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中淳于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著,极富哲理与文学精华,是古圣前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财富。其中,经过千百年锤炼与洗礼的蒙学教材,语言相袭,血脉相承,以其显著的教育功效与广泛持久的影响力,成为蒙学教育的经典教材。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儿童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为推进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经典诵读的学习氛围,深化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为宗旨,以“弘扬中华经典,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主题,以经典古诗、现代美文为载体,以语文学科教学、课外活动、课外阅读为主阵地,努力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极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为师生搭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智慧的平台,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让师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推动构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进程,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和内涵,全面提升我校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提高德育效能,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
二、目的与意义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初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使小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不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2、弘扬人文精神。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在诵读中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等,让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引领学生的生命追求,促进和谐发展。
3、加强思想建设。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学生吸取不竭的精神营养。
4、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诵读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感受汉语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吴华生 副组长:张慧、王明
成 员:齐家爱、张兆俊、岳承芬、路安民、王静、董国、董茂平、边霞、刘振、段会明、律红、张新红、刘专、徐广俊、孙建霞
2.职 责:
组 长:负责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成 员:“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及档案材料的整理
四、经典诵读的原则
1、模糊性原则:要求正确朗读,熟读成诵,不要求理解内容,对于其中的生字生词能够识记即可。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
3、自主性原则: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诵读指定的篇目,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诵读更多的篇目,并给予相应的积极评价。
4、激励性原则:以鼓励、激励为主,对诵读经典确有困难的学生不做过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
五、具体措施:
(一)诵读内容:从经典阅读材料中抽其精华编制“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一、二年级与三、四、五年级分别编制教材。
(二)诵读方式:
1、每日晨读15分钟诵读以班级为单位,选一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日上午课间操诵读以全校为单位,选普通话好的学生领读。
2、充分利用语文课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诗配画等多种形式在班级内展示经典佳句,在校园内创设经典诵读展板,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建立六级升级式徽章制度,让学生时时佩戴徽章,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5、动员家长每晚亲子阅读不少于15分钟,更好的营造经典诵读的氛围。
6、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班级活动记录、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推广等。每周语文教师对诵读内容及诵读情况进行记载。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各班教师与领读学生做好记录,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7、创新诵读形式,诵读形式要多样化,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全班读,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创作情景剧,对诗、诵诗。要积极将诵读活动科学地融入广播操、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诵读活动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并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
8、班主任是诵读各项活动的领导、组织、实施的负责人,语文老师是诵读活动业务指导的负责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协调分工,落实到位,打造出精品。
