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市南区审计局政府投资项目参审中介机构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定稿]
青岛市市南区审计局政府投资项目参审中介机构审计质量控
制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规范参审中介机构的审计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明确审计责任,根据《青岛市市南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试行)》(青南政发„2006‟26号)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审计局负责依法对全区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审计监督(除上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的政府投资项目外)。区审计局可以根据需要,从市南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资源库中聘请具有一定审计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审计,社会中介机构不得擅自承接市南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
第三条
区审计局政府投资审计中心具体负责参审中介机构及参审人员的考核工作。为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考核管理,每个项目审计完成后预留建设单位应交审计费的5%作为质量廉政保证金。考核不合格等次的,扣除其质量廉政保证金,并淘汰出市南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资源库;考评合格等次的,年终归还其质量廉政保证金;考评优秀等次的,年终归还其质量廉政保证金,并给予适当奖励。
第四条
区审计局对参审中介机构的考核采取半年通报总结,全年考评奖惩的形式。主要从审计过程、审计质量、审计效率、廉政纪律、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对我局组织活动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对参审中介机构进行监督、考核。
第五条
参审中介机构办理委托审计事项期间,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接受被审计单位及与委托事项有利害关系人的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
(二)接受可能影响本委托事项正常履行的任何宴请。
(三)以任何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及与本委托事项有利害关系人收受或索取其它不正当利益等。
第六条 参审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办理委托审计事项,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并将回避的事由及时告知区审计局:
(一)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
(二)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经济利益关系的;
(三)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履行审计业务的。
第七条
区审计局组织结算资料交接工作,参审中介单位不得擅自接收被审计单位提报的结算资料。同时,参审中介机构须根据被审计单位提报的结算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对工程结算书进行审核,出具核对前的初审结果(内容包括工程基本情况、初步审减金额、初步发现的问题、需特别关注的问题等),并报区审计局备案后,参审中介机构才能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工程结算的核对工作,并将核对后的初审结果(包括计算底稿、初步审定结算书及工程相关资料)报区审计局复核。经区审计局复核同意后,参审中介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出具工程结算定案表。
第八条 参审中介机构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对施工合同、隐蔽工程签证、材料批价及工程进度款审核应及时、准确。隐蔽工程等现场签证要求按时间顺序统一编号,并在一周内报区审计局备案,区审计局对隐蔽工程等现场签证进行抽查审计。同时,参审中介机构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将跟踪审计工程的本月进展情况、本月完成工程投资、跟踪审计情况、下月工作计划和需要区审计局协调解决的问题等内容报区审计局(具体内容见附表1)。
第九条
跟踪审计项目的参审中介机构必须按时参加建设单位工程例会,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掌握工程动态并及时、准确地向区审计局汇报。如遇特殊事项,区审计局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随时组织召开审计工作会。
第十条
区审计局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参审中介机构的审计进行监督和考核:
(一)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的审核
(二)相关合同及文件的审核
(三)工程结算资料真实性的审核
(四)工程结算书的审核(工程量、定额套用、材价及取费等项目的准确性)
(五)其他审计事项(如超预算投资、超财政
资金使用范围等)
第十一条
区审计局对参审中介机构的审定结果进行抽查审核,抽查比例不低于20%。
第十二条
参审中介机构在审计中发现的涉及严重资金浪费、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等重大事项应及时报区审计局。
第十三条
参审中介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条规定,擅自承接市南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的,区审计局有权要求项目委托单位单方面解除合同,审计结果不予采纳,审计费用不予支付,并将该参审中介机构列入市南区不合格造价咨询单位名单,市南区今后的政府投资审计项目不予委托。
第十四条
存在以下情况时,区审计局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审计结果不予采纳,审计费用不予支付:
(一)参审中介机构未经审计组组长同意,擅自组织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工程结算进行核对的。
(二)参审中介机构的审定值与区审计局的抽查结果一年内有两次误差率在5%以上或一次误差率在10%以上的。
(三)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参审中介机构超过合同约定期限30日以上未将审计报告、全部审计资料和审计日记送交区审计局的(特殊情况下,向区审计局提出书面申请,经区审计局同意的除外)。
(四)参审中介机构向区审计局提供承担本业务的专业人员未按审计工作计划实施审计的。
(五)被审计单位在参审中介机构工作表现情况征求意见函(具体见附件2)中,超过两项(包括两项)监督项目的评价意见为“不满意”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五条清正廉洁的有关规定。
(七)明知审计资料不全,未能及时告知区审计局,导致审计结果不客观的。
(八)对可能存在的重大舞弊以及违纪违法行为未能及时告知区审计局,导致审计结果不客观的。
(九)参审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十)参审中介机构未及时、准确向区审计局汇报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经查事实确凿的。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XX县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XX县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审计业务管理,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结合我县审计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审计局组织实施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应当执行本办法。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接受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加审计业务,也应当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 审计业务质量控制严格实行分级复核,审计审理,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制度。
分级复核是指审计组组长审核、审计组所在部门复核、业务股室复核,分管副局长复核。
审计审理是指审理机构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对审计项目进行审理。
审计业务会议审定是指审计报告及有关文书原则上由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特殊情况下,经局机关主要负责人授权,可以由局机关其他负责人审定。
第二章审计组组长审核
第四条 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小组稿)前,审计组组长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确定的审核事项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也可以委托主审审核,但应当对主审履行审核职责的结果承担责任。
第五条 审计组组长审核审计工作底稿,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要求,根据不同情况提出如下规范的复核意见:
(一)予以认可;
(二)责成采取进一步审计措施,获取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
(三)纠正或者责成纠正不恰当的审计结论。
第六条 审计组在起草审计报告(小组稿)前,应组织召开分管领导参加的审计小组会议,讨论确定下列事项:
(一)评价审计目标的实现情况;
(二)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完成情况;
(三)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
(四)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五)评估审计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六)提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处理处罚意见;
(七)其他有关事项。
审计组应当对讨论前款事项的情况及其结果作出记录。
第七条审计组长或者主审应当根据讨论确认结果,起草审计组审计报告,审计组审计报告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召开由分管领导、牵头业务股室、审理机构、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及审计组长参加的复审会,审计组根据复审会会议议定事项修改报告后,以局机关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当征求被审计人员意见。
