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小编推荐)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
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学生的思想修养、行为规范、做人原则、敬业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他们将来竞争上岗的基本要求。因此,职业学校应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修养、涵养、教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按章办事、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作好本职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一、当前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各中职学校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招生规模成为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招生宣传而无暇他顾,学校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及常规管理等方面往往盲目随大流。同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缺乏对学校文化本质特征、功能作用、表现形式及方法途径等的全面认识,而将学校文化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加之学校文化建设无法在短期内见效,学校从实用功利的角度也不太重视。很多学校虽提出一些激动人心的口号,但未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加以整合,难以真正成为管理理念和组织精神。因此就出现一种学校领导疲于奔命、教师教学应付了事、行政人员拖沓懒散、学生上课逃学厌学的状况。长次以往,必然是使中职学校陷入办学困难,学生质量下降的尴尬境地。而我们反观目前那些发展较快、教育质量高、社会影响大的学校,恰恰就是特别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突出特色,善于将学校各个方面纳入整体文化构建的学校。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浦东新区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等。
二、深刻认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学校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丰富校园生活,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良好的学校文化通过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组织建设,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使学校各级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作风,自觉做到立校为公、勤政为生,自觉做到联系师生、集中民智,自觉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以显著的业绩鼓舞人,以有效的教学打动人,以真诚的关心爱护人,以团结的精神激励人,以科学的文化培育人”,从而保证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需要。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更好地建设教育精神文明的高地,更好地弘扬先进文化,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还能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使全社会都来支持教育,从而使教育事业进一步做活、做大、做强,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
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文化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因为教育并不只是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还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接受。它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道德养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教育等都有直接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实践,是培养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中职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不正,办学特色不明。由于受“普高热”等影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堪忧,招生人数急剧下滑。在次种情况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办综合高中班,虽然注重理论教学,但严重忽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以高考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这种观念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背道而弛的。也是受此观念的影响,职业学校营造的文化氛围与普通学校无异,没有自己鲜明的职业特色。
第二、重“硬件”,轻“硬件”。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较快,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原本薄弱的教学基础设施越来越不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学校想方设法加大经济投入,重视“硬件”建设,改善校容校貌,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校“软件”建设。至今,学校的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如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无办学章程;在教学质量的考核中,缺乏科学考核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指标体系。不完善的制度给原本鄙视职业教育的人带来了话柄。由于缺乏制度保障体系,职业学校的发展很不稳定,起伏跌宕,不能使学校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第三、注重知识传授,轻视思想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普通建设者。学生在学校求学的目的也是显得很直观,那就是在学校学好一门技术,以便走上社会能谋得一个职业岗位,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养活自己。这种劳动就业观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不良社会风气冲击着校园。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中心、好逸恶劳的思想在职校学生中有所抬头,集体主义的思想、爱国主义的思想较为淡薄。在离校就业阶段,有点片面宣扬物质利益、个人待遇,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四、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适应新形式,深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产教结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必须进一步加强。在教学中,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突出专业性,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使教育事业克服脱离生产劳动的积习,使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不断提高,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生产力,也能为国家培养出爱岗敬业、脑体结合、协调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行依法治校。制度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要把学校制度文化内化成全校师生的行为规范和习惯,这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成才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要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度保障体系不可缺少。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执章到位。法律意识是现代公民文明的必备素质,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推行依法治校,使学生在良好的制度文化教育中得到纯化、净化、美化,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第三、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渗透、灌输各种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理论,使学生获得比书本教育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和更为丰富的文化储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就业观。组织好思想性、文化性并列,科学性、娱乐性并重,趣味性、学术性并举的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普、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把学校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五、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例如,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到处优雅安静,但总有个别人随地吐痰、乱仍垃圾、出口污言秽语,显然与这种环境不协调,这就需要不断进行宣传、教育。可想而知,关于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精神风貌的建设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评估有所不同,前者是长期的、理念性的;而后者是阶段性的,是以有形的物质的东西为依据的。后者对学校文化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应予重视和利用。