六、经典诵读活动安排
1、近期目标(2013年3月~2014年3月)
师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精美诗文有一定的了解,并产生热爱之情;掌握一定的诵读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诵读优秀诗文习惯;学生能够较轻松愉快地吟诵约60篇(首)经典诗文,使全校学生基本都能成为“经典诵读小状元”;校园环境建设融入古诗文因素,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管理等方面纳入经典诗文内容。
2、中期目标(2014年3月~2015年3月)师生对祖国精美诗文有更深入的了解,热爱之情日趋浓厚,较熟练的掌握朗读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把握作品思想内涵,轻松愉快地吟诵约120篇(首)经典诗文,使全校学生基本都能成为“经典诵读小硕士”;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因素充分体现;学生具有较好的传统文学素养,道德思想受到良好熏陶,言行举止更加得体;有关特色学校建设的的课题成果初步形成。
3、远期目标(2015年3月以后)
吟诵精美诗文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并不由自主地寻找更多的优美经典诗文品读、欣赏;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情操更加高尚;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品味提升;有较为完善科学的特色学校创建理论以及显著的成果。
七、评价方法
对于学生个体经典诵读的成果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最终成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学校建立经典诵读委员会,由各班语文教师推荐一名经典诵读委员会委员,全校教师共同选举出委员会会长。
1、每月评价
采用班级自评法,评价学生一个月的诵读进度和记忆水平。由各班经典诵读委员担任检测组长,在每月的月末逐一检测本班的同学,并将检测情况报告老师。老师进行抽测并作相应的调整或要求,并评选出“每月一星”。
2、升级评价
采用学期达标升级评价法。,由本班经典诵读委员负责本班学生的诵读水平初步审核,达到要求者上报学校经典诵读委员会,由委员会统一审核,达到质量要求的学生,发给该生相应阶段的徽章。
徽章升级机制
诵读数量 徽章种类 30% 经典诵读小能手 40% 经典诵读小标兵 50% 经典诵读小状元 60% 经典诵读小学士 80% 经典诵读小硕士 100% 经典诵读小博士
3、比赛评价
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经典诵读比赛,对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经典诵读模范班”荣誉称号,给予该班语文教师“经典诵读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第二篇: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材料
乘特色之春风夯文化之底蕴
——记夏小学版画特色文化建设历程
特色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精髓,是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内涵的文化积淀。多年来,我校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规,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确立“让每个学生自由生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总体培养目标。经过大量调研、冷静思考、群策群力和广泛实践,学校确立了在艺术教育领域重点推进版画特色文化建设。意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愿为艺术家的志向,培养学生忠于艺术的品格,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艺术品位。
纵观我校版画建设之路,经历了萌芽初始、含苞待放、小荷初露等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无论是那一脉相承的乡土艺术与办学特色的结缘,还是那黑白刀法与育人的心灵碰撞,无不凝聚着我们夏小人的智慧与勤劳。
一、创建版画教学,小荷才露尖尖角。
儿童的智慧在其指尖上。儿童版画在教学的实践操作中可以更多的体现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版画进入课堂教学。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并进行传承,就像认识文字和语言一样,应该从小抓起,使它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可行手段。
我校的版画普及是从特长生教学中提取课堂教学的经验,在进行课堂教学积累中收集校本教材的研发素材,设计并出版学校自己的版画校本教材;以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引导版画教学,现已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经验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相结合形成互为促进、互为发展的教学新形式,即将课堂应用教、学、练三合一的尝试教学法,与手工课、绘画课相结合的版画综合课。
儿童版画的种类很多,我校采用递进式版画教学,体现了由单色版画到套色版画,由纸版画到粉印版画,再到其他版画形式的递进式教学思想。回顾多年的版画文化建设之路,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1、灵动粉印,演绎版画魅力时期
课程开设伊始,同学们对版画的认识几乎为零。我校老师便将“展示版画魅力,提高版画学习兴趣“作为主要工作认真落实。老师们从简单的实物拓印等适合儿童创作的版画形式开始,普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懂得欣赏美;从版画小品开始,培养学生创作版画热情。粉印版画因其版面小,在课堂上来的及完成,借此让学生熟悉了版画的制作过程。另外,我校积极开展美术欣赏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班级轮流观看学校走廊的版画作品,教师和艺术小明星们纷纷讲解每幅粉印版画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通过欣赏和聆听,视觉上震撼和心灵上的碰撞早已将学生征服,他们心底也产生了一种参与创作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原来版画是他们触手可及的,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就这样,粉印版画很快成为美术课上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对此喜欢的学生们创意灵动,学校又决定成立版画兴趣小组,以点带面。
