没有引起重视、得到统筹安排,管理责任没有得到落实。在调研座谈时,相关部门和单位仍在推诿扯皮,思想认识不统一。
(二)水源保护力度不够。一是农村面源污染比较严重。集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刚刚起步,村组沿河乱倒垃圾、污水直排现象随处可见;养殖业规划不科学,水源上游建畜禽养殖厂,形成源头污染;矿山开采、道路修建、河道采砂,对水源形成严重污染,没有得到恢复和治理;水上交通工具污水和油料随意排放,没有收集;水源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缺乏科学指导。二是城区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滞后。县城库区第一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虽然进行了有效治理,但仍有餐饮店未迁出、污水处理不彻底现象;二级保护区仍然存在倾倒垃圾、直排污水;县城湘子河第二水源地还没有引起重视,采取措施,进行水源保护治理,上游粪便污水直排、沿河倾倒垃圾、通村路缺乏防护,对第二水源地的水质构成威胁。
(三)饮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1、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在调研中发现2012、2013年分别抽检60份水样,检测合格率仅为30%左右,问题相当严重。一是配套设备缺乏,大部分简易饮水工程没有净化消毒设备,农户饮用水既没有检测,又没有过滤消毒,存在饮水安全风险;二是已配套的净化消毒设备,缺乏操作管理专业人员,造成部分设备闲置浪费。另一部分设备虽然已投入使用,但缺乏专人监管,出于减少成本,没有坚持检测和过滤消毒,设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少数农村边远山区水源缺乏,农户饮水困难,有的在几公里外挑水,有的采用水窖水做为饮用水,还有部分扶贫安置点随着人口的增加,供水不足的矛盾也日益显现。
2、城区饮水安全问题:城区饮水安全隐患主要是末梢水二次污染,供应城区的自来水供水管网,虽进行了部分改造,但仍还有部分管道(据了解,仍有17公里铁质管道)是70-80年代建设的铁质水管,锈蚀老化严重,有的甚至破损,造成二次污染,自来水出厂水虽然检测基本合格,但用户末梢水经常出现异味、昏浊现象,水质不佳,群众意见比较大。
(四)饮水安全管理机制缺乏。一是农村饮水工程产权不明晰。饮水工程建成后有些没有进行产权界定和移交;二是饮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管理工作缺乏统筹,主责单位缺失;三是缺乏管用有效的城乡饮用水安全管理办法,饮用水安全问题出现后,处罚、整改工作无从下手;四是饮水的检测体系不够完善,监测范围偏小,监测频率不够,检测设备落后,检测能力不足。
三、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兼顾。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是关注民生的大事,也是“一江清水供北京”的政治任务,县政府在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充分认识水源保护和饮水安全的重要性,把水源保护和饮水安全列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努力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生态与经济发展同步。
(二)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水源水质安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水质检测机构建设,重视培养建立一只技术过硬的水质检测队伍,配齐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保障检测质量。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水源保护规划,当前重点要禁止在水源一级保护区建设项目和网箱养殖,限制水源二级保护区网箱养殖规模,立即着手集中整治二级水源保护区建沙场、运砂船、矿山开采对水源污染问题;尽快启动湘子河第二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规划,加快河道治理、农村改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工作,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发展畜牧业,严禁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逐步实施移民搬迁。三是加快城区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对老化的铁质水管,尽快制定方案,拿出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改造步伐。四是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有效治理,整合资金,不断完善集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落实河道治理、矿山开采、道路修建、畜禽养殖、厕所改造、水上交通、农药化肥使用等专项工作治理,确保我县城乡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努力实现“一江清水供北京”。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形成合力。一是明确管理职责。建议成立饮水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主责部门,及时解决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工作出现的问题。二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尽快制定《石泉县水源保护和饮水安全管理办法》,完善各项配套措施,保证饮用水质安全。三是发挥部门合力。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履行职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发改部门要严把项目审批关,禁止高污染工业企业落户;环保部门要强化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监管,严控环评审批关;水利部门要强化城乡饮水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农村安全饮水管理体系,启动城区供水老管道更新改造规划,逐步实施改造计划,进一步争取项目、解决偏远山区群众水源缺乏、饮水困难的问题;卫生部门要严把饮水安全检测关,严格按要求进行饮水卫生检测监管;食药部门要严格水源保护区餐饮业的审批和管理,禁止在水源保护区新开餐馆和酒店;国土部门要严把水源地建设用地使用关,未经环保审批一律不予供地;林业部门要加强水源地涵养林、护岩林的生态保护,严禁乱砍乱伐;财政部门要预算专项资金,保障饮用水安全检测必要费用;住建、工商、农业、安检、交通、扶贫等有关部门也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水源保护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四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监督考核,强化安全责任。(石泉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张守卫
电话 0915-6311365)附:饮用水水质检测调查统计表
表
1、农村饮用水质检测情况
border-bottom:1.0pt;border-right:1.0pt;border-color:green;border-style:solid;
mso-border-top-alt:1.5pt;mso-border-left-alt:1.5pt;mso-border-bottom-alt:.75pt;mso-border-right-alt:.75pt;mso-border-color-alt:green;mso-border-style-alt:
solid;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45.35pt”>
none;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 1.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45.35pt”>
规定检测次数
none;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 1.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45.35pt”>
实际检测次数
none;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 1.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45.35pt”>
2012年
检测合格率
none;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 1.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45.35pt”>
2013年
检测合格率
none;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5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top-alt:1.5pt;mso-border-left-alt:.75pt;mso-border-bottom-alt:.75pt;mso-border-right-alt:1.5pt;mso-border-color-alt:
green;mso-border-style-alt:solid;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45.35pt”>
问题
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5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 green.75pt;mso-border-top-alt:.75pt;mso-border-left-alt:1.5pt;
mso-border-bottom-alt:1.5pt;mso-border-right-alt:.75pt;mso-border-color-alt:
green;mso-border-style-alt:solid;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89.7pt”>
农村饮用水质检测情况
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 green.7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89.7pt”>
企业自检:要求供
水企业每天水质进行1次以上的检测。
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 green.7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89.7pt”>
未达到标准。
全县农村供水企业自检率低于10%
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89.7pt”>
枯水期检测
合格率为
40%
