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店地区产业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5:4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兰店地区产业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兰店地区产业调查报告》。

第一篇:普兰店地区产业调查报告

普兰店地区产业报告

大连地区

“一岛十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15年内开发面积129.7平方公里,由港口区(21.1平方公里)、产业区(71.7平方公里)和居住及旅游区(36.9平方公里)组成。招商重点

重大装备制造—港口机械、重型(电力、石化、冶金、矿山等)机械、大型工程机械、大型制冷空调成套设备。

船舶制造及配套—造船、修船、机车、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产业;游艇制造,船舶配套产业及船舶配套物流企业。

石化工业—重点发展天然气、煤(气化)、石油、三大产业链的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同时发展以天然气、煤(气化)为原料的基础化工产业。

新材料工业—造船、装备制造业所需精品钢材品种以及现代制造业中所需的高新技术材料 现代服务业—运输及物流、旅游、建筑、医疗卫生、教育、保险、金融 基础设施—港口、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固态废弃物处理、热电。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

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起步区15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新材料和新能源、精细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承接国际国内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和大连城市大中型企业搬迁改造项目。

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

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分为港口区、工业区、居民生活区、商贸经济区和旅游文化区五大功能分区。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船舶制造、船舶配套、重大装备制造、港航物流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 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的“三位一体”

大连双岛湾石化工业区

港口建设条件优越 双岛湾位于渤海湾口

占地面积5.47平方公里,项目计划投资427亿元人民币,主体工程包括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和港口及附属设施。

功能定位 以大型炼油、乙烯生产为龙头,有效整合石化资源,拓展精深加工领域,重点发展乙烯及下游产品,建成我国重要的石油加工和石化产品深加工基地。

招商重点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型材料、专用化学品及精细化工等石化后续产品,以“油化一体化”大型石化项目为主。

大连营城子工业园区

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一期开发5.07平方公里。园区划分为产业加工区、综合服务区、物流中心区。

大连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

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位于金州区三十里堡镇青岛村。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17.6平方公里。功能区划分为大连台湾工业园、装备制造园、物流园和港区,其中大连台湾工业园面积8.09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并重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市区大中型企业搬迁改造项目。招商重点 现已入驻的项目有大连信捷阿曼特(阿联酋)、锡灿金属(韩)、大连船舶重工等;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并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市区大中型企业搬迁改造项目。

大连登沙河临港工业区

总规划面积为50.55平方公里,共分三期开发。一期规划面积9.1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总投资23.3亿元,主要作为精品钢材基地、汽车及其零部件基地。二期规划10.08平方公里,主要作为港口物流基地。三期为配套用地。目前工业区已完成土地整理回填4.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精品钢材等产业,成为大连市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承接地。

招商重点 现已入驻的项目有东北特殊钢铁集团大连基地搬迁改造工程项目、大连坤达铸造项目以及热电厂项目;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精品钢材等产业。

大连海湾工业区

总规划面积35.09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面积25.99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

招商重点 重点发展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和高新技术等产业。

产业优势 工业区以普兰店市服装纺织、机电制造、农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和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依托,初步形成了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仪器仪表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并已纳入大连市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邻港产业体系。

政策优惠 入驻项目享受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高新技术项目和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一事一议。

大连松木岛化工区(大连化工产业基地)

按照大连市产业布局调整,大化集团主体装置搬迁到我市炮台镇松木岛,瓦房店市依托大化项目为龙头,规划建设大连化工产业基地,功能定位 以无机、海洋、石油、精细和农用化工为主体,化工环保、化工制造、化工生产服务业为辅助的化学工业基地。

已有16家化工企业正在积极考察,准备进入,投资总额约为75亿。现有大连染化集团、大连绿源新化学股份公司、大连瑞泽农药股份公司、大连铭源公司4家企业正在与瓦房店市积极磋商,已签定协议,总投资额约为20亿元,年销售收入可达50余亿元。

大化项目占地1.7平方公里,主产品为化肥、纯碱、硝酸等系列,总投资28亿元,计划2007年末完工投产,全部投产年产值可达28亿元,可实现税收2.3亿元,解决就业5000余人,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目前大化厂区回填工程基本完工,二期回填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同时,基地引水工程及热电厂工程也将开始。

松木岛化工区位于瓦房店市城区以西40公里,西临渤海湾。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建设期为11年。一期建设7.8平方公里,建设期2006年至2007年。二期建设5.2平方公里,建设期2008年至2010年。三期建设22平方公里,建设期2011年至2016年。

招商重点 已有12家企业入驻化工区,协议投资额达50亿元人民币。大化集团等企业正在紧张进行基础设施施工。主要承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等化工项目。

大连瓦房店工业区

轴承瓦房店工业区位于瓦房店市新城区的西部,成立于2003年3月。总占地面积20.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2.6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服装纺织、包装及建材业。

投资优势-工业基础雄厚 瓦房店市有工业企业8000余家,主要有轴承、建材、食品、纺织、汽车配件、机械加工、化工等15个门类,是“中国轴承工业的故乡”,全市有大小轴承厂300多家。

大连皮杨陆岛经济区 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经济区由皮口临港产业区、大杨国际服装工业园两部分组成,重点发展服装和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

大连金州经济开发区: 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

大连炮台经济开发区:

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

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规划区域面积15.6平方公里

土地开发情况。目前,该工业园区已开发整理土地5平方公里,尚有10.6平方公里土地待开发,其中,80%(8.48平方公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已纳入普兰店市城市建设储备用地,农用地中没有基本农田保护区。

庄河临港工业区、黑岛循环经济区。

大连市重点工业园区介绍

“十一五”期间,大连市政府在大力支持开放先导区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又规划、投资和扩建了重点工业(园)区,提出了“一城、一岛、十区”的产业分布规划。一城(以开发区、金州区为主的大连新城区)、一岛(长兴岛)、十区(旅顺经济开发区、双岛湾石化工业区、营城子工业园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海湾工业区、松木岛化工区、皮杨陆岛经济区、瓦房店工业区、花园口工业区)。2006年初,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区分别被辽宁省纳入沿海“五点一线”对外开放重点发展区域,成为辽宁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承接产业转移升级的新载体,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和辽宁省、大连市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

“一岛、十区”,远期总规划面积达422.41平方公里。目前,除皮杨陆岛经济区、双岛湾石化工业区尚未启动外,其它9个总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的重点工业(园)区都已启动。大连市政府采取市财力投资牵动和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软硬贷款两种模式推动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多的投资规模几乎相当于1992年工业(园)区建立至2003年间的投资总额。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达到“五通一平”或“六通一平”,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四通八达,分别处在沈大高速公路、丹大高速公路、哈大铁路以及即将建设的哈大客运专线、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烟大铁路轮渡沿线上,都处在大连一小时经济圈之内。

关于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

1.区域位置。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距黄海大道入口10公里,距大窑湾港35公里,距周水子国际机场70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10公里,距滨海路6公里。产业定位为家具制造、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等都市型产业。

2.规划范围。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规划区域面积15.6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普兰店市太平办事处姚家社区姚家河,南至金州区与普兰店市交界,西至普兰店市太平办事处矿洞社区尖山村,北到普兰店市太平办事处龙山村龙山路。3.土地开发情况。目前,该工业园区已开发整理土地5平方公里,尚有10.6平方公里土地待开发,其中,80%(8.48平方公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已纳入普兰店市城市建设储备用地,农用地中没有基本农田保护区。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目前,已累计完成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其中,修建柏油路75公里,建设220KV一次变电所、66KV二次变电站各一座,架设高压电线路50公里,铺设供水管网27公里、排水管网20公里,铺设通讯管网15公里并配备了通讯设施,平整场地266.7万平方米。

2008年,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6600万元,完成以下8个工程项目:

(1)污水处理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建占地3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5000吨级的污水处理厂1座,铺设污水管网28公里。(2)园区油路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新修宽9米的园区路3公里。

(3)电力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园区矿洞段、虫王庙段、唐房段、龙山段电网改造工程,架设输电线路3000延长米。

(4)绿化工程。计划投资500万元,完成园区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

(5)园区照明工程。计划投资200万元,安装路灯160基。

(6)垃圾处理工程。计划投资300万元,新建垃圾处理中转站一个。

(7)场平工程。计划投资500万元,平整工业用地66.7万平方米。

(8)河道治理工程。计划投资100万元,完成唐房河上游500延长米的河道治理。

5.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共有企业210家。2007年,GDP完成2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6.招商引资情况。截止2007年底,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产值80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东宜木业、爱丽思木制品、大一互、世福机械的投资均超亿元。以爱丽思木制品、东宜木业为龙头的家具制造业已经成为普兰店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重点支持项目情况:

(1)新科家具项目。占地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在建内资项目。

(2)鑫森宏利木业项目。占地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5000万元,在建内资项目。

(3)通宝液压油缸项目。占地2.7万平方米,投资总额4000万元,在建内资项目。

(4)宏佳金属制品项目。占地5.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8000万元,在建外资项目。

(5)龙盛木业项目。占地0.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6000万元,在建外资项目。

(6)金世化工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4月开工。

(7)诚硕环保科技项目。占地3.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4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4月开工。

(8)长青木业项目。占地2.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5月开工。

(9)宜霖家具项目。占地2.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4月开工。

(10)于家窑矿泉水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3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3月开工。

(11)旭格建材项目。占地3.3万平方米,投资总额6000万元,内资项目,计划2008年3月开工。

(12)达伦特工艺品项目。占地6.7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亿元,外资项目,计划2008年3月开工。建材家具为主

7.区域管理体制情况。大连太平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设有园区管理委员会,享受大连市“一岛十区”的政策,其级格应按大连市的副局级管理。

8.发展地位。大连太平工业园区是大连市经济发展“两区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自2003年成立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潜力巨大。园区内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已经形成产业集群优势,35KV及其以下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园区投资规模、基础设施、项目招商等方面都具备了作为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的条件,也应将其纳入其中,享受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全部优惠政策。

一、大连海湾工业区(辽宁省普兰店经济开发区)

1.区域位置。大连海湾工业区(原名辽宁省普兰店经济开发区,1992年6月经大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2年10月31日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被大连市人民政府列入大连市重点开发建设的“一岛十区”之一),距大连市中心及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60公里,距大窑湾港50公里。黑大铁路、沈大、丹大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滨海路0公里,在“五点一线”的线上。其产业定位为: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含轮胎)、服装和食品加工。

2.规划范围。大连海湾工业区区域规划面积23.7平方公里,其中普兰店经济开发区5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铁西办事处国营农场社区,南至鞍子河,西至铁西办事处枣屯,北至铁西办事处二道岭村、张店村。

3.土地开发情况。目前,大连海湾工业区拥有“熟地”15.6平方公里,已开发整理土地8.2平方公里,用于产业项目建设和道路、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该区域尚有15.5平方公里土地符合土地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已纳入政府城市建设储备用地,其中废弃盐田8平方公里,占储备用地的51%,其余为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中没有基本农田保护区。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大连海湾工业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4亿元。建设主次路网21条,总长36.46公里,现已完工10条,总长22.67公里。完成桥梁建设3座,总长340米。完成配套安装5.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污水、雨水、给水、中水工程。建设66kv、80000kw变电所1座及13公里长输电线路。治理改造河道4条,总长11.38公里。完成美化、绿化面积31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1基,完成通讯网线铺设120公里,平整土地8.2平方公里。

2008年,大连海湾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84160万元,开发面积8.3平方公里。新建道路8条:兴华街2.35公里,纳水南路0.4公里,纳水路1.8公里,滨海路北段1.7公里,海珠路1.5公里,纳水街0.95公里,海涛路0.65公里,海洋路0.8公里,总长10.15公里。新建桥梁四座,新建污水泵站1座(供水管线长22公里),新建66KV变电所2座(架设10KV供电线路总长22公里),新建热力管网15公里,绿化、路灯安装面积5.7平方公里。

5.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大连海湾工业区共有企业120家,其中规模企业51家。2007年,GDP完成66.8亿元,实现税收2.3亿元。

6.招商引资情况。截止2007年底,大连海湾工业区共有产业项目35个,总投资额156.65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30.55亿元;在建、续建项目10个,总投资额23.6亿元;已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额102.5亿元。2008年重点支持项目情况:

橡胶(1)固特异轮胎项目。总投资73亿元,一期投资36.28亿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计划2008年6月开工,2010年3月投产。

(2)大型机械: 全进重工专用汽车项目。总投资24亿元,一期投资7.3亿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年底前部分投产。

(3)智云机床辅机项目。总投资1.5亿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计划2008年4月开工,2008年9月投产。

(4)洁仕清洁用品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本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2008年10月投产。

(5)尚良生物科技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本年固定资产投产5000万元。计划2008年5月开工,2009年9月投产。

(6)鸿缘电器项目。总投资2亿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2008年7月投产。

(7)九圆热交换设备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2008年12月投产。

(8)机械刀片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本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计划2008年3月开工,2008年12月投产。

(9)天福线型片材项目。总投资2.5亿美元,本年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基础部分),计划2009年3月投产。

(10)旭日新材料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本年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计划2008年6月开工,2008年12月投产。

(11)松辽游艇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计划2008年年底前投产。

(12)巅峰橡胶输送带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计划2008年年底前投产。

(13)中美亚新材料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计划2008年6月投产。

(14)多岚多化纤制品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9600万元,计划2008年12月投产。

(15)东信大型轴承滚子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3300万元,计划2008年12月投产。

(16)昌丰气体设备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4500万元,计划2008年10月投产。

(17)恒阳精密铸造项目。本年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计划2008年8月投产。

(18)世纪鼎盛仪电园回填项目。总投资3亿元,本年投资1亿元,预计回填面积100万平方米。

(19)帕克岚德服装项目。总投资4.8亿元,2008年增资6000万元。

(20)贺奇玻璃项目。总投资1亿元,2008年增资3000万元,计划2008年11月投产。

(21)中粮麦芽项目。总投资10亿元,2008年增资4500万元,计划2008年9月投产。

(22)中信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5亿元,2008年增资1.9亿元,计划2008年12月投产。

(23)地拓重工项目。总投资1.1亿元,2008年增资5200万元,计划2008年12月投产。

(24)华亿电力电器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2008年增资2000万元,计划2008年11月投产。

(25)丰和电力电器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2008年增资2900万元,计划2008年6月投产。

(26)山口制作锻压部件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2008年增资3000万元,计划2009年1月投产。

(27)热电厂技改扩容项目。投资6000万元,计划2008年10月投产。

(28)船机厂增资扩建项目。投资2000万元,计划2008年5月投产。

(29)中川新型材料项目。总投资1192万美元,2007年12月投产。

(30)金懿服装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2007年9月投产。

(31)北方船舶项目。投资2亿元,2007年9月投产。

(32)旺大重工项目。投资1亿元,2007年6月投产。

(33)海升片冈果业项目。投资6000万元,2007年10月投产。

(34)世平机械项目。投资1.5亿元,2006年8月投产。

(35)万欧流体控制设备项目。投资5000万元,2006年9月投产。

7.区域管理体制情况。大连海湾工业区设有园区管理委员会,按大连市“一岛十区”的政策,管委会级格应按大连市副局级管理。在开发政策上比照辽宁省“五点一线”政策执行。

8.发展地位。大连海湾工业区已列入大连市重点开发建设的“一岛十区”之一,是大连市经济发展“两区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连市产业转移和配套加工的承载区,特别是投资13亿美元的美国固特异项目的进入,将大大提升园区的运行质量,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将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从目前大连海湾工业区的发展情况看,其投资规模、基础设施、项目招商等方面都具备了作为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的条件,应将其纳入其中,享受辽宁省“五点一线”的全部优惠政策。

大连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园区

一、区域位置

大连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以下简称工业区)工业区处在辽宁省“五点一线”的“一线”上和“两区一带”的“一带”上,是大连市规划建设的“一岛十区”临海临港工业区之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西北部三十里堡街道的渤海沿岸,距规划建设中的渤海滨海路15公里,毗临普兰店湾,东至石北线(一级公路)三十里堡段;西至原金州盐场三道湾分场盐业堤坝、青岛山西与养殖区交界处;南至三十里堡龙口河入海口北侧盐业堤坝和三十里堡空军机场西谷山北侧淡水河交界处;北至三十里堡三道湾村双坨子山。

