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是也非也(共5篇)

时间:2019-05-14 05:3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早期教育是也非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早期教育是也非也》。

第一篇:早期教育是也非也

早期教育是也非也

你说我说七嘴八舌话早教

3岁凤儿妈妈:早期教育当然要抓啊,你不抓人家都在抓,到孩子上学的时候,自己的孩子肯定就落后了。所以,我从孩子两岁半开始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有识字班、故事班、画画班、舞蹈班……反正只要能报的我都报了,也不管孩子是不是愿意。小孩子懂什么,哪能由着孩子啊!要是由着孩子,什么不学只是傻玩他才高兴呢。

7岁小海爸爸:我儿子上小学前什么知识都没学,不管他妈妈如何反对,我都坚持自己的观点,男孩子嘛,小时候玩好了长大了准能学好。事实证明我的观点是对的。儿子上学前,我就知道和他爬山、游泳、打球、捉知了、捕蜻蜓、逮蚂蚱,什么都干过,就是没上培训班,结果怎么样?我儿子上学后,老师反映班里就属我的儿子坐得住,学得认真,脑子反应快,记东西又快又牢。

13岁男孩妈妈:我儿子现在上初一,可是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写作业粗心磨蹭,可是对孩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就是丝毫没有改变,相反还加重了孩子的厌学心理。后来咨询老师才知道,是我们早期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教孩子学汉字,背唐诗,读故事,算算术,但忽视了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孩子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导致孩子身体动作拙笨,手眼不协调,在学习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书写障碍和阅读障碍,现在想想,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我们真的是捡了芝麻漏了西瓜啊。

济南二中徐华老师:有了孩子之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宣传令人胆战心惊!幼儿教育小学化,令我们一般家长六神无主。许多家长给孩子报了课外班补充学校的缺陷,惹得孩子们叫苦连天,怨声载道,亲子关系紧张。

到了小学阶段,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更火了,所谓的早期教育几乎成了知识教育和功利教育。然而道德教育呢?原本是道德教育为先,“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然而今天的早期教育却本末倒置,令人纠结,令人痛心!

经验分享早期教育轻视不得

现在的中国教育存在几种软肋,一是重教轻学;二是重智商轻情商;三是重知识轻实践体验;四是重学龄后教育轻学龄前的早期教育。

现在很多的父母因为工作忙、事情多,放弃了自己所应承担的育儿责任,把孩子丢给家里的老人,去享受自己的人生。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不在孩子的身边,更不用说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早期教育了。其实,家长的事业可以晚两年再发展,但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不等人的。如果错过了孩子出生后的教育关键期,孩子和父母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到了孩子的青春逆反期,出现各种问题,父母会非常痛苦的。

几天前,女儿问我:“妈妈,等我长大有了孩子,你帮我带吧?”我回答说:“妈妈如果真正地爱你,就不能帮你带,如果你有困难,我可以搭把手,但绝不包办代替。”女儿想想说:“是啊,如果你帮我带,孩子就不和我亲了。”十几岁的孩子也明白,有些事是必须要面对的,也是必须要担当的。如果大家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必须从孩子的早期教育抓起。

现在的人大多喜欢研究理财产品,热心学习理财知识,希望将来给自己的孩子留下财富。可是,要多少财富才够呢,谁也说不清楚。其实,教育好孩子才是家庭的第一事业,家长如果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积极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好特长,告诉孩子要分享快乐……有学习的动力、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变成“啃老族“呢?