粉印版画以其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到的是颜色的和谐之美。色彩以浅压深,画面丰厚耐看,多元的图案正如学校多元的活动,装扮着学生们的童年,让学生认识美,拥有多重的审美体验。
2、凹凸堆叠,绽放版画异彩时期
粉印版画的开展,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创作版画作品的热情。经过一点时间的学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粉印版画早已是得心应手。为此,我们将学校版画教学进行了拔高。在高年级开设吹塑纸版画与纸板画、手工结合的课堂教学。特别是纸板画凹凸
堆叠后所产生的拙朴而自然的造型、灵活的构图、纯朴的色彩都与学生稚拙的美感特点天然吻合。儿童的智慧在其指尖上,我们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创作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构思、画稿、剪贴、印刷等过程中多发展自己的潜能。吹塑纸板画和纸印版画线条都比较明快,为此我校还在特色教学中适当的溶进线描,装饰画等美术学科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不同画种的表现感受,汲取之精华用之于自我。
凹凸堆叠的纸板画,以其层次的魅力和造型赋予版画灵动的生命力。从画到文化,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美的价值,再现版画异样的光芒。
3、黑白印痕,刻写版画经典时期
由于版画教学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学校涌现出一大批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为此我校积极完善版画教学资源和版画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了版画专业教室1个,配有版画机、手工刻刀等齐全的设备,满足了版画教学需要,版画课在专业教室上课,为师生版画创作提供了专业的创作环境。与此同时,学校聘请了市美术教研员刘慧光等专家莅临我校为提升特色教育品牌谋发展。黑白印刻,以其简单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开始走进师生视野。
崇尚版画经典,实施黑白木刻教学成为了我校版画特色教学的新方向。教学中,我们发现木板的硬度之大是小学生无法用刻刀所能驾驭的。我校教师集思广益创新实践,将原本黑白木刻所需的三合板木材拓展到柔软的橡胶板,提高了学生木刻版画学习的可操作性,解决了版画教育的瓶颈制约,大大降低了版画制作的成本。
今年,我校围绕着四德工程开展了大型黑白版画创作活动。四五年级学生承担着重头戏,他们在认真学习木刻刀法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自我探究。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均能自行完成设计稿和刻版制作、印制的全过程。从学会到会学
到能创,且不说那角刀、圆刀、平刀、斜刀的交替互换,只说那学生手的力量、轻重度的搭配都是那么的游刃有余。
在创造过程中,教师更大空间发现学生在不同过程的特长和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得到发现。历时半个学期的黑白版画教学,成就了我校综合楼大厅屏风式版画的鸿篇巨制。黑白版画以其独有的刀法和经典的颜色它勾勒了我校版画特色教育最清晰最深刻的印迹。
二、创建校园版画文化,润物细无声。
“生活即教育”。健康和谐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是学校文化的硬件,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支配力量,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和行为,育人于无声处。
我校重视建设优雅的育人环境,开发学校每一寸教育空间。用丰富的文化环境打造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体验场。最主要的是营造了楼道版画文化的氛围,内容涵盖“走进版画”、“粉印精彩部落”、“黑白印痕”、“版画名家”等。文化墙的建设匠心独运,以宣传版画知识,展示版画作品为载体。每一段文字、每一幅作品都旨在让学生于静态的审美场里潜移默化地受到典雅艺术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一面面教室文化墙熠熠生辉,一朵朵“校园文化”竞相开放。
三、带动其他学校特色,百花齐放春满园。
学校要真正的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我校自2010年开展版画教学以来,将学生版画融进课堂教学,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我校版画作品在省市级比赛中频频获奖,获得全国、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并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我校也连续多年被评为莱州市艺术教学先进单位。我校版画教学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张最耀眼的名片,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版画特色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校的其他艺术教学开展提供了参考的蓝本。
我校版画特色教学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其他艺术类教学的开展。国画、纸艺、陶艺、书法、舞蹈、器乐、合唱众多等新艺术类教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不断满足全校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多彩特色课程,如同一场“饕餮”盛宴,变革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为校园生活打上了多彩的标志、快乐的烙印。
如今,版画教育已成为我校持续发展的魂。版画特色教学启迪着学生未来的创造与希望,凝聚着地域文化的灵气和感悟,抒发着对美的描绘及向往!版画教学已充分彰显了我们的办学特色,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提升了师生的艺术素养,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健康的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我校版画特色教育一定会更好地成就孩子们的艺术梦想和精彩人生!