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重大经济案件调查等特殊事项,经局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不征求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的意见。
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对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一步核实,并根据核实情况对审计报告作出必要的修改,拟定审计报告(小组定稿)。对被审计单位或者被调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处理处罚的,审计组应当起草审计决定书。对依法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的事项,审计组应当起草审计移送处理书。
审计组应当对采纳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有关责任人员意见的情况和原因,或者上述单位或人员未在法定时间内提出书面意见的情况作出书面说明。
第三章 业务股室复核
第八条 审计组应当将下列材料报送业务股室复核:
(一)审计报告;
(二)审计决定书;
(三)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被审计人员或者有关责任人员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及审计组采纳情况的书面说明;
(四)审计实施方案;
(五)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审计证据材料;
(六)其他有关材料。
第九条 业务股室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复核,并在发文稿纸上明确提出书面复核意见:
(一)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二)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三)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四)事实是否清楚、数据是否正确;
(五)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合法;
(六)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意见是否恰当,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七)被审计对象提出的合理意见是否采纳;
(八)需要复核的其他事项。
第四章分管副局长复核
第十条分管副局长应对审计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把控,防范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
第十一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对业务部门复核意见采纳情况作出书面说明,并将修改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连同书面复核意见,报送分管副局长复核。
第十二条分管副局长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复核,并提出书面意见:
(一)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二)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三)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四)事实是否清楚、数据是否正确;
(五)审计证据是否适当、充分、合法;
(六)审计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意见是否恰当,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七)被审计对象提出的合理意见是否采纳;
(八)业务部门提出的合理意见是否采纳;
(九)审计文书格式是否规范,文字表述是否简洁、准确,审计建议是否切中要害,是否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整改规范。
(十)需要复核的其他事项。
第五章审计审理
第十三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将分管副局长复核后修改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连同书面复核意见,报送审理部门审理。
第十四条 审理部门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主要审理下列内容:
(一)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二)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
(三)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
(四)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
(五)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
(六)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第十五条 审理部门审理时,应当就有关事项与审计组及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沟通。
必要时,审理机构可以参加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会议,或者向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相关情况。
第十六条 审理机构审理后,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审计组补充重要审计证据;
(二)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进行修改。
审理过程中遇有复杂问题的,经局机关负责人同意后,审理机构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审理机构审理后,应当出具审理意见书。
第十七条审计组所在部门对审理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意见应当认真进行研究,及时补充、修改、完善相关审计项目材料,并对审理意见的采纳情况逐一作出书面说明,无法采纳的要说明具体原因。审理意见采纳情况的书面说明应当及时反馈审理部门。
第十八条 审理部门审理审计项目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应当控制在7个工作日内。如遇重大项目或集中成批审理项目等特殊情况时,经局机关分管领导或者总审计师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
第十九条 经审理后的审计项目,报总审计师,按照规定提请审计业务会议审定或局长办公会议审定。
第六章 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第二十条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原则上应当由局长召集班子成员、牵头业务股室、法规股、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审计组长等人员参加的局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特殊情况下,经局机关主要负责人授权,可以由审计机关其他负责人审定。
第二十一条 审计业务会议审议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应当重点审议下列内容:
(一)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二)审计业务文书要素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谨,内容是否清晰、完整,表述是否精练、清楚;
(三)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评价、定性、处理、处罚、移送处理初步意见和改进建议是否恰当;
(四)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是否按规定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并作出相应的说明;
(五)审计组所在部门、业务部门、分管副局长和审理部门是否按要求对有关事项进行复核、审理并出具书面复核、审理意见,审理部门提出的审理意见是否被采纳,记录是否齐全。
第二十二条 审计组应当按照业务会议纪要,及时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审计移送处理书进行修改。同时,起草审计报告(代拟稿)、审计决定书(代拟稿)、审计移送处理书(代拟稿)、执行审计业务会议纪要情况说明,按照局机关的公文处理程序逐级审核、签发。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XX县审计局负责解释,自2020年11月16日起执行。我局2012年制定的《XX县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三篇: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发布单位】审计署 【发布文号】审计署令第6号 【发布日期】2004-02-10 【生效日期】2004-04-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审计署令第6号)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已经审计长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4月1日起在审计署机关及派出、派驻机构试行,地方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试行范围。
审计长李金华
二○○四年二月十日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根据审计法及其他有关审计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时,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第四条 审计机关实行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评估和追究制度,依据有关审计法规、国家审计准则和本办法评估审计项目质量,追究有关人员对审计项目质量应承担的责任。
第五条 审计机关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当考虑审计项目的时间、经费和人员要求,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第二章 审计方案的质量控制
第六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由不同级次审计机关或多个审计组参加的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或者其他统一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审计组具体承办审计项目或者实施单个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第七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