专家观点早期教育要趁关键期

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人的智力、语言、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都在6岁以前。作为家长,应该学习一些关于关键期的常识,知道孩子在某个年龄段发展哪方面的能力,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如2~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丰富的语言刺激,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又如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家长最好让孩子在这一时期接触各种音乐技能,以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某种音乐潜能等等。

开发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长必须以尊重孩子的潜能为前提。人生来就有个体差异,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是不同的,家长应该发现并了解孩子的特长和天赋,然后给以相应的培养和教育。有的家长知道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在孩子小的时候,利用关键期让孩子学这学那,把自己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天赋,结果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某种特长,反而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其实,在关键期进行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某种潜能,但如果孩子不具备某种潜能,如音乐,即使是在关键期学习音乐,孩子也不会有太高的造诣。

另外,重视早期教育,但要防止过度的早期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应该好好利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于是,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正规化,让孩子学这学那,并规定孩子每天练习的时间。虽然这样做对孩子的某项能力的发展有帮助,但这种做法限制了孩子玩的时间,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快乐。事实上,孩子语言的获得、智力的发展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在生活中通过模仿、观察、游戏得来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注意做到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多陪伴孩子游戏、聊天,正确指导孩子读书等,让孩子在一个宽松、民主、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孔屏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

第二篇:父母是早期教育的关键

父母是早期教育的关键

88%的父母认为,影响幼儿智力的重要因素是父母的教育观。可见,父母普遍认为,自身的教育观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父母在婴幼儿早期教育过程中的角色特点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孩子获得发展,从孩子一出生起,就离不开家庭和家长,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与长期生活的场所,孩子在每日每时的各种生活活动中受到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0-3岁幼儿更是一可刻离不开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如马卡连柯对家长所说的:“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才执行了教育儿童的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甚至当你们不在家里的时候。……你们如何穿衣服,如何与另外的人谈话,如何谈论其他的人,你们如何欢乐和不快,如何对待朋友和仇敌,如何笑,如何读报纸……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这就是父母为第一任老师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提高父母的早期教育理念与教育水平就是提高早期教育水平,幼儿园的早期教育的首要对象应该锁定为——父母(同时包括孩子的看护人及长辈)。

父母在早教活动中容易走进的误区

前文提到,亲子园早期教育是教师、家长、幼儿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通过亲子间的互动使孩子得到良好发展,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父母容易走进三个误区。

误区一:包办代替

活动中有许多环节要求宝宝动手操作,这时,父母就很容易忽视孩子操作过程,不注意观察孩子,而注重孩子操作的结果,如:做的手工是否工整、美不美等等。因此,常常会急于动手帮助宝宝,甚至比幼儿自己操作得多,看起来,孩子似乎是旁观者、欣赏者。这样就容易走入包办代替的误区,剥夺了孩子的动手机会,孩子是一个有着强烈学习欲望的个体,他们不仅需要看,听,还需要摸,闻,尝和不断的摆弄,重复,模仿,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

误区二:强迫练习

有的孩子相对好动,往往表现为对操作活动持续不久,注意力转移比较快,这时父母为了让孩子完成,就千方百计强迫幼儿操作,不管幼儿是否愿意,忽视幼儿当时的情况、状态,常常引起幼儿哭闹,父母和幼儿情绪都受到影响。

误区三:放任自流

父母带孩子来到活动室后,任由孩子自由活动,不加引导,只是等到孩子的行为妨碍别人的活动或是不安全了才干涉、阻止孩子的行动。这样的家长缺乏引导孩子的方法,也无法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孩子提供帮助。

亲子园提高父母早期教育水平的途径

途径一:家教沙龙

定期开办沙龙,约请专家广泛地向父母介绍0-3岁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亲子教师的经验讲述;父母之间交流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适宜的教育策略;针对某一专题开展探讨活动例如“怎样与宝宝交谈”、“怎样引导宝宝的交往技能”“怎样防止以外伤害”、“小饮食,大学问”。

参加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有些父母或多或少地错误地认为,只要孩子得到发展就可以了,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意识,学做父母的意识比较淡薄,通过家教沙龙的系列活动,一方面丰富父母科学育儿的经验,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树立父母学做父母的意识,考虑自己是否具有教育孩子的知识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自觉地发挥模范作用,学做称职的父母。