2、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领导班子的价值观。领导者的价值观必然体现在决策行为上。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中,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必须随着情况变化而不断调整,以不失时机提出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
3、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师生员工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动力和源泉。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主体;教师是教育者,是主导;学校文化建设离不开学生。因此,在制定学校文化建设目标时必须考虑学生这方面的因素。目前许多学校是多层次办学,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上必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以在校园内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4、学校文化建设的心理层是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这种心理层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管理的个性,并决定了学校办学的效能。管理者要淡化权力意识,从尊重、信任、理解、爱护出发,让大家自主地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要尊重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要与群众建立沟通渠道,健全思想交流的方式与气氛。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在明确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及方法,强化学校文化的功能发挥,不断形成文化意识,就能抓住机遇,避开威胁,不断发展。
第二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0年5月20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0}8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我认为,专门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文,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比起普通中学,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而在听了杨桂华老师关于《校企文化对接中的校园文化构建》的讲座后,我想结合我校的实际,重点谈谈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提高认识,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是充分认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二是明确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三是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是育人为本的原则、师生主体,校企共建的原则、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的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可以说,这三个要求都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因此中职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一定要认真学习《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要明确任务,强化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1.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环境的布置要突出职业学校的特点,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展示形式,张贴、悬挂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创业标兵、成功人士画像,宣传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优秀员工、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宣传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卓越职业技能有的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展现企业文化,弘扬职业精神,坚定学生成才信心。
而这一点,就我所了解到的区内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我校在内,做得还不是特别到位。
2.开展学生社团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水平。
现在每年都有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职业学校要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和省市自治区级的各类职业竞赛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当地以及学校的各项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规范。
除此外,还可以通过成立各种兴趣社团,举办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展示个性特长。充分利用富有纪念意义的重要节庆日,利用入学仪式、毕业典礼、入团宣誓仪式、成人仪式等,开展主题鲜明的感恩、爱国、爱生活、爱专业等活动。根据本地地域文化特色和本校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社会文化资源、企业资源和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培育和发展具有当地文化特征、乡土特色和校本专业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
近几年,我校坚持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全区乃至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并在校内举行不同专业的技能比赛,新生杯篮球比赛,板报比赛、元旦晚会、职教之春歌咏比赛、经典诗词朗诵会等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3.重视校企文化对接,凸现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
从2009年开始,我校与广州华基教育集团合作,通过华基这个第三方服务平台,与众多优秀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关系,并在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以校企文化对接作为切入点,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进一步凸显了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
一是树立校企文化对接意识,以职场文化建设为重点,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与优秀企业文化对接的校园文化。首先要通过调查,了解现代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确立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以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其次要采用多种形式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和融合,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和优秀企业家来校,以主题演讲或职业沙龙等形式宣扬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是在管理方面,要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制度,积极尝试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合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以相应的行业规范,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三是充分利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感悟职业精神,培养职业素养。要建立校企文化对接的校外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调查走访、参观考察、见习实习、顶岗实践等活动,按照职业要求,引导学生在职业意识、态度、责任和纪律以及能力等方面加强学习和锻炼,达到磨炼职业意志、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操守和提升职业能力的教育目的。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应有普通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又要有属于职业学校的职业特性,只有注意到这点,才能使中职