第八条 审前调查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下列基本情况:
(一)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
(二)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
(三)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
(四)财务会计机构及其工作情况;
(五)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
(六)重大会计政策选用及变动情况;
(七)以往接受审计情况;
(八)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第九条 审前调查应当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下列资料: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银行账户、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
(三)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
(四)审计档案资料;
(五)电子数据、数据结构文档;
(六)其他需要收集的资料。
第十条 审前调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下列方式:
(一)到被审计单位调查了解情况;
(二)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试审;
(三)查阅相关资料;
(四)走访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监管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
(五)其他方式。
第十一条 审前调查一般在送达审计通知书之前进行,必要时,可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后进行审前调查。
第十二条 审计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计工作目标;
(二)审计范围;
(三)审计对象;
(四)审计内容与重点;
(五)审计组织与分工;
(六)工作要求。
审计工作方案应当具有指导性。
第十三条 审计工作方案由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具体负责编制,报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批准,并下达到具体承担审计任务的下级审计机关或者审计组实施。
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方案应当经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第十四条 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编制的依据;
(二)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
(三)审计目标;
(四)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
(五)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以及对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六)预定的审计工作起止时间;
(七)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
(八)编制的日期;
(九)其他有关内容。
第十五条 审计实施方案的审计目标是指审计组办理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
确定审计目标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相关政策;
(二)政府、审计机关、有关部门对审计项目的要求;
(三)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
(四)审计组成员的业务能力、审计经验;
(五)审计的时间和经费预算;
(六)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将审计工作方案的审计工作目标具体化。
第十六条 审计组应当分析被审计单位有关情况,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
审计组应当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确定是否依赖内部控制。依赖内部控制的,要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在内部控制测评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业务活动或者会计报表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不依赖内部控制的,在实施审计时直接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业务活动或者会计报表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对规模较小或者业务简单的审计项目,可以直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内容和重点。
第十七条 审计实施方案的审计范围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所属的会计期间和有关审计事项。
第十八条 审计实施方案的审计内容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需实施的具体审计事项以及所要达到的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事项一般可以按照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业务活动或者会计报表项目划分。
第十九条 审计实施方案的审计重点是指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
审计组应当对审前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关注资料间的异常关系和异常变动,分析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
第二十条 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当确定审计的步骤和方法。
审计步骤和方法应当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实现具体审计目标。
第二十一条 确定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时,应当考虑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审计组组长可以委托有资格的审计人员担任主审,履行审计组组长授权范围内的职责,但审计组组长应当对主审履行职责的结果承担责任。
第二十二条 审计组组长具体负责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经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批准,由审计组负责实施。
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可以由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会议审定。
第二十三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应当对审计实施方案的下列事项进行审核:
(一)审计目标的可行性;
(二)重要性水平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的合理性;
(三)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的适当性;
(四)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可操作性;
(五)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六)审计分工的恰当性;
(七)其他需要审核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实施审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一)审计工作方案调整的;
(二)审计组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测评后,认为需要调整审计重点、步骤和方法的;
(三)审计组人员发生变化,足以影响审计实施方案执行的;
(四)审计中发现重大违法案件线索,需要改变审计内容和重点的;
(五)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能正常开展审计工作的;
(六)其他需要调整的。
第二十五条 审计实施方案中下列事项的调整应当报经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
(一)审计范围、内容和重点;
(二)重要性水平及审计风险水平;
(三)重要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四)审计组成员。
第二十六条 审计实施方案中下列事项的调整应当报经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批准:
(一)审计目标;
(二)审计组组长;
(三)审计工作起止时间;
(四)审计组所在部门认为需要报审计机关领导批准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七条 审计组在特殊情况下不能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办理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审批手续的,可以口头请示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者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同意后,调整并实施审计实施方案。审计结束时,审计组应当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 审计组应当将审前调查情况,初步分析性复核、内部控制测评、重要性水平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的过程,以及审计实施方案调整情况加以记录。
第二十九条 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对审计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审计目标的恰当性负责。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审计范围和重点的适当性负责。
审计组组长对审计内容的适当性、步骤和方法的可操作性负责。
审计组成员对审前调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由于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调整不当,造成重大违规问题应当查出而未能查出的,有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章 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