途径二:有目的地系统地开展亲子活动

有了科学早教的理论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早教观点。父母迫切希望了解亲子园组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孩子会有发展和提高。为此,精心地设计亲子教育活动、互动游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给父母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践科学早教理念。在每次游戏活动前向家长详细介绍此项活动的目标、意义及指导要点;在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个别问题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尝试多种引导方法;在活动结束后,选择一些有共性的教育不适宜行为的录象片段,组织家长观看,交流教育观点、解决策略,达成良好教育行为的共识。

途径三:发挥环境的提示作用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个不断坚持,持续加强的过程,加强环境的提示作用和与人互动作用,促进父母的自我完善意识。生活活动中,自由活动时间里,家长容易忽略自己的教育行为,因此,我们在活动区里、玩具柜上及大型玩具上贴上提示语,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教育行为,并对教育行为有突出问题的家长进行个别帮助,使其转变观念。

总之,将父母作为亲子园早期教育的首要对象,是在亲子活动的具体场景下教师、父母、幼儿三者互动,并不改变组织父母和宝宝进行亲子活动的教育形式,只是在此基础上注重指导父母的科学早期教育观点和教育行为的形成,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第三篇:早期教育是早期知识传授吗

早期教育是早期知识传授吗

宜里镇中心幼儿园 秦碧成

我们时常在幼儿园门口听到和看到这样情形,妈妈对两岁多的孩子说:“好好跟阿姨读书、写字。”另一个是姐弟俩每人带着一个大书包,姐姐约6岁,弟弟约3岁,他们的妈妈叮嘱说;“到幼儿园里好好写字,看谁写得好。”

不少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读书、写字、算算术。因此,家长硬是让两、三岁的孩子背唐诗,趴在桌子上认字、识数、写字。有些家长对幼儿园教得好坏的评价就是孩子认了多少字,会数几个数。其实,这样理解早期教育就太简单和片面化了。因为早期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六大要素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能力系统,共同影响人的活动,所以,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不能偏重于单个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把孩子的记忆力强弱作为衡量智力的唯一标准,认为孩子能背几首唐诗,识二三个字就聪明,智力就好,从而不断要求孩子死记硬背,使孩子养成不动脑子的习惯。有的人知识虽不算多,但头脑灵活,智力水平也就较高,而有的人知识好像很多,但机械呆板,不会运用,智力水平也就不高。如大家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曹冲秤象等,他们都是靠自己独特的智力活动,做出令人赞叹的事。而像英国有个叫亚克敦的,他嗜书如命、终日背诵,藏书7万余卷,但一生毫无成就。早期智力开发,应是通过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活动,如引导孩子游戏、讲故事、听音乐、学动作、设计、劳动来培养和促进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学习百科知识,如在吃饭时你可问问,馒头是怎么来的,并给孩子讲讲做成馒头需要多少工序,对孩子进行爱惜粮食,尊敬他人劳动的教育。也可扩展到哪些农作物是粮食,哪些是干果、水果等,它们离开水、空气、阳光就不能生存,也可和孩子一起做小实验。在看到鸭子游水时,讲讲鸭子的生活习性和与人们的关系。当你烧水做饭时给孩子讲讲水蒸气,让孩子想想,利用水蒸气能干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开发孩子的智力是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计深浅、不求一次巩固的。多数事例证明,对幼儿来说关键在于开发智力,培养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并伴有想象、创造的活动。至于识字、背唐诗、算算术也可以教,但要本着不强迫孩子学为原则,也不能小学化,“填鸭式。”而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点播式的提问和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孩子自然而愉快地吸收,而不是灌输。这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是启蒙,而不是系统教育。

第四篇:从天线宝宝看早期教育

从《天线宝宝》看“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由教育话题摇身变成了现代育儿的时尚话题,“你的孩子做早教了吗?”代替了“您吃了吗?”这种客套话,成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初次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既反映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婴幼儿教育,也反映出家长们对孩子聪明不聪明的攀比心理。