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89.7pt”>
枯水期检测合格率为36%
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5pt;mso-border-top-alt:
solid green.7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right-alt:solid green 1.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height:89.7pt”>
农村分散式饮水大部分户未配套消毒设备
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 green.7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78.05pt”>
text-indent:-20.65pt;mso-char-indent-count:-1.96;line-height:18.0pt;
mso-line-height-rule:exactly;layout-grid-mode:char“>县级检测:由县卫生
部门对30个检测点
每年进行2次水
样的检测。
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 green.7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78.05pt“>
已达到标准。
卫生部门每年对30个检测点进行了2次检测。
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78.05pt“>
丰水期检测
合格率为
23%
solid green 1.0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78.05pt“>
丰水期检测合格率为28%
border-left:none;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5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5pt;
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
padding:0cm 5.4pt 0cm 5.4pt;height:78.05pt“>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企业大部分未按规定坚持做消毒过滤处理
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5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 green.7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bottom-alt:solid green 1.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height:53.0pt“>
市级:每年进行1次检测。
border-bottom:solid green 1.5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
solid green.7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bottom-alt:solid green 1.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height:53.0pt“>
未送检。
solid green 1.5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bottom-alt:solid green 1.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height:53.0pt“>
年平均合格
率为31.5%
solid green 1.5pt;border-right:solid green 1.0pt;mso-border-top-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left-alt:solid green.75pt;mso-border-alt:solid green.75pt;
mso-border-bottom-alt:solid green 1.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height:53.0pt">
年平均合格率仅为32%
第二篇: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篇
(篇四)
一、基本情况
全乡幅员面积71.5km2。辖4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67人,其中:农业人口2342人。**河贯穿全境,沿河岸居住着青元一、五、六组、干河三组、**一、二、三组及联合一组。
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我乡成立了以乡长
为组长,副乡长
为副组长,为成员的**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成立了以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的日常工作。
(二)依法履职,强化监管
制定了**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党政班子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集中式饮用水环保负责制,制定了集中式饮用水环保工作方案和饮用水源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将集中式饮用水保护工作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兑现,形成层层负责、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格局。
(三)积极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污染整治工作
我乡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排污口、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污染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源等各种污染源进行了全面整治。责令无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停产停工整改,限期落实污水处理设施,禁止企业污水直排。
(四)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一是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严禁再建设养殖场,严禁私挖滥采砂石;二是所有矿山企业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严格制止矿山企业污水直排;三是水电站必须建立设备检修或清淤放水报告制,至少提前2小时报告乡政府和水厂,待水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后方可放水;四是沙场挖砂石、制沙必须在落实污水处理设施后进行,禁止污水直排**,并要采取措施及时对淤积于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淤。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通过乡村组和企业单位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整体、长远上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影响水源安全的隐患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具体表现在:
(一)村民水源保护意识不够强。一是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弃现象还比较严重,且难在短时间内加以杜绝。二是水源保护问题上,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和环境保护存在矛盾。一些群众认为,水源保护导致村民生产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不但规模养殖项目没办法上,就连日常生产成本也大幅增加,而上级政府只是对养殖户进行一点补助,村民牺牲较大,尽管乡村对水源保护宣传力度很大,但仍有许多群众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二)水源保护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近年来,乡村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落实了诸多水源保护措施,但大多集中在交通条件便利的村组,还有许多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一是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很多较偏远村庄仍然没有固定垃圾堆放点和中转站,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往河沟里倾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生活污水方面,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农户私厕改造力度不大,村庄环境卫生仍要大力进行整治。
(三)企业重效益,轻环保。我乡企业大多数无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排,需加强对企业治污设施建设的监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大水源保护宣教力度。宣传教育是保护水源最根本、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具持久性的一项工作。我们将积极开展水源保护工作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和广大村民的饮用水源保护意识,增强企业和村民保护饮用水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宣传工作做到教育与帮扶相结合,一方面教育农民应有“舍小家,保大家”的奉献精神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二是鼓励、帮扶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以解除农民思想包袱,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二)全面落实水源保护长效管护措施。进一步强化各村、企业水源地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充分履行饮用水源保护区责任单位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各企业、各村在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的任务和目标要求,通过明确水源地保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理顺管理体制,推动水源保护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建立完善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对各村考核,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突出抓好水源保护项目建设。我乡将结合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一是在一些问题突出村新建一批标准化粪式公厕,拆除一批乱搭乱建的私厕,改善优化人居环境;二是要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新建污水设施,加强生活污水治理,确保污水不乱排放,做到规范化处理;三是推进水源地保护区内排污企业的污水治理工作,消除水源地污染源。