第三篇:特色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是对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提倡健康说理的批评和反批评。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双百”方针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针。科学的进步、理论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艺术的创新,都必须长期坚持“双百”方针。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既反映时代精神,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文化建设才能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反映生活本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深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扎根亿万人民群众之中,从中提炼创作的选题,激发创作的灵感,挖掘创作的素材,不断推动文化观念、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要坚持重在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行业自律等是手段,推进文化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四篇: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成果汇报
“儿童•世界”
——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特色文化建设成果汇报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以下简称金陵小学),又名南京大学仙林实验学校,被称为“最像小学的学校”。学校地处仙林大学城,是由南京大学、南京市教育局、栖霞区人民政府和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四方联合创办的一所现代化的公办学校。学校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在南京市名校长林慧敏的领衔下,学校以“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为理念,以“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为宗旨,努力培养一代具有中国胸怀、国际视野的世界小公民,建设一所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性学校。2014年,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近一年的行程中,学校以“儿童•世界”为抓手,实现新的发展和提升。
【项目简介】
儿童立场,是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特色文化建设中遵循的基本视角。儿童是什么?儿童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儿童•世界”包含着两个概念——“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告诉我们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出发点是基于儿童,归宿点是发展儿童,这是学校秉持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要有小学样”,特色文化建设要努力营造适合儿童的、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为儿童的学习、生活、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儿童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在生活中获得体验,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这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具有民族根基、国际视野的世界小公民的主要着力点。
作为人类空间设计的特殊产物——校园,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是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学生在与其反复“对话”中不断得到塑造,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拓展了自身的生活视野。在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儿童•世界”特色文化建设力求在环境熏染和内涵打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真正落实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饱含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世界小公民的培养目标。【项目进展】
一、空间设计:理念统摄下的环境表述
一所学校要有文化作为基石,师生的成长更要有一处坚韧而富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特色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发展愿景和办学理念的支撑。校园环境建设初期,设计小组即以“儿童世界 世界儿童”为根本,进行整体规划,融合民族文化特色和世界文化经典,从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家乡情结三个维度建构,依据儿童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原则,谱写成校园四十八景中动人的旋律。