更值得国内从事婴幼儿教育研究的专家和相关人士去关注的是:当普罗大众们把“做早教”等同于“去

早教中心”的时候,我们专家的任务又增加了一项:修正观念。

当然,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普及科学早期教育观的道路上必经的过程,因为从有人开始跟我们的家长讲蒙台梭利、讲卡尔?威特、讲七田真等等,这些国外的教育家们的理念时,家长们就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有教育家陈鹤琴、陶行知,有专家冯德全、区慕洁、殷红博、程淮等,几十年如一日的传播零岁教育的方法,家长们开始认可并开始实施“早期教育”;而当2049计划、金宝贝、东方爱婴、红黄蓝等等早教机构一开办,家长们便象久别战线的战士找到了党,趋之若骛地把孩子送进了早教中心,于是,去早教中心就等于做了早教,报亲子园的课程就成了家长们用金钱交换时间的最好办法;于是,就出现了现代婴幼儿教育的混乱格局:“做早教”等同于“去早教中心”;人类在婴幼儿期就进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受各流各派的观念、五花八门的书籍所影响,抛开了科学(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理时,“早期教育”成了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麻团,成了众多的家长心中的困惑……

当我开始研究《天线宝宝》时,我被制作人的专业精神、专业儿童心理知识和创作理念所折服;当我开始运用《天线宝宝》来跟孩子和跟同伴们沟通时,我为节目中传递的尊重“本我”的文化内涵而感染着、兴奋着,这就是最好的早期教育!这就是最适合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家庭育儿的科学标杆!里面教给家长

太多的引导孩子的技巧,里面带给家长太多的简单易行的教育方法!我们来看……

它是一部全球首部“零暴力”的儿童招牌节目!“安全简单”是BBC为孩子制作节目不可撼动的原则;在1999年11月3日台湾的节目引进尚就有过这样一个难忘的经历,让众多国家的节目引进商深刻体会也领教了BBC的这项原则。当时是台湾公共电视台(PTS)为了将“天线宝宝”本土化,创意拍摄了具有中国风俗人情的片段,并为了更好地促进台湾版“天线宝宝”的拍摄,特别举办了一个“样片检讨会”,英国Ragdoll“天线宝宝”制作总监Nick Kirkpatrick和英国BBC海外部代表Shirley参加了此会。当看完有一集“水饺篇”样片后,英方对台湾的做法提出了质疑,Nick作了如下点评:“首先,这个片子的教育性意味太重,好像在教小孩如何做菜,且常以大人的角度来拍摄,例如,妈妈一盘一盘的将料理递给孩子,指导意味太重,若能让孩子自发性发展,再加上孩子的旁白,效果会比较好,也更有趣,大人在片中应该少讲话;其次,包水饺的题材,在台湾文化应该是很有趣的题材,但过程太复杂,某些镜头太危险,例如,妈妈拿刀切菜的画面,我们(在拍摄中)会尽量避免;第三,当大人出现在镜头前时,建议让小孩介绍成员,增加家庭亲密感;第四,建议将过程简化,删除切菜及材枓准备,重点放在包水饺的乐趣,„天线宝宝‟的精神就是要„简

单‟。”1[1]

它是一部全球获奖最多的幼儿启蒙节目!一说到幼儿启蒙,中国的家长和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启蒙孩子的什么?孩子能学会什么?而这部获奖最多的启蒙节目的制作人安·伍德却说:“我们的节目是没有教育

目标的,我们的创意来自孩子,如果你要为孩子制作一些节目,那么你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眼中的世界

到底是怎样的?”

“寓教于乐”是中国的教育界甚至是教材界和家庭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教育宗旨,可中国长期以来的做法给人的感觉就是“宗旨是用来提倡的!”言下之意,就是说说而已可以,要做是有难度的,要做到就更不容

易了!