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乡将密切配合各职能部门,从保护水源的实际出发,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企业污水直排,保护全乡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篇五)
根据**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崇环发〔2018〕2号)的文件要求,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排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县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共有4个,其中湖库型2个,分别是伏漫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念向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2个,分别是孔林饮用水水源地、朝阳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孔林饮用水水源、朝阳饮用水水源2个水源地**年11月已停用,并将停用请示文件上报区环保厅,现正在等待批示。伏漫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是在用水源地,日取水量1.7万吨,供水人口4万人,已划定保护区,已设立标志牌,已制作矢量边界,没有设立界标。念向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是备用水源,已划定保护区,已设立标志牌,已制作矢量边界,没有设立界标。
二、排查情况
我局已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全面、深入、细致专项排查,伏漫水库、念向水库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未发现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和环境违法行为。在伏漫水库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还有伏漫屯、灯塔屯、洞平屯、坡还屯、山林屯、山甘屯、布孟屯、内降屯共有2536人,垃圾、污水未处理;在念向水库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还有山营屯、多腊屯、多鲁屯共有918人,垃圾、污水未集中处理。
第三篇: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篇八)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安排,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我省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作情况及成效
长江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多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江水源涵养保护工作,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以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确保了四川省长江水源涵养功能总体健康。
(一)加强植被保护与建设,促进山川秀美
从1998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植被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促进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一是持续加强森林建设与保护。全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十年来累计营造林6470万亩,抚育森林380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900万亩;深入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长防林(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严格控制森林采伐,有效管护林地2400万公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88.8万公顷;西部大开发10年多来,四川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占全国总量的6.9%;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木材年均采伐量600万立方米,大大低于国家控制指标,森林火灾损失率连年控制在0.2‰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连年控制在0.7‰以下,乱砍滥伐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呈现出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有效发挥。全省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62%,森林覆盖率达到35.3%、十年来提高近10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16.8亿立方米,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减少土壤侵蚀9672万吨、涵养水源700亿吨,境内输入长江的泥沙减少了46%;累计增加生物量6.18亿吨,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年吸收二氧化碳2.05亿吨,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6万亿元,居全国首位。
二是积极改善湿地荒漠生态。我省湿地总面积421万公顷,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3个,保护面积343万公顷;分别建立国际、国家重要湿地1处、4处,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9个、7个。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工程14项,天然湿地恢复15万余亩,一些重要和脆弱湿地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启动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试点,治理岩溶区100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24.8万余亩;完成地震灾区植被恢复460万亩,大熊猫栖息地恢复160.5万亩。
三是强化草原生态保护。扎实开展退牧还草工程,已累计争取国家投入23.5亿元,开展退牧还草工程建设1.13亿亩;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已争取中央投入20.86亿元,实施禁牧补助7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2亿亩、牧草良种补贴860万亩;建设人工饲草地180余万亩,减轻天然草原承载压力,牧区草原超载率由2007年的41.7%下降到29%。全省天然草原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全省共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167个,其中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91个、总面积5795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1.93%。这些自然保护区均含有森林草地生态系统或湿地生态系统,对有效保护长江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土壤保护,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一是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守耕地红线,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确保耕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到**年底,全省耕地保有量达673.39万公顷,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保持在522.70万公顷。
二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整治为手段,加快建设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截止**年底,我省共计实施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839个,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522.6万亩。
三是实施“金土地工程”。全省积极开展以“金土地工程”为主要载体、以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治工作,**—**年实施完成土地整治项目2570个,整治土地1523.80万亩,新增耕地184.34万亩。“金土地工程”的实施,增加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也达到了保护土壤和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四是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计划从**年至**年的8年时间内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6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6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万亩,建设水利现代化灌区示范区30万亩,大幅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利化水平,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都江堰灌区。截止**年底,已完成投资257亿元,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38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9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8万亩,分别占规划数的49%、44%、27%、82%。