第三十条 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事项,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收集审计证据。
第三十一条 审计证据的形式包括书面证据、实物证据、视听或者电子数据资料、口头证据、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以及其他证据。
第三十二条 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
第三十三条 审计人员应当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
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后附有审计证据支持。其他审计事项以审计日记记载审计事项的查证过程和结果,必要时可以附有审计证据或者相关资料。
第三十四条 审计人员应当按照下列方法收集审计证据:
(一)通过检查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取得与审计事项相关的会计资料、被审计单位承诺书、会议记录、文件、合同等资料,以及审计人员编制的汇总表、调节表、分析表等材料;
(二)通过监盘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编制实物资产盘点清单和现金、有价证券盘点表等材料,并由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名;
(三)通过观察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编制观察记录,注明观察的事项、内容和结果等情况;
(四)通过查询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取得被查询的单位或者个人的书面答复材料或者口头答复记录,并注明查询事项、内容、方式和查询结果等情况;
(五)通过函证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取得被函证单位或者个人的回函,编制函证记录,注明函证事项、范围和回函结果等情况;
(六)通过计算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编制计算表或者计算工作记录,注明计算的事项,所根据的相关数据,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等;
(七)通过分析性复核方法收集审计证据的,应当编制对比分析表、比率分析表和趋势变动表,分析和说明异常变动项目、重要比率或者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情况。
第三十五条 审计人员可以收集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不能或者不宜取得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的,也可以采取文字记录、摘录、复印、拍照、转储、下载等方式取得审计证据。
第三十六条 审计人员在收集实物证据时,应当注明实物的所有权人、数量、存放地点、存放方式和实物证据提供者等情况。
审计人员在收集视听资料或者电子数据资料时,应当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电子数据资料的运行环境、系统以及存放地点、存放方式等情况。必要时,电子数据资料能够转换成书面材料的,可以将其转换成书面材料。
审计人员在收集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时,应当注明鉴定或者勘验的事项、向鉴定人或者勘验人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人或者勘验人资格等。
第三十七条 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难以实施或者实施后难以取得充分审计证据的,审计人员应当实施追加或者替代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仍难以取得充分审计证据的,应当由审计组组长确认,并在审计日记中予以记录和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
第三十八条 审计人员取得审计证据,应当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不能取得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不能取得签名或者盖章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
第三十九条 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编制汇总的审计证据,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审计人员应当对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按照审计事项分类,按照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相关程度排序;对审计证据进行比较判断,决定取舍,剔除与审计事项无关、无效、重复、冗余的证据;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确定审计事项的审计证据是否足以支持审计结论。
第四十条 经过分析、判断和归纳的审计证据,应当编制索引号排序,附在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之后;必要时,可以附在相应的审计日记之后。
不能附在审计工作底稿或者审计日记之后的实物证据、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资料等,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编制书面材料,附在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或者审计日记之后。
第四十一条 审计组组长应当督导审计人员收集审计证据工作,审核审计证据。发现审计证据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成审计人员进一步取证。
第四十二条 审计人员应当对其收集的审计证据严重失实,或者隐匿、篡改、毁弃审计证据的行为承担责任。
审计组组长应当对重要审计事项未收集审计证据或者审计证据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承担责任。
第四章 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
第四十三条 审计日记是审计人员以人为单位按时间顺序反映其每日实施审计全过程的书面记录。
第四十四条 审计人员应当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逐日编写审计日记。
第四十五条 审计日记的要素包括:
(一)审计项目名称;
(二)审计人员姓名;
(三)审计分工;
(四)实施审计的日期;
(五)审计工作具体内容;
(六)索引号;
(七)页次。
第四十六条 审计日记记载的审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
(一)审计事项的名称;
(二)实施审计的步骤和方法;
(三)审计查阅的资料名称和数量;
(四)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
(五)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
第四十七条 审计人员应当真实、完整地记录审计日记,不得遗漏、虚构、隐匿、毁弃,其他人不得删改。
审计日记应当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简明扼要。
第四十八条 审计人员同时承担多个审计事项,应当在同一审计日记中依次记载;多名审计人员共同承担同一审计事项,应当在各自的审计日记中分别记载。
第四十九条 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应当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其他审计事项以审计日记记载审计事项的查证过程和结果。
第五十条 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包括:
(一)被审计单位名称,即接受审计的单位或者项目的名称;
(二)审计事项,即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
(三)会计期间或者截止日期,即审计事项所属会计期间或者截止日期;
(四)审计人员及编制日期,即实施审计项目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人员及编制日期;
(五)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即简要描述审计结论或者审计查出问题的性质、金额、数量、发生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以及相关依据;
(六)复核人员、复核意见及复核日期,即审计组组长或者其委托的有资格的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意见及实施复核的日期;
(七)索引号及页次,即审计工作底稿的统一编号及本页的页次;
(八)附件,即审计工作底稿所附的审计证据及相关资料。
第五十一条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附有审计证据。
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的对应关系,应当通过审计证据的索引号来体现。审计证据对应多个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当将审计证据附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审计工作底稿后面,并在其他审计工作底稿上予以注明。
第五十二条 审计日记与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的对应关系应当在审计日记中通过索引号加以注明。
第五十三条 审计组组长或者其委托的有资格的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下列事项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
(一)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实施审计;
(二)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具体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步骤和方法是否执行;
(三)事实是否清楚;
(四)审计证据是否充分;
(五)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
(六)审计结论是否恰当;
(七)其他有关重要事项。
必要时,审计组组长或者其委托的有资格的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日记进行检查。
第五十四条 对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中存在的问题,审计组组长应当责成审计人员及时纠正。
第五十五条 审计人员应当对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未执行审计实施方案导致重大问题未发现的,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反映的,以及审计查出的问题严重失实的承担责任。
审计组组长对复核意见负责,对未能发现审计工作底稿中严重失实的行为承担责任。
第五章 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
第五十六条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