因此,才会有学者说:中国的“寓教于乐”是以“教”为明确目标的,所以从实践上来说,首先考虑的是“教”,如何把“教”融合进“乐”中,结果往往是不伦不类,没有实现“教”的目标,也无法让“乐”尽兴。1[2]确实如此,要想把教育放到娱乐里,让教育能制造出快乐,这对目前良莠不齐的师资而言,实在是件任重道远的事业;对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家庭来说,更是一件很有挑战的“工作”!

只有《天线宝宝》做到了,每个幼童看了它,都会为它着迷,都会开心,没有国界,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幼童都是如此,因为它的创作理念、因为它的制作模式、更因为它的结构和内容……

因为它的创作理念是:

I want children to smile.我想要孩子们笑。

If they are smiling, they will be relaxed.如果他们笑,他们会放松。

If they are relaxed, they will be confident.如果他们放松,他们会自信。

If they are confident, they will dare to be curious.如果他们自信,他们会勇于好奇。

If they are curious, they will grow in understanding.如果他们好奇,他们将在认知中成长。

——天线宝宝创始及制作人Anne Wood

短短的五句话,让人感悟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寓教于乐”,这才是对“寓教于乐”最科学的诠释、最贴切地演绎!这是“早期教育”的核心!这就是“天线宝宝”节目的创意哲学——希望孩子们在感受嬉笑玩闹的乐趣中,培养起自信自尊和创造力”[1][9]。这才是真正的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早期教育观”!

快乐的孩子一定是自信的,不自信的孩子是很难快乐的,自信心就是I CAN!就是宠辱不惊、就是相信自己什么困难我都能面对、什么问题我都有办法解决!试问:对于幼童而言,在接受“早期教育”里,还有什么比拥有健康的自信心更重要的呢?对于家长、老师而言,在实施“早期教育”中,还有什么比为他

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更值得的去做的呢?

再看《天线宝宝》“教育”孩子们的是——模仿“自信行为模式”的最佳来源:每次遇到自己不认识的物体,他们都会充满好奇地去认识、自信地去认识去学习;每次遇到不愿意做的事,他们都会自信的去面对自己的不愿意,然后克服、自信地战胜自己,快乐的接受;当自己害怕的时候,就会自信地不断鼓励自

己去尝试、自信地激励自己不断地去探知,直到克服害怕和恐惧的心理!

“教”家长的是——做孩子的永远的支持者!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行动上都永远不能放弃!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会欣赏和激励孩子:在迪西看见狗冲着自己“汪汪”直叫,跑开时,恐惧害怕的心情表露无遗,而拉拉会一直地在他身边支持他,一起害怕一起跑,共同鼓励,一起探知,直到迪西靠近狗、了解狗友好

时和心情不好时的身体反应(摇尾巴);

在迪西不愿穿裙子跳舞时、在宝宝们对没做过的动作做不到时,四个宝宝总是在一起相互鼓励:“再来,再来,再试一次!”只要有一点进步就会给予对方赞赏:“拉拉成功了!耶!”让对方拥有自信的无穷力

量!

如果,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愿意透过〈天线宝宝〉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婴幼儿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如果,我们家长都能懂得孩子的快乐和自信就源自在简单的生活中,不断地重复尝试;都能够了解孩子就是通过这些生活中简单的操作,来建立完善健康的自我评价体系;如果,每一个家长都真正理解——没有人是一出生什么就会的,孩子需要在简单的生活中通过重复地亲身体验来为自己积累经验,来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当婴幼儿在不断地重复简单的同一动作时,他们是在优化自己的大脑脑细胞突触的连接,这时的大脑在进行优胜劣汰的工作;当婴幼儿重复地在操作时,是在为自己的大脑构建精妙的神经网络……当我们明白一切的动作都源自大脑这个控制中心的运转需要时,就不会轻易发表出:“我觉得天

线宝宝太简单了!”这种无知者无畏的话语。

我们常常说要去尊重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喜好,如果真如此就该好好来探讨“为什么孩子那么喜欢〈天线宝宝〉?”好好去关注:“为什么看似那么简单的东西孩子却如此着迷?”让孩子着迷和喜好的原因可以让我们家长和老师从中学习到什么?让家长和老师们获得什么行之有效地“早期教育”的方法。

这些都是〈天线宝宝〉之所以获得如此多的奖项的原因,这些都是〈天线宝宝〉之所以获的是[最优

秀幼儿启蒙节目奖]的原因,而不是卡通片奖或动画片奖!