五是扎实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治理。自1989年国家实施“长治”(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来,我省坚持将治理和修复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实施“长治”工程、国债水保、省重点水保及生态修复等工程治理,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1998—**年,我省水土保持总投入28.1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4万平方公里,完成生态修复面积800多平方公里,累计治理小流域2247条,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30万处,改善灌溉面积460万亩,发展经果林435.8万亩。治理区逐步走上生态、经济、社会协调统一、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嘉陵江、岷江、沱江等流域水土流失趋势已经发生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折;全省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资源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在总体上得到扭转。
(三)加强水源保护,提高水质质量
我省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环境管理,全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分别划定城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46个、3472个。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积极开展重点地区地下水监测工作,监测区涉及成都、德阳,监控面积6473平方公里。**年主要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五分之四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13个市(州)监测的在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全省49个县级以上城市的7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4.3%。
二是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坚持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从严核定水功能区纳污红线,严格准入门槛。强化工业园区环境监管,积极发展园区循环经济,推动园区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推动产业升级改造,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年底全面超额完成国家当年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部433户企业均已通过验收。
三是全面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等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完善污水处理标准规范体系。除三州外,全省已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市都建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成都污水处理率为91.1%,其它设区城市为77.6%,县级市及县城为76.7%。
四是进一步强化小流域综合治理。成都市对9条黑臭小流域实施限期治理,推进中心城区下河排污口和全域黑臭水体整治;绵阳市政府印发了《三江流域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泸州市编制了《濑溪河流域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方案》;达州市出台了《州河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南充等市也分别开展了市域内河流污染治理。
五是提升流域风险防范水平。强化环境监察能力、水质监测能力和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在线监控建设和运管,强化日常环境执法监察,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全省21个污染源监控中心基本建成,38个监测站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实施了甘孜州和50个县(市、区)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11个市(州)成立了环境应急管理机构。
通过努力,我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水环境质量得到维护和改善。**年全省139个河流监测断面达标率为71.2%,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五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干流达标率68.1%,支流达标率72.8%;32条重点小流域达标率62.5%;岷江、沱江水质达标率逐年提升。
(四)加强综合管理,夯实保护基础
一是科学编制水源涵养保护相关规划。为加强长江水源涵养保护,我省结合实际情况,近年来先后制定实施了《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年)四川省实施方案》、《甘孜高寒草地生态修复规划》、《四川省水土保持规划》、《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纲要》,以及主要江河及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森林资源增长、湿地保护、荒漠化治理等相关专项规划。这些规划明确了我省推进生态建设、加强长江水源涵养保护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统筹安排水环境及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工作,确保《条例》的规定落到实处。
二是将“生态优先”原则贯穿资源利用全过程。首先,坚持科学规划。在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分别划定限制建设区、开采区和禁止建设区、开采区。其次,加强用途管制,对长江水源涵养区域内的项目,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严格进行用地预审,从严控制用地规模,对存在污染可能的项目,要求必须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听证程序。再次,合理配置城镇建设用地。科学规划城镇规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比例和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留足生态建设用地空间。对高污染、高耗能等禁止供地项目一律不予供地。保证林地、草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数量,加强管护,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我省新一轮土地规划中确定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面积要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最后,建立矿产资源开发新模式。科学合理设置矿业权,科学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和矿产资源开发方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大降低了矿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细胞建设,强化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有65个乡镇通过了国家生态乡镇考核验收,建成149个省级生态乡镇。**年,我省被列入了第三批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
四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近年来,省政府积极筹措了50多亿元资金,着力抓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年至今,已组织实施了近2700项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3151项应急排危除险工程,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对植被、土壤、水源等生态系统的破坏。
五是强化地质环境保护。一方面,加强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开展了137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工作,明显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出台《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从源头减少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目前我省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正向纵深推进,已完成12个市(州)主要农业区约12万平方公里的农业地质调查;《“矿山复绿”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有序开展,必将有效减少长江流域攀枝花、泸州等工矿大市因工矿废弃地造成的水土流失。
六是加大土地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近5年,全省共立案查处土地案件7512件,面积6066公顷(耕地2713公顷),拆除构建筑物437万平方米,没收构建筑物446万平方米,收回土地1052公顷,罚没款43504万元;共立案查处矿山违法案件1078件。**年以来实现了全域覆盖的矿产卫片执法,进一步强化了对非法采矿、挖沙采石等的打击力度,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自然灾害对长江水源涵养保护破坏严重