第五十七条 审计报告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一)标题,统一表述为“审计报告”;
(二)编号,一般表述为“****年第*号”;
(三)被审计单位名称;
(四)审计项目名称,一般表述为“********审计”;
(五)内容;
(六)出具单位,即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
(七)签发日期。
第五十八条 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审计依据,即实施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规定。
(二)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以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等。
(三)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一般表述为被审计单位应对其提供的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四)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审计范围、审计方式和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
审计范围应说明审计所涉及的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所属的会计期间和有关审计事项。
(五)审计评价意见,即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
真实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遵守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以及相关会计信息与实际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经营活动成果的符合程度。
合法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程度。
效益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实现程度。
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应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并考虑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额大小、性质和情节等因素。
审计机关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六)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和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有关移送处理的决定。
(七)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十九条 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提出审计报告。
第六十条 审计报告经审计组组长审核后,送达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
第六十一条 被审计单位对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行核实,并作出书面说明。必要时,应当修改审计报告。
被审计单位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并由审计人员予以注明。
征求意见的审计报告应予保留。
第六十二条 审计组应当将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审计组的书面说明、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以及其他有关材料,报审计组所在部门复核。
第六十三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复核,并提出书面复核意见:
(一)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实现;
(二)事实是否清楚;
(三)审计证据是否充分;
(四)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五)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
(六)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
第六十四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后,代拟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
第六十五条 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进行处理、处罚的,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代拟审计决定书。
第六十六条 对审计发现的依法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纠正、处理、处罚或者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问题,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代拟审计移送处理书。
第六十七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将其代拟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以及其他有关材料报送法制工作机构复核。
第六十八条 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复核:
(一)主要事实的表述是否清楚;
(二)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三)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
(四)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五)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
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复核意见,出具复核意见书。
第六十九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将代拟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和法制工作机构的复核意见书、报送审计机关分管领导。
第七十条 一般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由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召开小型审计业务会议讨论审定。参加人员包括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审计组组长和其他有关人员。
第七十一条 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由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提议,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其他负责人同意后,召开审计业务会议讨论审定。参加人员包括审计机关负责人、审计组所在部门和法制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审计组组长、有关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
第七十二条 审计业务会议应当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审计业务会议决定。
第七十三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审计业务会议的记录工作,并根据审计业务会议决定修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审计移送处理书。
第七十四条 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的审计决定之前,应当根据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告知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自收到审计听证告知书之日起三日内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要求举行听证的,审计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第七十五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将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报送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发。
第七十六条 审计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将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将审计移送处理书送达有关单位。
第七十七条 审计机关组织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或者其他统一审计项目时,需要汇总编制审计报告的,应当由审计组所在部门或者审计机关分别编写审计报告,报送组织审计项目的审计机关,由其按审计发现的问题金额和性质汇总,形成统一的审计报告。
汇总审计报告的审计机关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汇总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汇总的审计报告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审定。
第七十八条 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审计报告。
审计机关公布审计报告,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九条 审计组组长对其提出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对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重大问题不予反映或者不如实反映的,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的承担责任。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其代拟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的恰当性负责;对审计组提出的审计报告中记录的重大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反映的,其代拟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反映的事实严重失实的承担责任。