因为〈天线宝宝〉里面蕴涵了太多太好的“早期教育”的理念、方法,节目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

学者、家长、老师去推敲去研究、去学习、去探询!

因为它的制作模式是:

处处体现以儿童为主角:Ragdoll(碎布娃娃)公司专门为每一位导演配备指导手册,要求他们放弃传统拍摄理念,要从孩子的视野来拍摄,而拍摄过程中制作人员也被要求不断与幼儿们接触,试图寻找出

幼儿最可能被吸引的讯息、影响和话语。

充分尊重儿童“本我”的制作流程:先企划拍摄幼儿的真实生活外景,随后初剪,然后,反复做测试——任何导致幼儿离开房间、转移视线的概念和创意都会被淘汰出局;最后,编剧看确定保留的节目录像带,再根据这一内容去发挥想象,撰写天线宝宝乐园的脚本。而BBC拍摄“天线宝宝”最后保留的365集,是拍

摄集数的75%,制作成音像制品的只用了148集。

这种从儿童的视角和需求出发的制作模式,足以体现ROGDOLL团队对婴幼儿教育的专业、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的就要是最适合孩子的、是孩子眼里的世界,不是大人强加给孩子的世界观。这才是真正的、尊重科学的对待孩子的“早期教育”态度!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早期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并具备的专业素质和素养,正是我们家长要去领悟去掌握的给孩子做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才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

因为它的结构和内容:

“天线宝宝”每集24分钟的节目在架构上由两个单元组成:

一个单元是宝宝乐园(Teletubby Land)——这是一个幻想的世界,是一个神奇岛;这里有嵌着婴儿笑脸会笑的太阳,一架神奇的风车、绿绿的草地、蜿蜒起伏的山坡小道,偶尔说话的五彩花朵、活奔乱跳的灰兔、时不时会突然冒出来唱歌的喇叭,这里有天线宝宝居住的圆形屋子(Tubbytronic Superdome),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神奇科幻的自动装置:烤面包机(Tubby Toaster)、奶昔机(Tubby Custarder)、宝宝海绵存放机、还有四个宝宝最要好的伙伴——吸尘器努努(Noo-Noo)。这就是四个憨态可掬、可爱的天线宝宝嬉闹玩耍、生活的地方,一个安全、简单、充满快乐的世界里,一个自然与科幻有机结合的开心

乐园!

第二个单元是屏幕乐园——这是一个真实世界。每当风车“忽忽”转起,就会撒下无数的星星,四个天线宝宝就会欢呼着跑到山坡顶上,开心地等待着他们头上的天线一个个地发光,等待着一个宝宝肚子上的屏幕亮起,里面就出现了真实世界的VCR,画面中的孩子会跟天线宝宝“你好,你好”地相互问候,随后,就带着观众走进了真实世界。“真实世界”里纪录的都是有关1-4岁孩子的日常生活,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同龄人如何玩耍、如何洗餐具、跳不同的舞蹈、如何过圣诞、如何听音乐、如何去上学……一起去参观农

场、给大象、小猪洗澡;喂鸡、骑马、看小鸟、找虫子、听滑稽阿姨讲故事……

这两个单元看似独立却相互关联、相互呼应。在真实世界里,淘气小猪的假发掉了四次……在宝宝乐园里,迪西的帽子也飞走了四次……;每次见面宝宝都会相互问好!这种精雕细琢的设计,这是真实和幻想的完美结合,这教育和娱乐最完美的结合!以前从来没有人尝试过将真实与幻想联系在一档儿童节目