工业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物流条件优越,海陆空交通十分发达,是大连连接东北腹地的必经之地,哈大公路、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和即将修建的哈大客运专线等交通动脉临境穿越。工业区距大连市中心45公里,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40公里,距即将建设的大连新机场18公里,距大连港40公里,距大窑湾集装箱港口29公里,从沈大高速公路大连后盐到三十里堡出口只有20分钟车程,处于大连市“一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半径之内。工业区海域条件得天独厚,距海岸线1700米海域是天然水运航道中心,滩外海域自然水深-8~-15米。正在规划建设的专用杂货码头已经被确定为大连港辅助的中小港站之一,是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规划情况

2003年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明确提出将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按照大连市的总体规划,金州区是未来大连新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承载地,是大连市西拓北进空间发展战略的主战场。为了牢牢把握城市发展机遇,尽快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在大连市批准的《大连市金州区城市总体规划》中做出了建设三十里堡分城区的规划。计划用10—20年的时间把三十里堡发展成为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新城区。规划近期到2010年人口规模为10万人,远期到2020年人口规模为40万人。

根据国务院2003年《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文件)精神,2004年6月金州区政府抢抓发展机遇,利用原国有盐场废弃盐地及临海资源优势,经大计工发【2004】191号批准,投资建设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国办[2005]36号文件)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开发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临海临港产业”的指示精神。2005年,金州区委、区政府决定举全区之力建设临港工业区,并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两大中心工作。2007年7月大连市委、市政府做出《关于充分发挥临港临海优势,加快“两区一带”建设的意见》,金州区进一步明确了园区发展的地位和产业定位,提出大力发展船舶配套工业,形成与长兴岛、旅顺、营口互为依托、错位发展的思路,聚集船舶配套企业,打造船舶配套产业集群。

2006年7月,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正式成立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为区政府派出机构,正处级规格,核定编制12人,并明确了工业区管委会职责。

根据《大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大连城市发展规划》、《大连市金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大连市金州区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区总规划面积为53.4平方公里,分二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占地面积17.6平方公里,集中发展以船舶配套为主装备制造产业和机械电子产业;二期占地面积35.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机械、电子、港口、物流产业。

截至目前,工业区先后完成了市发改委立项;区域环境评价、市环保局审查批准;工业区地质普勘;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大连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经专家评审通过;港口立项已经批准,规划、初可研、海域使用环境评价等工作正在办理中。

三、产业定位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连市委、市政府对工业区的产业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定,工业区的产业定位为:以船舶配套为主的装备制造工业园和机械电子工业园,园区主体发展方向是争取更多的船舶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努力打造船舶配套企业集群。

四、基础情况

金州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举全区之力发展临港工业区,为工业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工业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进展顺利。㈠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净水厂

占地12万平方米,总投资2.85亿元人民币,总日供水能力12万吨。其中一期工程日供水5万吨,已于2007年12月15日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和给水及配水管线线路施工,到2008年5月末完成上述工程,2008年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2.变电所

占地2万平方米,220千伏变电所一座;66千伏变电所五座,目前,一个66千伏变电所即将开工建设,2008年年底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3.主要道路

规划道路路网31条,总里程61公里。现已完成20公里,石北线、主一号路竣工通车,今年还将完成主二号路和石北线延长线等主干路建设,总里程近20公里,其余支路路网将随着项目进驻跟进建设。4.港口

港口规划5000吨泊位7个,总投资3.7亿元。截止到目前,项目立项、初步规划已经完成,专家评审已经通过,正在进行港口规划设计、海域使用环境评价等工作。年内将投资2500万元启动港口一期工程建设。5.集中供热(汽)

近期投资1.2亿元建设2台80吨锅炉房,现选址已经结束,大连供热公司在进行设计,年内将开工建设;远期筹备建设热电厂。

6.通讯:

通讯程控电讯总装机容量为10万门,可提供国际、国内直播电话、电传、传真等各类通讯服务。区内企业可申请ISDN、ADSL、DDN等通讯系统,区内有线电视可直通用户。

㈡项目进展情况: 1.已开工建设项目:

华一精密机械:台湾独资企业,台湾华一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6000万美元,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各种精密弹簧,该项目已于2007年12月奠基,2010年8月全部生产线投入使用,预计达产后可实现产值约7亿元,利税2700万元左右。2.即将开工建设项目:

⑴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三十里堡制造基地:总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国家发改委立项,国债项目,目前正式合同已经签订,海域回填手续、土地供地手续已经完成,厂区土地和海域回填工作正在进行,企业正在进行地质钻探和厂房规划设计,计划今年5月份开工,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税收3亿元。⑵大连船用推进器厂:总投资1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该项目属于国防科工委高新项目,主要生产船用推进器。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立项、环境评价等批准手续正在进行详细规划设计,供地手续也正在办理当中,计划年内投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亿元左右。

⑶大连海跃船舶装备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该项目是为船用柴油机厂配套项目,主要生产船用柴油机缸盖和功能部件。目前已完成立项和环境评价工作,正在办理供地手续。计划年内投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利税6000万元。

⑷大连金州船机厂: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该项目是船用柴油机配套项目,主要生产船用柴油机扫气箱和排烟管,该项目属于搬迁项目。目前正在办理立项、环评、供地等手续,计划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左右。

⑸大连瑞星船用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该项目也是船用柴油机配套项目,主要生产船用柴油机活塞环。目前各种手续正在办理当中,计划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1200万元左右。

⑹大连东澳机械有限公司:投资1.0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该项目是船用件配套项目,主要生产各种船用标准件。目前项目立项、环评已经完成,正在办理供地手续,计划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1600万元。3.在谈项目

⑴韩国STX配套分段制造项目:韩资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主要为韩国STX造船厂船体分段制造进行配套。目前谈判已经进行了两轮,初步选址已经确定,韩方正在上报集团批准投资计划。

⑵韩国玄海集团船体分段制造和集装箱项目:韩资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5-10万吨位船体分段制造和集装箱制造。目前,韩方初步选址基本确定,正在等待韩方集团公司批准投资计划。

⑶大连船舶重工三十制造基地项目:估算总投资200亿元左右,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生产建设内容是船舶制造,这个项目属于大连造船厂搬迁项目,从大连市长远规划看,无论从城市发展需要还是造船厂发展空间上,造船厂都需要搬迁,前期造船厂进行了选址可行性分析研究,由于这个项目巨大而且涉及各个方面分析研究比较复杂,我们正在做争取工作,从大连市角度,希望大连造船厂搬迁至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

⑷大连船舶重工修船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四个30万吨修船坞修船。目前正在等待北京中船重工集团批准。

⑸松辽船厂铝合金大型游艇制造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40米船长铝合金游艇。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分析。

⑹信风海运修造船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制造3-5万吨船舶。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分析。

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舵轴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船用舵轴制造。目前项目初步达成入园意向,正在做可行性分析和落户园区的方案论证。

⑻大连船用金属配件制造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该项目是为船用推进器厂配套项目。目前企业正在等待船用推进器厂的建设计划,以便于其跟进建设。

⑼船用电缆项目:美国投资企业,计划总投资2500万美元,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各类船用电缆。目前美方正在确定投资建设计划。

上述已经开工、待开工项目以及在谈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1.6平方公里。

㈢经济规模情况:

工业区自2005年开工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初步具备承接产业项目入驻的能力,目前产业项目正处于建设期间,尚未形成产出能力。按照一期规划要求,如果园区实现项目满园化,预计可实现产值300亿元左右,税收20亿元左右。

五、土地资源

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园区一期规划17.6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土地资源16332亩。目前已完成回填面积7.2平方公里,按照一期规划,如果我们前述这些项目得到落实,加上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用地,园区一期可利用土地将处于满园化的状态,急需扩容。如实施二期规划将使园区达到53.4平方公里规模,我们的基本想法是在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将大连市政府管理的原金州盐场剩余的周边2万亩废弃盐田移交金州区政府管理,以满足园区建设用地需求。我们希望在大连市城市规划修编时,对园区二期规划扩编和土地调规方面省市领导能给予支持。

六、发展地位

工业区地处省市确定的“两区一带”中以发展造船业为重点的船舶和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带的中心位置,目前,随着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大连船用推进器厂等船舶配套企业的进驻和开工建设,正在形成船舶配套企业产业集群,从“两区一带”的产业布局看,具有衔接沿渤海造船业“一带”产业发展的突出地位,使沿营口、长兴岛、金州三十里至旅顺二羊头“一带”互为依托、错位发展,极大的丰富了造船业“一带”的产业内容,成为船舶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和配套生产基地。