我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呈现灾点多、分布广、成灾快、频率高、灾情重的特点,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居全国之首;同时地震、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原鼠虫害年危害面积居高不下,年均在6000万亩左右。灾害造成森林植被和地表土壤破坏,加剧了草地退化,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作屡受重创。
(二)局部区域地表植被退化问题仍然突出
林地退化及沙化石漠化现象依然存在。全省尚有5600余万亩中幼龄林需要抚育,近4000万亩低产低效林亟待改造,有96.9万公顷宜林荒山亟待造林绿化,大于25度的坡耕地43.7万公顷亟待退耕还林;还有91.4万公顷沙化土地、73.2万公顷石漠化土地亟待治理;西部高寒山区和干旱干热河谷荒漠化治理难度大;局部草原退化严重,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4%。
(三)地质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我省矿山数量居全国之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极为突出。闭坑无主矿山、国有矿山等历史形成的地形地貌景观“复绿”任务艰巨,矿山破坏土地、因矿山开采疏干地下水影响农户、社区饮水困难等问题较多,矿山地质灾害潜在威胁很大。地区石漠化状况日趋明显;部分地区土壤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土地利用的环境承载力状况不容乐观。
(四)局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污染水环境、影响水源保护的重要因素,但相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治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地处江河源头的川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极不利于上游水源涵养保护。
(五)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不足
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发展不平衡,位于长江源头的川西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投入长期严重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能力薄弱,环境监测监管机构人员不足,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各项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
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震损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强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敏感和脆弱区生态修复。恢复受损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其他草地植被覆盖度,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林草结合的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体系。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和泥沙入河入库。提高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
一是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保护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确保我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切实增强考核约束力。二是强化管控性保护,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进建设性保护,积极开展以农田整理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推进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三)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
优先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和生态脆弱区、水源涵养区等进行综合治理,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建立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办法;积极推进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生态安全型小流域建设,统筹搞好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和水源区保护。
(四)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
一是全面实施有关规划。加快推进主要江河及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耕地保护、国土整治、水土保持、森林资源增长、湿地保护等水源涵养相关生态保护规划的启动实施。
二是大力推进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草原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程。
三是继续推进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流域分区保护战略;实行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加强重点河流水库水污染防治和各类污染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加快重点流域沿江乡镇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序开发水能资源,严格水能开发项目生态环境准入条件。
(五)提高监测监管能力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能力和信息网络建设,初步建立较完备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调查监测网络。
二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有效减少灾害和重特大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三是加强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基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队伍、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省、市(州)、县(市、区)三级生态环境执法基础。
(六)建立健全水源涵养生态补偿机制
扩大森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范围,逐步提高补偿标准。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加大对大江大河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补偿、碳汇交易研究试点。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探索建立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行水源涵养生态补偿,建立健全水源涵养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第四篇: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篇精选
(篇六)
一、XX市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
XX市饮用水源地由XX沦河水源地变更为汉江汉川,水源地服务人口40万人,设计取水规模为每月38万吨,取水地点位于汉川市新河镇田家台子;东约11305644,北纬300
48,净水厂位于孝南经济开发区107复线两侧周楼村,原水管道全长34.21公里,工程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取水规模为每日23万吨,**年初步设计投资4.4亿元,已于**年1月建成供水,原沦河水源地为XX市备用水源地。
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制度执行情况
1、抓好保护区区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我市在汉川水源地启用前已着手划定了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市人民政府出台了XX市饮用水源地保护保护管理办法;办法自**年1月1日实行。水源地启用后,设置了警示牌和永久性界牌。
2、抓好水源地环境监管工作
按照《XX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办法》要求,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认真履行了职责;一是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控制保护区内项目建设审批,建立相关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审批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在二级保护区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同时对保护区农村农民建房审批也作了严格的控制规定。二是积极开展保护区得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对取沙行为的严格控制和管理,对工程开挖,易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严格管理,要求采取工程防护、绿化等环保措施。三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的管理。
3、抓好水质监管工作
一是强化日常水质监管,发现污染事件及时处理。
二是强化执法力度。对个别无视《管理办法》屡教不改违法违规者,联合相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
三是强化水源水质监测,要求供水企业每天对水质进行分析监测,市环境监测站对保护区上游自动监测站加强日常维护,确保水质自动稳定运行,定期发布监测信息。
4、抓好饮用水源宣传保护工作
为提高水源地居民保护饮用水源意识,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如印制宣传册、结合电影下乡活动,制作保护饮用水源的幻灯片,宣传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饮用水源,鼓励公众对污染饮用水源的行为积极举报。