从学校大门拾级而上,艺体楼、行政楼、生活区呈“品”字形布局、开放而包容。位于楼群的中央,鲜红色“learning from life ”英文语句与碧绿如毯的草地,加上草地中栩栩如生的三位音乐家铜雕像,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这就是校园中的“国际广场”。“learning from life”,意思是从生活中学习,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一脉相承。草地两侧的地面上嵌有铜板,铜板上镌刻着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言;体育馆前的世界风情与对面的西餐体验区遥遥相对,打开一扇世界之窗。踏入“智慧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多色三角形立体管柱沿着走廊向前延伸,印刻其中的古典诗词、励志故事、校园生活,伴随着英语译文,在抬手转动时悄然浸润;左侧 的“诚真勤仁”四园描绘出做人的底色;向右延伸的一路胜景从北方的“长城烽火”穿行至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方堂”建筑群,延伸至教育历史、学校历史兼具的“逸少苑”。听雨廊侧的碑文赏鉴、梨园风华中的名剧荟萃、绘就着金陵小学的古典风貌,校园的一墙一壁、跨过中外文化的长流,润化为无声的心间启迪。
二、书韵飘香:阅享生活里的心灵浸润
如果说校园是一本大书,漫步其间,掩映其中的每一朵花都绽开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个角落都浸润着教育的幸福与喜悦。踏入国际广场,不经意的俯首间,雕刻的警世名句催人奋进;徜徉于智慧彩虹,七彩旋转中,中外小故事发人深省;徐行在四个园中,密密排列的不同字体,让人领略着独一处的书法文化,再回首,“诚真
勤仁”描晕的竟是做人的底色;沿着绿荫小道,目之所及,无不沁透着书香。清晨,当第一抹阳光照进校园的时候,你会看到,华林桥上,蓝的衣,红的裙,捧着书本,高声吟诵,置身于青山碧水间,宁静致远的心境油然而生;中午,热闹的校园中总有一处安静的角落,偌大的阅览室,一张张专注的神情,谱写出一个个最美的瞬间;傍晚,夕阳的余晖下,还在“亲近母语吧”前留驻的小小身影,和着橘黄的温柔光线,让人倍觉温暖;即使在雨天,滴答的雨点,落在迂回流连的听雨廊上,随着风声雨声一起入耳的读书声,也是别有一番意境。都说“万物总关情”,校园的一砖一瓦,穿越过岁月的风尘,低低吟诉的是历史的兴衰荣败;校园的一景一画,敌过时光风霜的打磨,浅唱着枯木逢春的惊艳;校园的一墙一壁,跨过传统文化的长流,润化为无声的心间启迪。
学校立足办学特色,依托教师、家长、社会三大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地进行资源开发,成立了由儿童阅读专家、全体语文教师、儿童阅读推广工作者及爱好阅读的家长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开发“金陵书韵”课程资源。
首先,捕捉机遇,成为儿童母语教育品牌——亲近母语培训基地,对教师进行长期培训,在教师中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开发氛围,在此基础上,由语文教研组牵头,各年级组语文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年龄特点、金陵文化特色,开发书韵系列校本教材,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其次,取得家长支持,建立校园图书漂流中心,定期邀约家长进行儿童阅读的交流和研讨,面向全校进行开放。学校还拟定与社区密切联系,引入南大阅读资源,带领孩子走进更广阔的天地,了解阅读、感受书韵。具体实施中,以班级读书会为载体,分解、落实课程目标,多元的开发为书香课程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源泉。
让读书成为一种呼吸、一种自然,在专项课程设计中,我们打造专属于学生的一周经典诵读“浪漫四步曲”:首曲——晨间轻音乐,每天早读十分钟,诵读年级推荐古典诗词;次曲——午间协奏曲,中午半小时,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续曲——每周畅想曲,在诵读指导课上与老师同学畅谈一周阅读收获;尾曲——双休交响乐,精读经典名著,自由品读,书写感受。我们强调,儿童的阅读要合乎童心,唤醒体验,要在活动中实现滋润丰盈。
三、童化课堂:儿童立场下的智慧成长
来到课堂,就像来到舞池,课堂是师生心灵、智慧共舞的地方!实践证明了课堂教学一切模式的改革,都应该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室的主人,教学的主人。学生变被“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各自为战的独立学习为合作探究学习;变消极完成作业为主动积极快乐学习。在南京市新三基的理念引领下,立足学校的小班化教学的现实情况,提出站在儿童的立场构建课堂,真正从儿童本位出发,关注儿童视角,研究儿童学习特征,着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质和生态持续发展特征的童化课堂。
目前,学校的各门学科正在努力形成自身的“童化”特色。语文学科的“主题式阅读”,数学学科的“构建模型思想与小学数学实验研究”,英语学科的“小班模式下生活化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学科的“平板实验”项目,体育学科的“阳光体育和科技体育”,品德学科的“回归儿童本真,培养儿童品德”„„
各门学科利用自身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各自选择独特的切入点展开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实践、积累、反思、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各学科的特色逐步形成,为学校“童化课堂”的构筑提供了丰富的学科资源。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大力研发校本课程,开设了以科技体育为着力点的金色阳光课程、以信息化为主体的橙色创新课程、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方向的蓝色国际课程、以山水城林浸润儿童身心的绿色环境课程、以提升儿童公民素养为着力点的红色礼仪课程、以打好人生底色为方向的多元阅读课程和以审美铸就雅士风范的紫色艺术课程。七彩课程铸就七彩童年:校本化的课程体育,让运动提升学生生存能力;游泳、攀爬、校园主题定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存技能;创意拼装、纸飞机、模型操控,智慧的火花不停闪现;游泳课,学生畅游在水中释放活力;帆船课,孩子们驾驶帆船体验勇敢者的快乐;电钢琴室中,小小的心灵在黑白键的起伏中,感受着音乐的美妙;科技拼装课上,于动手动脑中体悟“小创意,大世界”的幸福。先进的数字化资源,互动式学习的平台,平板学习实验,充分满足每个学生一专多能的发展需求。每项课程从儿童的视角设计教学、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于专注中获取知识、合作中碰撞思想;置情境中唤醒热情、体验中张扬个性;在开放中迸发创意、实践中收获成功。校园真正成了孩子的乐园,全面而多元的体验为“世界儿童”积蓄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资源整合:社会场域中的文化行动