第二篇:产业调查报告

产业调查报告范文

开展产业调查但不知道如何写调查报告,没关系,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产业调查报告范文,内容仅供参考。

篇一:产业调查报告范文

为了大力全方位推动我县山野菜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使山野菜行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对*市山野菜产业进行调查的通知》的要求,责成农委牵头,会同药品监督管理局、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卫生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对全县山野菜的采集、加工及销售等情况进行为期一周的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山野菜生产、加工、销售情况

**县地处***南部山区,境内山高林密,沟谷纵横,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森林野生植被完好,为山野菜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可利用的经济植物500多种,较为名贵的有山参、黄芪、平贝、细辛、鹿茸、刺五加等200余种中草药和松茸、蕨菜、薇菜、榛蘑、黑木耳等山珍产品。

**县山野菜平均每年总量在3500吨(鲜)左右,包括蕨菜2200吨、薇菜650吨、榛蘑100吨、滑子蘑200吨、刺嫩芽70吨、黄瓜香30吨、黑木耳50吨、松茸8吨,出产季节分别为5月中旬5月末刺嫩芽,5月末6月蕨菜、薇菜、黄瓜香,7月9月榛蘑、滑子蘑、松茸、黑木耳。我县山野菜保存和加工方式比较简单,保存方式多为盐渍和晒干两种;加工方式为晒干,人工挑选剪根,不使用其它添加材料。县内生产、加工山野菜的企业有二十多家,其中有十六家在工商局注册,有十四家企业注册了商标品牌。山野菜原料及成品销售方式有直接销到外地客商手中和代销两种方式;销售地点有日本、韩国、香港和国内各地,日本、韩国消费者对我县的山野菜给予高度评价。近两年采集山菜给农民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一个劳动力一年跑山可增加收入近万元,占农村农庭总收入2030%。

二、山野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野菜是一种无化肥、无农药残留污染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天然绿色食品,可以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山野菜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美味佳肴。从而促使了我县山野菜产业大踏步发展,但同时也使暴露出来一些问题。

1、分散,重采轻管,存在破坏现象。我县山野菜大部分生长在交通不便的重山密林中,缺乏合理的保护措施,在群众性采集过程中,毁灭式、掠夺式的采集,致使有的物种几尽枯竭,造成了严重破坏,制约了对野生菜的永续利用和商品开发。

2、开发利用的研究较薄弱。由于野生菜分布和种类的多样化,使得它的育种、管理、采收、贮运、包装、保鲜及系列食品的加工,未形成规范化,许多宝贵得不到利用。

3、的利用率低。我县可食野生菜开发利用率仅为其的3%左右,由于野菜生长的特性及部分品种的耐贮性较差,在采集、装运过程中,也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和浪费,降低其利用率。

4、加工企业信息不灵,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主要是我县的一些山野菜加工企业由于信息不灵通,不能及时把握国际市场的经营销售动态,进行盲目收购、加工,致使产品积压亏损惨重。再加上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差,花色品种单调,因此产品缺乏竞争力。而且,我县出口的大部分山野菜为腌制品和晒制品,用大罐包装,只能作为他国的再加工原料。

三、对山野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统一规划保护。可食山野菜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涉及多地区、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它不仅与食品工业相关,而且涉及到农业、林业、医药、商业、外贸各个方面。因此,应该把野生菜列入国家食品产业来进行开发,建立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域,建立野生菜种子苗圃,保护及收集珍稀和濒危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菜。

在生产上,应实行分区采收或间隔采收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野生的枯竭。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要积极进行人工集约化栽培,建立原料基地,并逐渐实现基地良种化、区域化,使在质量、品种、规格和数量方面有相对稳定的保护,既为山野菜食品的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又可有效地保护。

2、加大山野菜的研究力度。首先,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应在充分研究其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应对种子进行研究。除开发新型可食野生菜品种外,还应对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品种进行研究,以便实现人工栽培,并保持原有的野生风味。此外,要加强对野生菜的营养、疗效及保健功能的研究。加强对采后贮运、保鲜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并同步研究其配套加工设备。

3、综合开发、提高的利用率。在山野菜的开发中应树立综合开发、物尽其用的指导思想,避免浪费。首先是积极探索山野菜的主体开发。自然界中植物很少单独存在,多数是群落组合存在于各地,一种植物常常伴随着其他植物。因而在开发时,要考虑相关的可食野生菜的开发;其次,要考虑综合利用,比如果实、根、茎、叶、花的利用,可从中提取食用色素、香精、香料、果胶、淀粉、甜味剂等特殊营养成分,从而提高野生菜的利用率。

4、联合开发、改造技术、拓展深加工领域。积极进行技术和引进,改造现有加工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完善加工工艺,改进包装装潢,制定必要的质量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的测定,建立国际标准化的体系。

目前,我县的山野菜加工制品有干制品、盐渍制品等,多为粗加工,品种单调,档次较低,应该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如开发速冻制品、野生蔬菜汁、保健食品、野生蔬菜粉、野生菜的发酵食品等等。这样,野生菜的研究、开发、利用才能成为具有我县特色的新产品,并更快走向世界。

篇二:产业调查报告范文

为全面落实县四次党会议精神,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助推“三个**”和新农村建设,切实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根据县政协xxx年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组织开展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现状

从1xxx年开始,我县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发展规划》为引领,通过持续努力实现了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提高。到xxx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比xxx年增加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60元,比xxx年增加3687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比xxx年增加7%。

(一)产业化基本情况

十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覆盖了三次产业。初步统计,全县现有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企业55家。其中,本地注册企业41家(含3家国企),外来委托、订单生产企业14家;组建农民专合社82家,发展产业型协会21个,农产品营销经纪人63人。

在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获省级认定的扶贫龙头企业1家,市级认定重点龙头企业17家;通过国家级认证示范社3个、省级示范专合社12个,市级示范社13个;获省市优秀农业经纪人4个。

1、企业经营型。按产业类别分,现有生产型企业有26家;加工类企业26家;旅游类企业3家。共流转土地、建立产业基地

万亩,发展订单农业9万亩,带动农户达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7%。其中,(1)生产销售企业中,种子生产繁育10家,水果蔬菜生产销售3家,畜牧养殖销售11家,水产养殖销售2家,年生产销售:种子840万公斤,水果蔬菜万吨,生猪万头,珍禽97万只,禽蛋3350万枚,分别占全县总产的100%、5%、10%、13%、%。实现收入亿元。订单农业面积9万亩,流转土地万亩,解决就业3500人。

(2)收储、加工销售企业26家中,粮油类14家,食品7家,蚕丝1家,虫草加工1家,猪毛生化加工1家,林产2家。年收购、加工销售大米7万吨,油脂万吨,肉类万吨,(本地原料)特色食品万吨,分别占全县总产的53%、40%、30%、15%。

(3)观光旅游企业3家,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万人。

2、专合组织型。截止xxx年底,全县共发展农民专合社81个,注册资本6275万元。其中,水果种植20个、畜禽养殖26个、蔬菜种植13个、水产养殖10个、养蜂2个。合作社入社成员5460户,流转土地万亩,带动农户11600户。xxx年,实现销售总额5125万元。

3、协会、经纪人型。全县登记注册的产业化经营性协会共21家、会员3025人,农产品经纪人注册会员63人。产业协会中,从事生产销售的16家,技术指导型协会3家,专业销售型2家。

xxx年,生产型协会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农产品经纪人销售总额达5125万元。

(二)产业化优势与特点

1、区域化布局初现,组织化逐渐提高。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发展机制,我县立足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了杂交种子、绿色蔬菜、无公害优质水(干)果,可溯源生猪、优质獭兔、无公害水产等10类产业基地,以及“十点五线”休闲农业区。

同时,全县于xxx年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推进县”认定。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达18个,无公害农产品总产达万吨,分别占粮食、油菜、水果、蔬菜总产的%、%、%、%。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十年努力,建成水稻、油菜种子基地万亩,并成功申报为“四川省油菜种子繁育基地县”。

2、内培外引齐头并进,多元投入助推跨越。目前,55家龙头企业中,本土企业41家,年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引进产业化企业14家,实现生产总值达亿元。带动本县及周边地区农户

3.2万户;81家农民专合社,年收购销售额达亿元,是十年前的35倍。

3、三产融合互动,产业向纵深发展。在加快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的同时,农产品加工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中,年收购加工粮油达万吨,肉类万吨,(本地原料的)特色食品吨,分别占全县总产的55%、30%、15%。