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和复核人员对其复核意见的恰当性负责;对审计报告中存在的定性不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不正确、处理处罚不当问题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承担责任。
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对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负责。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结果编制的审计信息严重失实的,有关人员应当承担责任。
第六章 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
第八十条 审计组应当按照审计档案管理要求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材料,建立审计档案。
第八十一条 审计档案实行审计组负责制,审计组组长对审计档案反映的业务质量进行审查验收。
第八十二条 审计组应当确定立卷责任人及时收集审计项目的文件材料;审计项目终结后,立卷责任人及时办理立卷工作。
第八十三条 立卷责任人应当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下列文件材料归入审计项目案卷:
(一)结论类文件材料,主要是审计报告及审计业务会议记录、复核意见书、审计组的书面说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等审计报告形成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审计决定书及相关文件材料、审计移送处理书及相关文件材料等;
(二)证明类文件材料,主要是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等;
(三)立项类文件材料,主要是上级审计机关或者本级政府的指令性文件、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举报材料及领导批示、审计实施方案及审前调查记录等相关材料、审计通知书和授权审计通知书等;
(四)备查类文件材料,主要是不能归入前三项的其他文件材料。
第八十四条 文件材料按照审计项目立卷,一个项目可立一卷或者若干卷,但不得将数个项目合并立为一卷。
跨的审计项目,在项目审计终结的立卷。
第八十五条 立卷责任人应当按照下列规则排列文件材料:
(一)审计项目案卷内的文件材料按照结论类、证明类、立项类和备查类的顺序排列;
(二)结论类采用逆审计程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三)证明类按照审计工作底稿及所附审计证据与审计实施方案所列审计事项对应的顺序排列;
(四)立项类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五)备查类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六)审计项目案卷内的每份或者每组文件之间按照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批示在前报告在后、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汇总性文件在前基础性文件在后的顺序排列;
(七)审计日记以人为单位按照审计组组长及审计组成员顺序排列,可以单独立卷和存放。
第八十六条 立卷责任人将文件材料归类整理、排列后,交由审计组组长审查验收。
审计组组长按照有关规定对文件材料进行审查验收,并签署审查意见。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责成有关人员改正或者向有关机构提出改进意见。
第八十七条 审计组所在部门应当按照规定期限将检查合格的审计项目案卷移交档案管理机构归档。
审计组所在部门在移送审计项目案卷时,应当做好该被审计单位审计资料库的建立或者补充工作。
第八十八条 审计组成员对文件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立卷责任人对卷内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归档的规范性负责。
审计组组长对审查验收意见负责。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归档的及时性负责。
第七章 审计项目质量责任
第八十九条 审计组成员、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和复核人员、审计机关领导在执行审计项目过程中,违反审计法规、国家审计准则和本办法有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定的,应当追究相应责任。
第九十条 追究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包括下列处理形式:
(一)责令改正错误;
(二)告诫、批评教育;
(三)责令书面检查;
(四)通报批评;
(五)停职培训、转岗;
(六)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除上述形式外,可以并处取消评优、评先、晋级、晋职资格。
第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理:
(一)非审计人员人为因素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主动改正错误或者情节轻微的;
(三)其他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理的情形。
第九十二条 审计机关设立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负责评估和追究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审计机关主要领导为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审计机关其他领导、相关审计业务机构、法制工作机构、人事教育机构、监察机构、机关党委、办公厅(室)负责人及有关专家。
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法制工作机构。
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违反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定需要承担责任的,由上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负责评估和追究。
第九十三条 审计机关可以每年组织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对被评为优秀审计项目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并对参加审计项目的有关人员给予奖励。
第九十四条 审计机关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审计项目质量的检查和了解,对违反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定的行为,由法制工作机构及时报告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
第九十五条 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对违反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规定的行为,责成各有关部门、法制工作机构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处理决定,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十六条 被处理人员若对处理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委员会提出申诉。
第八章 附 则
第九十七条 本办法在审计署机关及派出、派驻机构试行。地方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试行范围。
第九十八条 审计机关办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事项,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九十九条 本办法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一百条 本办法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有关准则、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控制价审计操作规程
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控制价审计操作规程
为规范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控制价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 审计效率,规避审计风险,根据《审计法》和《*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一、实施招标控制价审计的范围(一)政府投资项目; .(二)政府融资项目;
(三)县政府及相关领导要求审计的项目;(四)其他项目。
二、建设单位项目资料的送审
(一)建设单位应送交下列资料:立项批文、初步设计批复、地质勘探报告、施工图、施工图审查报告、图纸答疑、施工图预算(标底)、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底稿及审计所需的其他纸质或电子资料。
(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必须完整、清晰、规范,不符合规定的项目资料将不予受理。
(三)建设单位和招标控制价编制单位对所送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三、审计重点及方式方法(一)审计重点
1、综合(清单)单价审计。审计综合单价(清单)是否按规范的编制依据确定;消耗量水平、人工工资单价、有关费用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材料价格依据是否充分。
2、工程量清单审计。审计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与描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工作内容一致;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与施工图设计内容一致。
3、预算总价审计。审计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等合计金额是否与预算总价一致;措施项目费是否考虑目前施工管理水平和拟建工程的施工方案;其他项目费用是否符合计价规范;规费、税金是否按国家或省建设主管部门出台的法律法规计算。
4、工程设计合理性审计。在满足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重点对设计的经济性进行审计。通过对优化设计、施工组织及材料选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计价公平性审计。审查招标文件明确的主要材料价格或信息价格是否明显高于本地实际市场价格防止工程预算虚高、加大预算金额;对实际工作中广泛采用包干办法结算的工程,审查时可以按议价项目提出调整预算的建议。
6、其他需要核减的不合法、不合理预算。(二)审计方式
审计应根据项目的投资规模、单位造价与行业指标的差异、相关领导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等实际情况确定审计方式。
一是实行抽查审计。对项目预算编制较规范、单位造价与行业指标差异不大的项目实行抽查审计。抽查重点为钢材、水泥等主材用量及对应重点部位工程量、重要设备和材料单价、工程措施费用、工程暂估议价和工程取费优惠等。
二是实行全面审计。对不符合上述抽查审计条件、社会影响大的项目实行全面审计。.(三)审计方法 .