学校毕业生具有较强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真正实现和企业的无缝连接,成为企业所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提升学校的声誉,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本文阐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基本内涵、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设意见及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学生的思想修养、行为规范、做人原则、敬业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他们将来竞争上岗的基本要求。因此,职业学校应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修养、涵养、教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按章办事、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好本职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极为广泛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校园文化热”,到90年代关于校园文化的学术休眠期,已经形成了对校园文化五彩纷呈的界说。从占主导地位的学术观点来看,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广义的校园文化则是指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有三个层次,即外层——校园环境文化(亦即校园物质文化)、介层——校园制度文化以及内层——校园精神文化,它们是由外到里的三层结构的同心圆。我们探讨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从广义的校园文化角度出发。
二、深刻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丰富校园生活,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组织建设,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使学校各级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作风,自觉做到立校为公、勤政为生,自觉做到联系师生、集中民智,自觉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以显着的业绩鼓舞人,以有效的教学打动人,以真诚的关心爱护人,以团结的精神激励人,以科学的文化培育人”,从而保证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需要。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更好地建设教育精神文明的高地,更好地弘扬先进文化,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还能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使全社会都来支持教育,从而使教育事业进一步做活、做大、做强,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因为教育并不只是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还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接受。它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道德养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教育等都有直接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实践,是培养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当前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各中职学校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招生规模成为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招生宣传而无暇他顾,学校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及常规管理等方面往往盲目随大流。同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缺乏对校园文化本质特征、功能作用、表现形式及方法途径等的全面认识,而将校园文化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加之校园文化建设无法在短期内见效,学校从实用功利的角度也不太重视。因此就出现一种学校领导疲于奔命、教师教学应付了事、行政人员拖沓懒散、学生上课逃学厌学的状况。长此以往,必然是使中职学校陷入办学困难,学生质量下降的尴尬境地。而我们反观目前那些发展较快、教育质量高、社会影响大的学校,恰恰就是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特色,善于将学校各个方面纳入整体文化构建的学校。
四、当前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正,办学特色不明。由于受“普高热”等影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堪忧,招生人数急剧下滑。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办综合高
中班,虽然注重理论教学,但严重忽视学生的技能训练。职业学校营造的文化氛围与普通学校无异,没有自己鲜明的职业特色。
(二)重“硬件”,轻“软件”。有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较快,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原本薄弱的教学基础设施越来越不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学校想方设法加大经济投入,重视“硬件”建设,改善校容校貌,这本无可厚非。
(三)注重知识传授,轻视思想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普通建设者。学生在学校求学的目的也是显得很直观,那就是在学校学好一门技术,以便走上社会能谋得一个职业岗位,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养活自己。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以个人为中心、好逸恶劳的思想在职校学生中有所抬头,集体主义的思想、爱国主义的思想较为淡薄。在离校就业阶段,有点片面宣扬物质利益、个人待遇,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五、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特性
对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以职业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的定位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因此,决定了其校园文化除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如下个性特征:
1、应用性。这是由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它的主要特征。
2、职业选定性。学生一进校,就选定了就业的方向,学生要根据所选职业的岗位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并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
3、特色性。职业学校要立足就要办出特色,要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这些专业知识的渗透,使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4、行业指向性。职业学校要依托行业办学,校园文化也要随着社会、行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是职业学校文化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二)突出“职业性”,构建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职业学校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所有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要体现“职业”的特点。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各种客观实