4、产业特色鲜明,名优品牌崛起。全县现有注册商标18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13家。并培育出“**贵妃枣”、“略坪蔬菜”、“长荣”蜜柚,“汉农”野猪肉、“茂露”山地鸡、“垚垚”、“名凤源”野鸡蛋、贵妃鸡蛋、“昌益”绿壳鸡蛋、“福民”黑鸡蛋等品牌。外销农产品统一包装率达到了30%以上,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不断提高。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

(一)重视不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县级推动力度小。1998年以后,全县再没有类似的产业化规划,对产业化的发展也没有提上政府的重要议事范畴,未有研究、部署和推进措施;二是近年成片、成带发展农业产业化成效不明显,新农村示范基本上是在原有产业基础和规模上搞重点工程打造,真正推动农业产业化、助农增收不很明显;三是乡镇“重项目轻基础”。对农业项目实施重视,对“一村一品、一镇一色”的发展缺少研究和分析,真正助推农业产业化的乡镇较少。

(二)龙头不强。表现为:真正的产业化龙头少、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本土企业中,仅有16家评为市级龙头,无国家省级的产业化企业;在26家生产型企业中,除种子业10家、果蔬销售3家、生猪养殖11家、水产养殖2家与农业的生产有较强直接关联外,26家加工、3家旅游观光企业与农业生产仅为生产者与收购者的关系,几乎没有定向(订单)生产联系;二是产业链条不长、农产品附加值低。全县特色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小,无法满足企业的加工生产,无公害粮油有条件但无参与的企业。贵妃枣、优质梨优势明显,也仅服务于集团消费,没有真正接受市场检验。生猪(年出栏万头)、小家禽(年产875万只)量足质优,但主要依靠鲜卖,无精深加工,“6115”工程的推动没有全面的支撑体系。

(三)规模不大。我县的农业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式经营,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发育不够,集中连片少、集约化

程度低;养殖业同样如此,规模化养殖比例低。因此,农产品批量供应能力差,在市场中形不成气候。以致没有一个省市级的批发市场;其次,乡镇间产业化基地建设不平衡,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再者,产购间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生产技术和服务管理水平质量不高。缺乏合同履约管理、监督机制,企业与农户还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龙头与农户间联系松散。

(四)投入不足。虽然“三农”投入逐年加大,但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来说,投入显得严重不足。

1、投入结构不尽合理。xxx年新农村建设本级安排1650万元,但用于农业产业培育的资金不到21%,用于引导企业发展的资金为零。

2、争取的上级建设项目中,针对农业产业化的比例极少(除了特批专项)。

3、金融支持乏力。由于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专合社等经济组织贷款缺乏金融部门支持。

4、民间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由于土地集中困难,难以进入。同时缺乏民间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政策措施。

(五)合力不够。品牌效应利用不突出,没有充分发挥**名牌效益,在水果、蔬菜、大米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枣子就有“万佛”、“调元”、“观音”等多个品牌;二是农口部门优质服务市场未能体现“**”特色、优质农产品没有固定的销售窗口,有也仅限于大的公司行为,折射出市场发育不全和服务市场、服务产业化的宣传意识不强;三是机制不佳。企业、专合社与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签订订单后:农民按价高销卖无视合同、企业随行就市低价收购不执行保护价政策,企业原料短缺和农产品卖难同时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农业”履约率偏低;四是专合社管理不规范,大多数合作社没有有效发挥组织。

篇三:产业调查报告范文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提高物流产业的整体水平,以降低物流成本,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我们分别走访调研了部分物流企业、工业企业、专业市场业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现就我区物流产业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物流指标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区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为代表的物流业,适应工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xxx年全区公路货运量 4940 万吨,货运周转量 96693 万吨公里,注册营运性货运车辆 4021 辆,吨位 15801 吨,挂车 294 辆,吨位 9092 吨,总载重达到 24893 吨位。据统计,xxx 年物流业增加值为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占全区 GDP 的比重达到 %,占服务业的比重达 17%。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 %。

(二)、物流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从事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260余家,依附四大专业市场130余家,依附工业企业110家,依附商贸企业和为三农配送20余家。但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共81家。其中依附沙发材料市场的有证物流业户41家,依附沙发市场的有证业户23家。全区从事危化品运输的物流物业7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从事物流产业的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

(三)、物流市场主体规模普遍较小。目前我区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中,注册资金 300 万元以上(含)的仅有众智达、安顺、恒业、山运 4 家,其中众智达物流的业务主要是对原企业(催化剂公司)服务的,依存度较高。安顺物流主要为兴鲁化工和齐鲁石化服务的,依附性也很高。恒业物流主要以上海、广东、无锡、西安五条专线为主。山运物流主要是依靠为主要业务。这些企业拥有的车辆只有几十部。xxx 年全区纳税过 100 万的物流企业仅4家,分别为众智达物流、大地公司、安顺物流、恒业物流,数量仅占纳税过百万服务业企业的 6%。4 家企业中,纳税都不足 500 万元,除众智达外,其余不足 200 万元。除了这几个较大的物流企业之外,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有几部车辆,更为甚者很多物流企业只有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个门头,主要是配货业务。依附于沙发市场的配货站达80余户,但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车辆,只是搞配货业务。依附于沙发材料市场的物流业户41家,大多数是只有一到三部车辆。

(四)、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随着我市鸿运、良乡、王舍物流园的建立,我区第三方物流队伍迅速发展,初步形成零担、专线、联运、快递、危化品运输等络覆盖全国。宏信化工、催化剂公司、兴鲁化工、永大化工、凤阳彩钢、华安新材料等企业物流逐步向第三方物流拓展,加快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银座、利群等商贸连锁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设施整合改造,投资新建了一批配送中心,带动了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

(五)、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物流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四大专业市场持续的繁荣和发展,带动了为市场服务的物流业。据不完全统计,这四大专业市场物流圈能辐射全国十几个省市,各种专线、零担、联运络辐射面越来越大,越来越灵活和便捷。我区的支柱工业企业采取全面外包主辅剥离物流公司的方式,释放了大量的物流,也带动了第三方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二、我区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企业对现在物流认识不够。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对现在物流是为工农商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物资供应和保障的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组织技术,以信息化为支撑,整合生产资料供应、运输、加工、仓储、配送、包装、金融服务、回流回收,以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清晰,内涵掌握不够系统,对现在物流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制约了物流和功能的释放,束缚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物流服务业的推进和发展。大多建立在低水平的无序竞争运营之中。

(二)、从宏观上没有统一的规划。物流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产业布局缺少统一、科学规划。各物流公司各自为政,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比比皆是,这样不但浪费了有限的土地、人力、资金,分散了我们的整体实力,影响了我们做大做强的物流产业,还削弱了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使我区的物流产业形成了现在的“铺天盖地的多,顶天立地的少”的不利局面。

(三)、物流企业成本上升,物流业的税赋不甚合理。一是物流运营成本加大。随着土地、人力、燃料等不断升高,加上市场竞争激烈,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据调查,运输型物流企业燃料成本和过路过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由xxx年的3040%上升为去年的5565%。物流企业在高成本、低利润状态下运行,缺少发展后劲。二是物流业的税收管理和税赋不甚合理。现行的营业税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包括运输、装卸、搬运)与服务(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前者营业税税率为3%,后者为5%。实际经营中,综合性物流企业各项业务上下关联相互重叠,很难区分运输和服务收入,税务部门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征税。其次,存在重复纳税现象,物流企业出租仓库,既要按照租金收入缴纳5%的营业税,还要缴纳12%的房产税,又要缴纳8%的土地使用税,合计缴纳总收入25%的税收。过高的税负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第三制造企业因剥离非核心物流业务造成税负增加,各项税收费用统算,剥离后比剥离前增加10%20%,从而使物流得不到更有效的释放。第四,地方税源流失严重,有些物流公司由于没有税务发票的开票资质,便选择政策优惠的地区和注册公司,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四)、专业化物流和精细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物流企业专业化和精细化与供应链的一体化配套的服务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小、散、乱,形不成规范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物流信息尚未达到共享共用,造成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性的运输、仓储服务,难以满足专业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结合得不够。