三、饮用水源保护存在的重要问题
一是污染治理问题。保护区内有大量村民,生活污染未能得带有效解决,生活垃圾量大,垃圾中转站未建成,生活污水直排,生产污染即农村面源污染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协同配合管理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在机帆船,渡口管理等存在难度。
四、下步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做好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大水污染防治法的宣传力度,理顺管理体制,调整水源地产业结构加大污染治理投入。
2、加强生活垃圾的收处力度,切实解决农村垃圾处置能力的不足的现状。
3着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切实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把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指导农民科学用肥,合理使用农药。
4、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机制。
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任务重,涉及多部门,建立部门协作与联动机制,共同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安全的饮用水。
(篇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首先十分感谢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水环境综合整治是水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部分区域的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了控制。但是,目前水环境保护的形势仍不容乐观,水环境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还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艰苦努力。现将全市水环境保护情况汇报如下。
一、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我市境内主要河流有信江、乐安河、饶河,主要湖库有鄱阳湖、七一水库、大坳水库等。根据近年来的监测数据显示:信江(上饶段)、乐安河(上饶段)水质类别在Ⅱ~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为优良;饶河水质类别在Ⅲ类~劣Ⅴ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总氮、总磷;七一水库水质类别在Ⅱ~Ⅲ类,大坳水库水质类别在Ⅱ类,但有个别点位达到Ⅳ类,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水质较往年有下降趋势。我市共有1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3个取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事,但目前形势不容乐观。如信江水质虽然控制在Ⅲ类,但个别指标有上升趋势。
造成我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在一些区域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多年来由于企业对环保工作不重视,很多企业的污水治理设施不能做到长期稳定运行,时有超标排放现象,部分企业甚至闲置治理设施进行直排、利用节假日和夜间进行偷排;二是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目前,我市各县(市、区)虽然都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但城市排污管网建设滞后,城区只有部分区域生活污水接入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其余(包括乡镇)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流或湖库里,这些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等污染因子,由于生活污水量大,对河流或湖库的水质影响也很大;三是农业面源的污染。目前我市大部分农作物都还需要使用农药和化肥,一般农作物对农药和化肥的吸收不超过30%,剩余的70%就会分解和流失,进入并污染了河流或湖库;四是目前我市大部分中小河流多年没有疏浚,造成河流水量小、流速慢、水位低、河床淤泥厚、自净能力差,到了枯水期或高温期,水体容易富营养化。
二、水环境保护所做的工作
近年来,面对环境问题的压力,面对社会舆论的关注,面对群众的期望,面对领导的要求,我们以解决水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把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列入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协调各方力量,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和污染防治,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饮用水安全是区域环境安全天大的事,是环境保护重中之重的工作。近年来,我们从建立饮用水源长效管理入手,以源头控制、污染物减排、水质预警监测为手段,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强化环境监管为核心,确保了饮用水安全,全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依法保护信江河饮用水源,划定了信江(信州区-上饶县段)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并树立保护区标示牌。制定了《上饶市信江河城区段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区饮用水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开展中心城区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信江备用水源大坳水库、信江上游产业布局研究。在调查基础上,形成了《上饶市饮用水保护和污染防治办法》、《上饶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上饶市信江城区段饮用水源保护管理规定》和即将出台《上饶市大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管理规定》等政府规范性文件。
二是控制源头建设项目。从严控制饮用水源保护的标准和要求。禁止在饮用水源取水口上游10公里的区域内以及沿信江、乐安河两岸1公里范围内建化工、造纸、电镀、皮革、印染等水污染严重的项目,有效保护了水系整体流域的水环境安全。
三是加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为缓解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环境保护产生的压力,我们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加快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8万吨生活污水一期、二期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行,对涉水新建项目一律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建立应急预案。在54家排污企业60个排污口安装了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
四是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在信江、乐安河设置国控、省控20个监测断面,在各县(市、区)设置19个河流县界出入监测断面,定期监测并公布水质状况。
五是开展地表水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根据《**省地表水饮用水源环境状况评估方案(暂行)》的要求,对中心城区上饶市自来水厂万寿宫取水口、东门洲取水口、上饶县旭日水厂、德兴市水厂进行了评估,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整改。
六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结合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全市1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专项检查,查处了一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存在有水安全风险的排污口。如责令位于婺源县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县妇幼保健院排污口(距该县水厂取水口下游仅50米)关闭,迁移至饮用水源保护区外,消除污染隐患。
2、加强环境执法,从源头上防止和控制水污染物排放。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坚决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关,从源头控制污染。一是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市、县两级相应成立了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及要求,建立了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750人次,检查企业823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件。通过整治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涉水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将两项基本管理制度贯穿于环境监管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对促进结构调整、拉动内需的项目提前介入,主动协调,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项目及时研究,快速审批。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不符合规定,高耗能、高污染和消耗资源性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3、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努力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把总量减排作为政治任务,高位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专门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减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减排工作。二是明确目标任务。按照“十二五”总量控制规划,每年制定减排计划,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同时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工作机制。形成了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污染减排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环保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企业具体落实的污染减排工作格局。上半年,我市四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化学需氧量完成任务的59.63%;氨氮完成任务的60.88%;二氧化硫完成任务的126.08%;氮氧化物完成任务的**.7%。)分别列全省设区市第一、第二、第二和第四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管理。一方面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现场监察力度,重点清查遗留和新增的违法排污口,及时纠正环境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安全监管机制,逐步在全市1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建立饮用水源水质预警网络。