一个班、一群兵,班级是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共同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社会化生活体验的主阵地,在此过程中,我们致力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资源多元融合,全面推进学生社会化进程。
学校为班级和学生提供网络展示平台。每个班级都在“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校园网开通了班级博客,班主任为本班博客写一段寄语,作为博客开通贺词。各个班级及时更新班级日志,每周至少发布一次班级活动。教育学生文明上网,班主任和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相互配合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博客操作方式,掌握基本技能。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日记和学习、生活心得在班级博客展示,老师、同学可以在网络上跟帖,进行互动交流。除此之外,各班还充分调动本班家长全员参与、共同经营,让班级博客成为全班学生和家长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各班级在博客上开辟专题栏目,如班级人物介绍、新闻广角、阅读故事、班级生活叙事等专栏,学期结束将发布的内容自编成班级文集,在学校“魅力班级”评比时进行展示。
各班定期更换教室内板报,教师放手,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亲自动手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孩子们在参与中体验了为班级服务,为建设完美教室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用自己的作品(含植物)装饰教室,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教室成为文化气息浓厚又绿意盎然的场所。
学校将家长、社区、社会与学校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分年段、分时间开展全面而联动的实践体验。与家长资源整合,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在进行常态化的家校沟通之外邀请家长定期走入班级,进行多元班队活动体验;与社区资源整合,立体化开展南大志愿者进校园,引入特色化的社区活动;与社会资源整合,加强与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等媒体资源联系,让社会化活动校园式展开;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仪式之礼的认识,学校邀请了临汾旅官兵,举行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在学生心中重下对国家、对民族的敬仰之情。
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金小的学子不仅要有一颗纯粹的中国心,更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在交流与共享中塑造文明的世界小公民形象。2014年10月上旬,“汉语桥”项目培训中,五十余名澳大利亚师生与学校师生共学共乐,中外学生在中华文化课堂中讨论,在结业汇演中成长;;12月下旬,香港师生交流访问团深入教室,感受科学探究、交流母语体验,走进传统文化,共品友好课堂。一次次的友好往来,学生们学会了“待人之礼”,懂得与人交往的诚信、宽容,更学会了团队合作、相互欣赏。
【项目影响】
先进的办学理念,开放的教育方式,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英国和澳大利亚代表团先后来访,学校和苏曼国际联合连续举办了两届呼吸英语夏令营,并组队到美国、英国参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青奥示范校”、“南京市园林式校园”、“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等多项殊荣;学校承办了全国科技体育校长培训班活动、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全国科技体育管理者培训班、省体育工作研讨会、迎接全国各地代表团参观学习;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少儿频道、中国体育报、科技日报、少年文摘、南京晨报等多家媒体跟踪报道。伴随着国际班的开设,外籍教师走入课堂,来自美、英、德、意等十几个国家的外籍学生和家长加入到学校前进的行列中。在感受国际课程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着力强化“现代公民、一精多能、国际通用”的特征培养,在“儿童•世界”特色文化建设进程中真正落实“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的办学方向。
第五篇: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经典诵读
品味书香 诵读经典
——满庄镇中淳于小学经典诵读特色学校建设
中华经典文学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校自2013年3月确立以诵读经典为办学特色以来,这项活动以其深厚的内涵,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
我校先后数次召开专题会议介绍创建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的由来和意义,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并将各地开展经典诵读工作的情况向全校教职员工作了介绍,取得思想上的一致。在此基础上,我校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并组建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领导组长,成员由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和语文课代表组成。