(五)、管理不到位,物流企业诚信意识缺失。由于我区目前还没有对物流产业实施统一的管理,职能部门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因此致使政府对物流产业管理的不到位。由于管理不到位,再加之各种法规体系不健全,政策措施不配套,使的物流企业盲目相互压价,无序恶性竞争。服务质量低,不讲诚信,代收货款占为己有时有发生,无照无证经营现象存在。

三、对我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成立统一领导管理机构,强化管理。成立以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由经信局、发改委、交通局、贸易局、地税局、工商局、公安局为成员的统一管理领导小组,集中对物流产业进行整治和管理。为我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领导管理体制。在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基础上,聘请物流专家对我区的物流的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重新进行规划,制定中长期物流产业规划,按照规划逐步发展实施。

(二)、优化物流产业的政策发展环境。现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是制造业主辅分离,向物流企业释放物流。调查中发现,现在发展比较好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从大型制造企业自身剥离出来的企业物流实体,这类企业具备满足制造企业专业化生产所需要的配套服务,形成生产前物流供应服务与企业内部流程再造相匹配,与生产后商贸物流相接轨的供应链一体化整体服务功能,从而推动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支持制造企业主辅分离的政策环境,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xxx)51号),推动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的服务功能。尽快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让物流企业享受有关差额税收政策。按照物流一体化运作的需要,和公平赋税的原则,将物流的运输、装卸、搬运、仓储、代理等环节的营业税统一调整为3%。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严厉打击公路三乱,免除企业不合理负担。

(三)、加强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物流标准化是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现在物流的重要支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重点培养一批龙头骨干物流企业,以提升和带动我区物流产业整体水平。与其他城市联合,重点支持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平台间信息交换标准,完善平台间互联互通机制,推动跨区域、多领域的信息络联盟合作。

(四)、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支持高等院校与物流企业合作,通过采取物流人才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开展物流专业培训,有针对性的培训行业内能够统筹规划和服务与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鼓励企业和学校合作,支持企业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方便,增强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成立物流行业协会,强化自律意识,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水平,推动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第三篇: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

目录产业集群的效应 ………………………………………………………1 2 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2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2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3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3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3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3 4 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4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4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4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4 参考文献..……………………………………………………………..……

5摘要: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支撑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更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和现状进行考察,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壮大,对

提升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民族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民族经济产业结构竞争力

产业集群作为现代经济布局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始终扮演着经济增长助推器的角色。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集群经济战略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在当前的“十一五”规划制定中,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建设也成为各地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对于经济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1.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组织形式。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和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为区域经济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和互补性,可形成协同效应;产业集群的集散效应可汇集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集群可以促使集群内企业拥有稳定的学习、交流、创新和进步的共生机制,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创新效应;产业集群还可发挥区位群体效应,形成区域品牌优势。更主要的是,集群制造不同于大规模制造,集群制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以往工业化道路上的弊端,具有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良性互动的特征,也必然大大推进城镇化进程。

可见,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其发展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为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2.1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

近几年,民族地区经济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集群化趋势皆初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2.1.1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民族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极大地带动了周围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地区龙头企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2.1.2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畜产品资源优势充裕,在肉类加工工业、乳类加工工业、蛋类工业和皮革毛绒工业等各类加工工业中表现突出。

2.1.3能源、化学工业产业集群。近年来,各区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煤、电、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

2.1.4金属冶炼制造业集群。民族地区资源富集,许多资源不但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好,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2.1.6旅游业产业集群。民族地区集中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其中新疆、广西近年来发展较快,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

2.2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特点

2.2.1丰富的资源禀赋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基础。资源优势有利于培育构建以此为支撑的产业集群。

2.2.2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集聚。民族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依托“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项目及其他国家重点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集聚,加快了产业群、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

2.2.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批有影响、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及企业集团开拓了市场,创出了品牌,不断带动基地建设,引领其他相关配套企业的成长、壮大。

2.2.4特色产业多集中于初级产品市场。民族地区的特色产品产量大,质量高,但对整体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却有限。

2.2.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在产业分布上,民族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规模到数量都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几个高科技园区。

总体来讲,民族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启始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有的还仅仅是个雏形。

3.立足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树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明显之处在于鲜明的民族性。其二,民族地区具有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对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三,在各民族地区,由于区位条件、历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存在差异,发展产业的形式与结构各不相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使得各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也相应呈现出差异性。当前,对于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决策和规划都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由此树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民族地区缺少沿海经济起飞时好的商业环境(沿海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短缺、国际产业大量转移等),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要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抓好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建设,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2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

应充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位品牌”,不仅要使物质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还要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体系之中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

3.3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

民族地区各地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营造产业创新氛围和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4.推进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对策

4.1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指导,构建良好的协作环境,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待开发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跨入现代工业化的门槛,就必须把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入等和区内条件结合起来。为此,应坚持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协调产业政策;逐步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营造产业载体,吸引企业聚集;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入沿海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弥补本区集群内部的产业缺口。

4.2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激发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

民族地区在特色农业、畜产品、能源开发、旅游业、边境贸易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潜力可挖。不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特色产品和资源的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现有产业集群要以现有的主导产品为基础,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开发,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

4.3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专业市场与地方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国内许多地区产业集群都得益于各类专业市场的有效发展。民族地区应利用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配套,依靠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4.4强化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当前,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产业集群从事的是加工业。这些产业集群凭着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规模经济等优势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影响。但是,这些资源禀赋、廉价劳动力等并不能保证产业集群的持久优势;强化内生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开发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民族地区应在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的基础上,推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对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发挥当地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如此,民族地区才能把产业集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积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

参考文献:

[1]廖佳敏.建立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管理.2006,(3)

[2]徐承红.论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企业活力.2005,(10)

[3]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5,(5)

[4]隋映辉.产业集群成长、竞争与战略.青岛出版社.2005

[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李靖靖.发展壮大内蒙古产业集群研究.内蒙古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06

[8]陈德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中国创新网.2006-9-8

第四篇: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范文模版]

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 3 篇

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第 1 篇

近期,市(调研机构,不知是不是编制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对外五县地区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情况、人员结构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就相关问题走访了教育、卫生、城建等系统的部分事业单位。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目前外五县地区事业单位改革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方面

截止 2008 年 12 月 31 日,我外五县地区共有事业单位个,其中全额拨款机构个,占总数的%;差额拨款机构个,占总数的%;自收自支机构个,占总数的%。

2.人员编制方面

外五县地区现有事业编制人员名,其中全额拨款的编制名,占总数的%;差额拨款的编制名,占总数的%;自收自支的编制名,占总数的%.外五县地区事业单位现在职人员人,其中全额拨款人员名,占总数的%;差额拨款人员名,占总数的%;自收自支人员名,占总数的%。

(二)改革成效和做法

1.统筹全局,优化事业资源

试点改革阶段,外五县地区重点对直属教育、卫生系统实行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优化。如在教育系统,县将学校、高中以及学校合并,整合组建为学校(简称校合一)。改革涉及教职工近人,优化国有资产近万元。在卫生系统,撤销了卫生职工中专,盘活了人财物力及土地资源,用于加快市人民医院的发展和补充卫生系统其他紧缺单位。

外五县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开后,在机构整合和编制调配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撤并划转和整合重组。共撤并划转和重组减少机构个,其中转企个,撤销个,合并重组家为家减少个,下划个,新设个,接收企业办社会机构个,外五县事业机构再次净减少个。按照新的方案,外五县事业单位编制由改革前名减为名,减少名,实有人员减少人。这次整合使多年来职能严重弱化的机构得到了切实的撤并,没必要继续留在事业序列、有条件推向市场的机构转为企业,包括部分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农林种养场、机关附属宾馆印刷厂及部分事业性公司等个机构从事业单位序列中剥离出去,部分职能增加的民政、环保、劳动保障、卫生、建委、等部门和单位在机构编制上得到了切实的加强。

2.对症下药,激活自身潜力

针对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人才短缺和流失、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干与不干一个样等事业单位通病,外五县以和两个重点单位为试点,以总额包干制为核心分配

制度改革。建立了按劳取酬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行总局对科室、科室对个人两级考核,使工资奖金拉开了档次,向高精尖人才和一线人员倾斜。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并与工资奖金分配合理挂钩,极大地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等一批有条件拉开收入档次的事业单位,也分别实行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激活了事业单位自身潜力。