1、测试。即在收集、熟悉建设项目拟进行的招标控制价全套资料的基础上,对编制预算的相关资料进行符合性测试,分析预算编制的基本情况。
2、踏勘。即实地查看施工现场,了解勘探勘测情况是否全面准确地反映到设计图纸,是否影响工程计量。
3、复核。即复核综合单价是否合理、预算总价是否正确、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无误、定额套用、各项取费是否正确,对可能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审核,并作出结论。
4、分析。按照质量、成本、投资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综合分析,依法提出调整投资的建议。
四、审计程序
(一)项目审计申报。项目单位应在项目审批后,编制工程预算,在招标前向县审计部门申报招标控制价审计,申报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和工程预算等,便于审计部门统筹安排。(二)项目资料送交。经申报受理审计的项目,应按审计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建立严格的审计资料接交签收制度,建设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送交和配合。
(三)项目审计实施。审计部门要严格按招标控制价审计的内容、重点、方式、方法实施审计。
(四)初审结果核对。初审完成后,审计部门应与建设单位和预算编制单位就初审结果交换意见,并形成书面记录。
(五)出具审计结论。初审结果在充分交换意见后形成审计结论,以《审计建议书》的形式出具。
五、审计时间要求
(一)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下的项目7个工作日内完成;投资额在200万元~500万元的项目10个工作日内完成;投资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10—15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采用固定综合单价招标的项目5个工作日内完成。(三)特殊情况另定。
六、审计结果
(一)审计结束出具《审计建议书》。《审计建议书》包括工程 4
概况、审计情况、招标控制价建议和相关问题说明等内容,反映项目基本情况和预算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二)建设单位和代理单位应当根据《审计建议书》内容进行整改落实,并在收到《审计建议书》后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结果报县审计部门以及行业监管部门审核备案,方可进招投标。
七、审计人员安排和费用计取
(一)审计人员。招标控制价审计人员由县审计局根据项目审计任务和人员状况合理调配,可以有偿聘请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实施。
(二)审计费用。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甘肃省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批复》(甘建价〔2012〕476号)的规定记取费用,审计费用按项目资金渠道由财政或项目单位安排列入前期费用。(三)外聘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员参与项目的相关问题。参与招标控制价审计的中介机构由县审计局择优选择,专业人员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水平。审计部门对外聘中介或专业人员参与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审计费用以县政府实际支付额或与建设单位协商结果为准。
第五篇: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QB+Sz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科学决策,充分发
挥政府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省审计监督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以及对建设、施工、勘察、设计、监理、采购等单位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适用本办法。
政府投资项目是指政府(含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建设主体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国债资金投资项目;国家主权外债资金项目;使用各类专项建设资金项目;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的其他政府投资项目。~v)Jc],K/fZV-h
MH E,o
M~q!
2GgI2Aw!C 第三条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项目审计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审计机关实施投资项目审计所必需的经费,由县人民政府予以安排,列入审计机关的部门预算或政府投资项目预算。
审计论坛/lh“ec(R*R
第五条县发计、财政、监察、建设、国土、房管、交通、水务、工商、税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并协助审计机关对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
第六条建设单位不得委托中介机构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应当在相关合同中列明:必须经审计机关审计后方可办理工程竣工后财务结算或竣工决算。
kswF5zLw-Zb
V Q1GWx8d+Po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出具的审计报告和作出的审计决
定,作为建设项目竣工后财务结算和国有资产移交的依据。未经审计机关竣工决算审计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财务决算。
$l]5Ts}i^;w
第七条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或者相关专业机构协助项目审计工作。审计机关聘请专业人员所需经费,可以在审计核减额中安排解决。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聘请人员和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审计机关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拟审计的政府投资项目编入审计项目计划。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机关应当进行全面审计;一般投资项目,审计机关应当进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第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社会审计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等单位承办的与政府投资项目相关的业务质量的监督检查。DP.|7`RcO q
第十条项目计划主管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时,应当将项目投资规模和标准、投资安排和建设内容、总概算和分项概算等内容抄送审计机关。
sjj.ys.gov.cnZB”Hxn
第十一条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及时完整地向审计机关提供审计所需资料。3] J9FCLt:k
第十二条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实施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投资和预算执行情况及概算调整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
7CJ;W!H)d+~-N
(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报表和说明书以及工程决算报表编制依据的真实性、合法性;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总投资控制情况;
yA)Y1i^l审计论坛:k8Pm_4Ds
(四)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
X-E-BEI0O)c$A6k
(五)未到位资金对该建设项目产生的影响;
!UX'Q7li@EUtE
审计论坛s{o+m5YNJ“|Z
(六)合同签订及合同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
5c.yt3bNO-s+E
(七)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招标投标程序及其结果的合规性、合法性;
sjj.ys.gov.cnPshz0lu!sjj.ys.gov.cn-W&I+KAW*aI^、合法性;
{t
(八)建设项目成本的真实性
L)|.YK
(九)工程价款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
(十)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其他财务收支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
(十一)交付使用的资产及其手续的真实性、完整性;
(十二)建设项目尾工工程未完工程量和预留投资资金的真实性;
(十三)对竣工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评审;
t8x8vX”k_4M;V“Jb.b#@'k9Y
(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对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单位实施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无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行为;