中,这是两位主创者一种开创性的做法。

从这三点让我们可以看到,“天线宝宝”从一开始策划到节目的制作到内容的安排,其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蕴已让众人不可小觑,而“天线宝宝”带给家长、老师和孩子的六大文化,更是“科学快乐早期教育”的标杆,一套培养启发孩子智能的指导方案:

一、“你好”文化(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跟人交往)每天吃喝拉洒睡都在一起的四个天线宝宝,无论在什么地方碰到、无论在什么时间遇上,只要一见到对方,就会说:“你好!”随时随地能做到的,是由心而发的,他们知行合一;他们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对方;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来影响大家;在潜移默

化中积累和人交往的经验,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二、“抱抱” 文化(学会接纳他人、接纳自己)天线宝宝们不管是遇到高兴的事情还是挫折、沮丧的事都会互相拥抱。四个宝宝不论是对方做了什么“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都是投之以怀,送之以抱!

从让凳子到抢凳子;从奶昔洒出来到用奶昔按得满屋子都是“装饰”手印;气球飘走了,天线宝宝没有沮丧。他们互相安慰,他们说抱抱。在天线宝宝中,这种积极的心态无处不在,他们用无限的热情和好奇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无论是遇到困难时候,还是沮丧失落的时候,他们都会用抱抱来鼓舞自己和伙

伴,开心的时候,他们也会用抱抱来分享快乐。

俗语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对“抱抱”最贴切的表达!

三、“喇叭”—叙述者文化(让家长学习如何做一面镜子,让孩子懂得通过镜子的自己来认知自己)《天线宝宝》没有父母,只有叙述者和小喇叭,它是一个引导者、一个真实情况描述者、一张生活的小提示、一面镜子。

四、“重复”文化(让家长更深地理解重复的意义)《天线宝宝》中重复文化无处不在,语言的重复、情景的重复、认知结构的重复、方式的重复。

五、“体验”文化(让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的探索回归真实生活)节目中每一个场景都是真实的体验,每一种情景都是可以在生活中真实再现。因为具体的、真实的经历才能使得婴幼儿神经元的联结更牢固、更持久!使记忆储存坚固。因为这些具体的经历真实的感知、会动用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从而使感

觉器官所接收到的外界刺激最大化。

六、“喜欢”文化《天线宝宝》——“喜欢”让孩子们学会热爱自己、他人、热爱生命的表现;“喜欢”让

家长懂得如何表达希望;“喜欢”表示赞赏;“喜欢”为孩子指出行动的方向!

它是一部“迄今为止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节目”。已在全球170个国家中以70种语言播出。陪伴全球五亿儿童成长!成为投放美国市场最大的一个学龄前儿童电视节目,也是销售量最大的玩具项目!在国际少

儿知名品牌中知名度排名世界第二!

安·伍德对天线宝宝的评论是:“一个幼儿喜剧节目”,因为这六大文化宣扬的是尊敬、是相爱、是和谐、是一门快乐的生活哲学!因为孩子们笑了,就会更自信!因为他们自信,他们就会勇于好奇!因为他们好

奇,他们就在认知中成长了。

心理学界有一句话说:人从一出生开始的本能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而“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尊重孩子的个性”,已经被众多的家长、老师忽视了,已经淹没在大量的“聪明教育”、“拔高教育”、“知识教育”里了,家长的功利心和攀比心已经把如何才能让“孩子快乐”,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快乐给占据了!

《天线宝宝》传播的早期教育理念就是:让父母和孩子在“你好”和“抱抱”中享受爱,传递爱,让健康无私博大的爱延续……在“重复”的生活中,自由快乐的“体验”做“喇叭”的喜悦,“体验”跟“喇叭”一起游戏的欢

畅,“喜欢”自己,“喜欢”他人,“喜欢”美好的生活!