二、诵读保障
为更好的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校特组织教师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为更好适应学生的发展,我校已决定对该教材在近期进行修订),并规定每周每班必上一节经典诵读课。
三、宣传发动
为了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经典诵读的意义,我校利用学校展板、校园橱窗、黑板报等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通过调查问卷和利用告家长书和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作活动专题介绍,达成学生、教师、家长的共识,激起共同阅读的热情,提高经典诵读的“广度”和“深度”,也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理解经典,走进经典,普及经典。
四、融入课程
语文教学是与经典诵读结合的主要学科,语文课堂是学生诵读经典的主渠道。我校全体教师为此专门开展了经典诵读主题研讨活动。通过研讨,老师们集思广益,摸索出不少经典诵读有效方法。(1)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2)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经典诵读,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经典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比诵读还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经典的极大兴趣。(3)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我们还要求语文教师把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都要与我们诵读的经典进行有效的整合。
五、开展活动
1、一日五诵
晨诵:每天早晨学生一到校立刻开始晨读,即自由诵读经典,早读铃响之后,利用15分钟时间集体诵读经典,诵读内容各班自定。课间诵:每日上午课间操时间以全校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选普通话好的学生领读,诵读内容主要以电子屏播放内容为主(主要是课外古诗词),诵读两遍,每天一个班级,形成学校特色。
午诵:每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内容各班自定。
放学诵:每天下午放学站队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诵读,内容各班自定。
晚诵:每天晚上回家,教师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经典诵读内容(主要是对当天诵读内容的温习),在家长的协助督促之下,完成诵读任务。
2、建立“诵读集锦”
学校要求每位学生有一本经典诵读摘抄本,每新学或会背一首,便存入“诵读集锦”,即将学过的古诗词及会背的古诗文、经典内容抄在积累本上,比一比看谁积累的经典多。而且同伴、教师、家长可以到他的“诵读集锦”里任意抽一首,检查他熟背的程度,以便作出评价。
3、评选“诵读之星”
各班根据学生诵读情况,每月对学生进行“诵读之星”评选,并在班级板块中进行展示。
4、班级擂台赛。
各班利用课外活动或语文综合实践课进行归类对诗,诗句接龙,成语接龙,对对子比赛等。通过开展竞赛,选拔诵读之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手抄报评比。在每期的手抄报里,都有与经典相关的内容,如: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诵读、赏析、评比,在其中创设“诵读古诗文”的专题,介绍诗文和诗画,开创诵读经典心得交流等专栏,每期评比一次,以此浓厚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和气氛。
5、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比赛。
为了将诵读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每一位学生的面前,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学校每期都举行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至今,我校已举办两届经典诵读艺术节,并进行了评选。我校并初步定于5月中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诗文朗诵会”及手抄报比赛。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素材选送的《读唐诗》获得2013年镇六一汇演一等奖,激发学生向更高诵读更高层次攀登。
六、创设环境
环境是潜课程,它起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用环境来烘托渲染,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直接的感官刺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班级中的文化创设都要书写有我们学生要诵读的经典;学校的走廊、展板、宣传窗也有我们学生要诵读的经典展板。通过创设环境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强化学生们诵读经典的自觉性。
七、以章促诵 为更好的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展开,我校还制定了经典诵读六级徽章晋级制度,通过考级的同学,时时佩戴徽章,有效地促进了诵读活动的开展,浓郁了校园的诵读氛围。
八、特色初成
经过一年来的创建,我校在经典诵读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必将再接再厉。
我们相信,经典诵读能够启智,经典诵读让人明理,经典诵读能让孩子们净化心灵,健康成长。我们更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有我们全体老师的努力,满庄镇中淳于小学的经典诵读一定能再上新的台阶!
满庄镇中淳于小学 2014年4月
经典诵读特色文化 建设汇报材料
满庄镇中淳于小学 2014年4月