2、进一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完善环保前置审批机制,将环保审批作为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和用地审批、采矿审批等前置条件。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反“三同时”制度,对未批先建、未按要求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擅自生产或者使用的,一律依法予以处罚。
3、进一步落实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监管。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监管,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加快污泥处置项目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
4、进一步落实涉重企业的环境监管。对重金属排放企业进行每月一次的监督性监测,督促企业逐步安装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的监控中心联网,进行实时监控。加大对重金属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进一步规范企业日常环境管理制度,对重金属排放企业每两年开展一次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者虽然经审核但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改正的企业依法严处。
5、进一步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依据《上饶市“十二五”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结合我市部分县(市)重金属排放企业集中、污染物产排量大的特点,特别是对列入国家级、省级重点防控区域,本着“一区一策,分类指导”原则,制定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提高准入门槛、实施综合治理等为主要措施的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通过整治,最终实现重金属污染物减排的目标任务。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篇
(篇一)
自治区环保厅:
按照自治区环保厅要求,现将**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坚持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水源地保护的整体规划、监控管理和综合整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市环保局始终将水源地保护纳入到日常工作,定期巡查,定期监测,在监管上始终保持高度重视,高压监管,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
**市饮用水水源均为地下水型水源。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函[**]130号文批准的城市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共9个,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69.5万m3/日,水源地布井区总面积为132.77平方公里。东郊、南郊、北郊3个水源地为**市三区城市居民供水;南部、南梁、征沙水源地为城市备用水源地。南部水源地部分启用,为水源地附近农村居民供水,现由永宁县水务局管理;南梁水源地于**年6月开始启用,开凿取水井12组24眼,设计取水量15万m3/日,目前一期5万m3/日已投入运营;征沙水源地未启用。贺兰、永宁、灵武3个水源地为两县一市城市居民供水。
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
(一)注重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水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我市在宣传中坚持以人为本,以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为目标,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每年6.5世界环境日和3.22世界水日及全国节水宣传周期间,将饮用水保护列入宣传工作要点,组织环保局相关处室及各县(市)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加强饮用水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爱水惜水保护水的意识。
(二)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点的各项工作。
1、依据国家标准设置水源地保护标志,加强水源地宣传保护。设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界标对水源地的保护可以起到有效、广泛的宣传警示作用。我局严格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HJ/T433-**)设立保护区界标,划定水源地保护的“红线”,不得逾越。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水源地的界标每年都有不同程度毁损,需逐年进行维护补栽。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50万元,对南郊水源地界标进行补栽维护,4月5日开始实施工,至11月份共完成铁网围栏栽设4.47公里,安装宣传牌16块,宣传标语4.47公里。
2、完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技术评估工作。按照环保部《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4号)、《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技术评估方案》、《关于印发****市城市及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银环保发[**]95号)要求,对各水源地基本情况、水源水质状况、水质监测分析、水质评价、监测能力、保护区划分、风险源管理等10项内容的进行了调查评估。
3、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开展水质监测并公示。严格按照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表1规定的39项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每月均在**市环保局网站上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4、定期巡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要求三区两县一市环保局将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当中,每个月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一次全面监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实行专人专责,责任到人。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市环保局<**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的通知》(银政办发[**]77号),对各县(市)区政府整改情况进行了督查,以此督促各县(市)区政府提高对水源地保护管理的认识,落实管理主体责任,为后续扎实推进水源地保护管理奠定基础。4月份对9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逐个进行排查,依法封堵了6个排污口,强制关停10家作坊式企业,并拆除了5家作坊的生产锅炉,立案处罚2家养殖企业,取缔违法小作坊5家,灰砂砖厂15家,整改17家作坊式企业。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致函各县(市)区政府要求依法进行关停、搬迁,同时要求各县(市)区环保局对本辖区范围内的违法建设项目进行及时处理。
5、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档案。结合《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技术评估》工作要求,不断完善水源地档案管理,将每个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归纳整理并逐年补充完善。**市环境监测站、中铁水务集团公司均建有水质监测档案,可供随时备查。
三、存在问题
(一)水源地保护缺少专项经费保障。水源地保护区的日常监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护区内界桩、宣传牌、交通警示牌等标志的维护,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保护区内农户搬迁也需经济补偿,都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需要设立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水源地自动监测能力在我市还是空白,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二)饮用水源地安全存在隐患。饮用水水源地内仍存在一些历史遗留的养殖场、基本农田、排水沟等这些污染源,直接或间接地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造成影响,给饮用水安全带来了隐患。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监管,完善定期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水源地定期巡查制度,增加巡查频次,加强监管力度。发现在保护区内未批先建的项目坚决予以制止,杜绝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新增污染源。对历史遗留的畜禽养殖场和企业提请辖区政府逐步搬迁。