就是呼吁社会呼吁家长为孩子创造快乐的童年!快乐自信的人一定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第五篇:早期教育不能急

早期教育不能急

早期教育不能急,早期教育就在于两个字:引导。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孩子,只要家长付出了,孩子会给您答案的。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刻意。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作为父母,必须兢兢业业地培养好孩子的习惯,包括,读书的习惯、运动的习惯、整理的习惯、劳动的习惯,等等。所以,生活即教育。

如果要单纯的一一讲应该怎么教,可能答案要写几天几夜了,而且写的也不一定就实用的,因为每个孩子还是因人而异。我只能给楼主提一些建议吧。

不论是什么早教资料,多看几种以后我保证就会有一个大致的对早教理解的思想和怎样教育孩子的方向。冯氏的早教革命(虽然被中央电台曝光,但是看了还是有点效果的),杜曼的杜曼早教,卡尔威特和蒙特梭利的著作也可以看看,这几位基本就概括了现在国内外最著名的早教专家的思想了。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慢慢实践了,看完上面的一些著作后,我想心里基本对早教就有点底了,应该都大致知道和了解应该如何开始自己对孩子的早教,(其实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比较难,坚持起来就更难。主要是从孩子生活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包括衣食住行,心理,语言,体质等各方面的注意。如果引导的好,孩子天生就会有求知欲的,就可以慢慢引导孩子一些专业一点的知识,比如从拼音,算术开始,然后汉字,英语,一步一步渐渐深入。)

第三步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家长懂得了如何早教,也做了平时该做的,有的孩子让家长觉得很顺利,很满足,有的孩子家长则觉得明显还是不行,觉得孩子完全不能让自己满意。出现了这两种效果家长父母都不要大惊小怪,这都非常正常的。如果你去强求孩子,心里面有一定的功利心,效果很大一部分会适得其反,即便家长现在看不出来,也是为孩子以后心里的扭曲埋下了伏笔。)一定要记住,孩子会了就会了,不会也不勉强,一点关系都没有,真的,切记切记。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心里健康更重要!

教育孩子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还是需要靠家长对于早教知识的了解运用结合宝宝自身的条件,在生活中引导宝宝。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宝宝的。

下载早期教育是也非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早期教育是也非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共五篇)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1917年4月 木村久一的著作 该书由日本学者木村久一对几个著名的少年天才的教育经历的分享,提出了早期教育对于儿童教育......

    也说答案是多样的

    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多个思维、多个角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沉思的问题。最近,本人读到一个题目:“一张桌子四......

    睡前故事是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

    睡前故事是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为宝宝讲睡前故事时的那份爱心,亲子之间的感情互动,是播放录音机等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那么,适合6岁儿童睡前故事有哪些呢? 6岁儿......

    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好处(共5篇)

    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好处德国幼儿早期教育家威特说:“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得那么早也不会过头”。优贝乐科学馆提供的教育范围覆盖为0岁—12岁,是目前早教行业覆盖范围最广的,能......

    选择早期教育机构的参考标准[共五篇]

    多元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早期合适的教育肯定是必要的,无论是家庭内的优良教育环境,或是外部专业机构作为家庭教育的全面补充,都是多元教育的组成,我们没必要给孩子增加过多负担,让......

    你也论文(共5篇)

    自荐信 尊敬的公司领导: 你好!首先,真诚地感谢你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自荐材料。 我是吉林工业职业的09届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主攻的数控设备与自动化......

    也谈从严治党(共5篇)

    也谈从严治党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管好党。如果治党不严、管党不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

    新年愿望是明知发不了财也能好好生活(共5篇)

    公司说,写篇新年愿望吧,应个景。 上学那会儿,老写新年愿望,还有上一年总结。后来工作了,不写了,因为愿望总是实现不了。虽然不写,但脑子里会想想,比如大年三十的夜晚,鞭炮声散去,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