zO6asjj.ys.gov.cnR^4B8D#bsjj.ys.gov.cnS
(二)工程价款结算是否真实、合规、合法;
.DrB7_;ud sO
/lUp-jU8R!xQ
(三)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税款;
;U |&IKmEV
e6I7i6
”Om?1gi#y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对政府投资项目设计单位实施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项目设计是否按照批准的规模和标准进行,设计是否具有经济性、合理性;
4u!Q7QVL'Z-Y
(二)设计单位资质情况;
wT$Zu4O8}}4M&[
(三)设计费用收取情况;i)u'z
h'u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sjj.ys.gov.ce(V+p6h.M
]6V C2C
第十五条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理单位实施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审计论坛%nKROR
(一)监理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及合同要求;
!CxXn“y ~~1s
(二)监理单位资质情况;
0] P(h2c`A-Y
(三)监理费用收取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对政府投资项目设备、材料采购供应单位实施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Y
qa&f]g
(一)设备、材料采购供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设备、材料采购供应的价格情况;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sjj.ys.gov.cnj3DOe?iV.L
第十七条对其他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单位实施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 w7U2n'n7u+V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合同要求收取费用情况;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审计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确定项目法人单位或其授权委托进行建设管理的单位作为主要被审计单位,审计通知书只发送建设单位。同时应当在审计通知书中明确,实施审计中将对与
建设项目相关的单位进行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延伸审计发现相关单位存在问题需要作出处理处罚的,应当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补发审计通知书,在审计职权范围内进行处理处罚。nH0N&~
(k1?r5Br
第十九条审计机关对列入审计计划的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在具备审计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应在审计通知书确定的审计实施日起3个月内出具审计报告。项目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的时间不计入审计时限。
GMw#)IpKg
第二十条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过程中,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审计机关送达的审计取证材料核对稿,应当及时组织核对,并于送达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意见反馈审计机关,逾期不反馈视为无异议。
第二十一条审计机关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对审计发现的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或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不属于审计机关法定处理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应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对不属于本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问题,应当向有管辖权的审计机关移交相关证据材料。审计论坛6B:n-]cu9G
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个人sjj.ys.gov.cn,zs`W0dw”I2h
应当执行。审计机关作出的其他审计结论性文书,对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个人具有约束力。第二十二条被审计单位不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依照《安徽省审计监督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追究责任。+Krb)Gi(q3|bg
第二十三条因勘察、设计单位的过错而造成项目重大预算失控和投资损失的,审计机关应当报告政府并责成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法人依法追究勘察、设计单位的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应当建议有关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依法吊销其资质证书。
第二十四条建设单位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筑装饰和设备购置标准以及建设计划外工程的,审计机关应当建议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AU f;}+JV,y
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未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审计机关应当建议有关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R%c“`N.Gq$ 8y
O&Jmu` mz?hQ第二十五条工程结算中多计工程款项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予以调整;已
签证多付工程款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收回或者直接收缴。
sjj.ys.gov.cnC;@mPo8Y
施工单位偷工减料、虚报冒领工程款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并依法追究责任单位或者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六条改变项目资金用途,转移、侵占和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的,审计机关应当予以制止,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收回。
应计、应缴而未计、未缴各种税费的,审计机关应当督促有关单位补计、补缴,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ru/q,xlyn
第二十七条对虚报投资完成、虚列建设成本、隐匿结余资金行为的,审计机关应当责成有关责任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现行会计制度予以纠正。
审计论坛{LkW%sx审计论坛|U&Ax J9h,n,M
第二十八条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审计机关应当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Yvg#~'pgGz7j
Q-cg~A
(一)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从事工程造价编制和咨询活动的; L{_
(二)故意少算、高估冒算工程造价的;
(三)串通虚报工程造价的;
(四)涂改、出租、转让资质证书的;
+eu2o)z@~审计论坛*|vu%P”Q*R(g
(五)编制工程结算文件,其工程造价高于或者低于按规范编制价格5%以上的。
n$lL"X7P
第二十九条对项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由审计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0日内向被审计单位作出书面答复。被审计单位也可对异议事项依照有关规定申请裁决、复议和诉讼。
t8Z-F1?8Z
第三十一条审计机关应当将项目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告。
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有关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应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议。
第三十二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sjj.ys.gov.cnV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县审计局负责解释。U:a6C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