体存在的总和,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前提和外在标志。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打好物质文化这一“基石”,要努力做到:一要注重自然景观的建设,更要注重文化景观的建设;二要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在物质层面上处处突出“职业”特点。校园景观设计的总体方向应以增强职业特色氛围为主,以增强人文艺术氛围和加强绿化环保为辅的宗旨建设校园环境。职业学校不一定有雄伟气派的教学楼、体育馆,但必须有科学先进的实验楼、实训楼;不一定有一流的专业,但须有一流的专业实验实训室。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始终应该摆在首要和突出的位置。职业学校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文化来内化。制度文化包括制度纪律、校训校规、规章制度、奖励惩罚等校园内一切制度形态的总和,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一切围绕学生的“高技能”、“应用型”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同时,为了安全、规范,就必须加强教育,把操作规范和要求张贴在工作室、车间、实训场,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用行为提高实践能力。要在完善、系统的制度下形成浓郁的制度文化来教育、感染和规范师生的言行。
3、精神文化要有“职业”的理想追求。精神文化表现为学校多年积累、沉淀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职业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体现。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包括办学理念、学校传统、校风、校训、人际关系等校园内所有精神形态的东西。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一要加强“四风”建设,即校风、作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二要加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还有助于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三要精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当前职业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市场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成才意识、技能意识和效益意识的培育。职业学校要根据市场和社会要求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校训思想,培育文化心理,增强师生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引导、教育师生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努力追求。
4、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时代,我们要学会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网络的交互性、快捷性和开放性,极大地拓
展了校园文化主体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通过网络举办专题讲座、征文、论坛等新颖的活动,可以使文化传播不受场地、人数、时间的限制。网络文化赋予了个体充分的自由和创造力,进一步拓展了个体的自由活动空间。其次,网络文化开放性和隐匿性的特点,让不同的文化主体参与到感兴趣的问题中,为校园主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网络文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文化的共享特点,可使青年学生在电脑前畅游世界、博览群书,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增强其判断能力,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校带来全新的校园文化环境。
六、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齐头并进。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载体,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二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才会构成合理完善的校园文化这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校园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结合本校的实际在校园规划、建设、方面考虑到它的文化蕴涵,要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让它洋溢着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使每一个角落不仅成为学生学习或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文化陶冶的场所、审美滋养的场所。如,建立校园音响系统,将原来上下课刺耳的电铃变为动听的音乐铃;在课余时间,播放高雅舒缓的轻音乐,使学生漫步校园,到处都充满曼妙的乐音。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彰显文化内涵,使得校园生活氛围更富融洽与温馨。
(二)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专业设置。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可信度或者声誉,往往和它的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和学生选择的是专业,而不是学校。甚至有的学生在进入了学校之后最关心的是“学以致用”。所以突出学校专业的特色是重中之重,也是主动迎合大众消费心理的举措。在招生竞争日益严峻的今天,职业学校拥有一门“闪亮”的专业,学生掌握一手好的技能想必也是众望所归吧!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专业设置要本着与学校发展的整体步伐下统一进行,着眼于突出中等职业学校“职”的特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三)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首先,做好对外宣传和交流工作,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积极宣传学校各项突出成就,特别是重视学校的重要活动,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学校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借助各类信息网和宣传渠道打造学校品牌,展示学校风采。在适当时机可以
和兄弟学校进行联谊活动,增进校与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最后,注重学校与企业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其实,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来完成的,学生最终面向的是社会,面向的是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就是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杠杆之一。所以,校企合作是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良药。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能力。校园文化和企业之间存有很的的差异,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的,如企业员工的纪律性和工作态度严谨性在企业中都会碰到,所以针对这一差异,密切校企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不失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四)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面向生产线的实用型人才,现代企业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所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看重的往往是一个人的素养。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的特点,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工作者艰巨而重大的任务。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要使学生胜任工作,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不仅必须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接受的第一个考验不是怎么“做事”,而是如何“做人”。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一般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是需要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扶持,校方的整体规划,师生的团结合作,逐步实施,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专业与就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创建起充满生机和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毛放.文化重塑[J].上海教育,2003,(6).