(二)加强监测,为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按照国家饮用水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加强监督性监测,采取定期监测、随时监测等手段及时掌握饮用水水质实时动态,持续积累数据,为科学分析饮用水质变化情况、动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外围入手,加大对重点工业污水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饮用水水质构成隐患的制药、化工、造纸、冶炼等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废水排放监察,防止偷排漏排,督促其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限期完成提标改造。
(四)预防为主,积极开展应急演练。积极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演练,督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及重点排污企业不断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制度,提升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杜绝饮用水水源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五)补桩定界,完善水源地标志警示工程。继续积极争取有关项目资金,对损毁、丢失的界碑、界桩进行维护管理,以持续强化水源地界标的警示宣传效果。并以此项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
(六)加大宣传,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和科普教育,不断提高群众保护水源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全社会保护水源地的意识。
(篇二)
为切实加强我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区环保局会同区水利局对我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
护区开展了专项检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项检查情况
经排查发现,我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汶潭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水源地停用未撤销问题。我区汶潭水厂取水口因取水深度不足,取水困
难,特别是枯水期,无法保障正常用水,因此我区于2007年11月对该取水口停用,同时对该取水口
水源地停止使用。并启用省人民政府《关于高安市等市、县(区)城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范围划定的通知》(赣府字〔2007〕58号)批复的规划取水口水源地即赣县自来水厂取水口(贡
江)水源地。但未及时办理申请撤销汶潭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水源地手续。
2.现用饮用水水源地——自来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存在6艘采砂船问题。
3.现用饮用水水源地——自来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茅店贡江大桥未建防护设施问
题。
二、整治情况
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由区环保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以上问题开展整治,按月上
报整治进度,同时区政府出台了《**市赣县区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方案》(赣区府办字
〔2018〕42号),在政府公开网公开存在问题及整治方案。目前以上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1.汶潭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水源地停用未撤销问题。区政府正式报请撤销赣县区汶潭水厂取水口水源
地保护区范围,省政府于2月23日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赣县汶谭水厂取水口水源保护
区范围的批复》,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2.现用饮用水水源地——自来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存在6艘采砂船问题。目前采
砂船已全部清理完成,并在水域设置警示牌,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3.现用饮用水水源地——自来水厂取水口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茅店贡江大桥未建防护设施问
题。已督促章贡区沙石赣康高速管理中心重新维护防护设施,该问题已整改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
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长效管理机制,举一反三,进一步梳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整改落实,确保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篇三)
**市环保局成立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保工作领导小组,部门各司其责,2018年**市水源地由**市环境监测站进行完成上半年例行监测,地下水监测结果符合地下水三类标准。2018年**市环境保护局对**市水源地进行了检查,对水源地标识、警示牌及一级保护区围封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改正意见,对水源地内是否有排污口进行排查,**市水源地无排污口。**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市水源地日常管理;各乡镇苏木负责属地水源地管理,环保、水务部门总体监管。
一、城区水源地改造情况
**市自来水公司负责的水源保护地在合理位置设置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警示牌和宣传牌以及对水源地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进行了围封,并安装的监控摄像,水源地保护区无排污口,落实了对集中式饮用水原保护区进行巡查,及时制止污染或危害集中式饮用水源的行为。
二、存在的问题
应加大对水质公开力度,对水源保护区内加强巡查,避免无关人员的进入,杜绝牲畜进入水源保护区。
三、扩大水质公开范围,加强水源地加强巡查,杜绝无关人员及畜禽进入保护区内。
四、乡镇水源地存在的问题
各乡镇水源地存在未做水源地规划,水源地标识不全,为划定保护区范围等问题。
五、乡镇水源地整改建议
先关乡镇已经申请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编制水源地规划资金,规划完成后,按规划要求确定各乡镇水质类别、水源地经纬度、水源保护区设定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整改措施。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枣庄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
枣庄市人民政府令 第138号 《枣庄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公布,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张术平2014年10月9日 枣庄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 第......
合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合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决议 (2011年4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
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法律法规篇>>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有 效 性】有效 【法规名称】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颁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日期......
丽水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丽水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丽水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2017年9月22日丽水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7年11月30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目录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饮用水水源地确定 第三章 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 第四章 监......
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2009年1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根据《中华......
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防治饮用水水源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
商丘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商丘市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表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