3.竞争择优,推行全员聘用

此次综合配套改革把所有事业人员全部纳入聘用制的实施范畴,要求所有事业人员都必须实行聘用制,实现事业人员身份转换,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参加养老保险,以前的财政供养人员维持不变,逐年退休消化。到目前为止,外五县事业单位%以上的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并在人事部门进行了合同鉴证,明确聘期、岗位和工资待遇。特别是、系统,此次改革岗位和编制重新设定后,让所有职工一次性全员离岗,一律打破身份界限,重新申报岗位,按岗定责定薪,通过竞争岗位,优化了系统内部人员结构,也理顺了多年来的混编混岗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配套改革力度不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干部职工思想守旧,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锅饭思想依然存在,致使一些自收自支事业

单位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在改革中手脚放不开,力度不大,没有新的成绩,单位缺少发展新生活力。二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方式过于单一,人员严重超编,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要辞退和处理一些人员十分困难,严重阻碍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三是用人机制不够灵活,一些事业单位由于适当放开和强调自主权,有关部门对其人员调入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进入的人员并不一定工作需要,造成人员膨胀。

(二)事业单位的配套改革不彻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层服务体系出现人散、线断,一些基层技术服务人没不到位,功能缺失,服务作用弱化。二是人事制度改革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相关人事制度改革要求,出现工作安排上级业务部门抢着管,人员待遇没人管局面,影响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三是由于各事业单位特别是乡镇事业单位,经济条件差,又没有相关政策扶持,对事业单位改革政策难以执行到位。

(三)事业单位权责不对称,职能转变滞后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许多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上移,如林业、公安等,基本都上划条管理,而实际工作中,却仍然由地方政府履责和承担,造成在工作中既缺乏相应的职能和手段,难以有效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等相关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服务能力被弱化。同时,事业单位干部管理

体制上也引入聘任制,处级以下事业单位的干部要层层签订聘任合同,科级干部全部实行聘任制,教体、环保、广电、民政等部门对环节干部实行公开竞聘。

三、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职工意识守旧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经营服务类的事业单位效益差、负担重,职工的福利待遇基本没有,工资兑现也无保障,但这些职工仍然不愿意离开单位,他们总认为,条件不好单位总会想点办法,即使是单位转制或是撤销了,政府总会给个说法,离开了单位就意味着失去了保护,就变成自由人了,就没人管了。久而久之积压的问题越来越多,对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越不利。

(二)缺少良好政策环境

外五县改革的宗旨是,按照社会的发展形式的需要,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条件成熟一个就改革一个。如 200 年我们改革了系统的.如果单一的拿一个部门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难度很大,改革的对象对改革今后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害怕改革以后会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一个大的政策环境来推动。

(三)缺少人员安置资金

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以经济挂钩的,光人员安置就需要大量的资金。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由于是

负债经营,人员多、包袱重,资金来源又有限,想参保又苦于无资金,成为了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阻力。

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实行政事分开

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职能收归行政机关承担。将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已具备市场化条件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

(二)合理调整布局

一是将具备条件的以经营为主的事业单位面向市场。二是将规模小,服务对象单一,职能重合或是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进行机构重组,压缩精简。三是将具有社会中介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与其主管部门脱钩、改制。四是对政府承担的发展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职责,要采取以钱养事的办法,将公益性事业项目实行招标。

(三)加强保障服务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对改制事业单位改制时剥离的退休人员、提前离岗人员和改制后退休的人员生活费实行社会化发放,切实保障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

(四)创新管理模式

针对职能弱化,长期空编问题,外五县应创新出一系列

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保证了改革顺利进行。一是建立 A+X管理的未聘人员分流模式。校合一和此次改革中撤并机构的多余的人员,编制上实行 A+X 管理,即连人带编充实到需要加强的单位,人在编在,人走编销。二是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出台一系列人才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特别是编委会以《纪要》的形式确定人才储备的具体操作办法。急需专业人才的单位,经编委会审核,对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有空编优先进入,没空编的先聘用,一有空编优先进入。三是改革财政补助体制和分配方式,确立花钱办事体制。对部分事业单位采取花钱买服务等创新型工作机制,通过合同管理、以量定事等方式,建立以钱养事的新型公益事业服务体系,从体制上实现由花钱养人向拿钱办事的转变,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四是在部分行业和领域,引进民间资本举办社会事业,实现事业单位投资多元化。如在卫生领域,政府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订立委托管理合同,将人民医院委托给有实力的医药公司管理,达到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在农业领域,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园区+农户的方式生产经营,为农业产业化管理和农技推广事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在教育领域,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使民间力量广泛进入教育领域。

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第 2 篇

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事业机构 457 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 390 个;

差额事业单位 26 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32 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9 个,包含乡镇事业单位 41 个,全额事业单位 40 个,自收自支单位 1 个。教育系统事业单位 203 个。全县共有事业编制 7126 名,其中,全额事业编制 5986 名;差额事业编制 693 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 288 名;企业化管理事编制 159名,包含乡镇事业编制 461 名,全额事业编制 461 名,自收自支 8 名。实有在职人员 10480 人,其中,全额拨款 8270人;差额拨款 1205 人;自收自支 705 人;企业化管理 300 人,包含乡镇实有在职人数 431 人,全额在职人数 423 人,自收自支在职人数 8 人。乡镇事业编制出现空编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于臃肿。我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 85%,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弱化,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整天无事可做,在编不在岗、混岗现象时有出现。2、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县卫生系统,在这一两年中,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等方法,使医资、医技、医质有所提高,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全县卫生系统,工勤人员就有 123 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的 10%,编外聘用人员有 228 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 19%。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

乏,培训不足,有些卫生院中防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使各项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受到影响,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诸如向卫生系统一样,县教育系统、文体系统以及各乡镇事业站所,也都因缺乏专业教师、专业演艺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原因,使本职工作开展被动,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不高。

3、部分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一些单位名义上是成立了事业单位,但其实是一个单位的内部科室,需要用事业单位的名义就用,这种现象以党政机关所属居多。如水务局下属的防汛抗旱办、城建局下属的招标办等,以及一些大单位系统的培训中心(培训科)等,这些部门单位即以行政面孔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干预,又以事业单位的名义进行经营,因其附属于不同政府机构的性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

4、具有事业单位身份却不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目前我县有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独立法人资格,投资主体单一,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能依附于行政主管部门,靠吃财政饭生存,尤其突出的是乡镇各事业站所。2005 年,乡镇党政机构改革进行完后,各事业站所合属分为五大办公室,由一个乡镇的分管理领导具体负责工作,没有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造成行政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财务不分、人员混用、办公地点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妨

碍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

5、事业单位缺少活力。事业单位本来是人才、知识、信息,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但实际上没有焕发出应有的生机,没有显示充

分活力。根源在于事业单位很大程度上是在靠行政化运作,政府各部门对事业单位控制死,管得过多过细,管理方式和手段单一,致使事业单位没有市场竞争力。同时,因事业单位附属于政府机构,使得大量事业单位代行部分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不清,效率低下,财政负担繁重。

四、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力切入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需要,通过事业单位登记这一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政事分开,推进社会化进程的目标,提供了法制保障,是落实事业单位离开主管部门的襁褓,走向市场,进人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登记工作。确认事业单位具备与其法人资格相适应的开办资金、法人代表、办公地点、经费来源、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 能力,确立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主体的地位,使之取得受法律保护的身份证。清理不符合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的单位,做好统计工作,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的富余人员分流提供准确参考数据。(截止目前,我县已登记事业单位 218 家,登记率占全县事业单位的 47%。)

2、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随着社会经济

环境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责、人员、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定的编制、经费等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做为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报告制度,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跟踪管理,为建立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证书悬挂、公告和查询等登记管理手段,将事业单位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为公众监督事业单位提供必要条件。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早日走向市场,更好地为社会、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3、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办法,促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分类管理原则,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按事业单位不同性质、职责和任务,明确事业单位类型,找出最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分类办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好《事业单位登记管

理暂行条例》,通过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事业单位早日要面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

(四)合理设定事业单位岗位,有效遏制事业单位人员膨胀。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 号),和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 号)的规定,对现有的事业单位实行科学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岗位设定和管理方式,对同一类型的事业单位进行合理设定

岗位,规定其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占用编制的比例。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对事业单位实行按编定岗、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总量控制的模式。逐步转变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方式,严格按照单位需要和岗位进人,有效遏制人员膨胀。