[5]李瑾凤.浅谈校园文化建设.教育与职业,2004 [6]张好.中等职业学校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方法刍议
钱灿兴
论文摘要: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王作。要想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交导作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回时要注重养成教育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管理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 文化素质,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普高热和大学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层次参差不齐,这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如何搞好学生管理管理工作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难点。
论文 关键词:学生管理 班主任 自我 教育自我管理 养成教育
一、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自我教育”是指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我定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自我。“自我教育”的核心体现在学生自身理想、信念的教育和树立方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自立、自尊、自强。“自我管理”就是学生对自身的约束和引导。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倡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管理好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把“管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强化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和支持,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学生自我管理主要包括:(1)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即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导作用,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班干部、班集体的多重作用,组织各种活动以端正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树立榜样,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2)业余文化生活的自我管理,即通过学生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调节业余生活,满
足学生的多方面兴趣、爱好。学生以自愿形式结成各种群团组织,定期组织开展活动,以形成有利于学生 发展 的校园文化;(3)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即通过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生活行为习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秩序。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主要抓好两方面环节:一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广大学生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学生干部对周围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各项活动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参与意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心中,班主任是“亲老师”,家长心中,班主任是学校的代表,班主任时刻都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工作是班级工作的关键。
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学习情况、兴趣特征、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方面,以便在管理中能够对症下药。其次,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坚强集体。班主任的思想品质、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直接决定着班集体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在班集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表扬与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价。适时的批评和适度的表扬,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班风,起到重要的作用。第四,关爱学生,做好后进生帮教转化工作。针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要精心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要找出症结所在,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特别是出现一些反复的现象时,班主任对他们更要耐心、尊重、信赖,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使他们分清是非,端正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全面而又复杂的工作,只要肯动脑筋,多想办法,有耐心、恒心、决心,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
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自我教育”是指学生有意识地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我定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自我。“自我教育”的核心体现在学生自身理想、信念的教育和树立方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自立、自尊、自强。“自我管理”就是学生对自身的约束和引导。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倡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管理好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把“管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强化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和支持,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学生自我管理主要包括:(1)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即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导作用,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班干部、班集体的多重作用,组织各种活动以端正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树立榜样,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2)业余文化生活的自我管理,即通过学生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调节业余生活,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兴趣、爱好。学生以自愿形式结成各种群团组织,定期组织开展活动,以形成有利于学生 发展 的校园文化;(3)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即通过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生活行为习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秩序。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主要抓好两方面环节:一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广大学生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学生干部对周围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各项活动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参与意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养成 教育 是学生管理的主要方法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多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就是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养成教育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系统教育与管理,培养适应 现代 化 企业 发展 需要的良好行为习惯。
1、建章立制,形成养成教育的可靠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中,制定 科学 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既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是学生自觉约束行为的鞭策。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要求,结合学校在管理中的实际情况,比如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核方案》《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学生请假规定》《学生就业管理规定》《学生舍务管理考核细则》等,通过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教育无小事、管理无死角。
2、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是培养良好行为的关键
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正确的动机并不都能产生正确的结果,知规范也不一定就能守规范,偶尔能遵守也不能叫养成习惯,而使学生最终达到“养成”目标的手段,就是长期的检查、督促与训练。在常规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班主任、学生干部的督导作用,经常进行检查监督、考核评比,做到处处有人查,定时有人查,时时有抽查;做到“严、细、精、恒、实”,才能不断提高学生遵守规范的自觉性。