许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多,技术人员少,外行的多,内行的少,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后勤人员比例严重失调。四要抓好结构管理,实行科学化管理。控制编制数量一直是我们日常管理的一个重点,但编制管理仅仅管理编制数量还很不够,还应将管理延伸到结构管理,这是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机构编制部门要把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来抓,实现以偏重批编制数量向抓好结构管理转变。特别是事业单位,要区分管理人员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工勤人员编制等编制结构,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属性,对每类单位明确不同的编制结构标准,对每个事业单位明确三类编制的具体比例和数量,各单位再按此结构比例使用编制和配备人员。这样,才能使机构编制管理更趋科学合理。

城乡之间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失衡(三)乡镇机构编制实行实名制的管理

实行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既是管编与管人的有效结合点,又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有力突破口,它的实行,有利于形成机构编制、人员、财政预算相互配套相互约束的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充分尊重和落实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木垒县为落实编制实名制,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编制落实到人。通过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专人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核对,保证机构编制部门的在编人员、组织人事部

门的在职人员、财政部门的人员经费核拨情况三相符,为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2、实名建立双证。继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证》(称为单位证)。《管理证》实行双证管理,单位一本,编制部门一本,在《管理证》中规范完整地对在职人员及其所在岗位、占用编制类别逐一登记,并形成完善的办理程序,对领证、增人上编、减人下编、人员编制变更、办理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实现动态管理人员编制。

3、适时对外公示。建立单位证和个人证工作完成后,在编制部门的监督下,由所在单位进行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施,促进了机构编制宏观与微观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有效转变,有利于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和群众监督,使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套约束更加有效,防止了超编进人、混编混岗、吃空饷和随意调整人员编制等现象的发生,为实行阳光编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第 3 篇

根据你办发《关于开展乡镇事业单位专题调研的通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对我乡事业单位人员配备、履行职能、人员岗位兼职等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员配备情况

根据县编委办核定编制情况,我乡事业单位编制为 6

个,现在编在岗 4 人,其中农业服务中心 2 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1 人,劳动保障所 1 人。1 名同志编制在县安办,工资关系在我乡,1 名同志编制在镇,借到我乡工作,另有 1名同志由县住建局下派到我乡工作。现我乡共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7 人。

二、履行职能情况

我乡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较好的履行职责,能够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乡财政、惠农项目等,劳动保障所主要负责社保、医保、就业等相关工作,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要服务文化等工作。

三、人员岗位兼职情况

因我乡编制缺额,特别是公务员编制缺额,导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兼职情况。,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兼综治办主任;,农业服务中心农经员兼财政所出纳,协助政府办公室工作;城乡环境办公室工作人员;城建员,负责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协助农村交通工作。兼妇女主任;另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兼财政所会计;另无兼职情况。

四、存在的问题

1.人员缺额,兼职较多。主要是因为我乡公务员在编在岗人员过少,导致事业单位兼职。

2.编制关系和工作岗位交叉,导致在工资、福利待遇管理上存在困难。

五、意见和建议

1.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编制只有 1 人,而我乡文化工作任务繁重,建议能否增加 1 个编制(即增加 1 人)。

2.劳动保障所工作繁重,建议能否增加 1 个编制。

第五篇:普兰店美少年事迹

“最美少年”事迹材料

尚倩如同学是双塔镇土城小学六年一班的学生。她是一个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阳光女孩,她热情开朗,只要有她的地方就有笑声。在学校里,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作为班干部,她总是以身作则,积极协助老师开展班级管理,是老师的最得力助手。她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同学,引领同学们齐心协力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在生活上,她勤俭朴素,不讲究吃穿,不追求享受,自己的事情总是自己做,还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敬老爱幼,是人见人夸的好孩子。她突出表现如下:

一、家里的“小保姆”

大多数孩子这个年龄在家多是“小公主”,而尚倩如却是家里的“小保姆”。因为父母在外做小生意,总是起早贪黑,宫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不让父母挂念,懂事的她从小就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还承担起了照顾小妹妹的重任。早上她总是和父母一样早起,给妹妹洗漱、收拾书包、装饭盒、送妹妹上幼儿园„„晚上回家她还会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收拾碗筷,为辛苦一天的爸爸、妈妈沏上一杯茶水,给奶奶洗脚,哄妹妹睡觉„„因为她的乖巧懂事,家里时常充满欢乐的笑声——这也正是宫佳心里所向往的。

二、学校里的“好榜样”

1、品学兼优,屡创佳绩

在老师的眼里,宫佳是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阳光女生。学习上,她求知欲强,课堂上,敢于提问,善于质疑;课余时间,她广泛阅读有益身心的书报杂志,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见闻。每天的家庭作业坚持独立、认真完成,“今日事,今日毕。”这是她对自己的一惯要求。正因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宫佳的成绩一直是班级里的NO.1。

在学生干部的工作中,她尽心尽责。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学校,组织同学们早读、帮助老师检查回家作业;轮到大队委值日,值日期间认真巡查,对发现的问题总能秉公处理,绝不包庇。值得赞扬的是:宫佳作为大队委大队长,对待同学没有半点傲慢之气,对待同学们都非常耐心,态度诚恳。因此,同学们都真心信服与她。

2、奋勇争先,敢于挑战

宫佳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她骨子里充满着“要强的分子”。除了学习方面,她还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进一步锻炼自己。五年级时,老师安排她在升旗仪式上担当主持人,她非常珍视这样的机会,回家用心准备可结果主持的却一塌糊涂。后来老师又安排她国旗下讲话,可她在台上的表现始终不如人意。批评声此起彼伏,打击也接踵而至,老师指出是她声音气量太小才导致讲话没有感染力的。同时,老师也强调了音色、音量主要同先天有关。这样的话就如炸雷般,刺激到了她敏感的神经。令从小到大听惯了赞扬声的她倍受打击——从这之后她不知偷偷抹了多少次眼泪。看出她的变化后,班主任老师鼓励她说:“敢于挑战才是勇者。”听了这样的话,一向要强的宫佳不好意思起来。之后——晨读中她的声音是最响亮的;语文课中的有感情读文,她是最踊跃的;班级朗诵会上她一回不拉次次用心准备„„就这样一次次点评,一点点进步,她的嗓子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了。

这天,开学典礼上,作为大队委大队长的宫佳代表学生干部发言:“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一开口,她便以响亮的声调,亲切自然的台风感染着台下的每一位老师、同学。“谢谢大家!”话音刚落,台下便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终于成功了,这种奋勇争先,敢于挑战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位陪着她一起进步的六年一班全体同学。

3、懂得感恩,深受好评

宫佳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在校她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她总认为“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因此,生活中,她不比吃穿;劳动中,她不怕脏、不怕累;和同学相处也从不斤斤计较,宽容大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我们相信宫佳同学会用正直和善良为曲,热心和宽容为谱,弹奏暖人心扉的歌;会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笔,进取和奋发为墨,书写充满希望的诗;更会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下载普兰店地区产业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兰店地区产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油茶产业调查报告

    油茶产业大有可为 --关于我市油茶生产经营现状的调查报告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组织开展油茶生产发展状况专题调研的有关精神和省林业局的安排,近日我局组织了相关同志对有关乡......

    动漫产业调查报告

    动漫产业调查报告 关于动漫产业发展的市场调查报告 一、引言㈠调查背景及目的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

    生物医学产业调查报告

    生物医学产业调查报告 2011.7.X X X 此次我们2008级生物医学工程学生产业调查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堂讨论,一部分是在实习基地参观实习。通过实习了解公司经营方向、客户......

    养鸡产业调查报告

    发挥传统优势挖掘增收潜力——关于培壮我县养鸡业的调查与思考畜禽业是我县农业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养鸡业在我县传统的畜禽业中占主导位臵。做大做强养鸡业不仅可以丰富全......

    传感器产业调查报告

    关于传感器产业调查报告 材料物理张培1043011023 传感器作为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的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从发现开始就一直......

    欠发达地区灌云县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而苏南、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又是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矛盾和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北地区不少县......

    欠发达地区灌云县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而苏南、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又是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矛盾和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北地区不少县......

    河源地区建材市场调查报告

    河源地区建材市场调查报告 河源地区建材市场调查报告 河源地区建材市场初步调查,主要是源城区,集中就目前建材市场在市场终端的销售情况以及河源地区建材市场的基本状况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