3、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能仅仅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更应该积极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学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细心组织策划学校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 艺术 节活动,培养学生创新与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
4、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的行为往往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而且教师行动要比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行为是正确的,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德的发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是规范的、科学的。能成为学生在人生当中的一个。因此,教师必须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第五篇:阜新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阜新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从传统意义上讲,主要体现在校园的人文精神,更多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层面更加广泛、复杂。新型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现代化、生态化、信息化和人文化。校园文化应该是一种长期沉淀的,符合人性的、科学的、代表先进思想理念的,能够展现当代师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文化精神。因此,结合我市职业学校实际,制定阜新市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体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取向,立足实际,突出职教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阜新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朝着政治化、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使各校形成“竞争、合作、求是、创新”的职教新风。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推动建设以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具体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目标:把学校建成恬静雅致,自然优美的校园。
工作任务:
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对绿化、美化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
2、工作、学习环境
目标:为师生员工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竞争合作、文明向上、创新进取、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工作学习环境。
对教室、办公室、活动室等内部设施进行检修或“升级”;规范室内物品放置,强化室内卫生要求;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目标:加强人文文化建设,体现“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原则。
工作任务:
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在各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八荣八辱等内容的语录版或匾牌;各校设有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校风校纪
1、干部风范
目标: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不拘形式主义的原则,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管理,人格育人。
工作任务:
严格工作纪律,建立考勤制度和工作日制度;规范工作行为,不断修订完善各学校、各部门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严格按工作规范办事;深入教学一线,加强监督检查,考核考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风范
目标: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形成讲责任、讲质量、讲师德、作表率的良好教学工作氛围和勤于思考、敏于学习、乐于奉献、敢于创新、志存高远、关注未来的良好风气。
工作任务:
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强化师德教风建设,做到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3、学生风范
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秩序,珍惜学习时间,杜绝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规范行为,在学生中形成“轻松愉快学习”的良好氛围。
工作任务:
抓好公共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自我评价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锻造、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成长;增强学生的学习时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良好习惯。
(三)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目标:理论教育深入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思想道德教育要经常化、规范化。
工作任务:
充分发挥黑板报、广播站、宣传橱窗等主阵地作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
2、校园文化
目标:改变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使文体活动生动活泼,使群团工作有声有色。
工作任务:
本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锻炼自我,提高素质”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举办校园文化节、教师才艺大赛、学生技能大赛、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
(四)道德规范
1、文明举止
目标:弘扬传统美德,狠抓人文素质,培养文明内在取向,举止
文明高雅,注重外在仪表,树立良好外在形象。
工作任务:
加强礼仪教育;加强形势教育,增强正义感;开展荣辱观教育,明辨是非;开展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就业指导教育;开展敬业教育,“我爱我的专业”。
2、道德行为
目标: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尊师爱生、敬老爱幼、孝敬父母、助人为乐、互相关心、顾全大局的好风气。
工作任务:
开展以青年志愿者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
三、考核办法及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三)在教育局职成科统一领导下,以各校为单位,制定具体工作实施计划,并上报。
(四)年终统一检查各校的计划执行情况,推进依法治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五)各校大型活动及时上报,并汇总活动材料,年终进行总结表彰。
附件:
1、2006年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2、“我爱我的专业”征文比赛活动要求
附件1:
2006年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围绕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确定2006年校园文化建设中心工作,分四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建章建制(3月、4月)。
1、建立健全各校群团组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领导组织(组织机构上报)。
2、结对子,师生结对子,生生结对子,带动后进,推动先进。
3、校园环境,美化、净化工作
4、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第二阶段:寓教于活动之中(首届校园文化节)(5、6、7、8月)。
1、“
五、四”开幕式
革命歌曲大家唱。中宣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推荐的100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要求以校为单位,每人会唱三首。
2、校园歌手大赛(每校2—5名选手)。
层层选拔,经过班、校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统一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选送时间为6月1日,参赛时间6月15、16日。
3、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歌舞、乐器比赛。
优秀节目上报,时间6月19日。
4、小品赛(突出学校、班级、专业中的故事)。
优秀节目上报,时间6月23日。
5、文化节闭幕式,2、3、4项中优秀节目演出(文化宫),宣传招生,时间7月初。
第三阶段:寓教于管理之中(9、10、11月)
1、军训:贯彻校规校纪,加强养成教育。
2、主题班会。
3、我爱我专业征文(以校为单位,评出优秀上报3—8篇)。具体要求见附件。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12月)
1、检查汇总各校活动记录。
2、各校平时开展大型活动需及时上报。
3、总结表彰。
附件2:
“我爱我的专业”征文比赛活动要求
一、目的通过征文比赛,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的了解和热爱,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珍惜在校学习生活,努力按照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
二、内容和要求
1、征文主题为“我爱我的专业”,文章题目由作者自定,体载不限,文章内容应具真情实感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作者可以写自己在专业学习中的所见、所遇、所感,也可以就专业学习、社会实践、谋业求职、职业生活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字数800—1500字,A4纸、楷体4号字打印(手写也可)。
3、在作品结尾处注明学校,所学专业、姓名、指导教师。
三、评选办法
1、个人奖:征文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2、集体奖:评出优秀组织奖和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